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劣势

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劣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5 17:14: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劣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劣势

第1篇

通过调查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不强,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其二,工商管理类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加强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是众多提高就业率方案中一个可操作性极强且效果良好的办法。该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缓解工商管理类毕业学生与社会企业供求双方脱轨的矛盾,通过对学生就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同时可以推动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工商管理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的现实意义

1.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基本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通过专业的培养和训练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掌握和提高的。从长期看可以通过校企沟通令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从短期看,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相关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的专业训练,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前做好学生择业就职的心理准备,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地找到较适应的工作,同时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较快达到岗位相关要求,降低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失业率。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有大量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教师,有多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完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就业技能实训可以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新的尝试,改变学校只做理论研究和专业知识传播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的注意力不仅仅停留在教学、科研方面,更应该关注教研科研内容与社会的衔接,相关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从而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5.增加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创造广泛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了解企业需求,达到校企联合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要求,上岗就业,实现学校提高就业率、学生找到适合工作、企业找到合适员工的多重目的,进而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6.推行职业规划思想。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的学习及自我设计,令学生及早的通过自我认知,明确个人发展的方向,及早着手进入职场的准备。

二、就业技能培训的任务

1.通过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

2.通过外联调查明确社会上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及素质要求。

3.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演练,办公设备实际操作,办公公文实际撰写等实践活动,增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4.通过外联搭建校企联合的桥梁,为毕业生创建更多的实习基地及实习岗位,进而建立毕业生输送渠道。

5.培养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就业技能培训的实施

1.第一阶段:调查阶段。此阶段是培训实施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正确实施是保证以下阶段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就业困惑。

2.第二阶段:职业规划阶段。(1)认识自我。运用相关测评技术及测评软件,用科学的方法测试学生的性格和职业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性格测试、自我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认清自我,明确自身大致的择业方向和发展方向。学生测评后要完成《自我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性格、职业兴趣、今后的择业方向、拟求职的岗位,大体规划个人的近期目标。。(2)认识职场。采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适合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的名称、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任职要求等。明确企业看中、关注员工的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所占的权重。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岗位,通过调查、讨论,形成《目标职业调查报告》。比较自己目前所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目标素质、技能的差距,找出弥补差距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阶段。(1)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介绍国家及地方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介绍就业信息的搜集、查询办法;教授解读就业信息中的内涵;主要大城市的就业渠道;就业当年人力资源需求多的行业、城市等。(2)简历制作。主要介绍简历的格式、内容以及送达方式。(3)面试。主要介绍面试前的准备、面试礼仪、面试应答等;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进行情景演练,提高学生应聘心理素质及语言应答技能。

4.第四阶段:职场基本技能实训阶段。(1)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要求学生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会运用电脑办公软件进行Word文档的排版、Excel文档的使用、PPT的制作。(2)基本公文写作。学习通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基本公文的写作。以学生亲自写作练习为主。(3)商务专项文件起草能力培训。主要包括标书的撰写(主要是商务标部分的写作)、商业策划书写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写作、商业合同的起草与签订。此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商务专项文件的格式、内容,并根据案例要求进行相关文件的起草练习。

5.第五阶段:培训考核阶段。(1)校外社会实践考核。要求学生参加校外招聘会,以报告的形式描述招聘会的参与过程,说明相关信息,总结自身应聘过程中的优缺点。(2)培训总结。要求学生撰写培训总结报告,分析自己在培训各个环节的所感所获,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诊断出自身的问题,明确解决方案。提出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培训。

6.第六阶段:个人咨询阶段。这个环节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择业、就业等方面所持的困惑或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提出个体咨询,咨询过程中老师将单独为学社生进行解答或问题疏导。

四、培训效果总结

1.通过对受训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培训的效果。其中认为培训使自己增加了对自己的了解的学生占80%,认为通过培训更多地了解了行业和职业的占90%,增加面试信心的学生占91%,能够掌握现代办公设备运用的达到95%,学会基本公文写作的占65%,学会商务专项文件起草的占30%,希望增加模拟面试次数和时间的学生占80%,希望增加个人咨询的学生占70%,认为培训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仅占3%。当然,培训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学生走向职场时,社会的真正考验。

