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课的核心素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 学科素养

一、引言

英语教学应如何顺应课改的要求,将新课标的理念和教学接轨,在教学中着眼学生的人性、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呢?笔者尝试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这个问题提出个人的拙见。

二、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途径

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以下四个“I”和四个“H”,是有效提高小学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途径。

1.着重教学活动四个“I”,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 Individual(个性化的)

―To think or do things in their own ways,rather than imitating other people.

(与其模仿他人,不如展示自己的独特)

(2)Imagination(想象力)

―To make the students’ imagination run wild.(放飞W生的想象).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适当地放飞思维与想象,有利于学生创造独特、新颖的新形象。

(3) Interactive(互动的)

―To have the students to talk or discuss in groups,so that they can learn or influence each other.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学习)

我经常运用外语相互式积极学习法(interactive learning),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自然的互动环境。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与人交往。

(4) Inspiring(激励的/启发灵感的)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feel strongly interested and enthusiastic.

(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个名人也曾说过:“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进行教学就像捶打一块冰冷的生铁”。

2.践行四个“H”,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Humanity(人文)

学习环境人文化,构建和谐课堂。

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是人文思想的内涵之一。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新课改的灵魂是要挖掘、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师生之间应该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情实感的、鲜活的知识,并获得人格的陶冶和健全。在教学过程中,我每次都试图努力营造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2)Harmony(和谐/融洽)

―To have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和谐关系) with the students,so we won’t get harm.(不会受到伤害)

(3)Horizon(眼界)

―To broaden(开阔) the students’ horizon(视野),enlarge their vocabulary (扩大词汇量),so that they can learn more things besides the knowledge from the textbooks.

(4) Humor(幽默)

―To be humorous can help us win the students’ hearts.(幽默可以迷倒众生)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赫修特在《教学艺术》中,把幽默规定为一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品质和能力之一。幽默是教师思想、学识、阅历、经验、智慧和灵感的结晶。

3.深入钻研英语教材,挖掘隐含的素养因素。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的目标、浓厚的兴趣、愉悦达观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高素质的人才。例如:当学到词组:walk the dog

(遛狗) 时,我告诫学生在户外遛狗的时候要清理狗狗的“便便”,因为没有人喜欢这样的“狗屎运”;当学到“throw

(扔)”的时候,我指出高空砸物的危险性,因为没有人想要这样的“头等奖”;学到教make a lot of money(赚大钱)时,我讲述了另外一些表达:make handsome money(赚大钱),make easy/dirty money(发横财).以此教育学生诚实做人:Don’t make easy/dirty (肮脏的)money. Make decent(正当的) money;当学到到“angry”和“worry”的时候,教育孩子们在生气或者担心的时候,该用什么方式去发泄怒气,该如何缓解压力,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当学到“乔布斯”的故事的时候,我教育学生要学习乔布斯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也要学会如何“keep healthy(保持健康)”;当学到词组wait in line(排队)时,我给学生讲了一则关于明星鹿晗的新闻:鹿晗在微博上一张在上海与一个路边邮筒合影的照片。

4.开展多样活动,搭建素养培养平台。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通过组织看英文电影、每日名言、创编英文“三字经”、“唱英文歌”等多层面的活动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一定学习成就,进而获得素养的熏陶。

(1)传统文化课。为了教育学生该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我专门上了两节校级公开课,分别讲述关于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和paper-cutting(剪纸)的历史,并让学生当场包粽子和剪纸,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艺。

(2)看英文电影。我经常利用托管课给学生看英文电影。如我给学生看了《里约大冒险》,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和大自然,刚好符合了六年级下册U4的内容:We have only one earth(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3)每日名言。我让学生在黑板上每天更新一句英文名言或警句,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学知识也学做人。

(4)创编英文“三字经”。我指导学生学习林克妈妈编写的《英文三字经》,利用早读的时间教学生读这些有趣的“三字经”。然后让孩子们自创“英文三字经”,培养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5)唱英文歌。我经常教学生唱课外英文歌,特别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例如:我曾教学生唱迈克尔・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拯救地球),这首歌被誉为“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曲”,是一首呼唤世界和平的歌曲。

