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18: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学范畴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33-02
一、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概念的分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过批判旧哲学而使实践成为哲学的核心范畴,进而使哲学问题实现转向的。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16在这里,马克思的实践一词,必须从人的感性活动的角度去理解,且马克思认为,若正确理解人的感性活动——实践,一方面,必须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就必须包含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意义。另一方面,此处人的主观能动的活动不是人的抽象活动,必须具有现实的、具体的意义。
那么,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人的现实的具体的体现着能动力量的活动怎样将人的事物统一起来的呢?他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6。这就是说,在人的实践行为中,事物(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同时的、一致的。事物(环境)的改变是人的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时时处处体现着人的力量,而人的活动也体现在事物的改变之中,事物是对人生成的过程和结果,且事物的改变也体现着人的改变。例如当第一块石头被打制成石制工具时,猿手也就变成了人手。属于人的真正的人类劳动就开始了,人类出现了。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体现着人和事物相互作用互为对象的意义,否则就不是马克思认为的实践。也正因为马克思的实践体现着人和事物相互作用、互为对象的意义,所以,马克思的实践才能真正将人和事物统一起来,进而将实践作为哲学的核心范畴,进一步,哲学问题就不是形而上学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则哲学的发展也就实现了问题的转向。
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17。这里,马克思用其实践概念消解了哲学中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即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将哲学的问题归结为实践问题。必须从实践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所以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7。社会关系总是在人的实践中产生的,所以,马克思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8既然马克思将实践作为理解人及其活动的核心范畴,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且使哲学的问题发生了转向,那么马克思对哲学任务如此理解也就是必然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9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确定以实践为核心范畴批判了旧哲学,构建了新哲学,且使哲学的问题和哲学的任务发生了转向。而且,马克思的使哲学问题发生转向意义的实践概念与别派哲学的不同,体现着人的能动力量,是人和事物相互作用、互为对象的过程。那么,我们不仅问:为什么马克思能够提出与别派哲学不同的实践概念,这种实践概念,这种实践概念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前,马克思在其他著作中怎样涉及的,又是如何论述的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着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理论线索
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互为对象的对象化活动,我们就此可以推论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而这一点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所论述。他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他人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2]105
马克思认为,人既然有自然力、生命力、有欲望,则人必然需要对象,又因为人是受动的、受制的和受限的,则人的欲望或需要的对象存在看,且不依赖于人必然存在着。由于人需要且必然需要对象,人才能是现实的,而这也是人是生命的表现,也只有对象才能使人表现自己的生命。所以,就人的生命表现而言,人必然是对象性存在物。
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由的存在物
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且人必以对象表现自己的生命,但人的表现生命的本质和动物是不同的,人是能动的、自由的以对象表现自己的生命本质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57“……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生产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58
马克思认为,动物的活动只是本能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和活动的意识。人不仅能够以他自身之外的东西为对象,而且还能够以他自身的意识、自身的活动为对象,因此人是最安全的存在物。人的活动是全面的、自由的,可以按照任何尺度、按照美来进行。
3.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与对象是互为对象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事物的存在,必然是对象性地存在着,即必须以他物作为对象存在着,否则就是非存在物。那么人和对象的关系到底如何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只要我不是独自存在着,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2]106这就是说,只要人有对象,人就必然是对象的对象,除非对象不作为对象存在着即对象不是对象。食物必须以吃食物的人为对象,食物才是人的对象,才能被人食用,同时,人只有吃食物,食物才是人的对象。如果人不以食物为对象,又或食物不以人为对象,那么就不存在食物,也没有以食物为对象的人。所以,在马克思那里,所谓对象性的存在物,其存在必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否则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即非存在物。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是全面的、能动的、自由的。与人自身,人之外的事物即人的对象是相互作用、互为对象的关系。正是这一思想的发展线索,使得马克思能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与其他哲学派别不同的实践概念,并以此实践概念批判旧哲学,将实践作为哲学的核心范畴,并使哲学的问题发生转向。但是,我们不禁问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为什么能够提出“人是互为对象性的对象化地存在着”这一思想呢?马克思通过提出这一思想,究竟要说什么呢?
