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与理念
教学,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指导,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目的。当下,声乐教学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学校对教学进行创新,需要教育部门的重视,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共同发力,来改善声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理念
优质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路上的指路明灯,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建立良好的社会口碑,更能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思维,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进步。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声乐教学的关注逐步加强,社会各界对声乐教学的讨论逐渐增多,国家不断加大对声乐教学的支持力度,充分表明声乐教学逐步走上社会的舞台,逐步走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需要不断地改善教学理念,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自我创新,争取推陈出新,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创新,可依据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改变教学主体,建设主体理念。新时代的社会各界人士大多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的,都熟悉过去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推动者。这种理念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学生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只是知识的使用者,无法成为知识的应用者,无法在知识的使用中进行创新改进,提高自我。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亦是如此,培养出的不是高质量、高能力的学生,而是理论知识丰富、实际操作能力较为不足的学生。因此,需要对声乐教学进行创新,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还课堂于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上课热情[1]。(二)继承传统,增强传统理念。民族声乐教学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声乐教学的指路明灯、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理念创新的基石和根本是充分地继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教学的多个环节中,增强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传统特色。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传授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传授学生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详细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史、历史事件及历史模范人物,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传统知识[2]。乐器是音乐学习的必需品,详细了解各种乐器的使用方式和来源渠道,掌握乐器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的典故,不仅有助于学习音乐,还能增强文化知识。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传统乐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能够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创新课堂,完善教学
(一)教学内容创新,提高学生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内容多以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为主,未能与时俱进地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的时代元素相结合,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被充分地发掘,最终导致上课效率较差,教师传授热情不够,学生获取知识不足,课堂整体质量较低。因此,课堂内容要进行创新。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工资挂钩,倒逼教师提高教学积极性,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邀请国内知名教师举办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本领,增加教师的授课手段;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不断地了解当下音乐领域内的潮流,在课堂中加入时尚元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兴趣,全面地改善教学内容[3]。(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内涵,教学方式是教学的思想。个人生存发展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内涵,更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合适的思想,才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因此,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在改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样既能丰富内涵又能提高思想。教学方式创新,就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汲取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长处,舍弃掉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是把学生从过去旁观者、喝彩者的身份拉到舞台上,教师从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2-0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不断发展积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瑰宝,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也是从古流传自今的,只不过时代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同的变化,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要继承发展的,这样的继承发展就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
1.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文化的定义在学术研究中并没有一个规范的解释,只有一个宽泛的说法,就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有民族就有文化,它不一定要通过文字记载,它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拥模从其文化了解一个民族的内涵和精神信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它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小觑的,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先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无价的文化瑰宝。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古文、古诗词都只是把最经典的抽出一小部分来进行教学,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不是全部都是积极向上的,自然也会有一些不利于和谐发展的思想与物质,这些我们都是要祛除的,不学但也要正视,不能因为它是相对有害的就完全的忽略它,对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它不局限于某种物质,它是有广阔的生命力的。
2.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价值
