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4 17:28: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中关贸易摩擦;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产品附加值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的认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本人将先简要分析中美建交30年来的贸易摩擦的艰辛历程。

第一阶段:单纯经济性贸易摩擦阶段(1980-1989年)

这一阶段由于中美间存在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大多数的贸易摩擦属于经济性质范畴内的经济性问题,由于当时中美政治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中方在贸易摩擦中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因此摩擦的解决途径也基本遵循着“美方立案一中方解释一美方裁决一中方让步一双方达成协议”这一模式。这一阶段涉及的商品还大多数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化工材料以及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二阶段:政治化摩擦阶段(1990-2001年)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经济问题的政治化。冷战结束后,由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破灭,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恶化,美国对华贸易不再简单的以反倾销为主,而是加大了经济制裁手段的使用力度,主要以限制防范对华的高新技术扩散,此外,还扩展到最惠国待遇、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以及入世等方面。这一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中美两国经贸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主动反击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

第三阶段:制度性摩擦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从纺织品彩电家具等微观经济局面向以人民币汇率、市场经济体制等宏观经济局面为核心的制度性摩擦阶段发展。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不断,摩擦数和金额迅速攀升,已成为我国加大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上文提及的中美轮胎特保案来说,涉案金额就高达22亿美元涉及20多家中国企业,10万多名中国工人的就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上述三个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摩擦在随着双方经济政治不断发展中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随着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新的变化如下:

第一,贸易摩擦领域不断扩大。除了农产品、纺织品、贸易逆差及知识产权等传统问题外,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贸易领域,也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服务贸易领域的摩擦日益频繁。第二,对待贸易摩擦手段的日益多样化,集中表现为反倾销不再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唯一形式。保障措施尤其是特保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美国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第三,贸易摩擦形态的复杂化。表现为多边摩擦现象日益增多,典型的是“中美钢铁保障措施”一案,美国根据《1974年贸易法》中的“201”条款口实施的保障措施不仅仅针对中国,同时还包括对欧盟、日本以及巴西在内的14个国家进口钢材采取措施。

二、中美贸易摩擦根源分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美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其中既有美方的因素,也有我国自身存在一些因素使然。

从美方来说:首先,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是造成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根据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是国家间进行分工合作的基础。各国通过国际贸易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中获益。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就中美所处位置来说,美国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中国处于底端部分。如果顺利按照微笑曲线的分部规律,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就不会这么严重了。然而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利益的不一致,美国产业分工并不是完全按照微笑曲线所示,相反由于交易背后的利益所使,在一些传统部门,美国并没想轻易让出一些底端的传统产业领域。当这些传统产业受到外来产品入侵威胁时,美国就会毫不犹豫的采取保护措施,从而爆发贸易摩擦。

其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突如起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致使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而中国制造无疑成了最主要的靶子,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促进经济复苏,美国加大对华进口限制。还有外加一些政客在其中搬弄是非,捞取政治好处,都左右着奥巴马政府对华的政策。

从我国自身方面来说:首先,贸易依存度的差异决定美国对我国具有较强的控制力。改革开放之初,政府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取决于外贸的增长。其中,中美贸易在我国外贸出口领域占重要地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约10%的GDP来自中美贸易,与此相反,美国在经贸领域对我国的依存度相对较小。从另一侧面来说,大量的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导火索。这种中美间贸易依存度的差异意味着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美国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因此,中美间不平等的贸易依存关系决定了我国在双边经济相互依存中的脆弱性,这也是我国产品在美国频频受贸易管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国内企业“薄利多销”战略易引发贸易摩擦。我国企业为更快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形成了低价出口战略,导致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对美出口增速过快,容易授人以柄。以纺织品为例,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国内纺织业产能得到全面释放,对海外出口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对美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总额高达65.6亿美元,较入世元年增长22.9%。2007年该类商品出口额又在此基础上增长两倍至188.1亿美元。

问题总是与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只有在深入探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后,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力求在今后的中美贸易摩擦中,摆脱不利的地位,依国际惯例争取属于我国自身的贸易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春明,国际贸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钰,国际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8

[3]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特征;风险隐藏;风险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3-0019-05

一、引言

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与经济低迷期的金融风险相比具有隐蔽性的特征。经济高涨期的风险容易为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所忽视,这是因为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资产价格上升对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具有刺激性,并对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这些风险在经济低迷期间表现为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的积聚,企业大面积的资不抵债,国民财富明显缩水,甚至诱发金融危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经济低迷期容易形成共识,从政府到企业普遍采取收缩性的措施。由于这此措施是滞后的,加之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存在过度反应,化解风险所付出的成本是巨额的,超过了任何一家机构投资者所能承担的限度。为此,央行或政府采取最后贷款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救市(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或降息),以及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等多种方式,以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这种事后的处置风险方法让央行和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动用公共资源会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弱化了市场的约束力,并向市场提供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不动用公共资源会诱发大面积的企业破产、金融机构倒闭、失业率提高,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比风险的事后处置更为有效。在经济高涨期要揭示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风险。为此,要深入研究经济高涨期间的风险特征,研究风险隐藏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制度性的措施,加快改革,建立起让投资者承担风险的金融体系。要密切关注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对负债率上升的市场主体和高杠杆化的金融产品要加强风险提示和制度约束。本研究试就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特征,风险隐藏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作一探讨。

二、经济高位运行期间的风险特征

(一)资产价格加速上涨,且与投资品、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共振”现象

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伴随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突出表现为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2年内上升了接近3倍,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在2007年11月5日达到33.62万亿元,比2002年底增长了7.77倍,“股票总市值/GDP”这一比例在140%左右。这对于主要由银行体系承担融资功能的经济体来说,非常值得关注。同时,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较快,近几个月来更呈现加速上涨态势。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4月份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5.4%、6.4%、7.1%、7.5%、8.2%、8.5%、9.5%,环比涨幅呈逐月扩大趋势。

资产价格与投资品、消费品指数的“共振”,是当前经济运行所处周期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按照“波谷一波谷”的经济周期划分方法,19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三次经济周期,现在正处于第四个经济周期阶段。在以往的经济周期中,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同步性往往较小,甚至出现背离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价格同步波动对于经济体系的损害。而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在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出现了实体经济的过热迹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二)银行信贷扩张行为约束乏力,期限错配风险上升

银行的经营行为往往具有“顺经济周期”倾向。当经济运行呈上升态势时,企业的投资需求增强,社会资金需求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相对放松信贷准入条件,信贷投放速度加快;而当经济运行开始逆转时,银行的信贷投放速度也开始放缓,此时企业对外负债水平较高、经营收益减少,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按期偿债能力减弱,不良贷款开始逐步暴露,并产生通货紧缩趋势,加剧不良贷款恶化的预期,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步入低迷。据央行测算,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发放的贷款所形成的坏账占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三分之一。

