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管理必修课

公共管理必修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5 17:13: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管理必修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管理必修课

第1篇

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加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全国首批8所高校获得了招收该专业学生的资格,目前,全国已有125所高等院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全国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关的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政府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改善和推进的重要领域。这就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为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合格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学科建设是基础和根基。基于此,本文拟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对专业发展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抛砖引玉,为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参考。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专业定位的差异化从专业发展看,不同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定位:(1)依托社会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部分高校依托社会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隶属于该校的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则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依托经济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些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高校,依托本校在经济学学科的优势,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框架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形成了专业特色,比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该校在金融保险领域的优势,实现了劳动保障学科与商业保险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则以劳动经济学专业为基础,推动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3)依托管理学学科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学科门类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点,因此,目前许多高校将该专业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比如西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亦强调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讨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4)依托公共卫生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我国许多医学类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比如东南大学(原南京铁道医学院)、海南医学院等。此类高校以医学为基础,侧重医疗保险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2、课程设置的一致性与特色化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较晚,国外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科提供借鉴参考(据笔者了解,国外高校一般不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课程和研究内容分散在公共管理、社会政策、金融保险等学科),各高校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完善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专业要求。2005年6月18日至2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上,与会高校代表就落实公共管理大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小平台核心课程、本专业学科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专业教材使用与建设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年11月,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下成立了社会保障教学指导委员会,目的在于集合全国劳动保障专家,规范和推动学科的科学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劳动保障专业人才。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目前,各高校在专业平台课的设置上,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公共管理大平台课和专业小平台课:公共管理大平台课主要有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等;专业小平台课程主要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等。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也基于学科的基本要求,开设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办学力量、学校的定位、师资的学术和教育背景不同,他们对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认识和安排各具特色,仍未形成一个符合学科要求的基本标准和规范。(2)专业选修课特色化明显,就业方向多元化。由于各高校专业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学科归属等的影响,虽然在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差异较大。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课程设置上更加偏重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开设了大量的此类课程供学生选修:职业安全与卫生、招聘与人员配置、劳动与职业社会学、劳动政策分析、人口管理、薪酬管理等课程。这与该校的劳动保障学科依托劳动科学发展而来的历史相契合,该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也偏向人力资源管理。而有些高校则更加偏重与金融保险方向的嫁接,比如浙江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风险管理方向和社会保障方向,尤其是前者开设了大量的金融保险方面的课程:金融学、保险学、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投资学、风险管理等;此外,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也比较类似。此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金融保险企业。(3)理论性与应用性及其实现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需要而产生的一个学科,从一开始就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因此,应用性是该学科的重要特征。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需要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理论体系的搭建也是学科的客观要求。如何实现学科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效结合是学科发展中必须给予积极回应的重要课题。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也通过组织社会调查、第二课堂、参观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的学校通过社会保障教学软件的模拟增强学生对于业务流程的了解。但总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组织和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的交叉性专业

由于各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脱胎于不同的基础学科,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这虽然有利于各高校突出特色,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策略。但是,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对学科属性有一致认识基础上的差异化和特色化,而不是在学科属性定位不清情况下的自我发展。目前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这也成为目前我国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现状的一个有力注脚。理论上,一个学科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是学科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建立学科体系的基础,因为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内容的涵盖范围总是围绕研究对象来设计和确定的。笔者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实现资源的再分配,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1、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性的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学与劳动保障专业关系密切。但是,二者的研究对象也存在差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坚持问题导向,强调通过对社会问题产生根源的剖析,探索应对之策;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它不仅研究社会问题及有问题的社会现象,也研究一般社会现象,更要研究社会规律,关注宏观社会现象。

2、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科,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轴。而劳动与社会保障强调的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来协调好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其核心是分配问题。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强调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通过资源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在资源分配机制的选择和分配过程则要体现效率原则,将有限的资源高效的配置到最能促进帕累托改进的社会成员。因此,二者的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

3、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被进一步划分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而劳动保障专业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公共管理是研究公共组织如何利用公共权力满足公共利益的过程,这就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和分配机制的确立等根本问题。这与劳动保障专业的研究对象具有一致性。因此,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是符合学科属性的,是科学合理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应定位于公共管理,而其他学科则为专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比如,社会保障从经济保障的范畴讲,涉及到资金的筹集、分配、日常管理等环节,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及其分配机制,这需要通过公共决策过程确定和规范,从而保障各环节目标的实现,这显然是公共管理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在资金的日常管理等环节上,应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实现资金的价值,比如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但这些技术性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

