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审计学相关知识

审计学相关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审计学相关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审计学相关知识

第1篇

关健词: 审计学特点 审计实践教学 目标 问题 改革

审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有着自己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方法体系。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扩展和深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审计学的学科特点及审计实践教学的目标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审计学知识的运用要与社会直接接触,其应用的结果同样也要受许多外部因素影响。从渊源上看,审计学产生于会计学,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的运用与发展都会影响审计学的发展。现代审计学的专业性很强,与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相互渗透,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特点。综上所述,审计学是一门具有应用性、综合性、边缘性和经验特征的学科。掌握并应用审计学知识,仅仅依靠传统的、侧重理论传授的授课方式是行不通的。

十七大报告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永恒话题,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兼顾的培养模式始终是衡量高校人才质量的依据和标准。实践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从被动地获得知识和一般技能转为积极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审计实践教学改革对于完善审计学科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审计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提高审计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目前影响审计实践教学的关键问题

1.实践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应用型学科的特点

经验型、应用型学科开设的相关课程应体现出其实践应用的特点。审计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致命弱点就是授课时间太多,练习时间太少;理论课时太多,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太少。学校教育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环境,它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限制了人的社会化,如果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难以适应复杂的现实社会。

2.缺乏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审计学体系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覆盖业务、人事等方面的监督和促进体系,其实验项目设计需要相关人员精通组织的财务会计和业务事项,把握组织整体的运作脉络。既涵盖会计、审计业务范畴,又要把握审计实务的关键环节,突出审计技能和专业培养;既具备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又具有相关的实践操作经验;既体现业务训练,又注重思维培养和逻辑推理。而目前国内各高校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尚不多,能够推广和借鉴的有关经验更少。

3.实验教材研发滞后

审计模拟实验知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技术性强等特点对审计模拟实验教学资料的准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审计模拟实验教材仍然很少,教学内容简单陈旧,难以适应审计实务发展的需要。一些学校现有的审计模拟实验教材大多是一些实验指导教师根据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现成审计工作底稿,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编制而成的。这些模拟材料纯粹是素材,未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它们往往“过于真实”、“过于虚拟”或“过于简单”。而“过于真实”或“过于虚拟”的材料会影响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过于简单”的材料又达不到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进行审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审计学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跟其他学科一样,仍然有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理论转化实际的问题。将审计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审计实践,这不仅是审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而且是高校审计学教学工作者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1.转变思维模式

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审计学的实践教学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要提高审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摒弃这一错误观念,以培养审计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其次,要结合审计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理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以审计学理论为基础,将审计学理论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不断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再次,要有开放的、兼容的眼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校内课程模拟实验与校外基地实践相结合,将直接操作与间接训练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开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途径。

2.构建与优化审计学课程体系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审计学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两部分。对于审计学课程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审计学理论知识和审计学技能,还要掌握会计学、成本管理、税法、财务管理、经济法、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从审计学的角度将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审计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人才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强化审计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对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进行规划,确定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将实践教学穿插其中(或者进行课堂案例分析,或者进行专业模拟实验教学等)。

(1)案例教学

审计学案例是对审计学理论的支持和具体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将源于实践的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案例作为桥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在审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案例应该既能融会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审计学实务已经涉及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的领域,这就决定了审计学的全过程必须是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的。在审计学教学中,通过给学生提供有案情、有场景的“审计实务”,将有利于深化理论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审计学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审计专业模拟实验

由于审计学的应用性特点,审计专业课程中应渗透实践教学,每门课程都应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审计工作的直接载体是各种票据和账表,涉及商业秘密,审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往往阻力更大。相比之下,审计模拟实验通过创造一个模拟的审计系统,使学生在模拟的审计实务环境中,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从头到尾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对审计工作的全貌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审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这种实践效果,是审计社会实践所不具备的。由于审计学的基础是会计学,因此,现代审计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赖于学生会计课程实验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做好审计专业模拟实验教学,重在构建和规划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强化审计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相关知识进行科学梳理,确定会计学与审计学的关系,确定审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关系,为审计专业实验课时安排、内容组合及人员配备等进行有机融合,能为学生积极参与审计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知识储备工作。

4.加强审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审计学是一门强调应用性的学科,审计专业师资的培养取决于两方面。

从教师的角度看,审计学的授业者应该主动地、经常地加强自我修炼,使自身具有培养学生获得真正创造力的能力;应该主动参加实际的审计实践,利用实践的经验提升自己掌握和驾驭知识的能力;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懂得如何获取和运用信息,具有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领悟真意的能力;应该能够洞察审计实践的细微变化,捕捉将有可能导致审计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变化的迹象,能够提出自己的创新性的观点。

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对审计专业教师的培养:

(1)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制定相应政策,在现代化教学、实验、科研条件上为教师充分发挥才能创造广阔空间,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投身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加强与国内外审计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创造机会使审计教师能够参加地方或全国甚至国际的会计、审计社会团体活动,增加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交流的机会。(3)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进行讲学、指导工作,以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5.开发优秀的实验教材

从审计教学的实践来看,审计专业模拟实验教材在审计专业模拟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为完善的实验教材应该能体现审计学相关课程的系统性和审计教学的逻辑性。因此,实验教材应囊括会计学的主要课程,不仅应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内容,还应包括和涉及税收、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内容。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应主动加入到审计专业模拟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中,按照规定程序收集、整理审计专业模拟实验教学所需资料,力求所选资料有代表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并促进教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实践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综述.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1.

第2篇

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现代审计教育必须以社会对审计需求的发展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外部环境等因素,要体现审计学科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既要有宽阔的视野,又要站在学术的前沿,突出体现现代审计对信息技术的需要。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审计领域的发展动态,紧跟当前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步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当引入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课程。审计学专业教学内容应包含审计基础理论、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实务等方面,以及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这三大主体审计的内容、方法和程序,适度地融入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审计、计算机审计、环境审计等内容。

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设计了包括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实践环节三大板块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VF)、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以及体育、军事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生学习与心理指导等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按人文素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素养教育、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6大模块设置,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修1门课程,学有余力者可以多选。专业课遵循“先基础,后主干”“、先理论,后实务”的顺序,设置为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由于审计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熟悉会计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为此我们设计的审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包括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共计9门课程。审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包括财务会计、财经基本技能、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基础、金融学、会计模拟实训、税法、审计实务、会计软件应用、成本会计、金融企业会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投资学共计13门课程。其中,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投资学等课程是结合我院金融行业背景而设置的课程,不仅体现了行业差异性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院审计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还应体现各个行业对审计人才的不同要求。为此我们设置了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金融审计、审计案例分析、审计英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志向以及就业方向,采取“三选一”的方式,从12门专业选修课程中选修4门,学有余力者可以多选。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由课内实践(实验、上机等)、校外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调查、军训等项目构成。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形式,应该贯穿于审计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审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我院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①审计实验。为配合审计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我院在校内建设了手工和电算两个审计实验室。手工实验室主要用于训练审计程序、方法等内容。实验时,学生每人领取一份用档案盒存放的模拟企业账套资料(以前做会计模拟实验时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制定审计方案、实施抽样审计、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等一系列手工操作。电算实验室配备了专业的审计软件,学生借助于模拟的数据资料开展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际操作能力。②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审计社会责任的感性认识,是培养审计学专业学生实务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弥补教材的不足,有利于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③审计实习。审计实习通常在校外进行,使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深入地了解审计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综合考虑各审计机关、各单位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机构的特点,我们认为实习基地主要应建在会计师事务所,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审计业务,可以尽早熟悉将来可能承担的审计工作。

