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

第1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 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列励.信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关键词:多目标最优化;区域经济规划;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国的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区域经济的规划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将区域经济规划做好,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区域经济合理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规划解析

区域经济规划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对未来的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部署。区域经济规划是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部分体现,是结合了科技、经济和环境的整体形式。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首先要对区域调研,然后进行确定区域规划发展思路,然后指导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的科学分析、制定、评估和落实,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

区域经济规划的范围十分庞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一般规划的内容包括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已经对经济的分析等。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一致,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规划设置上有着较大的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一种就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把经济的发展认为是经济的增长,所以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经济增长;另外一种看法是比较科学的发展观念,这种观念认为社会和人才是发展的主体,经济增长只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更多的人认可第二种观念。区域经济规划有三个目标。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增长。这些目标互相促进又彼此联系,互相扶助又彼此制约。比如很多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经济增长又能够建设生态环境,所以在经济增长中要注意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区域的主导产业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因为这对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规划中,选择主导产业是核心环节。在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时,要考虑能够成为区域产业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主导产业还应该在区域分工中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强化区际间分工合作。区域内的主导产业要具有区域特色,能够在市场贸易中,发挥区域优势,取得较高利益。总体来说就是区域产业的产品应该是由良好的市场前景,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未来能够占有经济市场,有较高的积极效益,对区域的增长有强大的作用。

(三)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在主导产业确定以后,要对整体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区域的产业结构是组合了不同的产业,设计的产业较广,那么就需要对产业进行分类以及合理配置。所以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规划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要详细分析区域内的产业结构问题、特点和现状,然后通过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政府政策等对影响区域产业配置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接着对产业间的联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协调,下面就是按照要求指标,将生产要素同产业之间进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益,最后要注意优势产业的配置,增强产业结构在未来变化中的适应性。

三、区域经济规划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要对区域经济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必须遵守相适应的原则。

(一)以劳动分工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社会劳动分工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分工决定着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劳动地域分工是区际间客观存在的优势,各个区域间的劳动区域分工形成了产业结构。区域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区域间的优势比较、产业结构的配置以及主导产业选择。所以区域经济规划能够发展区域分工,形成专业化部门与综合性结合的产业机构体系,使区域间能够互相配合,彼此协调的有效分工,共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以区域特点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在区域经济规划中,要充分分析区域的特点,根据区域的特点进行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决策,否则就会影响区域的整体发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区域进行分析要从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区域内市场、人文、生产要素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第二是对区域内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区域特点的分析才能够制定出现实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

四、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就是针对一个需要决策的问题,有着多种决策的选择,并且所有的选择都能达到目标,不分主次,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数学函数模型,不同的函数变量,就会相应的产生不同的目标函数。在区域经济规划中,为了处理区域间的关系,加强共同协调发展,就必须根据科学的方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使区域经济规划决策更加科学。

(一)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对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市场情况以及区域历史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对针对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进行规划区域的数据统计,比如规划区域的生产要素,市场供给以及人口数量等。第三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对规划的决策进行分析,然后将具体问题简化。第四,根据对已经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数学公式,初步建立模型。第五,将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和对规划的决策进行比对分析,验证数字模型的准确性。

(二)最优化模型建立的原则。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建立需要几个原则,第一是要对规划区域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利用,促进规划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第二是在区域经济规划过程中,要把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建立最适合规划区域的数学模型。因为不同的规划区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素以要综合考虑全面因素,促使建成的数字模型能够与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一直。第三是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经济发展不影响生态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对区域经济规划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以及优化,真正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录亮.多目标最优化方法与应用[D].济南大学,2009.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模式创新 网络经济

目前我们所提到的网络经济,主要就是依靠对计算机互联网在社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降低知识信息的成本,将其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来说,网络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以知识要素为主要的驱动要素,并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依靠互联网来进行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网络经济是全球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会引发的变革,随着新时期的带来,随着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上的渗透,致使所有新兴的经济形态都被打上了极为鲜明的网络标记,并使网络成为了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和基础。面对这种全新的发展形式,企业在网络经济发展模式下,只有不断的实现自身的改革,才能真正顺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

一、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所产生的影响

1. 企业营销模式的改变

在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实现对产品的销售,这种销售方式不但成本较为低廉,同时在销售方式上也较为快捷。在企业传统的销售模式上,人员往往需要在营业场所进行推销或者是上门推销,这样无论在物力财力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消耗,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网络营销所带来的优越性。

