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第1篇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直接投资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一体化的历史。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从生产活动到资本运动再到生产要素的移动都突破了国家的疆域,实现了国际化。

在这种国际化的浪潮中,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这种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最初起步于二战后的50年代后期。它首先出现于西欧,随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所有大洲和各大重要区域,以至于哈伯勒(Haberler, 1964)将我们的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

在经济一体化这个炙手可热的舞台上,跨国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扮演着世界生产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并且伴随着一体化进程而迅速壮大。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200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在经济生活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联系各国经济的传统渠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相对下降。因此,不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某一地区来看,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对旨在加强区内各国间分工与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就不能不涉及到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极为有趣又极为重要的线索:现代世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企业生产一体化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政策协调一体化导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上的一体化的统一。前者可以称为功能性的一体化,后者可以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导向型的一体化,指的是以跨国公司作为主导力量而推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进行跨国界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它的这些活动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促进和加强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种跨国公司导向型的一体化是企业行为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功能性的一体化,而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

而所谓宏观层次上的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是指地区内各国政府间在政策上通过协调,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推动成员国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国际性的经济协调组织,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甚至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来实现各个成员国之间贸易、人员、资本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地自由流动,达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性机构的一体化先于实际的企业生产一体化。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政府都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这两种推动力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能促进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Dunning and Robson(1988)指出,通过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商业一体化和地区性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关系 。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作为微观层次上的组织,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市场的力量,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通过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而政策协调导向型的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是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签订协议为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流动和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这两种现象的繁荣发展,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邓宁撰文称,迄今为止,人们很少尝试将这两种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资料的搜集也是很不够的。

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它的行为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究竟如何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跨国公司的行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产生影响的呢?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做出回答,正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三、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一体化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纵深和广阔方向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分工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国与初级产品提供国之间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二战后的国际分工随着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扩展。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配置、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合成为“不可分”资源、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并将国家间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引起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等各方面经济联系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复合一体化阶段。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进行细分,如研究与开发、采购、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财务等,并将不同的生产经营职能配置在公司整体需要且最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形成跨国界的价值链。设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互相配合,执行整个公司的某项或全部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跨国公司更多的不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一个网络结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的菲斯塔(Fiesta)汽车在欧洲的生产组织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网络化生产,欧洲福特公司设在英国不同地方的子公司分别生产充电器、配电器、仪表盘、油表、水表、插座、火花塞和绝缘器等;在比利时亨克生产车身部件、车轮;在德国维尔弗拉特生产变速器、引擎;在科隆生产车身底盘;在法国波尔多生产变速器;最后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进行组装,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逐步将其部分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等职能配置在不同国家,建立起复杂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

由此可见,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全球范围内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之一。

2.跨国公司的并购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因为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跨越各国的贸易壁垒等原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立了生产机构。这种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战后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就和西欧跨国公司在本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有着密切联系。以英国、德国为例:1962年~1988年间,英国对前欧共体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9.2倍,而同期对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仅增长6.1倍。德国的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前欧共体视作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比重大体维持在30%左右,投资总额从1976年的15.8亿马克上升到1988年的64.5亿马克。与此同时,英国和德国也成为欧共体其他成员国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1962年~1978年,前欧共体公司(不包括石油公司、银行及保险部门)对英国的直接投资从1.34亿英镑提高到20.32亿英镑,年均增长18.5%,比同期外国公司对英国直接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高出5个百分点。1986年,前欧共体其他成员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额为24.41亿英镑,1989年上升到45.78亿英镑,分别占同期英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0.5%和53.6%。1962年~1985年末,前欧共体对德国直接投资累计额达294.8亿马克,占同期全部国家在德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1%。

正是这种跨国公司的区域内部的交叉直接投资,将传统的国家间分工转化为企业内分工,加深了区域内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协作的依赖,为日后政府间签订经济一体化条约提供了内在的经济凝聚力。因此,跨国公司在区域内部的直接投资对该区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内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

由于国内市场的狭小制约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随着企业跨越国界的扩大经营,区域内相互投资增加,贸易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国际区域内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流量的大小是理解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我们以欧盟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欧盟内相互投资的增加,欧盟内部贸易额也持续增长。有资料显示,欧盟内部贸易额占当年贸易总量的比重逐年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34.5%上升到2000年的64%,几乎翻了一番。

4.跨国公司对区域内的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

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仅仅是形成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而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则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之间的互利互惠,区域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得以加深。

5.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而当代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外在动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张,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他经济组织。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超过40%的世界生产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贸易量超过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并掌握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75%的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金融领域和劳务领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然,今天的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原料贸易、制成品贸易和技术贸易。因此可以说,今天国际市场竞争已经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

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上的剧烈变化。因此,它们一方面要组建本国的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有必要与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结成联盟,彼此协调。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保持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优势,也需要联合中小国家的力量,协调行动。

四、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规则、促进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国际化、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深化了区域内市场、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市场开辟与市场替代的统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茆训诚:跨国公司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上海经济研究,1998(6)

[3]万建强: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J].经济纵横,2001(8)

[4]汤碧文:欧盟进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4(4)

第2篇

[关键词]东亚;最优货币区;层次分析法;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8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1-008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产业安全链重构:突破跨国“链主”纵向控制的理论和对策研究》(08BJY0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R&D的行为模式和技术转移问题研究》(06JJ790018)。

一、引言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指的是某一区域内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联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货币体系的过程。它是以欧元之父蒙代尔等人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一场货币体制革命。该理论认为,最优货币区是指由一些彼此间经济比较开放,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1]。这种最优货币区的主要特点是,在该货币区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区内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较协调,各成员国之间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各种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2]。目前,将区域货币一体化变为现实的是欧洲,1999年欧盟的建立和2002年欧元的正式流通,标志着欧洲大陆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货币联盟。

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几乎为零,亚洲各国也正是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惨痛的后果中认识到了亚洲进行货币合作的必要性。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3的财政部长通过了日本提出的东亚货币互换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在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下相互提供干预基金,建立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清迈协议”是一个以双边货币互换为核心的紧急融资框架,按照这个协议,亚洲地区已经缔结了多个货币互换协定,其中,2002年3月日本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缔结的日圆与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协定意义最为重大。在2002年7月召开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一项提案,为未来以单一货币为目标的亚洲货币体系描绘出大体的轮廓,这项提案认为大约到2030前后出现单一亚元、亚洲央行和货币同盟。2008年5月,第十一届东盟+中日韩(10+3)会议集中讨论了“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资金总规模,东盟和中日韩的出资比例,并于会后发表了《第十一届10+3财长会议联合声明》。拟构建“东亚外汇储备基金”,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区金融危机。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正在逐步蔓延,亚洲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因此,研究利用区域货币一体化和经济政策协调来遏制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的冲击,保护区域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引入经济特征指数,并采用层次赋权方法(AHP)计算经济一体化指数,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通过与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初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比较,结论表明,尽管亚洲最优货币区的建立尚存在大量障碍需要克服,但东亚地区已经初步具备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1.最优货币区理论

分析一个区域经济能否实现货币一体化,首先必须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同一化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加入最优货币区,必须对加入后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这是因为,统一货币区的形成,一方面能给参与者带来汇率稳定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参与者失去一定的经济自[3]。我们以某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决策过程为例,来说明经济一体化程度对加入货币区决策的重要性。如果某国与一个已经建立的货币区中各成员国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资金流动十分畅通,那么,某国加入这个货币区后,通过稳定汇率和统一货币的发行,可以使某国与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减少不确定性,这将为某国带来极大的收益。也就是说,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给中国带来的收益也越大。