第2篇

公共管理类专业从西方引入以来,在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的产生和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广东,目前有多所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公共管理类的多个专业,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政策、教育经济管理等专业,其中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为主要代表。广东省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如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每年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新生占到本校招生人数5-10%的比例。但是由于当前“公共部门”逢进必考的准入规则,使得公共管理类专业(下简称“公管类”)学生就业时专业匹配性较低,学科的专业性受到公众质疑。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论文为了研究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首先在30名近三年毕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预试,对30份回收问卷进行了有效信息分析后,结合对专家的咨询,笔者对问卷稍作修改,随后在广东省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五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近三年来的毕业生中随机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6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98%;其中男生151人,女生435人;其中2012届192人,2013届194人,2014届200人;选择继续深造和还未找到工作的共8人,4人还在实习阶段,其余574人全部稳定就业,就业率达98%。统计方法利用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本类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毕业生的主观感受,另一个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应用状况。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后对本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之间契合度的态度来看,80.37%的被调查者认为本类专业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有点脱节或者很脱节,只有19.62%的被调查者认为两者较契合,而认为两者很契合的人数为0。这反映了在毕业生的主观感受上,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本类专业的素质要求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这说明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是不相符合的。2.各行业的毕业生对公管类专业课知识的认知态度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有70%左右集中在企业,而金融机构占16.21%,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大约各占5%。另外,极少数通过自由职业和其他情况实现就业,或就业失败。总体上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进入企业和金融机构,反映了学生就业与本类专业的相关性不够强。与从事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毕业生相比,从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对理论性较强的“公共政策分析”和“行政管理学”的专业知识认同度较高,而92.86%从事企业的毕业生认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没有提供实际工作技能,从事公务员的毕业生占到了该类的41.38%。3.毕业生在工作中应用专业课知识的态度总的来说,毕业生对专业课知识实际应用的态度体现在课程性质上,实践性或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其专业知识应用也得到认可,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专业知识应用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中“实践机会较少”、“各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和“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有着较为集中的态度反映。数据显示,各类行业中,超过54%的毕业生认为公共管理类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包括了以上三点。这说明了从毕业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着“实践机会较少”、“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和“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同时,有超过30%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课时安排不足”、“专业课数量不足”和“对学生思维培养不够”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也说明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课时数量、专业课数量不足的问题,以及注意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4.毕业生对提高就业率的途径的选择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途径选择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上,占了总填写次数的58.62%,其次是教学质量,占到了20.2%。这说明了对于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提高部分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就业率的主要途径,这反映了毕业生对实践能力的看重。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3篇

一、公共管理学科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基本都是以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这种培养目标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过于宏观、模糊,缺少专业特色的可辨别性。公共管理为一级学科,应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大类的显著特征,其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具体指出本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什么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而谈。2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公共管理学科是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综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秘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学科。这既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大优势,同时该优势也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自己的特色。另外,受专业教师学历背景的影响,不同学校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设置或偏政治学或偏经济学或偏管理学,课程设置之间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和有效的融合。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什么都学了,但什么也没学到。3实践教学不够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是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当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实践课程设置不够,课堂讲授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考核方式偏重于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学生实践能力很难考核。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大多以课程实习为主,且各种实习安排趋于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最后的毕业综合实习因为教师、学生不够重视也没有在学生应聘工作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是1998年新开设的专业之一,到现在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专业发展迅速,但师资队伍素质仍有待提高。该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及研究方向转过来的,其自身的公共管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另外,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必要的工作经历,尤其是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导致教师在授课时理论性过强。同时,相对于技术型学科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总体缺乏“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在实践环节当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5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加上社会上对纯文科的专业普遍存在着轻视的情绪,认为文科专业具有“万金油”的作用,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因此,公共管理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也受到了轻视,就业比较困难。公共管理类的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大多比较消极和迷茫,尤其是在确定就业方向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随波逐流,难以实现其就业需求。总体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毕业生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而言,其就业难度要大得多。

