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干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职院校;危机干预;体系
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这种应激或挫折不能自己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状态便成为危机。目前多起各高校由于学生心理危机而导致的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在校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64%,自杀计划发生率为2.71%。【1】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学业压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存在大量潜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危机干预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十分重要。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总结、分析近年来笔者遇到的较为严重心理危机个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错综复杂的家庭情况导致学生情绪困扰严重
高职高专的心理危机大学生中,家庭背景复杂,有些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据统计,高职学院的贫困生的比例约占18%左右,高于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一些高职学生家庭贫困,在与家庭富裕的同学相比时,自卑感油然而生。有些学生来自特殊结构的家庭,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及情绪困扰,使得这些学生入学之初就具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笔者曾经接待过一位患重度抑郁症的学生,因家境贫困,父母长年疏于孩子的沟通,采用较为粗暴的教育方式,这位学生从小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多年感到悲观、绝望,以至于入学之前就有较为严重的自杀倾向,就学期间校方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干预,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2、高考失利带来的焦虑、自卑心理危机
高考的失利,一些学生对自身的智力、能力产生怀疑,引发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想法,产生严重悲观的心理问题。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成绩严重下降。也有学生急于摆脱现状,终日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状态。笔者曾经接触一位从重点中学高考失利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他对现状不满又无力摆脱,整日长吁短叹、捶胸顿足,忧心忡忡,以至于无法进行正常的睡眠,严重影响在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人际交往受挫导致的心理危机
人际交往是高职院校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孤僻,在交往中不被理解,担心同学对自己有意见,从而自我封闭,看似很正常,但有可能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有部分学生在人际冲突中,败下阵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攻击情绪,对老师、同学甚至学校充满愤怒情绪,蕴藏着危机。笔者接待过一位较自我中心但又不善于沟通的学生,由于宿舍作息时间问题而与舍友发生冲突,扬言要与宿舍同学同归于尽,后在心理老师劝说之下打消念头。
4、恋爱失败导致的心理危机
因为恋爱失败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由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我国的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对学生情感教育不够,许多学生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往往选择逃避,自我伤害等方式。笔者曾经接待过一位恋爱失败的女生,情绪低落,整日以泪洗面,完全自我否定,沉默消极,有自杀倾向。笔者在沟通疏导的同时,迅速联系系里,通过辅导员、家长、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多方开导、支持,使其逐步走出心理阴霾。
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识别、干预需要多方领导、部门的共同合作,建立科学可行的学生危机干预体系势在必行,因此如何建立可操作性的危机干预体系,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高校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危机干预工作刚刚起步,许多工作都在探讨、摸索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1、缺乏危机干预的可行性的具体计划
尽管许多领导、教师、辅导员谈危机色变,但是大多数学校对于如何识别危机,正确应对危机以及调适危机后相关人员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明确计划。在危机袭来时,凭借原有的经验进行处理,有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些心理规律。还有相当部分的师生在历经危机过后担心心理问题暴露而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帮助。
2、心理教育的影响力不够。
尽管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多数班级都是大班授课,许多学生的个体发展性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此外由于学校资源有限,目前只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接受心理辅导,更多数的学生无法接触到适合于自身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方法。
3、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制度
目前高校尚未形成科学、规范可行的危机干预制度。因此各部门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探讨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危机干预体系。要使各部门对于危机干预中本部门在学生危机干预中的职责有清醒的把握和认识,在危机来袭时既做好本职工作,又能够有机配合。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危机干预体系
危机干预项目至少包括危机识别和评估、危机干预过程、干预后效果评估和追踪。因此构建科学的危机干预体系,应兼顾危机的识别、干预、评估、追踪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协调。
1、全员动员,更新观念。
要让全体师生认识到危机干预的重要性,认识到危机过后相关人员的心理调适也属于危机干预的范畴。通过系统的危机干预心理讲座使广大师生充分了解什么是危机,如何识别危机,危机来袭时的注意事项以及遭遇危机之后积极寻求帮助等等。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预防危机的重要预防手段之一。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珍爱生命、寻求生命的价值、生命安全教育、困境挫折应对教育等部分。【2】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健全和完善自身的人格。
2、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危机干预制度
要建立从学生、辅导员、系部、心理咨询中心、学生管理部门四位一体、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科学的危机干预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在心理危机早期识别、干预中的作用,早发现,早预防。应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学生管理部门具体情况以及学生构成等方面建立危机干预体系。在危机干预、评估、追踪的过程中,既分工明确又能够合理协调地发挥作用。
3、利用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宣传,加强师生互动
心理健康公共课程包括心理健康常识、团体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内容。应充分借助心理健康课程的平台,加强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在活 动中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要让心理学的课程真正活起来而非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4、完善心理危机的学生干部评估机制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在各班设立了心理委员,当前,朋辈心理互助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体系的新模式。通过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学生干部,在同学中以观察员,陪伴者的角色发挥作用,既可以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活动,又可以针对问题学生开展危机后的评估工作。
