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市场规模研究

市场规模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场规模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市场规模研究

第1篇

>> 中国旅游市场细分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规模报酬研究 抢占中国旅游市场的先机 中国旅游团购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旅游业广告现状分析研究 中国旅游服务发展现状研究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旅游市场的研究 越南应对中国旅游市场的思考 解析中国旅游商品的市场失灵 浅析中国旅游地产的市场开发 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大规模阵列天线基站的OTA测试方法研究 中国旅游商品的现状分析与开发对策 中国旅游商品的现状和发展出路 “后奥运”拉动中国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业的顾客导向问题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国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现状的研究 中国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现状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向前")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在线旅游OTA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所接受。本文对4年来我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规模发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其发展现状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OTA 市场交易 规模现状 成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93-02

近年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发展迅猛,已经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旅游OTA(Online Travel Agent)作为该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

一 旅游OTA市场规模发展的数据分析

1.旅游OTA市场增速稳定,但市场规模占比逐年下降

根据艾瑞数据统计,2011~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增长速度稳定,保持在27%以上。旅游OTA市场除2012年外,也保持了24%的较高增长率。但是旅游OTA占在线旅游市场规模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即使在增速最高的2013年,OTA占比仍然下滑了0.1%。

2.出现的环比负增长稳定在第四季度,但比例有所上升

2011~2012年,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环比负增长出现在当年的第一和第四季度。2013~2014年仅第四季度出现了环比负增长,但2012~2014年每年的第四季度,环比负增长均上升了0.8%。在当月旅游OTA占比中,除2014年外,即使出现环比负增长,也都高于当年OTA占比。

3.市场最高交易规模稳定在第三季度,但同比、环比增长率均缓慢下降

2011~2014年旅游OTA市场最高交易规模均为第三季度。除2012年外,同比、环比增长率均缓慢下降。在当月旅游OTA占比中,2011、2013和2014年第三季度略低于当年OTA占比,2012年第三季度略高于当年OTA占比。

二 旅游OTA市场规模现状的成因分析

1.在线旅游用户的消费行为模式迁移,造成了旅游OTA占比的逐年下滑

虽然旅游OTA保持了24%以上的较高增长率,但在在线旅游市场中,面临着旅游垂直搜索、在线直销平台、旅游点评UGC、在线生活服务商和在线旅游支付平台等消费模式的冲击。自2010年在线旅游开始移动端布局后,2013年移动端进入了爆炸性发展,涵盖了线下供应商、移动运营商、UGC、出行服务、旅游OTA等。消费者在形式更多样化、操作及支付更便利的在线旅游市场中,不再产生对单一消费模式的依赖,转而逐步向符合自身网上消费行为特征的模式迁移,使旅游OTA占比逐年下降。

2.旅游OTA为争夺用户渗透率开展的价格混战余波至今未消,由线上延伸至线下

2012年旅游OTA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率最低,其成因在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各大旅游OTA企业为争夺用户渗透率,以返现、返券、打折降价等形式开展的酒店促销活动。如芒果网酒店预订的8000万元现金补贴,最高返现50%;同程网的返现9000万、点评返奖金;携程预授权5亿美金等低价促销活动。这些旅游OTA企业以牺牲自身利润为代价,换取了用户渗透率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引起的线上价格混战,形成了4年来旅游OTA市场最高交易规模季度最低同比增长率18.4%和最高环比增长率22.4%这样鲜明的数据对比。至今这场价格战余波仍未平息,已成为影响旅游OTA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2012年掀起的价格战中利润空间损害最为严重的是线下企业。旅游OTA以赚取佣金为主,价格战迫使被的线下企业要挤出更多的利润空间。针对旅游OTA混战中频出的价格倒挂等行为,已被迫让线下企业做出了断供的无奈之举。2015年初至5月,发生了17家旅行社集体抵制途牛;华住“断供”三大旅游OTA,准备逐步建立自己的直销平台;湖南200家酒店抵制去哪儿网五折促销等事件。在数据分析中,2015年第一季度旅游OTA占比仅为4.58%,单月占比已创新低。

3.旅游OTA难以脱离线下旅游淡旺季的影响

在旅游OTA持续增长过程中,每年第三季度为当年最高交易规模季度、第四季度环比负增长的规律,与线下旅游淡旺季趋于一致。即,现有的旅游OTA仅仅将自身当作线下旅游企业的网络分销商,并没有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手。因此,可以推断的是,现阶段旅游OTA受惠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利好,依赖于我国较高的游客增长量。但当出现金融环境问题,游客数量减少,旅游OTA又该如何应对?

三 解决对策

1.线上线下携手,制定价格红线

旅游OTA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的资源仍然掌握在传统线下旅游企业手中,即使线上用户渗透率再高,仍然需要线下企业的支持,而且在线下企业普遍开始重视在线化后,每家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有可能被削减。因此,旅游OTA必须线上携手线上、线上携手线下,共同制定价格红线,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守住合理的行业利润空间。

2.明晰企业定位,发挥线上线下优势

现阶段旅游OTA的业务集中在机票、在线度假和酒店三大块,许多已进入或准备进入市场的企业都以此为标杆,期望通过复制或局部创新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自身定位并不明晰。

因此,旅游OTA需要审视自身线上、线下的优势资源,明晰企业定位,再进行线上集成整合。如携程以平台式、产业链式布局,攻略、休闲度假产品、酒店等无所不包,以较早进入市场且大而全获得了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腾讯、阿里巴巴则将在线旅游更多地融合进O2O中,衣、食等延伸服务,发挥了生活服务电商的最大优势。芒果网则发挥了自身的线下资源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渠道营销。

3.重视移动端开发,向移动购物市场横向渗透,缓解旅游淡旺季带来的影响

2014年我国的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9297.1亿元,同比增长239.3%,是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3.4倍。可以预见,未来移动终端将成为旅游OTA的新发力点,移动APP和微商平台爆炸式的开发将是旅游OTA的工作重心,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竞争方式。在大量的移动APP和微商平台出现后,旅游OTA碎片化的产品信息推送将更为及时,针对性的个性化产品也将大量出现,将缓解旅游淡旺季给旅游OTA带来的影响,使全年市场交易规模增长曲线更为平滑。

第2篇

(1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州35001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摘要:针对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探讨了南方规模化奶牛场循环农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提出养殖场粪污(包括奶牛粪、尿和养殖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牧草是消纳养殖场粪污,变废为宝,构成循环利用链的主要载体。因此南方规模化奶牛养殖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利用,构筑形成草基循环农业模式。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对鲜草需要量大、杂交狼尾草产量高且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的三大因素而构建,是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循环经济;杂交狼尾草

