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作风建设研究

作风建设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作风建设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作风建设研究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16-02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论题,同时它也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培养高校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迫在眉睫。

1.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大学更直接地为社会服务,既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冲突的同时,也势必对学风构成了影响,甚至是某些腐败现象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物质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学校文化氛围,导致浮躁、功利、散漫等学风的病理现象。

1.2 高校扩招对于学风建设带来的问题。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进入高校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群体的良莠不齐。一批从小就没有养成很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高校,这一批相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结果对高校的学风和班风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1.3 独生子女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形态强烈。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想学即学,不想学就不学,缺少约束性和自觉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进入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或者说是人生转折的一个关键点。

1.4 教育者不良教风。部分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在知识更新和容量上、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上以及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应该是师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义。那种没有使学生产生过任何生命冲动的教学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

1.5 用人单位录用标准多元化。当今社会就业大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不再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而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能力、特长和综合素质,因此学生不再把获得考试高分作为唯一的目的。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新形势下"锻炼能力"最重要,于是整天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学舞蹈、忙比赛、做生意,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力,这就忽视了校园课程的学习。

2.搞好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2.1 改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要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环境,全力调动全校教职员工育人的积极性,教职工的责任感、能力和对学生的态度,校园的治安、环境卫生、学习条件、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所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德育环境的基本性质。要树立"大学风"观念,把学风建设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多做宣传,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努力形成"孵化"优良学风的软、硬环境。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要使高校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教师是关键。教风对学风具有引导示范、带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其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兼负在治学、做人方面的"传道"职责。二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和督促管理作用,尽量减少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性事务的处理,以便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3 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充分发挥现有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端正考风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考风是学风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必须对作弊这一现象迅速予以制止,否则就是对多数学生的不公正,会挫伤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严重扭曲,后果不堪设想。

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和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培养刻苦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各类社团文化和科技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知识竞赛、学生科技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习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方法。

2.5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自新生入学开始,就把学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步骤的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此外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座谈会、讲座等,特邀请学术专家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深入开展热爱专业、自立自强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根本上杜绝思想束缚情况,促使每一位同学树立宏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

优良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高校学风建设是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锲而不舍, 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机制和新形式,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建设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经济活动日益丰富,带来了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各种违规和欺诈事件也层出不穷,操作风险管理控制日益受到关注。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全行初步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构建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建立了对基层机构监控检查制度。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提高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建设银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操作风险概述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操作风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操作风险贯穿了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操作风险属于内生性风险、操作风险大多是可控制的、操作风险管理难度大。巴塞尔委员会依据操作风险的成因将其划分以下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或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或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二、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建设缺陷

从组织体系上看,“三道防线”缺乏有机整合,监督检查交叉重复,内部协调成本高,管理合力难以形成;业务部门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操作风险管理团队,主要通过配备业务检查人员开展合规检查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从制度体系上看,制度设计按部门职责来设计,部门职责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边界划分模糊的问题,造成制度冲突与制度空白并存;操作和管理流程尚未完全标准化,部分制度的可执行性较差。

(二)管理机制建设缺陷

首先,尚未形成主动识别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操作风险的识别仍处于被动状态,主要依靠各内外部的各项业务检查及审计监督识别风险。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没有跟踪监测,导致屡查屡犯的现象。其次,尚未建立操作风险信息传递和响应机制。操作风险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和整合,难以为决策层提供有效支持。第三,操作风险缺乏差别化管理手段单一。很多业务环节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未能充分运用技术手段。

(三)管理手段运用不足

首先,过分依赖内部审计,忽略外部审计力量。在操作风险的管理上,几乎是全部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发现问题,而这些部门又往往人力薄弱。其次,制度建设跟不上,制度执行不力。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度执行不力,未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力。第三,电子化手段缺乏。目前建设银行的电子化办公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在信贷审批过程中由于人情关系等经常出现授信额度过大等问题。

(四)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第一,内部监督监控缺乏系统性,形成检查真空。虽然银监会和总行都加大了对辖属网点的监督管理,各种类型的检查项目比较多,但普遍存在照顾情面、检查深度和有效性不强、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等情况。第二,各类检查的严肃性不够,处罚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有的检查对违法违纪者碍于情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检查只注重表面整改,处罚力度不足,检查的严肃性遭到破坏。

