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5 17:14: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 。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滞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而恰恰是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1.政府推动机制紊乱。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表明,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和驱动力量,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第二,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第三,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第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第五,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第六,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并不大,与我们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远。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4)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转贴于 (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效益驱动机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3)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政府参与职责。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搞好规划,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和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各个部门应彼此协调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使农业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2)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3)增强公众的参与责任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广大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定期有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通过参与,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使公众能把环境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营方式;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已被推进到市场配置资源、需求引导生产、质量决定效益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目标已从过去的追求产量、保障区域供给转为追求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已从过去的市场需求决定转为市场竞争决定,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了农业兴衰的决定因素。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成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农业的出路,关键在于增长方式的转换,最终取决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思维,用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尊重群众创新精神,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现行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经营方式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定义:1、农业经营方式指农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如手工生产、半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等。2、农业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如在体制改革前,中国的农业经营实行体制下的农业集体经营;在体制改革后,实行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经营。3、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经济单位经营的具体形式,如长年经营或季节经营等。
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就是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改变或变革
1978年改革后,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体制下的农业集体经营转变为现行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这一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优势逐渐递减,问题开始产生。
1、不利于规模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现行农业经营方式不能实现这一原则。
2、不利于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家庭分散经营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3、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很低,经营方式落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4、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改变农业产业弱质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格格不入的。
5、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在现行的农业经营方式下是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三、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路径分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从“统”和“分”两个层次提出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两个转变”的政策要求。在“分”的层次上,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在“统”的层次上,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1、稳妥推进规模化经营,促进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技术、信息服务及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这些规模经营主体倾斜,使其成为带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
2、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粗加工向现代精深加工转变。首先,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环节,培育和建立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辐射范围较广、带动能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致富农民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其次,把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行订单生产,实行保护价收购、垫付生产周转金、赊销生产资料等多种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关系,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不断向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延伸。
3、优化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促进分散经营农业向合作经营农业转变。在项目建设、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全方位扶持农民专业合作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引导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同时,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并逐步构建和完善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关键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途经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途经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7月6日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益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增加农民收入绝不是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件大事抓,要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点,使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在城乡关系上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城乡统筹发展仍然面临着极大的观念障碍:一是“重城轻农”观念的不自觉作祟。虽然我们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处理城乡关系的具体实践中,由于长期存在的“重城轻农”观念根深蒂固,就无意识地向城市倾斜,城市被放在优先发展地位,而农村的发展往往受到忽视;二是城乡统筹发展自然结果论。一部分人误把城乡统筹发展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自然结果,而没有正确理解城乡统筹发展是克服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消极坐等思想严重。观念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果不能够彻底打破这些传统观念和错误认识的羁绊,在制定政策上就会重新陷入城乡分割发展的老框框中去,原有的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就不可能根除,城乡统筹发展就无从谈起。
统筹兼顾是典型的政府行为,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为彻底解决农民收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给予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多关注,就像发展城市、发展工业一样发展农业,用经营城市、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下决心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仅要追求GDP的增长,更要关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府要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注重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努力建设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在农业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进一步提高农业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同时,要在WTO框架下,有效抗衡外来农业冲击,支持和保护好河南农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提升河南农业的竞争力。
