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产业的特征

信息产业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4 17:28: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产业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信息产业的特征

第1篇

一、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

(一)互惠共生性

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交互过程。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依靠自身生产所有有关知识和拥有各种相关资源,去完成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为了减小风险、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只能从事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实现专业化分工。集群内的企业或机构由于创新空间的扩大、创新风险的降低与分散、创新周期的缩短等原因,形成集群内的创新共生体。作为集群合作创新的参与者,虽然是相互平等的独立主体,但一旦加入创新网络、嵌入创新集群,其行为就要受到集体创新目标的引导和制约,形成基于创新依赖的各个网络结点。共生能产生大量剩余,从而使集群内创新网络的参与者取得合作的好处而增强各自的实力,进而获得集群外的竞争者无法得到的创新优势。

(二)竞争协同性

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协作是创新集群的一种主要创新力式。企业空间的集中,提高了竞争强度,同行竞争更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和降低成本,形成了集群的竞争协同性。集群内的企业尽管存在创新的相互依赖,但逐利是企业的本性.因此群内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而且这种竞争遍存于集群的各个角落。竞争使企业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高度的警觉性和灵敏性,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如果没有有效的竞争,集群将难以生存。然而,这种竞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种协作竞争。在集群合作创新模式下。企业更注重与其它企业的互动关系,共享信息和知识,集体学习成为创新的动力。因此,协作在这种模式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恰恰是集群合作创新的本质特征。产业集群内协同的互动机制会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的流动,缓和各经济主体的矛盾,为水平或垂直型公司创造合作与信任的空间,从而推动集群合作创新的深化。协同性是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组成部分不具有的新的功能。因此,协同性产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的“l+1>2”现象。竞争与协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是这种矛盾统一体推动着集群的发展与创新。

(三)社会根植性

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性特征。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是指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于当地社会关系、制度结构和文化土壤之中。集群合作创新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根植性)、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地理根植性)、共同的创新文化(文化根植性),这是创新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对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植性从根本上强化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显现了生产活动的独特性及随之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性。由于集群企业内部成员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深深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制度和空间背景中的单元,其创新过程也根植于当地复杂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中,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正是依赖于这种根植性而强化了产业集群创新的路径依赖。

(四)知识资源互补性

在资源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的优势是由所处区位、生产活动所需资源以及运输成本决定的。在资金主导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市场优势区位是由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决定的。而在知识主导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市场优势是创造型人才和产业组织的创新机制决定的。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任何一个企业变革的步伐,创新对企业外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大量缺乏正式研发职能的中小企业,外部知识资源是其创新的主要源泉,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与各种机构之间的合作。随着创新中复杂性、成本以及风险的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市场调节的联系(如设备采购、技术许可)外,提高企业间网络化和合作的价值,以减少可能的风险和交易成本,激励企业间的大多数伙伴使用互补性的知识和技能。当用户、供应商和分包商以及企业交流信息并进行相互学习时,强化了包括创新过程中的企业间和其他机构成员间,如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和公共研究试验室、咨询和技术服务商及管理机构的相互作用。

(五)创新组织的开放性

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沟通和交换以维持其生存及发展,产业集群的创新是一个向集群内外开放、主体间互动、整体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集群式合作创新网络与集群外的其他组织有着密切的开放性联系,集群内的合作创新网络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组织关系,当其中的一种联系变得无效时,这种联系将会被一种新的联系所取代。开放性说的也是产业集群内部整合与外部链合特征。产业集群的形成演进,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得,不仅有赖于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频繁有序的互动、生产要素的交流、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及柔性制度的渗透来达到内部的有机整合,而且要求集群网络的各个节点不断与区域外的网络节点发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结,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辟新的市场,拓展区域创新空间,以获取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完成集群外部的合理链合。这样,集群在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呈现出组织开放性的特征。产业集群能够保持创新网络与外界资源的互动,尤其是对国内外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保证创新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最新变化,提高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对接能力。

二、产业集群的创新效应分析

(一)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由市场的需要引起,企业通过组合各种创新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并进行生产,最终进行商业化,当它商业化成功、企业取得利益时,这项技术创新才算成功。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

交易费用。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产业集群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集群作为新经济形式下一种极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产业集群为创新域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二)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基于分工,交易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依托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产业集群通过内部成员间以及成员与集群外部的交易,使产业内(间)分工细化与知识的溢出相得益彰,推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其生产产品的高度相关性,使其交易成本降至极低,从而使产业集群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可以无限发展的“大企业”。集群内企业的深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规模可以很小,这样,实施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少。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日益专精于某一项技术,使得每个企业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创新活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动的交易成本,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比集群外的要低。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网络形成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个行为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反映了集群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不仅产业集群内的同类企业之间要形成一种网络关系,更重要的是与非同类企业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在产业集群内,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及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者,不仅可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中介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分担创新风险等,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

第2篇

信息产业是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主体的产业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经济增加值大等特征,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优先支持的产业形态。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攀升,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规模居世界首位;信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以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为代表,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支持,我国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等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加速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

新形势下经济杜会发展对大力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首先,经济杜会发展中形成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提高杜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等形成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其次,随着中国经济杜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亟需通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保证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投入;再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最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工业化转型对信息化需求的深化,为信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1。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信息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研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支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1.完善顶层设计。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战略的高度,发达国家积极加强信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美国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行动纲领》等信息产业发展的计划,抢占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日本先后制定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E-Japan和U-Japan计划,旨在分步将日本打造成信息产业的一流国家;韩国也通过《信息产业育成计划》、“网络韩国21世纪计划”等强化信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2.强化研发投入。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强化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也成为了发达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即超过15亿美元的强度;韩国将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大力促进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半导体的发展,对信息产业研发投入始终保持超过GDP的比重2.5%的高投入强度;德国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分别进行研发投入支持,并在政府财政体制之外积极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的研发投入支持体系。

3.提供政策支持。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对信息产业所属企业和科技研发创新机构的政策支持对于形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具有显著作用,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例如,美国在2006年制定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制定了明确的面向信息类企业的税收激励政策;又如,法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向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企业第一年研发支出的一半提供免税政策,以后年度新增研发投入的一半仍可享受免税政策;为了吸引人才,法国对于高技术人才股权盈利提供低税率政策征收所得税的政策优惠。

