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市科技局的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基层科技;科技管理;科技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也已成为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基层科技管理工作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逐步实现基层科技工作的均衡发展。
1我国基层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科技管理机构体系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国基层科技管理机构存在重叠与缺失问题。其中机构重叠主要主要体现在个别政府部门之间。例如部分县市的科技局主管全县的科技工作,而其他局也设有涉及科技的股室。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资源和人才浪费,还容易诱发推诿扯皮现象。第二,我国基层科技管理机构职能交叉和定位不准。这种交叉主要体现在基层县市的科技局与其他局有关科技的部门之间。例如,例如部分县的科技局农村股与农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之间就存在职能交叉,并诱发多头管理问题,需要进行整合。第三,我国基层科技管理机构改革不到位,市场化程度较低。在我国基层县市区,只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构建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中介机构,大多数地区的科技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仍然由政府作为主要的管理和经费来源,专业化程度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1.2科技管理运行制度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层政府对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我国地方政府在基层科技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思想上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存在认识不足和认识不全面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根本不重视,没有科技管理概念。例如部分县市的科技局已经取消,或挂靠发改委、经济局,不利于基层科技管理的开展。第二,我国基层科技机构人员数量配备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我国基层县市区的科技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差别极为显著,多的可达二三十人甚至更多,少的则只有两三人,显然不能承受愈加繁重的基层科技管理工作任务。此外,基层科技机构的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例如,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岗位不一致,人员年龄偏大,创新意识不足等。第三,科技政策不完善,执行能力略显不足。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的基层科技机构往往构建起自己的科技发展政策体系,但是往往不够完善和系统化。在科技政策的实施方面往往力度不足,操作性不强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2我国基层科技管理改革的建议
2.1科技管理机构体系的改革建议
第一,健全科技管理机构。针对我国基层科技管理机构的重叠问题,建议由基层县市区政府政府作为指导,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机构的合并和重组,以节省科技资源,提高科技管理的工作效率。此外,建议我国基层县市区政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设立科技咨询机构,为当地的科技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第二,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机构职能。本文认为,我国基层科技机构的智能建设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科技发展要使用市场变化,科技机构对域内科技工作的指导不仅限于宏观指导,还要放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二是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域内产业科技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第三,要改革科技中介机构。面对我国基层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完善相关科技政策,使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运作有章可循;二是建立健全各个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使科技服务更为合理高效。
2.2我国基层科技管理改革的建议
第一,地方政府要转变科技管理的观念,提高对基层科技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国家的长远发展的视角认识和重视基层科技管理工作。基层县市政府必须要成立一科技局为核心的基层科技工作管理机构,并将基层科技管理工作水平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政府对科技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二,变革基层科技人员的任用和培养制度。面对基层科技管理机构科技人员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实际问题,建议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优化科技人员配备,增加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科技管理队伍。二是进一步强化基层科技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第三,进一步优化基层科技管理政策。针对我国基层科技政策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积极采纳他们的有益建议;二是积极拓展科技政策的视野,政策的指定要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三是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使科技政策向地区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第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面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建立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的奖励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保证科技技术供需双方的正常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第五,基层县市政府要要从大局出发,不断加大对科技管理和科技发展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科技投入增速高于当地的财政收入增速。另一方面,要以政府牵头,形成一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后盾、民间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3结语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基层作为科技应用的主阵地,在地区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基层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通力合作,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崔红斌 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各位会员代表:
我受科技局工会筹备小组的委托,向大会作筹备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市科技局是主管全市科技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归口管理市知识产权局、市地震局,下属一个正科级事业单位——曲阜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整个科技系统共有在职人员33人。近年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科技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我市被列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市,全市连续11年保持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光荣称号。随着事业的发展和新形势的要求,成立工会组织已成为我单位干部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非常迫切和重要的大事,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对此十分重视,党总支按照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就工会的组建工作多次探讨研究。根据《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决定在我局建立工会委员会。从9月起开始筹备,现已筹备就绪。在筹备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积极申请,成立筹备小组。在局党总支领导及各基层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成立了科技局工会筹备工作小组,筹备小组向市总工会递交了《关于建立科技局工会的报告》,市总工会已正式予以批复。
其次,广泛宣传,发展会员。建立工会组织是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新事,为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成立工会的意义的认识,调动职工入会积极性,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一方面印发学习材料,组织职工学习《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有关法律文件。另一方面,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工会知识,通过宣传学习,使职工对工会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踊跃加入工会组织。提出申请的职工填写了入会申请,到目前为止,已有33名职工入会,入会率达100%。
第三,充分发扬民主,酝酿推荐委员候选人。市科技局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是由筹备组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了代表性、比例构成、群众基础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征求会员代表意见后提出并上报市委组织部、总工会批准后确定的。为充分发扬民主,对正式候选人名单还多次征求会员意见,加以确定,然后提交大会正式选举。
各位会员代表,在科技局工会成立筹备过程中,得到了科技局党总支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得到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筹备小组工作人员始终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扎实有序地开展工作,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本次大会的议程及其它有关事项都作了认真地讨论研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工会筹备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整个筹备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市总工会和市直机关工委的热情关怀和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一、时间:2016年3月-6月
二、内容:总结近年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分析十三五期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的需求,理清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提出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措施建议。
三、重点协商部门单位:市金融办、银监局、人行、保险协会、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及部分市政协委员
四、活动安排:
(一)重点协商部门单位职责分工
市政协经济委、市金融办:负责整个调研的牵头组织,制定调研计划,起草调研提纲,协调调研工作及报告的起草、汇总。市人行:结合落实国家货币政策,根据东营实际,就银行机构创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提出政策措施;提供各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市银监局:就各金融机构针对转型升级的机构设置,产品及服务创新情况及从银监角度鼓励银行机构支持转型升级提出措施建议。市保险业协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好做法以及今后支持转型升级的措施打算。市发改委:根据十三五规划,研究实体经济中重点领域、行业、项目、新兴产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支持,提出思路和建议。市经信委:提出工业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需要哪些金融支持及措施建议及指导工业发展的正面、负面清单。市科技局:科技金融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今后对策措施。就金融怎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出建议。市商务局: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金融服务和环境。市财政局:提出发挥好财政资源和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方面的措施建议。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分析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理清思路,全力配合开展协商调研。
请各单位将各自调研情况形成材料于4月11日前报市政协经济委秘书科。
(二)工作计划
协商调研活动分四个阶段:
筹备阶段(3月底前),在政协七届22次常委会前,成立调研组,制定调研活动方案,形成初步思路,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协商调研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修改完成向政协常委会汇报稿。
调研阶段(4-5月),根据常委会协商议政提出的意见深入基层、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调研,到先进地区学习成功经验,撰写调研报告,形成报告初稿。
1、实地调研、多方协商。调研组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赴有关县区、金融部门、企业等实地调研协商。由金融办会同人行、银监、发改、经信、商务、科技、财政等部门确定并联系安排到县区及重点企业的调研。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2、汇总梳理,形成初稿。全面分析、梳理调研情况,起草报告初稿,提交集体讨论。梳理需要赴外地做重点调研的问题,确定调研路线,提前做好函联。
3、组织外出考察学习。重点考察学习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消化吸收补充调研报告。
按照全市双评工作会议对今年双评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市科技局在去年双评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年的工作方案(阳科发[2005]9号),并召开了市科技局系统行风评议再动员大会。在查找问题上,我们主要采取了内部自查、互查与寻求社会帮查的办法,外部采取对行风监督员进行了重新确定并向社会各界特别是主要服务对象发放200份征求意见表以及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的方法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内部采取班子自查及互查的办法。查找问题时主要根据部门职能、结合“四个环境”进行针对性查找。通过这些方法,共收集到意见和建议近50余条,经归类、梳理和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存在问题
(一)在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投资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思想解放不够,比如民营企业投资上,存在着蹑手蹑脚、怕担责任的现象。二是科技投资体制不活,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补充、中介服务为一体的科技融投资体制,比如在科技三项费用使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项目科技的形象,科技经费投向狭窄,存在政策上的束缚。三是引资力度不大。省内横向比较,我市争取的外来科技投资额排名靠前,但放眼全国,与省外市地科技部门的引资力度相比,差距甚远。
