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4 17:29: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

第1篇

关键词:人际关系;沟通;大学生;人文素养

人际关系是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中带来的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接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自我的各方面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启迪大学生的智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协调大学生人际关系。可见,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意义。

1 人际关系与人文素养概述

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度、融洽性、协调性的程度。人际关系是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如平等、信用、理解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主要对象是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社会,大学生的交际圈相对简单,但是却影响着大学生的各方面生活以及健康心理的养成。

人文素养是指在吸收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学识和修养,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质、人格、观念等各方面的性格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总的来说,人文素养分为三个部分:即知识、精神、行为。而人文知识的涉及面也较宽泛,内容包括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大学阶段是汲取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怎么样接人待物和接触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自身人文素质的养成的不可或缺的阶段,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人际关系对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豪斯顿曾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大学生会因人际交往的原则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处事风格,从而规范和支配自我行为,完成正确的自我定位,获取社会角色,从而在人文素养上得到提升。

(一)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管交往的对象是老师、同学还是家人,都会涉及到自身的处事原则,如与老师交往要尊敬诚恳;与同学交往要友爱真诚;与家人交往要自然亲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着人际交往的原则,如诚信、友爱等,大学生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也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集体意识,摒弃个人主义,将自我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

(二)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汲取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是汲取人文知识的有效途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在集体生活的交流沟通中,必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彼此学习,互相进步。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与网友建立虚拟关系,这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更是吸收和交流人文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会与人交往,是生活的必须,也是做人的基础。融洽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形成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人际交往的障碍,往往造成大学生偏激、孤僻、封闭的性格,人生态度灰暗消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的心身健康,阻碍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提升。

3 从人际关系入手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人际关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密切相关,所以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基础和保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加大校园文化宣传力度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交际平台

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学生需求,积极建立校园网,打造网络交际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发挥网络的优势,使校园网成为一个传播知识、交流学习、互相倾诉的场所。特别是开始心理辅导栏目,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等帮助,进一步健全大学生的人品人格。

(三)开设人际交往课程,营造人文文化氛围

高校要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从专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如礼仪课等,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应当怎样与人交往,怎样体现个人的素养,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用实用性的课程,给予大学生最直接的引导,营造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

总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这需要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人际关系入手开辟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存在问题 心理因素 培养途径

大学生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他们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对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应如何顺畅地沟通以增加了解、培养情感这一人生课题有理性的思考。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涉及自身能力的问题。人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大学生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创造良好人际环境的有效方法,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个性自由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成才的重要途径。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对不良情绪进行宣泄、转移和遗忘,放下不快,使心理矛盾得到缓解,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不至于积重难返;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心理有所依托,精神充实,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这样,大学生能够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产生积极情绪,培养坚强意志,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从而使性格得到优化,个性得到发展。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1.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以“天之骄子”自居,于是便用藐视的眼光看待一切,总是认为别人都不如他,也懒得同别人交往,或在同别人交往时盛气凌人,将自己的意见凌驾于他人之上。还有些来自城市,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看不起农村学生或小城镇来的学生,自以为比别人高贵,不想搭理他们,或只同极少数“身份”相近的学生相交,给人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很难接近。因此,这些人不喜欢关心他人,也不愿意去了解别人,只要求学校和教师多给个人提供方便,处处要显示比其他同学强。他们要当班干部、学生会干部,还想在入党、就业上领先于别人,使得同学关系很僵。

2.孤独,自卑,羞怯,不敢交往。在大学生中,有些人性情孤僻,整天寡言少语,行动怪异,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同学也因此而不愿与之接触,整天郁郁寡欢,孑然一人。平时除了个别感兴趣的课程外,其他功课不愿意学。有些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里,接触外界的机会比较少,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入大学后,那闭塞的心扉一时难以打开,总是羞于同他人交往,或集体活动时发言胆怯,产生惧怕心理。还有些缺乏家庭温暖或很早失去父母关爱的学生,心理过早地受到压抑和创伤,一直处于孤独、自卑的状态。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更不愿参与竞争与交往,始终用冷漠眼光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形成了孤僻、自私的心理,不愿意接受或认同于别人,我行我素,同学关系紧张。

3.过分注重小集体、小团体利益,讲哥儿们义气。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优良品质。但集体不等同于“小集体”或“小团体”,帮助他人也完全不同于哥们义气,二者之间有质的区别。过分偏重于后者,就变成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行为。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必须以前者为前提,才不致于损伤大多数同学的利益,造成与多数人关系的不协调。

