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经济状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经济状况

第1篇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4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26.48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3.9%,比去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8.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1亿元,同比增长37.4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亿元,同比增长19.4%;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52.4%;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43.9%。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45.05亿元,同比增长18.25%,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15.8%。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5.97%。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58.3%,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29.2%。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中国)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9.24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项整治”成果,区域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品质得到提升。

1、景观打造扎实推进。夫子庙核心景区品质不断提升,在通过省级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成瞻园扩建工程,启动了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实施了江南贡院改造出新及景区亮化提升;历史文化名河打造进展顺利,开工建设内外河沟通工程,后五华里中华门至甘露桥段沿河景观商贸设施基本建成,甘露桥至西水关段改造即将开工;明城墙保护卓有成效,雨花门复建工程全面完工,西水关段城墙修复开始启动;景点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完成胡家花园拆迁,实施了芥子园复建拆迁工作。

2、老城改造进展顺利。城市路网布局不断完善,开工建设大明西路西延工程,基本完成明匙路拓宽二期拆迁,完成东风河、红花河河道清淤,改造了开源、龙苑等小区地下管网,完成五一沟续建工程,全区防洪排涝能力增强;危旧房改造加速推进,今年实施的6个危旧房改造拆迁项目中,后江沿、胡家花园拆迁进入扫尾阶段,门东C2、D4及家居乐、教敷巷地块拆迁进展顺利,全区共完成拆迁居民3850户,工企38家;房地产开发稳步推进,皇册家园三期主体封顶,佳日雅苑、雅居乐花园二期开工建设,来凤街1号、蓝天华门即将开工,全区新开工面积31万平方米。

3、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出台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十项举措,强化市容管理责任无盲区、管理无脱节、长效无回潮工作标准,多次开展清除新违建联合执法行动,按照“七无”标准,重点打造长乐路、中华路等10条“区级市容严管路”,完成雨花路中段等17条道路的店招店牌、夜景亮化改造出新,实施了55万平方米小区出新和38万平方米房屋整治工程,积极做好市政设施管养维护,补植更新行道树、花草灌木约27万株,启动了大明西路等地块绿地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在六城区名列第2。

四、改善民生强化保障,社会事业在争先创优中统筹发展

围绕“五有”目标,全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富民工程,努力促进创业就业,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和谐构建取得新成效。

1、富民工程稳步推进。成立5个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重点打造天诚二手车市场等示范创业园,实施创业扶持、岗位补贴、缓交保险等稳定就业政策,完成小额担保贷款155万元,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2120人次,新增就业岗位9316人次,实现再就业2385人次,援助困难人员就业797人次,开展职业培训2604人次。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万元,同比增长9.7%。

2、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坚持教育均衡发展,建成经济适用房配套幼儿园,启动钓鱼台小学扩建工程。成功举办“名城之约”主题晚会等大型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了“金陵五月风”等系列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各类市场性娱乐演出1000多场,评话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深化卫生服务改革,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通过评估验收,认真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广泛开展“六送体育进社区”活动,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

3、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及时为全区3600多低保户及近1.5万户困难家庭发放各类保障金1822万元。积极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区新增社保参保人员4265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3.4万人。积极做好拆迁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建成夹岗经济适用房8.7万平方米三期工程,翁家营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项目基本完成拆迁,佳营路2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正式立项,全区共受理申请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约1000户。

五、提升效能维护稳定,公共服务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优化

注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效,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社区建设管理,有效钝化社会矛盾,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1、行政效能不断提升。积极开展服务企业“三帮”行动,办结了87个帮扶事项;深化权力阳光运行,出台《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全面推进网上审批,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实行了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举措;强化效能考核激励导向,按月通报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公务员素质培养,继续开展公务员“5+X”能力考核,全面实行网络学校培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街道所属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通达厂人员分流,基本完成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任务。