5、心理咨询中心的技术支持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心理咨询中心在做好学生心理咨询个案的同时,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工作坊,如人际交往障碍治疗小组,提升自信工作坊、考试焦虑工作坊等,为问题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咨询中心的心理测试系统也可为心理危机的评估提供条件。
7、学生管理部门的协调及管理介入
学生管理部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协调及管理的作用,可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在危机的识别、干预、评估、追踪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协调与管理。在危机事件过后及时总结、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利用多方面的学校管理职能,构建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等.青少年自杀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3):712.
[2]陶新华,周丽芳.试论以预防为重点开展高校危机干预工作.高校教育管理.2008(1)
[3]陈玲.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南方论刊·2012(2)
[论文关键词]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朋辈辅导;自杀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心理危机得不到恰当的处理而最终走向自杀等极端化的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然而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中小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严重不足,大多数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兼职,很少中小学配备有专职的心理教师。而朋辈辅导是现阶段中小学开展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职心理老师不足的缺陷,更发挥了学生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主体作用。
一、学校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以及过渡统一性危机,获得稳定的自我。自我的期待、情感的困惑、自我的焦虑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中小学生们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而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现状使他们还不能靠自身的心理能量顺利化解面临的压力,因而构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中小学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capalan(1964)把心理危机定义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果在心理危机状况下,个体能成功把握心理危机或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干预,学会新的应对技能,不但能获得心理平衡,还能获得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这危机便变成了机遇。
心理危机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将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减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二)学校心理干预系统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基础上的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的中小学生、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或亲属人群。
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专业要求,我们把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分为三大阶段:预防阶段、干预阶段及提升阶段。
1.预防阶段
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本身就是最成功的干预。预防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开展系列心理课程,将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人次尽可能减少,将心理危机化解于萌芽状态;二是通过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给予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必要帮助”,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三是根据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为将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作铺垫,包括组建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培训。
2.干预阶段
干预阶段指当心理危机发生时,学校组建应对心理危机的组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危机应对小组的紧急调度机制,确保危机干预过程中,小组人员处于工作状态,以随时配合危机干预的需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二是建立危机当事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是危机干预取得成功的关键点;三是对重度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必要的转介,以确保学生的心理危机得到更好的干预。
3.提升阶段
对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而言,如何提高心理危机重点所在。干预的实效性是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一是危机干预结束后,对本次干预工作进行评估,提高危机干预运作的效能;二是建立对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这样能及时把握高危学生的心理现状,增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主动性。
二、朋辈辅导的含义及特点
(一)朋辈辅导的含义
国内外专家关于朋辈辅导有着不同的定义,苏珊(susan,1978)认为,朋辈辅导是指受过培训和督导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尽量少给或者不给建议,而为其提供倾听、支持和帮助的过程。
我国学者李伟健认为,朋辈辅导是同龄人之间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相互帮助和辅导,主要是指学校运用和受辅导对象年龄层接近或稍长、有相似经验的学生,经过挑选并给予短期的培训,让这些半专业的助人者担任朋辈辅导员,为其他学生提供心理帮助。陈国海等人认为,所谓朋辈辅导,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相互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助功能的帮助过程,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
我们认为,朋辈辅导是指非专业人员就求助的学生提供的情况和要求,与求助者一起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商讨,帮助求助者更有效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朋辈在这里指的是“朋友”和“同辈”,在学校是指年龄相当的经过培训并接受督导的学生。朋辈辅导员需要接受一定的心理辅导训练,并接受专业人员和机构的督导。我们可以把朋辈辅导理解成是“准心理辅导”或“半专业心理辅导”,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只是带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心理助人活动。朋辈辅导主要给予求助者倾听、安慰和支持,基本上不涉及深层心理问题的咨询及处理。
(二)朋辈辅导的特点
朋辈辅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朋辈辅导员和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圈,能及时了解同学的心理动态,有效地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朋辈的关系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减少干预过程中的阻抗;干预结束后,朋辈辅导可以很好地巩固干预效果,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1.朋辈辅导阻抗性小