二、公共管理本科教学改革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为实现这“四个坚持”,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设想。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骨干队伍”,推进合力育人,持之以恒。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鼓励教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总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经验,教育引导各专业课教师深入发掘蕴含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知识传授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重点群体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三,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关心经济困难学生,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第四,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吸引力,增强与学生网上对话的意识和能力。第五,要着力打造骨干队伍,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提升全体教师师德水平。2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育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入手,改变传统观念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误解,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公共性非常强的领域,要求从事这一领域的人才需要有很强的公共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公共服务理念,这也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该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注重专业应用性观念的传授,让学生对专业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其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另外,在教师科研上,学校和政府应大力支持结合地方发展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老师在进行项目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项目所取得的成绩,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专业的实用性。3科学设定本科生培养目标,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为实现教育改革战略的主题之一“以人为本”,笔者认为:①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要科学设定,不宜要求过高。本科生属于初级人才,主要是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不宜过深,多学基础知识,少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多学概论,少学理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出单一的“就业型”或“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将“就业型”、“学术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重能力、强应用,以应用创新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②改革按大类招生,实行按共管理学科专业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在学科内自由选择专业。当前,武汉大学等学校已实现了按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本科三年级时允许学生在专业大类内自由选择专业。4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1)要完善课程体系。首先,要打破因师设课的做法,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为理念,采用“基础平台+选修模块”的结构,在专业理论课和基础课的前提下,设置多样化的、不同模块的专业选修课,尤其要加强实践类选修课的开设,并给学生提供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的机会,培养其综合能力。其次,要求淡化专业与专业边界相结合,即淡化专业是需要的,但专业之间必须有个边界。这就要求既要突出公共管理大类专业的特色,同时,各二级学科应在更具体的领域凸显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课程设置要精。专业必修课不宜设得过多,一般控制在5~6门左右,其他均设为选修课,给予学生更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空间。(2)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首先要进一步把相对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起来,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学院应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和素质较高、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城乡基层政府组织、街道社区及企事业单位,担任主管助理职务,与他们相互学习,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共建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学院还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管理专家、学者来学校作报告或担任兼职教授,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力促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其次,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校内的实践,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5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设想如下:①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排解学生在学习、个人发展等问题上的困难。②正确处理好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本科阶段是基础,只有本科阶段培养好了,研究生阶段才能培养出精品。另外,在高校应始终坚持教学为主,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因为大学毕竟不是研究院。③要选好教材,并加强精品教材、核心教材的建设。④要把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好。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复合型人才,厚基础、宽口径,而不是在某一狭窄领域的拔尖创新,重点培养本科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以加强本科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6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学水平来自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现代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的培训,安排教师出国交流、访学,并将专业骨干教师安排到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使得每个教师都能通过多途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三是聘请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充实现有的师资伍。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高校与所在地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聘请长期在一线党政机关工作的领导干部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把他们的经验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能力。四是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打分、督导、教学评估相结合。在评估环节中,将学校现有的监控、评估机制与用人单位的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责任制建立起来;要求加大听课、检查的力度,将听课、检查制度常规化和随机化,避免仅在学期初和期中进行听课、检查的现象;要加大对任课教师奖惩的力度,重奖轻罚,即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作者:薛惠元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第4篇

关键词:广东省;高校;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广东省高校从2013年开始推进大类分流培养模式。据统计,目前省内实行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的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所高校,其他63所本科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暂未实施大类分流培养模式。诚然,该培养模式有较大优越性;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逐步理顺和解决。

一、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

广东四所高校采取了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二级学院范围内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然而,它们对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所涉及的专业、分流时点、考核方式、成班规模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体现出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

(一)大类涵盖的专业不尽相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9年)》规定: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五个基本专业和“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四个特设专业[1],一共包含9个具体专业。四所高校都以公共管理大类进行招生,但是,大类招生涉及的专业不尽相同。中山大学包括行政管理和“政治与行政学”两个专业;华南师范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三个专业;华南农业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三个专业。从大类招生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归属来看,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所涵盖的大类专业,均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而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所涉及的大类专业,跨越了一级学科,并不完全属于公共管理大类范围。中山大学的政治与行政学专业隶属于一级学科政治学,授予法学学位;而隶属于公共管理大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却没有纳入进来。华南师范大学的管理科学专业隶属于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可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见表1。

(二)分流时点和考核方式不尽相同从分流时点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行“1+3”模式,亦即学院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完成大类分流的宣传、动员、申报、审核和公示等各个环节,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即分流到新的专业接受学习;华南师范大学实行“1.5+2.5”模式,学院在大二第一学期完成所有分流工作,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到新专业接受学习;华南农业大学实行的“2+2”模式。三种分流时点最长与最短之间相隔一年。从考核方式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其中,华南师范大学规定:勷勤班、综合班、国学班三个班的学生可以任选专业,不受班级基础人数规模限制;对其他学生则采取“遵循志愿+前三学期全部成绩+综合得分(包括奖励得分、违纪扣分)”原则进行考核遴选分班;华南农业大学根据“遵循志愿,高考成绩(占比20%)、第一学年平均成绩(占比80%)、奖惩得分(不超过10分)”原则进行遴选考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根据“遵循志愿、第一学期学分基点”进行遴选分班。

