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产品经济社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经济社会转型;互动分析
一、经济社会转型的涵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的转型不仅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体制改革上,还表现在构建和谐社会、锻造与强化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世界公民意识等方面。当前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滞后,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还有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集中出现和解决,必然触及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至此,经济社会转型也需不断向前推进。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展望
对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学术界至今各执一词。如果参照 Hartmann(1998)对此的解释,人民币国际化就意味着人民币被除中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的个人或机构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在亚洲货币中,人民币所具有的优越条件还是足以使人对其国际化的前景充满信心。其中,我国政治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除此之外,我国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经济规模已成为全球第二,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和完善。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化将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发达的资本市场。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各种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商品充斥市场,非居民将拥有更多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利率也将市场化。而资本市场在不断交易中和政府的放开中继续发展。拥有了发达的资本市场,刺激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国内各种资金通过虚拟市场纷纷投向效应高的实体企业,促进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同时,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路径扩大,不再存在筹资难的问题,有助于整个民族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效改进国内的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转型。
(二)人民币国际化倒逼经济结构转型
因为经济不转型、出口的问题不解决,仍然是处于低产业化。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和讯财经原创)汇率将面临更大的弹性。当前中国人民币汇率低估,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汇率随市场而变化。一些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无利润可图的情况下,被迫选择加大产品开发力量,投入相应的科研,注重知识产权的构建。此外,中国需要通过汇率的改变,向世界发出信号,中国的出口产品不再依靠劳动力的低价和资源的粗放型开发,而是产品里所包含的技术成分。如此的话,经济发展方式有可能从粗放型转为简约型。
(三)人民币国际化后有利于国内的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
当前,我国的一些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但从某一程度来说,这种企业的核心技术在世界占据了遥遥领先的地位。如果这样停滞不前的话,是一种资源和效率的浪费。而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企业对外投资,收购和兼并国外的一些公司企业,在世界各地开发新市场,提高资金和技术的使用效率,形成开放性经济体。
四、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
(一)经济社会转型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发达的金融市场
货币的国际化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该货币发行国是否存在资本控制,是否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中不仅有经济结构的发展,随之产生的还有金融体制的转型。随着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中国将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历史经验表明,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载体货币的关键因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并没有终结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原因之一是,相比欧洲和日本,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广泛的金融市场。
(二)经济社会转型能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经济社会转型的目标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增长,构建多样性、合理性的经济结构、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微观层面上来说,经济社会转型希望国内经济有一个良好的产业基础,拥有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和研发能力的独立自主、产权明晰、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而拥有了这些,资本市场的开放,才不会对国内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风险。也只有拥有这些,才不会有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流出,保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平稳运行。
(三)经济社会转型通过适当的渠道对外提供人民币
经济社会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只有经济不断持向前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才能使人民币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更多人选择人民币为贸易计价货币。较大的经济体往往为其货币提供了较大的经济基础,因此很容易使其货币的使用产生规模利益;较大的经济体也容易避免外界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且更有可能为贸易投资者提供安全的庇护所。从历史上看,也往往经济规模庞大的国家,其货币才更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一国经济规模过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使得各国贸易商没有广阔、便捷的途径获取其货币。另外,其货币规模也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世界贸易的货币用量。所以经济社会的转型有助于人民币扩大流通范围,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经济社会转型必然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制造业并重的结构调整,以出口低端产品的结构向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就此摆脱投资和贸易驱动。在确立了以消费驱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条件下,平衡国际收支就不会流于空谈。而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的条件下,以进口作为对外提供资金的主渠道更有价值。因为鼓励进口原材料和低端产品,削减贸易顺差,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和市场优势,更好地保护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2010年是质监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结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找准“十一五”规划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推进质监事业大发展、快发展至关重要。
在编制和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当中,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母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强化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寻求自我发展。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已经为部分发达省市质监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所验证。