中图分类号:S811.5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0001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规模化养牛场牧草净化治污与饲草高效循环利用”(2012BAD14B15-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狼尾草新品种选育及在畜牧上高效循环利用”(2011BAD17B02-06)。

第一作者简介:冯德庆,男,1971 年出生,福建宁德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畜牧及畜牧生态研究。通信地址: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Tel:0591-87574138,E-mail:koala-1011@163.com。

通讯作者:黄勤楼,男,1964 年出生,福建闽清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畜牧与畜牧生态。通信地址: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Tel:0591-87572094,E-mail:hql202@126.com。

收稿日期:2014-10-10,修回日期:2015-01-1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乳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据报道,2011 年全国奶牛存栏1440 万头,奶类产量达到3810 万t[1]。乳业的发展,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以每头奶牛每天产生50 kg 废弃物估算[2],全国现有存栏奶牛每年可产生约2.6 亿t 废弃物。这种污染源若无法消纳,将会对水质、空气、土壤带来严重污染,成为养殖场所在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3]。因此,乳业需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循环经济思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原则,以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为支撑,贯穿奶牛养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牧草种植、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构建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4-5]。

1 减量化原则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1.1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养殖环节污染排放

1.1.1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氮的排放蛋白质是保证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重要营养物质。但在实际饲粮中有相当多的氮不能被奶牛利用,导致大量的氮排放到环境中。据估算,荷斯坦奶牛摄入的总氮中29%、50%分别从粪、尿排出体外,而只有剩下的21%被吸收利用[6]。氮素的过多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流失。

降低奶牛养殖过程氮排放的途径有很多,可通过提高饲粮氮转化效率,降低瘤胃饲料蛋白质降解率达到降低氮排放的目的。如科学配制饲粮、调节饲粮精粗比、粗饲料的适宜长度、加工方式,对在瘤胃降解率高的蛋白质加以保护及添加瘤胃素等都能提高氮利用效率,减少氮的排放[7-11]。

1.1.2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磷的排放研究表明,泌乳牛粪便中日均磷排泄量为151.23 g,占采食饲料磷的65.19%,机体利用率为34.81%[12]。含磷量为0.32%的低磷饲粮能够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研究还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饲料转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不受饲粮磷水平的影响,而且磷的表观消化率还随着磷摄入量增加而极显著降低。因此,严格根据NRC的磷推荐量,合理安排奶牛饲粮,在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磷排泄,这是从源头上降低奶牛养殖过程磷排放最有效的办法[13-14]。

1.1.3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CH4的排放量据估测,全世界家畜年排放CH4约8000 万t,其中牛的排放量约占73%。因此,反刍动物是CH4的最大生物来源。目前研究表明,通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减少饲养总量是降低奶牛CH4排放的理想方法。此外,通过调整奶牛饲粮精粗比、改变瘤胃发酵模式、加快饲料通过瘤胃的速度,以及通过饱和脂肪酸等添加剂降低瘤胃原虫数量,可以降低CH4的排放[15-16]。

1.2 通过固液分离降低需要就地消纳的粪污量据测定,一头500~600 kg 的成年奶牛,每天排粪量30~50 kg,排尿量15~25 kg,排污量15~20 L。因此,一个千头规模的奶牛场,每天的粪污量在60 t 以上,一年的粪污量达到20000 t左右[2]。通过固液分离系统,可将其中占粪污总量50%的粪便进行分离、收集,用于生产有机肥、食用菌等,降低需要就地消纳的粪污量[16]。

1.3 通过草地净化系统消纳终端粪污

在华南地区,狼尾草属牧草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长、耐肥等特点。若杂交狼尾草在水肥充足情况下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每年可刈割8~10 次,可供青草时间为8 个月,鲜草产量可达225.12~252.58 t/hm2,每年可产出的杂交狼尾草的总氮量为1.39~2.26 t/hm2[17]。

有实验以土壤为基质, 选择象草(Pennisetumpurpureum)和黑麦草(Loliumperenne)作为植被模拟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研究牧草全年轮作在间歇流人工湿地中对奶牛场高质量浓度污水的适应性及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象草、黑麦草在间歇性高质量浓度污水中生长良好,可作为畜牧场高质量浓度污水修复植物进行全年轮作,并适时的收割,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在不同污水质量浓度处理的牧草净化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为8 天的条件下,铵氮的去除率为75.9%~94.9%;硝态氮的去除率为65.4%~90.9%;总氮的去除率64.2%~90.1%;总磷的去除率在90%以上;象草和黑麦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转化在系统对氮磷净化中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氮25.12%和20.03%、磷31.20%和20.42%[18]。这说明象草和黑麦草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只要保障足够面积的草地,可以消纳养殖场终端粪污。

2 资源化原则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

奶牛粪污是环境的一种污染源。但是从资源化利用角度看,奶牛粪污又是宝贵的资源。有研究表明,新鲜牛粪含有总氮4.37 kg/t,总磷1.18 kg/t;牛尿含有总氮8.0 kg/t,总磷0.40 kg/t[19]。说明奶牛粪污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宝贵的肥料资源,可以开发成肥料、土壤修复剂等。新鲜牛粪中有机物占8.44%~10.62%[20],可用作食用菌培养料、蚯蚓的培养料等。牛粪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植物纤维,晒干后与适量石灰混合,是一种很好的牛栏垫料。此外,奶牛粪污经过厌氧发酵可获得沼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产生的沼渣和沼液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21-25]。

3 规模化奶牛场牧草的多级利用体现再利用原则牧草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具有可多级利用的特点,因此是构建规模化奶牛场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

奶牛是食草量巨大的一种草食性动物。一头体重500 kg 的中高产奶牛,每天可消耗杂交狼尾草鲜草10 kg。一个千头奶牛场,每天可消耗鲜草10 t,每年可消耗鲜草3000 t。生产这么多杂交狼尾草,需要约15 hm2草地。这些草地可以消纳大量养殖场粪污,草地生产的大量牧草又可返回到养殖环节。

此外牧草也可以用于生产食用菌。研究表明:杂交狼尾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为12.316 kg/m2,氨基酸含量为24.42%,栽培效益为30.66 元/m2;稻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为14.228 kg/m2、氨基酸含量为19.42%,栽培效益为41.72 元/m2。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效益高。但稻草产量不高,一般为6000~6750 kg/hm2。狼尾草的干草产量可达45000~67500 kg/hm2,利用其栽培双孢蘑菇,可缓解蘑菇主产区对稻草的需求[26]。

4 草基循环农业模式构建

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场粪污(包括奶牛粪、尿和养殖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牧草是消纳养殖场粪污,变废为宝,构成循环利用链的主要载体。因此规模化奶牛养殖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利用,构筑形成草基循环农业模式。

