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引言
1997年,为了支持中国高校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大型主机技术知识在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IBM向包括我校在内的四所中国重点高校捐赠了四台IBM大型主机,用以支持大型主机课程的开设及大型主机技术的研发。虽然大型主机已在全球金融、大型制造、航空等领域占据绝对重要地位长达四十余年,世界上也有约150所高校开设了大型主机的相关课程,但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却仍是一片空白。
作为首批参加IBM大型主机合作项目的高校,我校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探索和研究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2 大型主机课程的主要特点
大型主机自1964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始终以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然而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背后正是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将大型主机庞杂的软、硬件技术梳理清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符合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课程体系,成为大型主机教育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大型主机主要软、硬件技术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型主机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 基础理论相通
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在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基本都有讲授,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大型主机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都是由它奠定并发展而来的。
(2) 应用背景复杂
大型主机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应用规模通常都非常庞大,如全球化的银行金融系统。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此庞大、复杂的应用背景,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是一个难点。
(3) 应用技术独特
虽然大型主机课程在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特殊性,但其应用技术却是非常独特的,与许多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系统大相径庭。例如:大型主机常用的操作系统并不是常见的Windows或UNIX,而是专用的Z/OS;相应的文件系统、操作方式等都有别于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陌生感”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 实践要求较高
大型主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大型主机技术的技能,所以在实践方面要求较高。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1)国家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高司函[2006]239号)。(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60037)。
(5) 课程门类众多
大型主机的软、硬件环境复杂,相应的技术课程也是门类众多,学生要具备基本的应用或管理能力,必须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理清这些课程与学生培养方向的问题,是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1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做好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我校十余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经验,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适应软件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国际化高级复合型IT人才”[1]。
3.2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在制定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时,我校积极与国内及国际的大型主机开发及应用企业合作,例如IBM、花旗软件、武汉钢铁集团、中国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方面充分征求这些用人企业的意见,并结合高校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如图1所示。
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培养基于大型主机的应用软件开发人才,而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则主要培养与大型主机系统相关的管理人才。
3.3 大型主机课程的分类
根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可以将大型主机课程分为三类:
(1) 理论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相关的软、硬件理论基础,如: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2) 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基本操作、使用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型主机应用技能,如: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
(3) 专业技术课程
面向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介绍各方向所需的专业技术内容。例如:应用开发方向的“COBOL语言程序设计”及系统管理方向的“作业管理子系统JES2”。
(4) 业务基础课程
要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还需要使学生对相关的大型主机应用的业务基础有所了解,例如面向金融信息化的“金融基础知识”。
其中,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各方向是相同的,而专业技术及业务基础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来进行设置。
3.4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
为了达到大型主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需要:① 满足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②达到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③切合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④符合大学教学规律;⑤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并参考国外先进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提出了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所谓主线式,就是指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实现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技术及创新能力为主线。而模块化则是指将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系列化,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基本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覆盖了大型主机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所以我们并没有专门增设基础理论课程,而是将本科生进入大型主机方向课程学习的时间定在了二年级阶段。这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型主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
对于两个主要培养方向而言,应用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如表1所示。“大型主机系统导论”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大型主机软硬件系统的主要概况、应用背景及基本操作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前对大型主机系统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大型主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则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操作系统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大型主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数据集的管理以及批处理作业的编写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从专业技术课程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集中在程序开发语言以及应用开发常用系统方面,具体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由于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还可划分为多个子方向,为了便于学生选择,又将该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表3列出了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其中前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管理方向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其余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各子方向灵活选择。
转贴于
对于大型主机应用开发人员而言,不单单要掌握大型主机应用程序开发的技能,还必须对相关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目前大型主机应用多集中在金融行业的特点,我校在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增设了一些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如表4所示。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大型主机系列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两个培养方向均设置了3个学分48个学时的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为实践学时,内容来自于真实应用案例,如小型银行交易系统、税务系统等。
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当前大型主机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其课程体系结构灵活,可根据技术更新及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从课程设置来看,突出了“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针。在学时分配上,实践占总学时的50%以上,并有两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充裕的课时保障。
