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气工程学科特点

电气工程学科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气工程学科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气工程学科特点

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 毕业设计 教改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在学期间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本训练。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因此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工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全国高校普遍存在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趋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培养不足,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

电气工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而毕业设计工作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结合专业特点,电气工程学科在毕业教学环节可着重关注两点:(1)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在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强化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科品牌意识;(2)以就业多样性为导向,在面向电气行业的基础上,满足传统领域转向新领域(如新能源、工业自动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一、普通高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趋势

毕业设计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衔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不能适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在毕业设计环节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选题面窄且缺乏新意。部分指导老师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缺乏对课题深难度的把握,题目范畴也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强,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必然大同小异。选题简单化、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不少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前沿性;有的题目范围很窄,相当于课题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非常大,不可能完成,也无实用价值。

2.与行业实践脱钩。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缺陷,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综合性不足,有的缺乏阅读技术资料能力的训练,有的没有安排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环节。此外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选题不多,使毕业设计失去了让学生进行岗前锻炼的功能。

3.指导方式单一化。本科专业的逐年增加,对师资队伍的数量和专业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大部分院系均存在着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一老师往往指导多名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个学生和辅导每一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果必然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还将无法满足毕业设计指导要求。

4.对该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对毕业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因找工作而无心认真对待毕业设计,教师也忙于科研和其它教学环节而无法顾及毕业设计的指导。在论文撰写阶段,部分学生对相关资料不进行分析、消化和

5.毕业设计报告撰写质量不高。毕业设计报告不仅能反映学生专业素质与科学态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完成的整体质量。部分同学从网上下载文章进行拼凑,同时论文中现了大量书写,错漏摘要、关键字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清楚,文字处理不够规范等现象。

6.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把关不严。虽然目前已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范,规定了检查和评价标准,但执行起来往往难度较大。尤其是对部分已到校外实习、就业的毕业生,由于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无法实现统一管理,更有学生答辩前才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情况。

二、毕业设计教改方法探讨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1.调研当前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当前电气学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抓住主要问题如选题结构不合理,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为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2.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合适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研究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有效改革方法。

3.结合以下要点,实施有电气工程学科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

(1)优化选题结构,实行双向选择。毕业设计选题应以项目为导向,从生产实际、科研项目、电气工程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和热点需求中选题,兼顾新兴交叉行业的发展与需求,与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结合紧密,选题应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克服传统毕业设计与社会、与现场实际脱节的问题。在立题方面可鼓励教师结合科研课题、工程实践、实验室建设等实际工作进行立题,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拓宽题目类型,既有覆盖多门专业课程的传统设计题目,又有与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反映时代需要的理论与工程研究,还有致力于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专题制作。其次,在毕业设计题目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院范围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

(2)充分利用课外科研小组。毕业设计工作中,可充分利用校内课外科研小组,让一部分学生提前进入工程实践训练阶段,尽早接触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毕业设计选题前可提前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教学和研科项目,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指派专门指导教师对各个科研小组进行指导,使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夕就掌握设计过程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系统调试能力。这部分同学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后,就能够很快进入状态,从而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内容。将毕业设计与其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有效的措施。

(3)结合实验室建设,构造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可利用毕业设计自行研制开发实验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仿真开发平台等,扩充实验室资源,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4)产学研相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产学研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技术,接触到最新的电气产品,同时接受现代管理理念熏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进了学校和企业,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合作,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根据毕业实习情况来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开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体化新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为毕业设计积累实际的经验和技能,提前进入毕业设计,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提供时间保障。在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来弥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不足。

(5)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由于目前部分学生由于找工作、毕业实习等情况不能按时在校进行毕业设计,也就无法正常接受指导对课题的指导,因此指导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导方式。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的题目、校企共同指导等方式可以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能力。因此,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的实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华小梅,丁坚勇,饶凌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2008.12.

