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对策

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对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对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治理的问题和对策

第1篇

>> 浅析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政府在城市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基层政府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析基层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机制创新 浅析基层政府在应对洪涝灾害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存在问题与对策 关于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应对方法分析 无限政府的危机应对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非政府组织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李程伟.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昕.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0(3):29-37.

[6]李严.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状况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7]江受林.基于村民满意感的基层政府信任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8]刘学民.公共危机治理:一种能力建设的议程[J].中国行政管理,2010(5):73.

[9]尹伶俐,张芹芹.煤矿塌陷区的治理对策分析[J].绿色科技,2011(1):93-94.

[10]葛维琦.中国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治理对策[J].中国能源,2006,26(10):27-29.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理论课;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信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的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思政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试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昌科技师范大学三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样本见下表:

性别 专业 年级

人数 男 女 理工类 文史类 大一 大二 大三 研一

411 454 316 549 59 413 94 299

合计 865 865 865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不高

1.2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表现欠佳

1.3 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

1.4 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满意

2.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因素

2.1 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是影响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79.7%的教师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理论功底欠缺,掌握的本学科知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灌输课本知识,不能将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能力素质、责任感、使命感和教学指导思想在相当程度上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和思政课教学的要求。

2.2 学生方面

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这些学生成长的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毋庸置疑,“90后”的大学生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必须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2.3 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资源是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任何一门课程的理念、特征及其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资源来表达。然而,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较宽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在学生旷课原因的调查中,也发现学生很多学生是因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才旷课,或者是身在教室心在外,处于隐性逃课状态。由此可见,教学内容已经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3.1 转变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现对学生信仰的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对“教化”给他们的知识发自内心的接受、认同,进而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并升华为学生自身的信仰。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设计和计划中,要考虑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的需要,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和尊重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放到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上面。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不见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还要较高的人格魅力,比如风趣幽默、仪态端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所以,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在提高学术造诣的同时,也要提高个人修养,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师表形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风范,会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而使他们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把理论修为与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高举旗帜、站稳立场的政治意识,认清形势、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表率意识,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格力量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3.3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指导作用统一起来。为此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如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采取课堂讨论、课堂答疑、辩论、演讲等各种课堂教学方法。也可以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然后归纳为学生共同关心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或作为辩论的题目。让学生上台自己讲,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对讨论或辩论的过程和结果,由教师总结点评,给予成绩。这些做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写作、组织协调等各种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琨.高校公共课教学环境下“隐形逃课行为”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25

[2]柳礼泉,丁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14

第3篇

关键词 塌陷问题;煤矿开采;对策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83-02

0 引言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非再生资源,但是在开采中,因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煤矿开采所造成采空塌陷问题以及相应处理策略具有实际意义。

1 调查某省因开采煤炭造成的坍陷情况

为了研究开采煤矿造成的采空坍陷情况,本研究对某省开采造成的塌陷进行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在2007年,该省采空塌陷的面积就达到2310平方千米,而到了2011年,采空塌陷面积达到5000平方千米,调查统计情况如下所示。

从该表中可发现,该省煤矿开采急剧上升,采空区坍陷面积随之而骤增,2011年采空区塌陷面积占据总面积6%,成为比较严重问题。因此分析其采空塌陷问题势在必行。

1.1 将大量耕地毁坏

上图就是从某煤矿开采区域中所拍摄的,毁坏了大量的耕地。事实上一旦采空发生塌陷就会毁坏大面积的耕地,只要某些地方发生缺水,就可能造成这些地方发生严重沙漠化,上图中一部分植物开始变黄,朝着沙漠化发展,从本次调查发现采空塌陷造成土壤中缺少水分,影响到种植的禾苗正常生长,甚至有许多地方禾苗枯死,几乎是颗粒无收,这样农户必然对煤矿不满而出现矛盾,影响到当地发展和社会安定。

1.2 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图2是研究某省某个地方的生态环境,过去是一望无垠的森林,但是煤矿开采后不到十年,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许多大树和植物相继枯死,山顶上几乎成为了光秃秃一片。一旦发生塌陷问题,必然降低生态环境,许多良田荒芜,山顶上缺水干旱,而低洼之处成为水洼积聚之处,导致种植极为不便,严重影响农作物产品。塌陷之处常年是积水,必然形成了沼泽地,更不能够种植农作物。

1.3 房屋受损

一旦采空区出现了塌陷,就会影响到地面上各种建筑物,上图就是因为发生塌陷而造成房屋倒塌,危害到当地农民正常生活。

1.4 设施遭到毁坏

采空区一旦发生了塌陷,还会毁坏当地的管道、排灌设置、道路及通讯等相关基础设施,不但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还可能危害到人们的生存。对某省的调查中就发现这种现象十分严重,甚至还导致某一些地区长时间停水停电。