4.过分追求异性,沉湎于“爱河”之中,忽视同大众交往。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的时期,追求异性,渴望与异友是一种正常心理,也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应该说,大学生谈恋爱是当代大学校园的一种不可回避的现象,青年男女正当的需求,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人中有部分过分沉湎于“爱河”而不能自拔,他们上课迟到,甚至经常不听课、不参加集体活动,也很少同其他同学交往,成为班级中的“特类”。他们把谈恋爱当成是自己的主业,没有过多的时间也不愿意“浪费”宝贵的精力与其他人交往。

5.“恋旧情结”浓厚。一些大学生在未入大学前,往往把大学想象得非常美好、过于神秘,认为大学是理想中的“天堂”、“生活中的乐园”,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后,随着时光的流失,那种新鲜感、神秘感便慢慢消失,甚至觉得大学里生活贫乏、单调,“一个书包两只碗,寝室―食堂―教室”简单重复,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倦情绪,甚至寝食不宁,便自然而然地留恋起中学时的生活,想起了中学老师、同学、亲友。不少大学生排斥眼前的朋友,追思中学的朋友,不交身边的朋友,留恋昔日的朋友。这种“恋旧情结”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索然无味,整日沉浸在追思与遐想中,不愿同身边的同学交往。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1.自卑心理。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平时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主要存在于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学生身上。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学生,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大学生特别是女生在宿舍关系上处理不好经常因为此。

4.逆反心理。有些学生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论是非曲直,都与他人持相反意见。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负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大学生的“小集体”现象大多如此造成。

三、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是合作和沟通。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要从一开始就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在日常交往活动中,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而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边远的地区、相貌不好看或者经历不如其他同学而封闭自己。其次要从小做起,注意社交礼仪,注重培养学生从点滴学起,集腋成裘。再次要大胆走出校门,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最后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要想成功交往,找到知心朋友,除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外,还一定要锻炼两种能力: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进而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要成功地达到社交目标,就要审度客观情势的变化,因时变通,适应各种各类的社交情境。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参考文献:

[1]凡禹.人际交往的艺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烨子.清华人生规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字: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234-01

一、 研究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相关问题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国家及教育的相关主管部分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资助日益重视,近年来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例如开设“绿色通道”,指引和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等等。但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与条件下,政策的制定与调控主要停在物质的层面上,对大学生的人文环境与精神层面特别是正确人际交往导向关注不够,云南的马加爵案件、郭力维事件都是由各型人际关系的紧张、升级导致的大学校园的恶性案件。不论从当前校园的和谐稳定还是从贫困大学生的长远人生规划来看,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

二、 影响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典型心理因素

(一)敏感自卑。由于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等等一系列原因,贫困大学生往往家庭贫寒,没有很好的物质支撑,不能从容面对条件相对好的同学,不能应付现在大学生常见的一些社交活动。尤其在当前在大学生很常见的“唯物质论”、“拜金主义”的不健康思潮下,金钱的多少,物质条件的好坏成为了划分不同学生阶层的重要标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修兹的理论体系,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包容的需求,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产生孤立、退缩、排斥等行为,这也是贫困大学生由于敏感自卑在人际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二)虚荣心理。自尊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诉求,贫困大学生由于在生活状态与经济条件与普通学生有一定差距,往往内心比较自尊心更为强烈、敏感、脆弱。贫困生的自尊心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容易转化成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即虚荣心。有些贫困生平时省吃俭用,将节省下的钱买名牌服装、珠宝、化妆品等奢侈用品,更有甚者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与满足感甚至走上了、抢劫、盗窃等犯罪的不归路,而这种自欺欺人的掩饰暴露出了他们心理上的脆弱,其结果只能是导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与年轻生命的负面影响。在这种互相攀比、虚荣性心态下的人际交往往往是不健康、不牢靠的。

三、 解决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对贫困生而言,经济贫困、素质教育的缺失、学业与就业的压力等外界原因只是诱发因素而已,解决贫困生人际关系最主要的方法应该是要树立健康的心态,自立自强的心理态度,从内因出发,治本治标的解决问题。构造贫困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在学校内努力打造三个系统:

(一)要建立保证贫困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制度系统。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要形成校领导牵头,各系院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学生处、校医院、各系辅导员共同协调的一个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协调委员会,此委员会具体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要及时录入与更新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态、个人兴趣、对同学学校社会的满意度等资料。(2)利用观察法、问卷法、座谈法等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查找有无不正常的现象,坚持事前管理的原则,尽可能提前发现问题,提早解决问题。在进行以上工作时,部门除了协作配合外,还应坚持小心谨慎的工作态度,其关键点是不要将贫困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孤立开,使其保持一个正常宽松的环境。

(二)要建立有益和支持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环境系统。认为,“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不同的环境能培养学生不同的性情与认知模式。据统计,一般大学生70%的学校时光是在校园、班级、宿舍这三个地方度过的,充分利用好这三张牌,对于构建良好的环境系统起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1)建立健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如学校校史馆或校史墙的建设、图书馆的内涵建设、校园建筑的设计与命名等等。(2)培育培养严肃与活泼,团结与友爱的班级关系。可以通过编制班歌、班级口号、活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通过建立制度,组织班级成员轮流担任班干部,培养大家的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3)打造一个相互尊重与包容,团结与互助的宿舍环境。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与工作的重要场所,例如像马加爵这样的反面案例,正是由于没能处理好宿舍关系才走上了一条由年轻的血与肉换来的不归路。要进行一些相关的例如打造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方向的娱乐活动,充分增强宿舍以及宿舍之间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特别是要做到尊重与包容不同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做到兼收并蓄。

(三)要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范围内,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体支持系统。在当前环境下,媒体支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系统,例如校广播站、校电台、校内局域网。虽然是常规系统,但媒体支持系统有着无时不在、无刻不在的广泛传播特点,对于促进贫苦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有良好的效果与效果。具体方式可以为各种媒体大力宣扬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传统美德精神;可以通过设置免费热线公开地讨论贫困生的问题,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人际关系 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31-01

每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大学新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为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如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同学难以交往、与其他同学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社交恐惧、抵制交往等。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良好的交往环境,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发展出较为完善的人际交往技能,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建立起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本文基于提高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设计了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通过实施证明了该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有效性,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制定符合大学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需要考虑青年学生、高中到大学、刚刚入学这几个关键词语,活动选取要由浅到深、由动态到静态、由趣味性到认知性,并且要注意活动节奏的设计,避免过于活跃或严肃。

(二)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具体案例

以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2013级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80人,女生30人。该学院年级学生所学专业为数学、物理等理论性较强的理科专业,调剂学生较多,多数学生对专业缺乏认同感,很多学生性格弱势不善于表达,喜欢拿着手机自娱自乐,大学目标规划缺失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针对以上特点,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从中随机抽取55人为实验组,男生42人,女生13人,对实验组的55人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共分四个阶段8次辅导,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并且不参加类似其他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剩余的55人作为控制组,男生38人,女生17人,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也不进行类似的团体心理辅导。两组学生在年龄、民族、学习成绩、成长环境等构成方面没有任何差异。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所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培养大学新生掌握多层次的人际交往策略,较好的去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注重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并建立起信任合作的人际关系。

第一阶段:人际熟悉,共4个活动:人体器官交朋友、谁更受欢迎、知彼知己、征兵总动员。

第二阶段:人际沟通,共5个活动:交流面对面、怪物史瑞克、趣味报数、拯救海神号、此处有声胜无声。

第三阶段:人际信任,共3个活动:食指超能力、森林向导、冰面强渡。

第四阶段:人际合作,共4个活动:撒网捕鱼、紧急支援前线、小鸡快快跑、建设罗马城。

二、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过程及结果分析

首先,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团体中全部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交谈困扰程度、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和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对110名大学新生发放量表,进行人际关系的前测工作,统计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人际关系。

其次,对实验组的55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八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

再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再次对这110名大学新生进行人际关系的后测。

最后,将活动前和活动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各维度均值上均相差不大,说明两组数据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要求。实验组在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在交谈困扰程度、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均显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在与异性朋友交往困扰程度方面达到了极为显著差异。控制组的前后测之间除了交际与交友方面困扰程度较之前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在其他维度上均没有显现出显著性差异,只是均值较辅导前有所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学新生在8周的学习生活中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帮助很大,在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9).