2. 提高生产方式上的灵活性

由于目前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网络经济的影响,各个环节都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样的不但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同时可以在投入较少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对多型号产品的生产,这点对于中小型企业发展是最有利的,可以更为有效的实现对多样化市场的定位。目前在网络时代,由于新的创新浪潮以及更多高科技服务和产品推出,以及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依靠灵活的生产方式,不断生产出更有创新性的产品投入市场,这对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竞争实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不断的加强企业生产方式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结合,这既是目前的全新生产方式的特点体现,同时也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系统的应用,实现企业生产效率上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可以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其次是由于在网络经济时代,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更多的替代品,因此大大的加强了顾客的选择性,同时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生产上的大批量无差别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必须将生产方式从以往的大批量生产转为小批量生产,并且要提高产品的个性化。

3. 对组织结构上的冲击

网络经济所体现出来对组织结构上的最大冲击就是速度,具体而言,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上,都是采用了金字塔形状的阶梯型结构,将信息集中在金字塔的最高点, 同时在决策上也是一人做出,但是这种由最低端人员所做出的策略,往往没有参考基层信息。同时即便是想要参考基层信息,其信息在传递上也并不容易。但是在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信息的传递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人员想要掌握基层信息是极为容易的,同时也便于信息的反馈和传递,这种信息传递上的传递速度对企业组织结构是个不小的冲击。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的创新

1. 思维创新

在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很多企业不再追求耗时并且成本昂贵的企业内部设施,而是在实现对自身核心技术保留的前提下,将企业中的各种合作都紧密的纳入供应链,在节省企业投入的同时,加快企业的革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对于支付的银行信用以及服务部门和交易双方的商业信用在成熟度上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实现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在电子网络交易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兼容和整合,将网络市场转变为经济交易中利益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传统企业中参与者跟经营方式之间的关系。

2. 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指营销策略、渠道、方法、广告促销策划等方面的创新。因特网的网络特点与成熟的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因特网成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以声音、影像、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传递的信息通过因特网进行高速、大容量传送,具有快捷省时、利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从而造就了网络活动的多样性和飞速发展。目前,因特网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新的促销媒体和分销渠道。除了实物产品的运输,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已经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没有店铺、工厂,以网络作为营销活动空间的虚拟公司也已经出现。因特网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3. 组织与制度创新

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人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必须形成一个健全的、合理的管理组织体系。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使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成为企业改革与调整组织结构的新时尚。

4. 产品创新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产品创新。对于金融服务而言,主要服务创新。手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已从模拟机数字机可视数字机可以上网的手机。手机的更新演变生动地告诉我们产品的创新是多么迅速而高级。长期以来,固定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一直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级主要的生产要素。在网络经济中,创新与知识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及获取利润的首要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落到知识管理的层面上,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智能)的开发,是员工知识的交流、共享,是加快隐性知识显性化等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 侯书森 李海涛: 新经济新规则[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第4篇

【关键词】新经济;技术创新;动能转换

一、我国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条件,我国发展新经济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发展新经济是适应新技术革命、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要求。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必然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和结构调整,我国面临的调整增多,同时也为新经济的发展带来新契机。首先,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迫切寻求新动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减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普遍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拉动力减弱,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其次,新一轮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更加重视运用高科技打造核心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兴经济体也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美国主导推进的TPP和TTIP,针对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金融监管等制定新规则,不仅抬高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标准,并将改变全球产业链布局,重构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技术变革引发全球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布局调整与重组,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若不加快研发能力与技术提升,现有发展模式和生产能力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向新经济的转型则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全球分工与竞争中将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旧动能不可持续,新旧“S型增长曲线”急需转化。“S型增长曲线”由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提出,用以描述创新活动的过程,无论这种创新是新技术、新产品或新观念:创新活动在发展初期进展缓慢,进入成长期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直至成熟期的曲线顶端,之后创新增速减缓、动力缺乏,直至停滞。从我国经济增长态势来看,2016年一季度6.7%的经济增速创下7年新低,这反映了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触底。由此看来,当前我国旧经济的“S型增长曲线”已从顶端开始进入下滑阶段,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强、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下,旧生产要素、旧动力、旧增长模式已无法维持经济的高增长,只能带来投资收益递减、产能过剩、技术退步等问题。因此,当传统动能逐渐减弱、旧“S曲线”增长乏力时,就需要一条代表着新技术、新生产要素、新基础设施、新动力、新模式、新制度等一切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新元素”的新“S型增长曲线”,投入新生产要素、利用新技术并改造提升原有技术、巩固原有基础设施并建设新基础设施、优化适应新增长的制度环境等等,一方面力求突破旧“S曲线”的增长瓶颈,使能够通过新技术得到改造提升的旧“S曲线”中的传统技术、传统动能、传统产业等适应经济增长的新要求,焕发新的增长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使其孕育成为新的经济动能,以创新驱动新的“S曲线”来实现“新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我国新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新经济”需要新的统计体系与评价标准。自“新经济”提出后,美国政府、OECD、各国学术界纷纷对其内涵与概念进行探索,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概念标准。而当前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非货币交易,以及数字化经济、共享经济等,也都给新经济的核算带来严峻挑战。传统的统计与核算方法难以将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纳入其中,如互联网约车、餐饮外卖等互联网消费活动,居民个人通过分享车辆、住房等创造的服务,互联网+的相关业态和许多小微企业的数据等都难以被GDP所统计。这将导致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速的低估,并难以全面反映经济的转型发展。

