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4 17:28: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第1篇

民间美术在“非遗”中占有很大份额,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它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主要包含:1.绘画: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等。2.雕塑:彩塑(奇观彩塑、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3.玩具: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等。4.刺绣染织: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5.服饰: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6.家具器皿:日用陶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7.戏具: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8.剪纸: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9.纸扎灯纸:花灯、各种纸扎。10.编织: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11.食品:糕点模、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等随着流行文化传播到我国,从沿海城市蔓延到内地乡村。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理念和行为的影响,审美价值长期被日韩、欧美流行文化吸引,从穿着到日用品很多都贴有“洋标签”,对我国传统的“非遗”民间文化的较为淡漠。

一些大学生不知道“嘉兴灶头画”“瓯塑”“龙凤戏服绣袍”等这些国家“非遗”和省级“非遗”民间美术的经典作品,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洋”更前卫时尚,符合潮流,追“洋潮”现象逐步蔓延。另一方面,学校“非遗”民间美术教育也不容乐观,有的省份在学生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量化的数据指标等,而忽略综合素质教育。也有些省份、地区虽重视“非遗”民间美术在学校中的教育,但“一刀切”填充式的教育,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阶段性差异化审美特征,这些都造成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程中的大学生参与严重不足现状,“非遗”民间美术教学也很难真正融入课堂,很难真正做到“零距离”。重新唤起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审美记忆,建立起完全的文化认同感,大学传承责无旁贷。“非遗”民间美术土壤的保护,重要的是由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来决定,而影响人的观念和审美取向的,是人所受的教育与传媒的导向。大学是“非遗”教育和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在大学生心中播下“非遗”民间美术的种子,传承民俗文化的样式,就能更好地恢复“非遗”存留下去的文化土壤。大学生是认识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最敏感、最快捷的群体之一,正处在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因此,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宣扬中华民族真、善、美,确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形成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应培养的是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价值理想,是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民间美术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大量的知识来源和创造素材,为他们的人文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其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因此,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丰富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态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之一,民间美术为中国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体文化艺术,它融于民族群体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①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民间美术传承实质上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拼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不仅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具体推行,也是对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转第页)

(接第页)

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日益关注,民间美术传承研究也进入了全新阶段。在大学生中选用适当的方式,有选择、有针对地进行民间美术方面的差异化传承,对拓展审美视野,完善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理想,促进当今的艺术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里既要让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到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大学生加深对文化厚土的情感,通过对学生进行田野教学的现场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博大精微之处,尤其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迫切。

民间美术传承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在于:首先,对树立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阳光成长需要“非遗”民间美术教育,其教育与传承强化着社区成员的言语和生活方式,传递着一个社区群体或国家的文化心理和情感,有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表现。“非遗”民间美术教育在塑造民族性格、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传递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生于自然,产于劳作,其中存在着“气”“韵”“风骨”等美学概念,融会贯通的乡土、乡情、乡音等百姓审美追求,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最后,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因此,把民间美术传承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把民间美术的教学与实践更好地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研究我国“非遗”中民间美术在大学传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差异化教学思想,打造出更多的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探讨“非遗”民间美术教育思想的基本规律与脉络,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当代“非遗”民间美术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和谐建构,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思想,孕育出更多的符合社会主义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的综合人才,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学术研究价值。

(注: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2年度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SCG24)

注释

①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59.

参考文献:

[1]冯骥才.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 [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3]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英文版)[M]. 金蓓,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4]邱观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 [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研工作; 教育规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79-01

一、基础教育学校教研工作的特点

(一)科学性

既然是研究活动,首先就必须要尊重科学,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端正思辨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方法来实施组织和实施研究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科学性应该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更应该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根本,忽视科学,不按科学规律来办学、治学,教育也必然是失败的。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老师教着不累,学生学着也轻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违背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生拉硬套,那只会让学生厌学,老师也失去信心。那么,教学研究就是为了防止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走偏路、走歪路,通过研究的方法来指导工作、开展工作。

(二)人文性

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以来的核心理念,树人先立德,无论是教育部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还是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都很明确的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我国教育的战略主题,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持久动力。所以,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研究的本质应该是研究人的活动,从而促进人的发展,要深刻认识到“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要通过研究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中认识人、发展人、尊重人,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友善、共同进步,以期为文明社会、和谐家园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基础性

由于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是教师,研究对象是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以这种研究首先应该是一种量的研究,教师的每次教学活动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班级等等都有独特的元素,问题层出不穷,每位教师感悟问题的角度和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些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最直接和最宽泛的素材,而这些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单位,学校制定的每一项管理制度,执行的每一条管理措施,都是与学生、教师及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故此,通过教学研究,把基础性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更好的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实践性