(三)成班规模和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从成班规模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山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分流培养只设定了专业基础人数下限,不设上限;华南师范大学设定专业基础人数(允许10%上浮数);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明确设定专业基础人数,不允许上下浮动。从具体培养模式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山大学通过大类分流落实到具体专业之后,在专业基础上再进行分方向培养。如行政管理专业在专业选修课细分为公共行政模块(模块一)、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模块(模块二)、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模块三)。而其他三所高校,通过大类分流之后,实行专业培养模式。

二、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现状反思

(一)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两个环节存在内在矛盾。虽然,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招生入口环节淡化了专业身份;但是,从毕业出口环节来看,《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第十一条规定:学士学位应按学科门类或专业学位类别授予[2]。培养单位在学生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上面仍然要注明具体专业,而不是体现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这说明,学生以公共管理大类招进来之后,还得细分到不同专业,按专业进行培养。大类分流培养模式在招生入口环节没有将学生细化到具体专业,并不意味着录取进来的大学生不需要细分专业,只是延缓了分专业的时间和流程而已。

(二)高考志愿与分流志愿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高考志愿与分流志愿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如果按照专业招生,高分段考生只要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感兴趣的话,在招生环节就可以挑选专业,并顺利录取。但是,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入口环节体现不出具体专业,导致他们无法在录取环节实现自身志愿。一旦到了分流选专业阶段,由于各个高校分流考核遴选指标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很有可能导致高分段学生在大类分流遴选过程中无法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分段学生的积极性。

(三)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选择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在公共管理九大专业中,有些专业相对热门,而有些专业相对冷门。倘若由学生自愿选择,很有可能出现热门专业选择人数过多、冷门专业选择人数偏少甚至无人选择的现象。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四所高校在大类分流遴选阶段都设置了专业人数下限或基础人数,以确保各个专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就读学生。如果不设下限或基础人数的话,部分冷门专业很有可能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局面。根据《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规定:已获得学士学位授权的专业停止招生五年以上的,视为自动放弃授权,恢复招生的须按照新增本科专业重新申请学士学位授权[2]。如果专业一旦被撤销,则牵扯出师资重新配置、专业在读学生学位授予等系列问题。

(四)分流培养与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设置和学分制改革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矛盾。第一,在师资配置方面,由于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之间的选择人数差异较大,热门专业报考的学生较多,分流人数也居多。这意味着热门专业教师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很多其他专业的教师要转行到热门专业任教。这就打破了之前按专业所配置的师资力量结构。冷门专业师资的调整和配置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第二,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高校的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三者所需修读的学分比重过大,超过了毕业总学分的80%,专业选修课修读学分的预留空间不足20%。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选课的权限。因而,如何开设多样化的专业选修模块和课程,尽可能契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成为摆在分流培养面前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第三,在学分制改革方面,学分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局限于数字化管理层面,跨专业跨学院选修学分的模块和功能并未健全完善,这严重制约了分流培养的深入推进。

(五)分流培养与配套制度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遴选制度、导师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亟待健全完善的环节。第一,在分流遴选制度方面,如何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遴选制度,让学生能够尽可能选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是大类分流培养的首要前提。从我省四所高校公共管理类分流遴选办法的实施效果来看,教师和学生对各自学校遴选办法存在较大争议,认为都急需健全完善。第二,在导师制度方面,班级导师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导师指导学生的内容、范围、数量和频次等要求缺乏明确界定;导师对学生在学业、科研、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效果不够充分,不够及时。第三,在学生管理方面,由于分流到新专业的时间是大学第3-5学期;而学生住宿是新生报到时就已经按专业安排好了。分流之后,学校原则上不会再重新调整学生宿舍,不同专业学生混居在一起,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理顺好招生入口与分流志愿之间的张力高考志愿与分流志愿之间的矛盾,说到底,根源于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之间的内在张力。从以下两个层面妥善处理好招生入口与分流志愿之间的内在矛盾关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一,赋予高分段考生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倘若不按大类而是按专业招生的话,高分段高考生在招生入口环节就有机会选择到心仪专业。对高分段学生而言,大类招生模式剥夺了他们在招生入口选择专业的权利。如果高分段学生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笔者建议,各个高校可以尝试设定一定比例,赋予符合比例范围内的高分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第二,将高考分数纳入专业分流综合考评指标,并赋予一定权重。这既兼顾了高分段学生在招生入口环节的优势,又考虑到了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