二、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产生规模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农业的发展,小规模家庭经营弊端日益凸现,不仅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粮食商品率低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弱和缺乏吸纳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在动力等方面。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形成对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天然排斥,因为分散的小块土地经营不可能带来规模效益,农民在土地上投入越多亏损越大,成本与效益、投入与产出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农民在选择技术投入型或劳动投入型时往往偏重于劳动投入型,这极不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延缓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由此可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制度,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总面积为9,719.4万亩,土地流转面积为361.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土地流转涉及农产约106.7万户,占总农产的5.5%。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反租倒包、委托经营等8种。其中,转包最为流行,全省有118.6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32.9%,占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反租倒包和委托经营,均占15%;占比例最小的是土地入股,仅为1%。
当前,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突出问题是流转期限大部分较短且不确定,5年以下的占了大头,有243.6万亩,占到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7.5%,5~10年的占19.3%,两项合计占86.8%。10~15年的占4.7%,15~20年的占3.1%,20~30年的占5.4%,三项合计仅为13.2%。这些数字反映出土地流转缺乏长期性,从而影响了受让方的长期投资和长远生产规划。除此之外,多数流转后的农产土地经营规模仍然偏小,分布仍较分散,还不能起到规模经营的目的。尽管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将其推进下去,从已有的成果看,农地流转显示出了它诱人的前景。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职业化农民;公共服务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面对着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如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这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尽管农业经营规模有差异,但是细碎化经营的状况显然是无力承载农业现代化的。
经营方式上,现代农业是集约化农业,应当适度规模化经营。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小农经营更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地形平坦、耕作便利的粮食主产区,应当适度推进规模化经营,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合作社等。
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追求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共同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将会显著下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即单个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出会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方是利用工业化发展成果来支持农业发展,如化肥、农药、良种、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这些现代要素进入农业,才能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综合产出。
二、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民以食为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离乡进城,由农产品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肉、蛋、奶等粮食转化产品消费量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需求增加和资源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低产低效农业建成高产高效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就无法保障,全面现代化就无法实现。
(二)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是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及市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农业产业发达、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殷实,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农业强市,这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良好的环境的基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农业产业化是发达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市的过程,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
(三)农业现代化是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民收入增长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更是连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不仅如此,农村人口的交通、教育、医疗、医保、养老等社会化服务水平与城市人口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无法真正实现农民的体面劳动、惬意生活,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稳定。
三、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城镇化将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现状,在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后,既能增加可耕地面积,还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因而将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契机。
(一)适度集中居住,增加可耕地面积。在农村地区规划修建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首先是原有的宅基地、村庄空地可以进行复垦,变为良田,而新社区的多层住宅也节约了农民的住宅用地。这样,国家基本农田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有所增加,为工商业发展和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充足土地。
(二)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各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具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附近通常也规划产业聚集区,帮助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将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新型社区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免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更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应当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完善公共服务,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改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
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要素,是任何经营方式都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原农业的现代化应当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如上文所述,L村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要整合惠农资金,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指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化肥,提高有效性;推广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正确使用农药,提高科学性。培育和推广优质种子,改善农作物品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无公害生产,创造农产品自主品牌。
2、培养职业化农民,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只要加大投入,合理规划,严格落实,即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农民却不易大量产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经营更加集约化,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技推广体系,将新的要素引入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四、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措施作保障。
第一,要努力增加农业投入。不断开辟新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畜牧业发展基金、保护地蔬菜开发以奖代补资金、榛子产业开发以奖代补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和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特色乡镇、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推介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力度,积极拓展农业信贷业务领域,放宽农业抵押贷款和担保限制,落实小额贷款政策,增加农业信贷投放量。
第二,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一是要切实把农业项目招商作为项目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与二、三产业项目招商同等对待。要把农业项目招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围绕所分管的产业积极招商,拓展招商空间和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吸引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基地,特别是要鼓励采取有偿转让集体与农户土地使用权、转让集体闲置存量资产、转让农户承包地和自留山使用权等多种农业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同时积极包装论证和贮备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建立农业招商项目储备库。二是大力培育农产品优势品牌,积极开展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争创活动,着力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洽会,全方位包装、策划、推介名特优新农产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农产品域外销售窗口,发展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进超市。搞活农产品营销。五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三,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抗旱水源充足、排水渠道畅通、防风固沙林带成网”的生态农业体系,大力开展以防洪、排涝、灌溉、水土保持、饮水安全“五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世行贷款项目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等九大重点林业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辅助效果越来越好,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但是,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1.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综合表现,农业现代化代表了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对我国农机化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展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这是人类深刻的技术革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长足发展,不仅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粮食生产机械化、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养殖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农田水利工程机械化等。