第5篇

[关键词]睡眠质量 大学生 交往焦虑 相关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2-02

睡眠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据报道,10%~23% 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问题[1]。面对着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多数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与人际交往焦虑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而值得注意的是,人际交往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社交焦虑是指人们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时,由于自己在社会角色与社会行为上无法满足预定的期待目标时所产生的焦虑。社交焦虑的人具有一般的焦虑症状:生理唤醒水平高,不能专心,感到紧张。研究发现,社交焦虑到了青春期就有了显著增长的趋势。[2]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社会转型期,而且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社交能力有极大的个体差异,因此社交焦虑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则显得尤为重要。[3]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人际焦躁感呈现严重的上升趋势,而由人际交往焦虑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调查通过探究大学生群体睡眠质量与人际交往焦虑的相关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定量方法,对象为某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 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年级为层次,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80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173份,有效回收率为86.5%(其中男生42人,女生131人。一年级27人,二年级57人,三年级39人,四年级40人)。

(二)工具

本研究使用工具为问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交往焦虑量表(IAS)为测试工具。

1.睡眠质量的测量。采用由Buysse博士编制的,刘贤臣译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工具。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中文版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参与计分的为18个自评条目,包括主管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和对日间功能的影响等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各成份的分总和为PSQI总分,其总分介于0~21之间,当PSQI≥8时,可判断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主要评定被试1个月的睡眠质量。

2.交往焦虑的测量。交往焦虑量表(IAS)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IAS含有15条自陈条目,采用五分制计分,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三)方法

1.评定方法。在评定前,认真宣读指导语,要求被试如实回答,并向被试说明填写问卷的要求,一经完成,当场收回,检查有无遗漏,保证答卷有效。

2.统计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被试的睡眠质量因子分与人际交往焦虑量表分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处理,以检验其相关程度。

二、结果与分析

(一)睡眠质量状况的总体描述

173名大学生的PSQI总均分为5.27±2.475,男女生分别为5.10±2.478、5.32±2.494,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M±SD作为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则30.64%睡眠质量较好,58.96%的学生居中,10.4%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不同专业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704>0.05),不同年级的睡眠质量有显著差异。学生的睡眠质量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差,除主观睡眠质量外,各维度因子分都随年级呈增长趋势。一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差异显著(p=0.24

(二)人际交往焦虑状况

1.样本与总体的平均焦虑水平的比较。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大学生的平均焦虑水平高于总体平均分数,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样本x±s为42.54±8.264,而总体为38.9±9.70,t=5.557,p

2.不同性别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对男女生社交焦虑状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M±SD作为判断标准,男女差异显著(男生为39.10±6.753,女生为43.65±8.885,t=-3.049,p

3.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对数据进行T检验,以x±s为标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文科生43.70±9.508,t=2.042,理科生为41.03±7.088,t=2.122,p

(三)睡眠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与人际交往焦虑之间的相关研究的结果

运用Pearson积差相关处理睡眠质量各维度因子与社交焦虑的相关,以下为IAS总分与睡眠质量各维度相关情况,与主观睡眠质量A1(r=0.112),与入睡时间B1(r=0.134),与睡眠时间C1(r=0.080),与睡眠效率D1(r=0.139),与睡眠障碍E1(r=0.188),与催眠药物F1(r=0.254),与日间功能障碍G1(r=0.354)以及总分的相关程度(r=0.273)。

总体来看,睡眠质量总分与社交焦虑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等维度也与社交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焦虑水平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相关水平不显著。

三、讨论

(一)关于睡眠质量与年级总体差异显著,局部不显著的分析

总体来看,睡眠质量指数并没有随着年级增长而增长,除四年级外,各年级差异显著。一年级被试存在较多的睡眠问题,可能因为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感到陌生而存在焦虑情绪。随年级升高,学生认识到社交的重要性,进而表现为交往焦虑水平居高不下,导致很多学生出现睡眠症状,进而影响学习效率,成恶性循环。[4]而此时,大四学生虽没有表现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少的问题,但是由于所处的矛盾的社会位置,总体仍然表现出低睡眠效率和高睡眠障碍水平。而三年级学生因为面临考研、对于未来的规划等原因表现出比其他年级更多的睡眠问题。

(二)关于大学生的平均焦虑水平高于总体水平的讨论

大学生的平均焦虑水平高于常模,可能是因为他们长期身居“象牙塔”与外界沟通较少,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社交技能等原因造成社会交往中的高焦虑水平。

