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18: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个性教育是现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专家意识到我国个性教育方面的不足,大声疾呼提高个性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个性,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同步化一。个性教育要求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是对学生个性的认知,包括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个性的锻炼与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且在指导学生在享有自利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个性教育主张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当然,尊重人的个性并不代表迁就、放纵人的消极心态,而是在平等、关爱的基础上,重视每一个高校学生的个性。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持尊重心态,是教师师德的体现,也是教师优良品质的体现。其二,强调发现,挖掘高校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特长,与平均主义教育相反,实现智育上的“合格加特长”的理论。个性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在自己的道路上,找到适合他个人才能和个人特长的前进方向,帮助每一个高校学生发现和找到属于他隐藏的潜能,让其发现人生的道路。个性教育不会像应试教育一样让高校学生成为没有个性的人,它能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三,个性教育主张教师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时间,锻炼高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想。
过去的高校教育主张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甚至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变得思维的僵化,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忽视了人才市场的供求要求,没有注重学生个性的需求、兴趣、特长的选择,只是一味强调“社会”需求。而个性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健康的成长,个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环境。 我国高校教育的方式比较简单化、书面化、静态化、理论化,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所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的教育方式多是简单的命令与要求,让学生被迫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缺乏直观性,对主观教学手段开发、创新较少,脱离实际,教育形式单调,教学与实践脱离,师生缺乏沟通,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氛围较弱,学生只能被迫接受教学,这些教育方式对个性教育在高校中的推行造成了影响,难以实现现代素质化教育。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思想观念变化的热潮,各种不同国家的文化观念涌入中国,人们开始重新正视自我意识,寻找过去被传统理念束缚的价值观,审视自己合理的需求主观意识增强。但在同时,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膨胀,以个人为中心,忽略了社会责任感。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专业学习压力与升学压力。受人口影响,我国的高校学生数量较大,竞争的影响存在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高校学生充满危机感和压迫感,且被动加入到升学的激烈竞争中。在面对艰巨的学习工作时,难免情绪烦躁,行为失控,增加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
实际上高校的教育管理与学生个性塑造并不矛盾,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充分认识到个体差异
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学校在进行个性教育的时候,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强对学生个性的指导和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兴趣爱好,特长品质和行为方式,有各自不同的个人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因素构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推进个性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性格品质、现实需求、梦想追求、优势与缺点,以此进行个性教育,指点学生针对自己的优缺点选择人生的道路和奋斗方向。
2.理论实践结合
教育管理具有多样性的目标,向学生教授知识并不是教育教学唯一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育的另一重要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象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养成,等到了后期的学习,对进一步了解、领悟新知识产生影响,预防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我们要在教学管理中认识到,知识的掌握是在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上进行的,能力制约着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和掌握程度;而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成长的。正因为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培养和创造性教育。
3.培育德育体系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使得互联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媒介,而这种新媒介在进入我国后,以其惊人的速度飞快发展前进[1]。从较早的网络论坛、博客、人人网、贴吧到现如今的微博、微信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交网站,日新月异且发展迅速的网络新媒体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对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网络新媒体的主体——大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面对大学生们目前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高校思政教育想要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下争得更广泛的空间,必须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推进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现状
1、教育管理模式传统化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进行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者通常会把工作简单化,过于注重教育所能带来的近期效果,片面的忽视教育管理长期发展的质量,这就使得思政教育出现了行政化和量化的管理模式。其次,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加重视眼前的利益,轻视精神世界的高尚情操,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再者,思政教育是高校管理中较为边缘的工作,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往往重视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对于思政教育管理不可避免的出现疏忽,且缺少科学化的思政教育运行管理机制,未能对思政教育者起到长效激励的动力。
2、忽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进行思政教育的教育者们往往以负责人的身份自居,过于强调单边主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思政教育工作所应该具备的服务性质;同时,教育者在进行思政工作时更注重的是思政教育的活动形式感,忽略受教育者对于这种形式主义的反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接受思政教育的学生更需要的是通过思政教育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非灌输式的进行理论教育。
二、新时期下的新媒体发展