另一方面,某国加入货币区后,必须让渡一部分经济自。假设出现一个未预期的供给冲击,使某国国内出现失业率上升和消费萎缩的局面,但某国又不能够自主调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就是加入货币区所导致的损失。但是,如果某国和货币区内其它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大,那么,国内的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而成为拉动区域内贸易的有利因素,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流出,在货币区内其它国家找到投资机会,失业的状况也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而得到缓解。因此,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的损失也就越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形表示这个结论。

图1、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与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损失

如图1所示,收益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损失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增加而减小,两条曲线相交处(G点)就是收益与损失相等处,一国从此处开始可以做出加入货币区的决策。因此,G点也是形成最优货币区的临界点。

2.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现实可行性

在亚洲,东亚、南亚、西亚和中亚地理上相对独立,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上都有明显差异,经济发展也各有特色[4]。既有中国、印度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也有韩国、新加坡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既有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东盟国家,也有以出口石油资源为主的西亚“欧配克”。从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来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亚洲来说是最高的,因此,亚洲的货币一体化,应当从东亚的货币合作出发,走次区域一体化向区域一体化过渡的道路,而不可能像西欧那样一次性地全盘一体化。

考察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包括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其次应当考察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最后是分析东亚各国的贸易依存度状况。

(1)宏观经济基本面

东亚共有10个经济体,既中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国土总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亿。从人均GDP来看,在东亚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当然,韩国作为“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视。除以上几个经济体外其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大,其中,日本的人均GDP是人均GDP最低的印尼的40倍。从经济发展态势来看,近十年来,经济增长率比较高的国家有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且这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控制的也比较好。从总体上来说,除日本外,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比较一致,但在通货膨胀方面,各国差异比较大,印尼和菲律宾的通货膨胀明显过高。通货膨胀率的不一致,表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较大差异,这给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协调方面增加了难度。

(2)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除了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各国的产业结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一国产业结构会极大地影响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实施,如果各国的产业结构相差太大,相同的政策措施会对各国产业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那么各国进行宏观政策协调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就相应加大了政策联动的成本。

20多年以来,东亚各国的产业结构变迁都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传统农业大国如中国、印尼、菲律宾都基本了工业化进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急剧下降。其次,除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以外,东亚各国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最后,服务业在东亚各国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在一些国家已经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之,产业结构趋同化是东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东亚实现货币一体化最为有利的一个先决条件。

(3)国际贸易依存度

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最直接的动因是实现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以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是衡量建立统一货币区是否必要的根本标准。同时,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成本问题,因此,任何区域共同体的设立都必须考察区域内贸易在本国贸易中所占比重。东亚各国的区域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口和出口的区域内贸易已经达到了贸易总额的45%以上[5],而且,在贸易依存度指标上,东亚各国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各国数据都达到了很高的趋同度。与西欧1979年时的状况相比,东亚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已经基本达到了当时西欧的水平[6][7],不仅在贸易比重上相差无及,在占GDP比重上也仅是稍微落后。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量测度

为了进一步定量测度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我们采取层次分析方法计算综合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一体化指数”,并将其与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经济一体化水平相比较。

在经济一体化程度测度方面,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因此,要得出综合性的经济一体化指数,必须对选定的经济特征变量设定权重。在这方面,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个较好的工具。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A.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能源政策分析、产业结构研究、科技成果评价、经济发展规划、人才考核评价以及发展目标分析等许多方面,AHP应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利用AHP设定指标权重的思路是:首先建立地区经济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个经济特征变量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经济特征评价指数。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前面对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性分析,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依存度三方面来描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而三大一级指标内部又包括一些二级指标(见表1)。

2.确定各指标权重

设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在判断矩阵中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设定的标度为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通过得分加总就可以得到指标权重。首先给出判断矩阵标度的含义(见表2)。

接下来,我们分别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见表3、表4、表5、表6)。

通过打分,可以计算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7)。

3.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的计算和比较

通过计算各经济特征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出区域内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进一步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由区域内各国家经济特征指数值的差异来确定,因此,经济特征指数的方差就成为度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可行指标。该数值越小,表明各国之间的经济特征差异越小,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Ei:

然后再计算Ei的方差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

结合东亚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我们计算得出其2006年经济特征指数值分别为27.14、34.55、26.44、32.19、35.20、20.59、22.28、17.89、34.17、23.8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9.52。应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出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其成员国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4.93。由此可以发现,目前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已经接近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水平,可以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在时机成熟时考虑发行仅在东亚内部流通的共同货币。

四、结 语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重新引发了人们对区域经济政策协调的讨论,这不仅需要我们对衍生品金融创新的风险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同时,也对各国在危机爆发时的区域政策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一轮的金融危机风险,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东亚地区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风暴之后,更有理由着手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进程。我们认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大致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东亚货币基金EAMF(East Asia Monetary Fund),用以应对类似目前的全球金融风暴和流动性紧缩危机;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MR的东亚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Rate Mechanism),初步实现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三是最终过渡到东亚单一货币区EACA(East Asia Currency Area)[8]。

总之,虽然现阶段建立起完善的单一货币区的条件还不具备,但东亚各国可以循序渐进地构建区域货币体系,通过区域层次的货币合作,确保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最终实现货币合作的目标。尽管东亚地区的相互贸易依存度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劳动等要素自由流动尚需进一步的发展,经济货币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东亚正在成为本世纪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联系正逐步加强,尤其是贸易自由化进展迅速,这些都为货币合作以及建立货币区提供了经济基础。货币合作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互动作用也已经被欧盟一体化的经验所证明,因此,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徐明棋.最优货币区理论:能否解释东亚货币合作?[J].世界经 济研究,2003,(10).

[2]Tamim, Bayoumi. A Formal Model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1994, 41:537-554.

[3]Mundell, Robert.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51:509-17.

[4]颜华国,蔡宏波,林舒.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基于Frankel-Rose内生性假说的新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5]林桦.从成本与收益看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6]Goodhart, Charles. European Monetary Integration [J]. EuropeanEconomic Review, 1996, 40 :1083-1090.

[7]Martin Feldste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and Monetary Union: Political Sources of an Economic Liabi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7, 11:23-42.

[8]陈淼鑫.最优货币理论及东亚单一货币区的构想[J].财经研究, 2002,(2).

