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历史优秀课例

初中历史优秀课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历史优秀课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历史优秀课例

第1篇

一、课题的提出

历史教育一直被家长、学生乃至老师视为副科,这使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得到弱化。怎样转变错误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喜欢学习历史,教师只有从打造高效课堂这个抓手,遵循历史学科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新课改,切实实现历史的高效教学。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高效课堂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持续、全面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此实验方案的研究,以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教学为宗旨,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通过此实验方案的研究,促进历史教师教学艺术的升华,探索新的历史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怎样使学生乐于参与、善于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三、课题理论依据

该课题研究以有效教学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为依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的活动服务于“学”的活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为标准,不是看教师“教”的怎样,而是看学生“学”的怎样,教师为学生创设的课堂情境是否适宜,是否有效。

四、课堂遵循的原则

课堂遵循的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广泛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等。学生学习的“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促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遵循课题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承担学校子课题研究;学校教研组积极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同课异构等形式的校本教研,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并及时积累经验;在实验方案实施过程中,定期开展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并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将选出的优秀课例、论文等向上级部们推荐,促进高质量的完成本教研课题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研究分析,从理论上明确本实验方案的相关问题;通过个案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和主要学习方式等,以此找准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思路

此实验方案实施过程中,参与课题的每一位历史教师立足于自己的实际,遵循“分析问题”、“研究行动”、“总结正思”三个步骤,根据自已的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特点,针对不同的历史教学问题,采取适合自己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研究。学校要求每位老师作出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课堂的观察研究,努力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理论体系,撰写具有可行性、科学性的研究报告、论文和教学案例等。

七、课题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9月)。申报历史学科课题,制定课改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完成调查报告,确立实验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6月)。依据方案组织实施,进行课改课题研究和实践,并分阶段性进行检查、评估、改进,不断完善研究成果。启动实验课题研究,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设计问题,进行摸底。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多种方式,编撰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及典型课堂案例,形成课改实验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5年1月)。完成课题的研究,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领导、课改专家和历史课题教研组鉴定。召开课题组总结会,全面检查课题研究过程;分类整理、汇总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形成调查研究报告《打造历史高效课堂课改实施方案》,实验研究报告《初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撰写历史课改课题研究相关论文。形成历史新课改研究成果集。

九、课题保障条件

(一)领导重视。课改全面推进,学校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组组长,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二)时间保障。为使实验实施方案研究真正落到实处,课题组着手健全科学、严密的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组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经常『生组织校本教研活动,召开历史课改课题会议,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开展历史课题研讨活动,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在实验方案实施研究T作。(三)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实验方案实施的常规管理制度。如计划管理制度、过程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总结评估制度及奖励激励制度等等。(四)经费保障。我校确保投入一定科研活动经费,用于购买资料、聘请专家讲学、培训相关教师和开展学术指导、外出学习等各类活动,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再有对实验老师在课改实验实施中取得的成果,给予必要物质、精神奖励。

十、课题领导小组

课题组组长:崔国民(全面负责)

课题组成员: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镇工家务中学全体政治历史教师

第2篇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管理机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学常规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注意工作的协调和谐。学校班子成员分管年级,带管教研组,协管教学班,明确责任,站岗值班,校长刘占东抓全面,姚鹏主任主抓九年级毕业班,王建军、于晓静主任主抓八年级,张树林主任主抓七年级,张仲礼主任负责教学的后勤调配。

实施中层领导蹲点负责制,确保教研活动落实“中层领导员是教研组长的助手”,所有中层领导都被教导处分配到各个教研组辅助教研组长开展组内外的教研活动工作,做教研组长的助手,出谋划策,做服务协调类的工作。

学校规定中层领导必须每次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周必须到课堂听课达2节以上,校长及所有中层领导必须到第一线指导教学工作,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2、落实常规

学校始终将课堂常规的落实放在首要任务,制定了许多课堂常规的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备课

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是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我们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备课是落实各个教学环节的基础,鉴于我校教师队伍状况,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实行集体备课、说课,每次都规定了地点、时间、中心发言人,我们要求集体备课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三是备教法和学法指导,并且实行督查制度。

(2)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3)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