三、结语

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经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我们真正将学生的素养的培养与英语教学有效融合,让学生享受中英两种文化的双重熏陶。既强调语言知识的习得,又注意素养的有机渗透,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达到了真正培养学生素养的目的了。

第2篇

一、联系生活,陶冶爱国情操

思想品德课是完善学生道德的主要阵地,要关注培养学生思想情操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公民的义务”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公民要履行哪些义务,还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让他们意识到自觉履行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什么事例能和课文联系起来理解。有学生提出:“我家邻居买彩票中奖,他们却想要逃避税收,所以想让孩子去领奖,认为未成年人就可以免税。但是最后才知道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未成年人彩票中奖也要依法缴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家从这个故事里能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回答:“虽然我们还是未成年人,但是也要履行义务,这也是爱国的体现。”

教师也要认真收集各种社会信息,并组织学生联系学习的内容分析这些信息,尝试从思想道德的角度来探讨,这也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起到陶冶作用。

二、求异扩展,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学习方法过于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是却忽略了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生想象力丰富,教师不可压抑他们的想象,可以让他们针对某问题说出自己的观点,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隐私和隐私权”一课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某地的飞机场为了加强安检,增加了透视仪,你认为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畅想,有的提出:“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这样侵犯了我的隐私。”也有学生持反对意见:“可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有可能会让成为漏网之鱼,造成危险。”还有学生提出了创新想法:“我认为可以研究一种仪器,在既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又能够保护大家的安全,这样就能够两全其美。”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并在最后进行总结。

创新思维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大胆提出质疑,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三、合作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尝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探究某些社会问题,试着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知识内化。

“财产留给谁”一课讨论的是财产继承权的问题,教师可以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如果某人遭受车祸致死,他的妻子在丈夫发生车祸的时候已经怀孕,你认为胎儿是否有财产继承权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思索该孩子还是胎儿,并未出生,是否能够继承财产,如果胎儿胎死腹中或出生时死亡,又该如何处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查询了很多法律文件,从《继承法》中找到了答案,胎儿也应有属于他的继承份额,但是胎儿出生的时候是死体,则原本属于他的那部分财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在合作讨论后找到了答案,提高了学习能力。

四、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性质就是带有一定的实践性的,注重学生的践体验,在形式多样的课堂设计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学会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去看待事物。课后的作业和社会调查等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因为它是课堂的继续,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的作业不宜过多,要尽可能地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作业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感悟理论知识,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九年级教材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存在的经济成分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是学生容易发现的,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如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加以补充。对这样作业的完成,学生经历的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了从他人向自我的内化。作业完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核心素养进一步深化。

第3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选择;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0-01

为了展示常州市高中在学校办学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统摄下所形成的教学特色,引导高中教师研究如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促进高中教育的良性高位运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了“八所高中联校主题教研活动”,以“同题异构”的方式开设了研究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在完成本课内容的教学以后,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结合活动主题,作如下研究。

一、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1)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一词是由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引人关注。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朱明光教授指出,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2)什么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四者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政治特级教师方培君教授在谈到2015年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刘逸冲同学为什么选择加试政治时,给出了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出于政治学科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与分析、思维上的锻炼,有挑战性;出于对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兴趣”“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思维模式,不再仅仅看到 ‘是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且慢慢从纯粹的观察者逐渐进入到参与者甚至小决策者”。由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将来中国社会公民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

二、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1)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关系着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决定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政治认同教育既是促进高中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也是达成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需要。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后创设了“公平之意”“公平之重”“公平之路”“公平之伴”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构建基于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如“共享发展”“两会热点”“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个税改革”等,促使学生在形成一定政治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念。

(2)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的主观要求;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理性精神的培育需要多管齐下,其中,尤其需要从这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够坚持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防止孤立地、僵化地、片面地看待问题; 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重逻辑、讲规则的意识。在本节课“公平之路”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视频展示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直面现实:概括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具体表现”“追根溯源: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出谋划策:谈谈你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解决措施”的三个环节。一事一议,引导学生理性思辨,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诠释深奥的经济道理,引领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氛围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和行为表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融入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创建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亲历政治”的课堂氛围。在“公平之路”环节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中更是设计了“模拟提案”环节,鼓励学生就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交自己的“议案”。

三、结束语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已经扑面而来,要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终身受益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任重而道远。作为政治教师,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基本要义做出理性的把握,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触摸社会的政治脉搏,进而培养其独立的辨析能力、理性的爱国精神,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就一定能够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愿景。

参考文献:

第4篇

“森林课堂”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自主研发的区域性课程,以包河区内河流、湖泊、森林、农田、街区为载体,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它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通过探究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自然之美,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和发展观。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研学活动,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与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如何在“森林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呢?