(三)关于不同性别在人际交往焦虑水平上有显著差异的讨论

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焦虑水平要显著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比男生在人际关系上更加敏感,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女生的适应能力较弱以及自尊水平上的差异,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也会造成女生的交往焦虑。[5]

(四)不同专业差异显著的讨论

文科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要显著高于理科生,可能因为理科生在社交中更理性,文科生则较为敏感;此外,社会对于理科生的关注度要大于文科生,增加了文科生在社交活动中的焦虑水平。

(五)不同年级焦虑水平无显著差异的讨论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各个量表上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现今学生接触各类信息途径更多,而90后相比80后相对独立,外向型更强,因此焦虑水平差距不大。[6]

(六)不足之处

人口学资料不够完善,结果的解释力不够完善;在抽样方面,由于师范院校的原因,女性多于男性被试,并且未考虑被试的人格特点,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七)建议

高校在关注大学生作息制度的同时,要多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讲座,为学生提供彼此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增加自我肯定,降低人际交往焦虑;同时,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教师支持体系,培养大学生宽广的胸怀,提升社交自信。

四、结论

其一,大学生的平均人际交往焦虑水平要高于总体水平。

其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与人际交往焦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与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三,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指数与人际交往焦虑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1]刘贤臣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6-28.

[2]李波,钟杰,钱铭怡.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2):1092112.

[3]刘兆平,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成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74-175.

[4]陶琼霞.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10-411.

第6篇

一、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传统文化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在现代职场中的体现。几千年以来,女性的传统标准形象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社会价值往往通过家庭贡献来体现。这造成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导致对女性职业能力的歧视和就业范围的狭窄。

2.招聘单位追求用人成本的最小化

女性依法享有孕产期的工资待遇,这期间却不能为单位创造价值。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在结婚产子之后,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方面,工作积极性会下降。有的招聘单位或明或暗的只招男生,即使有的单位招聘女生,又附加了身材、面貌等非职业条件,导致很多女大学生就业受挫。

3.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欠缺。其次,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较少,一般的就业指导往往通过课堂和讲座进行,效果不显著。第三,就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突出。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在其它年级很少进行。

4.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女大学生在校期间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就业能力的培养,导致综合素质偏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弱,就业竞争力不够;有些女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单位的层次、工作待遇、工作地点都很讲究,认为只有到事业、机关单位才算就业,过看重“初次就业”,片面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导致就业渠道狭窄。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对于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当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和专业教师层面,存在单一化的特点。且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关注就业形势的分析、招聘信息的、就业政策的宣传等表层工作,且多面向毕业年级开展;没有切实促进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专业教师的指导往往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这虽然可以改变学生的就业思想,却不能有效促成就业能力的提高。因为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更需要在实践操作中逐步提高。要切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三、培养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元化措施

1.培养过程的多元化

当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往往集中在临毕业的最后一学年。其实,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大一刚入校的新生,带有高中时代的奋斗惯性,也怀揣着远大的奋斗目标和美好的职业理想。这时候是就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的最佳时机。学校要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分析自已的人格、兴趣和特长,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做好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职业理想的引导和动力作用,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制定每学期、每学年的修学计划、考试计划和能力培养计划,让学生知道在大学时期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和成长任务。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监督机制,帮助学生朝着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2.培养内容的多元化

当前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多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就业招聘往往从面试开始,在短短十几分钟的面试中,招聘单位无从深入了解求职者的专业技能,更多关注的是求职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从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立足女大学生的性别优势,着重培养其文明礼仪、形象设计、沟通表达、人际交往和求职面试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文明礼仪方面:职场着装礼仪,仪表礼仪(微笑、体态、手势),电话礼仪,交往礼仪(介绍、握手、就餐、引领)等;形象设计方面:发型、化妆、服装款式、饰品配件等;沟通表达方面:是否具备倾听能力,表达是否富有实质内容,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规范,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是否富有影响力;人际交往方面:和重要人物的交往,和陌生人的交往,和异性的交往等;求职面试方面:搜索就业信息的能力、编写求职简历的能力、参加面试招聘的能力。

3.培养方式的多元化

现有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往往通过政策宣讲和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却不能有效提升就业能力。为突出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实践性,我们可以借鉴情境式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和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情境式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利用形象、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对于女大学生文明礼仪、形象设计能力的培养,可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情境训练为辅的方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群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对于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情境训练的形式开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创造实际的或可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建构知识、体验情感、生成意义,最终发展能力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求职面试能力的培养。

4.培养主体的多元化

当前的就业指导往往由就业指导中心和专业教师实施,辅导员参与较少。鉴于第一课堂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劣势,可以发挥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的优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素质培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内外学术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拓展,构建健全的素质拓展体系。

总之,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我们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系统化地进行。需要贯穿女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个阶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就业能力的培养内容,需要我们创新借鉴新的培养方式,需要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边勃,杨宇.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191-192.

\[2\]王多慈,夏勇.浅谈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7-28.

