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智能制造技术分析

智能制造技术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能制造技术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智能制造技术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花园别墅;电力改造;智能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059-02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我国原有花园别墅的配电线路陈旧,用电设备控制方式单一,越来越多的业主提出了新的电力要求,要想使业主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电力改造,因此,花园别墅的电力改造与智能化设计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1 花园别墅的电气改造

花园别墅多为独立的院户,面积较大,别墅内拥有相当多的配电设施,比如:别墅的地暖、各种电动门、电动窗、大小空调、电视设施、照明设备、甚至有的别墅还有入侵检测设施,火灾的自动报警设施,太阳能采暖设备,处理水的设备等。在配电上时,根据国家“三级负荷供电,三相进户”的相关规定,计算出总的负荷与总的电流,采取相应的配电方式,在适当的位置放配电箱。配电箱配出终端电器的负载回路,控制器则控制各种灯具,各种插座的负载,甚至是空调,地热设备的负载。

花园别墅会用到相当多的弱电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防雷、接地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在大多数工程中,PVC线管、PVC线槽和PVC盒被用于强电线路,而这些材料电磁波都能穿过,特别容易干扰弱电系统,或者线路中断导致通电导线的周围磁场发生突变,弱电系统也会受到强大的冲击。有的花园别墅在三相电源进入住户的地方和弱电的电源系统的输入的地方,均安装有所谓的保护器。

以余庆路的花园别墅为例,此别墅正是一桩独立院户型的别墅,建筑总面积将近800m2。别墅内有一个的电动铁门,屋顶均为电动天窗,它的四个卫生间都具有地暖设备,同时它的火灾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甚至家庭网络设施,电视设施,电话设施都要耗费巨大的电量。这栋花园别墅在改造时采用了放射式配电方式,分别向三个楼层及弱电系统配置相应的配电箱予以配电。

余庆路花园别墅将防雷、接地、安全保护三者结合起来,有效地防止了雷击。此别墅在改造时利用两根主钢筋作为防雷的引下线,沿着屋脊、屋面的外棱安装由镀锌扁钢,作为闪接器。为了防止强弱电管路相邻,对弱电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配电系统的电路全部都是用镀锌钢管和电缆铺设。强电系统线路和弱电系统线路都从金属管内穿过,非常有利的防止了雷击。

2 花园别墅电力的智能化设计

花园别墅电力的智能化设计主要指的是弱电系统的智能化设计,突出的表现在智能控制上。

2.1照明的智能控制

一般的花园别墅的照明都分为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室内照明包括室内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的照明,楼道照明通常也被视为室内照明。而除去这些以外,其余的照明形式都被视为室外照明。

不同的照明系统有不同的控制方式。在室内照明的范畴里,不同房间的照明有不同的控制模式,通常是在组合按键面板上控制,也有的用触摸屏来控制。在大多数花园别墅中,楼道照明一般采用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来控制,或者采用室内光强感应器控制,也有的将二者联合起来控制。很多别墅采用综合运用各种感应器的方式,使照明系统更加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室外照明通常在花园别墅里采用的是信号控制,比如大门开启的状态信号,也有的是通过室内触摸屏来控制的。

2.2门窗的智能控制

花园别墅的围墙通常大小门都有,都是通过不同的设置来控制的。大门多为旋转门,主要是供汽车出入的,一般这种门的开关控制器都是汽车的司机自带的,当然也可以通过触摸屏的按键打开大门。小门一般分为门里和门外,门里通常是在墙上设有触摸屏,按键即可。门外一般是钥匙和智能卡开启,也有的是通过指纹识别开启。当有人来拜访时,一般采用对讲机,户主可以在室内看到客人的头像,保证了别墅的安全。

花园别墅窗户的智能化设计是由各种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比如在刮风细下雨时,人工的控制是非常不便、不及时的,这时就需要在别墅里配有Crestron的电动控制设备,通过远程距离控制窗户的开关,也有的别墅上配有天气预测器,对别墅的窗户实现了全方位的智能化控制。

2.3各项系统的智能控制

监控录像系统:现在的花园别墅一般采用了全方位的录像监控,别墅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安有监控设备,每个别墅都配有足够的数码摄像机和数字硬盘录像机。

入侵检测系统:花园别墅为了防止不法分子的入侵,一般安有红外线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还有的安装被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这些设备都能有效的防止非法分子的入侵。

