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运动医学外科

运动医学外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运动医学外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运动医学外科

第1篇

【关键词】 神经外科;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认知功能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1.186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现代医学有向微观模式发展的趋势, 各个科室的重症病房逐渐建立。其中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的病情复杂, 且发病迅速, 因此有效的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为了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本院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男21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44.51±7.22)岁, 脑出血患者15例, 颅脑损伤患者12例, 脑肿瘤患者8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46.24±7.12)岁, 脑出血患者16例, 颅脑损伤患者13例, 脑肿瘤患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规护理, 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1]: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受到重创, 会产生自卑、恐惧等负面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须对此类患者进行疏导, 消除患者因神经功能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及恐惧感。②功能恢复护理:对于认知功能缺陷的患者, 医护人员与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积极交流, 了解患者的性格及兴趣爱好, 可开放音乐及引导性的言语来刺激患者的听觉功能;制造患者熟悉的图像及场景刺激患者的视觉, 从而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不仅如此, 还可以通过患者喜欢的食物或者刺激性香味来锻炼患者的味觉及嗅觉;医护人员以患者的足三里、人中等穴进行针灸治疗促进患者的触觉功能恢复。③运动功能恢复:对于运动受限制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拍背、翻身等关节康复训练, 并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恢复情况, 引导患者采取坐位、立位及行走等训练,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 可适当引导患者做康复健身操等肢体恢复训练。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本科室以患者的理解能力、感觉能力、记忆能力、直觉能力四个维度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 总换算分为0~100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55.34±10.56)、(77.24±10.55)、(87.24±8.45)分, 均优于对照组的(42.11±10.24)、(61.51±8.51)、(61.44±6.8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具有病情复杂、身体康复时间长及疾病范围广等特点, 其中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及硬膜外出血等均是属于神经外科重症范畴。随着国家科技的提升及重工业发展, 神经外科疾病发病率每年呈不断提升趋势, 且年轻化迹象更加明显。临床上术者常采取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但是其并发症较多, 较多患者于术后产生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缺陷, 不利于患者的预后, 因此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 是促进患者预后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2]。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宽慰护理, 认知康复指导护理及运动康复指导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负面心理及情绪进行疏导, 使患者建立乐观及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和护理工作, 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还可以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随后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进行康复训练以此提高了患者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感觉能力及直觉能力, 也为下一步康复训练提供保障, 在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的情况下, 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方案引导患者进行坐位、立位、行走的训练,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 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案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均有改善, 其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孟巍, 陈巍. 浅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监护措施及护理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129-130.

[2] 刘燕婷.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监护及护理体会. 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5):101.

第2篇

编者按:秦泗河医师从事矫形外科数十载,手术治疗小儿骨与关节畸形逾万例,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深感医德、医风、医技对推动学科专业发展,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意义。他博览群书,借鉴海内外名训,从哲学、历史、文化的角度环视医生、医术与人文的密切关系。本文是他在2007年主编的《医生、医术与人文》一书的中心内容之一,对引导当代矫形外科医生面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如何紧密结合国情坚持以人文本,用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矫形外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广大读者阅读本文后有何感悟,欢迎各抒己见,共同探讨。

作者已经从事30年的四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矫形外科专业。在上万例手术治疗的病人中,14岁以下的小儿肢体畸形约占40%,深感我国小儿肢体畸形程度、肢体残缺的发生原因与类别、患者的地区分布、经济状况、就医需求等,与欧、美等经济、科技发达国家比较有很大不同,特做如下分析建议,与同道商榷。

1 要读懂国情,了解中国小儿骨科疾病的基本状况与社会需求

1.1 临床骨科医生首先必须解读国情、扎根于国学文化的土壤,谁读懂了中国的传统与演变趋势,谁真正了解大众的需求、意向,将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谁就会成功。

1.2 中国3亿小儿的数量接近北美的人口,其中运动系统疾病的比率是多少?专职从事小儿骨科与小儿运动医学的医生又有多少?“县(包括县级市)”的医院,是中国最基本的面向基层病人的行政单位有多少设立小儿骨科?没有经过正确治疗的小儿骨科疾病有多少?目前尚缺乏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宏观调查数据。

1.3 小儿骨与关节疾病、畸形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别

小儿麻痹后遗症,延迟治疗的脑瘫肢体畸形,延误治疗的髋关节脱位,延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数以百万计,而西方国家已十分少见了[1]。由此决定了中国小儿骨科事业发展、教学要求、科研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是否与国际接轨,怎样接轨?

1.4 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延误治疗或不正确治疗的小儿骨科病人多

这类地区居民科学素养差,难以正确获得就医的正确信息,多有乱求医的经历。医院普遍缺乏小儿骨科专业,大骨科医生的技术理念与学术水平,也比经济发达地区的骨科医生有差距。致使很多小儿骨科疾病与肢体畸形早期没有获得正确的外科治疗,给后期矫形外科治疗增加了困难。

1.5 小儿四肢骨与关节畸形的矫正,缺乏强大的经济市场推动

由于用药少,手术中放置的昂贵的内置材料少,必然缺乏医药、器械厂商的强大推动,加之从事小儿骨科专业的医生少,难以召开规模宏大、气派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这是近10余年来小儿骨科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 从生物骨骼的起源、演变看肢体损伤与重建的发展史

