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4 17:29: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域社会治理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析失独老人存在的养老困境,着力构建失独老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对于增进失独老人的福祉,丰富和完善当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一)生活照料支持缺乏
失独老人在失去自己唯一的孩子后大多数选择独居,因而在生活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们面临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做饭、洗衣、拿药、家务都不能独自完成,日常生活无人照料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经济保障支持不足
任何一个家庭,基本的经济状况是决定该家庭生活水平的首要因素。对失独家庭的父母来说,子女的缺失直接导致他们在经济上得不到额外的支持,再加上自身年事已高,收入来源单一,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而对于政府发放的失独补助金,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标准过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精神慰藉支持匮乏
孩子的离去带给失独父母巨大的伤痛,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失去唯一子女的失独老人,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严重的创伤,我们无法体会到失独老人那种伤心和绝望的程度,他们往往选择逃避,精神变得极度敏感,甚至出现自我空间极度封闭的情况。
(四)社会交往支持断裂
失独老人普遍表示自从孩子去世后,就感觉一切都变了,变得不愿意和人接触、交往,对外界比较排斥。他们的社交圈子变得非常狭小、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二、社工介入失独老人养老服务的策略
(一)失独老人方面
失独老人是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计划的核心人物,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与失独老人进行个案会谈时,要用理解、尊重、真诚、关怀、接纳等态度,这是服务计划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参与服务计划,访谈时间约为每一周安排一次,了解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服务计划介入后的改变,及时发现失独老人出现的问题,帮助案主梳理现有的资源网络,更好地提供服务。
(二)家庭成员方面
家庭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单位,所以家庭成员对于失独老人来说意义重大。每个个体的行为举止以及心理状态的体现都会受到其家庭生活状况的深刻影响。社会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失独老人与家庭成员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的相处模式和沟通模式,包括各个关系网络的亲疏远近,让失独老人与家庭成员站在彼此的角度考虑问题,共同协助失独老人走出生活的困境,健康快乐地生活。
(三)社区方面
根据人在环境中的理论,如果家庭是失独老人日常生活的小环境,那么社区就是失独老人日常生活的大环境。社会支持理论也表明社区是失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的一项重要分支。所以,要想了解失独老人生活状态,离不开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失独老人所生活的社区、居民等进行访问,全面搜集失独老人的社区生活资料,及时发展社区可利用的资源,以便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完善失独老人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完善失独家庭保障制度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解决不仅包括经济救助,还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治疗等。因此,在政策帮扶中,应呼吁政府探索并建立对失独家庭的全面照顾政策体系,积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独生子女保险制度,加强独生子女家庭抗风险能力,为失独家庭提供强有力的多重保障。做到切实维护独生子女家庭合法权益。
(二)注重心理辅导和情感关怀
失独老人在失去自己唯一的子女后,内心的痛楚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只有切身经历的人,才会感受到失去子女生命的心理创伤难以弥合。如果失独老人得不到有效的情绪舒缓与心理治疗,悲伤苦闷长期在心理生根,会逐渐失去与外界联系的信心。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陪伴与倾听,要用同理心开展服务,不断疏导悲伤情绪,提供情感支持。
(三)组织失独老人抱团取暖实现自救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高的老年人比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满足并更能适应社会。失独老人在进行小组活邮保要有社会工作者进行指导,以区域、年龄等标准进行分类,通过社会力量的支持,让失独老人们学会自救,互相鼓励相互救助,促进失独老人自我组织活动,提高他们的活动水平,达到抱团取暖的互助效果。
(四)发动社区社会力量营造关爱失独的社会环境
社区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并进行全面的资料登记备案,当上级民政部门有补助探访时,要积极如实申报,让失独老人感受到政府关怀。社区应经常开展老年人文娱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鼓励失独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多和其他老年人沟通交流,提高社会参与度,感受社区力量,使得对社区拥有心理归属感。
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出发,一个人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越广泛越能够更好地应对内在的困境和外在的挑战。失独老人面临养老困境,需要政府、社会、社区、社工、家庭成员以及失独老人自身的相互配合。只有各方力量兼具,共同为失独老人养老困境做出努力时,才能保障失独老人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方曙光.社会断裂与社会支持:失独老人社会关系的重建[J].人口与发展,2013(05)
[2]冉文伟,陈玉光.失独父母的养老困境与社会支持体系构建[J].新视野,2015(03)
[3]冯庆林.探讨“失独”家庭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的合理建构[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5(11)
为加强对本市农村劳动力及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的管理,根据《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办法》(京劳就发〔1998〕312号)和《北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安置办法》(1993年市政府令第16号)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本市农村劳动力及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招聘备案手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市农村劳动力