本文作者:刘东辉盛永志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专业;案例教学;模式探析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高职院校审计这一专业经常用到案例教学法模式来促进这一教学目的的达成。通过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学生能更为直观、生动地领悟相关知识点,体会到相关课程的实用性,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可以说,案例分析教学模式顺应了课改要求以及现今推行的教育理念,转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合作与探究,教师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一教学法符合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认知过程及规律,能够将审计专业知识合理、充分内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针对审计这一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审计类人才,使学生在将来到企业审计岗位以及会计事务所中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因此,这门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然而,学校并不能单纯依靠分派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实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能运用好案例分析这类教学模式,结合模拟审计工作的相关练习与操作,必定能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有用的铺垫。在审计专业的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即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以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比如,在审计课程中对很多原理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将创设此知识背景下的相关案例情景,让学生根据案例具体内容做分析与动手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相互转换、互促互进的作用,进而强调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易混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审计专业课程中引入案例的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巩固与理解相应理论,更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进行审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应当以具体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合理、适当、适时运用好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以理论讲述为主, 再结合相关理论讲案例

案例分析在审计专业课程中占重要的比重,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然而,教师更要注重得当、合理运用好案例教学。因为审计类的教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注重理论性以及层次性、结构化的内容。例如《审计学原理》这门课,其中很多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且不易消化。这时,教师如果展示更多切合实际的案例,或者将有一定缺陷的审计业务作为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它们做分析、判断及纠正,则更为直接与易于理解,也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案例讲述为主, 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 通过对案例讲授、分析和讨论, 总结归纳理论

在审计学课程的解析中注意以理论结合案例的分析,案例讲解应放在主线上,同时辅之以理论做恰到好处的穿插,并让学生对真实案例做分组讨论,教师做重点的分析及提示,让学生从讨论中深化理解教学内容,总结归纳不足以及优点,从实际操作中强化教学内容。例如,对于《经济效益审计》这样的课程, 教师在讲解财务报表的延伸效益审计相关章节时, 首先应当明确教学角度,可以从案例库中选用某公司近三年的真实账务及其相应的财务报表,

尽可能真实且还原教材要求,再要求学生以案例为基础,对财务资料及报表做动态的过程性分析,同时比较测算相关财务数据,利用所学的财务核算指标辅助测评、分析等工作; 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容易疏漏,操作难点做提醒,确保学生的独立操作可行性做检查;其次做小组的分组讨论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体完成情况做评价,小组讨论中交流心得,对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最后教师对学生这次案例的实际操作做总体测评,并让表现突出的学生做心得交流,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状况做分析指导,辅以教材案例的解析,深化学生理解,总结易错点,避免学生在今后操作中再次出现类似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审计的理论知识理解较为抽象,而将理论融汇于实例中,不仅能让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记忆所学内容。另外,案例教学中应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做到课题的深入浅出,避免学生生搬理论知识的情况发生,而是巧妙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寓教于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在教学的互动中灵活的掌握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在审计理论课之后, 专门进行审计案例课程的讲解, 通过大量案例的讨论, 侧重解决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在审计学的教学中,通过引经据典让生掌握较为抽象的理论概念,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审计案例分析》这一课时,教材中的案例为“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小组讨论,从案例中找出为什么这项审计没有成功:首先,安达信在形式上自主性不强;其次,安达信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再次,安达信在进行审计规划时,未做好世界通信会计流程的市场前景预估与市场分析;最后,安达信没有直接的审计证据,审计意见的获取渠道不充分,材料不足。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在宽松的分组讨论氛围中学生自主的了解课题内容,并对审计的独立性,风险,证据等审计重点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进行课题难点讲解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开发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程度。

总之, 审计专业教师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几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 都要保证学生系统掌握审计理论及基本技能, 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 每次案例教学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使学生在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进行总结和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写出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 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决不能忽略, 一是学生的书面报告可以作为教师给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之一;二是通过这个环节也可以检验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实现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华.审计案例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

随着《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 高等学校办学自得到进一步落实, 高等院校依法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科结构调整需要,从2002年开始, 陆续向教育部申请开设审计学专业,2004年至2009年间, 一共有33所高等院校获批开设此专业。 财政部在2006 年出台了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 年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并在2009 年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这些制度和环境变化对我国审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那么, 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审计学专业人才的质量如何;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如何对审计学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针以及政策,为审计学专业的改革发展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性意见;这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蒋文春和刘静(2006)从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描述,认为要准确把握未来市场的动态,合理定位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培养方案,进一步巩固审计监督在市场经济中的保驾护航的神圣地位。覃易寒(2008)通过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况,对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探讨了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改进措施。冯永梅和王泽岗(2009)以审计实践教学与审计理论的关系为出发点,对我国审计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应加强对审计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给出了完善审计实践教学的建议。姜玲玲(2009)以审计功能拓展为视角对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得出高校审计学科建设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审计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李素萍(2010)从理论与应用角度,发现审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以“三个环节”为核心,“三项措施”为途径对高校审计实践教学进行多维模式的优化整合。但上述研究大部分是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的优化整合角度进行探析,提出审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给出政策建议。对目前如何看待普通高等院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对审计学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针以及政策等问题目前还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因此,笔者对普通高等院校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三个不同角度来研究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了解目前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整体评价;研究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进而提出制定审计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方针以及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2009年12月,笔者对普通高等院校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问卷设计。2010年3月问卷完成,并对高等院校的审计专任教师、审计专业大四学生与近三年吸收审计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发放问卷,8月收回问卷,9月录入问卷。根据问卷调查对象的不同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设计了教师卷、学生卷与用人单位卷。尽管3份问卷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各不相同,但又密切相关。为了保证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可比性,参与问卷调查的有300名教师、3000名大四学生及1000个用人单位,且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共七大区域;被调查的教师与学生包括财经、综合、工科、语言共四大类型院校,其中既有“985院校”,也有“211院校”,同时也包括非“985院校”、非“211院校”的一般高等院校。被调查单位就其规模而言,既有大型用人单位,又有中型和小型用人单位。被调查教师与学生所在学校以及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二)调查内容与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调查内容与调查对象的不同,设计了3份调查问卷,即专任教师卷、学生卷与用人单位卷。专任教师卷包括个人情况、研究方向、国际交流经验、审计专业实践经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课程结构、培养质量、学生情况评价、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共10项;学生卷包括专业选择、求职意愿、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课程结构、教授授课、培养质量、个人情况评价、专业教育存在问题、深造愿望、希望就业单位性质等共13项;用人单位卷包括企业所在区域、企业性质、企业规模、重视的质量、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评价、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学生最应加强的能力共8项。

(三)调查方法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首先使用头脑风暴法产生半开放式问卷,然后在征求与采纳普通高等院校审计专业教师、学生与部分用人单位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最终的闭合式问卷。3份调查问卷在保证语言表述清晰的情况下开始实施。

(四)调查结果及数据处理 此次问卷调查的规模较大,288名教师,2350名本科大四学生与725个用人单位寄回的问卷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6.0%、78.3%和72.5%。首先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然后由专人用Stata10.0软件录入并统计问卷中的原始数据,最后再由笔者对录入和统计的结果进行审核,使得录入的错误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表中的百分比之和略小于100%或者略大于100%,是由于四舍五入所致。在文中不再一一进行说明。文中有些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网站统计资料以及新浪网院校库。