2.1 生命体的骨骼起源

1)生命(原核细胞——细菌),起源于38亿年前。

2)形成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约起源于35亿年前。

3)具有完整细胞核功能的“真核细胞”起源于20亿年前。

4)具有骨骼结构的生物:震旦虫管-小壳化石等,起源于5亿年前。

5)滑膜关节约起源于2亿年前。

2.2 生物界骨与关节发生与演变的基本历程

软体动物外骨骼动物内外骨骼兼有的动物

骨骼肌出现

脊椎动物(后进化出四肢和滑膜关节)

海洋脊椎动物终于登上大陆

启示: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的演变,直到进化成人类,首先是骨骼出现,结构与功能重建的演变过程。大自然为人类肢体损伤、残缺的修复与重建,奠定了根本的生物学基础与活力,离开了这个基础无法谈科学技术的应用、医生智慧与临床技能的发挥。

3 用生物进化的理论探索人类骨科疾病的产生、发展的原因

现代人类学家认为:动物结构与形态的演变主要来自于新功能的需求与定向的运动。人类早期奔跑的能力定型了人体的解剖,形成人类今天的样子。幼儿的坐立、奔跑过程,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躯体形态的发育。由此说明直立行走的人类,起源于东部非洲大草原的原因。当人类脑、手的发育区别于脊椎动物之后,颈椎病、脊柱疾患以及髋、膝、足关节畸形的发生均与直立行走有密切的关系[2]。

用生物进化和遗传学的理论和仿生学的角度,从儿童发育过程与直立行走的运动力学,分析下肢骨关节功能的演变,畸形发生与运动系统疾病产生与发展的自然背景,可提出符合儿童发育学要求的重建下肢功能的医疗模式。

4 倡导“小儿骨科自然重建理念”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能像成人那样对损坏的骨与关节进行组织替代与重建,如人工关节置换。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提出,不仅开阔了Ilizarov技术医学与哲学交融的思考层面,充分调动医生的智慧,顺应小儿生长与组织重塑的巨大潜力而修复肢体残缺。“自然重建理念”符合现代医学和谐发展的价值理性、决策理性。

“骨科自然重建理念”是对骨科替代重建理论体系的一种补充和纠偏,也为骨科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其发展趋势,符合由目前的替代外科时代(replacement surgery)向再生医学时代(regenerative medicine)发展的方向。自然永远是宇宙的本性或本原。人类既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任何创伤和疾病都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治疗疾病的医疗模式就应当遵循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自然重建理念”的提出与诠释为小儿骨科创伤、疾病的矫治,提供了符合生物学的理论依据[3]。

5 树立微创理念,重视手术技巧的磨练与医学美学要求

小儿骨与关节畸形的术前检查、治疗决策、手术操作较少需要高、顶、尖的设备与器械,真、善、美是一切工作的最高追求,审美意识是微创外科的根基,是小儿骨科医生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肢畸形矫正的手术过程与治疗结果,主要取决于术前决策,医生的临床经验,规范操作,临床技能与智慧的发挥,因此,医术与艺术,学术与文化交融,方能激发医生的潜能,体现出美的工作旋律,才能感受到医疗工作的快乐。

6 真正理解与正确应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体系

以Ilizarov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将时间一空间(外固定器械构型的改变),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去调控,体现了时空哲学观。多种动物肢体的牵拉试验与临床实践证明:血管、神经、骨与软组织,都能在牵拉下再生。组织再生的机理是:组织受到持续牵拉后局部的潜能细胞被激活,干细胞也发生凝聚,首先出现微循环重建,而后出现组织再生,称“牵拉组织再生技术(distraction histogenesiS,DH)”。

Ilizarov技术体系的正确应用与新近研究,开辟了小儿重度肢体残缺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新纪元。这一正确应用,对重度四肢残缺的治疗效果出现了革命性变化。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医疗体制与专科管理模式、学术牵引力、骨科发展导向,不利于这个简单、有效、医疗费低的治疗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泗河.小儿矫形外科[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绪论.

第3篇

肱骨外科颈骨折常发生于解剖颈下2-3 cm,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于肱骨干的交界处,此为松质骨与致密骨质接壤,占肩部骨折的26%[1]。外科颈骨折远端由于胸大肌和近端肩袖牵拉而向前成角。临床上根据移位情况可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骨折。根据陆裕朴等提出的分型[2]:外展型骨折和内收型骨折两种。肱骨外科颈骨折也可归为肱骨上端骨折的分型,目前比较通用的分型为Neer的解剖学分型[3]:1型为所有移位小于1 cm内,旋转成角在45°以内的骨折;Ⅱ型为两部分骨折,包括大转子、解剖颈、外科颈骨折和伴肩关节脱位的撕脱骨折;Ⅲ型为三部分骨折;Ⅳ型为四部分骨折。其中Ⅲ型以上为不稳定骨折。AO的分型[4]将肱骨上端骨折分为3型:A型为关节外单处骨折:B型为关节外2处以上骨折;C型为关节内骨折。按此型,B、C型均为不稳定骨折。