第7篇

关键词:心理特征;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院校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课程具有系统性、广泛性、高效性等特点,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技巧,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心理学课程,它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对心理调适技巧的运用,而并非聚焦于晦涩的心理学概念和基础知识,故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除课堂讲授外,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体活动、情境表演、体验活动、影视资料等,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并具备更强的体验性。其中团体活动深受学生欢迎,使用频率高,效果斐然,在教学实践中广为使用。团体教学活动是创设一种与生活中类似的场景,让学生去模拟、扮演、体会、感受和分享,使他们在情境中观察、体验,改变认知,尝试新的行为模式,并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一、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很多当代大学生共同的优秀品质——自信、乐观、精力充沛、积极进取等[1]。除这些共同点之外,艺术类大学生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一)追求独特,崇尚个性,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一般而言,艺术类大学生非常注重个性,不喜欢模仿别人,渴望与众不同,在校园里,他们总是以时尚特异的服装、新潮独特的发型示人。他们在学习、生活别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这既是艺术熏陶的结果,也是取得专业成绩所必需的要素。这种独特的个性使艺术类大学生像一个个带着棱角的小石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很容易触及各自的棱角,与他人、集体乃至社会发生冲突和碰撞。苏常青的研究证明艺术类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个人价值的实现[2],强调自我,希望在专业领域有突出成就,认为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集体和社会的发展。(二)自由散漫,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欠缺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是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艺术专业学习与传统教学不同,经常是教师个别化指导,学生独立创作,教与学都带有明显的个人化色彩,课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自由散漫的氛围。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也养成了一定的随意性。他们渴望成为个性鲜明的艺术家,看重自身艺术风格的培养,除了接受教师的指导外,不太注重与别人的交流与合作,所以艺术类大学生整体表现为合作精神欠缺。他们自律能力较弱,不愿受规章制度的约束。然而,若对规则熟视无睹,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碰壁,造成适应障碍,带来心理方面的困扰,影响其社会性发展。(三)单纯而直率,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艺术类大学生一般比较单纯、直率,世故性差,《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其L分得分较低也体现了这一特点[3]。这种单纯和直率使他们活得真实而自然,较少压抑自己的内心,心理问题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有时也会在无意中伤及他人,或遭遇挫折,产生人际交往或情绪管理问题。部分学生因为过于直率,难以共情他人,引发人际关系冲突,导致烦恼、焦虑、抑郁,在内心深处产生孤独感。另外,在求学生涯中,大部分艺术生经常去不同的机构学习和集训,人际交往圈变化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交能力的培养,频繁更换环境也降低了其人际亲密度和归属感。(四)专业认同感强,但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艺术类大学生多是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故对所学专业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学习中,他们重视专业成就,崇拜本专业的权威,积极寻求锻炼和展示专业能力的机会。然而受“专才教育”思想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课学习的倾向,导致文化基础薄弱。然而,轻视文化素养的积累与提高,过于关注外在技术和表达形式,会导致艺术作品徒具形而无神。个别学生学习仅凭爱好,缺乏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专业高成就感的心理预期与不重视学习的现实表现形成矛盾,造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距过大,容易产生挫败感。(五)敏感性强,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类大学生多具有情感丰富、心思细腻、敏感、情绪波动大等特点。笔者在近几年心理普测中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在《卡特尔16中人格因素量表》(16PF)敏感性方面整体得分较高;也有研究显示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在循环性(C)上得分较高,表现为气量小,情绪波动大等[1]。这种情绪的敏感性有助于他们捕捉珍贵的瞬间,创作出情感情绪强烈的优秀作品,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但在生活中,这种高昂而不稳定的情绪和突出的个性如果发展不当,可能会形成偏激执拗性格,需要及时加以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很多特点都是双刃剑,需要正确引导,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课堂表现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具有明显差异,他们反感中规中矩、一板一眼的知识教学模式,喜欢随意、体验式的课堂。所以,融入团体活动在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简单易操作的团体活动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积极参与体验,体察改变后带来的感受,从而自发产生改变,达到主动进行心理调适的目的。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设计