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对鲜草需要量大、杂交狼尾草产量高且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的三大因素而构建,其基本流程包括(图1):奶牛养殖过程中,使用优质牧草(杂交狼尾草)作为主要青饲料,并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粪污排放量。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经固液分离,分成粪渣和废水。粪渣可用于制作有机肥或者食用菌;养殖废水可经厌氧池发酵产生可用的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渣可用于制作有机肥。沼液及其他养殖废水通过草地净化系统消纳。草地净化系统生产的大量牧草可返回到养殖环节,利用奶牛食草量大的特点就地利用;或者用于食用菌生产等多级利用。该模式合理配置奶牛养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牧草种植、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构建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实现产业链内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5 结论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养殖场污染排放,通过固液分离降低需要就地消纳的粪污量,通过草地净化系统消纳终端粪污实现减量化原则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过程的应用。

牛场粪污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粪污废弃物资源化包括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以及作为食用菌培养料、燃料等多种途径。

牧草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具有可多级利用的特点,因此是构建规模化奶牛场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

草基循环农业模式结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对鲜草需要量大、杂交狼尾草产量高且对奶牛场污水氨氮吸收率高的三大因素而构建,是一种低耗高效、安全优质、清洁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实现产业链内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鸿宾.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上强调提高奶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奶业发展方式转变[EB/OL].moa.gov.cn/zwllm/zwdt/201206/t20120619_2766244.Htm,20120619.

[2] 张响英,唐现文.控制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奶牛养殖场[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8):77-79.

[3]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4-6.

[4] 张详解.我国奶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策略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23(1):164-165.

[5] 姚玮玮.乳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9-10.

[6] Tamminga S. Nutrition management of dairy cows as a contributionto pollution control[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1992,75(1):345-357.

[7] 孙亚波,边革,刘庆全,等.不同精粗比例TMR饲粮对中产奶牛氮代谢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10,30(6):21-25.

[8] 王加启,冯仰廉.饲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1995,26(4):301-307.

[9] 马冬梅,苗树君,刘子骞,等.全混合饲粮中饲草长度对奶牛采食行为、瘤胃发酵和饲粮消化率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09,35(4):9-13.

[10] 陈涛,高艳霞,曹玉凤,等.蒸汽压片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9,40(12):1769-1775.

[11] 付春丽,王瑞宁,傅彤,等.降低奶牛氮排放的营养调控措施[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4):96-101.

[12] 王会群.奶牛集约化生产体系中磷素平衡及其环境效应[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34.

[13] 刘振.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0:17-20.

[14] 张晓明.奶牛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8):38-42.

[15] 冯仰廉,李胜利,赵广永,等.牛甲烷排放量的估测[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1-7.

[16] 王启加.现代奶牛养殖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58-62.

[17] 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等.规模化猪场污染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75-178.

[18] 颜明娟,方志坚,翁伯琦,等.牧草轮作对奶牛场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0):1540-1546.

[19] 李国泰,庄爱科,矫江,等.黑龙江省奶牛粪便对环境污染的调查及处理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6): 60-64.

[20] 胡天印,陈玲,胡玉敏,等.奶牛粪便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3):357-360.

[21] 杨小芳,伏健,董琦,等.奶牛场粪便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畜牧兽医,2012(6):1-4.

[22] 林清,昝林森.规模化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探讨[J].家畜生态学报,2011(1):73-75.

[23] 田伟,张振华,汪贞,等.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2):432-438.

[24] 李文圣,王旭东.猪粪和牛粪与秸秆配合堆腐过程中腐殖物质的变化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4):541-544.

第3篇

关键词:猪舍;温湿度;自动控制;AT89C2051;DS18B20;HM1500

中图分类号:S82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53-3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养猪多采用小农经济饲养模式进行[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良种繁育、饲料加工与供应、疫病防治和加工流通体系的建设已有了相当的规模。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从养猪生产水平来看,我们仍存在许多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我国生猪出栏率略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远低于英国、荷兰、德国和美国;在屠宰胴体重上美国为125kg,加拿大为115kg,台湾为120kg,意大利为160kg,我国为110kg。另外在日增重、料肉比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养猪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左右。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我国养猪业的根本途径。

猪生长发育的潜力是由遗传决定的[3],而环境则决定了这种遗传潜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来。再好的良种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其遗传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生长速度和出栏率自然就低(见表1 猪日增重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基于这种情况,采用工程技术措施为规模化养猪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表1 猪日增重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1 系统的硬件构成与设计

1.1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猪舍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中,上位机选用微型通用计算机即可。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良好的用户界面显示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信息,进行一些较复杂的数据运算和存储,并且向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电源模块向各个器件提供电源。单片机(MCU)负责现场高速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信号经过开关量I/O通道和A/D通道,配以复位和时钟电路的定时、计数功能,通过串行通信口向上位机传送单片机的工作状态及相关数据;同时从上位机接收指令,向锅炉、风机、湿帘、风车等设备发出控制命令,使这些设备自动投入或退出运行,从而将温湿度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实现上位机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管理,最终为猪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达到提高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 1 自动控制系统的框图

Fig1.Structure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1.2 系统的硬件设计

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中简要的标示了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湿度传感器HM1500的引脚接线。

图 2 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Fig2.Schematics of temperature-humidity sensor gathering system

1.2.1 温度测量 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3,4,5]与微处理器连接仅需一条口线而实现双向通信。它只有三个引脚:电源Vcc、地线GND和数据线DQ。供电方式有两种:外部供电和寄生方式供电,这里选用后者。其测温范围为-5~+125℃;分辨率最高达0.0625℃。此外,每个DS18B20都分配了唯一的64位序列码,允许多个DS18B20工作在同一条总线上,减少了系统与传感器之间的接口。其内部结构除64位ROM,还有配置寄存器、温度传感器和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

89C2051的数据线DQ接P1.0口,该口先发出一个复位脉冲,DS18B20复位后向AT89C2051发出一个回应脉冲。AT89C2051接到回应脉冲后发送读DS18B20序列号的读ROM命令,读取各个DS18B20的序列号。然后A/D转化模块对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转换。当温度转换完成后, AT89C2051发出指令使DS18B20完成温度信息数据的转换和读取。典型的总线命令顺序为:初始化;ROM命令;功能命令。

1.2.2 湿度测量 HM1500是线性电压输出式集成湿度传感器[6],它由湿敏电容HS1101设计制造,封装产品有三根引出线:蓝色―接电源;白色―接地;黄色―接输出。其测量范围在5-99%之间(相对湿度),分辨率达3%;工作环境温度为-30℃~+60℃;工作湿度范围为0-100%(相对湿度);工作电压为5V,这里采用外部供电方式。