1、新媒体发展的现状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广泛传播信息的新媒介。在经济不断发展和新媒体技术迅速应用的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想要在新时期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模式,必须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2、新媒体的优势和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直接性、便捷性、海量性、共享性、个体化和社群化等众多特点,能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广泛的信息,并为信息的传播打造了一个较为开放的平台,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新媒体具有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信息的在迅速传递的同时,也让一些不好的信息,如人性的丑恶和价值观的扭曲等思想通过新媒体传播出来。因此,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和挑战,需要高校在顺应时展潮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技术。
三、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1、优化传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一方面,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身份,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身份和角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的有为青年,而不是过于理想化;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水平,在进行传统理论化教学的模式上创新教育方法,通过更新教学方式、丰富教材内容,利用新媒体思维和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比如高校思政教育者通过建立学校官方微博,通过新媒体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关注思政教育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广泛的传播出去。
2、加强思政教育的人性化管理
在新时期的社会形态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而想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其中的关键就是提升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高校应提高思政教育师资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并提高教育者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达到“上行下效”的目的;且在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同时,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接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加教育者的亲和力,减少学生对于“形式主义”的反感,与学生们一起在新时期下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
3、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独立平台
通过新媒体技术建立学校思政教育服务性平台,学生们可以通过“小号”、匿名等方式在平台上进行发言,减少学生对于教育的防备心理;同时,选拔优秀教育者为平台进行服务,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他们的更多的关怀,综合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们主动接触和接受思政教育平台,了解并掌握思政教育知识。
四、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发展和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倘若不能摆脱传统教育的管理模式,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认识到新时期下新媒体发展的迅猛,就不能更好的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新时期的社会形态下,高校应认真辩证的对待新媒体技术,通过新技术为思政教育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的建设输送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尚情操的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婷婷.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参花(下),2013,06:123.
[2]毕璟娴.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大众文艺,2015,18:237.
[3]张小红,王亚琴,陆和萍.新时期高校教育技术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研究——兼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的融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42-47.
一.社会发展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矛盾冲突
1.大学生纪律规范与行为道德方面存在的矛盾。在学生的纪律与道德方面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学生的生活方面。例如: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十八岁入学,二十二岁毕业。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谈恋爱是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的,甚至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加,到了大三、大四的学生甚至可以步入法定的结婚年龄。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讲,大学生恋爱的行为并不受我国法律的约束。如果期间发生了类似于性关系的行为,也只是道德方面的问题。然而,学校设立的纪律规范,就是为了约束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然而,大学生恋爱发生性关系甚至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在校方看来,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必须要根据学校的纪律规范给予惩戒。但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学生的行为只要是双方无条件的共同意愿,就不涉及到法律问题,反而是学校的干涉行为,对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犯。因此,大学生的纪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之间便存在了矛盾与冲突。
2.大学生纪律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在纪律规范与法律规范间存在的矛盾,范围较大,主要涉及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学生的学业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发生违法行为,按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该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法,应当给予相应的法律处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违法行为,按照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来看,学校应该在法律处分的基础上追加学校的纪律处分,以儆效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在接受了法律处分后,便可规避学校的处分,不仅影响了学校纪律对学生的约束力,还使得法律的形象受到了影响。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相互关系
1.以法律规范为依据。由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已经到了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因此,在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时候,要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免出现法律行为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混淆,任何行为规范的制定,都不能违背法律规范的要求。