受年龄差距、身份差别等因素的影响,面对心理辅导老师,中小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强的阻抗情绪,因而遇到心理问题,中小学生很少向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求助。调查表明,除了有18.3%中小学生选择自己解决外,在众多倾诉对象中,“朋友和同学”这一朋辈群体占有最大比例。朋辈辅导中,朋辈辅导员与求助者之间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这让求助者有被共情之感,更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秘密,在辅导的过程中阻抗较少。
2.朋辈辅导覆盖面广
朋辈辅导员大都来自班级的心理委员,他们和求助者共同生活,空间距离近,交往频繁,提供倾听、安慰和劝导等心理支持比较方便,这就拓展了心理危机干预的覆盖面。通过他们。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全面掌握本校学生的心理动态。
3.朋辈辅导及时性高
目前,虽然许多的中小学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主动到咨询室寻求帮助。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甚至出现危机状态时也很难被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及时发现。朋辈辅导员来自学生,他们和广大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圈,在学习生活中,他们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当身边的同学有着心理危机的征兆时,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通过专注的倾听、积极的引导等,往往能将同学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能解决的上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便心理辅导老师及时作专业的干预。
4.朋辈辅导应用范围广
朋辈辅导的效果不如专业的心理咨询,但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受时间、地域因素的影响较少,这些有利条件让朋辈辅导能在较大范围给予来访者以辅导帮助。朋辈辅导员不但能及时发现具有心理危机征兆的学生,还能协助他们解决引起心理问题的应激源,增强其心理素质及相关的适应能力。
此外,朋辈辅导员可参与到学校各个阶段:预防阶段,他们可以协助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增强心理课程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干预阶段,他们往往是发现心理危机学生的第一人,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提升阶段,他们是跟踪服务的最佳助手,让学校的心理干预工作更积极主动。
三、朋辈辅导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一)宣传心理知识,减少干预人次
大部分中小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心理咨询,他们当中通常存在这样一些错误认识:心理问题是自己的事,没有必要向别人咨询;需要心理咨询的人都患有心理疾病。因此,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很有必要。而由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现身说法式的宣传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中小学生能够享受到朋辈心理咨询带来的喜悦与成功,对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理念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减少心理危机干预人次,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危机干预预防阶段的主要任务。朋辈辅导员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减少危机干预人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半专业训练的朋辈辅导员,他们了解学生心理危机的征兆以及心理危机应激源的特征及强度,能够协助同学构建合理的认识,可以有效地减少非理性、糟糕之极的错误认知,从而减少危机干预人次。
(二)了解心理动态,预防心理危机
朋辈心理咨询虽然不能完全与专业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相比,但它却是帮助中小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中小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首先求助的对象便是他们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这一朋辈群体。这使朋辈辅导员能及时了解身边同学的心理动态,以便倾听安慰。
把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问题与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是预防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重点。朋辈辅导员生活在学生们当中,很容易了解到周围同学的心理变化,对具有心理危机征兆的同学,能够对其进行专注的倾听、合理的劝导、真诚的安慰,从而使身陷困惑的同学作出合理的应对,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
(三)及时有效干预,减轻心理负担
朋辈心理咨询员本身就是中小学生中的普通一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们当中。很容易了解到周围同学的心理变化。这时,如果他们能够对其进行专注的倾听、合理的劝导、理智的分析、真诚的安慰,那么,在很多时候会有助于身陷困境的学生恢复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及时调整情绪、重拾信心。
朋辈心理咨询员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后,可在专业咨询人员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他们不仅可以减轻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还可以使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此外,由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现身说法式的宣传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巩固干预效果,促进能力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心理负担过重,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每况愈下。而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仅靠上几节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和心理咨询老师的一两次心理辅导是远远不够的。而朋辈心理咨询员经过严格挑选及专业培训后,可以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他们既可以成为在校中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又可以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接纳他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等。因此,朋辈心理咨询的效果可以延伸到中小学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最后阶段,朋辈心理咨询员可以协助经历危机的中小学生正确总结和处理危机遗留的心理问题,帮助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以尽量减少在学生中造成的负面影响。
危机干预过后,如何将危机转化成机遇,让个体在重新获得心理平衡的同时学会新的应对方式,促进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是心理干预提升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朋辈辅导不但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同伴进行心理干预,而且可以将干预的效果延伸,促进能力的发展。
(五)协助他人自助,提升干预能力
据有关研究和统计结果表明,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而且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此看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正遭遇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具体来说,是指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基于其转变过程中的环境、角色、身心等特点,在学业、情感、择业、人际交往和其他社会化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这种紧张刺激超过其承受能力而使内心的稳定和平衡被打破,从而陷入极度焦虑甚至失控的状态,导致严重后果。出现心理危机,就要及时进行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内容之一 ,成为很多国家大学心理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给处于个人困境遭受挫折的大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关怀,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徐隽,2009),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应对能力。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外高校被广泛应用,而我国高校对此的研究与应用却尚处初级阶段。
