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统计学的缺陷

统计学的缺陷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学的缺陷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统计学的缺陷

第1篇

1存在问题

1.1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谱的改变未引起临床教学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中,以往一直以糖尿病(消渴)、甲亢(瘿病)、痛风(痹病)等病证为中医内科临床教学重点。但近年来,代谢紊乱性疾病呈不断增高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类疾病除了存在一定的遗传基础外,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并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学基础,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血压升高、血尿酸升高、血液聚集性和粘滞性升高等。但遗憾的是,这种疾病谱的改变尚未引起内分泌科临床教学足够的重视。近年新出版的一些《中医内科学》教材已不存在肥胖这一病证,而对于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也找不到相对应的中医病证。

1.2某些缺乏主症的病证是临床教学的难点辨病是根据疾病的若干特定证候,对照各种病的概念与特征,从而确定疾病病名的诊断过程。辨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的证名。可以说,辨病是认识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无论是辨病还是辨证都基本取决于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而如今许多疾病,特别是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往往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主症,导致无证可辨。如代谢综合征早期仅表现为超重和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无明显的不适或仅表现为轻微乏力;2型糖尿病早期或前期表现为血糖不适当升高而无明显多饮、多食、多尿,也无消瘦或体重下降;代谢性肾病早期仅仅表现为尿蛋白增多,无明显的不适。对中医临床医务工作者来说,这类疾病难以通过望、闻、问、切“辨病”,而只能依赖于西医诊断仪器、化验以及病理检查等,从而作出诊断。而事实上,临床基本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严重依赖望、闻、问、切四诊的中医辨证来说,疾病主证的缺乏无疑是医生临床教学的难点,也缺乏很好的方法去指导学生。

1.3对于病证的治疗,临床教学拘泥于经方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用药往往是拘泥于经典古方的应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基于古代医家对疾病认识所创立的方剂并不都适用于当今的病证。当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野生的中草药越来越少,人工种植的中草药又难以与野生的比拟,很多相同的病证都难以用经典古方取效,而往往要对古方的药味、药量、比例等进行精心的再配伍或基于辨证论治创立新的配方才能取效。然而,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病证临床教学中,部分带教医生还是拘泥于教材的经方和古方,未能务实传授实际的用药经验。

1.4学生临床实践主动性有待提高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临床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临床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不懂得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不愿意开口发言。除了可能与教师临床教学方法有关外,还与学生求知欲望不足,自觉性不高有关。

2对策

2.1与时俱进,认识和纳入相应疾病谱进行临床教学在疾病谱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谱的改变,适时给临床实践的学生阐述内分泌代谢系统新纳入的病种,如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发病隐匿,发病率较高,以代谢紊乱为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学基础[1],治疗上也重视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这类疾病从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范畴。临床教师要与时俱进,对这些新纳入的病种进行临床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固有的消渴、瘿病、痹病等,切实将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向学生进行阐述,并指导临床工作,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

2.2务实求真,不拘泥传统辨证,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水平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谱中,依赖于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疾病早期辨病已成为可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里,无论是住院病案还是门诊病案都要求有中西医诊断,实际上就要求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辨病,因而依赖于现代医学技术有了统一的诊断标准。但是,有些疾病的早期阶段往往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主症,导致无证可辨。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那些“无证可辨”的早期疾病将会越来越多。而早期治疗又是这类疾病治愈或控制并防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如果仍然固守望、闻、问、切,固守单纯的“辨证论治”,将会感到束手无策。对于这类疾病的辨证,关键是对其发展病理过程的准确把握,依赖于对同种疾病有证可辨积累起来的治疗经验以及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例如,糖尿病的发展一般遵循“燥热,阴虚,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夹痰夹瘀,阴阳两虚”的病理发展过程。而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期虽然无明显的症状,但可根据糖尿病的病理过程和既往的治疗经验可辨证为“阴虚”“、气虚”[2]。再如,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尽管也无证可辨,但依据既往经验与当前的研究成果,其往往是因脾化失司,气化不及,痰、瘀、湿聚而不散所致[3]。脾运功能正常,甚至于亢进,但吸收的精微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为能量消耗掉,而化为湿、痰、瘀积聚于胁下肝脏,这也正是中医理论对胰岛素抵抗的一种认识[4]。治疗当以运脾化湿、活血化痰为法。因此,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勿受制于教材,拘泥于传统的辨证论治。