(三)市场主体风险偏好增强,经济行为出现高杠杆化倾向

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主要决定于收入状况以及对收入状况的预期。在经济上升期间,未来收入预期向好,居民往往在当期消费决策中考虑了未来收入因素,甚至不惜用信贷行为支撑当前消费。

企业预期整体经济向好,市场需求旺盛,为了加大供给,倾向于增加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在自身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因为预期投资回报率会高于市场利率,不惜举债经营,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

金融业本身便是一个高负债经营的行业,而各地金融机构近年来存贷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中的高杠杆化倾向。

高杠杆化的出现,与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关,也与市场主体本身的行为特征有关。以金融资产为例,它的价格形成机制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一般商品的定价,通常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价格机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边际收益递减。而金融资产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其价格是预期收益贴现到当前时点而形成的,受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比较大。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市场主体的行为存在“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的特征。在现实中,由于“繁华预期”的存在,居民和企业等主体存在“乐观心理”与“过度自信”,随着经济的高涨,对未来的期望也不断上升,从而愿意选择性地忽视风险,而对投资对象给予更高的风险溢价。

三、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隐藏的原因分析

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是极易被隐藏和忽视的。历史经验多次证明,金融危机发生具有突然性,非常关键的原因是金融风险很具有隐蔽性。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资产价格上涨时期对企业投机的刺激,以及资产市场吸收流动性造成通胀效应不明显等原因,导致风险被隐藏和忽视。

(一)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

消费和投资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资产价格的变化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来影响实体经济的产出,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不对称性。

1、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分析。

F.Modigliani(1986)等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其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C=a・WR+b・YL 0<a,b<1

(1) 式中wR为财产收入或称非劳动收入,a为财产

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该理论,一个人的消费计划并非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取决于终身财富,包括工资收入YL,家庭财富WR。于是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同时由于人们的预期作用,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进而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中,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之为正的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为负的财富效应,且这种财富效应是不对称的。以美国为例,股市财富每增长1美元,会使相应的消费支出增长0.04美元,即正财富效应约为0.04;而股市下跌造成的财富萎缩促使消费萎缩的幅度远大于上涨的效应,负财富效应达0.07(刘建江,2002)。

资产价格通过托宾Q值效应影响企业投资。托宾Q值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重置成本之比。资产价格的上升会提高企业的托宾Q值,使得投资新的工厂成本低于在资产市场上购并的价格,因此企业就会增加投资。反之企业则会更愿意通过在资产市场上购并的形式扩张规模,从而减少投资。

资产价格的变化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企业投资。企业投资资金的来源除了自身积累和证券市场融资外,很重要一部分是来自于银行贷款。而贷款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对企业净资产的评估以及银行自身的状况。若资产价格不断上升,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得到改善,促使银行加大放贷规模,刺激投资。若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净资产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那么一方面企业还贷困难,另一方面银行担心贷款风险增大,双方都会趋于谨慎,于是信用收缩,投资减少。

2、资产价格对消费和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们借用上证综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来分别代替资产价格、消费和投资来进行实证分析。我们以1998年为界分两个阶段来讨论。1991年至1998年,股市总体处于下降阶段,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处于下降阶段;1999年至2007年9月,股市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也处于上升阶段。这说明我国资产市场价格对消费和投资有一定的影响性,同时消费和投资下降的速度快于上升的速度。

进一步,我们分别对两个阶段的上证综指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证综指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做相关性分析。在资产价格总体下降阶段,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0.822;而在资产价格总体上涨阶段,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仅为0.312、0.626。这更进一步说明资产价格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也是非对称的,消费和投资对资产价格下降时的敏感度远大于资产价格上涨时的敏感度。

消费和投资对资产价格变化的非对称反应,必然导致社会总产出对资产价格变化的非对称反应。以1998年分界分为两个阶段。同时,上证综指与GDP的相关性分析反映,1990年至1998年上证综指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805;而1999年至2007年9月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两个阶段表现出高度的不对称性。

(二)资产价格上涨对企业投机行为的刺激

在资产价格不断上升过程中投机性和庞兹性(ponzi-financing)企业的增多容易积聚和隐藏金融风险。Minsky(1982)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抵补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的预期收入不仅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而且在每一时期内,预期的收入流也大于到期的债务本息。第二类是投机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虽然预期的总收人大于债务额,但是在借款的前一段时间内,预期收入是小于到期偿还的债务本息的,这类企业需要通过变卖资产或借新债务来偿还旧债务。第三类是庞兹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将借款用于投资回收期很长的项目,而在短期内是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付债务本息的,而且偿还债务的能力也是建立在未来较远的某个日期有高利润收入的基础上的。

在经济繁荣期,经济参与者的预期收益上升,市场融资条件因为对经济个体的良好预期以及贷款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而放宽,大量资金就流向了投机性的企业和庞兹性的企业。在未来预期良好,资产抵押物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于是这两类企业的贷款风险会被隐藏和疏忽,从而使得风险被隐藏。

我们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额和固定资产折旧来代表企业的现金流,我们发现现金流与中长期贷款的比率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这说明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不断增多,且现金流中长期贷款比的波动基本与上证综指增长率波动一致。进一步,比较现金流与中长期贷款比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两者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资产价格的上涨,刺激了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的增加。

(三)资产市场对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

货币具有执行资产的职能。货币数量理论表明,当货币的流动性高于经济的需要时,会抬高物价水平。在资产价格上涨时,则物价指数往往会保持稳定(B0rio and Lowe,2002),美国历史上最大两次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前期间(1923-1929年,1993-2000年)都存在着物价稳定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而这个期间也正是风险被隐藏和不断积聚的时期。贾玉革(2007)研究说明,居民持有货币不仅是用来执行货币交易媒介职能,也用来执行资产职能,研究发现涵盖交易媒介与资产双重职能的货币需求在1997年开始更拟合我国M2的年度实际增长率,这说明我国的货币需求中执行资产职能的部分正越来越明显。

资产价格上涨吸纳流动性,导致低通货膨胀。我们用修正的费雪等式来表示货币的资产职能为:

MV=PT+S(2)

即货币需求不仅满足实体经济PT的需求,也要满足资产对货币的需求S。对式(2)求导数,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得: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价增长率+资产价格增长率。在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会吸收流动性,而造成低通货膨胀的现象。我国的CPI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也基本呈此消彼涨的关系,并且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15,表明两者是负相关的。

