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5 17:14: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汽修专业的就业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建设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就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而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在长期理论教学的学习环境下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整体学习比较被动,因而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比较缺乏。基于此,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法,是将培养综合型汽修人才作为汽修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且该教学模式将维修任务作为主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
一、项目教学法的构成要素
项目教学法主要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主,在学生自主组建小组的基础上,借助教师的引导制定具体的项目,然后学生可以在整个项目中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在实际行动中,学生的汽车销售能力、维修能力等将得到全面提升。就其构成要素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项目教学法要以丰富而翔实的项目素材为前提,项目运作主要是通过企业来实施的,因此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之前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用工需求,然后在已知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在整体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模拟出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的结合。其次,在实施汽修专业教学期间还要推进新型教学环境建设,项目教学的基础要具备完整的项目,而项目的实施保障是良好的硬件设施,因此,学校要在汽修专业教学中全面推动教学环境建设。以新型的教学环境为载体,从而打造课堂、实训现场、网络管理等一体化的教学基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有利条件。
二、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实践分析
首先,要全面了解市场,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前要调查研究市场的发展情况。企业的发展主要以盈利为主,并且企业发展也面向市场,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期间也需要关注市场的发展,然后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项目,主要通过对企业实施问卷调查或进行数据分析,能够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资料。比如:汽修专业针对专业技能方面实施项目教学法,在此基础上要了解有关汽修维修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调查企业的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并制定出学习的方向,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寻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的,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目前,社会对汽修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市场中的专业人才供给量不足,从整体而言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进一步增加了汽修专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信心。其次,学校要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使学校人才教育与市场发展得到有效的对接。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人才,因此,人才输送的对接性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专业的人才对接培养有利于提高社会的生产率,同时也能提高社会劳动的就业率。主要体现在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以及选取的教材内容,学校要不断地更新教材内容,聘请比较成功的企业家为学生开展讲座,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汽修发展的需求,这样学校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也非常清晰。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专业的教育教学方面也要有创新意识,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我国汽修专业的教学现状出发,不断进行改革,与社会整体方向相融合,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玉龙.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4).
关键词: 教师队伍; 培养方向; 模块设置;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U4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23-01
中职学校通常采用将汽车修理专业最主要的专业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这就造成专业的跨度较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的“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为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而且,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我校不断地进行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一方面将教师定期送到相关的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地从生产第一线引进高水平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充分保证汽修专业课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挑选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教学模块主持人,将理论指导与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融为一体。
2 建设实训基地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技能高手,学校就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3 校校联合、校企合作
单靠我校的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是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为此,我校与实力相当雄厚东风高级技工学校进行联合办学,前三个学期在我校学习,后三学期在东风高级技工学校学习。并与东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我校汽修专业毕业学生经东风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取得技能证书后,一律就业于东风公司各制造厂或4s店。这样,我校汽修专业的学生既能学到技能,由有一个好的出路,为我校汽修专业的发展提供的强有力的保障。
4 培养方向的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从质量上来看,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对复杂理论的知识学习不感兴趣,但对实训课却十分热衷,在操作过程中干劲十足,动手能力强,有钻研精神。针对学生的特征及就业方向,培养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各部件的拆装及维修。对理论知识应以简单够用为主,不做过高要求,但对知识的涉猎要广,以利于学生对各种车型的维修能力和再学习提高的能力。
5 专业课模块设置
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及能力的形成。汽修专业负责人根据市场调研,根据相关企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按照职业岗位的素质结构,确定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形成课程体系。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选择提炼,整合成几门综合课程,确定了以讲授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为主,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需的内容,既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素质教育,又突出能力的培训。可将汽修专业课结构主要安排六个模块,如表1所示:
6 教学改革思路