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教学研究自然也是如此,只有当教师意识到教育的现象和规律的存在,并提出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问题后,才能去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因此,问题的产生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是诞生于日常教学的矛盾中,诞生于班级常规管理的事件中,诞生于平时学习交流的思考中。学校的教学研究就必须要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从事实和现象入手,并且研究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研究的成果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和验证,最终,将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实践,并让时间来检验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每一套工作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此时此地的“好方法”未必在彼时彼地还适用,因此,教研要不断创新,理论方法要不断推出,实践活动要不停开展,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活力,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活力,保证整个学校的活力和整个教育事业的活力。

(五)创新性

创新性是学校教学研究的灵魂,也是衡量学校科研成果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事业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其根本的动力,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都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努力成为教育家,而不要变成教师匠。而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建立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二、基础教育学校教研工作的作用

(一)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抓手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切实需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所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无数典型例子证明,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研究是造就有作为的教育家和提高广大教师综合素质的最重要途径,要将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搞了十几年,新课改给教师的实践带来了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原有的教学经验难以应付,思想观念仍转变不过来,而且教师们都有着积极接受当代先进教育理念的渴望,因此教学研究必然成为教师研究自己、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的有效途径之一,要通过教学研究,让教师体会到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感觉,让天天上课不再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创造的过程。只有老师自身有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把课堂搞活,才能让学生也跟着新的观念和理论走,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因此说,学生的成长是和老师的成长同步进行的,没有老师的进步,没有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是很难取得进步的。所以,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教学相长”这一教育理论是亘古不变的。

(二)教学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学生成长最为根本的意义是为更加合理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保证,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在思想理念的合理性上,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需以对教育思想、课程结构、实施策略的合理认识和理解为基础,所以,没有教师的研究,就很难获得正确的教育认识和理解,也就很难从中找到相对更合理的教育道路和方法,这里就体现了,教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寻找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能少犯错误,才是对学生成长进步帮助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研究对学生发展最直接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科研素养的形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等到持续、全面的发展。

第3篇

在 2006年,我国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而课程与教学研究也在前期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开始孕育新的突破。集中地看,这一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大致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以新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继续关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实践问题;二是着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集中研究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中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具体而言,2006年课程与教学研究集中关注了以下几大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智慧;和谐课程、课堂与教学的构建;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新的学习方式及其教学策略。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问题上,目前国内出现了 “大方向应该肯定”和“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对此,王策三先生撰文指出,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其关键在于我们要研究具体事实和实际问题,梳理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注意其一贯性、阶段性和曲折性,修正、调整一些提法、做法,保护和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外语教育专家张正东先生认为教育改革要采用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方法论,不宜根据某种理论一刀切,不能只看到我国拨乱反正后教育的缺点。相反,我国教育不可追求与世界接轨,教育改革要警惕“急于求成”这个负面经验,要清楚“西方中心”的思维定势,对于我国的教育经验应当“择其善者而从之”。孙振东从学校知识的性质出发,认为以教育原理为指导,超越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坚持“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张济洲从文化学的角度,指出教育改革不是急风暴雨式的“文化革命”,新基础教育发展必须寻觅传统教育的文化合理性,立足于民族传统基础上探寻教育改革的自觉性。郝德永撰文指出,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文化心理积淀不足、教师准备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速战速决的。新课程改革所赋予基础教育的新思路、新使命、新方法的实现,以及可能带来的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与新范式的形成,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路径在于明确课程与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视野、立场与逻辑,建立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和建立“研究与发展”型教师队伍。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

学者们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可以用 “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学者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在课程实施方面,学者们认为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学者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

转贴于 教学论学者们集中关注了现代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教学回归生活、教学的知识观基础与教学的基础性等议题。围绕这些议题,李定仁等从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入手,认为教学论的产生及其科学化历程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逐步隔离的过程,理论教学论的出现和存在加速了教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而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即文本式向田野式的转换,促使教学论向实践教学论转向,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高度结合的必然选择。张广君等根据当代中国教学论发展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认为只有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的特殊交往生活,以教学生活视角看待教学问题,并且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教学,才能完成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任务。刘硕深入细致地辨析了知识概念的重建问题,认为建构主义不能作为正确知识概念的理论基础,用 “重建”的“新”的知识概念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必将产生灾难性后果。钟启泉则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了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认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和“主观主义”知识论的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者们一致认为,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叶文梓从制度的层面上指出,对教师专业化内涵理解的片面性、重教师职业专业化轻教师个人专业化、制度建设主体单一、制度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应采取理念先行、低重心管理、资源整合及制度创新等策略。孙亚玲认为教师专业标准的缺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制订符合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是解决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一条出路。徐廷福从教师专业伦理的角度指出,引导传统师德向教师专业化时代的专业伦理过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姜勇等从教师的专业影响力的角度,认为专业影响力是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内涵,而知识、场域和实践智慧分别是教师专业影响力的三个层面。姜勇等同时认为,教师的意识唤醒是当前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沿课题,认为教师的意识唤醒离不开教师的个体知识、交往实践和专业自主。