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活动探讨的线索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固然是未完成的、不完整的和不成形的著作,且是后人加以整理和编排的,在表面上的内容混乱不能掩盖马克思清晰的线索和完整的逻辑结构。笔者认为,马克思从讨论经济学问题入手,即通过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入手,进而提出人的一系列异化的表现,进而又讨论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和劳动的问题。既然异化是人与其活动对象的分裂,人被对象奴役,即人只是对象的真正对象、而对象只是人虚假的对象,一句话,既然人丧失对象,则消除异化,必须是在逻辑上提出人的能动的自由的问题,必须提出人同人的对象是互为对象的问题,最终又必须提出只有对象性的存在才是真正的现实存在,非对象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的思想。而马克思所以提出或能够提出这一思想,在其哲学线索中,又必须是以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及其整个哲学为理论探讨线索的。笔者认为,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整体逻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方面,马克思从现实的经济生活入手,批判旧的国民经济学,并以现实中的人的一系列异化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思想的逻辑上,从对旧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从费尔巴哈等人对黑格尔的批判中对对象化的问题,人的自由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最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孕育了他的实践观点。进一步,马克思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正式、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概念,并将实践概念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使哲学的发展出现了问题的转向。
参考文献:
“穷则思变”,变革传统政治经济学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学者们的共识,“思变”是形势所需,也是正确选择,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变”、“向何处变”。实现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建立真正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日益成为急需中国政治经济学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困惑面对政治经济学何去何从的困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经济学界就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与争论,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提出“中国改革与发展究竟是以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21的问题。就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而言,大体上人们提出了两条思路:一是无限西化,二是有限西化。
无限西化论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既然已经滞后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无法解释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对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也无力进行阐释与说明,证明它已经是过时的“无用之学”,而西方经济学却被证明为“经邦济世之学”,是“有用之学”,经济学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就是西方经济学,因而要无限西化,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完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有限西化论者则认为,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滞后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是因为它是源自前苏联的教条主义,因此,要恢复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在此基础上把政治经济学和着眼于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西方经济学从不同层面融为一体,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嫁接”到政治经济学中,使之融合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某种新的经济理论,实现有限度的西化,这样,就既能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又能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容,从而指导好中国的改革与发展¨1。
毋庸置疑,西方经济学作为人类创造的共同文明成果,它对市场经济模式下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是取得了很大成就,其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有益有用之处,应该正确对待和借鉴。但无限f『ti化论的观点肯定是不可取的。首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立在制度成熟的假设前提下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和解释,“在南为橘,在北为枳”,在缺乏相宜的文化习惯和相适的成熟制度的情况下,不是借鉴其有用的成分,而只是不加区分地无限西化,注定是水土不服,只能治标不治本。其次,西方经济学本身也存在着危机与变革H],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客观地评价说:“标准理论已日益数学化,雅致而又精确,同时,也Et益未能正视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出于对西方经济学现状的忧虑,他不无失望地说:
“经济学向何处去并不明朗。”
相比较而言,有限西化论的想法是可行的,大方向也是对路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应该恢复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也应该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有用之处,但中国不仅需要恢复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巩固、或者更确切说是恢复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以及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简单地把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等“嫁接”到政治经济学之上,拼凑出某种新的经济理论,主次不分而缺乏内生或内省,缺乏创新与发展,“根基不稳,何以缠藤?”其结果很可能只是拼凑成“四不像”,会因为缺乏底蕴或不兼容而“死机”。
可见,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不能是无限西化的“拿来主义”,也不能是有限两化的“拼凑主义”,那么,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出路到底在嘤二、探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必须考虑主体性和国度性在探究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考虑“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最常见的回答是: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人们常常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的那句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6J——来证明这一规定的正确性。
对政治经济学作这样的规定看似正确,实则不全面,它只回答了政治经济学“研究什么”的问题,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实际上,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有“谁来研究”的问题,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体问题。最早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代表的是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也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马克思虽然在《资本论》中的那句话里只提到了研究对象,但《资本论》从头到尾体现的都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识的概括,早在1843年他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它就将自己的立场定位于无产阶级;而且从一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着眼点放在劳动上,由此展开自己的逻辑,他认为自己与旧的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就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来批判资本统治的经济社会制度H一。
所以,要全面回答“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就不能不规定“谁来研究”,即研究主体的问题。实际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也暗含着要全面规定“什么是政治经济学”就有包括主体性问题的要求,因为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关系。由此而言,将政治经济学规定为“特定阶级对经济矛盾的理论规定和阶级利益的总体概括”¨’就更为准确、全面。
探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必须考虑其主体性,即研究者是站在谁的立场上,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因为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矛盾是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由于阶级利益和意识的不同,对同一个经济矛盾因立场和主体的差别,会得出不同的理论规定。经济问题又往往涉及诸多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对同一经济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解决方法也是不同甚至对立的,经济矛盾就是不同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对立统一【9 J。
