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旅游建设项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1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
据调查,我国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建设费用缺口占需求量60%,管理费用每年缺口占需求量的26%。资金投入不足致使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薄弱,缺少与之相适应的科研、交通、通讯等设备,许多保护区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等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均无法正常发挥。而生态旅游的开发则为自然保护区开辟了新的有效融资渠道,可以为国家增创更多外汇,为保护区筹集更多资金。
1.2带动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是把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和促进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不仅让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受益,而且让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经营者、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居民等多方受益。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可促进地方餐饮服务行业、土特产品市场等得到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我国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内部都有居民定居,“靠山吃山”是他们传统的生存方式,与自然保护相矛盾,且长期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发展生态旅游则可缓解自然保护区与区内和周边居民及当地政府的关系,使直接受益的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工作当中。
1.3有助于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不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和当地的传统文化为代价,而是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当地居民等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并将此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自然保护区旅游,游客可以暂摆脱城市的喧闹、拥挤,而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之中;同时,使游客对生态面临的危机具有感性的体验,从而引发他们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种新的心态和角色同自然交往。
1.4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让旅游者亲自游览自然保护区,增强对其了解和认识,发挥扩散效应,加上媒体的宣传作用,让更多人知道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有助于采取措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
2 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对策
2.1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1990年在加拿大举行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1995年西班牙“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得到各国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及旅游者的认可和重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认为:“在维持可持续系统承载力范围内生活的同时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如果一项活动是可持续性的,实际上它可以永远地延续下去。”这实质上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因而,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考证它对其他资源、其他要素及其整个旅游环境的影响;兼顾代内和代际公平原则,对当代人和后代人负起同样的道德义务,为他们能够享受旅游乐趣留下充分的余地。
2.2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是一个复合交叉型产业,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现行《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已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应制定《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法》,界定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地位、对策、步骤、目标及各级政府权限职责等,使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从长远利益出发,立足生态环境承受力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在保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与建设。把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探寻旅游业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
2.3合理建立各级生态旅游规划。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利用生态发展旅游、通过旅游保护生态的双向促进的特殊旅游形式,必须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实行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应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法定程序和条件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严格执行功能分区的规定,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
在规划阶段应对各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既要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合理布局设施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又要紧密与区域所在地的重点发展项目、相关行业配套,减少实施中的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造成的不必要损失。采取有效措施,如预约制、票价调节制、增设配套景点、拓展新旅游景点和增设多类型旅游项目等,将游人分流,减轻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维护自然保护区生态平衡。
2.4健全资金支撑体系,完善财税支持系统。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资金作为后盾和保障。通过国际组织贷款、政府贷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融资和创建境外旅游产业基金融资等多元融资方式,积极利用外资开发专项旅游产品、保护旅游资源;运用中央和地方财政手段引导和控制旅游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流向,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发展;借鉴国外经验,开辟旅游税和旅游资源税,所得款项专门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