2.以道德规范为基础。道德规范是在道德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行为规范,主要对人们的信念、习惯等行为进行约束,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其道德行为规范必须要符合我国公民所遵守的公共道德规范。而法律规范则是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与道德规范相比,法律规范更具有强制性,而道德规范更多的是通过思想上的引导以及舆论环境的影响来实现规范的效果。由此看来,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以纪律规范为保障。高校设立纪律规范的目的在于建立稳定的校园秩序,约束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然而,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应该享有合法公民的一切法律权利与义务,既不能有特殊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合法的权利。因此,大学生的纪律规范的制定,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体现出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要求。通过纪律规范的建立,为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1.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必须具备充分的合法性。在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大学生相关行为规范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该行为规范必须要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规范中存在的侵权条例要及时进行更正与修改。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违法、犯罪行为,除了法律上的相关处分以外,学校应对违法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并将公安机关及学校的处罚结果计入学生的档案之中,以免出现学校处分与法律责任的相互矛盾。
2.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必须具有正当性。在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要确保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要确保行为规范符合实际的要求。以相关法律条文为指导,确定规范的基本内容,以诚信教育作为突破口,确定基本机制,不能使用行政的权利去扼杀学生的道德潜力。
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合理性,在制定行为规范的同时,要突出学术规范的重要作用,坚决抵制伪学术的行为,实现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真正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和家庭应该积极配合高校的管理,营造一个优良的制度环境,改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转型。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教育体制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资源也进行了重组,新时代面前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出现了新局面,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的取向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一些改变,高校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模式却略显单一,现在的学生主力大部分是90后和95后,意识形态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学校的粗放式管理必须要改变,新形势下要“服务为本”“以人为本”,这样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学生,进而去更好的教育和管理。以前的学校环境相对于现在是比较单一的,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也是非常有限的,现在很多文化讲座、文学探讨会都会进入学校和学生近距离的沟通,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在局限于管理,而是更多的去服务,完善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自由的学习成长,辅导员要做好引导、激励、启发等基本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生进入学校是为了美好的未来、是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学校要时刻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平台,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学生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自上而下坚持不懈的努力的,高校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相对比较独立,但需要稳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来支撑,很多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其稳定长远发展,所以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师德和职业操守,这样才能营造出美好的教育空间。
二、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1.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校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要加持以人为本,结合以人为人的科学管理理念,强调对学生的对反化,积极探求学生的管理机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学校应该结合管理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学生要实现规范化,灵活化。学校可以采取柔性的管理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自我管理观念,使得学生树立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意识,对自我的行为规范进行合理的约束。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完善保障机制。辅导员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利用课程教学来管理工作,发挥辅导员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2.应用柔性管理理念
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完善保障机制。辅导员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利用课程教学来管理工作,发挥辅导员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完善保障机制。辅导员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利用课程教学来管理工作,发挥辅导员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完善保障机制。辅导员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利用课程教学来管理工作,发挥辅导员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3.儒家教育管理理念的应用
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精髓,丰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增加儒家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教材是学生管理运作的主要载体,是进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主渠道.因此实现学生接受儒家文化必须将儒家文化纳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课堂,将儒家文化纳入课堂必须将儒家文化纳入教材.要根据各自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划拨专项资金,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原则吸纳儒家教育管理理念.如儒家先贤在其推行的教育管理运作中,极其重视对受教育者优秀道德素质的建构以及人格的塑造,重视加强受教者仁爱教育、义利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等,培养受教育者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勤劳简朴、民族大义的精神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运用儒家教育所提倡的内容,可增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吸引力和实效性.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将儒家教育管理理念与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引领学生将儒家教育管理理念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强调“自我管理”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是适应新时期大学生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日渐增强等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消除对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依赖思想,使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组织结构方面
