首页 优秀范文 业财一体化信息化

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业财一体化信息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业财一体化信息化

第1篇

一、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财务管理的空间

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加大,业务范围不断增多,只有更广阔的财务管理空间才能促进企业正常经营。当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时候,世界各个地区的企业都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站到同一个交流平台中。通过信息技术,企业能够对全世界范围内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某一点或环节对自身的企业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了大趋势,企业要想全面了解在国外的其他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控制好其财务管理状况和提出有效策略,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了。此外,通过信息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集中化,更有利于企业将资金集中管理,为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扩大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业务流程效率

当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来,企业能够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处理财务管理相关业务,实行相应的财务管理策略,解除了传统财务管理受到时间和空间束缚的弊端,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高效性发生。此外,信息化财务管理能够让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到财务管理的相关信息,并做好信息共享处理,加强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促进了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当然,业务流程效率的提高,也使得企业领导更容易了解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以便能及时地提出有效策略,防止财务管理与控制的失效性情况出现。

(三)有利于确保资金的分配安全合理

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有效地进行资金划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资金业务处理的时间,降低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当资金分配和划拨以网上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的时候,企业财务人员和银行人员之间的来往就会减少,而其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风险就会有效地到避免,这就确保了资金分配的安全合理。从信息化技术进行资金划拨的角度来说,因为在划拨的时候要经过会计人员的审核及主管领导的批准,而且在具体的划拨中会留下操作的时间和金额等详细记录,这就有效地防止了财务犯罪几率的发生。

二、分析目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的真实性与否,只有获取真实的信息的时候,企业才能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也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但是,当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或者不全面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质量。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不愿意及时地透露相关信息,人为地制造孤独的信息,让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很难获取准确的信息,弄不清楚企业内部真实的财务管理状况。更有甚者,有些企业中的子公司或者各个部门都在截留信息,或者编造虚假的信息,使得汇集起来的整体信息变得不真实,掩盖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更影响了国家和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在现代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中,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采取管理权限不统一,管理水平严重不一。在各个子公司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健全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法和编码体系、报表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在信息化体系中,没有对信息建立明确的监督机制,很多企业对于资金流向和财务状况没有采取有力的监督方式,再加上没有统一健全的会计制度、报表制度等财务体系作基础,导致了挪用资金、侵吞财产等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软件开发应用能力有限

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中,是以软件开发和应用作为基础的。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没有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到财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中去,导致了财务软件的功能化单一,提供的数据很难为高层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方面,没有先进的软件作为后盾,很难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集成化和科学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了,业务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充,出现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等大规模企业,这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很难实现这种大规模和集成化的管理,迫切需要更为先进和智能的软件来实现财务管理。例如,ERP软件在数据集成和处理方面表现出了巨大优势,但碍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研究和实施的过中,需要对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

三、分析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企业要想提高财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就要提高员工对信息化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员工之间积极合作,打造信息使用、分享的透明平台,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加强对于信息真实性和分享性的宣传,鼓励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实现好信息的分享和使用,进而打造开放化的信息平台。其次,要加强员工培训,加强信息真实性的管理。要提高每一个员工对于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力,确保员工能正确制作财务报表,并要确保每一个财务管理的员工严格按照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和程序来执行,了解到第一手的财务状况,并及时地反映给企业高层,为高层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信息的开放化建设的时候,还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企业要维护好信息的安全性,严格设置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做好泄露之后的反应机制建设,防止重要财务信息被泄露出去。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要想发挥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就要积极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断完善监督系统,让财务信息化管理凸显透明化和公开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路手段和系统的财务管理软件,能够将传统的琐碎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进而实现了以计算机管理软件为主的监督机制。首先,企业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规章制度,减少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的人为因素,将其变成硬性约束,从信息化管理中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无力的现象。其次,企业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系统的积极作用,打造满足管理层需求的财务会计报告,为整个企业提供透明真实的管理质量,促进事前事中控制和监督得到加强。最后,企业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建设,促进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促进企业的预算、结算和监控等管理工作规范化和高效化。

