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4 21:31: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旅游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区。一是景区边缘地区型,它主要依托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是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二是都市郊区型,它主要是适应现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过繁杂、甚喧嚣、多污染的都市环境的需求,利用都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三是老少边贫地区型,他主要是近年来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
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尤其是秋季采摘旅游在都市郊区最盛行,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闲度假娱乐旅游。
从游客停留时间和活动空间看,主要以近程一日游“城郊型”为主。由于中国乡村度假型旅游日前才刚刚开发,条件还很不成熟;加上乡村旅游热点区域的城市郊区交通区位的优化,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在增强。因此,日前中国乡村旅仍然以短程不过夜一日游为主,符合中小尺度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的规律。
从客源市场看,主要以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地及周边都市团体游客为主,散客和国际游客少。受距离、价格、交通、信息、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参加这类特种旅游的散客和外地远程游客甚少。
二、目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1.规划开发不够科学,盲目开发现象严重。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依然存在,乡村旅游遍地开花。部分乡村旅游点,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缺乏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特别是由于乡村旅游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许多乡村旅游项目仅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
乡村旅游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城市近郊由于交通便利,客源稳定,区位优势明显,因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而在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由于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有风景区大量的客源为基础,因而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和客源基础的地方,若盲目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出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本地居民对农业并不陌生,因而也就难以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
2.模式雷同,缺乏特色。中国疆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开发利用多限于果园、林地、鱼塘等类型,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观赏型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租赁果园、租赁花圃、租赁菜地、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捕鱼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3.文化含量不够。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在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
4.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都是在一些村镇和农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这些农户的村镇领导自然就成为了这些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显然缺乏相应的行业法律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混乱,因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旅游效益的提高。
三、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根据乡村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有优势旅游资源的乡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防止出现一轰而上、产品雷同、布局混乱、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2.注重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发掘及保护。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文化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同时,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因为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自觉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只要科学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地引导和规范,完全可以实现在发展和利用中保护民族文化。
3.是要加强人员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通过正确宣传和科学引导,帮助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本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鼓励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为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检查与监督,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4.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注意保持传统文明和本地特色,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要保持乡村的特色风貌以及当地居民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对古村民居、古树名木等文物古迹应保持原貌,妥善维护。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乡村景区、旅游农庄内的污水、烟尘、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应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把乡村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
[2]范春.论乡村旅游的开发[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魏小安,刘赵平,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5]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
11乡村田园观光与乡村休闲旅游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调查显示,有3617%的中国游客和高达7011%的外国游客到阳朔观光游览,排在最喜欢的旅游项目之首的是欣赏山水田园风光,高达8617%(中)和9611%(外)。休闲旅游也受到欢迎,有6617%(中)和4515%(外)的游客旅游目的之一是休闲度假,观光与休闲相互融合。中外游客都喜欢踏着自行车感受乡村的田园野趣,或是逛西街购物、怡然自得地与朋友在西街品尝中西食品、喝酒、聊天,或交谈。一是对自然田园风光体验,二是对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有现代旅游地特征的西街新文化景观的体验,构成了阳朔乡村旅游观光与休闲的两大主题。在此基础上衍生延展着其他休闲、游乐、求知的项目,如漂流、攀岩、学习与教授外语等。乡村田园观光与乡村休闲旅游的相互促进与融合是阳朔乡村旅游市场的重要持征。
21国际旅游市场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与带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趋同的影响,经济强势所带来的文化强势使西方文化在全球跨文化交流中处于主流的地位,在旅游上的影响也一样。阳朔的国外客源主要为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者,他们在旅游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上都给当地带来了影响。调查显示,阳朔外国游客自费的有6110%,带薪度假的有3511%;国内游客自费旅游的占8010%,公费旅游仅占117%,带薪度假也占了1813%,出现与国外趋同的现象。像西方游客一样,国内中青年在旅游方式选择上更重视“个论文格式人取向”,自助旅游、自驾车旅游日益流行。阳朔乡村旅游中自驾车国内游客已达到1617%。西方游客在阳朔首先兴起的自行车乡间游、农民导游、攀岩等消费行为影响着国内游客。调查显示,高达4617%的国内游客喜欢在阳朔踏自行车游览,10%的游客喜欢参与攀岩活动。