4.支持产学研合作。信息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创新过程复杂性程度的提高,有效的创新行为越来越建立在企业、高校、科技机构等网络化协作创新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发达国家大力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英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国家和区域的创新型项目必须由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申请;美国大力发展技术转让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链接各创新主体强化其合作;法国对科技工作者创办企业提供程序便利性,积极促进科研工作者和企业人员进行接触和交流。

5.推动产业集聚。集聚化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到一定形态的必然要求,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大力促进信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美国硅谷是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集聚区,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据统计美国有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出自硅谷,该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于区域毗邻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从而具有了智力资本资源的便利性、高度发展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协同发展。此外,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为主要发展对象的英国剑桥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园也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

三、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在现代生产技术中信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发展以及工业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某个国家、地区经济总量的主导型产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等其他综合性产业中都开始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链,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产业化。目前,国家经济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对信息产业的关注与把握将直接关系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抢占未来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总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经济体(国家或区域等)人均产出水平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通常以GDP或GNP作为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随着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日益迫切以及集约式发展模式的实施,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更多地体现在经济要素利用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等方面2。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要素的利用效率等方面:

(一)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

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力主要是有生产资料及具有—定生产技能的劳动力组成的,其体现出了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者)之间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资料,其主要依附、渗透在传统的生产要素之中,可以对传统要素之间的综合能力可起到一定促进、优化作用,从而提升生产力的质量。若信息技术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则其可以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迅速拓展、渗透至各个生产领域,带动生产力的快速提升,最终提出生产效率,保障经济总量的稳步上升。

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进步本身可以刺激需求的增加,尤其在信息技术下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下降必然会带动消费量的增长。据美国ICT委员会统计分析,在2010年至2013年间,因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而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使得美国消费量增加率达到20%c以上。除此之外,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劳动者的需求,从而对劳动力的收入分配结构产生了影响。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推广应用,让很多资本开始关注信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到信息产业中,进一步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资本化。据相关报道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国资本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GDP增长率,这表明信息产业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动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首先体现在信息产业贡献于经济总量的提升,据统计,近年来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保持在超过20%的高贡献率水平。信息产业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其高成长性,例如,2002年至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从1.3万亿元增至7.5万亿元,年均增速21.4%,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从51920亿美元增至6612亿美元,年均增速24.5%3;另—方面,信息产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即信息类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商品化阶段的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固定资本投入)相对较小,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较低、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从而表现为产业较高的规模性。

(二)信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

信息产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群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快速升级的基础动力。在传统三大产业体系中,信息产业都是具有先导作用的驱动力,在三大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由于信息产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实现广域渗透及信息资源共享,让信息资源的渗透性、共享性来为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服务。

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中,我们应该合理规划、挖掘、利用信息产业资源,根据我国基本国情适当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战略指向。无论是对于生物材料、新能源、光纤通讯、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对于机械、建材、石化、钢铁、煤炭、纺织、制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其生产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实现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需要信息产业的有效支撑4。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提升了知识、信息资源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充分贡献和高效配置;又如,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进一步丰富了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再如,机器人等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使得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条件下有效补充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不足。

信息产业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基础,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开发、传播等功能,这些优势可以让信息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成为支柱性产业。从市场供给层面上来讲,信息产业的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且具有较强的渗透及市场传播能力。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信息产业将发挥积极作用,在未来国民GDP结构中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可降低产业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其必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三)信息产业提高经济要素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传统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对物质材料、能量进行改良,也就是单纯性对自然界事物进行改革,而信息技术则是从人力资本元素出发,在对人类获取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加工后形成一个条理化的新技术革命,其所构成的经济发展要素必然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在52现代经济要素中,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变量,在既定的要素投入强度下,产出水平越高表征要素的利用效率越高,或者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需要的经济要素投入强度越低表征要素的利用效率越高。信息产业提高经济要素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促进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要素更有效率地组合,从而提高产出的在总体水平。由于信息产业自身具有的独特发展优势,也对资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信息产业能够将吸引的资本带入到经济产业体系中,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信息产业技术作为新型的生产元素,其可以渗透、依附于传统生产要素中,从劳动力要素角度来讲,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技巧是广为人知的,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劳动能力的高低将主要看对信息的收集、挖掘、利用程度,若劳动者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则可提升自身的生产技能及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其次,信息产业作为具有强大创新性的新型产业,通过对相关出产业的渗透、改造、升级,从而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机械等相关产业的智能化,机器设备的智能化在重构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进而实现了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和优化配置。近年来,信息产业的自身技术、产品及服务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及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为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以及经济、杜会效益,最终将促使我国产业有粗放型逐渐转化为集约型。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推广,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挖掘、开发、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提升了经济生产要素的效率,促进我国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在信息产业的推动下,生产要素效率提升、管理科学化也将更加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符合杜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规律,加快各项经济要素的合理规划、配置,最终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增长幅度及产业的经济、杜会效益。

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构建以集群形态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1.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创新能力是保障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网络化创新范式背景下各创新主体协同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创新的有效性。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能够提高创新过程的指向性、优化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信息产业发展中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应形成高等院校、科技机构向企业开放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资源,应深化涉及信息产业整体转型和升级的重大研发项目的企业牵头主导机制,应鼓励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共享平台5。

2.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美国硅谷地区高度发达的风险投资业证实了金融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等特征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信息产业发展中应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首先,针对信息产业的高风险特征,应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形式,促进信息产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其次,大力发展政府引导下的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产业发展积极的形式,一方面实现政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型的产业发展基金增值服务促进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3.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产业发展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通过企业载体实现,为此韩国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支持三星等信息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应健全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首先,政府应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活动提供贴息,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政策;其次,发起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降低资本市场门槛,特别应放宽企业债、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准入条件。