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以钢板螺钉内固定为主,但对于不同的骨折特点可选用不同的内固定器材。黄少峰等[5]在用2枚或3枚克氏针治疗35例患者中术后伤口一期愈合3例,1 例伤口感染二期愈合;本组35例全部如期骨性愈合。术后X-ray检查结果:优,远近骨折端解剖对位,肱骨头无旋转、无倾斜。杨勇等[6]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9例患者,平均住院16d,随访5~60个月(平均10个月),49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9个月,平均14个月,按Neer标准[1]评定肩关节功能:优23例, 满意19例,不满意5例,失败2例,优良率85.7%。庞瑞明等[7]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3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按Neer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13例均优良。孙贻忠等[8]交叉螺纹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2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采用Neer的百分制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14 例,良8例无固定失败和感染发生。张志成等[9]用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例获随访4~36个月,平均23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20°(80~160),外展110°(80~ 150°);后伸45°(30~ 60°)。肩关节功能优8例,满意6例,不满意2例。无神经、血管损伤;无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固定失效,螺旋内固定器无退钉;术后肱骨头无坏死征象。大量研究表明[10-12]:采用合适的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2 术后康复锻炼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处理方法总体分为两类,即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13-14]。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所有并发症中,肩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最高,除了和手术导致创伤及疤痕形成有关外,术后缺少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术后第2d开始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同时进行手和肘部的主动运动。术后1周开始肩部的被动关节活动,并逐渐加大关节的被动活动度,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和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原则,不可求快,循序渐进,被动活动后冰敷20 min。至术后6周时患者的外展、前屈主动活动常常可达90°以上,并可进行一定的内旋和外旋运动。术后6周时复查X线片,如有骨痂形成,表明骨折部位已经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此时可加大各个方向的肩部主、被动运动,注意主动性训练肩部肌肉的肌力; 至12周时,患者肩部的功能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在训练过程中,患肩可能疼痛,可口服药物、超声波导入扶他林乳胶、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缓解疼痛; 如疼痛不能明显缓解应减轻运动量,必要时暂停。

转贴于

3 影响肩关节功能的因素

肩关节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稳定性,而稳定性是由肩袖的完整性所决定的。在早期处理骨折的同时,积极修复撕裂的肩袖或关节囊极为重要;有些骨质疏松症病人,尤其是伴有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对预后的影响亦比较明显;术后早期持久的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5-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平均年龄延长,社会活动不断增加,老年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治疗较困难。以往采取传统的复位加外固定治疗,固定时间长,且不够稳定,固定期间易发生再次移位,或发生各种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法让肱骨外科颈有移位骨折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活动,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并发症,同时保证愈合后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2-496.

[2]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67.

[3]Neer CS 2nd Dispi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II.Treat2,ment of three-part and four-part displacement J Bone JointSurg Am,1970,52:1090-1103.

[4]张 健.AO重建钢板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6):404-405.

[5]黄少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海南医学,2002,13(8):29-30.

[6]杨 勇,骆艳红.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J].四川医学,2004,25(8):907-908.

[7]庞瑞明,盛朝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6).

[8]孙贻忠 王旭东,刘峰之,等.交叉螺纹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J ].中医正骨,2001,13(8):52.

[9]张志成,孙天胜.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3):311-312.

[10]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58-193.

[11]吕淑霞.过顶上举位自体牵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中医正骨,2002,14(12):39.

[12]彭海州.II、III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7(2):175-177.

[13]刘擎国.功能锻炼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03,16(2):115-116.

[14]刘现景.斯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中医正骨,2002,14(12):16.

[15]向自力.T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0):104,106.

第4篇

28岁的李小姐事业成功,是一家国外知名化妆品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据她回忆,从小时候起就有两腿不能并膝下蹲、不能翘二郎腿的问题,一直没有注意。直到十四五岁时,才发现自已和人不太一样。经检查,确诊为臀肌挛缩。工作以后,她到各大医院四处求医,得到的答复都是要做“切开松解术”,臀部需切开一个倒8字的大切口。后经朋友介绍,她来到我的门诊。我用关节镜帮她做了松解手术,术后几乎看不到瘢痕,她十分满意。

臀肌挛缩于1970年被首次报道,是一组以髋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据文献报道,该病的发病率在1‰~2‰,中国发病率略高,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臂部肌肉注射有关,也可能与病人的自身筋膜纤维化有关。目前认为,感染、遗传、免疫、瘢痕体质等各种因素均与该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我自2011年开展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以来,已收治各类臀肌挛缩病人200余人。

认识臀肌挛缩

臀肌挛缩症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①走路时步态呈“外八字”,也就是俗称“鸭步”,同样的路程会比正常人觉得下肢累,甚至酸痛;②跑步时只能小幅度跑动,大幅度跑动时会呈跳跃状;③不能双膝并拢下蹲,足膝部需向外划一个圈,才能蹲下,甚至蹲到最低也不能并膝,双腿分开,足跟不能着地,像青蛙腿一样(挛缩严重的表现);④下蹲时可以摸到臀部有被绷紧的“条带”,并且伴有弹响声;⑤坐位时,双膝不能并拢,不能翘“二郎腿”;⑥臀部呈板样,或局部明显较尖或塌陷;⑦双下肢不等长,走路跛行,脊柱侧弯(这是双侧不对称挛缩的表现)。

很多臀肌挛缩症患者在年幼时的症状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正常肌肉组织会随着身高增长而慢慢增长,但挛缩的纤维却保持不变,以至于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挛缩的组织与正常肌肉的粘连也更重。如果两侧臀肌挛缩严重程度不一样,挛缩较重一侧的牵拉会导致使骨盆倾斜,时间久了,会造成代偿性脊柱侧弯,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严重者,微创手术疗效佳

对挛缩明显、临床症状突出的臀肌挛缩患者而言,手术松解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手术方法包括:臀肌挛缩组织部分切除术、挛缩带切断术、臀肌肌腱“Z”型延长术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彻底暴露及松解挛缩组织,但存在创伤大、瘢痕长(6~10厘米)、出血较多,以及可能发生血肿形成、坐骨神经损伤、外展肌无力等并发症的问题。