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

二、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搞好校本教研

1、严格按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

学校不分主课副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开课一视同仁。以往对非中考科目忽视,如健康教育课和劳动技术等课程少开或干脆不开,现在一律保证开足。对活动课和选修课,列入课程表且加强监督,不准挪作考试课。所有课程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学校都全程跟踪,全程评估。

2、学校有教学常现管理实施细则和分学年(期)的教学活动动计划,同年级学进度,教师有所有任教学科的分学期(年)教学计划。

学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到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和培优帮困、教研活动等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校本课程、活动类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

我校根据校情制定了本年度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立足以校为本、面对学生学习实际,依靠教师集体智慧,着眼师生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机制,确立了“个人反思,群体互助,专家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拟定了“学习案例分析,教学互相观摩,针对问题研讨,反复实践体验”的教研程序,本学年在师生两个层面上培养习惯,以教师、学生、校情三个基点开展系统化的校本教研,有力推动了全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制定了层次性的教研领导制度,推进了教研活动有健康开展;着重发挥教师的个体主观能动性以及年级组管理模式,通过制度把教师的教学反思常规化。

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我校积极配合县教研室活动,组织教师广泛参与新课程培训和在**三中、**三中、**三中、**第一实验小学、**二中等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学校集中收看魏书生讲座、示范课的视频,通过专家引领把校本教研引向深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实施“一个课例,多次研讨”、“一个课例,多人研讨”的研究模式,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反复研究过程,使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处理分析教材、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认真落实滦政教字【20**】57号文与【20**】9号文精神,通过学习研训、课堂研训、合作研训、反思研训等方式,全面开展了校本研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领导亲自抓教学,落实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

苏霍姆林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

自**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工作日文件下达后,我校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同志在中学校长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原则,抓好课堂教学,上好常态课、保底课,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校长亲自带领下,踏踏实实谋发展,认认真真搞教研。校长亲自主持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并多次讲话,规划教研教改方案,提出合理布局。

校长多次在全体任课教师会上做教研讲座,亲自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公开课评议,从知识到教法均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教学给予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帮助教师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第一次集中检查情况的通报》中被认定为成绩比较突出。

在校长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我校教师教研积极性空前高涨,教研教改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局面,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在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校长、教导主任率先研究课堂教学;在课堂达标活动中,我们立足校内,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探索如何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动”促“思”,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加大教育科学研究,寻求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1、投身课程改革,优化创新教学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负责任的常规教学观的教师必将受到淘汰。教师必定要走出封闭、狭隘的视野,在新课程环境下重视塑造自己。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教学不断向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为此,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课改经验,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课改,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民主平等和谐为本的师生观,优化教学行为。并处理好六大关系:①教书与育人的关系;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③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④教学常规与教学创新的关系;⑤优生与差生的关系;⑥教师的教学习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关系。

2、加大教研力度,提高业务素质。我校围绕素质教育,不断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把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把实施教研教改作为教师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化的途径,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不断加大了教研教改力度,认真开展了新“双三课”和“七个一”活动,做到了教研教改的科学管理,增加了科技含量。

(1)我校制定了《教学工作三年规划》,有指导思想,有目标,有措施,成为指导教学工作的大正方针。

(2)各教研组制定了教研活动计划。要求计划符合教学实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切实可行,并付诸实施。

(3)明确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及其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抓好常规教学中的“备、教、改、导、考、评、析”的基本环节。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导处本学期先后两次对“备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在大会上通报,并且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4)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多形式开展素质教育专题教改实验。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专题下,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学科教育科学课题。语文组开展“传世经典《论语》的解读”的专题实验。数学组开展“阶梯式分层教学模式”的专题实验。英语组开展“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的策略研究”的专题实验。历史组开展“初中历史课中如何使学生更快乐学习”的专题实验。本学期主要从这四科开展试点,以便总结经验,争取下学期各科全面铺开。

(5)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教师开展讲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了一节课,每学期上了一节公开课(示范课),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6)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业务大比武,确定了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也为培养骨干教师迈出了第一步。