HM1500的测湿原理是由于以HS1101为核心制成的电容器件的感湿膜吸附和释放水分子,使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元件的电容量。其输出电压U0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U0=1.1711+0.02377HR (a)

除了影响湿敏电容的迟滞特性,温度同样也直接影响显示值。这里采用测试和多元非线性拟合各温度条件下的特性曲线求出温度校准方程。HM1500的补偿方程为:

U= U0×10-3(39.1-0.056Ta)-38.5 (b)

在上式中,(b)可直接用于软件补偿,而(a)则是利用电路补偿得到的输出电压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2 系统的软件设计

单片机的软件开发工具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目前单片机软件开发的趋势是用C语言编写程序。软件系统利用传感器、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对猪舍环境进行监测,实施基于适合猪群生长、肥育的最佳温湿度的自动数据采集,保证对猪舍卫生环境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主程序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系统上电后对其定时器初始化并进行中断处理操作。当系统正常运转后进行温湿度自动检测及定时处理等操作。

子程序包括电源驱动,键盘输入,对DS18B20和HM1500的读、写以及显示,A/D转换。下面是通过分配单片机的内存,读出经过转换后的DS18B20采集的温度值的程序。

AT89C2051内存分配情况:

TEMPER_LEQU29H ;用于保存读出温度的低8位

TEMPER_HEQU28H;用于保存读出温度的高8位

FLAG1 EQU38H;是否检测到DS18B20标志位

A_BIT EQU20H;数码管个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B_BIT EQU21H;数码管十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因为12位转化时每一位的精度为0.0625℃,我们不要求显示小数所以可以丢弃29H的低4位;将28H中的低4位移入29H中的高4位,这样获得一个新字节,这个字节就是实际测得的温度值。

读出转换后的温度值的程序:

GET_TEMPER: SETB P1.0

LCALLINIT_1820 ;复位DS18B20

JB FLAG1,TSS2

RET;判断DS1820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返回

TSS2:MOVA,#0CCH ;跳过ROM匹配

LCALL WRITE_1820

MOVA,#44H;发出温度转换命令

LCALLWRITE_1820;通过调用显示子程序实现延时一段时间,等待AD转换结束

LCALLDISPLAY

LCALLINIT_1820 ;读温度前先复位

MOVA,#0CCH ;跳过ROM匹配

LCALLWRITE_1820

MOVA,#0BEH ;发出读温度命令

LCALLWRITE_1820

LCALLREAD_18200 ;保存读出的温度数据保存

RET

图 3自动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Fig3.Flowchart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3 结束语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机械化、精细化的不断发展,养殖场对生产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环境控制设备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智能化、网络化、高可靠性的环境监测和调控设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环境控制设备要向更加精确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养殖效果的因素,如季节、环境、品种的不断变化,专家控制系统的引入是必要的。这种控制系统方式既体现了特定品种的猪群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发挥了畜牧专家在畜牧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势,使系统的监测和控制方便、有效。从而有效减轻猪场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养殖难度,改善养殖效果。

参考文献

[1] 段诚中.规模化养猪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 刘红林,吕艳丽.现代养猪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 刘俊伏,宗云.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技术[J].河北工业科技,2007,24(4):227-229.

[4] 黄华,牛智有.单片机技术在畜禽舍环境控制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5):185-189.

[5] 林倩,席春梅,赵凤行,等.基于AT89C51的人造气候小系统的研究与模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88-91.

[6] 高美珍.基于PIC16单片机和HM1500的湿度测量[J].电子工程师,2004,30(10):22-23.

第4篇

为了拓展资金来源,提高建设、运营效率,一些国家或城市在传统的“国有国营”模式的基础上对地铁的融资渠道、建设和运营环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建立多种收益模式,不同程度地吸引社会投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达到对地铁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目的。其中,PPP模式作为近年来在国外基础设施领域新兴的一种项目运作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PPP模式定义的特点

PPP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称,中文直译为“政府民营企业合作制”,主要指为了共同完成某些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任务,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签署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伙伴关系,该模式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英国。

PPP模式的基本特征为政府与企业共享投资收益,分担投资风险和责任,主要是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监督,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在项目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广泛采取民营化方式,向公用事业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及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PPP模式的核心就是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最佳投资商、建设商和运营商,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等环节的成本,从而保证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利益。

二、PPP模式实施的条件

PPP模式能否成功运用于公用事业项目取决于多个因素,从国外近年来经验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成功运作PPP模式的必要条件。

1、政府部门能否为PPP模式的运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府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实现PPP模式的基本条件。地铁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自然垄断性。采用PPP模式运作地铁项目实质上是在垄断的公用事业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和有效履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政府部门的各种行政审批权的下放或解除,确实是减少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重要举措;但另一方面,深化改革,尤其是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更需要政府转化职能,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或激励性的支持手段,为基础设施产业长期持续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地铁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必须遵循政府定价的低票价原则,这就使社会投资者很难回收地铁项目高额的沉淀成本而实现收益。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为基础设施产业建立有效的成本和定价机制、投资收益机制,以及透明的监管机制;另外,在项目进行PPP模式运作下,需要在项目设计、融资、运营、管理和维护等各个阶段,对政府部门与企业各自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保护双方利益。因此,PPP项目的运作需要清晰、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制度予以保证。

2、培育产权明晰、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市场竞争主体,塑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实现PPP项目运作的微观基础。目前,公用事业行业基本上是由国有大企业垄断投资、建设、经营。由于出资人权利不到位、政企不分等体制性因素制约,我国公用事业企业缺乏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到PPP项目运作中来。而民营企业目前要大规模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实力、管理方式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完善。应使国有资本在轨道交通运营业务、沿线商业开发等潜在竞争性的环节上战略退出,最大限度地引入民间资本、鼓励竞争;而在洞体等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基础网络上,仍然保持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因此,要成功实现轨道交通等公用事业的PPP项目运作,还必须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民营基础设施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促进我国公用事业领域打破垄断、引入社会投资者,构造一个产权主体多元化、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

3、建立、健全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是成功实现PPP项目的技术保障。PPP模式的运作采用项目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进行结构融资、项目融资,广泛运用比较复杂的金融、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的支持是项目运作所必须的。地铁项目的PPP模式运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融资顾问、财务顾问、技术顾问、客流调查顾问、法律顾问等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同共协作下才能完成。而成熟完善的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是高质量、低成本完成项目融资任务的保证。因此,要加快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投融资中介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使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公平竞争,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PPP模式的运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三、切合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的PPP模式