四、经济高位运行期间治理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

(一)构建信贷市场与资产市场的防火墙,防止虚拟经济风险向实体经济扩散

“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比如,日本的经济危机、亚洲经济危机,包括以纳斯达克大幅下跌开始的美国的“新经济”调整带来的几年的经济低迷等。国际经验证明,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过剩的货币资金更多流入高收益的资产市场,会在短期内不断推高资产价格,积累泡沫风险,甚至

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左小蕾,2007)。我国近期股市、房市和其他资产类市场价格的持续膨胀,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由于金融本质上是一种风险传递机制,只要这种传递是市场化的、公平的、自由的。因此,对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来说,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的、有防火墙的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关系至关重要。在理论上,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存在着有效的流通渠道。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引导资金在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协同发展,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分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设立风险过滤机制,建立风险的防火墙,用法律手段确保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和资金的合理流动,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无约束地传递给信贷市场。因为大量信贷市场资金违规无序地进入资本市场,会出现股价的放大机制和信贷投放的自强化现象。一旦股价暴跌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信用的“链条”会断裂,容易形成信用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而且金融风险很容易在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传播,当这种金融风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涉及到实体经济。所以,要建立风险能足够地被过滤,使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有效的事后纠错机制,将虚拟经济泡沫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降至最小。

(二)向经济主体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增加风险管理工具

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的历史、类型、功能看,不管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还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均呈现出机构多元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经济金融化、证券化的步伐大大加快,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是间接融资的直接化。它能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通道,构建金融结构中银行信用与市场信用之间的转化机制,合理分散信用风险;改善银行信贷期限结构,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促进银行转变盈利模式,提高资本充足率;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推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因此,推行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银行、投资人、政府和资本市场共赢的金融创新。

从我国金融市场情况看,在当前经济高涨期间,资产证券化发展很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率环境的变化使其所产生的收益无法满足投资人的需要,特别是对银行来说,缺乏生产、出售和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机。因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全部从贷款收益中产生,目前,我国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是完全市场化的过程,投资人会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对其提出收益率回报要求。在市场普遍存在升息预期的情况下,投资人对收益率要求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资产池产生现金流的实际增长幅度,因此,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需求明显不足。所以,当前的关键是要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与运作提供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使银行有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机,使机构投资人有购买产品的利益吸引。

(三)培育更多的货币持有者为机构投资人,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没有市场主体对金融工具的自主选择权,就没有资金的优化组合,没有风险分散的有效渠道(吴晓灵,2006)。财富的增值需要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风险的管理需要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可以说,随着财富的增加,中国沉淀着庞大的货币资金持有者,金融体系应为广泛的货币资金持有者搭建一个能够提供多种选择的平台和机制,使其在实现自我财产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资金的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特别是要推动非银行货币持有者进入货币市场去认购优质的金融资产,比如国债、央行票据、贷款证券化资产等。因为,购买货币市场的产品对银行与非银行投资者来说是不一样的,对货币持有者来说投资货币市场比银行存款更有盈利空间,而且风险更能有效控制。

货币持有者自主选择权增加,给金融体系带来深层次的变化。对银行来说,货币持有者进入货币市场,加快了银行存款的分流,这使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了挑战,负债约束逼迫银行出售贷款资产,促使其创新金融产品,增强其生产并出售金融产品能力。对利率制度来说,随着货币投资者资金配置和管理能力的增强,货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推动。对银行间市场来说,由于银行主动创造了更多的证券化产品,丰富了市场品种,并进一步吸引更多货币持有者进入市场,包括银行自身也更多地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既出售产品也购买产品,形成市场发展的一个良性循环。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学 金融危机 解读

中图分类号:F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9―0018―06

关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已经有很多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人性的贪欲;二是政府政策干预失误和监管失控;三是新自由主义泛滥,盲目崇拜市场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四是实体经济存在问题;五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六是美国主宰下的经济全球化的恶果;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剖析,认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分层次的。

一、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2001年,美国房贷金融机构推出零首付的次级按揭贷款。借贷者买房时不再需要交纳20%或更高的首付,银行也不再对借贷者的背景和收入情况进行任何审查,这实际上是在大规模向按揭贷款信用等级低、偿还能力很差的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次级贷款)。之后,银行机构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再把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2001年“次级贷款”余额仅为1200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14000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1.2万亿-1.5万亿美元。“次级贷款”经过包装衍生为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总规模膨胀到10万亿美元,其中在国际上流通的约占2/3,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全球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参与进去。

次级贷款及能够流动起来的“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对美国的房价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2年至2007年,美国房价上涨速度惊人,形成巨大的泡沫。2007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房屋总价值约21万亿美元,其中有约8万亿美元是投机的价值,泡沫占房屋总价值的38%。2007年2月,泡沫达到顶点,房价开始下跌,而在2006年,利率开始迅速攀升,结果是次级按揭贷款的整个循环链条断裂,低收入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放贷的金融机构本息无法收回,购买了“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投资者的债券价值大打折扣,由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并且在世界范围蔓延开来。

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和虚拟资本理论能够对此做很好的诠释。价值规律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在市场交换中,由于供求的不平衡使市场价格背离价值,而市场价格通过对价值的背离又调节着供求,结果是使供求趋向平衡,价格趋向于价值,交易遵循等价(等量劳动)交换原则。在这里,特别需要关注马克思的需求理论,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马克思说:“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像只是同义反复。……社会要满足需要,并为此目的而生产某种物品,它就必须为这种物品进行支付。事实上,因为商品生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所以,社会购买这些物品的方法,就是把它能利用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用来生产这些物品,也就是说,用该社会所能支配的劳动时间的一定量来购买这些物品。”可见,马克思认为,需求首先是生产问题,即需求方之所以有支付能力,是因为在生产中投入了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向社会提供了包含这个一定社会必要劳动量的使用价值(财富)。只是现在需求方用货币来抽象地代表他向社会提供的财富(抽象财富),他持有的货币体现着换取具体财富(使用价值)的支付能力。第二,把需求放到市场中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指出了市场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从量的规定性来说,这种需要具有很大伸缩性和变动性,……如果生活资料便宜了或者货币工资提高了,……对这些商品就会产生更大的‘社会需要’。”“如果需求减少,因而市场价格降低,结果,资本就会被抽走,这样,供给就会减少。”所以,市场需求规模取决于公众通过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所形成的实际支付能力的大小。就某个市场而言,其市场需求规模决定着供给规模。

