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税务筹划重点

税务筹划重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5 17:13: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税务筹划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税务筹划重点

第1篇

关键词:税负平衡点 税务筹划 应用

一、前言

增值率是表示增值大小的标准指标,是增值额和不含税购进额的比值。平衡点则是两个筹划方案的增值率达到一致的临界点。税负平衡点适用于一种方案税负确定,另一种税负不确定的情况。

二、税负平衡点的基本表现

(一)企业的纳税身份

根据税收法律的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以下两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额的计算是以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为基础来计算的,税负率随着计算出来的增值率高低决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是采取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这一简单的方法来计征增值税额。如果新成立的企业,规模达到年销售额标准的税负平衡点时,纳税人就需要根据本身的经营规模来决定是按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来纳税还是按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来纳税。以3%的低税率和17%的一般税率来讨论税负平衡点的相关问题。要使得增值税方面一般纳税人能和小规模纳税人得到相同水平。就要求:‘含税销售额/(1+3%)*3%=含税销售额/(1+17%)*增值率*17%’。也就是:‘不含税销售额*3%=不含税销售额*17% ’。由此可得出,税负平衡点的值为20%。当增值率大于20%时,按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纳税的税负压力就比按一般纳税人标准纳税。当纳税人得出这样的结果的时候就需要保持企业营业规模要保持在纳税人年销售额之下,便于按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来纳税。如果增值率等于20%,不管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标准还是按一般纳税人纳税标准纳税,税负都是一样的,因为已达到税负平衡点。

(二)混合销售行为的纳税问题

根据税收法律的规定,根据纳税人主要的业务范围与性质来决定企业是属于哪一种征税范围。建筑业的自产货物之外的存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行为,不征收增值税就征收营业税。对主营货物的生产、销售、零售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性单位的混合销售行为式主要征收增值税,对除此之外的其他混合销售行为征收的是营业税。营业税有个特点没就是税率是基本不变的,而增值税就没有这个特点,增值税的税率是在一定的范围上下波动,针对不同的经济行为采取不一样的税率。两种税负的平衡点的计算方法,以低税率3%和一般税率17%为例:‘不含税销售额*(1+17%)*3%=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17%’,由此可得出:‘增值率=[不含税销售额*(1+17%)*3%]/(不含税销售额*17%)’算出增值率=20.65%。当增值率等于20.65%时,表示达到税负平衡点,纳税人不管是缴纳营业税还是缴纳增值税都是一样税负。如果增值率大于20.65%,营业税税负就小于增值税税负,企业就要做到使企业的营业额大于销售额。

(三)一般纳税人的进货渠道

根据税收法律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进货不允许进行税款抵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针对不同的购货单位有不同的税收差异。如果购货单位是,具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权利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就可以根据购货单位开具的专用发票进行税款的抵扣。如果购货单位是小规模纳税人,从这个购货单位只能取得普通发票,普通发票上的购进额是不准许算入增值税进项税的,也不准许抵扣。在不能得到抵扣的基本条件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对商品和货物采取打折和优惠来弥补不能取得专用发票和不能得到抵扣的损失。所以,纳税人可以把一般纳税人的报价看作X,把小规模纳税人的报价看作变量Y。当X=Y时就达到了税负平衡点。当X大于Y就像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反之就向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

三、税负平衡点的应用

(一)生产企业废旧物资的采购中税负平衡点的应用

以废旧材料作为生产原材料的部分企业,在废旧原料环节中主要采取从主营废旧物资收购企业直接购进和自行采购两种渠道。从主营废旧物资收购企业直接购进的废旧物资,税法规定可以按照10%的比率扣除进项税。而企业自行采购来的废旧物资,他的进项税是不能抵扣的。如果企业是一般纳税人,第一步要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从主营废旧物资收购企业直接购进和自行采购两种方法的价格临界点。假如,第一种从主营废旧物资收购方式:税前利润为X,价格为Y;第二种自行采购方式:税前利润M,价格N。他们产品销售价为P(上述价格都是含税价格)。

X=P-Y-[P/(1+17%)]

M=P-N-[P/(1+17%)*17%-N*10%]

X-N=P-Y-[P/(1+17%)*17%]=P-N-[P/(1+17%)*17%-N*10%]

得到:Y=0.9N

有上述结果得出:自行采购方法是从主营废旧物资收购的90%的时候,两种方式的税负达到平衡点,如果从主营废旧物资收购的价格大于自行采购的价格90%时,采取自行采购的方式。反之就从主营废旧物资收购。

(二)组织运输中税负平衡点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税法规定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正常修理费是可以按照17%的税率抵扣增值税。假如在运输过程中运费价格的可抵扣比率为X(不含税),那么相对应的就是17%Y的增值税抵扣率。如果企业是通过外购的车辆运输,税法规定只能扣减7%的进项税,在运费收取方还需要交纳3%的营业税,所以最终只有3%(7%-4%)的抵扣率。当税负平衡时候。

17%Y=3%

解:Y=23.5%

当Y23.5%时,就采取自有车辆,自己运输的方式来计算税负[5]。销货方是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指定购货者来实施税务筹划计划,当购货方不是一般纳税人和是采购货物无需抵扣进项税的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转化。

