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旅游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旅游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旅游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旅游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1篇

一、我县旅游发展现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能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发展,深化完善重要旅游区域规划,着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大等级景区创建力度,努力提升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档次,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想方设法克服因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全力加快我县旅游经济的提升和跨越。规划先导,依托产业,创建品牌。我县在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以规划为先导,整体谋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前期旅游规划。依托传统区域产业的发展,努力挖掘和培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地域优势,成功创建旅游特色品牌,为后续发展增强后劲。20*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1876人次,比2001年的3.15万人次增长18倍多,年均增长53.68%;旅游总收入39590.91万元,比2001年的1349万元增长29倍多,年均增长65.7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7305人次,比2001年的1516人次增长18倍多,旅游外汇收入1015.12万美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和“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正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目前我县旅游发展存在困难和不足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我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旅游经济经营情况有所下滑,游客数量明显减少;二是一些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资困难;三是旅游产品促销和市场开发水平不高;四是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不够。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整合旅游六大要素,拉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推进实现既要“外部的投入拉动”又要“内在的经费拉动”双轮驱动式的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继续保持全县旅游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1、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坚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高人们旅游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游客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尤其是要继续努力打造“旅游景区精品、文化旅游名品、度假休闲新品”,同时,也要总结大众化旅游产品,要为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更加方便、更加实惠、更加安全的旅游环境;要着力解决好与广大旅游者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让游客和人民群众享受“进得来、玩得起、想再来”的旅游生活。

2、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拓宽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注重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二是注重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牧家乐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项目。三是注重区域旅游共同发展,积极发展区域旅游互补和联动,利用我县有利的交通优势,积极打造人流、物流平台,为红河州旅游大市场做好服务。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大力引项目、引资金、引创意,不断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提高景区规划、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2篇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将公益事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奉献爱心和休闲放松的双重属性,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旅游发展大会建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旅游发展大会建议书1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___文化小镇项目

二、承办单位概况

1、承办单位:___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___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12月01日,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项目投资咨询;

旅游管理;

文化学术交流;

会务及展览服务;

酒店管理;

餐饮、住宿、娱乐等。公司地址:___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八家畈黄湾村信应公路东侧。

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坚持“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的宗旨,本着“品质为本,精益求精”的经营销售理念,力求给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期待与各位业界新老客户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三、建设地点:___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一期规划占地面积3700亩。

四、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___文化产业园区,占地1700亩,包括:1、根亲文化园占地400亩,主要建筑物有根亲博物馆、华夏根亲坛、姓氏纪念馆等,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

2、民俗名人文化园占地100亩,主要建筑物有名人塑像、名人纪念馆(二层)、茶社等,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3、万国植物博览园占地500亩,栽植各类植物50000株;

4、骑猎园占地300亩;

5、水上乐园占地400亩,主要是安置水上乐园设施。

第二大板块:休闲商业区,占地1200亩,包括:1、餐饮文化园占地200亩,主要建筑以仿古式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等,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2、漫步风情街占地90亩,主要建筑物以二至三层建筑为核心,建设步行街,以商店、古玩店、餐饮为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3、历史文化长廊占地100亩,主要建筑以壁画形式展现古文化、传说文化及近代文化等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4、休闲度假村、民宿酒店占地300亩,单体以二层建筑为主,设游泳池、商店、古玩店、餐饮店等,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

第三大板块:养生、养老公寓区、旅游度假酒店、民宿占地1310亩,主要包括:1、港湾社区占地400亩,建筑物以2+1层为主,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入住人员以建设区原有住户为主;

2、医疗康复中心占地200亩,主要建筑物有医技门诊楼(三层)、住院部(三层)、康复综合楼(三层)等,建筑面积68600平方米;

3、养老社区占地200亩,主要建筑物有老年公寓楼(三层)、综合楼(三层)、医疗保健中心(三层)、娱乐中心(三层)、餐厅等,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

旅游度假公寓510亩。

五、建设年限:5年,其中建设期3年,完善期2年。

六、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0018.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79466.0万元,其他费用6756.0万元,预备费93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496.0万元。

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七、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对于提高___文化小镇整体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2)该区域环境优美,是人们旅游、休闲居住的绝佳场所,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___市浉河区景区品位和改善游乐条件,为___文化小镇景区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本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比较好,项目所需的各项建设条件均己具备,本工程可以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投资建设目标,应积极开展实施。

经以上分析论证,该项目选址得当,规模合理,规划科学,建设方案可行,建设条件具备,资金来源可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议