美国的次级贷款是向偿还能力很差即没有多少支付能力的低收入阶层在零首付条件下贷款让他们买房。并且认为,在低利率和房屋需求增加刺激下,房地产价格一定会上升,次级贷款者一定会从房屋投资中获利。从而形成支付能力,并且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和物美价廉、功能齐全的高质量自有住房。银行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再把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把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同时也把风险推销了出去。魔术似乎变成功了,低利率、不需要首付、有大量的投资机构愿意投资,这就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出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

马克思指出,证券化的资本积累是虚拟资本的积累,“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利率越低,证券化的资本的投资规模越大、价格越高,虚拟资本的积累规模越大。由于房地产和有价证券一样,有定期的租金收入,投资规模受利率和房屋价格影响大,因此,在房地产价格过度上涨中也会产生巨大的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积累会远远大于实际资本的积累。虚拟资本的积累产生于房地产和有价证券价格上升带来的投资机会。例如,如果预期房地产价格上涨,会诱发人们的投机行为,市场需求就会迅速膨胀。由于房地产和其他产品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供给很难快速增加,因此投机需求会带动价格持续上涨,而定期的租金收入和相对较低的利率会使房地产市场虚拟资本积累额巨大。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为了挽救经济,连续13次降息,基准利率降至1%。低利率使资产价格上涨,2003-2006年,房价涨幅超过50%。低利率、房价上涨、没有首付的次级贷款、“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流动,都在极大地刺激着房地产的投机行为,由此膨胀出一个巨大的虚拟资本。马克思把虚拟资本称为名义货币资本并且把它比喻为肥皂泡,所以,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资本的快速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但是,泡沫是不能无限制地吹大的。2004年6月,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担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两年内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5.25%。2007年3月,房价开始下跌。高利率和房价下降使许多低收入的次级房贷家庭无法还贷,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次级房贷危机爆发。表面上看,次级

贷款危机的爆发由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引起,实际上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出的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远地超过了美国人对住房的正常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实体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作用。由于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无法兑现巨大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实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把利剑最终刺破了这个泡沫,房地产价格下跌,不仅向其价值回归,而且,由于在价格泡沫刺激下使房屋供给远远超出实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房屋价格会持续跌落至其价值之下。

为这场危机买单的,首先是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者,他们丧失了住房,丧失了存款甚至倾家荡产。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学术顾问、东京大学伊藤诚院士指出,当年日本由投机易推高住宅价格,引诱劳动者家庭借款,结果导致巨大损失。这种住宅融资的攻击性推销,只能成为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新发明的现代化大规模的剥削手段。其次是公众的利益损失,它通过和次级贷款相关的债券贬值、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让公众来承受由此带来的损失。马克思指出,当经济中的泡沫破灭时,“只要这种贬值不表示生产以及铁路和运河运输的实际停滞,不表示已经开始经营的企业的停闭,不表示资本在毫无价值的企业上的白白浪费,一个国家就决不会因为名义货币资本这种肥皂泡的破裂而减少分文。”但是,经济泡沫的破灭往往和经济危机相伴随,并且加剧经济危机,表现为虚拟资本大规模减少,信用危机程度加深,有价证券持有者的财富大幅缩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本次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美国为什么要通过次级贷款来虚拟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呢?根本原因是分配制度导致了贫富分化,使大量低收入者缺乏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

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强权的社会,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在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力的价格能够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量同时不断增加。但是,相对地说,即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从而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状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好处大部分由资本所有者占有,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成果都必然会进入了少数资本所有者的口袋,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相当,而最穷的50%的人口有1.5亿。从1980年到2005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翻了番。

贫富分化带来的问题是,“以广大生产者群众被剥夺和贫困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运动,这些限制不断与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一方面,资本在竞争和信用制度促使下不断集中,资本集中加速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使工人阶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提高是有限度的,“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佣。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在繁荣期间,增长更快的是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和由此带动的资本积累,这就使生产扩张快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扩张,潜伏着即将爆发的经济危机。

在美国,由于贫富分化,大量低收入者缺乏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不可能通过改变它的分配制度来消除贫富分化,避免经济衰退。而通过零首付的房屋次级贷款来虚拟出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刺激总需求扩张,只能延缓经济衰退出现,并且通过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出售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进一步促进供给相对于美国国内实际有支付能力的过剩,加强了经济危机爆发后的深度,并且把世界其他国家带人经济危机之中。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生产相对过剩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才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三、金融危机爆发的助推器:市场失灵且缺少监管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虽然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是,“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即投资的波动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而“在自由放任情形之下,除非投资市场心理有彻底改变,否则就没有办法避免就业量之剧烈波动;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可以预料会有此种彻底改变。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量之责任放在私人手里中。”可见,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必然导致经济衰退,国家必须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干预,特别是要对投资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凯恩斯主义主导下,1945-1973年,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有政府管制的资本主义,政府对经济和金融系统实行严格管制。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的新古典及新自由主义,都主张市场是唯一有效的经济活动调节器,反对国家对宏观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和实行有政府管制的资本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主张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主张市场化,认为离开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指出,自由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资产阶级……高声地责骂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有意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把这些说成是侵犯资本家个人的不可侵犯的财产权,自由和自决的‘独创性’。”可见,新自由主义并没有超越古典主义和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主张的无政府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逐步取代了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信奉自由市场的市场经济,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现在,资本主义世界所推崇的新自由主义之花结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恶果。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指出,现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新自由主义条件下,非常容易发生金融危机。美国在19世纪实行的是比较自由的市场经济,那时大约每10年左右就有一次非常严重的金

融危机。到1929年,自由市场经济导致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此后,美国于1945-1973年期间实行的是管制的资本主义,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次大的金融危机,也没有一家大的金融机构破产。但是自1980年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抬头,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资产泡沫,并伴随着产生了相应的金融问题。比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次比较大的危机,一种特别的金融机构――储蓄银行破产了,中央银行不得不耗资数千亿美元来挽救这些银行。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吸引了全世界范围资金的巨型泡沫,这个泡沫在2000年破裂的时候也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巨型泡沫,而这个泡沫目前也在破裂。”这是因为,有管制的资本主义通过严格的经济和金融系统管制以及调节贫富差距的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反其道而行之,反对社会对市场有意识的监督和调节,而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自由的市场调节只能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深危机的深度和广度。

马克思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条件下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进行的深入剖析表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失灵,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首先,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资本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实现最大利润的重要途径是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在资本不断积累过程中,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在无政府的市场经济中,只有通过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无法有效调节经济的表现,“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