2.农业机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机械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水稻种植和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很低,经济作物、养殖业机械化水平还要低。我市农机拥有量70%以上是小型机械,动力小,推广新技术小型机械难以按质量完成。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农业机械,在农村拥有量大,普及面广。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其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显现,即动力机械与农机具的配套比例太低,造成农业机械利用率低,直接影响农民的购买力,同时农机化发展又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机械化程度高,边远山区机械化程度低。这也是粮食生产机械化的瓶颈。
2.2 农业机械陈旧老化、制约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都是以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农民购买力不足,农业机械使用具有季节性,新型农机具缺乏,现有的农业机械陈旧老化、技术状况差、效率低、作业质量难以保证,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阻碍了农机化发展的进程。
2.3 农机管理和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农机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手段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薄弱,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并存,农机作业的经营机制也比较松散,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服务程度相对较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延伸,许多智能化和技术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应运而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农机从业人员很少,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通过建立农业机械的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制造水平。由于我国在农业机械方面的科研投资还较少,农机的科研力量较为薄弱,对新技术和新设备也没有一个良好的推广,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国家应该加大农业科研的投资,建立农机科技的创新体系,对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保证科研单位有能力研发出适合当今农业发展的农机设备。同时国家要采取相应政策,加快对科研单位从科研成果到实际应用的转化,尽快提升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
3.2 针对我国农民由于收入低、积累资金少、购买力不足对农业机械化程度造成的影响,政府应该实行一定政策,解决农民的购买力问题,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比如,政府可借鉴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政策,加大财政扶持政策,推行更深入的信贷政策,为购买机械设备的农民提供补贴,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促进其购买大中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也要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有所注意。对其他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可发现,日本是采用的小规模精细机械化,这是由日本的土地规模决定的。而美国人均土地的规模远超日本,其采用的大规模机械化的模式,以解决美国农业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而欧洲的国家人均土地的规模较为正常,因此采用中等规模集约的农业机械化路线。我们国家也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人均土地大小,制定合适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土地经营规模的问题,建议采用适度的技术和资金密集的道路。
一、抓思路创新,确立用抓工业的方法抓农业的观点
我街是农业大街,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近年来,我街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根本上看,与建设农业强街、经济强街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就是要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走一条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这应该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同时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街农业努力的一个大方向。
二、抓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为农村工业化打造强势主体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工程。近几年,我街已引进了味来调料、天牧种禽、中排粮油、思维特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明年,我们要在着力提升壮大、培育发展这批龙头企业上做文章。今年,我街为味来调料公司配套建立了500亩蔬菜原料基地,明年力争扩大到1000亩,以天牧种禽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支持引导发展养鸡业,重点发展专业喂养大户。做好中排粮油和思维特食品引进后的基建协调工作,促其早日投产。除提升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外,还要着力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利用我街现有农业资源,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兴办农字型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建好“第一车间”
根据我街自然资源实际,着力在特色、品牌、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区域布局上,南部和东部濒湖地区以发展水产养殖为主,逐步形成以螃蟹、甲鱼、鲫鱼、才鱼为特色的武汉近郊高精水产品生产基地。种植结构上,在稳定发展粮油种植的基础上,利用东部油砂土壤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农户有种植蔬菜习惯及种植技术的优势,突出发展蔬菜种植。养殖结构上,除狠抓水产业发展外,要着力发展畜禽业和养蜂业,目前,全街养鸡、养鸭、养猪、养牛、养鹌鹑等专业养殖大户达50多家,已成为我街新兴农业产业,我们将大力扶持,积极引导,促进畜禽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思维特食品公司为龙头,整合现有养蜂资源,成立养蜂协会,扩大养蜂规模。依托味来调料、中排粮油等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乡一特的优势产业带,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
四、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我街农业农村实际,在现阶段,仅仅依靠发展农业,难以达到加快农民增收的目的。农民收入正逐步以依靠非农收入为主。近年来,这一趋势十分明显。因此,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注重发展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培训学校,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发挥现有成人教育机构的作用;三是建议区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成本;四是要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作用,适时举办劳务输出供需洽谈会,定期劳务供求信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五是要重点抓好失地农民的安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五、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奠定基础
近二年,我街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建通村公路80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但总的来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这制约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和流动,制约着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街明年将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街20多座农用机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老化严重,大多[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不能正常运转,水库、塘堰、渠道淤塞损毁也十分严重,农业抗御旱涝灾害能力十分脆弱,我街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收,实行税费改革后,村已无财力进行维修改造,近几年,我街虽投入了一部份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终究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区委、区
政府要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力求通过几年努力,使农业做到旱涝保收。二是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改造,做好集镇新区自来水管网延伸,逐步达到安全用水标准。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必要性;对策
1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2]。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3]。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2.3利用农业信息系统,保障粮食购销市场安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想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按市场规则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农业信息保障系统。这比常规只通过单一购粮的硬投入来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惠得多,是通过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信息软手段来解决粮食风险“硬”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都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产业[4],对实现这样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信息预警系统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预测,不仅要从粮食品种、质量、产量、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气象、灾害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以保证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3参考文献
[1] 张建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6):6-8.