第二,针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制度不完善,传统监管模式滞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监管制度的配套与创新。在创业创新热潮下,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客观上加大了监管难度,既有监管制度与立法体系难以快速做出反应,滞后于新济的发展,在市场准入、企业运营、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存在监管漏洞。虽然新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构无法及时补缺,那么市场风险将日益突出。如何强化新经济下的政府监管,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是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资本快速聚集隐藏新经济“泡沫”风险。“互联网+”稳步推进,“双创”、“众筹”等推动的互联网投资与创业创新迅速发展,由此形成的新经济成分愈加壮大。随着新经济的崛起和新旧动能的加快转换,互联网等新经济行业也成为最受资本追捧的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火热,投融资强势增长。2015年,我国互联网领域新创公司2971家,融资金额达4587亿元,其中VC/PE融资金额1864亿元,而创业公司平均估值增速高达041亿/月。资本快速集聚能够推动新兴领域的发展壮大,但也容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虽然当前我国新经济发展迅速,但占GDP30%的体量仍然较小,还不足以全面支撑起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如果一味强调新经济的增长速度,庞大的市场资金势必将被其高增速所吸引,加上市场监管体制的相对滞后,资产“非理性”聚集将引发泡沫风险。

三、加快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贝克尔的“宠坏的孩子”定理以及哈丁的“公共地悲剧”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关于生产要素与资源问题,如果政府发出正确的信号,采取适当的激励行为,则自利的企业最终采取的行动与社会最优是吻合的;反之,如果政府采取了不当的激励措施,发出错误的信号,则会产生“公共地悲剧”,使有限的生产要素与资源被过度开发使用。因此,建立合理的要素价格体系和资源价格是科学发展观的内生动力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粗放的发展方式转变到创新型发展方式上来。

关键词:外在性 信号博弈 科学发展观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国内文献可以说是数量众多,主要是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解读,或者是对于发展观念转变的具体方式的设计,但是我国发展方式长期以来难以得到根本的、彻底的转变,关于其本质原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生动力机制以及如何科学的论证这种内生动力机制的研究资料非常少。

传统理论认为,外在性的存在与公共品的属性是市场机制难以处理的问题(平新乔,2001),但实际上,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二元主体结构,即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以及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家庭组成的微观主体与强调宏观调节作用的政府构成,而这种“双主体”结构,最难界定的是各自的职能和作用范围,其相互之间与生俱来的替代性特征,很容易在制度设计时使发展主体的功能配置发生“错位”(刘志彪,2008)。所以,关于外在性的问题,不仅适用于市场机制难以处理的问题,也适用于本来可以用市场机制解决,但实际上因政府的“错位”与“越位”而造成的外在性问题,如要素价格体系的扭曲问题。

具有宏观调节功能的政府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以及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家庭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这种博弈关系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如何设计一种机制,能使得追求不同目标的微观主体最后能达到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从经济理论层面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及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背后的经济机制是什么,本文将用博弈论和外在性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动态博弈扩展式

一个动态博弈的简单扩展式表述:T={t1,t2},M ={m1,m2}, A={a1,a2}, Prob {t1}=p(见图1)。自然首先行动,以概率p与1-p选择类型t1与t2,即决定资源或要素的丰裕度,发送者(政府)通过要素价格体系发出关于要素稀缺性的真实或扭曲的信号m1或m2,企业收到信号后,做出关于要素的密集度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决定,即采取行动a1或a2。