二、飞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殊性
飞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具有一般群体心理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特点:第一,群体成员的相似性。他们大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适合行职业的个体,在文化水平、接受专业教育和训练方面也都基本相同;第二,职业的特殊性。现代航空飞行对每个飞行人员的工作质量都有极高的要求,飞行员必须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地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任何成员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第三,人际交往的紧密性。飞行人员的职业活动决定了他们比其他职业的人员更加频繁的交往和互相影响。据有关统计,约有7%的飞行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引起的紧张忧虑;环境突变引起的心理不适应;自我认知失调、自我评价不当引起的心理失衡等。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飞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有一定的几率被中止飞行训练。有些学生一旦得知自己被中止飞行训练,顿感万念俱灰,精神一蹶不振,在短期内很难正视现实,由此产生种种思想问题与心理矛盾。
三、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应包括心理危机发现系统、心理危机监控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心理危机后期跟踪系统。如所述飞行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其他类型学校有明显区别因此飞行大学生培训学校应根据这些特点构建适应本校特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心理危机发现系统。心理危机发现系统是建立在危机可能发生前的一系列制度,它是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将心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或努力降低其破坏的程度。心理危机发现系统包括一系列的制度:首先,建立新生入学心理普查制度。在所有飞行新生入校后,学校都会组织心理普查,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其次,开设心理必修课,并将此课堂建设成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平台。同时,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心理咨询队伍。
(二)心理危机监控系统。大学生心理危机监控系统是一个以学校为中心,危机个体、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预警系统。通过主动收集学生心理疾病与危机信息,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通过早期干预、心理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形成有效的心理危机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来实现。一级网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组成;二级网络是院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学生公寓;三级网络是由学生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或宿舍室长组成。一级网络负责全校心理健康调查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负责组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二级网络任务是及时了解、掌握本学院、学生队中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开展本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三级网络任务则包括及时发现存在异常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同学,为心理弱势群体提供身边的支持、关爱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2005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前社会竞争加剧,各种思潮起伏跌宕,人们的价值判断更为多元,高校学子承受着身心发育、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经济生活等内外压力,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共识,许多学校都实施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不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医学化、简单化,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够丰富等,这些不利因素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培养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院近几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心理测量为依据,以课程教育、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为内容的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开展心理普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我院于2006年下半年购进惠诚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V6.0),对06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测,通过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为下一步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预防提供科学的根据。表一是我院使用心理健康量表UP工为06级新生进行测试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第三类结果)及心理比较健康(第二类结果)的学生所占比例总数达82.18%,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有明显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第一类结果)的学生比例仅17.81%,且在实际排查过程中我们可根据详细名单跟踪调查这些学生,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另外,我们还根据心理健康量表SCL一90的结果,被认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列举如表二,从表二看出我院06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上。量表的25题“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探询自杀意念的问题,在这道题目上有2.31%的同学可以认为有中度以上自杀意念。我们为这些同学建立了完备的心理档案,并将重点学生的情况向学院反馈,共同跟踪帮助。心理档案为学院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学生心理问题有时候会引发的严重后果,因此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注重构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积极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以心理普测结果为依据,对筛查出来的同学及时与各系沟通,由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各系一起采取干预措施。制定了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包括从信息采集、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等一整套方法。成立了由院领导、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系部、卫生所、保卫处等部门组成的危机干预机构:组建由班级辅导员、学生心理信息员、专兼职心理老师共同参与的危机干预网络;建立了心理信息员反馈制度。通过日常观察有心理异常的同学,及时制定干预措施进行危机干预.保证学院能够及时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还对各班心理信息员进行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