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质监事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质监部门尤其是市县级质监部门,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不但不能为当地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有的甚至给政府和企业“添乱”,成为“不受欢迎部门”,难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因此,在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转变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作的立足点,做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将企业、产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该系统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能融入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的大背景当中,将该系统的能力建设,融入到地方质量能力提升的大背景当中,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否则,质监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质监事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质监部门的特点,是以技术作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手段,工作内容是以质量为中心,计量、标准为基础,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服务管理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需要质监。从古到今,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与标准,这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前提,从先人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网络信息手段,从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到现代“全球化”经济,计量与标准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计量与标准的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将无法立足。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质监。和谐社会建设,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安全又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而质监工作的重点,就是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民以食为天,生以安为先”,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三聚氰胺”事件、水污染事件、生产安全事件等一系列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不断向人们昭示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需要质监。产业的依托是企业,而企业又是质监工作的重要对象。无论任何企业,大到基础建设、生产运行,小到标准采用、质量检验、工艺控制,无不渗透着质监工作的内容,质监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近年来质监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成效来看,“生产许可证”管理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完善了生产工艺,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认证认可”工作帮助企业规范了管理行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质量分析”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了质量控制能力,使企业学会了运用质量分析的方法,及时解决生产当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和漏洞,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可以说,质监事业是产业发展的领航者、护航者、推进者,所以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既要强化“大质量”、“两个安全”,又要重视计量和标准的基础作用,细化规划内容,将各项工作做实,促进质监事业平稳均衡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点,促进机体活力提高
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加之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各地区质监系统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致使其在运行上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一是分配机制单一,激励机制缺失,造成分配不合理,大锅饭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引进机制落后,具有真正技术能力的人员不多,奇缺专业领军人才。三是人员任用机制不合理,非专业人员管理技术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当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改革创新,摆脱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鼓励事业单位公司化,实现系统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合,形成技术集团,为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二是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和鼓励机制,调整分配形式和方法,以能定岗,真正激发“能人”的积极性,促进用人机制的活化。三是建立人员竞聘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和导向,突出专业引领作用,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四是建立系统内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专业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系统内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人才培养常规化,形成该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才构架。
三、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
质监系统的优势在于依托技术手段支撑实现管理与服务职能,其能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技术能力方面。综合技术能力,包括检验检测能力、产品质量分析能力、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产品研发和工艺指导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上述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为支撑。
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将各级质监技术机构建设成为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可以信赖的技术平台,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民众生活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二是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幅度提高质监部门综合技术能力。要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全面争取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等大项目落户到市、县,采取自我建设与强强联合相结合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强化移动实验室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移动实验室是固定实验室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它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强、试验速度快、结果判定迅速等突出特点,可根据试验结果,快速给出应急解决方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按不同级别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质监系统国家、省、市(县)3级移动实验室体系,并加快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范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移动实验室应用的新领域,使移动实验室建设与应用步入正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探索质监系统技术机构4级框架结构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国家级质监技术机构到县区级质监技术机构,业务分工不尽合理和明确,检验检测业务大同小异,不但造成上级机构忙于一般的检验检测工作,疏于集中高级专业人员研究深层次问题,而且造成系统内上下级技术机构之间配合不当,下级机构业务空间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应当由国家局统一界定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业务范围,合理分配业务内容,充分体现出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特定地位和作用[6-7]。一是将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分为国家、省、市、县4级,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各司其职,避免和减少业务重叠和冲突。二是结合实际,分级设计业务内容,国家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全国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布局、制订技术规范、组织高精尖人才培养、组织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开发与研制、组织国家级中心建设、组织全国性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工作;省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地方性技术规范、组织一般性检验检测人员的培养、组织对市、县级技术机构建设的指导、开展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区域性工作;市、县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常规性的检验检测工作,配合上级机构开展人员受训、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对等一般性工作。三是加强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体现整体合力。
五、参考文献
[1]叶炎.高举三大服务大旗推动质监事业发展[J].徽州社会科学,2008(8):9-11.
[2]龚治国.浅析“三大服务”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J].中国发展技术监督,2009(2):62-63.
[3]刘华贵,冯魁.用心督查督办服务福州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4):40-41.
[4]陈玄韬,邱春玲.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2):33-35.
[5]尹集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城市技术监督,2001(4):12.