三、调查统计

(一)规模与布局 一是专业规模大幅增长。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审计专业本科在校生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根据各高校每年的审计学专业招生计划数统计,截至2010年底,审计专业本科在校生约 4300人,是2005年1700人的2.53倍,约占普通本科在校生总数的0.07%。从2005年到2010年,审计专业本科在校生从 1700人增加到4300人,增长60.47%,年平均增长率为10.08%。二是专业布局。从高等院校的性质来看,审计专业点主要分布在财经类院校、综合类大学、工科类院校以及语言类院校。 目前, 在45个本科专业点中,财经类院校拥有的专业点数最多, 为30个, 占全部点数的66.67%,综合类大学拥有10个专业点,占全部点数的22.22%, 工科类院校拥有4个专业点,占全部点数的8.89%, 语言类院校拥有的专业点数最少, 只有1个,占全部点数的2.22%。 从区域布局上看, 东部地区的专业点数远大于西部地区的专业点数, 如华东地区有21个专业点,而西北地区只有5个专业点。

(二)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等院校中审计专业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并且几乎都没有从事过具体的审计实务工作,由于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很少、实践能力不强,这就使得审计教学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虽然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审计专业教师队伍日渐庞大,但增长速度缓慢。根据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网站所提供资料的统计结果,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审计专业专任教师数为210人,2010年增加到340人,增幅为61.90%。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 从目前高等院校审计专业培养方向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向: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尤其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为主。在培养目标上: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审计学基本知识、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具有较强的资本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运用计算机处理有关会计和审计业务;具备从事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机关单位和中介组织的审计实务工作;了解国际学术理论前沿和动态的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学生认为,审计专业应该更加注重数学、外语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培养, 学生应该具备会计、审计、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同时还要拥有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用人单位认为审计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较强的专业能力、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在审计以及会计领域中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1)强调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27%的专任教师、46.49%的学生、66.65%的用人单位认为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14.72%的专任教师、25.79%的学生、27.30%的用人单位认为审计专业培养目标应为高级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高级专门人才。见表3。

(2)专业课程结构基本合理。对于高等院校的审计专业课程结构,73.41%的专任教师认为基本合理,14.63%认为不合理;68.09%的学生认为基本合理,17.02%认为不合理;51.61%的用人单位认为基本合理,38.54%认为不合理。从整体来看,81.23%的教师和74.47%的学生以及53.1%的用人单位认为本专业课程结构是合理的(包括“非常合理”和“基本合理”)。如表4所示。

(3)最重要的5门专业课程。为了了解和把握学生对各门专业课(主要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重要性的认识,要求被调查学生在“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原理”与“企业财务审计”等十四门课中选择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五门课。共有825位教师、2340位学生和723个用人单位按照问卷要求填写了该题。在调查问卷所列的14门主要专业课程选项中,专任教师认为最重要的5门课程依次为:审计学原理(79.56%)、企业财务审计(70.50%)、财务会计(66.74%)、税务与税制(53.47%)、审计实务与案例(43.91%)。学生认为最重要的5门课程依次为:财务会计(87.23%)、税务与税制(61.70%)、审计学原理(53.19%)、审计实务与案例(53.19%)、企业财务审计(48.94%)。而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5门课程依次为:审计实务与案例(83.97%)、企业财务审计(70.34%)、信息系统审计(67.85%)、经济效益审计(59.24%)、财务会计(48.60%)。专任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最重要的5门专业课程的认识虽然有所不同,但大体一致,有3门课程相同,为企业财务审计、审计实务与案例及财务会计。如表5所示。

(四)培养质量分析

(1)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培养质量给予肯定性评价。其中,42.8%的教师认为审计专业的培养质量较高,而53%的教师认为一般;19.15%的学生认为审计专业的培养质量较高,而65.96%的学生认为一般;36.43%的用人单位认为培养质量较高,50.73%的用人单位认为一般。

(2)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质量因素的重视程度。在包括专业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等14个质量因素在内的选项中,教师最重视的质量因素是:综合素质(68.21%),其他质量因素选项的重视度及其比例依次为:创新能力(53.63%)、学习能力(52.26%)、专业知识(51.70%)、社会责任感(42.86%)、合作精神(39.54%)、知识结构(39.37%)、外语实际应用能力(35.72%)、计算机理论与应用水平(24.41%)、实际工作能力(24.62%)、交际能力(24.84%)、专业技能(17.91%)、数学知识(12.60%)和理论素养(12.33%);学生认为综合素质(70.21%)最重要,其他质量因素选项的重视度及其比例依次为:专业知识(65.96%)、实际工作能力(53.19%)、合作精神(51.06%)和专业技能(48.94%)、学习能力(46.81%)、创新能力(40.43%)、交际能力(38.30%)、社会责任感(29.79%)、知识结构(14.89%)、计算机理论与应用水平(14.89%)、外语实际应用能力(12.77%)、理论素养(12.77%)、数学知识是学生最不重视的,只有2.13%的学生认为最值得重视;用人单位也认为综合素质(70.23%)最为重要,其他质量因素选项的重视度和比例依次为:创新能力(64.62%)、实际工作能力(59.67%)、专业知识(50.17%)、合作精神(45.68%)、学习能力(36.75%)、专业技能(33.43%)、交际能力(31.79%)、计算机理论与应用水平(27.42%)、社会责任感(23.86%)、外语实际应用能力(20.76%)、知识结构(16.59%)、理论素养(11.56%)和数学知识(10.33%)。

(五)学生对本专业任课老师的评价 本文采用五点量表的形式评价了学生对本专业任课老师在学术水平、知识结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六个方面的状况。其中,“5”表示“很好”,“4”表示“较好” ,“3”表示“一般”,“2”表示“较差” ,“1”表示“很差”。有2350份问卷正确填写了该题。结果表明,本专业任课老师的知识结构评价最高,得分为4.1915分,接近于“很好”;其次是教书育人,得分为4.1489分;评价最低的分别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只有3.7447分和3.9362分。详细得分和排名如表6所示。

(六)把审计专业作为职业发展未来方向的愿望 分析表明,被调查的54.54%的学生“愿意”把所学的专业作为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26.79%的学生对此表示“很愿意”,“愿意”和“很愿意”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33%。选择“无所谓”和“不愿意”的学生分别占11.45%、4.57%。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审计专业表示认同,即:愿意把所学的专业作为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如表7所示。

(七)教师对自己、学生对自己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本文采用五点量表的形式评价了教师对自己、学生对自己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知识、计算机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8个方面的情况。其中,“5”表示“很好”,“4”表示“较好”,“3”表示“一般”,“2”表示“较差”,“1”表示“很差”。结果表明:教师对自己、学生对自己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最高的分别是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计算机水平,达到了3.8997分、3.9714分和3.5637分,也就是接近“较好”。从整体来看,教师、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中等偏上的;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是中等的。如表8所示。

(八)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为了深入了解和把握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看法,要求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在下述十二项问题中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5个问题:教师质量不高、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师数量不足、教学经费不足、缺乏案例教学、教学计划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数量过多、教学管理水平差、缺乏专业实习和忽视个性培养。分别有286位教师、2346位学生和720个用人单位按照问卷要求填写了该题。数据统计表明,十二项问题中被选择频率最高的是“缺乏案例教学”,有79.12%的教师、76.60%的学生和82.54%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该项;其次是“缺乏专业实习”,有69.12%的教师、65.96%的学生和68.34%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该项,有59.53%的教师和61.70%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数量不足”;有56.98%的用人单位选择了“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被选择最少的是“教学管理水平差”和“教学经费不足”。见表9。