第2篇

[关键词]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156-02

进入21世纪,我国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商务活动也将更多地依赖于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企业的管理经营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求企业对传统的管理经营理念、手段以及方法进行创新变革。通过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让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实现同步的处理和监控,从而使企业内部流程更加优化,得到更好的控制,实现信息流、现金流以及物流的统一。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运用的背景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内涵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完美集成和统一,在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要素的IT环境下,将企业经营中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并将计算机的“事件驱动”概念引入流程设计中,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系统地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时、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貌,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价值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使企业内部业务数据自动有序地传向财务系统。首先可以强化财务管理的职能,财务业务一体化加强了资金的管理和监控,可以解决许多企业面临的资金闲置或者资金短缺的问题,使资金能够得到高效运作。第二,可以大大减少人为的干预,加强财务对业务流程的及时反映和控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第三,减少人员的重复劳动,把财务人员从大量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第四,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划清企业各种业务以及人员的权责,使得企业的管理由人治转变成法制。第五,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情况下,数据的共享性使得财务系统反映财务数据的同时也能完整地反映和监控企业的业务经营情况,而数据的及时性能够保证企业管理者在决策和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真实确定的实时信息的支持,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反应。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构建要点

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构建体现了信息集成思想,将数据的人为加工减到最小,人力成本也得到大幅度的降低,企业内部流程更优化,运作的效率也得到提高,同时还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另一方面,财务业务一体化能够使得信息具有实时性,只有管理者能够实时获取信息,企业风险管理才能很好地实行,同时企业的经营活动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构建要点如下:

(一)确定业务流程构建的内容、范围和目标

企业要明确财务业务会计信息系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企业的行业性质制定侧重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要制定计划,明确企业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财务对业务的监控等,努力使改革方向明确、任务具体、目标和策略具有可行性。

(二)选择合适的会计信息系统,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和规则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信息系统,然后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通过电子商务链接到互联网。将计算机网络中心与企业各部门连接起来。由于不同的部门业务处理的数据不同,因此要制定统一的规范业务处理程序和规则。

(三)整合业务流程,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

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业务流程的重组时,对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中的精华要继承,对不符合目标,不适应要求的流程要删除或简化。首先企业要引入源数据信息模块,即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的源数据信息模块的加工使得来自不同部门输入的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得以统一,成为与财务报告项目相一致的标准化、通用性的信息。这种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可以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可以满足企业内外部所有的信息使用者需要,使数据真正实现共享,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最大化地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四)实施“事件驱动”,满足客户需求

“数据模块”和“加工模块”之间应当加入一个“事件驱动”模块。“事件驱动”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平时可不对源数据信息进行顺序性加工处理,只是在客户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可以自行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处理。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可将客户所需要的信息分为若干类事件。根据每类事件的不同,设计相对应的“加工程序”模型。例如财务报告模型、财务分析模型等,利用“事件驱动”的原理,当客户需要某种信息时,有源数据模块输出信息,经由“事件驱动”模型中各大类事件的筛选后,进入加工程序,最后在浏览器输出相关的信息,以便客户自由选择和调用源数据信息。最后还需建立一个加工模型库,存放这些“加工程序”模型。

(五)做好系统应用平台的维护与控制

做好系统风险防范是系统效益充分发挥的基础,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相应的组织与管理控制,做好合理划分岗位职责,加强组织控制;建立科学长效的会计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系统和风险控制机制,做到有备无患。

(六)实施数据资源控制

数据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一般是以记录的形式储存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因此数据库的管理最为关键。首先是外部人员的访问控制。可以通过密码以及系统权限设置控制数据库访问人员。其次要对数据进行及时备份。数据库中的数据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按需要备份,并及时做好备份日志。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构建的一般处理流程