1.5造成地质灾害

当煤矿开采造成采空塌陷时,必然造成大面积区域发生空心化的状态,必然给地质造成了不确定因素,一旦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出现各种异常现象,给当地造成极大的危害。

2 处理采空塌陷问题的应对对策

从上面分析可知,因煤矿开采造成采空塌陷问题较多,都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乃至正常生存,因此必须要依据实况采取合理的应对对策。

2.1 从技术入手做好对策

1)浅层及无积水塌陷地,就应该削除高低整治复耕,塌陷不深或者积水较少都要平整土地,修缮相关排灌系统,还要改善耕作的条件,种植树木及各种农作物;

2)当塌陷较深或者积水较多之处,就要从深部挖一些土填到浅部,重新将耕地复垦,整理成土地,复垦出发点不但体现到土地经济价值上,还从土地社会和生态价值上体现出来。复垦上还必须要合理规划,要注重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几个效益相协调;

3)改善采矿所用方法;日常中常用采矿法为放顶、分层以及长臂等等,因此合理改善开采方法,例如合适地区采用高压注浆、协调开采以及部分填充等各种技术,有效降低开采中存在的塌陷事故,主要就要选合理开采方法;

4)及时进行福坑;当不断开采煤炭时,地表面会随之发生不停移动,时间一长就可能出现地表移动现象,就要及时复垦采空塌陷地方,及时填平地表裂缝或者塌陷之处,并且要注意下降的地下水位会影响植物生长,造成较为严重生态问题,因此就需要及时对生态用水进行补充,及时填补存在的问题。

2.2政府要大力支持

1)增强采煤区域的环境意识,加强法律的约束,有效对塌陷进行预防。政府要专门投入治理资金,利用矸石回填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有机协调,实现同步发展;

2)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在很多地方因为塌陷而出现塌陷,造成毁灭性与不可逆性,必须要从治理上入手,依据坍陷实况采用生态学、塌陷学以及环境学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有效治理塌陷区;

3)加大监督力度;煤矿开采企业并不会自觉治理塌陷问题,因此政府必须要极大监督力度,依法政治非法经营企业,监督各煤矿运营情况,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顿,确保煤矿开采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本文就是以某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调查统计中可知采空塌陷的问题极为严重,所以必须要有针对性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霞,王汉斌.山西煤炭开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煤炭,2009(12).

[2]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浅谈绿色开采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1).

第4篇

[关键词]矿山环境 恢复治理 有效措施 长效发展

[中图分类号] TD16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3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资源问题,尤其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类型,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必须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问题,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不容忽视。矿产资源的高利用率,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国情需要,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为社会经济提供重要的保障,而且也满足了新时期下时代所要求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为此,必须提高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做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以还原矿山地区健康的环境状况。要建立建全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以保障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1加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矿山地区的环境状况,充分解决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避免矿山地区中的植被受到破坏,以防止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有利于解决矿山资源开采中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提高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水平,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

2现阶段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问题主要在于并未建立健全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开采矿山资源的过程中并未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致于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缺乏法制保障。而且缺乏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未能得到政府有效的监督,从而难以保障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质量。

3解决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建全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为了保护好我国矿山地区的环境,则应当建立健全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为其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并未意识到矿山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其认识不清,因而在矿山环境管理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相关法律并不够完善。在我国所制定的立法中,只有少数文件简单的提到了矿山环境保护的要求,但是却并未制定出具体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致于矿山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得不到保障,难以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法》中制定与矿山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结合其他相关法律,来制定专门的矿山环境管理法规,并要求在开发和保护矿山资源的工作中严格落实此项法规。另外,一定要明确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目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协调配合各个部门来实施有效的工作。在保护矿山地区环境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奖惩分明,对于破坏矿山地区环境的人要予以相应的惩罚,以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效果提供重要的保障。

3.2制定完善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所谓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是指预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活动下所受的影响,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手段,广泛地应用于矿产事业中。对于矿产事业来说,制定完善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矿山地区环境水平,可提升矿山地区环境保护工作能力。所建立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应当包含一定的内容,要预估矿山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矿山对人们生活区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降低影响的方法,提出可靠地解决方案。矿山资源的开采是一项规模偏大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为此在实施开采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调查,制定合理而正确的环境影响预估并以此来编制相应的报告书,以全面评价矿山资源开采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3.3制定完善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监督制度

为了保障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则必须建立完善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监督制度,以此来约束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加强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管理。政府应当重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以避免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出现不正确的措施,影响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其主要是监督所制定的矿山开采计划是否科学,所实施的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是否具有可实行性;检查所采用的相关材料和设备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合格,对于一些有毒物质的处理是否正确等。

4结束语

加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顺应了时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会逐渐增大,如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我国应当全面了解我国矿山地区的环境状况,加强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认识,明确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矿山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恢复治理措施,以保障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质量。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与我国矿山实际环境状况相结合,以选取最合适的治理办法,从而保障我国矿山环境,促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龙,孔令,张云国等.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制度现状及对策[J].中国矿业,2011,20(4):44-46.