(九)学生的深造意愿 由表10可以得出,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有748个,占学生总数的 31.91%;不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有1595个,占学生总数的68.09 %。

(十)就业情况分析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可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检查与鉴定工作,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服务与咨询工作,还可以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本文在问卷调查中列出了学生就业希望去的单位: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自我创业和其他共八个选项,在上面8个选项中,每名学生可以选择三项。有2339份问卷按照要求进行了正确填写。问卷调查显示,选择到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达到78.71%,其他依次是政府部门(68.06%)、三资企业(40.44%)、民营企业(38.31%)、高等学校(23.39%)、自我创业(23.39%)和科研机构(21.29%)。见表11。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等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造成了培养方向比较单一的现象,大部分学校教师直接使用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用书作为教材,有的还针对学生参加注册考试进行了强化训练。二是高等院校的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不清;且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认识不一致,导致的结果是在课程体系、讲授方法等系列问题上有所差别。三是同类院校审计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缺乏特色。不管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亦或一般的高等院校。虽然在表达培养目标时措辞不一,但基本上差别不大,并没有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制定出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调查显示,43.26%的专任教师和46.81%的学生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56.98%的用人单位持相同意见。

(二)高校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审计专业课程与审计行业业务多元化发展方向不相符合。如对于审计业务,现有的课程主要针对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不能适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需要。再如, 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职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遇到了来自计算机技术的挑战。各部门、单位开始广泛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趋向普及。只具有传统检查手段的审计人员,就无法保证审计质量,甚至无法开展现代审计。因此,未来的审计人员要提高审计质量,履行好审计职责,就得培养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懂审计又懂信息技术的新型的审计人才。但目前的审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

(三)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且数量不足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青睐于财经类专业。与此同时,大部分青年教师学历高、基础好、有理论,但其中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阅历以及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且有部分审计专业教师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是非审计专业毕业,未全面系统学习过审计专业,使审计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调查显示,59.53%的专任教师和61.70%的学生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同时缺乏社会实践经验。50.44%的用人单位持相同意见。

(四)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审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只对学生进行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而忽视实务技能的培养,这样既影响学生就业,也使得培养与需求相脱节。调查显示,79.12%的专任教师、76.60%的学生和82.5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案例教学;69.12%的专任教师、65.96%的学生和68.3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专业实习。

(五)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审计教学采用的是公式化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留题,学生做题,之后再给出标准答案。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记忆所学的内容,然后盲目又缺乏理解的做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也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46.75%的专任教师、55.32%的学生和48.5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教学方法单一;40.79%的专任教师、44.68%的学生和43.6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审计学本科专业忽视个性培养。

五、结论

(一)根据社会需要明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审计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增值税转型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改革、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变化等,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产生了种种复杂因素,这使得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大。这些改革措施与审计密切相关,也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复杂。同时,社会相关利益者及其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质量,因此,为了履行好审计工作,未来的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并富有开拓精神。

笔者认为,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成为高素质新型审计人才:第一,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廉洁自律,养成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意识,爱岗敬业;具有从事审计实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拥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强健的体魄,还要具备随机应变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相协调。在专业知识方面,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审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精深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知识;在综合能力方面,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要及时掌握审计形势的发展变化,具备较高的职业观察力、敏感性和洞察力。第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判断和鉴别,有进取心和拼搏的意识,能够较好的理清工作思路,有较强的实际综合能力。能够合理把握、确定符合审计工作实际的创造性行动。按照以上内容调整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根据社会需要明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当前要明确的问题。

(二)树立专业品牌,强调培养特色 整体上来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审计本科专业的培养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树立专业品牌,强调特色问题。作为本科教育, 审计学专业应该首先立足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这三个审计方向, 不失时机地开发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审计、计算机审计等特色课程, 实施特色教学, 树立专业品牌。因此, 如何在人才市场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优、人优我快, 置身于教育事业发展前列, 占领未来人才市场的制高点, 是审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列入议事日程的重要课题。

(三)改革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是开设特色课程。在专业建设中,审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社会的具体实际需要开展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不仅可以为审计学专业教学提供依据,而且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社会发展对审计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应设置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各地高校应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特征的审计业务,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满足多元化的审计专业本科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方向。二是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下,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强化实习,构建完整的实验和实训课程体系。在审计专业课程中增加案例教学,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多思维、多角度地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地方审计机构进行实习,使学生处于实际工作环境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既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保证了审计教学的效果,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三是在校大学生要重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学科和课程的学习。同时,强化企业管理类相关课程, 强化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类课程,强化商务沟通和职业道德类课程。四是加强案例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验教学。 在加强案例教学的同时, 积极拓宽实验教学方式,构建大实践平台, 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合作的态度等综合能力和素质。 改变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审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将抽象的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通过仿真的实践性环节来展现,实现理论到实务的过渡。

(四)提高审计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水平 一方面学校要根据教学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同时具备高学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鼓励并支持审计专业教师从事相关的实践业务,积极参加审计实务业务的专门化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高等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国际内审师、资产评估师、高级会计师到校任教或兼职。同时加大投资,制定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努力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最后,审计专业教师要重视专业知识水平、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文系内蒙古大学会计学品牌专业建设及内蒙古大学211工程3期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专业本科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2]姜玲玲:《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审计功能拓展为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8期。

[3]蒋文春、刘静:《论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李素萍:《高校审计实践教学多维模式的优化整合》,《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第5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及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从所查文献看,被引用较多的说法有以下几种:李克东(2001)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南国农(2002)指出:“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刘儒德(2004)认为:“无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还是在其他课程中,都要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为学习对象、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对课程各个方面的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何克抗(2006)提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主要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第二阶段是计算机辅助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利用计算机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如使用计算机搜集资料、答疑测试以及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自主探究、协作共享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在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最早出现于基础教育领域。原教育部长陈至立2000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同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校应达到15%以上。”至此,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在教育领域逐步应用并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广泛实践,实现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原则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徐万胥(2003)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优化学与教的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何克抗(2006)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提到高等教育的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时,多次强调人才培养的方向与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以上说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可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熟练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应用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包括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与学生、信息化教学内容与资源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既然是多种教学要素的整合,教师就应树立系统化的思想,既能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延伸,又能使课程内容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得以升华,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学理念先进性。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递者,更应在教学过程中秉承先进的教学思想与学习理论,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全身心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过程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教师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改变学习者的个人行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从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强化某知识点的学习。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这种理论强调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素材和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与资料共享,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基础。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设计特别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基于问题进行探究、协作式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学习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加强整合效果。二是课程教学相关性,指的是整合应与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教学目标与内容、课程改革方向等密切联系。教师应系统研究课程类型,优化教与学过程,思考信息技术如何发挥优势并为课程教学服务;认识到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应针对不同的课程实施不同深度与广度的整合。三是信息技术可操作性。目前,各高校都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师可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能力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