1)与本工程相关的工程设施的建设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以保证本工程建设后的正常运行。

2)建议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做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经济合理。

3)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规范管理,加快进度,力争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社会满意的工程。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项目的背景

(一)项目区概况

1、___项目坐落于___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浉河区在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区,___风景名胜区鸡公山、南湾湖都在浉河区,浉河区也定位为生态旅游功能区。

2、十三里桥乡是浉河区重点旅游乡镇,市、区、乡三级政府旨在十三里桥乡打造幸福健康小镇,落实城乡一体化大概念,把城市建在山水间,作为___旅游名片。

3、十三里桥乡支柱产业有1)花卉苗木基地;

2)生态旅游景点;

3)高效观光农业:万亩草莓种植和5000亩黄金甲鱼养殖为重点项目;

4)特小镇生态旅游。

(二)项目建设背景

1、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理念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其中部分服务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如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创意设计、大数据和云计算、健康服务业,或其他智力密集型产业。特色小镇也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大社区,既有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又有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性化交流空间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特色小镇建设将秉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3km的范围内,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并体现其特有的地域文化。

同时,特色小镇建设要达到AAA级以上景区标准,休闲旅游类小镇须以AAAAA级景区标准作为建设硬指标。总之,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打造特色休闲小镇,首先是要文化找“魂”,找到特色小镇的特色,要文化特色、主题特色。找到文化之“魂”后将其梳理转化为体验产品,转化成可互动的模式,结合进行游憩方式的独特设计与特色小镇效益优化,并运用互联网+思维,达到特色小镇设计提升的最优化。应遵循六大理念:景观主题化、景观游乐化、景观生态化、景观情境化、景观本土化与景观动感化。

2、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

(1)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而且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因此,为配合旅游业的发展,要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如围绕景区旅游的客观需要发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以茶园、药材园等为主的观赏性农业。而且,由于资金、人才不足等原因,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一般起步水平较低,农民自发办的.家庭旅游、餐馆、购物摊点,难于上档次、形不成规模,适应不了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

旅游扶贫要有所突破,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引导农民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集团公司或选择有经济规模的企业来经营贫困地区的旅游业。

(2)利于贫困地区脱贫

在我国,贫困地区面积很大,且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这些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即旅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在以往的扶贫活动中,因多局限于救济性扶贫的形式,扶贫效果很差。后来也曾尝试过交通扶贫、教育扶贫的形式,但短时间内难以见效。另外,还采取过工程项

项目扶贫,对口扶贫(针对贫困户)等形式,尽管都收到一些成效,但脱贫不彻底,甚至脱贫后又返贫。而旅游扶贫具有目标明确、项目清晰、脱贫见效快、受益面广、受益期长的特点,可以说是对扶贫措施是一个最有效的补充。

(3)利于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今后仍将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开发实际上是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形式,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这与我国大力发展旅游、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是相符的。另外,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将成为必然,尤其是那些地区经济严重封闭,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更是如此。那种靠粗放式经营对资源掠夺性、破坏性利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道路越来越行不通。因此,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本质上符合我国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3、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让“美丽乡村”建设附加上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把文化融合进来,把城市周边游融合进来,把生态农业融合进来,让农民、新村民、游客共建共享与共荣,把真正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核心优势挖掘、展示出来,推广宣传出去,形成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循环。

目前,乡村旅游作为旅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成为了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国家、省市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下,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

4、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目前,民俗旅游作为旅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成为了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国家、省市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下,民俗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

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是我国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以下优势:1、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产生补短板、调结构效应。当前,我国以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推动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特色小镇建设,在建设形态上不搞“大而广”,坚持“一镇一风格”,从而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庞大的社会资金。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推动经济新旧动力切换,既可以达到稳增长的目的,促进投资与消费并举,也可以起到补短板、调结构,助推经济去杠杆的独特效应。2、发挥要素集聚和扩散作用,降低和分散投资风险。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一是创新,二是公共产品和服务,PPP模式是两者的混合动力。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对投资、建设过程中相关责任边界进行明确划分,基于当前PPP模式的推广与成熟,社会资本可以自身先进的技术和灵活的管理经验,通过集约、节约、绿色的发展模式,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和效益,扭转各类资源过度向行政等级高的城市中心区集中的局面,从而提高小镇的凝集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区域经济发展。3、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在经济新常态下,民间投资增速减速明显,社会资本通过投资特色小镇,除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还可获得其他衍生利益。例如参与特色小镇的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获得较为合理的经营性收入。