(一)用工单位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须到劳动力输出地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招聘备案手续。
(二)用工单位办理招聘备案手续须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单位介绍信;
2.办事人员的身份证;
3.《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花名册》;
4.劳动合同书;
5.社会保险费缴纳证明。
二、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
(一)接收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单位须到农转工人员所在地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招聘备案手续。
(二)接收单位办理招聘备案手续须持下列材料:
1.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的文件;
2.《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花名册》;
3.社会保险费缴纳证明;
论文关键词:社区服务 社会化 产业化 运行机制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社区服务领域的拓宽社区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已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嘉兴市社区服务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社区服务在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建立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笔者的看法。
一、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掀起一轮社区服务研究的.初步培育了居民的社区意识,但由于受历史、体制,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社区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定位于社会公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的转型社区服务的功能在不断拓宽,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居民由原来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社区服务必须承担原来由单位向员工提供的服务功能.并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由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原来的后勤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发展社区服务要承载部分生产三是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各阶层利益差别增大.从而增加了阶层矛盾,社区服务通过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会保障.可以缓;中阶层矛盾,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增加社会和谐:四是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民众生活出现多样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结构也出现变化。社区服务功能的拓宽带来了社区服务性质重新定位的问题,社区服务不能没有公益性.但社区服务也不能只具有公益性。
社区服务的兴旺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社会的赞助和志愿者的义务奉献外更重要、更关键的是牢固确立自我发展意识.培育自我发展机能.其途径是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二、现阶段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所谓社会化,一是社会事情社会办.二是社区和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隔绝到统一实现一体化。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是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过渡所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是指社区服务工作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结合嘉兴市社区社会化和产业化实际.可以发现当前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还存在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具体表现形式为直接的财政专项拨款、无偿提供场地、设施和税收减免等:二是社会捐助资金投入:三是有奖募捐基金投八.四是社区服务的自身积累。我国社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型,政府的投入始终是社区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政府资源投入不足.社区服务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动力。
2社区服务项目少水平低
从嘉兴市社区服务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服务的项目不多.且大都集中在社区保洁、社区绿化、老年人照顾、孤残儿童照顾.残疾人照顾,贫困家庭救助、职业介绍、计划生育辅导等方面.
即使是这些服务.体力劳动和经验性的服务远多于知识和技能含量高的专业化服务。至于社区居民急需的专业服务诸如老年人的心理与行为辅导、问题青少年的行为矫治与辅导,暴力家庭与单亲家庭的辅导和治疗、弱智儿童辅导、精神障碍者回归社会的辅导、刑释人员的社会化辅导居民的康复辅导、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等知识含量高的专业化服务.则几乎是空白。
3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社会上普遍认为社区服务业本身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要求不高.一般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胜任。基于这种认识.目前嘉兴社区服务的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政府通过下派、招聘等多种方式.使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 5%,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8.9%,但这些人员主要从事的是社区管理工作,社区服务许多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咨询、文化教育、调解等.目前的社区工作者基本上没有专业背景,上岗后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直接限制了社区服务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影响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还有缺乏长短期发展规划和管理条块分割两个因素。相关部门在组织领导、方针目标资金来源、扶持保护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尚无详细的统筹安排: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涉及到工商、税收,城建,卫生、文化等多个部门.国家虽然出台了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实践中由于管理上条块分割,导致政策的协调陛和操作性大打折扣,没能营造一个有力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