为何要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发展与传承的一条捷径,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与意义。
2.1 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只靠几篇古诗词就能了解透的,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比较单一、枯燥又比较偏见。对于古诗文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都是老师讲述,学生听,没有新意也没有创造力,根本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当代,我们许多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都没有什么了解,甚至还不如国外的学生了解的多,这种现状让人可悲,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了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的形式是多样性的,它的内容是丰富的,它的体现也是复杂的,远远不是几篇文章就能概括的。在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对于人的思想精神指导都存在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的宗旨在时代的变化中衍生出不同的含义,只是为了更适应时代的所需,所以它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我们的教育也是要与时俱进的,教书育人是为了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所需,同时也代表着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古文的讲解一般都是照本宣科,并不会多加引申,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是敷衍居多,认为古文生涩难懂,对其兴趣并不大,这是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的,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把其价值发挥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2.2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语文教学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选取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让其文化内涵能被更多的人接受理解,并且弘扬光大。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靠单一的对古文、古诗词的讲解是很难理解透整篇文章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体会到了这只是我学习的一种,和其他的现代文学习是没有区别的,这就没有达到我们学习的目的了。
在对语文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形神兼顾的教学目标,把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的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在教学目标上要把握好准确的方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础教学中,让学生累积起来词汇量,对于古文的把握能产生自主的主动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这样兴趣才能带动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的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源于流长,博大精深,我们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只不过是我们从中学习的一点,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学者在教学中不断的去摸索去研究,中心就是从学生出发,使学生能在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就算完成了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术设计;中国京剧元素;融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提炼与洗礼,所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代表了祖先的智慧。在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京剧的文化内涵无比深厚。随着现代艺术中流行的中国风,京剧元素也逐渐融合在现代美术设计中。
一、京剧脸谱艺术符号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融合
1.京剧脸谱元素的直接融合
总体来看,京剧脸谱的色彩和线条具有鲜明性,而且内容较为丰富、谱式变化多样,本身就可以用作装饰元素。京剧脸谱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符号,完全可以直接融入现代美术设计。在现在很多设计的装饰上可以看到京剧脸谱的直接有效融合,如包装、服饰、装潢、玩具、生活用品等,随处可见京剧脸谱元素的设计方式。由于京剧脸谱鲜明的多样性与多彩性,将京剧脸谱元素直接当作整体,看成一种艺术符号进行美术设计,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设计趋势。
2.对京剧脸谱元素的抽象融合
作为最为基本的融合方式,京剧脸谱元素的直接融合在现代美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也可以抽象地融合京剧脸谱元素。这种方式较为简单,就是对京剧脸谱的色彩、线条以及组合方式等进行抽象的设计,这样既能够保留京剧脸谱元素本身色彩的多样性和浓郁的中国风,又可以设计出较多的符合现代美学的创新艺术作品。抽象融合方式是对京剧脸谱元素较高层次的运用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突破直接融合中存在的局限,从而以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优秀艺术品。同时,可以采取对京剧脸谱元素进行拉伸、折叠和卷曲等多种方式,通过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展现,使创作更与时俱进。
3.对京剧脸谱元素的重构融合
重构融合是对京剧脸谱元素进行分解与重组,形成一种新的图案艺术形式。京剧脸谱在绘画与设计创作中以块状结构为主,这种形式线条分明,色彩也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京剧脸谱以块状的整体形式呈现,能够为现代美术设计分解与整合工作的实施提供便利,设计者在保留京剧脸谱自身多样色彩和中国风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二次设计与修饰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留京剧脸谱的特点,还可以凝练、简化现代作品的美学、美感。同时,可以保存京剧脸谱的神韵,并重新塑造表现形式,以产生视觉美的效果。当前,在美术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了京剧脸谱元素,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京剧脸谱拥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因此,脸谱成为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京剧脸谱被融合在现代美术设计中,并达到了表现张力与带来视觉冲击力的目的。
二、京剧脸谱色彩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融合
在现代戏曲艺术形式中,京剧脸谱是色彩最为丰富和多样的艺术元素,它通过对色彩的合理使用,成功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京剧脸谱艺术中,色彩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如,“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透露出明显的信息,即关公是红色脸谱的代表,曹操是白色脸谱的代表,京剧脸谱通过色彩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也传达着某些内在精神。现代美术设计已经采取了京剧脸谱色彩融合的方式,以色彩为主,将人物性格与精神特点充分表现出来。美术设计者通过搭配不同的色彩和色调,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在当前的绘画艺术中,京剧脸谱色彩的运用体现得更为明显。
结语