4 实践效果及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培养,最初只是简单照搬美国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向也只有大型主机应用开发。1997至2002年的六年时间里,经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大型主机行业需求,我校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相关课程,并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6年来,共培养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222人,除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94人外,86人进入IBM、花旗、EDS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直接从事大型主机相关开发及管理工作,42人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金融企业及软件开发企业。
在确立了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课程大纲、教材、实验手册及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工作,目前已经有4门课程获批为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通过企业交流、毕业生跟踪等途径,我们对本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从IBM、花旗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校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以及所掌握的实用技能水平较高等特点。而毕业生也均反映,在校学习的大型主机课程方向明确,设置得当,贴近实际,兼顾了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他们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我校根据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主线式、模块化”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结构灵活、方向明确,符合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从“文理交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丰富大型主机专业培养方向等方面入手,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及实践,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适应性;课程体系;时空特性;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33-03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从“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与区域经济紧密适应的高职课程体系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从适应性视角审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尝试为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打开新的思路,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一、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体现适应性的意义
(一)适应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政府和企业希望职业院校能为其输送具有良好知识、技能与态度的人才。学生个人则希望通过接受高职教育获得就业与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因此,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同社会经济最为密切,必须随社会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特性或发展方式,从这一点上来说,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1]。
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体现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育管理等要始终处于积极适应的状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要。另外高职教育的适应性还体现为服务对象的适应[2]。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仅局限于一种或特定的职业知识或技能是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的,他们必须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性。
(二)适应性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
课程的适应性表现在要适应社会与个人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职业适应能力不仅体现个体从事某种职业、胜任某个工作角色而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且能促使个体在不同的职业情境或职业活动中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类比、迁移和融合。这是职业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也是个体获得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借助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高职课程体系不仅要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同时也应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适应视野下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时空特性
社会时间表现为活动的持续性,社会空间表现为运动的广延性[3]。课程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时空特性。课程的空间特性表现在课程的发生发展所需的场所,一方面,包含了课程在测量、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活动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环境场所;另一方面,涵盖了课程研制者、实施者、学习者、课程内容和环境等以关系形式存在的空间交互。课程正是在错综复杂的多方面的环境关系中展开活动的,课程空间特性体现了课程要素的个数、种类、关系及其排列结构等空间关系[4],是衡量课程同周围社会环境联系和发展程度的一种特殊尺度。
课程的时间特性表现在课程活动存在及其活动过程的进行,是不同课程活动过程依次出现的顺序和间隔的长短。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时间的三要素,也是课程时间的三要素,课程时间并非停止不前,也不会均匀流逝。过去因自身的发展而成为现实,而现实又因自身的矛盾又发展到未来。课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程活动的规律也即学生的活动规律,学生的活动正是通过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得以展现。学生的活动可以延缓或加速课程的发展,而活动的结果又可以改变课程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使其变大或变小。
课程时空具有社会制约性。不同时代的课程时空表现出来的是所处时代学生主体的需要。由于课程目的、手段、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课程时空也因此具有不同的内容。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课程的时间节奏非常缓慢,课程空间狭小且呈封闭状态。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课程的时间节奏也越来越快,课程的空间也因此得到拓宽。
(二)课程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的问题
1.课程目标和课程功能的动态重构
课程目标和功能是课程体系建设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5]。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层面上的反应,必须符合教育的目标。课程功能是指课程在教育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与教育功能是一致的[6]。课程目标和课程功能必须同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相符合,必须适应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生涯发展需求。因此,在进行课程目标和课程功能的建设时要考虑两者的适应性。课程目标与功能的设计要结合具体的外部环境及时间。课程体系建设固然要通过现实调查预测课程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对学生学习取向、要求和标准的规定。
2.课程结构的立体组合
课程结构是课程的组织与流程,反映教学的框架与进程[7]。课程结构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应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个部分、各种类型、各种形态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8]。因此,在确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时,必须结合外部环境,充分考虑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同时,要有利于不同学校对课程的选择和再开发,要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立体组合不单指课程内部之间要素的最佳协调配合,也是与外界环境连为一体的,时时处处与外界相互作用,实现主体自身各方面与外部空间的充分作用。
3.课程内容选择的环境平衡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要随外在职业环境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课程内容。在选择时主要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同化就是课程将外部刺激信息直接纳入现有的课程内容中,以现有的课程内容结构来解释外来信息的过程。顺应就是现有的课程内容无法解释和包容外来的刺激信息,可通过改变和调整现有的课程内容结构,以使其能够解释外在刺激信息,达成同外在环境新的平衡状态。整个课程内容选择的平衡状态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当然,这种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水平的平衡状态会成为下一个水平的不平衡状态的开始。如果课程内容与外在环境之间失去平衡,就需要通过改变环境或调整课程内容来重新组建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变化过程。课程内容就是在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实现设计的可行性和职业适应性。
4.课程内容组织的行动顺序