刘国艳从教育变革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出发,认为教育变革应以教师发展为依托,教师发展又以教育变革为契机。而建立对基础教育变革过程的多维理解,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方面,杨骞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形成 “五部曲”: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学实践、尊重同行教师、投身教育研究与坚持教学相长。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学者们分别提出了教师自传研究、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学习、行动研究以及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及方式。

教师的教学智慧

程广文等认为,教学智慧生成于具体教学情境,同时表征于具体教学行为,它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具有某种共同性,但更多的则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它是教学经验、理论修养和德性的整合结果。王鉴认为,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它具有情境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点,在类型上可以分为经验类教学智慧与创造类教学智慧,其养成与教师对教学艺术性内涵的理解、实践缄默知识的积累、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等关系十分密切。杨小微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课后评价研讨三个环节,认为教师所需要的智慧分别是解读的智慧、互动的智慧和反思的智慧,而教师智慧成长的基本路径在于以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化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和谐课程、课堂、教学的构建

黄翔从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入手,认为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课程策略涉及物质、制度和意识三个层面,即有效开发与均衡配置课程资源;建立上下贯通、职责分明的课程保障制度;树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意识和观念。彭泽平从教育和谐、公平的角度出发,认为构建和谐课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其建构策略是实现 “课堂公平”;坚持“以生为本”;体现“教学民主”。熊梅等认为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积极主动,优质高效、民主公平,尊重差异、参与合作,共同发展,而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优化课堂教学系统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各要素在教育系统内部能够良性、协同运行。王敏勤强调,和谐教学倡导整体建构,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工夫。

第4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价值取向 教育教学 研究型教师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发展,而教师发展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近几年来,在国际教师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国内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受到了教育实践界的广泛追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被认为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1]

专业素养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作为专业人员的高校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这种专业素养主要是指建立在专业理念与师德基础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地方工科高校教师大部分出身工科,扎根地方,着眼于服务地方,在思想和教学能力亟待提到,教师专业发展是其首当其冲的问题。

一、树立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自身价值观而对事物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对教师而言,其治学目的、标准及方式、方法等都会受价值取向的影响。作为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思想;学术性是高校的根本属性,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特质和职业核心,更是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高校教师教学、个人、组织及专业发展都是以学术性活动为基础。同时高校教师发展作为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核心在于教师实践知识的提升、专业情意的涵养、独特品格的塑造等,源于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学术性和实践性是高校教师发展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2]

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从高校教师的职业活动可将其知识体系分为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师应该掌握的特定专业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教育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旨在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学者未必是良师”,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知识,才能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深刻把握和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特点。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学科知识和学生联系起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策略的设计,把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展现教师综合素质。

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地方工科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不相适应,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据调查地方工科高校80%教师出身工科,近29%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面对不同的教学人群、不同的环境条件,教学方式方法却不能随之改变;66%的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新思想、新理念的了解与认识,不善于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21%的教师不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3]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已经成为制约质量提高以及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只关注“教什么”而不重视“如何教”,难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以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为核心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务必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除建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建立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机制外;还要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

三、走研究型发展之道

传统的教师发展,往往都是教育行政部门整体设计,学校整体推进,多数教师处在一种随波逐流的“自然发展”状态。实践证明,这种“自然发展”效率较低。必须将教师的“自然发展”转变为“研究发展”,才能解决教师发展效率问题。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当扮演知识传递者和道德示范者的角色。然而当代教育研究表明,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更应以“研究者”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引导教师“走研究之路”势在必行。但教师队伍的现状是 大多数教师没有教育科研经历,不会搞科研。目前最现实的选择是培养一批教育科研的 “种子”、即研究型骨干教师,然后让他们带领其他教师“走研究之路”。首先应该组建研究型骨干教师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应带领其他教师参与研究活动,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研究之路”。[4]

四、建立项目与制度保障制度

研究型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课题为载体,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教育家冷冉先生认为,教育研究“应当以课题为中心”。为有效开展“以课题为中心”的教育科研,需要着力抓好确定研究课题和规范研究过程两项工作。通过横向、纵向课题,教改,质量工程项目,带动教师参与课题,锻炼调研与实践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设计、实验、反思、提炼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校长要将其作为学校工作重中之重,通过相应措施和激励机制,引领教师真正踏上研究之路。

结论

地方工科高校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其重任。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对教师发展的引导、评价和激励始终是围绕着学校的发展而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结果就是促成了学校发展理念的实现,培养地方发展所需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云. 大学教师发展:从实践回归理论的探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No9.2013.81-89

[2] 宗锦莲.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价值与前提(当代教育科学). vol.23 No12.2013.7-10

第5篇

摘 要: 教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发展教学学术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要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就需要高校教师注重教学研究的实施策略和论著撰写策略,以保证教学研究的顺利开展。前者主要包括设计研究方案、做好开题工作、选择研究方法、执行研究方案,后者包括了教学研究论著要素、掌握教学研究论著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3-0019-05