博罗县委、县政府根据老区的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对老区经济建设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一是扶持发展新型工业。规划建设总面积50平方公里的博东科技园,并按产城联动、“一园两区”的思路,把博东科技园作为创建省级工业园中“一园两区”的重要部分,打造老区工业发展的强势平台。二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重点是以罗浮山创5A为契机,把横河等老区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规划建设“大罗浮旅游圈”和生态旅游绿道,串珠成链,构建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三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航天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集科普、科研、优质农产品展示、良种推广、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园;新建柏塘金银花种植基地等一批“优、特、精”农业生产基地。四是全力推进扶贫开发。落实帮扶资金1亿多元,建成长宁中心市场改造集中扶贫项目,1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其中有9个是老区村。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69元,同比增长15%。
社会建设实现新跨越
博罗县加大老区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建设力度,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全覆盖的惠民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已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5个老区镇全部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镇,城乡教育、老区与其它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二是全覆盖的惠民卫生网络基本形成。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将22间乡镇卫生院全部定为公益一类正股级事业单位,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建有村卫生站,老区贫困村的农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三是全覆盖的惠民社保网络基本形成。率先完成农村社保试点工作,农村社保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发展环境实现新改善
博罗县把改善老区硬件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改善老区生产生活环境。一是道路建设方面。全县250个老区村道路已全部完成硬底化改造,达到通公交车条件的老区村已全部开通公交车,老区出行难问题基本解决。二是水利建设方面。成功入选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和省水利建设示范县,老区水利设施得到根本改善;投入1.12亿元率先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老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三是宜居村庄规划建设方面。以名镇名村示范县为抓手,加快老区村镇宜居建设步伐。对福田镇道姑田村和横河镇黄竹坳村、下河村等部分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边远老区实行整体搬迁,搬迁后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实践证明,这种分行业、分区域的研究,突出重点抓落实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为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月15日,省委、省政府在驻马店召开了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工作会议。从5月16日起,我和李克、大卫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用两天时间,再次深入信阳、南阳、洛阳等市,实地考察信阳南湾湖、内乡宝天曼、西峡老界岭、栾川龙峪湾、嵩县白云山等景区,察看旅游交通项目、景区建设等情况。今天,我们在栾川专门召开座谈会,主要是检查去年安排项目的执行情况,安排今年的项目,强力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刚才听取了省旅游局、交通厅、洛阳市、南阳市和有关县市关于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况汇报,李克、大卫同志结合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看还不尽合理,主要是产业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下降,去年仅为2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更大。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强力打造“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加快南太行山水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全省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去年旅游总收入10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信心。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努力做大做强,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将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市场、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旅游消费需求也将大幅度提升。大家知道,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既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又能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其他服务行业拓展市场。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产值就会增加4至5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间接增加5个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互相渗透和共同发展。同时,旅游业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形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践表明,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景观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一旦形成知名的旅游品牌,不仅收益颇丰,而且惠及子孙后代。像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这些景点,旅游异常火爆,去年仅门票收入就分别达到15亿元、13亿元和8500万元。可见,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抓住关键环节,强力实施突破,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二、生态旅游具有无限吸引力和广阔市场
生态旅游是一种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去年8月份,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建设部在九寨沟召开了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总结、交流生态旅游工作经验,推动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好的贫困地区,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发展途径,当地群众为了生存,往往会出现砍伐林木、过度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但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对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如西峡县为了发展生态旅游,去年在全县境内全面禁伐天然林,封山育林40万亩,植树造林57万亩,同时利用外调菌材发展香菇,实现了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从根本上化解了林菌矛盾,有效地保护了山体植被和生态环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生态旅游的世纪,全球旅游总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旅游者要走进森林参与生态旅游,其人数将高达4亿~5亿人。在今后的20年里,我国生态旅游人数将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生态旅游年收入可达3000亿~4000亿元,占全国旅游市场的50%~60%。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改善旅游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我省“三点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古建筑、人文景观众多。