根据贝克尔的“宠坏的孩子”定理博弈模型分析

若政府根据要素的稀缺程度决定要素价格,即发出真实的信号,则根据贝克尔“宠坏的孩子”(Rotten Kid)定理,虽然企业是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出发,但是在逆向归纳解中,企业会选择可使全国福利最大化的行动。

本文假设企业与政府的目标不一致,政府以全体公民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企业不考虑整个社会的效益,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与企业进行博弈如下:首先,企业选择一个行动A(污染或过度使用资源,即对整个社会来说具有负外在性的行动),可使企业获得收入Ie(A),同时使政府得到收入Ig(A);然后,政府观察到收入Ie(A)和Ig(A),选择给企业的奖励或惩罚B。 企业的收益为U(Ie+B),政府的收益为V(Ig-B)+ k(Ie+B),其中k>0反映出政府关心企业的福利。假定行动是一个非负数字,A≥0,收入函数Ie(A)和Ig(A)为严格凹且分别在Ae>0和Ag>0达到最大值;奖励或惩罚B为或正或负的数字;且效用函数U和V递增并严格凹。

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如下:第一,先最大化政府的收益,即给定企业的污染行动A,来选择自己的行动B,

MaxV(Ig-B)+k[U1(Ig-B)+U2(A+B)]

B

一阶条件:V'(Ig-B)=kU2'(A+B)

反应函数满足:

-1

也就是说,企业污染或过度使用资源这种典型的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减少,则政府给予更高的奖励。

第二,接着最大化企业的收益:给定反应函数B*,来选A

MaxU1(Ic-A)+U2(A+B*)

A

一阶条件:U1'(Ic-A)=U2'(A+B*)(1+dB*/dA) (*)

进一步,可得0

因此当增加A时,U1(Ic-A) 会减少,同时,d(A+B)/dA>0,A+B会增加,这样U2(A+B*)也会增加,因为(*)式 ,U2(A+B*)增加的幅度比U1(Ic-A)减少的幅度大,所以企业收益增加,同时政府收益也增加了。

从上述论证过程中,可以发现,政府对于企业行为的奖励B是整个论述过程成立的关键,即政府是否能发出正确的信号直接影响到企业采取的行动,如果政府对于企业减少污染或者是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使用行为,给予正的奖励,显然可以达到本文想要的结果,也就是说,虽然企业本身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利的,没有考虑到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但只要政府的措施得当,同样可以使企业这种自利的行为具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利益最大化的特性。

对于某些已经过度使用的生产要素,从一般经济学供求原理来看,资源稀缺程度的增加,会拉动要素价格上升,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者寻找替代资源,或者放弃资源消耗量大的生产方式,这些措施都会使过度的资源需求得到抑制。但是,现在政府还掌握着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对很多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拥有决定权,这样,生产要素的稀缺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能不能充分转变为正确的价格信号、经济运行能不能摆脱“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环境就直接取决于政府行为。如果政府对于企业的这种减少污染或者是减少过度使用要素资源的行为没有给予正面的奖励,换而言之,政府对于企业的污染行为或者是对于要素资源的过度使用行为,反而采取某种奖励,例如政府应该发出高价信号的时候因种种其他因素的考虑,没有发出这样的信号,那必然会影响到下一步企业的行为,企业根据这种扭曲了的价格信号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行为,与上述根据真实信号做出的行为必然是不同的。政府对于过度使用的要素价格仍然制定的很低,企业过度使用这些要素在某种意义上说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其实相当于政府给予企业的一种变相奖励。这样,根据上面的推导过程,显然不能使企业的行为显示出利他性的结果。

因此,要素价格市场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生动力机制,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要实现成功的转型就必须改革要素价格体系。合理的要素价格体系和环境价格,必然使“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的道路上来。对于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这一艰巨的任务来说,完善的要素价格体系,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刘志彪,2008)

运用哈丁的“公共地悲剧”博弈模型分析

如果政府发出的信号是扭曲的,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将本应由企业内部承担的成本由社会来承担,这就是公共地悲剧,使资源经常被过度使用。

考虑一个有n个企业的社会,所有企业都利用全社会的公共资源(例如公共的河流、空气等)。社会中企业利用资源的总量为G=g1+……gn(gi为企业i利用资源的数量)。企业利用一种生产要素或环境资源的成本为c;一个企业利用资源的价值为v(G)。资源利用的上限为Gmax;当G 0, 但G>Gmax时, v(G)=0。当G