三、优化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整合的管理框架

首先,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各层级职责,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整合监督管理资源。第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传导机制。强调总行各部门间的认识统一,通过各业务条线将总体政策和部门政策直接传递到一级分行的部门中,一级分行各部门将细化的政策传递到基层各级分支机构和部门,保证自上而下政策传导的及时、准确和有效。

(二)建立完整的管理流程

第一,强化操作风险暴露情况识别机制。应当保证及时性和充分性,针对主要的产品、业务、流程、系统判断其中的操作风险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可能的损失结果,要同时考虑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第二,完善操作风险风险报告机制,包括定期报告和非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银行操作风险源、整体操作风险状况、发展趋势及措施建议。非定期报告可以融入风险识别、评估、监测过程中。

(三)完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各类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加大对重点业务、重点人员特别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重点监督和跟踪监督。其次,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参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可通过经济资本分配和操作风险管理成本配置等手段,并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操作风险管理的考核指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快信息技术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运用

第一,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开发。加强业务系统自动化程度,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人员忽导致的业务失误,比如推广网络银行使更多的业务系统自动完成。第二,完善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采用专家预测法、情景模拟法、流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评估方法对业务活动和作业流程中的风险点和控制活动进行识别和评估,以此支持流程的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内控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元庆,杨旭.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看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南方金融,2005(10):15-17.

第3篇

高校学风建设大学生主体性高校学风,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人文观念、文化氛围、治学态度和学习氛围。学风建设可以视为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长期、系统、综合的服务性活动。当前,高校学风建设成效不佳,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风建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明确,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明确学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风建设的应然与必然。

一、明确学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学风建设的应然

1.哲学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基本规定

哲学将人定义为有意识、能动地探索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郭湛在《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艺术中指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哲学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基本规定有两个方面,第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有目的有意识,而非无意识盲目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第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了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以往以一方作为主体、另一方作为客体的传统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主体间性体现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双主体作用,强调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活动中,能够适时而变,更加凸显了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能力和创造性。

高校学风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出合格的人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都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总体而言,学风建设是围绕学生来开展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建设活动,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不仅仅是学风建设的对象,也是学风建设的力量源泉,没有学生的参与,学风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在学风建设中,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的个体,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力量。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学风环境和氛围,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基本点和落脚点。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培育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发挥自身潜能,从而实现自己学习目标的过程。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增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更需要重视学习者个体,即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情感健康。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为目标,通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我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独立而又整体的个体。

3.自我教育理论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高校的学风建设,应融入自我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引导学生将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个体主动的接纳和吸收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主动的获取社会所需要和个人成长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自觉的在实践中锻炼和增长才干。

二、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为了深入了解天津科技大学学生的学风状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的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电信学院面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学风状况调研工作。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缺乏对学习的价值追问和主观意义构建;学生对待学业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缺乏学习的内驱与引擎;学生对待学业有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性和惰性,课上课下的学习状态存在较大反差,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多数学生较少与教师讨论学术或学业方面的问题,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功用不明显。综合而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业探究精神和学业认同度,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自身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第一,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主动性不够的问题,即学生们缺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们经历了高中三年的艰辛求学历程,到了大学,仍然保持着原来高中时期被动学习的惯性,仍处于“要我学习”的心理状态,加之缺乏深入的职业思考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第二,学生的主体能力不强。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方式是牵引式,学生往往是跟随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老师讲到哪,学生学到哪,考试通常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不需要学生过多的创造与想象。受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没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具备学习的主体能力。

第三,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发挥。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习明纳尔等研讨式教学并不普及,多数专业课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处于“被学习”“被上课”的状态。同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习惯于包办教育,工作相对缺少温度,教育经常是生硬的“我要你怎样”,而不是真正的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从而使学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得不到真正地发挥。

正因为学生主体意识不强、主体能力不够、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增强学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便是学风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增强学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主体地位的策略:学风建设的必然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风建设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也反映在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在需求上。学生学习动力的大小、学习兴趣的强烈程度、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目标是否明确,都是学生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就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清自我,让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学习的意义,把学习视为自己