(二)拿捏好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之间的分寸不论是专业停招还是专业被撤销,都将引发系列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讲,在大类分流的时候,高校要拿捏好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偏好之间的恰当分寸。如有可能,要尽量保存原有专业,不宜轻易停招或撤销某一专业。任何专业既然存在,就有其内在合理性,不同专业,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另外,专业停招或撤销之后,原专业的任课教师就面临着转专业或转岗。他们不仅面临着承担新课的巨大压力,而且科研方向也可能需要转型。这势必对这些专任教师的成长带来较大压力。有学者指出:教师的知识背景和教学机制是学科化的。由学科变成大类对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几乎不具有意义,按大类招收的学生与按学科教学的教师之间会产生对接的困难[3]。所以,在大类分流阶段对不同专业设置一定的基础人数,是很有必要的。甚至,可以允许在基础人数的范围内设置一定的上浮空间。至于基础人数基数到底设置为多少,则需要各个高校根据本校实情而定。

第5篇

关键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改革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横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涉领域甚宽,而作为体育类院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不可能囊括所有。要使专业发展有特色、人才培养有前途,必须细化专业培养方向,集中资源抓住重点,做出特色,做出亮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目前专业竞争力,同时可考虑适量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交叉性专业,如城市与城市社区管理方向,社区体育管理方向等。

一、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的新专业。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早已有超过600所的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但是有关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一些问题甚至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

郑大体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于2003年,当时隶属于社会体育系。2008年3月学院成立体育新闻与管理系,开设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运动训练学三个专业,下设新闻与管理两个教研室,目前共有15名教职员工和678名学生。200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社会体育系划拨至体育新闻与管理系,任课教师主要来自管理教研室,截止2009年10月共有教师七人,其中副教授一人,讲师两人,助教四人,教师专业领域主要为管理、会计和经济学等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体育领域、公共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及本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体,追求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设置了体育管理一个方向,该方向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61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含教育实践环节)11分,限制性选修课32学分,任意选修课10学分。其中必修课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体育理论与实践。

二、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成立时间较短的教学单位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结构无论从年龄、学历、专业和职称上还是较为合理的。但是随着学院和系部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教师的绝对数量和研究的专业领域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了。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尤为不足。目前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多是从别的或相近专业转过来,知识结构不合理,由此还造成科研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专业教材的建设,很难对教学形成强有利的支撑。

(二)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1.培养模式单一

专业的设置应该是基于社会实践需要的,其办学规模、专业方向等必须与之相适应。就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看,突出问题是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人才实际需求相互脱节,专业特色不明显。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看,一段时间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毕业生就业并无竞争优势。一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及事业单位面临改革,此类人才需求极为有限;二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制约着公共事业的发展,短时间很难解决;三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并无优先权;四是目前研究生目录中未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面临着与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不平等竞争局面。

2.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建设上,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各高校办学方向都不十分明确,基本上是依托于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如师范院校依托于教育系,医学院依托于卫生管理,体育学院则依托于体育管理等。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只有体育管理一个方向,课程设置上虽然有所体现,如开设了体育管理学、体育营销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体育经济学和体育经纪人等五门相关课程。但是从实际教学上来看,由于任课教师的专业领域大多不是体育,在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和强调体育特色。致使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上各个学科都有所涉及,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模块共19门课,包括数学、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数个学科,但每门学科都不深入,只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层面,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而正是由于专业特色不突出,致使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模糊,不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定位,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方向和改革对策探讨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211高校突显研究型,重视研究型教学和科研,省内如郑州大学基本上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上;而一般院校侧重应用型,教学贴近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定位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有所差异。如定位于应用型的院校在教学方式上除了理论教学外,还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由于郑大体院作为体育类院校,在研究型教学上并无优势,但可以在实践和实验教学上发掘潜力。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定位于应用型,利用学院在体育类教学的优势,充分挖掘实践教学的空间。

(二)实训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1.实训室建设。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室是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下,利用预先设置的软件或程序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使学生能够体验在真实环境中经营管理或者作出商业决策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学到的知识。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以在条件成熟时应尽快建立实训室。目前较为先进的实训系统有国际商贸综合实训、证券投资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沙盘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模拟企业实训、商务谈判实训、会计手工实训、银行业务实训和电子政务模拟实训等。由于实训软件费用较为昂贵,可分期分批购置,建立实训模块。第一批可先建立模拟企业实训室。