一、我国技术创新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技术创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理论上社会主义制度应该由更大的优势促进技术创新,但是建国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政府依赖生产大量产品改变国家落后状态,技术创新意识薄弱。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加大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1184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08%,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比2006年的3000亿元增长295%,使我国技术创新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研发资金投入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政府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重用。技术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我国技术创新研发人员总量从2002年的103万人发展到2011年的288万人,年均增长12%,2014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近38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储备大量各种科技人才,为技术创新奠定人才基础。我国技术创新取得可喜成绩。在科技人员努力下,我国重大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涌现了载人航天工程、大型燃气轮机、超级杂交水稻、超级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的差距。
(二)存在问题我国技术创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政府依靠铺摊子、招商引资、片面追求GDP增长模式发展经济;企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低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多数工业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市场换技术发展经济的设计没有成功,社会经济沿着“技术引进—产品—GDP增长”的模式发展,面临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始终没有摆脱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三)问题的主要原因1.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缺乏有效措施,技术创新的效果不理想。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结合不够紧密。3.技术创新以论文为导向,论文成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技术创新与产品和市场相脱节。
二、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思路及对策
(一)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思路自熊彼特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变化的密切联系,世界强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过程也表明,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技术创新的成败并非在于本身的研发能力,它与政府制度、组织方式、经济社会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市场需求的拉力和技术创新的推力,但是在“市场失灵”和技术创新推力疲软时,需要政府制度的干预确保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创新推力的有效性和获利性,所以在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创新推力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要依靠政府制度的拽力。拽力是一个向上的力,是政府通过制度创新确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产业重点、运行机制等,以提高技术创新推力的效率,使市场需求拉力、技术创新推力和政府制度拽力三力融合一体,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制度拽力对技术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明确技术创新重点领域、资源配置、组织模式和发展目标,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领、监管、服务和激励,为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制度环境和稳定运行机制,确保技术创新活动高效、有序的开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沿着“技术创新—产品—富强”的模式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对策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制度的拽力就是对技术创新的引领、监管、服务和激励。
1.引领:技术创新的根本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引领。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依靠政府制度的引领。20多年前政府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政策,国家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解决交通能源制约国民经济发展问题,使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促进商品流通和对外开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从富裕国家转变为富强国家,要富强,靠创新。现阶段,我国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同志指出:“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起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由富裕走向富强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只有政府加强技术创新的引领,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二是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引领。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有组织体系做保障,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推动国家技术进步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根据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建立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同创新机制,产学研相结合尽快打破技术瓶颈,提高工业产品核心部件国有化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使技术创新成果在市场上推广和应用,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2.监管:技术创新的关键一是技术创新研发资金监管。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2013年政府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资金1.2万亿,研发经费占GDP的2.08%,其中财政科研经费5000亿元,具世界前列。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技术创新产出只占投入的10%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政府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研发经费监管,解决研发资金不足、资金浪费、资金流失,资金使用不规范,资源设备闲置,权力寻租等综合性问题,把技术创新研发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关键及核心技术创新的资金要给予保障,突破技术瓶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市场监管。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以来,技术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税收和资金的扶持,但是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政府的引领,更需要政府的监管。我国有6000多个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区),享有国家各种优惠政策,高新园区有些企业是国外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扩大出口,与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区别。所以政府要区分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应该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政府应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贡献时间等给予不同的政策扶持和优惠奖励。三是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监管。技术创新成果考核不能单纯以作为验收标准,技术创新成果考核重点是产品。虽然论文能够学术研究、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但技术创新以研发制造为基础,以产品为导向,依靠知识创造开展技术创新,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商品,能够在市场上“赚到钱”,政府要以产品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成果的监管,重点抓技术创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增强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3.