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1篇

基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是新经济时代最富有挑战性的管理。在虚拟企业中人们可能不在同一地点、统一的时间甚至会不在一个国家工作,这就需要知识能够在企业内外部迅速地传播、流动。在虚拟企业这种特殊的企业组织结构下,知识可以宏观地分为企业内部知识和企业间网络知识两种。

从企业内部来看,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存储和应用。

知识创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群体头脑风暴法、跨职能团队合作、工作轮换,也可以是个人学习和培训。虚拟企业中产品的生产部门是典型以创造新知识为目标的职能部门。

参与公司的培训、广泛阅读、互联网搜索、进修充电等方式都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由于信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可以成为有价值的知识都是需要人们鉴别和寻找的。新的组织结构――虚拟企业里需要每位员工都承担鉴别寻找知识的责任,只有这样积极独立地寻求搜集所需知识才能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快速反应,以便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知识的存储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就要对创造、获取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加工。要系统地处理知识、分析知识、编辑知识,使企业的信息服务系统、知识数据库完整化、系统化、逻辑化、安全化。要做到这一点,知识管理人员自身必须保持高度的清晰度,还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否则杂乱无章的信息堆砌在一起不能有效地运用,就会使知识变得毫无价值。在虚拟企业中更是需要知识有效地整合才能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虚拟企业较之其他传统企业更需要知识的高效运用。创造、获取、存储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运用知识使之服务于企业,因此知识的运用在知识管理的整个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虚拟企业中知识运用不仅仅关系到个别成员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虚拟联盟的运作。知识能够被充分地利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就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从企业间网络知识管理来看,其知识管理的内容与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区别,虚拟企业网络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生产的管理。虚拟企业网络知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互动实现的,包括知识的整合、重组和激活等。知识的整合主要是将各企业缘由的知识体系进行联合和补充,集中成为组织间的知识。知识整合有利于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为虚拟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知识重组是通过合作相对成熟的知识在虚拟企业中扩散,将企业间的知识进行重组,从而有效地拓展新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再利用,由于虚拟企业中的动态联盟合作关系,使这种利用能够超越组织的边界,在更广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实现。知识的激活指通过合作来取得彼此相互交流和分享,在不断的知识碰撞中产生边缘知识或者把原有知识升级为价值更高的知识。

二是知识共享和传播。在虚拟企业中知识传播和共享更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共享知识要求企业文化能够鼓励人们进行知识的共享,并能够使人们自由地传播交流自己的想法、理念和工作经验,虚拟企业中更是如此。

三是知识的运用。知识的运用体现出企业多方面的能力,知识的存储能力、吸收能力、利用和协调能力。虚拟企业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运用就能够保证组织的各个环节功能的协调和优化。

第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

对知识的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创新,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知识管理也是网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所谓知识管理是在企业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是技术,因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依赖于知识管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知识收集分类存储标记技术,知识搜索技术,以及辅助的交流沟通技术:即时通信,电子邮件,企业门户等等。我们在直观上感知的,能够把握的知识管理,其实就是这些技术和技术的产物。正是这些技术,将知识管理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知识管理是管理,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发现了企业中的稀缺和关键的资源,并将它们管理起来,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这些资源。这个资源,就是企业拥有的知识。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对知识这种资源的规划与组织、导向与激励、评估与控制,以及不断的创新、演进,就是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哲学,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论的不同还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看什么是企业,同知识管理的观点是不同的,如科学管理就把企业看成是一部自动化的机器,各种生产资料从一侧进入这部机器,另一侧则源源不断的涌出产品和服务,机械性和自动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知识管理看企业,是把它当作关于自身规律和顾客价值的知识的聚合体,如果不拥有这些知识,企业就不存在,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就被理解为企业寻找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方法论上,就表现为围绕企业知识,进行组织的运作,各个层级的人员都依靠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业务、管理企业。

知识管理是文化,讲的是在组织中实践知识管理,就要培养与之匹配的组织文化。知识管理强调创新,强调共享,强调协作。组织的文化就要围绕这些作强有力的导向,让每个人都了解怎么作是对,怎么作是错,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识共享出来,每个需要的人都有机会学到它,寻找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围绕着知识管理,调整自己的行为、做事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管理导向的价值观。这就是知识管理是文化的涵义。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运营的核心是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实现企业内部个人知识资本的保值、增值,信息技术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知识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实现企业健康持久地发展。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知识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这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的载体,从而