4.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经济体,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对于促进信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国际市场,一方面借鉴韩国和日本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大力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应注意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并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应用、转化,在先进技术转化过程中加强技术的再开发、创新力度;对于吸收先进技术的企业而言,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企业产业技术互动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实践“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信息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等国际化资本运作模式缩小关键技术与国外代差;在国内市场,结合信息化、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的发展,建设国家资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协调机制,促进信息产品以及相关服务业协同有序发展。

第3篇

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势必需要转变思路,进而使电子信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结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征,发现该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三大要素:其一,技术进步要素;其二,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聚要素;其三,产业融合要素。与此同时,也认识到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业规模大,但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具合理性等。鉴于此,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单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具合理性

一方面,电子信息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扩大产业规模,但与此同时也呈现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的问题。比如对于品牌形象树立的意识较为薄弱,同时在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方面关注度也不高。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导致国内电子信息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以此使其发展受阻。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具合理性问题也明显,如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人才结构均显示出不具合理性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便会导致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受到较大的阻碍。

(二)缺乏核心基础产业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要想在国际中站稳脚跟,发展核心基础产业很有必要。但核心基础产业有几大显著特征,包括投资规模宏大、技术含量高以及产业结构复杂等。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较为明显的问题便是缺乏核心基础产业。与此同时,在自主研发项目及技术薄弱的情况下,便会进一步抑制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最终使产业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三)产业发展制度体系不具完善性及创新性

对于电子信息产业而言,要想获得有效发展,完善制度、创新制度十分重要。但就目前来说,产业发展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创新等问题明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驱动制度体系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经济特征引发了一些不良的局面,如“强者愈强”、“赢者通吃”等,这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经济新常态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做好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工作

产业融合是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工作便有必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特点,作者认为需从两方面加以完善:其一,深化“信息化十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以经济结构转型及升级过程的需求为依据,加强生产性信息服务以及工业软件的发展,进而使产业以及服务附加值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两者均需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为“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其二,强化产业链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及互动性。需融入应用服务思想,在产业链融合工作中,融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等,进而使产品、服务、网络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以此使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更加顺畅,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二)积极发展核心基础产业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缺乏核心基础产业,从而使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积极发展核心基础产业重要。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了解国家政策,同时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核心基础产业。在此项工作中,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融入非常重要,比如政府需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把控,对资金的投入多少进行把控,这样才不至于发展核心基础产业过程中浪费资源。与此同时,在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基础上,还能够吸引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进而为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添加“燃料”,使其发展更加顺利、更加快速。

(三)完善产业发展制度体系,注重现代化技术及创新思想的融入

产业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绝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需重多方面加以完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或制定全新的法律法规,进而创设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市场环境。基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层面来看,需对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加以完善,进而使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以此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营造优良的法律环境。并且,相关政府部门还需针对隐私权的保护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做好市场监管工作,从而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一个长期优良的环境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科研部门还需融入创新思想,做好科研技术的创新研发工作。除此之外,对于电子信息企业自身来说,需了解市场,并与政府密切合作,借助政府的有利政府,融入现代化技术,做好电子产品的研发及创新,树立品牌竞争意识,进一步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良机。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 竞争力

产业集群不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自有了劳动分工,产生国际和地区贸易以后,就有了产业集聚。一开始的产业集聚也仅仅是为了能够靠近资源和市场,获取成本优势。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和竞争更主要以考试技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向同一地区集聚的目的更多的是要获取知识和信息。尤其是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贸易壁垒的解除和自由化的买一,使知识化和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特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大量应用使得跨国公司管理阶层能够扁平化,管理中心和生产才可以分离,从而促进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壁垒的解除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获得成本优势,跨国公司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的全球化和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聚集,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产业聚集也随之有许多新的特点,产业聚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概念

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从字面上就不难看出,电子信息产业是属于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所以通常可以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工业。是军民结合型工业。由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等生产行业组成。电子信息产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差不多每三年就更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兴起,使电子工业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高技术产业。电子工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对军事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进了作战指挥系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无线电通信成为军事通信的基本手段,被称作军队的“神经”系统。利用电子技术,通过由通信、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组成,指挥自动化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通信、侦察和情报处理手段,大大提高了军队指挥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效能。改进了武器装备系统。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武器的威力和命中精度;电子器件成了现代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技术是导弹、军事卫星及其他高技术武器装备制导和控制的核心,无论是战略武器,还是战术武器,其性能高低都同电子技术有密切关系。使电子战发展成为独立的作战手段。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电子摧毁等形式的电子对抗,电子信息产业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重要。

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优势

对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西方学者已有过较为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我国学者在系统介绍西方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产业集群实践的具体调查,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其中,较为新颖的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优势,由于集群内企业具有共同的产业特征和“根植性”、地理接近性等特点,有助于银行了解群内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其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从而增强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不足的难题。

(二)产品差异化优势。由于群内企业竞争激烈,且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便于建立同类产品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因此,相对单独游离的企业而言,群内企业更容易具备产品差异化优势。

(三)区域营销优势。指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整体的力量进行宣传,树立区位品牌,使群内每个企业都受益。

(四)组织优势。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既避免了纯科层型组织中官僚化倾向,资源限制等劣势,又避免了纯市场型组织中过高的交易成本,获得了新的组织优势。

(五)资源整合优势。同种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将大大增强企业对本地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对负面效应的规避能力。由于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当个别企业的欺诈行为和败德行为损害到群体利益时,将受到集群整体的反对,从而大大降低群内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行为

三、结语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表现出许多的新特点,其中主要表现有:电子信息技术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微电子是整个产业的核心和基础,软件是灵魂。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产业全球化趋势更加突出,跨过公司为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极大的促进了全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外资的推动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大国,新形势下国家提出了建设电子信息强国的奋斗目标。未来几十年,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高速的增长。

信息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而且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产)业。但同样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也不容忽视,对于发展滞后的区域,应该积极参考惜鉴重点龙头区域的成功经验,借助政府出台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发挥比较优势,注重人才培养,形成信息产业分工规模化的集中发展模式,这也是我国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最有难度的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林俐.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延续与维持[J].学术研究,2003,(02):49-51.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促进该产业健康成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四部门分类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信息产业对河北省经济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 信息产业 投入产出法