三、建立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当前社区服务在社会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社区服务的发展应着力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八手。首先必须实行管理体制创新,总的思路是,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兴办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组织和经营实体.建立高效统一的新型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发展格局。为此.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综合协调功能.可考虑在市、区两级政府建立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社区服务产业化工作。同时为加强行业管理与指导.建议市民政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市社区服务行业管理标准,并组织成立社区服务行业协会。街道居委会要把发展社区服务产业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摆上工作日程.提供必要的场地.加强日常的管理.尤其要充分发挥街道对辖区内服务业的综合协调管理作用。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1市场化经营机制
要把企业化管理和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服务业,针对居民消费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开拓社区服务新的市场空间,在经营方向上.针对社区居民的职业层次.生活条件、消费水平服务需求等,确定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整体布.类目!妻营苎项旦主茎包两:一是便民利民服务类.即提供与社区居民吃穿住、行、娱乐、健身等方面有关的服务。二是后勤保障服务类即为驻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除社区居民外)提供所需要的有偿服务。从对嘉兴市社区的调查情况看.目前应重点培育和发展老人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中介就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社区服务产业。
2.多元化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目前社区服务资金来源的四个渠道中政府投入是解决社区服务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要把社区建设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导向功能.通过政府启动资金的引导,带动和促进有关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投资社区服务业。其次要建立多元筹资模式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接受企事业单位、居民捐赠制定捐助办法,对于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资金给予税收减负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同时要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性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团体等社会资金和外资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合伙经营,以及承包、租赁等方式投资社区服务业,以拓宽社区服务资金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和筹资机制。
3.服务资源共享机制
为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污染扰民搬迁,优化第二产业,根据市政府办公厅(1994)厅秘字第70号文和四委两局(95)京经安字第200号《北京市实施污染扰民搬迁办法》的规定,北京市建立污染扰民搬迁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搬迁资金)。现将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搬迁资金来源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转让企业将原厂址转让给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其全部转让费作为搬迁资金;第二种形式为转让企业将原厂址转让给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其全部搬迁补偿费和市政府全额返还的出让金作为搬迁资金。
二、搬迁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定向使用,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均设立专户,具体帐号分别为:
1.开户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北京宣武支行,帐号:26190186;
2.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海淀支行北太平庄分理处,
帐号:041015-09.
户名均为:北京市财政局污染扰民搬迁建设专项资金
三、根据市经委、市计委、市规划委、市政管委的批复,受让单位应按照转让协议书规定的付款时间,依次将转让费、搬迁补偿费和出让金按比例存入批复中指定的银行,并书面通知市财政局和转让企业。属于第一种形式的受让单位,应按规定将转让费全额存入指定银行。属于第二种形式的受让单位,应按规定将搬迁补偿费直接存入指定银行;出让金部分应先向房地产管理局办理土地转让手续,然后将出让金全额交入市财政局在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土地收益设立的专户内(帐号:0061200053),再由市财政局城建处每月20日前将出让金全额划转到搬迁资金专户。
为进一步贯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31号)精神,推动北京市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全面展开,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现就北京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北京市邮政系统基本养老金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邮局发放基本养老金采取三种方式:
(一)对于居住在本市的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采取储蓄形式发放,离退休人员持邮政储蓄存折或邮政储蓄绿卡在就近的邮政储蓄网点和ATM上取款,还可持邮政储蓄绿卡在本市其他银行贴有“卡”标志的ATM上取款;
(二)对于居住在外地的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采取邮寄的方式发放;
(三)对于居住在本市的,患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且到邮局领取基本养老金确实有困难的离退休人员,经本人和企业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批,采取委托邮局送款上门的方式发放。