2、社区服务能力增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建成47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合并调整了正学路等6个社区,新建扩建了汇幸苑等3个社区服务用房,积极推进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直选,社区服务能力全面提高。生活配套网点不断完善,实施了双桥、夫子庙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市级绿色市场和商业示范社区。全区新增福利机构床位60张,新增计划生育世代服务站(室)25个。

第2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62-02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当代国际经济学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并能结合实际中国际经济状况,对现实中的国际经济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设国际经济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国际经济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贸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大量的精通国际经济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人才,而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对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分析工具,了解现实国际经济状况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不同的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国际经济学专业学生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还是具体的外贸工作,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进行条分缕析,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表面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原因。这方面对于准备考硕、考博,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2.精确的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国际贸易术语,各种解决纠纷的国际法律等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国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公司开展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市场,确定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公司产品的销售地区,定价策略等。这些工作都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3.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流利的英语是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基础。所以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各种术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通晓如何用英语和外商谈判,如何用英语解决贸易纠纷等。另外,由于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所以掌握日语、俄语等小语种的人才也比较受欢迎。

4.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国际贸易的复杂程度较高,往往需要团队共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时能够迅速融入团队,善于与同事交流,共享信息,互相帮助,能够帮助团队提高运作能力。

5.数理分析技术。不管是将来准备到科研院所找工作,有志于科研的学生,还是将来准备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一定的数理分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数理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看的更深,想的更远,从而有利于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6.论文写作能力。即使是不准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也应该掌握一些论文写作的技巧,熟悉论文写作的规范,这有助于他们撰写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和会议纪要等文件。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7.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使用,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巧,熟知一些数理分析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这些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

8.实践与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比较抽象。很多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在刚毕业时往往难以很快地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

从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要求很高,必须是具备上述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这为《国家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当前国际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仅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侧重于对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及购买力评价、IS-LM-BP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经典国际金融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相结合,也不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结果是学生仅仅是机械地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时,无法作出正确判断,从而错失机会甚至造成贸易方面的损失。

2.仅注重本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虽然国际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时需要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种技能,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本课程的教学上都仅仅进行本课程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难以仅仅通过英文课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专有词汇,常见的外文表达方式与表达习惯等。

3.所用教材老化,难以反映国际经济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常见的《国际经济学》的教材主要有五种,分别由佟家栋,高乐咏(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李坤望,张伯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袁志刚,宋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和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等人编写,但是这些教材出版的时间较早,难以反映最新的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并因此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理论就没有被所有的教材收录,而此理论全面整合此前全异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深刻揭示了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影响和全世界范围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等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4.教学模式僵化,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教学方法单调,讲授手段不灵活,虽然大部分学校采用了PPT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基本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考试前突击背诵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讨论和实践环节的学习较少,学生缺乏思考,考试方法与内容比较传统,使得学生普遍觉得本门课程术语和定理较多,内容枯燥,难学,难应用。这种教学情况必然造成学生“平时学没兴趣,考试前靠突击,考试后全忘记”的结果,无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创新能力。

三、对《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注重案例分析,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学时可以进行若干国际经济方面的情景假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作出经济决策,然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权威教材,并随时补充国际经济领域的新成果。虽然《国际经济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能够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但是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3.在有条件的班级开展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还能够通过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或者回答问题而提高英语交流技巧,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能够在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开展。

4.注重开展课堂讨论,开展小论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和本课程相关的小论文,然后再课堂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定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查询资料,这对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时间,因此不能经常采用,建议一学期不超过两次。

5.注意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在教学、课后辅导和考核中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已经普及,给使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能够也应该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不仅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采用PPT、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应该在课后辅导、答疑、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时采用,甚至可以采用电子化的考试方式。教师的讲义等学习资料也可以制作成电子格式,方便学生的传阅与学习。这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四、结束语

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考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邢淑清.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2] 朱正伟,刘东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第3篇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经济收入 家庭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