由于最初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条件似乎是无限的,再多利用一点不会对社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当利用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已经多到恰好仅能维持时,再多利用一点就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害,即对G

gi•v(g1+g2+……gi-1+gi+1+……gn)-c•gi(1),若(gi*,……,gn*)为纳什均衡,则对每个企业i,当其他企业选择(g1*,……gi-1*,gi+1*,……gn*)时,gi*必须使(1)式最大化,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为v•(gi+g-i*)+gi•v'(gi+g-i*)-c=0(2式), 这里,g-i*代表g1*+...gi-1*+gi+1*+……+gn*,将gi*代入2式,并把所有企业的一阶条件加总,然后除以n,得v(G*)+ G*•v'(G*)/n-c =0 (G*=g1*+...g n*)(3)

但是,全社会的最优选择用G**表示,应满足 Max G•v(G)-G•c

0≤G ≤∞

其一阶条件为v(G**)+G**v'(G**)- c = 0(4 )

比较(3)与(4)可知, G*>G**

即,每个企业在纳什均衡状态下,对资源利用总量的和高于全社会的最优选择,也就是说,对于资源的使用过度了。

结论

在我国,发展方式难以转变主要是因为制度结构的粗放。所以要从根本上彻底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切实转变发展的制度结构,从制度层面割裂对粗放的发展方式的支持与强化。而关于制度的变迁,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旧的发展路径,在缺少体制机制创新支持的前提下,会使经济系统在旧的慢性轨道中运行,并且在文化、习俗、利益刚性的前提下,出现路径依赖并且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

从制度层面考察,增长方式能否切实有效的转变到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上,关键在于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这进一步涉及到发出信号的主体问题(市场还是政府)和信号本身的真实性问题(真实的还是扭曲的)。只有生产要素的稀缺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通过市场充分转变为正确的价格信号,才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市场主体依靠扭曲的价格信号作决策时,对于要素的过度掠夺性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制度、技术与市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维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2008(3)

2.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中译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第6篇

前不久,华为董事长任正非的一番言论又引起了讨论,他说“深圳房地产太多,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土地越贵,产业成长空间就越小。”这反应了中国制造业的现实窘境,高成本已经成为一个重负。

中国进入了一个“高成本社会”,但对高成本的承担并不是在各个主体之间均衡分布,高成本的产生根源不仅仅是因为生产要素涨价,也与体制有关。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声称“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那么改革的方向在哪?就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物价上涨主要是货币原因

《南风窗》:2015年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了近1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成本高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制造”的成本已经接近美国。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除了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否也有体制性的原因?

李佐军:既有经济发展阶段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性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自然会出现一个上升的过程,职工工资水平近些年大幅提升,从2001年到201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提升了3.4倍,年均增长超过10%,高于同期物价增长速度。2005年部分地方开始出现 “用工荒”。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和2010年实施的 《社会保险法》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力成本。2011年全国共有24个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2%,这都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另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对能源、土地、原材料等的需求大规模增加,也会增加这些资源的稀缺性,环境保护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这些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

还有一些成本是体制带来的,比如高房价成本、制度易成本、税费成本、电力成本、知识产权保护成本、物流成本等等。由于体制,尤其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造成成本偏高。在税费成本方面,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企业涉税种类多,税负重。部分小微企业缴税总额高于净利润。个别税种设置不合理,存在重复征收现象。再比如物流成本,主要体现在运输上,由于中国特殊的交通建设模式,高铁、公路的修建主要是通过贷款方式进行,新建好的路往往都有收费站,所以物流成本大大增加。而大多数国家的交通建设除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外,很多都是采用公共财政的支出或者完全市场化的方式。

所以,高成本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制度性成本共同推动的结果。

《南风窗》:中国经济的高成本因素中有很重要的一块是房地产,“房地产兴,制造业衰”是一个必然的逻辑吗?

李佐军:不能把原因都归到房地产,但房地产价格上涨确实是造成全社会尤其是企业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房价升高带来的各种显性的、隐性的成本都大量增加了。所有的企业都要用地或者租房,征地成本是非常高的,房租成本也在上升。此外还有各种隐性成本,房价上升了,工资不增加的话,工人就没法维持基本的生活,房价还会带来上下游相关产业的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就会推动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上升。今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6.2%,增速比1至2月份提高了3.2个百分点,从短期稳增长来看,房地产复苏是一大利好,可以稳定投资增速,但从深层次和长远来看,它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潜在的问题,即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还是太大。目前,房地产复苏可以避免我国经济失速或出现系统性风险,但起到这么一个作用就够了,如果过了,就会给经济长期发展留下一些后遗症。

《南风窗》:对于普通人来说,高成本社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价。目前,除粮食外,其他资源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已经降低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传导至消费品领域,为什么居民的物价感受还是很高?