信息产业及其核算范围

对于信息产业这个范畴最早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见于1962年马克卢普(F. Machlup)的著作,只是当时采用的是“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的名称,后来日本学者提出了目前常用的“信息产业”的概念。由此不难发现,这方面的产业研究不过区区50年时间,可以说仍处在探索和深化的阶段。学界对其概念以及核算范围的界定存在分歧也就不足为奇了,究其原因,这是由信息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部类以下两方面的特点造成的:一是信息产业的发展虽然处在迅速上升过程中,但是自身的规模仍然较小;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信息产品的日益丰富,信息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由于这两方面的特点,人们对信息产业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不断加深。

笔者认为,考虑到现实经济情况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有必要将信息产业界定在一个“中等口径”水平上,即不仅包括狭义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与服务行业,还应包括提供其他性质的信息产品(未必是电子的)的行业,如出版、印刷、教育、科研等等,但是又不宜将范围扩大太多,以致包含一些主产品非信息产品的机构单位中的信息活动,这主要是出于核算可行性的考虑。以此为基调,笔者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与信息产品(包括信息货物和信息服务)的生产、流通与使用有关的若干生产活动单位的集合。在此定义的基础上,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四个产业部门,共15个二级部门,如表1所示。

本文以下的分析就是建立在上述对信息产业概念及分类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本文根据河北省2002年、2005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按前述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部门合并,构造了15部门投入产出表,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信息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及其在当年全省总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如表2所示。

由表2不难看出,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年均增长速度为13%-15%,可以说信息时代的脚步正加速而来。从信息产业增加值在总增加值中占比的情况来看,有两方面的信息值得关注:一是河北省的经济总量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且每年的新增产品价值较高,但是信息产业对总增加值的贡献还不足8%,且近年来似乎表现为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二是信息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较之地区总体经济而言(年均增长速度为16%-19%),其发展仍然相对较慢。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信息产业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信息产业对河北省经济总产出的影响

要了解信息产业对河北省经济总产出产生影响的方向和力度,本文根据2002年、2005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核算资料计算了反映其后向关联性的影响力系数和反映前向关联性的感应度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信息产业所属的产业类型性质的判断。

(一)信息产业的后向关联性分析―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也叫带动度系数,是指当某一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带动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总产出的增加量,它反映了国民经济中该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货物和服务的需求程度,即产业后向关联度,进而揭示该产业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这个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出所研究的产业部门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还可以体现其间接影响。对于信息产业的影响力分析来说,该系数的取值越大,表明信息产业对其他部门的需求越大,也就意味着做大做强该部门可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创造更多的有效需求以及就业机会,以提供信息货物和信息服务生产所需的资源,这也就是信息产业带动作用的发挥。

影响力系数(Fj)的计算公式为:

(i = 1, 2,…, n; j = 1, 2,…, m;n = m)

其中,cij为j部门对i部门的完全需要系数;为产业j的影响力,即完全需求系数矩阵C(也称为里昂惕夫逆矩阵C=(I-A)-1)中第j列之和;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C列总和的均值。

在评价中,通常将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即对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1作为标准。当Fj >1时,表明j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力超过社会平均水平,依此类推,Fj =1和Fj

2002-2007年间,河北省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如表3所示。表3的最后一行显示了信息产业总体的影响力,2007年1.03的指标值表示信息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最终需求,就会带动整个经济增加1.03万元的总产出。这些信息同时说明,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近年来有所提高,已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与其他三个产业部门相比,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在所考察的时段内一直位列第二,仅次于第二产业,进一步表明信息产业带动其他部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

就信息产业内部六个类别的影响力系数来看,除了商务服务信息类和教育信息类之外,指标值均超过1。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文化信息类(2007年为1.2489),说明文化产业是具有现实影响力的“实力”产业,其带动作用不容小觑。相反地,商务服务和教育两个类别的影响力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情况表明,河北省在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部门的活动带动经济全面发展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信息产业的前向关联性分析―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也叫推动力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要求某一产业部门增加的总产出,它反映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所关注部门产品的需求程度,即产业前向关联度,进而揭示该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对于信息产业的感应度分析来说,该系数的取值越大,表明信息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支持力度越大,也就意味着信息产业的大发展不仅是其自身的壮大,而且由于为其他部门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产品,从而推动这些部门的发展。

感应度系数(Ei)的计算公式为:

(i = 1, 2,…, n;j = 1, 2,…, m;n = m)

其中,为产业i的感应度,即完全需求系数矩阵C中第i行之和;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C行总和的均值。

在评价中,通常以社会平均水平,即各部门对某个部门的需求水平平均值1作为标准。当Ei >1时,表明i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感应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依此类推,Ei =1和Ei

2002-2007年间,河北省各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如表4所示。表4的最后一行显示了信息产业总体的感应度,2007年0.55的指标值表示其他部门每增加1万元的最终需求,要求信息产业增加产出0.55万元。这些信息同时说明,河北省信息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不仅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且近年来还有所下滑,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乏力。与其他三个产业部门相比,信息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所考察的时段内一直位列最末,与首当其冲的第二产业相比差距悬殊,进一步表明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还没有为推动河北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作用,当然,这与该产业在地区经济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也是有关的。

就信息产业内部六个类别的感应度系数来看,虽然全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是文化信息类的感应度系数仍为最高的(2007年为0.8028),与上一节的结果相呼应,说明文化产业的确是对地区经济发展极具价值的重要部类―其辐射力很强,推动作用同样突出。相反地,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类的感应度不仅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且显著低于信息产品的平均水平,这一情况表明,河北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仍需寻求有效的手段。

