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第1篇

一、影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学方法。为了保证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不同声部的配合、音准的掌握以及气息的控制训练提供支持,教师就需要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属于直接影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很多地区小学存在着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的问题,这就使得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偏低,而随着近年来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也因此得以得以实现更好开展。(二)学生兴趣与参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缺乏兴趣,这一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将受到较为直接影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准确唱出音节并保证合唱的和谐,而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由此合唱教学往往给人以枯燥、无趣之感,学生对合唱的热情和兴趣也将因此而磨灭,由此可见学生兴趣与参与热情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唱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的能力也将难以发挥。因此,本文建议教师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合唱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开展全校范围的合唱比赛,由此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学习之余放松的途径,在班级荣誉的影响下学生参与合唱的热情也将被点燃,这自然使得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将得到较好保障。此外,本文还建议相关教职人员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采用科学有效的自由化合唱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本质上属于一种鼓励学生采取适合自身合唱学习的方式,该模式实现的课余时间训练也将更好实现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而同时实现的学生对优雅合唱音乐憧憬的激发,也将使得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在合唱教学中实现较高质量培养[1]。(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文中本文提到了兴趣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因此设法提升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就是相关教职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点必须得到高度重视。相较于单唱歌曲,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合唱歌曲的旋律较为复杂,这自然为学生掌握合唱相关知识与技巧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本文建议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为学生播放优秀的合唱作品,并在学生深深被作品打动后对作品的唱法与合唱技巧进行品评,学生也需要积极踊跃表达自身看法,由此学生不仅能够逐渐积累关于合唱的大量知识,教师也能够更深入、更直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对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唱法的选择将带来较为积极的支持,同时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也将大大提升。(三)营造合唱教学氛围。如果能够在小学校园中营造一种合唱教学的氛围,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将得以大大提升,合唱教学的积极性自然也将得到保障。因此,本文建议相关小学定期开展合唱比赛,并通过合唱比赛选拨优秀学生参加区域性合唱赛事,由此合唱便与小学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学校园也将得以营造出一种“声乐律动,心随我动”的音乐合唱氛围,由此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就将吸引更多的学生,而这一过程中相关教职人员也应通过自学、参加培训与讲座的方式加强自身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认知,由此才能够保证合唱教学的综合水平得以满足学生的高涨热情,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自然就将拥有较高有效性。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均能够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影响。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全校范围的合唱比赛、《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教学实例等内容,则直观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便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唱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它雅俗共赏,便于组织和学习,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童声合唱不但能以其丰富、动人、深刻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还对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一、班级教学是小学合唱教学的基本单位

合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它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立足于班级尽早进行合唱训练,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的演唱能力,与他人合作演唱能力等,更重要的还在合唱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使学生享受到了合唱艺术无穷的艺术魅力,在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受到了情感的陶冶。班级合唱对学生的综合音乐表现能力将有不同层面的提高。

二、合唱教学的常规步骤

1.选好合唱歌曲是合唱教学成功的基础

合唱歌曲的选择可以百花齐放,曲调优美,健康向上,体裁风格可以多种多样。外国的、中国的都可以。但要符合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2.课前充分准备是合唱教学成功的关键

搞好合唱教学,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音乐教师对合唱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每节课讲什么,怎么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在课前心中无底,临时抱佛脚,那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合唱教学成功的中心环节

针对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征,坚持“三少”“三多”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1)少用跳跃拔高法,多用循序渐进法;

(2)少用大声唱,多用轻声唱;

(3)少用伴奏,多用指挥。

三、互动合唱教学尝试

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一些现象,在合唱排练中教师让学生反复地进行发声练习、和声练习,学生对此总有厌倦和畏难的情绪,加之教师给他们选唱的歌曲都是些老歌,不合他们的口味,所以练唱的积极性不高,演唱的质量、排练的效率自然也上不去。笔者以为,在合唱教学中引入互动的模式,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能提高合唱的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第3篇

1.合唱的基本素养

音乐教学要从小做起,从基本做起,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指出,在幼儿阶段就要培养儿童的声部概念和不同声部的歌唱技巧。想要建立学生的声部意识,首先教会学生掌控节奏。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合唱教学时,想要加深学生对多声部的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再用模拟声部的方法进行"合奏",就是让不同的学生用拍手等不同的发声方式来模拟各个不同的声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声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节奏的掌握。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也可以直接进行合唱训练,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声部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协调能力,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要用歌曲做伴奏,这种"实战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多声部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节奏的把控。