2.实习基地建设。应适时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利用体院在体育产业的优势,将实习基地建立在体育类企事业单位,如省体中心、健身连锁机构、体育用品零售企业等。为本科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实习时间。

(三)拓宽专业口径

从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体育院校看,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强调宽口径培养人才,尤其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为基础培养学生及安排相关课程设置。郑大体院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也要吸收这一有益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优势,拓宽专业口径,整合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体育和管理能力相统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统一的复合型人才。

导入“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工业大学自2002年初开始实施“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是在学校内打通二级学科的壁垒,从学校体育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培养具有体育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学、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同样授予他们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样,对公共管理专业有体育特长的优秀学生也可进行体育专项的重点培养,毕业时授予体育与管理的双学士学位。

(四)突出学科方向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横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涉领域甚宽,因此必须细化专业培养方向,集中资源抓住重点,做出特色。如财经类名校――中央财经大学就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设置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这两个方向。其他院校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选择了教育管理方向,河北经贸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均选择了物业开发与管理为方向。而体育类院校多数选择了体育管理方向。结合郑州区域交通商贸中心的地缘优势,郑大体院可开设城市管理方向。但与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从宏观层面培养复合性的城市管理人才不同,郑大体院可突出“城市社区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偏重于培养城市社区基层的管理人才,同时发挥体育院校的优势,突出培养学生在社区体育管理方面的能力,从而与其他体育类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精品课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人才引进”、不断引入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建立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政府或企业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官员和企业家为学生举办讲座。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从而提高本校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

2.注重教师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到兄弟院校做短期访问学者,增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达到提高教师水平的目的。

3.努力建设精品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然于2003年已经设立,但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还缺少建设精品课所需的专业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努力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根据目前情况可将管理学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在此基础上争取在2010-2011申报校级精品课程。以教研室主任为精品课建设负责人,并以其为主讲教师组建教学水平高、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的选用争取系列化并使用国家级的优秀教材;注重试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在3-4年完成。

四、结束语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开办的新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的管理人才.目前,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专业定位不太清晰、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课程设置较为混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郑大体院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地缘优势,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热门专业。

参考文献:

[1]颜军,陈家长,庞甲光等.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J].经济师,2008,(8).

第6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6-02

2001年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并于正式实施“元培计划”。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近年来施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的高校也逐渐增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三年来,学院多方论证、认真探索,先后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提出了“三课(课程、课堂、课业)”的培养要求,明晰了“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现开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4类专业,并设有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方向。这5个方向各自成系,即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5个方向均归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专业培养,目前逐渐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即:大一本导制、转专业,大二大类分流、大三专业引导、大四参与实践等时间序列人才培养流程。

一、一导转

一导转,即大一开始本导制、转专业。学院遵循大类培养重在培养的教育思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课程为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而尚不能接触专业课的现实情况,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同学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深入指导,逐步形成重学习、求进步、努力进取、志存高远的良好学风教风,学院经问卷调查和长期酝酿,决定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是城市学院为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院针对同学们的学习发展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本导的作用,对同学们答疑解惑,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发展引导,以利于学生尽早成材。学院本导制实行“1211计划”,要求本导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大学生活、科研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本导生每1月撰写并交给本导一份学习汇报,内容包括在学习、生活、科研、成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下一步学习计划及安排。本导每2月撰写并上交所在系一份本导工作表。各系每学期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会,并向学院教务办提交1份学期本导工作总结。学院每年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大会,对优秀本导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从实施效果来看,本导制有力推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也为转专业、大类分流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13年10月16日,为进一步督促本导工作,学院举行了本导工作学期交流会,各系代表教师和学生谈了自己参与本导制的体会和感受。本导对接后,根据学校安排,一般于每年3月开始转专业。所转对象为学年第一学期专业(方向)排名前30%(按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规定修读的必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所得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名额遵循四舍五入原则)的新生。基本流程包括学院报送计划、公示具有转专业资格学生名单、学校教务处公布转专业计划、学生提出申请、公布报名情况、考核选拔、资格复核、手续办理等事项。

二、二分流

二分流,即在大二(第三学期)实施大类专业分流。根据大类招生计划,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2011年秋季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先按专业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进入相应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既定计划,学院在2012年秋季针对2011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大类专业分流。自2012年10月12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起,到11月26日学院公布具体分流方案止,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平稳、顺利地把182名同学按照每班26人的规模专业分流为6个方向7个班级。其中150名同学被分流至第一志愿,一志愿分流比例达到82.42%。

