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内容;现实思考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积淀而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剖析,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于经济危机发生根源的阐述。另外,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做出全面解答,并在此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同时,马克思还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实质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其危机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是一种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社会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被广大劳动人民消化吸收,而是显得过剩,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实质上留有大量剩余,继而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第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体说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愈发尖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认为,第二,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危机的这两种可能性形式,取得了新的现实性形式,货币危机也转化为金融危机,并凸显为经济危机的新特征。回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之路,可以看到,他认为:在封建社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已经存在危机的两种形式的可能性。第一,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出现了买和卖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原来相统一的 W-G 和G-W之间的统一。“要通过强制的方法实现……要通过强加在它们的彼此独立性上的暴力来完成。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强制地实现统一”。种种事例表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的经济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其它形式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形成波及范围较大的危机。因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想要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只能是消灭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的描述。过去的经济危机发生时,其表现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或轻或重,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直接的联系。现在,全球发生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为大众所看到的现象依然是商品的大量滞销,闲置的生产资料,企业、银行、商场的倒闭和破产以及激增的失业人员。伴随着这些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物价的飞涨、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秩序极度混乱,股票市场、证券交易等方面受到巨大威胁。这些现象背后显现出来的本质依旧是相对于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生产过剩,即生产的相对过剩。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思考

2008年,一定是会被载入资本主义经济历史中的一年。这一年,美国首先爆发次贷危机(即次级房贷危机)。随后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面积地爆发,并且经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传播逐渐波及世界其它各国,由此导致世界经济的疲软。这场经济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截至到目前,这次危机仍然是国际上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经济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首先,在美国社会中,存在收入水平相差较大的问题,而社会中的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人需要安家的房屋,同时需要购入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收入的限制,导致其购买力匮乏。其次,社会范围内,大部分过剩的房产资源需要售卖,信贷中介在此时发挥作用,将购买者与购买物联系起来。此时,金融机构充当了无担保的中介。但是由于社会购买能力无法满足房产的过剩消费,加上货币链条的中断,最终导致美国信用危机的爆发,不但冲击了国际金融领域,还冲击了国际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从这场危机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他们在这部书中找到了自己想到的答案,并为降低危机的可能性后果努力着。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代表国家,我国在2008年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次危机的影响。如何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更好的解决危机后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一,缩孝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提高社会实体购买力。这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点之一,因为只有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缩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由此引起的问题;第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来解决,整个金融业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出口依赖。我国是一个出口依赖略显严重的国家,这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对我国的冲击巨大,所以,只有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才能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平稳度过,免受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决策参考,2006.

[2]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3] 霍其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2篇

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主流在新技术推动下,持续发展近二十年,东南亚经历97年金融危机快速恢复也十多年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了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并积聚了许多隐患,特别是近些年虚拟经济大行其道,在金融创新的大旗下,金融衍生品多而复杂到失去了控制的程度,致使房价大涨、油价大涨、原材料价格大涨,涨到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终归引发了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金融危机再到现在的全球经济危机。目前全世界都开始行动起来,全面应对经济危机。那么中小企业——承载着大多数就业的实体、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社会稳定的载体——应该如何应对?作为中小企业的一分子,在经济环境迅速恶化时应该如何采取对策?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亟待思考解决实践的问题。

近期由虚拟经济危机在快速地向实体经济危机发展,速度之快,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社会经济信心造成巨大冲击,直接表现为市场信心不足,订单生产任务迅速萎缩,明显感受到压力了。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在迅速恶化,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力军,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下去,中国失业率会大幅上升,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的决策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主要是以金融工具解决经济危机,如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制造内需,但没有在政策方面入手,如没有公开提出年初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宽放实施,为企业和职工在政策层面上共渡难关创造条件。这是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会有相当的滞后效应,中小企业——市场最敏锐的感应体自身要快速行动起来,实施有效自救措施,以求生存下来,保留种子以期在严冬过后的春天能发芽成长,加入到繁花似锦的春天。

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上经营,或者是在产品上有优势,或者是在服务上有优势,甚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但一般都很脆弱,适应性较差,大的市场环境急速变化时,往往会消除细分市场空间,致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迅速恶化,甚至是失去生存空间。这时更加需要理性、信心,认真思考分析企业的优势、市场真正的需求在哪里,以发现市场深层内在需求为起始点,把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运用于满足市场需求,以此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中小企业在环境好企业快速发展中,经营管理一般会比较粗放,开源有余,节流不足,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在当前经济危机环境中,会让人更加理性,开源受到压力,节流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因此强化节约,重组流程,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是中小企业要采取的正确行动。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使得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紧凑,表面上会是一种收缩状态,实质其核心会更加有凝聚力,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源往往是因为一项特别的优势,节流却是要求整体要强,这也正是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危机中,企业更加要做好管理工作,业务量减少了,稍稍停下来思考一下,练好内功,这应该是经济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一个好的方面。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资源有限,积蓄有限,对外部环境依存度较高,但中小企业决策机制相对是比较有效率的;相对于作坊而言,中小企业生存所必需的支出又非常巨大,生存较作坊更加艰难,但其绝对资源要远远大于作坊。因此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要认清自身优势劣势,扬长避短,根据资源状况优化制定整体规划。首先需要有效凝聚资源,建立信心是凝聚资源的前提条件,信心又来自于有效有价值的行动。一方面要充分发现发掘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身相对价值,这既是企业生存条件也是生存根本;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与全体职工建立信任,做好共度严冬的心理准备,使节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以最小成本满足市场需求,经济危机中变得更为重要、紧迫。后者做起来更加艰难,过去持续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都非常浮躁,生活习惯都是粗放的,现在需要精致简约的习惯,建立过程会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谁能快速改变粗放经营习惯为精细经营谁将会是赢家。现代中国人经历过贫穷,经历过转型的痛苦,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危机,只分享了市场经济优点带来的利益,没有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残酷、肃杀。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使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快速发展的,缺乏应对经济停滞的思想准备,甚至是就没有仔细想过,没有经济停滞的概念。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中国市场经济知识、经验才完整,才会更加理性,才会珍视已经得到的一切。早先学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近些年市场经济空前的发展,持续繁荣,中国及东欧经济成功转型,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经济危机是市场经的一部分了,人们开始以为技术手段的发展已经可以有效解决市场经济的无序发展了,其实经济危机仍然是一种必然的市场经济现象,这是外部环境约束在起作用使企业运行更有效率。