Feasibility Study of East Asia Monetary Integration: Based 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Xu Bin1,Zhou Shaodong2

(1.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46,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China)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兴经济体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06-0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也把世界各国卷入了危机的漩涡。为有效抵制或化解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后果,许多国家积极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加强本国在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动力。后金融危机时代(post-crisis era),是指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能持续5~8年,或许更长。金融危机爆发后至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新现象和发展态势。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的主要表现

(一)加强金融监管

危机必然促使各国加快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加强国际监管协调的步伐。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宏大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2008年4月15 日,美国财政部对外公布了对冲基金“最佳行为准则”草案,草案要求提升对冲基金透明度,强化风险管理,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对于如何加强对评级机构、对冲基金、跨国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监管,如何提高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以及国际金融监管如何协调等关键问题有待于下一阶段解决。在欧洲,欧元区各成员国因为对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为实施大规模扩张型财政刺激政策使原有的债务问题更加严重。目前,多数欧元国家着手实施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

(二)美国信用下降,美元世界霸主地位日趋消弱

长期以来,美国巨额债务使得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出现了极大的动摇。直至2011年8月初险些出现的美国债务危机、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信用评级由3A下调至AA+,将美国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由AAA下调至AA+,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世界各国股市持续暴跌。美国信用评级下降,更加使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失去信心。而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对美元评级下调问题上,竟然还坚称美国绝无债务危机。他认为,投资美国国债无关信用评级,美国可以在任何时刻印钞票还债。然而,“印钞票还债”会促发美元贬值进而伤及投资者利益。对于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额的国家,其美元资产价值必然大幅缩水,促使本国减少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

(三)新兴国家经济复苏强劲

此次金融危机也给新兴国家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复苏迅速、强劲。21世纪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8%,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姣姣者,远高过发达国家2.6%的年均增长率。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2002~2010年的增长率印度超过7.5%、俄罗斯为6.6%、巴西平均年增长率3.6%,南非为3%。多数年份高于发达国家。

(四)超级大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

处于金融危机源头的美国终于认识到,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必将使美国在国际经济、政治地位日益衰落。2010年1月,美国政府决定实施“国家出口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美国农民和小企业增加出口,以有利于国家安全的方式改革出口管制,从而在5年内促使美国出口翻一番,并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政府认为,亚太地区是实现这以目标的主要地方。多年来,亚太市场已经成为美国货物和服务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在贸易政策的调整后,2010年美国的出口较上一年增长21%,达到12780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出口较上一年额飙升32%,达到达到919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此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市场复苏迟缓,使依靠向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注重开发其国内市场,提升内需,刺激消费。这也在客观上使美国的出口到这些市场有了更大的空间。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变革

(一)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理念

1.自由贸易协定促进WTO进程。长期以来,认为自由贸易协定阻碍WTO进程的一直处于主流观点。2008年以来,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持续增加,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一些经济学家对这种形式开始持肯定态度。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网络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善。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被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所接纳,只能通过和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参与到WTO中来。新理念还认为,南南国家以及南北国家的贸易结盟是北方国家多边贸易蓬勃发展带动的结果。现实中这两种模式的共存并竞争性运行,最终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

2.在区内不确立主导国家。在区内不确立主导国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TFA)的理论创新。这是与现行区域组织的常规做法有所不同的。从世界区域组织的发展来看,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区域内,都有一个或两个国家为主导国家,引领和带动区域内的经贸与投资活动和发展趋势。由于东亚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近,自贸区的建立应是促进合作,而不是合并控制。中国是东亚地区的一员,是域内和世界的经济大国,但却无意谋求地区合作的主导权,奉行“区内成员有平等的话语权,平等合作,共同决策,从而实现共同利益”。这种理论与实践确保了CAFTA内部的团结、合作;是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欧盟进行制度改革

2009年12月1日开始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将为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新动力。它为欧盟确立了新的条约基础,并使之更加民主、透明和高效。条约对欧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例如,在将来,在许多情况下一致表决制将被取消,特定多数表决制被扩大应用到数十个新的领域,这将使欧盟更加容易作出决议。

(三)新国际区域货币的成长

人民币成为跨境货物贸易结算货币。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弱点。为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中国政府适时作出重大金融政策决策,从2009年7月起,在上海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CAFTA域内使用。尽管人民币境外结算目前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对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需求主要也来自东盟各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非发达经济体,但人民币从国际区域性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的潮流涌动。2011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在144个国家和地区布局,2011年,全国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结算3603亿元,也显示了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进入了几何式爆发增长的阶段。

(四)自贸协定数量持续增加,“南北”型、“南南”型成为主流

为尽快地走出金融危机的低谷,恢复本国经济活力,并保持对外部市场供求的可持续性,多个国家积极展开区域合作。根据WTO的数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新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为15个,2007年为10个;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略有增加,达11个—2009年截至6月有5个。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目多达10个。协定主体以“南北”型和“南南”型为主。

“南南”合作协定更是层出不穷。以中国为例,2008年以来中国共签署了6个国际区域合作协定,其中有4个是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签订的。”北北”间或与新兴工业国之间的强强联盟可是双边商品结构更加高级化。如,日本与瑞士自贸协定(2009年2月签署),欧盟与韩国自贸协定(2011年7月生效)。

(五)区域一体化协定的涵盖领域有扩展

多年来,区域自贸协定的签署的内容,往往陆续签订若干个相关领域的协议,如,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而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是以涵盖“一揽子”条款的而达成的。此类协定涵盖领域基本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机制、甚至有的区域协定还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社会劳动保障等等。这是涵盖领域广泛、开放水平高的高质量区域自贸协定。在亚太地区,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四国组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内容不但包括上述各项内容,还包含有劳工、环境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六)“金砖国家“成为世界和地区经济拉动的中坚力量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这些国家的内部经济更加活跃,金砖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相互之间的经贸互动在加深。实际上,金砖国家的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经济影响力在其所在区域内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辐射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内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形成了联动效应。这一点,在中国周边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带动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金砖国家,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三国成立关税同盟在2011年7月正式取消关境,对外设置统一关税,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水平主要参照俄罗斯关税水平制定。在整个非洲,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是南非。南非早在1994年加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后,以自己在金融、基础设施、制造技术和科技的优势,带动了共同体11国的经济。在非洲大自由贸易区组建的过程中及成立后,南非仍是带动大非洲自由贸易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三、未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一)国家间经济互动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多年实践证明:南、北成员方在一体化中均获得相应的经济贸易利益。发展中国家要借助发达国家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发达国家更看重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如,欧盟与海合会2009年4月重新启动了自贸区谈判;2009年12月22日,欧盟理事会批准欧委会与东盟的单个成员国开始进行自贸谈判;2011年7月欧盟与印度的自贸区谈判又有新进展。目前,欧盟正在推行与乌克兰等6个国家的“东部伙伴计划”。除了欧盟以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将继续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双边自贸区。“南南合作”还将持续发展。

(二)走向有制度保障的区域“开放性”

1997至1998年,APEC(亚太经合组织)推出的部门提前自愿自由化计划遭到彻底失败,这意味着在非制度约束下使某些行业(部门)先行自由化,然后推动全盘自由化的途径是行不通的。实现贸物宣言提出的贸易自由化目标的路径亟待破解。笔者认为,APEC一小部分成员方进行了制度创新的实践,破解了“无制度”开放性的自由化无法实施的难题。与APEC的部门自愿实现自由化的原则相比,2006年5月实施由APEC成员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组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通过制度保障达到多领域的自由化:甚至还含有对劳工、环境两个敏感领域,而劳工和环境问题正是许多FTA设法避免的领域。TPP的开放性表现为对新成员的加入敞开着大门。TPP规定,APEC成员和“其他国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加入TPP。由于PPT框架下的自由化的实现是由制度来保障的,这对有条件参与其中的经济体有较大的吸引力。目前,有5个APEC国家就加入TPP已经进行了6轮自贸协定谈判。各方对在2011年年内达成自贸框架协议抱有信心。

(三)自贸区协定涵盖范围走向“高质量”

越来越多的的FTA更愿意将开放的领域扩大, 除了具备传统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减让内容外,还将出现与国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议题,如环境标准、食品安全、竞争政策、劳工合作等等,既可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又可获得更多的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机会,使区域市场的融合度更高,落实协定的成本更低。新兴经济体的数量增加,经济实力增强,具备与发达国家共同在此类问题上的探讨并达成共识的实力。

(四)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货币

2010年,中国跃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出口国。尽管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多以美元结算,但是由于美元币值的颓势及美国将长期处于巨额债务国地位,中国必将逐步降低使用美元结算的规模,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及其他国际货币进行贸易结算,这将更有利于中国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人民币日益升值也吸引国际社会将人民币作为保值、升值的外汇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三个阶段进行;中国早于2009年6月推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措施,涵盖中国55%的贸易额;2010年7月,以北京为海外银行及结算银行(Clearing Bank)成立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2012年,在东亚,人民币已经超过美元和欧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参考货币。 韩国、印尼 马来、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货币汇率跟随人民币变动的紧密程度超过美元。人民币影响力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联度增强。人民币有望在未来10~15年跃升为国际货币。

参考文献:

[1] 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4).