从古到今,大量贫困家庭的学子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案例屡见不鲜,主流媒体对此的报道和过度宣传会让人误以为“寒门”和“人才”、“成功”存在紧密联系,似乎出身寒门者更容易成才并获得成功。然而,较少为人关注的是,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大量研究显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当代医学模式的改革上,出现了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趋势。心理健康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各类群体中,虽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群体,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现率要高于其他群体。至今,全国各高校已发生多起心理不健康致死案件,其中多起事件起因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有关。

一、家庭经济困难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一)家庭经济困难界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颁发的8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各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通常衡量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参考各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当前,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各高校按照国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起各自的操作模式。

然而,在各地各高校的实际认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如何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指导意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要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但是现实社会中会存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也能盖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公章,甚至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盖公章时却被拒之门外的现象。此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一,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状况存在差别,因此,来源于不同地区和城乡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判标准的相对性,在认定工作中不能以家庭经济状况为单一指标进行衡量。一些研究者引入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这一多维因子来衡量学生家庭情况,这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更加客观并符合实际情况。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界定及衡量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家庭环境。社会学研究显示,起初的家庭环境量表主要测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即测量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最近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是简单的单一变量,它反映了个体的人格特质及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包括:较高的智力、勤奋、坚定、上进、长辈的鼓励乃至婚姻状态等诸多因素[1]。例如Cassidy和Lynn所做的一项追踪研究发现,个体在16岁时的智力、成就动机、外向性、心理稳定性和所受到的父母鼓励等因素,能有效地预测其到23岁时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2]。由此可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是家庭经济和教育水平的代表,更反映了父母乃至其祖父母的多种人格特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是家庭成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的衡量,根据家庭成员获得或控制的社会资源数量进行的社会层级划分。这些社会资源通常包括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这一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用以衡量个体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

当前对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测量通常从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及职业等级三个维度进行。不同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会选择不同的维度,有的选择其中一种,也有的研究者综合几种。但是,研究者发现,在职业等级评价上还存在诸多的缺陷,比如不适合测量无工作的人,而且职业等级的划分会过于主观化,导致当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分类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性。综上,更多的研究者使用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两个指标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存在过大的差异成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研究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显著相关性。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低家庭经济收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总数的五分之一,而普通大学生心理不正常的人数是普通大学生这一群体总数的十分之一。很多研究者在探究不同地区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时,发现较高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来自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总体而言,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低于较高家庭收入大学生。

1.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水平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

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研究显示,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偏低,他们缺乏可使用的支持因素,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性也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因此,在面对压力时无法获得及时、必要的心理支持,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3],这可能与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体验到的压力源更多及压力值相对较高有关。有研究显示,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面对的压力源与一般大学生存在差别,家庭经济困难通常是造成他们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首要生活事件。此外,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自我体验到的压力更大。

2.消极情绪发生率更高,自评症状显著存在。

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封闭、焦虑、敏感、敌对等负性情绪。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可能以躯体病痛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会更内向、存在更多的内心冲突,道德更加自律,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敏感,并且敌对情绪更容易发生。其中,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女生更容易表现出恐怖、焦虑及人际敏感。

目前,在考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90项症状清单是常用的测量工具。最近,常被用于各高校筛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研究表明,除精神病性以外的所有项目,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均显著高于非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4]。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较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是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部分来自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局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无力改变现状,容易产生敏感、自卑,继而出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弥散性的仇视心理而出现偏执、敌对等一系列偏激的心理行为[5]。因此,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更需要身边人的关怀、尊重、支持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家庭受教育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发育过程中,外界不良环境因素极易使得他们产生各类心理问题。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及计划生育导致的独生子女的普遍性,父母对子女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儿女心理健康成长,对很多家长来说,是很难把握和调控的。有研究显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90项症状清单》各症状因子分值越高。

有研究显示,家庭受教育水平与学生获得社会支持呈现出显著性的相关,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即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获得社会支持较少,尤其是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少。有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不是客观显示,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变量/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有研究发现,主观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为重大,主观支持水平低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