PPP模式没有固定的投资模式,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各参与主体的具体情况,形成每个项目自身的投资模式。笔者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特点,从结构融资的角度,采用项目特许经营权的运作方式(这里特指BOT),研究出两种国内地铁项目的PPP运作模式,其实质是由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地铁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在这两种模式下,政府资金都将参与到整个地铁项目的不同阶段。

在项目建设期,政府直接投资可理解为资本补偿或前补偿;在项目运营期,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可理解为运营补偿或后补偿。简便起见,将这两种在不同阶段介入政府资金的PPP模式命名为前补偿模式和后补偿模式。

1、前补偿模式,又称建设期补偿方式,即SB-O-T(Subsidize in Buliding,Operate and Transfer)模式。具体做法:把整个地铁项目分为A、B两个部分。A部分包括地铁车站、轨道和洞体等土建工程的投资和建设,由政府出资的投资公司来完成;B部分包括车辆、信号等设备的投资、运营和维护,由社会投资组建的PPP项目公司来完成。政府部门与PPP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按照提供服务的质量、安全、效率等指标,对PPP项目公司进行考核。在项目成长期,政府将其投资所形成的A部分资产无偿或以象征性价格租赁给PPP项目公司,为其实现合理的投资收益提供保障;在项目的成熟期,通过调整A部分资产租金的形式,收回部分政府投资,同时避免PPP项目公司产生超额利润;在项目特许期结束后,PPP项目公司无偿将地铁项目的全部资产移交给政府或续签经营合同。

此模式的特点:优点是通过对项目的分拆,降低了政府财政资金压力,吸引了社会资金,降低出资双方的风险;同时,在引入社会资金的同时带来了规范管理和专业经营,比较有效地建立了地铁项目的市场化收益机制。难点是政府在建设期资金投入仍然较大,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则等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并相应增加部分中介费用。

此模式的实质:是把项目的投资分为公益性与盈利性,公益性部分由政府投资,盈利性部分吸引社会投资,从而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投资风险。

2、后补偿模式,又称运营补偿模式,即B-SO-T(Build, Subsidize in Operation and Transfer)模式。具体做法:按照目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制度,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项目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地铁新线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部门以预测客流量和实际票价为基础,预先核定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和收入,对产生的运营亏损给予相应补贴。在项目投入运营后,当实际发生客流量比预测客流量增加或减少的幅度超过一定比例,假定为2.41%(运营期内客流量的年均增长率)时,其超过部分所形成的损益,由政府和项目公司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或享有,即相应增加或抵扣项目公司年度政府运营补给;预测客流量每三年作为一个调整期,当第三年的实际发生客流量比预测客流量增减的幅度超过2.41%,对以后年度的预测客流量进行调整。特许期结束后,企业同样要无偿将项目全部资产移交给政府。

此模式的特点:是在国内现行政府补贴制度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设施多元化市场融资的实际,进行了大量创新,具有一定优点和适用性。此模式也适合于政府引进其他境内外运营商参与地铁运营管理,为打破垄断、建立适度竞争的运营格局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型。此模式对于垄断经营条件下,政府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补贴机制也具有现实意义。

此模式的实质:是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补偿和一定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项目的良性运转,达到项目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统一。

四、将PPP模式运用到国内地铁项目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1、加强对地铁融资的指导,建立健全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法规。在国内,PPP模式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专业性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处理具体问题时缺乏权威指导。有关政府部门应抓紧研究轨道交通等基础产业投融资、建设、运营等各方面PPP运作的标准化操作流程,降低社会投资者进入轨道交通行业的成本,尤其是如何建立政府与PPP公司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政府对企业在安全、服务、运营、票价等方面进行监督、约束、激励的规则与机制;如何建立轨道交通等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补偿的具体可操作性办法,如价格补偿机制、土地补偿机制、广告商贸补偿机制等,为每个具体轨道交通项目建立投资收益模型创造条件。

2、加快前期准备工作,丰富项目储备,做好项目包装。在具体项目运作过程中,PPP模式需要吸引社会资金。从以往经验看,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几个比较大的现实问题。一是操作程序的颠倒紊乱,国家独立对项目进行投资时,要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就必须确定融资方案,然后才能获得审批。但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项目投资方出于对风险的控制,要求先提供可研报告,证明项目的可行性才能同意投资。这样就形成项目审批和融资方案孰先孰后的问题。二是项目储备滞后,当前基本设施建设项目中存在边设计、边施工、边筹资现象,项目规划滞后。为了赶工期,没有时间或条件确定最佳投资者,造成项目只能依赖更多的政府力量去完成。因此,要成功实施PPP,必须从项目的提出、规划、可行性研究、投资者确定、开工建设等各个环节保持一致性和前瞻性。三是项目的包装工作,以前基本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只要编写可研报告,批复后即可组织施工。但在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的PPP融投资模式中,必须对项目本身进行商业化包装,在可研基础上制定商业计划书,通过专业机构向广大潜在投资者进行路演,最大限度地挖掘、展示项目的盈利性、可行性,最终确定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

3、建立地铁项目的成本体系和票价调整机制。目前国内地铁缺乏客观、合理的成本数据,如地铁运营、维修等方面的业内标准,客流量等重要参数。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效益曲线,才能使政府的资本金投入、财政补贴的适度投放有据可依,投资者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为地铁商业化运作提供技术、财务等基础资料。另外,地铁票价问题是地铁项目市场化的核心。如何在政府为保证项目的公益性而实行的政府定价与地铁项目商业化所需要的自主定价之间,建立科学、合理、灵活的票价调整机制,也是地铁项目进行市场化操作的必要条件。

4、改革现有的审批程序。目前,主管部门对地铁部门在立项、可研的审批阶段要求必须明确投资人及出资比例。而PPP模式下,必须是在项目被批准后,采取招投标方法确定投资人及出资额。因此,改革现有的审批内容和审批程序是成功运作PPP模式的前提。

第5篇

中国行业研究网的《2013-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投资价值评估及前景预测报告》分析认为,受风投机构“偏爱”,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一)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整体发展情况

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4。5亿,同比增长26。7%;中研普华预计到201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到7。1亿。用户规模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显得尤为重要,用户基数已经成为决定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2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67。5亿元,同比增长96。2%;随着细分行业的发力及新型服务创新,预计到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40。7亿元。

(二)我国移动互联网各细分市场发展情况

1、手机游戏

在用户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达到2。57亿,环比增长20。7%,同比增长57。7%。中研普华分析认为受益于手机游戏平台的成熟、游戏厂商和平台的大力推广,用户对手机游戏平台的认可度大大提高,未来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将继续扩大。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2第三季度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6。9亿元,环比上涨38。5%,同比上升103。6%。随着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的加速、3G网络的升级以及一些精品游戏的出现,人们对于在智能手机上玩游戏的兴趣度大大增强,这些因素进一步驱动了整个手机游戏市场的迅速增长。