当课程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与外在环境进行了互动后,课程体系建设就进入了如何采取适当的形式将课程内容组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课程具有什么样的内容,个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策略等都具有很多变数。如果课程内容的组织是围绕自身进行的调控,当面临无法匹配的外在环境时,则会表现出防御性的反应,进而则会出现内容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如果是依据学生主体对知识的主观建构,即遵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顺序,归纳整理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9],这种行动顺序的课程内容组织,依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发展顺序调整课程的价值取向,最终会在同学生及外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满足。
5.课程内容评价的主体适应
课程内容应以行业企业及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学生在与课程的互动中,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顺利地解决了职业适应问题,即在课程内容评价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主体,课程内容实现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等适应社会方面的发展,符合学生个体生涯规划的差异性,能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那么,课程内容则是最佳的[10]。反之,如果学生在与课程的互动中,只是着眼于熟悉的情境,并未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情境,未能适应主流社会的发展要求,甚至处于与其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不和谐状态,即学生未能获得职业所需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表现出对社会的不适应,那么课程的价值则是不成功的。
参考文献:
[1][2]周明星.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3(1):28.
[3]曾庆发.马克思哲学时空观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36.
[4]朱永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空模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3):13.
[5][6][7]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9.40.
[8]郭晓明.课程结构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关键词:教学 科研 实践 课程体系
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应不断地改革完善自己所教的课程,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想合格人才。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将教学目标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的目的,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一、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
教材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是本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课程,这几门课程与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气工程整体学科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形成课程链,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培育学科生长点、强化电力网络模型构建、运行状态分析、安全分析等意识、促进课程之间交叉渗透。
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版本很多,现有的很多中文教材从内容上看差别不大,教学内容仍然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观念,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数值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复杂计算,忘记了科学计算与工程运用的相互关系,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这些课程研究的是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的相关环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大量工程中的知识和概念,在教材选取和内容处理上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同名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课程组讨论了选用中文、外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时数比以往减少,教学内容多、繁、杂,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教材更新慢。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将大规模电网的运行状态与安全分析为切入点,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知识,使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充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丰富电气工程专业课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二、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研究者。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教师拥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创新型教学的关键。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挖掘科研思想,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将科研搞好,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意识与专业思维,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主要包括:(1)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英文相结合电子教案;(2)教学要求和电子教案在网上公布(3)利用教师邮箱等答疑和讨论;(4)利用电子邮件递交和批改作业,(5)仿真教学。授课主要利用中文讲解,加必要的英文术语,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领会教材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可视化平台(Power World Simulator)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将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等运行结果可视化显示在屏幕上,非常直观,使学生对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概念,让学生立刻看到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如何应用在实际工程,并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电力系统领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电力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Simulator)在北美地区等调度中心成功应用,并已在国内南方电网各大电力调度中心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用电力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自己动手构建电力网络,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验当中,在实验过程中,结合部分电力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系统稳态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使实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电网环境,真实再现实际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提出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电力网络安全的意识,缩短学校教育与电力行业要求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尽快地胜任工作。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电力系统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校企互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大型火力、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变电站等地参观实习,了解发电厂及变电站实际生产及运行情况,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需求,结合仿真软件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模块开发,借助传统学科积累,把教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接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制作或设计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软、硬件)为目的的任务,面对企业技术需求,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加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演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向教师和专家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具体方法,为项目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分组进行的项目,还要集体分工准备,互相交流,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评定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完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每年有2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进入试用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以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内涵,教学中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效果好,并且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数;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实施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得以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通过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喜双,姚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8):62-64.