通过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将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融合,当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时由相关人员登录业务信息系统并录入业务信息,信息会自动储存在指定的数据库中,与此同时该信息经过财务信息系统也会生成实时凭证,经会计人员确认后,自动生成各种相关报表和账簿,无需再次录入。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构建后的基本处理流程如下:第一步,业务相关负责人在业务发生后及时在子系统中录入原始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指定的数据库中;第二步,通过系统的自动检测,所有与财务相关的业务数据将会传输到财务子系统,由指定的人员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并对该业务中以货币计量的信息进行审核,并编制记账凭证,再将其存入到数据库中;第三步,根据规则在源数据模块中,业务数据将自动进行编码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第四步,当信息使用者需要某项信息时,便可以通过浏览器向会计信息系统输入信息的代码,系统便会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业务数据,并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五步,经财务人员确定后,系统生成各种账簿和各种财务报表,以便相关信息使用者使用。

四、财务业务一体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构建的效果评价

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构建合理配置了企业的各项资源,完善了企业内部流程,保证企业经营质量,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首先,实现了以物流为基础,以资金流、信息流为核心,以商流为主体的全新运营方式。打破了“信息孤岛”。将供应商、经销商、企业等结合在一起,缩短了价值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其次,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规范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使得管理过程透明化。第三,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以“会计凭证”为数据起点转换成以业务处理环节作为起点,使得反馈的信息及时准确并且有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有机结合,提高了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和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财务人员可以及时把握业务信息,流程的加速客观上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实现一笔录入,多次使用。第四,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易变通,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模式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在初始设计时已经对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新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在相应的业务子系统中进行了集成,成为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在一体化系统内,信息系统的数据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规则格式进行编码后,以独立的文件形式存放,使得财务信息系统在未来发展空间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林敏.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施浅见[J].经济师,2010(12):152-153.

[2]刘媛,刘桢.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7):7-8.

第3篇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适合企业的财务信息平台,利用平台有效整合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企业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手工记账的工作量,让财务人员可以更有效地投入到财务管理上来,使财务工作标准化,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竞争占有优势地位,就必须具备全面、专业的信息。因此,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联系,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财务数据及时有效的反映各部门数据,并将信息有效提供给管理者,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信息化意识薄弱

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有着顽固的传统陈旧的管理观念,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要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有足够的信息化意识,而且能真正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许多企业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认识 不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有许多企业认为单纯地将信息输入到数据库,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就是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企业的管理者应有敏锐 的洞察力,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了解企业管理信息化的 具体内涵,实行真正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保障企业实现有效和科学的财务管理。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较为落后

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对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和软件都比较落后,无法达到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同时,企业对于财务管理需要的财务软件的开发能力差。这些技术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三)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专业人才

企业越来越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因为传统的财务工作者缺少信息化的相关能力,不能够适应企业的现代信息化 发展的需要了。在任何领域内,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现在的企业都很注重人才的培养,企业内部也设有专门的部门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企业就很缺乏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除此之外,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财务管理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从上文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探 索和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稳定体系,而相关的企业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这就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添加了不确定因素,相关的财务工作者在信息输入,统筹信息以及制作相关的财务报告都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信 息化发展中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其保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长久发展也收到了限制。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

意识形态是行为动力的基础,要想顺利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对此,政府应当多开展相关信息化的座谈会,强化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让企业管理者深刻体会到财务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对于企业内部,也应多开展相关的培训会,让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能提高信息化意识,将信息化合理有效地运用在以后的工作中。

(二)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

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企业应加大财务软件的研发,将软件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财务软件,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培养现代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

对于企业,企业要开展信息化教育和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集中强化技术人员的技术研发水平;对于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应设置相关专业,努力培养财务管理的相关专业人才,为企业的人才输送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政府,应鼓励高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为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第4篇

关键词:营财一体化;电费;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16.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营财一体化过程里面电费业务的风险点

1.S1G86系统账务处理部分和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的信息并不完全一致,要进一步优化系统、完善系统。