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

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应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管理知识的能力处于企业战略的中心,拥有高超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中知识管理大致尊循以下原则:

(1)知识积累、交流、共享,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共享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2)知识在使用中管理。知识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已形成知识进行管理,更多地是体现在知识产生过程以及知识创新中的管理。

(3)自下而上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知识主要自下而上流动的,企业中直接与客户接触层面的知识管理水平决定了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成败。

(4)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快速地流动起来,力求促进企业组织的活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知识获得和知识转换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实施知识管理可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认知,

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第二步;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第三步:试点。

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重点是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

第四步:推广和支持。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成功的知识管理实践往往在于恰当地运用知识管理技术,企业知识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相辅相成,信息技术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只有在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实践都很成功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地生存下去。

第3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学;创新工作

1 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现状

知识管理是借助恰当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合理的组织结构及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中研究各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对之进行搜集、加工、存储并付之使用的过程。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管理学研究方向。在1999年到2000年期间对其探讨一度极为热烈。由于“知识”这一概念特有的宽泛性和“知识管理”这一概念表面的非技术性等原因,“知识管理”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学理论界探讨的最热门的话题,但当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对图书馆现有资源显性或隐性知识的开发等纯技术性课题,真正将知识管理运用于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切入口尚未形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研究的方式方法以及和其他相邻学科、交叉学科的关系,尤其是对图书馆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手段开展创新研究,营造图书馆良好发展氛围,促进图书馆资源利用、资源共享等研究内容尚未成熟。加强二者基础理论研究深度,将知识管理的方式、方法运用于图书馆学研究及具体工作中去,对开拓图书馆知识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图书馆知识利用等都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 知识管理促进了图书馆学创新研究的新变化

知识管理的概念来源于企业发展中产生的管理学理论,但对它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专门学科。作为当前图书馆学引进的一项研究内容,很多方面只是借鉴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即在综合性、多角度、多层次的复合应用上进行。要真正使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研究有力结合起来,首先需要将知识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应用于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中去。其次,图书馆界也要根据知识管理研究发展的需要,在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方面加以改进。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学创新研究的主要思路应从它对图书馆外部和内部的影响着手,具体为如下。

2.1知识管理要求图书馆加强环境创新

知识管理下的图书馆创新,首先必须是图书馆现有环境的创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过管理手段的改变,形成宽松和谐的、鼓励个性发展的人际氛围,更应该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以有利于保护上述管理手段而存在。前者是“人治”,而“人治”的环境在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部门管理方式面前会随着管理层的业务水平、社会作用、管理思想的改变而改变。没有一个崭新的“法制”环境,就只能停留在传统宣传教育的思维模式,就不可能去谈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因为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形成一个新的环境,则是建立一种新的观念形态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必须对客观存在进行改变。这种改变方式可能是一次性的、根本性的,也可能是渐进的阶段性的,而关键在于什么是最合适的。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分两步走:首先;由全国法制工作委员会尽快制定并通过一部操作性强的、业界呼吁已久而迟迟未见的图书馆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图书馆法制建设。其次,由图书馆协会根据知识管理的需要,同时借鉴企业资本管理方式,在行业内形成一种管理风气,规范一种制度,使图书馆工作环境有一个规范化的可操作模式。这两方面的工作是图书馆环境创新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2知识管理推动了图书馆管理创新

当前图书馆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具体包括:管理者创新、馆员和读者创新、组织创新、职能创新、方法创新、形象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创新、管理目的创新等。而运用知识管理理念,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创新和信息管理创新。首先,通过借鉴企业“人本”知识管理思想,转变图书馆管理理念,不断变革或改革图书馆管理方式,用知识管理手段将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各类、各级图书馆之间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图书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体现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为了促进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的管理,要彻底打开“单位人”的枷锁,使其具有“社会人”的身份,增加人才的流动性,推动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加强资源配置方法变革和工作组织体制变革研究,改善图书馆资源结构,改革图书馆管理体制,形成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第四,通过一系列概念的引入与深化,提出“图书馆学知识管理”“图书馆学知识创新”的新概念。通过对新学科的专业研究,把握图书馆学知识管理研究方向,从而指导图书馆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最终推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新发展。