李佐军:大宗商品的价格涉及到国际因素,尤其像油价、铁矿石价格等,是全球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放缓,对这些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还有一个因素是美元,美元升值,大宗商品的价格一般会下跌。国内的物价上涨主要还是货币原因造成的,最近若干年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需求管理政策,也就是财税、货币政策,主要是释放流动性,因货币超发导致了物价水平的上升,这是从需求角度来说的。物价上涨还有成本推动的因素,比如前面说到的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较宽松货币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物价上升。

不同主体的成本承担不均衡

《南风窗》:各个主体对成本的承担是否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如果民营企业和普通居民承担高成本,是不是必然有一些实体的运作成本偏低,并且在差异中受益。

李佐军:这不是不均衡的问题,而是不公平的问题。有些主体承担成本偏高,有些偏低,反映了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体制内和体制外,国有和民营,内资和外资,农村和城市的差异,是因为多年来的不公平制度还没有完全消除,不同的主体在承担成本方面表现不一样,有特权的主体比如国有企业更有优势获得资金、土地和一些高素质的人才,资金成本、土地成本都是偏低的,而民营企业要获得同样要素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南风窗》:今年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1到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5.2%,虽然略涨,与去年全年10.1%的增速相比接近“腰斩”。而国资在极短的时间内却呈现出了疯狂扩张的态势,除了在国内进行的资本收购,国资布局海外的势头也很猛。前五个月中资企业海外投资交易规模就达到了1108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这个现象应该怎么解释?

李佐军:国企和民企的投资增速现在出现了一个不协调的状况,民企的投资增速下滑得比较多,这反应了民营投资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投资的机会、可选择的领域偏少,国企原先占据了一些有利的行业、垄断的行业,它们怎么样都能挣钱,民营企业则必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饭吃,而真正高端的、高附加值的、知识或技术密集型的领域短期难以上去,原来的中低端领域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又减少,选择范围变小;二是各方面的成本都在上升,成本上升加上市场需求减少,两头受压,使得民营资本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同时还有风险加大的问题,很多民营企业觉得自己的产权不能得到保障,对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有点看不准,于是选择了观望。

相对来说,国有企业在这几个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一是占据了垄断领域,不确定性小,资金成本、土地成本等较低。而且,国有企业在政治上、法律上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与政府的关系密切,国企经营者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只要把总量做大就可以了。

《南风窗》: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是否也与金融市场的缺陷相关,金融市场为实体融资形成的负债融资过多、股权融资太少,资金找不到长期投资的去处,只能短期炒作,间接加大了整个社会的成本负担。

李佐军:这涉及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或者说投机与长期投资的关系。现在很多人不愿意投实体经济,更愿意投虚拟经济,这是利益使然。实体经济领域挣钱难,风险大,不确定性多。虚拟经济尽管也有很大风险,但回报率还是比较高,而且立竿见影。所以,股价、房价上涨比较快的时候,所有的资金都会涌入,使得很多的钱在金融内部自我循环,杠杆率越来越高,风险不断加大,这显然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多年累积出来的严重病症。正常状况下,不管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里的不同领域,应该大致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行业竞争或者技术进步,短期内有些行业可以获得较高利润,但长期来说,利润率应该是差不多的。如果某些行业总是获得暴利,这显然是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

降低制度成本难在何处?

《南风窗》:“降成本”是2016年的五大任务之一,目前来看,改革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如何?“降成本”也面临很多内在矛盾,比如降低融资成本的最快办法是宽松货币政策,但2015年以来的降准降息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先后推升了股市、一线楼市泡沫,加大了中国经济风险。营改增实际上让很多行业感觉税负比以前重了,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李佐军:现在对改革做评价为时尚早,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提出来也才半年,而且供给侧改革的成效不能用经济增长或者GDP增长来衡量,而是要从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程度以及新动力培养的角度来衡量。而且,有一些供给侧改革措施短期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比如去产能、去杠杆,淘汰僵尸企业,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改革的阵痛会换来长期的更好发展,我们不能为了短期的数字好看,做一些对长期不利的事情,比如说去库存,实际上不属于供给侧改革,而是一种需求管理政策,硬把它当成供给侧改革,就会加剧矛盾。