改变传统的“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一专业实训课”模式,将专业基础课融于专业课中,专业基础课直接为专业课服务,这样学生就能有目的地学习,能更充分地发挥主体性,激发学习动力。从封闭性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制。倡导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或学校建立汽车维修厂,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能及时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做到学生学得的技术和社会同步,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也能得到锻炼,教学相长,不断进步。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训和实习,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各专业课的课时安排要灵活,为实训创造条件,一切为实训学习让路。成立汽修专业教研组,专业课教师共同商讨制定教学进度,各专业课在教学进度上要紧密联系,做好互补。专业课教学环节要由教师灵活掌握,可以先实训后理论、先理论后实训或边实训边讲,课堂可以在教室、车间或维修厂,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7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以Powerpoint为技术平台,制作幻灯片,运用了大量图片和动画及录像剪辑,使教学生动直观。课件内容紧扣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教材紧密配套,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每个实训模块进行技能鉴定或技能比赛,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不断对自己进行总结,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这样更有利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更有利与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掌握。并结合使用项目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教会学生掌握独立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估学习效果和构建理论与技能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汽修专业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汽车维修行业的人才需求为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专业和岗位,教学要为生产实际和学生的就业服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的实用性理论,并在充足的实习实践中运用原理、提高维修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汽修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命力,才能使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得以可靠实现,“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注释:
①汽车4s店: 包含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等(Survey),所以简称4S店。
②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是大课堂教学(即教学活动在空间上的开放),也就是说教学活动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课堂内进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需要,活动的空间由课内向课外乃至校外延伸,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教学。
③CAD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领域。
参考文献:
[1] 李志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职高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应用
伴随汽车行业取得的瞩目成就,汽修专业教学也逐渐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要逐渐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汽修专业能够完成质的转变。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是全新的教学尝试,这主要是根据汽修专业实际需求而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汽修专业教学成效。本文中全面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的具体实践应用,谨以此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1项目教学法概念阐述
所谓项目教学法,其实质上是指师生通过团队形式,从而共同构建完整项目,继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以项目形式呈现,然后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具体来说可以个人为主,也可以小组形式展开,依据实际工作内容的流程,共同制定计划,从而完成项目,最后进行个人或是小组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结果,通过整个过程促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提升。在职业教育中,项目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并且教学效果相对比较理想,更重要的是属于小型工作任务。
2项目教学法在汽修维修专业中的应用
(1)深度调研。汽修专业是当前的紧俏行业,在市场上具有极大的需求量,而汽修专业教学目标极为明确,就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具体教学主张如下:先练后讲、先学后教。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导参与,鼓励学生能够动手实际操作,从练习开始,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引导与组织作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汽修专业展开项目教学法与其自身实践性极强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而针对每个项目的构建来说,基本上都是以汽修市场需求为前提要素。在调研阶段,组建汽修市场调研小组,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展开,同时还需要搜集相关资料,从众多汽修专业中予以广泛调研。而对于调研之后的数据,通过系统分析获取到比较明确的分析结果,近些年来,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对于汽车技术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更甚,高薪诚聘已经是其发展趋势。从上述层面可知,强化汽修专业香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能够具有更好的岗位竞争力。(2)结合市场需求,明确实施目的。从某种层面来说,汽修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而现阶段该专业教学存在的教学弊端势必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则是以就业为主。这能够促使汽修专业教学满足市场需求,达成教学针对性和平衡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兼顾发展潜力,不能忽视就业能力。从目前情况分析,汽修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有: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社会公众经验等,这些要素也是衡量学生就业能力的标准,因而必须要创建合理有效的项目,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具有独立资讯能力,兼具知识更新与团队合作,根据维修专业实际需求制定项目,以就业方向作为依托,促进项目教学法能够推进汽修专业改革能够取得更优异的效果。
3教学思考与建议
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的实施是未来教学的主流趋势,因而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以促进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完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需兼具极好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教学指导,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比如损耗、材料、技术等,具有更多的准备,由此能够更好的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动态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具备极好的创造及应变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此外,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情景设置,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项目之中。项目教学基本上都是围绕工作过程而展开,而连接教学与过程纽带则是学习情境,汽修专业教学中,情境教学则属于职业情境。实施过程中,则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前提要素,依据空间结构,还有工作现场吻合原则,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重提升,这其中还需要构建多媒体教室,并且与实验室相融合。教学场地设置也可以分为以下部分:教学区、计划区、实训区等,墙上需要配置挂画,工作上台增加实物模型,增设整理台架、实训设备等等。通过项目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对任务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完成各项任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比较难的教学部分,对其工作原理及结构类型有全面的认知。通过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能够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聚焦成为一个整体,对于教学内容的记忆更为深刻,简化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获得相对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因而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也是必然的,促使学生的业务能力及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4结语
总体来说,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符合其时代教学需求,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改善当前教学弊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及环境,提升他们专业技能。文章简要阐述了汽修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从而促进汽修专业教学能够取得极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林镜锋.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时代教育,2014(12):93.