(一)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原则:积极正向,温暖抱持,寻找资源,鼓励个性,激发创造性积极的表达、安全的环境和温暖的抱持是团队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团队成员需要做出并一直信守的承诺。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一个赋能的过程,所以必须积极正向,具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寻找、挖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优势,从积极的角度出发,重新诠释与建构以往经历、自我评价,使个人体验到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自信心,接纳、欣赏自我,并进一步推己及人,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没有个人风格的艺术独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艺术生命,对于艺术人才培养而言,所有教育教学都要立足于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故与综合性高校相比较,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多了一层更高的使命,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又要尊重、呵护学生的独特性,激发创意。所以,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可以融入一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如头脑风暴、非利手表达、脑力激荡、创意表达、自由绘画、立体创作等,发散思维,使学生自由地思考,随意地表达,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创造性。(二)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内容:注重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内容对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艺术院校大学生团体活动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设定相关内容模块。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自由散漫、自律能力弱的特点,团体活动可以设计自我管理模块,如时间管理、生命线、生涯规划、自我管理15天计划、紫手环不抱怨运动等。也可以加入规则体验环节,帮助他们体会遵守和不遵守规则的不同感受,以及两种不同的选择带来的益处和损失,学会约束自我行为。情绪管理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弱项,他们情绪波动大,在遇到压力事件或冲突情景时,容易出现情绪调适不当。可以在课堂教学团体活动中通过倾诉、涂鸦、绘画、书信、树洞、冥想放松等多种形式进行情绪宣泄,采用认知疗法技术纠正非理性信念,减少不良情绪的形成;采用冰山理论,帮他们揭开情绪背后的层层面纱,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丰盈自己,不再被表面的情绪所困扰,从根本上消除不良情绪。人际交往也是艺术类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重点课题之一。因为自我、单纯、直率、个性凸显,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较少顾及别人的感受。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团体活动,需要重点设计人际关系主题单元,传授人际交往技巧,模拟人际交往场景,在具体的情景中使用、训练与人沟通的要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被聆听、被理解的感受;进行角色互换,学习倾听、理解他人,看到别人的心理需求,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满足。通过反复练习使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避免攻击性、指责性的语言,体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减少冲突。比较常见的活动包括滚雪球、萨提亚沟通模式体验、心理情景剧、角色互换等。通过团队合作与竞争活动,促使内部成员之间加强沟通、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增加团队凝聚力,体会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常用活动包括同舟共济、诺亚方舟、信任之旅、你说我画、月球传输等。资源取向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人本主义、叙事疗法、积极心理学、家庭治疗、支持疗法等很多流派都非常注重寻找个体自身的资源,帮助他们挖掘、体验自己的优点,或者寻找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和事,梳理这些人和事带来的正面影响,然后把这些积极因素与他进行链接,使之真正成为个体自身的资源。常见的团体活动包括优势大比拼、20个我是谁、戴高帽、独特的我、绘制家庭树、影响轮等。积极心理学常用的活动如三件好事训练、一周积极情绪体验、优势自我分享等,对于学生发现自我优势、体验积极情绪具有明显的效果。这些活动积极向上、形式灵活、易于实施,非常适合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更多的团队活动方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三)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形式:分组平行实施,注重体验,可以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等多种方式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都是大班模式,为提升教学效率,顾及到所有学生,团体活动需要分组平行开展。分组时,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也可以同质分组,组间异质,具体分组形式由活动内容决定。如在自我成长章节,为让学生看到自己这一类型人的性格特点,感受到支持,可以采用MBTI性格测试分类,将同一种性格类型的学生分在一组,讨论各自的爱好、特点、优点和缺点,并进行汇总。学生在组内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具有众多的共同点,同时会意识到原来别人与自己一样具有类似的不足,从而降低焦虑和自卑,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组间分享,他们可以看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类型,以及他们的优势和缺陷,认识到世界上既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改变非此即彼的两极认识,悦纳自己,欣赏他人。在人际交往章节,为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性格类型人的交往风格,则可以实行异质分组或随机分组。异质分组有助于相互理解和互补,随机分组本身就具有意义,因为学生在班级、宿舍里即是随机分派的,无法选择,这种分组情景更接近现实。成员在小组内参加活动,分享体会和感受,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学生在组内活动中可以认识新的朋友,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尝试用与平时完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感受不同情绪的流淌和来自他人的善意与包容,即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独特,在教学团体活动中,老师应重体验、少说教,让学生融入活动,进入角色,有感而发,由悟而变,由此获得成长。所以,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的重点在于创设各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去参与、体验。多项研究证明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因其非语言优势可以减少参与者的抗拒心理,有效改善人际关系、社交回避及苦恼[4],显著提升团队的归属感和个体的自尊水平[5]。而且在艺术院校,创作材料随手可得,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熟悉而亲切,故艺术院校大学生课堂教学团体活动可多采用此种形式。在团体活动中,可以宣泄情绪,调整认知,也可以将艺术创意融入不同环节,增加创造性,在作品结束时构建心理完型,达到自愈。常见形式包括涂鸦、个人和团体绘画、曼陀罗、OH卡牌、色彩体验、综合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剪纸等,将情绪宣泄、认知改变、行为调整和专业学习相结合,发挥美育的心理学功能,使心理调适和专业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艺术熏陶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翟秀军.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5):154-156.