2.3以疗效为导向,提高学生临床论治水平历经数以千年的沉积,一些经典的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白虎加人参汤、消渴方等在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直至现今也依然作为中医内科学重点推荐的代表方。随着环境气候、饮食结构改变和人类社会发展,单纯依赖于古方很难取得更好的疗效。基于辨证论治理论,以疗效为导向,任何组方合理的中药方剂都是可用的。另一方面,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开放性科学,对任何具有更好疗效的现代医学疗法,都可采取“拿来主义”[5]。就糖尿病降糖治疗来说,在目前情况下,中草药降糖效果都无法与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比拟。但在改善脂肪肝病理、降低中心性肥胖、减少尿蛋白方面,在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又不致增加体重方面,在改善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低度炎症状态方面[6-7],西药又是不可与中药同日而语的,复方中药以其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特点又优于西药。因此,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病证的临床教学中,要以疗效为导向,指导学生配伍组方合理的中药方剂,认识中药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辨证治疗能力。

2.4临床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积极性首先,重视门诊临床教学。除了日常的临床查房教学外,门诊临床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与患者沟通,从而提高学生临证的积极性。在内分泌科中,需住院治疗的多为糖尿病患者,还有一部分是甲亢、痛风患者,并且这类患者病情也不是很重,住院时间比较短,周转快。所以病房的临床教学疾病谱比较窄,不利于学生的临床实践。而门诊中可见到许多病房里见不到的病种,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糖尿病前期等。第二,采用启发式、问题导向性的临床教学,鼓励学生多临证,多思考,多动口,勤动手,善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8]。第三,定期开展临床典型病例小讲坛,播放内分泌科疾病典型诊治视频,深化临床诊疗方法和技巧学习,使学生对临床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第四,注重言传身教。临床医务工作者是学生学习的导师,要以身作则,除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外,要重视在诊疗疾病中的临床资料的采集、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和患者沟通的方法,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2篇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川崎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value about the variation of homocysteine (Hcy) and 99Tcm 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on judgement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KD). Methods: Fifty-nine children with final diagnosis for KD were studied and 15 children with fever but ruled out KD or other heart disease were regarded as control, The 59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3 sub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cute phase (n=25), sub-acute phase(n=15), and chronic phase(n=19). All subjects underwent 99Tcm-MIBI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and Hcy detection with 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 Results:①The result of myocardial imaging: 31 of 59 (52.5%) patients with KD were positive in perfusion imaging, while it was negative in the control group.②The Hcy level of patients with KD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omocysteine; Kawasaki disease; radionuclide imaging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但病因未明。该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冠状动脉,可导致冠脉瘤及血栓,从而造成心肌缺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证明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已广泛用于小儿心肌病变的探察[2],可直接评价心肌缺血的程度及范围。本研究检测了川崎病患儿心肌灌注显像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探讨它们在评估川崎病所致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59例川崎病患儿,男40例,女19例,年龄(42.1±26.4)个月,范围6个月~9岁,诊断均符合2005年修订的标准[3]。根据病程分为3组:急性发热期组(

1.2 方法及仪器 ①Hcy检测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患儿清晨空腹抽静脉血2 ml,放入含EDTA抗凝管中置4 ℃冰箱内保存,后300 r/min离心,取上清,使用美国雅培AXSYM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同上,操作按说明书进行。②心肌灌注显像:采用ADAC V-60型SPECT仪,配置平行孔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注射用甲氧异腈(MIBI)由江苏省江原制药厂提供,剂量按小年龄分组计算,范围为111~444 GBq[4];99Mo-99Tcm发生器由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按操作规程自行标记,放化纯>95%;潘生丁注射液由上海红旗制药厂生产,剂量按体重0.56 mg·kg-1,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缓慢静脉注射。显像采用矩阵64×64,6°/帧,共采集32帧,放大1~2.19倍。经PEGASY软件处理后获得左室心肌短轴、水平长轴、垂直长轴3个断层图像。负荷心肌显像发现放射性分布异常者,隔天再进行静息显像。显像结果由2位核医学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判读,将左室心肌3个断层图像分为前壁、间壁、侧壁、下壁和心尖。负荷心肌显像图至少2个断层,且同一断层中有2个层面以上的相应节段呈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静息图像出现放射性填充者为心肌缺血(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者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方差不齐者进行Dunnet's T3检验,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转贴于