2、移动电子商务

在用户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为0。92亿人,同比增长58。6%。预计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1。46亿人,到2015年将达到3。48亿人。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群体逐渐确定,用户规模稳步上升。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了156。7亿元,到2012年底,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1。5亿元,同比增加60。5%。预计到2015年底,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046。7亿元。

3、手机浏览器

在用户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规模为1。27亿,同比增长117。1%。借助2010年世界杯和上海世界博览会事件营销,用户对手机上网的认知将进一步加深;同时,在电信运营商手机上网资费、定制终端费用降低等利好因素驱动下,2010年中国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规模达到2。12亿。2011年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达到2。85亿,同比增长34。4%。预测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将达到3。62亿。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规模为2。08亿元,同比增长95。8%。在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盈利模式的清晰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快速成长的推动下,2010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规模达到4。10亿元。2011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规模达到6。73亿元,同比增长65。7%。中研普华预测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1。05亿元。

4、手机视频

在用户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2。11亿,同比增长61。5%。预计到2013年用户规模将达到2。81亿,同比增长33。1%。中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近年来呈稳定增加的趋势,但增长速度逐年下降。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视频市场规模为56。4亿元,同比增长165。2%。预计到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3。8亿元,同比增长113。8%。中国手机视频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稳定增加的趋势,但增长速度逐年下降。

5、手机搜索

在用户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搜索市场用户规模达到2。32亿,同比增长34。9%。预计到2012年中国手机搜索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3。22亿。未来几年中国手机搜索市场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搜索市场规模为10。5亿元,同比增长84。2%。受到3G商业及手机搜索商业模式逐渐多元化的影响,2012年手机搜索市场步入成长期,预计中国手机搜索市场规模将达到18。6亿元。

6、手机阅读

第6篇

冯忠武/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

一、兽药行业的基本情况

(一)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兽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逐渐健全。确立了兽药注册评审、监督检验、生产经营许可、行政处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二)兽药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建立了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兽药检验体系;兽医卫生执法体系。

(三)行业发展初具规模

三十多年来,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不断增加,产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3 年底,我国兽药生产企业1 804 家,其中兽用生物制品企业77 家。现有兽药经营企业5 万余家。从业人员16.5 万。

根据兽药协会统计,2013 年,全国1 661 家兽药生产企业完成生产总值437.46 亿元,销售额401.83 亿元,毛利120.27 亿元,平均毛利率29.93%。资产总额1 155.48亿元,资产利润率10.41%,固定资产477.62 亿元。近六年来,产业整体规模逐步扩大,产值、销售额逐年增长,2013 年趋于平缓,产值年复合增长率为13.64%。

1. 生药企业生产销售情况。72 家生药企业2013 年完成生产总值104.56 亿元,销售额99.33 亿元,毛利53.05 亿元,平均毛利率56.24%。资产总额216.43 亿元,资产利润率24.51%,固定资产65.93 亿元,从业人员1.81万人。

2. 化药企业生产销售情况。1 589 家化药企业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332.9 亿元,销售额307.5 亿元,毛利66.78 亿元,平均毛利率为21.72%。资产总额939.05 亿元,资产利润率7.11%,固定资产411.69 亿元,从业人员14.69 万人。

(四)行业结构趋于优化

1.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2. 兽药行业资源集中化趋势初步呈现。集团化、现代化兽药生产企业出现,2013 年全国销售收入过2 亿元人民币的生产企业45 家,33 家兽药生产企业上市。

3. 行业布局发生变化,兽药生产优势带逐步形成。

山东(280 家)、河南(235 家)、河北(147 家)、江苏(108家)、四川(106 家)、广东(102 家)六省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国的54.2% ;以上六省产值238.02 亿元,占全国的54.2%。与畜牧养殖业发展状况相适应,禽药、大牲畜用药、水产用药、原料药等优势产区初步形成。

4. 生产企业规模以中型为主。根据工信部最新划分标准,1 661 家兽药生产企业以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为主。其中,微型企业143 家,占总数的8.61%;小型企业610 家,占企业总数的36.72% ;中型企业863 家,占企业总数的51.96% ;大型企业45 家,占企业总数的2.71%。72 家生药企业中大型企业18 家,占生药企业总数的25% ;中型企业46 家,占生药企业总数的63.89% ;小型企业8家,占生药企业总数的11.11%。589 家化药企业中,大型企业27 家占化药企业总数的1.7% ;中型企业817 家,占化药企业总数的51.41% ;小型企业602 家,占化药企业总数的37.89% ;微型企业143 家,占化药企业总数的9%。我国兽药企业总台上以中型企业为主。生药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中坚力量,化药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五)市场规模与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1. 生物制品。2013 年,生物制品市场规模(销售额)94.33 亿元。按照使用动物分猪用生物制品和禽用生物制品,是生物制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猪用生物制品的市场规模48.22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51.12%,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35.74 亿元,占生物制品市场规模的37.89%。猪用生物制品中,强制免疫疫苗市场规模35.96 亿元,占猪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的74.57%。禽用生物制品中,强制免疫疫苗市场规模14.21 亿元,占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的39.76%。按照疫苗种类分,活疫苗市场规模35.39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37.52% ;灭火疫苗市场规模53.81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57.04%。

2. 原料药。2013 年,原料药市场规模(销售额)81.7 亿元。按产品类别分类, 抗微生物药市场规模73.06 亿元,占市场份额89.42% ;抗寄生虫药市场规模8.04 亿元,占市场份额9.84% ;解热镇痛抗炎药市场规模0.31 亿元,占市场份额0.38% ;其他原料药市场规模0.29 亿元,占市场份额0.36%。

3. 化药制剂。2013 年,化药制剂市场规模(销售额)179.7 亿元。按照产品分类,抗微生物药市场规模131.72 亿元,占市场份额73.3% ;抗寄生虫药市场规模17,13 亿元,占市场份额9.53% ;水产养殖用药市场规模8.72 亿元,占市场份额4.85%;消毒药市场规模9.46 亿元,占市场份额5.26% ;解热镇痛抗炎药市场规模3.52 亿元,占市场份额1.96% ;调节组织代谢药市场规模3.07 亿元,占市场份额1.71% ;其他类别化药制剂市场规模6.09 亿元,占市场份额3.39%。

4. 中药。2013 年,中药市场规模(销售额)46.1亿元。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散剂市场规模28.56 亿元,市场份额61.95% ;注射液市场规模6.33 亿元,市场份额13.73% ;合剂(口服液)市场规模6.73 亿元市场份额14.6% ;片剂市场规模0.57 亿元,市场份额1.24% ;颗粒剂市场规模3.43 亿元,市场份额7.44% ;酊剂市场规模0.03 亿元,市场份额0.07% ;浸膏剂/ 流浸剂市场规模0.36 亿元,市场份额0.78% ;其他制剂的中药市场规模0.09 亿元,市场份额0.19%。