其次,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是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并且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会产生虚假的社会需求来刺激实体经济生产的扩大。特别是在一些生产周期比较长的部门,生产的扩张会受到货币资本的限制,但是“这个限制被信用制度和与此相联系的联合经营(例如股份公司)打破了。因此,货币市场的混乱会使这类企业陷于停顿,而这类企业反过来也会引起货币市场的混乱。”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是,没有监管的次级房贷和金融创新创造了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推动下使实体经济中的供求失衡,而实体经济问题的爆发又引发金融市场的混乱。因此,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危机,而没有监管的次级房贷和金融创新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的剖析表明,科学合理地设计金融创新,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包括金融体系、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避免市场经济“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的基本保证。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做的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是社会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3]中国教育报[N],2008―10―14。

[4]陈彩虹,世界大转折的伟大预言[M],读书,2008,(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5]陈彩虹,美国金融危机与我们[M1,读书,2008,(1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第4篇

一、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具体表现

20世纪以来,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与繁荣。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新科技革命是新变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导致其它新变化的主要原因。20世纪初到50、60年代,半导体、合成化学、核能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使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伴随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富裕社会”,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也有所缓和,社会相对稳定与繁荣。

(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但有商业银行,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融合,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而且对经济社会生活宏观调控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战后,政治上的危机感、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需要,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也可说是资本主义国家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在这种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垄断资本,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例如,国家可以把部分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主要指国有企业),也可以利用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弥合资本主义经济无序发展的状况,克服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政治与经济危机,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发展和增长过程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增加,也表现为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从产业结构来说,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即工业的比重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升到逐渐下降,总的发展方向是缩减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尖端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到了20世纪末,从第二产业中崛起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与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依次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倾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倾斜与过渡。这种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使当代资本主义从发达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增强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模糊了阶级矛盾,缩小了社会差别,对于迟缓资本主义变革,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与此相伴,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五)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

阶级结构方面,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生产力水平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具体地说,资产阶级表现为复杂化和多层次化。战后形成了几个新的阶层:代表垄断资产阶级被称之为“行动的资本家”的高级经理阶层和高级专家官员阶层;以巨额股息、利息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中等资产阶级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人阶级表现为扩大化与多层次化。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向高科技产业过渡,伴随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非知识型蓝领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白领工人增多。无论在物质生产部门还是在非物质生产部门都出现了新阶层与新集团,例如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阶层,以熟练工人与技工为主体的新型工人阶层,以“蓝领工人”为主体的体力劳动者阶层,以及以“白领工人”为主体的职员阶层等。伴随着以小商贩、小业主、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为代表的传统中间阶层的萎缩,以文艺工作者、科研人员、教师、医生、社会福利人员等为代表的新中间阶层崛起。新中间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在扩大。其它的阶层与集团,如知识分子社会集团迅速扩大,流动阶层、边缘阶层等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阶级关系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施“人民资本主义”、“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等手段和措施,调整了阶级利益,缓和了阶级矛盾,在阶级利益与阶级意识方面所谓的“一体化”和“趋同化”在加强。

(六)国家职能与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的经济职能也大大加强。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国有企业,还通过经济、行政、立法和金融等手段来调节经济。例如,国家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另一方面,随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转变到非强制性的政治职能和意识形态职能上。国家通过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宣扬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优越性来维持与巩固他们的阶级统治。在上层建筑和法律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制比较完备,资方阶级通过多党的议会民主制度来保持政权的民主性与稳定性;在社会管理领域,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国家管理机制比较成熟,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比较完备。当达资本主义的国家职能和上层建筑的这些变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与“长治久安”起着重要的保护与推动作用。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分析

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

(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

这种观点认为,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是当代资本主义种种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

(二)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

这种观点认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社会变化的性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了“国家干预”,这对延缓资本主义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是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

(三)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

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那样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三、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谁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埋单

笔者认为,现有的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分析都未触及其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资本的全球扩张,凭借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转嫁国内矛盾,由此看清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持续性。这就源自一个根本问题――谁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埋单?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避免的趋势,它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未建立的情况下,全球化虽有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面,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乃至军事优势,控制和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巩固它们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资本全球扩张和不平等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一)资本全球扩张路线

当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外向型经济,通过跨国公司和直接对外投资,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变成它们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通过国际扩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研发能力和资本增值能力大大加强,有效拓展了其生存空间。

(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工业现代化的国家,他们通过高价出口工业品、低价进口生活用品和原材料,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维持其发达的生产力和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也成为对外经济中的受益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通人民的生活质量比不发达国家高很多。一方面,资本家通过资本全球扩张得到更多的利润,为了缓和国内矛盾不介意拿出一部分安抚工人阶级;另一方面,国家在资本全球扩张中得到更多财政收入,可以用于社会保障改善,加上进口的生活用品价格低廉,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变化,企业大多只保留研发和管理阶层,生产多转移到国外不发达国家,所以企业一般工作人员也参加分割了企业利润,间接地剥削了不发达国家的劳动人民。可见,相较于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所有人都可以看作“资本家”。在自己本国内,资本主义讲民主,讲人权,甚至一些高福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社会资本主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国外,资本尽可能地压榨劳动工人,根本不讲公平,人权。例如大家都知道的富士康工人跳楼事件,丰田汽车工人罢工等,都是工人阶级忍受不了资本家的剥削而奋起反抗。可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是建立在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的基础上的,全世界的工人阶级都在为资本主义繁荣而埋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不可模仿,而且不可持续。当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横征暴敛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必将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在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也顾不得“慈善家”的伪装,削减工人数量,降低工人工资,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极大破坏。这让我们坚信,人类社会的未来与发展前景绝不是资本主义,我们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56-03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经济也面临着各方面的冲击,就业求职困难重重,社会问题频频出现,大学的校园已不是从前的安逸,遭受各方压力冲击大学生,心理危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自杀、犯罪等事件的不断惊爆,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的不断增加,频繁发生的大学生杀人、自杀、校园暴力等现象都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表现。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时做好危机干预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一)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的提出最早始于20世纪40年代,来自Lindemann对丧亲事件的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经Caplan等人发展后逐渐形成心理危机理论。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Problematic Situation),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其后,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对于心理危机概念界定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但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risti Kanel从实质上分析,心理危机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即: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2]。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