(三)纳税人的减免税中税负平衡点的应用

纳税人在税务活动中,如果涉及到减税和免税的。就必须将减税和免税分开核算。免税项目耗用时随着购入的项目增值税进项税在税法上不允许抵扣的,纳税人应该根据以下公式来划分减免税中的可抵扣进项税。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全部进项税额*(免税项目销售额/全部销售额)

假如产品全部增值税进项税额Y中免税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比率为X,免税项目销售额是Z。所以:

单独核算可抵扣进项税=Y*(1-X);不单独核算的可抵扣进项税=Y-Y*(Z/Y)

由上述公式得出税负平衡点为X=Z/Y

当X>Z/Y时,不单独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适合企业;当X=Z/Y时,两者均可;当X

四、结束语

税负平衡点在税务筹划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对税负平衡点的计算,可以根据税务平衡点制定出企业的最佳税务筹划方案,达到企业税负最低,效益最大。

参考文献:

[1]祝燕.税务筹划中的利润平衡点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8(14)45-50

[2]何明辉.税务筹划开源与节流[J].经营管理者,2012,6(12)123-128

[3]李琦.如何区别混合销售行为及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13)52-58

第2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税务筹划;管理

一、税务筹划的定义以及现代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意义

1.税务筹划的定义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现行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优化安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达到既合理又合法的减税、节税的财务策划活动。它的本质是以减轻公司税负为主要目标的财务管理活动。

2.现代企业税务筹划的意义

税务筹划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但是根据税务的法律条款,通过优化企业的核算方式、控制收款的时间等合理合法的途径进行的税务筹划来降低企业的税赋对现代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税务筹划,使纳税企业为降低税赋更加注重了自身财务管理、会计记账等工作的细致程度,在推动了企业发展的同时,降低了企业违法的可能性;现代企业积极推进税务筹划工作的同时,可以有侧重点的根据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企业自身的筹资与投资、生产技术的改造以及新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使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

二、目前现代企业税务筹划的现状

税务筹划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上属于一个新生事物,企业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同时,但多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纳税人身份界定的概念模糊

利用纳税人的纳税主体的变化进行税务筹划,往往是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税务筹划工作只是简单的通过改变自己的纳税主体的身份来进行筹划,而忽视了税法在针对纳税人身份等法律条款的明确规定。

2.利用简单的转让定价来进行税务筹划的误区

转让定价是指集团企业的各个企业之间按照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交易,从而将利润由税负高的企业转移到税负低的企业。进而降低集团企业整体税负的一种筹划方法。这种方法在表面上看是根据企业自主定价不受政府管理的行为,是合法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现行税法的要求,一旦认定为关联交易企业以后,税务机关有权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价格根据可比非受控定价法则、再销售价格以及成本加价法进行干预定价,让这种看似正常的筹划方法没有了实际意义。

3.使用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筹划的误区

在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存货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陈本以及后续的利润情况。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根据最有利成本升高的原则进行,即在原材料上涨的过程中选择先进先出以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进而降低企业税赋。但是在税法中规定一旦选择了成本的计算方法后一年内要沿用一个成本计算方式,不得随意改变,否则有偷税之嫌。

4.通过改变筹资方式来进行税务筹划的误区

很多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资金筹措的渠道往往愿意选择灵活性较高,财务费用同时也比较高的同行拆借的方式,以期望提高筹资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利润,但是在税法的反避税条款中,针对筹资方式以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允许企业计算应税所得时的利息扣除额以按金融机构同期利率计算的扣除额为限超出部分不得扣除。从而使这一税务筹划空降极大降低。

三、现代企业税筹划的具注意事项

税务筹划对于现代企业良性经营的意义重大,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在认知以及实际运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理解税法的相关规定

税法是征税以及纳税的根据,也是进行税务筹划的法律依据,现代企业在涉及到税务筹划的相关条款时要对税法进行充分的研读,慎重选择条款,避免税务筹划失败引起的偷税漏税。

2.选择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方式

税务筹划是一个紧跟税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项长期工作,尤其是在我国税务法律加速健全的当下,税务筹划的工作也是随时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及时根据变化,选择有效的依据以及方法进行筹划工作。

3.关注财务制度与税法的区别,总体把握筹划工作

财务制度与税法在具体规定上的差别往往会导致税务筹划工作的失败,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认真总结其差异,避免出现由于规定的差别影响税务筹划的结果。同时现代企业要认识到税务筹划固然重要但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为税务筹划而筹划就失去了税务筹划的意义,要以企业税收负担率作为税务筹划的参考依据。

四、总结

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引进税务筹划是非常有必要的,税务筹划为现代企业在公司的基本运营以及在留住高级实用的人才,打造稳定的管理、销售队伍方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企业间的竞争中间找到了一定的空间,同时我们要避免将税务筹划将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相混淆,坚决做到依法办事。

参考文献:

[1]郑晓凉: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纳税筹划[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8).

[2]屈中标 鲁爱民:物流企业税务筹划例举[J].才智, 2009,(11).