近年来,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主导术式。临床对照研究表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创伤小(伤口

术前:坐位时无法翘“二郎腿”,双腿无法并拢

术后:正常

术前:坐位时无法翘“二郎腿”,下蹲时双腿无法并拢

术后:正常

专家简介

程飚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关节镜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关节镜和运动医学专家,中国肩肘外科协作组创始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委员,上海市手外科专科委员,上海市运动医学专科委员。年手术量维持在1000台以上,对复杂的关节运动创伤和肩膝关节镜手术具有丰富经验。

第5篇

创新与求索七十年

轻轻翻开先生《创新与求索――我的整复外科生涯》一书,落入眼帘的便是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题词――整复外科冠华夏,医德崇高颂大师。老树春深更著花,作为中国整复外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生于95岁高龄将其70年来从事整复外科的经历,用中、英文出版,为更多的整复外科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财富。这既是一部中国整复外科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人生哲理的禅言,一部励志成才的诗篇。

与先生近距离交谈,不禁暗赞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岁月似乎没在他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他始终那么和蔼慈祥地笑着,细心地聆听,谦和地讲述。

医者,大爱奉献之道。先生70年的从医生涯中,有过战火洗礼,有过波折坎坷,但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医生应付出的永远是爱心和责任心”,刻苦专研,勇于开拓,用他的精湛医术治愈了无数病患,为他们成功“康复美丽”。

养生贵在知足常乐

作为一位著名的整复专家,一名“造美”使者,先生对养生是否有着独特见解呢?先生哈哈一笑,说自己倒是有些体会心得,说来与大家共享。

朝六晚九

规律生活是保持健康的基础。先生幽默地说,自己现在是“朝六晚九”,早晨六点起床,七点半到医院开始办公,晚上九点准时睡觉。以前工作繁忙,常常为了研究疑难杂症手术方法熬到深更半夜,后来逐渐调整作息起居,保证充足睡眠,务求第二天头脑清醒,思维清晰。先生近百岁高龄,至今还是每日准时上班,风雨无阻,诚然可贵。

闲庭信步

先生喜好散步走路,年轻时常常步行上班,“适量的运动是必需的!”现在,先生有空就在公园、自家院子或走廊悠闲地踱踱步,活动活动筋骨,边看看风景,边呼吸新鲜空气。此外,先生还自编了一套保健操,每天早上起床后坚持做操,虽是简单的几个动作,但几十年的坚持便是先生对“养生”最好的诠释。

清淡膳食

谈及饮食,先生开心地说道:“阳春面是我当年最爱,常常坐无轨电车去吃!”因祖籍无锡,先生喜吃甜,偷偷告诉我自己还很爱吃冰淇林、糖果,但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先生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现在几乎不吃高糖食品,饮食也是少肉食多鱼虾,尤其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每天保证有牛奶和鸡蛋的营养早餐。不喝咖啡,喜饮茶水。

心有所系

“天机云锦用自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先生一生执着求知,心系整复医学,每时每刻都在为患者的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心血与力量。曾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赞其“不是人体缺损的修补医师,而是再造人体和功能的艺术巨匠。”

“学习和思考可使思维敏捷,头脑清晰!”直至今日,先生仍然每日读报阅刊,时刻关注整复外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和最新动态,除此之外,先生还留意国家大事、科技信息与经济走向,《经济周刊》《科学日报》等十多份报刊都是他办公桌上的常客。

知足常乐

先生说,正如原上海市政协主席王力平所言,“神在形外”,一个人的外表和心态会互相影响。他毕生的精力是帮助患者修复容颜身形,从而重塑自信;而说到养生心得,最重要的就是以内养外,保持乐观豁达心态,顺应大自然万物生长规律,不奢求,不强求,满足每一天,自然生理和谐身体健康。

战火的洗礼培养了先生大胆、冷静、沉着的性格,而丰富的人生历练则炼就了先生如此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豁达心态。对于这位硕果累累,满载了无数荣誉和称赞的传奇人物,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采访后记

张涤生先生毕生致力于整复外科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七十年如一日,为中国整复外科医学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问及先生对于“老年微创美容整形”的看法,他表示积极的肯定与提倡,“过去,我曾帮助多名知名艺术家做过微创美容手术,其目的是延长艺术家的艺术生命。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老年人也有爱美的权利,且微创整形美容往往不仅可以提高视觉上的美感,对于老年人的身体还有功能性作用。我觉得在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提倡!”

与先生的交谈是如此的舒适而又充实,一个小时的时间倏忽而逝。采访的最后,我问先生:您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整复医学事业,七十年来,您曾觉得辛苦么?先生听罢莞尔:“辛苦。但我觉得幸福!感谢患者,他们的信任是我一路前进的动力,对于医生来说,患者的肯定,便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望着先生安详而又坚毅的目光,我不禁肃然起敬:所谓医者――便是此样的妙手仁心之术矣。

第6篇

2012年1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由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同年3月正式开科运行。它不但成为云南省首家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中心,更成为西南片区第一家运动医学专科科室。

建科时间虽然不久,但在科主任李彦林的带领下,运动医学科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李彦林说,这支崭新的队伍有着宏大的梦想,救治更多的患者是他们肩上的责任。