2.营销系统各个具体事项和财务系统各个事项并不存在对应关系。

3.电价属于电费系统的主要信息内容。目录电价调整必须在营销系统中实现,财务系统集成营销电价码来进行售电相关统计。

5.电费代收、退费内容由于传递信息不一致,使得资金不能完全到位,造成数额的出入。

二、营财一体化电费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加强各个部门协作

营财一体化就是把营销、财务工作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方法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将财务管理部分融入营销手段。两个部分的工作性质不同,因此需要有效的沟通联系。定期举办电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管理会议,探讨“营财一体化”工作总结大会等都可以完善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使得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协调一致。各个机构的系统作战还需要做好函证工作。

函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营销部门管理全市供电所和市区居民的定期常规函证。其次,财务部门管理不定期重点用户函证,还要定期的指导和抽查营销部门的函证工作内容。

流程介绍:

(1)定期普通函证:营销部门主要负责函证,而财务部门主要是定期的检查。

(2)不定期的重点函证:这部分内容需要两个部门协同。其中,营销部门主要提供用户详细清单,使每一项基本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如果有一些用户并没有回函时进行沟通联系。如果函证的结果出现出入,营销部门要后续跟进。而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定期检查营销部门的电费信息内容,填写相关单据信息,形成完善的线上记录。

(二)完善定期风险评估系统

第一步是组织风险管理部门,特别是针对电费业务的内部管理项目实现统一管理。第二步是规范营财一体化下电费业务的具体运行步骤。电费业务的主要环节包括电费宣传、电费收取、应收管理和φ嘶方冢规范各个环节步骤后概括为电费核算、电费解款、报表设计、电费发行、电费收取等关键点。

第三步是对电费业务实现各个阶段有针对性的自我风评。参考之前总结的工作环节和关键点有针对性的实现风险评估,最终付诸于评价报告。同时要深化定期自我评估的工作力度,接受来自于外界的挑战,各个时间段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针对性的评估可以预测重大风险源的安全性,定期对全部的关键点实现风险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相关机制

营财电费业务通过自我评估能够依据风险关键点的差异性对危险和风险进行划定。风险内容集中体现在电费收取、资金管理、电费明细、电费发行和应收管理、没有落实账单情况、后续服务、报表设计等。公司内控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各个步骤的管理风险实现评估和确认,一旦发现风险的存在就需要立即着手制定解决计划,将所有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设计成风险管理的指导文件。各个环节的风险点是不同的,每一个风险点应该根据各自的风险水平实现划分:风险比较大的部分需要对全部环节都设计控制措施并并且实时跟踪;风险一般的部分主要取决于上级负责单位的需要和态度。立足本部门实际来进行调整和制定。除此之外,内控部门应该结合风险测评的结果来决定风控手段的具体选取,进一步优化营财一体化电费业务的内部控制。

(四)完善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相关内容

营财一体化业务的基本要求就是把营销和财务管理内容整合到一起,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因此执行这一工作内容的人一方面要具备本专业的业务素养,另一方面也要熟悉信息化技术以及其他业务的内容。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主要的建议概括如下:首先培训跨专业的综合业务;其次是执行跨部门的轮岗;最后是对工作者实现内控观念的灌输和教育,从而推进跨专业的培训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立足人力资源的方面确保营财一体化的正常进行。

(五)建立健全协同监督工作机制

第一步是面对内控的执行效果,将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权责明确,任务简明。利用岗位责任制以及考核来保证每一项工作的执行效果,此外将内控的执行效果当成最终的考核标准和内容,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高分,成绩较差者则可能面临最终的考核不及格。第二步是完善绩效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流程。实际的绩效评价标准划分成核算的同质、营财信息内容的前后一致和标准流程的执行等内容,利用上述指标的考核和评价才可以促进营销以及财务的实际情况。

最后一个重要内容是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是对于各个部门的额管理控制,利用协同监督制可以促进部门间的合作和互相监督。企业内部检查要特别关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要让重要步骤和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营财一体化电费业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旦实现了电费业务风险内控的优化,营财工作的质量就可以极大的提升,及时发现各个部门存在的主要风险内容,制定解决方案提升风险控制点的管理水平。