第2篇

引言

党的十提出的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和国内外电气工程技术进步,为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搭建教学平台,保障教学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我校是在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新形势下,本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而确定的首批技术应用型试点本科院校之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产业发展规划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快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步伐,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学校定位,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根据学校定位,确定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各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各专业紧紧围绕“立足地方,面向基层,建设有特色有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总结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改革成果,落实学校“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型大学”的办学思路,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培养“立足基层用得上、用得好,志在高远闯得出、发展好”的高素质社会化应用型人才。

为此,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研室多次召集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参与的专业建设理事会,商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人文修养、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扎实的电磁学理论基础,受过良好的工程训练,了解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及相关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电路、电机与电力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实践能力强,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问题的能力,能在电力的生产、传输、转换、储存和利用等方面适应并服务一线生产、建设和管理需要,能适应我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在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行业产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着力体现如下原则:

(一)突出应用

把“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定位,以突出应用为主题、主线,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有效满足学生就业、创业或继续深造需求。

(二)强化实践

把实践教学作为深化课堂教学,培养社会化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坚持创新

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灵魂。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创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培养方案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四)注重特色

把特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生命线。根据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反映社会、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探索适合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产教融合发展的模式,面向行业、企业及学生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将专业建设要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

三、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电气工程专业教研室,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秉承“还实验室于学生”的理念,大力开放实验,促进第二课堂健康开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聘请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管理员,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了实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保证学生进入室验室的时间。学生还以实验室为依托成立了一大批科技型社团,形成了“一室一社团”的格局。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开展产品研发制作,完成科技创新课题。“十二五”以来,我院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50项,其中省级17项,国家级2项。目前“骑客”等社团已走出实验室,注册了公司,进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成为大学生校园创业的典范。

(二)利用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平台,引入企业进驻实验室,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社会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与星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朗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孵化合作企业(目前,这两个企业建在校内,生产运行良好),成立实践教学中心,培养以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面向“中国农谷”的,掌握城市和交通路灯工程、居民用电、工农业生产用变配电技术,掌握光电转换、风电转换、电能储存、电能控制技术和植物生长灯研制等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本专业先后在黄石东贝集团、国家荆门枣山变电站、宜昌三峡电力、中信重工、中重发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集团等行业领先的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以此为教学平台,开设电气工程专业行业认知实习课程,构建集行业、岗位技能实践、工程项目演练为一体的实训环境,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实现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

(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交互实施,形成了基于企业生产周期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企双赢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上,把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制定了基于企业生产周期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企业的生产周期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把实习的时间安排在企业生产的旺季。一方面,生产旺季各种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可保证学生的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生产旺季,劳动力需求量大,实习学生成为企业生产的预备队和突击队,协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这种实践教学安排,不仅学生掌握了操作技术,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帮助企业完成了生产任务,企业还为学生的劳动给付了一定报酬,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五)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专业与产业对接为目标,加快校企一体化建设;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目标,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目标,完善 “双证书” 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直接与相关专业课程相对接,将职业资格证书应知应会等考核形式与课程考核有机融合。