用最专业的技术救治更多的人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看似非常专业的运动医学,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运动医学解决的不仅是运动员的问题,更包括广大民众在运动中所遇到的多种运动医学问题。”李彦林解释道。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建科虽不到两年,但其软硬件实力却十分雄厚。它不但是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及硕士点,还是目前云南省大中型综合医院中以最先进的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教育与管理为一体的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培训基地和临床中心。科室自成立以来,配备了美国最先进的关节镜微创手术系统,完善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硬件设备,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可以说,运动医学科的成立,大力推动了昆明地区乃至全云南省的运动医学水平,缩短了云南与内地发达地区的距离,从而带动了云南省运动医学快速发展。

建科至今,运动医学科一直致力于解决软骨、骨、韧带的修复与重建问题,在骨和软骨损伤与修复、韧带断裂与重建、运动员劳损性伤病、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运动创伤、运动康复和运动营养三个领域一直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科室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施乐辉高清关节镜微创手术系统,使手术的操作安全性和精确度达到最优化,并能详尽记录手术的每个细节和过程;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手术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明显节省手术费用和负担;科室主要致力于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各种急慢性损伤,对肌腱、肌肉、韧带损伤也有独特疗法;团队在术后,针对性地采取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措施,使患者的手术疗效达到最佳巩固效果,尽快地恢复正常运动功能。

走进运动医学科,医护人员温暖的笑容、轻柔的声音很难让人想到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很多危重病人的治疗。“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紧张有序”,这是运动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病人对他们的评价。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深受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一年多来,科室系统开展了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韧带、半月板、滑膜、关节腔内骨折等各类运动系统常见急慢性损伤,还进一步开展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巨大肩袖损伤、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疾病、关节软骨损伤、腕关节三角软骨盘修复重建,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康复方案,让广大患者尽早尽快康复。

对于运动医学科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止于医院一为更好地体现医院的公益性,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解决看病难问题,在李彦林的带领下,科室每3个月进行1次免费义诊活动。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标准”的理念,科室成员在医术质量上力求精益求精,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医德信誉,为患者筑就健康之梦。2012年6月9日,在李彦林的带领下,全科到昆明东陆社区进行免费义诊,期间诊治患者200余人次。2012年10月20日,科室到贵研小区义诊,期间诊治患者180余人次。2013年1月19日,科室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8楼进行免费义诊并开展健康大讲堂,期间诊治患者300余人次。

对此,李彦林说:“因为每次义诊都是在周末,所以全科上下所有人员都是在义务加班,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抱怨,因为大家都把科室当做了自己的‘小家’,能为这个家、为广大患者出一份力是大家的心愿,全科人员也用实际行动在展示着我们运动医学科的科室精神――‘服务意识、家的理念、团结协作、争做第一’。”除此之外,科室还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极大推动了运动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室医疗业务的拓展。

在全体医务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科室的发展也开始加速。

为临床打基础科研也要“争第一”

李彦林说,全科所有医护人员不仅在临床医疗方面“争做第一”,在科研教学方面也要努力“争做第一”。业余时间,每位医护人员查阅相关书籍、杂志,学习运动医学科新进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素质,掌握国际、国内的先进理论及技术,使全科整体医疗水平得以提高。

开科至今仅一年半,运动医学科就积极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及成果申报工作,组织全科医生和护士主动申报科研课题及科技成果奖,申报国家面上项目5项,申报省级面上项目4项,获教育部博士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并获省级奖励1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2012年度伍达观教育奖二等奖1项,有1人次获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申报项目3项,课题鉴定项目1项。有4人次到国家级运动医学及学科年会作学术报告,标志着科室运动医学研究部分达到国家先进水平,为医院的科研成果做出了贡献。

科室蓬勃发展的劲头和全体医护人员勤勉向上的风貌,得益于李彦林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他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室上下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教育,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书写病历、病程记录等基本业务,亲临病房熟悉病人、了解病情,和科室医生一起参与科室各项临床工作。科室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及临床能力,促使他们抓紧完成相关课题的实验工作,撰写毕业论文并发表相关文章,保障研究生能在三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并顺利毕业。开科至今,科室培养的在读研究生共有1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5名,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计6名。科室还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设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共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0人次,本科学生带教40余人次,根据医院规定安排科室新进人员轮转并安排专职带教老师。

寓教于学,在科研中培养队伍是运动医学科保持科研活力的秘诀。这些管理办法也让科室逐一收获令人瞩目的成果。2012年9月及2013年5月,科室分别成功举办了2012年度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微创新技术学习班和2013年度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微创新技术学习班暨云南省运动医疗会成立大会。2012年11月,由李彦林主编,王福科、何川、王国梁等临床一线医师编写的《实用骨科运动医学注射疗法》正式出版发售,该书被选为昆明医科大学本科选修课教材,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云南省的运动医学诊疗技术。

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努力提升自己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患者。种种实践表明,在运动医学科,“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切实的行动。李彦林说,未来他们依旧会坚持践行这一理念。

当好科室“领头羊”

提到运动医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就不得不提到科室主任李彦林。作为一名医者,他心中装满了对病人的厚重深情;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心中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团队的发展。

李彦林说,最终将骨科运动医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是因为机缘巧合。1992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的他曾先后在内科和儿科工作过两年。1994年,他进入昆明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本来选择了普外科,结果却被意外地分到了骨科,从此便在这条专业之路上不断学习。2000年,他又获得了华西医科大学骨科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期间,李彦林对骨科“关节镜”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技术创口小、恢复快,而且可以在检查的同时进行手术,既节约时间,又能减轻患者痛苦。博士毕业后,李彦林婉拒了国内知名医院的邀请,毅然回到“关节镜”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的云南,率先开展起这一技术,目前为止他已为数千名患者解除了痛苦。