31旅游吸引物的扩展与目的地居民、旅游者之间关系新载体的形成。阳朔乡村旅游的新现象使旅游出现了新的吸引物,使旅游资源产生了变化。在自然与传统人文景观背景下,新形成的旅游目的地文化不同于原初的地域传统文化,是阳朔的地域文化与西方旅游者所携带的文化相交融形成的新旅游文化形态。带有阳朔特点的各种外文标牌既有西方情调又有当地品味的餐馆、商店以及小街上行走或交谈的中外旅游者所形成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构成了新的文化吸引物,这是由当地居民与中外游客共同缔造的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新载体。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不仅仅是西街本身,也包含着在这一氛围下的旅游者。西方游客在这里体验中国文化,中国游客在这里感受西方氛围,使阳朔西街成为体验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的一块芳草地;成为中国著名的洋人街、最大的外语角,和谐的中西文化结合点。这一新的旅游吸引物对学生影响最大,喜欢在阳朔旅游期间向外国人学外语,或者是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的就有2617%和1619%;有2314%的外国游客想在阳朔教英语。在国际旅游研究中,对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前沿课题。菲利普•L•皮尔斯在《全球旅游新论》中就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阳朔乡村旅游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典型案例,从实践的角度为国际旅游研究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乡村旅游村民参与村民利益
一、问题提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始蓬勃向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不少乡村社区通过发展旅游,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道路。正如许多农民所说,“节日农村游,游客得享受,农民得增收”。中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中国的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多成绩,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便是乡村旅游地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如村民之间、村民与当地政府之间、村民与外来投资者之间)的矛盾,甚至出现对立情况,有的还引发激烈的冲突。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固然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但旅游开发模式不能适应当地情况,不能照顾到乡村旅游地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甚至剥夺了他们表达自己利益的权利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这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强烈反对,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就在所难免了。根据国内外乡村旅游投资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必须牢固坚持“村民参与”的原则。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村民参与的原因分析
从旅游活动内容层面看。目前,乡村旅游尚无统一认可的概念。一般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进行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乡村独特的田园生态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各种农事劳动,即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强的劳作体验活动;三是乡村特有的一些民俗和风土人情。或者形象称之为“观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物”。从上述乡村旅游的内容和特征可以看出,在游客进行的乡村旅游活动中,有诸多环节离不开村民的参与。
从法律法规层面看。乡村旅游是属于村民自治范畴:首先,乡村旅游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乡村自然风光、乡村环境,属于乡村集体所有。宪法第10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发展乡村旅游,势必利用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以及附着在土地资源上的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乡村环境,而这无疑会涉及村民的诸多利益,不论何种投资主体开发经营,都必须充分照顾村民的利益;其次,乡村旅游赖以维系的文化基础乡村人文遗迹、民俗风情,无疑是乡村居民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更需要乡村居民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而不能不顾村民意愿,由政府大包大揽或者由公司和个人等其他投资主体单纯为了盈利而恣意开发;最后,乡村旅游赖以维系的现实基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事关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更是属于村民自治范畴,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无疑更需发挥当地村民的主体作用,由乡村社区主导进行。因此,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利用乡村资源进行旅游投资开发,是属于村民自治范畴,理应由当地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由村民“主导”其事,各级政府和各类公司或个人只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科学开发经营。
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层面看。目前已经达成共识的是,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奉行原生态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社会效益第一,经济利益第二,坚决捍卫自然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对当地最优质、最稀缺的文化资源的典藏,追求自然、经济与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条件为凭借,这些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有的是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建设创造下来的,如古建筑、古工程等;有的则是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守护下来的,如自然生态环境,森林景观等;而文化旅游资源更是经过当地居民世代传承、发展下来的,并由当代人承载着这些传统文化。当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活动之中,并从中获取经济收入,旅游收入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而旅游的发展是依托乡村社区中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和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村民自然明白当地资源环境与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资源环境是发展旅游的最重要资产,保护它们,就是保护自己经济的命脉。所以,一旦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活动之中,他们就会自觉地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会积极地传承和弘扬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从旅游软环境层面看。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服务活动也有利于形成对待旅游的正面和积极的态度。当地原著居民态度是乡村旅游地重要的软环境,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区景点居民之所以支持和欢迎发展旅游,是因为他们对发展旅游有较好的利益预期。如果发展旅游后,他们不能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也不能从旅游发展中获利,则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的态度会从正面转向负面,对旅游表现出冷漠和反感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将大大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使旅游地获得不好的口碑。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活动,能使之获得旅游带来的利益,感受到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快乐,他们对待旅游的态度无疑是正面的。当村民对待旅游持正面和积极的态度时,他们对待游客充满热情,愿意与游客进行交流,游客的旅游活动会与村民有着广泛的交流,游客遇到什么问题也易于得到旅游地村民的帮助。旅游体验质量高,会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会给旅游地带来良好的口碑。而村民也会从与旅游者的沟通交流中获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信息、新的思维,有助于开阔眼界,提高素质,从而增强建设自己家园的动力和能力。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村民参与模式