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的具体路径:1、打造“产、城、人、文”一体化的运营平台。特色小镇不同于以往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乡镇建设,也不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等功能的简单叠加。在保留区域自然禀赋、特定人文底蕴等作为项目的标的基础上,联合规划设计、通过对不同专业机构的导入,以缔约形式破除原有模式的各种利益壁垒,形成“产、城、人、文”一体化的运营平台。2、构建灵活的体制机制,培育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产业谋划与定位上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打造一种“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小而强”,或是旅游业,或是养老产业,或是手工艺产业等产业生态圈,实现城镇化与服务“三农”的产业化融合。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对___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

___旅游在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中,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有一系列强有力的旅游品牌来支撑旅游产品线的完善与发展。___文化小镇的定位,在于提供集吃、住、行、游、购、娱、泡浴、度假、养生、寻根、商往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于___市旅游结构和旅游品质的完善与提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是拉动___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一重要新生力

___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同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严峻挑战。一方面,___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很多景点开发处于粗放状态,旅游景点面临老化,新景点开发不够,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低、对高端市场过分依赖,旅游管理经营人才缺乏,旅游产业链短、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

另一方面,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既与___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又对___旅游形成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___必须发扬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另辟蹊径,突破负面的遮蔽影响。

优美的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___文化小镇完全可以建设一个集客属交流、朝拜、休闲、娱乐、度假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服务设施,以亮丽的景观,高档次的服务,淳朴的乡情来吸引众多的游客。可以弥补___大型旅游胜地的的欠缺,提高旅游资源质量。

3、是弘扬客家文化的一面亮丽旗帜

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人播衍于世界各地,所谓"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为有助于乡谊的沟通、乡亲的互助,特别是客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20世纪起,不少客属有识之士就积极探索和实践以适应于这种要求和目的的载体,所以,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各种血缘、地缘、族缘和业缘的客属社团和组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缘起于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总会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20世纪基本上每两年举行一届,21世纪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已在亚、美、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28届,规模逐渐扩大,由单纯的恳亲联谊,发展为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活动载体。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以"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目前,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已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联络客属乡谊的知名盛会,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4、项目区自然环境及发展的必然结果

___被誉为山水茶都,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___独特的人文环境。___是全国唯一连续八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美城市等头衔。

2015年6月5日,涉及鄂豫皖三省、___市全境,规划区域总面积达10.86万平方公里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正式获批实施。___作为此次规划的核心区域和明确支持发展的重点区。2016年9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与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分别代表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支持国家级___茶叶市场建设合作备忘录》。

___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然而,对比研究发现,在___,除了毛尖、华英鸭等产品以外,在地方品类辨识度、旅游项目开发等地标性名片建设,尚无全国乃至全球都能有着广泛认知度和辨识度的带有___特质的符号级别作品。___,需要一个经典的作品!成为带有___特质的符号,在全国以及全球成为品类需求的首选目的地。___文化小镇项目,对于提升___旅游形象、完善旅游结构、优化旅游品质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属于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第一类“鼓励类”,三十四、旅游业3(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信息服务)的范畴;

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2、项目建设符合《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2017年中央1号文)的要求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2017年中央1号文)提出:“将大力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3、项目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专业化、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推动生活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国家信息经济试点示范区,积极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结合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3、项目建设符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市场需求引领、重点产业带动、服务能力提升,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以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引领生产业跨越发展,以精细化、品质提升为导向促进生活业提速发展,突出新业态发展、新热点培育、新技术应用,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景区,塑造国际国内旅游形象品牌。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完善旅游公路、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智慧旅游酒店、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积极创建国家公园,培育2—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5—8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支持有条件的省辖市、县(市、区)发展全域旅游。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大力拓展农业的生态美化、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施农村精品旅游线路和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

旅游发展大会建议书2一、概 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某某乡村旅游

2.建设单位: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注册资金:50万元

4.项目负责人:某某

5.项目主管部门:乡镇政府

(二)、项目总投资

1500万元。近期500万元。

(三)、资金筹措:

公司筹资3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项目合作700万元。

(四)、建设期限

三至六年

(五)、编制单位

某某规划设计院

二、某村基本情况

某村位于某乡的最南端,北临下港乡 村,东接 镇、西靠 镇。

距市中心约35公里。全村总面积为2200亩,人口2226人,8个生产组,13个自然村,438户人家。民风纯朴,社会治安很好。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该村人均收入3400多元,在全乡处于中上游水平。主要产业是林果业,占总产值的70%左右,其中板栗占50%,杏占20%。养蚕户70多户,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目前,村子引山泉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某村空气洁净、负离子含量高、食品和饮用水无污染,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该村共有人口976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30多位,90多岁的老人6位,是有名的长寿村。