对于技术的渴望促使李彦林不停地深造学习,这种勤奋也为他积攒下深厚的医学功力。为了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2002年9月16日至10月16日,李彦林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骨科参观学习1个月,并参加亚洲创伤骨科学会及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进修培训中心举办的椎体成形术工作坊学习并获证书。2003年10月13日至2004年1月13日,李彦林到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进修学习3个月。2006年,李彦林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人才项目,并于2007年9月一2008年9月先后到美国布朗大学附属罗德岛医院及纽约大学附属关节病医院学习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微创外科,任职客座教授。

为了系统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李彦林积极主动申请并承担各种科研项目,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获得的研究项目共7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SDF-1/cxcR4信号通路的干预及调节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TGF-D3和BMP-2双基因转染调控BMSCs向软骨分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仿生新材料复合基因增强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等项目。

基于以上科研项目,迄今为止李彦林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7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主编《适用骨科运动医学注射技术》,参编《组织工程基础与临床》、《干细胞理论与技术》及《临床特殊检查》3部著作。获云南省科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2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

而除了自身的工作,李彦林还是运动医学科的一名管理者。他以身作则,不仅对科室医护人员严格要求,更用自己的率先垂范与人格魅力感染着大家。在患者的口碑中,运动医学科获得的评价是极高的。开科至今他们共收到锦旗8面,拒收红包5次,从未发生过医患纠纷和投诉,病人满意度达98.5%。全科人员每天8点整准时参加科室交班会议,值班医护分别对前一天患者的病情进行汇报并对相关病情分析讨论,科室整体诊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李彦林不仅关注科室人员的发展情况,在教学上他也尽心尽责,培养储备人才。他先后参加过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的大课讲授及临床带教工作,积极参与昆明医学院的教学改革,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并融进新知识、新理论,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开放式的临床病例讨论,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002年,李彦林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教学奖三等奖,填补了昆医附一院在该奖项上的空白。此外,留学回国后他采用双语教学及启发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于2007年7月获昆明医学院首届青年教(医)师“双语”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还曾获昆明医学院2008年度伍达观教育基金奖教金二等奖。

谈到未来,李彦林说,运动医学及骨科手术正在向精准化、微创化、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他希望年轻一代的医生们能够不断学习,尽快掌握新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云南的百姓服务。

一手组建起运动医学科,一手培养起一支富于战斗力的团队。李彦林的付出正收获着回报,对于未来,他也有了更多憧憬。如今,他有了更多同行者,他们组建的“大家庭”正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破浪前行。

专家简介

李彦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附属罗德岛医院及纽约大学附属关节病医院访问学者,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云南省第十二届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运动医学方向),云南省医学会第一届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北大版核心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北大版核心期刊)。

第7篇

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李勇杰教授的故事就是一部传奇。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从一个优秀的医学专家到一个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十多年前,他首次把代表着功能脑病治疗尖端技术的“细胞刀”技术从美国引入国内,极大地提高了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让中国数千例患者在神奇的“细胞刀”治疗后,肌肉不再震颤僵直,失去的生活工作能力得到了恢复。头顶着中国“细胞刀”第一人的光环,李勇杰要将自己炼成“科学家型医生”。

走出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李勇杰是个不甘停滞的人,求知的步伐未曾停过。他生于20世纪60年代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9年,母亲一句“咱家出一个医生就好了,你就学医吧!”让李勇杰与医学相伴了一生,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取北京医学院。毕业后他又选择师从著名神经生理学家乔建天教授攻读研究生。199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留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

一切似乎就这样安顿下来,然而专业知识愈是增长,李勇杰愈清醒地感到自己视野的狭窄。国内医学科技的滞后,早已与国际最尖端的技术水平形成断层,对他来说,这是一种煎熬。他无法放弃出国的梦想,要走出去感受外面不一样的风景。

也许是执着坚持,也许是几年来历练出的扎实专业基础,李勇杰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1994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邀请他去这所世界知名医院做博士后研究。就这样,李勇杰走近了当时国际前沿的微电极导向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俗称“细胞刀”技术。当见证了无数成功的手术,目睹了太多从轮椅上重新站起来的帕金森患者时,他已被“细胞刀”所深深震撼与折服。

回国做科学家型的医生

谁都曾有过少年时的梦想、青年时的信念,并为此燃烧激情。到美国之初,李勇杰的目标是做一名神经外科的研究人员。因为在基础医学的研究中,中国在许多方面尚未能与世界先进水平齐列,他希望自己能为改变这一状态尽绵薄之力。但随着“细胞刀”的运用,李勇杰发现先进的技术已摆在面前,如果能掌握它,并用其为祖国服务,岂不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1996年2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结束博士后学习,受美国加州罗马林达大学医学中心邀请,担任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职务,这个职位待遇优厚且是终生的。“细胞刀”在手中越来越娴熟,但看着一个个从轮椅上站起来的患者,李勇杰的内心开始不平静了。他知道在遥远的祖国,帕金森病发病率已达1‰,全国患者的数字至少保持在200万人以上,如此庞大的群体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逐渐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而这一先进手术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如果将这项新技术带回去,一定能造福国人!”由此,李勇杰坚信自己理想的种子只有落在祖国的土地上,才能生根发芽,他要在中国建立世界一流的功能神经外科研究与治疗中心。

1998年,李勇杰毅然回国,那时候出去的人都想留在国外,他回国的决定无疑如静湖投石,激起千般涟漪,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勇杰是个不安分的人。”“我也认为自己是个不太安分的人。我总觉得应该尝试去挑战新的东西才能获得快乐。就像人碰到了天花板,再也无法跳得更高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寻找新的出口,进行新的尝试。”李勇杰说。