2.3知识管理开创了图书馆知识创新

根据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借助企业资本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资源,结合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和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充分揭示隐性知识的内涵,摒弃灰色文献带给人们的副作用。因此,现代技术应用和隐性知识开发与建设是图书馆知识创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2.4知识管理开创了图书馆服务创新

知识管理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从而达到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最终实现知识应用,创造必要的社会价值。具体分三步走:

2.4.1创造适用的人际网络。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就是利用人际网络分析软件,使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使读者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图书馆交流,将图书馆员的知识融入用户的知识中,使用户也像图书馆员一样成为快速查找信息的能手。

2.4.2创新图书馆传统服务项目。首先通过知识管理,建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科学配置体系,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文献检准率。其次,大力加强馆际互借服务,借鉴英国大英图书馆在馆际互借方面的经验(大英图书馆在馆际互借上主要开展一般复印服务、一般借阅服务、版权付费服务、紧急服务、直接服务、特殊服务等方式。在服务申请上主要开展航空邮件、电话传真、电信自动传输、电子邮件、INTERNET数据库和光盘等多种形式)。在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上加强联合目录编制工作(目前CALIS正对其进行探索并逐步付诸实施),加强地区及国家中心馆建设。

2.4.3创新网络资源服务。基于社会发展和图书馆自身建设的需要,各图书馆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通过网络向一般读者和特殊读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数据库文摘检索或全文检索服务,部分专家学者也通过网络的互动性为读者提供“推拉式”的“知识表示”服务。一些图书馆学专家也正对国内外图书馆网站建设加以比较分析以期寻求适合图书馆发展的服务模式。

3 知识管理推动了图书馆现代化、人文化、理想化工作新境界

根据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研究的新特点,未来图书馆将是结合传统图书馆和新兴的知识管理研究的实验基地。总结近年来图书馆理论界关于知识管理讨论的热点问题,未来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方向必将是促进知识管理标准化研究并利用其成果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图书馆环境创新、加强“知识表示”研究的突破,最终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达到完全知识化服务,即智能服务。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必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体制发展、服务创新,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增值,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4篇

论文摘 要: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工业经济,它突出知识的使用与创新,面对着新的知识经济,企业需要转变管理方式,更加重视知识技术和人员素养对企业增长的作用,在增加信息技术成果利用的基础上,重视人的效能,让人财物在新的企业知识管理中迸发出创造性。 

 

一、知识经济简析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知识驱动。其概念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首先是马克鲁普提出的“知识产业”,其次是奈比斯特的“信息经济”再到布拉马提出的“知识经济”,最后是1996年国际经济组织正式采用的“知识经济”概念。知识经济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不是对工业与农业经济的否定,相反则是对工业与农业经济的根本性超越。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企业管理的转型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内涵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企业的内涵也会发生新的深刻的改变。首先企业考虑的不仅仅是所要投入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与技术,或者更具体的是知识性的核心竞争力。传统上,企业的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资产则是知识资产,这些知识资产主要体现在:第一,企业的经营理念,良好的信誉,周到的售后服务,鲜明突出的品牌等。第二,企业所发明的专利,注册的商标,以及出版的版权等智力资产,或者说是知识产权。第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企业运营的文化以及所采用的现代化信息系统等内在驱动力资产。 

2、对管理方式的影响 

知识经济在丰富企业内涵时,同时也使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传统的管理讲究的是机械的控制和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知识经济则是创新型的管理方式,是依靠寻找人们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策略的联系。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所采用的是金字塔管理模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采用网络型管理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广泛采用,管理的层级减少了,所以加速了企业中信息的传递反馈的速度,而且也减少了一些以前管理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3、对企业人员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与技术,需要高素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知识型的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大,所的得到的报酬也会越来越多,成为管理企业的主体,成为改变经济产出量的杰出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白领阶层要比蓝领阶层人数要多。 

(二)企业管理转型的新特点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初期中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经验管理,随着竞争的压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管理做到现代化,规范化。面对着知识经济的大的形势,企业管理转型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是企业结构的柔性化,也就是说企业管理的层级将显著减少,结构更扁平化。其次是组织界限比较模糊,像虚拟企业的产生,界限的模糊有利于企业的视野的拓宽,也使得企业之间开展更是为广泛的合作。再次是信息化,现代化的知识型企业,更注重企业信息的传递,加大了信息化设备的突入,有些企业不仅建立自己的内部网,而且与别的企业合作,构建了专门的通信网络。 