[2]郭玉龙.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29.
[3]姚宏雨.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17(05):368.
[4]吴永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55):159.
摘 要:技能大赛助推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技能大赛的组织实施,简要论述了技能大赛对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能大赛 汽修专业 教学改革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不仅是对参赛选手技能的考核, 更是对职业学校办学方式、课程模式、教学成效的评判。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了解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岗位标准和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汽修专业应用性强、技能要求高,开展好技能大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而且能极大推进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一、如何开展好汽修专业技能大赛
自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笔者学院汽修专业非常重视技能大赛,并在市级赛、省级赛、国家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结合学院的具体做法,笔者谈谈如何做好汽修专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实施。
1.精心设置比赛项目
通过企业调研,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国家大赛的项目设置,精心挑选了汽车二级维护、发动机故障诊断等10个比赛项目。每个项目的作业标准完全按照企业的岗位标准和国家标准来确定,凸显了比赛项目的实用性和规范化。
2.全员参与,以赛促学
汽修专业所有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特长选报其中一项比赛项目,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专项练习。每年4月份举办校级技能比赛,全方位展示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与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
3.层层选拔,逐级提高
在校级比赛中表现优异的选手,推荐参加市级比赛,根据比赛要求,由专业教师进行精细化指导,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进而向省级、国家级大赛迈进。
二、技能大赛对推进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
开展技能大赛的过程,同时也是深化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技能大赛对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深化校企合作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技能大赛引领教学内容的更新
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源于企业实际作业项目,反映了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这为确定汽修专业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明确方向。要适应企业工作需要,必须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密切结合汽修专业新知识新技术,选取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企业实际作业项目,教学要求按照企业岗位标准来制定。企业需要什么,教学内容就安排什么,岗位标准是什么,教学要求就要达到相应标准,真正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对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技能大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际维修保养项目,例如汽车二级维护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汽车160项检查,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备赛过程中,项目教学法被证明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钻研专业技术,做中教、做中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方法由灌输式向探究式的转变。
3.技能大赛倒逼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强技能操作偏弱的现象,影响了一体化教学水平的提高。技能大赛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才能指导学生完成比赛项目。利用大赛的倒逼机制,专业教师主动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指导学生实习的能力,为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4.技能大赛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由于学校和企业供需错位,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广度和深度不够。技能大赛搭建了校企交流合作的平台,竞赛项目参照企业工作项目,备赛过程邀请企业专家指导,竞赛过程邀请企业员工同场竞技,竞赛成果展示邀请企业领导观摩。技能大赛的过程同时也是校企之间增进交流、加深合作的过程,通过技能大赛,企业了解了学校的培养质量和学生的技能水平,改变了以往的认识偏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通过技能大赛的影响力,笔者学院汽修专业与润华集团、鸿发集团、世通集团等20家汽车维修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培训、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小结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修专业;专业教学;教学现状
一、我国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中职汽修专业的进步和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一些中职院校已经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汽修专业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的中职汽修行业发展比较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造成了汽修专业在教学中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中职汽修专业思想比较落后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在我国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陈旧的思想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中职汽修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去车间实习,条件比较艰苦环境也比较恶劣,因此很多学生和教师不愿意进行该项工作,尤其是对于现代的独生子女来讲,一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就更加不会选择该专业;第二,很多人认为中职汽修专业毕业以后,找到的工作属于“蓝领”,与一般的“白领”相比,不仅仅在待遇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人们容易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存在偏见。
(二)陈旧的教学设备