(一)使电费业务的管理更加高效

利用内控管理控制促进了电费业务数据内容的动态模式,全部的资料信息不仅整合在一起而且便于进行分享利用,不仅避免了一些错误,而且还维护;额营财信息的晚完善性。

(二)营财一体化电费业务风险管理可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及时找出应对的措施,并且规范各个环节的执行步骤,对于退费等内容行为要给出明确的规定和解决办法,实现电费资金安全防护体系。

(三)有利于企业深入进行风险管理

通过风险管理和内部管理的相关举措,进一步提升整体业务水平;通过轮岗规定以及定期的学习培训来培养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

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用友政务财政一体化业务解决方案涵盖了基础信息库、项目库、部门预算编审、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总账、非税收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资发放管理、现金管理、政府债务、公务卡、政府采购、资金监控、单位账户管理、行政办公管理、综合查询,以及决策支持等系统。

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财政一体化业务的信息化改革也逐渐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财政管理理论在中国财政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中得出的经验,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政务)研发出了财政一体化业务解决方案。

用友政务的财政一体化业务系统是依据“金财工程”的整体要求,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按照统一平台整体规划的原则精心设计与开发的。该系统在全面支撑公共财政业务的同时,具有灵活的资金控制机制,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进行综合业务信息管理。

用友政务的财政一体化业务解决方案涵盖了基础信息库、项目库、部门预算编审、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总账、非税收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资发放管理、现金管理、政府债务、公务卡、政府采购、资金监控、单位账户管理、行政办公管理、综合查询、决策支持等系统,可以形成统一的门户。

用友政务的财政一体化业务解决方案是一个基于网络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业务信息交流的系统平台。其基础功能部分用于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基础数据、文档性的内容等,并在此基础上,以内容管理和用户管理为核心,建立与政府财政业务相关的应用系统。所有应用系统的身份验证通过用户管理系统进行,确保一个统一的身份验证体系。

第6篇

[关键词]财政 平台 一体化 管理 精细化

东营市财政局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全力推进 “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税收非税收入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应用,保障了财政各项改革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财政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推进

东营市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为基础,以三网(财政内部网、财税库银业务专网、城域网)为载体,以实施和完善四个核心系统应用(即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为内容,以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和统一组织实施)为原则,将财政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最终建成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全方位实施。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标准化机房。建设了300多平米的银行级标准化机房,配备了30KVA UPS、机房专用空调、防雷系统、气体消防设备以及小型机、高端服务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二是升级改造了财政系统内部网。省、市、县三级财政实现互联互通,正在向乡镇延伸。三是构建了财政与预算单位互通的城域网。基于数字化东营城域网构建了市财政与全市各级预算单位互联互通的城域网。四是构建了财税库银业务专网。以市人民银行为网络中心,联接市财政、市国税、市地税、市6家商业银行,形成一横十纵的财税库银业务专网。

(2)业务应用系统全面运行。一是加快推进基于平台的一体化业务系统建设。完成对东营区、河口区、利津县、开发区的主要业务系统市级集中部署应用,完成对广饶县工资统发系统的市级集中部署应用。二是财政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在市局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并实现与省厅的远程收文。内部邮件系统在省、市、县三级财政系统全面运行。建设了市县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的贯通。三是财政门户网站建设不断完善。将会计管理、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上网公开,为公众随时提供办事程序和公告通知服务,使门户网站成为宣传财政政策、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窗口。

(3)同步推进安全体系建设。基于平台的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涉及预算、收支管理全过程,对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建立和完善了以VPN、网闸、防火墙、病毒防护等信息安全防护设施,提高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并定期查看服务器、网络运行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备份,确保了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二、财政信息化推广特点突出