(二)在营造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方面。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自认为科技部门不是主要的执法单位,科技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法律法规的导向作用。二是行政审批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还有待完善。主要存在行政审批机制上还不能从根本上排除外部因素干扰,比如在项目确定上,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专家咨询机制,重点科技项目的招标体制还没有建立。三是行政审批程序有待简化,应针对有些审批项目手续繁锁的现象,本着既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又要方便办事的原则进一步科学建立审批程序。四是科技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弱孝民营科技企业规模效益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缺乏、技术市场不活跃、科技人才队伍亟待加强等问题。
(三)在营造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方法措施不够。征求意见和自查互查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发现在科技局存在耍态度和吃拿卡要等现象,但为百姓提供科技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还较差,还缺乏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手段和工作措施,比如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播上,缺少一种大众广泛接受且有明显效果的途径和科普机制,缺乏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结合。二是调查研究不够。服务对象在想什么?技术进步中存在哪些难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性的症结和具体的困难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我们想到了,但缺少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科技项目的过程化管理不够。三是科技中介服务自身建设能力不足。现有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数量较少,力量薄弱,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格局。
(四)在营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政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廉政就是环境,就是效益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党内民主监督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涉及到人、财、物等敏感问题的民主议事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二是班子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整改措施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市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实验室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基地,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摇篮,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第三条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及学科发展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为解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和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增加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凝聚、稳定人才队伍,培养学术带头人。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洛阳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是实验室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编制和组织实施实验室的总体建设规划和发展计划,制定和实验室建设项目指南;
3、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4、批准实验室的建立、重组、合并和撤销,组织对实验室进行考核评估和总结交流;
5、安排确定有关经费;
6、推荐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第五条依托单位是负责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主要职责是:
1、具体组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运行工作,为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撑、后勤保障、配套条件和资金;
2、引入竞争机制聘任实验室正副主任、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及委员;
3、配合市科技局做好实验室的认定工作,做好对实验室的考核评估工作等;
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制定实验室研究方向、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等并报市科技局备案,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第三章申请与审批
第六条实验室按照“统一规划、有限目标、公开公平、择优支持”的原则进行建设。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七条申请承担实验室建设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研究发展方向符合我市经济与科技优先发展领域,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2、学科特色突出,在本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任务,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
3、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水平较高、学风严谨、开拓创新精神强的学术带头人(有省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或博士学位的高级研究人员)不少于2人;实验室主任是本学科领域市级及以上学术带头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固定研究人员不少于10人;
4、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其中实验室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科研实验的要求,其总值(原值)不低于300万元;
5、能为实验室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后勤保障、学术活动等配套条件,能保证建成后实验室的运行。
第八条实验室可依托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或机构进行建设,鼓励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采用多元投入、多点依托模式共同组建实验室。鼓励有条件的申请单位建立具有二级法人地位的实验室。
第九条实验室建设的立项、审批程序:
1、符合实验室建设项目指南并符合第七条要求的单位,可编写《洛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
2、市科技局对申报建设的市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初步审查,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申报单位应编写《洛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报市科技局。
3、市科技局审批《洛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洛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是实验室建设项目据以验收、考核的重要文件,具有行政约束力。