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学生主体角色的体验。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加强学生对于专业价值的认识和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因此,可以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以专业指导和专业实践为基本点,来帮助学生树立主体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生涯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各年级辅导员通过联合专业教师对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完成角色转变。专业指导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通过专业介绍、学科介绍和学术前沿讲座,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专业前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专业实践则可以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展朋辈辅导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

在学风建设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中来。但是,主体意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学生的个体行为习惯,主体意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学生的主体能力。因此,在学风建设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创造条件和平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自我教育的实践中,使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

朋辈辅导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可以搭建朋辈辅导体系,利用朋辈之间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主体能力。朋辈辅导体系的的构建,主要是开展“四个一”工程,即树立一个榜样先进群体,即在学生中选拔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的学生群体为广大学生树立先进和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构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即创立一个专业实践社团,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兴趣唤学风;实施一项结项成长计划,即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活动,以优带困创学风;开展一项特色学风评比活动,创先争优促学风。

开展朋辈学业辅导,是引导大学生开展“三自教育”的创新和有益尝试,有助于实现学生群体助人自助、双向受益的双赢局面。朋辈辅导员制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教学相长,进一步推动学生养成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学习意识。

3.创建优秀的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风建设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学生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功能。学生组织也为学生们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广阔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基层班团组织的组织和管理功能,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创建优良学风班集体;利用好学生会、团总支等学院层面的学生组织,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整体部署和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创建学风自治委员会,进行学风状况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心声和需求,也为老师提供学风建设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学生组织很大程度上,为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一个主体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和地位,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高校的优良学风的创建。

总而言之,高校的学风建设是一切为了学生,也必须一切从学生出发。高校教育者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各项学风建设活动,让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深入学生内心,让生硬冰冷的工作内容变得有温度、有实效。

参考文献:

[1]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陈玉栋.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J].高教探索,2014,(4).

第4篇

二是建立健全学习和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和完善定期学习制度,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支部“”制度和机关干部“学习日”制度;开展作风建设专题教育宣传活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专题学习,研究作风建设问题。各地各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作风建设专题教育活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要作一次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党课报告;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培训制度。新任领导干部的任职培训、在职期间的岗位培训和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都要突出作风建设的内容,提升作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预警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廉情预警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作风建设有关信息的综合分析,发挥廉情预警机制在分析评价作风状况中的作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作风建设评价办法,逐步建立起作风建设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舆情监测制度。认真受理对干部作风问题的来信来访,充分发挥部门和投诉中心在信息收集中的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健全为民办实事制度,每年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具体项目,并保证落实到位。要继续加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快捷有效的服务平台。要深化“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采取领导领衔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破解难题、挂牌督办破解难题、现场办公破解难题、一线工作破解难题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集中时间和精力,全力解决事关创业创新的难题,事关民生和发展的难题;完善群众诉求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探索各类投诉中心、投诉电话、门户网站和电子信箱合并一门受理工作办法,确保“有诉必理,受理必果”。要进一步完善决策的民主程序,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公众参与面;坚持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矛盾集中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阳光教育机制、卫生服务和社会救助机制,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要完善机关单位与基层单位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领导干部结对困难家庭等制度,切实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扶工作要注重实效,每年至少办成一件帮扶实事。

第5篇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现提出20*年市体育局作风建设工作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20*年市体育局作风建设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以开展“优质服务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服务基层、服务民生为重点,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强化实效,全面实现效能提速、服务优质,为建设“体育强市”,建设南京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围绕为民办实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民生是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体育要以落实民生指标、提升幸福指数为出发点,把富民优先、普惠百姓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立足点,使全体市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第一,要大力弘扬务实为民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始终保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倾听民声、关注民生和解决民忧上来。要坚决反对各种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挂在心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第二,要加快落实体育惠民的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围绕落实“五有”要求,制定针对性、时效性、普惠性更强的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关责任部门要明确责任,严格按标准和时间节点完成办实事任务。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与群众利益有关的各项体育工作,特别要做好全民健身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三,要努力减轻基层负担。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解决困难,变领导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努力当好基层工作的指导者和服务者。针对基层反映的会议多、台帐多、指标多、检查评比考核多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种考核评估方案,制定更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激发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基层的工作量,让基层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之中。