大学生作为心理危机的限定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别于心理危机在其他群体发生时的特点的。目前为止,心理学界的诸多学者给出了特殊的界定,主要是在心理危机的定义中注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高校出现心理危机的特征等因素。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危险期、断乳期,此阶段是各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广义上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定义为: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面临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的压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狭义的概念中则涉及到大学生心理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价值观的不确定性,自我意识的不明确性,思维观念的模糊性,理想现实的矛盾性等内在特点,还包括有大学生处于学业、就业、经济、情感发展等的特殊环境中,因此面对问题,无法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大学生的处于青年中期的人生发展阶段中,其生理发育已完全成熟,且性生理也与成年人相同,因此有了强烈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需要。我国法律在现阶段随意规定大学生有在校结婚的权利,但道德、学业、就业、生存等各方面问题任要求大学生以学业和自身发展为重,所以大学生处于性成熟到以合法婚姻形式开始正常的性生活的过渡时期,有人将这段时间称为“性饥饿期”,从而产生因生理带来的心理困扰。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影响包括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不健全,价值观、人生观的不稳定性,心理素质过低等因素。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主要影响在气质与性格层面中,现阶段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使其性格中带有自我、冲动、或孤僻、骄纵等特点,因此受挫力低,心理脆弱性高,危机承受能力不强。而且我国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中小学校对学生心理发展不重视,造成相当多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心理素质较低,从而进入大学后其心理问题凸显。

(二)环境因素

1.学校因素。大学生的生存环境以学校为主,因此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有直接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学业压力,成绩的不合格影响毕业,中学的优秀和大学的平淡反差;情感问题,恋爱与失恋的困扰;就业压力,经济危机,就业困难加剧,求职屡屡受挫;人际关系问题,同学间的文化差异,生活处事方式的不同引起人际冲突等;个别学生的网络成瘾,使之感情缺失,脱离集体,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经济问题,我国大学生中贫困生占30%,其学费负担,生活来源问题等都会严重影响自尊心发展。因此,诸如此类学校的正常事件均可能影响部分学生心理环境失衡。

2.社会因素。许多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其原因是由于社会支持能够从两个方面对危机起到缓冲的作用:一是社会支持能够影响大学生对潜在危机事件的知觉评价,即大学生如果知觉到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的内容和程度足以应付潜在的危机事件,那么潜在的危机事件就不会知觉为危机事件;二是在危机知觉之后,足够的社会支持能够导致危机的再评价、抑制不良反应或产生有利的调整性反应,从而降低甚至消除危机的反应症状,或者直接影响生理活动过程,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

3.家庭因素。学生的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现在的心理环境,还影响将来的心理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呈现相关。家庭的显性或隐性的文化环境,如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1.心理危机干预的概述。心理危机干预,简称为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其概念最初源于Lindemann和Caplna的军事精神病学实践工作,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取得很大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在简单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的心理技术的领域。概括来说,危机干预是指心理学人员对心理危机者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即给与及时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其精神崩溃,防止意外发生,并使其尽快摆脱危机状态,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

2.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步骤。第一阶段(问题评估):治疗师须全面且真实了解引起心理危机的外部诱因、内部诱因,危机者的心理特点,危机的影响程度,危机处理的影响因素,危机解决的协助条件,危机者的自杀自伤可能性以及危机干预的效果,如有需要应及时住院治疗。在此同时,还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第二阶段(制定计划):危机干预不是注重人格塑造,而是要帮助危机者恢复其危机前正常的心理平衡水平。因此在制定危机干预计划时,要根据前阶段了解的内容和危机者的生理心理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干预计划。干预目标明确,干预技巧有效。第三阶段(治疗干预):这是危机干预工作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首先要帮助危机者正确认识与理解自己所处危机问题,其次要引导并帮助危机者释放压抑的危害情绪,再次帮助危机者总结原因,学习用正确的应对方式面对逆遇,最后要让危机者建立新的人际、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失恋或丧亲的危机者的干预。第四阶段(治疗终止和随访):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一般经过4~8周的危机干预,大多数病人的危机问题会得到缓解或解决。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技巧及时中断治疗,防治危机者形成依赖性。同时对危机者给与鼓励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治理利用技巧的强化,便于避免或减少危机再次发生。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针对性研究

1.教育和引导。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前期预防,应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着手。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危机的内涵,最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情况,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特征和预兆,以及如何发现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朋友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等。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大心理危机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开展生命教育和价值教育,让他们对生命有更清晰的认识,学会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心理成熟度获得全面发展,学会有价值幸福地生活,从而减少危机现象的发生。

2.辅导和咨询。辅导和咨询主要正对是有出现危机苗头或心理困扰的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辅导,是心理危机形成和爆发前的预测和排除,通过对有危机可能的学生进行相关信息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意外性。学校心理工作教师可在每学期开学前,用标准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和建档工作,根据普查结果和约谈情况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筛选出心理危机干预和预警对象,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展档案,跟踪其心理状况的变化,从而有效并及时地发现可能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3.干预和处理。这各环节是对已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而进行的实际性的危机干预,使其摆脱危机状态,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恢复其心理平衡的环节,即对学生出现的危机给与危机应急处理,这是对高校心理工作者要求最高的环节,也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部分。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应该遵循危机干预的原则和程序,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或中级职称以上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对危机者处于危机状态的程度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根据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确定干预方案,帮助其解除或降低危机状态。对症状表现较重、危机程度较高者,应立即转介到心理专科医院或精神卫生医院进行治疗。对于群体性、灾难性事件的危机干预,也可以采用紧急事件应激晤谈法(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包括导入期,事实期,感受期,症状期,干预期,再进入期七个环节,晤谈时间通常在危机事件发生的2~10天内进行,持续3~4小时;在重大灾难中通常在3或4周后进行。

4.处理网络建立。高校应建立多级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一级由心理咨询专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医院、后勤服务部门等人员组成,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行监控、协调、教育、普查、建档,做到专家心理咨询服务制度、热线24小时开通制度、定期预测分析制度、心理危机会诊制度、危机分级报告制度等,确保大学生心理危机解决落到实处。二级由学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和辅导员队伍组成,这些老师和学生接触密切,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危机预测、监护和后期跟踪的主要力量。三级为同辈心理健康监护队伍,组建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开设朋辈心理辅导热线,配备班级心理委员,协助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监护工。四级为家庭支持系统,建立家长告知制度,做到辅导员与家长定期联系,家校合力的支持系统,联合家庭学校从各方面给予学生生活帮助、心理监护和支持。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合力打造高度的社会支持系统。从社会角度来说,学校只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及时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力争把危机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其中包括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消防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应急救援作用,医院的救护作用,社会专家的影响作用,最大化的增加社会支持力量,减少不必要的危机产生。

参考文献:

[1]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青年研究,1998,(12).

[2]Kristi Kanel.A Guide to Crisis Intervention[M].California:Marcus Boggs,2003.