降成本是供给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现实中执行到位不那么容易,因为涉及到整个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降成本的过程也是一部分利益集团受损的过程,对企业、创业者来说成本降低了,但是对政府等原先的受益方来说,利益则减少了。在整个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每个利益主体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免受到较大的冲击。所以,涉及到利益调整的改革,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比如说减税,实际上要减少政府的利益,为什么减不动呢?因为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也面临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挑战,支出是刚性的,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还在不断加大,行政事业费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社会福利支出、维稳支出等或是刚性,或要增加。税收减少的话,缺口怎么平衡。所以,政府的征税有时是不断加强的,从今年3、4月的数字来看,税收增长又比较快了,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782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大大高于GDP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减税的前提是精简政府机构,即减机构、减人员、减支出渠道,如果这些改革推不动,减税当然有难度了。

第7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通过应用互联网,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我们处于信息技术革命全面渗透和深度应用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简称“四新”)。在互联网和新经济背景下,要放眼全球看“四新”问题,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营造“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互联网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互联网本质可概括为网络、联接和互动,网络即互联网构建了新的网络体和网络社会,联接即搭建网络节点沟通的桥梁和价值传递的纽带,互动即彼此快捷顺畅地交流信息。

互联网是基础设施、内容、服务的有机统一体。在互联网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企业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带宽、网速以及网络设备的运行环境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受限,将阻碍基于网络的技术、组织和业态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和轨迹。更快的网速、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优的服务,能更好满足企业、个人等工作与生活需求,确保用户获得高质量体验。据Internet World Stats的数据,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了7倍多,从2000年的3.6亿增长到超过24亿;在体育赛事中,用户上传自拍、视频内容,导致网络上传流量超过下载流量。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进程中,需要着重解决好信息保护、安全保障、诚信机制等问题。特别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催生了新的信息共享、数据应用、网络服务方式,使得供给方、需求方之间呈现更好的良性互动。

互联网带来生产要素的内涵扩张和重新组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对生产要素的利用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每次产业革命中,都会有某种关键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下跌,而新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农业社会,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劳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组合,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社会进步;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组合,优化了社会分工方式,创造了推动经济增长新的途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生产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支撑,凝固为软件和系统,体现为网络化资源流动,促进了品牌价值提升,为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互联网经济与经济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产生的崭新的经济现象;经济互联网则是指各类经济部门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助力生产、决策、服务等。近几年,互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分包众包众筹等新组织、新业态、新模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经济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机构等主体的经济行为,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网络,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许多交易行为也直接在网络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呈现5R特征,即Reduce、Reuse、Recycle、Remanufacture和Reconsumption,零部件跨国采购、加工制造环节分散到全球,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服务创造更高价值。

“四新”发展的途径和机制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各类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地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促进产业体系演进和变革。

互联网为新技术、新组织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催化剂。新技术不是简单的产品技术或实验室技术,而是指可实际推广、替代传统应用和形成市场力量的新兴技术。如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电网、机器人、M2M、OLED、智能驾驶、可穿戴设备等,即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面向市场需求、以应用为导向的综合性技术创新。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产品的供应链从“链状”或“树状”向“网状”转变,企业竞争力从规模优势向产业链整合优势转变。一些专注于生产特种产品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围绕大企业的生产服务,密集投入特定领域的技术研发,占据新出现的细分市场。由大企业建立整合集成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和生产,由小企业从事具体生产活动,将成为与互联网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组织形式和重要生产方式。

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各类新业态和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产生新的经济环节和市场活动方式,实现资源高效优化组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如3D打印以数字模型文件、增材制造为基础构造物体,改变了模具制造和工业设计模式,已广泛应用到相关行业领域。产业链整合重组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如苹果公司整合产业链、开放产品平台,形成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整合;云制造模式基于互联网建立共享制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实现产业链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高度共享。平台经济与联盟经济不断涌现,平台经济包括新电商及OTO模式、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分包众包众筹创新平台等;联盟经济包括同业联盟、异业联盟、产业链联盟等,如IBM、思科、通用电气、AT&T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互联网推动新兴产业演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伴随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深化应用,从现有产业领域中衍生叠加新的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经济活动,不仅催生了新的产业领域,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发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比如,在移动通信、卫星定位等技术发展之后,汽车服务带动出导航、车载信息等新增值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汽车产业融合衍生出车联网应用的新产业,移动互联网领域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推出位置服务应用;经济社会各领域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形成大数据应用服务,互联网企业介入银行核心业务形成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互碰撞,将进一步激发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以及生产消费模式的创新发展,催生出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将不断引发新的消费服务需求,进而形成巨大的新兴市场。