随着“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深入人心和教育部对高校教师要“开展教学研究”①,“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求的提出②,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但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普遍不高〔1〕,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存在查阅相关文献过少、选题和设计研究方案欠合理、开题和执行研究方案不适当以及引用文献著录格式不规范等问题〔2〕。为了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水平,有必要深入探讨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实施和论著撰写策略。

一、高校教师教学研究实施策略教学研究的具体实施是高校教师根据教学研究选题查阅相关文献、选择和设计研究方案、开题、执行研究方案或者说将研究方案付诸行动等。

1.设计研究方案

设计研究方案能确保教学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高校教学研究和其他科研活动一样,选题确立后,就要有一个周密的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教学研究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要有科学的依据,绝不能随意设计,更不能凭想当然办事。(2)计划性原则。有些教学研究课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改革等研究,所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因此在设计研究方案时,要对整个研究的各个环节做全面系统的计划,综合考虑研究的目的、实施方法、取得的结果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做出具体规定,防止因计划不周全甚至没有计划而胡乱、错误实施,避免出现失误,得出错误的结论。(3)可行性原则。教学研究方案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研究内容、研究条件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并保证其切实可行。(4)教育性原则。当用学生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或探讨某一个教学问题及改革措施对他们的影响时,既要追求其科学性,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更要追求其教育性,要对研究对象——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负责,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切不可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

2.做好开题工作

高校教师教学研究实施和论著撰写策略初探教学研究论文的开题是教学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申请书内容的重新认识、梳理和具体化。在课题开题时,高校教师要对自己所选择的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申请书的内容做全面地、系统地研讨和审议,并根据课题组成员和开题论证专家提出的调整与修改意见,做进一步的修订,然后按修订后的研究计划实施。通过开题,教师对承担的课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再认识,研究思路更明晰,重点、难点更清楚,避免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人、财、物等方面的不必要浪费,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开题时不仅要有课题或研究组成员参加,而且还要有众多专家参加,教师既可从中吸收成员的智慧,集思广益,更可以得到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便于提高研究的层次。此外,开题可以明确课题组成员各自的任务,保证研究任务按质按时完成。为保证有效开题,教师在开题之前必须撰写开题报告。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是教师全面把握研究选题的过程,是教师对课题研究实施再思考的过程。撰写开题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保开题报告内容的完整性。要写清楚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文号,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开题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开题的形式。第二,确保开题报告思路的清晰性。要阐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及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阐述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主要思路、研究视角、方法和途径。第三,确保开题报告方案的可行性。应明确研究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落实具体的研究人员,按阶段、任务、步骤进行分工,并明确每个阶段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高校教师撰写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是教学研究实施的指南。

3.选择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没有一个单一的方法”〔3〕。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教学研究的方法很多,为了提高教学研究质量,高校教师要注意从众多的研究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因为仅用一种方法要完成好一项教学研究是很困难的,必须根据研究需要选用多种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

其一,灵活选用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理论(思辨)研究方法多以哲学为理论依据,并以分析归纳为主要特点,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辨研究和理性考察〔4〕;实证性研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教育教学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教育教学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5〕。对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而言,理论研究方法如逻辑分析、历史回顾等方法带有思辨性质,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提出观点和理论。但是,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需要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调查、访谈、座谈等实证研究,才能使所开展的研究具有说服力;而实证研究也必须有理论的指导,才能确保其研究的科学性。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方法与实证方法的有机结合。

其二,灵活选用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即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定的假设〔6〕。定量研究具有精确性、严密性、验证性和预测性等优点,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多注意个别的变量和因素而容易忽略整体,过分强调事实和价值分离,只关注研究结果,忽视了研究过程。而“教育是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的一个部分,既包含着客观事实,又包含有人文价值和意义”,“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单独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无法解释或回答所有的问题”〔7〕,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将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其三,灵活选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与干预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指对客观事物予以考察、观察,努力反映其客观的状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在教学研究中,高校教师要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教学实践进行观察、考察,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学事实,报告教学实践的现状,并深入分析教学事实、教学实践现状出现的原因,找寻影响因素,为客观事物以后是否改变及如何改变提供必要的思路。例如教师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观察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研究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满意度等都可以采取描述性研究方法。而干预性研究方法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着力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改变其现状的目的,并对造成改变的途径、机制、方式等进行分析,进而找出或证明某种处理或采取某种措施与客观事物改变的关联性。在教学研究中,运用干预性研究方法,同时尽可能控制其他无关因素或保持其他条件相似,观察这一措施对教学的影响,从而揭示这一措施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比较某几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探寻课堂管理策略对学生参与的效应等就需要采用干预性研究方法。