[2]罗庆跃,刘湘涛,黄大足,王跃球,刘家芳.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2006.
[3]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0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5]浩歌.加快高教改革迎来未来发展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1.
[6]王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探索,2010,(8):66-67.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8]李夏,闻娜,刘成伟.项目教学法在《电气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05):189-189.
[9]乔和.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论坛,2006,(2):108.
[10]李芳,胡斌,李红艳,任红,陈新军.《电力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5):190-191.
[11]董武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天地,2001,(9):20-22.
[12]陈铁柱,黄志勇,马强.实施整体创新构建现代化教学新型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2010,(4):141-145.
[13]张秀芹.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辽宁教育,2004.
[14]张永健.电力系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13)2:60-63.
[15]李保刚,赵小侠,王玉琴.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J].安阳大学学报,2004,(3):34-37.
[16]朱军.基于Matlab的同步发电机动态过程仿真[J].船电技术,2002,(1):26-28.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推动内容。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要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但包含招生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宏观问题,还包括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课程实训内容等微观方面的衔接,但在衔接过程中,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上来说,归根结底落脚点都是在课程衔接上。下面笔者以我院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一、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高职公共基础学习课程衔接欠妥
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一般专业知识上衔接较为理想,但是在公共课程学习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尤其是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学习、财经应用文等课程上出现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考试测试时合格率不容乐观。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基本按照其学校自身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任务等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为体现职业院校特点,同时考虑到生源素质,一般较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忽略了公共基础课程对其人文素质的影响和培养。例如,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开设时以一些证书为载体,例如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收银员证等来进行教学课程的组织,强化会计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样就放松了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1]课的学习。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对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的差异没有区别对待,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为普通高中生,小部分来自“对口升学”或者“单招”的中职生,在课程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高中生源的标准开设课程,忽视中职生源的文化课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其在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中高职课程学习中出现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二)中高职职业学习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糅杂
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对比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很清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中职课程在高职学习中也会出现;从专业内容技能训练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重复问题。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学习内容重复出现,认为自己都学过,导致不认真听讲,打消了中职生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现象也给教师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基础知识不牢固,有些问题似懂非懂,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比一些无基础知识的高中生源教授起来还要困难。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沟通较为缺乏。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属于一个类型的学校,高职院校级别比中级高上一个级别,但是往往在当前很多高职和中职在业务上毫无沟通,使得不同的院校开设会计专业,但是二者在业务上并未有交集,双方教学交流处于一片空白;第二,在中高职教材编制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和高职之间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衔接上不连贯,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没有统一的中高职递进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对接意识欠缺,因此教材内容上相互涵盖,出现重复;第三,中高职教学都将考证作为重要内容,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以及更高层级的证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考证而设置了大量重复的课程,也导致出现衔接性不足的现象。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有效对策
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笔者通过我院和中职学校多年的实践办学经验,总结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2]衔接策略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首先需要依托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首道门槛,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的参与更高层次的考试,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等职业资格证书,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只能考取两个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证书。在中职培养过程中,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很难,一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如果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附加条件,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毕业;二是从学生自身来看,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从事会计行业,有些学生也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升学,并不重视取证。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高职教育应当在第一学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需要考试的三门课程设置,然后根据情况对学生参加初级资格考试证书进行鼓励。在之后进行课程的设置上,难度范围不应当超出中级会计资格证书的难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毕业后考取会计师资格提供坚实的后盾,也能满足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会计专业技能的衔接策略
会计是一项对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中高职衔接不但要立足职业资格证书,更应当以专业技能衔接做保障。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根据培养层次,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出纳和会计的基本技能,如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银行业务办理以及现金管理、日记账登记等基本操作,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在知识结构上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求具备基本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例如对总账的处理、会计报表的处理、成本核算以及纳税业务等,此外也应初步掌握一些公司的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技能。高职阶段的会计技能既是中职阶段会计技能的一个延续和提升,又在层次上高于中职阶段。因此,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训应当是一个连贯的系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训练项目的安排上,中职阶段多强化基本技能,进行一些课内实践操作岗位技能实训即可,高职阶段应当突出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多进行综合岗位的实训以及财务分析和管理方面的实训,更好的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综合能力。