一、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属于基本方法。^域认知基本要求是能根据特定条件进行区域定位,明确区域特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特色,探讨区域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森林课堂”研学活动主要注重提升学生两个方面的区域认知能力。

1.运用地图或地理信息技术,准确定位和导航

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时,地图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地图技能的培养有明确规定:“掌握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查阅“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交通示意图”,认识包河区大圩镇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会利用地图这一重要工具进行区域定位。再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手持GPS信号接收机对公园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提升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或访谈,明确区域特征,探讨地理问题

区域认知的高级层次是认识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森林课堂”强调区域背景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研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或开展调查访谈活动,亲身感知家乡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用区域视角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以“水生态”为主题,在园内河流选取了上、中、下游三个观测点,除观察水体颜色、气味、生物外,还利用专业的仪器测量水中DOC(溶解氧)的含量、pH值,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不同区域水生态环境不一样,经过湿地调节后的水生态质量明显提高。第二组以“空气质量”为主题,对比测量了市区公路、校园和公园内的负氧离子含量,发现不同区域的负氧离子含量差异显著,公园内空气质量最优,市区公路边空气质量最差。第三组以“湿地旅游”为主题,在公园内调查旅游设施,与游客访谈,发现湿地公园不仅环境效益好,而且发挥着良好的旅游休闲功能。最后通过三个小组的汇报展示,学生们全面认识了滨湖湿地公园的环境特征和功能,总体把握了这个区域的发展特色和人地关系。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地理视角综合认识地理环境特征,用地理原理综合分析、理解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用地理方法综合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在教导学生时,应以原理来说明现实,并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综合思维是地理思维品质的核心,是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森林课堂”研学活动注重提升学生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第五组学生以“探究生态农业的奥秘”为主题。他们将测量的葡萄大棚内外空气的温度、湿度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归类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和原理,通过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大圩葡萄产量高、品质好的原因是利用大棚的温室效应。教师进一步点拔,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影响葡萄生产?学生进一步研讨,有的说与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关,有的说与肥沃的土壤有关,有的说与丰富的水源有关,有的说与优质的葡萄种子有关……随着讨论的深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凸显,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凸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都是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地理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将课堂向大自然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升地理实践力。

1.观察体验能力

地理观察体验是学生感知地理事物、获得地理感性知识的最主要方式,要能够正确地感知地理事物,就必须提升观察体验能力。“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近社会生活,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亲身观察甚至触摸自然万物,亲身感受甚至体验社会生活。

例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学生亲自观察大圩镇的地形、土壤、河湖、植被等自然要素状况,亲自参加农田的耕种、施肥、采摘等活动,品尝葡萄等水果,与农民访谈,感受大圩镇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2.动手操作能力

知识源于实践,能力源于实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森林课堂”本质上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地理学科的每一次“森林课堂”研学活动都是一次地理课外实践课,它让学生在野外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实践,检验和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探讨和研究地理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很多任务由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观察土壤肥力时刨土、采集土样;测量大棚内外二氧化碳浓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时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干湿温度计等。

3.沟通交流能力

有效、良好的沟通,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形成学习的良好愿望和美好的情感体验。“森林课堂”研学活动中,有一些任务需要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完成。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第三组学生以“湿地旅游”为主题,要访谈公园的工作人员和游客,了解湿地公园的旅游设施和旅游功能。有些学生胆小,刚开始进行采访时会出现胆怯、害羞等现象,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多次尝试,他们逐渐克服了胆怯、害羞的现象,自信心逐渐增强。有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写到:“这次研学活动让我鼓起了勇气,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不再胆小害怕,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我很快乐。”有的学生在访谈时被一些游客拒绝,在挫折面前,一位学生说:“我没有放弃,而是扬起笑容,继续采访。”