1998年5月,李勇杰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随后与美国加州罗马林达大学合作创办了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家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机构。几年下来, “细胞刀”疗法风靡全国,他也被冠以“中国细胞刀第一人”的美誉。

说起这十几年的工作,李勇杰淡淡一笑,“细胞刀只是几年前的事了,我们早已开始运用更前沿的技术手段治疗更多的疾病。”李勇杰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科学家型的医生:“不是简单的一个医生,而是要做研究搞创新,要有科学家的头脑,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司空见惯的。”

打造病人“终点站”

在众多病人中,为给家人看病而跑遍大江南北变得一贫如洗的家庭很多。每遇到此类求医者,李勇杰心情都无比沉重。几经考虑,他提出了“终点站”概念。“我希望可以告诉患者,不要病急乱投医,这里解决不了,其他地方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李勇杰希望给这些患者一个信念,让他们心里更踏实些。李勇杰心里很清楚,要想让病人甚至同行真正认同自己“终点站”的概念,就必须拓展功能神经外科的内涵和外延。

李勇杰带领他的团队不断追踪世界领域在功能性脑病的最新动态,改良技术方法、提升治疗水平、拓展治疗范畴。1999年3月,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应用丘脑底核毁损技术治疗帕金森病获得成功,同年又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技术(脑起搏器治疗术)治疗帕金森病;1999年5月,首例全身性扭转痉挛的手术获得了成功;1999年下半年,首例痉挛性斜颈、舞蹈症以及抽动秽语综合症等的手术相继获得了成功。李勇杰在创造性地把手术的治疗范围拓展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之后,又开始了手术治疗癫痫和疼痛的工作,至今已拓展到30多种功能性脑病。研究所形成了以疼痛中心、运动障碍中心和癫痫中心为核心,面瘫、面肌痉挛以及精神外科为分支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科构架,成为国内最大的功能性脑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自2009年起,研究所的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治疗量达到全球第一,成为“脑深部电刺激全球最大治疗中心”。

打造功能神经外科“中国队”

李勇杰常提到“境界”这个词,他说当医生有几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学会看病做手术的本事,能为病人解决一些问题;第二个境界是不仅能独立地承担一些临床工作,而且有一定的名气;第三个境界是意识到就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批量”地治疗病人,必须借助一个团队的力量。这是当医生的最高境界。

治疗的患者越多,李勇杰越发感觉到,纵使自己有天大的本事,可以治疗的人也是极其有限的,只有打造出一支有世界水平的功能神经外科“中国队”,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是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一支有世界水平的功能神经外科“中国队”上。他选“队员”时,在人品方面要求很高。“最根本的一点,他必须是好人、必须诚实,要有很好的是非观。如果没有善良之心,他就不会很好地对待同事和患者;如果没有合作、没有诚信,也就不会有什么团队精神。”

李勇杰说,做一个值得病人信赖的医生,首先是“仁者爱人”,胸怀仁爱之心。他常常告诫自己,面对手术刀下经过数百万年进化的脑组织要深怀敬畏之心。他也告诉年轻大夫们:“人家能放心地把脑袋交给你,是因为你沾了医院的光,是医院的名声给了你信任感和荣誉,否则你到大街上给人家剃头,人家都未必信任你。”多年来,他和团队努力营造并践行着这样的理念,让患者得到世界水平的医治,得到最人性化的服务和最坚定的心理支持。他连续12年举办学习班,将探索成熟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功能神经外科在全国各大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众多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患者因此受益,也让功能神经外科这个学科在中国落地生根,与世界同步,甚至超越世界发展水平。

第8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早期康复;康复评定;随机对照研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surgical procedures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XIAO Xin.cai,YE Zhi.qi.Heyuan People’s Hospital,Heyuan Guangdong province 5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patients.Methods Sixty eight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34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34 cases).They were given general medicine therapy.Patients in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given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operation 24 to 72 hours under stable condition,patients in the controll group exercised themselves without professional direction.Measurement of motor function(Fugl.Meyer measure, FM scores)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 scores)was given by the same doctor at the time of after operation,one month and two month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 FM scores and the FIM scores of two groups all raised at the time of one month and two month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P>0.05),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time of one month and two months after operation(P=0.000,0.000,0.001,0.000)(Tab.1).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nd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urgical procedures;Early rehabilitation;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急症,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日趋明确,外科手术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但仍有约50%~75%存活者有残疾,常见偏瘫,失语、认知感觉障碍等。大量研究表明,康复治疗能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实验设计旨在通过对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和评定,为两者的疗效差别提供确切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设计 以诊断为依据的随机对照观察

1.2 对象 2003 年1月至2004年12月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3 患者选择标准 入选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均在发病前或发病后确诊高血压,经颅脑CT或MRI确诊,排除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引起的出血,年龄8分,有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单位:517000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患,神志清醒,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情感障碍,无恶性肿瘤,非聋或哑人,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共68例,按评分结束时间先后编号,奇数号归为早期康复组,偶数号归为对照组,符合简单随机分组原则,每组34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31~80岁,平均59.6岁。发病至来院时间1~48 h,其中12 h内住院59例,24 h内住院66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血压增高,出现一侧肢体偏瘫者早期康复组25例,对照组24例;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者早期康复组16例,对照组17例;出现双侧瞳孔散大者早期康复组4例对照组3例;术后GCS评分9~12分 52例,13~15分 16例。出血位于基底节区40例(破入脑室19例),幕上半球16例,丘脑8例,小脑4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体积,血肿量40 ml 5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在CT引导下行钻颅血肿引流术36例,术后1、3 d根据复查CT调整导管位置和侧孔方向再行血肿引流,23例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术后48~72 h拔管后继续脱水治疗。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2例,进入血肿腔彻底清除血肿,12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合并脑室内出血者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后24 h内发生颅内再出血2例,其中1例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术后经评估后重新分组。