三、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院从05年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用心理学》的选修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构建课堂讲授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的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功能。每学期学生上课人数达到450人以上,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同学们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知识丰富,而且能够联系实际,互动性强,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了认识。
四、扩大心理咨询扭盖范围,增强咨询队伍专业能力
为确保对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效果,我院大力加强对心理咨询老师的培养,每年对各班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及危机干预知识培训。目前中心专兼职老师中,多数持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学院还不断选送咨询老师参加各种短期的业务培训,增强咨询老师的业务能力,确保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危机;预警;预防
作者简介:卢珊(1983-),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41-02
心理危机是心理疾病的早期症状。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且该事件超过其应对能力,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1]心理危机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惯常的生活模式,引起焦虑、挫折、愤懑和迷茫等不良情绪反应,特征是高度紧张。学生心理危机可引发行为或情绪紊乱,甚至发生自伤或伤人等严重后果。人的心理问题从产生到程度严重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如果问题在这个过程得到解决或者缓解,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2]学生心理预警预防工作的开展就是未雨绸缪,在平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危机时,各级相关人员预先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事件的发生,将可能产生的悲剧扼杀在摇篮里,达到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的目的。
一、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危机、防范危机,将心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或降低其破坏程度。根据《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暂定办法》,我国高校陆续实施三级或四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1.一级机构为领导决策机构
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心理咨询室、相关部门领导为负责人。一级机构负责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领导与指导工作,主要负责制定及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整合学院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确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预防系统的工作目标,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做好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预防的整体部署和协调工作。
2.二级机构为执行机构
主要负责向全院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学习心理危机干预课程、进行心理危机案例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以及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等。二级机构对一级机构负责,同时领导三级、四级机构开展工作。二级机构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通过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等方式,对学院各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对可能出现的学生心理危机做好预防与发现工作。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学院心理健康网络建设,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信息的、反馈、搜集和整理;成立专门的小组,深入分析探讨学生心理状况,列出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名单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隐患,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库;开展多种载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例如电话干预、网络干预等,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工作和交流平台,将日常的心理健康工作与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分析、预防与紧急情况的处置结合起来。当发生重大心理危机不能进行有效干预时,应及时上报一级机构,以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
3.三级和四级机构为信息提供机构
三级机构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组成。这些人距离学生最近,最容易发现和了解学生情况,也最能给予及时保护,因此主要负责发现或识别有心理障碍征兆的学生并及时向二级机构汇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三级机构应尽可能尽自己力量稳定学生的情绪,同时及时与二级机构的专职心理教师联系,采取措施尽量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恢复心理平衡。二级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接受过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培训,有初步识别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四级机构由学生组成,主要是各班心理委员和宿舍舍长。经过系统培训之后,起到帮助其他同学开展心理自助与助人的作用。心理委员与宿舍舍长共同配合,心理委员应定期汇报本班同学的心理动态,特别关注有自杀倾向、行为反常、性格孤僻的同学。同时,三级机构应随时关注四级机构成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不断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3]
二、学生心理预防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于预防,学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1.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是指为在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的档案资料。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普查的结果,学院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建立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介入,帮助解决问题。每年新生入学之际,学院就要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危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受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竞争加剧等变化,影响人们心理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国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已成为每年大学新生退学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是两类最重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源;就危机脆弱性而言,36.6%的同学在面临危机时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10.2%的同学在面临危机时可能非常脆弱;自我压弹能力、危机处理方式、社会支持与危机脆弱性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