其四,更多选用行动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方法是一种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行动即教学实践中研究和解决问题,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它使教学实践趋向合理、科学、有效,并为教师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供启示、参考和指导。(2)行动研究方法是一种旨在“改进”的方法,它源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缺陷和不完善因而急需改进、完善的迫切需要〔8〕。鉴于行动研究方法的这两个特点以及教学研究的性质,高校教师要更多地选用这一研究方法,在实际教学开展前或进行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以寻找理论依据,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研究方案,并按此方案去开展研究,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卓有成效地改进教学,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4.执行研究方案

与其他研究一样,高校教学研究要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出研究方案,然后执行研究方案,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对高校教师而言,如果研究的问题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那么执行研究方案要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比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经过调查后,发现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师就要研究对教学内容的调整、更新、优化,用前沿的、实用的、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替代陈旧的、远离实践、背离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教师就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教学研究不仅应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且要通过研究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此,高校教师还必须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对正在进行的研究不断地反思,既考察研究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和方案执行是否得力、是否需要调整,又要及时有效地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二、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论著写作策略教学研究论著写作是高校教师在对教学研究总结、提升后撰写出的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或著作,其写作策略主要包括明了教学研究论著要素、掌握教学研究论著写作方法。

1.明了教学研究论著要素

首先,简单陈述过程。Job Beckwith认为,在论文中讲述崎岖的研究过程能给读者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3〕。教学研究论著一般采取引言的方式对研究过程简单陈述。引言是整个论著的核心,宜简短,应切中要害,使阅读者从中大致了解前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其次,客观报告结果。教学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是论著的主体部分。教师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必须客观报告研究结果,既要有足够的数据,又要有自己的论点或观点,还要充分利用研究结果,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科学、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为了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等。

再次,全面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对高校教师来说,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并报告结果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找寻和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建立结果与原因的因果关系,根据必然或或然的关系,给出必然性判断或或然性判断。由于教学中问题的复杂性,产生某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很复杂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因此全面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往往是论著中展现创新见解的地方。教师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要用联系、系统、全面的眼光看待研究结果,从多角度分析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

然后,深入揭示研究价值和提出工作建议。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学研究论著,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价值和提出对教学工作的建议。这也是撰写教学研究论著的主要目的。教师既要注重对研究主要内容的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又要说明其对发展教学理论、解决教学问题所起的作用,还要揭示其对今后教学理论发展和教学实践的启示。而结论和建议与正文部分的内容要紧密对应,既不可提出无证据的结论和建议,也不要遗漏具有充分证据的结论和建议。

最后,明确指出研究缺陷和指明研究方向。高校教师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的结论部分时,对自己在教学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应指出,不能含糊其辞。同时,高校教师要根据对研究的总结、思考以及研究深化的趋势,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为自己或其他教师今后开展研究工作指明方向。

2.掌握教学研究论著写作方法

首先,拟好论著的提纲。提纲是为教师撰写论著而搭建的框架结构,是教师写作思路的蓝图。论著的提纲非常重要,它能保证论著思路的连贯,文脉通畅,避免论著的各个层次相互脱节和前后矛盾;能保证论著紧扣中心,突出重点,防止内容分散和离题;保证论著条理清晰,防止杂乱无章;还能保证论著材料的选择与安排的合理,以防漏掉重要内容和写进无关内容。因此要纵观全局,通盘考虑。高校教师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应该拟订一份详细的论著撰写提纲。

其次,抓住论著的中心。在教学研究论著写作伊始,教师就应该清楚所要写的教学研究论著的中心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这样才不至于在写作过程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是令读者读完论著还不知道作者所云为何物何事。因此,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教师必须抓住中心,做到主题明确,就是要以一根主线或一个中心贯串论著的始终,直指要解决的问题,集中、系统、全面、深入阐述中心思想,既要避免到处撒网、多中心的论述问题,又要避免海阔天空、无中心的论述问题。

再次,把握论著的结构。教学研究论著的写作结构是教师对写作材料的布局谋篇。布局谋篇主要是合理安排中心和主要论点所分解出来的若干分论点及其相应的说明材料,既要层次分明,又要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形成严谨完整的结构。每一教学研究论著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和主要论点,围绕这个中心和主要论点,又可以分解出若干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又有相应的论据,这样,论据支撑着分论点,分论点又共同支撑着中心思想和主要论点,从而构成中心突出、布局和谐匀称的教学研究论著。所以,教师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要把握论著的结构方式,善于围绕中心和主要论点来组织材料,周密布局,使论著成为一个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结构紧凑、文脉贯通的有机整体。当然,文无定法,论著的结构不可能有固定的形式,高校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选择适当的论著写作结构。