(六)开展“三段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将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暑假变成人才培养的小学期,形成了“三段式”的暑期学生素质提升方案。第一段在大一暑假,安排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第二段在大二暑假,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生产劳动或见习;第三段在大三暑假,要求学生分散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到企业 “拜师”,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寻找研究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参考课题,真正实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双导师”制。“三段式”素质提升方案的实施,学生开拓了视野,端正了劳动态度,并积极融入企业开展研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3篇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工程技术需要有一定量的实验和实践环节才能保障学习效果。但在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项目中,基础性和简单验证性实验较多,不能很好地与当前的工程实际应用相联系,致使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无法通过实验来直观的体验。而且电力电子实验设备的常用形式为基于挂件结构的实验台和实验箱,基本上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重要元器件、电路和系统都被封闭于内。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无法看到功率元器件、配件及电子仪表的外观和关键连线。学生依照原理图机械地连接主电路、记录实验数据和波形,即使不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也能较顺利地完成实验。因此,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探索学习的动力,锻炼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教学内容和平台也不足。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南通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因此,本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的确立需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分布与发展特点,同时又紧紧围绕本专业的学科方向。形成了以帮助学生从装置和系统角度理解和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创新型电力电子应用技术人才为目的,以新能源、运动控制、电源技术、柔流输配电等应用领域为背景,以讲授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所需要处理的相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思路和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在学院学科特色和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舍弃了传统的以大篇幅晶闸管半控器件分析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以基于全控器件的实际应用为主线,以电力电子主拓扑电路结合系统级的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实现电路分析为主要技术内容,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和设计电力电子电路的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功率器件、典型电路、应用及其系统。功率器件是基础,重点讲授开关全控器件及其驱动电路;典型电路是主体,重点讲授基于全控器件的直直、逆变和整流三种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机理;应用及其系统是提升,重点讲授电力电子在新能源发电、运动控制、电源和柔流输配电技术中的应用原理及其典型系统设计案例。三者层次明晰,但学时又有所侧重。即前两部分作为前续“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回顾与拓展,讲授学时占总理论学时的近一半,第三部分作为工程应用与系统提升的重要部分,需着重讲授,以逐次勾勒出一个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整体全貌。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讲授中,凝炼理论教学的内容,在原理的讲授中注意培养学生面向工程的意识和思维,并及时动态地将教学团队获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融合到相关的课程内容中去,让学生接受到来自科研和工程研发第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另外,针对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内容,以及课程中被压缩掉或被取消的专业知识,设置为系列课外专题讲座,聘请对专题内容有深入研究和独特造诣的教师及企业的科技人员讲授,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及能力。

课内实验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初步设计技能,增强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必要教学一环。为了突出课程的工程实用性,采取了优选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项目的课内实验设置方法。注重电路的工作机理分析与工程实际问题是验证性实验项目的选择标准。优选的该类实验项目包括:常用PWM控制器件及特性、不控整流的谐波与抑制、SPWM/SVPWM/方波PWM逆变策略的实现电路及特性等。注重工程实用性是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项目的选择标准。我们要求学生们对该类型的实验项目遵循“理论设计计算—>计算机仿真验证—>硬件实验电路测试—>波形数据分析总结”的顺序开展路线,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验内容的理解,并促进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实验作风。增设的实验项目包括:各型升/降压直直变换器设计、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设计、谐振软开关设计、三相高频PWM整流器设计,以及他们的复合系统设计等。课内实验项目设置为必修和开放式的选修两类,以弥补实验授课学时不足的矛盾,同时采取“案例讲解法”、“实物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验课上认真讲解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此外,应改革课内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突出对实验过程的考核,鼓励探索性的设计型实验。具体措施包括增加课内实验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权重,增加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测评、实验过程问辩三方面的成绩考核项等,通过确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务实的学习风气。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课时安排在全部理论课程讲授完毕后进行。该实践环节依托于以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实验室为主体,以工程训练中心、控制电机、虚拟仪器、风力发电动模实验室等其他专业实验室为辅助的课程设计开放式创新训练实验平台。[3,4]课程设计内容以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热点工程为背景,从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专业与学科特色以及科研项目中,提炼出其中典型的技术问题,设计出合理的课程设计项目。可选的背景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精密电机伺服驱动、电力无功与谐波控制、磁悬浮控制、特种电源等。其中的典型技术问题包括:整流、正弦逆变、直直变换、Delta逆变、闭环自动控制、检测技术等。针对少部分优秀学生采用“导师制”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通过细致的指导,紧密的设计过程跟踪,来进一步提高课程设计质量,并促进这部分学生研究性论文、专利、小制作等方面成果的形成。针对大部分学生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选题库中自由选题,利用书刊、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自主形成完成项目的各种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真正融入了自己的知识链,提高了其综合能力以及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p#分页标题#e#