本区域小梯田众多,田内种植粮食作物,田边种植杏、花椒、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农林间作,很有特点。

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是本区域最典型特色。家家都有小菜园,且以分布在房前屋后最多。这里的蔬菜不打药,不施化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蔬菜。

石磨、碾子分布较多,是村民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也是发展民俗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原生态”资源。

三、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1.兴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某村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小康社会。

通过某村的旅游发展,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提升替代传统产业,保护水源地的需要

某村地处市水源地黄前水库上游,对水环境的要求高。当前某村的产业是林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不高,效益一般。其中几十个养鸡大棚对水环境造成威胁,需要进行替代。通过旅游业这一“无烟工业”的发展,替代传统的养殖业的发展,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环境效益。

3.弘扬和保护某村民俗文化的需要

某村民俗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基本没有展示和整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旅游业,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

(二)、可行性

1、区位交通相对便利,市场条件好,可进入性强

从某村区位看,该村地处两城市交界地带,有公路直接与都市区相连,城区是规划区的主要客源地,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车程都在1-2小时左右,旅游区的可进入性较强。某村旅游东线经过此处,从宏观旅游地理位置看,本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显著,可以借助多层次、高密度的旅游交通网络充分发展旅游业。

2、生态资源相对丰富,有较大吸引力

某村四面环山、独特的小盆地自然环境,形成独特的山地小气候。山间植被繁茂,林果品种繁多,以板栗和杏树为主,谷底春来

早,一年三季花飘香。自然生态资源相对丰富,以“山泉小溪流水人家;杏花板栗鸟语花香”为其主要特色。盆地周边基本没有工业污染,内部基本没有污染源,加之植被茂密,一年四季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村内八旬以上老人30多位,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这一切对城市居民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

3、上级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

随着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关联效益的突显,有关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在制定全区经济发展时将旅游业提到战略高度,提出“旅游兴区”的指导思想。此次,将某村作为民俗村开发试点,投入50万资金,支持某村旅游开发,有区、乡政府的重点扶持,本区必然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4、旅游规划已经制定

通过紧张的野外考察,旅游规划专家充分挖掘了某村的社会文化与自然内涵,设计了较为全面的方案,制定了《某某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5、管理体制较先进

某村旅游管理,一开始就设计了公司+农户的模式,体现了政府主导,更体现了市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管理体制的安排较科学合理。

总之,某村有条件、有能力发展好旅游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农民、农村与旅游业的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当地文明水平,旅游业会成为某村兴村富民的重要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出表率和示范。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

四、项目发展总体定位

(一)战略定位

近 期:生态休闲、三农乐园

中远期:以乡村风情为特色、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综合旅游地

(二)战略品牌

乡间小路、世外桃源

(三)旅游形象定位

某村杏花村——下港某村(主要用于春季、夏初)

某村民俗村——下港某村(常年使用)

(四)目标市场定位

依托周边城镇居民市场;吸引分流来某村的游客市场;利用特色专题旅游产品拓展省内外专项旅游市场。

五、规划项目布局

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结构、类型结构、开发利用方向,某村旅游总体布局采取“一区三沟” 格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一)、“一区”:即某村乡村旅游休闲中心。

规划形象为“古树老屋、桃源人家”

功能定位:以山村民俗、三农体验、服务接待的综合服务旅游区。

又可分为以古树、人家为主题的乡村风貌旅游区、以桑蚕、纺织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旅游区、以荡舟、垂钓为主题的水景观光休闲旅游区,以及提供农家餐饮、住宿为主的服务区。

(二)、“三沟”即通沟林果生态旅游区、东岭根林下休闲旅游区、姚家沟山涧奇石休闲探险旅游区。其中通沟为近期规划的重点。 1.通沟林果生态旅游区。规划形象:杏花村

功能定位:以林业观光、山果采摘、山泉嬉戏为主题的动感之旅游区

重点抓住这一品牌,借“春花”、“夏实”两个高峰期,开展林业观光活动,把发展果品生产经营与发展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把传统农业与观光农业结合起来,建成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养生、体验田园乐趣及乡村居民农闲娱乐的好去处。2.林下休闲旅游区。

规划形象:绿色幽境,悠然南山

功能定位:以林下休闲、娱乐,体验自然为主题的悠然之旅游区

3.山涧奇石休闲探险旅游区

规划形象:山涧奇石、快乐老家

功能定位:以赏石戏水、溪谷探险的激情之旅游区

六、环境保护

(一)现状分析

某村位于黄前水库的上游,是黄前水库的水源地之一。水质优良,局部地区存在生活垃圾、排泄物。 (二)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某村旅游环境保护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走出一条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新路。