对于村民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的投资开发与经营,则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在各种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模式中,都必须有村民的参与。如果按照是否直接参加旅游服务或管理活动,乡民参与旅游活动的类型有两种,即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是参与到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之中,如接待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向游客出售旅游纪念品和其他旅游商品、旅游景区管理和维护、景区内旅游交通服务等。村民可以是自己经营旅游服务(如开办家庭旅馆、向游客出售旅游商品)的形式从事直接参与旅游活动,也可以是在当地的集体、合资、个体旅游企业内从事有关的旅游服务或管理活动。间接参与则是不直接参与面向旅游者的服务等活动,而是参与到与旅游有关联的产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产业包括乡村旅游地的种养业和轻工业,涉及到乡村中的耕作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食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生产、家具生产等多个方面。
因此,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当地乡村社区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选择合适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为乡村旅游地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交流对话和协商的机制,使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村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到旅游开发经营之中,公平地分享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收益,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才能够真正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1)
[2]冯红英:乡村旅游中乡村资产的构成、作用与保护[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3)
关键词:体验营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我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是在21世纪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时才出现的。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既古老而又新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是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居住环境、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形态。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中,体验营销不可缺少。
体验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是体验经济的一个最为典型的表现阶段。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提出体验营销是指: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并且认为消费者消费是理性和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营销目前不仅应用到生产、流通企业,还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服务性企业中。对于乡村旅游这种旅游产品而言,其本身也属于服务经济所提供的产品,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供“服务”就逐渐演变为提供“体验”,这样体验营销就在服务业中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在乡村旅游中如何应用体验营销。
一、树立体验营销观念
随着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在这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取得比较好的竞争优势,这是乡村旅游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创造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未被满足等,这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产品要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企业应从营销模式的角度来考虑解决方法。
长期以来,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只仅仅是交通工具、景点、文化方面的变化,消费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旅游服务,而且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就出现了“看景不如听景好”的俗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因为消费者在享受旅游服务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实质性的体验活动很少,因此感触不深。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产品本身的局限性问题,如旅游产品是受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等;另一方面是旅游服务者的营销理念问题,单纯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在乡村旅游这个旅游产品中,产品本身所受的局限性不多,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营者的营销理念。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活动,以体验来衡量服务的质量优劣,提高消费者的感触度。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提供者树立体验营销观念,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有一种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
二、发掘特色体验产品,创造需求,创造市场
消费者要选择一种产品时,主要强调这种产品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时,消费者会考虑的是乡村的休闲的氛围、纯朴的民风、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环境。但是消费者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真实情况。所以,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避免和一般旅游产品雷同。具体而言,乡村旅游中应强调特色体验活动,根据当地的特色环境和人文条件创造出特色体验产品,创造出适合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如在蔬菜生产区可提供蔬菜的种植和采摘活动、在水果生产地可提供果园内采摘销售活动、在山区可提供登山活动等。这一些活动都可以以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一个产品类别出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可提供有区别的产品,在条件允许下可以提供“全面客户体验”,让每一个消费者度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如手工磨面、手工造纸、手工染坊等。这样,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更多地考虑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特色,考虑到特色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可感知的价值。同时这种体验也会随着消费者的购后行为而给经营者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使乡村旅游的市场逐渐扩大。三、筹划、举办展示产品体验的活动,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乡村旅游的消费中,消费者要考虑自己的体验价值的大小,而这种价值的大小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体验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乡村旅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把特色体验产品以某种活动或某种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鼓励消费者参与、引导消费需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活动产生的效果的好坏等问题,而且要特别强调消费者在活动中会得到什么样的体验、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等。如湖南常熟虞山林场举办的杨梅节,它把对林场的观光和杨梅的采摘、品尝结合到一块,让消费者在观光的同时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在体验中消费,在购买中得到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消费者得到的不仅是采摘到的杨梅,更多的是采摘、品尝时的体验,杨梅就是消费者可回忆的田园风光的典型物品,一旦消费者看到杨梅,很可能就会想到林场,会考虑到到林场去旅游,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被有效的引导起来。通过筹划、举办特色体验活动,使乡村旅游产品在体验中被消费,在消费中使消费者得到乐趣,使市场得以开拓,消费需求得到提高。