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是相互配合的,一般只要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不法分子,就会自动连接到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主机收到信号后就自动报警。同时有的花园别墅还设有报警中心号码,跟踪电话等。

2.4其他的智能控制

一般的花园别墅除了上述的电力智能化控制以外,还有其他的各种智能控制,还以上海市余庆路花园别墅为例来说:

此别墅的汽车库的门采用的是卷帘式的门,在门外侧都设置了手动的按钮开关,在这个车库门的设计上,采用的是3kW的供电回路,车主可以自带要遥控器控制车库门的开关。

太阳能采暖设备在余庆路花园别墅的控制上采用的是电话模块型和网络型同时运用的方式,业主可以任选其一。燃气锅炉也是如此。

同时,上海市余庆路的花园别墅的电话系统,电视系统,网络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都进行了先进的智能化设计,另外中央空调,电源干线等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性的控制,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先进性。

3结论

花园别墅的电气改造与智能化设计,适应了现代业主的新要求,让更多的控制与通信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这种主次产品良好的匹配不仅可以用手机,触摸开关来控制各种用电设备,而且各种智能的预警系统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花园别墅的电气改造与智能化设计在当今的建筑领域中已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梁华.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手册[D].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乳腺癌 依从性 生活质量 护理量化

近年来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乳腺癌[1],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变化和生活水平提升,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现临床多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虽然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因手术存在的创伤性,会限制患者术后上肢活动,且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低,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有学者倡导将量化患肢功能锻炼和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中[2],认为可提升功能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现本研究对纳入的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进行分组讨论,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术后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42~78岁,平均(56.2±1.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及中专、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10例。观察组年龄41~79岁,平均(56.5±1.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中专、大专11例,本科及以上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均经病理检查确诊;(2)患者均签字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和此次护理干预方式;(3)病历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因认知、智力等因素无法配合此次干预;(2)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肺功能异常等;(3)中途转其他方式治疗。

方法: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如宣教疾病知识、注意事项、手术方法、术后功能锻炼等。⑵观察组接受量化患肢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1)量化患肢功能锻炼:a.术后3 d:护士需指导患者训练手部抓握能力,0.5 h/次,3~4次/d;b.术后4~7 d:训练其腕关节和肘关节,0.5 h/次,3~4次/d;c.术后8~14 d:训练其肩关节功能,如前后摇臂、双手抱头等,0.5 h/次,3~4次/d;d.术后14 d:可做平伸、上举、伸展、环绕、扩胸、侧推、侧拉、侧举等运动,0.5 h/次,3~4次/d。(2)综合护理干预:a.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护士需耐心细致为患者讲解乳腺癌疾病知识、手术安全性、注意事项、手术方法等,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消除其忧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提升治疗信心。b.加强饮食护理:护士明确指导患者合理科学饮食,并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食物,禁辛辣刺激性食物,促进术后康复。c.加强切口护理:术后采用胸带包扎切口,促进皮瓣愈合,护士需明确告知患者勿解开绷带,避免皮瓣移位,仔细观察和检查包扎状况,避免发生皮瓣血肿。d.加强引流管护理:术后需置入引流管,及时将皮下渗液和积气引出,确保皮瓣与创面紧贴,降低坏死和感染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所以,要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者下床活动时,需在上身口袋部位固定引流管,卧床休息时,需在床边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滑脱、折叠、扭曲、受压。

观察指标:⑴采用自行设计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1)完全依从:患者按照医嘱进行锻炼;(2)部分依从:患者偶尔按照医嘱进行锻炼,但无法持续坚持;(3)不依从:患者完全未按照医嘱锻炼。⑵采用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含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各项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锻炼依从率比较:观察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部分依从率及不依从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锻炼依从率比较[n(%)]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

讨论临床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为乳腺癌,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性早熟、未哺乳、放射线照射、长时间饮酒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皮肤变化、乳腺肿块、溢液、乳晕异常、腋下淋巴结肿大等[3]。当前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因术后易发生较多并发症,且患者存在较大心理负担,术后康复进程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为探寻更有效的术后护理方式意义重大。有研究报告显示[4-5],量化患肢功能锻炼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提升治疗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乳腺癌术后易发生上肢水肿,且本研究中采用量化患肢功能锻炼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锻炼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部分依从率及不依从率均低于对照组,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量化患肢功能锻炼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效果。患者通过有效功能锻炼,避免肌肉发生萎缩,促进恢复肩关节功能,降低瘢痕挛缩和淋巴水肿可能性,并加快手臂血液循环,对淋巴回流具有促进作用,可预防术后血液回流障碍和水肿。此外,本研究进行量化功能锻炼,能提升锻炼积极性,并缩短康复进程[6]。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护士仔细讲解疾病知识、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方法,提升患者认知度,消除负性情绪,增强治疗积极性,树立锻炼信心和决心。加强引流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滑脱、折叠、扭曲、受压等,加强饮食干预。

综上所述,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量化患肢功能锻炼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岩,朱小芳.量化患肢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3):503-504.