[2]张璐,黄德林.完善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若干建议[J].资源与产业,2012,14(2):43-48.

第5篇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

1、前言

鄞州区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针对鄞州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为科学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2、小流域概况

鄞州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鄞州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亩,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3、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区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讲,全区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5年的防洪标准。目前,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防洪标准较低

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

防洪堤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大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并且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时易损毁。

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易漫顶溃堤。

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一些水库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3.2环境脏、乱、差

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时未考虑河道的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堤防,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

鄞州区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4、治理标准及对策措施

4.1 治理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当防护区人口

防洪堤: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村庄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乡(镇)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4.2 对策措施

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拦蓄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

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4.2.3堤防工程

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4.2.4排洪渠修筑

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居民,应结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将洪水撇出农田区和居民区。

5、建议

5.1根据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原则:“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5.2以点带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根据财力逐步实施。近期,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筛选灾情严重、影响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小流域治理。对列入综合治理试点的,要将综合治理区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将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各司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小流域特点,科学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3强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态质量,维护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仅要治理,更要重视管理,落实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渣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无”小水电。切实加强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和培育,引导农民科学山地耕作和营林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质量。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例如对接中央国债项目,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接省市项目,如新农村建设、 “强塘固房”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山地综合开发、平整土地、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要落实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鼓励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用政策支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R],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7。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存在问题 对策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逐渐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污水排放量的迅速增长,目前城市污水已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55.3%。造成城市及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制约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城市能否健康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城市污水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较低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备较落后,污水处理厂绝大部分是采用一、二级污水处理工艺,污水设备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能耗高等缺点。截至2013年3月底,全国已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5亿立方米/日,较2012年底新增污水处理厂111座,新增处理能力约300万立方米/日。但与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84.6亿吨相比仍相差较大,严重制约着我国污水处理的整体效率。

2.2 城市污水处理相关政策法规执行差

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有明确的政策法规,但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税收和维护社会稳定,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政策法规执行,从而影响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此外还存在对再生水利用的重视不够,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的监管力度不强等问题。

2.3 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

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国家虽然投资新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但其高昂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只能达到50%,我国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低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污水处理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相比还差距甚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我国应通过宏观调控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2.4 缺乏技术创新且管理水平低

传统的处理技术较复杂,我国目前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因此,研发新工艺,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效果好且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管理及操作水平,是我国当前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主要任务。

3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加强国家和地方在污水处理建设中的配套投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县级地区的配套力度。使其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将城市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和污水回用管网统筹规划,逐步建成供水、排水、污水回用管网相匹配的城市供水和排水管网体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整体能力。

3.2 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城市污水治理持续发展

实施动态管理。环保部门应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污泥处置去向的跟踪和检查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污泥按照相关要求合理处置。建立常态监管机制,系统全面地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同时推行地方政府官员环保问责制。为监督地方各级政府严格执行环保的法律法规,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城市污水排放和治理工作也应纳入地方政府官员年度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评估工作业绩与能力的指标之一,从而加强地方对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根本上提升城市污水治理效率,逐步控制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投入机制,保障城市污水治理正常运行

城市污水治理应加入不同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建立与当今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城市污水治理投资体制,加大对社会投资的吸引与支持,形成政府与国内外企业想结合的投资体制。逐步放开污水处理市场,鼓励国内外资本加入,采取BOT、TOT等多种合作形式,参与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的建设和运营。以缓解国家和地方财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从而促进我国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3.4 鼓励工艺创新,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由于对城市污水处理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造成规划布局上的不合理,导致目前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规模、出水标准等不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大多采用传统的一级强化处理和二级处理,工艺中没有考虑长远的经济发展,不适应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要求。

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上必须按照“资源再生利用”的原则,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将传统工艺改造成为适应未来污水处理的先进工艺,应用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以及安全消毒技术,努力改善城市污水处理水平,达到再生水的指标要求,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要努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的技术进步,推广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4 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镇污水量将越来越大,水环境污染也会日益严重,建设和运营好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举措。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将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参考文献

[1]东枫.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园林科技,2010(10).