服务:技术创新的基础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制度环境和稳定运行机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通过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确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等政策,确保技术创新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想象力和科技才能。二是建立以知识产权为主体的法律和技术创新规则,严格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上明确技术创新人员的股份股权利益,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受到保护,防止和杜绝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各种侵权行为和“搭便车”现象,促进技术创新有序的、健康地发展。三是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公共、公益性研发平台、创新平台、测试平台、检测平台和维修平台,强化技术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公共平台利用率,解决技术创新资源分散、封闭和项目开发重复等问题。对财政资金资助的技术创新项目依法向社会公开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使用和成果情况,根据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的成果业绩、贡献时间提供不同的服务,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行“前补贴、前支持”的服务,对技术应用型或创新能力弱的企业实行“后补贴、后支持”的服务。
(一)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
生态位理论认为,个体为适应环境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和资源的交换情况;二是个体自身应对环境因子的决策能力。个体在构建生态位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并打上环境的“烙印”。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是特定区位环境中(通常指行政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对本地职业教育产生的“利基(niche)”现象,体现了职业教育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具体来说,职业教育通过自身要素来影响区域发展的技术、人力资源、社会文化、资金和政策流向,从而提高发展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生态位构建的目的。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是一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自我调节方式,不仅强调职业教育与区域环境的协同作用,还揭示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反馈作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能够从环境、资源、能力等三个维度分析和解释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并检验区域经济社会的“系统设计”能力,还可以用来检验职业教育体系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融合程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区域空间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区域社会整体能力提升承担的作用。按照双轨迹演化观点,任何主体在环境作用下的生态位构建过程中会导致进化惯量与动量的变化。同样,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发展的惯性,这种惯性通常为职业教育对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最适宜生态位的贴近程度。职业教育生态位适宜度越高,说明职业教育体系越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反之,则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之相对的进化动量反映了职教主体偏离社会需求的程度,教育进化动量越大,其偏离社会需求程度越大,其趋适性也就越大。双轨迹演化模型的观点不仅反映了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演化规律,还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在职业院校发展状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布局和是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等方面。
(二)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
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就是建立与当地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数量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布局和层级,并确定自身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我国区域经济通常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域板块机构。由于投资主体的关系,职业院校通常由地级市及以下行政机构主办,并承担着为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所以在空间选择上也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通常,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主要与区域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人口总量等有关,并影响到职业院校的内部办学活动。区域经济总量的高低直接与职业院校的投入有关,地方经济总量越大,地方财政也就越充沛,职业教育经费自然投入也相对较高,能够改善办学条件。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层级有关。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只有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似,才能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区域经济社会才能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办学资源。此外,产业结构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业链的层级与职业教育的层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区域经济社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时,职业教育也多半是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层级;当区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多数时,职业教育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职业教育结构往往能够通过区域经济社会的反馈效应获得产品市场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从而指导自身发展。人口总量则与职业院校的布局、密度、规模有关。一般来说,区域人口总量越多,学龄人口也就越多,在职教与普教比例相当的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学生数也就越多,从而对职业院校的规模、布局和密度产生影响。
二、职业教育空间选择过程中的生态位构建现象
职业教育空间选择的过程是职业教育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发展出合适的层次、类型和结构并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职业教育选择区域环境后,早期的区域经济社会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设备、资金、政策、产业、技术和人才等职业教育要素;当区域环境改善后,职业教育将由补偿发展变为自主发展,如主动吸引企业合作,吸引政府、企业的设备、资金、政策投入职教体系,职业教育以产业增值、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产出回馈区域经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反馈,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在区域经济社会中建立起稳定的职业教育生态位。从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与生态位构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以及政府治理结构都决定着职业教育空间选择和生态位构建,而职业教育也能够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适应性。职业教育对区域环境提供的设备、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政策甚至区域文化等具有适应性,并反映到办学体制、发展决策上。二是职业教育具有区域反馈性。以职业院校为例,当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能够持续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时,它们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能够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办学活动中。三是职业教育对生态位具有继承性。职业教育能够在当地现有的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能够对其生态位的上下游传递资源和信息,并施加自身影响,从而完成生态位的“稳定性”。因此,这是一种功能属性的继承,非知识与实物的继承。
三、生态位构建对职业教育产业空间选择的影响
(一)生态位构建增强了职业教育空间选择效应