[2]张越.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27):146.

[3]周荆荆.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8,42(4):386-387.

[4]刘虹.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8,26(5):188-190.

第3篇

关键词:智能设计技术;农业机械研发;应用探讨

1智能设计技术概述

智能设计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技术类型,它在传统研发设计的基础上,融入了大数据、智能制造、虚拟现实、智能建模、知识工程等技术形态,并根据行业设计研发的需求,形成适配于行业产品研发生产的一种全新技术形态[1]。换句话说,智能设计技术虽然基于智能制造、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范畴,但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中却体现出了差异性。本文主要探讨农业机械研发制造中智能设计技术的应用,结合农业机械研发制造行业的具体情况,重点探讨了CAD智能建模技术、知识工程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智能验证技术三种智能设计技术的应用。

2农业机械研发制造中智能设计技术的应用

2.1CAD智能建模技术及应用

传统的CAD设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农业机械制造领域,能够辅助农机产品的设计、研发和三维仿真等设计工作,但在产品设计知识的高效利用领域体现了诸多问题,例如:传统CAD技术能够解决农业机械产品研发的结构性问题,但在建模设计知识与建模生成的融合上,存在灵活性、适应性和移植性不强的弊端。基于知识的CAD智能建模技术能够较好地攻克这一难题,该技术以智能化设计为基础,涵盖CAD建模标准规范、材料特性、装配语义、建模融合等新的技术形态,在农业机械研发制造中的应用体现出了新的价值。国内山东农业大学最新研发了一种基于CAD智能建模技术的农机产品制造模型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三维小波变换和CAD智能建模技术融合在一起,构建了农机产品设计ESB通用智能模型库,技术人员在设计农业机械产品时,可以从智能模型库中直接调取通用的设备模型,并运用三维小波变换进行智能分析,得到匹配性能最佳的产品模型,大大提升了大型复杂农业机械产品研发制造的效率和建模仿真的准确性[2]。

2.2知识工程智能技术及应用

知识工程智能技术源于专家系统的研究分支,贯穿于整个智能设计和制造领域,它以知识设计内容为基础,通过科学的表示、获取和推理过程,获得制造产品的最佳研发方案。以知识推理智能技术为例,它根据待制造产品的设计需求,从已知的知识判断得出新的设计思维方案,通过基于规则、实例和模型的推理过程,完成制造产品的智能设计过程。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机械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多元化发展,设计一款农机产品所需的知识系统越来越复杂,传统单一的设计推理模式难以满足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需求,采用集成的多推理知识工程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现代农机产品研发面临的这一问题。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研究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快速设计推理方法,该方法以相似度匹配算法为核心,能够对履带式收获机传动系的机械构件进行快速推理,有效地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提升了产品的设计智能性[3]。

2.3虚拟现实智能验证技术及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结构复杂且设计困难的大型农业机械产品研发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研发人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现对农机产品结构、外观和进行的仿真建模,在虚拟现实系统中构建真实感很强的运作场景,完成对研发农机产品的仿真运行。近年来,在传统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一种新的虚拟现实智能验证技术被逐渐应用在农业机械研发制造中,该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传统虚拟现实技术的所有功能,还能够对仿真的效果进行智能验证,验证的效果与产品开发出的实际使用效果无限接近。例如: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采用虚拟现实智能验证技术,开发了基于视景仿真的联合收获机虚拟研发系统,该系统能够在虚拟现实情境下建立联合收获机轮胎模型,并对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进行虚拟受力分析,进一步通过对收获机运行时周边环境如农田、树木、草地等地表环境的虚拟建模和仿真,在VegaPrime中设计运动路径,实现了联合收获机作业的3D视景仿真和作业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虚拟环境下的仿真测定结果与后期开发的联合收获机运行效果误差率小于1%[4]。