[2] 陈爱蓓.WTO与区域经济集团之经合关系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3] 赵 颖.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榆林学院学报,2010(1).

第4篇

关键词:区域货币合作 最优货币区(OCA)理论 区域货币一体化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其中欧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最引人注目。与区域货币合作直接相关的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简称OCA理论)。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迄今为止几个影响较大的区域货币合作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对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的比较后,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 (R.I. McKinnon )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 (P.B. Kenen) 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 (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 (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也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有些标准难以量化,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第三,这些理论在强调组成货币区的正面效应时忽视了一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问题。加入货币区在给一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特别是,货币是一国经济主权的象征,加入某一货币区即意味着该国对其主权的放弃。因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一个考虑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展。传统的对最优货币区的研究视角是短期的、静态的,侧重于现实约束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滨田宏一 (Hamada,1985)研究了一些国家加入货币区的福利含义。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加入了私人部门的自由选择权和自由放任思潮。克鲁格曼和奥博斯菲尔德(Krugman & Obstfeld,1998)也对该理论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通过GG一LL模型判断加入货币联盟的时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实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逐步从相对孤立的宏观经济稳定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上,汇率制度本身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工具。新的研究不仅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性的假设,综合了各种关于最优现实标准的探讨,而且提供了从动态视角阐释”最优”的研究思路。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对称性的动态联系,成为主导最优货币区成本一收益判断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判断,从关注成本——收益的现实约束状态,放到关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和实质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同区域内部对称性增强之间的动态前景上,研究的视野更加宽广。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实践

1.欧洲货币一体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的前身)就开始了进行货币一体化的尝试,一直到2002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流通,成为欧元区各国惟一的法定货币。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正如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杜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

随着欧元区资本市场不断一体化发展,欧元区国家投资者,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愿意在欧元区而非国内市场借债,单一货币欧元为在国际市场融资带来的优势,同时投资银行费率的降低和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也带动欧元区的主权债券发行的增长。以欧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已经远远超过以美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比重。伴随着欧元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巨大的具备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拥有了挑战美元作为最大储备货币的潜力。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将外汇储备多元化时越来越青睐于欧元。2006年末,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降至约64.7%,而与此同时,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99年17.9%升至2006年底的25.8%。随着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屡创新高,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也会不断提高。

第5篇

摘要:本文在“冰川成本模型”理论基础上,利用厦漳泉城市商品相对价格方差的时序变化趋势,考查闽南金三角市场整合程度,以此反应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实证结果表明:厦漳泉地区间市场整合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意味着闽南金三角一体化逐渐深入,但是厦门、漳州市场分割仍比较严峻。

关键词:厦漳泉;同城化;市场整合

引言

厦门漳州和泉州通常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在地理位置上东临我国台湾海峡,是我国第四大沿海区域经济体。在福建9个地级市中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人口在2012年就已超过1666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4.78%, GDP超过9532亿元,占全省 48.27%,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最近几年,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闽南金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三地的空间距离进一步拉近,人才流动、物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流动频繁,历经了20 世纪80年代开放,90 年代闽东南地区的开发,21世纪初成立厦漳泉城市联盟之后,2011 年 9月8 日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在厦门正式签署协议提出至2015 年厦漳泉初步实现同城化,给跨市域的公共建设产业集群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厦门、漳州、泉州在地理上接近,文化方面更是融为一体,东临我国台湾海峡,南接珠三角,北承长三角,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人口在 2012年超过1666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4.78%,GDP超过9532 亿元,创造了福建省48.27%生产总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厦门、漳州、泉州共同构建“闽南金三角都市圈”的构想就已经提出。

经历30多年来开发与大力发展,厦漳泉三地区空间距离进一步的缩小,物流、信息流、人流等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互补性强,具备了合作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基础,使得闽南金三角成为集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于一体的最具活力的地区。随着2009年5月,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文件正式,厦漳泉同城化的呼声更大,2011 年 9月8 日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在正式签署,明确指出,将于2015 年厦漳泉初步实现同城化。

然而,闽南三角洲的一体化能否如期按理论界规划的蓝图进行,引起广泛的关注。一种观点认为闽南金三角洲行政的壁垒依然存在,市场分割程度趋于严重,或至少市场的整合程度并无多大的改善。而有些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厦漳泉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步深入,促进厦漳泉同城化的力量要大于分割的力量。因此, 定量分析闽南金三角区域城市间一体化程度其变动趋势, 这是一个兼具有较强的学术和政策参考意义的课题。

一、厦漳泉同城化测度

1、厦漳泉同城化的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厦漳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指标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例如,鲁晓东和李荣林(2009) 采用的是区域间资本流动,Kumar(1994) [1]采用的是区域间劳动力流动,赵永亮和才国伟(2009)[2] 采用的是市场潜力指标。刘生龙(2011)[3]采用委托交通部2008年我国各省份间的货物运输周转量,来测量我国各省份间的贸易往来,进而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Naughton(1999)[4]采用的是投入产出表中我国各省份间的贸易流量。胡向婷、张璐(2005)[9] 运用产业结构指标考察地方市场分割的程度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专业化的影响。

本文拟参考万伦(2009)[5]、Frankel and Rose 方法,基于“冰川成本”模型构造价格变 动方差作为厦漳泉城市群间贸易壁垒的测度指标,进而分析厦漳泉经济市场同城化的整合程度。根据Heckscher[6] “一价定律”理论及Samuelson [7]“冰川成本”模型。从长远来看,套利机制

将使地区间价格趋于一致,然而,由于存在路耗、运输基础设施、行政性壁垒等形式的交易费用(将像冰川一样融化掉一部分)的存在,将会阻碍套利机制的作用,最终导致地区间价格偏离“一价定律”,导致价格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就是所谓“冰川成本”模型,价格偏离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分割度。也就是说,在控制由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不同所引起的地区间价格波动情况下,由贸易成本引起的价格波动幅度越大,表明地区间贸易壁垒越高,市场分割程度就越严重,越不利于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各地区价格指数原始数据往往较容易获得,可满足较长时间数据分析的需要,保证论证结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数据来源是2000-2011年福建省统计年鉴连续统计商品价格指数,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测量厦漳泉同城化模型的建立

根据“冰川成本”模型,参考刘刚[8]、万伦来[5]等学者,得到两地商品价格波动差异计算公式:

其中,I,j表示相邻城市,t表示时间,k为某种商品,p(i,k,t)为 i地区k商品t年的价格,(1)式显示I,j两地区间t年K商品的相对价格波动,I,J两城市间所商品相对价格波动的加总反映两个城市整体市场整合进程。然而,城市间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本文把影响商品相对价格波动因素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商品本身特性有关,波动相对比较大,二是,与商品无关,与两地市场地市场环境如行政贸易壁垒有关。由此本文参考万伦来方法,采用去平均值的方法消去第一类因素影响,只保留由贸易环境引起的相对价格波动。ΔQ(k,t)表示厦漳泉三个城市在t年,k种商品的平均相对价格波动数,得到(2)公式,如下:

二、厦漳泉同城化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2),利用2000-2011年闽南金三角州地区的商品价格指数,得出厦漳、厦泉,泉漳、厦漳泉贸易壁垒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2000-2010年期间,闽南金三角州地区间贸易壁垒整体平均值介于(0.00008,0.00023)间波动,呈微弱下调趋势,说明厦漳泉市场的整合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整合的力度不是很明显。

厦漳地区间的贸易壁垒相比较而言比较大,主要由厦门、漳州两个地方的贸易壁垒高引起的,图2显示,厦门和漳州价格波动方差都比泉州的高,特别在2000-2007年期间。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比较快速,自给程度也相对较高,对邻近城市的依赖性比较低。同时,厦门作为较发达的港口城市,主要以对外贸易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厦门对邻近区域的贸易。漳州发展相对落后,主要以农业为主,厦门与漳州的地理环境相似,以致漳州的农业无法对厦门产生互补性,减少了漳州农产品往厦门贸易的可能性。然而,2007-2010年期间,漳州与厦门的同城化取得一定突破,归功于漳州与厦门两地政府多方合作,平等对话。首先,建立、完整厦门与漳州的城际交通运输网络,海沧大桥,浦东跨海大桥、高速公路、城际高铁,翔安海底隧道的开通,城际公交车、客车网络的不断完善等举措大大地缩小了两地的空间距离。其次,厦门港口与漳州港口的合并,形成了分工合理、协作有序的港口群,不仅有效地发挥的厦门、漳州丰富的港口资源,而且最大限度的带动厦门、漳州产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厦门、漳州政府协商,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厦门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把相对落后产业向漳州的转移,加大漳州工业化进程。同时,厦门大学在漳州的建立,带动漳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漳州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总而言之,厦漳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够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两地的协调发展,加深厦门与漳州经济发展的依赖度。

厦泉、泉漳贸易壁垒相对比较小点,泉州由于民营企业活跃,产业集群集中,产业链配套完整,泉州不仅依赖厦门、漳州港口进行海外贸易,同时,厦门、漳州市场也是泉州企业主要战地。体现泉州对邻近区域市场的包容性更大,依赖性更突显,整合程度也更明显。

本文在得出地区间贸易壁垒同时,为进一步地分析漳州、厦门、泉州各个市市场分割程度,参考陈敏(2004)、万伦来(2011)的处理方法,把相邻厦漳和厦泉价格变动方差合并后求平均值后得到厦门价格变动方差表示厦门贸易壁垒程度,同样方法分别得出漳州、泉州贸易壁垒数据。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同一区域各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的贸易壁垒也存在差异性,说明不同地区市场分割程度不同。具体而言,泉州的贸易壁垒比较低,经济开放性高、与邻近区域的贸易往来比较密切,市场整合比较好。而厦门、漳州处在经济的两端却表现出相当的市场分割程度,表明了厦门的对外经济明显及其对国内贸易的排挤作用,市场分割程度相对严峻。

最后,本文还发现一个可喜现象,自2006年以来,厦漳泉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出现收敛的趋势。也就是说,闽南金三角地区间市场整合程度逐步提高。这也说明了三个地方的政府取得某种程度的默契,齐心协力共筑平台,努力促进区域一体化。但是,闽南金三角洲的一体化的进程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计算价格波动方差来反映市场整合程度的方法,检验闽南金三角地区同城化进程,结果发现:厦漳泉市场整合呈现微弱下调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三个地方贸易壁垒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市场分割表现为收敛态势,意味着闽南金三角同城化进一步深入。值得注意的是,厦漳泉市场整合力度并不是很显著,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厦门、漳州的市场分割程度相对较严峻,泉州市场包容性较好。

由此可知,制约厦漳泉同城化进程的一些技术上硬件约束和制度上障碍仍然存在,各级政府应该共筑平等对话平台,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闽南金三角洲的一体化,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半小时城际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人才的自由流动机制、加强城际产业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等。(作者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课题基金项目:省教育厅课题厦漳泉同城化与物流一体化研究(JB12582S)

参考文献

[1]kumur a.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inter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china : production,trade and marketing[M].goodman D,SEGAL G. China deconstructs:politics,trade and regionalism.london:routledge,1994:17-23

[2]赵永亮,徐勇. 国内贸易与区际边界效应――保护与偏好[J].管理世界,2007,(9).

[3]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2011(3):72-82.

[4]naughton b.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an’s markets[Z].paper on 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each,stanford university,1999:18-20.

[5]万伦来,杨燕红,王立平.中国省际贸易壁垒的地区差异与时序变化——来自中国28个省(市)1985-2006年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9(1):19-25.

第6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张强莉等,2006),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赵华等,2006),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尚永胜,2006),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3)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和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4.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要研究制定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向以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主的体现高科技特点的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5.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7篇

本文在理论上充分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与长三角的关系状态,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对上海发展的制约及上海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推进长三角经济实现全面一体化的同时,尽早将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的思路与对策,以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长三角;有限一体化;上海发展战略

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逐步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的行列,就必须加强同长江三角洲(下文简称“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与技术合作,并且在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探索出一条同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一、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表现

“经济一体化”一词源于世界经济的范畴,以后被用于解释各不同地域的经济联合。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按协调与联合的程度,一体化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面一体化。它是指区域内各省市经济达到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充分融合。从区内看表现为经济融合程度更高;从区外看则表现为区内福利的增加高于区外福利的增加。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主体在市场自发力量的驱动下追求特定区域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实现主要靠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互动。功能性一体化是由经济活动本身高度密切关系为基础而保证区域内省市经济整体性增加的过程。制度性一体化则是以一定的区域协定和组织形式为框架的一体化。两者相辅相成,即以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的功能性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度,进而也为制度性一体化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标志包括:市场的一体化,产业结构、布局的一体化,城市主要经济功能的一体化,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体化,管理制度政策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

2.有限一体化。它表示区域内各省市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一种相互妥协和有限的经济联合。从整体看,区内的经济正趋于融合,但融合程度不高;区内福利有所增加,可是有不平衡现象,福利的整体水平未必高于区外;区内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仅初具雏型,但其中需要协调的问题不少;功能性一体化进程刚刚起步,制度性一体化尚“待字闺中”,等等。当前,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处于有限一体化的阶段。对照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标志,我们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有限性。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市场一体化。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基本上完成了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但是在各地政府的主导下,市场体系建设的宗旨首先是保护和发展本地经济。因此,各种市场都呈现出很强的本地特色和相互分割的特征。即使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上海,除证券、外汇、期货、黄金、钻石这样一些全国性市场以外,其他类型市场的运作范围也仅限于本市,而无法实现跨地区的整合。

(2)长三角的产业规模比较大,等级层次比较高,体系也相对完善。但是产业一体化的程度却不高。由于竞争手段较为单一,长三角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制造业。据调查,在相距不远的15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选择了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8个城市选择了石化业,12个城市选择了通讯产业等。

