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理智慧课堂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智慧理答;引导;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大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呢?理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形式,正是彰显课堂张力的智慧快车。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当教学进程越出了教学预设的轨道时,当教师捕捉到灵光一现的学生答问时,如何智慧地理答,实现有限课堂空间里的无限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妙引导,拨云见日
肯尼基・胡德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如果说,好的提问活动可以架构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点燃其创造思维的火花,将教学活动推向,那么,教师推波助澜地引导点拨必然在其中起着中流砥柱般的作用。所以课堂对话中,教师必须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在学生跃跃欲试或愤悱之时,助其一臂之力,用有效的理答把课堂从“山穷水尽”引向“柳暗花明”的境界。我在教学《成吉思汗与鹰》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字或词来表示成吉思汗与鹰之间的关系,我预设的答案是――鹰(救)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杀)鹰。我本以为这应该是很容易答出来的问题,没想到学生却没给出我想要的答案,他给的答案是――鹰(忠诚)成吉思汗,这个答案当然也没有错,然而却没有指向课文的主要事件上来,太笼统了,怎么办呢?我略微思索,继续问道:“你从哪件事看出鹰忠诚成吉思汗呢?”这样一启发,问题马上明朗化了,学生说:“从鹰四次撞翻杯子救成吉思汗可以看出。”于是,“救”字就这样被导出来了,接下来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我随机应变的理答拨开了学生心头的疑雾,直达问题的中心。
二、化难为易,层层剥笋
理答是引起、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较大或较难时,课堂常常会陷入“鸦雀无声”的境地,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把原来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层层剥笋,由浅入深。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有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课文最后一段中写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上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这是体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当我把这个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去思考的时候,学生一时都愣住了,原来预设好的问题遭遇到了滑铁卢。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了,于是我微笑着问:“鸟的天堂特指什么呢?”这一问犹如一个台阶,学生立刻有了回应,纷纷说是指大榕树。接着,我继续设第二个台阶:“鸟儿在大榕树生活怎样?”学生轻而易举地便说出了鸟儿在此生活得很快乐,自由自在。学生登上了这两级台阶,难题也迎刃而解。这种化难为易,层层剥笋的理答智慧,体现了生本课堂“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刨根究底,引向深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有时对问题的理解流于表面,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就要善于刨根究底,加以指导,达到对问题理解应有的深度,让学生由知其然而进为知其所以然。在教学《成吉思汗与鹰》一课“鹰第四次撞翻成吉思汗的杯子”这一部分时,我问:“成吉思汗此时心情如何?”学生纷纷回答:“气急败坏。”学生的答案非常正确,但学生对“气急败坏”未必理解到位,于是我问:“看到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有的说:“我体会到成吉思汗非常生气。”有的说:“我体会到成吉思汗已经忍无可忍了。”有的说:“我体会到成吉思汗已经失去理智了。”看来,学生对这个词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了。我继续追问:“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了?”学生有的找到了动作描写的语句,有的找到了语言描写的语句,我再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学生对“气急败坏”的理解更透彻了,也体会到了成吉思汗盛怒的心情。这样的导向性理答,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深度对话,真正走入文本。
四、激励赞赏,激情投入
实现“同课异构”
泰安云平台覆盖全市教育系统,提供学生、家长、教师全面的教育信息化服务。
泰安云平台建设的目标,就是利用云计算对传统的教育信息系统、网络环境进行整合和优化,聚合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大数据,以支持教育教学的智能决策、实施、评价全过程,为创建优质公平教育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
在基础环境方面,云平台基于先进的虚拟化技术建立市、县两级“教育云中心”,为泰安教育提供统一的应用运行平台。各区县分别设置云中心机房,用于放置本项目城域网传输设备和云中心硬件设备。泰安云平台涵盖数字化校园、基础教研、教师培训、资源中心、职业教育、OA办公、电子书包教学、学前教育等泰安教育的方方面面,完成了泰安市教育云平台数据中心整体架构、软件应用平台的设计和建设,构建了国内首家以地级市为单位的普教、职教、学前教育的应用、管理智慧教育生态系统。
泰安智慧教育云生态系统,构建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的开放校园,实现了个性化智慧教育服务。
如今,“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平台的应用渐具雏形,市县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建成录播教室218间,录制优课9000余节,上报省级优课4396节,制作微课程13228节;全市购置电子书包4600余台,在100个班级开展微课、翻转课堂实验;全部学校均接入市教育专网,实现校校通;全市班班通达到100%;有506844名学生,41400名教师在云平台上注册,到2015年12月31日,共发表文章21.3万多篇,上传资源3.6万多件,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适应“互联网+”大战略的要求,市教育部门于2015年10月,启动实施了“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项目,基本流程是:教师资源上传―校级资源评审―区级资源评审―市级资源评审―资源开放推送―进行课例研究―借鉴创新应用―打造智慧课堂。目前,形成了以市县教研员为“首席信息官”,以研究、研发、研讨及应用为一体的“三研一用”为流程,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生成“基于学时的课程资源包”为成果呈现形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区域信息化应用样板和示范区,为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该项目实施一个多月,参与学生50多万人,参与教师1.2万多人,生成基于学时的资源包24260个,为全市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6种以上的“同课异构”资源,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中一支备受关注的重要力量,探索了一条“教研员引领、教师全员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的本土化资源内生之路,破解了当下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资源困境、本土不服”的难题。
教育云让教育更精妙