二、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应积极主动与邮政储汇局、各区(县)邮局取得联系,双方应严格遵守《委托基本养老金协议书》中明确的职责,统一和规范业务流程。同时要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工作制度和联系网络,及时沟通交流有关工作信息和情况,为广大离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三、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基本养老金发放日前将离退休人员名单和发放金额等有关资料提供给邮局,并将款项足额划入邮局提供的帐号。邮局应免费为离退休人员办理储蓄存折、绿卡,发放使用手册,并针对离退休人员的特点,简化基本养老金领取手续;基本养老金异地发放按邮政汇兑汇费标准减半收费;实行送款上门服务的不收取手续费。
四、邮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多,遍布城乡,邮政设施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利用邮政投递队伍连接千家万户的优势,做好基本养老金业务,减少离退休人员排队等候时间。同时邮局应尽可能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了解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及时反馈信息,减少“吃空缺”现象。
五、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离退休人员原来享受的未列入统筹项目的其他各项待遇由企业负担,邮局可与企业就这部分养老金的发放签订协议,委托邮局。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总要求,以解决县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持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确保我县城市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为中心,开创“城市守护者”党建品牌,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整合各方资源公平公正、务实高效进行城市管理。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优化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聚焦全面小康城市品质,科学合理规划,突出时代、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原则,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
三是坚持依法治理。坚持依法规范、执法为民,坚持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制定权力清单,落实执法责任。
四是坚持科学管理。明确城市管理执法的领域,具体实施范围,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坚持创新发展。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流程,逐步推行城市管理数字化的原则,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六是坚持社会共治。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和管理服务政策,加强公众监督,公开办事内容、程序、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开展城镇居民卫生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广大居民整体素质。
七是坚持科技创新。为城市治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加快推动云、网、端等数字基础科技方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结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总体目标
推动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管理具有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有效的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在城市管理方面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通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到2022年,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目标、布局、体制、方式、政策、能力现代化。顿利通过中央、省委审核验收,获得“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称号。
四、工作任务
创建试点城市工作任务包括“共性、区域特色、特色和负面清单”四个方面,其中,城建中心共涉及共性工作任务中3个板块、8项重点任务、15项分解任务、23项基本要求:
1.治理体制现代化板块:4项重点任务、6项分解任务、16项基本要求。
2.工作布局现代化板块:2项重点任务、3项分解任务、3项基本要求。
3.治理方式现代化板块:2项重点任务、3项分解任务、4项基本要求。
五、实施步骤
创建试点城市历时三年时间(2020年—2022年),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工作有序开展。
(一)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按照《市创建全国首批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县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小组。
(二)是根据《市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县任务分解表》,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能和特点对实施范围明确的工作事项进行全面的梳理,围绕分解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流程。
(三)是按照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实施创建,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建相应机构或专班,制订工作方案、政策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为全面创建试点城市提供助力。
(四)是严把工作进程,实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按照任务分解阶段制定的落实措施和思路,全面实施创建,针对创建遇到的问题开展专项调研,遇到难以解决问题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反映,报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五)积极配合上级创建试点城市考核办法、工作月调度季通报等制度,根据时间节点形成汇报材料,进行工作汇报;根据上级部门督查检查意见,针对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六)要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政法委验收办法、评分细则等文件要求,对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查漏补缺,就创建试点城市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自我考评、材料归档,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自评得分情况,全面做好迎检准备。
六、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大都市区;协作治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62
1从旧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西方大都市区治理的机制变迁