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确,考虑“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考虑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问题。这是一个立场问题,也是决定中国政治经济学出路的先决条件。
西方经济学有没有主体性?西方经济学总宣扬自己抛弃了阶级性,是“纯技术”、“纯数理”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纯粹的客观规律”。但他们的研究总是建立在严酷的假设前提下,而这些假设前提的背后,隐藏的就是他们代表资本所有者利益的主体性,西方经济学具有更强的主体性!却不敢像马克思公开宣称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代言人一样,宣称自己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因而也就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其次,探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还要考虑“什么是中国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世界性的社会科学,但其世界性是体现于各国特殊性的政治经济学当中。自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以来,国家就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它不仅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单位,而且直接制约着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门,经济生活也因此具有国度性,而经济生活的国度性也就规定和制约了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事实上,从政治经济学的初创期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时期,乃至政治经济学以及列宁的经济学,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未能超脱国度性。坚持和承认国度性,是政治经济学的必要环节【l0】。
中国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其经济矛盾的特殊性是明确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不仅因为中国有特殊的经济矛盾,更在于我们是中国人,是从中国人的立场、利益、意识来进行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还在于应具有主体性的观念和方法,在借鉴外国经济学成果的同时,形成自己对经济矛盾系统的认识,并由此而专注于对中国经济矛盾的揭示和论证‘8l。 ,、由此,可以规定,中国政治经济学应该是中国人的思想成果,是中国的特定阶级对中国经济矛盾的理沦规定和特定阶级利益的总体概括。考虑“什么是中国政治经济学”也就是要考虑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问题,这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和立足点。
三、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思路变革与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学首先就要明确其主体性和国度性。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是中国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体,而是生活于中国经济矛盾中并要求解决这个矛盾的中国人,是为争取自由发展而进行社会变革的劳动者,中国政治经济学也就应该是劳动者的政治经济学,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对中国经济矛盾的理论规定和劳动者利益的总体概括。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则要求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国情,运用中国人的智慧来揭示与论证中国的经济矛盾。
明确了主体性和国度性时,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思路就不能是无限西化,也不仅是有限西化,而应该是内生外化,内生为主、外化为辅,即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劳动者的立场、利益和意识来揭示与论证中国特殊的经济矛盾。虽然也借鉴外国经济学的成果,但不是简单的“嫁接”或者机械拼凑,而是以主体性的观念与方法,内生成自己对经济矛盾系统的认识,这是它与有限西化论的根本区别。
它不是“拼凑主义”,更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内生主义”,即在国度性基础上明确主体性,以劳动社会主义为导引,运用内生外化的辩证系统抽象法规范主干概念的运动与联系,系统地揭示与论证中国经济矛盾,进而探讨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实现和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的途径哺j。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由于经济矛盾是不能自行表述其内容和规律的,只有经研究主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及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和意识进行概括,形成其主体意识,总结上升为主义,并在一般性的主义引导下,实证抽象,揭示和论证经济矛盾,才能“主观”地对经济矛盾作出理论规定。中国政治经济学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劳动者的政治经济学,也就决定了导引它的主义只能是劳动社会主义,即劳动者在争取建立、完善公有制和民主制进程中的自由发展。
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深入研究和科学界定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完成政治经济学变革的先决条件【11|。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当继承中国传统之内省外化系统思维,并借鉴吸收西方外在系统思维,根据现代中国劳动者的主体性,注重研究者本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探索,形成与其主义相统一的方法论,这就是内生外化的辩证系统抽象,其两个主要环节就是“内省”或对自己价值观和利益、意识的内在规定,以及辩证的系统思维。
抽象思维的特点,就是形成并运动概念,以概念运动为核心,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分析、综合、论证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范畴是对客体、对象层次及其内容的界定,这种界定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或第一个环节,它包含着规定特定对象范围或矛盾层次的各概念。中国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并不是先验的,也不是外国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演绎或运用,而应该是代表中国劳动者这个主体,以其劳动社会主义所要求并体现的辩证系统抽象法,对中国经济矛盾揭示和论证的概念运动关节点,是规定经济矛盾各层次的主干概念。 ·政治经济学是揭示与论证经济矛盾的科学。经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其矛盾是现实存在的,是有意识在交往中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以劳动改造人类自身过程中表现的矛盾状态。政治经济学对经济矛盾的研究,是代表一个社会群体表达其经济利益和意识,并由此来规定经济矛盾。对中国经济矛盾系统的揭示与论证,自然就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是中国为自由发展而进行社会变革的劳动者,因此,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应该是探讨中国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和素质技能提高的途径,认知障碍变革的因素和势力,克服这些势力,解决它们与劳动者自由发展的矛盾,这也就构成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题。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关系
任何理论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实践结果的考量。然而,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关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了经济活动中出现了问题,怎样把握理论经济学和实际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促进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已经成为了各经济活动开展的重要方向。
一、理论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又被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是阐述与经济学有关的一些基础性概念和基础原理,探究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规律,理论经济学是学习其他拓展类经济学科目的基础,是经济学当中的一般理论。理论经济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是宏观的,另一种是微观的经济学。一般在书本上或者大学校园内所学习的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史等,都是包含在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之内的。
二、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主要是针对一些金融经济活动来说的,主要探究各个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还对一些经济活动所形成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理论。应用经济学会涉及的部门会比较广,会涉及到一些基础性生产部门,如农业、工业以及建筑行业领域等,应用经济学有许多的分支,因此应用经济学适用范围非常广,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去补充理论经济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它的实用性作用[1]。