2 结果

2.1 血浆Hcy检测结果 59例川崎病患儿各期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2.2 心肌显像结果 59例患儿中31例心肌显像阳性,阳性率为52.5%,其中23例为单一病灶,7例为2处缺血灶。25例急性发热期患儿中14例显像阳性,占56%;15例亚急性期患儿中9例阳性,占60%;19例恢复期患儿中8例阳性,占42%,显像阳性部位分布与阳性率见表2。对照组未见阳性显像。

2.3 心肌显像结果不同的川崎病患儿血浆Hcy变化 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的川崎病患儿血浆Hcy明显高于心肌灌注显像阴性的患儿[(9.12±2.01)μmol/L比(6.08±1.89)μmol/L,P

3 讨论

目前对川崎病的研究多集中在川崎病造成的冠脉扩张及冠脉瘤方面,而对川崎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尤其是川崎病恢复期心肌缺血的研究不多见。研究证实,Hcy水平升高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gawa等[1]实验表明,Hcy相对于纤维蛋白素原、组织因子、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C反应蛋白等,对判断早期心肌梗塞意义更大。川崎病急性期由于血小板升高及冠脉损害等原因极易造成冠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Tsukahara等[5]报道,川崎病发生冠脉阻塞的严重程度与Hcy代谢的关键酶亚烯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有关,因此推测Hcy在川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川崎病患儿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Hcy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性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已用于成人心肌缺血、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川崎病的检测[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31例心肌灌注显像阳性患儿中,前壁缺血14例,侧壁缺血4例,下壁缺血11例,表明川崎病冠脉病变以左冠状动脉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7]。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灌注显像阳性川崎病各期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心肌显像阴性的患儿,估计Hcy在川崎病心肌缺血中起重要作用。由于Hcy可产生一系列自由基如过氧化氢、超氧负离子等损伤血管内皮,并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影响NO的合成,使内皮功能进一步受损,另外Hcy的蓄积可引起胱氨酸的丢失,而后者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以上原因不仅造成冠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且刺激血小板的生成,造成凝血功能紊乱[8],因此引起冠状动脉及其微血管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因此检测血中Hcy水平可间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与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对判断川崎病引起心肌缺血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Ogawa M, Abe S, Saigo M,et al. Homocysteine and hemo-static disorder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 a young age[J]. Thromb Res, 2003, 109(5-6):253-258.

[2] 项如莲, 陈其, 徐强,等.99Tcm和67Ga心肌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24(5):284-287.

[3] Ayusawa M, Sonobe T, Uemura S,et al. 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 (the 5th revised edition)[J]. Pediatr Int. 2005,47(2):232-234.

[4] 张琦, 李焕斌, 王玲, 等. 99Tcm-MIBI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川崎病心肌缺血及疗效的评价[J].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7,27(3):165-168.

[5] Tsukahara H, Hiraoka M, Saito M,et al. 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polymorphism in Kawasaki disease[J]. Pediatr Int, 2000, 42(3):236-240.

[6] Hsu HB, Fu YC, Tsai SC, et al. Usefulness of Tc-99m HMPAO-labeled WBC heart scan to predict impaired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lation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J]. Int J Cardiol, 2003, 92(1):65-69.

第3篇

现代统计学创立于17世纪的欧洲,于20世纪初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入快速发展期。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它能够帮助人类正确分析所占有的信息,从而逐步认识数量化的客观世界,在各领域科学研究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形成了众多分支学科。我国卫生部科教司于1983年编印的《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第一辑)》中已将医学统计学列为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医学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方法,研究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本文由收集整理析方法的学科,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理论基础较为抽象、深奥。而在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中,大多数医学专业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学时有限,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加之不同院校、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医学统计学教学参差不齐,使得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医学生面对抽象的统计学理论、复杂的统计学计算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教学的逐步开展,更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普遍认为统计学枯燥、抽象、难懂,导致自信心不足,极大影响了学习积极性,使得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2.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重点难以突出。医学统计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统计设计原则和思维方法,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因此,医学统计学教学重点应该是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用途、统计学处理结果的正确分析及科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而目前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内容陈旧、手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多局限于单个统计学方法的介绍和典型实例的验证,主要教学内容突出体现在公式意义、计算过程等内容的讲解,对统计学方法体系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医学统计学就是数学、就是计算,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统计公式的记忆、结果的精确计算等方面,忽略了统计方法选择、结果解释与评价等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二、spss统计软件的优势

spss全称为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统计软件包之一,在自然、社会科学各个研究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在统计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拥有明显的优势。