在大都市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大都市区治理所需要解决的难题各异,抑或起码其偏重是有差异的,构成了大都市区治理机制的变更。
1.1政府模式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巨人政府坚称,大都市区形成有两个前提,人口群集和构成了有共同利益的单一社区,只有单一的政府才能整合这些利益,即“一个大都市区,一个政府”。然而,大都市区通常被分为许多小政府,使得公共服务很难满足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而且政府过多的集体行动,导致社区的公共利益实现困难,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动乱和瓦解。所以,大都市区福利的有效实现必须依靠一体化的政府结构,治理主体多元化难以实现大都市区治理目标。
1.2多中心治理模式
虽然与巨人政府理论同时期诞生,但到80年代末期多中心治理论才达到一统天下的巅峰。多中心治理模式,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出发点,主张在大都市区治理应该是分权而非集权。公共选择学派的学者认为,大都市区自身包含的众多地方政府构成了大都市区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居民通过“以脚投票”方式选择偏好居住地更加便利,大都市区政府间更有动力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1.3新区域主义模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都市治理新视角开始形成――基于北美洲、西欧大都市圈治理的实证研究――新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根植于大都市区中,是以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和协作网络为基础的治理理论,重在研究和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问题,如环境污染、种族隔离、发展差距等。
这时期,理论家和实践者们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尝试建立一个大区域政府,而是更关注区域治理,更侧重于过程而不是结构,其注意力从大都市区治理的正式结构转向利用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志愿合作机制来解决大都市区问题,他们正试图制定一系列涉及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在处理区域事务时同政府互动合作的过程。新区域主义觉得,大都市区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需要越来越多地互动协作。
2中国三大都市区的合作议题分析
2.1京津冀大都市区――空气污染治理议题
近年来,京津冀大都市区空气质量异常,其出现的雾霾污染问题令人胆战心惊。根据环保部公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6年里,京津冀大都市区集齐了空气质量排名最差的前10个城市,而且,京津冀大都市区的城市中有13个的空气质量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的天数大约为六个月。面对这种空气质量异常问题,京津冀大都市区采取合作治理措施。
第一,形成了区域合作治理的基本共识,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2014年,京津冀三地签署了区域合作治理框架协议,主张京津冀大都市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意识,增强防范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意识与能力。其次,区域合作治理的组织机构初步建立。京津冀大都市区空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于2015年成立,其工作目标在于通过创建重污染应急、信息共享等合作机制,强化区域空气污染治理的联动合作程度与进程。最后,区域合作治理相关机制已经建立并得到深化。
2.2长三角大都市区――高等教育合作议题
长三角大都市区汇聚了我国最为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起着带头作用。长三角大都市区聚集了许多优秀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如“985”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拥有一批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教育品牌,产生了一定的教育品牌效应,在长三角大都市区教育联动背景下,三角大都市区采取合作治理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间在高等教育联动发展议题上签署了多种协议,进行了各类合作。两省一市政府部门经由互访、对话和与会等形式,签署了多种合作协议,就合作范围、沟通形式等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和促成合作意向,为长三角大都市区教育部门、机构、学校等合作与协调提供指导。其次,若干沟通机制在有关政府部门与社会机构之间已经创设,已初步创建整合与联动发展议题相关的基本制度和组织体系。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定期合作举办的各类教育发展论坛、教育协作会议等,共同构建高等教育发展联动的交流平台。最后,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机构开展了多方面合作,教育研究与科学研究机构还自愿在同行人员间开展沟通交流合作。
2.3珠三角大都市区――产业结构合作议题
产业结构合作议题在珠三角大都市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重要表现形式为产业转移。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是珠三角大都市区产业转移的纲领性文件,是广东省最早颁布的产业转移相关政策文本,其明确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议题,并对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扶持政策等指明了大致方向。
珠三角大都市区的产业转移主要平台是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到2017年初,广东省共有83个产业转移园,其中珠三角大都市区共8个,惠州有3个,惠州产业转移园的转出地均是东莞,肇庆有5个,肇庆产业转移园的转出地有中山(2个)、佛山(2个)、广州(1个)。产业转移园的数量不多,但是影响巨大。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乃至整个广东省的产业升级和转移、建设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转型、和谐发展的首要途径。
3新区域主义对三大都市区的合作议题的解释力
3.1协定基础:现实需求下的共同利益
三大都市区的合作议题,不是突发奇想出来的,而是基于现实需求下的共同利益,是根据现实需要制定出来的。
京津冀大都市区中,北京的空气污染源是汽车尾气,天津是工业排放,河北是煤炭燃烧。但是,他们面临着同样雾霾的问题。
长三角大都市区高等教育具有区域特色,发展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之间存在不协调关系等,阻碍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
珠三角大都市区产业依然置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想要实现珠三角大都市区的产业升级与优化,市场自发的产业转移没有条件,就只能依靠政府力量进行推动了,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就是其必然选择。
3.2机制运行:联动合作,政策引导