(三)信息产业的产业类型分析

产业类型分析是建立在上述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分析的基础上的。为了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我们以感应度系数为X轴、以影响力系数为Y轴构造坐标系,并以二者各自的社会平均水平(1)的交点为原点将这个坐标系分为四个象限。位于第一象限的产业具有强辐射和强制约性的双重作用;位于第二象限的产业表现出强辐射性和低制约性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位于第三象限的产业属于低辐射和弱制约性的部门;位于第四象限的产业则具有低辐射性和强制约性的特征,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由于某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来说不尽相同,所以观察所关注的产业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根据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构造的河北省四个产业部门以及内部的15个二级部门的产业类型图如图1所示。图1显示,河北省信息产业位于第二象限的边缘(感应度系数为0.5538,影响力系数为1.0317),距离第三象限较近。这种情况表明,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制约性偏弱,而辐射作用较强。因此,河北省要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信息产业的拉动作用,同时该产业的推动力仍待提升。在信息产业内部,文化信息类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无论是在影响力方面还是在感应度方面的表现都显著优于其他信息部门。与此相对地,商务服务信息类和教育信息类都位于第三象限,表现出低辐射、低制约的特点,这与信息产业尤其是教育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够协调。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类与其他信息类虽然位于第二象限,但是位置非常靠左,亦即感应度系数过低,这也是推动作用没有充分释放的信号。

河北省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一)信息产业取得了进步但发展速度不快

近年来河北省的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与其他产业部门的互动逐渐加深两个方面。虽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是无论是与河北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相比,还是与兄弟省市信息产业的增速相比,其产业发展速度还是比较低的。这种情况与信息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部类的高成长性不相符,从原因上来看,产业发展机制不顺畅是关键。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感应度系数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该部门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较强,与此同时,反向作用力不理想―未能有效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他产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不足。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部门需要对信息产品的应用加大支持力度,从政策引导到督导落实到媒体宣传都应得到重视。只有使信息产品成为广受认可并为其他产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投入品”,才能有效地促进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

(二)经济结构亟需转型

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很多地区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难点既表现在调整本身的复杂性上,又体现为转型“抓手”不明确的棘手问题。由本文之前的分析结果不难发现,河北省目前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典型的工业主导―第二产业地位突出,其他产业对总增加值的贡献明显不足。就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看,第二产业均占居首位,并且2007年第二产业的感应度系数高达2.02,而其他三个产业部类均显著低于1,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反差。这种情况与信息时代的经济结构典型特征差距是很大的,后者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对总增加值的贡献比重较高,按现有三次产业分类的第三产业贡献最大,工业增加值退居次席,即呈现“后工业化”特征。

就此来看,河北省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在于,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其较高的带动作用促进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同时重视信息产品的利用对其他部门实现技术升级、生产质量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适时培育自己的科技研发和创新基地,拓宽社会信息的传播渠道,加强以维护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智力成果保护工作,将地区经济逐渐引导到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良性发展道路上来。

(三)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对河北信息产业内部的各个部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信息类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是较高的。这种情况给有关部门的启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对其他部门的辐射作用非常显著,它的发展需要大量使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产品,促进文化产业的增长不仅是一个局部的壮大,而且必将带动地区经济整体的迅速增长。加之文化信息类包含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用品制造与租售等行业所具有的低能耗、高附加值等特点,符合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对于提高河北经济增长质量大有裨益。二是文化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推动力有待提高,虽然文化信息类在信息产业中的感应度是最高的,但是与第二产业及其内部的部门相比,推动力仍显不足。考虑到文化信息产品的特点,必须首先提高文化信息自身的质量,进一步挖掘区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释放文化产业蕴藏的潜力,以保证为其他部门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其次还要注重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使信息传播更畅通,改善信息的时效性,并有效降低文化信息传播的经济代价和社会成本。

(四)科技与教育发展水平亟待提升

对河北信息产业内部各部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分析还揭示了一个严峻事实,即科学研究、技术信息类和教育信息类两个部类的发展中均存在着感应度较低的特点,且教育信息类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也偏弱。

笔者认为,要解决科技与教育领域的问题,首要着力点还不是如何令这些行业本身的规模扩大,更紧迫的是如何提高这些行业对其他部门的推动力,即加强科技和教育行业的质量建设。具体思路包括,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教育单位与用人单位沟通,通过这些渠道建设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统一,缓解目前脱节和错位的现实矛盾。还要大力扶助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以“高技术企业孵化器”等形式扶植创新型企业将其智力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扶持力度,促进高等教育机构根据社会需要举办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提高高校毕业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

信息产业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部门,自身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河北省信息产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检视不足,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产业规划,为实现河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机遇,并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沈开艳,黄国华.中印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7)

2.孙华良,赵邦宏,李剑.河北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论坛,2006(11)

3.吴先锋,吴伟.信息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与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21)

4.鄢显俊.试论IT产业在美国信息经济中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7)

5.廖明球.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第6篇

1 信息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关于信息产业,国内外产业界和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分类,今天信息产业的概念,是在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教授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尽管没有明确使用信息产业一词,但基本反映了信息产业的主要特征。随后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马克-波拉特出版了《信息经济:定义与测算》的报告,把知识产业引申为信息产业,并首创了四分法,把社会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类。目前国际上有关信息产业范畴的界定有很多:1997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在《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中首次将“信息业”纳入分类体系;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过了“信息与通讯技术”分类。以上两种界定从不同侧面描述和定义了信息技术活动,受到各国广泛重视。2002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以NAICS和OECD分类为基础,制定了“信息业”和“信息与通讯技术”两个概念和分类,为世界各国确定自己的信息产业分类并进行国际比较提供了依据。此外,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欧洲信息提供者协会、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等都有对信息产业的不同界定;我国学者如乌家培、曲维枝等也从不同角度对信息产业进行了定义和界定。

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部门,其内涵和外延会随着该产业的变化而扩大与变动。但综合来说,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群体。信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国家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02),将信息产业基本分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两类。我国对信息产业的一般统计是按照国家统计局分类进行的,而投入产出表中的信息产业分类较为粗略,如表1所示:

2 投入产出分析及数据处理

投入产出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里昂捷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它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产业间)复杂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及相互联系。投入产出表由四个象限构成:第1象限是其核心,反映各部门间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产品的技术经济联系;第Ⅱ象限是最终使用象限,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第Ⅲ象限是增加值或最初投入构成,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等;第Ⅳ象限空白,可在国民核算矩阵中适当开发。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三种:①产品平衡方程(各行的平衡):即“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②价值平衡方程(各列的平衡):即“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③各行列的对应平衡:即“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总投入”。