(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策略
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核心要点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主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和企业通力合作,对于职业就业岗位要科学定位,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结构的设置,将中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起点,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衔接。应当重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聘请行业内专家和中职教师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以会计实务课程为例,要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中职阶段开设“初级会计实务”,在高职阶段开设“中级会计实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深化中职课程的内容、强化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每年的生源也在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将自我定位应当加以明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例如,在进行中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中,课程内容所得税会计与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可以进行整合,成本会计的成本分析课程可以和财务报表分析进行整合等,实现课程内容的横向衔接,保证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有效性。
当前,中高职院校正在不断对会计专业的有效衔接进行探索创新,力图推进中高职教学一体化策略,以期建立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终身教育和持续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惠君.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3,15:256-258.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群;资源整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13-4
数据库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分支,也是对非计算机专业进行计算机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因此,在信管专业进行以数据库为中心的课程群建设,整合与数据库相关的课程资源,则变得尤为突出。
1 现有数据库课程教学的弊端
1.1 教学内容书本化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完全依赖于教材,一些经典的教材也是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介绍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关系代数、SQL语言、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等知识点,其中原理性的内容占的比例较大,具体的数据库技术应用则几乎很少涉及。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引入新技术。对于学生而言,也很难深入掌握一些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方法。
1.2 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教学模式中,比较注重讲授数据库的原理性内容和片面的操作技能,上课的课件一般也是对教材内容的一个提炼,教学方法也都是采用讲授法,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在这种“灌输型”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再加上数据库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与实际应用联系少,师生之间互动少,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虽然有实验教学,但每个实验项目是独立的,一般都是停留在验证层面,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没有起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3 教学资料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料主要以教材为主,课件是教材的精简版,上机实验的内容也是授课教师根据课堂的讲授内容设置的同步练习,停留的层面也比较肤浅。没有合理的利用网络、培训中心等资源,设计完整的教学案例,将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 数据库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数据库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应用及其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企事业信息管理方面。因此,针对信管专业的数据库课程目标定位,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及社会的需求,并结合企业的招聘职位需求,带领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锻炼和提升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能力[1]。具体表现为:(1)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2)实际业务的数据库设计能力;(3)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开发能力。所以,教师在讲授数据库课程的时候,一方面要对数据库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详细全面的讲解,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归纳与整合。此外,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使用相关开发工具软件。
3 数据库课程改革的举措
3.1 结合经典案例,改进教学方法
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如何选取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也不能照搬教材中的内容,知识点的讲解次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选取了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最易于接受的“教务管理系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贯穿始终,将开发过程中用到的数据库知识分解到理论教学的各章节,与相应的知识点结合进行详细讲解[2]。在整个案例开发过程中,我们应用“计算思维[3]”的先进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4-5]。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
图1 案例教学引入“计算思维”示意图
3.2 完善课程群建设,加强课程间内在联系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我们建立了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并围绕这一中心建设一个相关课程群[6],其中包括: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页设计、管理信息系统、Java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承前启后,形成了一个整体。从授课形式来讲,课程群有两种:必修课和选修课。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属于必修课,即专业基础课,主要偏向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网页设计等为选修课,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自主学习,侧重于综合应用,目的在于提升和完善学生的数据库技术应用能力。
3.3 教学手段多样化,师生沟通零距离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外,我们还充分应用了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具体表现为:(1)建立数据库课程学习网站。将教师教案、课件、课堂案例、学生精品习作等资源全部上网,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2)通过班级QQ群,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加入班级QQ群,将每节课的内容上传至群共享,学生有什么问题,直接通过QQ与老师交流沟通,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于课堂的交流方式;(3)通过教师个人微博,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将数据库访问技术中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最新的数据库技术信息在个人空间,学生通过访问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3.4 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效果