第4篇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TH-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60-2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其生产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电子与机械的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对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这也是智能制造的构成基础。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智能制造基本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智能制造系统,另一个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已经成为社会工业化发展的主体,使工业生产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可以准确控制生产过程。而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智能制造概述

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是,智能制造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智能制造技术(IMT)。主要指的是,技术人员借助计算机模拟系统,从而实现对某一系统的分析、决策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人员只需通过计算机系统就可以实现系统的分析,有效保证了研发的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的实效性。二是智能制造系统(IMS)。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它在应用的过程中,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借助人类专家进行分析、构思以及决策等智能活动,代替制造工程中人力脑力活动。智能制造系统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延伸,是集网络化、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制造系统,使整个子系统实现智能化运转。这也是本文应用研究的重点。

智能制造系统一方面是集成应用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也是智能制造模式展现的主要载体。智能制造系统主要是基于社会生态学的根基上,借助计算机并通过人工智能的控制,从而实现设计、加工以及控制管理等各个阶段,该系统在高度变化较为显著的环境中较为适用。在智能制造模式中对知识体系的注重程度较高,知识经济也是新兴经济的主导模式,因此智能制造将引领未来社会制造业的潮流,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目标。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的时间比较长,在发展的初期人们并没有实现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融合,还将其视为分裂的个体,主要是要靠电子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来提高机械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但是,在当时的发展阶段,机械工业与电子没有融合,还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于机械生产中,使得其发展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应用范围也不大,该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更是促进了整个机械行业的发展,使生产管理工作更加的智能化、自动化,为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机电一体化囊括了多种技术,并且不断更新技术内容,保持技术的先进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借助电子技术,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借助计算机系统,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使生产更加的便捷、高效。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出现了很多跨地域生产活动,这主要是借助远程操控系统实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很多生产中的难题,使生产活动更加规范化、自动化、规模化。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

3.1 传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技术之一,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与敏捷性,可最大限度地免受来自外界其他信号对设备的影响,若将其应用于智能生产中则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而普通的传感器则效果不显著,若要使用还需构建相对应的传感器网络系统,这样才能实现信息之间的对接与传输,并借助计算机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得以有效控制。纵观当前各大生产制造中所使用的传感器,我们发现其主要使用的是光纤电缆传感器,并使用标准化的接口,这样可大大降低设计的难度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节约一定的成本。

3.2 数控生产中的应用

在我国机电一体化最早应用在数控加工技术中,对提升我国机械制造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数控制造中,在提升机械加工精度以及机械加工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控生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加工精度上,所以数控生产对智能控制系统要求十分严格。目前数控机床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基本上采用CPU和总主线模式。该模式利用在线诊断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行三维仿真,模拟数控技术加工的整个工程,为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3.3 自动生产线与自动机械的应用

目前许多大规模生产企业基本上都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生产机械。该技术主要是借助电子技术中的光电控制系统以及人机界面控制装置,从而对生产流程实现全面的控制。自动生产线与自动机械应用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例如在电脑、手机等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融合柔性制造系统(图1所示),主要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生产设备进行有序的融合,即数控设备、计算机设备等生产要素实行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集约化、网络化生产。

3.4 工业智能机器人

工业智能机器人是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最先进的应用,并且结合了多种先进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仿生学还有计算机系统等众多学科相互作用的新型成果。机器人是当期科学技术的研究重点,智能机器人技术是控制论、传感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综合体,我国在其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在生产行业中已经得到应用。工业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以及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业智能机器人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能够有效甄别信息资料;二是可快速地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流程;三是生产的精准度高,可应用于军事生产制造中,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是工业生产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实现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机电一体化是智能制造实现的重要技术条件,其运用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智能制造功能的实现。因此一定要注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促进智能制造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林少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14):92-92,94.

[2] 冉胜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20):176-177.