三、审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训 审计课程的特征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审计学原理的有些概念与理论过于抽象而不利于学生理解; 审计程序与方法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囿于实训材料的限制只能泛泛而谈。 从目前使用的审计教材看,内容偏重审计准则的叙述与解释, 更多地要求学生熟悉、记忆与掌握。 而模拟审计环境与工作情景的专项或综合实训材料却极其稀少。缺少了实训内容的操作, 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不会使用审计程序, 不会动手查账, 不会撰写审计工作底稿。 这种理论多实训少的内容安排必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重讲解轻参与,与审计实践脱节 从目前的审计教改文献看,教师多采用案例辅助教学。案例教学对教师与学生都有极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选用合适的案例资料为教学内容服务;第二,教师要合理组织案例教学,尤其是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至关重要;第三,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事先准备,课堂上积极参与。只有师生合力,才能使案例教学真正发挥效用。但由于教学环境、教师及学生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数案例教学仍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课堂学习中缺少积极主动参与,缺乏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时间,缺乏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的训练。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方式极大制约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同时,随着审计环境不断变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领域不断扩展,实践活动中使用的审计流程与方法也不断创新。教学过程中如何演示这些审计流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审计学教学的问题以及应对教学实践中的困难,专业教师应思考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审计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既可以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演示审计流程,还可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学时无法满足教学内容要求 审计学的内容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审计方法的改进而增加。随着新审计准则的执行,审计教学内容发生重大变化。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著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学》为例,内容的章节由2006年的16章变为2011年的29章,页码由419页增加到694页。不仅如此,审计学知识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审计学的课时安排并没有随之增加,通常只有64或48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内传授逐渐增多且变难的审计学知识,成为教学难点之一。

(四)课程考核重知识轻能力 目前的课程考核一般分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出勤等日常情况;二是期末成绩,主要是期末笔试分数。这种考核方式过分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习态度、协作精神、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讲授型 多媒体讲授型模式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形式。在这种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通过听讲和观看参与课堂教学。从目前的使用情况看,高等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比例已达50%以上。多媒体讲授型中,教师应重视课堂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信息以图、文、声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将枯燥的审计学理论变为真实、生动的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审计学知识以流程图的形式快速呈现在课堂上,如审计目标、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的循环图,巧妙地将审计学基本概念彼此之间的关系勾画得清清楚楚而又不失内在逻辑性。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案例陈述、工作底稿讲解时可以将关键案情、真实的工作底稿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 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这些资料。多媒体讲授型教学模式, 既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又提高了课堂授课的效率与效果。这类模式的应用效果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积极引导,对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对学生潜能的激发。

(二)网络探究式 网络探究式教学模式于1995年由圣地亚哥大学的道奇教授提出。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学生以网络为主要信息源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不同,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整合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信息意识、能力、素养的养成和包括学科在内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审计学教学中应用网络探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和鉴别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解与掌握审计理论知识。网络探究模式通常包括以下方面教学设计模块:引言,告知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任务,描述学生要完成的所有活动;过程,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提出的建议性步骤;资源,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网页清单;评价,教师了解学生采用网络拓展学习是否可行,测量学生学习结果;结论,鼓励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为学生获得拓展和推广学习成果打下基础。

在审计学教材中,“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属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一章的内容,主要讲解会计师事务所的形式、优缺点。篇幅不长,教师如果只进行课堂讲解也不会耗用很长的时间。但近几年会计师事务所逐渐成为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而且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也在转制过程中,因此教学中可使用网络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对行业方面的认识。(1)引言。国际上会计师事务所有四种形式:独资制、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制、有限责任合伙制。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之前只允许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制两种形式,但2010年之后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开始转制为有限责任合伙制,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事务所跨越式发展。(2)任务。此次网络探究学习的任务是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形式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具体包括: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变迁与特点;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有什么影响;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以及业务发展;归纳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形式特征以及如何凝聚起核心竞争力。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个人,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收集、整理、研究信息资源。(3)过程。第一步,每个小组需要讨论决定每个组员的任务,即每人探究的领域,并提交老师确认。第二步,小组成员可以根据所列的四项任务分头寻找、整理信息。第三步,小组内成员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得出研究结论,写出研究报告。第四步,小组内选派代表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演讲与课堂交流。(4)资源。学生可以浏览的网站包括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网站、以及中国知网等。(5)评价。既有过程性评价,包括小组成员态度、小组间成员合作情况、任务完成进度;也有结果性评价,包括演讲效果以及研究报告。(6)结论。教师可从小组任务执行情况、研究报告质量进行总结;学生可以从自身参与、小组协作、资料搜索等方面进行总结;师生就会计师事务所与核心竞争力关系得出结论。

从以上教学设计可以看出网络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探究式课程将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教师要进行合理教学设计以及过程性跟踪管理与评价;学生应自主学习、协作完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探究型学习任务后,各小组的同学都可以学会如何主动利用网上资源学习专业知识。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的思考

(一)建立新型的教师-学生教学结构 专业课教师懂课程知识却非信息技术的擅长者,多数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只能做一些简单的PPT课件,将日常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变为“PPT+鼠标”。尽管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善了教学环境,但也导致师生之间更是缺少交流与互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不能仅仅是形式的变革,还要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整合的实质是通过新型教学环境的营造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设新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应只是多媒体技术的操作者、演示者,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应事先做好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导入、概念的阐述、理论的讲解、案例的讨论、实训的指导等环节。学生也不应只是单纯的受众者。信息技术环境下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课前预习、提问、互动、讨论等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不仅为了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还应提高其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重在以下方面: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对信息内容的鉴别与理解能力。进一步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促进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从而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发教师角色的巨大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提高三个能力:一是信息使用能力,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掌握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二是教学设计能力,科学设置网络探究型学习任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的便捷、信息量大、师生互动等优势;三是教学实施能力,有效组织、监督、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是实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角色的变化更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评价方式等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当多的教学经验已不适应现代技术条件的发展。教师需要掌握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熟练使用快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否则课堂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总之,教师既要善于运用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又能与所教学科密切联系,才能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本文系北京城市学院校级课题“《审计学》课程建设方案研究”(项目编号:1005N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吴大军、刘淑莲、刘媛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国信息界》2006年第2期。

[3]李凤兰:《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4]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5]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1、12期。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胜任能力;审计职业;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08

[中图分类号] F239.1;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013- 03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迅速发展,使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数据处理手段与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审计的环境和对象,传统的审计技术与方式已很难适应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审计人员与审计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培养需要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改革。《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中指出,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胜任的基础,这些专业知识包括:(1)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及相关知识;(2)组织和企业知识;(3)信息技术知识。其中信息技术知识的要求正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使审计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后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现代的审计人员(CPA),不充分地熟悉、理解和掌握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不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很难在职业市场上生存与发展。高校作为审计人员培养的主要基地,应充分认识了解现代审计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完善培养机制及知识结构,以便学员充分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1 现代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作为一个现代审计人员,要胜任职业工作,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知识结构、技能及职业道德,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有清晰的说明。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要求的视角进行讨论。《指南》第十四条指出,注册会计师不仅应当具备使用信息系统、应用信息技术控制的技能,还应当能够与团队一起在评价、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达到这个目标,第十五条指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至少应当涵盖下列学科领域:(1)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2)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3)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4)信息系统的评价、设计和管理知识。其具体要求掌握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1)组织和会计信息系统;(2)个人系统应用控制相关知识;(3)信息系统在组织和会计中的应用,特别是财务会计与报告信息技术系统及其相关的现实问题与发展;(4)财务会计与报告信息技术系统中的控制评价与风险评估框架(见《指南》第十六条)。这些规定与要求为高校审计专业及职业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了方向与指南。解读《指南》内容,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冲击主要源于审计的对象是会计资料,而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会计环境,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处理、传输及组织、控制、管理等各方面。可以说,会计改变了审计,审计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结构的改变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适应性改变,因此,需要重新认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及其组织、控制与管理等各方面。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除了掌握传统的知识与技能外,现代审计人员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