4、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完全自筹或大部分自筹经费建设实验室,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立项。
第四章建设与运行管理
第十条实验室建设期间,可以采取“边建设、边运行、边开放”的方式,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实验室在建设期间,依托单位应保证实验室人员的相对稳定,依托单位应定期向市科技局报告建设进展情况。
市科技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实验室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与原建设计划要求不符的,将要求其限期改进,终止下拨经费直至撤销立项并追回拨款。
第十一条实验室建成后,应向市科技局提出验收申请,市科技局组织验收专家组按《洛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对通过验收的实验室授予牌匾。
第十二条对不能按计划验收的实验室,市科技局组织调查小组,协调解决问题,并视具体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做出调整,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人员聘用、人才培养及实验室日常管理等工作;其产生办法是:由依托单位推荐,经市科技局同意,由依托单位聘用;其资格条件是: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团结协作能力,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岁。实验室主任任期为3年,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届内不在岗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2个月)。
第十四条实验室须设独立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和年度工作计划等,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学术委员会一般由5-10名市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专家组成,其中依托单位的专家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会任期3年,由依托单位聘任,报市科技局备案。
第十五条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和人员聘用制的人事制度。依托单位按实验室所设学科,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核定实验室的固定人员编制,通过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用;为促进科技人员的流动和学科的相互渗透,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不应超过参加研究工作人数的三分之二;实验室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技术队伍,保证实验室的开放与运行。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学术交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市内外的优秀科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要注意吸收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并努力引进有成就的出国留学、进修人员回国参加工作。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均应署实验室的名称。
第十八条实验室的大型科学仪器和设备须加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参与协作共用,以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
第五章变更与调整
第十九条市科技局根据学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实验室实际运行状况,调整实验室布局,对实验室进行重组、合并和撤销等。
第二十条实验室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调整重组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和专家论证,依托单位审核后,报市科技局批准。
第六章经费与资产管理
第二十一条经市科技局批准建设的实验室,市科技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经费使用应根据《洛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安排。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实验室建设。
第二十二条市科技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升级改造,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并接受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三条由市科技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实行单独挂牌登记制度,依托单位和其主管部门无权处理。
第二十四条实验室的经常经费由依托单位解决。实验室通过自己工作质量和研究水平的竞争获得科研经费资助。
第七章评估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五条实验室投入运行后,实行动态管理。市科技局制定《洛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评估考核规则》,每年对实验室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优秀、良好、较差三等。
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对在学术上或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能够积聚人才、考核成绩优秀的实验室,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承担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对管理不善、绩效较差的,要求限期改正。连续两次考评为较差的实验室将取消其市级重点实验室资格并酌情追回已拨资金。
一、主要进展及成效
(一)主要进展
2016年以来,昆明市科技局在认真研究了“昆明市十二五期间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成效”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以“特色花卉、蔬菜产业”为科技特派员项目支持重点,同时兼顾其他行业项目,共计投入市级计划项目经费140万元,采用“政府引导一企业带动一科研转化一农民增收”为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选聘了科技特派员30名。其中,企业法人代表14人,技术专家16人,服务于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技术研发、产业推广、销售培训等服务工作,涵盖了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
1.加大对玫瑰产业链的扶持。围绕2016年度科技特派员工作重点,市科技局对特色花卉产业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全年共有17名科技特派员以17个科技计划项目为平台,服务于特色花卉产业链,仅玫瑰产业链就有8名科技特派员(3人为企业法人代表)以及包括中国花卉龙头企业一一云南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企业参与到玫瑰产业链中。2016年,市科技局共计支持玫瑰切花新品种繁育及产业化推广、高原“梦之草”永生保鲜花新技术新工艺系列新产品开发、西山区香水玫瑰产业链建设等8项科技特派员科技计划项目,为玫瑰产业链的品种繁育、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销售服务等环节注入了新生力量。这种以“企业技术研发+科技特派员项目示范推广十示范户种植+企业统一销售”的产业化合作共赢经营模式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和群众的认可。
2.项目助推特色花卉产业发展。除了玫瑰产业链之外,昆明市科技局在充分了解国内外鲜花市场需求后,以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助农创业为主线,立项支持其他花卉产业发展,选聘了9名科技特派员(5名为企业法人代表),针对省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非洲菊、蟹爪兰、蝴蝶兰、满天星”等多种特色花卉开展示范种植,营销渠道建设等服务工作。一年来,依托“自主产权新品种花卉低耗高效组培繁育技术工业化集成与推广、城市化花卉产业发展示范工程、非洲菊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示范”等9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平台,建立“公司+基地+组织+农户花卉产业合作”工作模式,与农产形成“科技特派员+技术幅射推广+示范带动农产”利益共同体,实现共赢。