2.在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外联工作,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对创建实习基地奠定了基础。

3.通过就业技能培养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的接合,对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机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2篇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创业失败;原因;成功策略

引言

为保障充分就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和政府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受到过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是实现社会创新的主体;同时,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就业,充分而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就业也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3%左右,[1]这使我们不禁思考,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以前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探求当下大学生群体创业失败的原因,希望对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一些借鉴及帮助,使得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成功创业。

一、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1、大W生创业有利于改善社会就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各所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的现状下,根据相关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的毕业生为765万人,预计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会达到795万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以每年大幅增加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再加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就业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量。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拉动就业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给他人带来就业,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因此,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改善社会的就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2、 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生活在这个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中,很多人都想要通过创办企业来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创业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兴趣和梦想结合在一起,可以做适合自己兴趣的事情,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找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创造财富,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为社会、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满足社会和人们的要求,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转化为可见的财富,才能在这种创富中寻到一种满足感。大学生创业可以满足社会个人生活的需要、减轻社会的负担、促进国家某些制度的发展以及加快国内经济同国际经济的融合。从这些角度看,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通过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梦想,还能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充分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

1、大学生群体创业失败内部因素分析

(1)缺乏自己的创新项目由于我国家庭现代教育的缺失,缺少从小鼓励孩子独立、创新、探索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都过度的参与,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从小磨灭了他们探索求知、创新的意识。我们国家的大学生创业者正是因为缺少创业应该有的好奇心,所以在创业过程中,过度的模仿前人的成功经验,没有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创业产品的特性,没有开发出新的适合自己的项目,最终以创业失败告终。例如:很多人看到滴滴打车模式的成功,于是也模仿“烧钱模式”,以期能够杀出一片市场,做到像滴滴打车那样成功,但是他们其中的很多创业者并没有关注他们所属行业的特性,一味地模仿,结果血本无归。

(2)缺乏创业经验大学生进入社会时间短,社会经验有限,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找到适合的创业方向,存在盲目从众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在公司筹备初期就困难重重,在注册、办理手续、相关法律以及创业技巧方面缺乏经验,导致许多的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就被扼杀了,即便部分企业成功度过创业初期,也由于计划的不周,用人不良,经营不善而以失败告终。

(3)创业心理准备不充分。大学生创业会急于求成,这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通病,大学生开始创业后,便急于得到回报,这使得大学生创业急功近利,对创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部分大学对自己缺乏自信,抗压能力较差,创业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路上充满荆棘与坎坷,它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及意志力,而大学生经历相对较少,容易灰心气馁,不能善始善终。

(4)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创业初期大学生创业者并没有按照创业项目的需求寻找合作伙伴。在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中,由于创业者的朋友圈有限,有些创业者会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创业伙伴,导致创业过程中在内部管理、工作协调以及创办企业的经营运作方面出现障碍,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矛盾不能及时化解。离心离德,使创业人员分崩离析,心灰意冷,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并且在新创办企业,创业的大学生团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管理能力,在企业初期步入正轨时,因为企业管理不善,缺乏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出现决策失误,使得创业活动以失败告终。

2、大学生群体创业失败外部因素分析

(1)资金的困境。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目前制约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很大一个问题就在于资金匮乏。有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很好的创意项目,但是在融资方面出现问题,使得原本炙手可热的创业项目在时间的推移下,退出了市场。另外,大学生创业时表现在资金方面的创业困境,不仅仅体现在融资方面,还有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上,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虽然获得了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但由于在之后创业资金的使用上缺乏专业性和合理性,最终仍然出现创业困境,导致创业失败。