经济危机确实是既是危险也是机会,危险在前,机会在后。危机刚刚来临的时候为其气势所压迫,看到的更多的是危险,其实机会就孕育在这危险之中。目前市场低迷,但认真思考会发现用户的需求许多没有得到满足,现在做市场的水平还是初级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危机对成本控制的要求更为苛刻,会促进产品性价比的有效提升,应对方法正确就会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经历经济危机后的资源配置会更加有效率,经济质量也会大幅提升。

第3篇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带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在巨大的经济危机中,不断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策略进行改革,以便寻求发展的新机遇,促使我国中小企业中形成创新成本控制的理念,不仅可改善中小企业的现状,还可以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本文重点对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保障我国中小企业的有序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因此,成本控制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因素,对企业中的成本控制进行创新改革,一方面保障企业成本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促进企业以积极的状态运转,提高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生命力,通过创新成本控制,获取更多的企业利益。

一、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经济危机的到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程度不一的冲击,导致企业呈现消极的发展状态,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显得缓慢和吃力,为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提升我国经济构成因素的核心实力,进而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竞争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态,确实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成本控制[1]方面,对此做以下分析:

1、 缺乏成本控制体系

面对经济危机,我国中小企业并未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其主要围绕转让、拍卖的方式进行运营活动,部分企业甚至走向破产,针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研究可得,其并没有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无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体系约束,导致企业内部运行紊乱,降低了企业的调控能力。

2、 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缺乏控制意识,其在寻求各种解决办法时,忽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例如:企业采取租赁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解决表面的经济问题,不仅没有在实质上保障企业经济的恢复,更是加剧企业衰败的速度,进而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

3、 成本控制的偏重性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大部分以会计系统为中心,偏重于通过会计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而不是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企业成本过高的问题,会计系统仅仅是出于核算目的,不能真实反馈企业成本的整体环节,因此,企业过多的偏向于会计,模糊了成本控制的实际意义。

二、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下暴露出的问题[2],提出创新成本控制策略,通过此策略的实施,力图改善中小企业的经济现状,促使其在危机中挖掘合适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中小企业自身的运营现状,针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具备针对性的创新成本控制策略:

1、 构建创新成本控制体系

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的控制体系[3],不仅可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方向,还可促进企业运营,同时企业内部结构非常复杂,需通过一定的控制体系,规范员工的行为,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大致分为三个目标:首先是监管部门,其负责成本控制的监督、管理,主要作用于成本控制的实施,例如:执行监督、实施管理等,如果在监管过程中,成本控制出现任何问题,则由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理,针对问题执行相关的解决措施,保障此阶段成本控制执行的秩序;然后是决策部门,中小企业中成本控制的策略均在此被提出,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总成本控制,决策部门制定企业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门的控制措施,需要与相关部分进行协商制定,同时也要接纳其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对其进行动态的改进,这样既利于控制措施的施行,同时也保障控制措施切实符合公司的发展;最后是执行部门,成本控制体系最主要的作用对象即是执行员工,而且执行员工在企业的运营中占据较大比重,既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为保障成本控制体系的约束力,企业的执行部分需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也需提高和完善体系在员工间的执行力度,进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水平,达到节约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的目的。

2、 提高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意识

为保障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的有序进行,必须提高企业全体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企业可通过经济观念和绩效观念两种方法,作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意识。经济观念主要是转变企业内部员工的观念意识,促使员工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进而转变员工对企业成本的认识。例如:企业对员工实行成本控制培训,促使员工加深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在意识上约束员工的行为,树立员工的经济意识,保障成本控制的实施;绩效观念同样是针对企业员工,主要是在员工群体中设置绩效考核,利用考核培养员工的成本责任感,首先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的层次,规划员工的成本责任,将企业的成本控制以责任的形式具体到每一位员工,实现成本控制影响因素的细化分配,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进而对企业成本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构建成本控制考核指标,利用考核指标设置成本控制的范围,一方面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明确成本控制中员工之间的关系,最后给予部分员工一定的成本控制权,利用职权平衡考核在员工意识上的作用力,同时将考核与员工的实际效益相联系,在保障成本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调动员工参与与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又促进了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施行。

3、 平衡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管理

创新成本控制中核心的内容即是成本信息管理[4],包含各类有关成本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必须保障其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同时还需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行业素质,成本控制中本身即涉及众多的因素,例如:技术、生产、薪酬等,加重了信息管理的负担,为避免成本控制出现偏重性,中小企业可通过平衡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管理实现,首先加强信息管理中的法律渗透,约束成本控制,保障企业在法律意识环境中实现成本创新控制;其次通过信息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各个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的交流和联系,根据企业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最后根据成本信息管理,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通过采购环节作用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结合企业内部、外部,在控制企业成本的基础上,创造企业运营价值。

综上所述,在经济危机中,保持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创新成本控制是极其有效、可行的方式,通过成本的控制策略,还能激发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进而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创造能力,从长远来看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存提供新的动力与活力。

三、 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的意义

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备实际的意义,首先可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保障企业管理理念的形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措施保障;其次保障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成本控制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可发展诸多市场机遇,合理利用机遇,提高企业运营效益,提升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更全面;最后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保障企业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为打破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独立状态,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对自身成本的关注度,进而关注市场的竞争动态,吸取经验,保障自身在动态市场中具备运营发展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动,提高自身经济发展的能力,稳定企业内部成本。

结束语:

通过对经济危机进行分析可得,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保障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利用创新的手段对其进行成本控制,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而且成本控制策略可积极发挥推动作用,推进企业运营效益的提升。成本控制不仅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运营结构,而且带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促进企业树立自身发展的意识,提高自身的发展力度。(作者单位:大连佳洋木制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麒然.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2]赵丽.成本控制是企业的长盛之道—企业节流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2(01).