第7篇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工程;问题;对策

0 引言

这些年,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恶化现象严重,由于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发生事故层出不穷,不仅使工厂生产,农业生产面临困难甚至难以为继,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危机人类的生存。分析目前的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和二类的河段只占32.2%,符合三类标准的28.9%,其余的均只达到四类甚至五类标准,按照污染物指标看,我国的河流有三分之二的河流遭受污染。

1 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相关的管理制度松懈,执法力度不够,一些水污染的执法单位执法不到位,致使一些公司一直排放未达标甚至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的污水,这种现象存在证明了我们管理系统的缺陷,虽然政府也一直通过改革来解决制度上的缺失,但截止目前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管理部门执法不力,相关企业排污不达标,违法成本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

(2)运转成本的高低是决定企业污水处理设备可否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运行费用一般由药剂费用、劳动力、电力、设备折旧成本以及维护费用构成,费用的多少反映设备和技术可靠度,直接影响到对水污染的治理效果。我国现有的常用技术,运行成本高,对于目前我国大多经济效益不太好的企业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造成水污染的治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我国常用的混凝沉淀法为例,例如COD200mg/L纺织印染废水,用硫酸亚铁对cod200mg/L的污水处理,综合设备处理以及水电等投资每吨费用就需要0.7到0.8元,而且对废水中氨氮超标指标需要进一步加入生化处理工艺。对于codl200mg/L的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成本甚至会超过2元每吨。更重要的是,这种高运营成本甚至超过污水治理前的排污费用。已经成为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企业的严重负担。

(3)设备使用寿命短。产品使用周期过短,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常见问题,许多设备投入甚多却只能用十年不到的时间甚至更短。还有的设备由于在设备的设计、生产存在问题,还没有联调完毕正式运行就问题不断。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恶劣。污水常含有酸性、碱性物质甚至有的还含有铰强的氧化剂等,使污水有很大的腐蚀性,若设计时候不考虑这些因素就很可能造成设备寿命不长的弊端。

2)工艺选择不合理。不合理的工艺选择是设备寿命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处理单元。这两种技术对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水污染物浓度太高,活性炭和交换树脂会迅速饱和,丧失活性,若要继续使用,必须进行反冲洗活化,随着次数的增多,使得活性炭和交换树脂饱和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设备运营环境,采用适当方式延长使用时间。

2 对污水处理对策思考

纵观我国目前水处理现状和相关工程的总体目标,水环境的前景依旧不是很好,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好我们的水环境,笔者结合工作和实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对污染水的治理现状进行改观:

2.1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经验表明:只注重对污染水的治理工作,不断研发和投入更多的新技术和资金都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治理污染重要的是对于源头上的疏导,污染水的产生原因是生产工艺的陈旧和设备的老化,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生产的废料没有二次回收使用的工艺不但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对于一些生产用水量大的企业,不断探索提高生产工艺,升级设备,这样一方面会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污染谁治理的同时,监管单位也要建立好相关责任制,积极引导企业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工艺改革提高效率,也要多为企业在资金上给与支持,鼓励他们多进行污水处理和防治项目上的资金倾斜。

2.2 加强对相关技术服务市场的管理力度

我国的环境工程发展较慢,在环保技术这个市场上尚未有较为完整的体制,各个企业独自为营,没有合理的竞争机制。环保部门应该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做好相关环保企业的技术概况、施工能力、人员资质以及服务水准和运营水平上的把关。还要积极去促进相关企业在信息上的联系,对大的水污染环境治理项目做好竞标工作,让企业展开公平的竞争,建立严格的门槛准入制度,精心的选出一些投资较少,运行是的费用较低,在设计方案上最好的企业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2.3 计划性的抓好污染源治理工作

要改善一个地域的水环境,需要首先对重点的污染源进行治理,对于大的污染源来说,治理起来绝非易事,任务重,工期长,要制定好施工计划,保证质量,对于治理难度大的企业,要从源头的工艺上入手减少其排污量。对于那些效益差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停,不能因为眼下的蝇头小利,而牺牲了环境。

3 结语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必须看到的是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治污工作开展多年,但一直收效甚微,这不得不令我们的环境工程人员足够思考,找准造成水污染的根本原因,积极投入新的环境治理工艺,只有基于长久的发展理念为出发点,从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观点考虑,我国的水污染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宋召胜.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0(11).