由于学校的历史的原因,行政权利在高校里大行其道。高校学生业务的执行受到政治统治层次的控制,并导致高校行政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成为党和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则是管理的对象。现在文化教育质量管理机构在中国形成的管理如下:首先是学术办公室在教务处办公室的监管机构之下。其次,人员和业务设置在学工部的管理范围内。最后,学院成立的机构负责文化素质教育。多样性管理机构导致各高校在教育机构设置上各具自己的文化特色。
2.权力分配方面
从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角度,高校学生的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处在一个多垂直控制管理范围内。文化素质教育及下属单位配有专有的人员。高校团委一般控制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在文化素质教育实现的进程中,行政机关单位处在的主要地位,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活动的开展。行政机关和学术教育权利间具有复杂性,应该进行细致划分。
3.保障机制方面
任何工作的执行必须建立保护机制才能够顺利实施改革。高等教育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创造高品质的教育文化机制建设,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项目,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概念,就应该体现在教育体系的草案,以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适当反应;参与文化素质教育中,在高校实施的各个环节里,学校的资源和“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成为核心要素,以形成内在的力量。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保障机制的形成,协调的组织,法规和规章及其他事项的所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协调教育有序的发展。
二、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权利分配不均、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监督缺失:
1.权利分配不均
从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文化教育、组织结构模式的权力上,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在跨文化管理素质教育上的突出问题是学术和行政权力的模糊权力错位。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文化、讲座和其他科学领域时,行政单位的过度干预,导致行政泛化。文化管理行政教育综合的弊端结果:首先是缺乏正确行使学术权利的方式。其次,行政弱化权力配置,学术界代表和其他有关各方的利益,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之间建立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对文化管理教育必须实现和文化素质教育权利的灵活运用。
2.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过程中,由于文化规范和规则在学校的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由于行政权力占有主导地位,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内的推广,使得文化素质管理教育与他们交织在一起,很难分辨。事实上,在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两股力量,在行政化的体制中,所有的操作最终在这一管理体系中实施,这导致管理权力的冲突。制度的不健全、责任的不明确、工作效率不够高等问题一直存在。
3.监督缺失
所有的管理措施,需要强有力的,有效的监管程序,以有效确保目标不被拒绝,然后设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监管过程控制一直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目标,不重视学生群体的权力,缺少实施效果的反馈意见收集。在另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部门已采取了行政部门为首的官僚机构,这种单向的管理模式,流程式的管理起不到有效的监督权。
三、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
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
按照教育部下发文件的精神,学校和教育的文化素质进行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应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特点必须建立有效的。为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提高教育学生的质量文化管理体系,并加强不同机构和共同努力,实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之间的协调。
2.明确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权责
明确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并以动态管理的方式管理责任和权利。目前受根深蒂固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的教育和文化分工越来越明确,权责分配越来越清晰。因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不清晰,主要是在协调细节上。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及时纠错、及时解决,防止相同问题的出现。
3.规范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督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监管过程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过程监督管理。在教育管理人员的过程控制应注意及时控制,在课堂上的行为,完整性教学和完善纠错机制。学生教师加强关系的建设,顺利开展活动,在发展领域的活动。考虑到管理机构有限的资源,需要及时的进行监测。可以采取集中管理教育的文化质量控制活动的执行。招投标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并严格按照组织和活动进行审查。
四、结语
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及行为方式也深受网络的影响,他们逐渐倾向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愿望和意见等,并开始通过网络行为来表达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关注和诉求。在实践中,网络技术也不断地被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机遇,但也伴随着挑战。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管理工作变得高效、便利且人性化,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自身虚拟化等特征也使我们的教育管理环境变得复杂化,这对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为育人管理服务,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新突破的关键。
二、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网络已经成为年轻大学生的最主要的交流媒介,博客、微博、QQ等交互工具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在“微博控“”手机控”频出的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工作者,应当对这面临的诸多挑战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虚拟的网络对于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影响也随之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活。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网络本身有其自己的特点,信息量大、覆盖面宽,而且动态直观,因此网络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影响十分重大。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上一些言论势必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而网络的特点还在于其难以控制性。辅导员和相关教师很难随时把握学生通过网络所接触的信息内容,这无形中给学生工作加大了难度。