泰安教育工作者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了基于教育云平台的个性化学习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利用全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及“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项目着力推进,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全新变革。宁阳第二实验中学“S―R―G”智慧课堂、肥城市3D打印仿真教学、泰山区东岳中学“四模块”(微课程助学――小组合作对学――课堂师生共学――当堂达标评学)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混合式教学”让个性化学习、一对一教育,因材施教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泰安师范附属学校的“在线课堂”,使学科教学开放化,引导家长、学生全程参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的教学全过程,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问题难点大家解决,好的方法大家分享,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是宁阳第二实验中学初二郭广龙老师的地理课,课题是《南极地区及北极地区》。课前,学生利用平板看微课程进行自学,解决基础知识。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在进行成果交流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在两极辨别方向”、“两极地区气候特征的成因”等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最后,进行了当堂达标和学以致用的拓展训练。尤其是利用平板电脑将学生的达标训练卷上传进行案例剖析,凸显了平板教学的优势。整堂课,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微课图像清晰,讲解精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渐成自然。
宁阳鹤山乡位于宁阳西北部,辖区内学生少,教学资源少,部分学校存在英语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2015年1月23日上午,位于宁阳鹤山乡的山前教学点的20多名三年级学生正在上一节特殊的英语课,他们与宁阳县实验小学同样上三年级的50多名孩子共享教学资源,同听一位英语老师的讲课,并与老师进行在线同步交流。 宁阳实验小学信息技术科室负责人殷兆锦介绍,作为泰安唯一一家网络同步课堂,宁阳县实验小学与宁阳鹤山乡山前教学点结成一对一网络同步教学“对子”,对三年级英语课实行在线同步教学。通过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城乡学校网络同步,充分发挥优秀师资资源,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云教育让教育管理更科学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动态生成过程。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完美,课堂中总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或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机智的要素,尝试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借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 教学机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动态生成过程,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完美,课堂中总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或突如其来的教学情景,这就是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教学机智,进行恰当处理,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顺利进行。
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机智的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其实质就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
一、探究要素: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的要素
(一)高尚的道德修养
加拿大教育学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曾说:“教育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环境突变造成,也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
(二)广博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着教学机智的层次,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为教师的教学机智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对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指点迷津。在通晓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要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拥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只有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运用浓厚文化底蕴“武装”自己,才能在意外发生时“转危为安”。
(三)丰富的教学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把教学机智与所谓临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积累多种“处方”,遇到意外事件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主动权,才可能在“风云突变”中“化险为夷”。
(四)灵活的驾驭能力
当课堂意外事件发生时,要求教师能够冷静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情绪的激动,冷静地对待学生。迅速地捕捉学生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透过学生的眼神、表情等,做出快速、有效地反应。
二、实施策略: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用心挖掘资源促进生成
例1:七上《享受学习》这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学习很辛苦,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过了几分钟,我请一位女生回答,结果她说“为了赚更多钱”,听到她的回答,全班也哄堂大笑。随即我一想,何不借此进行答题指导,于是我说道:“她的回答看出至少她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回答存在不足,你们帮她分析一下?”听了这话,同学们马上相互交谈起来,最后同学归纳:回答太口语了,没有学科专业术语;没有从多角度、多方面回答问题。看到同学们的分析很到位,我马上引导:“你们可多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小到大、从个人到国家等分析。”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对学习重要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本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利用错误纠正答题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随时捕捉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引领,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2.善于借助意外延伸教学
例2:上《珍惜新起点》这课内容,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布置完作业,却听到有个学生正嘀咕道“这个题目真没意思?”我就笑着问道:“哪题没意思?”那个学生看我没有生气,就说道:“这个活动探究题:设计个人名片。按照上面的格式设计,名片太没有个性。”听了学生这么一说,我感到很惊讶,我何不让他们自己自由发挥,进行创意设计。于是我说道:“说得不错,我觉得名片应该有个人风格才有特色。看来我们同学还会研究作业的质量,建议值得采纳。”我马上给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创意设计“个人名片”,要求学生用另外材料进行设计有个性的“个人名片”。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本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灵活地应用教学机智,让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有效锻炼,使整个授课空间在无形中得到延伸。
3.灵活利用生活联系课堂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中要随时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本例中,教师在课堂即将陷入僵局时,灵活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例子进行教学,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容易理解,又保证了课堂的顺利、有效开展。
4.巧妙运用语言转化行为
幽默语言的巧妙运用,仿佛教师手里无形的教鞭,是特殊的传播教育思想的工具,是密切师生关系、创造新型师生关系的纽带。本例中,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巧妙引入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给学生尊重的同时,又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智慧。