四、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价值观。地理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每位公民都要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活和快节奏的学习,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与大自然是割裂的,与真实的环境是割裂的,这种割裂使许多学生的人地观念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号上,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环境情感和未来的环境决策。

“森林课堂”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真实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亲身体会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碧绿的河水带给人心灵的喜悦。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第二组学生测量的市区公路和公园内的负氧离子含量的显著差异,在学生们心里引起了震憾:我们生活的城市空气质量差,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第三组在“湿地旅游”的访谈中发现,公园里的游人较多,少数游客随手乱扔垃圾,塑料袋、饮料瓶较多,与绿色的森林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河沟里浊水漫溢、蓝藻泛起,有的地方散发出难闻的气息……在结课汇报中,第三组学生道出了他们的切身感受和对环境深深的忧虑,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三组学生的倡议下,学生们成立了滨湖湿地公园“环保小天使”社团,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滨湖湿地公园“护绿行动”,他们在公园里捡拾垃圾,向游人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成为滨湖湿地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2]牛超,⒂裾.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学),2015(10).

[3]程菊,徐志梅,舒建秋.从主题教学走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地理教育,2016(2).

第5篇

2011年版《课标》把语文学科界定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更多体现为实施的路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言语性。从言语性出发,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言语中,“我”的存在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笔者理解为,语言是静态的存在,更多地表现为规范性、常识性;而言语则是动态的存在,表现为运用性、个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的“言语”,把握语言的基本规律、感受言语的个性风格,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对语言、节奏、形象、情感的感悟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言语系统。既然是自己的言语系统,显然有“我”的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这里的语言其实是作为言语来理解的。阅读过程中唯有“我”的存在,才能够对作品、对人物、对事件、对语言进行对象化,才能获得对语言的生命化理解。所以阅读教学,应是探索之旅、发现之旅、误读之旅,不能拘泥于标准化的理解、参考答案,而应该向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全方位打开,阅读的主体地位由此获得。写作教学也是如此,“我手写我心”,这是对自我生命意识的唤醒和勃发。当下的写作教学最大的诟病,就是指导得过多、过细,严重挤压了学生“我”的存在空间,于是写作兴趣、情感逐渐被消耗殆尽,写作教学成效不佳。

言语训练,就是以“我”为本位的理解和表现。薛法根老师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W,就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理解高原柳,他没有先让学生圈画出关键词,然后用演绎的方式得出其特点,而是以“如果高原柳是一个人的话,那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把柳以对象化的方式置于学生面前。“老女人”“女汉子”“男子汉”“老男人”“伟岸的男人”“宽广的男人”,这些个性的理解在课堂上飞扬。有了“我”的存在,言语变得如此的形象、生动、传神。

有了对“我”的尊重,自然就会生发出自我意识、责任意识、认同意识。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失去自我,而是重建自我。当大写的人站立起来了,语文学科教学也便站立起来了。

二、言语中,“美”的慰藉

言语的美体现在内容,也体现在语言、结构和方法。学习语文获得内容的理解是欣赏式阅读,这和正常的休闲性阅读没有本质的不同,真正具有教学价值的阅读应该是解读式的阅读、专业化的阅读。管建刚老师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倡导语文教学的“专业化阅读”,就如看魔术表演一样,不能光去欣赏,还要想想这个魔术表演奥秘何在,又是如何做到吸引人的。从语文阅读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作者怎么把这个事物写出来的,即“怎么写”的问题。好的文学作品总会有美的言语和结构特质。

《水》,言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明明水是喝的,可作者马朝虎偏偏写“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明明缺水是渴坏了,可作者却写“你们真的饿坏了”;水窖是可以锁上的,可作者非要把“我们对水的渴望”也一并“锁住”了。这奇怪的、陌生的言语难道不美?缺水是苦的,可作者偏偏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得水之乐,用语言画出了两幅图,一是雨中狂欢图,一是勺水冲凉图。很显然,这两幅图带给人的感觉是快乐的,但是这是一样的快乐吗?第一幅图的快乐是体现在肢体动作上的,第二幅图的快乐则是表现在内心的感受中。同样是乐,却有着不同的韵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带给读者的最终表现为强烈的美感。