1.1 会计数据的取得与转换能力

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都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放于计算机系统中。现代审计不可能绕过计算机,仍然停留在要求提供凭证、账簿、报表等纸介质会计数据的传统模式下。要求被审计单位将所有审计资料都打印出来,不仅造成现有设备及资源的极大浪费,被审计单位也难以接受。现代会计的数据处理过程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见的“黑匣子”,绕过“黑匣子”的审计方法,会带来一种特殊的审计风险。因此,适应现代会计环境现状,掌握一定的数据获取及转换处理方法,能自如、及时、方便地获取被审单位的会计数据并通过转换为审计所用是开展现代审计的第一步。

1.2 充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数据流程

对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生产过程、数据处理流程及控制措施的了解是现代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内容。一个胜任的审计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内部控制,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控制漏洞或薄弱环节,避免陷入“黑匣子”的陷阱,从而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支持。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充分了解其功能结构、数据流程及控制点,使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由“黑匣子”变为“白匣子”,从而有利于保障审计质量。例如,现代许多会计软件都存在“反记账”和“反结账”功能,记账后可以取消记账,将凭证采用非“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然后重新记账,修改后的账是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即使本月已经结账,仍然可以采用“反结账”的方法重新处理,这为可能的舞弊造假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透明化、阳光化有利于看到并防范风险,充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数据流程等于为审计人员装上了一双慧眼。

1.3 充分了解对会计信息系统一般环境、日常管理及内控的要求

基于网络与电子商务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内外有机整合的系统,是一个实时、多元、开放的系统。电子商务、远程处理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复杂了会计环境,也给审计增加了难度。可以说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也是对审计信息化的影响,保持对会计发展动态的跟踪与关注,确保审计与会计发展的同步,是保障审计责任得到较好履行的基础。为此,审计人员要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的影响,要了解计算机系统控制的特点及内容,要了解会计信息系统日常管理的制度与要求等内容。这些对审计人员评价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必要的。

1.4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础及拥有一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基于信息技术的审计工作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也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除了拥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及网络知识外,笔者认为还需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Excel工具的应用等。Excel具有强大的表格处理、诸多的分析工具与函数及良好的图形处理能力,许多审计软件也是在Excel环境下开发而成,它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效率与效果。另外,一些特殊的审计业务,也需要借助计算机工具来完成。

1.5 掌握现代审计的一般技术与方法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除传统审计的内容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审计、系统开发审计、应用程序审计及数据文件审计等。现代审计要绕过计算机系统完成不仅成本高,效率低,也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要完成现代计算机审计任务,除传统的技能外,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辅助工具与方法,包括应用审计软件的能力、掌握Excel辅助工具及对应用程序审计的各种方法等,这些方法与工具将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与风险。

2 高校审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改进

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尤其会计学更是其发展的根基。通过不完全调查,目前高校对审计专业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与内容设置主要包括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库应用、会计信息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审计软件的应用等。这些课程内容为审计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在不同的高校情况并不相同,相当多的高校仅设置其中部分课程,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内容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如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审计模拟实验、信息系统审计等专门性内容,这使培养的审计专业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不强,削弱了他们的竞争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尝试改进。

2.1 重视审计的实践教学环节

审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纯理论教学解决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对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大部分审计工作在计算机上完成,不经过实战训练,很难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审计的技能,也难以真正实现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审计人才的目标,甚至很难适应未来的审计工作。学生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等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实验及作业练习的方式来实现。如在审计软件上完成审计任务进行模拟实验,甚至可以通过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模拟实验的无缝对接进行信息系统审计来增加作业的综合性。模拟实验练习的优点是方便灵活,可以是开放性的。二是注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加强与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软件公司等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的一个好处是增加了学生自主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训练机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常用审计工具的基本功能及其操作方法;增强运用各种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及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工具及方法是审计专业人才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至少应设置以下一些课程或内容:计算机基础及网络知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及模拟实验、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及模拟实验等,另外,应鼓励学生辅修ERP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其中会计信息系统及模拟实验课程主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流程、功能结构及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管理、操作及系统安全等一般控制与应用软件控制等,同时,适当补充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叫知彼;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及模拟实验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及工具;鼓励学生辅修ERP供应链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基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已不是仅仅停留在会计层面,而是拓展到整个企业管理层面,会计与其他业务部门已紧紧整合在一起,这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及控制产生影响,需要审计人员有充分的认识。

另外,从社会管理层面也需要一些引导与改革,如在CPA考试中应增加一门关于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方面的考试,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如数据模拟检测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控制法、受控再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程序追踪法等如何操作与实践。这反过来会对高校审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水平好、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高,且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主讲教师既要懂审计又要懂信息技术,具有审计学、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背景。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务水平和能力。因此,高校及培训机构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全面、能适应理论和实践教学需要的课程教学师资队伍,是保障审计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培养合格审计人员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Z].2007.

第7篇

 

0 引言

 

我国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都要着眼于服务社会需要。高校审计学课程的改革也要紧跟审计职业环境的变化,培养面向实践需求的高素质审计人才。

 

1 审计职业环境对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1.1 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范围更深、更广,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资本市场等多种融资方式的发展对真实可靠会计信息的需求增加,同时经济领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也不断发生。审计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应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这呼唤数量更多,同时质量更高的审计人才。

 

1.2 审计行业自身的要求

 

近年来审计准则进行的重大修订,既反映了社会对审计活动的期望与需求,也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现行审计准则采用原则导向而非规则导向,只为审计人员提供分析和判断的基本框架和标准;现行准则全面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师评估客户重大错报风险,有针对性地选择审计程序;这些都使得审计过程成为职业判断过程。

 

审计职业判断更大的空间及其重要性的凸显,意味着满足社会公众期望的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而且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包括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1.3 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相应地,我国高校育人方针正由过去的单一技术专业性,向全面综合的素质型复合人才转向。

 

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内涵包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

 

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这也要求高校完善审计教学体系,发展基于“职业模拟”角度审计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 我国高校审计学课程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相比较于其他会计类专业课程,学生普遍感觉审计课程枯燥无味,理解困难;或者学不明白,或者难以致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评价都不高。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历,笔者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2.1 客观方面:审计学科自身特点

 

2.1.1 理论知识枯燥

 

审计的许多理论概念,如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判断等,较为生涩难懂。如果教师课堂对理论的讲授和介绍只浮于表面,未能结合具体的审计实践经验及工作细节,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就只是停留在课本零散、简单和抽象的陈述,死记硬背,无法融会贯通。教学质量和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2.1.2 业务知识抽象

 

审计学本身有极强的实践性,当前审计课程和教材主要以业务循环审计来介绍审计实务,但单靠课堂照本宣科式地讲授很难还原握审计实务。因为当前职业环境下,审计实务中包含大量职业判断,如样本量的选取、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可容忍误差、可接受风险和重要性水平的认定等,使得审计实务操作表现出很强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这会让习惯了标准答案、缺乏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觉得难以把握,不着边际。

 

2.1.3 要求扎实、宽泛的基础知识

 

审计学专业性很强,与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统计学、计算机信息处理、应用文写作等许多学科理论相互渗透。要想学好、学通审计学,必须要有一定学科知识的铺垫。