(1)精心设计,构建大集中一体化系统。采用“生长为主,接入为辅”模式实施平台,依照统一的编码体系和数据字典,基于平台在市财政局集中构建一体化数据中心。各县区财政部门通过财政内部网、全市各预算单位通过城域网、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通过业务专网远程接入数据中心,全市共享一套网络资源、共享一套物理存储处理设备、共享一套数据库、共享一套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2)统一标准,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在吸取借鉴其它省市已实施平台建设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全市平台实施模式、工作思路和步骤,建立了以预算编制为源头,以收支管理为过程,以预算执行分析为回路的财政管理循环体系,取消了以往业务处理过程中流于形式的环节,再造了许多符合财政管理和适应预算单位及银行实际的业务流程。

(3)调配资源,加快推进平台实施。一是搭建市级集中管理的平台实施环境。在市财政局集中部署小型机、磁盘阵列、防火墙、数据库,全市一盘棋,防止了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了财政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和集中风险控制,避免了人、财、物的浪费,降低了系统建设费用,大大加快了建设进度,提高了系统的维护质量、安全性及可靠性。三是加快推进县区财政业务改革进程。按照平台标准化实施做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河口区、东营区、开发区的业务改革,避免了多走弯路。

三、财政信息化应用效果显著

(1)推进了财政管理的精细化。一是以平台为载体,使原有独立运行的业务应用系统和平台有机融合,实现了全部业务的基础数据统一和规范。二是将预算内资金、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自有资金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动态掌握财政资金运行轨迹,强化了资金监管水平。三是实现了主体业务全贯通,形成了预算执行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和流水作业,提升了财政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第7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职能转型 信息化 财务业务一体

一、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对于企业而言,当下所处的时期颇为微妙。一方面,中国经济形势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阵痛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精益管理,深挖内潜,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大数据革命又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财务组织从习惯于事后算账的理财幕僚角色,转变为积极参与战略和业务决策、成为企业价值的发现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现阶段没有人否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其真正能够获得企业管理层和业务单位认可的财务部门却并不多见。尤其是在面对经济新常态及信息化发展浪潮,基于传统财务管理职能面临的种种矛盾或缺陷,财务人员迫不及待地需要走出一条自我革新的财务转型之路。

二、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策略

会计界把手工记账的阶段称为“1.0时代”,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会计走进“2.0时代”,而随着网络发展,会计信息化如今已经进入到协同交互的“3.0时代”。互联网时代把会计人从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重点转向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决策。财务人也要自觉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会计管理模式,将日常财务管理系统与企业每一个业务系统形成以价值流为基础责任单位的集成化网络系统,这就引发了“财务数据业务化”及“财务业务一体化”思想。

笔者认为未来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应紧紧围绕“财务业务一体化”及“信息化”展开。其中“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核心或目标,“信息化”是手段或辅助工具。总体思路是通过对财务角色的重新思考,对于过去大量重复性、低价值的会计核算业务,尽量压缩其所占时间,重视管理会计的力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价值领域中去,进一步拓展财务职能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断加速信息化建设,通过财务业务流程一体化和共享数据平台搭建,加强与业务部门紧密协作,深入了解业务流程,找出短板,发现价值,协助业务部门完成绩效指标,提升运行效率,控制经营风险,真正发挥业务伙伴的作用与价值,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最终旨在准确的成本核算、精准的预算管理、快速的财务报表、有效的流程优化。

三、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能定位

企业财务人员角色除了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之外,如何将财务角色融合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更为重要的是以企I流程再造为中心,改善业务流程,防控财务风险,创造企业价值。让财务从事后管理走向事前管理,真正成为业务的合作伙伴。

面临新形势、新常态,传统的会计核算已难以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发展所需,作为企业管理中心地位的财务部门必须从过去对交易事项的核算管理转变到未来企业对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的预测预警和全面控制上。基于价值管理理念和业财深度融合思路,应按切块管理的原则将目前基于会计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组织重新调整成立四大管理中心,即预算管理中心、成本控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预算管理中心包括公司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全方位落实企业预算目标,并对企业预算完成状况进行考核分析。成本控制中心包括采购、生产、销售成本的统一归口核算管理以及日常经费管理。政策研究中心包括价格管理、税收筹划、投资管理和基础管理四部分,主要是及时了解分析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和市场变化,及时做好分析筹划提供决策依据。信息管理中心包括会计决算信息、统计信息以及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