三、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两种概念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论与应用就像是哲学范畴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根据哲学理论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任何一项理论的研究都是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的,也只有通过了实践检验后的理论才是符合发展规律标准的具有价值的理论,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经过大量的研究资料结果表明,只有将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将应用经济学付诸于实践,这样的经济学研究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在应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中都会有所体现,而有了理论作为基础,对于经济活动会有一个初步的理论认识,这样在经济活动中就会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为经济活动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2]。例如,在现代企业当中的管理经济学,它就是在基本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实用型经济学,并且还融合了管理学内容,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有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布局,一些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对管理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领域中,还存在着一些偏激的观念,有的人认为理论比较重要,而有的人则认为实践比较重要,还需要从源头上树立正确的经济学理念,不仅要重视理论型的经济学知识,更要重视该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的金融交易活动中所应用的情况,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活动项目所带来的金钱价值,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也应该考虑在经济学管理范畴之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结合实践,将所有与经济学有关系的概念都融合都在实际的金融活动当中,转变人们落后老旧的观念。不过在国内研究中,很多领域都存在着轻视理论的现象,关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观点比较少,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影响到经济学的整体发展趋势,经费资金的短缺固然是影响理论研究的重要因素,但是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浅尝辄止,敷衍应付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进程步履维艰的现状情况,怎样扭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发展现状,顺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学研究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要以理论经济学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指导纲要,将应用经济学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不必一味地纠结于二者之间的区别,而是要在实践过程中将二者进行融合发展,在问题解决中不断创新思维形式,让理论的东西更加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和价值[3]。
四、结语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保障。理论经济学的学习可以为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没有理论的东西作为依据,很多实践性的应用都是无从谈起的,在当今市场的大环境下,必须要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过去错误的思维方式,使二者所包含的内容都能够融入到经济活动当中去。
作者:朱建朋 杨旭明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邱海平.我国理论经济学研究2012年的新进展及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J].经济纵横,2013(2).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国民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193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次发表了全部手稿,掀起了一股研究《手稿》的热潮。在《手稿》里“异化劳动”是核心概念,是马克思的一个意义重大的创举,而国民经济学则是该作品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所说:“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重新发现,每一个范畴,例如买卖、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1]鉴于《手稿》的重要学术价值,使得我们应该对该作品作出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与理解。
国内学者对《手稿》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一、异化劳动理论来源
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首先必须要了解异化概念。张奎良认为,异化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中文翻译成异化,以便和同化相对立,包含有异化、对立化的思想。[2]也有学者认为,异化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的文献中,其意为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后来出现在政治学文献中,则转变为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的转移和让渡。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主体自身。[3]目前,国内学者认为,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产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刘喜英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一方面“吸收了黑格尔否定辩证法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领悟并接受费尔巴哈的人本异化史观。”[4]
二、关于异化劳动和交往异化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通过对《手稿》研究,提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包括“异化劳动”和“交往异化”的双重内容,并开展逻辑研究。[5]他把“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等同,并在这个前提下开展“自然的异化”到“交往异化”过渡证明,对此,刘宗碧指出,“自然的异化”与“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有逻辑关联,但不能等同。“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一个层面,这种“异化”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历史条件;而“自然的异化”是“对象化”的辩证环节,不是“异化劳动”的相应层面。因此,望月清司的理解并不准确。从《手稿》各个手稿的论题及其关联看,马克思的两个异化关联论证,是把“异化劳动”内在于“交换”揭示“交往异化”为线索的,以揭开资本主义剥削性的生产规律为目的,这一意向蕴含了马克思的新经济逻辑,它是后来的“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理论基础。[6]
三、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
对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私有财产起源的问题和异化劳动的产生问题具有一定的联系,马克思是把他们看做人类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也有学者,如韦汉军认为:“在剖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形式之后,马克思作出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的论断,但这一论断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这个意义上作出的。如果从生产关系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意义上并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其他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来考察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从原生态意义上说,异化劳动不是私有财产的原因,恰恰相反,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结果。在私有制度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7]
四、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与生存论哲学路径
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8]谢建芬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现实的对象关系实质上都是活动的关系,一切曾经被作为预设而存在的东西都是在活动中生成的,都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本身。现实的人的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在这一境遇中,马克思的语言表述中所出现的一切旧哲学的词汇――类本质、对象化、劳动等都已经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劳动”已经不是国民经济学家眼中的异化的劳动,而是作为人的存在的“活动”,它从一个经济学概念成长为生存论哲学的“活动”的概念。[9]
对国内研究状况的前瞻
当前,我国学者对《手稿》研究,无论从广度上和是深度上,都取得了一大批既有史料价值又有科研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对《手稿》的研究大多是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出发,缺少对《手稿》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和解剖。笔者认为,现在21世纪人的生存环境和马克思生存的19世纪的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工人阶级的范围发生了巨大改变。在马克思时期,工人阶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无产阶级,就是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人民,是被剥削的阶级。而现今,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一个在工厂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回家之后有可能就会成为占有他人剩余价值的剥削阶级。因此,要体现《手稿》的正真价值,就应该把它放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环境里来看,这样才能和现今的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它蕴含的实践意义,进一步为全面研究《手稿》,这部未完成的著作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3,33,44.