2.教会学生唱歌带有情感

唱歌是歌者抒发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在进行歌唱的时候,除了具备相应的歌唱技巧,还要让自己的歌声带有丰富的感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故意的大喊大叫或者压根不出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领悟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无法体会到歌曲作者的思想,如果不能正确的体会到歌曲中的感情,那么本来悦耳动听的歌曲就变成了一些空洞的数字,变得毫无意义,学生当然不愿意认真的进行学习。所以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对歌曲情感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到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比如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之前可以先带领同学们认真朗读一下歌词,让学生对歌词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歌词产生兴趣,就证明学生开始对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学生就会对歌曲的情感有一定的把握,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样也会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比如老师在教学生《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在教师中形成一种氛围,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对妈妈的爱学习这首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积极性也会有明显的改善。这样大喊大叫和不出声的现象就基本不会发生了。

3.在合唱的时候丰富伴奏的内容

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可以丰富伴奏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加入口琴、笛子等乐器伴奏,可以显著提高整个歌曲的表演效果,同时用乐器来给歌曲进行伴奏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理解、加强学生歌唱的音准。比如老师在教学生《翅膀》这首歌的时候,由于这首歌非常简单,可以让学生用竖笛进行伴奏来配合演唱,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歌曲的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学生在学习新的曲子的时候,由于对歌曲不够熟悉,所以可能会导致合唱效果不佳,这时教师可以用竖笛来给学生伴奏,提高学生对音准的把控,也能帮助学生记住歌曲的旋律。这样可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4.将情景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合唱是一项具有极高综合性的音乐形式,想要做好合唱要求每一位参与合唱的同学都具有音乐素养,同时各个不同声部的同学也要相互协调配合,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个人演唱的同时兼顾集体,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充分展现合唱的魅力。所以,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让学生和伴奏之间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唱效果。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将情景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去。在进行歌唱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歌曲不同,布置不同的场景来进行合唱练习,比如在练习《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在合唱教室中摆上一些蜡烛,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所蕴含的感情的理解,使学生的歌唱更加的富含感情,可以显著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4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 合唱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84-01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因此要高度重视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合唱教学,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方面都需要提升,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投入到合唱学习当中来,因此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兴趣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的注意力会多一些,因此要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让小学生对合唱产生兴趣。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首先从自身方面进行引导,教师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启蒙意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在合唱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先加强综合素质,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展现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合唱学习的魅力。小学生的兴趣点和成人不太一样,可能对于某一学科的喜欢只是出于对这一学科教师的喜爱,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小学生喜欢自己,然后在自己的带领下逐渐喜欢上合唱。另外就是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合唱歌曲,作为兴趣的切入点,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合唱练习中来,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比较轻快的歌曲,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一般来说是受学生喜爱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样的歌曲作为合唱曲目来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鉴赏能力,逐渐对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技巧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合唱并不是简单的唱歌,需要多个声部的配合才能演绎出完美的歌曲,各个声部之间要互相协调,达到平衡统一才能完美演绎歌曲。合唱也是讲究方法技巧的,不论是气息的控制还是各声部之间的配合、音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唱技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先要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调整气息,掌握好呼吸的节奏才能使演唱更加平稳,通过一些吸气呼气的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技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不断训练这一技巧,通过有效的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保持身体直立,面部放松,自然呼吸,反复练习,最终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另外在换气的时候,也要采取平和的方式,尽量均匀平和,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换气影响合唱的效果。还有就是节奏的把握,对于学生音准以及节奏把握还需要加强练习,如果音准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和谐,即使是一个学生的音准没有把控好,也会严重影响这个合唱团队的水平,因此一定要加强音阶以及音准的练习,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掌握演唱的技巧,把握好音准和节奏。

比如,在学习《爱我中华》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分声部合唱练习一下,互相找一下存在的音准问题,并且指出,改正明显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寻找问题,将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一一进行指导,按照教师的指挥演唱正确的音阶。一般来说,通过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解决合唱中出现的音准问题,掌握合唱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调整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度