新形势下,美术设计作品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但更不能丢弃传统。京剧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艺术内涵丰厚的传统艺术,给现代美术设计带来丰富的素材与灵感。在现代美术作品设计中合理、有效地融合京剧脸谱元素,一方面可以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另一方面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文章主要通过京剧脸谱艺术符号和色彩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融合进行阐述,说明京剧脸谱元素对于现代美术设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融合京剧脸谱元素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美术设计的发展与传播,也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文化,使之走向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张晓玲.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中国京剧元素.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2]张莉丽.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京剧元素的有效运用.知识经济,2015(1).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创新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86-02
中医,包括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连续历史的医学。五千年来,人口众多的中国的卫生保健一直依靠它。且不说日常保健、防治疾病,从有记载的东汉以来,中国的传染病流行次数不少,但像欧洲14世纪、16世纪鼠疫流行,1918年西班牙流感,一次死亡人数过2000万者,未之有也。为什么?中医之功也。2003年SARS流行,中国大陆死亡率最低。近几年的禽流感、登革热、手足口病等也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未发生大规模流行。溯其原因,与中医早期介入治疗不无关系。
中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应该有其自身的发展方法和道路。但无论怎样发展,其本不能丢,否则就不是中医。
1什么是中医之本
由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脏腑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的临床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生存发展和繁衍昌盛之本。
1.1“天人相应”的中医模式中医学受中华文化天人合一观的影响,如果要找个中医学的模式的话,应是“天人相应”观。即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个体中进行健康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中医诊治疾病,不单单在追求“病”上,而是按“时、地、人”把大环境以至个体劳动整体进行辨证论治与预防。如2003年SARS流行,中医无法追求确认“冠状病毒”,而是根据当年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与病人的证候表现,确认SARS是湿邪为主的瘟疫病,实行辨证治疗与预防,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仁心仁术”的中医学精神境界“仁心仁术”是中医学也是未来医学的最高精神境界。“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者爱人”,作为医生,对病人有爱心,这是天职,故曰“仁心”。中医格言“在抱”,就是说把病人的病痛看做是医生自己的病痛,必然处处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
现代医学是一门生物医学,许多治疗措施与技巧都是从动物身上练出来的。不少治疗手段,看来对某一个病,可能已解除了,但会落下另一个终生遗憾。不论现代医学已发展到如何高明的程度,这样的技术就不能称为“仁术”。“仁术”是未来医学重要的灵魂。
1.3“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格言中医养生学,有几千年的积淀,内容十分丰富。“上工治未病”是其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
西方医学也很重视预防,讲卫生。但两者比较,中医是较西医积极的。西医的预防讲外部的防御,如绝对无菌、消毒,而中医比较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发挥人的抵抗作用。未来医学必将把养生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1.4辨证论治中的整体观念中医基础理论有其明显的优点,就是辨证论治中整体观念比较强,比较重视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即所谓人体正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防和治疗,也是从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整体性,以及人体内部脏腑之间,脏腑与经络之间,表里之间,上下之间的相生相克以及互相维系互相制约等关系,即对立统一的整体观来分析判断疾病产生、发展,及诊治和预防。尽管中医的辨病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其诊断往往凭借临床表现,含症候、病因、舌、脉以及一些触诊等,显得比较神秘。西医辨病是建立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因学、生理病理学等基础上,又有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多种辅助检查为依据,大多显得诊断明确,治疗起来针对性较强。但对于一些不能明确诊断的病,及一些诊断明确而原因不明的病,西医就束手无策。而中医可以通过辨证以证名病,甚至可以病因或病机名病。
2如何强中医之路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温病条辨》等医药著作就代表了中医药在不同时期的先进水平,可以说是历史各个时期中医药的“创新”,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近五十多年来,中医学发展缓慢,与快速发展的西医学相形见绌,其原因何在?又如何强中医之路,使中医药能够与时俱进、健康快速的发展呢?
2.1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这门学问是深深扎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的。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只要播下“中医的种子”,就能长成“中医的树”,所以古语有云:秀才学医,如笼抓鸡。只有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再努力进行系统的中医学学习,才能成为中医师,才能进一步成为好的中医师。因此,中医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自以来,很多人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优越之处,于是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把传统文化当做包袱放在了一边。近几十年来,这种思潮进一步强化,这种强化的结果,就是学中医的找不到方向。
中医之所以沦为今天这样一种被解释、被验证、被改造的对象而存在,就是因为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这种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在今天,传统文化正在我们的主流生活中加速消失,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中国人自己的厌弃,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不科学、落后的,使得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之中的中医也被指斥为不科学、落后,中医界中的很多人竭力推动的所谓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就是想把中医从所谓不科学、落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剥离出来。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医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2立足于中医的特色―“中医药味”强中医之路最关键的就在于:坚持中医的特色―“中医药味”。“中医药味”来自传统文化。中医吸收了传统文化多学科的精粹,中医学是建筑在传统文化的多学科基础之上的,要想学好中医学,必须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兵学、文学、武术等等。
《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要“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具有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古代名医注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培养自己深邃敏锐的哲学思辨和触类旁通的医学灵感。他们所反映的中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以“文、医、史、哲四位一体”为特征的。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孙思邈“弱冠善读庄老及百家之书”,张景岳深究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通晓天文历法、数术、吕律,主张学医必先知《易》。正是因为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学养,才使得他们达到了中医学的巅峰。