网络教学是弥补课堂教学学时局限,开拓课程学习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组以校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通过长期投入、持续积累、动态跟踪的建设方式,建立了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网站的教学材料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丰富的资源,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数值仿真实验例程、实验设备操作视频等文件)、参考资源库(经典学术论文、典型芯片和模块的使用手册、常用仿真软件说明、典型应用设计案例、产业趋势和研究热点等信息)、复习思考题库等版面区。此外,课程组充分利用Blackboard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完成诸如教学信息、在线电子试卷测试、远程答疑和讨论等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第4篇

关键词:专业定位;创新型人才;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我校是辽宁省唯一的一所建筑类院校,是全国高校最早开展智能建筑教学与科研的单位之一。根据建筑类院校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定位。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精品课建设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智能建筑技术特色的应用创新型人才。2000年国家建设部将国家住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中试基地设在我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被建设部评为首批重点学科,智能建筑与系统实验中心被评为建设部首批重点实验室。强化自动化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评为辽宁省特色专业。

一、优化教学体系培养特色的人才

以人才智能建筑特色人才培养为目标,建设具有建筑特色的自动化专业培养体系,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础层、提高层和综合层的教学平台,强调教学活动与研究性自主学习和课外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为切入点,强化对学生个性培养,优化了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技术专业特色

根据智能建筑技术发展需求,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了专业特色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控制理论模块、建筑电气模块、建筑智能化模块等,这些特色课程包含了智能建筑技术的主要内容,形成了完善的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体现了多技术的融合

智能建筑技术是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综合技术,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将多技术、多学科有机地结合,将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智能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系统、科学、合理、有机结合。

(三)重视科技实践

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外专家讲学、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力,将学生科技实践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科技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优化课程设置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建筑类院校的自动化专业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智能建筑技术的有机结构。知识结构为: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建筑技术。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强电+弱电知识,更重要的掌握信息和智能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根据专业学习特点,认真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完善、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了专业特色,增加了网络与综合布线、楼宇自动化、建筑机器人、智能建筑技术概论等反映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充分体现培养专业学生的个性。

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学生个性发展:开放实验室,提供了大量选做实验,也可以学生自拟题目进行相关的实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一些专业课程中让学生撰写论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三、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制订科学、合理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实现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其主要特点是:

(一)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科技实践、社会实践等,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课程内容上从整体上考虑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实验内容更好衔接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外专家讲学、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力,为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职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修订了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智能建筑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在专业实验课中,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规范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到设计院、企业等部门,结合工程实际,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年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就业率在辽宁省名列前茅。

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学校现有建设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建筑与系统实(下转第20页)(上接第18页)验中心,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中心、国家住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中试基地、智能建筑技术研究所、大学生创新基地等,还有10个校外实习基地。智能建筑与系统实验中心设有:建筑供配电实验室、楼宇自动化实验室、家居智能化实验室、智能建筑设备控制实验室等,实验室设备先进。

智能建筑与系统实验中心是建筑智能化教育的综合实训基地,多次接待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考察指导,受到高度评价。通过多年实践,本中心实验教学系统密切结合工程实际,实现了体现学科特点和实际工程的多模块化实验教学仿真平台。学生在该系统中不仅可以完成设计性、综合性、还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科研及创新性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建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对学生开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活动。

建立校外设有实习基地,与东北建筑设计院、辽宁省建筑设计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阳电梯厂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实践教学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和科研环境。

(二)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

1、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不断引进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2、组建开放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营造学生创新设计氛围,通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建筑技术大赛等活动,达到创新培养的目的;3、将科研成果和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实验项目在科研中的应用背景,引导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4、在实践环节中,增加了智能建筑实习和智能建筑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智能建筑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结合、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技术结合,注重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突出智能建筑、反映时代特色。