(2)项目缺乏市场竞争力。大学生由于缺乏到市场一线调研的经验,因而不能更好的把握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商业信息,不能获取高速成长企业及行业领头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分析项目时,不能很好的运用SWOT分析法来把握当下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优劣势、机遇、威胁、挑战分析。因而在选择项目上很有可能无法走在行业前端,出现缺少创新的情况,从而导致项目缺乏市场竞争力。

(3)企业生产流程未标准化。大学生新创立企业,由于是初设阶段,企业未能形成合理、标准的内部生产体系。大学生创业初期不熟悉整个生产的流程,没有健全的生产线,生产工艺落后,因而也就无法遵循从设计、改进、小批量生产再到大批量生产的合理程序,致使成本居高不下。

(4)企业缺乏标准的管理体系。大学生创业初期,管理上短时间很难形成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因而,在生产上,产品缺乏标准,没有质量管控体系。在档案管理上,不注重资料的档案化积累,容易犯一些雷同的错误。在制度管理上,缺乏必要的制度管理,不想工作随意性很大。在人员管理上,创业初期很难进行人员的培训,如营销的专业培训,使推销人员缺乏专业的营销技巧与方法。

(5)缺乏技术人才协同发展。创业初期阶段,很难吸引行业顶尖技术人才参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其一,新创企业的薪资待遇水平低,难以满足人员的生活需求或高收入的愿景,很难留住人才。其二,企业初期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缺乏亲和氛围,过于注重效益的发展或效益不景气,因而忽视员工的精神需求。其三,新创企业初期由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使企业无法给高技术人才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也就无法满足精尖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愿望。这些原因致使企业无法及时进行技术创新,抢占市场份额。

(6)产品的认可度低。产品初期投入市场,品牌的认可度较低。其一,相较于行业领军企业的品牌效力及客户认可度、忠诚度,新创企业品牌力度不够。其二,新产品较为新颖,客户对新推产品并不熟知了解,也就对尝试新的产品有一定的排斥性。其三,新创企业由于资金限制,无法拿出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这也使品牌推向市场的周期大大加长,使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受到制约。

三、提高大学生群体创业成功率的策略

1、出具一份详细的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所以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应该提前为自己的创业做好规划准备,在进行了有效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应打开眼界,合理的选择项目。在项目选择时,大学生最好有自己的创新项目,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项目,则可以考虑借用国内、外的创新项目,如可以引进国外类似于Reflow节水项目等创新项目,但引进项目需要耗费为数不多的资金,因而可以先考虑,本土化生产。选择好项目后,为此写一份详细的创业计划书的方式,制定出各个阶段的目标,落创业的每一个步骤,一步步的实现创业。

2、制定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

创业大学生要明确资金是企业成功运用的前提条件,因此,每一笔资金一定要用到刀刃上,需要制定周密而详细的资金运作计划。在企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三个月或者到企业开始出现盈利之前的资金运作计划。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运转可能会出现计划以外的费用,例如市场营销、增加员工等不同的情况,要随时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运作计划。

3、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大学生想要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业特质,为创业打好基础。当然在进行创业准备的过程中也不能耽误自己正常的学习,理论可以武装头脑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大学期间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注意培养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命令、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鼓励的能力,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创业进程中不断完善提高

大学生想要使自己的创业活动取得成功,一定要很好的运用营销的战略和策略,尤其是营销4PS的运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完善整个创业步骤流程,大学生在创业的进程中还应该不断地多学习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多积累失败的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创业的实践中大学生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把握行业市场的发展动态,积极主动地挖掘潜在市场,甚至去制造各种商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的大学生仍然应该多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点,在创业和实践中不断地增长自身得才能。

5、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大学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当然心理上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大学生应该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受到挫折时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地面对困境,在创业取得一点好的进展时能够居安思危,合理安排创业的各个环节。

四、结语

通过上文阐述,大学生群体在内部及外部都存在很多不利于创业的因素,因而,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不仅需要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做好规划准备工作,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创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创业群体才能够最大限度上规避创业。

【参考文献】

[1] 2016年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

[2] 侯海霞.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2013(09).