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全面整治景区环境,推动了我省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观念的变化和旅游产品的扩大,单一的文化旅游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日益火爆的生态旅游,便是一种深度体验型的旅游方式,可以改善目前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体的局面,提高旅游的科学含量,提升旅游的消费水平,优化旅游的产品结构。如焦作的云台山景区,已成为全国的一个亮点,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很好典范。伏牛山区作为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森林面积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山水独特性。在继续打造“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的同时,充分发挥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我省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培育我省旅游业新的增长极,使之与“三点一线”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形成和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产业格局。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群众收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发展城市经济、抓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投入的精力多,研究农村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够。从全省范围看,伏牛山及其周边地区集中了我省240多万贫困人口,是我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地处伏牛山区的一些县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如西峡县双龙镇华山村,过去是个贫困村,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积极发展农家宾馆,现在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办起了家庭宾馆,日接待能力3000多人,年综合收入达500多万元,去年该村人均现金收入6000元,其中85%来自旅游业。昨天我们参观的中原第一漂集团有限公司,总共吸纳3000多人就业,员工月收入达800多元。可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而且有利于转移贫困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整体推进,打响品牌,促进伏牛山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去年8月4日,省政府召开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会后,省直有关部门和伏牛山区各市县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及山道安保工程建设进度。去年安排的13个项目,除宝天曼隧道外,其余12个项目均在去年年底前开工,所有的道路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前可以完成;4个安保工程已完成3个,剩余的1个也可以在今年5月底前完工。此外,旅游交通标识设置已全部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思想认识高度一致,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整体开发建设热潮,尤其是西峡、栾川等县,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省里投入伏牛山旅游开发的9700万元,共吸引市县政府和社会资金136亿元,投入伏牛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宣传推介。今年“五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2925万人次,其中伏牛山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占全省游客总量的394%。可以说,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开局良好,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景区规划滞后,精品意识不强,特色不突出,同质化倾向明显;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进度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存在依赖思想;个别景区对资源环境保护不力,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影响着伏牛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尽快改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创新体制,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配套服务设施体系为重点,坚持区域整体规划,统一品牌形象,着力把伏牛山生态旅游打造成知名品牌。
要创新体制机制。现在,不少兄弟省市都非常关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创造了一些成功经验,探索了一些发展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这得益于我们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最近,国家旅游局将在我省举办全国旅游局局长培训班,这就是对我省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各市县地要借鉴焦作、登封、栾川、西峡等地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取长补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这方面,西峡做得就非常好,鹳河漂流、老界岭开发、恐龙遗址园等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都在几千万元,又都是社会融资,既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又激活了景区的体制机制。还有,南湾湖景区理顺了管理体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新修了143公里的环湖公路和17公里通往景区的道路及其桥梁,引入民间资金新增了2艘大型游船,规划论证了一批市场潜力大的旅游项目,有效地提升了景区整体服务水平。石人山生态旅游在我省起步较早,曾经红火了一阵,但由于体制问题,一度出现了萧条,经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景区恢复性建设开始起步,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要加强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环线建设,构建旅游快速通道,是开发伏牛山生态旅游的基础和条件。要加快连接伏牛山各景区的道路建设,改善景区通达条件,满足游客安全、舒适、快捷的出行要求。去年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凡未完成的,要抓住当前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排兵布阵,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抢天夺时,加班加点,迅速掀起施工,争取早日完工。今年的旅游建设项目要早安排、早部署、早开工。项目资金要优先保证景区道路建设,打通连接各景区的“卡脖子”路段;规划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要早日启动,尽快有实质性进展;要完善停车场、标志牌等相关配套设施,搞好公路及其两侧的环境整治。修路不可能不动土,修山路不可能不挖山,也不可避免地要砍一些树,但是,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做到精心设计、文明施工,尽量少挖山、少砍树、少破坏植被,要有集中的弃土弃料场,有些地方要恢复植被,真正把旅游道路打造成一条景观亮丽的风景线。