第3篇

一、企业税务筹划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效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企业效益的取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进行科学的决策。为作好科学决策,企业必须关注税收因素。通过进行税务筹划,有利于帮助企业投资者分析税负轻重,做出正确、合理、科学的经营、投资决策,以提高投资效益,减少经营风险,获得最佳效益。而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就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形式,增强企业投资、经营、理财的预测和决策能力,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有助于企业更加灵活地调度资金企业可以根据税收政策规定,实施合理的税务筹划,使其经营活动当期享受盈亏互抵之优惠,在纳税期间减少纳税金额;企业还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如加速折旧、坏账备抵、提取退休金准备等会计方法,使其享受赋税延期待遇,相当于企业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从而使企业能更加灵活地调度资金。

(三)有助于加快依法纳税进程税收待遇在不同纳税人、不同征税对象、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为纳税人事先做出税务筹划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税务筹划是企业的一项理性经济行为,税务筹划择优的结果必然是以企业有税负能力为前提。在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充分考虑了税收负担并合理安排履行纳税义务的时间,这样,企业不会因税负过重而甘愿冒被法律制裁的风险,在客观上大大减少了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由于税务筹划是企业在税法许可范围内的一种对税收法规的自觉遵从和选择,因此有助于企业自觉遵守税法,增强纳税意识,积极履行纳税义务,从而加快我国依法治税的进程。

(四)有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税收兼有经济调节和法律约束两项功能。国家为了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和高速发展,必然要利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通过制定不同的经济政策来调整经济结构,使之趋于合理。正是由于企业自身具有强烈的节税欲望,才使国家能够利用税收杠杆来调整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从而实现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企业税务筹划常用方法

(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特定费用的形式通过产品的价值或其他形式收回的一种手段。正确计算和提取折旧,有利于正确计算成本,折旧金额的大小直接影响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以及所缴纳的所得税税金。表面看来,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变,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提取折旧以及提取时间长短,其提取的折旧总额不变,似乎不会影响到总的利润水平以及应缴纳的税收。但在不能采用其他减免税优惠政策且使用比例税率的条件下,运用加速折旧法与直接线相比,在确定应税收益时,由于早期计入折旧费的数额较大,使早期的应税收益相应减少,从而使企业能在使用这些固定资产的早期缴纳较少的所得税。虽然在总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相等,但由于纳税时间延迟,无异于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使企业能从中得到一定的财务利益。

(二)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是不同的,企业采用何种计价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应选择后进先出法,这样可以使期末存货成本降低,销货成本提高,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税后利润;反之,预计物价将下降,则应选择先进先出法,以提高当期销货成本,相对减少当期营业利润,从而减轻当期企业所得税负担,达到利润后移、延迟纳税的目的。另外,若企业处于征税期,其实现利润越多,缴纳的所得税就越多,企业可以选择后进先出法,加大当期材料的摊入,以达到减少当期利润,减轻税负的目的。反之,若企业处在所得税的免税期,则可以通过选择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费用,以便减少材料费当期的摊量,扩大当期利润。

(三)债券溢折价摊销方法选择对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有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债券摊销方法不同,虽不影响利息费用总和,但影响各年度的利息费用摊销额,当企业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选择实际利率法核算,前几年的折价摊销额少于直线法的摊销额,前几年的投资收益也就少于直线法的投资收益,公司前期缴纳税款也就较直线法少,后期缴纳的相对较多,从而取得延缓纳税收益。相反,企业在溢折购入债券,应选择直线法摊销,对企业更有利。

(四)筹资渠道选择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和进行各项活动,需从不同渠道筹措资金,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有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权益筹资无固定利息负担,使用比较安全,其成本是股息,从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支付,不能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不能获得税收上的好处;而债务筹资到期还本付息,其成本是利息,可以计入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降低税基,从而少交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单纯从减轻税收负担的观点来看,企业筹资应尽量采取债务筹资方式,然而实际上随着债务筹资额的增加,企业财务风险以及筹资风险都将上升,当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大于企业自有资金收益率时,债务筹资将引发财务杠杆负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所以,债务筹资应该有一个限额,对限额以外的部分采取权益筹资。

(五)纳税时间选择纳税申报期限,不同的税种长短不一,纳税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个不一的期限,就能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到达前充分利用这些税款。另外,税法规定,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可分期或延期缴纳税款。纳税期的递延,给纳税人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尽量延缓缴纳税款,企业就如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从而可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三、企业税务筹划应注意事项

(一)选择节税空间大的税种从原则上说,税务筹划可以针对一切税种,但由于不同税种的性质不同,税务筹划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节税空间的大小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一是经济活动与税收相互影响的因素,也就是某个特定税种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通常就是税务筹划的重点,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要分析哪些税种有税务筹划价值,避免得不偿失。二是税种自身的因素。一般来说,税源大的税种,税负伸缩的弹性也越大。税务筹划就要瞄准税负弹性大的税种。

(二)具备风险防范意识纳税人开展税务筹划,需要具备风险防范意识。既然税务筹划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那么筹划行为离不合法的距离越远越好。企业要注意增强法治观念,熟练掌握税收法律和法规,熟练掌握有关的会计处理技巧,熟练掌握有关税务筹划技巧。从根本上讲,纳税人只有确保自己的行为不违法,才能较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由于不同类型的税种具有不同的弹性空间,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也不同,因此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争取税务机关的同意,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问题理解上的差异,将可能导致双方在处理问题时产生争议,如果被提请税务复议或诉讼程序,就会加大相关的税务成本。企业应及时了解国家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变化动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协调和沟通,增加税务筹划的可行性。