(3)在长三角,尽管上海的经济中心功能较为突出,但由于某些功能的能级不高,功能的替代性较强,因此带有行政色彩的主要经济功能的盲目争夺依然存在,从而使功能性一体化进程受到阻碍。例如,除上海以外,南京和杭州都认为在本省或以其为核心城市圈中具有经济中心城市的一切功能;苏锡常和嘉兴湖州都将成为某一领域的制造业中心或工贸城市;宁波港、南通港、苏州港都在争做副中心港口,等等。

(4)在经济运行方面,长三角的各城市在一定层面上有些协作与联合,但是,整个长三角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体化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在许多方面还是非一体化的。比如,高速公路的收费是各自为政,区内货物的联运机制尚未建立,异地融资机制还不便捷,信息的互换仍不畅通等。

(5)长三角在管理制度和政策一体化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如建立了15个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具体的办事机构——协作办等。然而在长三角各城市都以我为主来确定自身发展目标的情况下,15个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只能停留在对话层面,而无法建立一个具有跨界功能和操作手段的权威机构。另外,一个城市的免检产品到另一个城市还要再检等的行政或制度壁垒现象比比皆是。至于政策层面,那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6)从整体看,长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推进得最快。陆路交通主干线基本实现了一体化,邮电通讯一体化的成果已让人们充分享受。然而,海空运输的整合有限,以及它们同陆路交通的链接还有不畅的地方。就是在陆路交通中,各城市边界断头路现象还十分严重。

(7)长三角多数城市属于太湖领域,生态环境状况是唇齿相依。在环境保护一体化方面出现的情况是“倒一体化”,即污染是一体的;但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却是非一体化的,其主要表现为河流的上游城市不断排污,下游城市却在花大本钱治理。

二、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与长三角的关系状态

在长三角经济有限一体化的条件下,各城市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目标时,都在挖掘更多的资源,拓展更大的空间,因此形成了一种竞争多于合作的格局。上海同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具有这一明显的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三角对上海的依存状态是:接轨上海、接受辐射、顺搭便车、以我为主、加快发展。这种关系状态从长三角各城市发展的口号、战略思路和城市定位中可见一斑。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口号是:借船出海、借网辐射、借市融资、借脑生财。

(1)利用上海的海港、空港等大型基础设施为其服务,以节约巨额的基础设施投入。旅游大省江苏和浙江和海外游客大多从上海出入境,这就节省了两省各自建设国际机场的巨大资金的投入。还有就是在上海港的利用上,长三角内其他城市占了2002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总量中的很大一部分,湖州80%的出口通过上海的港口运往世界各地。

(2)在扩大外资吸引上,利用上海这一制高点降低成本。随着上海城市设施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区位优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进驻上海,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已有184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进驻,这些机构普遍把上海作为“中心店”或“总部”,目光则投向长三角地区,在那里建立生产基地、出口基地与分支机构,并将其作为未来的投资重地。长三角地区正是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通过上海这一吸引外资的制高点,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3)在产业发展上,积极搭上海的便车。在长三角内各城市股票、债券的发行,外汇买卖和同业拆借都是利用上海的金融市场来进行的。截至到2002年底,长三角地区浙江6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41家,累计筹集资金共173亿元,江苏8市的这两个数值分别为45家和199亿元。同时,上海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则促进了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上海丰富的技术人才资源,也成为各地争夺的对象。同时,上海信息资源丰富,联接上海信息网,吸收信息资源,并依托上海,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的信息交互网,也成为区内各地搭便车加以免费或者低成本利用的有效资源。

2.长三角产业关系状态是:制造业水平竞争激烈,服务业中的低端行业存在竞争,高端行业则是上海独领。尽管长三角的自然资源贫乏,但其资源的转换能力很强,因此制造业普遍发达是长三角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市场分割和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城市制造业调整方向非常接近,行业选择经常重叠,从而造成了制造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详见表1)。

表1 上海同周边4城市工业支柱产业比较

━━━━━━━━━━━━━━━━━━━━━━━━━━━━

┃  上海  ┃  苏 州  ┃  无锡  ┃  杭州  ┃  宁波  ┃

┣━━╋━━━━━╋━━━━━━╋━━━━━╋━━━━━╋━━━━━┫

┃ 汽车制造 ┃ 电子通讯 ┃ 电子通讯 ┃ 电子通讯 ┃ 电子信息 ┃

┃ 工 ┃ 精细化工 ┃ 精密机械 ┃ 机械制造 ┃ IT产业  ┃ 石油化工 ┃

┃ 业 ┃ 精品钢材 ┃ 精细化工 ┃ 家用电器 ┃ 精细化工 ┃ 钢铁造船 ┃

┃ 支 ┃ 电子信息 ┃ 新型家电 ┃ 纺织制品 ┃ 生物医药 ┃ 机械制造 ┃

┃ 柱 ┃ 通信设备 ┃ 高档纺织 ┃ 石油化工 ┃ 医疗器械 ┃ 纺织服装 ┃

┃ 产 ┃ 生物医药 ┃ 生物医药 ┃ 生物医药 ┃ 家用电器 ┃

┃ 业 ┃

┃ 轻工食品 ┃

┃ 新材料 ┃

┃ 汽车零部件 ┃

━━┻━━━━━┻━━━━━━┻━━━━━┻━━━━━┻━━━━━

在服务业,低层次的行业同样存在竞争,如杭州菜打入上海的餐饮业,一时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各城市的专业市场发育得较好,因此批零贸易活动频繁,竞争激烈。但是在服务业的高端行业中,如金融、知识创新与服务等领域,上海则起着引领的作用。如2002年上海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2.5%,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6%,而同期杭州的这两个比重分别为6.1%和0.8%。

3.长三角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状态是:离散与集聚并行,离散趋势大于集聚趋势。由于行政区划的关系,加上各自发展目标的差异,长三角城市空间的发展会形成三大产业聚集圈和城市圈。其一是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圈,包括苏锡常、南通和嘉兴;其二是以南京为首包括镇江、扬州、泰州的城市圈;其三是以杭州为主包括绍兴、湖州、宁波、舟山的城市圈。在三个城市圈之间存在着一种圈内集聚、圈外离散的倾向。如南京城市圈的空间发展目标,就是以南京为核心,以“一小时单程出行时间为标准”,建设都市圈网络,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地位,强化圈内经济的联系与协作,加快南京城市圈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又如,苏州、无锡和南通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分别为19.5、11.9和6.1,而南京仅为5.6;嘉兴这一强度指数为7.1,高于宁波的7.0,低于杭州的8.6。而在城市圈内,尽管为了共同的某些利益会促成要素集聚,但是由于缺乏共同的政府任期目标,因此离散倾向依然存在。如苏州要同上海争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并着力打造IT产业,以便成为“单项冠军”。

除此以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配置方面的空间离散倾向也十分明显。第一,浙江准备在未来7年投资600亿元构建一个“四小时交通圈”;苏南和浙北已通过苏、嘉、杭高速公路相连通,宁杭高速公路即将完工,这样在陆路江浙两省就形成了一体化网络,并绕开了上海。第二,宁波港和南通港正在投资扩建,并打算成为副中心港;张家港、常熟港、太仓港三港合一的苏州港也想成为上海航运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配套港。在货运量增长既定的情况下,货柜的分散在成本与服务的作用下必然成为可能。第三,由于航班东移,给昆山、苏州、无锡等地的外商带来不便,苏南准备筹资建设国际空港。第四,物流业已成为各城市争夺的对象,如苏南将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型商贸市场为依托,建设苏州、无锡、常熟、吴江、南京5大专业物流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大量的物流从上海离散出去。