第5篇

关键词:计量科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国家质量基础;

0引言

中国对智能制造和产业自动化升级的需求,催生了巨大的机器人市场。然而作为新兴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机器人产业,计量标准体系的缺失,可能令机器人产业难以走入良性循环,进而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ABB公司质保及校准部经理Peter Fixell认为:“一台真正好的工业机器人,应该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会保持良好的精度……”。然而在中国,一直是国外机器人的天下。因此,尽快制定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基础标准和计量检测体系,打破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推进机器人产品走向市场奠定基础,对推动中国制造抢占高端制造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1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早在2011年,美国就率先了国家先进制造伙伴计划,重点关注和支持智能化技术和智能制造。德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也于2013年了工业4.0战略。其他制造业区域如欧盟、日本、韩国也纷纷了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国家机器人发展战略。可见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已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布局的主要方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作为国家战略,抢占智能制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以机器人、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工业4.0”时代已悄然来临。我国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目前是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就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到了支撑智能制造的三大技术:机器人、智能装备、3D打印机,其中机器人技术是助推智能制造的关键之一。与此同时,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时间内,我国已提前步入机器人时代,产业急速井喷,目前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然而,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大而不强。首先,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中,关键零部件自给率低,如目前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还严重依赖进口,更别说高性能传感器、先进材料以及高速精密轴承等。

其次,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先进技术对外依赖度高,精密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化嵌入式软件、机器视觉都非常缺乏。新型传感器的感知技术、在线分析技术、大功率变频技术等构成智能制造装备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技术主要依赖进口。

这些电路芯片、先进传感器、精密测量和控制技术都是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的基础。机器人的材料、关键零部件到整机、装备到系统集成,都需要进行测试,才能检验其是否满足性能的要求。伴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作为直接关联的传感器、仪器仪表和计量测试行业,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2计量科学是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保障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政策落地年。为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和产业化,不单政府在积极制定政策助力中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等机构也自发组织产业协会和联盟,期望通过机器人技术推动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最终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在各类国家创新能力的驱动和评价模型中,很少提及计量和质检工作,但是计量质检水平却又被确认为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这说明计量和质检工作对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系统性作用的研究和认识还十分欠缺。以机器人技术中的传感器为例:对于机器人来说,传感器必不可少,同时,机器人对传感器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准确度高、可靠性强、稳定性好;电磁干扰、强机械振动、灰尘和油垢等恶劣气候环境和机械环境下抗干扰能力也非常关键;最后就是整机性能和安全、噪声、储能和易于校准。

此外,复杂的几何量测量也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关键。只有几何量测量仪器结合智能制造中工业机器人,形成智能制造的全方位感知系统,才能促进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为真正形成智能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目前几何量仪器自动化程度极低,还不能形成网络化,难以在测量现场形成测量数据。

伴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计量科学家也在努力研究新的非接触测量技术、在线测量技术、自动测量技术,使其能满足智能制造的高准确度需求。在“2014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上,学术界和工业界一致将“智能制造”作为当下的最重要的议题,指出传统仪器仪表行业应借助“智能制造”寻求新的突破。而我国质检和计量部门也在积极寻求和高校、研究院所合作,以期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牢牢占据科技领先地位,表1为近年来寻求技术合作的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高校已经开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了“政产学研”的合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优势,有效提升质检技术机构服务能力,而且积极开展这些合作的省份均是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区,或者是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高校云集以及老重工业基地。这些监督、检验和测试中心的成立,对于未来加强我国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相关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提升智能制造产业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3计量科学和智能制造共同助力“中国制造2025”

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央政府部门如科技部、发改委也都开始从顶层开始支持我国智能制造、计量科学的发展。2016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质检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3个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该方案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此项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其中涉及了多处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方面的重点支持方向,如表2所示。

这里提到的国家质量基础(Nation Quality Infrastructure,NQI),是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这个概念是基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而提出的,被国际公认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而对于测量仪器和高端设备来说,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也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还设计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来进行重点支持,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结实耐用”和功能丰富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产品,并进一步服务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申报指南中,提到“传感器”有29处,可见,《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重点专项对于未来我国的智能制造、高端计量仪器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支持力度。

4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变化;职业教育

智能制造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品研制的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智能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最主要攻克的方向,也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我国以及地方政府一直将大力发展制造产业作为未来产业政策导向的重点。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到2025年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聊城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要大幅度的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产业现状

(一)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业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为我们的国民经济提供必要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关联度相当高、吸收就业的能力强、集聚技术和资金,是其他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强有力保证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经过六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的首位。但是装备制造产业目前整体上仍处于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例如国产机器人的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还是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占到总生产成本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没有实际掌握核心技术,对外依赖性强,重要零部件受制于国外。2015年以来,我国在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大智能制造推进力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12月15日,在云栖大会上华中数控与阿里云宣布,双方要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面达成合作,联合推动制造装备从“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升级。《中国制造2025》已经正式拉开中国工业转型的大幕。《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强调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指出“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种种这些意味着智能制造后续发展潜力的巨大。