(四)加快税务筹划相关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由会计办理涉税事务的情况下,重视内部税务筹划人才的培养可能是大多数企业最现实的选择。企业必须重视有财务会计人员税法知识的培训,促使其提高税收知识修养,掌握节税筹划的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税务筹划的意识,从而能够依法高效地为企业开展节税筹划工作。在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企业所面临的税务筹划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这种培训工作更显得必要。

(五)审慎选择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可能在给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带来税收经济利益的同时付出相应成本,税收筹划费用应小于筹划收益。企业税收筹划方法有多种:尽可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选择低税率;延期纳税;制定和选择最优方案;进行税收转嫁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项目、地域、甚至自身发展阶段的差异,在选择单一或者多种方法时小心慎重,不能只为了降低税负,不考虑企业的自身状况。

(六)重点筹划与全面筹划相结合重点筹划是指针对企业需要缴纳的主要税种进行的筹划。企业需要缴纳的主要税种一般占其缴纳税金总额的80% 以上,这些税种一般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对于重点筹划的税种,企业应加大筹划成本,以期取得更大的筹划效果。全面筹划是指在重点筹划的基础上,对次要税种进行的筹划。虽然次要税种所占税额的比重不大,但是企业也不应忽视这些税种,因为如果能筹划得好,还是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七)将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相协调税务筹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即税后利润最大化,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企业或者选择低税负,降低税收成本,或者选择延迟纳税,都能够实现税收收支的节约。企业的税务筹划应与财务管理的总目标相协调,因为税收负担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企业总成本的降低和收益水平的提高。比如税法规定,企业负债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故负债融资对企业具有节税的财务杠杆效应,能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融资风险也随之加大,当负债成本超过息前的投资收益率时,负债融资呈现出负的杠杆效应,而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也随之下降。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不能仅仅以税负的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而是要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

税务筹划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企业税务筹划将面临全新的理财环境,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必须审时度势,积极探索企业税务筹划的新思路。

第4篇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影响因素

1.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生损耗,其价值逐渐转移到有关产品的成本或者企业的期间费用中去,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转移,就成为折旧。折旧作为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税收挡板”的效用,同时也是企业补偿固定资产价值的基本途径。

2.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因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有:

(1)固定资产原价。

(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以后的金额。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问,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二、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分层的根本原因

企业集团纳税筹划是以完成企业既定的筹划目标为基础。因此,纳税筹划目标的确定,是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的首要任务。而纳税筹划目标的层次性,或者说分层次的纳税筹划目标,也就成为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分层的根本原因。

1.纳税筹划目标的基本观点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比较流行的纳税筹划目标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税负观。即纳税筹划的目标是节约纳税成本,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目前这种单纯以降低税负为主的传统纳税筹划目标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这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认识。

(2)利益观。以降低税负和避免纳税风险为主,综合考虑纳税与非纳税成本,从而实现纳税成本最低与纳税风险最小的平衡,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利益观主要考虑显性成本,忽视隐性成本及机会成本,或者说没有考虑可能的纳税利益。二是该观点不能与企业财务战略有机结合,目标有可能偏离企业财务管理最终目标。

(3)价值观。该观点要求将纳税成本与非税成本、纳税利益或机会成本、风险以及时间因素等加以综合考虑,并力争在降低税负、避免风险、获得纳税收益等之间进行权衡,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种观点克服了以上两种观点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问题是某些因素难以量化,相对于侧重利润角度的短期纳税筹划,增加了方法的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实施成本也相对较高。

2.纳税筹划目标层次的建立

纳税筹划在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会存在不同的筹划重点。因此,纳税筹划目标不能独立确定,它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生产经营阶段、社会经济法律等环境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笔者认为,纳税筹划目标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具体如下:

(1)战略层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导,充分考虑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筹划收益等因素,将纳税筹划目标纳入企业战略目标体系。该层面主要以集团公司层面操作为主。

(2)战术层面。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税务风险及税收负担为基本出发点,在合理控制税务风险的前提下使企业税负最小化。该层面主要以集团下属子公司层面为主。

(3)技术层面。以降低企业税负为主要出发点,探究各种合理的工具、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税务成本。该层面主要以企业税务、财务部门为主体进行操作。

以上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企业纳税筹划不同层次的目标。笔者以为,纳税筹划目标层次划分是一种特殊的“鸡尾酒”,它需要考虑企业集团所属的经营时期以及集团内具体的企业层级,同时与企业集团多元化或者跨国公司化发展相适应。因此,三个层次的目标有机结合构成了立体的现代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目标。

三、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的具体层次划分

企业处在不同的经营阶段 ,其经营特点各不相同;企业处于不同层级,纳税筹划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在立体的、多层次的纳税筹划目标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也应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战略层面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战略是指为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战略取决于目标。战略可分若干层次,一般包括公司战略、商业战略、经营战略三个层次。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正确的投资战略和融资战略,而投资战略和融资战略又同纳税筹划密切相关。诺贝尔奖得主斯科尔斯等在其专著《税收与企业战略》认为:投资战略和融资战略自始至终都与税收相联系。也就是说,企业从事的投资取决于这一投资是如何融资的。另外,融资决策又取决于该投资项目。而在企业投资项目中,固定资产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固定资产的折旧又对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补偿及企业税收负担及利润实现有重大影响,因此,在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贯穿纳税筹划理念,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纳税筹划活动。