[2] 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4.
[3] 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5):6-8.
[4] 刘喜英.洞穿马克思异化劳动的重要性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湘潮(下半月),2008,(4):9-10.
[5] 韩立新.评日本的“早期马克思争论”―兼论《穆勒评注》对重构马克思异化论的意义[J].哲学研究,2010,(9)
[6] 刘宗碧.《巴黎手稿》的双重异化批判和马克思新经济学逻辑的孕育[J].哲学动态,2012,(11):22-27.
[7] 韦汉军.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0,(3):29-33.
[9] 谢建芬.国民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生存论哲学路径的开启[J].求索,2003,(1):125-128.
什么是浪费?这个问题困扰老张10年了。最近,“供给侧改革”的提法如日中天,成为2016年宏观政策的关键词。而“供给”与消费密切相关,消费与“浪费”更是牢不可分。笔者决定不再苦思冥想,把多年来关于浪费问题的思考拿出来,以就正于方家。
1 4种关于浪费的理解
1.1 浪费是人类生存斗争的产物
自洪荒到近代,人类一直在为温饱而斗争。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一粒粮食,一个物品,都具有生存的意义。作为中国人,告别“饥饿”的记忆仅有30多年。就世界而言,目前还有亿万人口没解决温饱问题。从生存的层次看,所谓浪费,就是本可让更多人生存的物质资料被扔掉了。
1.2 浪费的对象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很显然,我们讨论浪费时,浪费的对象是产品,是人类加工的产品。这种产品消耗了人类的劳动,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意义,它是稀缺的。这也是经济学的核心和目的。
经济学告诉我们:“物质是有限的,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但是,并非所有对人类生存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产品,因此不存在浪费的问题。比如,阳光、空气和水,对人类和万物而言,意义重大,但是,因为它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此,没有“浪费阳光”的说法。在现代化大生产化学工业发达前,水从来没有被加工,因此,那时也没有“浪费水”的概念。
1.3 浪费是福利经济学的概念
浪费,意味着本来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没有发挥其效用。如果你不浪费,别人可以生活得更好。从这个角度看,浪费属于“福利经济学”的范畴,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某种改变,在不损害其他人效用的情况下,另一部分人的效用会提高。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国人的幸福感,虽然有些既得利益者不能继续获得期望的利益,但其整体状况并未变得比以前更坏,但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福利却增加了。
1.4 浪费是一种道德规范
最后,我们讨论“浪费”时,是在讨论某种道德规范。当我们谈及“浪费”时,一般是在批评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群体,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判断“对和错”,是把一个行为放在道德规范中去做价值判断。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规范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因此,浪费的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
2 讨论浪费问题的3个层次
2.1 个人和家庭层面
这是核心的浪费概念。笔者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经常吃不饱,更谈不上吃好吃的了。30多年前,对于农村普通家庭而言,浪费粮食,可能饿死人,这是老年人的告诫,也是笔者这代人的亲身体验。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日渐改善,现在温饱已不成问题。现在的“80后”“90后”听到饿死人,就像听到银河外星系的事。其实,殷鉴不远,饥饿的记忆刚刚离开我们30多年。就家庭层面看,节俭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这是反对浪费的重要理由。
2.2 社会层面
从社会的角度,“浪费”更多属于道德范畴。从社会整体看,人和人的差距很大,富人的财富可能是穷人的数万倍、数亿倍;与此同时,必须承认,人和人的能力差距也很大。
从经济学角度,我们很难要求富人捐款给穷人。但是,如果富人奢侈,社会就会有合理的理由提出批评。更何况,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很难用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去讨论。人类中总有一些高尚的人、一些圣人,他们倾向于总结或提倡一些道德规范,从人类公平的角度,约束那些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行为。
2.3 人类层面
由于可与的物品或服务总是有限的,人类如果毫无节制地消费,森林会消失、化石能源会用完、矿物质会枯竭、生物会灭绝。人类为在这个星球上长期生存,就必须约束自己,而不能大肆挥霍。
以上是笔者在读旧制度经济学的祖师――凡伯伦的《有闲阶级论》前的思考。而当笔者接触凡伯伦提出的“浪费性消费”后,就逐渐放开思想的约束,从道德层面、福利经济学层面转向传统经济学,把浪费放在供给和需求、需求和消费中去讨论,形成了新的思考。
3“浪费性消费”与生活的意义
3.1 浪费概念是不断演变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和服务日渐丰裕,人类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虽然在世界上还存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但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例如中国),温饱已经不是问题。通过整个社会的财富转移机制,诸如税收、财政和社会保障体系,很多弱势群体也可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不会再担心温饱问题。中国就是典型案例,30多年时间,10几亿人口已解决了温饱,并正转向全面小康。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在不断演变,“浪费”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浪费”甚至成了人生的目标。温饱问题解决了,个人就一定想让生活舒适一些。如此一来,“浪费的经济学”就开始了。当然,目前的“浪费”依然是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之下。
3.2 “浪费”与生活质量改善