从2012年至今,在中央的指示下,京津冀大都市区协调与合作颁布了空气污染治理政策。2013年9月,环保部、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了《京津冀大都市区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其中强调控住工业污染废弃排放,淘汰污染严重企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京津冀大都市区煤炭燃烧工作方案》,积极引导村民淘汰燃煤小锅炉,削减城市居民生活用煤量,推广“煤改气”;汽车尾气治理方面,三地对汽车实行号牌摇号与单双号限行政策,加强交通管理管制,提出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
长三角大都市区两省一市在区域高等教育动发展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是有政府政策引导的,2003年至2016年间,两省一市政府共举办了八次“长三角教育协作会议”,签署了多项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协议。已经逝去的七年时间中,长三角大都市区高等教育联动发展持续强化,前后有47份合作协定达成,合作施行了四十余个项目,大约有400名本科生跨省跨校学习,实行学分互认。“长江三角洲教育会议”于2016年12月举行,两省市就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大都市区教育国际合作的协议》《长三角大都市区医药类院校联盟协议》等3个关于高等教育的省际协议。
要突破珠三角大都市区的发展瓶颈,实现珠三角大都市区的产业升级与优化,市场自发的产业转移没有条件,就只能依靠政府力量进行推动了,我们也因此看到,2003年以后,广东省政府不断颁布产业转移相关政策。2016年12月6日,广东省财政厅颁布财政扶持政策,统筹安排210亿元,鼓励技术密集型的珠三角大都市区企业产业转移,经由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激励地方政府和企业。
3.3合作评估:有所成效,问题突出
通过多年努力,在系列区域合作治理措施执行后,京津冀大都市区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长三角都市圈高等教育联动发展议题初见成效,广东产业转移园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绩令人瞩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三大都市区合作治理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区域协调渠道过窄。根据新区域主义理论,大都市区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需要越来越多地互动协作。那么,区域协调治理主体,既有区域政府,还应将市场、社会组织及公民囊括其中。因为各级政府未能及时更行观念和治理工具,深受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政府间的区域协调途径狭窄,导致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协调机制通畅性不足。
其次,各治理主体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但是到实施阶段就举步维艰,缺乏有效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尤其是地方保护性法规、行政区划壁垒、政府部门职能界限、管理及评价体系不同等因素使然。
最后,环境建设滞后,难为区域协作治理提供有效支撑。三大都市区尚未形成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关心参与的推进氛围和区域大环境,难以为区域协作治理有效支撑。
4结论
新区域主义是在巨人政府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争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新治理模式。新区域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各级区域,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建设,区域内各主体联合,共同协商合作,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公共问题,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一体化。
本文在新区域主义视角下,分析我国三大都市区治理情况,通过研究可知,我国的区域治理效果明显,但仍保持区域政府管理的垂直官僚体制,缺乏政策网络,治理主体结构和治理工具相对单一等。因此,在中国大都市区协作治理,仍然需要持续完善区域合作战略与方法,发展区域合作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紧跟.新区域主义: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新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01):131134.
[2]于溯阳,蓝志勇.大气污染区域合作治理模式研究[J].天津行政学报,2014,(06):5864.
关键词:区域;环境治理;创新模式
区域是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整合区域孔家结构而形成的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群,聚集着众多人口以及大规模的产业,主要是以文化、经济、生态、政治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进而发挥出其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与此同时,区域存在着高度的经济集中、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以及同质性的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导致生态文明被破坏,资源被过度消耗和浪费,增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威胁着社会民众的健康。
一、区域环境污染现状
首先,固体废弃物的大量集中和扩散,导致二次污染事故频发。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过于集中的特点导致区域固体废弃物的不断堆积,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的同时加剧了对水体、土壤以及大气的污染。许多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被直接倒入江中或是堆放在城市的周边,增加了污染源,并且这些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还得不到无害化的处理以及回收,进而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其次,土壤污染出现转移现象,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区域中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染物随着大气和水体进行着空间的转移和变化。举个例子来说,大气沉降将工业废气以及含有重金属的锅炉粉尘带到附近的城市之中;工业生产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对土壤和河流造成酸化现象;垃圾场的垃圾会随着地下进行渗透,进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再次,水污染的现象频发并逐渐堆积,造成水资源严重紧张。多年的工业化发展造成了大量未达标或零处理的污水排放,严重超过了水体自身的纳污能力。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并且成因极其复杂,污染物总量高且种类多,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紧张。区域面临着水质危机和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同时污染范围还逐渐扩展到了地下水,由原来单一的污染发展到复杂性的污染,逐渐形成了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共同存在的堆积状态,进而导致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肆意叠加,形成了复合污染的状态,所以创新区域环境治理模式迫在眉睫。