二、围绕提升效能,突出重点环节,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是行政权力的执行者。机关行政效能如何,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一,要强化行政执行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权威,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决定的事项,下级要坚决执行,绝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有利的加以执行,不利的加以抵触,也不能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主动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也要在坚决执行的基础上向上级反映情况,而不能借机不予执行,更不允许自行其事,不负责任的乱执行。

第二,要切实整改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去年机关作风和处室作风评议过程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机关、直属单位、区县体育局3个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和思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促进机关作风有明显改进。有关处室和单位要逐项逐条列出整改计划,特别要把几年来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和重复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下决心加以解决。局“一抓三负责”领导小组将根据情况,对机关处室和有关单位作风建设整改情况进行督察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继续深化机关处室作风建设。机关处室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在去年处室作风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深化重点处室和重点环节的作风建设,继续推行机关处室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强化工作落实的力度,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切实解决中间梗阻、政令不畅等问题,提高机关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整体水平。

第四,切实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今年是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的“巩固提高年”,要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为契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行政执行力,重点围绕提高应用能力,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机关处室间要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机关服务资源,减少内耗,努力提高机关整体行政效能。探讨和建立符合体育系统的能级管理、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全系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度。

三、围绕完善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进一步打牢机关作风建设基础

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并在完善长效机制和构建制度体系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打牢机关作风建设的扎实基础。

第一,要坚持落实机关作风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体系。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重点在责任落实。市体育系统作风建设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的领导下进行,分管局长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部门的作风建设,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机关处室负责人“一岗双责”,建立完善一级抓一级、人人有目标、层层有责任的责任体系。各区县体育局也要高度重视本部门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切实改变机关作风,重点要抓好市运会赛风赛纪。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

第6篇

虎虎生气春来早。新年伊始,市公安局制定了《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准则》,并举办了全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春训班。一系列动作,吹响了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的动员号。“号声”响起,各级领导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严格履行“六条准则”,切实提升能力作风,以过硬的本领、过硬的素质,为“创新、精致、幸福”建设保驾护航。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做好公安工作,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班子坚强有力,干部奋发有为,才能带出铁打的队伍,干出人民满意的事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公安局坚持执法为民、从严治警,能力作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尤其是去年,不仅蝉联了市级机关目标管理作风建设先进单位,还首次进入六强。但是,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挑战,干部队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比如:有的干部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有的干部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方面能力缺失,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市公安工作科学发展,就必须再接再励,把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团队。

为了加强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市公安局党委专门研究制定了《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准则》:忧患意识强、情况掌握准;研究常态化、务实求创新;管理重规范、绩效上水平;勤廉作表率、团结风气正;抓紧每一天、跨实每一步;奋发争一流、拼搏见精神。这六条准则,既找准了当前公安机关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软肋,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是当前和今后一网个时期,全市公安系统党建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广大公安干警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并以此为标准,查找不足、补长短腿。通过学习实践,提高总揽全局、科学发展、开拓创新、规范管理的能力,力争成为公安战线合格的带头人,成为“平安”优秀的守护者。:

千琢璞为玉,百炼铁成钢。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只有学习才能发展。时下,一股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的热潮已经掀起,全局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之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能力作风,以新的作风铸就新的辉煌,以新的作风为建设“创新、精致、幸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7篇

(一)作风建设的内容

作风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五个方面。思想作风、学风是基础,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是关键,生活作风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都有密切联系。

(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干部作风决定履职状态,关系事业成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建成全面小康,完成复兴伟业,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真抓实干。

(三)把握作风建设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抓住重点,解决好突出问题;不断探索,注意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实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结合起来,夯实作风建设的基础,推进作风建设。

二、基层公路管理部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作风方面

由于视野不够宽泛,政策运用不够灵活,面对需求多样化、管理松散化等新情况、新问题,过多依赖参照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缺少系统的分析研究,缺乏破题的勇气和决心,缺少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学风方面

学习态度有待加强,要注重向学习型单位靠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利用学习理论指导工作的能力不够,局限于书面知识。

(三)领导作风方面

走群众路线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倾听群众呼声,克服不良习气,要力争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谋。