然后,关注论著的表达形式。教学研究论著的质量还取决于其表达效果。为了提高教学研究论著的质量,教师必须高度关注、重视论著表达形式,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生动、形象。要遵守以下的表达准则:其一,遵守学术规范,避免抄袭。为了保证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撰写论著时,应该遵守必要的学术规范。要运用规范化的术语和专业的表达方式,如注重参考文献的完整性、论著结构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同时,由于高校教师的自身特点和教学研究以解决教学实践中为根本任务的特点,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提出或构建理论,更多的是运用和借鉴他人的理论或观点解释和说明问题,解决自己当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当然这并不是说高校教师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没有必要参考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或文献。而是相反,高校教师在撰写教学研究论著时,一定要以参考文献或其他形式标明引用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尊重他人的劳动,灵活而正确地运用他人的观点和成果,避免因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而影响论著的质量甚至是教师的声誉和前途。其二,谨慎形成结论。教学是复杂的活动,教学研究尤其是教学研究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因为教学中问题的复杂性,其研究结果可能因为难以控制的变量而出现变化,所以在形成研究结论时,务必谨慎,留有余地。其三,做到科学性、逻辑性、学术性和生动性相结合。科学性就是教学研究论著所提出的观点、做出的判断和形成的结论、提出的对策建议是从丰富的、真实的论据中提炼出来的,是正确无误的。逻辑性是指教学研究论著的主题突出,结构完整清晰,论据围绕论点,表达思路清晰,既无逻辑错误,也无前后矛盾。学术性是指教学研究论著要有一定的学理分析和思想深度,反映教师对教学中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体现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9〕。生动性是指教学研究论著作为学术性很强的论著并非是艰涩、呆板的,而是流畅、形象,具有可读性。

最后,重视论著的修改。高校教师要重视教学研究论著的修改,修改时主要从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着手。内容的修改主要关注标题是否鲜明、精炼,中心是否突出、集中,观点是否正确,论点和论据是否一致,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紧凑、清晰,结论是否可靠、适当,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否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表达形式的修改主要关注表述是否准确、清楚、流畅,各级标题的表达形式是否统一或相似,每段中前后表述逻辑是否清晰和连贯,语句是否流畅,文字是否准确,是否遵守语言文字规范和学术规范,格式是否正确,序号是否准确和一致,标点、符号、图表、数据等使用是否得当和准确,参考文献是否著录、著录是否规范、著录项目是否齐全等等。

注释:

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省略/gao_deng_781/20070205/t20070205_217843.shtm,20070205。

②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news.upc.省略/special/edu.evl/pgwj/2006。

参考文献:

〔1〕姚利民,郑银华.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现状与原因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7,(4):137-140.

〔2〕姚利民,刘玉玲,龙跃君.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不足〔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5):39-43.

〔3〕麦克里那.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M〕.何鸣鸿,陈 越,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5-51,54

〔4〕汪小瑜,杨 挺.传承与嬗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J〕.教育探索,2009,(7):141-142.

〔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3):81-83.

〔6〕刘登冉.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2011,(9):32-33.

〔7〕付 瑛,周 谊.教育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J〕.医学教育探索,2004,3(2):9-11.

第6篇

关键词:当代艺术批评课程;教学研究

《当代艺术批评》课程源于20世纪西方美术学院的教学体制,随着当代艺术批评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共生与互动,此门课程日益受到世界当代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视。并于21世纪初传播到国内,最早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院校的美术史系先后开设当代艺术批评课程。景德镇陶瓷学院于2000年增设陶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部分艺术史课,主要仿效美国阿弗雷德大学纽约州立陶瓷学院的陶艺教学模式。《当代艺术批评》这门课在2003年应运而生,至今历经了七年的探索历程,授课对象也由最早的陶艺专业逐步扩展到美术学、艺术批评、雕塑、绘画、陶瓷艺术设计、陶瓷艺术与工程等本科专业,还有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授课对象的扩大化在全国美院情况大致相同。原有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扩大的教育群体,由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变动性极强,幅度性极广,全国美院各家从事艺术批评的对象凸显出一定的地域性,各家形态,各抒己见。《当代艺术批评》课程教学的学科性、学理性、实证性急需增强。当代艺术批评教学的思维和表述,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规范。

“图像志”教学方法主要指在当代艺术批评课程的讲授中,关注的批评对象是与当代艺术作品的形式相对的作品的题材和意义。“图像志”是对当代艺术图像的描述和分类。运用“图像志”教学的当代艺术批评从一般规律出发分析具体的艺术现象,进到本质为目标的,来证明早被公认的某些艺术规律的普适性,或是发现新的艺术规律。“图像志”教学方法综合了图像学、风格学、类型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当代艺术作品的第一性实际题材和自然的表现性题材(风格的当代艺术批评)。当代艺术作品的第二性的或约定俗成的题材(类型的当代艺术批评)。当代艺术作品的内涵意义或内容(艺术征象和图像学的解释批评)。阐述当代艺术批评的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等内在意义,对教授指导艺术类本科生及美术学研究生,进行当代艺术批评的操作练习,在基地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即众多的艺术展览之际,直接参与当下艺术批评活动,使大学的艺术教学同变化中的当代艺术实际发生关联。对国内外艺术批评界同行亦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和意义。界定了当代艺术批评的意图意义,从理解言辞到解释图像上,让学生顺利的理解当代艺术情景中赋予作品的意味,以图像志的教学方法介入当代艺术批评,从风格的当代艺术批评、类型的当代艺术批评、艺术征象和图像学的解释批评来阐述教学内容。