[3]陈青萍.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宁夏资源

一、引言

煤炭是宁夏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支撑宁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统计数据表明宁夏煤炭已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6位,远景储量达到2027亿吨,含煤面积占宁夏总面积的25%。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的经济发展就离不开煤炭这种自然资源,2009年,宁夏举全区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现已发展初具规模,煤炭开采与深加工一条龙行业已经形成,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国家重点能源“金三角”建立,在此组合之中,宁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资源禀赋优势、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倾斜的双重推动下,宁夏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型经济病症尚未凸显,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和政策面的倾斜,以煤炭开采深加工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已经初露头角,资源型经济病症也会成为制约未来宁夏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对于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而言,在面临骤然降临的资源繁荣和财富时,都会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准备和有效的监管体系,而使得其他生产要素成为资源这单一生产要素的附庸,长时间的垒砌情况下,经济原有平衡将会打破,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以资源为主导的低技术含量、高浪费、高污染的新的经济平衡。所以现在研究探索宁夏资源型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宁夏资源型经济的发展趋势

资源型经济的形成有着固定的模式,主要是由资源的发现、资源的开采、资源的价格的变动组成,归根结底,资源型经济的出现还是需要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以及能源金三角的确立,使得宁夏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内外经验判断,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是资源型经济发展壮大的原点,所以,要遏制资源型经济对宁夏未来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就必须提前为宁夏的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合理规划,以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以及减少未来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但从目前的形式及统计数据来看,宁夏资源型经济已经出现苗头。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宁夏资源型经济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转变是衡量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他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标志。在资源禀赋优势和资源部门繁荣的情况下,形成以矿业发展为主导,纵向深加工为前沿的一系列产业结构,这种专业化的产业结构会约束其他非资源部门的发展。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具有趋利性,其调控主要受到市场的制约,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宁夏资源开发的支持使得生产资料极度聚集在资源部门,但这些产业往往是对技术要素需求不大,依托于资源开采的单一的产业链,究其原因是由于资源型产业属于基础工业产业,是一种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链延伸较短,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都比较弱,另外,由于资源产业的所形成生产要素积聚效应会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产生抵制作用,间接制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就表现出产业结构初级化的特征。

从表3-1中可以看出,宁夏资源型企业在政策背景下正迅速崛起,资源型部门比重由2003年的58.33%上升到2009年的63.61%,这表明宁夏资源导向型经济正在萌芽,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煤炭采选业,从2003年的6.19%上升到2009年的11.24%,正是由于资源型产业强大的吸附力,从而使得这7年当中形成了以煤炭采掘为基础的一批围绕煤炭运输、深加工的产业。另外由于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能源金三角的实施,会更加放大这种效应,从而使得宁夏经济进入资源导向型经济,这无疑会为宁夏的这种发展方式加入助推剂,继续强化产业结构刚性,加大产业层次升级和产业结构转换的难度。

资料来源:《2005宁夏统计年鉴》、《2010宁夏统计年鉴》

(二)对外进出口贸易

宁夏现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需求大幅增长,这将影响着宁夏地区贸易结构的变化。由于近期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资源型经济产业又走出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波澜,成为众多生产要素追逐的目标,这又将强化宁夏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势,从而形成以资源型产品为主导的进出口贸易体系。从长期来看,能源永远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不断追逐的目标,也是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主线,所以,资源的优势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会被加强而不是削弱。

目前,宁夏主要出口的16种商品中有9种直接与资源有联系,这9种全部是资源的深加工产品,这说明宁夏资源优势已经转化为区内加工,而不仅仅是原材料的出口方,但出口比重最大的3类商品,仍然是以矿产资源为主的商品,其中蕴含的技术含量较低,这无疑会使得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减弱。另外,由于宁夏出口贸易多依赖于矿产的加工产品,其进出口贸易多受制于世界经济以及资源价格的波动,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时,宁夏进出口贸易遭受重创,2009年出口额下降42.4%,其波动幅度较大,其中以煤炭开采、化工为主的石嘴山市对外出口下降38.82%,以铝业生产为主的青铜峡市对外出口下降65.2%。这些波动都对区内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三)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决定着产品、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未来水平。从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宁夏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到2008年一直在0.5%-0.8%之间徘徊,而1%是国际公认的企业生存临界点,这说明宁大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能力,科技活动投入不足,技术进步缓慢,未能形成有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妨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另外宁夏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为3.686,是全国所有省份最后一名,这说明宁夏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能源产业,自主创新及高新产业发展不足。

由于宁夏地处西部,对人才的吸引能力较弱,再加上科技创新经费投入较少,使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和支撑能力明显偏弱,科技创业驱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核心技术难以掌握,使得企业活力不足,造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育迟缓;另外由于能源产业的一军突起,使得资源流向低技术含量的采选业,造成未来产业转型压力增大,妨碍区域的后续发展能力,出现资源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问题。对于宁夏这样一个地处西部的省份,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的聚集本来就十分困难,外加资源对技术有很强的“排斥力”,使得宁夏需要更加重视科技经费投入,提早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

(四)煤炭产业波动引起经济增长波动

资源型经济的突出特征就是受资源价格产量影响较大。与加工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资源型产业投资的技术门槛,特别是人力资源门槛较低,一旦外部需求扩张而出现资源产品价格上涨趋势,社会资源将以极高的强度向资源型产业积聚,形成投资高涨的局面,并通过加速-乘数原理立刻拉动经济高涨,从而出现资源型经济波动幅度较大的特点;另外资源型经济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一旦资源型产品外部需求减少,不但新的投资会减少,原有投资也会因此限制。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资源型经济波动偏大的特点,为进一步检验宁夏已经处于资源型经济之中,下面通过计量的方法计算宁夏煤炭工业波动对GDP波动的影响程度。

从2000-2009年经济数据来看,宁夏煤炭工业出场价格指数的绝对波动强度为13.88,是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绝对波动强度的2.53倍,可见,煤炭工业价格波动幅度远大于工业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资源型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单一化特征突出,其经济增长对某以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波动依赖性很强。

为定量研究煤炭产业波动,即产量和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下面采用WIOP(煤炭产量价格波动指数)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WIOP=WIP*GIO/100.式中,WIP为煤炭价格指数,GIO为煤炭产量增长指数。

数据来源:《2010宁夏统计年鉴》

为验证煤炭产量价格波动对GDP波动具有因果关系,这里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进行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是分析两个变量间因果关系的重要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Yt=ao+■aiYt-i+■βjXt-j+εt

式中,ai和βj是常数,εt是白噪声。X的变化不是Y变化的原因,相当于对原假设Ho:β1=β2……=βn=0,进行F检验。若β1,β2,……,βn同时显著不为0,就拒绝原假设“X不时引起Y变化的原因”。

为此,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定量分析宁夏GDP波动和煤炭产量价格波动指数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3-3所示:

模型检验结果现实,煤炭产量价格指数波动不解释宁夏GDP波动的概率小于6.76%。也就是说,煤炭产量价格波动是导致宁夏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根据模型检验,宁夏经济正往资源型经济转变,这对宁夏区域经济良性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小结

宁夏经济发展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在短期内是正确的选择,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建立相应的专门化产业,在短期内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他可以为工业化发展积累资金及其他经济要素,但是,资源禀赋并不意味着天然的产业集聚或者依照资源分工,更不是一劳永逸的经济分工。宁夏地区走资源开发的道路不能简单地将资源赋存=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区域分工=开发模式=产业结构。因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是一个行业的扩张与发展,更何况资源产业的技术附加值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低,企业的竞争力较弱。经济发展是需要向前的动力,但动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宁夏在这一时期选择以煤炭资源为经济前进的动力,与此同时也要找到更多的动力共同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A.Lewis: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

[2]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

[4]牛仁亮,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现象及其主要症结[J],管理世界,2006(12).

[5]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6]张复明:资源的陷阱效应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7(2).

[7]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版.

[8]何风隽,张锦文:宁夏工业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0(7).

[9]何风隽:宁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5(6).

第7篇

0 引言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危机,世界经济市场大环境严重低迷,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订单数量锐减,产品严重积压、滞销等情况普遍存在,企业经济效益极度降低,企业发展严重受阻。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亟需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发展需求。

1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

1.1 企业经济管理呈现出综合性趋势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趋向于对内部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产品的成本预算、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试图恢复以往的生产效益。

1.2 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工作联系更加密切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要想迅速走上正轨,企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联系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工作,这就必然会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人员与资金的调配。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协调,才能为自身经济运行提供良好氛围,收到良好的管理成效。企业的所有工作都与经济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管理工作涉及企业所有员工和部门,与个人收入、企业效益紧密相连,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规划。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密切联系,有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1]

1.3 企业经济管理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企业的经济效益体现在财务指标上,企业管理者通过月度、季度、年度各个阶段的财务指标获取企业发展动态情况。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企业发展计划进行阶段性的调整,进而制定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目标。

2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经济出现了较大波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发展较为缓慢。我国企业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现实,通过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全球经济经历了负增长时期后,企业在下一阶段发展中力图突破金融危机造成的束缚,这就造成了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间对于优势资源的争夺也更加激烈。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得以生存,我国企业应该摒弃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优势。[2]

在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曾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也因此暴露出诸多弱点。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我国国内企业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企业人才分配不合理,内部管理失调,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设备落后,科技创新实力较弱,员工综合素质不高。因此,我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很好的面对经济危机。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企业需要努力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逐步恢复企业经济实力,转变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应立足现实,对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探索自身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把控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途径探究

3.1 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前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理念的指导。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应该更新观念,改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立足现实,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做出正确判断。

企业管理者应首先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积极将危机管理意识、企业发展意识等重要理念引入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来,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进行企业管理工作,并通过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来传递管理理念,使企业少走弯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尽快走上正轨。

企业在更新自身经济管理理念后,应适时引进新型管理模式和先?M的管理技术,积极总结,努力探索,最终确定符合本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3]

3.2 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为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实现多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起独特的财务管理系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远程操控,实现异地审计、远程数据传输,第一时间发挥财务工作的应有功效。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实现领导对财务工作的实时监管,促使财务工作更加透明、更加严谨。另外,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财务数据库,集中管理企业财务。财务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财务管理工作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实现严谨化;另一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可以使财务数据更加精确,更新数据更加及时。先进的财务技术软件还能为企业经济管理者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及数据发展趋势报告,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及时评析和预测,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在促进财务管理多元化的同时,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支出的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完善财务支出管理制度,实现对财务支出情况的规范化管理,让企业的各项费用在支出与报销时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应保证制度落实到位,例如公车使用、人员接待、差旅费等的支出等都须按照规定办理。[4]企业财务支出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资金流向,确保企业资金合理利用,帮助财务人员做好预算,切实实现企业开源节流。

同时,财务预算工作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应该予以足够重视。基于国家当前的财政政策,企业应建立起科学的预算体系,帮助企业评估市场风险,做好预防工作,保证企业更好的适应外部市场,在新形势下平稳运行。[5]

3.3 创新企业经营策略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应该加强对经营策略的掌控与创新。企业经营策略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经营策略的转变包括组织结构、经营观念等方面的转变与创新。企业应该不断更新经营策略,积极推进组织结构重建,多采用柔性的组织结构,增强管理工作的弹性,加大企业经营观念建设幅度。企业经营的核心策略包括加强企业联盟和提升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联盟是指,企业可以与同类型企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合作,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稳定的经营联盟关系,摆脱企业孤军奋战的经营模式,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增强企业抗风险、抗危机的能力。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创新品牌理念,提升品牌意识,努力树立自身特色品牌,运用品牌效应,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扭转不利局面, 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3.4 创新企业协同合作模式

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形式下,?f调合作是形成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与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在内的外部业务伙伴的有效协同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财务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协同力量,积极推动产业链建设,发挥产业链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保障。

第8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体系;效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15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23- 02

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获得持续性核心竞争力,必须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会计管理职能,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财务流程。优化财务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或者核心,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基于一定的资金,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具备了资金管理这一最为基本的功能,有利于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的正常运转,需要一整套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财务管理中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步步为营,确保企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法前行。在完善的监督体系下,企业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能,优化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从而能够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财务管理中的管理监督功能。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比较复杂,涉及资金使用的环节众多,如果资金分散管理,将难以统一协调调度,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为此,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将资金集中进行管理,这将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可以以资金结算中心的形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这样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多头账户,有效控制和统一调度企业的资金,发挥结算中心的“水库”功能,当企业流动资金充足时,结算中心可以存储部分流动资金留作他用;当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时,结算中心可以支出部分资金缓解企业的经济危机。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发挥资金最大价值,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迅速提升,发挥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功能。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将企业大的目标成本逐步分解细化为便于实现的小的目标成本,从而调动目标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企业要为目标执行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指导,使其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执行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企业产品成本控制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调动企业全部员工的积极性,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必须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将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横向分解落实到企业内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纵向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进行管理控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网络。

企业集团最大的优势体现为资源的聚集整合性与管理的协同性。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并通过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为集团整体及其各阶层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加入集团,取得成员资格,必须首先以承认集团的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服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接受管理总部的统一领导为前提,否则就不能被接纳为成员企业。企业集团的成败在于能否建立起两条交互融合的生命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二者相互依存,良性互动,构成了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