三、反思效果: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从“事故”变成“故事”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学环境突变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比如:天气突变、课件无法正常使用等等,如何处理教学环境突变无疑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种严峻挑战。例3中,停电确实是教学中难以预料的“事故”,而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将意外“事故”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
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会出现错误或失误的答案。例1中,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对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了有效利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地加以处理,借机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真正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探究的兴趣,推动课堂逐渐走向开放。
(三)维护学生人格尊严,课堂从“危机”走向“和谐”
课堂教学难免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言行,可能是故意的挑衅,也可能是无意的失误。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机智,就能让一个学生违纪行为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例4中,教师利用自己的幽默、风趣化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即将爆发的危机,既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学生的面子,使学生更加的敬重老师,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四、注重方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积累
(1)勤学习是吸取教学机智的渠道
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教学智慧源于点滴的学习和积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学习新理念,也要学习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艺术和技巧。把读书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一点一滴、每时每刻。
(2)勤反思是增长教学机智的关键
教师平时要勤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只有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断增长。
(3)勤实践是产生教学机智的源泉
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里作出反馈,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离开了课堂教学,教学机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实践检验的,才可称得上为精湛的教学机智。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聚齐等,用教学机智最大化“偶发事件”潜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页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观念的不断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提出,现在的教学除了要求教师观念现代化外,还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许多教师的思想都能与时俱进,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起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我们这些地理教师也不甘落后,也充分地利用起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器材即多种手段来使地理课,变得生动易懂。也正如此,我们学校现在许多地理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无不用上现代化的手段,否则会引来一些非议。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手段,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地理教师想要在教学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时代的脉搏,迎接时代的挑战,就必须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地理信息资源加以筛选、组织、处理、应用到地理课堂之中,从而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师要积极应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掌握单纯的地理知识,还必须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一)直观展示地理,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地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关键。
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如果要把图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这一优势,力图使画面内容生动,即要尽可能地用一些动画、音乐,将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这些动画和音乐中,使学生爱听、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时,课件展示如下:伴随着悦耳的音乐,茫茫宇宙中一颗蓝色的星球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随着地球的旋转,地轴及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的出现,太阳在中心位置放射出光芒,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替闪现等一幅幅动画的展开,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了到感兴趣的画面上,此时出现了字幕:“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现象?”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之后,教师鼠标一点,马上出现一卡通人物有节奏地送入正确答案……在这部分教学设计中通过恰当利用多媒体动画,结合有趣的图像和绝妙的声音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动机,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教给了学生地理知识,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目标。
(三)创设情景,感染学生
地理这门学科不像数、理、化,许多地方是要靠凭空想象来了解书中所描绘的情景的,这需要学生有相应的知识经验。而有些课文中涉及的风俗文化、其他国家和地区,初中的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甚至连间接经验都没有。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都能创设一种情景、氛围,让学生先有感性的了解或是把他们引入到所创设的意境中来,这样可以弥补学生知识或生活阅历方面的不足。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列表比较地理事象特征突破教学难点
列表比较地理事象特征。列表比较是地理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使用小黑板预先抄写出来,课堂上挂出小黑板,思考之后解答,并把答案写到表格中,费工费时,容量有限。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幻灯片,预先设计好表格及相关项目,并设置热区显示答案。