四、在体验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中,强调比较多的是消费者的体验,但提供这种体验的却是服务人员,而一般情况下这种服务人员应该是农民,这样才能体现乡土本色。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就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的体验活动的提供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要逐步增强服务人员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服务理念,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中应用体验营销模式,可以使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很好地体现,使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使消费者得到休闲娱乐的体验、难以忘怀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岩远江:体验营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3
【关键词】乡村旅游主要问题对策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水平低,服务设计落后,流放产业的类型单一粗糙,对旅游景区、家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正确认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是发挥以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1、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2、缺乏科学规划。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3、政策措施不到位。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4、监管力度弱。目前乡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协调难的问题,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从而使旅游监管出现“挂空挡”现象。另外由于乡村旅游处于“小”、“散”、“杂”的局面,使得乡村旅游管理部门难以形成中心角色,监管力度较弱。许多旅游项目的开业、停业都较随意,居民旅馆、餐饮店等项目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农户开办多年而极少上缴税费;有些政府对旅游项目考察不认真,跟踪管理不经常,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造成乡村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较低。
5、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6、服务设施落后。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
7、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8、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文化的变异以及物价上涨等。
二、对策与借鉴
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要逐步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分类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接待能力和卫生状况等方面规范农民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观念的形式。
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不论是产品和服务,还是各种体验活动的设计;不论是村庄环境,还是农家居所,都必须强调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化趋向。
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经济利益的凸现,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应重点创新特色产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差异化特色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结合乡村环境,推出“寻幽探险游”、“健身游”等产品;二是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结合本地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拓展产品组合,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旅游景点地理位置多相对偏僻,知名度不高,旅游地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介绍,吸引游客,增强客流量;政府部门除了采用推广节庆活动等方式促销外,还应与企业联合,有计划地建立营销网络;此外还可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游客。
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泰国近年来实施的CBT(Community-basedTourism,社区旅游)项目,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CBT原则,游客在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时间,就会与各自的接待家庭见面,了解当地的概貌、特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很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随后的游览中减少盲目性。这与国内乡村旅游游客只在吃住环节上与当地居民接触,对旅游地文化习俗只是走马观花的了解有很大不同。
CBT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教师由村里的老人或老僧人担当,主要是告诉游客当地历史文化,告诫游客珍惜当地的树木、水、土地等。社区学校的形式可以使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同时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使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持良好。
CBT的第三个原则是集体接待原则。游客每到一个家庭参观,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接待,不会出现国内乡村游中的抢客拉客现象;游客用餐往往是集体就餐,由村里的每家女主人端来拿手好菜,让游客在品尝当地不同美味时,进一步了解“社区基础”的含义。
依据CBT的一些原则,泰国的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旅游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富足的生活,并且泰国乡村的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然风貌依然能很好地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王时阳、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1月10日。
内容摘要:乡村旅游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本文在分析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如何传承乡村旅游的文化提出对策建议,以便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体现文化意境。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对策建议
随着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所谓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风光、乡村经济活动、乡村自然景观、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民族风俗文化为根本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通过吸引城市旅游者进行乡村农耕体验、绘制乡村自然景观、拍摄乡村自然景色、乡村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其以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在进行旅游的同时,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求新、求异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交流。环境不断恶化,空气不够新鲜,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大等等,使得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渴望回归安宁、自然,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追求修身养性的方向。
旅游与文化一脉相承,文化体现了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在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体现的文化,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到不同于城市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乡村的农耕、采摘活动等,还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城市不具有的自然风光,如乡村自然景观,这两者是人们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两个不同方面,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享受并体验深层次的文化活动。此外,乡村旅游可以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可以让其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觉。