对于我国的中职教育来讲,直接向社会和企业输送实用型的人才,这些毕业生大多数都工作在第一线,因此在中职汽修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课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设备非常陈旧,主要是因为:第一,由于汽修专业的教学实践设备就是真实的汽车,所以教学设备的价格比较高,因此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年限也比较多,但是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仍然沿用以前的旧设备有可能与现代汽车部件组成有所出入;第二,由于我国对于中职教育的扶植不够,造成了中职院校的财政收入较少,因此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是中职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三)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中职汽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求教师在汽修行业有着丰富的维修经验,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是通过对中职院校的调查情况了解,很多院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的学历水平比较低,有些教师甚至没有中职教育的学历,仅仅依靠自己多年的维修经验就被聘请过来当教师,这些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经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二,由于中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的投入比较少,通过调查了解到,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工资普遍在2000左右,较低的收入无法吸引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进行教学,从而导致了师资队伍的能力普遍偏低,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我国的中职汽修专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和发展,必须得到解决和改善。但是,解决我国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借助宣传的力量改变观念
人们对于中职教育的偏见存在已久,要想从根本消除人们的偏见,改变中职汽修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可以重新树立中职汽修专业的良好形象,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借助宣传的力量,让人们认识到现代汽修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等等,让人们对于中职汽修专业有着重新的认识,改变汽修专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落后形象;第二,借助宣传的力量还可以引起政府部门对于中职教育的重视,看到中职教育对于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增加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改善中职教育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使得中职汽修教育运行在良好的轨道上。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的社会,生活在这个时代中,信息的及时更新尤为重要,所以在提高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水平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使得其具有时代的特色,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构造和组成部件也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依然沿用以前的教学内容,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为了能够与时俱进,必须要定期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二,教学模式上也需要一定的改革,由于目前素质教育的提倡,很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这一趋势对于中职汽修专业也一样适用,所以必须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具有高超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三)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
现代社会启发我们,企业之间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目前,中职汽修专业的学校一般规模较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以生存,因此可以选择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采用联合办学可以将中职教育培训的学生直接输送到企业中,解决了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在为企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也解决了中职院校办学资金短缺的问题;第二,可以利用汽车企业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让同学们进入企业的汽车基地,参观最新的汽车展品,学习到汽车内部最先进最通用的部件;同时,在汽车企业的良好氛围中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也可以向一些企业员工直接咨询问题,学习到更多实用性的知识。
(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路人,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师的待遇,通过增加教师的收入能够帮助中职院校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资源,能够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的素质,可以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反过来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第二,通过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促进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通过教师不断地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汽修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五)创立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专业化人才
通过分析和研究得知,目前中职汽修人员的待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中职汽修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创立自身的特色,造成了学习到的都是普遍的知识,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获得成功的资本,所以在中职汽修的过程中,必须要创办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例如:针对高端汽车这一领域,培养专门的汽修人才,扩大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领域,不断扩大自身的教学规模,能够为社会培养兼容高、中、低端汽车的维修人才,增加中职院校的竞争砝码,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皮连根.汽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关键词】中职生 就业创业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09-02
近年来,虽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热门,但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出现了频繁离职、缺乏行业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使汽修专业的在校生不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行业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对学生缺乏就业创业的心理辅导。结合近几年中职学校就业数据来看,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学生到工作单位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便选择辞职,不仅如此,有部分学生在辞职后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许多学生毕业后进入汽车修理厂工作,但实际的工作与在校内的工作强度差距较大,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就业创业心理辅导,将毕业后的工作想象得过于美好,以至于在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时,心理有了巨大的落差,实际工作环境中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刚出校园的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进而产生了逃避的念头,从而出现了许多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单位一段时间后辞职的现象。究其原因,老师并未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行业职业素养的心理辅导,学生对就业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就业压力不能做好准备,才使得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从而选择逃避。