要严格规划管理。省里制定的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规划,对沿线各景区已有明确定位,必须严格遵循,切实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现在,大家都在搞专项具体规划,但决不能把省里的规划搁在一边,必须在省里总规划的前提下,搞各景区的详细规划。如果出现景区规划各自为政,盲目开发,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然,省里的规划也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科学性、合理性,做到保护与发展相统筹。当前,受西峡鹳河漂流热的影响,一些地方纷纷规划建设漂流项目。对此,一定要慎重决策。漂流项目过多,不仅需要搞水坝工程,影响环境,而且会导致无序竞争,破坏旅游业发展秩序。在这方面,我省的教训可谓比较深刻。伏牛山所在市县都要严格按照省里的整体规划,制定实施区域规划和景区景点专项规划,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基础设施,严禁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尤其要合理控制索道和漂流项目建设,避免雷同化和一般化。
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旅游有多重功能目标,经济性、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都很强,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系统的独特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提高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我们缺乏这种意识,现在来看一些景区的建筑过于密集了。景区项目建设一定要适度,建筑物要合理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过于密集、破坏景观。昨天看了老界岭旅游休闲地小木屋建设,原料是东北的,由人家工匠来组装,基本上不动土石。尽管一次性造价较高,但与周围植被、环境相和谐,品位很高,而且在景区开发中,建筑物点缀得非常好,对生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此外,景区景点所有项目都要配套建设环卫设施,严防垃圾、污水污染环境。
一、全面审视区情实际,确立生态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
面对木材主产业日趋萎缩这一严峻现实,金山屯区是较早谋划和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了占地7万多公顷的白山狩猎场,从此拉开了金山屯区旅游业发展的序幕。2001年以后,金山屯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替代产业之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开发、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丰河漂流”为主打品牌的旅游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和优势,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一些政策性、体制性造成的历史积弊,致使以“大丰河漂流”为支撑的全区旅游业发展滞缓,全区旅游业整体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许多人对全区旅游业的前景持观望态度,甚至产生了怀疑。面对“大丰河漂流”对金山屯旅游乃至对金山屯经济社会构成的负面影响,如何加快经济转型的严峻现实摆在了金山屯区党政领导的面前。在客观分析金山屯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文、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后,借助地处伊春、鹤岗、佳木斯三市之间,交通便利畅通,客源地市场成熟;区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大丰河漂流”、“金山鹿苑”曾享誉省内外,老白山原始森林、横山古墓群、大砬子遗址和老白山抗联遗址等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交融,特色鲜明;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区已有旅游企业10家,景区景点50余处,产业基础较好;小城镇功能较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条件相对配套,“六要素”基本具备的有利条件。尤其是当前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返璞归真的心理状态和全市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全区旅游产业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通过对发展形势的判断和深化区情的认识,金山屯区最终把旅游产业作为兴区富民的五大支柱产业之首,把“大丰河源头漂流”作为全区旅游产业的龙头,集中力量,全力推进,从而实现了全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致力打造旅游精品,不断加快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
面对全市各区(局)旅游资源趋近,旅游项目趋同化严重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成为了金山屯区旅游产业实现崛起的关键。金山屯旅游产业兴在漂流,也成为崛起的关键和瓶颈所在。为此,金山屯坚持以提高规划水平为先导,把重塑“大丰河漂流”品牌作为实现旅游业全面振兴的突破口,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促进了旅游产业迅速提档升级。
一是立足高起点定位,切实提高整体规划水平。近几年来,金山屯区坚持把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视为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采取多种措施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发展思路,推动旅游快速发展。积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既着眼长远,适度超前,又立足实际,切实可行,并把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不断加强与生态旅游城镇建设、绿色能源产业、特色种养殖业发展的衔接,力求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先后编制完成了《金山屯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金山屯区旅游总体规划》,为全面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确定了以“大丰河漂流”为产业龙头定位,以“灵山秀水,休闲金山”为形象定位,以“两漂体验、度假休闲、风景观光”为功能定位,以“巩固周边、拓展省内、放眼全国”为市场定位,依据发展的不同时期,突出开发重点,使我区旅游业遵循《规划》、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打造品牌。
二是立足创品牌效应,全力打造“大丰河漂流”品牌。坚持把重塑“大丰河漂流”品牌作为实现旅游业全面振兴的突破口,去年投入资金220余万元,实施了“大丰河漂流”建设项目。项目按照“兴安第一漂,北方独一派”发展定位,聘请专家高起点规划,招标建筑商高水平施工,成立了金山旅游公司高水准经营,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注册了“金山旅游”产品商标。两年来共接待游客24.5万人次,直接收入13 500万元,再度打响了蜚声省内外的“大丰河漂流”品牌。大丰河漂流的兴起,也带动了全区旅游及餐饮住宿行业的繁荣,目前全区旅游定点饭店、旅店已发展到20余家, 累计创造就业岗位5 000余个。在首漂至今的时间里,沿旅游观光带及区内餐饮住宿行业一度出现游客爆满的局面,大丰河漂流项目的“龙头带一业,一业带多业”的巨大牵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为下步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浓厚的发展氛围。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1、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我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广阔,全镇上下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富民强镇的必由之路,是优化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美而富、和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努力开拓全镇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明确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旅游大镇为目标,进一步加大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同时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产品,紧紧围绕“一流的生态观光景区、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一流的会议接待中心、一流的水上娱乐运动”的建设目标,推动我镇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大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我镇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及时研究决定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我镇旅游业协调、快速发展。