第8篇

关键词:中小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143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小河道治理的内容及意义 

1、中小河道治理的主要内容 

中小河道治理是指为提高中小河道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兼顾河流水生态环境而展开的以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治理项目。 

2、中小河道治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人们对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逐渐加强,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环境已经成为增强城镇竞争力、提升城镇品位、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崇明中小河道众多,通过对中小河道的治理,能够有效改善引、排水条件,提高区域防汛除涝能力,减轻因水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减少岸坡水土流失的发生,从而减轻河道的淤积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达到节约河道维护费用的效果;还可以改善河道水质,提升区域周边水环境质量,提高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高质量的用水保障,为实现两高一优精细农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地区生态形象,有力地推动地区及整个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产生明显的综合效益。

二、中小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中小河道治理工作缺乏全面及系统的规划

根据《上海市骨干河湖布局规划》及崇明岛实际情况,崇明岛规划河网分为骨干河道和其他支河,骨干河道是指崇明岛内环岛运河及南北向的纵河,其他支河是骨干河道的细化及补充。目前《崇明岛域水利规划修编》对岛内骨干河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而中小河道属于其他河道范畴,由于中小河道量大面广,导致相关部门对其管理的权限较为分散,所以中小河道的治理目前缺乏全面而又系统的规划,这就导致对中小河道进行治理时没有统一的依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执行标准不能够统一,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是在表面上得以解决,但是问题的根源还是存在,这个问题是中小河道治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2、防洪标准难达标

承担河道两岸及周边日常排水是中小河道的主要功能之一,目前,大部分中小河道现状堤顶高程没有达到《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若要达标,一般需要加高堤顶高程,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堤顶高程加高后,阻碍了两岸及周边的地表径流自流入河,需补充采取径流入河措施,相应地会增加工程的投资,同时,加高堤防需要大量的土方来源,而岛内土方较为缺乏,若外购土方,同样需要增加工程投资,此外,中小河道治理又缺乏明确的规划标准,因此,在目前的中小河道治理工程中,堤顶高程难以达标,一般是维持现状,局部十分低洼的地方适当加以培高。

3、河道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很多镇、村级中小河道中,由于没有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系统,部分生活、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在河边,有的甚至直接倾倒入河;再次,受到市政设施和地理因素的制约,截污不彻底,一些生活污水和工农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河,使水质急速下降,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

4、工程前期工作较复杂

近年来,崇明县中小河道治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展开,其中,前期工作是较为复杂而关键的。前期工作涉及到工程范围内影响工程建设的建筑物、树木等的动拆迁,岸后土地的临时占用,堆土区域的确定等一系列问题,做好前期工作是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但是前期工作需要与周边老百姓及各相关部门做好全面妥善的协调,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地沟通,才能落实解决问题,因此,前期工作是比较复杂的。

5、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崇明中小河道量大面广,其治理管养对资金的需求很大,部分河道治理由于资金筹措难度大而搁浅,部分河道治理后由于管理资金配套不足,存在管理缺陷,使河道治理效果大打折扣,资金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小河道治理工作推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中小河道治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对中小河道治理的全局规划 

 对中小河道的治理工作做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是治理中小河道的基础。在对中小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解决时,要把全局规划作为指导的基础,并按照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及标本兼治的方针对中小河道进行逐步的防洪减灾、防治水污染及利用水资源方面的治理。在规划时,对治理目标、标准、内容及措施等要明确,使中小河道治理工作有据可依,有据可循。上文中提到的防洪标准难以达标,也应通过全局规划,根据规范及地区河道实际运行情况,明确区域防洪标准,在河道治理时,若难以一步到位,也应逐步加强,最终贯彻落实,使河道治理的效果不打折扣。

2、通过工程保障及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河道水质

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同时,采取雨污分流措施,严禁各类污水随意入河,雨水则可排入自然水体中;拆除沿河违章建筑,合理布置垃圾处理站点,以减少污染物的来源和垃圾的随意丢弃;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加强管理,重视大众教育,提高大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呼吁公众参与河道管理,体现公众的主人翁地位,众人齐心协力治水保水。

3、政府保障措施

中小河道治理项目涉及周边居民及多个相关部门,单靠水利部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有了政府的保障,许多措施才能得以实施,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资金保障措施 

地方政府要切实保障中小河道治理资金投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年度计划管理,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段逐步实施。中小河道治理和管理权主要在地方,除中央资金重点支持外,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尽快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明确市、县配套资金比例和资金筹措责任,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同时要合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 ,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结束语

随着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崇明县中小河道数量众多,分布较广,加快推进中小河道治理,提高水系防汛除涝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崇明岛水环境质量,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崇明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崇明岛域水利规划修编崇明县水务局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