职业教育受到区位空间的多重选择作用。区位空间通过产业、技术、人力资源、资金、设备和制度等环境因子,使职业教育在规模、组织形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特点。因此,以生态位构建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空间选择,可以认为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提供生源、经费投入、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为职业教育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承载空间,实现职业教育的正向选择;另一方面,匹配的职业教育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人才。正是这种区位空间下的双向选择作用,使职业教育具有独特性,基于区域经济社会特点,又使职业教育具备了多样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实现了最适宜区位空间的选择。职业教育不同区位空间的进化惯量与动量间的差异,正是其生态位构建上特殊规律的一种定量表征。职业教育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环境中尽管受到多重因子的作用,但其具有相同的生态位动力机制:进化动量和进化惯量的相互作用使区域空间内的职业教育个体达到动态平衡。这种动态性说明了职业教育主体对空间环境的选择在不同尺度上存在不同的“能级”,这种“能级”有可能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让职教个体最终产生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不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所以,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可以通过空间中的多因素“巧妙妥协”达到平衡状态和多样化的生态演化结果,从而维持强有力的发展张力。
(二)区域经济社会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
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态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这些地区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环境“土壤”,具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本优势、办学差异化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等。但这些地理空间内部的不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同样具有异质性,经济类型、政策机制和区域文化的这种差异性使得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的动力机制、发展路径也往往表现得不一样。设备、资金、技术、人才属于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而产业类型、地方政策和区域文化则属于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变量影响着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设备、资金、技术等内部变量的类型,如外向型经济区域的技术、人才等往往国际化,其传导到职业教育内部的变量也不同于内向型经济的区域。从生态位构建的要求来看,职业教育生态位的建立往往与外部发展环境的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外部变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属性,而属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生态位的构建。不难看出,职业教育发展类型并不以地理空间为划分依据,而是体现了强烈的地区经济文化属性。当产业经济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时,职业教育在进化动量与惯量的双重作用下,生态位也受到深刻影响。因此,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属性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中心作用,可以将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适应型职业教育。具有本地属性的区位空间,强调地方性和社会文化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中心作用。选择这类空间的职业教育具有较低的进化惯量和较高的进化动量。这些地区的资源环境要素产生的逆向选择,使职业教育从内涵到外延都需要进一步调整,直到适应区位资源的承载力为止。这种职业教育表现为外源性职业教育。第二类是发展型职业教育。具有产业属性的区位空间,强调全球化与产业技术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支配作用。选择这类空间的职业教育具有较高的进化惯量和较低的进化动量。这类职业教育需通过扩大自身规模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一种内源性职业教育。第三类是行政主导型职业教育。具有政策属性的区位空间,强调政策与政府调控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中的主导作用。这类职业教育进化动量和进化惯量介于前述两种类型之间。但这类职业教育同时受到外部资源环境和内部自身规模的双重压力,是一种多源性职业教育。
(三)生态位构建为职业教育提供不同演化模式
根据上述空间选择类型,按照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的结果,可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类型分为区域输出、区域融合和跨国输出三种形式,分别对应适应型职业教育、行政主导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适应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力资源在满足本地区需求外,部分输出到其他产业发展空间;行政主导型职业教育的产出能够被本区域吸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发展型职业教育发展为跨国输出型,这种输出不表现为人才的输出,而是将技术知识通过产品的方式来实现全球化的流通。从职业教育空间选择的类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空间的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机制虽然相同,但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态位动态演化路径:一种是以注重物质———“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主体,大多选择地方性的区位空间,强调物化的人在空间生态位构建中的作用;另一种是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主体,大多选择具有新的生产技术和外向型产业体系的区位空间,强调虚化的知识技能在空间生态位构建中的作用。生态位构建具有不同演化路径的原因,在于职业教育对不同尺度空间的环境因子选择差异。这说明职业教育的选择可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而改变,不同尺度上的生态演化路径可以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成本核算;知识经济;资本;费用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作为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提出严峻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成本核算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现行成本核算的环境,主要表现在:
第一,成本核算的内容进一步拓宽。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那么知识资源的消耗理将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没有计入产品成本,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生产价值很高的知识产品的基本生产要素。因此,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及其效益的分配,也应作为成本核算的内容。
第二,成本核算方法和模式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制造费用内容和金额占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仍然按照各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配,会使工艺程序复杂、产量不高的成本偏低,造成产品成本资料的严重失真。此外,成本核算计量模式应当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在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表中不能完全体现,必然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的会计计量模式。
第三,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工业经济社会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即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消耗一般占65%,直接人工消耗一般占20%,制造费用的消耗一般占15%。知识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三大要素将变为四大要素,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与此相对应,企业资产的主体已不再是有形资产,而主要是知识资产,即无形资产。因而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改进成本的计算。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确认股权资本成本,以“经济利润”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企业占用资金一般有两个来源,即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资本是企业一切资源的起点,使用资本必然要有成本,但工业经济时代只确认债务资本的成本,即债务利息,而不确认股权资本的成本,即股东所要求的投资回报(股利、股利增值)。我们不仅要对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要对股权资本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样可使企业的利息支出不再作为一项费用处理,而作为企业的成本,从而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虽然股权资本成本受企业经营状况、股利政策、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股权资本成本的确认,应该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发展趋势。