在合唱教学中,声部的划分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音质音色分成不同的声部,但是在演唱过程中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声部的学生要唱好不同音高的声音,否则很容易出现相似声部之间弄混或是串音的现象。如果歌曲演唱的难度确实比较大,小学生对于各个声部的把握比较困难,就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选择降低声部或者是改变声部的方式让学生适应,调整到符合学生认知的难度。不能用难度太大的歌曲要求学生,以免小学生产生畏惧和消极的心理,对合唱学习失去信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难度,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从而感受到合唱带来的乐趣。比如,《我相信》中,可能副歌部分的音比较高,教师可以适当降一两个音阶,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把握。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合唱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另外,合唱技巧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气息控制以及节奏把握,让学生能够有技巧地演唱歌曲,做到各声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演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一些难度,以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合唱教学 有效策略

小学生之所以要从小就接受合唱教育,是因为它能够熏陶小学生的情操,让小学生在音乐的熏陶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快乐,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够为小学生以后的成长带来正面的影响。

一、当下对于小学生合唱教育教学的期许

在小学阶段,新课标就明确的将美学教育编制到了教育日程中,而作为美学教育代表的合唱教育就更为突出,因此新课标对合唱教育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1.以审美为合唱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求小学生通过课堂合唱教学提高他们在合唱中的参与度,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合唱教学,并且通过丰富的情感运用教学,让小学生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而小学生通过轻松愉悦的环境就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合唱教学中,从而也能够达到让小学生主动学习以及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观的目的。

2.合唱所表达的含义

合唱教学是小学美学教育的重点表达形式,是小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他们学习音乐的重点培训方法。小学生可以通过合唱教学获得美的感受,提高自身的艺术气息,激发他们潜在的音乐细胞,从小就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

3.要求合唱到达音乐教学标准

一般来说,音乐教学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多学习和了解多声部发声,在合唱过程中有利于协调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并激发他们潜在的音乐细胞和兴趣,使得小学生从小就养成积极表现的性格,从小就树立健康良好的观念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学习都奠定了基础。

二、对于如何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当今社会,由于我国的合唱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因此存在很多地区根本没有开设合唱教育教学,而就算存在合唱教学,但是由于教资源不足,教学设备落后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国为了改善这些现象,提出一些有效的具体措施。

1.激发小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和动力

只有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出小学生的兴趣。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首先要为小学生提供多听的机会,而他们在耳濡目染之下就容易对音乐产生兴趣,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并且适合小学生观看的合唱视频,通过对合唱教学的一些了解,就能够慢慢的引导小学生学习合唱教学,从而喜欢合唱。

2.让小学生主动养成倾听和模仿的意识

在小学阶段,对于一些简短的优美单旋律小学生主要以模仿为主,小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嘴型、照着镜子、多听音准等方法来增强他们的发音。还可以通过柯达伊手势以及手指五线谱,让小学生根据手势的位置和音高相配来熟悉唱名、唱准。再者老师还需要重视小学生养成主动倾听的习惯,督促他们在课堂上仔细捕捉每一个不同的声音,而当小学生在模仿教师演唱时,可以让他们相互讨论和评价,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课例《蜗牛与黄鹂鸟》,是采用奥尔夫教学与合唱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蜗牛”、“黄鹂鸟”、“人”这三个角色的情景设定,再加上声势的基础以及母音的模唱,展开了合唱歌曲的教学。通过这些手段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还可以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3.采用不一样的辅助教学

关于辅助合唱教学的方式有多种:第一种就是通过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乐器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比较难的音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钢琴、小提琴或者口琴等乐器来帮助小学学习;第二种就是教师在教学合唱过程中,通过小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辅助合唱,如老师唱前一声部小学生尝试唱二声部,通过反复的练习要求他们可以独自完成一二声部的合唱;第三种就是通过情景设定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合唱,这种方法就跟歌剧表演中的角色表演类似,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4.坚持不懈的养成良好合唱的习惯

学习必须有始有终,也需要从小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小学生想要学习好合唱,还需要长期不断的坚持。教师在课堂中教导小学生科学的发音及练习方法,并且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发小学生合唱的激情,小学生长期处于这样有效的学习和激情的气氛中,可以使他们形成自己的合唱方法,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合唱水准。