三、结语

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评定学生困难与否或者困难等级的主要标准是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或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和城市农村的双重差异,来自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城市、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导致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判别标准是相对的。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不能以单一的家庭经济状况标准来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含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和家庭收入三个维度,只有综合这三个维度才能更好地衡量家庭的状况。

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大差异成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与拥有较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家庭收入这一维度上,低家庭收入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水平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在《90项症状清单》的测量中,他们在除了精神病性的其他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上,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这一维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学生,其《90项症状清单》各症状因子分值显著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因此,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中,国家、学校除了要给予学生经济资助外,更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上的帮助与扶持。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方法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接纳自己;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可以为他们提供条件改善自身经济水平,如勤工俭学等,并协助他们通过各种合理途径改变现状;各高校管理层可以从制度上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使他们在实践中自强自立,走出自卑、敏感的阴影。

参考文献:

[1]任春荣.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测量技术.教育学报,2010(10).

[2]叶婷,吴慧婷.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心理学探新,2012(32).

[3]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2003(4).

第4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社会经济;职能发挥;促进作用

一.工商管理的概念解读

工商管理是基础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符合市场经济的概念范畴。对工商管理的概念解读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全面认识。从广义层面来看,工商管理的目标对象是一些工商类的企业,管理内容是通过相关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经营状况来为企业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宏观战略规划,该管理通常在工商企业中的应用相对广泛,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和方针,有助于企业在科学的管理指导下进行合理决策,从而有效推动企业自身的蓬勃发展;从狭义上来讲,工商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有效管理和把控的过程,该过程下对企业经济状况的有效把控是以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来实现的,着重强调经济方面的管理过程,以此来确保经济活动的相应合法性和规范性,在职能发挥中是通过宏观调控和相应法律法规来实现的,具有一定的程序化和权威性特征,能够使企业的发展在符合市场秩序的环境下得到稳步的提升。综合来看,工商管理是促进企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管理过程是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来进行和扩展的,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工商管理下宏观调控的重要结果,因此,从这一角来看,全面探究工商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职能发挥和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工商管理是以改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设立的一种管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延伸方式,从其实践方向及作用发挥来看,工商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与政府部门职能存在差异,该部门的管理不存在相应独立的资金需求,主要工作特点是调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从而在社会环境下构建相对公平的企业发展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工商管理起主要的调节功能,能够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引导企业进行相应的制度管理和经济发展,对于改善市场发展环境,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利益创收;其次,具有众多监督手段。工商管理在调节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中是通过监督手段来实现的,监督力度的程度直接影响了经济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我国工商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行政处罚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手段来对市场进行监督的,从而结合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方向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整和经济管理。除了以上两种手段之外,利用社会舆论对市场环境进行监督也是工商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调节手段,不仅能够有效结合舆论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进行调节,还能够有效把控舆论的方向来维持稳定的经济环境;再次,工商管理具有较广的监督范围。有形监督和无形监督这两种管理模式都能够达到良好的监督效果,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水平,还能够在保障监督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企业在市场上环境下经济效益的提升保障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最后,工商管理部门在经济管理和有序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来保障消费者在市场上环境下的权益,与消费者的联系十分紧密,能够促进企业和消费者经济和权益的良好保障。

二.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挥及促进作用分析

2.1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发挥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发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分别是对市场经济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管以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层面来看,市场管理部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监督作用与管理作用深刻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管理过程中,不仅能够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主体在遵循社会规律的同时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还能够通过相应法律法规的有效制定来保障消费者在经济环境下的合法权利,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方面,市场经济能够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在这一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下,工商管理的有效保障能够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在监管的基础上促进市场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稳步发展;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在这一环境下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具有多种经济态势,工商管理的有效监管和保障能够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也能够有效调整市场经济结构变革环境,强化工商管理过程中企业经济发展特征与社会其他经济元素之间的有效配合和协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调控职能得到了深度的体现,对于强化市场经济系统间的深度合作,提升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效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2工商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分析