1.4 设计、实施、评估者 由两名笔者共同设计,并负责资料收集和康复评定,具体干预实施由本院康复科医师完成。对同一患者的三次评定由同一人员完成。项目开始前经过统一的严格培训。

1.5 方法 术后两组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酌情吸氧、降压、降温、输血、补液、脱水、改善微循环等,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复查胸片,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血常规,尿常规及脑脊液检查等。早期康复组在术后24~72 h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开始早期康复训练程序,依据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病情特点,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2.3]:①卧床训练期: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良肢位摆放,避免用患肢输液,肢体按摩、针灸。若颅压不高,脑水肿控制好,生命体征平稳者可行适度、短时间的肢体关节被动运动,少量的健肢主动运动,并逐渐进行床上患侧、健侧翻身训练。同时配合电脑康复、高频电刺激等治疗。具有一定功能基础者可行作业疗法。失语症患者进行听觉刺激和语言训练。此期应当注意:一旦发生病情恶化,即应减低或暂停床上康复训练,待病情稳定后再恢复;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注意不要使关节活动度过大,以免损伤关节和韧带;运动量应逐渐加大;注意心理治疗;②平衡训练期:当患者病情稳定并明显好转,偏瘫状况改善,可尝试在床上坐起时,即可进行坐位三级平衡训练,坐位到站位转移,站位三级平衡训练;③步行训练期:患者下肢肌力达到3级或3级以上,可先进行步态训练,然后辅助步行,直至复杂步态训练;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只要情况允许就开始进行,包括进食、穿衣、持物、书写等日常生活的动作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克服依赖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治疗,仅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

1.6 康复评定标准[4] 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治疗前、手术后1个月和2个月均由同一医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FIM评定法)。Fugl.Meyer评定法:全部评定包括5个方面,共50项,对每一项进行三级评分(0~2分),总计226分。FIM评定法:由两大部分(运动和认知)组成,包括了六大项(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活动和转移、运动、交流、社会认知)共18小项内容,每小项为7级评分(1~7分),满分为126分[4]。

1.7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 Fugl.Meyer积分(FM积分)和FIM积分。

1.8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率的比较用 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

2 结果

参与者数量分析:本研究中早期康复组有1例死亡,2例中途退出;对照组无死亡,3例中途退出,实际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62例。早期康复组31例,对照组31例。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间患者的FM、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的治疗和观察,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FM、FIM 评分均明显升高,早期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的FM、FIM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0.000)(见表1)。

3 讨论

3.1 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具有较其他类型脑卒中发病更急,病情更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40%~70%),病残率高(占生存者50%~85%)的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也带来严重的家庭经济问题和沉重的社会负担。自Cushing于1903年首次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以来,外科手术已经成为脑内出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5]。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外科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病残率近年仍据高不下。这可能和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具有平均年龄偏高,大多伴有心、脑血管和肾脏等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在经历了脑出血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后,病情重,易反复,身体虚弱,并发症多等情况有关。大量研究表明,康复治疗对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并对中长期的生存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6]。

3.2 关于早期康复 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早期康复治疗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的重要性和疗效[7.8]。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介入时机更应把握好,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在术后8~24 h、生命体征稳定、GCS评分>8分、神志清醒者,先从良肢位摆放,患肢、关节被动活动等低强度的康复治疗开始,密切观察,逐渐提高,发生问题及时妥善处理。病房配备康复医师,并同康复科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力,经济情况等全面考虑,采用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综合使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运动疗法、心理治疗、中医传统疗法等康复治疗技术,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对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康复也逐渐受到重视和研究。展望未来,通过及时、规范、正确的身心康复治疗,能使脑卒中患者早日恢复自主独立的生活能力,甚或恢复工作。

3.3 关于康复评定 神经康复学是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为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三个方面的内容。功能评定是康复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是制定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众多评定方法各有利弊,考虑到运动功能的康复目前是神经康复学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仅选用FM积分评定运动功能,FIM积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FM积分可以较详细的、定量的评定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者间信度较高,结果解释较确切,并且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密切相关,但存在费时,须患者积极合作,对躯干运动评定较差等缺点。FIM目前是美国残疾程度综合评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在国际上也被普遍采用。FIM内容全面,评定较细,敏感度高,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ADL的变化情况,近年来用于预测和确定康复后果也取得很好的效果。FIM仅能反映整体功能状态的一般情况,更不能代替其他精神、心理方面的评定方法[9]。本研究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缺少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心理康复治疗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疗效评定实为一大不足。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冉春风,等.现代康复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22.35.

3 方定华,陈小梅.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9.42.1.

4 王玉龙.康复评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8.187,290.304.

5 李龄,张光璞.脑内出血.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5.

6 Von Wild KR.Neuro.rehabilitation.a challenge forneurogurgeons in the century 21st concepts and visions of the WFNS.Committee on neurosurgical rehabilitation.Acta Neurochir Suppl,2002,79:3.10.

7 沈晓艳,江澜,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4,31:6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