2.战术层面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

企业战术层面而言,纳税筹划主要考虑涉税风险及税收负担。

(1)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选择权,同时会计准则与税务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为企业提供了税收筹划的空间。但从企业税务筹划战术层面考虑,它必须具有合法性,即税收筹划必须在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意图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企业集团不仅不能获取纳税筹划收益,相反还可能因其行为违背法律规定而使企业遭受诸如罚款的损失。

(2)由于已经将纳税筹划定义在合法的范围内,从理论上说一般不涉及纳税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具体的纳税筹划活动稍有不慎,也可能涉及纳税风险。

(3)从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过分注重税负的降低,可能引发税务机关的重点关注,最后导致经营环境恶化,如果不重视某些非税务风险,就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3.技术层面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

技术层面而言,主要在于关注具体的税收法规、税务政策、会计政策,一般可从如下角度进行筹划:如基于不同税制的纳税筹划、基于资金时间价值的纳税筹划、基于折旧年限的纳税筹划、巧用固定资产修理支出与改良支出进行纳税筹划等。

四、企业集团固定资产折旧分层次纳税筹划具体操作方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跨国企业、企业集团的出现,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共同体的提出,使得纳税筹划越来越成为企业集团的重要财务管理活动。而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提升、资金占用额加大及企业集团管理模式的创新,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分层次进行势在必行。下面从集团公司、子公司及企业财税部门入手,分层次对企业集团战略、战术及技术层面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1.集团层面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

集团层面,必须从集团整体出发,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企业预算、决算、业绩考核、盈利预期、资本运作、社会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固定资产纳税筹划。一是密切关注国家发展政策、方向,对相关产业、行业政策深入研究,并结合企业战略确定公司税务战略;二是关注税收法规及政策的出台,并对税收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对国家税务法规的走向进行预测;三是对全集团固定资产进行综合控制,并与企业集团会计政策及经营思路相联系,合理调配固定资产投资;四是企业的资本运作与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结合,从投资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五是建立税务政策及理论研究团队,并设置专人对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进行研究。

2.子公司层面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

子公司角度主要是税务风险控制及对税负的整体跟踪。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政策及税务政策进行合理设计及安排,通过财务及税务甚至是经营政策的协调安排,避免经营过程中的税务违法事件发生;二是要将内部控制切实建立起来,尤其强化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现在大多数企业重业务、重资金,将内部控制重点放在业务流程及资金流程上,对资产管理的观念需要逐步加强,以做好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工作。三是对接好税务部门,及时了解新的政策规定,并依据税务政策改变公司税务筹划方案。

3.企业财税部门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

企业财税部门是具体接触纳税申报、税款计算缴纳的单元,接触的东西具体而繁杂。从技术角度出发,企业财税部门应该在固定资产纳税筹划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熟悉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款计算、缴纳流程熟悉,避免因税款计算及缴纳失误影响企业税务评级;二是及时领会战略及战术层面的税务筹划思路,在执行过程中以企业战略为根本出发点;三是能根据具体的指令,运用税务知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筹划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固定资产是企业集团的重要资产,而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基本方式。如果企业因为固定资产折旧引发税务风险或者使得损耗的固定资产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偿,必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经过参考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在企业实务中的经验,笔者提出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的战略、战术及技术的说法,如果能对企业集团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有所裨益,便达到了笔者目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第一版.19~22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第一版.111~127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第一版.275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 税收优惠 多产业企业

一、引言

税务筹划是充分用足国家的纳税优惠政策,遵从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有限合法节税,使得企业在税法的保护下持续发展。近年来,税务筹划成为会计领域中非常热门的研究问题。不断有学者研究探讨,使得税务筹划从敏感到普遍,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单一的领域和角度研究的,关于涉及多产业的企业的税务筹划部分尚属匮乏,未能找到一个契合点,使得涉及多产业企业的税务得以妥善筹划。由于我国在税务筹划方面严重滞后,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占用了企业用于发展资金,导致企业的发展速度减缓,规模的扩大缓慢,直接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因此,税务筹划成为各个经济组织和个人的重要工作。

二、多产企业税务筹划及其特点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重在节约纳税支出,对事项进行计划,以现行税务法规为宗旨,在税法规范行为的前提下,为了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节约纳税支出,以实现更好的财务发展。

处理征纳关系需要税法来规范,税务筹划的范围也不能超出法律的规定,需要按照税务政策及相关规定来进行。合法性也是税务筹划的前提。税务筹划必须要在企业重大经济事项确定之前运作。税务筹划可以为企业节省的税收数量,节省下的这些税收,可以让企业有更多的净利润来扩大规模,最终为国家的经济繁荣作出贡献。这也是税务筹划对国家,对企业的意义所在。

三、多产企业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多产业企业存在重复缴税问题

对于多产业企业来说,经营行业的多样性是其一大特点,虽然经过多年的呼吁,增值税终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解决了生产型固定资产的重复缴税,而营业税,除了有文件、有规定可扣费用之外,其他的均要重复纳税。仅有少数有专门文件规定的行业或者业务可以有扣减,例如运输业、建筑业等,而对于其他话语权有限的弱势行业,则只能承受重复征税。这种状况,对于多产业企业的发展,增强经济活力,是一大负面因素。