二、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镇的实际,遵循“科学开发、有效保护、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镇旅游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重点做好伊山深山景区和沿湖岛屿景点项目策划,同时统筹考虑全县旅游业的吃、住、娱等项目的发展,逐步完善新光农庄、苏亭山庄、艾园的接待能力和功能,对一些近期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加强保护,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加大旅游招商力度。镇将派出招商引资小分队,对旅游项目进行外出招商,针对我镇的旅游资源,在水上娱乐运动、湖区休闲度假、山野生态观光等方面,进行重点推介,重点引进1—2家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旅游企业,形成带动面大、辐射能力强的龙头旅游企业,把建成集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会议接待为一体的旅游重镇。
3、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注重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组织人力、物力和专业人员对全镇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进行集中搜集、整理、编写,制作成册。进行宣传,积极提升我镇旅游文化的底蕴和内涵,营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
4、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加大集镇建设力度,逐步完善集镇功能,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完成集镇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同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倡导全民参与和农民自办形式,加大对田段村码头“渔家乐”和大坪村“农家乐”的扶持力度,鼓励开展镇特色餐饮和一村一品,逐步走向观光型的乡村旅游。
5、培育旅游品牌和线路。以新光农庄、苏亭山庄、艾园为主体,逐步开发好休闲度假游、乡村游、商务会议旅游等旅游品牌,逐步培育好城郊一日游、乡村一日游和城乡二日游的精品线路。在高速连接公路和宋通公路建设完工后,充分发挥城郊和交通优势,逐步把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会议接待为一体的中心区。
三、规范管理,联合兴旅,促进旅游业良性发展
1、强化服务旅游意识。要积极强化旅游大局意识、倡导全民服务旅游思想,形成兴旅富民的观念,做到“老板投资我服务、老板赚钱我得利”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把支持旅游业发展摆在本部门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支持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2、规范旅游项目开发。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做到有旅游资质规划设计的编制规划,同时按合同资金0.1—0.5%的比例交纳履约保证金,报县大旅游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方可动工,并按时完工,建设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规划。
为加快我区旅游项目建设,我局及时传达并学习了区委、区政府“发展抓项目、凉州大行动”动员大会精神,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和梳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我局2005年开展“项目建设效益年”活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讨论制定了凉州区旅游局《“发展抓项目、凉州大行动”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同时,根据国家、省有关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的规定,草拟出《凉州区旅游景区项目建设规范管理办法》,进一步引导全局干部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总体目标,以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狠抓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工作,努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步伐。
二、项目争取及开发建设情况
1、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一是充分利用旅游网站这一宣传平台,加大凉州旅游的宣传力度,增强凉州旅游开发建设投资吸引力。同时利用互联网在其他相关网站了有关凉州旅游资源、投资环境、旅游项目信息,进一步扩大凉州的知名度;二是组织人员对《凉州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以此为蓝本编制了《凉州区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凉州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三是编制了“中国西路武威战斗遗址旅游景区保护开发”等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政策的旅游项目,并积极申报立项和招商引资;四是加强了同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向上争取旅游项目投资。今年向国家旅游局申请的旅游发展补助资金80万元用于白塔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五是汇编整理全区具有投资优势的旅游项目13个,建立了旅游项目库,协助争取项目资金并对外推介。
2、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
今年以来,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实际投资达380多万元,其中:停车场完成土石方20多万方,平整场地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景区3.8公里的供电线路架设及30KW变电工作;1.4公里景区石砌道路已修建500多米,两旁种植松柏600多棵,成活近400棵,其余已换植。另外,通往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的4.6公里的乡村公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内可望铺油。
3.指导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在我局精心指导下,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共投资289万元,先后开挖了2公里长的沙漠人工湖,修建了80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有关设施,栽种各种树木20000多棵,面积达100多亩;海藏公园投资110万元进行海藏南湖开发;沙漠公园投资72万元进行园区绿化;西郊公园投资60万元进行景区绿化美化工作。
4、旅游景区扩规提升工作稳步进行
一是精心指导推荐天梯山石窟风景区、西郊公园、沙漠公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等景区(点)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西凉大酒店、人民饭店、黄羊宾馆为二星级旅游饭店,积极帮助其改造提升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止6月底,黄羊宾馆荣获甘肃省绿色宾馆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国家级二星级旅游饭店,西凉大酒店被评为国家级三星级旅游饭店.二是协助有关乡镇、旅游景区开展“农家乐”项目编制、图纸设计、庭院建设等工作,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指导和规范,为下一步规范我区“农家乐”项目的建设及服务奠定了基础。目前,农家乐项目建设喜人,沿二环路、凉古路新建农家乐餐饮接待点达21家,直接投资近300万元,丰富了凉州的旅游市场。
5、协助西营温矿泉度假村招商引资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与投资客商洽谈并实地进行了考察,初步达成投资开发意向。
三、存在的问题
在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中,由我局牵头的主要项目是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存在几个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问题:一是项目规划在实施中未有序逐步进行,建设工程遍地开花,没有把有限的资金很好的运用到项目建设上,致使各项工程均因资金问题中途停工;二是项目单位在建设资金运用上没有形成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旅游项目建设速度缓慢,致使项目单位在资金运作、筹资融资等方面出现了多种不良行为,使工程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现基本处于停工状态。