1.成立领导小组,上线分流专栏。为确保按大类招生的182名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在2012年10月12日召开院务会,成立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领导工作小组并挂网公示。同时,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拟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对大类分流的原则、依据、模式、程序、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第一志愿优先、根据学分绩点成绩排序、学院综合统筹等分流方法和原则;挂出大类分流工作及时间安排表,详细明确了学院需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如安排分流、网站建设、举行集中推介会等,也具体安排了各系需完成工作清单如上报计划、上传材料、参加推介会、分别推介等内容,并挂网公示。根据既定时间表,学院要求各系在10月24日前把专业介绍材料提交学院,学院负责在网站建立大类分流专栏,以便同学们查阅、交流、询问、比较,充分认知各专业(方向),为具体分流工作进行前期充分准备。2012年10月31日,由学院组织安排5系在博学楼阶五教室进行了大类分流专业集中推介会。推介会由教学副院长主持,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区域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城市经济管理系教授等进行具体专业介绍。最后学院进行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

2.公布学分绩点,进行专业分流。在充分进行前期专业介绍沟通的基础上,学院教务办公室老师组织核算了182名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各系也申报了分流计划。学院于11月9日正式挂网公布了同学们的平均学分绩点、各专业(方向)分流招生计划和志愿调报表。要求同学们根据绩点成绩和招生计划,在11月18日前填报分流志愿表,并上交学院教务办公室。根据182名同学的分流志愿表,由学院院长助理召集各系系主任开了前期摸底会和专业分流院务会。23日公示分流结果。总的来看,学院有序推进分流工作。所有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所有制度、程序、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挂网公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分流的依据及条件进行。分流主要遵循第一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全院统筹调整、及时与同学沟通的工作方法。根据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由院班子讨论通过基本原则,各系负责人根据分流原则和计划共同协商、调整和确定班级规模,根据商定人数依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序并商调名额。名单确定后经学院院务会审定。由于工作较为细致扎实,分流工作实现了既考虑学生志愿方向又兼顾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机平衡,整个工作过程平稳有序,同学们没有发生过激矛盾和突发事件,教师们受到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为今后的分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三专引

三专引,即在大三开始专业引导。根据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同学学习完毕基础课、专业调整之后,学院统一安排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一门学生对应一位教师,开始专业指导教育。专业引导主要强调对所学专业基本概念的思考、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学院城市经济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突出强调发挥学院为在京部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优势,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等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以致用”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四实践

四实践,即要求学生在实际部门参与学习和工作实践。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5系各有对口政府部门,如行政管理系对应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工商局,土地资源管理系对应国土资源部、北京市国土局、城市经济管理系对应北京市市容市政管委、城管局等,学院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相继建立了30余个实习基地。因此,学院要求各系在大四时能够把同学们送到对口部门参加学习实践。例如,2013年6月28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召开了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实习生欢迎会,分局副局长、学院副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分局人教科科长主持,分局14个部门负责人和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2名学生参会。此次大学生实习活动,是丰台工商分局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共建“消费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简称“双基地”)活动的延续,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22名大学生分别在分局人教科、办公室、登记科、市场科、食品科、消保科、信息中心等14个部门实习。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广西教育,2012,(10).

第7篇

关键词:税收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特色;税收实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153-03

一、概述

中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众多社会经济主体对于税收学专业学生的庞大需求。税收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是近年来社会需求增长较快的一个新设专业,既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以及分析企业税务发展战略的能力,符合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税收学专业又被叫做税务专业,在国家教育部2012年9月最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税务专业改为税收学专业,专业代码为020202。目前全国共有52所高校开设税收学本科专业,其中上海共有6所学校开设,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海关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文将从这六所高校税收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入手,基于培养方案的视角来探究上海本科高校税收学专业的建设和学生培养情况。培养方案的修订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和基本依据,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工作、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和学位授予的主要依据。本科生的专业培养方案是对本科生进行规范化培养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和主要培养依据,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合理程度直接影响了本科生培养的质量。一般来说,培养方案应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修业年限(学制)、学分要求、学位、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内容。下面我们将主要从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两个核心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二、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四年的本科培养将学生塑造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目标应该是有一定标准的,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的定位、特色,以及对社会需求的把握,确定自己的培养规格和类型,因此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起着纲领性的作用,而培养要求、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等内容都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来安排。