国内外许多学者将投入产出分析应用于信息经济理论中,美国、日本等国家还编制了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我国于1973年开始编制第一张全国投入产出表,1987年规定每五年编制一次,目前刚编制完成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由于投入产出分析是产业关联及地位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效应研究方面,具有比其他方法“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这里我们以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工具,分析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和经济效应。我们以国家行业分类标准为参照,对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信息产业门类进行合并(见表1)。

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中有135个部门,将信息产业合并后,共有127个部门。我们以127个部门的投入产出为基础,利用Excel和Mmlab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3 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3,1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通常分为产业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那些向其供应产品或服务的产业的影响,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可用直接消耗系数分析。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其计算是用投入产出表中j部门的总投入Xi去除该部门直接消耗的第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xij,公式如下:

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信息产业对其他产品部门直接需求越多,直接关联效应和依存度越高;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供给越大,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有较强的依存程度,说明目前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有了一定进步,尤其建筑业、商务服务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程度较高,这符合我国近几年房地产和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趋势;但由于产业关联系数的绝对值并不高,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信息化方面仍有很多路要走。而农业对信息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非常低,排名100位之后,说明我国农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需要更多努力。根据产业的前后关联分析,可以描绘出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图,如图1所示:

3,2产业性质分析

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通常可以衡量一个产业是更多属于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中间投入率是指在部门j的总投人中,其他部门(包括部门j)投入的中间产品所占的比重,公式如下:

根据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信息产业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如表3所示:

中间投入率较高表明该部门消耗其他部门原材料较多,而自身附加值较低;反之则该部门附加值较高。信息产业中间投入率为0.702,即需要从其他部门购进的原材料占70.2%,反映了信息产业的高投入特性,同时表明产业附加价值较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中间需求率反应各部门的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为其他部门所用。中间需求率越高的产业越带有中间产品的性质;反之越带有最终产品的性质。信息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512,说明既需要其他产业的投入,也向其他产业提品和服务,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同样重要。

综合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联合分析,可以判断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中间投入率为横坐标、中间需求率为纵坐标,以0.5为分界线,划分为四个象限,如图2所示:

如图2,第1类产业为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群,广泛为其他产业提品或服务;第Ⅱ类为中间投入型产业群,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投入,同时又广泛被各产业所需求;第Ⅲ类为最终需求型产业,一般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第Ⅳ类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需要其他产业的投入较低,且其产品或服务大部分用于最终消费。信息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较高,中间需求率适中,位于第二象限,位居产业链中游,既需要大量产业的投入,其产品又为其他产业所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

3,3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产业波及效果通常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衡量。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部门增加一个最终使用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推动力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的推动作用越大。Ej>1表示该部门的推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Ej=1表示该部门的推动作用等于社会平均水平;Ej<1表示该部门的推动作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计算各部门的推动力系数,取其值最高的前10个部门(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0.07,在各部门中居第1位,远远高出社会平均水平。这表明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很强的影响作用,而且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这种势头还将逐渐加强。信息产业的推动力系数为2.35,位于第7位,表明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远远大于社会平均水平,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程度较大,而其他部门对信息产业依赖性较强。

还可对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进行交叉关联分析。以推动力系数为横坐标、影响力系数为纵坐标,以1为分界线,划分为四个象限,将各产业分为四类(即赫希曼判别标准),如图3所示:

如图3,第1类产业以中间制品部门为主;第Ⅱ类产业以最终制品的生产部门为主;第Ⅲ类产业以中间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第Ⅳ类产业以最终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都大于1,位于第1象限,表明该部门具有强辐射性和强制约性双重性质,对供需双方都有较大影响,是对经济增长最敏感的部门,发展信息产业不仅本身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而且可以渗透到其他产业中,推动生产率提高,产生二次经济效益,成为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4 基本结论与建议

4,1信息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发展信息产业将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

根据产业关联和中间投入性质分析显示,信息产业不仅需要其他产业提供中间产品,同时也向其他产业提品和服务,对其他产业依赖性较强。在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中,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依存程度最高,其次是服务业,而对农业的依存程度较低。因此,在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现阶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在通信设备、应用电子、信息服务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并且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这会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4,2信息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应继续提高其创新能力

信息产业具有连接工业和服务业的特点,不仅可以带动相关工业,而且对服务业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实现工业稳定增长和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结构调整目标。一方面,信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具有巨大的产业关联效应,可以带动半导体、芯片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在消费过程中促进了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汽车设计、医疗服务、批发零售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产业结构。但是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为0.702,表明产业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产业链高端领域缺乏竞争力,因此需要加快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制造、研发和品牌服务等环节的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

4,3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要做大做强

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均高出社会平均水平,说明信息产业与国民经济很多部门联系密切,不但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不但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加最终使用,将有效引起各部门需求量的增加;同时也属于国民经济的瓶颈产业,如果该部门供给不足,将对经济产生较大制约作用。因此,信息产业具有较高的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程度,需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同时加强供给。通过做强做大信息产业,有效推动社会各部门的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第7篇

Abstract: Through the input-output model, the paper counts the 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influence coefficient and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reaches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role in Jiangsu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econd, the use leve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still low in Jiangsu; third,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unbalanced in Jiangsu information industry.