[2] 刘小平.以农业信息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753-3754.
[3] 陈元勇.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251-253.
关键词 土地;档案;重要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93-0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必需条件,其既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各项经济建设必备的条件。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压力;并存在着农业投入不足、基础条件薄弱和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制约因素,这些因素阻碍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在当前土地产出日益增加的态势下,发展农业的重要出路是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而生态农业是前提,科技农业是关键,效益农业是根本目的[1]。
档案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面临着新的历史契机,肩负着新的历史重任,档案服务应顺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地块档案对稳定农业生产、激发农民对科学种田的积极性、繁荣农村经济至关重要。
1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档案的重要性
土地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所在。而健全的土地档案是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凭证,是裁决土地纠纷、民事案件的有效法律依据,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档案对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乡、村级领导的科学决策、长远规划、项目投资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
2 建立健全农村地块档案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农业效益不能单靠提高农产品价格来解决。根本办法是通过提高土地产出率、产品优质率来增进效益,因而应建立健全地块档案,为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以及合理改良利用土地、科学种田、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提供依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2.1 建立地块档案为农业生产服务
近年来,随着的不断完善和巩固,农民向土地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肥料投入的增加使土壤肥力也发生了变化。根据2006—2008年博州2县1市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耕地养分化验结果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由原来的“缺氮少磷钾有余”演变为目前的“缺氮平磷部分缺钾”,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农民仍按照土壤普查时的结果施肥,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因此,建立健全地块档案,及时了解、掌握博州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做好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土壤肥力的预测预报预控,可以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技术人员提供科学施肥理论依据,对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2.2 以地块档案为依据,因土种植,因良
改良中、低产田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其不仅是近期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而且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农业持续稳步增长的保障。根据博州第二次土壤普查档案记载,博州有2/3的中低产田需要进行改良升级,特别是博乐市乌图布拉格乡和达勒特、温泉县的查干屯格乡、安格里格乡、昆得仑牧场等部分土壤均较瘠薄,如果在这些地区有针对性地结合发展农区畜牧业,实施种植草田轮作、牧草、粮豆间作和养畜秸秆过腹还田等,既能补充农田有机质的损耗,培肥地力,又能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建立起良性农业生态环境,从而给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途径。根据地块档案,针对不同的土壤状况,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农业措施,对保护农田土壤生态条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3-4]。
2.3 建立健全地块档案积累病虫防治经验教训
针对长期不合理施药所造成的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增强,天敌被杀伤,害虫再度猖獗及环境被污染的严重现状,利用所建立的地块档案可逐渐确立宏观调控、综合治理的农业生态观点,即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协调相互间的关系,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5]。
总之,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建立健全土地、地块档案,并保证其完整与权威性,可以积极促进土地档案在乡务、村务活动及土地管理活动的作用,进而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3 参考文献
[1] 孙兰英,黄河.健全土地档案规范土地管理——以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为例[J].当代生态农业,2011(3):126-130.
[2] 聂焱.土地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18):164-165.
[3] 南德红.浅谈土地档案的特性与管理[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