1.软件操作方式简便。spss统计软件包采用菜单加对话框的操作方式,多数情况下无需使用专用的程序语言,界面设置较为人性化,只需通过鼠标点击即可完成统计分析,更易被非专业人员掌握。其结果输出形式简洁,可读性强,能够通过激活文本、统计图、统计表等编辑器进行编辑,也可直接导出至word、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系统使用。

2.数据处理功能强大。spss统计软件包可以直接读取spss、excel、dbase、ascii、access、foxpro、sas等数据文件;能够对数据进行名称、类型、结构等修改,变量变换方式全面;可以合并不同数据库生成新的数据文件;数据库保存、导出形式多样。软件处理数据量大,可以满足各种科研、教学数据分析的需要,并能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

3.统计分析方法全面。spss统计软件包通过不断的版本升级,增加新的统计分析模块,完善统计分析功能。目前,spss除具有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分析、非参数检验、统计图形绘制与编辑等常规统计学分析功能外,还拥有多元相关与回归、logistic回归、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生存分析、分类树、时间序列分析等完善的多因素统计分析功能,上述功能均可通过菜单实现。对于如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部分菜单中未提供的统计功能,则可以利用简单的编程予以实现,进一步增强了软件的适用性,使spss软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更加灵活高效。

三、spss软件融入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体会

1.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为spss软件进入医学统计学课堂提供了硬件支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依靠各种现代化的媒体设备,使传统静态的理论课教学形式动态化,极大地提高了课堂上信息的占有量,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统计软件教学提供了技术平台,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链接灵活调用统计软件参与数据分析,使现代化的计算分析工具与传统的统计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统计理论及方法如何在专业领域中应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spss软件与医学统计学教学同步进行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相互补充,突出了教学重点。一般情况下,spss统计软件常常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研究生或本科生中开设,这容易使软件课教学脱离了统计学基础而成为单纯的软件使用说明,很难使学生对软件有更深入的理解,结果学生在日常使用统计软件时,难免会出现虽然能操作但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统计方法错误这一现象。将spss统计软件引入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繁杂的公式记忆和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对统计学方法的理解和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判断上,充分体会到统计学解决问题后所带来的快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医学统计学理论、方法的学习也可以提升学生对spss软件各种分析功能的认识,实现不同功能的及时比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不同分析方法对统计资料的要求,有效避免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第4篇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实习的72例护理实习生。在这些实习生中,有男性实习生8例,女性实习生64名;其中有专科实习生38例,有中专实习生34例;其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1.5±1.0)岁。根据教学方式将这些实习生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各36例实习生。两组实习生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选取

12名理论知识过硬、操作技能娴熟、经验丰富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老师进行带教工作。为参考组实习生进行常规带教。进行常规带教的方法是: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实习生无固定的带教老师,由老师和实习生一起进行护理、交班等工作,每周五对实习生本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情况进行总结。为观察组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全程带教。进行一对一全程带教的方法是: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明确每位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制定实习计划。带教老师要积极地与实习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想法,明确其实习的意义和价值,建立信任感,缓解实习生对实习的恐惧。向实习生讲解手术室的环境、布局及工作流程及各种规章制度,让其尽快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由带教老师对洗手、穿戴无菌手套、摆放和铺设无菌器械台、传递无菌器械等工作进行示范。在进行示范教学的过程中强调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的重要性。向实习生讲解巡回护士、洗手护士等不同岗位护士的任务和职责,并让实习生做好记录。让实习生总结每位上台护士的表现,由带教老师对总结内容进行仔细的批阅,以此了解实习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提出修改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带教老师需根据实纲定期让实习生参加理论知识培训,讲解手术特殊的摆放方法、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各种急救知识,并进行实际模拟训练。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综合素质