(二)多产业企业存在从高计税问题

在多产业的经济活动当中,纳税人从事营业税的应税项目,并不仅仅只有一个主营业务,可能会同时出现多项应税项目。可以看到在分立核算、选择合适经营地点还有选择合适经营方向的三个部分中,分立核算部分主要是利用税率差异,将不同税率的项目分开核算,以避免从高计税问题;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部分主要利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差异而引起的税率差异,形成同业不同率的现象,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地点经营可以有效的节约纳税;选择合适经营方向部分主要利用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产业会给予税收优惠,使得企业节约纳税,给企业更大的发展机会。

四、加强多产企业税务筹划的对策

(一)混合经营下采用分立

由于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存在的制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纳税人进行筹划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思路,即通过适当转变自身涉税事项的税收属性,改变涉税事项的应税税种或税目,进而适用对自身最为有利的税收政策,达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决定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以减轻企业的税负。

如果企业除了娱乐项目还同时经营饮食,旅店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将所有收入都并入营业额,而要注意将饮食和旅店服务业务的营业额与其他娱乐收入分别核算。综合考虑,企业应将其餐饮服务以及客房旅店和KTV娱乐项目分开注册成独立核算的企业。并且客人消费结束后,分别开具专用发票,分别注明为KTV的包房费或者是餐费、旅店等。

(二)企业扩张时新公司地点的选择

如果公司决定扩大企业,准备在其他城市建立项目,准备开设一家量贩式KTV、一家游戏厅和一家综合游乐场,因为管理人员有限,所以这些项目需要设立在同一个城市。根据之前税务筹划的经验,决定将三间分立,分别核算,不统一核算。在我国由于所有制结构、税收征管到位程度以及各地税收优惠政策等的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经济发展的侧重点的不同,地区的优势的不同,产业的优势的不同,从而导致同一行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税负也有差异。因此,在前期投入和预期收入以及日常费用都将接近的情况下,利用税负的地区差异,选择税负较低的地区发展,可以为多产业企业节约纳税,从而为企业积累更多资本以用于以后的扩大和发展。

(三)产业转型时企业朝向高新产业拓展

经过多年的资本积累,A企业已经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管理人才,希望向新产业发展,预期经营二十年。税收优惠是税制设计的重要环节,国家为了实现税收调节功能,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加工出口等低级技术含量的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希望有高新技术的研发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转型。因此国家鼓励高新企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利用这一点,企业发展高新产业将很大程度上节约纳税。

参考文献

[1]李团团.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10):22-24.

[2]程再荣.企业税务筹划的基本思想和具体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19-21[11].

第6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08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the power enterprise tax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a lot. Tax reduction and tax preferential policy of tax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Huadian Laizhou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as an example of power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tax law tax planning to do a new discussion.

Keywords: enterprise income tax; tax planning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中图分类号:DF4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电力企业税务筹划的背景

从2008 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开始正式实施,税法制定的目标是公平税负、公平竞争,保证国家财政的完成,用税收调节手段促进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作为各地的重点税源单位,这必将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与原有税法相比,新税法最大的一个改变是实行了两税合并,核心内容就是税率。根据草案,统一后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将实行20 %的照顾性税率。其目的在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根据测算,在现行税收政策下,扣除税收优惠后,内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税负平均为25 %左右,而外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税负平均仅12 %左右。对电力行业来说,由于电力企业暂不对外开放,都是内资企业,发电企业中除少数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内资企业,所以对电力行业来说,新税法的实施将显著降低整个行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

与以往的税法相比,新税法还确立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这种税收优惠的产业倾向,对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电力企业来说,提供了新的税务筹划空间。

二、完善我国电力企业税务筹划的具体构想

(一) 工薪扣除办法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对于工资支出,税法在税前扣除政策的调整上,对于工资、捐赠、研发费用及广告费作了更加宽松的规定,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人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由于税法规定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要据实扣除,因此应付职工薪酬只能按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合理预计,并做好纳税调整,准确核算因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金额。电力企业可考虑适当提高工人工资,给职工的伙食补贴改为提供就餐机会,适当开办职工医疗健身保证费,建立职工教育基金,由于这些费用由于可以在成本中列支,所以能够帮企业减少税负。

税法还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 %加计扣除,电力企业本身背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所以对于企业内技术性不强,对身体条件要求不高的岗位,可以适当安排残疾人就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薪金扣除,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工会等相关部门对此应予以统计,并向税务部门提交有关资料。

(二) 资产的税务处理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1.利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进行避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所得税是避税筹划的重点。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目,但资产的计价几乎不具有弹性。就是说,纳税人很难在这方面做避税筹划的文章。而固定资产折旧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折旧年限。客观地讲,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成份,为避税筹划提供了可能。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新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电力设备的技术发展进步很快,这时就可以利用税法规定进行加速折旧,递延缴纳所得税。

2.利用坏账损失处理进行避税筹划

税法规定,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和商品削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建立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按当期实际发生额进行扣除。采用备抵法可以增加当期扣除项目,降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使两种方法计算的应交纳所得税数额是一致的,但备抵法将应纳税款滞后,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三) 特别纳税调整办法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所做的大的调整之一,是专门设了一章有关反避税内容的规定,即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将以往主要针对外资企业的反避税措施延伸到了内资企业。新税法所做的特别纳税调整,对企业的纳税筹划产生了两方面重要影响,1 原来所用的常规避税方法在缩小,2 纳税筹划的风险和压力在加大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和压力的加大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一般反避税条款涉及的不可预知性;二是避税非零成本的出现。