三、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长三角其他城市发展对上海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形成的制约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会对上海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形成一定的制约。这种制约来自于争夺资源、市场、投资和同位竞争,即其他城市为集聚更多的要素促进自身发展而同上海拼资源、拼政策、拼成本和拼服务。

1.拼土地资源——上海处于劣势。从2001年开始,江浙两省为了做大城市规模,掌握更多的土地资源和获得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城市区划的撤并工作。例如:萧山、余杭并入杭州,目前杭州的占地总面积达到了1659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也达到了3068平方公里;苏州将吴县并入市区,使其总面积达到了8488平方公里;无锡将锡山市并入使城市总面积也达到了465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宁波的城市总面积也达到了9365平方公里。另外,南京已将江宁并入市区,常州也将与武进合并,等等。

2.拼优惠政策——上海毫不占优。我们将苏州、无锡、杭州、宁波4个城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一归纳,从中可见一斑(见表2)。

表2 苏州、无锡、杭州、宁波4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汇总

━━━━━━━━━━━━━━━━━━━━━━━━━━━━━━━━━━━━━━━

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A.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A.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起,减按15%的税率┃

┃征收所得税;

┣━━━━━━━━━━━━━━━━━━━━╋━━━━━━━━━━━━━━━━━━━┫

┃B.经营期10年以上,自获利年度起通过“先征┃B.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值达到去年总产值的┃

┃后返”方式,享受“两免三减半”,先进技术┃70%,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企业享受“两免六减半”,产品出口企业享受┃

┃"两免全减半";

┣━━━━━━━━━━━━━━━━━━━━╋━━━━━━━━━━━━━━━━━━━┫

┃C.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从┃C.新办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日起2 年内免┃

┃获利年度起,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第6~10┃征所得税,从获利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 ┃

┃年减半征税;

┃半”,第6-8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

┣━━━━━━━━━━━━━━━━━━━━╋━━━━━━━━━━━━━━━━━━━┫

┃D.对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五年内免┃D.高新技术企业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原材┃

┃征房产税,除教育附加费以外,免征其余由税┃料和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

┃务部门代征的各项费用,缓征投资方向调节税┃

┣━━━━━━━━━━━━━━━━━━━━╋━━━━━━━━━━━━━━━━━━━┫

┃E.外企所获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且经营5 年┃E.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除国家限制出口┃

┃以上,退还已纳所得税的40%,投资于出口型┃或另有规定的产品以外,免征出口关税。 ┃

┃或技术型企业则全额退还;

┣━━━━━━━━━━━━━━━━━━━━╋━━━━━━━━━━━━━━━━━━━┫

┃F.外企采购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置设备┃

┃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扣

━━━━━━━━━━━━━━━━━━━━┻━━━━━━━━━━━━━━━━━━━

以上4个城市税收政策优惠的特征,归纳起来为“免、减、返”的全面优惠。

正因为政策的优惠,上海周边城市在引进外资方面有了极大的进展。如:2002年苏州实际引进外资48.14亿美元,同上海的50.3亿美元已相差无几;同期无锡达到17.4亿美元;宁波达到12.47亿美元;杭州达到9.67亿美元。

3.拼直接成本——上海处在高地。我们所说的直接成本,主要指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及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水、电、通讯成本等,不包括原材料成本。从总体上讲,上海这方面成本都高于周边其他城市。其中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明显高出一截。如上海的工业地价平均每亩60万元,而苏州为每亩15万元,宁波为每亩10万元。在同一层次竞争中,成本高意味着优势的丧失和吸纳投资能力的下降。

4.拼服务体系——上海不够完善。上海周边城市在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服务体系的建设,并且已初见成效。比如苏州昆山已形成了“三大服务体系",即外商投资审批时的一条龙服务、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营;并建立起沟通政府和外商之间的“三个渠道”,即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外资企业沙龙;还成立了为外资企业提供服务的“三个中心”,即外商服务受理中心、外商配套协作中心、外商投诉中心。

在这方面上海就显得力不从心。比如一个外商要投资上海的房地产业,仅所有的审批手续办妥,就要有100多个图章,外加无法事前确定的前期成本。投资者(除个别)在上海真正享受服务的要求要得到满足尚需时日。

上海受到以上制约的根本原因在于:(1)上海的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同处于由粗放向集约的过渡阶段;(2)长三角各城市政府任期目标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3)上海政府过多地支配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构和市场的发育,从而使整个经济的扩张缺乏内在动力和活力。

四、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实现新一轮发展战略的优势

尽管在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的发展会受到某些制约,但也具备很突出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化解制约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新一轮发展战略的基础。

1.城市发展定位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上海城市发展的定位从原来服务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转为服务于“一个现代化、四个中心”。这是城市定位的深化,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根本性目标。这个战略起点高,要求也高,这是长三角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同时上海城市发展的各阶段性目标都必须服务于这个根本大战略。

2.城市金融功能优势。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是金融。目前,上海已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并且正在向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迈进,因此具有较强的金融功能优势。首先,金融功能主体——各种金融机构云集。目前除四大国有银行以外,国内各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中资保险公司等在沪都设有分行与分支机构;到2002年,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54家,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有30家,22家在沪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内业务的总报告行。其次,金融功能平台——金融市场体系较为完备。上海已建有银行同业拆借、证券、期货、外汇和黄金市场。再次,金融功能能级较高,2002年银行同业拆借成交金额达到了11.84万亿元;外汇成交额为971.9亿美元;各类证券成交额为4.85万亿元;保费收入为239.34亿元,等等。

3.城市口岸优势。其中包括港口和空港优势。上海港即将成为全球第3大港。到2002年末,上海已拥有114条国际航线,与96个国家和地区的275个港口建立了海运业务联系,全年货物吞吐量达2.6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861.2万国际标准箱,预计到2003年底将超过900万标准箱。浦东、虹桥两大空港全年共起降航班22.5万架次,进出港旅客达2471.81万人次。

4.城市科技和教育优势。2002年上海共取得科研成果1418项,其中国际领先的有6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603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19963件,专利授权量6693件;全市已累计建成2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内共有502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获得认定,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57.8%。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8所,成人高校30所,在校学生达33万多人。在人才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第一构成要素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将决定一个城市的潜在发展能力和优势。

五、发挥优势,突破障碍,化解制约,创新机制,在推进长三角经济实现全面一体化的同时尽早将上海建成又一世界级城市 1.确立一个观念:竞争力的提高源于创新,同时也源于合作。这个观念的确立,就要求我们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制度制新、工具创新等来提高内在的竞争力,同时在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过程中提高整体竞争力,即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使整个长三角的竞争力都有所提高。另外,这一观念的确立对上海人潜意识中“经济霸权主义”思想是一种否定。

2.制定一个战略:推进长三角经济从有限一体化向全面一体化方向发展。有限一体化是一个阶段,全面一体化才是发展目标。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有责任在这方面作出令兄弟城市信服的选择,即有利于打破有限一体化和推进全面一体化的事情多做,不利于推进全面一体化的事情少做。我们认为,推进长三角经济全面一体化这一战略应作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这一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要以相关的法律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指导实践。

3.理清一条思路:抢高度、提功能、扩服务、聚流量、做枢纽。要做好这15个字,必须注重定位和分工。

(1)所谓抢高度,就是要抢占高端市场(金融市场、期货市场、大物流市场等),高端产业(第二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如航空业、宇航业等;第三产业中的知识服务业),高端功能(资本集散功能,知识服务功能,中枢管理功能等)。