二、区域环境治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明确制定相关的法制,无法通过法律来对环境进行保护。区域环境治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保障就是法律法规,现阶段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并没有对区域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主体进行明确的划分,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进而很难做到落实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政策的力度也被大大削弱。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沟通和协商,只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制定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划和政策,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区域之间都有自己所制定的环境标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行政交接的区域很容易出现排污企业转移的现象。与此同时,区域所执行的政策过于单一化,主要以强制性的手段为主,缺乏鼓励性以及经济调节性的政策,并且缺乏其他的辅手段,进而导致社会力量边缘化。其次,机制被破坏,区域环境治理模式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很容易造成“公用地悲剧”的情形出现。中国现有的垂直型行政体制与区域的中心结构不相符,区域往往是根据中央政府或特定行政区政府所下达的政策和命令作为行动的准则和标准,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进而导致区域被传统的科层管理所约束,出现中心和区域松散合作的现象。区域内部的协调机制并没有理顺清楚,导致双方合作之间存在模糊的法律地位、环境政策无法执行到位以及协调机构不具备一定的权威等等问题,进而造成行政区各自行政,出现脱节的情况,所以区域的协调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再次,体制不完善,没有制定系统规划以及顶层设计。城市群的划分主要是以行政区为单位,进而很难形成顶层设计,制约区域资源的一体化和整合处理的发展。现阶段,区域中的城市都以自政为主,以封闭式发展为发展模式,没有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空间结构、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功能定位等等,进而出现了环境恶化、规模失控、结构失调、盲目竞争等等问题。与此同时,区域建设还没有考虑生态、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等影响因素,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人为因素的强制性影响造成了区域组织系统的凌乱,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严重,无法保证粗放式、外延式的区域发展模式可持续进行。
三、区域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通过文化的带领形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新模式
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民族意识应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与自然生态文化相融合,进而建立起国民环保意识,养成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文化,推进社会格局、生产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模式的形成。与此同时,将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以及循环发展作为建设绿色环境的重要工作,重视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的服务业,将产业结构向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的模式转变,积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促使生产过程实现无害化、清洁化以及废物处理资源化,进而形成具有高效循环特征的生态产业文明。除此之外,积极宣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理念,逐渐建立起绿色的消费模式。并且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以及环境政策等等科研教育,让民众能够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志愿服务中,倡导民众使用清洁能源以及节能电器等,培养共建共享、绿色出行的理念,建设区域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强调绿色出行,进而带领公众实现低碳生活。
(二)多方实行共同治理,加强社会监督和内部约束
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公众等的利益主体进行权责和地位的明确制定,进而建立起多层次网络化的多方共同治理机制。主要是采取建立合作互信愿景来履行共同环境治理的责任,主要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横跨公私机构和组织,共同发挥出自身的社会作用,进而建立起公民社会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依赖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应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纳入考核政绩中的标准之一,强化对考核信息的揭示。制定关于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实施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进而对司法诉讼程序进行优化,合理制定出各方责任,并且创新社会民众进行诉讼的激励制度,鼓励社会民众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出其监督作用,确保环境中的公平,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完善举报机制。除此之外,增强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民众的环境保护工作参与,进而为区域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督促企业完善践行环境保护责任、激励以及补偿机制,向民众自愿的公开环境保护信息,自觉履行控制污染、节能减排的责任。同时也要支持和引导非政府组织进行环境保护,给予其更自由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充分发挥出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以及现代社交技术的资源,增强区域环境治理的责任和政策的落实和贯彻,并且通过实施听证制度以及公开环境信息以及通报的制度,进而推进建设社区公众以及网络的参与机制,多方协商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四、结语
区域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汇聚了众多人口和大规模的产业,进而造成了资源消耗过大以及污染排放过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分析现阶段区域环境治理所存在的问题来对原有的治理模式进行创新研究,进而保证区域环境治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刚.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治理主义视角[J].学术探索,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