三、企业知识管理内容及模式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1、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企业知识管理不仅是编码,加工,存储,检索企业工作中的信息流,而且也对员工头脑中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检索。企业有意识地创建一个员工之间的知识相互交流,达到技术与知识创新的目的,最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生命,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2、与传统职能管理的区别 

与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相比较而言,企业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将知识与技术渗透在产品中以提升附加值。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相比较而言,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是信息管理的更高阶段。 

(二)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方面 

首先要培养员工的交流意识与责任共享意识,使员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勇于承担责任。其次建立知识网络平台,以适应交流合作的文化氛围。带领员工充分利用企业内外资源与条件,进行技术与知识创新,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要保证企业资源的不断扩大,以及将其融合到生产与服务的管理过程当中。 

(三)kerp知识管理模式 

kerp知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是以kms与erp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为基础。该模式通过erp系统中的采购,制造模块,分销模块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联系在一起,知识战略管理中心实施综合战略的管理,来自erp与因特网的信息,通过检索进入知识库达到共享与交流。 

 

参考文献: 

第5篇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1999年财富500强公司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手段造成的损失达到120亿美元。2002年美国企业,共投入了27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知识管理,预测200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8亿美元。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得到企业的重视。但遗憾的是,已经实施的知识管理项目中多数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知识管理成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

根据研究和企业实践发现,很多知识管理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深刻理解知识的特点,过分关注采用某种技术去构建一个知识管理系统,把技术当成知识管理的全部,或者把知识管理单独作为一个系统开发,进入了太多的误区,最终使知识管理项目变成了一个包袱。目前的知识管理项目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虚实不分 流程脱节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总和。分开而言,知识=“知”+“识”,“知”是学到的原理、理论、规律等关于事物的事实、状态及其关系的理解;“识”是对“知”的综合利用能力,用“知”来帮助人民识别事物、综合应用于实践,正确做事。

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人,那么知识就是血液,知识管理系统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供给各个器官氧气和营养,大脑的思维、手臂的运动、胃肠的蠕动都离不开血液,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分布到全身各组织。但如果把每个器官单独解剖开来,就不能观察到血液的循环;如果想把血液循环系统单独移植到人体外运行,血液循环很快就会枯竭。

而很多知识管理项目的误区就是在人体外单独建立一套血液循环系统,或者在某个器官内单独建立血液循环系统。知识的应用应该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各层人员。因此,没有必要设立单独的知识管理部门,知识管理的主体是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

造血机制功能不全

如今的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很多的知识管理项目重视现有知识的存储、利用,忽视了新知识的注入,或者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方面缺乏有效手段,从而使知识缺乏及时的更新。

人往往在贫血的时候才认识到血液的重要,在缺少空气时才真正知道空气的重要。在公司业务运作正常,队伍稳定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知识的重要,在知识的造血机制上投资。当业务面临决策难题,当核心员工离职造成业务停滞、流失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知识的重要。但造血需要一段时间,等意识到贫血的时候注定要付出一些代价。因此,建立并维护一套持续的知识造血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套持续的知识造血机制是人机结合的复杂系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知识的分享,二是从数据中获取新知识。知识分享的障碍在于知识分享后员工个人优势的丧失,为分享而分享最终变成一种形式。必须进行系统思考,在业务运营中以工作必需的方式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沉淀知识,既为自己,又为他人。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过数据挖掘从企业数据库中获取知识,通过Web挖掘和文本挖掘从Internet上和大量的文档资料中获取知识成为重要的新知识来源。数据挖掘获得的知识往往新颖性高,可定量化描述,并可以较为方便地和业务运营系统集成。

忽视方法论知识

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陈述性知识,即描述现象或事件的知识及判断现象或事件适用性、好坏、美丑的知识。而对遇到问题如何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的知识,即方法论知识(或称程序性知识)没有足够重视。忽视方法论知识,用陈述性知识一条腿走路的后果就是造成大量的员工有“知”无“识”,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感到无所适从。

第6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管理技术;档案管理;数字化

因为知识管理工作以及档案管理工作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使企业可以不断的发展,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管理范围及其管理深度,与此同时档案管理工作和知识管理工作所倾向的重点具有差异性。然而两者之间还会存在一些相同之处,为了进一步将两者的管理质量加以提高,相关单位就应当对其的关系进行掌握,进而才可以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1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近相通