上海财经大学与其他五所高校的区别。上海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研究型大学,211工程院校,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都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鉴于学校层次较高,上财要求学生具有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中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其他五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中都没有体现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各个学校对自身的定位不同,并不是每所学校都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其他五所学校都是偏重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满足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能的要求。其余五所上海市市属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各具特色。比较突出的是上海海关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关学院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的专业海关学校,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上海海关学院的税收学专业在经济、财政、财务的基础上强调了对关税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全国开设税收学专业的高校中,以关税方向为培养重点的并不多见。上海理工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应用型研究大学,也是开设税收学专业较晚的学校,依托于学校“制造业黄埔军校”的学科优势,突出了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经济领域中的工商和现代服务业。其次,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合并而成,税收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原上海金融学院的财税和公共管理学院,整合了原有会计专业的优势之后,强调了对财务会计技能的掌握。上海商学院是以商科专业为特色的院校,强调了对于高素质商科人才的培养,突出了税收实务操作的培养目标。上海政法学院是上海地区最晚开设税收学本科专业的学校,为了突出自身政法学院的特色,在培养目标的第一句中就强调了财税法的理论基础地位,税务工作在实践中往往与经济法、税法等法律法规联系紧密,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会使学生更加具有竞争力。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本科生培养的核心部分,本文选取了税收学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一个学校在专业培养方面的实力,开设专业课的多少,教师素质,开课质量都关系到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重点关注税收学专业课的开设情况,包括专业必修课的开课门数、专业选修课可选择的开课门数,以及每个学校所开设的特色课程。我们发现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多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均为14门,但是两所学校的情况不同。其中,上海财经大学不仅开设了较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可选门数也最多,达到了21门,这是因为,除去一般的专业课之外,还开展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个性化培养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个性化培养课程分为两类:拔尖型和创业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开设有不同的课程。对于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是能够继续进行深造,因此课程设置强调了对其学术能力的培养。对于创业型人才,要注重其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开设了市场调查与预测、创业学等对口课程。而上海海关学院则是由于设置了4门关务基础的必修课,进出口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原则和进出口通关实务,上海海关学院的特色课程主要是围绕进出口、国际贸易和关税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与其学校特色相一致,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关税相关知识,在税收学的关税方向表现突出。

除了上海财经大学,在其余5所市属高校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开设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选修课门数最多,为17门。而且这些课程都与税务的实际操作联系较为紧密,比如税务综合案例分析、还有税务欺诈与法务调查、企业涉税风险分析等课程既具有实用性,同时充满了趣味性,较多的选修课程可以提供给学生多样的选择性,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注重差异化教学。上海商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紧随其后,开设了16门选修课程,其次是上海理工大学开设有12门,这些选修课程都是以实务类课程为主,注重对税务实践,尤其是企业税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提升。

第8篇

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8年,在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中,结合我院特色,对岗位实习环节进行了探索,提出并实行了能力导向型的岗位实习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岗位实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包括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三大模块。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个模块内容都不相同,着重突出专业特色。前三年每年安排学生到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三次实习,并根据年级的升高,逐年增加专业综合实习的时间,用“岗位培养式”的实习方式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专业认识主要采取专题讲座、文献阅读的方式来实现,贯穿在整个岗位实习中。专业技能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是专业岗位实习的主体。

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岗位挂职助理方式完成。岗位实习以能力为导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把岗位实习作为学生专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之一,高度重视此环节的规范管理,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规范落实执行,强化管理保证效果;三年的岗位实习教学时间设计为28周,其中以专业认识为主的理论教学时间与以专业技能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的总学时比例约为1∶4,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时间,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以专业技能实习和综合岗位实践为主体,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岗位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实习和综合岗位实习两部分的总学时占岗位实习教学总学时数的一半以上,实习主要依托大学和集团下属的眼科医院等基地,在专业经费投入不足和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下,实现了人才的理论和实践共同培养,既大大节约了办学成本,又形成了实践教学不同环节的“合作力”。实习结束后,如果学生和实习单位双方认可,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实习岗位就业,实现“双赢”。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职业目标的调整,迅速弥补技能的缺失,提高了实践的效果。(3)突出“产学研”特色,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本院的实习单位既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潜在的就业部门,又是实习基地,一方面通过学生挂职锻炼、校内外教师联合培养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岗位实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检验了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协调能力,而这些也正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2构建完善的岗位实习教学模式的保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