(二)中职毕业生工作压力大。除了学校对毕业生缺乏就业心理辅导之外,就工作本身也存在着压力过大的问题。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而言,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多半是进入汽车修理厂或 4S 店工作,而这些单位的工作强度都比较大。随着汽车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汽车数量的持续增加,因此,对汽车维修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汽车维修企业为了增加收益,必然会要求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长。对于毕业生而言,刚刚走出校园,先前也没有经过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一时间要接受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的确是困难的,有些单位还将员工工作效率与工资相挂钩,这也给了毕业生更大的工作压力。而这些毕业生大多年龄较小,暂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当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时,往往会选择逃避、辞职。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除了上述两点原因以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理论知识无法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产业,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中,虽然课程设置以实践训练为主,但是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毕业生在实践中无法举一反三,在遇到不同的车型的故障时便显得不知所措,而又由于毕业生缺乏行业职业素养,因此在遇到汽车维修方面问题不知如何应对时便想要离职转行。
(四)中职校专业师资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不足,尤其是有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严重不足,是当今许多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没有专业技术过硬而且数量足够的专业教师,是培养不出质量合格的中职毕业生的。
二、应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建议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与创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造成的原因进行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就业创业课程中应灵活融入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以汽修专业的就业与创业课程为例,这门课的科任教师在给汽修专业的学生讲授“就业与创I”内容时,应该把汽车行业的相关内容融入进去,使汽修专业的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有更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学习、就业与创业的兴趣,让学生对汽修职业工作岗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使学生对其自身工作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与心理准备,并能让学生提前做好自己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除此之外,学校平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积极工作,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
(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认识、职业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通过日常行为与工作中的表现展示出来。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对自身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树立起自身的职业使命感。汽车维修企业也应加强对毕业生进行行业职业素养的培养,使毕业生对工作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鼓励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积极面对难题,客观地看待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从而建立起对汽车维修这份职业的热爱。
(三)改进专业课程设置,增加理论课程。针对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理论与实践不能融合、相互脱节的现象,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可以对课程的安排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学生缺乏理论指导,无法解决汽车维修问题,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专业理论知识的课程,安排有经验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能够使学生对汽车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进行实践工作时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并且在实践操作中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使学生在工作时获得实际操作的愉悦感,进而提升学生对于汽车维修这一行业的兴趣与热爱。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与提高学校专业水平与就业创业水平息息相关。
1.加强专业教师从业年限要求。在中职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其中一个策略便是需要严格对专业教师的从业年限提出要求。纵观国际上中等职业学校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对于专业教师的从业年限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澳大利亚就要求中专教师需要具有三至五年的教学经验,而加拿大更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教学经验。而在中国,对教师从业的年限要求一般为三年以上,从业年限要求低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这也导致某些教师在招聘考试时钻了空子,给师资队伍的水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该严格对应聘教师的从业年限要求,使得有经验的专业教师能够投身于教育工作中,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中职学校应该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提高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学不同,其课程内容实践性较强,需要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来传授学生更为实用的知识。因此,中职学校在吸纳教师资源人才时,应该适当提高公司、企业的专业技能型教师人才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在公司、企业有过就职经验的专业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校时便能够了解到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况,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3.改善中职教师比例结构。除了以上傻悖中职学校的教师比例结构也需要进行改善。一方面,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提高现有兼职教师的待遇,稳定现有兼职教师的数量,使兼职教师能够专心于当前的工作,避免教师人才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学校更应增加“双师型”的教师人才比重,鼓励在校任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除了完善自身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重视自身的工作实践技能的培训,重视提升自我,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聘请校外具有资质的专业人才到校兼职任教,与在校教师相互交流经验,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进步。