第4篇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师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统领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能力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尊重学生、态度和蔼、语气亲切,以营造一种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产生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时,说到“落后就要挨打”。突然有一位同学在台下说:也未必,进步也会挨打。我没有批评学生的标新立异,扰乱课堂秩序,而是问他为什么?学生就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历史上曾经‘进步’的苏莫尔文明、埃及文明、米诺斯文明就是被落后的蛮族摧毁的;曾经非常‘进步’的中国也曾屡屡受少数民族南下的骚扰,包括历代加修的长城也无法阻挡北方少数游牧强敌,朝廷一次次南迁乃至覆灭。”根据这样的史实,要求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落后会挨打、落后不会挨打、进步也会挨打。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于质疑

高中学生还处在思维成长阶段,知识经验不足,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意识还不是那么的强烈。组织学生质疑过程中,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除了积极主动、正确引导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质疑。比如,构建语言情景、运用面部表情、使用肢体动作、创设问题情境等。

例如:在讲授《中国产生》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你会选择哪里开办企业呢?为什么?”“试想,你在创业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你将如何解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

三、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用于质疑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一个又一个的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步往前。教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没有质疑提问的机会和时间。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学生也积极参与,但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精心设置的,实际上学生的质疑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留有充分的时间,深入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教师在每一阶段都要抽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提出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当场解决,较重要的和难以理解的问题,经过认真筛选后在全班交流。在组内交流时要求学生把在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描述出来,这对其他学生思维的养成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这样才能避免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从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都能提出:1929―1933年美国为什么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又有什么影响?这些学生都理解,但有几个学生问:“现今中国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状况很相似:“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得现今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房价的虚高导致分期付款、提前消费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而2007年开始的股价日益攀升也使股市不稳,风险日益加大。这是否也意味着中国不久也会出现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难于理解,交由组内交流,在分析、讨论、交流中学生形成了正确认识:中国不会爆发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不改变,其基本矛盾就存在,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就会激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国家会进行强有力的社会调控,所以中国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四、把握课堂教学,让学生惯于质疑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发挥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置部分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预习效率。通过精心设置的质疑问题,使学生得到启迪,学会质疑的方法。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质疑――带疑自学――尝试讨论――大组交流――解疑设疑” 模式教学。[2]  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比如,首先设计一些浅层性的问题让学生快速地了解,了解教材的主旨和大意。对于课文中的历史纵横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联系与想象;对课文中的学思之窗,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探讨,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广开思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和认识通过问题形式表达出来。

第5篇

根据记载,1980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直接促使离婚率于1981年到达顶峰,其中每1000人就有5.3人离婚。随后离婚率开始下滑,到2007年已跌至每1000人中有3.6人离婚,是1970年以来的最低值。2008年11月,金融危机不期而至,芝加哥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专家劳伦特发现,离婚率也已经随之出现激增之势。而这几个月来,中国的离婚率也比往年提高了13.52%。上海一家“离婚俱乐部”透露,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3月,他们接到的离婚咨询增加了3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是因为金融危机而引爆婚姻危机的。有专家指出,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加剧和滞后效应,对婚姻家庭的波及面还会扩大,或有更多夫妻陷入婚姻危机。

我的婚姻没有挺过经济危机

讲述:小如(女 北京 31岁)

说句实话,我不想提这件事情,挺难过的,本来挺好的两个人,就是因为一个“钱”字散伙了。2008年上半年的时候,为了多挣点钱,也为了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他把婚后这几年因为爱好兴趣积累起来的古玩方面的资源利用了起来,我把我结婚后省吃俭用攒的十万块钱拿出来,买进了一批古董,两个人一起张罗开了一个小小的古董店。他工作比较忙,我相对自由,于是,看店的事情就交给我了。

我们是2008年4月租的门面,2008年5月1号正式开的张,当时我们都对小店满怀希望,虽说我俩都从没有做过生意,一直在事业单位上班,但是看着结婚几年来他交往的那些玩古董的朋友都靠这个行当发了财,心里自然充满了希望。开业头两个月,的确挺让人开心的,因为是新店,所以来市场的人都会来我店里逛,买东西的也有,卖东西的也来问。每天只要一有客人来,我就给我家那口子打电话,跟他汇报客人的来路,询价的商品,和他商量商品的价格。那个时候,每天早上7点我准时开门,笑着跳着打扫小店的卫生,高高兴兴地等着客人上门。

可是两个月后,奥运会来了,客流量明显减少,以前一天能够来七八拨客人,奥运会期间每天也就四五拨了,我跟老公相互鼓励,都说奥运会期间大家都不爱出门,奥运会之后就好了。结果奥运会走了,经济危机又来了,从2008年9月到年底,三四个月的时间,古玩城的客流量是越来越少,以前那些开着车来买古董的老板们很少再出现了,来串门的店家倒比客人还多。于是,我们经济因为一次投人太多而出现了暂时的赤字。

可是他却听人说,经济危机的时候古董的价格最便宜,适合大量买入,于是说服我跟我父母要了几万块钱,他又从朋友手里借了几万,进了几件红木老家具。可没想到,这几件家具都是假货,一直到春节都没卖出去。这下我着急了,开始唠叨和抱怨,他自己也慌了,没钱过年可怎么办?小店还要接着交房租水电费、市场管理费,而我们的日常开销也总要支付吧,我的收入在此之前总是用来支付我们购买的住宅房的月供的,所以也没有什么结余。

这下可惨了,年关前朋友打了好几个电话催他还钱,我农村老家的姑姑又到北京来看病,我出生的时候早产,我妈身体不好,奶奶姥姥年纪都大,我和我妈妈是姑姑照顾的,所以姑姑来看病,住院费什么的我不能不管。这样我俩就不得不天天拆东墙补西墙了,争吵和矛盾也就日趋激烈,两个人的关系随之每况愈下。中国有句老话,贫贱夫妻百事哀。大年三十晚上,就因为给他父母和我父母买礼物的事情,两个人打了起来,结果,在他父母家的农家小院里,他在堂屋里,一脚把我给踹了出去,矛盾就彻底升级。