(1)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局势。工商管理部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整体来看体现在稳定社会经济的价值,尤其从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职能来看,工商管理能够有效连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良好的发展与协作管理,还能够合理安排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关系,从实践层面出发深刻把握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并结合这些方向及管理经验提供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发展建议,从法律法律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全球视野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如何在机遇与挑战中并存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对经济局势的宏观调控与正确引导是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管理职责和功能,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执法部门相应经济管理与服务优化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5篇

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

2、经济环境: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经济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

3、社会文化环境: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

4、自然环境:企业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生物、矿产、能源、水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5、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技术环境影响到企业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6、产业环境:包括产业生命周期、产业内竞争情况、产业内的战略群体等。

第6篇

人身保险主要是保障人类身体和寿命等,以此为标准进行一定的承保。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劳动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等情况出现时,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进行赔偿,以此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财产保险主要是根据投保人所存放固定或不固定的财产和物资进行风险保障。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这些都属于财产保险,它主要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与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准中的一类实行补偿性保险。保险是金融行业组成部分之一,对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明显的经济作用。保险行业风险转移与补偿可以使消费者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促进保险业的消费又可以刺激到其他产业的消费。与此同时保险公司除了为人身和财产提供保险外,还承担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保险公司售出保单在此之中吸收相应的保险费,然后进行集中的资金运作,同时为经济机构和投资者提供长期资金链,使有效的资金或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与安排。这样可以提高资金运作的相应能效提升质量。同时经济增长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前提,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得到了足够数量的资金进行分配到人们手中,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想到购买保险为自己的未来进行一定保障,美国心理学家说过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类,第一种是生存、第二种是自身安全、第三种是社会交往、第四种是社会尊重、第五种是实现自身价值。如果按照这种理论进行思考研究,那么就意味着只有人类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生存需求后,才可以进行劳作获得金钱。换句话说,只有当收入满足人类基本生存且还有盈余时才会考虑买保险,而较高的收入就是要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保险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增长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

二、保险业发展提议

2014年我国国务院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情况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条件也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人们的经济状况变好后就会越来越重视自身与家属的健康与安全,很多保险公司就是看中了这种情况进行新项目的探讨与研发新型的保险产品。民间融资机构的不断增加发展,也使保险公司开始注重责任与信誉度的建立与维护。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会计需求;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

一、会计需求的演变

(一)会计需求的演变

会计是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生产活动的需要。随着人类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剩余物品的出现,为了合理分配这些物品,萌生了人类最早的计量、记录观念与行为。而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把会计作为国家行为,产生了官厅会计及其职能部门,在当时的国家财政经济组织体制中,设置了会计部门,配备了会计官员,在会计事项处理方面采用了一定的会计方法,并有了一定的规范,会计工作已能够正常展开。

今天的会计工作形式与理论主要起源于商品经济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年代,我们常把它称之为“传统会计”。传统会计理论局限于从“会计主体”内部建立起会计理论,是有其历史根源的。首先,会计人员历来受雇于企业,使其习惯于从“会计主体”内部进行思考,会计必须基于业主产权的立场,建立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其次,现代会计理论起源于企业会计的历史,以为会计理论似乎只能从“会计主体”内部出发,但实际上现代会计理论形成之初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背景和基础之上的,当时,“会计主体”概念的产生是由于需要区别企业与个人的资产,也就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中划分出属于“会计主体”的局部空间。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在经营上相对独立。会计理论已经从“业主产权主体”会计理论发展为“企业产权主体”会计理论。这时“会计主体”的概念是独立的,但是会计并没有脱离从个体出发建立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观念。

(二)当前对会计的需求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会计也随之迅速发展,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会计的需求各有不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会计的发展。