(7)狠抓“三”落实,即落实教学常规、落实集体备课、落实每月月考与每次考后质量分析。

(8)加强毕业年级工作管理。以学科内的备课协作来优化教学内容,克服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大胆启用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同时在备课组内狠抓协作备课,严把“二关”,即内容关和过程落实关;以校际间的联考协作来强化内部绩效考评机制,激发教师的成功欲。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自尊意识和自强意识。每一此质量分析会,大家都能真心实意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切实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以此稳定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每学期由学校中层领导主持的新课程标准学习活动及讲座,共有讲座8次,新课程的学习讲座,使老师们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任务,具体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通过老师对不同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自学,教研组学,使得新课程标准在我校老师中已深入人心。

(10)广泛开展撰写教研教改论文活动。广大教师把自己平时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体会等认真进行总结,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以书面的形式撰写出来,进行全校交流,做到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11)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构想,在各教研组教研中进行“磨课”、“下水作业”、“磨题”活动。磨课营造了研究的氛围,对教师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策略、方法的有了更深层感悟,不仅澄清模糊认识,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老师们的有了更多的收获与积累,出现了许多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成为新一轮磨课主题的产生的基础,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理念、教材都已经实现了重大的变革。但是教师手中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导用书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旧题、陈题甚至是已被删除的教学内容的题目。把这些题目布置给学生练习,浪费了学生的许多精力,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我校推行的“下水作业”制度规定,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先做一遍,以便发现作题的价值,决定取舍,也更多地了解解题思路。另外,每周由各备课组确定一个单位时间进行集体“磨题”。先由命题教师和“下水作业”教师提出磨题意见,备课组教师集体教研,磨去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不科学的题目以及陈题、怪题、错题。磨出具有新意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新题。各科作业都在作业量总体控制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出精题、出新题,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12)根据教研室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新“双三课”教研活动,每学期中,35岁以下的教师每人上一节合格课,中学一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上一节优质课,各学科教学带头人上一节展示课。并通过观课、议课、说课活动,不断提升教研教学水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3个教学班。除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因年龄较大在学校干点力所能及的老同志外,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去小学支教4人),平均年龄37岁。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1人,其他全部具有专科学历。从职称看,35个专任教师中,中高1人,其他全部为中一。专任教师中有县级教研骨干教师3人。

在和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通过“规范管理、培训提高、改革增效”相结合,坚持不懈的抓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教材观、评价观,已逐步成为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航标。

二是教师师德观念得到更新,良好的师德师风已经形成。原来存在于教师中的职业观念不正、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喜欢找客观原因等现象已经看不到了,把教书纯粹当作谋生职业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中有违师德的不良言行基本杜绝,做到了师德师风“零投诉”。

三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现在在课堂第一线的教师中,60%的人达到本科学历,40岁以下的全部参加自考等学历进修。

四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研意识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逐步提高。

2、主要工作及措施

(1)、抓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利用每周五集体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教师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

(2)、抓组织领导: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教育形象,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做到“校长挂帅亲自抓,中层领导具体抓”。

(3)、抓制度管理:完善制度,明确目标

我校结合当前实际,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规划和目标,即《教师培训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考评方案和细则》、《教研制度》;同时,还制订了《师德管理制度》、《师德考核制度》、《学生评师制度》、《师德管理制度》等;学校严格制度管理,认真师德考核,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抓师德师风:学习先进典型,塑造良师形象

一是树立和宣传身边的典型,组织教师学习校外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事迹,树立教师榜样。

二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的“教师从教行为规范”和“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们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三是通过搞教师“每日十问”活动,通过“教师每日十问”的设计,为教师形成反思习惯,解决教学问题,提升专业水平,优化自身素养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

四是加强舆论监督作用,强化师德整改效果。认真开展学生及家长评教活动。全体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方法与态度给予客观评价。学校领导班子将材料综合之后,找老师个别谈话,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责任心和工作作风的不断提高。

(5)、抓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升自身文化技术水平的学习。如提高学历、计算机技术、普通话知识等的学习,给教师定任务、提要求、出政策、给方便。

二是通过新课程的培训,促使教师观念更新。各级各类培训,我校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基本上达到了“培训有记录、学习有收获、观念有更新”的目标。

三是以课堂达标活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实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学校规定上课的教师都必须经过教研组内说课、组内听课、组内评课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