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拓展[7],尤其是针对数据库这类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一般的教学设置中,数据库课程在大二第二学期或大三第一学期学习,到大四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才会用到,这时相关知识已经淡忘了,对此,我们要让学生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强化和巩固数据库技能,就必须使用一种方法。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阶梯式”的三段论实践教学模式,并就相关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了设置。课程学习称之为第一阶段,安排在信管专业的第五学期,实验课采用案例式教学。要让学生从不懂到懂,并根据案例进行模拟设计,重点掌握设计方法和流程。课程设计也就是数据库专项训练,称之为第二阶段,安排在第六学期,以小组形式在机房利用两周时间进行系统开发,最终进行公开答辩,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开发工具软件的应用。综合实训称之为第三阶段,安排在第七学期,邀请校外软件公司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工程化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环环相扣,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充实和拓展。通过不同阶段的训练,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个人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如图2所示。
图2 “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通过引入“计算思维”教学方法,完善课程群建设,扩展师生教学交流的手段,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改革措施,既保证了数据库课程教学效果的长效机制,又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能力,符合我院“应用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为商洛及其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进,郑先荣,唐德玉.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36-137.
[2]沈德海,伞晓丽,刘大成.《数据库原理》课程“项目-案例”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电子设计工程,2012(05):22-25.
[3]Wing J 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 of ACM,2006(49):33-35.
[4]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9.
[5]李廉.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01):7-12.
[6]王新,孙雷,张丽英.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数据库课程改革[J].新校园(理论版),2013(03):16-17.
[7]董晨,戴敏,张桦.基于CDIO模式的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06):36-40.
[8]崔玲,王全民,吴丽影.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18):48-51.
作者简介:刘雅莉(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图像处理。
21世纪对于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一劳永逸的学习时代已经过去,终身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1]。
1.传统的地理教学缺陷日益显现
很久以来,地理课堂基本是众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依次完成对地理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讲解,其间添加师生谈话或一问一答,最后做一个课堂小结。教师在本质上处于君临一切的状态,而学生充当老师的配角,总体上依旧是老师进行"满堂灌"教学,学生进行单一接受性学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但是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使学生形成"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以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这种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活生生的学生甚至成了被窒息的人。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2]。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开发和建设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资源库,增强地理教学活力,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依托校本教研和课堂实践,探索有效学与教的新途径和新策略。研究思路清晰,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2.新课程标准下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
个体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和指导,是个体的自主学习在外部条件的帮助下不断发展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自主学习则是个体作为学生在教师和教育机制的干预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即自主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其个体主体性,学习主动性一般表现在个体有目的、有选择和自我调节的行为上。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兴趣来体现的,其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呈正相关,并且学生还能根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并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实施方案》中对"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的界定和内涵体系结构分析科学,并初步预设架构了基于"学生经验"的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开发"系列专题",课题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鲜明的学科素养特色。
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在自身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可以一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一边再对自己原有知识积累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变成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所表现的独立性是与被动接受性学习的依赖性相对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之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地、有策略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依靠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最大限度上弱化学生对教师或其他人的依赖从而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学习的相对性:自主学习的相对性是与绝对性相对立的。根据齐默曼教授的定义和庞维国教授从横向角度所作的定义可知,现实中绝对自主或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面或学习阶段,他的自主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
3.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与评价
3.1 确定目标。经过研究有效反馈表明,如果学生不能确立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因为目标模糊而不能增强学习。有效的目标设置涉及到学生对学习期望值明确、合理的定位。在这个环节,经过预习的学生可以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教师也可以帮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性的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方面的目标),而学生则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
3.2 激发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会在心理层面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谈话、讲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生动有趣的地理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3 个人自学。个人自学是本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前两个环节已经实施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根据先前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个人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量地加以指导,促使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对那些学习积极的学生要进行表扬、鼓励,对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要进行批评、督促。一般说来,教师要多指导和督促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4]。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理解还不到位,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0 引言