(五)有利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一般情况下总是由地理教师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课堂上向学生描绘,而各人对事物的见解不同,表达能力及表述方法有差异,就难以创造一 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这时,如果我们老师能利用平时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或下载或录下网络或电视里的相关节目,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播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有所体验,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宗旨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在我国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作为非高考科目的地理教学,能否经受住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冲击,坚定努力地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于教学始终,这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是一场考验。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在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要督促学校严格按照中学课程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坚决制止有些学校滥砍、滥占、滥挤地理课时和压缩地理教学投入的不良倾向;要有效地制止中学地理教师的流失,稳定教师队伍;应迅速纠正少数学校对地理教师的不公正待遇,不得在评职、晋级、奖金、住房等方面人为地压低地理教师,而妨害他们的切身利益,也不能在业务进修、教学研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剥夺地理教师正当的工作权利。
作为直接耕耘于中学地理教育阵地的每一位成员,在目前“转轨”阶段地理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面前,再不能永无休止地怨天尤人、消极悲观和无视现实地盲目抗争,也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所涉及的教育本身和社会各方面深层次的问题都完满解决后,来自然而然地走出困境,而是应当积极、理智且勇敢地闯出一条新路,首当其冲地从困境中“突围”出去。这就需要站高望远,在全国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认识到原来高考科目的设置方案,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在高考已取消地理达数年之久的负效应面前,我们在积极多方争取国家尽快地出台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有利于中学地理教学的高考新方案的同时,也决不能把地理教育的命运只附着在高考这一棵树上,而是应当面对现实,充分利用高考不考地理的“松绑”机会,在认真总结过去地理教学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变化了的教育、教学形势,适时地抓住获得生机、发挥优势的各种有利因素,努力使中学地理教育由衰转兴。
2.深入钻研大纲、教材,加强教研工作的力度
近年来,拟订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中学地理教材改革的步伐很快,今后还将继续改革。要适应这一变化,广大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明确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使地理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标准。
教师要特别重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各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明确它们所处的层次和讲授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实施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地理教学的实践必须有理论作指导,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目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都是在新的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研活动应注意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教学时能够力求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和总体控制,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和地理教研员,要及时发现和推广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努力牵线搭桥,沟通信息渠道,提供条件,达到相互学习、共同研讨提高的目的。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良好的地理教研环境。要加强和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基本形式。应在备课、讲课和评估诸环节上制订一套科学的管理和实施方案,以引导和推动地理教学的发展。
3.围绕素质教育的主题,积极开展地理教学改革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广大地理教师应尽快从因高考出现不谐之音造成的失落心态下解脱出来,挺起腰杆、振作精神,很好地顺应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以新的机遇、新的起点、新的追求,积极开创地理教学的新途径,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模式,使非高考科目的地理教学能抢先一步走出“应试教育”弊端造成的误区,以结束那种狭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危害,大刀阔斧地进行地理教学改革。当前,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主题,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应注重以下十个方面: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知识的形成与品德的培养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会学习并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重;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重;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并重,努力使中学地理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讲究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表扬、鼓励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但他还是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积极性,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讲究语言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应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与数学,增加与增加到,除与除以,数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等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有时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繁琐,甚至面面俱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讲究语言生动,确保通俗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话,脏话,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
四、讲究语言幽默,启发激励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运用
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手段从最初的位图处理、视频播放到现在音、形、动画等的综合运用,给地理教学活动和学生地理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学习素材不单单是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师在充分把握知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时,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融入其中,并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呈现给学生,通过声音、图像、动态的模拟、运用,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它通过生动多变的画面及效果丰富的音响,使各种声、光、色、形融于一体,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之中,使枯燥的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和抽象性的知识,不仅难以掌握,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甚至产生畏难的情绪,对知识的学习极其不利。