5. 进口情况。2013 年进口兽药销售额13.67 亿元。按照产品类别分类,生物制品8.8 亿元。占进口总额64.37% ;药物饲料添加剂3.11 亿元,占进口总额22.75% ;抗微生物药物0.95 亿元,占进口总额6.95% ;抗寄生虫药0.67 亿元,占进口总额的4.9% ;其他化学药品0.14 亿元,占进口总额额1.03%。按照使用动物分类,猪、牛、羊用品8.96 亿元,占进口总额的65.54% ;禽用药品3.25 亿元,占进口总额的23.78% ;宠物及其他用药品1.46 亿元,占进口总额的10.68%。

6. 出口情况。2013 年兽药产品出口额为38.57 亿元,其中生物制品出口额0.51 亿元,原料药出口额18.99 亿元,化药制品出口额9.07 亿元。生物制品按照使用动物分类,禽用生物制品出口额0.61 亿元,占生物制品出口额的31.37% ;猪用生物制品0.35 亿元,占生物制品出口额的68.63%。原料药出口52 个国家,按照产品类别分类,抗微生物药物出口5.37 亿元,占原料药出口额的18.8% ;解热镇痛和中枢兴奋药出口0.05 亿元,占原料药出口额的0.26% ;化药制剂出口48 个国家,按产品分类,抗微生物药物出后5.92 亿元,占化药制剂出口额的65.27% ;抗寄生虫药出口3.08 亿元,占化药制剂出口额的33.96%。

(六)兽药产业集中度相对合理

2013 年,生物制品总销售额为94.33 亿元,销售前10 名的企业为48.06 亿元,占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50.95%。2013 年,原料药总销售额81.7 亿元。销售前10 名企业的销售额为39.95 亿元,占原料药总销售额的48.9% ;销售前30 名的企业的销售额为65.16 亿元,占原料药总销售额的79.76%。2013 年,化药制剂总销售额179.7 亿元,销售前10 名的企业销售额为38.12 亿元,占化药制剂总销售额的21.21% ;销售前30 名企业的销售额为67.83 亿元,占化药制剂总销售额的37.75% ;销售前50 名的企业的销售额为85.71 亿元,占化药制剂总销售额的47.7%。2013 年,中药总销售额46.1 亿元,销售前十名的企业的销售额为7 亿元,占中药总销售额的15.18% ;销售前30 名的企业的销售额为12.48 亿元,占中药总销售额的27.07% ;销售前50 名的企业的销售额为14.99 亿元,占中药总销售额的32.52%。

(七)兽药生产经营趋于规范,产品质量逐年提高截止2013 年底,全国共批准设立1 820 家兽药生产企业,其中兽用生物制品企业82 家,兽用化学药品企业1 738 家,兽用生物制品兼化学药品企业8 家。

(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相对化药企业,生药企业更注重创新。在研发投入方面,2013 年兽药生产企业研发资金总投入25.19 亿元,占兽药产业销售总额的6.27% ;生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7.16 亿元,占生物制品企业总销售收入的7.59% ;化药企业研发制剂投入为18.03 亿元,占年总销售额的比重5.86%。

二、兽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显现

1. 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兽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管理差、效益低。

2. 产品结构不合理。

(1)按照产品剂型分类,我国的兽药产品分散剂和预混剂产量最多,一些高科技剂型,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剂等却十分稀少。这当中的主要原因是以上提到的,我国兽药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分散剂的生产技术含量低,生产设备投入小,所以成为了这些企业的首选,而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畜牧生产亟需的剂型,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不够,所以被拒之门外。

(2)按照产品功能分类,还是以抗微生物类药物为主,一些慢性、传染性疾病用药和预防用药很少有企业问津。(3)按照使用动物分类,主要为常规的家畜家禽用药,而大家畜、特种动物、观赏动物、宠物等动物用的品种非常缺乏,特别是宠物用药主要为人用药品。生物制品中,水禽疫苗、水产疫苗和诊断试剂比较缺乏;从工艺角度分析,耐热保护疫苗、稳定可靠的多价苗、多联苗以及佐剂等尚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3. 产业结构不合理。

(1)从技术研发角度,主要为粉剂、散剂、预混剂等大众剂型和常规产品,而一些新词那个的现代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中药提取技术等新药筛选技术应用甚少。

(2)从生产角度,绝大多数企业重生产、轻工艺、轻制剂、重销售、轻服务;同时,由于未形成专业的兽药设备与配套设施生产体系,对兽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严重滞后。

(3)从产业环节,现阶段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比较严重;兽药出口主要还是以化工原料为主,制剂较少,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企业制剂的品牌。

(二)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1. 产能过剩严重。目前我国兽用活疫苗的产能利用率33.62%,粉、散剂的产能利用率38.37%,注射剂的产能利用率30.33%,都仅仅达到国际上产能利用率的最低限。

2. 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我国单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超过800 个的就有16 个品种,其中粉散剂13 个,很多企业都在生产相同的产品。

(三)市场规范程度不够

1. 流通秩序混乱。经营企业小、散、乱的问题相对突出;无证经营行为占据一定的市场比例;个别生产企业诚信缺失,非法制假售价行为屡禁不止;使用环节混乱,存在根据养殖需要组织生产,一些兽药市场已经成为制售假劣兽药的窝点;竞争无序导致合法的兽药流通企业步履艰难。

2. 区域监管失衡。

(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

1. 兽药法规已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在2007年颁布《兽药管理条例》的时候主要是针对生产乱、审批乱、使用乱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畜产品安全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当前的兽药法规已经无法适应的行业发展。

2. 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

3. 兽药标准化工作有待加强。

4. 监督执法体系不健全。

5. 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三、兽药行业发展展望

国际动保联盟(IFAH)数据显示,2013 年,除中国企业销售额外,全球兽药销售额为230 亿美元。2004-2008 年,全球兽药产业销售额逐年增加,年复合增长率为5.93%。2009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销售额略有下降,2010 年开始至2013 年底又呈上升趋势。与我国兽药产业发展态势比较可知,2007-2013 年,我国兽药产业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3.64%。同期,全球兽药产业在不包括中国的情况下,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仅为5.14%,国际兽药市场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我国兽药市场增长速度。

从产品类别角度分析,全球兽药市场,化学药品所占的份额最大。2013 年,化学药品(抗感染药、抗寄生虫药、其他化药)销售额为142.6 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62%。药物添加剂销售额27.6 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12%,生物制品销售额59.8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26%,这与我国情况类似。3013 年,我国生物制品销售额占我国兽药总销售额的23.48%。