所谓金融信息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金融领域内广泛应用智能创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实务物理性空间的金融活动构架,变革为虚拟信息性空间构架,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的创新过程。金融信息化是交叉的学科,使计算机领域和金融领域相结合,培养现代金融领域的实用、复合、技术性的信息化精英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对金融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储备。因此,设计金融信息化专业的课程将是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将是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探讨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和实践能力较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综合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因此,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和方法应有别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的构建方法和过程。首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途径和方法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区别比较明显。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为目的,学生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职业性。而职业教育和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无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紧密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础需求相结合,确定岗位技能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最后制定学习成果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这使得课程既能够紧密与实际相结合,又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理想的过程和方法。
其次,在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上,一方面需要掌握企业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情况,两者相结合,确定学生的能力、态度、知识和理念等方面的需求,以此向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的预期成果,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 以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招聘网站中职业岗位描述分析和职业能力描述分析和专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状况的调查,掌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职业基础能力目前状况,最后将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教育规律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最后形成以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以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3.1 企业调研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为深度的专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除了需要对企业人才专业和技能进行充分调研外,还需要对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并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和对比。因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包括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企业调研、行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调研等。其次进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基础知识调研、学习能力的调研、学习兴趣调研、专业基本知识要求调研、职业基础技能要求调研、职业经历要求调研。通过两个方面的调研,可以较为确定的分析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雏形,进而为课程体系构建服务。
3.2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3.3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频次表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相关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要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4 创建成果为本金融信息化专业知识技能矩阵
金融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兼备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现代数理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与维护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过程、银行产品的运作流程,清楚掌握金融信息化维护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金融应用软件开发商、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商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从事金融信息化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方面的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根据金融信息化专业特点将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的思路为:根据金融信息化相关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技能目标;将技能目标,转换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列出可考核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根据学习成果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经考核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使目标课程与实施教学过程形成了良性的闭环。
5 总结
以预期成果为本的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即为根据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的需求与课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方法,课程群有针对性的完成不同的预期学习成果,课程与相关企业岗位职责的需求紧密联系,全部课程完成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并对应不同岗位群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使课程设置企业岗位职位需求有机结合,实现毕业到就业的良好过渡,体现技术性应用型教育的优点;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使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一目了然,而且对学生了解学习完全部课程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果也是了然于胸,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是经过有效的企业调研和学生情况调研而设置的课程设置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对专业知识重复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重复训练,使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适用更具针对性。
关键词:酒店 管理 课程 体系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酒店业的逐渐兴起,已经成为我国服务业中的重要经济支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学生专业选择的热点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初,我国的大型酒店数目增加至8349 家,酒店业的发展,带动了从事酒店管理的人员不断增多,在人员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企业也对人员质量不断提出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我国高职院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就要创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实践教学,提高酒店管理教学的能力。
一、酒店管理教学的现状
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中,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尽管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导下,职业院校创新酒店管理课程的设置,促使现代教育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在实际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在掌握酒店礼貌用语及酒店专业用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专业方面,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由于对课程教学目的认知不明,在实际现代酒店管理教学中,也就对整个课程认知不足,过多地重视管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专业教师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时,采取墨守成规的教学态度,无力进行学科创新建设,教师对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了解也比较模糊,在实际教学中,沿袭以往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实际效果较差。
(二)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较差