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讲授的知识图文并茂,再配上音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这对我们的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地理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地球自转、公转,经纬线,海陆变迁等地理问题绘在纸上、小黑板上或幻灯片上,或作为课堂板书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讲解。这些形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不能动态表现、体积大容量小、字小看不清、现场操作耗时长、缺乏师生对话等。这时候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可以将图表过程动画化,使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简洁,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掌握知识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学到什么地方,就去到当地亲身体验。而单凭教材和地图册,只能使学生觉得知识是抽象的,有时还因国外的地名多而晕头转向,从而害怕学习地理知识。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方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如在讲授中国行政区划的内容时,以前要用两节课的时间,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用一堂课的时间就可以讲完,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巩固练习,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发挥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统一的效果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的成功之母。就高中课本来讲,大小图形就有将近三百幅,另外还有高中地图册和与之配套的一些图形。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这些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利用幻灯投影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高中地理第十章第三节有关“城市环境问题”时,假如按照课本上的顺序写下来,学生确实会感到乏味,远不如教师在幻灯片上描绘出一幅彩图,画出城市、工厂、汽车、垃圾、河流、酸雨及城市绿化等地理概况,指导学生自己看图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评价并得出结论。此外,教学中采用这种新颖活泼的形式,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创设直观的地理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中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在运用多媒体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课件制作质量不能保证、有些学生反应慢、思路不能及时跟随等。因此,地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把握好“度”,避免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焦申义.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02(06).
2.谭慧.浅议中学地理的计算机辅助教学[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5).
3.赵凤夫.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0(01).
4.杨佩芳.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0(01).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改反思 教学新理念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100-01
回顾课改的路程,涉及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感到困惑。究其原因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选拔性教育的瓶颈仍在束缚着课改的发展,中考仍是目前评价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也致使一些学校与教师为了保证升学率而或多或少地在新课改的幌子下延续着“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另外是我们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师生的思想感情得不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现状令人担忧。下面是本人对教改的一点体会: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重建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思想和呈现方式,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有明显的差异,当我们翻开人教版教材时,感到耳目一新。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出发,从文本出发。要教好语言,要读好文本,就要引导学生多读,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必然少了许多。我们在重建课堂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想,才能满足新教材实施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教学计划,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用新的尺度来迫问我们的教学行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面貌才会呈现新景象,否则我们还是逃不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循环。
二、教师评价的合理性和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在学生创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知识、思维和情感探究的过程,是互动互学的过程。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成果,教师要恰到好处地给予评价。教师的课堂评价应遵循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民主平等。学生是有理智、有个性、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过程。
三、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设计作业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教师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谦逊的态度,给学生留作业。所留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发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发地学习,愉快地接受。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做作业的欲望。作业设计要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作业进一步激活、扩展。作业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是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包括积累、背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的能力等,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作业,多角度转变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造句练习、写作练习等,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舞台上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许多优秀的课堂教学实例来看,课堂上短短四十五分钟精彩的背后,倾注的无疑是执教者多年来积淀下来的才华和智慧。因此对于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来说,目前要走的仍是一条默默探索、负重前行的道路,衷心地希望所有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以端正的研究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力戒浮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使初中语文教学走上一条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新课程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