3.着力解决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在蔬菜产业链上,昆明市科技局以“解决昆明市蔬菜产业链发展瓶颈问题”为重点,解决现存的“特色蔬菜示范推广面积小、自主产权种苗繁育弱、蔬菜销售渠道窄”的瓶颈,选聘科技特派员7名(企业法人代表4名),立项支持“西山区高档精细菜韭黄高效生产示范项目、五华区特色农业体验园建设、石林县蔬菜产业项目、特色出口蔬菜基地建设及生产集成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等7个项目。科技特派员纷纷深入农村,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漂浮苗栽培、大棚种植、叶面施肥技术、蔬菜冷冻保鲜”等技术推广工作。
4.带动传统农业产业升级。围绕“以‘花卉、蔬菜’等特色产业为支持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市科技局分别针对养殖产业选出4名科技特派员(1名企业法人代表),粮食、果树行业各遴选出1名科技特派员(果树科技特派员为企业法人代表)。立项支持“无公害蛋鸡标准化饲养、良种仔猪繁育创业链建设、宜良县无公害优质米产业链创建、晚香蜜桃规范种植技术”等6个科技特派员项目。意在对传统农业进行品牌提升,把昆明市打造成全省的“滇中肉库、滇中粮仓、滇中果园”。科技特派员依托项目,采取“技术推广单位+科技特派员+农产”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与农产建立了“互惠双赢”利益共同体,为传统农业升级搭建了新的平台。
(二)取得的成效
2016年度,由昆明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工作,充分实现了“权衡全市特色农业区域分布,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提升传统农业竞争力”的目标,为在“十二五”期间至少打造1―2条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奠定基础。
1.玫瑰产业链日趋壮大。截止2016年底,科技特派员依托项目推广食用玫瑰种植2000亩、鲜切玫瑰种植2500亩,产值达到1800万元。开展玫瑰种植技术培训40期,培训花农2120名。成立1家食用玫瑰种植合作社,引进玫瑰新品种7种,带动示范户1213户。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后,玫瑰产业链项目给示范户累计带来552.6万元的增收,户均增收3524元,平均比传统农业(玉米、小麦)每亩增收950元。一方面,农产获得了收益,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员及企业的科研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16年,仅云南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就认定自主产权玫瑰花新品种4项,制定鲜切玫瑰花工艺流程1项、食用玫瑰种植标准技术1项。
2.特色花卉产业成绩斐然。2016年,科技特派员在各县区累计推广种植各类特色花卉种植面积2800亩,农户种植花卉每亩比传统农业增收750元。特派员所在企业认定非洲菊新品种2项、认定切花菊生产技术专利1项等喜人成绩。2016年度,共计开展花卉种植培训讲座45期,培训花农2420人,成立非洲菊生产技术协会1家,引进新品种5种,带动示范户1027户,示范户累计增收210万元,实现户均增收2045元/年。
3.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明显。2016年,蔬菜类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5期,培训种植户7200人,发放资料1万余份, 带动示范户3942户,推广种植韭黄、七色红薯、蕨菜、西兰花、菠菜等特色蔬菜面积9000余亩。成立韭黄协会1家、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2家。亩均比传统种植增收750元,户均增收1712元/年,蔬菜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给示范户累计增收675万元。为更有效的增强农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科技特派员还与农户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合作关系,例如科技特派员冯荣光(企业法人),依托自有的石林禾泽蔬菜速冻加工厂,建立起“特派员工作组+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农户”的经营联动模式,组织公司技术人才成立了特派员技术指导小组,进村入户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和签订供销合同。预计在2012年第三季度末,将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达到20000亩、示范户增收1200万元/年、建立6个特色蔬菜营销试点”的目标。
4.传统农业升级提速。2016年,6名传统农业科技特派员依托所在单位和企业,采取“技术推广单位+科技特派员+农产”和“公司十协会+农产”的模式,与农产建立“互惠双羸”利益共同体,成立养殖协会1家、种植合作社1家。共计开展养殖技术培训12期(800人次),带动养殖示范户420户,实现户均增收1800元/年;开展粮食种植技术培训20期 (3400人次),带动粮食种植示范户1000余户,实现粮食项目区域内人均增收100元/年;开展果树种植培训5期(300人次),带动晚香蜜桃种植户136户,户均增收1500元/年。
二、特色和主要经验
(一)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交流活动,为“十二五”特派员工作出谋划策
昆明市科技局每年都积极召开特派员工作交流会,2016年3月,为更好地总结昆明市“十一五”期间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经验,对“十二五”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谋划和布局,昆明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会。2016年3月31日,由昆明市科技局组织,市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14个县(市)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及科技特派员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2016年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云南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王立新,市政协经科委调研员周锐,市科协副主席李小昆等领导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全方面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取得的绩效, “十一五”期间,市科技局结合昆明实际,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共投入科技专项经费385万元,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106项,带动农产45140户,帮助农民增收12772万元。科技特派员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树立和提升了一批农业品牌,带动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上,省科技厅王立新处长对昆明市“十一五”期间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云南省科技厅在2016年将制定出台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认定办法,同时也希望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选拔科技特派员的重点放在企业。
(二)学习借鉴“国家级科技特派员特色产业创业链”创建工作的经验
昆明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创建工作。2015年11月,由市科技局牵头,各局分管领导组织县区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特色花卉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组成的考察小组,赴红河州蒙自市学习借鉴红河州国家级“科技特派员特色热带水果创业链”的做法和经验,并撰写了《昆明市科技局关于对红河州“科技特派员特色热带水果创业链”的学习调研报告》,同时印发至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此次学习,对昆明市创建国家级特派员创业链有着引领导航的深刻意义。根据昆明市的地理、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继续调整科技特派员特色花卉产业创业链组成结构,全力以赴的开展昆明特色的科技特派员特色花卉 (以玫瑰花为重点)产业创业链创建工作,重点扶持具有“技术示范效应强、推广种植面积大、促进农产增收”等作用的特色花卉产业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1―2条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产业链。