使用自制的手术室综合素质考评标准考核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实习生的分数越高,其综合素质越好。护理技能:使用自制的护理技能评定量表评定实习生对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护理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安全缺陷及风险预防四个大项,每个大项的满分为100分,实习生的分数越高,其对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分为(92.6±2.3)分,参考组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分为(78.9±3.4)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实习生的护理技能

经过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为(88.7±2.5)分,参考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为(71.2±5.4)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操作技能评分为(89.5±5.6)分,参考组实习生的操作技能评分为(72.3±2.7)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安全缺陷评分为(91.4±3.7)分,参考组实习生的安全缺陷评分为(70.5±4.8)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风险预防评分为(88.2±5.3)分,参考组实习生的风险预防评分为(73.6±5.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在来到手术室进行实习的第一天,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各不相同。一对一全程带教的教学方式缩短了实习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使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实习生的个人特点及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计划,激发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实习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并提高其护理实践的技能。带教老师应具备操作技能娴熟、经验丰富、乐于承担责任等素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实习生能够时刻学习到有效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摆正工作态度。在进行教学课程安排时,应确保课程安排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能够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突出分段学习的特点,让实习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4.总结

第5篇

统计学;工程项目管理

1.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每项工程项目的完成,从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到工程项目中标、施工中及完成计划竣工预决算阶段统计始终贯彻于全过程,同时统计信息无时无刻地及时、准确、快速反馈着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的重要指标,确保施工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在工程项目前期预测、评估中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有利于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工作的完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管理。

在选择组织管理方案中,也没有脱离统计的应用。在全面掌握工程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普遍性原理为管理工作了解必要的足够的细节问题,从而把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在关键点设立检查点,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能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快速反应。即以统计信息为基础,建立项目工程管理基线,进一步分配给各级工作细目,最后建立项目工程的管理沟通网络。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控制、反馈的应用。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否则只是满纸涂鸦,毫无意义。也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数学技巧往往容易使人们对精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错误印象。一切要以科学分析为基础,否则统计信息将失去光辉。

在工程项目结束中综合评价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中横向涉及到技术、物资、机械设备、财务、劳资、概预算等不同的部门和专业,纵向涉及到总部、项目部、施工队、班组等层次,统计学也伴随始终。完整连续,层次明了,量化精细,动态联结的工程档案记录体系为综合评价工程项目目标完成提供了依据。

2.统计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抽样调查统计。抽样调查统计包括抽取总体中的一个部分进行检验(例如,从一份包括75张设计图纸的清单中随机抽取10张)。适当的抽样调查往往能降低质量控制成本。关于抽样调查统计有大量书面资料和规定。在工程管理应用领域,熟悉各种抽样调查技巧对于项目统计管理小组是十分必要的。

控制表是根据时间推移对工程项目管理程序运行结果的一种图表展示,常用于判断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中”进行。当一个程序在控制之中时,不应对它进行调整。管理控制表可以用来监控工程施工中的变量的输出,尽管控制表常被用于跟踪重复性的活动,诸如生产事务,它还可以用于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动、容量和范围变化的频率,项目文件中的错误,或者其他管理结果,以便判断“项目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之中。

排列图。排列图是一种直方图,由管理事件发生的频率组织而成,用以显示多少成果是产生于已确定的各种类型的原因的。等级序列是用来指导纠错行动的管理项目小组应首先采取措施去解决导致最多缺陷的问题。

流程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流程图应用很广泛,有助于分析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指运用数字技巧,依据过去的成果预测将来的管理办法。趋势分析常用来监测:技术上的绩效一有多少错误和缺陷已被指出,有多少仍未纠正,成本和进度绩效—每个阶段有多少活动的完成有明显的变动。

3.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数据转化为数据库

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自动化、快速化和决策科学化目标,要积极开发工程项目统计数据转化为计算机的数据库,发挥统计学在工程管理中更加系统、完善、优质的作用。以模拟法体现电子数据库处理系统的优越性为例,模拟法运用假定值或系统模型来分析系统行为或系统表现。较普通的模拟法模式是运用项目模型作为项目框架来制作项目日程表。大多模拟项目日程表是建立在某种形式的“蒙特洛”分析基础上的。这种技术往往由全局管理所采用,对项目“预演”多次以得出计算结果的数据统计分。蒙特洛分析和其它形式模拟法也可能用来估算项目成本可能的变化范围。由于实现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数据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决策、研究部门和资料信息部门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功能部门研究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不足,从而发挥了统计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这必然会为管理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4.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数据短缺的风险