职业院校对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监控的能力较弱。在职业院校中,教师主要是履行教学职责的,教师教学质量与能力的监控则要求学校要建设相关的教学机构,履行监控职责。酒店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中,可以以专业教师作为质量监控的主体,由专业的教师组建专门的监控小组。在实际教学中,职业院校一般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教师的教学”上,难以有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质量进行监控。并且由于教师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质量评价、监控时,难免出现“人情”监控,再加上职业院校没有完善酒店管理教学反馈等课后评价机制,难以对酒店管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开展,不利于酒店管理教学的自我调节,不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还有些职业院校没有健全专门的课程检测制度。在酒店管理课程监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普遍比较低,骨干教师难以发挥课程总领人的作用,不能及时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中。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国内很多职业院校中,由于教师任职的门槛较低,并且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多学科的性质,使得院校内部的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最直接的表现是教师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仅仅教授教材知识,难以将多学科知识有效地融进课堂教学中,导致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例如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教学倾向于专业英语国际化,有些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对英语中酒店术语专业词汇不很了解,概念含混不清,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问题。
(四)教学的模式僵化
由于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于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很多学校在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时,受到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多地偏重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际教学效果较差,难以通过等级考试。此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都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于智力水平、能力较低的学生,会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促使学习难度增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使学生觉得在浪费学习时间,在课堂上注意力低下,对于学习的内容基本没有兴趣。
二、酒店管理创新教学的作用
酒店管理创新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酒店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并且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创新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在现代教育中,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够实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的目标。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现代教育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酒店管理创新教学也是学生全面l展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长,学生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
三、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措施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职业院校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人”的作用,要求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让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提高酒店管理教学的质量。
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现代社会中,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前提下构建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在进行酒店管理教育时,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市场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要以实践应用作为教学目的,重视学生的管理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定期在校企合作的酒店中进行社会服务,可以在酒店管理层中充当助理等,对基本的酒店管理业务进行了解,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教学内容。
在专业教育方面 建议采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授课目标责任制,每位专业老师固定带班,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必须要通过国家权力机构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考试。英语教学也应与国际接轨,在酒店礼貌用语及酒店专业用语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同时也逐步要求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双语教育。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高校要想更好地进行酒店管理学科教学,首先要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在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要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建设好良好的学科带头人,能够更好地开展酒店管理课程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要健全教师职称聘用制度,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的引进,重视人才的培养,并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晋升空间,能够培养、留住人才;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重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例如在培训人员的选择上,可以从大型酒店中引进专业人才或聘请业务骨干作为培训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很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均需在酒店企业经历半年以上的挂职锻炼,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双师型教师”;还可以坚持校企合作,加强基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工作,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了解酒店管理的具体内容,同时也可以进行课程教学任务的实训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并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展开培训,引导教师参与应用技术项目开发中,在酒店管理的相关实践项目中,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名师,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定期挑选优秀师生出国研修,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的基本结构。
(三)健全酒店管理教学管理制度
职业院校要加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职业院校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首先要建立、健全酒店管理教学的管理制度,在相关的法规、制度的要求下,进行课程教学,促使课程教学的过程合乎规范,使教学的过程更加系统化,保证酒店管理教学的工作有效、平稳地开展。例如职业院校建立《教学规范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建立《教师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行为,使教师的行为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职业院校还可以对酒店管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规定、要求,例如规定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的内容,就要建立专门的教研班子,由相关的教师、专家来制定课程教学的内容。
要坚持多方位测评的原则,要将授课水平由教学督导与学生反馈测评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在现代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例如院校可以建立课程教学责任管理人的管理制度,这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还可以建立酒店管理教学听课制度等,定期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听课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要以人才培养作为教学基础,重视酒店管理教学实践,要求学生重视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酒店管理能力;职业院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充分调动课程教学人员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建立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提高酒店管理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一恒,李晚春,岳桂.市场需求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以陕西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01):31- 32.
[2] 张一君.就业视角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51- 53.
[3] 苏日娜,汤健.后骨干校时期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3):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