电力企业作为集团企业,其主业与三产业方面构成了关联方的关系,在以后的税务筹划中,它们之间业务往来的基础管理工作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三产业为主业提供商品及劳务时,其定价应合理。出售给子公司的电价应合理,如果出售电价低于购电成本,应有合理的解释,定价依据经得起调查。因为电价是政府管制,而且存在不同用电类别之间的交叉补贴,在制定综合电价时各类别的电量比例要求真实、可靠。

在此可以积极运用“预约定价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成本。预约定价制的实质是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是否符合正常交易标准而实施的事前判定,对节约纳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避税非零成本的出现,企业能否按时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的资料,还将影响企业的切身利益。税法规定,当企业因被税务机关实施特别纳税调整并要求补缴税款时,如果企业已按税法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供了有关资料的,可仅按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不再加计5个百分点。可见,主业加强与三产业业务往来的基础管理工作,对改善电力企业的纳税筹划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税收优惠政策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新税法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电力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其收益应当进行重新的合理核算,以更好的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2. 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新税法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 %的优惠税率,这是新税法保留的唯一一个低税率税收优惠,并将这一低税率优惠扩大到全国范围。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如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争取税收优惠是再投资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从税收角度出发,电力企业主业应重点考虑投资利用新能源、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多经企业投资也应首先考虑上述领域,以便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节能、节水、环保的国产设备。长期以来,企业技术改造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一直为电力企业所普遍享受,新税法不仅保留了此项优惠政策,而且在范围上还有所扩大,将环保、节水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扩大到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这就为电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更大的税收筹划空间。

3.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税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在08 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明确指出,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壳皮生产的电力所产生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 %计入当年收入总额。

这个优惠政策的实施,为各个发电集团来说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税收筹划空间。发电企业新建电厂时,可以依附于各工业企业,综合利用工业企业的附属物发电。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发电的原料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纳税额,为企业节约更多的开支。

4. 西部地区所得税税收优惠过渡政策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原已享受低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给予了5 年过渡期照顾。享受过渡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把利润提前到减免期。具体措施有:提前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把费用分摊到以后,如将广告费后延、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将计算的折旧递延到以后纳税年度扣除、将研发费用尽量计入无形资产递延到以后纳税年度摊销等。

电力作为一种具有明显的公用事业性质的、特殊的商品和服务,它的普遍服务的功能十分突出。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尤其是在厂网分开后的电网经营企业,提供电力普遍服务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满足社会效益目标的前提下,再来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只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我们要避免为节税而破坏企业的正常发展行为,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税收筹在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服从于电力企业经营战略和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原则,以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 王振川. 浅谈企业所得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J]. 西安社会科学. 2009(03)

第7篇

关键词:税务管理;创新措施;税务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企业的税务管理是合法的利用税收政策,减少企业的纳税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管理与偷税、漏税不同的是它本身是合法、合理的行为。在外国,企业通过税务专家研究税收政策来减少纳税。当前背景下,税收在逐年增加,企业加强税务管理能够将企业的税收成本降低。

一、税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现代企业税务管理目标。首先,纳税。企业根据税法之规定,在税收法律和相关法规基础上,保障税款的及时上缴与足额上缴,使企业在税法的背景下快速发展。其次,规避税险。包括规避处罚风险和规避遵从税法成本风险两个方面;最后,税务筹划。指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二)现代企业税务管理体系的组成。首先,应当立足企业实际,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税务管理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企业税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现代化税务管理模式,以实现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设立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在做好企业涉税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及时、准确的建立获取税收信息数据的有效渠道、采取动态的管理模式把握宏观经济动向,为企业决策的做出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这是构建现代化企业税务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税务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现状

(一)税务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观念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企业人员对税务管理认识不够深刻,企业的税务人员对税法以及关于税务的法规认识不足,往往会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和限制。而有些企业在缴纳税务的过程中投机取巧,往往被判定为漏税、偷税,因而受到处罚,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税务成本。

(二)税务筹划与管理相混淆。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将税务筹划与税务管理相混淆,税务筹划只是税务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企业将税务筹划当做是税务管理,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并没有完成税务管理,这就忽视了税务管理所具有的协调及预测作用,只是将某个方面的税收降低,却并没有整体的减少企业的税收。

(三)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不高。企业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没有将税务管理提升到一定的地位,对税务管理的意识非常淡薄,总是想尽方法的晚交税,少交税,将纳税当做是企业的负担。这样就增大了企业税务风险,如果经历税务稽查,企业的名誉形象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令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税务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我国企业虽然注重建立以降低税负为目标的税收筹划体系,但用于构建适合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企业税务战略和管理体系还尚未到普遍重视。近年来,一些企业已经注意高效率、专业化的企业税务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企业税务管理应该和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相互契合,在降低税收的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企业纳税风险,提高财务业绩,并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提供支持。

三、税务创新策略及分析

(一)税务筹划。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就是税务筹划,企业税务管理的其他活动都是为了税务筹划能够更好的完成。税务筹划是事前的行为,税务筹划的本身具有预见性以及长期性的,但是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发生新的变化。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是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防范以及避免风险,争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税务筹划要合法合理。企业的税务筹划决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企业的税务筹划必须合法。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对税法以及税收相关的法规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合法的前提下设计税务筹划的方案。成本―效益的原则。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税务筹划同样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企业带去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税务筹划也需要费用。税务筹划可以为企业减轻税务负担,同时,税务筹划也需要企业支付与之相关的费用。企业在聘请相关机构或自己组织人员进行税务筹划时都会产生一定费用。企业的税务筹划应该是在多种税收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交税最少的方案未必会是最优的方案,这种方案也可能会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总体降低。