1.1 管理对象重叠

在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的分类十分的细致,主要是按照文件或档案的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而且并对不同年限的的档案进行明细的标记,并且排列好顺序,以方便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可以详细的对档案进行了解。而知识管理则与文档管理有很大不同,它主要是对知识进行不同的分析、解释和研究,也是文件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组织的知识的知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通过组织自身工作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非文件和收买其他各个组织信息以及通过其他外部因素得到的文件和档案;主要由收集、交换等方式从外部获取的图书、报纸、期刊、数据库等。

1.2 管理目的相近

档案是通过知识的形式来呈现出的一种服务方式,是为了符合社会不同领域对知识的需要而提供的有关的管理形式。为了进一步对不同活动进行组织而开展的档案服务工作,达到用户对档案的需要,同样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目标的核心内容,是档案工作在使用中的主要目的。而知识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知识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使企业可以在市场中站稳脚步。对此,相关人员在对知识进行管理时还应当知识模式来使用到合理的地方,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人们,为今后的工作带来益处。

1.3 管理技术相同

受信息技术全球化的整体趋势影响下,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信息传递越来越迅速,文件和档案在管理中逐步的出现相互交流和相互的改革控制,各种信息形式的日益复杂化。对于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羊皮或绢帛或纸质的文件和档案,为了能在当前网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适应发展,应当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所传递的知识能让现代人所了解学习。而知识管理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知识管理的实现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应用。

2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差相异

2.1 管理的对象不同

对于所管理的对象来说,档案工作主要是对文献资料、相应的文档等能够记载的信息开展管理工作,不管是以往纸质管理形式上,还是在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形式下,所管理的内容都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就知识管理工作而言,它所接触的内容是不能用详细的文字说明的,是较为抽象的。因此,后者包含前者,简单的说就是知识包含信息。

2.2 管理的具体流程的不同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程序包含很多方面,如整理、统计等方面,而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繁琐性,以往档案管理模式就相对于信息化管理工作较为简单,它仅仅只需要四个步骤就可以完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收集工作;第二步是整理工作;第三步骤是馆藏工作;第四部是利用工作;但是对于知识管理工作来说,它也包含很多内容,如成立相应的知识文库、激励员工之家能的沟通;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知识氛围,将知识当做企业的核心内容加以管理,由于知识管理工作要求是具有统一性的,从而促使员工可以从各种渠道来不断的学习,并将所得到的知识变成奖励措施,最终给予企业的不断进步。

知识管理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完整的、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员工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相关的知识,并将所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绩效,最后回馈给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3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辅相成

3.1 知识管理提升档案管理

3.1.1 知识管理可以拓展档案管理的领域

以往档案管理工作对文件、图书等方面和档案进行区分开,将相应的文件、情报等不包括在管理职责内,进而将其自身的活动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就管理内容来说,目前诸多企业档案大部分仅仅只对历史进行记载,而对于企业的发展情况而言,往往成为过去式,没有很大的使用价值。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档案应当和企业的发展动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对档案进行研究,从而尽可能发挥出档案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知识管理要求将包括文件、档案在内的一切载体形态的知识纳入管理范围,并将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进行整合与集成,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资源体系。知识管理强调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创造知识、应用知识,使知识直接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

3.1.2 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

以往档案管理工作更倾向于储存档案,而没有对利用档案引起重视,诸多档案都是储存着企业的发展进程,有些信息也可能是已经过时的,对当前的企业发展不能带来益处。而知识管理就不同了,能够在对其进行研究得到新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从而将管理价值加以提高。

3.2 档案管理促进知识管理

3.2.1 档案管理有助于沉淀、积累知识

档案管理可以保留从人类文明开始的一切知识和信息,通过文件或档案的方式流传下来,使后来者可以学习借鉴,丰富自身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这也是世界能够得以发展的基础。

3.2.2 档案管理有助于传播、交流知识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对档案管理分析与应用是最为关键的,但是语言交流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容易失真,不能以书面的方式流传下来等。对于书面交流来说,费时费力和文化限制又成为其主要的缺点。

3.2.3 档案管理有助于理解、挖掘知识

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来源原则,简单的说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被谁使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目的而形成的。而这些信息正是管理、使用电子文件的主要内容。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相关单位通过采取现代化技术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科学的使用知识管理的关系,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档案管理可以实现共享的目的而做出贡献。总之,档案管理工作以及知识管理工作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这样才能够使人类的文明获得各更好的延续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郑洪华,吴佩珊.基于档案管理的企业知识源梳理模式[J].办公自动化,2009,6.