 

实务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对客户的经营环境、战略前景、生存能力等作出判断和分析,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管理、战略、经营、财务等多方面、更全面的知识和经验。

 

2.2 主观方面:传统教学组织方式

 

传统讲授方式、师资、课时、课本、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使课堂无法将审计工作与实务技术以原貌展示给学生,教学效果欠缺,制约了学生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①受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既缺乏动机和激励,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审计实践。即使是那些可能有很多证书的教师,其课堂授课大多也只是从书本、从网络到书本和理论,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②课程内容多且课时有限。教师难以详细介绍专业理论的同时,实践教学更是不可能实现或完全流于形式。专业知识不够系统使得笼统的定义性概念更加模糊,学生在填鸭式理论灌输中对审计知识的掌握仅限于应付考试,很难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审计概念框架和知识体系,也并未真正培养起相应的职业素养。课程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审计技能,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仍需系统详细的专业培训,既浪费社会资源,又延缓就业过程。

 

③案例教学虽已有充分应用且所占课时比例逐步提高,但缺乏数量充分的高质量案例储备。目前常用的教学案例,以国内外审计失败案例为主,其中还不乏虚拟案例。教师自行编写的虚拟案例很可能存在漏洞;国外案例相对晦涩难懂,与中国实际经济、法律环境契合度不高;而国内审计失败案例多着重介绍审计失败原因及启示,并未能系统展示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难以反映审计工作全貌。

 

④教材多以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为依据编写,一开始就大量涉及职业规范和执业准则内容,然后是审计理论,后半部分为循环审计。这种编写顺序与认知审计的过程并不一致。因为准则、规范等内容并不能形象描述审计工作的实质性内容,初学者可能不能透彻理解,对课程的热情与兴趣减退。此外,大多教材停留在对概念的介绍、举例及对准则、法规的讲解和阐述上,很少有审计具体过程的介绍,更不曾提及分析思路、职业判断的形成等。导致学生只是机械了解各种不同概念和方法,对其具体运用不甚清楚。

 

3 审计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

 

从当前现状及原因分析出发,我国高校审计教学应围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面向职业环境需求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以及审计行业自身发展角度,以现实需求引导课程安排,以实践需要指导教学改革。

 

重点要培养学生以下综合素质能力:

 

3.1 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是审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不仅要掌握审计理论知识,熟悉现行审计准则和规范;更要能在实务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要求研究当前国内外审计学科发展形势和前沿问题,结合审计实务的必要性和社会需求,重新设定审计教学课程标准,通过课程设计丰富专业知识内容,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原则,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通过经济、管理、金融、证券等相关课程学习,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用扎实全面的知识为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提供基本保证。

 

3.2 职业道德素养

 

面对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甚至是严重的经济违法犯罪,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教育势在必行。

 

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学生入职后进行有效职业判断的基础。

 

在各种压力和动机之下,唯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才能审慎地进行审计程序和方法的选择,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

 

高校审计教学中,除应注重学生审计知识框架的建立和专业审计技能的培训,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如开展小组讨论,实施案例教学,邀请实务界人士人进行专题讲座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职业道德认识。以保证为国家审计领域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3.3 自我学习能力

 

当前作为审计依据的会计准则、规范等,以及审计准则和技术方法都在不断发展更新,会计实务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这都对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自我学习能力提出要求,不能指望在学校所学知识能一劳永逸地满足实务工作需要。因而高校审计教育应从“传授知识”向“传授学习方法”转变,克服功利性弊端,达到教育终生受益的本质。高校应以课程为平台,以教师为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法论”指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使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质疑和探索的习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多是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树立起“终身学习”、“学会如何学习”的理念。

 

4 审计教学改革: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

 

当前形势下,积极主动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在高校审计教学中全面推行研讨式教学模式,引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认知规律的先进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训实习法等,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对于审计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4.1 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精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获得,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素材,通过意义建构,即建立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方式获得。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可具体结合采用学习讨论、案例研究、情境模拟、任务训练等方法。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学习小组成员要协同作业,并通过有效会话商讨如何完成任务;在任务实施完成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智慧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并在团体协作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学习、发现和探索相结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4.2 教学组织:内容模块化+任务驱动

 

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安排教学顺序,可先从现象内容(审计工作过程)入手,将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的内容后放。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可进行模块化处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各模块的教学。审计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任务。所有知识和技能都可分解成各具体“任务”来教与学。

 

①教师根据模块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任务,如现金、存货盘点任务等。审计的相关知识点,如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工作流程、工作计划的制定;内部控制的描述与评价方法;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审计报告的撰写方法等,都可以设计贯穿到任务之中。

 

②学生“探究式”学习解决任务要使用的一些必备知识技能。如盘点法的使用,不同对象盘点方式的异同,监盘表的编制等。还有灵活运用审计方法、鉴别描述内部控制、收集整理审计文案、解读审计准则、出具审计结论的各种技能。

 

③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后,展示工作成果,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构建。学生完成任务的关键是掌握基本的审计方法和技能并能实际运用、动手操作、自主解决问题,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审计课程教学目标十分吻合。

 

4.3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景教学

 

在各任务模块的讲解中,教师讲授之外,还可根据关键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和素材准备情况,更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课程教学的职业模拟化程度更加逼真,学生学习也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探索意义。

 

①情境教学法。指在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如实物场景、图片、短片、角色扮演、案例展示等;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和独立思考,接着小组讨论思辨、团结协作,派代表陈述观点和接受问询。它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知识,加深印象,发展抽象和逻辑思维。

 

例如,在讲解内部控制测试和业务循环审计时,可通过创设各个业务循环流程情境,由学生扮演职能部门职员。“身临其境”的业务执行使学生能亲身体会,从而更容易理解业务循环中各职能部门职责、部门及岗位的互相牵制、单据的生成与传递、记录与实物的核对等内控内容,也更容易形成审计人员应运用何种方法、收集哪些证据的职业判断。又如在讲解审计职业道德和相关审计准则时,可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视频播放,让学生选择符合或违背职业操守、职业准则或法律法规的行为,探讨法律规范的灰色地带。

 

②案例教学法。指运用审计理论和方法,对实际或仿真的案例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发现问题、形成结论或提出审计建议,以获得审计实践知识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解决高质量案例储备问题。较好的做法是,教师深入合作单位或关系企业调研访谈或参与事务所审计项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真实资料,根据案例案情及贴近教学要求做精心筛选和改编。如果该项条件不具备,仍然是选编现有公开案例,则不能固定于已有模式,应以审计实务为基本结构,围绕学生所需掌握知识、技能和法规等对基本材料加工改造,从而在运用该案例时能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的兴趣。其次,就案例的讲解做充分准备。教师要预先熟悉并深度理解案例,然后以自己的思维做引导,注重讲解理论在实务中的表现形式,逐步还原审计工作程序和过程,有步骤地带动学生思考并参与分析讨论。活用案例一方面可拓宽学生知识面,符合对认知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此为支撑点,依靠特殊印象强化对审计工作的理解,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思考的兴趣,锻炼其根据具体情境作出恰当职业判断的能力。

 

4.4 教学延伸:实验(实训)+实践(实习)

 

情境融入和任务完成使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还需通过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践(实习)将零散的知识和技能贯穿起来,这对于衔接实际工作有重要作用。

 

4.4.1 有条件的高校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开设基于“职业模拟”视角的审计实验课程

 