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抑郁心理。由于民办高校的招生范围所限,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在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交往时容易产生抑郁的心理,感觉不公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抑郁心理,表现出悲观、自责等倾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意志消沉,不爱学习,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常常显得拘谨,羞怯和寡言,更愿意独处。
(二)焦虑心理。主要表现在对学业、就业形势、家庭的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焦虑。民办大学校园里,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可竞争是残酷而激烈的,总有人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往往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据调查统计,有35%的学生感到自己的心态压抑和焦虑,有85%的学生感到最焦虑的问题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景未卜”。[2]有的学生对自己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导致紧张、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和自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自卑心理。进入大学校园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容易自视处处不如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情绪低落,终日郁郁寡欢。在他们内心里,一方面有着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被理解,希望有朋友可以倾诉,分担喜怒哀乐。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家境贫困也是部分大学生自卑的因素之一。
(四)青春期发育及恋爱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渴望与异性接触、交往,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与爱情,因此有些人容易陷入感情的漩涡,被暗恋、失恋等问题困扰,从而产生郁闷、痛苦等情绪。自责、内疚、担心、恐惧困恼着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正是由于部分民办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感情纠葛、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就业压力等等诸多问题使种种因素使得大学生无所适从,产生很大的心理危机。
二、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现状
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普及性强的特点。有学者曾指出,目前民办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变能力和意识差。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控意识差。
2、对待学生心理危机的非科学化和非专业化现象严重,强制干预情况较多。对待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主要还是采取班主任、辅导员说服教育以及道理说教等思想工作方式,甚至直接采取强制干预等手段。
3、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有效的机制。从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选的,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基本上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和有效的机制。
4、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社会严重脱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教育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成为民办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建立有效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的一种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行为,目的是随时向那些正在经历心理危机、处于困境和遭受挫折,将要发生危险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建立有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一)增强干预意识
学生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但这必须有赖于校领导的重视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有效建立。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意识和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后干预机制不仅是对干预效果的强化和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提高专业水平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专业领域看,危机干预是从心理学和人类服务专业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需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危机干预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员或咨询师去消除和救助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因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门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提高从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三)完善教育模式
1、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是一个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通过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对那些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要逐一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实行动态管理。
2、抓好“两课”教育。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心理逐渐成熟以及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避免和减少成长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曲折性。[5]
3、通过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开通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引导的QQ心理咨询平台,以此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们解决平时当面不敢说、不好说的心理障碍,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引导,避免了更多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
四、结语
基于素质教育体制下的民办高校教育,应当将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这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理性处理危机,顺利度过危机,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在这样的心理危机干预体制下,学生们才有可能由内而外的健康,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刘取芝.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5.
[2] 贺文佳.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
[3] 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4):26~29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09-02