(三)以科技特派员力量为支点,重点发展具有昆明特色的农业产业
自2006年开展科技特派员以来,通过5年的学习探索,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初步形成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工作思路。不走常规化、模式化道路,而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当地环境和经济结构,合理的制定特派员工作方针,再由科技特派员具体实施。昆明市14个县 (市)区,既有高寒地区,也有低湿地区,因此,全市并没有统一的特派员服务模式制度,而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现状,寻找县域特色强、经济收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以“示范基地一科技特派员一带动推广”的形式逐步替代传统农业。自2006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至今,已初步形成以“特色花卉、出口蔬菜、时鲜水果、中草药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为产业主导、以科技特派员队伍为技术支撑、以农村致富增收为根本”的现代农村经济产业,一批“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专业指导”的昆明特色农业产业链正在成长壮大。
(四)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培育特色花卉产业链
昆明地区的地理气候适宜各类温带花卉的生长繁育。根据《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和《市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昆明将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全国、突破亚洲、面向全球,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出口基地、鲜切花现代物流集散中心、信息服务价格指导中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心、花卉博览会展中心。早在2006年,昆明市科技局以前瞻性的眼光,围绕昆明花卉产业发展动向,选聘特色花卉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创业创新行动,着力打造以鲜切花、玫瑰花为重点的科技特派员特色花卉产业创业链。从2006年至2016年底,昆明市共认定了24名花卉科技特派员,成员有来自省内科研院所的花卉专家、花卉种植企业的法人和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兢兢业业地服务于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使科技项目、企业资本向农村聚集,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了多方共赢。
(五)依托农业企业,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创新管理模式
科技特派员主要以农业企业为依托,以科研院所技术专家、县区科技推广人员为支撑。为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落实到位,昆明市科技局别具匠心,采用了项目合同管理形式,即科技特派员根据创业行动内容和性质,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由县区科技部门推荐并拟定合同上报市科技局,形成市科技局与县区科技部门签订项目合同。同时县区科技部门与科技特派员分别签订项目合同,要求科技特派员在合同期内认真完成规定的内容,统一按照合同管理,有效的规避一些由单位性质、身份级别所带来的管理难等问题。这种以项目合同的管理形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了资金的挤占挪用,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和资金管理的科学化,使项目推进程度检查、项目验收考评等内容做到了规范性、透明性,受到了科技特派员的普遍好评。
(六)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宣传科技特派员工作,意义在于能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科技特派员、支持科技特派员、受惠于科技特派员的服务。为此, 昆明市科技局于2009年11月成立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主要负责科技特派员的认定和日常服务工作。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做好科技特派员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还特别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宣传, 2016年,分别以《“科技特派员”助农民增收1.27亿》、《昆明鼓励科技特派员创业》为题,在昆明日报上进行专题报道。2012年4月,根据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在2016年度完成的绩效工作,还编印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一昆明市科技特派员汇编(第二辑)》、 《昆明市“十一五”科技特派员工作报告》,并分发到昆明市十四个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和每一名科技特派员手中,以此加强广大公众与科技特派员沟通及信息交流,也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又好又快的促进传统农业结构转化升级,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健全科技特派员认定、考核管理制度
昆明市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特派员认定、考核管理工作制度,这不利于科技特派员长期规范发展。目前,《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认定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4月10日施行,但在市级层面上,还未出台相对应的管理认定办法。就昆明市科技特派员的认定和管理来说,虽然项目合同制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科技特派员的肯定,但由于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在项目合同验收后,科技特派员组织管理就难以实现。特别是一些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在项目合同结束后,仍然在做科技服务、推广工作。因此期盼昆明市政府能针对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和云南省科技厅施行的各项制度和办法,出台相对应的特派员管理制度和认定办法。以此明确昆明市科技特派员的认定程序及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对应的资金扶持条件。用优惠制度吸引人才,将“要我下乡”变为“我要下乡”,则将能激发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更有效的促进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的推广。
(二)科技特派员工作急需列入部门工作年度考核
随着部分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机构精简、人员分工重新调整,导致出现对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认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和一些日常的科普、农经推广工作结合在一起开展就行,因而未配备专职的人员负责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或者认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仅仅是一个项目,进而在科技特派员立项申请的时候,过于重视项目的经济性,在项目执行中,又过分关注合同经济指标,往往忽视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认为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少,工作任务重,进而出现推进工作缓慢、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将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列入常规的年度科技工作考核中,形成一项常规的科技工作,将更有利于在基层面上推广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
一、项目管理概况