总而言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从学校、学生、工作单位等三方面入手进行解决。不仅需要从学校课程设置入手,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职业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结构比例,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为学生、课堂带去新鲜的活力,从而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针对就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当然最重要的,需要学生对就业摆正心态,积极面对工作,客观看待工作、收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廖颂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9(25)
[2]张庆龙.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科技咨询,2012(35)
[3]孙秀延.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3)
[4]张 惠.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5]罗晓妮.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寻[D].重庆:西南大学,2013
【关键词】汽修专业 微型企业 实训
问题的提出
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这表明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安康市虽属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但全市保有的各类机动车辆也已达43.5万辆。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及国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的政策利好,[1]都极大地带动了汽车维修、检测、配件等服务行业微型企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批初、高中毕业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汽车维修市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这些从业人员大部分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根据安康市某县的调查,全县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总数达500余人,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却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人员所占比例不足30%,维修企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远低于《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必须达到的60%。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在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过分依赖经验来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当前,现代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技术已普遍使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高科技含量增大。新的维修设备、工艺、技术以及高科技含量的电子化检测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传统汽车维修工难以胜任现代汽车的检测、维修与保养工作。因此,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现已招了八届学生,形成了一整套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和实训体系。该专业的创设和发展,填补了本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为初高中毕业生提供专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成为农村孩子实现跨出贫困、成为工薪阶层梦想的最佳途径。
本文于2010年开始起草,通过开展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以及对微型企业实训资料的整理,探索了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职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提出优化本院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建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调查
依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高职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确定了如下实训教学方案:第一学期开展汽修设备及工具使用介绍,进行技能技巧实习;第二学期进行发动机拆装实习;第三学期进行汽车变速器拆装训练,第四学期进行汽车电器维修实训,第五学期进入企业实习四至六个月,第六学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大于1年,超过理论与实践2:1的标准。
笔者跟踪调查并监督了2010年以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的情况,将每班第五学期四至六个月的企业实习资料汇总成表1、表2:
企业资质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739.1-2004》维修企业的资质。这个资质在上述微型企业场所公示。
企业类别,是指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第三条,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第四条第十六款: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表1依据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数划分。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以微型汽修企业为主。这是几年来教学系部、学生和企业共同选择的结果。
原因分析:安康作为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大中型规模企业可供校外实训。即使是4S店,也属中小型企业。截至2014年10月底,安康区域内共有机动车维修企业740家,其中一类21家、二类126家、三类593家,另有摩托车维修店面149家。这里面占主体的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均属微型企业。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在实训教学方面比4S店做的更好。学生反映, 4S店只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擦洗车辆、打扫车间卫生、给维修工打下手等,甚至有学生下企业实习时洗了一个月的车;还有的实训企业不让学生参与任何工作。总之接触不到实质内容,学生的意见很大,他们更愿意选择到二三类维修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调查发现,小微型维修企业主积极性高,他们愿意接受经过初步专业培训、文化基础较高、又有汽车方面基础理论的职业院校学生,乐意安排学生更多实际操作机会。因为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优于学徒工,易于管理,边培训边工作,“上手快,进步快。”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我院学生在校外实训后期,曾有多人受维修企业主指派,随师父或独自外出执行紧急维修救援任务。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也极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职汽修专业微型企业实训的实践与思考
1.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
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依照工学一体、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遵循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八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形成了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微型企业,实现学生、企业、学院的多赢。