虽然参与了大量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但所积累的工程项目统计资料却极其有限,即使收集了一些资料,也往往是零散的且攘在个人手中,互不相通。由于缺乏基础资料,工程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工程项目施工将无组织无方案,严重将导致利润损失。因此,长期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科学大胆的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工程项目统计资料积累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氛围;对企业内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从经费上为资料的积累提供保证;建立风险管理统计信息处理体系通过风险因素的收集、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风险的防范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将到最低。

统计知识和应用古往今来,无处不在。以结绳记事开始,以容纳万象为最终目的。现代工程依靠估算、概算、预算等各种各样的工程定额,定额如何制定,离不开统计工作,还有工程试验等等,都离不开统计工作。当今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理论,如何去理解,去接受,而又不被迷惑,要做到以历史为训戒和警示,去伪存真,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这一切都来自于对统计学的深人理解和掌握,还要有领悟、创新和提高。

[1]徐一帆.改革统计方法制度,完善统计项目管理[J].中国统计,2011.01

第6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本科生

21世纪开始的第三波全球医学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统计学》本科教育中,对本科生的培养多强调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养成和锻炼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在许多权威性的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统计推断应用有缺陷的高达62%。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只有30%的学生可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1]。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及责任意识等关键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实践教学模式正是顺应高等教育理念而形成和发展的。

1 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说慕萄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再次发现"、"重新组合"、并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1.1国外实践性教学模式

1.1.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训练时间。国外教学增加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在总学时的比例,同时增设综合型实验课程,学生在实践中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美国的大学课程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在30%以上[3]。

1.1.2改进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贯彻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外大学注重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方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如爱尔兰高校稍大的作业和实验都是2~5人一组共同完成的,学生自行决定目标,切割工作量,分配任务[4]。

1.1.3注重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学校开拓多种科研渠道,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某个课题的实验研究,使得学生真刀真枪从事科研训练。如麻省理工大学认为学生应被教授看成年轻的同事,及时给予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1.2国内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理念落后,重视不够[5]。把本科实践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方法和手段单一,内容陈旧。我国本科高校实践处于简单的操作和参观阶段,学生实际设计和操作机会少;评价标准不科学,体系不健全。大多数本科院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系统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无法对实践教学质量做出公正科学的评价。

2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进行《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于训练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事物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实验手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医学统计学》教学采用理论课与实习课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增加实习课在医学统计学总学时的比例。我校《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48学时,实习课教学22学时,实习课比例接近2:1。

2.2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2.2.1"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每一种新的统计学方法时,不仅仅局限于书上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实际问题的分析。讲解过程中,教师事先设计多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首先由学生先思考,并提出自己思路,教师再适当的加以引导和启发并进行及时总结。

2.2.2注重《医学统计学》综合实习,训练学生的统计思维。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增加实习课教学比例的同时,进一步加入两次课的(共计4学时)综合实习环节,依托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数据,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实习课中老师从中加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行切割工作量及分配任务,并完成统计分析报告,最后每组派1人向全班汇报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在综合实习课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学生进行匿名调查,有79.7%的学生认为综合实习对今后工作很重要。

2.2.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开辟实践教学新途径。实践教学综合性强、时间紧,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我校《医学统计学》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我们以此网站为依托,开设医学统计学网络课程。同时设置学生交流平台,教师及时了解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学实践。

2.2.4采用反面案例引领式教学方法,强调医学统计学实用性。理论课教学中设计3学时的资料综合分析及辨析课,指导学生分组查阅某一种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对"医学统计的误用"进行辨析,并分别给出统计描述(包括统计表、统计图)以及统计推断的误用率。以反面案例引领式教学,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辨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强调统计学的实用性。

2.3改革考核方式,同时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课考试和实验课考试。理论课占80分,包括平时成绩10分,理论考试70分。实验课占20分,为学生综合实习中分组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得分,团队得分为每一组学生的最终得分。这种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使得实验考核成为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3 结论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强化实验手段,增加实习课在《医学统计学》总学时的比例,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反面案例引导式教学,注重综合实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问,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洁,黄顺强,俞捷,等.SPSS软件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5):512-514.