我从没想过我们会离婚,但是我觉得心灰意冷,从大年三十晚上他把我踹出去之后,我就回了娘家,直到元宵节,我们都没有联系过,元宵节之后,我打电话给他,他说“我们离婚吧”,我的心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

后来,我问过他很多次,他终于说了实话,他说从去年奥运会之后,我天天抱怨唠叨,天天唉声叹气,他就开始觉得精神压力很大,觉得我因为钱变得越来越丑陋,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直到春节的时候,他实在承受不了了,才踹了我。如今,他的去意已决,我们之间剩下的事情也就是财产分割了。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正式离婚,但是从春节到现在,已经分居四个月了,离婚协议书也写好几份了,就等着商量好财产分割的问题,把证换了就终了了。说句实话,我不想离婚,可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中间我们还有很多痛彻心扉的纠葛,我都不想再提了。我只想说,如果有下一次,首先,投资要谨慎,危机到来时更要慎之又慎。其次,我一定会不抱怨不唠叨,无论经济如何危机,生活如何艰难,安心耐心笑着扛过去是唯一正确的应对方法。

这次经济危机对很多年轻的夫妻来说都是第一次,突然而至的危机,让我们束手无策。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不当的反应,比如对爱人的抱怨、挑衅、争吵等等。这些反应向对方暴露出了我们以前很难被发现的弱点,对方对此难以容忍,离婚就在所难免。

情绪,经济危机对婚姻的次生伤害

讲述:小颖(女 30岁 上海)

近期网络上公布了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十大行业,其中就包括我和老公的职业。在网上盛传金融危机十大戒律的帖子中,第一条就是不要辞职,不要转行,不要创业。现在的工作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想辞职,从去年想到了今年,2008年5月,我想着等10月份结婚了之后离职,毕竟到一个新公司之后,不好请婚假;10月,户口正在办理,住房公积金还没有交满六个月,要想买房要想在上海立足,这两项对我都非常重要;11月,正当我犹豫不决时,金融海啸就这样来了,一个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月月说,千万不要离职,我四月份找工作找到现在,刚刚才上班,工资低一点也忍了;小燕子胡说,他天天在帮老婆投简历,找的工作岗位也是策划,九月底离职到现在还没有上班;章鱼往群里发了一张深圳万人求职的场面,真让人触目惊心:思思说,现在他每天搜索职位,结果搜到的职位一天比一天少,企业都不招人了……我犹豫到了现在。2009年,经济持续低迷,路在何方?

是迫于生存的压力继续留在这里,还是背水一战?这个问题我分分秒秒都在思考,老公其实很早以前也不想在他的公司干了,他公司的氛围很差,他觉得在那里是浪费时间,技术上没一点长进,他很着急,他害怕继续待下去,他会掉队,但如果现在出去找工作,又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这么高薪水的。难啊,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迫于生存的压力,我们总在干一些与自己理

想相违背的事情。

我们都还不够成熟,习惯性地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于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场家庭闹剧。我是觉得很委屈,这段时间我绝对没有无理取闹。老公好像变得越来越狂躁了,他容不得别人有一点点别的意见,我每每一说出我的观点,他就会发火,甚至埋怨我,为什么每次下班都吵个不停?我吵什么了?上班在公司受气,下班了还要接受你给我的压力,这公平吗?

其实这次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物资方面的影响倒不是很大,还没有到少了那一点钱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它带给我们更多的则是心理上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恐惧。老公回家就坐在电脑前,聊天,游戏,上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愿意跟我多说话。他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我跟他都属于同一类人,不甘落后,我们希望能靠自己改变命运。有压力是好事,但压力太大,会把正常的生活打乱,适得其反。

在整理hotmail邮箱的时候,翻看着过去的邮件,心里有些发酸。以前的我很幸福,我被老公捧着在手掌心里呵护着,他很关心我,从来不会对我发火,也许他的心还是跟以前一样,只不过现在被狂躁、埋怨给掩埋了,有时候我觉得其实回家比在公司更压抑。我不知道这种状态要持续多久,但真的很可怕。

美国心理学会于近日公布的一项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因个人财务和国家经济状况感到压抑的美国人从5个月前的66%增加到现在的80%,而感到压抑的女性多于男性。这些情绪受到伤害的人们,他们回到婚姻中的时候,很难再从容面对。他们同对方冷战,态度粗暴,并不一定是对对方不满,而是因为这只是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只是觉得处于这样一种应激状态会感到安全,才能抵抗危机带来的压力。情绪受伤,可以说是经济危机的次生灾害,是造成婚姻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经济危机对婚姻的影响也一样。对一些夫妻来讲,经济危机带来了婚姻危机,而对另一些人,经济危机却成了巩固婚姻的契机――

磨难的另类赠与:我们的婚姻在危机中成长

口述:依依(女 32岁 成都)

我和老公结婚6年,孩子4岁。和丈夫结婚的时候,他就在开出租车,2008年3月,他的合约到期,对开出租车也很厌烦,于是,他就终止了合约;打算自己出来开个餐馆。我支持他的决定,因为觉得开车对他确实有很多坏处,生活作息没规律,身体健康受很大影响。我的工作是在一家电力公司下属单位做业务员,不是正式工,待遇不好,还非常受气,但是房子每个月的月供要给,孩子上幼儿园每个月开销也要一千多,为了家庭我还是只能在单位忍着。所以,老公能出来自己干,我很高兴,不用看别人脸色,自己挣多少是多少。