开展乡村旅游,其所依赖的资源,不是依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人造景观,不是对失去原有自然环境高度浓缩的民俗风情,而是伴随人类繁衍、进化而世代留下的、富有朝气的可以让旅游者融入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现今,人们无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其内容都比以前要丰富的多。然而,当人们对这样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氛围开始厌倦时,为了寻求不同的文化氛围,寻求一种让人精神可以得以放松,体验自然的文化氛围时,许多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在寻求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全新生活体验时,可以对其身心进行放松。对于这些城市人来说,由于乡村所蕴涵着的文化是城市所没有的,这就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焦点。因此,脱离文化开展乡村旅游,宛如没有地基的高楼,最终会走向消亡,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要走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使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乡村物质文化
乡村物质文化,是指由乡村生活创造的物质产品所表现的文化,如具体的器具,以及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乡村物质文化体现了乡村居民集体或个体的智慧,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进行欣赏和享受,包括乡村田园文化、乡村山水文化、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乡村建筑文化、乡村手工艺文化等。
第一,乡村田园文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气候等多样化,因此人们因地制宜,以不同的耕作方式进行田园生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地理位置不同,有江南水乡、沿海渔业、畜牧草原、丘陵盆地、高原等不同类型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农作物不同,有花卉园、果园、林园、茶园、竹园等。乡村田园文化,体现了安宁、和谐、淳朴、自然的生活韵律,因而成为城市居民所追求的放松休憩地。
第二,乡村山水文化。它源自于最原始的乡村自然地形地貌景物,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乡村山水文化,依赖于优越的乡村自然地理条件,丰富多样的自然山水景物,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山水文化。借助于这些自然赋予的环境,人们设置了凉亭台、楼阁等观赏平点,促进景与情的交融,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自然情感,在享受自然生命的同时,赋予了山水特殊的文化内涵,这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大自然的所在。
第三,农耕文化。在我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商鞅为代表的农耕思想,以及“重农抑商”的儒家思想,经历数千年的相传和浸润,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农耕文化。乡村中的农舍、篱笆、河流、鱼塘、鹅塘等,宁静舒适平稳的生活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修渠灌溉、打井饮水、围湖造田、采果摘茶等农事活动,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富有活力的田园农耕画面图,勾起旅游者强烈的怀旧情感,使其陶醉于世外桃源般的回归生活中。
第四,乡村饮食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体现了典型的乡村饮食文化特点。简单朴实的农家风味,由于其材料天然、味道鲜美、色泽鲜亮,成为人们追逐的饮食之一。农家自制腌菜、农家自蒸窝头、红薯烙、农家田地野菜等等,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追求不同口味的需求、追求天然食物的心理,在品尝这些乡村美食时,人们能够闻到其中渗透的乡村的清香,吃到天然的食物滋味,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寻常的体验和感觉。此外,由于乡村饮食的独特制作风格、方法,使得这些饮食更加美味、纯真,满足人们追求天然韵味的情感等,这些无一不吸引城市游客积极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
第五,乡村建筑文化。乡村建筑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其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人景之美、人文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乡村建筑各有千秋,如客家五凤楼和土楼、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碉房等乡村建筑,以及高大挺拔的文笔塔、高大威武的佛像、气派恢宏的祠堂等乡村宗祠建筑。
第六,乡村手工艺文化。与乡村生活紧密相关的乡村手工艺,直接反映了乡村的文化特性和审美观念,这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乡村的剪纸、手编花篮、手工刺绣、皮影、泥人工艺、彩灯等。为了感受这种手工艺所包含的文化,有的游客主动参观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同时购买手工艺品,因为这是他们亲身体验的成果,具有自己难以忘怀的情感,其购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手工艺品自身的价值。
(二)乡村制度文化
为了保证乡村的稳定、秩序正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约定并形成多种多样的伦理道德以及礼仪规范,其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组成了当地乡村的制度文化,其主要有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乡村礼仪文化。
一是乡村聚落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规范体系,即为了保障乡村的集体凝聚力,为乡村树立自我形象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其中乡村聚落权力体系体现了该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一般由权力人,即村长或族长等,权力组织,奖惩体制等组成。在乡村,如果村民间存在矛盾,权力人就会主持公道,对其进行协调解决,若协调解决未果,可以在组织内部进行解决。如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客家土楼聚落,其聚落生活既体现人际关系中权威的一面,又体现了和谐相处的一面。通过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群落的集体凝聚力,为其人际交往和关系维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现实依据和来源。
二是乡村礼仪文化。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我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乡村礼仪多样化,如诞生礼、婚礼、寿礼等人生礼仪。尽管礼仪多样化,但是每种礼仪都有完整的程序和规范,如孩子诞生后的大喜、小喜、满月礼、百日礼等;婚礼有提亲、选吉日、迎亲等;丧礼有头七、一七、二七、三七、三年等,这些淳朴的礼仪与生活节奏快且机械化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因此对游客来说具有陌生感与新鲜感。
(三)乡村精神文化
一是乡村节日文化。乡村节日体现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如盛行于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腊八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农事活动节庆、物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等;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畲族传统节日,农历三月三、分龙节等,以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是畲族的祭祖日。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等。节日不同其民俗活动也不同,如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等,端午节悬艾叶和菖蒲、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重阳节插茱萸、登高、饮酒等。
二是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因此若社会文化体现的是共性文化,则家庭生活文化体现的就是个性文化,它由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劳作分工、饮食、家庭用语、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组成。快节奏文化的城市生活文化,与慢节奏文化的乡村家庭生活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乡村旅游时,游客在享受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的同时,会感受到浓厚的家庭亲情关系,这可以增进其家庭成员间的深层次了解,有利于感情更加融洽和家庭更加和睦。
三是乡村艺术文化。乡村艺术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审美特征。乡村书法家、乡村作家等的创作,具有特色的乡村审美想象,游客在欣赏时,既可欣赏到世外桃源般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又可体会到与世无争的心境。与此同时,在乡村长久流传的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等艺术文化,种类多种多样,在体现古朴纯真清新乡村味道的同时深受城市游客的喜爱。