先来看看时间的浪费。笔者小时候,印象中,父母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几乎很少见他们睡觉,而且每天都是这样。他们几乎整天都在劳动,尽最大可能不让孩子们饿死。但是,现在我们正在尝试把人生中最重要的财产――时间,从工作中转移出来,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工作的时间,增加浪费性时间――闲暇。在闲暇中,做一些没有收入但会让我们快乐的事情。
再看生活消费品的“浪费”。“居有定所”是一个人吃饱后最重要的事情,自古就有“广厦千间,卧榻五尺”的说法。尽管我们睡觉的床就那么大,几平方米就足够,但住房面积却逐渐增加,从十几平方米向50平方米、100平方米,甚至向住独栋别墅发展。为什么?因为想要提升舒适感。显然,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浪费,而是生活质量提升的象征,应列入合理的消费范畴。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女人的服饰。菲律宾原总统马科斯夫人拥有上千双鞋,这被视为典型的浪费和奢侈。但是,中国现在的女士们,一个人可能会买几十双鞋、几十个包,衣服挂满壁橱。在女人的衣柜中,有的衣服或鞋子甚至从来没有穿过。这些行为也未被列入强烈谴责的范畴,而被认为是正常的,无可厚非。
3.3 浪费性消费
典型的浪费性消费是“钻石”。钻石本身是一个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但却成了“身份的象征”“奢华的象征”,而且价格很贵,只能用“克拉”来衡量。这些钻石,价值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上千万元的也不少见。日常生活中,看电影、旅游、逛公园、听音乐会等,这些活动离生存目标也越来越远,但显然已经被人们接受,并不认为是“浪费”了。
显然,从需求端看,浪费性消费成了人类生活的主旋律。除了明显的有悖道德理念的行为,大部分的“浪费”行为都被视为正常。当然,从另一个方面看,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其目的并非是生产更多的产品,而是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
1)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恩,计算了美国1970年交换部门的交易成本,占美国GDP的45%。张五常估计的香港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交易成本数额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的修辞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6-0021-05
一、语言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
应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对人类相互作用的常规性进行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人类相互作用中的最基本的、非物理性的常规性就是自然语言。经济理论仔细分析了社会体制的设计,语言从部分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交流的机制。语言是制定决策和形成判断过程中的核心工具,可见,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语言经济学?它的范式和本体论基础是什么?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定性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得清楚的。
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语言经济学者都普遍认为源于马尔沙克(Jacob. Marschak)。他于1965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做出深入分析。而后许多经济学者借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把语言引入到经济活动中来,探讨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所具有的经济势能。最后由格林(Grin,Francois,1996)给出了语言经济学的这一定义,他认为语言经济学就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变量,引入经济活动中来,探讨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并在探究过程中采取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从此语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国内的研究也是继承和发展了格林的相关理论,始于21世纪初,但是缺乏深入研究。格林虽然定义了语言经济学科,但是后来许多学者对Language of Economics 还是Economics of Language难以作出统一和规范,以至于张卫国借用了法经济学的命名惯例,称之为Language and Economics①。经济学界很少关注语言,或者仅局限于只言片语的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搞清楚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没有弄清楚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没有把一些语言现象上升到理论高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语言经济与语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2YJA2H200)、2011年度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语言经济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B125-27)和2009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语言技能与劳动收入关系研究”(项目编号:ZR2009HM006)的研究成果。
度。语言经济学的内涵发展、外延扩展及其分析边界的模糊性限制了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于语言经济学的外延和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才能使语言经济学得到普及和接受。
【关键词】供需原理 基本概念 法学重构 供给需求 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法学重构的意义
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法学重构是经济学的法律分析诞生的基础。经济学家推开“科斯之门”走进了法学之后,却随手关上了门。法学家如何走进经济学?法学能否分析经济学?经济学家用科斯定理告诉法学家们,效率是一种公平,法学家们是否能提出逆向“类科斯定理”从而告诉经济学家,公平是一种效率?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皆离不开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法学理解。美国著名法学家理查德・波斯纳大法官以整个法学为研究对象撰写了鸿篇巨制《法律的经济分析》,实现了经济学对法学的深度交流。然则何时可见以整个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的法律分析》呢?