第5篇

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学科的交融与渗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健康成长是目前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分析近百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00多项成果中,近一半的项目是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对170多位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他们的原创性成果的统计研究发现,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科学家有76人,占总数的44.2%,有48项原创性成果涉及其他学科体系,占总获奖次数的53%。最典型的事例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涉及到4位作者,其中2位是物理学家,l位是化学家,1位是生物学家,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成果。美国加州大学钱永健(RogerY.Tsien)教授,具有化学、物理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学术背景,他在绿色荧光蛋白以及多色荧光蛋白方面的出色工作使得他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方面工作若没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是很难完成的。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理论观念,通过学科交叉和渗透,采用多学科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推理模式进行研究,常常能够实现全新的发展,这在科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在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亦是如此。

做好学科交叉,首先必须要认识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所谓交叉研究是指以研究团队为基础开展的科研活动,它要求团队成员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团队为整体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发起挑战。团队成员通过彼此交流,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研究中每个人都要负责涉及自己学科领域的问题,每个人对最终的研究成果都负有责任。实际上,交叉学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很多现在的学科也是由过去的交叉学科发展而来的,如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生物材料学;生命、医学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了生物医学电子学以及生物医学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的形成首先是来源于对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深人研究的需求。如生命与医学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命与医学科学本身的需要,如生命体海量数据的产生迫切需要定量化分析方法、手段;第二是基础和应用科学的拓展,对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新的认识以及对人类健康的追求等等。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现状和开展交叉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探讨促进交叉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对进一步推动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方面有促进作用。

1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发展现状

其他学科与生命、医学科学的交叉,为相关的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中,基础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目前正在经历从Bi。一X到X一Bi。的转变。前者(如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等)注重将不同层次的生物学对象作为一种特殊介质,研究其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规律(其重心是X)。后者(如物理生物学、力学生物学、数学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等)则强调将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认识特定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的定量规律(其重心是Bio)。应用科学与生命及医学科学的交叉集中反映在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ealEngineering,BME)这一交叉学科。其中基于电子电气工程的(EE一Based)BME涉及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图像、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影像学以及放射医学等;基于化学工程的(ChE一Based)BME涉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以及纳米生物学与纳米医学;基于机械工程的(ME-Based)BME涉及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人工器官以及仿生学等等。

当前生命及医学科学领域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正在呈现以下新的特点:(l)来自于基础和应用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者在所感兴趣的特定生物学问题上的知识积累逐步深人,与生命与医学科学家之间的学术语言障碍正在逐步缩小。(2)一批受过良好交叉科学训练的独立研究者和青年人才正在健康成长,能逐步从不同于生命或医学科学家的视角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并具有在本领域重要刊物和生命与医学科学主流刊物上连续的能力。(3)回答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丰富多彩,从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到实验验证,从个体、系统、组织到细胞、分子、基因,从定性到半定量和定量,从基础理论、技术平台到大型装备,极大地丰富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并孕育着新的突破。但是,目前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

2.1学术语言的差异使得不同领域的专家存在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不同领域科学术语的差异是交叉学科研究的障碍之一。科学家经过训练会在同行间形成自己的学术语言,这种语言简化了与同行的交流,但同时又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首先,一个领域的专家可能不理解另一领域的专业术语;其次,同一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会完全不同。而在目前传统单一学科模式的培养下,知识面宽而又懂得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科学家不多,这种科学家本身的素质缺陷也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者首先必须为理解不同学科间的学术语言而付出时间和努力。也只有克服了这种交流上的障碍才能保证交叉学科合作的顺利和成功。

2.2合作态度上的障碍20世纪80年代Siglna兀科学研究学会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被问及是否应该增加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资助时,几乎有3/4的学者回答是同意或强烈同意,表明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认识到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被问到在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中,是否愿意放弃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时,则极少有人表示愿意放弃。由于交叉学科研究讲究团队合作,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科学家可能会因此失去在原来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在时,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两者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科学家对开展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合作难度增大。另外,学科歧视也是合作的障碍之一,如认为自己的学科比别的学科重要也会妨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2.3具有交叉训练和良好积累的人才不足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相应的培训周期也越来越长,更不用说要了解和掌握多个领域知识的专家,而交叉学科对研究者知识积累和科学训练的要求,往往需要经历5一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成为合格的独立研究者;也因此,与生命或医学科学领域同龄人相比,交叉学科的人才往往显得积累不够,优秀的杰出青年人才更是难以脱颖而出。#p#分页标题#e#