推进“四新”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深入把握互联网和“四新”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确立“四新”发展导向,合力营造有利的经济环境,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坚持“六要素”综合统筹,营造“四新”发展氛围。“六要素”即指规划定位、市场主体、载体建设、重点项目、产业投融资、政策与服务环境。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和正确的定位导向,明确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基础条件和目标,以及路径办法和抓手。二要明确主体,更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做优做强优势企业,改造提升存量企业,调整淘汰劣势企业。三要优化载体建设,推进园区基地化、基地精细化发展,创新“四新+基地+基金”的载体建设模式。四要推进项目建设,根据产业链细分,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形成相互支持配套的产业生态圈。五是投融资机制创新,促进政府、企业、金融、社会资金对接,设立重点领域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六是优化政策与服务环境,包括市场环境、诚信环境、政策环境等,服务转型、服务“四新”、服务企业、服务人才。要高度关注国际最新案例和发展态势,找出需要开题解题破题的重点领域以及可以发力的小切口,按照“六要素”定位到细分领域企业主体,优化载体、政策和服务环境等。

优化推进和支撑体系,形成“四新”内生增长机制。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推进“四新”发展坚持“四个导向”,即从单纯的技术导向转向创新导向,从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从目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从能力导向转向应用导向。二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积极培育“四新”,通过制造业能级提升催生“四新”,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对接“四新”。三是开展“四新”推广应用重大专项,推进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伏、LED、北斗导航、车联网等扩大应用专项,推动技术产品、应用领域、商业模式拓展创新,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四是搭建“四新”信息平台,链接相关联盟、园区、协会、风投机构等,跟踪发现、合作引进包括龙头企业、关键技术中心等在内的“四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机构、领军人物和团队。

加强新载体规划建设,搭建“四新”经济集聚平台。一是产业基地园区作为发展“四新”经济的新载体,要吸引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集聚,打造产业生态系统;要明确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载体建设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需求导向,近三年内合力建设20-30个以“四新”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载体。二是坚持分类管理,推进“四个一批”,即放大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新载体,做优一批初露端倪的新载体,做强一批有基础和优势的新载体,培育一批细分定位和目标明确的新载体。三是注重多措并举,以推进园区基地化工作引领新载体建设,以支持优秀开发主体发展带动新载体建设,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和乡镇工业区转型升级促进新载体建设,以搭建园区综合信息平台拓展新载体建设。四是做好“四个服务”,不断优化服务“四新”、服务转型、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的工作机制。

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创新;因素分析

一、 引言

“随着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系统的出现,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生产领域”。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创新型社会目标下,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知识形态生产力大量物化,人类认识资源、开发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随着科技研发成果的不断涌现,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是科技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科技则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插上翅膀。两者的互动共进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点。“科技对文化产业种类、形式、格局始终产生着极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文化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古已有之。但文化产品成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业态、种类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革,则往往有赖于科技进步之功”。②技术的更新必然带来观念的革命,新媒体的建立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而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反映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而这种渗透和影响正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

二、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新媒体是科技创新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1. 新媒体的概念特征。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一般认为,新媒体的定义从狭义而言为: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的,能够实现交互,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电视、电脑、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系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

“无论是新型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其发展呈现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原生的新传媒形态不断涌现;二是是基于新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媒体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日益丰富”。③新媒体所谓的“新”字是主要体现在技术上和形式上的,新媒体的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有些新媒体的出现是前所未有的或者说崭新的,比如互联网等;其二,有些新媒体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等。

2. 科技创新的理论描述。“创新”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的。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新产品;引入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从熊彼特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首先强调的是一个“新”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提升,相继出现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等概念。科技创新一词常见于政府报告、规划与文件,主要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提出。钱学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认为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它包括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

3.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社会作用机理。创新就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活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模型认为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互为补充,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同时,国家又通过“环境的塑造”来影响产业竞争力,而企业作为产业经济、国民经济的基本承担者、具体参与者,其竞争力决定产业竞争力,最终决定国家竞争力。体现新媒体特征的相关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盈利,不仅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要求和愿望,而且也具备相应的条件进行自主创新,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由这些企业涌现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反映着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才能真正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 科技创新对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新媒体最具创新性,其高科技依存度最高,对日常生活的覆盖、渗透最直接,并辐射到相关产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