第二,改进对无形资产的核算。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这些无形资产己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而必须改进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一是正确计量各种无形资产,提供完整的核算资料。企业的无形资产一般有外购、自制和接受投资三种。二是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人产品成本。知识经济社会中,有形资产的地位急剧下降,产品成本中知识资源磨损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计算产品成本时,应计算四大生产要素的消耗特别是知识资源要素的消耗。三是适当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知识资源一方面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其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因而应适应其更新的速度调整其摊销的期间和方法,可以像当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那样采用快速摊销的办法,也可以适当缩短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这样,既能准确地核算无形资产,又能准确地进行知识产品成本的计算。
第三,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作业的划分。一方面要树立企业观,即把企业看作是最终满足顾客要求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看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另一方面把企业看作是直接作业与间接作业的集合体。二是准确记录各作业中心的资源消耗。可以设置各作业资源耗费明细账,各项生产资源耗费是按其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各作业中心,从而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三是按照各产品所耗作业的类别和数量将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四是进行作业分析,降低产品成本。对于不增值作业应尽可能清除,对于增值作业也应尽可能降低其资源的消耗,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产品成本。
第四,节约时间成本,树立时间价值观。在知识经济新时代,产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且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替代加速,高性能、高质量商品层出不穷。特别是信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市场与贸易的电子化,企业生产与决策管理的网络化,使知识瞬时传播变为现实,企业再也不能仅局限于价格、质量和服务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尽快使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使之迅速产业化,尽快了解市场需求之间的竞争,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快速作出反映。这一切都不能离开节约时间和降低时间成本。因此,企业要对时间成本进行计量、记录、控制和管理。充分认识节约时间成本在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重要性,树立时间价值观,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束语
当然,我们在努力做好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成本核算创新工作的同时,亦不可忽略继续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适合我国多数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目标成本、质量成本、倒推成本、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及战略成本等,结合我国国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综合运输;经济社会;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0.015
2010年中国综合运输系统初步形成,在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运输资源严重短缺和技术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已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输组织展开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在于运输方式协同、综合运输体系的布局规划和日常管理等,均未将重点放在系统评判综合运输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较少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与综合运输的相互关系,忽视了中国综合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本文从经济角度考量综合运输体系并探究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關系,为推动中国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
1综合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综合运输发展是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运力的不断突破,带动社会分工、企业规模、生产社会化程度随之进步,国内国际贸易及要素流动日益顺畅,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2)为生产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综合运输体系凭借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效率最大化。(3)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经济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运输通道轴线成为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基础。同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所产生的作用存在前向、后向的产业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间生产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从而形成特定区域的优势产业。(4)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对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系统的规划与整合,减少运输资源浪费,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污染;并通过运输技术改革与创新、可再生能源及材料的使用,减少交通运输对资源的消耗,推动运输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从运输目的、运输方式、运输结构及运输理念四个方面影响着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1)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物流需求的产生。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的运输目的,进而影响运输方式、运输服务、运输速度等多方面属性。(2)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方式、能源利用等与运输方式的演变过程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产业技术水平,进而影响运输技术水平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3)效益最大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人们往往会选择效益最佳的运输通道与运输方式的集合,无形中促进了运输结构的优化。(4)传统运输理念是完成安全、快速的运输过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可持续发展观提出后,“可持续运输”应运而生。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
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综合运输网络密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程、经济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扩大了运输需求,推动了运输技术进步,促使运输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带来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促使综合运输体系朝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之后,基于需求方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综合运输体系的结构日益优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及合理配置,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为了走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经济社会领域掀起新的技术革命,也必然在交通运输领域诱发技术变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量化性指标,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作为代表中国综合运输发展成果的量化性指标,对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间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全回归法将所有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计算,一般具有较高的回归系数;在回归检验时,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
模型综述表,见表1,显示相关系数R的值等于0.996,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方等于0.992,表示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4个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99.2%的变异性。