一、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一般是指人们在面临自然的、社会的或个人的重大事件,在遭遇到重大打击时,由于无法控制自我或调节自我的感知与体验的时候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指的是当大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难以克服面临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或精神压力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二)心理危机的类型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其中以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恋爱最为普遍。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心理学家Brammer认为,危机包括三个方面:发展性的危机、境遇性的危机和存在性的危机。
第一,发展性危机,也可以叫做适应性危机或成熟性危机。个体在成长与发展期间,可能会遇到环境或者自身生理的突然变化从而导致激烈、异常的应激反应。目前对于大学生来说,发展性危机的表现有开学心理危机、性心理危机、就业心理危机等。虽然所有大学生都有可能遇到各自独特的发展性危机,也必须以相对应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但大多被认为是正常的。
第二,境遇性危机,是指出现罕见或突发事件,在个人无法预测无法控制时出现的危机。分辨境遇性危机与其他危机的关键在于引发危机的特殊事件是大学生无法预料的或者说是难以控制的,如人际关系的强烈冲突、家庭的变故、遭遇暴力等。这些事件通常是随机的、强烈的、震撼性的。
第三,存在性危机,是指随着年龄增面临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心理内部冲突和焦虑。人的存在特征决定人一生需要面对存在各种问题的困扰。例如关于自由、孤独、死亡和自我认同的问题;关于人生价值、责任和义务等问题。
二、危机干预
(一)危机干预的定义
危机干预,又称危机介入、危机管理或危机调解。其概念最初源于Lindemann和Caplan的实践工作,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取得很大的发展。
危机干预是短期的帮助过程,是对于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支持,使之恢复其心理平衡。它是在简短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涉及来访者的人格矫治问题,具有及时性、迅速性,有效性。
(二)危机干预模式理论
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四种,即哀伤辅导模式、平衡模式、认知模式与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1.哀伤辅导模式。该模式指出人在面对强烈的悲伤和痛苦的时候,不要纠结于内心的伤痛而是要让自己充分体验和经历伤痛,发泄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情绪(哭泣或哀号),反之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哀伤辅导就包括对丧亲的哀痛、体验哀痛,接受现实,调整自己的生活,恢复原有的自信心,重新寻找确立新的生活目标。
2.平衡模式。平衡模式认为,人如果处于危机状态一般都会出现心理焦虑情绪失衡的现象,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会处理当前面对的失衡状态。所以危机干预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帮助他们获得在遭遇危机之前所拥有的平衡状态。
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的心理与行为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所以心理危机受到内外因的双重作用。所以平衡模式模式也要求涉及到个体以外的环境,从而帮助当事人将内部应对方式和外部的社会支持与环境资源相互结合。心理社会模式最适合于己经稳定的求助者。
认知模式。认知模式认为,危机导致心理伤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错误地分析了其面对的危机事件,而不是危机事件本身带来的心理创伤。所以该模式强调帮助当事人认识自己认知中那些导致伤害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通过合理分析理解自己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分,从而实现危机控制。认知模式适合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当事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措施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可以从以下三个大方面来进行。
(一)在教育基础上,做好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
1.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应在教育基础上进行预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教导学生要爱生命,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积极地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加强学生危机应对知识,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危机的形式、类型、表现等,以及得到帮助和干预的方法。
2.学校应该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的课程,多进行心理讲座等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利用电话咨询、心理咨询室咨询以及心理咨询箱、心理健康论坛和组织心理健康角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应在学校建立完善系统的的心理健康普查。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普查,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这样就可以提早发现有心理问题或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以便及时解决学生中突出的心理问题。对那些情况严重的学生必须单独进行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全方面的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
(二)构建一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立体支持系统
关于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构建支持系统。1.学校方面。学校需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学校有这样的义务与责任。2.以班级集为单位。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观察与督导,让班干部发挥应其作用。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并倡导同学间互帮互助。3.家庭方面。家庭首先应该而且必须配合学校的管理,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家庭的处理往往比其他机构更有效。
(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1.建立全面的治疗体系。对有个别心理危机倾向的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2.建立有效的阻控体系。对于校园有可能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可调控的刺激物,校方应协调各个有关部门及时进行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产生的不良刺激。
3.建立完善的监护体系。在校期间针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进行特别监护。
4.建立及时的救助体系。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引起的自伤、自残等事件时,学生所在院系的学生工作者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立即对相关部门报告。
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频率有上升趋势。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系统,逐步改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这需要老师、学生、校方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干预系统工程才能得到更高效、更全面的推进,得到完善进而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颖新.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的意义及措施[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3):51.
[2]付斌,刘东捷,白振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心理危机干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刘镇江,蒋福明,彭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
[4]张勇.浅析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4):82.
[5]刘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天中学刊,2002(4):106.