2.3立足于辨证施治的创新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大特色,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中医要发展,辨证必须创新,而辨证创新首先是中医诊断思维与方法的创新。传统的中医诊断思维是“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多采用由表知里、司外揣内的方法进行诊断,具体手段是望、闻、问、切。这种传统的诊断思维和方法体现出的宏观性和整体性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望、闻、问、切所获得的信息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和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解释和认清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在传统诊断技术方法基础上的辨证也就可能因不同医师的临证体验而显现出难以规范的困惑。
中医辨证的创新要充分体现出对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的利用,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补充四诊信息,发展完善中医的四诊体系与内容。比如,对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电图的应用无疑是有助于中医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同是头痛病人,进行脑电图、脑CT等检查,有利于对颅脑器质性病变的排除,准确把握疾病的预后与转归,辨证论治就更有的放矢。
中医首先是医学,只是在理、法、方、药、诊疗技术有一个“中”的特色。如果说中医大夫会看影像学图片,能阅读心、脑电图就说他不是中医,那是我们自己认识上的误区。现代医学也是从用简单的听诊器,一直发展到现在的CT、MRI、PET等高级诊断工具,它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中医当然也需要与时俱进。那么,中医的诊断就不应该停留在“三根手指头”水平上,而应该在达到掌握和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水平上。
关键词: 与时俱进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实践者,是国家未来经济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者。而培养和塑造国家未来接班人的战略性工作就落在了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身上,为大学生树立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方向,使我们的大学生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积极奉献作为民族兴旺的事业。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结合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来看,如何抓住不同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并根据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80后”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都产生着影响。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这些复杂多样的形势,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复杂,所以他们有着敏锐的分析力、鉴别力、判断力。然而,他们也是被认为自私、依赖性强、懒惰、内心极其不成熟、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漠不关心的一代。
我们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者,在做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过程中,和他们在一起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从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中体会到,他们也从内心期待相互关爱,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是充满热心和期待的。
在客观地分析“80后”成长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之后,我们针对当前的情况采取了以老师为中心,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分散点的引导模式,即针对问题比较突出、思想抵触比较严重的同学由老师抓住其关键原因,用适当的方法引导改变,同时,老师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进行指导,让他们在学生当中发挥作用,创造一个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引导的大环境。这样既便于老师对学生做思想引导工作,又能让学生学从心理上自我引导和自我独立。这样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我们看到“80后”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发展,关心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拥护改革开放,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充满着期待、热情和信心。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在08年的保护火炬传递过程中,“80后”的作为让我们为之感动,体会到了思想政治这个工作的重要价值。
然而“9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吸收新鲜事物的人群。他们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但是,“90后”同样也被别人灌以缺乏团队意识、物质欲强、唯我独尊、个性张扬等不好的形容词。
面对这样一群新生力量,我们的工作面临着新挑战。首先我们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修正他们比较消极的一面,设身处地地站在新一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下,与学生真诚交流,积极沟通与引导,建立学习互助团、课外实践小组等培养学生对组织团队的信任与忠诚。同时,我们应训练大学生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弱化他们唯我独尊的个性,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与交流的重要性,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爱国明礼,乐于奉献。
总结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境界,引导大学生素质全央发展的重点就是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上与时俱进。坚持把思想政治引导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加强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思想引导者自身的建设,以思想引导者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首先,引导者的眼光应始终与时俱进。因为每一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的成长及其思想自然也有所不同。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一直在飞速的发展变化,并且是以逐年加快的方式,所以我们要设身处地地站在新一代大学生的位置,体会他们的成长历程,客观分析他们在思想和个性方面的不同,坚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不断以开放和崭新的目光去审视新一代的大学生。
其次,在引导方法和手段上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新情况、新任务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新领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引向深入。积极学习国内外好的思想引导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有利于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创新,同样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也需要创新。创新是与时俱进发展的需要,在面对大学生新的思想状态时,创新也可以是对旧的教育方法的继承发展或者延伸。在“90后”的思想引导案例中,就针对其多元化的发展形式采用了多元化的引导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也看到引导效果是非常好的。