《月光启蒙》是经典课文,其文字中,美也是无处不在。月下环境之美自不用说,母亲的圣洁之美也不用说,“芳香的音韵”传达了母亲声音的魅力,就是那流传下来的一首首歌谣也令我们怦然心动。歌谣的美体现在内容上,“瓦屋”“高楼”寄寓着多么美好的生活向往,言语的节奏感同样带给我们非同一般的审美享受,打着节拍,在“快”与“慢”的交替中,情有了,趣有了,美有了。

审美情趣,理应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语文是人文学科,审美教育责无旁贷。语文教学不能在“工具性”中沦陷,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更需要我们关注。如果语文教学仅仅从语言学的角度百转千回,那永远只是僵化的知识;而从审美的视角切入,发现语文课程的美,是对人精神世界的深切关注。窦桂梅老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座田园,更要给学生一座花园,一座精神的秘密花园。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和初心。

审美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终极追求。钱文忠教授说,“我不相信学习是快乐的”。这里的“不快乐”与美并不矛盾,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经历过磨砺、挫折、寻觅、探求的学习,永远不可能获得最高层次的心理体验。徐州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春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不是要求高了,而是要求低了。笔者深以为然。到了中高年级之后,阅读、写作教学还是重复着低年级的事情,不断重复,机械操练,没有深度学习,没有审美体验,这样的语文教学不教也罢。

要寻觅言语之美,就要有“读者”“作者”“文本”等多重解读视角,多运用推想、类比、分类、辨析等学习策略,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审美间性。

三、言语中,“会”的追求

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时展的必然。对于言语发展来说,言语品质极为重要。言语品质是感觉、动机、情感、思维和意志的整合体,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语感能力。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对语感的概念、分类、培养策略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这种无意识的对言语的感悟能力,深刻地影响着言语品质的水平和质量。

我们不否认言语的习得,在实践性的言语活动中进行培养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下很多的言语活动与解题训练几乎混为一谈,学生的“主动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徐州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的“学讲行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在追求着“会”。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会”表现为一种学习能力,也就是“言意转换”的能力,即阅读是由言到意的转换,写作是由意到言的转换。这只是“会”的目标,实施的凭借和策略在什么地方呢?

第6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8801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这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晰初中历史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以特有的方式贯穿起来,放到时空中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时空中理解历史事件,并将各事件进行关联,体会不同时空中历史变化的延续性,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局部和整体。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整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又比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就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下同)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党的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腾飞及历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与农村实行前后的面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等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可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四至六人,自由组合,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小组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在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真正去探索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再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指出南北地理分界线,区分南方、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交流过程,就是历史理解这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多环节学习中通过主动参与探究,逐步形成了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切实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九年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课,在导读中提出了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这个政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失败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展示的史实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课本上为学生展示了拿破仑三世被俘的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佐证,从而让学生了解拿破仑三世被俘前后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巴黎公社形成的特点以及“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条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断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历史的学习,这对其历史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B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

第7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科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46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课堂教学开展的角度谈谈培养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概述

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关注社会和人生,提高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责任感,进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心理品质。关于政治学科素养的内涵,教育行政部门尚无明确的界定,广大政治教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认同感、民族与文化认同感、民主与法治认同感、道德与价值认同感、生命与科学认同感、交流与开放认同感等,但不是政治学科知识的总和。

二、通过思想品德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重视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养成主动收集和分析信息的习惯

思想品德学科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分析社会信息的良好习惯。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获取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关于学科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表述为:“(初中阶段)能够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提取相关信息,并运用所学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的知识,全面解释、说明相关社会生活现象。”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收集信息。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养成对信息的内在需求。

(二)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榜样

德洛尔说:“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榜样。”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一生影响巨大,教师自身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日本教育理论家小原国芳说:“只有不断努力、具有进步的热烈的探究精神的人才能使人灵化,迸发出感人的火花。这就是唤起他人的自觉与引发他人的灵感。”若要学生具有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备,并且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将这种素养表现出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性。