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法学重构是法学视野拓宽的必经之路。法学界已对部分原本专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进行了重构,比如公司、股票、银行、垄断、倾销以及补贴等。这种对经济学专属概念的重构无疑为法律的调整范围和法学的研究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使得包括商法、经济法在内的诸多法律部门的理论体系得以完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得以发展。但以垄断为例,垄断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中市场问题中不完全竞争范畴里的一种极端形式,①法学界重构了垄断的概念却至今未能以法学视角审视不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微观经济学。对经济学的概念进行法学重构并非无意义之事。笔者认为,对经济学概念的法学重构是将经济现象纳入到法律调整和法学研究的第一步,法学视野的拓宽非经此路不可。诸如失业、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等问题至今仍不被法学界认为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对其法学重构也被法学家们认为是旁门左道。令人不禁感叹相较于开放的经济学帝国,德沃金的法律帝国是否真的已经是封闭的“老大帝国”。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固然离不开对原有理论的持续深入研究,也同样离不开新研究领域的开辟。对经济学中尚未成为法学研究对象的领域进行法学重构具有相当的潜力,而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重构将加快这一进程的速度。
经济学中的供需基本原理
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家独有的思维模式,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基石。可以说,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对法学有多大意义,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对经济学就有多么重要。为了能够清楚地阐释供需原理中基本概念,有必要先简单梳理一下供需原理在经济学体系中的逻辑位置。
由于任何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穷性都是稀缺的,所以社会和个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所以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又因为所谓“选择”所要决定的是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统称为资源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又是研究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科学。正如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写道的:“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在资源配置的方式选择问题也即经济制度选择上,主要有政府主导进行资源配置的指令经济或称为计划经济、以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以及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适当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三种模式。其中混合经济模式由于兼具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势,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所采用。②
现代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是依靠“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节。而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市场的运行离不开价格机制,但价格的决定因素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即“单一要素说”到《人口论》的作者马尔萨斯所秉持的“资本与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即“两要素说”,而后又经历了无数经济学家的执着探索,在“边际革命”后由梅纳德・凯恩斯的老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将价格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供给与边际效用即需求。
总而言之,在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中,都不得不在各种竞争性的用途之间分配稀缺资源。市场经济利用供给和需求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了许多不同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价格又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③
法学视角下的需求与供给
需求。法学视角下的需求是行使请求权的意思表示,请求权指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在权利体系中居于枢纽之地位,④包括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在经济学理论中,所谓需求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种价格时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⑤在这一概念中,“商品”应做广义理解,既包括狭义商品即有体物,又包括服务。虽然每个人需求的种类与数目各不相同,但是从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需求应当具有四个特征即:需求的主体必然是特定的,需求必有确定而具体的内容,需求必向特定主体提出,需求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这与合同法中的要约极为类似。作为合同订立之必需部分的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要约必需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必须向相对人发出,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⑥在合同法中,虽然在合同订立的过程可能出现要约的撤回与撤销、反要约或者新要约等反复缔约过程,但在合同成立之时的要约内容必然是确定的,而要约之内容即为要约方行使请求权的依据。
总之,因为需求的内容等于合同订立时要约人的要约内容,又因为合同订立时要约人的要约内容也即债务标的乃合同履行时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内容,所以需求等于行使请求权。换而言之,需求即一方当事人请求合同相对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的意思表示。
供给。法学视角下的供给是履行特定义务。与需求对应,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种价格时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某种商品量。与需求不同,在经济学上需求只是主观愿望,而供给则是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统一的结果,相较于供给愿望而言,供给能力更为重要,供给的范畴小于需求的范畴。而以法学为视角对供求原理的研究有必要将供给限定在供给能力与供给愿望同时具备的前提下。其意义在于需求仅仅是一种主观上的意思表示,而供给是意思表示与履行行为的主客观统一,这将体现在供给在法律概念上与需求的差异。