系数分析表,见表3,用全回归法得出的多元回归方程为:国内生产总值=-0.080客运量+0.090货运量+13.310旅客周转量+1.028货物周转量-134893.268。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996,且除客运量外,其余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对比相关性等级划分参照表,大于0.8,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支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
5对策建议
从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5.1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综合运输服务
中国综合运输网络规模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等方面仍存在发展短板。此外,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缓慢,现代综合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力度仍显不足。
(1)运输方式的合理规划和有效衔接。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运输资源分配,推进信息共享和供需对接。以旅客联程运输和集装箱多式联运为重点发展对象,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并对枢纽站场进行合理布局,使综合运输体系运作过程更加高效化。
(2)加强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推进与完善“综合运输+互联网”重点项目,包括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联网售票系统、推动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推动出租车与网约车协调发展、推进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综合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完善长江干线数字航道规划与建设等。
(3)加快攻克综合运输发展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城乡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扶持农村客货运发展,创新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与建设。加强铁路区际干线、管道运输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网瓶颈路段建设,强化重载运输网;推进内河高等級航道建设,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群现代化水平;推动航空运输发展,提高航空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发展轨道交通,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内部运输网络。
(4)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并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优化综合运输枢纽布局及基础设施;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综合运输服务;优化综合运输组织过程,加强综合运输全程安全防范与管理。
5.2推动经济社会的空间战略性建设与发展
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要求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进行空间格局的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综合运输服务需求,推动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
(1)加强国际经贸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快产业“走出去”步伐,形成区域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引导企业优化自身产品与服务,扩大出口、拉动物流需求,为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发展注入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支撑。
关键词:经济社会;绿色产业;发展;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结合中央和自治区对桂林市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以及桂林未来发展需要和战略定位“加快建设新城,着力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要求,桂林今后的产业发展应突出绿色发展和特色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厚植绿色元素,擦亮生态品牌。
一、桂林产业经济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一)桂林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绿色产业的发展
国家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是包括金融在内资金的全方位支持,而不再是单纯的政策鼓励,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首次将绿色发展理念引入“十三五”规划之中。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赵建军说,当前产业领域的变革和转型就是要建立与绿色发展有关的目标和要求,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给社会也制造了尖锐的矛盾:资源匮乏,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使农业、工业、服务业强力持续发展,还可以使生态,生活,生产等环境得到改善,使人与自然发展和谐,更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多年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直受到桂林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领全市人民快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绿色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桂林“两个建成”的重要表现。
(二)桂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必然离不开绿色产业的发展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赵建军说,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趋势下,由外贸推动和投资拉动的两轮经济结构开始向多轮化、绿色化格局改变。为了改变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的退化,促进产业绿色发展,这是长远的战略举措,更是当下亟待解决的行动。桂林作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要尽快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中,我们更需要采取和加大“走出去”的战略,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取在前景广阔且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绿色产业发展的同时,为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加快促进桂林“两个建成”获取新的发展优势,为桂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创新模式离不开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产业注重以科技创新为主、使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得到提升,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提高经济质量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发展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抓手,为桂林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科学、协调、持续发展提供新方向、新动力,对桂林“筛鼋ǔ伞本哂兄匾意义。
(四)解决桂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方向、途径离不开绿色产业的发展
桂林12个县区中,其土地面积、人口占全桂林的90%以上,县域经济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二,在桂林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桂林全地区生产总值1827.1亿元,组织财政收入195.2亿元,成绩喜人,但与广西其他市相比,桂林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很大差距,经济总量不够大,人均发展水平低,财力不雄厚,各县区发展不平衡,尤其以发展第二产业的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总量仍然很小,对整个桂林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因此,要使县域经济改革快速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利用循环资源、生产清洁、生态规划与绿色健康消费等融为一体,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的合作双赢。
二、桂林有绿色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利条件
由于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因素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条件等,恰恰桂林都具备这些条件,如土地资源肥沃、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珍贵、郁郁葱葱的森林资源等,同时又是历史悠久的旅游城市,有着十分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地处湘桂走廊南端、面向东盟和北部湾,空中有境内外航班线路55条,直接通达44个城市,截止2015年,有560多万人次旅客吞吐量,还有即将开通的贵广、湘桂等高速铁路,是连接全国高铁的主动脉,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为桂林绿色养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健康安全的、大量的农副产品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宝贵财富