[2]苏常青.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大学生情况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4):33-36.

[3]张继玉.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191-192.

[4]郭昱辰.艺术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才

作者简介:朱丽娅(1972-),女,山西应县人,军械工程学院政治教研室,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王典(1992-),男,山东荣成人,河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天津3004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130-02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把握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早日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影响着生理健康

健康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心理健康常常会对生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常常会影响消化、循环、内分泌、免疫、呼吸等生理系统的活动,从而使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2.心理健康影响着环境适应

在人的一生中,周围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心理健康状况则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健康的心理状况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变化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要求;有助于大学生承受外界环境造成的压力,促使大学生与环境保持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更好地主动适应大学及未来生活。

3.心理健康影响着潜能发挥

所谓潜能,是指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学习和工作,逐渐形成的能力倾向。人人都有一定的潜能,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潜能都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对潜能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在学习和其他实践活动中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自身潜能的更好发挥。

4.心理健康影响着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各阶段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要面临很多过去从没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由学习产生的学习压力也成了大学生较大的压力源之一。大学的学习具有与中学不同的特点,课余时间很多,自主学习为主。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及时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这种改变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容易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虚度时光。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增加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感。对于学习和学习带来的竞争压力,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容易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导致焦虑失落心理及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

2.人际关系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与实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信息交流,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会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需要宽容与合作。但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很快地适应独立的生活。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常常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现象。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懂交际技巧、人际敏感等原因使一些大学生封闭自我、害怕交往,影响了心理健康。

3.情感问题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往往在18~25岁之间。他们向往美好的爱情,但由于生理心理还没完全成熟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把爱情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的倾向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并因此造成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学生由于年轻,情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遇到情感方面的挫折,并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据报道有近3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情感方面的困惑,因情感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案件目前已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伴随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工作出路问题,并不得不因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个性空间的机会,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用很多的时间去背GRE单词,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让自己感到非常烦躁的各类证书考试。但这些努力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还是个未知数,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状态。严峻的就业压力,容易让人产生紧张、恐惧、焦虑、逃避的心理,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哲学的有关原理告诉我们: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同时,另外一些大学生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保持浓厚学习兴趣,正确面对学业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乐于接受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从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学习各种新知识,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主动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未来的社会,而不应被动地让环境和社会来适应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提前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注重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主动进行人际交往,保持和谐人际关系

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说过:“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意识和亲和力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增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且能在交往中用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大学生应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策略和原则,积极健康地进行人际交往。同时大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对情感问题合理认知,在积极健康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己。

3.树立正确自我意识,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大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自我意识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大学生若过高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负甚至狂妄自大;而如果过低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意识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越接近现实,社会适应能力就相对越强。因此,大学生应在积极开放的人际交往中,通过比较鉴别、客观体验等方法,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主要涉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大学生应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积极悦纳自我,不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完善自我。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兴趣是指大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大学生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爱好在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大学生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身心健康的维护。大学生积极参加校、系、班级组织的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既能从中经受环境的锻炼、丰富自身人生经验,也能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友谊,更能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能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