我们花8万打下一个门面,再四处借了10万装修成了一个颇有特色的中餐馆。餐馆位置在一个挺繁华地段,我们选择了在五一小黄金周开业。开业的那些天里,生意真的很不错,因为大厨就是我的堂弟,帮自家人特别尽心,客人对菜色很满意。谁知道好景只有11天,5月12号就发生了天大的灾难。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了,一时间人心惶惶,餐馆里再没有往日的热闹,天天门可罗雀。那些天,我们真是欲哭无泪,欠亲友的账,害怕别人担心,主动打电话请求宽限,笑脸装得肌肉都痛了。丈夫天天抱着计算器算到深夜,也无法多算出两个钱来。苦撑两个月,没有起色,丈夫开始长吁短叹,喜欢上牌桌子了,戒了几年的烟也重新抽上了。我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争吵成了家常便饭。到了12月,公司以我的业绩没有达标为由,把我淘汰出局。干了五年的工作,没有了,又逼近年关,餐馆要死不活的,心里感觉好悲观。

回到家里,丈夫不在家,也不在餐馆那边,肯定打牌去了。我肚子里的火腾地就蹿了上来,打电话叫丈夫回来。看我的脸色,丈夫没敢惹我,急急忙忙去做了饭。儿子被他奶奶送了回来,平时都是公公婆婆给我们看孩子,因为住得近,他们通常把孩子从幼儿园里接出来,吃了晚饭再给我们送来。儿子把电视声音开很大,刚吃完饭,门上对讲机就响了,传来麻将铺老板的声音:快来,三个人就等你了。我以为他会拒绝,在家看看孩子,对对账,谁知他不声不响地换了鞋就要出门。我一下子就爆发了,骂他不长进,没责任心,破罐子破摔。他也不示弱,骂我没用,有本事怎么会被炒鱿鱼,没本事就回家撒泼。桌上的碗筷全摔了,凳子也砸了,邻居都跑了来,抱着我们被吓呆的儿子,苦劝双方。我们都撂下狠话,离婚,然后他就走了,整整一个星期没露面,连个电话都没有。

他的决绝让我很绝望,一气之下去找一个做律师的姐妹咨询离婚。这个姐妹告诉说:“像你们这样的情况,在经济危机之下太正常了,你仔细想三个问题:第一,你们究竟是感情出了问题,还是经济出了问题?第二,离婚能不能解决你们想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现在离婚的诉讼费、财产评估费、双方律师费等等,各项费用加起来少于三万办不下来,你们舍得不?”

姐妹的一席话让我冷静了下来。是呀,我们结婚6年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紧张过,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经济引起的,想来丈夫的压力也很大,他和我一样爱这个家庭,爱我们的儿子,他一定并不真心想离婚,同时,我相信离婚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房子要钱,儿子要养,债务要还,离了婚也一样,还会增加更多的问题。经过冷静思考,我六年来第一次在吵架后主动打电话给丈夫表示歉意,他当然借坡下驴。立即就回到了家里。

此后,我们互相鼓励,餐馆经营不下去,转了出去,他又重新开起了出租车,工作不好找,我就在各大商场做家电促销。尽管很累,尽管商场也很不景气,但是,因为心态放平了,经济危机下,困难的不只我们一家,彼此的抱怨少了,家庭因为团结显得更加温馨。我和丈夫的婚姻终于转危为安,我相信,经历了地震,经历了经济危机的种种孵炼,我们的婚姻会更加稳固、幸福。

从依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经济危机并不必然带来婚姻危机经济危机固然对婚姻产生冲击,但处理得当反倒能成为稳固家庭关系的契机 夫妻沟通不畅是现代家庭的首要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减少外出和应酬,选择回归家庭,无形中给夫妻交流营造了很好的平台。另外,经济危机给人带来不安全的情绪刺激,这个时候更能体王吧,家庭的安全感。

从依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经济危机并不必然带来婚姻危机。经济危机固然对婚姻产生冲击,但处理得当反倒能成为稳固家庭关系的契机。夫妻沟通不畅是现代家庭的首要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减少外出和应酬,选择回归家庭,无形中给夫妻交流营造了很好的平台。另外,经济危机给人带来不安全的情绪刺激,这个时候更能体现家庭的安全感。工作,减少被解聘的风险。全职先生或全职太太也可以争取找工作,拒绝眼高手低,有什么活干什么活,为家庭增加收入;

其次,节省开支。喜欢消费的家庭成员要考虑勤俭持家,在特殊时期要适当降低物质欲望,多点“情感修炼”,对生活和事业进行重新规划。特别是80后夫妻,在投资理财方面有重大决定或大笔支出时,一定要尊重伴侣的意见;

再者,就是要多一点温柔包容。当爱人心情不好时多给一些安慰。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家庭成员感觉轻松。学会和爱人聊天。当彼此的诉说有人认真倾听,夫妻成为心意相通、并肩战斗的战友,家庭前进的动力就将变得更为充足: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作者简介:杨娟娟(1984-),女,河北张家口人,财务经理,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金融

本轮金融危机从2008开始,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席卷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全球经济衰退,经济大萧条,中国作为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和重要经济体之一,同样难于幸免,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据国际咨询机构统计,2007年全国中小企业总数较2006年增长了9.6%,经过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减少了55万家。可见中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面前,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丰富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从而使得风险防范系统更加牢固,具备应对各种风险防范的能力,更加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和创造力。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金融危机简称金融风暴,指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及地域内经济急剧的快速的超周期性的恶化。这种状况对房地产、证券、利率指数、地价、生产企业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不景气,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经济规模和产生的价值不协调,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工人严重失业。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考验,企业财务风险受到极大冲击。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现实下和特定的时期内,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于或无法控制、预料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流的效益降低和可持续性不协调,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实际绩效和目标发生偏离,对企业生存、发展和长期盈利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出口下降、贸易壁垒增加

本次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之一,美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必然使得我国出口的进度减慢,贸易规模顺差相对减少。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盟、日本和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受到影响,进口需求下降。国内,如苏州、宁波、上海等地区,一些大规模的生产密集型私营企业,如玩具、服装、纺织等受到巨大冲击,面临重重的困难。一定时期内,发达国家在立法层面和WTO层面会不断出台更多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所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国的出口企业要提高警惕性,要小心谨慎地面对贸易保护主义。