[2]王雷.实践性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103-105.

[3]赵明刚.美国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评析[J].教育评论,2011,(1):156-158.

第7篇

1.1对象

用抽签法选取本校2010级3个护理本科班,并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采用讲授法(51名学生)、一般情境教学法(54名学生)和缺陷式情境教学法(53名学生)进行教学,所有学生均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3组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成绩(F=0.115,P=0.895)、年龄(F=0.359,P=0.709)、性别(χ2=0.326,P=0.8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个班为同一教师授课。

1.2方法

实验章节为临床病证辨证施护章节,共18课时。1.2.1讲授法按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每个病讲授40~60min。1.2.2一般情境教学法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教学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学后准备情境表演。②教师讲解(15min):授课教师先简单讲解1个病的相关理论知识。③小组表演(8min):学生表演1个病证。④课堂讨论(7min):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表演分析讨论为何病何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讨论结束后,每组选1个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⑤表演组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说明理由(5min)。⑥授课教师总结评价(5min):授课教师对所表演知识点进行总结,对表演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讨论结论是否正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并鼓励表现好的小组。1.2.3缺陷式情境教学法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或多个缺陷环节,讨论时让学生先寻找缺陷再根据情境讨论,其余具体实施方法与一般情境教学法相同。缺陷环节的设计,如“感冒”,中医辨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4种证型。风寒感冒冬春季节多见,如表演小组表演的为恶寒、不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喜热饮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小组表演时将场景设在炎热的夏天,炎热与风寒感冒原因不符,视为一个缺陷。又如“哮病”,中医辨证有寒哮和热哮两种证型,如果表演小组表演的为寒哮的症状,在饮食护理时嘱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饮食偏凉,寒凉饮食容易诱发寒哮,寒哮患者的饮食宜偏温热,西瓜不合适,也是一个缺陷。在课堂讨论时,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设计的缺陷环节,并说明理由;授课教师总结评价时,要对表演缺陷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1.3效果评价

该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价,3组学生均使用同一份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病例分析题。对3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课堂气氛问卷涉及互动情况、学生上课状态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满意度问卷涉及学生上课时的心情、积极性的调动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统计分析3组课堂气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组间年龄、成绩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学生教学评价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2结果

3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缺陷式情境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P<0.01);一般情境教学组学生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讲授法教学组(P<0.01),详见表1。

3讨论

3.1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优点

3.1.1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中医护理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辨证施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繁多、分散、抽象。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很难使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5]。从3组教学方法的考核成绩来看,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考核成绩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将试卷按题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3组学生在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4种题型的得分无太大差异,但在病例分析题上,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组得分较高,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回答得更全面、准确。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将所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所设计的情境剧中,将分散、细小的知识融合起来,而且有意识地设计了缺陷让学生寻找,全面调动学生的储备知识去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3.1.2活跃课堂气氛本研究结果提示,3组教学方法的课堂气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课堂气氛比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方法教学组活跃。情境模拟得越真实、学生越投入[6],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7],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何设计剧中情节并将知识融入情境剧中,而且设有缺陷环节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缺陷环节设计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活跃课题气氛。3.1.3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组教学方法学生的满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式教学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识别、判断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利用一定的知识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

3.2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9],存在学生准备时间较长、上课讨论时间较难控制、师生互动受限等问题。少数学生准备不充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较差,学习收获有限。应加强对缺陷式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小结