关键词: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区域经济;江苏

Key words: information industry;input-output;regional economy;Jiangsu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03-02

0 引言

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是创新经济中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产业领域。2009年以来,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国排名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加速成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刻画江苏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为制定信息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1 模型与数据

1.1 数据来源与整理 本文以江苏省投入产出144部门基本流量表为基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规定,采用“分离法”将投入产出表划分为第二和第三产业,然后从这两个产业中将有关信息行业分离出来。先列相相加,得出信息产业的总和,然后分别将属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叠加起来算出总和,从而形成四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1.2 模型构建

1.2.1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如果用aij表示生存产单位j产业产品所消耗的i产业产品的数量,那么aij=Xij/Xj(i,j=1,2,…n)。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可以反映列名产业对行名产业的直接依赖关系。

1.2.2 里昂惕夫逆系数矩阵 里昂惕夫逆系数它表示单位部门j每生产一个最终产品需要部门i生产的总产量。可以反映出总产出与最终需求的关系,可以用于总产出与最终产品的相互推导,进行产业感应度和带动度的分析及波及效果分析等。

1.2.3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表示国民经济系统各个部门的最终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第i部门相应要增加的总产出量,它反映了国民经济系统中各部门对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需求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Ei=■ (i,j=1,2,…,n)

其中bij表示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完全需要系数,且■为矩阵(I-A)-1的元素。

当感应度系数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系数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系数Ei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程度的重要经济参数,其反映某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是衡量某产业后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Fj= ■ (i,j=1,2,…,n)

其中,■为矩阵(I-A)-1的元素。

当影响力系数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Fj

2 计算结果分析

2.1 直接消耗系数分析(表2、表3)

表2显示,信息产业每生产(提供)1万元的信息产品(服务),需要直接消耗第一产业产品0.08元、第二产业产品2656元、第三产业产品812元、自身产品4082元。由此可见:①江苏信息产业产品的生产(服务的提供)对自身产品的直接依存程度最高;②在非信息产业中,信息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依存度最高,对第三产业的比直接依存度次之,对第一产业直接依存程度最低。这说明江苏信息产业结构还不十分合理,信息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带动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从信息产品的直接消耗来看:信息产业生产(提供)1万元的产品(服务),需要直接消耗的信息产品为(服务)4082元,说明信息产业的生产对其自身具有较高的依存程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每生产(提供)1万元的产品(服务)需要直接消耗的信息产品分别为242元、372元,说明目前江苏信息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度不高;第一产业每生产(提供)1万元的产品(服务)需要直接消耗的信息产品为47元,说明农村和农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

2.2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表4、表5)

从表4知:感应度方面系数最大的部门是第二产业部门,感应度系数为2.054737。说明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发展还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门感应度系数排名第二,为0.723856,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反映了江苏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对信息产业的需求程度较弱,第一二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度不高。这与江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不相一致。因此,要加快江苏信息产业的发展,避免信息产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发展的瓶颈。

江苏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最高,影响力系数为1.246741,高于第二产业和社会平均影响力系数,这意味着信息产业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需求大于1。因此,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有利于诱导其他产业加大生产投入,以满足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品需求。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结构失衡,信息设备及产品制造业发展能力不足;第二,江苏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程度不高,受到第三产业信息化产品消费和工业信息化程度的影响;第三,信息产业感应度系数远低于第二产业,江苏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四,江苏信息产业影响力系数最高,信息产业对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最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很强的影响作用。

3.2 对策建议 第一,促使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大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产业新增长点,促使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现代通信和网络、计算机、新型元器件产业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第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物联网、应用电子、电子装备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加强国际研发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化进程,完善产业链,推动信息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壮大。第三,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政府通过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四,加快信息产业人才集聚。积极开展各种层次、各种类别的人才培训,引进信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有技术、资本以及管理才能的信息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第五,推动信息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园区为载体,加大对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的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转移和转化,发挥信息产业的聚集、辐射与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1]汪浩.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5).

[2]王欣,王刚,彭录海.吉林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J].情报杂志,2008(1).

[3]吴先锋,吴伟.重庆信息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情报杂志,2006(12).

[4]徐丽梅.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应分析[J].图书情报,2010(6).

第8篇

内容摘要:技术是决定一个产业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直至退出市场的基本因素,产业演变的道路与其技术基础密切相关。现在,信息技术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信息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的优先产业。因此,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对信息产业演变的影响,揭示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 特征 IT产业道路

IT特征对现代经济社会最为重要的影响在哪里?它决不仅仅体现在新兴信息产业的崛起上。这是因为信息的交换与处理技术的变化,正慢慢影响着人与人、工作与工作、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整个产业结构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行为的变化,进一步引起产业绩效的变化。

纵向一体化

单主机时代的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指在计算机生产的早期阶段,大型的垄断企业生产从硬件、软件到提供支持服务的生产模式。但是与其他技术产业不同的是,信息技术企业的寡头们各自的产品具有高度的差异性。首先,信息的生产与处理的非原子特征,使得以比特为基础的计算机软硬件生产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其次,厂商为了使客户一直使用自己的产品,刻意与别的产品不兼容;最后,计算机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每一台机器都处在探索进步中。产品的高度差异性使寡头之间只有竞争而缺乏合作,竞争的压力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是有利的。

系统化时代的垄断与分化

几家寡头企业垄断计算机生产的格局持续到50年代末IBM S7000的问世,S7000形成了系统化的机型系列。这为批量化生产和迅速占领市场提供了可能,由此占领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几家寡头的共同垄断变成了独家垄断。部分企业退出这一市场,但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创新性,一个成长性的高技术产业注定涌动着无数小的加盟者。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市场格局强力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并造就了良好的市场绩效。一方面,IBM的垄断使他聚敛了雄厚的财力,有能力投入更高水平的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无数小型企业开发出众多的软硬件产品,促成技术多维度发展。由于前者,IBM的S360得以在1964年问世,它以两倍于曼哈顿计划的资金,造就了这一可兼容、模块化的系统。由于后者,微型机一步步地走向现实,为80年代产业横向化发展蕴蓄着力量。

纵向一体化产业结构及变革的历程显示出技术的既成状态决定产业的结构,而技术变革首先通过产业行为的变化导致绩效的不同,进而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同时也说明垄断并不一定导致技术的停滞。大型企业的实力保证了在技术发展方面的高投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开放技术体制,允许中小企业自由的进入与退出是促进产业绩效良好的关键。这对于以人力资本为主、具有高度创新性和规模效益不甚明显的企业更是如此。信息技术产业中的软件、信息服务和部分硬件生产符合这一点。

横向分层发散

横向是指计算机生产的软件、硬件、服务以及更为细分的产品分别由不同的卖主提供,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也有多家卖主。分层表明根据软硬件的技术难度,信息产品的横向化水平不同,核心产品如:操作软件、CPU的生产较为集中,而一般产品的横向化水平高。