(二)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诸多经济活动都和贸易往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出口贸易就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5%以上。近年来,美国贸易赤字加大,境外投资资产的收入已经无法满足其维系的赤字贸易平衡,因此美元持续贬值。受到美国汇率影响,我国诸多企业经济收益与成本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出口商品的成本大幅提高,以美元计价的产出商品成本也相应提高,所以中小企业面对的汇率变动风险已经显而易见。

(三)债务风险

历史上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共同表征就是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累累负债。每一次经济危机来临,主导国家和所波及到的国家都在经历一个形成外债的过程中,并且数额庞大,有一定的持续时期。如经济危机最先显现的美国,房利美、房地美就是次贷危机,由于次级贷款的不断积累和增加,资不抵债,最终破产。还有一系列金融机构外资参股,在危机的情况下,发行债券让其他国家认购,我国就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经济危机,外资企业当然也严重受损,为美国次贷危机买了单。金融危机过程中,一些美国的债主一定会向美国讨债,包括我国,必然有不少企业花费精力和时间去要账,也一定会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处理不当背负巨大的债务,导致发生大量的坏账、烂账、呆账。

(四)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

由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形势一直不好。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处于生产规模的发展时期,通过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是相对可行的融资手段,但是通过上市融资有些中小企业还不具备条件。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国家的主要信贷,大部分流转到了大型的公路铁路基础建设项目和国有大中心企业,留下来一部分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主要是智力密集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其贷款额度也相对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大批有待发展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在经济危机发生后,由于大量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即使有国家信贷扶持,银行也不愿意把贷款给他们用,原因是,风险不好控制和风险不确定。所以,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二、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应对金融危机,应着重做好以下五点:

(一)巩固和加强国内市场的经营活动秩序

1.实施多元化经营。由于美国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其他经济主体的正常运作也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市场的经营,应该立足现实,实施多元化经营,加大出口增长比例。我国出口企业,应该认清目前的形势,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长线布局,把目标对准如俄罗斯、非洲、中东、印度、拉美等一些和我们一样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并且有进口需求的国家,从而,使得出口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扩大内需,调整生产结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购买力大大提升。因此,国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化吸收的潜力,通过调整结构,面向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会一定程度上均衡外部市场冲击带来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应该认识到,危机,既是风险,又是机遇。扩大内需,调整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是应对危机的不二选择。

(二)规避汇率风险

当下,规避汇率风险,中小企业可以使用的方式有:变更贸易结算方式、贸易融资、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采用非美元货币结算方式、增加内销等。中小企业可运用的金融产品主要有:保理业务、外汇期权、平衡责任、套期保值、借款保值、远期合同、掉期保值等。规避工具的正确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和不利冲击。企业也应当敦促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远期结汇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避免潜在的亏损风险。

(三)控制债务风险

企业的债务货款能否及时的收回,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是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之一。所以,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适合自己的控制方法非常有必要。比如,运用信用证来收汇,在对外贸易时签订合同等。每一个企业务必高度重视,签订合同的规范性、正式性,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签订合同,还可以洞悉合作方的诚意、严谨、认真态度。同时,对于进出口企业是避免债务违约的必要手段。

(四)提升融资、筹资决策水平

企业在解决自身的资金资本需求的时候,应该遵循,先先内后外的原则。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精简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创新流程,改革变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完善资金回流,来解决“内”的问题。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资产质押,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发行股票等来解决资金,这是外的途径。企业应该创新融资方式,不拘泥于老套的融资模式。具体可以采用,票据贴现,委托贷款,股权质押等。通过并购贷款,银行信托理财等形式广泛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一年一度的贷款归还,来获得新的授信额度。寻找较低成本的资本运营模式,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和财务风险。

(五)积极面对反倾销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金融危机严重影响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于是他们想方设法获得贸易优势,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等在WTO层面和立法层面出台了大量对华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方案。但是,超过一定的范围,这些所谓的法案就成了,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是一种贸易障碍。企业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通过应诉来保护自己的贸易利益。中小企业,本身就是应诉方,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所以,一定要重视财务信息资料的完善,会计信息统计资料等完备,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从而能够为反倾销提供有理有据的凭证,来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齐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7).

第7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经济危机 影响 措施

一、经济危机对中小企业管理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也必然受到影响,仅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因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倒闭的超过10万家,2009年,我国企业在艰难中中度过了寒冬,从宏观上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据亚洲开发银行2008年9月16日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量中小企业衰退、倒闭、破产等,中国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有3600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达60%。事实表明,危机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受到极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在经济危机的袭击下,分析中小企业现状,探析中小企业管理及发展的有效途径,灵活应对危机,增强企业实力,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现状:

1、规模小,难以承受大的波折,抗风险能力弱。中小企业在利用经济资源、获取市场信息、争取外部支持等方面明显比大企业逊色。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劣势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创办时间不长的中小企业失败率较高。

2、缺少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意识较差。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焦点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高质量、高品位、高信誉。市场到处充斥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且它们占据着各行业高端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获取了丰厚的回报。而我国中小企业技改投入不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陈旧落后;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产品质量差、更新换代慢、差异性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3、缺少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

外资企业经过全球市场竞争的洗礼后,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更趋成熟和完备,这对于刚在市场经济中行走不远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虽然我国企业也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也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但由于传统的经营模式根深蒂固,加上中国市场特殊的运行规则,使我国企业更关注同政府的公共关系维系,从而忽略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能力,导致一些企业缺少市场经营和规避风险的本领,在经营战略上更倾向于向外冒险扩张,忽视了内部管理。

4、企业缺乏诚信,资金不足

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信誉经济。我国尚处在市场经济的不完备阶段,企业恶性竞争、不讲商业道德、信任危机、拜金主义等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社会信用水平整体下降,给企业发展壮大与国际市场接轨造成极大障碍。在贷款方面,由于资本实力较弱,抵押物或质押物不足,使得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取得银行贷款困难较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单位经营成本相对较高。这无疑降低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生产技术水平低,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三、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发展应对措施