2.4研究项目和成果取得共识上的障碍交叉学科的研究无论是申请经费还是成果发表,要取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认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申请经费资助方面,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基金的资助是基于同行评议的结果。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项目往往由于申请者学科背景来源广泛、科学视角各异,而评审专家的专业视角、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因此其评议结果很难取得共识,评审中出现非共识的项目比例较高。以原生命科学部四处所管理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和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两个学科为例,在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2008年面上项目同行评议意见中,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只有6.4%,远远低于学科当年18.1%的资助率;而在同一个科学处、当年资助率为17.77%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面上项目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则为13.33%。二者相比其同行专家的共识率有明显的差异。在成果发表方面,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大多数学术杂志有自己的学科定位,传统上以发表各自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为主,因此,交叉学科研究论文的发表相对来讲难度更大。而研究者所发表的论文又与其晋职、争取经费等等个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客观上也造成研究人员从事交叉研究的态度不积极。

2.5项目评审难度较大交叉学科的项目一方面由于学科覆盖面较广,项目难以取得共识,另一方面,由于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几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得通讯评审专家的选择较其他学科更加困难,要保证项目的评审质量难度较大;一旦同行专家选择不准,则会导致项目的评审质量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初选。基于同样原因,由于学科评审组专家往往是由几个专业领域专家组成,专业跨度大、专家数量严重不足,很难保证交叉性研究评审专家的专业需求,特别是对交叉学科项目的科研成果或发展前景很难做出客观、全面和准确的评价,加之评审时间上的限制,最终会影响到资助项目的遴选。

2.6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模式存在小型、封闭、分散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科交叉的因素之一目前,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依然存在着小型、封闭、分散的研究模式。小型即一个教授十几个研究生模式,虽然该模式在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组体量小,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的要求不相适应;封闭、分散包括同行封闭,学科封闭,单位之间相互封闭,科学团队难以形成规模,资源难以共享,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人才培养也停留在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过窄、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

3建议

3.1适当提高交叉学科人才板块的资助率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尝试对交叉学科的人才基金给予适度倾斜,将有利于在科研实践中发现和培育人才。同时,加强后续跟踪,通过对优秀项目的连续支持,如青年科学基金与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重点项目的衔接,将进一步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

3.2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交叉性重大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顶层设计,凝练具有创新性的科学问题,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联合开展交叉性研究相对于通过上述人才板块资助、逐步培育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者、研究小组或单元而言,组织跨科学部交叉重大项目、设立交叉学科重点项目将有利于整合现有优秀研究力量,选择前沿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原始创新和交叉/融合的思考,并对逐步提升交叉学科整体研究水平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组织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时明确要求交叉,但往往是立项时强调交叉,实际申请和评审时对交叉的理念贯彻不足,把握不准,使得一些没有真正意义上交叉的项目还是得到了资助,没有真正发挥导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门户与学派壁垒的存在,使一些科学家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因而导致一些立项时看似交叉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学科交叉,项目完成仅仅是拼盘而已。项目承担人员相互之间交流不够,仍然是各自进行自己的研究,项目完成也是大家的工作凑到一起,没有相互间有机的联系。

3.3适当增加交叉学科评审组专家人数根据交叉学科特点,建议在目前评审组专家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的评审组专家人数,保证交叉性研究单一项目对多领域专家的需求,从而保证评审质量,降低单个专家权重,使优秀的项目不因专家专业背景上的限制得不到及时资助。

3.4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针对交叉学科非共识项目相对较多的特点,尝试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将有助于培育和保护创新性思想、鼓励自由探索。