(四)工作作风方面

科学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尚未完全建立起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工作体系,纵向缺少具体指导和量化考核,横向缺少经常流。抓机关自身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力度不够。

三、如何推进基层公路管理部门作风建设的科学化、常态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作风建设成效

1.抓好组织领导。

基层公路管理部门应对如何开展好作风建设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成立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办公室,确保作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定活动方案。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作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作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步骤,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应做出详细部署。

3.进行宣传动员。

在单位召开作风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使全单位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为作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1.制定学习计划。

分别对学习时间、重点学习篇目、研讨题目、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做了详细的配档说明,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确保党员干部参学率达到100%。通过学习使单位职工全面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2.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建立公路文化长廊,让职工在和谐优美的办公环境中接受公路文化的熏陶;广泛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篮球小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和主题活动,增强职工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认真开展向先进同志学习活动,营造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意见征集及日常作风检查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风气

1.广泛征求意见及建议。通过下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集有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建立改进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2.严格考勤和请销假制度,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单位职工进行检查,并定期对情况进行通报。

3.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1.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通过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力争使信息管理系统化、业务办理数据化、事务审批无纸化、消息传递实时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2.稳步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工作增速提效。

以科学发展创新为主线,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科技创新型公路,推进公路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打造安全、绿色、便捷、高效、和谐的现代化公路管理模式。

3.抓好文明服务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

第8篇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委、市委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局“作风建设年”活动。刚才艳岐同志传达了云川书记、陈贵书记的讲话精神,文进同志通报了几起典型案件的处理情况。从领导讲话和对典型人事的处理不难看出省市委抓作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一定把认识统一到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下面,按照局党组的安排,我着重讲两点意见:

一、克服“三种倾向”,切实提高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作风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办事效率、思想品质、精神风貌、行为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作风是形象,作风是凝聚力,作风是战斗力。抓发展,干事业必须抓队伍,抓队伍就必须抓作风。所以,在全省推进“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关键之年,在全市负重奋进的“爬坡”时期,省委、市委把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近一段时间,我们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收听收看省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的基础上,各支部、各科室单位分别组织了学习讨论,同志们也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了解了许多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动态,大家对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但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要提高认识,还得再创新思维,还需要再统一思想,当务之急需克服三种倾向:一是不要以为活动仅是“形式”。有的同志受传统思维影响,对今年省市委开展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今年搞的“作风建设年”是一般性的活动,与以往开展的活动没什么不一样。应该十分明确,省委、市委之所以在全省、全市安排这样一次活动,绝不仅仅是一般性地号召而已。省委*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针砭时弊,意味深长,振聋发聩,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创建风清气正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市委陈贵书记在全市动员大会上强调地创建活动载体,以超常作风推动超常发展,更是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在改进干部作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愿望和严肃态度。因此,必须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二是不要以为惯性即合“常规”。有的同志认为,这些年我们这样不都过来了,我明确告诉大家,你那个作风,往年行,今年不行,过去行,现在不行,因为省市委是真较真了。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媒体曝光了石家庄建设局几名干部工作时间聚在一起打牌赌钱的问题,随后对这几名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省委、市委召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后,省纪委组织新闻媒体在全省开展了明查暗访活动,对发现的我市某单位工作时间无人办公,仅有一人也在睡觉的问题给予了曝光批评,随后,市委市政府对当事单位和当事人在全市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成当事单位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对机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在本系统、本单位立即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市纪委也组织我市的新闻媒体,多次开展了明查暗访活动,对发现的市直及部分县市区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在衡水日报进行了曝光,2月20日下午,市纪委、监察局召开新闻会,对市直及县市区33名违反机关工作纪律的典型案件进行了报道。2月23日,衡水晚报刊登了对这些人员的处理意见。省市纪委、监察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明查暗访活动不会因此而结束,还将随时进行抽查暗访活动。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在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上绝不是摆样子、走过场,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这一活动的严肃性。三是不要以为小事成不了大事。还有的同志说,通报这些事不都是“小事”吗?值得小题大做吗?有这样认识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常说,作风是形象,作风是战斗力。形象问题怎么能是“小事”呢?从小处讲,一个人不注意自己的作风,不注意形象,是很难受到众人尊敬的。从大处讲,我们每一个同志的言行,每一个同志的作风,不仅代表自己的形象,更代表着劳动保障部门的形象,甚至代表着市委、市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的工作涉及制定和执行政策、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工作,容不得有半点虚夸,如果没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思想和作风,只是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就谈不上政策落实,谈不上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更谈不上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上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三种认识”,积极投身到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来。