(二)学生工作的内容面临新的挑战
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其中不乏社会上负面思想的体现。很多信息宣扬个人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等错误观念,而年轻学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又相对较差,因而很难完全抵制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诱惑。仅仅依靠以往单一的说教式的教育很难起到作用。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教师的素质水平面临新的挑战
在网络技术时代,高校的学生工作不仅要求辅导员和相关教师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求辅导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计算机操作基本知识,具备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求辅导员具有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能力,因此,这对目前提高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是一种挑战。
(四)网络可能对正常教育工作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青年学生无论是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量还是获取信息的速度,都远远多于从传统的教育中获取的信息量和获取信息的速度,这虽然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益处。但是这些信息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学生不再信赖和依靠传统教育而轻视传统教育,另一方面长期沉迷于网络也会使学生荒废学业。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工作的难度。
三、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机制创新
(一)开拓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对学生网络民意的疏导
网络具有开放性,它完全打破了原有国家、社会之间的限制,将世界各国都紧密联系起来,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文化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借此机会通过网络平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大肆宣扬西方的文化理念、政治制度等,散布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和信息,以此来削弱我们对马列主义等主流思潮的信仰,淡化我们的民族意识。部分思想和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在如此强烈的多元文化碰撞下逐渐迷失了自我,对原有的主流理想信念产生怀疑,造成他们政治观念的淡漠、价值观念的偏离,出现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抢占网络高地,通过网络平台创建“红色网站”,在校园网上建立理论专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民意的表现,密切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给予及时的回应,做好疏导工作。我们应该想办法深入到学生喜欢参与交流和讨论的网上社区、网站和聊天室等,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网络情绪。特别是针对一些学生关注的重大政治、意识形态等敏感问题要及时在网上进行旗帜鲜明的正面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坚持柔和的交流态度,言之有理,言辞恳切,力求把一些尖锐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尽可能团结好网络中的骨干活跃人员,在网上敏感话题的争论中,网络上的骨干活跃人员的行为对普通网民有巨大的影响力,要积极发挥他们的正面影响力,教育和带动更多的网友理性、成熟地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网络广泛、迅速、覆盖面大的信息平台将真实情况直接发送给每一位同学,提高组织传播的效率,减少信息在多层传输过程中的人为减损,防止学生被不实信息误导煽动而引发更大的混乱。
(二)增强学生网络法制意识,加大网络文明建设力度
当前,我国关于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与网络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加上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导致大学生普遍的网络法制与网络文明意识不高,从而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缺失。高校作为大学生网络法制与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并未有效占领网络法制文明系统建设的前沿阵地,未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针对这一现象,首先,国家要根据网络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能适应网络环境快速发展的新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打击网络犯罪与网络不文明行为的能力。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学生开展网络普法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和文明上网教育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以遵纪守法为荣,对有关网络法律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如利用社会上的一些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触犯网络法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示警醒;同时,可在学校相关网站或BBS社区上开辟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网页,设立在线互动答疑等栏目,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对网络违法现象与不文明行为的深入探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法制与网络文明意识。其次,必须坚持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倡导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互相监督,合法文明使用网络的氛围。杜绝学生对网络违法与不文明行为的互相包庇与谅解,使学生分散的网络文明行为凝聚成有组织的共建网络文明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网络技术过硬的学生党员队伍,充当网络文明使者,利用他们来自学生当中便于与学生沟通、易于被学生接受认可的优势,引导好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使他们肩负起宣传网络法律法规、倡导网络文明的重任。
(三)建立一支具有网络时代意识与过硬网络技能的学工队伍
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向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与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正视的现实环境。学生管理人员要想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在新的教育管理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强化自身的信息素质,提高现代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拓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空间,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要抢占网络高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构架。注意网络社团、BBS社区、微博、QQ、个人飞信等网络媒介在工作中的运用,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使大学生表达的意见更有机会直接接近管理中心,从而改变以往信息不畅,具体管理工作、措施与现实脱节的被动局面,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此外,基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对老师都既敬又畏,在老师的面前难以敞开心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网络隐秘性与虚拟性的特征使网络交流少了现实中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顾忌,现在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于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自我,很多时候都会把自身的心情、心态或者对事件的观点即时通过网络来宣泄。这样的情况导致管理者对学生的思想难掌握、问题难发现,久而久之师生关系也由此而渐行渐远。多关注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信息,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对症下药,将一些不良的思想遏制于萌芽状态。相对于以往传统、低效的育人管理环境,当前高校教管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服务工作