3.5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研究者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理论来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尝试在交叉学科内部自由申请项目板块上设立倾斜经费,进一步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通过5一10年的持续资助,可望凝练出一些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前沿课题。

3.6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建立鼓励和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机制第一,要从激励机制上鼓励研究者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交叉学科研究通常涉及到多个实验室的合作,因此发表文章署名为同等贡献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在基金项目的评审中要承认项目参与者的贡献,在评价优秀人才时,要理解交叉研究工作中不同学科的重要贡献,不能对此行为抱有偏见;第二,要从项目设置上对交叉学科项目给予倾斜。对于一些交叉研究项目,如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建议设立双PI(项目负责人)或多Pl制,申请交叉项目必须由来自不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的多个PI共同申请,参与项目的每个PI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每个参与单位的利益。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从管理上促进合作项目的启动和运转,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对管理部门来说,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多学科项目领域的学术交流,使科研工作组有认识其他学科的机会;在评审过程,应对明显学科交叉的项目单独对待,用各种方法抵消专家评审过程的学科自我保护的思想。

第6篇

【关键词】 大类招生 SWOT分析 经管类 就业能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方面大量需求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就业矛盾更加突显。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各个高校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大类招生日益受到关注,毕业生就业能力更加受到重视。

一、大类招生及其SWOT分析

1、大类招生的涵义

大类招生是当前一些高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文理科大类或者院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低年级阶段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阶段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的一种新举措、新模式。大类招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按文理大类、按学科、按院系、基地班或实验班等形式招生。淮阴工学院从2007级开始,在经管学院和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选择工商管理、电子信息2个学科按学科大类进行本科大类招生。到2011年6月,淮阴工学院大类招生的第一届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从实践情况看,受到了毕业生及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2、大类招生模式的SWOT分析

SWOT 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H·Weihrich 教授于20世纪8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中,S是指组织内部的竞争优势(strengths);W是指组织内部的竞争劣势(weaknesses);O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竞争机遇(opportunities);T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竞争挑战(threats)。对高校按大类招生模式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评价分析,以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1)大类招生模式的S(strengths)分析。一是有利于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前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教学资源分散、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的局面,便于促进师资、教学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使用,同时,专业覆盖面的拓宽,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块式的课程设置等,也有利于学分制的科学实施。二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按大类招生更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及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了解掌握学科大类的基本技能,使毕业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就业岗位。三是有利于培养社会适需人才。按大类招生培养,每个大类包含了若干专业和专业方向,招收的学生通过两年的通识教育,再根据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选择专业,分流培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专业、了解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性,优化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专业结构,提高就业满意度。

(2)大类招生模式的W(weaknesses)分析。一是可能造成专业间发展不平衡。完全按学生志愿进行专业分流,所谓“热门”专业选择的学生可能会过于集中,师资、管理、教学设备等可能跟不上,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而所谓“冷门”专业选择的学生可能人数少,容易造成师资、教学设备闲置,形成浪费。学校可能被迫加大对所谓“热门”专业的投入,甚至将所谓“冷门”专业的教学资源向前者转移,造成专业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可能造成分流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按大类招生虽然加强了基础教育,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但同时专业课程后移,相应课时压缩,无法有效进行系统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可能影响高校办学效益。目前,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的高校一般该学科招生规模不是很大,专业分流的时候很可能出现有些专业班级的学生人数少,甚至有的班级不到20人,办学成本增加,办学效益可能会受到影响。

(3)大类招生模式的O(opportunities)分析。一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有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其次是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这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二是市场经济对人才选择的必然结果。从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实际需要来看,现代社会更需要知识面广、调适性强,具有分析、探索、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各学科或行业间呈交叉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其界限正逐渐被打破,社会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大类招生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教师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为大类招生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加大投入,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到高校工作的意愿不断增强,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广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为大类招生打下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4)大类招生模式的T(threats)分析。一是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致使大类招生模式不能普遍推广。实行大类招生,需要完备的师资力量,比较齐备的教学设施,否则盲目推行大类招生将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当然,有些专业性很强的院校和师范类、医学类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是不宜大类招生的。二是大类招生模式与教学改革不配套。一些高校按大类招生后跨专业的课程很少甚至空白,教材还是以前的对应单一专业教学的老版本;整个课程体系不完善,只是将原有课程简单叠加与删减,不能体现学科间、专业间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无法发挥大类招生的长处。