[3] 李世椿,常建坤.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4] 晓政.试析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8).

[5] 刘波.及原理分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J].高教学刊,2016(15).

[6] 贾天明,雷良海.构建创业失败补偿机制的探讨――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现状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6(2).

【作者简介】

林秋萍(1993-)女,山东莒南人,德州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学生.

杜 雪(1994-)女,山东商河人,德州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学生.

韩 鑫(1995-)女,山东青岛人,德州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学生.

第3篇

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使用相关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能够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迄今为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各大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大胆探索,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例如成立了新研究院、建立创新实践班、开设《创新技法与思维》等课程,其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也各不相同,有培养方案模式,学科融合模式,创新实践模式等。虽然形式各异,模式多样,但笔者研究发现这些都是围绕这学科竞赛展开的,要么是为学科竞赛做理论铺垫,如《创新技法与思维》课程的开设;要么是为学科竞赛提供训练平台,如各类创新实践班或创新研究院。由此可见,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是以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基础的。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构成了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其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形成。要想在学科竞赛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相关常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超常思维,独立思考,这样最终完成的作品才能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独创性。所以,学科竞赛这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和提升提供了支持。

1.2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思前人未思、做前人未做之事,即不为私利也不惧困难而敢于做破天荒去吃榜蟹的第一人。创新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极其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敢于质疑、敢为人先、不怕打压、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学科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开思想、大胆实践的平台,竞赛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同时,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对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思路进行大胆创新和设计,在模拟环境中践行,这无疑为培养学生创新勇气,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土壤。

1.3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个性,同时也要有合作精神。另外,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有资料显示:诺贝尔获奖者中的合作获奖的比例从1947年的41%提高到1972年79%,可见,创新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善于整合多方力量,在团结协作中从事创新实践并获得创新成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方式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但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整个竞赛题目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以组为单位的参赛形式为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所以,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2.以学科竞赛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

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还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关于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及其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高教研究的热点内容,并已取得不少成果。论文在吸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辽宁科技大学的运行经验,提出了“理论传授—技艺切磋—嵌入思考”的递进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

2.1以主干课程为基础,在学科竞赛中完成理论传授,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传授是教学之根本,对于经济管理学科来说,传统理论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机械性地传达给学生,至于学生掌握如何,能否应用这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悟性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该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但传统的理论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知识的平台和机会。随着学科竞赛技术和手段的逐渐完善,笔者发现在学科竞赛中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可以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用的效果。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各种方法优劣势的比较都会涵盖,但很少有后台数据支持学生进行真实的计算和模拟。但这一点在学科竞赛中完全可以实现,例如在“挑战杯”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公司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设计产品,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直接成本,然后在计算人工费、管理费和收税等间接成本,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完成几近真实的成本核算过程。所以,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完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四大主干课程的理论传授,可以实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实现不了的效果,以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以三大赛事为依托,在学科竞赛中完成技艺切磋,激发创新精神

事实证明,科技竞赛为学生技艺切磋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可以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过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想法,在竞赛平台上模拟实践,不断测试每一种经营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竞赛群的交流平成技艺切磋的过程。例如在群中,同学们可以就定价的方法展开讨论,试图找到一种既能使企业盈利,又能使竞争对手无缝隙可钻的定价区间,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以及参赛经验进行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使得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热烈的讨论过程,技艺的切磋过程,效果非常好,同时这种平等的切磋可以使学生勇于发言,所无顾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创新精神。

2.3以案例分享为平台,在学科竞赛中完成嵌入思考,培养创新人格

学科竞赛的目的并不在于比赛的过程和成绩,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比赛过后带给参赛队员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即嵌入思考。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往往会开设案例分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分享对某个知识点的再认识、比赛过程中的沟通合作和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沟通的意识增强了,在强调个性发展的同时,更愿意倾听,更愿意合作,逐渐形成了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创新人格。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