核心产品的垄断

IBM公司从S360系列开始,放弃权力,允许兼容的行为,重塑了计算机产业的结构。一方面,IBM的垄断地位继续巩固;另一方面,一些生产与IBM兼容设备的厂商进入产业,发展壮大。而生产与之不兼容产品的厂商退出了市场。80年代初,IBM进入个人电脑生产领域。随着PC的成功,它的兼容者们也随之成功并迅速成长,以至IBM的地位受到挑战。

微软和英特尔便是这一时期突显出来的英雄。对核心技术的把握使他们有着良好的市场绩效,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成长为同类中的巨人,改变了竞争的格局,形成了世界市场上的垄断结构。由核心技术形成垄断,又以技术壁垒限制了其他厂商的进入。微软和英特尔在整个世界的市场上攫取了高额利润。通过捆绑式销售推广自己的软件产品,通过不支持或不完全支持别的软件产品排除异己,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当然借助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进行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主要方面。同样,英特尔公司在处理器生产领域也以同样的方式保持着垄断,获取暴利。

外层产业的发散

与核心产品的垄断地位相对应的是,技术层次较低的软硬件产品竞争激烈。实际上,在世界市场上,信息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乏挑战者,除了技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进入限制。各国厂商在每一个可能进入的细分市场上都做了尝试。结果是,在诸如:主板、显示器、光驱和应用软件等方面云集了各国的生产者,他们都不具有如微软或英特尔那样在操作软件和处理器方面的垄断地位。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技术的比较优势,形成台湾的主板、韩国的显示器、日本的光驱、印度的应用软件等地域优势。但总的来看,这些领域都是全球竞争开放的,不存在绝对垄断的现象。

产业链的聚合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

3C即:电脑(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的融合问题是产业界长期争论的话题,毕竟它们都服务于信息这一共同内容。但直到80年代末期各C之间的产业界限仍较为清晰。进入90年代,万维网和多媒体的出现给3C之间的技术边界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于数字技术把这些部门带到一起,三家产业都越来越围绕使用0和1作为其信息编码的思想。

技术的这一变革带来了电脑、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服务等方面的重新洗牌,许多重叠市场与竞争被消除。通过这样的变革,横向的产业结构贯彻到了通信领域和智能家电业中。比如:以前电信中的硬件网络与服务是融为一家的纵向模式,现在已被分开。不同的是,由于3C的融合,原来分属于各C中的硬件与硬件、软件与软件、服务与服务,聚合在了一起。

IT业务领域的扩大化

3C之间技术的融合诱致了IT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与重组。一些传统的IT技术公司除保持其原有领域的优势以外,也开始在新兴IT市场上提供更为广泛的、能创造更多经济利益的产品与服务。

这种技术变革导致的IT业产业边界的模糊化表现为两类经济现实:一方面,IT业的关联产业,如电信业和智能家电业等传统性的、电子和通讯类产品制造产业,为IT业所内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日益融合化这一趋势又加剧了IT业的产业边界向关联产业延伸的态势――电脑可以打电话,手机可以播新闻。传统上清晰的产业边界被搅乱了,生产“互联网”产品和“多媒体”产品的企业现在究竟属于3C中的哪一C呢?

IT产业企业内业务的重组

3C的融合还促成了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业务融合与再创新。北方电讯合并Bay网,是一种外部的电信商与网络商的联姻,之后,按照技术的要求进行了业务重组。大规模的技术融合与业务变革,为IT产业带来的是全新的经济模式。

正如Cisco公司管理者指出的:互联网推动了数据、声音、视频传输的融合,产业界的重组也将随之发生。伴随着这种重组,传统市场上的公司将调整内部的组织结构,来适应这种由互联网驱动的经济新模式。

信息产业的渗透发散

信息技术产业的渗透也就是一个传统产业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问题,它建立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之上,包括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对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以及信息平台的社会应用等。

对传统产业的渗透

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是指通过对传统产业及其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综合的改造、重组,促使其更新换代。它包括三个方面:

产品的信息化。随着IC技术的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IC及嵌入式软件不断开发出来。他们被应用于传统的家电产品,移动定位功能产品上。如数码相机的使用,可以直接在打印机上打印,还可以存储在电脑里长期保存。在汽车上使用IC芯片大大方便汽车的驾驶,提高安全性,并且能节约燃油降低污染。

生产制造的信息化。现代生产制造的目标是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而达此目标的途径就是数字化、信息化。其中零部件设计和加工的信息化,即CAD技术的应用,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重要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包括DNC,FMS,和CAM,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骨架;而生产全过程的综合信息化,即CIMS,则是生产制造信息化的归属,

管理的信息化。在管理科学和实践中,集权和分权始终是一个管理者必须考虑和难以选择的问题。但是信息化有可能使这一问题不复存在。因为,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决策可以在最接近于业务活动的地点完成,而同时却保留了对绝大部分信息的集中控制。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网络模式。企业或单位必须由金字塔似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水平的网状结构转变。管理的层次将被减少,代之以各种形式的通过网络与员工、与供应商、与分销商、与银行、与客户等的直接联系,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对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

信息技术产业现在已经成为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平台,具有与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相似的地位。许多高技术产业正是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人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工具设备和方法。

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信息化的社会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土壤,科研人员可以方便的进行信息检索。任何高新技术产业都需要相关产业的协同进步。

信息产业对高技术产业最直接的促进是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大规模计算服务。正如生物技术人员所说,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研究人员将会淹没在大量的信息资料中。

技术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是基础的。迈克尔•波特说:产业结构分析或“结构分析”的焦点在于辨识根植于其经济与技术中的、基本的、深层次的产业特征。由技术和经济决定的产业特征是产业结构形成的基本力量,技术的、经济的特征是产业研究的出发点。当然也说明了技术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是唯一的,经济的状况同样是基础。本文的研究只是从技术的视角出发,经济等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是存而不论的。

参考文献:

1.[美]David•C•Moschella.权力的浪潮[M].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乌家培.信息经济学若干问题[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