从学院的角度看,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获陕西省“民生工程”项目的支持,现有汽车维修与检测中心一个,汽车结构、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底盘拆装、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示教板等实验实训室七个。配置比较完整的汽车维修专用工具和设备,能够为合作企业的外协维修提供便利,与合作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从企业角度看,核心人才是决定微型汽车维修企业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经营中常遇到如下因果循环的问题:相互挖墙脚造成核心人才(主力师傅)的频繁离职,进而损害在职员工的士气,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和成本的增加,进而形成新一轮的员工跳槽或哄抬待遇。接受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有助于缓解人才流失问题对微型汽车维修企业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企业发现、培养和储备人才,实现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从学生的角度看,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实训期间,企业主一般安排是主力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学,易建立良好的关系,师傅愿意教,学生乐学,实现理实一体,教学相长。学生发现课堂学习的理论在工作之中有“用武之地”,更加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克服轻视理论学习的偏见,激发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实训期间,学生能跳出自己的象牙塔,与企业老板、经理、厂长、技术人员、客户等紧密接触,初步观察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方式,亲身感受到诚信做事做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与同事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到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为毕业后就业及创业提供参照,提升就业软能力。笔者通过八年的对专业办学实践和校外实训的调查发现,以校内实训为基础,第五学期企业实习四至六个月,学生技能提高的相当快,部分学生能在维修企业独立开展专项维修。八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时,中、高级工一次性通过率达81%,一次就业率达100%。
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微型维修企业主、指导师傅以及实训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了下列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在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改进:
(1)应加强汽车电器技术和单片机教学与实训。汽车已成为高科技的结晶,特别是电器技术和单片机的应用已经使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空气悬挂系统、自动巡航系统、自我诊断系统等复杂的系统,加上世界各个汽车制造厂商每年不断地推出新的车型车种,使得汽车维修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凭经验、凭感觉修车已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修车的标准作业程序是:接手故障车,询问故障现象,用专业仪器与设备对汽车进行整体分析,得出最准确的诊断,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对其解体检修,装配试车。调查发现,安康本地这类人才急缺,因此建议在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器技术和单片机教学与实训课程,特别是汽车电器电子系统图识别与分析检测等相关知识的理论、实践教学进行加强。这样才能做到维修时对症下药,避免盲目蛮干。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维修观念,不能局限于机修、电工、钣金、漆工等工种,否则将难以适应现代汽车发展呈现出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状。此外,要利用学生热衷于网络参与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网上答疑、网上咨询和网上查询,并对学生进行网上培训,实现维修技能的不断更新。
(2)注重专业细分及模块化教学。在初步培养学生汽车维修与检测技能,构筑起学生专业通用能力的平台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采用“大专业、小方向”的课程组织模式,提供模块化课程结构,如机修模块、电器模块和汽车美容模块(包括喷漆、抛光、打蜡、装潢等),这三个模块代表了汽车维修行业的三个不同职业方向,使学生的个性选择与行业需求紧密相关,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学生进入实训企业时,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进行强化学习,以适应微型汽车维修企业专项 “精修”的生存之道。改变择业时某一专项(如机修)人员拥挤,其他专项(如电脑、电器)人员严重短缺的状况,顺应汽车维修行业、特约维修店和品牌认证店的发展趋势。
(3)学生微型维修企业实训的安全教育与风险控制。调查显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风险主要是维修实训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学生实训是在生产一线操作,技术性强,机械电气设备操作危险性大,加之对操作规程不熟练,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劳动法》和2003年版的《工伤保险条例》对此没有专门条款。实践中,我院采用学生医保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分担学校、实训企业、学生的伤害风险,消除汽修企业接纳实训学生的顾虑,这样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无论学生医保还是学生意外伤害保险,都是事后救济,而且报销范围限于急诊和住院治疗,然而大多维修实训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属于轻微伤,达不到报销标准,学生只能自己承担,仍可能引发矛盾。因此,应时刻高度重视学生微型维修企业实训的安全教育,风险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实训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管理经验,做好实习(训)岗前培训和实训中的安全警示等。我院的做法是:根据微型汽修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结合学生校外实训方案,共同制定实训安全培训方案,将其作为进入实训企业后的第一课。笔者建议在政府层面引入保险机制,开发专门的保险项目,确保校内外实训安全,或者借鉴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做法,建立实习(训)生工伤保险基金。实习(训)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或视同工伤条件,在劳动部门做出实习生工伤认定后,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享受工伤补偿,由实习(训)生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
(4)发展微型汽修企业,促进市(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小微型企业已成为提高就业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极,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2012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出台,为促进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保障。本届中央政府已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措施。陕西三级政府也都设置了中小型企业促进局,指导和服务本地小微型企业发展。随着西汉高速、西康高速、十天高速和安康至川陕界高速先后在安康境内建成通车,安康已彻底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山门”,成为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所有这些都为本市微型汽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汽车行业各类注册企业数量激增,汽车维修用工需求旺盛。安康市中小企业促进局2013年组织开展的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融资难、人才缺、创新能力不强等瓶颈和难题。[2]其中,人才紧缺问题最为凸出。这对于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前景无疑是最为有利的消息,该专业近年招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率高达百分之百。