(二)山东省智能制造行业产业现状

“十三五”时期是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历史时期。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计划中指出,把握装备制造世界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省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自动化生产线集成技术和智慧工厂支撑技术、典型行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推动装备制造向柔性、绿色、智能、精细转变,提升我省装备制造和智能化生产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在高端智能制造和智能化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

(三)聊城地区智能制造行业产业现状

作为整体发展水平欠发达的聊城,工业发展正进入转型阶段。怎样抓住产业转型机遇,智能制造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聊城作为济南都市圈副城市、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心城市,对加快推进实现“一圈一带”发展战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聊城地区新能源和智能环保产业共有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和智能产品制造两大领域。从企业整体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为代表的机电类行业,其智能化设备应用比较广泛。二是以日发织机为代表的纺织机械行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三是以东阿阿胶为代表的食品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一些关键参数的控制侧重于专家经验。四是以鑫亚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企业设备均已实现自动化。聊城地区大部分规模企业已经实现设备自动化,但还未实现智能化管控。聊城工业发展正在进入迅速转型阶段,聊城产业的转型升级亟需大批量的智能制造、精密制造方面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二发展趋势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先进制造的总体目标是:强化制造业核心基础能力,构建企业业务系统及创新应用模式,推进制造过程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提升装备智能制造水平。“十三五”规划中先进制造的重点任务是:制造资源数字化管控、智能工厂、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智能机器人、3D打印、激光制造、高端成套装备、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业由大走向强,工匠型人才紧缺成为软肋。同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企业“走出去”背景下,急需培养能对接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服务标准、管理手段与方法的人才。作为中原经济区东部核心城市,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该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包括山东省的聊城市和菏泽市。聊城作为服务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城市,加快聊城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增加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此聊城市政府紧跟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确立了“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鲁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的工作思路。以构建聊城现代职业教育区、实训实习产业区、产业服务区为核心内容,打造聊城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平台、新高地,从而带动优质企业入驻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聊城地区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区域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持重任,也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机遇。

三人才需求变化

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与制造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在酝酿着新的产业变革,逐渐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圈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制造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专业知识分布零散,涉及了高职不同的专业,这也对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提出的了更高的挑战。

(一)人才需求数量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到: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分别比2015年增加近32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增加约990万人。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根据教育部官网2012-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十大重点领域年度人才总缺口最大的就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年度最大缺口20万人左右。根据人才需求数量分析,智能制造业的人才供需状况仍为供不应求。

(二)人才需求质量分析

智能制造所需的专业知识分散在高职不同的专业中,培养适应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业转型升级还对不同工作岗位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有所变化。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给出的相关政策,规划中明确了技术改造的时间表,2017年将迎来大范围的设备改造,制造类规模生产企业将有一半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技术工人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随着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传统制造企业数控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的普及,员工还要具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分析能力。

(三)人才培养对策

①适应产业新形态,打造专业特色中国制造面临新产业形态挑战,智能制造专业群应围绕聊城有色金属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生态造纸、纺织服装、轴承加工、食品加工8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形成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专业群。

②紧跟行业新技术,升级开发课程成立或加入工业机器人、3D/VR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联盟,了解新技术新进展新资讯,紧跟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开发特色课程。

③提升国际新视野,建构师资团队打造一支具有国际水准、对接国际行业标准、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对接国际先进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基础。

④借鉴国际化标准,持续改进质量打通学分互认,增加专业选修课比例,形成技术复合,适应智能制造产业机构的调整。

四结语

智慧制造的理念还在萌芽阶段,职业教育要做的是充分了解智能制造企业,用典型的智能装备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前言科技和企业实际所需,开发专业的模块教学课程,和企业接轨,培养专业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左世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4,(3):36-41.

[2] 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6-40.

第7篇

关键词:毛坯制造;挤压铸造设备;智能制造

中图分类号:V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015-02

智能制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机一体化为特点的系统,主要由人类专家和智能机器这两个方面所构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上来说,智能制造表现出了突出的智能性、柔性以及集成性特征。将存在于人类专家思维中的智能活动以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所呈现,实现对问题或现象的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思考以及最终的决策。在制造领域中,智能制造可以说能够实现对部分脑力劳动的有效替代。而要想确保智能制造达到上述应用目的,最核心的一点在于确保智能机器运行的高效性与稳定性。如果将智能制造视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智能机器无疑就可以说是整个整体的物理基础所在。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制造领域广泛应用的智能加工机床、工具和材料传送装置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装置均属于智能机器的研究范畴。