第8篇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学科不同专业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是许多高等院校生物学、农学、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生物学等工作者必备的基础,同时该课程又是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该课程在生物学、农学、林学、医学、食品、环保等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生物统计学需以生物材料进行研究,但通常所涉及的材料数量较大,很难也没有必要全部参加试验,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试验个体进行试验,以获得相关的数据,实现由样本推断总体的重要功能。因此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紧密联系,主要讲授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以及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对统计结果做出科学的推断,从而帮助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的现象和本质[13]。因此,生物统计学已成为生物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系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生物统计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物统计学教材方面。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料,选择适合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4,15]。目前,国内所出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种类较多,各大高校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不同,在教材方面的选择和使用也不一样。尽管如此,目前国内所出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完全是传统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和内容,不涉及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这一大类教材包含两小类,一类主要侧重理论教学,过分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讲授,注重公式的推导而忽视了实际应用例题的讲解。这类教材忽略了对大学生统计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有一定的缺陷。另一类是目前各大高校使用较多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该类教材虽然也存在一些必要的公式推导,但更侧重于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结合,清楚介绍每一个统计原理理论后,再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巩固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类教材比较适合现在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的使用。但这类生物统计学教材由于不涉及统计软件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涉及一些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那么即使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学生在复杂的试验设计及庞大的数据面前可能也会束手无策,即使会计算,在复杂及庞大的数据计算中也可能会算错,因此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第二大类统计教材完全是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如Excel软件、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DPS统计软件、R统计软件等的介绍和使用。生物科学、技术等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类统计软件发挥了很大的优势,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类教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只注重统计过程的运算和统计,没有统计原理的介绍,因此对没有相关统计学知识或统计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老师来说,即使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但也不知道具体的含义,也不知道怎么分析。因此这类教材不适合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另外,这两大类教材要么只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讲授,要么只重视统计软件的使用,而忽视了统计学中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试验设计以及所获数据资料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这是这两大类生物统计学教材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有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原理相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生物统计学教材。笔者认为这类生物统计学教材是当前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农学专业、医学专业、食品专业等本科专业较为适合的教材。

2.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方面。①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开课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国内许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把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系统获得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积分及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而且,通过各个知识点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高等数学课程是学习生物统计学的关键,生物统计学中的许多原理和方法都需要高等数学中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②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教学上的脱节性。高等数学课程作为生物科学本科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各高校均认识到它在生物科学本科专业中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均作为两名独立的课程开设,一般情况下,高等数学课程由数学专业教师讲授,由于数学专业的教师没有生物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不清楚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推导、讲授。因此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之间通常存在许多不衔之处,形成了不利于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知识的断层。同样,这也是生物统计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用的原因之一。

3.生物统计学教师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方面。常言道,学生需要一滴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生物统计学的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较为渊博的统计学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渊博的统计学知识,才能很好把握生物统计学相关原理、理论、统计分析方法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很好将生物统计学相关原理、理论、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很好地进行案例教学。4.考试制度方面。考试制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反映,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考试制度是否合理

,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16]。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考试制度较为死板,缺乏合理性和灵活性。如在学期期末考试中规定一定数量的题型,当然,这种考试制度对于规范考试是必须的,但是应该根据具体课程而定,而不能一概而论。就生物统计学课程而言,如果规定一定数量的考试题型(比如四种题型),那么教师只能根据考试规定勉为其难考虑四种题型。比如说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计算这四种题型。很明显,这种考试方式只是较为死板的考试,不能真证体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本质,不能很好考察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的掌握及运用。

三、生物统计学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生物统计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近十年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如下建议。

1.选择合适的教材并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选择适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能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不同种类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原理相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进行教学较为合适。据笔者过去的教学实践,该课程授课内容不宜过多和过深,授课内容过多学生精力会分散,分不清重点,而过深则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17]。因此应根据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坚持以试验研究实例为线索,以科学的试验研究方法为主线,理论原理和实际例子相结合,从试验研究的选题和设计、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最后做出科学的推断等,尽可能把抽象的统计学概念和原理转变为具体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7]。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处理好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关系。高等数学作为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生物统计学的关键。一方面,高等数学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因此生物统计学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为宜,这样能避免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课程开设在时间上形成的断层,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另一方面,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不应分别让不同专业的教师讲授,而均应由生物学专业教师讲授,因为生物学专业的教师清楚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在讲授高等数学时,能够根据生物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内容,优化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有侧重点进行知识的讲授。从而能避免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教学在知识上的脱节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

3.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注重案例教学。生物统计学教材大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方法,更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十分不利。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8]。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对生物统计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案例贯穿到教学中,以自身科研实例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以及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4.加强试验设计的教学和实践。试验设计又称为实验设计,它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为理论基础,科学地、经济地设计研究方案的一项技术。一个良好的试验设计,可以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足够的实验数据,从而能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6]。由于生物统计学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内容。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强化学生综合试验设计的锻炼及其应用。提高学生利用统计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统计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统计学知识及其丰富的科研经历,另一方面,应让学生走出教室,加强实践,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可以解决一些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生物统计学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