在现阶段的实践中,网络技术与资源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都是停留在“面子工程”的形式上,没有落到实处。要切实在网络上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大校园网络的信息量,在校园网络平台上,除了能查询到学校的各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通知等常规信息外,还应包含各种大学生常用的学术、生活社交网络资源,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一个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综合性平台。另一方面,多拓展针对学生的网上服务空间,如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就业信息咨询、勤工俭学信息、网上社团活动等,努力利用网络自身具备的优势特征来消除某些管理工作或服务在现实操作中的局限性,开创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如大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都不太善于交流和沟通,而网络可以为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和进行心理咨询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可以消除面对面的尴尬,避免了现实交流带来的障碍,可以慢慢地深入问题学生的心理,使其敞开心扉地宣泄内心的情绪问题,从而使教育管理者可以对症下药,准确地引导学生的行为,为更顺利地开展学生心理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来自于《理论前沿》杂志。《理论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五)注重“网上管理”与“网下管理”的结合
作为一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如何迅猛,网络技术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得如何紧密,我们必须明确:学生管理工作不是在做“虚拟世界”的工作,而是在做“虚拟世界”的背后的学生主体的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网上管理和网下管理相结合,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同时,加强校园现实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增强现实空间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主要也是由于在现实世界中,他们的很多想法和诉求都得不到满足,只能在虚拟世界里寻求慰藉。为改变这一局面,学校要多开展受学生欢迎,易于学生接受的校园文体活动,尽可能使所有学生的心理诉求能在现实中得以满足,让他们有平台与机会能各尽其能,从而增强现实校园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
四、结束语
关键词激励理论 高等学校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日渐走向多元化、复杂化,这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组织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体现出平等性,重点放在人性教育、情感因素的发挥上,贴合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因此逐渐发展为高校管理者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通过采取合理的激励方式,高校管理者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怀抱着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在此,本文将主要探讨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 激励理论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激励,即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使得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的状态,并积极行动起来,从而实现主体所期望的目标。”①首先,从理论上明晰激励理论的产生、含义及主要内容,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者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大的意义。20世纪以来,西方组织管理学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激励理论,按其所研究的激励侧面和行为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这些理论划分为三大类: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②
内容型激励理论。这是激励产生的起点,它主要研究人们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并分析人们的这些内在需求又是如何推动其行为发展的。具体来说该理论又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并且,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去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2)成就激励论。该理论创始人麦克利兰认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还有三种基本需求:权力需求、社交需求和成就需求。当然,不同的人对这三种需求的需求重点也是不同的。(3)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创始人赫茨伯格认为,影响一个人的生产和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前者包括工作本身、公认、提升、成就、个人成长与发展;后者包括薪水、安全、工作条件、工作保障、公司的政策等。前者能导致满意感并进而激发积极性,后者却只能防止产生不满意感。
过程型激励理论。此种理论重点研究人们产生动机后,直到采取具体的行动前,哪些激励因素会影响其心理活动过程。具体来说该理论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理论:(1)期望理论。该理论创始人弗罗姆认为,当人们有某种需求,并且觉得这种行为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采取该行为的积极性才能高。即,激励力=效价期望值渲校だχ傅氖侵苯油贫鎏宀扇∧骋恍卸亩だ健PЪ壑父鎏宥阅骋唤峁运欠裼凶愎患壑档墓懒浚簿褪桥卸献约旱呐Χ杂谄涓鎏逍枰穆闶欠裼幸庖濉F谕凳歉鎏宥圆扇∧骋恍形赡艿贾履男┙峁目赡苄缘脑ぜ啤#?)公平理论。该理论创始人亚当斯认为,当个体完成工作要求并获得相应的酬劳之后,他既在意自己获得酬劳的绝对多少,更在意自己获得酬劳的相对多少。于是,他就会和其他人进行比较,弄清楚自己获得的报酬到底是否公平合理,而这一比较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生产工作的积极能动性。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此种理论侧重于研究如何改造和修正人们的行为,从而使其积极行为得到加强,消极行为得到修正。具体来说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理论:(1)强化理论。该理论创始人斯金纳认为,强化应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指的是对个体行为进行肯定、提供奖励,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巩固;负强化则指的是对个体行为进行否定、进行惩罚,从而使这些行为在今后得到修正直到消失。(2)海德的归因论。人们利用该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