安康工业基础薄弱,属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外出务工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在外从业的劳动力人数达68.6万人,超过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家庭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发展本地小微型企业,实现就地劳动力转移就业,既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轻视职业技术培训的观念还相当严重。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初高中毕业学生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就外出从事低收入工作,难以真正实现家庭脱贫致富的梦想。安康本地发展微型汽修企业,吸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政府可以扶持宣传,发挥其示范效应,带动安康本地其他行业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壮大,进而提升本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 2012年4月。
【关键词】中职;汽修;教学;地区产业结构
1、相城区产业结构升级背景
相城区经过十年的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年均增长20.7%;在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9.3:52.3:38.4调整到2010年的2.9:55.1:42。与汽车产业紧密相关的两则消息对汽修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落户渭塘
2009年底,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在相城区渭塘镇揭牌,总投资达36亿元的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苏州分中心、苏州海拓科技有限公司、新金运国际有限公司等首批11只汽车零部件项目签约入驻。
在相城经济开发区渭塘产业园建立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2000亩,前期开发1000亩,建立电子电器、内饰件、机械类零部件检测研发三大公共服务平台,设立车用自动变速箱和电子、电器、内饰件两个产业区,重点引导汽车电子电器、变速器及内饰件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发展高新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不断调整汽车零部件行业资源布局,推进行业整合进程。形成生产能力后,基地内产值能超100亿元,将成为长三角地区集汽车零部件检测、设计、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1.2最大二手车交易市场紧邻苏城机动车检测中心开业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成长迅猛,汽车销量逐年屡创新高,新车销售增长速度举世瞩目:2007年700万台,2008年880万台,2009年1380万台,到2010年1800万台的销量,名副其实地占据了“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市场的位置。与此同时,二手车交易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市苏城旧机动车交易市场2011年3月8日正式落户相城区中心城区。据了解,该市场一期占地面积45亩,能够容纳1500多辆车。由于紧邻检测中心,可以做到不出市场门,半小时内完成所有交易手续,非常方便快捷。
以上两则新闻引申出的汽车相关的新兴产业将在今后的十几年内解决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但是如果培养不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应人才,则会加深区域内就业矛盾,对学校意味着生存困难,对企业意味着无人可用,对社会意味着动荡因素。所以,针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开发对应课程具有了关乎学校、企业生存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
2、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培养的汽修初级人才存在以下的先天不足:
2.1学生基础薄弱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学生,而且对学生的初中入学成绩没有实质性要求,所以出现只要能初中毕业的学生都能上职校,这些学生在初中没有养成必要的学习习惯,而且基础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都不高。
2.2教师教学理论化倾向严重
担任汽修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是高等技术师范毕业的本科生,他们毕业后也主要从事汽修理论的教学工作,很少涉足汽修实训操作,即便是汽修的实训教师,由于平时不直接从事汽修生产实践,各方面技能也会逐渐退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浮于表面。
2.3实训教学多以“换件”等初级操作为主,缺少课后反思
原本汽修实训教学是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核心,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项目,而且由于实训操作更符合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所以大多数学生是非常乐于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实训教学走了样,存在大量地重复式的“换件”训练,加上学生缺少“换件”后的反思和总结,使得经过整个实训教学后,学生大多学会和熟练掌握的是拧螺丝的技巧。
3、大力开展汽修选修课开发是解决现状与需求矛盾的有效尝试,也顺应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向
3.1选修课程实质就是兴趣课程,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既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又保证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探索更多的途径。
中职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有规范的指导文件,江苏省职业学校课程实施规范中针对选修课程就明确指出:“中等专业学校应开足开齐选修课,选修课课时比例要占总课时的10%以上。”我们汽修专业在规范落实选修课实施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的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开设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实用技术》选修课,以后还可以逐步开设《汽车驾驶》、《汽车零部件销售》、《汽车营销沟通技巧》等类似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仅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且对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汽修人才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大力发掘汽修专业教师的潜力,促进教师更好更快成长
学校应建立选修课程的常规申报、审批和开课规范和程序,对优质的选修课程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能够调动教师利用自己的专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选修课。如果实施这样的管理政策,势必极大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并且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陈旧的知识体系,向学生奉献最适应市场需求的精品课程。
3.3多方弥补,融会贯通,选修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主干课学习效果
在汽修专业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在学习专业之前,很少有学生对汽车有感性了解,甚至从来没有碰过汽车的大有人在。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学习是囫囵吞枣,不成体系,很多时候只知道如何做,而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在诸多汽修选修课程中,很多选修课内容是给汽车盲们扫盲的,比如《二手车鉴定评估实用技术》课程中对汽车身份识别代码的认识、汽车轮胎的认识、汽车玻璃的鉴别等专业知识以及车况鉴定技巧和事故车鉴定技巧等都能促进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回忆和再认,从而无形之中促进汽修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一定要创出特色,创出品牌,始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自身地区经济发展趋势,服务地方经济对中等专业人才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怀连.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的《二手车贸易》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2期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