1、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保持必胜信心

首先在当前形势下企业中高层高层要有信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稳定职工,稳定人心。凝聚力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其次要建设好自己的团队。困境既是对企业团队的考验,又是锻炼企业的团队的机会。要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员工大量流失,尤其是高级技术、管理等人才和核心员工。

2、抓住政策的有利时机。

针对中小企业的外部问题,我国政府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金融支持政策的出台,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除商业银行创新贷款品种、改进服务外,国家发改委通过设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公司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充分利用政府信用引导市场资源。带动各层次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快整合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3、注重企业自身管理,苦练“内功”提高抗风险能力

(1)拓宽渠道建设,培育终端顾客

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多数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其对单一客户以及贸易公司的依赖性严重,营销和渠道是这类企业最大的短板,有的甚至处于真空状态,当出口受阻时其困难可想而知。目前形势下特别要注意继续维持好与客户的关系,不要因为困难就疏远了客户。

(2)开源节流并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不管经营好坏, 开源节流均是经营之道。经济不景气时就更加重要。需求总是有的, 开发、培育需求是开源的方向,要不断根据客户变化的需求优化改进现有产品, 开发新产品, 以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中小企业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必须杜绝浪费、压缩不必要开支。

(3)持续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创新是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人力、节约经济成本的一种方式。中小企业主必须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现状,并不断致力于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危机之后,中国的中小企业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的变化,靠低成本和大量能源耗费,重返出口市场和规模是非常困难的。

(4)加强诚信建设,拓展融资渠道

企业资金不足是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必须开放思维,力争多渠道融资。企业首先要规范管理,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素质,把财务做真实,积累企业的信任度;其次,在这次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中,中小企业要苦练内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不要将银行作为唯一的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银行融资为主体,债券股票等多种融资方式融资体系。

第8篇

关键词:国际迁移;成本;经济危机;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84-03

国际迁移是指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活动中的一个业务或多个业务转移到国外的经济现象。近年来,国际迁移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成长战略,并且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接受。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显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中。此次经济危机一直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动因,但是对于此次经济危机所波及的范围和持续时间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在许多国家,实体经济的溢出开始导致失业率上升,直接影响了家庭乃至社区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公众焦虑的情绪。在金融体系中,重建公众的信心并扭转这种不利的现状必须被放在首位。纵观各种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国际迁移业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一、国际迁移的动因分析

跨国公司基于其自身的特点,选择国际迁移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它们所共有的想法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迁移来获取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以下是本文所概括的几点原因:(1)当前的税收法规可能超出了公司管理层的预期,因此他们努力寻找综合条件较好的国家或地区作为迁移的目的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使得公司可以更从容地应对经济危机。(2)国际迁移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遇。当公司计划扩大规模时,它往往会致力于寻求对自己的主力产品更具战略意义的市场。新的市场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3)为新的产品寻求新的市场。一家公司必定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完善自己,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必须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当现有的市场出现饱和时,公司就需要通过国际迁移来寻找新的领域,从而获得长久不衰的生存。

每个公司的HR都有责任来决定何时进行迁移是最佳时机。但是,在这样做之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要考虑到进行国际迁移的成本,迁移成本不应该超过公司所能负担的最高成本。那么迁移所需的成本有哪些呢?

二、国际迁移的成本分析

有三个不同方面的成本是进行国际迁移需要考虑的,包括可预见成本、人员流动成本和隐性成本。

(一)可预见成本

可预见成本是指公司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的成本,如搬家公司需要多少费用、新办公地点的租赁费用等。可预见成本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是企业进行国际迁移的主要成本,当企业选定迁移的地点时,企业会支付一部分费用作为新办公地点的装修基金。与此同时,房屋租赁成本也是其中的重要支出。(2)服务成本。服务成本一般包括水电费、电子通信费用、停车费用、保险费用等。而公司的管理层还需要考虑包括未来业务扩展所需要的费用。根据企业的规模,服务成本的增加范围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之间。(3)搬迁费用。当公司决定迁移时,搬迁费用必然要考虑在内。如果新的目的地在同一个城市,需要的搬迁费用较少。但是如果是长途的搬迁,则搬迁费用就要考虑很多方面,如卡车租金、人工费用等。另外,公司还要支付员工搬迁的费用。

(二)人员流动成本

企业的迁移对现有的员工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决定进行迁移,而本土的雇员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随之搬迁,这就使得公司损失了一部分优秀的人才。要知道,招聘、培训并发展新的员工所需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现有员工。劳动力成本代表了大多数组织的经营开支,是不得不考虑的迁移成本。

(三)隐性成本

企业的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真正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迁移后可能的生产损失、员工的离职和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压力等。

为了更好地衡量隐性成本在迁移中所占的比重,本文对国际迁移中隐性成本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如下:(1)房屋租赁成本;(2)雇员多次往返的成本;(3)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新市场的成本,如广告投入、寻找客户资源等;(4)老员工离职后,招聘并培训新员工的成本;(5)新员工在培训期和适应期内导致公司产值降低的成本。

综合以上三种国际迁移的成本,可以看出如何把这些成本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是进行国际迁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以下几点会帮助企业分析其迁移成本和风险/效益:(1)确定迁移目的地的资源环境及当地的就业水平。(2)确定会跟公司共同迁移的员工数量。(3)对一次性搬迁、减员、招聘并培训新员工的费用进行评估。(4)对一定时期内的租赁房屋和雇员花费、设施完善花费等进行评估。(5)根据迁移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公司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的评估。

在评估了国际迁移的成本和风险/效益后,一个中心问题就被提出来了,那就是,国际迁移的目的地应该在哪?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真的有益?本文就这一问题对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板块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三、国际迁移目的地的比较分析

(一)欧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并严重拖累实体经济的严峻局面下,欧洲也正在与衰退进行着顽强的抗争。自2008年以来,金融动荡、油价飙升和粮价上涨三大问题给欧盟各国经济造成重创,加上各国都把本国利益置于欧盟整体利益之上,使其难以形成共同应对危机的合力。目前,欧洲经济存在不少问题,如增长率低迷、福利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人口老龄化造成的财政压力巨大等,而欧盟多数成员国仍固守原有的社会经济模式,结构调整进程缓慢。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说,目前欧洲形势喜忧参半,经济危机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依然堪忧。而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应对危机的措施和改革方向总体正确。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大约6%降到目前的3%以下,2014年欧盟经济将有望好转。