摘要:“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就本人所带班级调查发现,本班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人数高达百分之八十,还有部分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下面我就结合本班实际,联系学生的心理特征,谈谈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压力释放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压力释放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1.1 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常常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老师的“威逼利诱”,面对新环境,学习内容又与高中内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学生突然觉得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缺乏兴趣等等。同时,大学阶段,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力求全面发展。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一味埋头学习课本知识,两耳不问窗外事,或者只顾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荒废了本专业的的学习。这对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将来进入社会,也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渐渐跟不上大学的学习,以致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滋生自卑情绪,自我否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1 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常常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老师的“威逼利诱”,面对新环境,学习内容又与高中内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学生突然觉得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缺乏兴趣等等。同时,大学阶段,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力求全面发展。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一味埋头学习课本知识,两耳不问窗外事,或者只顾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荒废了本专业的的学习。这对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将来进入社会,也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渐渐跟不上大学的学习,以致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滋生自卑情绪,自我否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2 缺乏职业规划的盲目问题 职业学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和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掌握一门能够安身立命的技术。但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原来的天之骄子现在变得非常普遍,尤其是职业学校。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成长迅速,这也间接导致学生择业难度加大。我在我们学校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自身优势发现不足,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择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和自身专业认识模糊,惧怕职业选择,惧怕就业。还有部分学生依靠父母关系,听从父母安排,得过且过等等。这些心理都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身成长。
1.2 缺乏职业规划的盲目问题 职业学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和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掌握一门能够安身立命的技术。但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原来的天之骄子现在变得非常普遍,尤其是职业学校。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成长迅速,这也间接导致学生择业难度加大。我在我们学校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自身优势发现不足,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择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和自身专业认识模糊,惧怕职业选择,惧怕就业。还有部分学生依靠父母关系,听从父母安排,得过且过等等。这些心理都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身成长。
1.3 人际交往的焦虑心理 处于青年期的高职学生,思想活跃,经历充沛,人际交往的需求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而,他们在交往中又会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从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交往障碍。这不仅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他们进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高职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过分害羞,妨碍交际。害羞的主要类型有气质性害羞(生来内向)、认知性害羞(过分关注自我)、创伤性害羞(经历挫折,变得小心)[3];二是内心自卑,害怕交往。自卑产生于自身的不足(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挫折。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生理残疾,身材过于矮小,加之家长对子女就读高职院校心存不满,羞于向外人讲起,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另外,据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70%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的家庭多半比较贫困,很多同学是分数上了三本却读不起三本而来到高职院校的,贫困让自尊心很强的高职学生害怕人际交往;三是缺乏交往技能,遭遇交往障碍。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美好的交往愿望,也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但是往往不能赢得他人的肯定,人际交往屡屡碰壁,这部分同学往往不能把握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3 人际交往的焦虑心理 处于青年期的高职学生,思想活跃,经历充沛,人际交往的需求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而,他们在交往中又会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从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交往障碍。这不仅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他们进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高职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过分害羞,妨碍交际。害羞的主要类型有气质性害羞(生来内向)、认知性害羞(过分关注自我)、创伤性害羞(经历挫折,变得小心)[3];二是内心自卑,害怕交往。自卑产生于自身的不足(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挫折。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生理残疾,身材过于矮小,加之家长对子女就读高职院校心存不满,羞于向外人讲起,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另外,据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70%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的家庭多半比较贫困,很多同学是分数上了三本却读不起三本而来到高职院校的,贫困让自尊心很强的高职学生害怕人际交往;三是缺乏交往技能,遭遇交往障碍。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美好的交往愿望,也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但是往往不能赢得他人的肯定,人际交往屡屡碰壁,这部分同学往往不能把握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2 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2 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2.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兴趣特点的差异,我们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给每个学生填写了一份心理档案表。学校首先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还能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有效的做到预防、预警和干预;学生家长也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到孩子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的。通过心理档案,根据各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如,全班学校成绩前5名与后5名心理测试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哪些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档案系统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和关键点的指导工作,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诊断、入学适应性指导、考前减压、专业选择咨询和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以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教师通过心理档案的科研模块,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兴趣特点的差异,我们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给每个学生填写了一份心理档案表。学校首先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还能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有效的做到预防、预警和干预;学生家长也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到孩子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的。通过心理档案,根据各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如,全班学校成绩前5名与后5名心理测试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哪些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档案系统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和关键点的指导工作,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诊断、入学适应性指导、考前减压、专业选择咨询和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以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教师通过心理档案的科研模块,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为关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优良品质,学院举办一系列心理健康讲座,给学生介绍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自己,梳理情绪。同时,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2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为关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优良品质,学院举办一系列心理健康讲座,给学生介绍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自己,梳理情绪。同时,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3 不断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有精神病倾向的要及时转诊就医,对有神经症可能的要约请他们面谈,了解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成立危机干预机构,如邀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心,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化;设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让大学生在身处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2.3 不断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有精神病倾向的要及时转诊就医,对有神经症可能的要约请他们面谈,了解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成立危机干预机构,如邀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心,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化;设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让大学生在身处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和疏导,必定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为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和疏导,必定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为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释放.高明.
[1]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释放.高明.
[2]高雁晋.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应对.产经纵横,2004,7:40-41.
[2]高雁晋.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应对.产经纵横,2004,7:40-41.
[3]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王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