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的对策思考
(一)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与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相结合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政府政策应该倾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结合,以促进乡村旅游所体现的文化传承,进而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做法有:地区不同其扶持政策不同,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限制对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进行任何改变,以保证其特色;颁布符合当地建筑风格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在保障乡村建筑文化的前提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乡村特色文化,少开发、多利用
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乡村旅游,加之各地区经济基础不平衡,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由于旅游发展的阶段局限性,以及乡村资源基础薄弱,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少开发、多利用,避免盲目开发毁坏乡村旅游当地的自然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经济效益,丢掉乡村中最本质的东西,使乡村“城市化”,那就失去乡村旅游的根基。如新西兰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所说:“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中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趋于大众化,或者失去乡村本地特色。因此,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或产品设计,必须要具有当地特色,挖掘当地乡村乡土文化,真正给游客不同的体验和感觉。以乡村旅馆为例,可以用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但是外观形状必须采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乡村民居形式,如陕西延安窑洞、福建客家土楼等。因此,我国在乡村旅游时,要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保证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走味,使其得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传承,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月双.论乡村旅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商业,2009.5
2.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河北林果研究,2006,21(3)
3.林轶.乡村旅游应走生态文化道路.今日南国,2008(1)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生 发展 研究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而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一、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
国外的乡村旅游产生于法国。1855年,一位名叫欧贝尔的法国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外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理灌木丛,挖池塘淤泥,欣赏游鱼飞鸟,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友谊。此后,乡村旅游在欧洲兴起并盛行起来,德国、意大利、荷兰、保加利亚、英国、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就以乡村旅游闻名世界。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的乡村旅游也在国际旅游上享有盛名,把那里的路边城堡或大农场进行改造建成乡村旅游社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度假。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农庄旅游非常流行,每年乡村旅游可以给农民带来相当于法国旅游业收入四分之一的收入。同时日本也兴起了“务农”式乡村旅游,以唤起人们对农业和环保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乡村旅游得以大规模的开展。
二、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年生活于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浊、景观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离幽美舒适的自然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兴趣,让人感到压抑。许多人产生了返朴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作为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重要生态旅游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2.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产生的,起步较晚。最初的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各地便纷纷开展乡村旅游。如广西的阳朔县、河北的赞黄县嶂石景区、安徽的黄山汤口村等。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己由当初的自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自觉阶段,并己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1997年,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亿元以上。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消费中的时尚选择,加之世界各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促使中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基本概况
最早的乡村旅游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这一年里,在旅游研究中颇有建树的Stansfield,他在其著作的《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阐述了对乡村旅游研究的不足。但整个20世纪70年代,乃至80年代初期,旅游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忽视旅游基础理论的探讨。所以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建立起旅游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导致了研究陷于分散、凌乱的局面。当时绝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描述乡村旅游的现象上,从理论、概念上的研究明显不足。
事实上,乡村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而在国外,乡村旅游在这个时期的大规模发展却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由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追求个性的自由化倾向的流行,导致乡村旅游的热潮。Shaw & Williams(1994)从分析乡村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入手,认为广大的乡村在地理上集中了各种景观与吸引物,布局于最能满足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要的地点上,并认为乡村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这在当时是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十分有意义的探讨。
在这个阶段,国内旅游界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也逐渐多了起来,如贺小荣的《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比较全面的探讨了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原因。王兵的《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在这篇论文中,他描述了许多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差异。此外,杨旭的《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论述了乡村旅游兴起的历史原因以及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教科书如王连义等著的《旅游学概论》,较为详细讨论了旅游的发展历史,这对于了解乡村旅游的产生提供了背景说明。
参考文献:
[1]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
[3]杨晓云:乡村体验旅游开发初步研究[E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省略.2004
[4]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 No.2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