最后,应在引导的目的和目标上坚持与时俱进。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现在的发展战略积极为国家输送适应国家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作为引导者本身也应不断学习国家新的思想和政策,了解党和国家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中开展适合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引导。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大学生思想引导者在新的形势中应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大学教育和思想引导在新的形势下面临诸多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问题和西部地区严重需要人才等问题都是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来实现的。李长春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长春的话充分说明了新时期新问题下,大学生思想引导者要与时代同步不断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与时俱进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不与时俱进,就把握不准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与时俱进,就找不到引导大学生思想的方向,不与时俱进,就没有新一代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建设的身影,也没有大学生奋发创业的精神面貌。大学生思想建设是我们一线思想引导者的艰巨任务,我们有责任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回报社会,承担重任。大学生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学习,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积极投身到工作,到农村、工厂、车间、学校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建设献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传统文化符号 当代设计
一、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一种具有意义的标识,可以是图像、文字、声音、动作,也可以是一个人物、一起事件,甚至可以是一种文化思想。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体现意义,它是从远古时期不断延续下来的人类对于客观世界认识、解释与探寻的符码。中国文化有着与西方文化不同的符号系统,中西文化由不同的符号系统所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历史遗传的思想、艺术、风俗、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现象的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相对稳定、流动与变异的特点。它具有能指两方面作用,如梅、兰、竹、菊等能指方面,代表中国人的喜好特征,“傲骨”“气节”“吉祥”“纯洁”等意指方面,代表中国人的气质与精神。文化的能指与意指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文化符号的使用与发展会随着历史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意义,新的意义必将建立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这就是符号相对流动的特点。既然符号是一种运动的发展状态,那么,在当代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硬贴传统文化符号标签、滥用传统文化符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近年来,许多设计比赛的兴起,为当代设计师提供了展现设计才能的舞台,一味模仿西方设计的观念也逐渐被抛弃,一些设计比赛纷纷打出了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口号。在此情形下,传统文化符号一时成为设计人员的“新宠”。滥用传统文化符号,机械式的模仿、照搬照抄、为了应用而应用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很多设计人员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与意义,因而也不可能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展现传统文化的特质,他们只把目光锁定在传统文化的表象上,设计出来的作品给人感觉是矫揉造作、缺乏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在当代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理应以正确理解所要运用的符号为前提,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其中有很多已经远离了当代人的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当代设计师在设计创造中需要在充分了解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来运用传统文化,这是当代设计的需求,也是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设计
在当代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使设计作品具有文化神韵,在追求设计创新的同时又不失传统风格的体现。当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已越来越多样化,如何提炼传统文化符号,通过设计的形式折射出传统文化精神是需要当代设计师潜心研究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其中中国画、书法、剪纸、刺绣、皮影、京剧、脸谱等堪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内容加以利用与精华化,能让设计作品的表现更具生命力。就拿书法来说,它已成为当代设计中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其独特的艺术L格、深刻的韵味所表现的装饰性,在当代设计中能体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中的文化意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应该从文化层面出发,透过表象的传统文化符号去理解内层的文化价值与意义。这不仅仅是简单元素符号的粘贴,而是通过元素符号再次审视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一次重返历史的文化旅行,是古与今的一次“文化盛宴”。传统文化就在那,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仔细品味。
当今设计界盲目的“西学热”使得设计文化处于一个迷茫与徘徊的状态,设计文化是否到了被质疑与批判的程度,我们暂且不说,值得提出的是,我们现在的确需要一种超越的精神,突破当今设计界的浮躁文化,用一种精神理念来规范当今的设计文化,而这种精神理念,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多元的思想、各种观念的交汇丰富了当今时代的需求,迎合了大众不同的个性需求与审美需要,整个时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现在“百花”开的不是鲜艳,更多的识杂乱。“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可怕,我们最怕的是失去精神理念,我想,是到了该净化心灵的时候了,回到传统,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青少年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青少年的实践体验,使青少年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基本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原则。这次教育活动要与学校生活,尤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二是继承创新原则。教育活动既要体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要求,又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实现“一个年级一特色”,“—个年级一精品”。三是实践体验原则。主体活动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达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养成的目的。
二、活动主题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礼、诚”主题教育活动。“忠”:以精忠报国、爱校爱班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孝”: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礼”:以、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1、爱国爱校爱班教育(13日—17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宣传爱国主义知识,校园广播站要经常性地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努力在全校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各班要定期更新黑板报。内容以宣传祖国的发展变化为主。