(二)加强税务管理。1.建立完善的体系,聘请有经验的税务顾问,成立管理部门。在税务系统越来越复杂,税法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单独依靠会计是不能完成企业的税务管理的需求的。税务系统越来越复杂,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这就需要企业向有关的税务中介部门进行请教,税务中介部门对于税收政策的把握非常准确,对于收税的经验较丰富,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聘请这些专业的人员作为企业的税务咨询,能够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的水平。企业成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聘请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企业建立自查的制度。企业应建立自查的制度以及成立自查的机构,定期的对企业的纳税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企业的税务风险降低。同时,企业对税务计算的方面也要了解,检查在计算时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另外,企业的税务申报是否及时,是否异常也需要检查。自查的意义是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税务管理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总结:税收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企业税务管理现状、税务管理体系构建中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的构建企业税务管理系统和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

从目前我国税收筹划的实践看,纳税人及税务机构普遍认为只要进行税收筹划就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增加税收收益,很少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问题。也就是说,税收筹划风险并未引起税务机构的足够重视。为此,本文试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税收筹划风险,谈几点看法。

一、健全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体系

(一)提高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税务机构要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立足于事先防范。在接受委托时,要告知委托人(纳税人)税收筹划必须合法,只能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不能对其期望过高;要向委托人说明税收筹划的潜在风险,并在委托合同中就有关风险问题签署具体条款,对风险有一个事先约定,减少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在具体筹划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政策的综合运用,从多方位、多视角对所筹划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充分论证。

(二)建立税收筹划风险评估机制。要事先对税收筹划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客户要求是否合理、合法;客户对筹划的期望值是否过高;企业对筹划的依赖程度有多大;过去及当前企业经营状况如何,所处行业的景气度如何,行业的总趋势是否发生不良变化;以往企业纳税情况如何,是否对税务事项过分敏感,以前年度是否存在重大税务、审计问题;税务管理当局对该企业依法纳税诚信度的评价如何;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对筹划事项的熟练程度如何;等等。最后评估出一个较为客观的风险值,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委托,或决定如何进行筹划。

(三)建立完善的税收筹划质量控制体系。执业质量对中介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生死攸关,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更是如此。税务机构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对业务质量的三级复核制;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如技术标准部),依据统一标准,对所内各业务部门及下属分所、成员所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要制定税收筹划工作规程,对于具体的筹划项目要确立项目负责制,规定注册税务师与助理人员的工作分工、重要税收筹划文书的复核制、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审核等。要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事故等级,通过教育、解聘甚至机构调整等办法予以纠正。

(四)购买注册税务师职业保险。我国目前未规定实行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职业保险制度,仅在会计制度中规定按收入的10%提取职业风险准备金,这很难抵御日益增加的执业风险。鉴于税收筹划等事项的高风险性,税务机构可以购买职业保险,将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既是加强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可以提高社会信任度。

二、提高税收筹划执业水平

(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税收筹划人员业务素质。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是评价税收筹划执业风险的重要因素。注册税务师资格是税收筹划人员必须具备的执业资格。在此基础上,税收筹划人员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税收政策水平和对税收政策深层加工能力,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税务机构当务之急是加强人员培训,吸收和培养注册税务师,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制度和培训制度,充分挖掘人的潜力。要使执业人员除了精通法律、税收政策和会计外,还要通晓工商、金融、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客户的基本情况、涉税事项,筹划意图等,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资料的基础上,选准策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方案。

(二)建立完善的税收筹划系统。提高税收筹划水平,除了有优秀的人才外,还应有完善的税收筹划数据库和信息收集传递系统,使之能及时收集到准确的筹划信息,建立一套包括资料库、人才库、方案库、客户档案等在内的完善的筹划系统。

(三)及时、全面地掌握税收政策及其变动。税收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总是处于调整变化之中,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难度,甚至可以使企业税收筹划的节税目标招致失败。税收筹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税务机构进行税收筹划就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受化趋势,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政策,全面准确把握税收政策及其变动,从而避免和减少因税收政策把握不准而造成的筹划风险。

三、加强税务业的管理和自律

(一)制定注册税务师执业准则。到目前为止,我国税收行业尚未制定具体的注册税务师执业准则,面对日益加强的税收征管和稽查,一旦筹划被查出问题,注册税务师就必须承担因筹划失败而被追究的责任。税务业可以参照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尽快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注册税务师执业准则。

(二)规范税务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税务机构要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利**化程度,强化内部管理。脱钩改制的税务中介要独立面向市场,参与公平竞争,提高水平。要完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要及时调整或清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树立质量意识,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抵制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业信誉。

(三)加大对注册税务师行业自律。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实施同业复核制度,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力量。行业协会除履行服务、协调等职能外,重点是充实管理职能,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自律管理。对进入本行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资格预审,防止非执业人员从事执业活动,对执业质量进行检查督促,并对存在问题实行行业惩戒或提请政府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