尽管需求与供给在客观性上有本质不同,但对其研究却不能分离。正如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一样,供给方也不能脱离需求方而存在。如前所述,需求即行使请求权,请求合同相对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需求方实为请求权人。供给可以被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供给方实为义务人。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经济中活跃着无数笔交易。以最基本的买卖行为为例,消费者去商场购买电脑则消费者是需求方,销售者是供给方。在经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后买卖合同得以订立时。买卖合同订立时消费者是请求权人,销售者是义务人,消费者得依据买卖合同请求销售者转移电脑所有权而销售者负有交付电脑之义务,买卖合同因消费者支付价款而销售者转移财产权而履行完毕,消费者对电脑的需求因销售者的供给而满足。在上述过程中,电脑的销售者作为供给方实际提供的是义务,即转移电脑的财产权。由上述实例可知,供给即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相对人的请求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的意思表示与行为。
法学视角下的价格变化
价格。法学视角下的价格是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现代经济学认为价格即物品的货币价值,价格代表了消费者与厂商愿意交换各自商品的条件,⑦换而言之,价格是一种比率,是买卖双方就商品的买卖而确定的交换比率。在前文提及买卖电脑的案例中,假设电脑的标价是5000元。由于电脑买卖合同属于双务合同,消费者与销售者互为权利人和义务人,消费者负有支付对价的义务,销售者负有转移电脑财产权的义务。消费者为了满足购买电脑的需求,也即为了履行支付对价义务,也即为了得到购买电脑所需的5000元而可能通过付出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的方式,且无论具体方式如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他都必然付出了价值5000元的劳动。这价值5000元的劳动就是消费者作为买卖合同中义务人履行给付价款义务的难度。同理可知,销售者为了满足出卖电脑赚取利润的需求,也即为了履行转移电脑财产权的义务也同样付出了价值5000元的劳动。首先是销售者的进货成本如果是4000元,为了进货则预先付出了价值4000元的劳动,而后为了赚取1000元利润则又付出了进修销售学习班、购买相关书籍以及最重要的时间成本。所以,以价格为媒介,买卖双方为了履行各自特定义务或者说支配了对方一定数量的劳动而付出了相应的成本。付出的成本越高,说明义务越难履行。
均衡价格即合同成立的货币表现形式。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指的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⑧如前所述,电脑是货架上陈列之商品,在大陆法系中视为要约⑨,而买卖双方对商品的评价可能并不相同所以消费者可能讲价从而产生新要约。但无论合同订立过程如何曲折,假设消费者同意在5000元的价位购买这台电脑,则5000元即是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价格。同时,5000元即是买卖合同成立的货币表现形式。
供需原理。在以法学的视角重新界定需求、供给以及价格这三个经济学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审视供需原理。供需原理分为三个部分,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以及市场均衡。
需求定理。经济学中所谓的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将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上升。⑩而法学视角下的需求定理可以概括为:如果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上升,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意愿将下降;如果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下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意愿将上升。
由于买卖行为乃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商业活动,以前文买卖电脑为例仍不失代表性。在前文买卖电脑的案例中,如果电脑的价格从5000元提升至10000元,则可以视为销售商作为买卖合同中负有交付财产义务的义务人其履行义务的难度提升。也就是说销售者在卖出更高价的商品之前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正是包括但不限于这更多的劳动使得销售者履行给付义务时变得更加困难。而根据合同正义原则,在双务合同中一方给付与对方给付之间应具有等值性,且这种等值性是主观上的等值,即当事人主观上愿以此给付换取对待给付,即为公平合理,至于客观上是否等值,在所不问。所以当销售方履行义务的难度提升时,消费者作为双务合同的请求权人同时也是货币给付义务人也要付出更高难度的给付,也就是在购买行为发生前付出更多的劳动换取货币价值。又因为消费者作为的请求权与给付义务是等值的,给付义务的难度提升意味着请求权更难行使,从而导致行使请求权的意愿下降。
供给定理。经济学中所谓的供给定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应量下降;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也减少。则法学视角下的供给定理可以概括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义务的履行难度上升,该义务的履行可能性降低;一种义务的履行难度下降,该义务的履行可能性上升。这样的结论在现实生活的场域里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市场均衡。经济学中所谓的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的力量会相互作用,产生均衡的价格和均衡的数量,即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水平上,在这一均衡点上,价格既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的趋势,这一点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也即市场出清价格。这意味着所有供给和需求的订单都已完成,账面上已经出清,需求者和供给者都得到了满足。法学视角下市场均衡指的是权利群的完全行使与义务群的充分履行。由于市场均衡是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状态,而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的总和,在探讨市场均衡之前有必要引入两个概念,权利群和义务群。所谓权利群,指的是不同民事主体在标的相同或相关的合同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所享有的请求权之总和。所谓义务群,指的是不同民事主体在标的相同或相关的合同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得履行的义务之总和。权利群和义务群的范围随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在其构成中的主体皆具有不特定性,合同标的皆相同或相关的。
在引入权利群和义务群概念之后,法学视角下的市场均衡很容易理解。如前所述,由于需求即行使请求权的意思表示,且市场需求乃个人需求之和,所以法学视角下的需求量或称需求总量等于权利群。同理,供给量为或称供给总量等于义务群。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水平上,也就是说市场均衡发生在权利群与义务群相等的义务履行难度上。在一次具体的交易中,均衡表现为合同当事人双方对于合同所确定的彼此权利义务规定的接受从而订立合同。在不特定主体对相同或相关合同标的的多次交易中,均衡表现为在义务人相同履行难度的情况下无数合同得以订立。而均衡的实现,即前述合同内容的完全实现,也即权利群的完全行使与义务群的充分履行。
综上,法学视角下的需求是行使请求权,供给是履行特定义务,价格是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市场均衡则是权利群的完全行使与义务群的充分履行。对经济学概念的法学重构无疑将为法律调整范围和法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奠定基础,使得更多的法律部门之理论体系得以完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得以发展。
(作者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注释】
①②⑦⑧[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第7页,第23页,第47页,第46~47页。
③⑩[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3页,第73页,第79页。
④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73页。
⑤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⑥崔建远:《合同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⑨陈自强:《民法讲义・I・契约之成立与生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