二、找准问题,实化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既要搞好活动安排并认真抓好落实,又要找准抓住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在去年我刚来时,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了我们作风建设上存在的“三个有余,三个不足”,我再重申一下:一是守摊“有余”,“闯劲”不足。二是拖拉“有余”,效率不足。三是散漫“有余”,集中不足。经过半年努力,这些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但还不彻底。特别是对照省市要求,我感到又有了新的“不足”。比如“浮躁”的问题、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态度生硬的问题、不愿吃苦、不甘受累、拣轻怕重的问题。过去常说的“冷、横、硬”现象,虽说有了很大改观,但在个别科室、个别人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上述问题,局党组经过研究,制定了我局转变干部作风的“15616”工程。

“15”就是在干部作风转变上落实“十五字”方针。具体讲:一是“坐得住”。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确保政策运用到位。二是“下得去”。就是底数要清。真正深入车间、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敏锐地发现和把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真正摸清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三是“办得快”。对正常办理事项,及时或提前办结;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并有效稳妥地加以解决。四是“理得顺”。坚持领导包案、接待日制度,对督办案件,实行专项专人负责;对暂不能答复的,在一个工作日内告知当事人,千方百计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维护社会稳定。五是“惩得严”。对完不成工作目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落实处罚措施;对因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追究有关人的责任。

“6”就是六个“严禁”:①严禁晚来早走不遵守工作时间或工作时间缺岗;②严禁工作时间串岗聊天;③严禁工作时间玩游戏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其它活动;④严禁推诿扯皮耽误工作;⑤严禁态度生硬;⑥严禁工作日中午非公务接待饮酒。

“16”就是围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服务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维护群众利益等四个方面,做好“十六件”惠民实事。

(1)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2月25日以前完成企业退休人员提高10%生活待遇的所有工作,4月底以前完成市直机关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标准调整任务并全额补发到位。

(2)做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对于符合纳入农村养老保险条件的失地农民及时予以纳入,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的及时发放到位。

(3)全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待省批准实施方案后,于6月底前整体启动。

(4)解决好特殊人群的参加医疗保险问题。依据上级即将出台的政策,解决好1.65万人依法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修订完善《衡水市市直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解决2.1万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解决2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问题。

(5)从市直医保基金中支付600万元,对市本级6万名参保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6)建立对市直个人负担过重的参保人员进行补助的制度,此项制度待市政府审批后实施。

(7)新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3000个,安置就业困难对象。

(8)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对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人员资格审查时间由7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

(9)做好农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政策的落实,特别注意将培训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培训合格即可发证。

(10)对列入改制的企业,将原来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的审核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同时,主动深入企业,变坐等企业上门为送服务进厂。

(11)对破产企业养老保险费欠费核销及时审核报批。

(12)对企业养老保险费的补缴,努力做到当日申报、当时核缴。

(13)为确保企业发展,稳定企业职工就业岗位,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困难企业职工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14)加大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作力度,把农民工工资拖欠作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点工作,把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作为劳动保障执法范围重中之重。在重点清欠工资的基础上,确保不再发生新的工资拖欠问题。

(15)坚持每月对劳动保障系统苗头进行一次认真排查,对排查出来的苗头问题,指定具体人负责落实,一般案件在3个工作日之内化解矛盾。对不能化解的特殊问题及时报告,减少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16)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效率,将考试成绩合格的职业资格证发放时间由20天改为10个工作日。

为确保上述任务的完成,近期要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为开展好全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经局党组研究,成立“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有关局领导、纪检组长任副组长,成立办公室,办公室人员从有关单位抽调。各科室单位也要切实加强领导,把“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局领导、科级干部要率先垂范,切实抓好自身的作风建设。

二是要找出问题。每个科室单位、每个人都要进行一次认真“回头看”,找出本单位、本系统、本人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落实“1516”工程进行检查指导,推动活动顺利开展,确保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