1.申报新建省级科技产业发展示范基地5个,根据《财政厅科学技术厅关于预下达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预算的通知》,5个示范基地项目均被省厅支持立项:领军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香猪规模化养殖产业项目》,县极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高原特色有机大葱高效栽培和示范项目》,佳源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高原特色药材羌活产业技术集成与科技丹巴县示范基地项目》,理塘县下木拉乡马岩村农副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极地果蔬香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德格县医院(医药研究所)承担的《德格县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项目》。每个项目立项资金10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项目实施期为2年。2.在省厅下达项目资金到州财政后,我局立即与州财政局对接,4月29日联合州财政局发文《关于下达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预算的通知》(甘财教〔〕28号),及时下达了省级第一批科技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其中包括省级科技产业发展示范基地5个,资金500万元,同时督促县(市)科技局做好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和监督工作,确保专款专用。3.我局严格按照省科技厅《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监督工作暂行规定》、《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调整规程(试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进一步优化升级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等管理办法,管理示范基地项目,组织开展日常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督促项目单位按目标任务实施项目,要求县科技局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4.根据《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度农村领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文件要求,8-9月,以自查、州县联动检查的方式对5个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一是开展项目自查,发文《关于开展新建省级科技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年度中期检查的通知》给5个项目承担单位,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任务合同书约定的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和相关自查材料;二是开展州县联合检查,委托县科技局通过现场查勘、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项目进行督查,结合平时日常监管情况,进行项目实施情况打分;三是开展问题梳理,按照省科技厅要求,通过查阅资料,梳理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
二、项目总体执行情况
(一)项目任务合同书签定情况
按照省科技厅要求,5个项目均在资金下达后及时与项目承担单位、合作单位签订了项目任务合同书,约定了项目绩效目标和考核目标,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明确了经费预算、拨付进度。
(二)项目实施进展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5个项目均按照任务合同书既定的两个半年进度要求组织实施,基本完成进度要求完成的考核指标好阶段目标,但受1月以来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项目任务进展缓慢。
(三)项目资金到位、管理和使用情况等
1.香猪规模化养殖产业项目
一是资金到位情况,立项经费100万元全部到位,到位率100%,自筹经费50万元,到位25万元,到位率50%;二是经费管理情况,提供的财务资料、相关附件不全,无法判断财务管理情况;三是经费使用情况,立项经费预算100万元,执行数44.2541万元,预算执行率44.25%,自筹经费预算50万元,执行数25.1万元,预算执行率50%。
2.高原特色有机大葱高效栽培和示范项目
一是资金到位情况,立项经费100万元,到位100万,到位率100%,自筹经费50万元全部到位,到位率100%;二是经费管理情况,从提供的财务资料来看,项目经费使用合理,实行专账核算制度,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严格经费审批支出全县,均有项目单位财务负责人签字监管监督,根据项目资金管理规程,制订了10个经费支出内控制度;三是经费使用情况,立项经费预算100万元,执行数58.65万元,预算执行率58.65%,自筹经费预算50万元,执行数20万元,预算执行率40%。
3.高原特色药材羌活产业技术集成与科技丹巴县示范基地项目
一是资金到位情况,立项经费100万元,到位100万,到位率100%,自筹经费100万元全部到位,到位率100%;二是经费管理情况,从提供的财务资料来看,无法体现经费建有专账;三是经费使用情况,立项经费预算100万元,执行数40.25万元,预算执行率40.25%,自筹经费预算100万元,执行数52.08万元,预算执行率52.08%。
4.极地果蔬香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一是资金到位情况,立项经费100万元,到位70万,到位率70%,自筹经费50万元全部到位,到位率100%;二是经费管理情况,从提供的财务资料来看,无法体现经费建有专账;三是经费使用情况,立项经费预算100万元,执行数70万元,预算执行率70%,自筹经费预算50万元,执行数50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三、示范基地建设成效
5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面积653亩,为当地引进木香、波棱瓜、香菇、羌活、大葱等新品种7个,推广新技术11个,开发新产品9个,同时配备帮扶科技人员82名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开展产业技术培训13场次,培训农牧民477人次,通过基地的科技示范引领,助力贫困村产发展,帮困村20个,项目实施精准带动贫困户138户,直接参与精准贫困人口325人,吸纳精准贫困人口200名就业,带动精准人数345人增产增收。
四、检查发现问题及对项目提出的整改建议
经梳理,科技专项督导在项目中期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1.组织管理方面,应受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等原因,部分项目实施进度较慢,执行期内部分目标任务未按进度完成。部分项目存在调整,但未按照省厅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及时履行项目变更手续。2.经费管理使用方面,存在专项经费、配套经费资金到位拨付率低、预算支出执行慢,项目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未建专账。3.项目总结力度不够,部分项目目标任务佐证材料及财务资料不全,如,未提供材料费、加工费、劳务费等支出应附的合同协议,以及临聘人员合同等佐证材料。4.科技项目精准凸显力度不够,部分项目带贫减贫效果不明显。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切实发挥科技项目资金实施成效,助力项目验收总结,根据以上问题,现提出总体整改建议如下,供省厅参考。1.项目单位应做好项目组织管理。应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按照任务书目标任务进度有序推进。若项目存在调整,应督促项目单位及时履行项目变更手续。2.项目单位加强经费管理使用。应督促县(市)科技局做好专项经费拨付,各项目单位要将配套经费要落实到位,加快预算支出进度,要建好项目财务专账,加强财务规范管理。3.加强项目总结。加强对项目单位项目管理业务指导,督促项目单位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材料、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佐证材料、财务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项目验收材料收集。
五、对省厅工作建议
1.建议可参考州科技局发现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向各承担单位书面提出整改意见通知书。2.加强对项目的实地检查。3.今年1月以来,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一直对项目实施进度有所影响,建议延长项目实施时间。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市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不断健全