结语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的显示出教师领头羊的作用,还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余练习相结合从而把合唱的效率提高。教师也要督促小学生常常练习,增强他们的音乐感,让他们从小养成审美观念,为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童声 合唱 教学

童声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与演唱的结晶。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曲,对于学生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有积极作用,会促进学生拓展视野,主动思维,有力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合唱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合唱能力。主要是合唱教学中运用到的一些方法:如发声训练、气息训练、音准的训练、咬字吐字训练等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的摸索、尝试,我在合唱教学方面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强化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从而注意各声部的谐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体会合唱的魅力。例如:我在排练《雪花》合唱曲时,首先会让学生认真去聆听,去感受这一歌曲,在他们心里树立起良好的声音概念再去模仿演唱。

二、掌握正确的唱歌技巧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维尔特国际合唱指挥大师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启发学生用头声歌唱,或用真假声混合来歌唱。在口型上都有近似的“微竖”状,就好像口腔中含了一点水。童声合唱发声训练最佳的位置就是“头腔共鸣”,即:位置高,音色明亮、优美、流畅。高位置是指声音在头腔中的振动感觉要尽量位置高,仿佛歌声是在鼻子上方,即闻花香的“印堂”处,声音走向是靠前的上方。在歌唱中有一种遥远感。如果让学生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必须要形象地去形容、帮助学生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课前我让学生做寻找“头腔共鸣”的辅助动作:(1)扬眉;(2)微笑;(3)提颊。变被动的“要我唱”为主动的“我要唱”。声音是高山流水的感觉,从上往下走。

三、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巴葛亚洛蒂说过:“懂得呼吸和发音的人,就懂得唱歌。”因此,呼吸是绝不能忽视的。科学歌唱方法的获得,依赖于正确的呼吸,呼吸应是平稳、自然、连贯的,要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获得。如①静坐练习:坐正、嘴轻轻闭上,将两手贴在肋下,当他们感到两肋呼吸的动作时,这才向他们说明歌唱时吸气的正确位置。②用“闻花香”做深呼吸练习,然后将气息保持住,然后发出短促的“咝、咝”声。③像小鸟张开翅膀去做深呼吸发长音“嘶——”,将气吐尽。

四、声部的和谐与音准的协调

合唱的和谐是指集体音响在音高关系上这能否准确、谐调而言。这就要坚持培养合唱队员听音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音阶的练习。让学生了解音阶的结构和形成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变化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练习中更好地把握每个音的音准。

2.多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音乐是进行音准训练的重要途径。

3.多奏。借助口风琴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表现技能。

五、准确的节奏感和唱谱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在同节奏的二声部歌曲中,两个声部的唱名不同,比较容易区分,而唱歌词时只有音高上的区别,词完全一样,学生易混淆。如果不认真地教唱谱,或马马虎虎的教谱,甚至直接教学歌词,势必会事倍功半。

六、正确的咬字、吐字

在歌唱当中,语言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就是歌词,同时歌词也是歌曲内容的具体体现,歌词的语言本身就具有艺术特点,每个字都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咬字吐字也是歌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对歌曲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要让观众听明白自己唱的是什么。具体做法就是采用高位置朗诵和哼鸣熟悉歌词,做到抓住字头准确,掌握字腹丰满,字尾轻收的规律,强调字头、字腹、字尾的相互关系和比例。求得字与声的统一,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当然,要想把课堂合唱教学继续深入,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思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分析、复调、作品分析及律学等,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行们的指导,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制订

[2]钟维国.《童声合唱的训练与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2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它通过合唱团中每个团员的共同协作达到音色融合、声部协调的歌唱艺术效果。合唱能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团员的意志力,并能培养团员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合唱教学也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以下笔者就来简单谈一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一、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可以说是一项强化训练,它既有音乐的艺术性,又具科学性和严谨性,如果教师只一味按照固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重复训练的话,很容易使学生渐渐感到枯燥和疲惫,令学生失去合唱的兴趣。因此,若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当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合唱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进合唱练习当中,这就需要运用一些比较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趣味教学可以令学生在参与合唱之时感到身心愉悦,真正完全融入进合唱教学氛围当中,享受合唱的魅力。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以合唱的演唱形式来表现一首歌曲之前,可以先播放一些关于这首歌曲的表演视频给学生看,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优秀作品,能够产生自己也要去学习的欲望;再者,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在教学生合唱《虫儿飞》之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小虫子飞的图片或动画,并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自己模拟虫儿飞翔的动作,把学生带入到一片虫飞的情境之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另外,一些歌曲的背景故事也非常吸引人,如《七子之歌》中关于的背景故事,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这些内容,从各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发声训练,打好学生基础