四、对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1、为了加快旅游产业建设步伐,希望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在旅游规划期间,区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开发项目贷款贴息及补助、旅游规划编制及产业发展研究、旅游宣传促销及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
2、积极探索多渠道投融资发展旅游产业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市场融资。同时,选择条件较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区,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省内外资金参与凉州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多样化需求;旅游资源;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2-47 -02
随着游客对多样化旅游产品需求的不断升温,云南老君山旅游以其独特的环境优势和资源禀赋受到游客的欢迎。在云南老君山旅游中,老君山旅游以其神秘性和冒险性广受游客喜爱。目前,云南老君山旅游发展迅速,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为核心区的丽江老君山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迅速发展起来。国外国家地质公园等形式的旅游发展迅速。我国此类旅游因起步较晚,现正处于发展阶段,旅游产品功能层次结构高低不平衡、发展理念和组织经营形式等较落后,而许多自然景观资源、动物景观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因此,云南老君山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值得探讨。
一、云南老君山概况
丽江老君山属横断山系云岭主脉,位于丽江与剑川、兰坪等县交界处,金沙江环其左,澜沧江绕其右,山脊走向围成半环,曾被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老君山属于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核心区,具有极为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保护价值;景观资源也很丰富,有九十九龙潭、金丝石金山玉湖、黎明、美乐丹霞地貌、新主天然高山植物园等景区。老君山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从金沙江河谷到山顶,气候特征从亚热带干热河谷――温带――寒带,形成完整的垂直气候分带及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核心景区内,原始森林保存完整,常有滇金丝猴出没。此外它还具有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老君山是赤红的丹霞岩,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是我国丹霞地貌最典型、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黎明每年冬至前后两个月时间里,可以看到太阳在丹霞山峰之中三次日出和日落的奇观,在老君山主脊线北东侧海拔3800米以上的山坳里。有一片高山冰蚀湖泊群,称为“九十九龙潭” 和“七十七仙湖”。这些冰蚀湖泊,形状各异,湖水幽深,在阳光和花木的映照下呈现出蓝、橙、黄、绿的绚丽色彩,这类特殊的高原湿地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冰蚀湖群周围,冷杉林和杜鹃花丛环抱,每到春夏之际,百里杜鹃次第怒放,满山遍野红紫黄白各色花团锦簇,湖沼水溢,草旬花满,使湖泊变成“花湖”,溪流变成“花溪”。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杜鹃花色的丰富和花形的多变,也可以对其生态类型的巨大变化有所认识,是杜鹃花的王国。目前,云南老君山的滇金丝猴的全部种群数量仅为2000只左右, 而且被分割在13块大小不一、彼此不相连接的栖息地中,保护状况相当严峻。老君山管理人员编制少、精力有限,老君山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虽然已经成立相关有限公司监管,但是世界级的自然遗产保护方式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类似旅游资源的保护。
二、云南老君山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已占到世界旅游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老君山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老君山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植物、原始寒温性针叶林、丰富的自然群落多样性和保存完好的高山峡谷垂直植被带谱、高山草甸灌丛、种类繁多的原始杜鹃矮林等优势,为开展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各种旅游产品开发指导思想、建设项目和客源市场、尤其是管理及监管机制均有一定差异。因此,必须创新思路、创新产品,并结合老君山总体规划,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
(一)突出生态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
实施双核发展,打造顶级旅游区创建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共生发展模式,形成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双核心的总体开发思路。老君山核心区突出生态旅游。借鉴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将老君山核心区打造成一流的国际观赏植物基地和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度假主要是以徒步登山观赏为主,不破坏原有国家公园打造的进程,依托原有规划,设计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与周边景区差异化发展的旅游项目。一方面生态旅游区为老君山保护提供活动空间和市场吸引力。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生态旅游建设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另一方面,休闲度假区域不在老君山的核心区,在观赏区进行,其设施为生态旅游提供物质保障。
(二)依托植被、动物资源
打造四季不同的观赏景观,在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下,进行低排放、低污染的观赏形式,发挥该地区旅游综合效益,打造反季节观赏旅游产品,成为四季型旅游目的地。
(三)严格保护核心区
保证核心保护区不受任何干扰。一方面只允许经过授权的科学考察或科普活动;另一方面,在核心区周边缘修建木栈道和观赏屋,并提供望远镜等设施和资料,对部分高端游客开放,使游客在不进入核心区的情况下,就可了解核心区的生态环境和动物活动等、植被覆盖等情况。观赏区可面向大众游客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区相结合,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面向不同层次游客的生态旅游产品。同时向国际生态旅游组织申请标准生态旅游区认证,成为国际观赏植被、动物的旅游品牌。同时,整合周边旅游产品,实现区域联合发展。在市场上联合促销,借助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吸引更大范围的客源;编排科学合理的线路,使不同景点互为补充,精心打造乐丽江旅游产业的大格局。
三、结论
老君山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和演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主要受丽江老君山旅游区的初始条件(旅游区原有制度结构、旅游区经济基础特别是资金和人才储备情况、开发区域大小、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当地对旅游开发的思想意识等)、核心决策层偏好及利益、利益集团构成结构与力量对比等因素所影响,老君山旅游开发模式与其他类似旅游区的开发模式相比,呈现出其差异性与多样性。本文提出的开发模式,主要是基于老君山的资源优势进行的生态旅游、低碳旅游背景下,结合循环经济的相关论点,提出的能够为云南老君山旅游开发提供一个整体性的框架的思路,其应用还需进一步验证。因此,对于云南老君山旅游开发模式而言,在开发中尤其要重视科学的策划创意以达成资源与市场的契合,重视内生的制度设计以达成激励与公平的契合,最终实现老君山旅游开发模式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最优匹配。
参考文献:
[1]覃成林.中国区域差异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1~ 13, 187.