通过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与专题研究有助于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现代艺术观念、艺术理论与指导,熟知各种具体的艺术现象,能够以理性思辨能力来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为对象的来参与艺术批评和研究。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的目标是对具体的艺术现象做出判断,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观察当代艺术思潮中艺术创作面貌的习惯和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激发起艺术类专业学生参与当代艺术批评活动的实践能力,激发起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当代艺术浓厚的正当的审美趣味。使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当代艺术的特征和功能,对当代艺术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对当代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作为当代人掌握世界的方式之性质,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采用图像志的授课中,有助于授课者对当代艺术现象作出判断,指出所评当代艺术作品的优缺点,指出其与此前和同时艺术作品的相同相异之处,确认其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上艺术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或进展中当代艺术思潮并判定性质。教学中应用,推广同行与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和艺术批评领域。

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以当代主流艺术理论形态建设和发展为主线,加强当代艺术批评教学的特色性和前瞻性研究,充分凸显当代艺术批评教育优势和开拓当代教学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图像志”教学力图完成现有教学结构下的专业课程教材的建设,启动艺术批评师资队伍、课程大纲和教材建设工程,加快形成以民族特色艺术批评体系的教学、科研板块。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根据已制定的教学大纲,在基础教学的结构和设施调整完备的适当时候,需要聘请国内外较有成就、并具有相当学术水准和教学能力的著名艺术理论家开设专业讲堂。在每一学年结束时,结合全院教学检查进行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查和评估,将重点投入力量加以启动和实施。

当代艺术批评“图像志”教学研究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实践部分学生在课程指导下进行艺术批评的操作练习,在有条件之时,直接参与批评活动,使得大学艺术教学同变化中的艺术实际发生关联,让大学对不断变化中的艺术现象对艺术中的新生事物产生兴趣,并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理论部分是讲解艺术批评的性质、功能、标准、原则以及艺术批评写作的方法技巧。艺术批评思维有实践性,艺术思维和艺术批评的根据,艺术批评所依据的应该是确认无误的,面对艺术之本,批评有时需要做好。掌握艺术创作中的丰富,充实艺术家内心的发展,同时考察他抒情动机的自主的和发展的力量。除了作品的形象之外,关于作品的创作时间,展览发表和展览方式,有时也需要经过研究去确认,批评家对于艺术家的有关材料更需要下功夫收集和鉴别,既要艺术家的传记,还要判定他们以作品的思想艺术各要素有何关系,对艺术流派的批评需要了解相关艺术家之间的交往,彼此相互影响,对于上述种种问题,批评加应该冷静的、客观的对待,应该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强调的是客观,思辨性强调的是科学抽象,是以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是超越与感性直观借助概念进行演绎推论。

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都以自己的预设作为艺术批评操作的前提,因而产生鲜明的理论个性,艺术批评的思辨性可以增强其动察力,预见性和理论深度,进而将科学的艺术批评与现实的通俗艺术鉴赏评论区别开来。

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对于艺术现象的阐述解释、分析需要一定的理念为依据,但艺术批评准备阐释的是极具变化的,与传统大异其趣的艺术现象,当艺术批评要对艺术现象做出新的,以传统不径相同的新的解释的时候,它需要新的理念,新的元素来支持。

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具有审美性,当课程上完成了准备工作,想回到专业的思考,它就不能再停留在作品这个或那个局部,艺术家生活的这一或那一世界也不能说属于理论推导,授课讲解中要把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必须把它的对象当作审美的对象,艺术批评才不至于丢失本质技术性。思辨性和审美性在当代艺术批评的“图像志”教学的各个过程中应该相容相渗、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2][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M].杭州:中国美术学

院出版社,1999年版

[3][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M].上海:上海人民

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4]孙津.《美术批评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版

[5][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著迟轲译.《西方艺术批评》[M].南

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法]让.吕克.夏吕姆.《西方现代艺术批评》[M].北京:文

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第7篇

[摘 要]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技能以外的综合素质培养并不重视。这直接导致毕业生在找到工作时

>> 循证教育学指导下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口才与演讲课程教法初探 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教学实践探析 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女性主义教育学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精讲多练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探析 论创新教育方法指导下高职院校后进生的转化 群众路线指导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 指导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前教育学生的指导与沟通 消防院校《演讲与口才》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演讲与口才”课“五结合”训练模式探析 浅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 项目化教学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网络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汉译世界名著丛书.美学.第三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第一版.1981.7.1.