(二)借力信息化建立成本数据库实时生成报表

借力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坚实的大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将生产系统与财务软件直接对接,根据实时变动的生产信息、缴库信息、销售信息,通过软件实现成本日核算、利润即时生成,将管理触角前移,逐步搭建成本数据库,变“事后算赢”为“事前算赢”,并能随时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避免利润等报表信息只能跨月提供形成的数据滞后现象。

(三)融入业务,优化流程,发挥管理会计职能

财务不应仅仅面对单据计算数字,天天坐在办公室忙核算,而应深入业务流程,发现管理短板,剖析原因,以财务角度提出管理建议,协助业务部门开展优化流程管理工作。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企业可将业务部门按切块分配给财务人员,从而搭建起财务与业务融合桥梁,让财务人员真正走出办公室到生产现场或业务部门中间去,通过深入了解业务部门需求及第一手资料后,有的放矢的开展管理工作,让财务部真正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

(四)财务人员培养新模式

为了更好的实现财务转型,新时期财务人员需要顺势而为,持续的更新知识结构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满足现代财务对复合型综合管理人才需求,一方面通过跨职能体系进行轮岗,不仅能够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培养他们的全局思维,还能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让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内外部培训或聘请专业财务培训结构定制更契合企业现状或发展思路的系统人才培养方案,走出去请进来,开拓新视野,根植新理念。最后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打造知识结构多样化的财务队伍,适时引入非财务专业人员,实现跨学科之间的融合,为财务职能的转变注入新鲜的血液。甚至还可以将退居二线的业务部门领导引入财务系统担任顾问职务,借鉴其丰富的生产、采购、技术、销售等工作经验协助指导财务开展成本价格、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工作。

总之,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它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财务管理技术于一体。面对新形势,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已不再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职能转型迫在眉睫。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应对,引入新理念,转变新思维,主动求变,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将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卓有成效的运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时代财务管理的新路子,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离职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现状

(一)将会计电算化教学等同于会计信息化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一般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主干课程,近年来随着ERP系统应用的普及。虽然也尝试将财务软件的选择从单一的核算型软件升级为管理型ERP软件,并对这一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有过多次不同程度的改进,但教学内容基本上只定位于对系统初始化以及账务、报表等常用财务模块的应用,片面地强调培养应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这种状况主要源于各高职院校对会计信息化的概念认识不清,把会计电算化教学等同于会计信息化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称“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为“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沿用了二十余年,以至许多高校将会计电算化等同于会计信息化。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不同时期发展的产物,前者是为了改变我国财会工作手工核算的落后局面应运而生的,而后者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从形式到内容的根本性变革,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过程;是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建立起为决策者提供可靠、实用的决策信息并能实时主动地报告财务信息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两者主要区别体现在:(1)从目标上看,会计电算化是实现核算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与企业管理和人类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2)从范围上看,会计电算化涉及的部门仅限于财务部,由财务部门负责输入数据、输出会计信息并报送其他机构,而会计信息化涉及部门包括财务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可根据授权直接从系统中获取信息和输入信息;(3)从技术手段上看,会计电算化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会计信息化除了采用计算机技术,还采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从而使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可见,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在内涵、目标、范围、技术手段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将两者等同起来,无疑对当前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业务处理流程、会计的职能转变等方面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使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脚步仍停留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阶段,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远远滞后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未能有机结合 高职财会类专业的传统课程是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融合,应当是财、会、审各门课程内容的信息化,但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却是独立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和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双轨运行”,两者间未能有机结合。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个信息“孤岛”,而是ERP系统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ERP系统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从财务角度看,ERP系统的应用使原先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开始端点从记账凭证上溯到原始凭证。会计核算的起点由原先的记账凭证录入转变为供、产、销环节的各种票据与单据的形成或录入,并能直接在相应的业务系统中生成凭证,传递到财务系统。ERP在会计中的应用导致会计作业模式的转变,要求财务人员熟悉ERP环境下的业务重组流程并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处理。如此体系庞大的软件,仅靠一两门独立的会计电算化或ERP课程根本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同时,ERP系统的应用对传统的财、会、审的程序和方法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各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均应反映出这种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传统的财、会、审课程时依然仅基于手工环境进行教学。只有会计信息化教学采用ERP系统进行的现状必须要改善。