挤压铸造是一种新型产品毛坯制造方法,它的制造原理是:在对铸型型腔内部进行液态金属浇筑作业的过程当中,对其施加一定量的机械压力,以保障浇筑过程中的液态金属能够成型、凝固并稳定,最终获取相应的铸件。传统意义上的挤压铸造工艺需要以摩擦压力机为基础所完成。这种方式因为受到压力和不能保压的局限,制造出来的产品容易形成气泡、缩松和缩孔。而通过对挤压铸造方式的合理应用,使得所成型铸件在成形稳定性能以及补缩性能方面均显著提升,机械能力也由此得到强化。此种铸造方法现阶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军工、汽车、航空等领域中。不仅如此,采用挤压铸造的方法还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这一点与现阶段整个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是充分契合的。

而挤压铸造设备作为在挤压铸造生产作业实施过程中的基础性设备,整个挤压铸造工艺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挤压铸造设备运行性能的影响,因此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铸造领域不断深化智能制造的过程当中,现代意义上的挤压铸造设备也应当具备突出的智能制造性能。本文试针对这一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智能制造的特征

智能制造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具有智能化,而它的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组织能力,即要求挤压铸造设备能够以生产指令为依据,自动地完成相应的挤压铸造生产任务。

二是自适应能力,即同一台挤压铸造设备能够支持并高效完成不同生产产品以及不同生产需求条件下的生产

任务。

三是自律能力,即确保挤压铸造设备所对应智能制造系统当中的各个单元均能够严格遵循统一的指令进行任务活动。

四是自学习能力,即要求挤压铸造设备能够在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的过程当中,实现对智能制造系统知识库的完善,达到提高智能基础活动能力水平的目的。

五是自维护能力,即要求挤压铸造设备所对应的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在部分构成单元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对其自我修复。

六是自诊断能力,即智能制造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实现对出现运行故障单元的自动诊断与识别,通过前面所提到的自维护能力,对发生故障段远程进行自动切换技术的修复,以保障挤压铸造设备中智能系统使用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七是协作能力,即要求挤压铸造设备中智能系统下属构成单元能够协调配合。

2 现在挤压铸造设备的智能制造内涵

挤压铸造设备是挤压铸造工艺生产的必要设备。它根据挤压铸造工艺要求,以现代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主要工作是控制挤压铸造生产提供流程和参数。受智能制造的影响,现代挤压铸造设备强调集成,同时要求具有支持智能制造的功能,是智能制造模式的产物。实践表明,运用挤压铸造设备,有效地提高了挤压铸造生产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如今,日本、瑞士、荷兰、意大利都有专门生产挤压铸造设备的公司,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挤压铸造设备具有很高的实时控制功能和自动化水平,而日本的挤压铸造水平又遥遥领先。

现代挤压铸造设备普遍具有自组织能力、自适应能力、自维护能力、智能状态监测和协助能力,这是现代挤压铸造设备的智能特征,这些能力保证了挤压铸造设备运行的时候具有智能。同时,它和其他智能机器组成一个智能系统共同运作时就使该系统具有完整的智能机制,实现了智能制造的目标。

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和国防装备的不断更新,挤压铸造工艺对设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使挤压铸造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进步。但是对挤压铸造设备的研究并没有止步,我们优秀的研究者和设计者依然在不停对挤压铸造设备研究和发展。今后的挤压铸造设备发展将会发展得更加先进、更加智能。比如为了改善和提高铸件的性能,可以利用挤压铸造在金属熔液凝固过程中,通过冲头的挤压作用而设计大吨位挤压铸造设备。但是这种设备受限于挤压铸造机的吨位,普通的挤压铸造铸件的重量通常小于30kg,这就使挤压铸造工作的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大吨位挤压铸造机的研究和设计是目前的一个难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还在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由此可见,挤压设备在未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除了对挤压铸造设备的吨位改进以外,另一个热点就是对浇注系统的改进。虽然浇注系统在挤压铸造生产过程中退居二线,只是起辅的作用,但是它却是影响挤压铸造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现在挤压铸造的浇注系统主要有两种:直接浇料和间接输液,前者有着生产效率低、金属熔液容易氧化的缺陷;而后者虽然提高了效率,可以降低金属熔液氧化,但是成本和可靠性很低。因此,对挤压铸造的浇注方式的改进,也是摆在研究者和设计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最后是对模具温度的控制:在铸造过程中,模具的温度直接关系着铸件的质量,挤压铸造也一样。而随着铸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温度控制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如何能更加精确地控制模具的温度,提高铸件的质量,将是挤压铸造设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 结语

智能是21世纪热议的话题,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而言,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挤压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使用的先进的挤压铸造设备还要依赖于进口。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我国需要加大对挤压铸造设备的研究力度,在未来,我们要把目标放在开发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工艺合理、出大吨位的挤压铸造设备上,赶上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左世全.我国应将发展智能制造业提升到战略高度[J].中国科技投资,2012,(31):47-50.