第一,企业的所有者或潜在的投资者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决定是否向某一企业提供资源。第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据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第三,债权人要求企业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以了解企业举债经营及资金流转等状况,并作为他们判断公司偿债能力及本身信贷决策的依据。第四,供应商要根据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以决定是否继续与该企业保持业务关系。第五,客户关心商品和劳务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情况,通过分析有关会计信息,可以做出是否继续与该企业保持购买关系的决策。第六,企业雇员需要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为此,他们要获取和了解会计信息以坚定他们为企业服务的信心。第七,政府和其他一些机构通过企业的信息反馈,了解企业资产运营及社会资源配置情况,从而进行宏观调控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法规。

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需要各有差异;甚至在同一类别的信息需求者中,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内容也有差别。这样,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会计工作和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推动、制约着会计活动。但是,各个方面普遍均能使用会计,则更明显地表明了会计的技术性属性。

二、从个体出发的传统会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已经使用了几千年,在以个体会计信息需求为主的年代,其基本还是有效的,但从个体出发的传统会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从个体出发的传统会计活动不能确切描述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联系。这是因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联系,是两个以上个体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联系活动。无数相互交错的个体之间的个体活动联系,构成社会的经济活动。全面、正确地描述和记录经济活动必须考虑它们是一种经济联系,同时记录双方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活动联系内容。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准确、真实地描述经济活动,这即是从社会化的角度描述经济活动。

其次,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双方互为参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个体性地描述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割裂了经济活动的社会联系,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是不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因素。

再次,从个体出发的会计信息需求、生产和使用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即,会计信息的来源是社会性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和使用是社会性的,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但是,会计信息的生产是个体性的,个体性的会计信息生产与社会性公共产品之间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联系,产生了信息生产成本可能没有相应效益回报的矛盾,使得个体性的会计信息生产没有积极性,很容易出现在个体利益驱动下生产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

从经济活动的全局空间或个体行为的局部空间出发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观点。这是由空间问题引起的会计理论上的分歧。所以,应该研究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性问题。对传统的从个体出发的会计活动,至少应该充实其信息内容,保证其对经济活动记录的真实性。此外,会计信息化和网络化也要求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

三、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必要性

当前知识经济所引起的技术资产日益重要,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与经济活动的密切结合,造成经营活动形式、经济组织方式、投资(和融资)渠道和资产构成等的多样性。它们需要会计能够全面地予以反映,提供满足需要的会计信息。但是,传统会计把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局限于个别“会计主体”的内部,不能充分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因此,要求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由此,探讨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它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企业会计信息的个体性生产,对于没有相应回报地生产公共信息产品,缺乏积极性,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传统会计准则是从建立一系列社会公认的会计准则,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并不能完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一方面说明了会计建立在“会计主体”内部基础上的观念是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会计应该以社会为背景和以社会经济活动为基础才更加可行。会计的社会化,才更有可能记录相互交错的经济活动信息,才能更好地保证社会监督的高效率。

(二)克服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在手工作业条件下的传统会计制约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必然造成会计信息生产不及时与传递的延迟。因此致使各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收到信息的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从而造成其所采取的决策与行动的效果不同。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处理会计资料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信息生产的不及时问题。而这些也需要通过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才可能解决。(三)解决会计信息来源、使用与生产之间的矛盾

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但是其共性是要求会计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而起源于个体需求的会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首先,会计信息的个体生产者不会为了满足社会性的需求而增加信息成本。所以,受利益驱使的个体性会计信息生产无法制约,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各个个体的经济状况,需要从经济活动中各个个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出发,方能真实、充分地描述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各个个体的经济状况,否则缺少可验证性。所以,应该从解决不同需求、成本问题和验证性等问题入手,把个体性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转化为社会性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