[2]阳国亮,乔海燕,李莉.循环经济型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8):1―4.
[3]全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0―61.
[4]杨桂华,王跃华等.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0,7(26):955―956.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目前,生态旅游正以全球最快的旅游发展方式迅速壮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国外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广泛受到学术界所关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1986年被正式确认并受到各国学术界的关注;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制订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国际上很多国家开始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国内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发展快。1993年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1994年中国成立了生态旅游协会(CETA);1995年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书;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广为倡导的一种旅游方式。近些年,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重研究轻实践、重宣传轻开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泛化问题等。依据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具有下列几方面特性[2]:首先是自然性,即旅游活动的原始自然性,旅游活动的动机是满足“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其次是参与性,指旅游者、旅游管理人员与旅游地居民共同参与到旅游业活动中。第三是保护性,即旅游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景观保护第一,注重环境容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第四是普及性,即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在旅游活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不断扩大,并得到普及。第五是专业性,即涉及生态旅游的旅游者、管理者与当地居民都要具备专业的生态旅游知识,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与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结果。生态旅游作为当代旅游业的转折点,代表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支生力军,其发展每年以10%~30%的速度进行(整个世界旅游业发展速度每年为4%)[3]。综上所述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旅游者旅游动机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接受教育,去学习、体验自然,以获得某种特别感受。因此,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具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如表1。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00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在四川联合召开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围绕“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有近3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4];在撰文研究方面,王尔康、郑本法研究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态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5~6],庞少静、李玉文等研究了生态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7~8],明庆忠等总结了生态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保护教育的对策[9],宋珂、杨春宇等不少学者近年来对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10~11]。这些研究都为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但从资料检索研究表明,目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还较少,将生态旅游理论应用到水源区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还未曾出现。积极发展水源区生态旅游产业,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自然环境或是文化背景都适合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应该成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因此,积极开展本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是促进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
当今世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随着全球及我国旅游的不断升温,旺盛的旅游需求及其产业拉动会大大促进水源区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可见,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将成为未来水源区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观光游、健身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而需要新型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是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旅游方式,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形式。旅游者旅游动机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接受教育,去学习、体验自然,以获得某种特别感受。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兴旅游方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输水区域数十座大中型城市的饮水质量问题。因此,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调水的关键所在。要想做好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大力调整水源区的生产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水源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来看,生态旅游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产业选择形式。首先,生态旅游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者旅游的出发点是到旅游目的地体验自然、保护自然并接受教育与学习,生态旅游活动重视可持续发展,注重原始生态环境保护,杜绝短期旅游经济行为。因此,生态旅游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第二,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效地促进当地旅游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政府与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可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大量的资金收入。第三,生态旅游有利于教育当地居民,提高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过程会使旅游者、管理者与当地居民受到很大的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综上所述,发展生态旅游是加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源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积极调整水源区的产业结构是开展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要结合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及产业结构特征,重新规划与布局水源区的产业发展结构与发展方向,减少排污企业的数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从宏观发展上,要限制第一产业的发展,合理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促进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的旅游资源大国,到2020年其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要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万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8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800万人次;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650万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生态旅游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它实现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不再认为自然是被征服利用的对象,而是走进自然,尊重自然,学习自然的厚重,与自然和睦相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无上微妙境界,是传统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旅游的创新和升华[12]。可见,旅游产业尤其是生态旅游是符合水源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向,水源区相关部门要抓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机遇,积极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