[2]通过“智能制造”有效应对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四大挑战[J].自动化博览,2012,(12):2.

[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J].现代技术陶瓷,2012,(4):12.

[4]宋雷,邵明,游东东.挤压铸造设备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铸造,2010,(10):1039-1043.

第8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 智能化技术 计算机 机械设备 机床

智能化技术是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精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综合技术媒介的统称,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日益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在工业化生产中大幅度、全方位的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很好的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人员的损耗与劳动强度。机械制造是新时期工业生产的重要形态,也集中表现了智能化技术运用的价值,可以视为智能化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典范。尤其在新时期机械制造产业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智能化技术的高度应用,无疑更具现实指导价值。

一、 智能化技术可以提升机械制造的效率,确保工作的稳定性

机械制造几乎是最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工业生产工种了,在新时期机械现代化、工业生产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机械制造也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变革和转型,其中以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为主要代表。智能化技术从本质上来说集成了包括计算机技术、精美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种“高精尖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能够为机械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同时确保现在和未来的机制制造产业真正走向智能化、自动化与现代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的变革与升级都是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产业的重要依托,也是其中最终的目标所在。从路径上分析,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机械制造的效率、质量,缩短机械制造的时间,降低机械制造与生产的成本,同时解放劳动力。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机械制造产业与工业的“智能化操作”,可以在极少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自发、自主与自动的机械制造生产,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机械制造的稳定性,这是智能化技术最核心的优势的展现。据此可以看出,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的价值首先是提升了机械制造与生产的效率、层次,另一方面则是确保机械制造处于稳定运行的区间范围,同时大幅度的缩减机械制造及生产的时间、成本,真正的实现了人性化与智能化的生产。所以,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推广智能化技术,提升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智能化技术提升了机械制造的高精度,增强了数控系统的灵活性

机械制造领域大面积的引入智能化技术并使之成为机械制造的“主力军”已经由来已久,在实际工作中也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据此,要把智能化技术更为细致的分解才能体现其应用价值,才能展现出机械制造生产对其的依赖。例如,现代化的数控技术其实就是智能化技术的一个分支,顾名思义就是以数据库控制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来指导工业生产,尤其在机床生产、机械制造中运用极为广泛。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对机械制造的动态控制,即透过掌握机械制造的各项数据、信息来做出明确的制造、生产的指示,从何确保机械制造处于高精度、高效率与高度灵活的状态。这样一来,机械制造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机械制造产业化的进程也就被大大提升了。

再如,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诊断、分析和排查机械制造的故障、问题与事故。显然,传统的机械制造借助机械设备与人力开展,一旦机械设备或生产流程出现故障,很难做到快速、准确的判断,而智能化技术尤其是数控系统可以快速分析机械故障和问题,从而做出准确的处置判断。所以,从故障规避和处置的反面也可以看出,智能化技术为机械制造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的支持,这是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总之,智能化技术不仅增强了机械制造与生产的精度、密度和灵活度,而且为机械制造的故障排查提供了依据,其应用价值十分巨大。

三、 智能化技术催生了机械制造的工艺创新,实现机械制造的实时智能化

很显然,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早已是工艺生产领域的共识,这一点在机械制造与生产中被一再证实。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推动了机械制造的工艺创新,同时实现了实时的智能化操作。例如,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

此外,机械制造应用智能化技术也日渐成熟,现今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其最终将促进机械制造的实时智能化,可能带动机械制造产业的大变革。

综上所述,新时期机械制造的技术变革以智能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也彰显出智能化技术的巨大优势,不仅可以推动机械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实现机械制造的现代化与实时智能化,真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赵兰. 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研究[J]. 河南科技. 2012(08)

[2] 贺广华. 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5)

[3] ,杨金勇. 浅谈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及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