欧洲拥有庞大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还有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优秀的品牌,因此是企业国际迁移可以考虑的一个目的地。下面以欧洲的几个国家为例说明欧洲在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

1.英国:英国国土面积虽然不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这里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170多家顶级科研机构,能够与外国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如华为、香雪制药等中国企业已经和英国的科研机构进行了很好的合作。

2.荷兰:荷兰以颇具竞争力的税收环境吸引着外国投资者纷纷前来荷兰投资移民,这源自其广博的税收条约体系,保税仓储制以及议定预先税务裁决的可能性。荷兰税务体系的某些特点对国际税务筹划十分有利,如广泛的税务协定,减免双重征税、成熟的税务裁决实务、参股豁免、对支出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不征收预提税。

3.丹麦:丹麦在声学领域的研究居全球领先水平,在设计领域也很有影响力,拥有很多高端科研人才和技术储备。另外,丹麦还以其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用工制度著称,例如,企业解聘劳工的成本很低。

当然,欧洲作为迁移目的地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韬睿惠悦咨询公司(Towers Watson,全球四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的两年中,大多数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公司已经裁员47%,冻结工资31%,比全球平均水平37%和24%要高。因此,企业在考虑国际迁移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欧洲现有企业的发展状况。

(二)亚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对于被认为增长最快的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危机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金融体系方面、贸易方面和外部资金融通方面。

从金融体系方面来说,由于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度不高,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联系不甚紧密,外资银行的比例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的金融体系影响不算严重。从贸易方面来说,首先是来自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进口量缩减,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拉动的高速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其次,贸易品价格下降、美元贬值,使得即使是贸易顺差的国家也不得不面对国际收支恶化的风险。从外部资金融通方面来说,发展中国家需要从资本富裕的国家融资以支持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这些外部融资包括官方开发援助、组合证券、直接投资及贸易信贷等,次贷危机发生后这些外部融资均发生了锐减,亚洲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亚洲在国际迁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此次金融危机开始改变全球金融力量的对比。亚洲很多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和金融比较稳健的国家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地位和分量在增加,西方国家对亚洲在金融上的依赖程度增加,更有利于建立东西方衡的金融关系。同时,经济危机推动亚洲的一体化进程步入新的航道。

当然,亚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此次经济危机表明,当今世界各国联系紧密,经济危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连锁效应。亚洲正被西方发达国家的问题所困扰,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枯竭,亚洲银行更加依赖于国际融资,这将导致亚洲经济受制于全球杠杆化融资,以及美元资金短缺。

同时,尽管亚洲的公司在金融危机后大量地减少了杠杆比率,但是却增大了对于债权、股票以及贷款资金的依赖。

亚洲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全球性的,因此发达国家经济的萎靡意味着亚洲经济的萎靡,进而导致亚洲发展中国家失业率的增加等相关问题,从而引发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三)非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非洲大陆在连续五年保持经济增长率5%以上之后,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率预计只有2%,为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非洲市场有限,就算没有外国投资者的大笔撤资,即便是有小笔资金撤走也将对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危机加剧。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非洲的资本流动明显减缓,金融信贷急剧减少,许多行业受到重创。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受打击最为严重的两个领域。赞比亚、刚果(金)、利比里亚、几内亚等国家的矿业项目投资总额面临大规模缩减。其中,非洲开发银行在利比里亚的铜矿项目以及几内亚的铁矿项目的投资总额都较原计划减少了一半以上。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也极度缩水。

近年来,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工业薄弱,制造业不发达,农副产品缺乏深加工能力,从日常生产和生活物资,到高科技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商品大市场。外国富余商品不仅可以成功进入非洲国家市场,而且这些商品在非洲的市场价格要高出本国的5~10倍。目前非洲国家正在大力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在建项目众多,投资政策优惠,投资领域广泛,处处存在商机,是外国企业投资建厂、承包工程的理想天地。非洲的石油、木材、黄金、钻石、铁、铜、铬等资源储藏量十分丰富,跨国公司到非洲投资资源开发利润非常可观。

总的来说,非洲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非洲的发展速度正在提升,已经为买卖双方建立了全球交付网络,跨国公司在非洲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当然,也不过忽视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地的本身所具有的劣势。非洲经济高度依赖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原因之一在于不少非洲国家科技落后,加工能力不强,产品的加工比例及加工程度都不高。非洲是世界上粮食单产水平最低的地区,原因在于粮食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原始。在人类迈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一些普通的通讯和信息产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仍是奢侈品,有些乡村至今仍“与世隔绝”。然而,这些劣势对于外来跨国公司来说,是可以接受并加以转化的。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非洲大陆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无限的投资机会,是国际迁移的最佳目的地。以下数据说明了把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所带来的发展机会:(1)一些非洲国家(如加纳、坦桑尼亚、突尼斯和卢旺达)的经商便利性和企业管制能力甚至高于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非洲拥有超过全世界36%的新兴市场国家、30%的矿产资源,并且到2050年将拥有占全球20%的人口,但却只拥有4%的国外直接投资。(3)非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此次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具有弹性。(4)自2004年以来,非洲在私人直接投资方面的增长比例最高,截至2010年增加了22%。(5)未来十年,非洲在基础设施方面有约980亿美元的需求,如电力和电信行业。

综上所述,非洲无论是在资源方面还是政府监管力度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是此次经济危机中各国企业迁移的最优选择。并且,非洲的投资机构可以帮助跨国公司进行市场调查,并选择迁移的地址,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跨国公司的迁移提供了便利。因此,企业进行国际迁移的最优目的地就是非洲大陆。

参考文献:

[1] 张向阳,邢华.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5,(2):91-96.

[2] 吴逸思.新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16.

[3] 陈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区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12):25-28.

[4] 白玫.跨国公司的国际迁移战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