第7篇

【关键词】图书馆 知识管理 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194-01

一、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开发知识价值的工具和保障,也是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在动力。因而知识管理成为一种备受社会推崇的管理思潮。这种态势巩固了知识作为社会战略资源的地位,增强了社会开发利用知识的信心。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的环境问题,从而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利用的一种战略。从狭义上讲,指对信息加以管理,信息是被管理的对象;广义还包括与信息有关的人、机构、设备、环境等。信息管理的目标有效满足信息需求,并通过资源的配置来实现其目标。而知识管理则是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社会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过程,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与信息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技术以及管理目标上均有所拓展和改进。

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1)知识创新管理。发展图书馆学必须进行知识创新,因创新思维对图书馆学进行学科更新和重建。数字图书馆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土壤,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全新的图书馆形态,有与传统图书馆完全不同的理念追求、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要有效地从事数字图书馆实践,必然要求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展图书馆学研究,发展和创新图书馆学便成为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其还未走向成熟。在当前充满变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学面临着学科更新和重建的艰巨任务。图书馆员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数字图书馆实践,通过捕捉,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对其加以创造性的研究,为发展和完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增砖添瓦。从事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员在数字图书馆时代的重要使命。

(2)知识应用管理。图书馆不仅应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开发,而且要重视知识需求与应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功能与效益。国际互联网虽然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速、便捷的信息通道,但是用户需要的信息却不能自动到达手中。因此,图书馆应开展基于信息网的知识服务。

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技术

知识管理天下论文的实现必须以恰当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前提,其运行也必须以信息技术框架为基础。知识管理涉及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因特网、存贮结构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技术、数据获取与收集技术、传播技术、通讯信息技术、推拉技术、检索技术、共享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二、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知识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决策机构,科学研究课题组成研究者个人,它以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知识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服务的特点是:①知识服务是基于专业化、个性化、时效性的服务。②知识服务是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的服务。③知识服务是利用现代设备对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

1.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挑战。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虚拟化使信息获取日益方便、快捷和大众化。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类网络化信息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成长起来。图书馆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图书馆收集、保存和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基本职能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高低的首要条件。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

(2)网络冲破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网络是一个十分自由、广阔的空间,是一个理想的存取和利用信息的空间,它越来越多的吸引个人和企业涉足网络信息服务业,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展开竞争。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借助网络可以很从容、很有余地选择信息机构。网络使图书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已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用户中心”,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逐步边缘化,图书馆的“中介”地位和“专业”作用也受到挑战。

2.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对策

(1)图书馆知识服务精品化。知识经济时代,专业用户对知识的利用程度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增强而不断加深,尤其是从事高科技领域研究与开发的用户,他们已不再满足为其提供一般性的知识服务,而是需要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核心知识内容。这就需要将分散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加以集成,从中提炼出对用户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创新思路,形成重要的“知识精品”,供其使用。

第8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档案档案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而做出的战略性反应,是企业通过管理所拥有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成功与否越来越依赖于它所拥有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因此,进行知识管理,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应是贯穿企业管理的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档案记录着企业的重要知识,档案部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收好管好用好档案,服务于企业各项工作。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在构建企业知识系统基础上,让企业中存在的知识,通过获得、积累、保护、利用、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企业知识系统内,并通过对知识的管理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记忆、提高企业竞争力。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以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的知识,如图书、情报、档案等。隐性知识是未以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如员工的经验、技能及企业文化等。

二、企业档案工作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的组成部分。企业档案包括筹建、生产经营管理、行政党群管理等管理类档案,也包括企业产品、设备仪器、基本建设项目等科技档案,还包括照片、录音、录像、实物以及电子文件等不同载体的档案,是企业成立、研发、生产等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 42-2009)将档案的价值表述为:“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ISO15489.1《档案管理通则》将档案的价值表述为:“档案中包含的信息是有价值的资源和重要的企业资产”,充分说明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是企业显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组成部分。企业档案工作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工作。这一工作过程,与知识管理的获取、积累、创造、应用的管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三、面对知识管理的要求,企业档案工作存在的不足