广西唯一的全国首批十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的桂林市,其大部分县区都属于农产品主产区或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平乐源头现代肉牛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恭城矮寨生态乡村、邓扒新村,永福山洞食用菌种植基地、桂林吉福思罗汉果有限公司、灌阳雪梨、黑李标准果园、兴安灵渠葡萄产业(核心)示范区、资源山区番茄种植基地、龙胜翠鸭养殖示范基地、荔浦花卉苗木核心示范基地等,有4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认证面积,有10个县荣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达170种。
(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发展绿色健康产业的天然保障
桂林地区是喀斯特岩溶地质地貌,山、水、景是大自然赐予桂林最别具一格的礼物。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优美如画的漓江风景、阳朔的十里画廊、龙胜的龙脊梯田、荔浦银子岩等,古代水利工程灵渠,猫耳山下十里大{谷、全州天湖,资江等,景区辽阔,辐射面广,开发升级潜力大。所以说桂林发展健康养生绿色产业潜力巨大。
(四)宝贵的政策倾斜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巨大动力优势
2010年,桂林市荣获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允许大胆探索和先行先试绿色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尤其是国土资源部批准实施的《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使桂林拥有全国和广西普遍享有的许多优惠政策,更特别享有减免税收、资金引进、调整产业、征用土地等方面更多的政策优势扶持,为桂林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五)桂林人民拥有自然爱美的历史文化风貌,十二县区都有自然形成的基地――“花海”
如灵川、恭城的桃花基地、临桂、雁山荷花基地、灌阳李花梨花基地、荔浦、临桂、灌阳桂花基地、全州油菜花基地、兴安、灵川银杏叶基地、全州茶花基地、资源杜鹃花基地、阳朔格桑花(薰衣草)基地、龙胜、全州基地、平乐大发乡紫荆花基地、玫瑰花基地荔浦双江镇兰花基地、观赏花卉基地。为此将桂林打造成中国南方地区的旅游赏花胜地,形成“县县有美景,月月有花赏”的旅游赏花格局,有效提高桂林乡村旅游与农村休闲农业的影响力及知名度,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桂林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桂林发展绿色产业的主要途径
结合绿色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桂林县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特色加绿色”为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不仅要统筹推进“县域”发展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又要同时协调推进发展中心城区等的“县域外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的科学发展,在项目、人才、规划、宣传等各个方面支持促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宣传绿色产业项目建设、人才培养和规划等。以荔浦县绿色产业发展为例,桂林地区要发展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县域经济,有以下发展对策:
(一)牢牢抓住生态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生态农业的两大特点是绿色与环保,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绿色与环保。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主动、有效占领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而荔浦县还拥有良好的特色农业结构和农业基础,如荔浦芋、马蹄、沙塘桔、夏橙、早莲藕是荔浦的招牌农产品,近年来,荔浦县为打造高效的现代农业园区,以发展低碳农业为抓手和突破口,积极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提升特色产业档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荔浦县全力打造提升321国道沿线百里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带,着力抓好效益农业,累计建成各类标准化示范基地193个,种植优质水果38万亩、荔浦马蹄10万亩、荔浦芋5万亩,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功打造自治区级“桔子红了―荔浦砂糖桔核心示范区”,大力推进“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荔浦花卉苗木核心示范区”创建。全县共有区、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5家,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带动5万多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打造和发展绿色产业,为生态、经济的双赢夯实了基础。
(二)抓住特色资源开发,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壮大绿色工业
荔浦现有长水岭、金鸡坪、金牛、黄寨等工业园区。荔浦近年来下大力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促进发展工业经济,加速工业化的龙头带动作用,创建以来就开始严格坚持要求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能,到逐步实现功能设施配套齐全、产业分类、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以农产品加工、食品、木衣架、家俱制造、小五金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2015年荔浦县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52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2.3%,比20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大力实施“一区多园”、“园中园”发展模式,创建广西小微企业创业园和广西农民工创业园。今后还将加大力度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到园区生根发展,把自主创新、科技研发、高端服务、生态宜居和休闲旅游等职能和功能打造成为荔浦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和长期发展的趋势,全面提升绿色工业化水平。
(三)抓好生态旅游开发,主动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带动“三产”快速发展
利用国家提出将桂林市建设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桂林―阳朔―荔浦旅游发展轴建设,实施桂林未来王国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马岭鼓寨民族风情园等一批旅游大项目,推进全县旅游转型升级。结合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打造农业休闲旅游新亮点。改造、完善和提升银子岩、荔江湾、丰鱼岩等现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创造性地k好荔浦芋美食文化节等休闲旅游文化主题等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高接待水平,提升生态旅游大品牌,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休闲生态精品旅游,加快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业向更为成熟的方向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迈出生态文明建设新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足绿色产业发展理念,促使我们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为原则,使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的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尽量减少不再生资源的消耗,突出竹木制品、食品、生物医药、小五金、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大力支持鼓励县内企业引进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发展高效能,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生态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把握好能源资源管理,管理和加强资源节约;以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目标,建立以交通运输、建筑、工业等领域为重点,使一批企业的节能降耗加快改造,加强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推广和使用先进节能技术及节能产品,加大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企业产能,促进和优化林产、电力、建材、矿产、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能源的循环利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是“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统领桂林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服务,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动生态产业化、生活低碳化、实现产业生态化,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加快桂林“两个建成”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有辉.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研究[J].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