二、大类招生对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1、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探析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解释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晋升以及能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国内学界对此有不同的解读。综合来看,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实践而获得并养成的,能够实现匹配性就业,成功维持良好的就业状态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新就业机会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综合性、目的性、动态性、终身性等显著特征,本文结合管理学泰斗罗伯特·卡兹提出的管理者应具备的三大基本管理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的划分,根据淮阴工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对经管类毕业生持续多年的跟踪调查,特别是用人单位对经管类毕业生满意度反馈情况,认为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应包含个人素质、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和知识水平。其中,个人素质包括身心健康、敬业精神、形象气质、道德与诚信和竞争意识等;人际技能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受压能力等;概念技能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实践经验、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能力等;知识水平包括基础知识结构、经管类专业知识结构等。

2、大类招生对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招生改革带动教学改革,必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从淮阴工学院试行大类招生的实践看,对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淮阴工学院经管学院首先顺应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招生改革,积极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即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三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由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其中“平台”是保证学科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其次,教师主动跟踪学科发展趋势,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地更新和补充到教学内容中,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和最新动态。

(2)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专业,一般都有想读书的“热情”,有想有所作为的“激情”,因此,尽力做好引导工作,保持学生的这种“热情”和“激情”,鼓励他们把理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质疑。同时,努力搭建科研平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科研,有效促进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3)不利于提升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大类招生模式下,前两年统一学习通识类课程基本没有多少时间接触专业方面的知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被调整到后两年。而在这两年中,四年级写毕业论文、考公务员、考研、找工作等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在专业课学习的时间仅有三年级这一个学年,很难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

(4)给毕业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大类招生模式下,再次选择专业分流培养时,由于学生难以准确预测冷热专业大小年变化情况,容易根据往年的一般规律去揣测,造成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变成就业时的“冷门”专业,导致就业困难,将学校推到一个尴尬境地。

三、提升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加强经管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化、全程化的工作,不仅仅是就业信息与政策的指导,更包括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成才观、择业技巧等的教育和引导,还包括对经管类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和相关教育培养等。建议从一年级开始接受分级职业指导,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经管专业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成为一名经管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发展方向;二、三年级侧重塑造和完善自己,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特长与技能;对毕业班学生则侧重于进行政策、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加强经管类毕业生跟踪调研,定期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测评,找出差距,让学生明确需要提升和完善的方向。

2、加强第二课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对接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特别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通过第一课堂的主渠道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来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求职技能。第二课堂的开展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经管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如何设计、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经管类专业教改中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高校要根据经管类专业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可以结合经济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证券交易模拟大赛、ERP沙盘大赛、推销员大赛、电子商务模拟竞赛等,形成能力训练的“项目超市”,从而实现就业能力训练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对接。

3、加强经管类实践环节的训练

实践能力可以说是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提高实践能力是增强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经管类专业学科特点决定了大学生需要更多地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经管专业实验课、实习课、社会调查等实践课程的地位,加强经管类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加强经管模拟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在实验室体验企业运营过程和沙盘实战模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管理技能的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经管实习基地。

4、强化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主体意识

经管类毕业生作为提升就业能力的主体要对自己负责,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开发、自我提升的意识与行动。要教育、引导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与技能,奠定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能力与发展能力。有意识地强化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工作经历与经验的积累,存储人际交往、沟通协商、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技能。要理性规划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尽早针对性地采取行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并适时调整。要塑造和建立良好的个人品性与形象,要构建广泛的正向的人际关系网络,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健康的活动,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与渠道。

(注:基金项目:淮阴工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YB20110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