(四)满足社会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调控的需要

以“会计主体”为基础的会计活动,记录与反映的是“会计主体”的内部信息,不能反映各个“会计主体”之间的联系,难以全面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情况。但是,出于社会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调控的需要,不仅需要会计信息的真实,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经济活动中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联系,以便正确地掌握它们之间的需求、供应关系,科学地制订经济政策,合理地调配资源。因而,出于社会对经济活动调控的需要,也要求建立以社会为背景和基础的会计。而且,在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条件下,采用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有条件且有能力满足社会和国家对经济信息更高层次的需求。

(五)节约信息生产的成本

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之——就是节约费用,增加效益,目前有许多企业聘用记账的会计服务公司,这则反映了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一种趋势。在会计服务公司里,会计人员按照社会经济活动的共同要求建立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会计服务公司的会计工作人员而言,“会计主体”的概念只是区别不同实体的观念。可以说,会计服务公司的工作,为会计以社会背景和以社会为基础而进行的会计工作,进行了实验,提供了研究会计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四、传统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比较

第8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社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174-01

一、《中国藏族首饰品资料库的研究》项目的相关介绍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关于藏族首饰品的创意产业,如成都市“民族用品一条街”,拉萨市的“八廓街”,“成都的八廓街”,供藏餐的“风情屋”、“香巴拉藏餐店”,还有同时经营中餐与藏餐的“巴适快餐”餐馆等等,这些创意产业都有很红火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我们项目组主要收集、研究我国藏族特色饰品首饰的资料。系统整理图书、杂志、网络、电影中有关中国藏族手镯、手链信息;走访四川藏区采集资料;对部分相关图片完善和还原最后进行系统整理,以建成一个以图片、文字等方式详细描述藏族首饰、体现藏族文化的资料库。来填补藏族饰品文化在数字化方面的空白,以方便相关专业人士以及民族饰品爱好者查找使用。

通过对四川大学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中国藏族首饰品资料库的研究》的实施,我们了解到了许多藏族首饰品的创意产业,这些创意产业的价值已远远超出商贸本身,它不仅促进了各大都市及周边地区的商业繁荣与多元文化交融,增强了内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辐射与联动,弘扬了少数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大都市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认同,对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得到巩固与拓展有着深远意义。这让我不禁想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密切。

二、对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的感悟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基础

人们必须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然后才能从事类似于艺术、科学、宗教等的活动。

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离不开金钱。金钱,是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活下去都是问题,遑论艺术创造。事实也确乎如此。正如藏族服饰文化,它归依自然,顺天而行,他们直接从大自然的启示中寻找色彩和图案。这种对生命、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强烈渴望与需求,激发了藏族人民的创造力。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意识,使他们的首饰审美观始终具有浓郁的生命气息。藏族首饰那鲜纯亮丽的色彩则是生命的力量与热度。

好的艺术精品,可能是由一个为了挣钱而努力的天才创造的。一个对艺术有着坚定的信念,但缺少创造力的人,未必能创造出好的艺术品。很多事实证明,中国藏族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市场这块沃土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艺术发展的繁荣

总览社会的发展,有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艺术的发展不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受阻碍。艺术的发展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拖地的裙子和长长的袖子是藏族服饰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藏族居住的地区较为寒冷,为了保暖,他们习惯穿较厚和较长的衣服。如果说藏族服饰是艺术品的话,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低下的经济状况,就是这个艺术品极好的诞生环境。

当艺术成为商品,人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终将打破本不该有的界限, 在更高的历史阶段回归其人文本质。未来的艺术,将是既符合审美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的艺术,未来的经济也将是既符合经济规律也符合审美规律的经济,这样的发展才是合乎人的全面性的发展。

(三)艺术发展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商品化是现在艺术走向大众的必然之路。商品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其次,艺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就像藏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挖掘藏族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将该民族最本质的精神风貌和最具特色的文化情趣展现出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人们把对艺术品的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进行经济建设活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之, 我们要深入、细致地理解当代社会中艺术与经济互渗互动的一体化趋势。艺术使新时代的物质生产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旧有的抽象与封闭,从象牙之塔走向更广泛、更大众化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