(2)提功能,就是要通过各种要素的进一步集聚来增强某一主要经济功能的能级。如进一步吸聚国内外大公司的地区总部和外资银行分行人驻上海,以提高上海的资本集散功能和经济中枢管理功能,从而以强功能来带动和串联周边城市相对较弱的功能,并形成一个覆盖整个长三角的功能体系。

(3)扩服务,就是要扩大服务的地域范围,增强服务的深度,提高服务的质量,形成配套的服务网络和完善的服务市场,以服务带动要素流动,并支撑GDP的增长。

(4)聚流量,主要是集聚人流、资本流和信息流,以人流促进技术流的生成,以资本流和信息流掌握物流和能流方向,从而使上海真正成为枢纽型城市。

4.找准一个切入点:功能性一体化先行,制度性一体化跟进。由于功能性一体化是建立在市场和社会分工这个平台上,可以避开行政壁垒,因此能够先行一步。然而,制度性一体化必须跟进,否则功能性一体化进程会得不到制度的保障而受阻。功能性一体化先行的核心就是市场的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可以带动相关功能的一体化,并促进制度性一体化。

5.采取一揽子对策:

(1)构筑长三角的高端市场集群,使上海成为企业家、银行家和投资者、创业者的城市。上海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推进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建立较好的市场基础。同时,集合长三角的港口优势,实行合理分工,培育好航运市场;利用上海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壮大服务市场,依托长三角良好的基础设施体系开创交通运输市场和信息市场,并以更多的市场机会来吸聚广大的企业家、银行家和投资者。

(2)根据上海优势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引导建立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网络。首先利用企业外部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打破行政区域,推动网络型产业组织空间结构——产业群落的形成;其次,将产业联系内部化,通过关联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形成若干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跨地区企业集团;再次,上海郊区同江浙接壤的地区,其产业可以同周边相对发达的产业进行反配套。从而由上海周边城市带动上海远郊的发展。

(3)利用长三角丰富的人才资源,由上海发起建立一个区域一体化的创新网络。这个网络包括研发网络、信息技术交流网络、科学实验室共享网络、成果转化服务网络、风险投资网络等,创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长三角企业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并且有利于推进上海的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第8篇

[关键词] 创新区域合作合作创新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发展体系问题的三个创新模式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实现区域合作创新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根据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报告研究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拉大。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性始终客观存在,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针对中国区域经济技术转移、扩散、产业升级的要求,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进一步消除发展中的障碍,需要尽快正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所以区域间的合作就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器,研究区域合作创新问题就势在必行。

一、区域合作创新的内容分析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科学技术资源,壮大整体对外竞争能力,实现自己创新发展的模式。同时,其区域内部各企业与研究机构,政府机构之间有着明确的合作目标,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最终促使创新成果的发生,这也是合作创新内容的一部分。

其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1.企业、高等院校、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如进行联合与兼并,实施共同的R&D活动,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等。

2.服务机构的合作,尤其跨区域信息、金融、人才交流网络的相互对接与联合,如组织企事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学习等活动。

3.政府机构间的合作,除了指政府在创新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还有创造一个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如政府间通过签订协议实现原材料和能源供给的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为区域间的沟通创造条件。

4.进行整体的创新合作,走向创新活动的区域一体化。区域创新发展的具体模式,如区域产业开发模式,区域空间布局模式,区域整体经营模式和区域整体管理模式等。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又有五种,即合同创新模式、项目合伙创新模式、基地合作创新模式、基金合作创新模式和研究公司创新模式。

二、区域合作创新的动因分析

我国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东西互动拉动中部,逐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顺应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区域与区域之间在区域经济建设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如产业结构雷同;项目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投资分散而形不成经济规模;区域保护主义出现,市场分割和经济摩擦加剧;收入分配和地区经济水平差距拉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造成浪费等。这些都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经济信息不完全,渠道并不畅通,区域间的合作联合受到人为的分割。

从微观领域企业的角度,我国区域及企业现阶段的R&D的能力都不强,模仿创新的能力有限,更谈不上什么自主创新了,就算可以进行模仿创新那么合作创新应该是实现创新的基础。特别是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是企业增强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协同经济理论的角度,在现代经济中,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希望能够实现区域协同,并提出协同经济的思想,认为成功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协同能力。协同效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合成一个企业以后,其产出比原先两个企业的产出之和还要大的情形,即“2+2>4”的效应。那么区域之间的协同效应也就促使两地区之间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另外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也使得合作创新成为必要的选择。

从共生经济理论的角度,共生经济是指独立的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形成共生体,所导致的经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合作创新可以改善资源结构、分散和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合作创新是企业在任何时期都应积极谋求的,以使自己享受到共生经济。区域合作就可以带给企业实现共生经济的条件。

三、区域合作创新的功能及意义分析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全球范围内,产业更替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产业转换和技术转换的成本不断上升。区域合作创新有助于区域之间打破产业壁垒, 消除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实现知识的分配和共享、促使企业合作相互协作,从而产生更高的创新效率。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创新能力缺乏,单纯的依靠自主创新模式周期长,风险大,因此只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各机构企业间存在相互合作才能克服目前的区域资源约束,才能更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区域合作创新打破了区域的界限,促进了技术、资金、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使各种资源得到了更加优化的配置,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国际上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的区域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紧密的协作关系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合作对于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意义在于:

1.合作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条件,促进区域性生产要素和产成品的交流,使企业在合作中进行集体的学习和创新。

2.合作产生创新性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可以优化成本数量与结构,提高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高。

3.合作关系是知识溢出的渠道,溢出效益的核心是能在空间上接近信息源地,知识的溢出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的实现与转化。

4.合作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合作形成完善的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激活中小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6.合作有利于实现制度与机制的创新,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

7.合作有利于发挥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四、区域合作创新的应用现状

合作创新模式以欧洲的区域创新合作为典范。欧洲联盟委员会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旨在进行合作创新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内部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发行了统一的货币,并且还制定了广泛的共同政策。以区域内部经济、政治、文化一致性与多边协调为特征的欧盟合作模式,是一种“积极”的一体化,其目的不仅在于拆除某种形式壁垒(“消极”的一体化),更在于建立广泛的共同调节和管理机构。其整体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各个国家自己的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创新合作;欧洲联盟共同制定的整体合作计划与行动纲领。其中,国家间进行的创新合作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与合作;鼓励创新交流体制的建设;创新活动支持系统的建设;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合作;政府技术政策的合作等。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欧洲发展计划,使得欧洲是全球区域合作水平最高的地区,也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GDP占到全国总量的37%,其中长三角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了20%,这些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的确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另外还有“泛珠三角9+2”计划、“振兴东北”计划和“长江卫星经济区”开发模式更加推动这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建立了各种维护市场平行竞争及保护市场公平发展的机制,签订了很多协议大大推进了一体化的进程。而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创新战略本身还是一项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同时泛珠三角还和东盟区域进行区域合作,互通有无,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川渝之间也开始加强彼此合作都希望能引领西部大开发走一条发展壮大的路子,但具体的操作实践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各方经验,以合作创新为基础,实现区域整体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龙勇刘汉蓉:论区域合作创新体系.经济论坛,2005.7

[3]刘曙光田丽琴:区域创新发展的模式与国际案例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3

[4]张敦富傅晓东: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长江论坛,2000.6

[5]胡继灵: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8

[6]罗炜唐元虎:国内外合作创新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0.8

[7]罗炜唐元虎:我国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