第7篇

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3.65亿元,环比增长62.67%,用户规模为698万,环比增长29.02%。

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在经历过2007年的产业盘整后迎来了转型后的快速发展:

随着第三方手机游戏平台的快速发展,为手机游戏厂商带来了另一个推广渠道,特别是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为手机网游的发展解决了支付问题。

中国移动运营商在2007年底推出新游戏平台和新计费平台,对于手机网游产业发展是利好。

手机游戏开发商加大对于手机网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手机网游产品数量增长迅速。

伴随手机终端向智能化、高性能化的发展,同时移动网络的拓宽和增速,用户对于手机娱乐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这将促使手机网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为了能够清晰了解目前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易观国际根据对手机游戏产业的长期的研究,特作此报告,以期对手机游戏开发商、运营商或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提供有价值的分析。

报告精彩片断

3.3市场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3-4中国手机游戏总体市场规模及预测

易观国际统计发现,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总体市场规模将达13.65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5.22%。其中JAVA市场占比72%,BREW市场占比28%。

易观国际预计,2011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42.08亿元,从2008年到2011年的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45.54%。高复合增长率主要由用户对休闲娱乐应用需求的增长、3G网络商用、手机网游市场快速发展等因素所带动。

图3-5 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组成模块比例

2008年JAVA市场于中国手机游戏市场中占比72%,市场规模达9.79亿,与去年的负增长相比,2008年增长率达70.82%。JAVA手机游戏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JAVA手机网游市场的发展,2008年JAVA手机网游市场收入规模将达1.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8%。

2008年BREW市场于中国手机游戏市场中占比28%,市场规模以87.30%的速度增长,达3.86亿。

产品推荐

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活跃用户达698万手机网游用户近4成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近期《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09》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活跃用户数达698万户,其中手机网游用户占总体手机游戏用户的比例已接近40%,规模达280万户。

根据易观国际)对于手机游戏用户跟踪调研结果发现,手机游戏用户中玩手机网游产品的用户的比例逐年快速递增。2008年手机网游用户占总体手机游戏用户的比例达40%左右,用户规模达280万户,这其中大部分用户是手机单机游戏的活跃用户。易观国际()预计2009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中玩过手机网游产品的用户将达60%,达569万户,相比2008年增长率达103%,这也直接预示手机联网游戏的快速发展。

综上,易观国际预计,2011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用户规模将达1545万人。手机游戏用户将保持稳定增长速度,主要有以下因素所带动:

1.随着手机游戏产品进一步丰富和运营商加大推广力度,用户对手机游戏的认知度将逐步提高。

2.智能中高端手机终端普及率提升,逐渐解决终端阻碍问题,手机游戏潜在用户数增长。

第8篇

面对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保险公司已经明确了方向――进一步细分中端市场。但遗憾的是,目前他们尚未找到明确的细分模型。

2012年的1亿元

高端、中端、补充医保产品的划分依据为人均(件均)年保费: 12000元以上的为高端产品;2000元至12000元为中端产品;低端产品为2000元以下保费的,通常是补充医疗保险。

为什么说中端保险市场为空白?一组健康险的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

2012年,我国的短期医疗保险市场的保费明细显示,高端医疗保险市场规模10亿元,中端保险市场规模1亿元,补充医疗保险市场规模240亿元。

数据表明,短期医疗保险市场中,低端的补充医保占95.8%,高端医疗险占3.8%,而中端医疗险仅占不足0.4%。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罗英称,国内市场的医疗保险以寿险公司提供的大病保险产品为主,短期医疗保险市场又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和高端医疗保险为主。

除了保费的划分依据外,高中端医疗险产品从承保范围和服务,以及对于险企的盈利性上,都有不同。

比如,从承保范围和服务上,高端医疗险产品的保额最高为2000万元,承保所有门诊、急诊住院费用,除部分高档医院外的所有医院,包含部分国外就医支出,增值服务为直付、预约、VIP病房和急诊救援等。

中端产品的承保范围相对高端医疗险产品有所缩小,例如不含高档/外国医院,且保额较低。

补充医疗险的承保范围覆盖公共医疗保险下的个人现金支持,仅限公共医疗保险指定医院,大部分涵盖门诊/急诊,也有一部分只涵盖住院费用;通常辅以意外、大病和生育险及住院津贴,无增值服务。

而在盈利性上,高端医疗险产品的赔付率通常在60%-80%,净利润率为0-5%;中端产品的赔付率为70%-80%(保险责任含门诊),或者60%-70%(保险责任不含门诊),净利润率0-5%;补充医疗险的赔付率为70%-120%,风险主要来自门诊/急诊,净利润率为负。

2020年的670亿元

尽管目前的中端医疗保险市场处于空白状态,但其发展潜力巨大。罗英认为,这有多重原因。

首先,中端市场客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程度和范围并不满意,需要更好的服务和医疗保障。因此,国内消费者对更好的服务、更广的承保范围存在日益扩大的升购买需求。同时,健康险价格仍然是主要门槛,中端保险相比高端医疗保险,价格上更能被客户接受。另外,医院和保险公司也希望推动收入增长,他们对此的拓展动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端保险市场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罗英预测,国内中端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其中,2011-2015年,中端医疗保险市场规模预计年增长率为138%;2015-2020年,中端市场规模预计年增长将保持在60%。

具体规模上,2011年中国690亿元的商业医疗险市场规模,几乎被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瓜分,二者规模分别为320亿元、360亿元。

到2015年以至2020年,这种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

2015年,预计商业医疗险市场规模为1350亿元,其中,中端市场规模预计为60亿元,另外还包括规模20亿元的高端市场,规模560亿元的补充医保,以及700亿元的大病保险。而到2020年,商业医疗险市场规模预计为3330亿元,其中,中端市场670亿元,高端市场120亿元,补充医保市场1130亿元,大病保险市场1410亿元。

中端市场可再细分

中端保险市场目前几乎属于尚未被开发的空白地带,对相关原因,友邦中国首席市场官张晓宇曾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与国内寿险业务同质化情况严重相关,产品创新多为不实,各公司之间并没有形成充分的差异化、多元化竞争。

如信诺全球医疗险中东及亚太地区首席市场官董栋就认为,尽管中端市场是区别于高端与低端的市场细分,但中端市场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分,找到能够更精准地识别这些市场客户的细分方式,才能真正指导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设计。

“健康险产品的设计过程会包括多个维度,比方说客户的资产情况、客户的健康意识、保险是全球覆盖还是区域覆盖等,一款产品会有200多个维度指标,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进一步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