合唱虽然重在“合”字,但只有团队中每个人都唱得好了,整个合唱效果才会好。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技巧,才能够唱好合唱歌曲,科学的发声技巧是合唱的必要基础。虽然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不同,按俗话说就是有的学生天生嗓子好,有的学生天生五音不全,但无论先天条件好坏,只要在合乎发声器官的自然生理条件下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都能够使歌唱效果变得更加优美悦耳。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发声训练,教给学生唱歌时的正确姿态,如身体要放松挺直、呼吸要流畅自然、嘴巴和鼻孔要同时吸气、气息要从丹田而起、吐字要字正腔圆等等,从而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唱好歌曲,进而再训练其合唱能力。

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之时,教师要注重对二声部的训练。众所周知,声部之间的良好配合是唱好合唱歌曲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通过互相之间的和谐配合,才能够共同完成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因此,教师要在音色统一的基础上,尽量扩展学生的音域,使其形成纯净、明亮的高声区音色,并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听力,使学生能够在唱准自己的声部的同时,也能够听清其他声部的演唱。如,在排练合唱曲目《西风的话》时,在最后一部分中由于加入了五人一组的三声部,很多低声部的学生由于很难找到自己的音域和音高,他们就在演唱时用力地捂住耳朵,不听另外两个声部的声音,以为这样就能唱好。我立刻指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合唱追求的是声部之间的和谐,只有和谐了才能美妙动听,这样不听其它声部的声音虽然可以避免受到干扰,但是却很难把两个或多个声部进行融合,从而产生和谐美妙的声音效果。于是我不仅通过让学生进行分声部巩固练习来达到这一训练目的,还在合唱排练之余加强了视唱练耳的教学,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的训练,他们的听力能力慢慢得到了提高,也不再害怕自己在合唱训练时找不到音高了,捂住耳朵唱合唱的这种做法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三、丰富表演形式,培养学生品格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能够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和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学生,它具有很强的德育教育功能。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小学音乐教学同样也有此义务和责任。小学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合唱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通过教给学生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通过教给学生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而教师若想更好地发挥出合唱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就要不断丰富合唱表演形式,如将话剧表演融入到合唱当中、将乐器演奏融入到合唱当中等等,从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当中感受到歌曲内容的动人,并主动向歌曲中所表达的三观学习。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趣味教学、注重发声训练以及丰富表演形式,能够极大地发挥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耿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音乐时空.2014(15):180~181.

[2]张彩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4(05):146~147.

[3]张浩.合唱中影响音准的若干因素及解决方法[J].大众文艺.2013(04)

[4]吴海芸.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有效教学之浅谈[J].儿童音乐.2013(02)

第8篇

关键词 了解歌曲 多媒体 范唱 演唱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127-02

二十七年在音乐专业教学第一线上的摸爬滚打,多多少少都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唱歌教学这块教学活动也有很大的心得体会。唱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更是学生获得更好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音乐教学活动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学生通过学唱一首新歌,既学到知识,掌握了技能,又能得到美的教育,甚至还能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使他们得到健康愉快的音乐美的教育。但怎样才能把歌教好,使学生学得快、唱得好呢?下面谈几个要点:

一、了解歌曲是前提

要教唱一首新的歌曲,首先要熟悉它的歌词,明确主题思想,正确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接着要仔细分析歌谱,此歌属于什么风格?是歌舞曲,还是进行曲?歌曲的情绪又怎样?是欢快、活泼的,还是愤怒、悲哀的?歌曲的速度是快、稍快、中速,还是慢、稍慢?歌曲的节拍是什么拍子?通过分析,找到歌曲中的难点,如难唱的音程、复杂的节奏、教唱的乐句及较难咬准字音的歌词等,以便在教唱的过程中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它们。