[4]方言.演讲与口才.[M]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10.1:55.

作者简介:肖丽(1982―),汉族,湖南娄底双峰人,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第8篇

首先,美术理论本体建设上存在问题。一些陈旧的理论体系,让我们在乏味的阅读中找不到学科的内在逻辑关联。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把美术作为一个学科加以研究,其内容包括美术历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美术传播四个方面。但是,“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似乎还没有真正以‘美术’为基本范畴,来建立起独特的、有机的学科理论,即使曾有所谓《美术概论》教材,但也不能说完全适应了美术学科的理论结构与内在逻辑乃至完整性与有机性建设的要求。”①

某些过时的教学研究。“当时代和艺术发生变化和更新时,我们也必须随之转变和更新我们的艺术观念,否则我们就会对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身边的新艺术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②艺术总是在创新中获得生命的。如果我们的理论研究只停留在过去,那么我们将失去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兴趣。王南溟在批评当今美术教学研究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过时的教学研究将艺术教学停留在人体美的阶段,或者还停留在人文主义的审美阶段是当代艺术教学的最大障碍,这种教学让学生认为只有这种人文主义审美才是艺术,甚至会对当代艺术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③

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要求将学生从封闭的理论视野中解放出来。从“五四”时期前引入西方艺术到现在,中国美术已经历了几次“革命”和思潮的起伏,这既给中国美术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材料,也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点、深刻的反思和方法论启示。新的时代语境下的当代艺术,更需要理论的支持和阐释,以利于解决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识别和区分资本控制下流行的庸俗审美情趣,保持艺术的精神与品格。但是美术教学在与艺术时代嬗变的呼应中显得很被动,究其原因便是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教学没有从理论的源头上进行思考,没有从更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视野上进行价值判断。

脱节的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是美术专业学生彻底抛弃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对学生的帮助作用没有了,学生对理论失去兴趣也似乎变得理所当然。

随着理论家和画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拉大,功利的评判标准让人们对理论的重要性产生怀疑,在理论表面繁荣的背后,真正热爱理论事业、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并不是很多。有的学生受此影响,对理论学习表现冷漠。

其次,美术院校理论课受冷落现状的形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难辞其咎的。在直面美术学院的理论教学问题时,批评家吴味的质问一针见血:“面对我国美术学院陈旧的‘玄学’教学模式和一帮毫无社会科学背景的老师以及一群学不好数理化就改学艺术的学生,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④其言辞虽然有些激烈,但美术理论教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实施的确是雪上加霜。我国的艺术培养模式和艺术教育体系使专业化越来越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人才的来源上。如果走不出“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理论课将永远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只是艺术观念的问题,更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已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和前途。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会如何在掌握美术史料、史实的基础上,思辨历史,重解历史和批判历史,并以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美术历史教学的关键。”⑤我们还要将美术批评教学从依附美术史教学的从属地位中独立出来,因为社会发展中许多艺术方面及与艺术相关的现象与问题,都有待于尖锐、深刻、独到的批评去分析和阐释,并从解决美术发展中的学术问题上升到解决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由于理论课不算专业课,有些老师和学生都把它看成负担,只是一种点缀。作为科学的教学体系,美术学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身不是主从、依附关系,而是相互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美术学有着更重要的地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的教育观代表了美国当代普通学校视觉艺术教育的总体趋势,对我们的美术学科建设不无启迪意义。他们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审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造四个方面相互渗透,形成完整统一的教学内容,并以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扩展艺术的知识面,了解与美术相关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创造视觉艺术形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分化、重组,以及与其他学科结合衍生出许多新的艺术专业和边缘学科新专业。艺术学院作为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的学术机构,无疑应对自身系科的设置和课程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⑥优化课程结构,增强美术学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打破传统的学科与专业划分的界限,开设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教学的师资队伍。当前,我国艺术院校从事理论教学的一线教师理论水平普遍不够高。这除了跟国家理论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模跟不上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关外,专业人才流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理论师资情况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仍然比较低,本科生毕业直接留校任教的仍占很大比重。这类教师由于不具备基本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因此教学上产生的后遗症也日益暴露出来,致使美术理论一直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讲解。

近30年来,中国的美术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总体上来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给我们制定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远的目标。院校的美术理论教学除了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改革外,还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加强对美术理论自身的研究和探讨,提高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样院校美术课长期以来受冷落的尴尬局面才会结束。

注释:

①周绍斌.由美术理论教学反观近三十年美术理论形态之发展.美术观察,2008.2第16页.

②常宁生.中国高等艺术教育:问题与思考.穿越时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2页.

③王南溟.当代艺术的教学:现状与分歧,/show_news.php?newid=26537,2007年05月21日14:13.

④吴味.再谈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1004/2004/7/21-36997.Html,2004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