开展水土保持、绿化江山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实现水源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水源区首先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要大力植树种草、绿化江山。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要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实施“以经济林保防护林、生态林”的发展战略。在不影响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努力营造经济林、薪炭林;要改善水源区农村生活的能源结构,广泛开发沼气、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薪柴林的消耗量;要结合生态旅游的特征,积极发展生态观赏林、生态观赏草地的数量;要在水源区内大力发展以猕猴桃、山茱萸、辛荑等为主的名特优特色经济观赏林基地。同时,还要在广大农村大力种植苹果、核桃、板栗、大枣、桃树、梨树、葡萄等常规的温带水果观赏树种,积极开展乡村采摘游、观果游、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使水源区林业发展在植树造林、绿化江山的同时,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水源区生态林建设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机制,使其建设由“单纯输血型”转变为“输造血结合型”。同时,也为水源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进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世界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政府宏观管理、科学依法管理是开展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保障。政府管理主要包括出台水源区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采取相应的机制、措施与手段、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规划、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土地整治、水土保持项目的规划与审批、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监测体系的构建与监管、公民环保宣传教育等工作。首先,水源区各地政府部门要制定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发展政策,在财政支持、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方面要加大环保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产业项目审批方面,要支持那些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无污染或者污染小的项目,要加快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强化机制管理。要营造良好的评价、监督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诚信指标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调控、部门协调、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形成环保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第三,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走依法保护、依法管理生态环境的道路。
加强水源区公民生态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意识决定人的行动,要想开展好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首先要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下工夫,要大力宣传贯彻生态环保的生存发展理念,增强水源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水源区生公民尤其是企业管理者、生产者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水源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还要改变相关管理部门的环保意识,尤其是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及生产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水源区各部门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强化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使每一位生产者都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管理企业在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不仅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排污,也可通过培训企业员工来加强环保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产业链来影响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政府强化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与监管,是加强生态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的关键。在水源区公民生态环保教育方面,首先,要明确政府在环保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政府要把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到水源区地方教育体系中去,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重要职责,把当地的环保教育变成政府行为,并使其成为常态化工作。政府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的环保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各类环保教育材体系,加强环保教育的师资培训。其次,在教育、宣传渠道上也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出版单位的作用,大力出版或刊登关于环保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对广大公民大力开展环保发展的普及性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13]。
结合新农村建设,重新布局有利于环保的居民生活新区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抓住全国新农村改造建设发展的政策机遇。在水源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新区的建设、土地的利用、经济的发展都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对于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借新农村居民住宅地重新规划的机会,迁出常住居民,实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对于新规划的居民住宅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好居民生活、生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对于水源区的移民建设要走生态移民的道路。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生态移民是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措施。移民安置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发展目标,使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为使调水工程能够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利用,要坚持走生态移民之路,把移民安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衔接好。建议将这一区域的生态移民作为扶贫工作和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同时将开发生态建设、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6]。
重视环境保护的督查工作,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体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广泛而长期的艰巨工作。政府不仅需要出台水源区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机制与措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立法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常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各地政府部门要制定出台生态环保方面的督查与监管政策与措施,在人力、财政上给以足够的支持,要建立和完善长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督查体制和机制;对企业环保要营造良好的评价、监督机制,要充分调动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在环保监督管理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努力提升环保管理的科技含量;要注重3S技术,尤其是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分析、制图以及信息查询与检索等方面的应用。GIS在生态环保方面具有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数据查询、检索、统计、量算、基本空间分析、显示表达以及空间分析、模型分析等众多功能。利用GIS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文档信息管理模式,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手段与效率。因此,对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要结合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与3S技术建立起一个有利于水源区整体联动管理的一体化网络信息监督平台,实现对水源区环境状况随时观测与记录,对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保持源头细水长流、清水常驻。同时,也要强化预防监督执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进推广遥感普查等先进技术,建立健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促进水源区生态环保发展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质就是生态资源、水权的合理转让与补偿措施。建立生态资源、水资源补偿机制是实现水源区生态资源、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有利于水源区生态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利用,有利于筹集大量的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为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环保居民新区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资金投入,而水源区多属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经济实力与财政投入水平很难保证水源区大量的生态环境改善资金,而主要受益地区是中线工程的受水区,尤其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财政实力强,因此,本着“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受水区有义务、有责任承担水源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付出的资金成本。因此,建立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源区生态与水资源的补偿机制要因地制宜,实行科学化、合理化、法制化、透明化,通过明确的补偿形式、范围和方式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议国家制定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生态与水资源保护补偿条例,明确合理的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采取科学的补偿方法与手段,加强资金管理,建立科学而合理得监管机制,使补偿资金真正应用到水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生态补偿与水资源费补偿基金应由国家统一收取,而后再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反哺给供水的上游地区。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途径可以通过国家税收对库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转移支付;京、津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用水量,按比例分摊环境成本;另外,受水区可通过到输水区投资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的方式进行间接补偿,或利用都市优势帮助输水区向国家争取建设项目和投资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水源库区政府也可以积极争取世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援。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