2 激励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高校学生具备较高的学历、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整体素质较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与其他行业的工作者有明显不同,需求层次较高,行为动机也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表明,在当代高校学生的需求结构中,处于前四位的依次是求知需求、自尊自立需求、友情需求和成就需求。③此外,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强,自尊心和逆反心理也很强。面对高校学生需求的特殊性,要想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遵循一般的激励规律,又要考虑其特殊性,采用适当有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激励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功效。结合上文关于三大类激励理论的总结,本文认为,将激励理论运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目标激励目标源于需求,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可形成内驱力,对人的行为具有方向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目标对人的吸引力越大,其导致的动机越强,目标越高远,其才能发挥得越充分。④具体来说,目标激励就是要针对各个学生的自我条件和需求,再结合学校的培养目的,为各个学生设置具体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激励目标,尽量使各个学生在为目标实现而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强化其主体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过,此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设置目标时,必须要结合各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需求,特别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其需求肯定也不尽相同,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到目标设置的过程中去,从而避免设置的目标最后都弄得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2)设置的目标要非常具体和明确,要具有可实现性。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循序渐进地设置目标,引导其学会如何设置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从而分阶段、一步步地来完成,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激励。(3)设置的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及具有相当潜力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己,设置较高较难的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情感激励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客观情况是否符合主观要求进行评判之后产生的态度。情感激励指的是采取某种方式,影响到个体的内心情感,并激发其内在的精神和力量。⑤与物质激励相比,情感激励的作用持续得更为长久。在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的沟通中,情感上的沟通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管理者正确的情感激励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和巨大的激励,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实施情感激励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者要尽力使学生的合理情感要求得到满足。当合理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学生们的主动积极精神也就会随之产生了。(2)管理者对各个学生的期望应该符合实际,不可设置得过高或过低。管理者首先必须了解各个学生的情况,据此对各个学生设置符合实际的希望,并经常关注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从而不断地适时调整期望要求。(3)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学会升华自身情感,将情感从个人层面逐渐升华到对集体、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注层面,使学生们的理想更崇高、视野更广阔、情感也更健全。
注释
①芮明杰.管理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②李春方.激励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③王海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方式研究[J].商业经济,2008(5).
④王勇.论激励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工作实践中把学生放在应有的主置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行政性、强制式的管、卡、压的工作方式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生的进取精神,压制学生的创造力,使教育管理失去生机和活力。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情感,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要坚决反对和防止任何损伤和践踏学生情感的行为。教职工既要按章办事,又要实施情感投资,充分体现工作的人情味,通过沟通交流,去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其处处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有效地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尊重是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一般来讲,学生思想问题有三点:一是是非不够清楚的问题,主要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二是行为养成的问题,主要靠以管理为主的养成教育;三是具体的实际问题,主要靠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要将教育、管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学校教育、管理、服务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困难、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就业。只有为学生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实心实意做好事,学校的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职工必须始终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重,用组织赋予的职责服务于学生、造福于学生。做到情为学生所系,坚持与学生心连心,始终把学生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倾听学生呼声,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难;做到利为学生所谋,时刻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既享有作为公民应享有的一般的法定权利,又享有作为受教育者应享有的特殊的法定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近几年来,高校在其管理中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母校侵权的法律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说明大学生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因此,依法管理、依法从教,尊重和保护大学生合法权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这是依法治国对高校管理提出的要求。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使这一要求更为突出。如果不强化依法治校这一意识,老师或学校就很可能成为学生的被告。高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与国家新的法律法规相适应。教育者在做到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同时,要适时在学生中开展成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守法意识、维权意识,即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就家庭地位而言,大学生应该自己照顾自己,自觉减轻父母负担,甚至应自食其力了;就社会角色而言,自己已是一名社会公民,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就法律意义而言,自己已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必须遵纪守法,对自己的一切言行应当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有权通过正当的途径、合法的渠道来维护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