知识管理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服务于企业领导和各部门。它要求企业应清楚地了解已有的知识和需要的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显性知识系统化,提供知识的共享服务以及企业知识的安全管理等。知识管理应最终实现将有用的知识,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员使用,发挥知识的最大效能。

目前的企业档案工作,面对知识管理的要求,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很多现代企业制度下产生的文件材料没有纳入到归档范围中。部分企业归档制度不健全,没有随着企业的改革发展,补充完善归档范围。导致档案收集工作随意性较大,业务部门归什么,档案部门收什么。二是企业档案部门对本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不够。档案部门只做一些简单的文件汇编、数据汇总等编研工作,没有对室藏档案中专业性较强的档案进行编研开发,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三是企业档案部门信息开发力量不足。档案人员学识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档案人员的严重不足等情况,使档案工作处于维持状态,没有精力和能力开展编研工作。

四、强化企业档案工作,服务企业知识管理的对策

(一)从知识管理的高度,认识并做好企业档案工作

企业档案工作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而抓住全员中的“两头”,即企业领导和档案部门,带动全员中的“中间”,即各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能够有效提高档案工作的全员参与比例。

企业领导应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档案资源的知识资产属性,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档案工作是一项条件性很高的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部门的配合等外部环境的支持,也需要基本的人财物等内部条件的支持。在所有档案工作的内部条件中,人的条件是最重要的。所以,企业领导应为档案工作的开展配备数量充足的档案人员,不仅要有负责档案整理保管的人员,还要有负责档案信息开发的人员;不仅要有学档案专业的人员,还要有学其他专业的人员,以满足企业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信息开发的利用共享等工作对人员的需求。为此,我们应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企业领导的档案意识,使“要领导为档案工作创造条件”,变成“领导要为档案工作创造条件”。

档案人员应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变知识的管理者为知识的提供者。有为才能有位。目前很多企业档案部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仍以档案保管员为主,档案的收、管、用等各项工作都按部就班开展,特别是开发利用工作缺少亮点,这也是档案工作被边缘化、档案人员在企业裁员中总是首当其冲的主要原因之一。档案人员只有痛下决心,主动自觉做好档案工作,改变现有的工作状况,才能从生存夹缝中走出来。

(二)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为知识管理奠定基础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获得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企业档案部门应将档案资源建设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抓好抓实。

首先,做好企业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完善工作,为知识的积累奠定基础。一是完善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企业档案部门应以国家档案局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依据,在分析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反映企业筹建、生产、经营、管理及产权变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并准确划定保管期限,做到应收尽收、应存尽存。二是完善科技档案保管期限表。科技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主体,是企业显性知识的主要内容,是生产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档案部门应以有关文件为依据,根据本企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完善科技文件的归档范围。三是根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需要,及时完善电子档案保管期限表,以适应信息化工作发展的要求。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业务部门做好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一是将文件归档要求与责任纳入企业管理流程和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归档工作问责制,对不按要求归档的部门和人员追究其责任;二是指导业务部门做好重要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专利、商标、版权、合同、信用等各项业务文件材料,产品仪器、建设项目文件材料,以及照片、音像、实物、电子等非纸质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指导力度,确保企业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和有效。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引导企业档案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

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源的宝库,包含了企业发展所需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应大有所为。为此,档案部门要在做好档案借阅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使档案工作为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档案工作应有的贡献,使档案部门从实体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转变并以此提高档案人员的地位。一是加强调研工作,研究企业各项工作对知识的需求和室藏档案内容,明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档案部门还可在网站上信息,征询信息开发的专题,通过完成“命题作文”,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二是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信息,可根据需要编制科研成果简介、工程项目简介、产品性能比较、设备更新换代、市场的变化等个性化编研材料。同时,在编研工作中注意与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的合作,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信息开发成果的专业化水平。三是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一方面,利用网络档案信息,引导管理者及技术人员利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关注企业中心工作、重大活动,主动、及时提供相关档案信息,做好服务工作。四是根据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情况,梳理、改善工作流程。如,通过对企业所需知识的梳理,完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并在文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予以关注。即在文件形成阶段就关注这些文件的形成、积累情况,确保应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在文件整理阶段,重点做好这些文件的规范化整理;在档案管理阶段,重点做好这些档案的安全保管、分类编目及提供利用工作,使企业档案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服务企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