今年市科技局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普工作的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特别在调动社会各届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地运作,促进了科普工作的开展。围绕“市科普工作规划”,认真宣传落实《科普法》,及时做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构的完善健全工作。各成员单位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认真履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工作,探索新形势下科普表现的有效形式,呈现出勃勃向上,协调有序的局面,使我市的科普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二、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的学科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科学兴趣班的开设,不仅使协会各项工作有了合适的载体,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各学校科技教育的开展,从而使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市科协、市教育局共同举办第三届青年创新发明大赛,鼓励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意。开展第三届“市青年创业先锋”评比,树立青年建功成才的时代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学习青年先锋、争当青年榜样”的良好风尚。
增强专业组的活动功能,发挥团体会员的作用。积极倡导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扩大参与面,丰富活动形式,深化活动内容,丰富和发展学校第二课堂。积极倡导把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列入素质教育的评估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为素质教育服务。
“低碳生活”是今年科普宣传活动的重点内容,为在青少年中宣传普及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关注低碳经济、走近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央文明办秘书组、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办公厅和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我的低碳生活——2013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协会组织我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参与学校安排专门辅导员进行专题辅导,学生结合网上辅导材料和活动手册,认真进行实践活动,提交实践报告,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市科协、是教育局通过组织青少年“低碳生活征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主动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整个家庭,进而使整个社会加入到建设低碳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中。
三、扎实开展农业科普工作
2013年的农业科普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指导、培训方式和技术交流平台,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技术水平,为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是:农业科普宣传广场化、电视化、电波化、网络化、短信化、电信化、课堂化和结对化。主要工作有:①推进科技惠民工程。通过完善实施意见,召开现场推进会,落实专家帮扶,表彰奖励等措施,推进帮扶结对致富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新三年规划和建设,引领农民增产致富。充分发挥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科技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使全市“一站一栏一员”覆盖率达100%、科技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②推进农民科学素质,组织“星火人才”、“绿色证书”、专利、网络、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等科技培训。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新三年规划和建设,引领农民增产致富。充分发挥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科技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使全市“一站一栏一员”覆盖率达100%、科技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建设好科技创新基地——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理工-端木银熙水稻育种研究推广中心,开展多方面的水稻育种研究推广工作。③推进“科技下乡”工作。积极参与了2013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既有书画家现场写春联、画年画送村民,又有图书优惠展销;既有健康体检、法律咨询,又有送科普书籍、青年志愿服务,深受农民喜爱。
四、加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科普宣传工作
由市总工会牵头,联合市人才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信委、团市委、市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以“促进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市万名职工职业技能操作大赛,共十个工种。开展第四届青年创新发明大赛,鼓励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意。开展第三届“市青年创业先锋”评比,树立青年建功成才的时代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学习青年先锋、争当青年榜样”的良好风尚。
市总工会组织和动员职工围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操作比赛等活动,重点抓好数控机床大赛;在吸收、消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改进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能工巧匠的积极作用;发挥劳动模范示范带头作用,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职工书屋建设,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
五、充分发挥媒体、网络为科学普及宣传的作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办好科普节目和科普栏目,宣传现代科技发展。加强科普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提高公民科技素质中的作用。①市文广新局在镇场广电站广播自办节目中开设科普宣传专栏,增加科普宣传时间;在“午间风”等名牌节目中增加科普内容,定期邀请专家进电台直播室讲解、答疑。②市报社发挥《日报》的党报宣传喉舌作用,及时报道我市科普工作动态,适时登载科技知识,办好“科技”、“环保”、“卫生园地”、“养生保健”、“科技创新”等科技、卫生、农业、环保等专版和专题科普栏目。③市环保局、科技局、科协、农委等开展以“节能减排除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印制了宣传材料3万份,借用科协布置在社区的厨窗多处、张挂宣传标语等进行科普环保宣传。建设和更新改版“科普网”、“启明星虞城科普网”、“文化网”、“农业信息网”、“公众环境信息网站-环保”等一批精品科普网站。继续办好部门自办的《生态》、《科普新视窗》、《农林信息》等刊物,增加科普内容的比例。
六、不断加强了科普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2013年的科普工作按照“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利用广泛的科普组织网络,集思广益,为我市的科普规划和科普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推动科普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优势,积极做好不同人群的科普工作;争取财政部门的协作和支持,对我市的科普项目加大了资金投入,使我市的科普事业有了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