(三)注重引领课堂,在对话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说:“教学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师生的思想互动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苏格拉底以他特有的“精神助产术”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先河,通过层层设问、步步引导、弄清问题、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这种基于问题的教学引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显而易见的实用性。

(四)设置有效作业,回归生活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体验,在形式多样的课堂内外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和哲学相关知识的价值,以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意义,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生的学习体验”。思想品德课的基础理论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并又回到生活指导人们的实践,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践、探究,更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设置有效的作业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探求的欲望,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苏人版八年级《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教学中布置如下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路口观察车辆、行人的交通状况;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一份建议调查报告;4.针对当前流行的“路怒症”和“中国式过马路”,发表看法。

第8篇

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诸如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依据学科特点和儿童年龄特征,我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亲身体验到同其他传统媒体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一、再现生活画面,增强形象直观性

小学自然课中,有很多内容如果仅仅是文字表述,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能力不强,观察不细致,生活经验少,很难进行探究式学习。必须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正是最好的载体。如在教学一年级春季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到户外亲身感受大自然,再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兼容一体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动画。首先,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千里冰封的寒冬画面,接着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旁白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前两段,同时画面上展示出以下景象:冰雪消融,汇成小溪,哗啦啦地流向远方。小朋友们纷纷脱下厚重的棉衣,走出户外。远处山坡上的桃花红得似火,梨花白似雪,吸引得小蜜蜂成群结队“嗡嗡”叫着来采花蜜;大雁也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伍飞过蓝天,小燕子衔着泥草在屋檐下垒窝;小草也从地面下探出小脑袋,大地一派生机。

小朋友们见此情景高兴得欢呼雀跃。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在踢足球,还有的拿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放飞。与此同时,从背景音乐中缓缓飘出理查德悠扬的钢琴曲《春天》……此情此景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当乐曲终了,他们还陶醉在音乐声中。随后,再让学生把这些直观的资料和他们的亲身感受结合起来,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畅所欲言。由于多媒体的介入,抽象的难以用语言及其他教学手段突破的东西,通过直观鲜活的画面展示出来了,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信息刺激学生各项感官,使之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

如在教学《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时,我先放映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玉兔捣药等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片。然后用大屏幕放出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陆月球的那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从画面上学生可以看到飞船着陆时扬起的月球灰尘,看到飞船打开时,世界上第一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飞船上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只脚踏上月球那幅谨慎的样子,还让学生听到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说的那句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此时学生不仅被中国古代优美动人的神话所吸引,更为人类脚步踏上月球而深深震憾。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介绍月球更多的相关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地震》一课时,我们先播放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错位,路面升降成台阶,树木被连根拔起的景象。学生被这恐怖的画面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此时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情况说给同学听一听。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壳的不断运动,在地下的岩层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内部的压力的时候,地壳发生了断裂,这时地震就发生了。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情绪激动,兴趣被调动达到。学生甚至主动拿出一张木板,从两边向中间挤压,使木板中间向上拱起,比喻地下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下,形成了褶皱,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木板突然断裂,这好比是岩层断裂发生地震。

三、生动演示变化过程,突破时空局限

教学《养蝌蚪》时,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养蝌蚪的实践,但在课堂要把长达数月的蝌蚪饲养过程及蝌蚪生长的进程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轻松地把这个过程,连续、动态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向学生展示了青蛙生活的环境和生理结构、习性等知识,还了解到青蛙的繁殖、发育过程,遵循了从“实践──理论”这一认知规律。通过这一动态课件,学生不仅对自己饲养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得到验证,还准确地了解到卵──蝌蚪──青蛙这一演变过程,从而使青蛙的一生要经过哪些阶段这一重点,以及蝌蚪的生活特点及发育规律这一难点得以突破。

四、在电子游戏中,培养学生能力

如教学《车》一课时,按照车的发展史设计了不同时期、不同的车型,并按装载和行驶的功能划分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尝试驾驶每一种车的亲身感受。使他们体会到正是由于人类的需要,车才被发明出来,又经过不断改进、创新,才发展到今天的种类繁多、功能齐备的车。最后,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发明创造一辆自认为最先进、功能最完备的车,并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电脑的屏幕上驾驶这辆车,体会一下坐自己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