(2)班主任负责开“我爱我班”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接受教育。
(3)利用升旗开展“爱国爱校爱班”教育。
(4)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2、感恩教育(20日—24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孝道。
(2)各班级召开《感恩从心开始 让爱温暖彼此》的主题班会
(3)各班级都要确立自己的 “感恩老师”教育活动口号。上课前对上课的老师说声:您辛苦了。下课说声:谢谢您老师。
(4)利用升旗开展“感恩”教育
3、礼仪教育(27日—31日)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班会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简易读本,并总结本班的礼仪标语。
(3)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4)利用升旗开展“礼仪”教育
4、诚信教育(11月3日—11月7日)
(1)各班组织开展“诚信回归”主题班班会
(2)结合实际开展一次“诚信伴我行”的征文比赛。
(3)开展“诚信”五个一活动:收集一个讲“诚信”的故()事;收集一条讲“诚信”的格言;出一期“诚信”在身边的黑板报;写一封呼吁“诚信”的书信;召开一个“诚信回归”的班会。
(4)利用升旗开展“诚信”教育
四、活动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倡议书、广播站、宣传栏、班团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传统文化教育要长抓不懈,寓教于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寓教于课堂教学之中,抓好养成。各年级、各班一定要强化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练,让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创新,所以,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具有创造力,尤其是在艺术构思方面,一定要具有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创作的水平。好的工艺美术设计,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激发设计者的灵感,要改变其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观念,还要体现人们对美化事物的追求。在当代工艺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要做到对艺术构思的创新,还需要对传统的设计知识以及理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工艺美术设计更好的发展。当代工艺美术在设计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还要在设计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观。工艺美术包括多项内容,需要将审美与性能有机的融合的一起,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且融合了不同的思想,所以,工艺美术在发展时,也需要将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升工艺美化的设计理念,还需要融合现实,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2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要点
当代工艺美术设计需要紧跟时代潮流,需要与现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将传统工艺文化与现代工艺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掌握现代文化的潮流趋势,这样设计出的工艺品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审美眼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素质以及文化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只有把握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要点,才能提高设计的水平。在创作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有较大的不同,设计者要做到对不同文化以及理念的融合,要打破传统工艺美术的局限性,还要提高审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所以,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对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还要与现代社会的时尚潮流结合起来,增加创新意识,提高艺术品的价值。设计人员要具有一定创造力,这样才能促进当代工艺美术设计更好的提升。现代工艺美术是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对其形式以及内容的改进,可以使工艺作品更具时代感。人们的审美眼光以及欣赏习惯在不断的改变,增加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创造性,可以更好的提升工艺品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要注入具有时代信息的创造性审美观念。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民族化就是在设计中将本民族的艺术和审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风格展现出来;第三,现代工艺美术设计非常注重以表现为主的抽象性风格,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审美意识中,不能有过多和过分的雕饰,要求产品应该要以简洁性或抽象性的特征为主。如果要确保其成就能够顺利的实现,就要通过有效地创新思想来获取,只有这样才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创造出更美的作品,使得艺术和美学之间也得以更好地相互完美融合在一起。
3当代工艺美术在创新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工艺美术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软件都相继的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当代工艺美术中开始应用,这一系列的软件对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简便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中的过程,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设计人员能够在作品的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技术在当代工艺美术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整体设计水平,简化了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充分的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在自身设计创造作品时的水平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在当代工艺美术中,想要更好的创作出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就必须掌握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正确方法,充分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对工艺美术作品进行改善,加强对作品的修改,使作品更加的完美。在当代工艺美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在创作过程中的设计创造,因为计算机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提供大量的材料,可以利用相关的工艺美术软件对创作出来的作品加强设计,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时,能够更好的将各类材料综合起来进行有效的利用,充分的掌握与创作作品相关的材料,加强创作作品自身的质量。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持续发展的机遇,面对国内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知识能力的有效创新,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当代工艺美术的作品质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