实验室应安装审计类的教育软件,并至少能提供一两个企业的财务资料和仿真背景,如企业的行业状况和法律环境、企业的性质和经营战略、内控的设计及运行情况,账、证、表等财务信息的手工记录及电子记录,相关会计政策和制度等。通过对企业的全面审计实验课程,学生可将课堂积累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进行回顾和综合运用;根据可疑数据和审计线索追踪到原始凭证及其他基本资料;亲身体验审计工作步骤、具体流程和基本技能等;面对问题自主探索解决方式,对重点审计领域、审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和决策。这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得审计不再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而变得形象可感。

 

4.4.2 将社会实践(实习)落在实处

 

高校应运用多种渠道给学生创造最佳实践机会,如通过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动员学生多与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联系,利用寒暑假实习。为避免实习流于形式,高校需要做好与实习企业和与学生的沟通,并加强对实习效果的多方位评价和考核。这样才能将学生置于一个边学习、边实践的动态过程中,将理论知识逐步通过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并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和企业用人同时提供帮助。

 

5 审计教学改革应注意问题

 

5.1 正确认识教学方法的作用

 

不能迷信和盲目夸大教学方法的作用,方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依靠某一种方法就能够解决审计教学中所有问题。同时各教学方法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交叉、互为依托的。如任务驱动法下的任务实施过程中要营造适当情境;而情境教学法下要布置一系列任务。

 

5.2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审计教学方法在应用上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往往会受到教师能力水平、学生知识结构及能力、课堂一些难以预料情况等因素制约。因此审计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课前要花费大量精力,按照实际审计工作流程,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设计可操作性的案例、情景和任务等;教师对知识的运用要有自己的标准,形成对审计理论、实务、实践、内容等方面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独到的见地;教师要有能力掌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问题,切入教学重点,对偏离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活动及时引导纠正,用最恰当案例、最合适问题、最到位点评、最富结论性的总结,来保证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率。

 

5.3 育人要贯穿始终

 

育人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塑造有独立人格,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人是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的。教师不能只关注专业能力培养,把学生训练成机器工具,而应重视人文关怀教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技能的同时肩负好育人的职责。

第8篇

一、高职审计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不健全

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的特点,其教学核心应主要培养其审计案例实践分析能力。目前比较常见的审计教学方法仍旧以黑板+口述填鸭式方法为主,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与审计实务的操作相违背的,将理论和实践完全分割,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不利于学生审计相关知识的掌握。所以。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本身不适用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也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审计教学方法应该逐步从平面式填鸭式教学到立体式教学过渡。在课堂上加大学生自主思考的力度,采用案例式研究方法为主线,给学生一定量的审计学实际操作案例。迫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搜寻资料等模式学习审计基本操作理论,增强教学效果。

(二)缺乏实际审计经验的师资

当前,高职审计教师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实际审计实际操作经验/动手能力欠佳,据统计有审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教师在我国高校中人数不超过3%,况且专职教师授课可是大部分在18节以上,更有甚者达到了28节,审计教师忙于上课,也无暇顾及审计实际经验的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改进。况且,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从学理论到教理论的转变,并没有实际审计经验的传授,很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的不良教学效果,更有甚者讲课堂变的枯燥无味,学生在学完次门课程之后并不能够达到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事实上,当前审计学科双师资格的鉴定并没有完整的体系。很多所谓的双师只是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甚至几天的短期培训,本身并没有达到双师的层次,或者只是通过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考试。

(三)教学资料不完善

我国审计学科专业设置时间短,所包含理论全部照搬于西方国家,没有自身完整的审计理论实务体系,表述基本上是由外文直接翻译而来,晦涩难懂,很难领会,理解性和通畅性较弱。同时我国的高职审计教材鱼目混杂,参差不齐,大多是根据全国注册会计考试或者本科教材直接删减而来,不具备专科层次学生教学的针对性,审计理论知识所占篇幅过多,实际操作部分较少,职业应用层次没有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二、审计案例法

审计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以模拟实际审计业务对审计原理与实务深度了解的一个过程。课堂上,教师在已经教授完学生基本的审计理论的基础下,针对其原理内容,以案例探讨的形式,将理论与实际案例串联起来。在这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大增强了其课堂参与互动性。教学案例法是一个具体的系统规划过程,包含课堂前教学目标的确定,合适审计案例的选取,课堂讨论任务的布置,学生参与过程的推进,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教师最终点评等环节。

(一)制定审计教学计划

审计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计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提前将总计划公布,计划必须简单地概括案例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其安排时间,其总个数。并且由于每个案例的特殊性,针对不同审计案例的具体内容也应该有所涉及,包括到案例主题,案例出处,具体案例实施时间,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选取合理审计案例

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对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明确审计目标制定计划后,接下来得到工作就是具体案例的选取了。审计案例的选取必须具备实践性,典型性,启发性。这三个特性缺一不可。实践性指的是案例的选取是有实践意义,易于实践的,不具备实践性的案例不利于学生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典型性指的是案例具有典型意义,能够体现本期审计的基本原理,便于学生通过案例对审计原理的理解。启发性指的是案例必须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越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教学效果越好。案例的选取可以通过会计事务所的实际审计案例也可以来自于审计实践自编教材。如果教师个人力量有限的,可以整合资源库,进行审计案例资源的共享。

(三)学生自主深入分析

在正式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入审计任务案例随后对学生的讨论过程予以引导。这个过程是整个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研究式原则,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案例进行深度讨论。通过深入探讨,最终将达到集思广益,以长补短,统一结论的目的。学生在参与讨论的同时能够很好锻炼其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同时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来。案例法讲教学主体从教师转移成了学生很好的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习兴趣以免陷入死气沉沉的教学死循环。

(四)教师课堂点评

学生完成讨论后,派代表表达每组观点,随后教师将针对每组代表的言论以及课堂讨论的情况做出点评,对此次讨论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完善的地方都要表达清楚,对各组问题分析结论是否透彻进行剖析做出评价,最后公布正确案例分析答案。总结点评过程能使学生全面的,完善的,立体的了解到审计案例分析的重点,使从感性的初步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深刻剖析,从而对本次审计案例有深度掌握。

三、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针对现在审计教学现状的特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实施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

(一)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审计案例课程比例

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课程中提升案例教学的比例,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性。但是教学初期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审计案例的操作应该在学生掌握审计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的。教学中期布置简单易于操作的审计案例,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学生掌握到简单的审计案例操作方法后,逐步增加案例的难度,甚至故意设置陷阱,使得问题变的有挑战性,提高学生探索意识和好奇心。

(二)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起着很好的教学组织作用。作为组织者的审计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应该对案例非常熟悉,能够处理课堂讨论中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有办法去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和掌握优秀的局面把控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本身组织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业务知识水平

面对如今审计教师经验匮乏的现象,应该制定合理的计划使其业务水平得以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开阔视野,提高业务处理能力。比如在会计事务所实习,利用平台掌握实际审计案例可能遇见的问题,深入了解审计人员的工作。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各大审计部门的联系,关注审计行业的前沿动态,向经验人士学习。

(四)选取质量优的审计案例,丰富其案例资源案例库

审计案例的选取应该更加丰富,扩宽其案例来源,甚至加强加强审计教师的联系,建立其案例库。甚至可以借助社会上力量,邀请会计事务所负责人、优秀企业家加入案例库的编写整理工作,借助他们的力量,将社会上所常见的典型的案例编写成册,同时积极听取他们对现有案例库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完善案例库的目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