(三)缺乏科学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实践性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因此,实践教学是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重视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但缺乏科学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一般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两个部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及其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不愿意让外来人员知道其真实的会计资料和财务状况,这就造成会计实践教学包括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以校内模拟实训为主。随着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普及,我国高职院校一般都开设了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训课程,先后引进了一些核算型财务软件和管理型ERP软件用于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教学,但教学时基本上只进行部分子系统如总账、报表、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等单独的模拟实训,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实训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使用很少涉及,而且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给定步骤和详细资料、按部就班操作的基本训练上。此外,大部分高校上机实践环节仍以“封闭式”为主,即单机操作,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建立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实践内容仅仅是某个虚拟企业某一时期的部分业务,各部门相互联系的业务很少,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因此,笔者建议,可考虑专业方向进行重组,联合实习,共同完成所设计的实训课程,这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设想

(一)更新观念,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建立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在建立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时首先要更新观念,不能再把会计信息化教学简单地等同于会计电算化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跟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相适应。目前我国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会计处理的信息化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应制定

比电算化时期的会计软件核算功能单一目标更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把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ERP系统中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处理甚至掌握审计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等包括进来,培养真正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会计信息化教学应该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把会计信息化教学融入到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实现财、会、审各门课程内容的信息化。同时,会计信息化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必须大力拓展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通过财务软件模拟实训和ERP软件模拟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模拟会计(经济)环境进行运作,使学生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实训等来体会ERP的精髓,实训中还可分小组分岗位进行,并交换角色,以体会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职责,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校外实习环节薄弱的现状下,尽量提高校内模拟实训仿真度成为各院校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和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进行合作是一条可行之路。各软件厂商在抓紧抢占市场的同时,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供应商也瞄上了教育这一巨大的潜在客户群体的培育市场,他们非常愿意向高校提供会计信息化教学软件。对于院校来说,专业厂商数十年的软件开发经验、广泛的客户基础,可以在实验环境的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案例教学的真实资料等多方面为院校教学提供切实的支持。

(二)改革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笔者以时间为序,设计一种适合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学期一般都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并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为期一至两个星期的综合实训,在课程综合实训中,先进行基础会计的手工模拟综合实训,然后将手工模拟的资料用财务软件(可以用核算型财务软件)进行验证,这样就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使用财务软件对会计工作的巨大帮助。从而对会计信息化产生兴趣。同样,在第二学期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增加运用ERP系统相关系统模块完成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核算工作的操作,每个模块都基本按照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等流程进行处理,随后讲解具体的方法。在这种模式下,软件的应用步骤讲解不是重点,而重点是如何利用软件实现需要讲解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第三、四学期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和配套的ERP软件模拟实训课程,可以将财务系统部分的学习安排在第三学期,而将业务系统部分的学习安排在第四学期,如此既照顾到两大系统所涉及的知识与技术的衔接关系,又避免了同时接触不同软件模块给学生带来的思维交叉。这一设计让学生首先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财务系统初始化、账务处理、报表编制以及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应用原理与操作技术,在对财务应用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与实践之后,着重学习购销存业务处理的方法与技巧。配套的实训课程还可以使用于不同公司的软件,培养学生在掌握软件的共性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同时,第三或第四学期还可以开设ERP沙盘模拟实训,以物理沙盘或电子沙盘为主要实训工具,在沙盘上模拟企业6~8年的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概念不做过多解释,以学生体验为主,在沙盘上进行分组对抗,目的是使学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企业的全局有一个总体认识,认识到会计是企业整个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