二、制作利用多媒体课件

网络多媒体的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使音乐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野艺术。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觉运用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动机,可以带给学生无以伦比的震撼的视听感受,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歌唱活动的强烈愿望,所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也比较关键。

三、范唱讲解要做好

范唱,指教师的示范演唱,教师应在教唱前力求按歌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风格特点,准确地演唱一次,使学生在学唱前对歌曲有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唱新歌的欲望。在范唱的前后,也可对歌曲的内容、背景或学唱的要求等加以讲解,如:教唱革命历史歌曲时,可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及当时的一些战斗小故事;教唱电影、电视歌曲时,可讲一些有关剧情及该歌在影剧中的作用等;教唱外国歌曲时,则可讲些有关的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等等,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和风格有所了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欣赏。

四、音准歌谱是基础

教唱歌谱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条件(指识谱能力)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对识谱能力差的学生,可采取分句跟唱的方法。为了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加强他们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也可采用钢琴来代替教师领唱。对具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则可采用先放慢速度,让他们自己视唱,然后再按正常的速度巩固。教唱时,为了避免学生嗓音疲劳,可先要求他们轻声学唱,也可适当降低调号的方法来教唱。对二段体、三段体的歌曲,均以分段学唱为好。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采用各种不同演唱形式如领唱,对唱,重唱,接力唱等进行歌谱教学。也可用各个单韵母的字来唱曲调,如啦、啊、咪、MA,MO,MI等。在教唱歌谱时,要把事先分析出来的歌曲难点,着重反复教唱。还可分段分句地请学生背唱歌谱,培养学生对曲调的记忆力。教唱歌谱还应该注意要求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无论是用唱名还是用单韵母字唱,多要求他们唱出曲调内在所包含的强弱变化、高低起伏,从而培养他们音乐的表现能力。

五、咬字、吐字很重要

在唱准歌谱的基础上学唱歌词,应注意两点:1.歌词的节奏,时值是否唱得正确?2.歌词是否唱得清楚音色是否完美?学唱歌词一般可先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老师指导纠正,然后开始学唱歌词,对难以咬准的字,教师可作反复范唱,让学生跟唱,或把一个字的发音分为字头、字腹、字尾,请学生放慢速度唱。待把所有的字都唱清,则新歌基本上学会了。接下来应要求学生按歌词的内容,以真挚的感情努力把歌曲唱得有声有色。在这过程中可不断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歌唱本身是一件愉快的活动,所以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教唱活动都要求进行得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吸引学生。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富有激情的教态,如表情,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即在充分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善于鼓动学生的情绪。当学生在反复学唱难点时,既要严格要求他们唱准确,又要不断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充满信心去克服困难。当发现学生厌倦时,马上要以风趣的话语或小故事来鼓劲,当发现学生唱歌的神态特别好时,可请他出来为大家表演。在整个教唱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激情启发了学生,而学生情绪上的反映又促进了教师的激情......很难想象一个无精打采的教师在教课时,能听到情绪饱满的歌声。

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唱新歌最怕开始就把歌曲唱错了,以至于后来唱成习惯就难以纠正过来。所以教唱时,除难点需着重教唱外,对歌曲的附点、延长音、休止符、一音多字、一字多音、各种各样的节奏或其他音有否唱错等,教师多要仔细听辨。如发现有错,要马上提出加以纠正,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用正确和错误的两种唱法,唱给学生听,使他们分辨两种不同的效果。在对比中引起他们的注意。纠正错误时,不能死盯住一个地方无止境地反复唱,这样也会使学生感到不耐烦,从而影响学唱情绪。

八、歌曲处理

经过上面几项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唱好歌曲。但还有一项必须要做的:就是歌曲处理。先让学生听范唱,可通过欣赏多媒体的音响或老师自己范唱给学生听,也可以两项先后进行,然后一句一句的处理。先处理好力度、音色、音准、节奏等,采用听辨法让学生听两种唱法,一种是处理好的,一种是没处理好的,让他们听辨找出好的那一句指导学生演唱那一句。当歌曲最后一句都处理好后,演唱全曲的时候才处理速度,最后再通过欣赏、比较、再处理,达到最好的唱好歌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