1、大力宣传,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用科学的手段和技术进行防治

3、用法制(包括乡规民约)的约束来达到长久的治理。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近期投资估算

某村近期旅游开发建设投入估算,见7-1:

表7-1:近期旅游项目投入估算(单位:万元)

10%计算,另需要46.6万元。近期总投资为512.6万元,作为概算,我们做取整处理,近期总投入约为5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政府扶持+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资本市场融资+自筹资金

八、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营业利润:近中远期期末年利润为151.2、488.3、1385.1万元。估计6年左右可以基本收回投资。 (二)生态效益

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2、保护水源,净化溪谷,打造黄前水库的洁净水源地。 3、保护古树名木。 (三)社会效益

1、扩大就业面。

约计到2010年可安置160人直接参与旅游,到2014年可安置约350人,到2020年,安置约750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2、扶贫。

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3、保护传统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对延续传统历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九、结论和建议

从对某村乡村旅游的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前景较好,符合产业结

构调整的政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定会成为市乡村旅游的示范,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项目投资风险小,各种效益较好,实施单位有能力落实,能有效带动本地的就业和收入的提高,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从项目本身来看,该项目指导思想明确,设计科学,技术可行,预算合理,预期效益较好,符合项目立项的规范和要求。建议尽快立项建设。

项目建议人:

某某

旅游发展大会建议书3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概况

三、项目建设意义

四、主要财务指标说明

第二章 旅游行业市场

一、宏观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当地经济发展

3、政策环境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1、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2、旅游消费群体分析

3、旅游业发展趋势

三、旅游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公司发展历程

3、公司股东介绍

4、公司近几年主要财务指标

二、企业经营理念(宗旨、文化)

三、组织架构

三、主要管理人员介绍

第四章 项目规划与建设规模

一、项目总体规模

二、项目功能规划

三、项目建设规模(估算旅游项目可接待人员能力)

第五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地理位置

三、交通条件

四、基础设施

五、人文环境

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一、工程建设基本原则

二、总图布置方案

三、建设经济指标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八章 建设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资金使用计划

三、分年投资计划表

四、资金筹措

第九章 项目财务评价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章 项目综合评价

一、项目建设建议

二、项目结合评价结论

温馨提示:因每个项目投资企业实施细节不同,投资地的具体产业政策及环境有所差异,本内容本着传播知识、服务大众的目的,报告目录框架仅供参考,一诺美太投资咨询不承担您当前所阅览的此目录产生的任何有关责任;若有疑问敬请咨询中国项目咨询网在线客服人员。

旅游发展大会建议书4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__镇__自然风景区海拔2303米,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使项目区形成灌丛,森林和亚高山草甸三大生态系统,是华北保存最完好的生态区域,素有华北“小西-藏”之称,是避暑休闲和旅游的最佳地方。项目毗邻北京,除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外,环境优美,气候温和,通讯便利,交通方便,开发的`市场和潜力巨大。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

__镇是中华三祖文化的发祥地,古文化遗址修护及人文旅游景点初具规模,每年到__寻根祭祖的游人络绎不绝,而与之相匹配的休闲生态游才刚刚起步。为此,__镇党委、政府将旅游产业化做为今后几年的优先发展方向,尤其将__九龙洼避暑休闲开发做为三祖文化旅游产业的延伸,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国际看,在全球逐步变暖的趋势和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经属于越来越紧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目前,香港佳顿集团有限公司就对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发表示了浓厚兴趣,并与镇政府签署了有关协议。

从国内看,随着全国气温的不断上升,许多城市已成“火炉”,甚至包括一些北方城市。而__自然风景区却以凉爽宜人的气候,打出“清凉气候牌”吸引着国内“火炉”城市的人们纷纷涌入。针对这一现象,__镇可以打造依托森林草甸资源、气候资源,在项目区修建避暑山庄、酒店、乡村旅舍等高中档的住宿场所和狩猎尝跑马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四、项目建设内容

1、拟修建避暑山庄一处。

内设四星级酒店二处、当地特色的农家小院十处、旅游产品专营店一处、综合管理办公楼一座;

2、新建狩猎尝跑马尝过山索道各一处;

3、附属设施:道路、台阶、护栏等。

五、项目建设期限

从2010年起至2013年止,共计4年。

2010年,为规划设计阶段;2011年,为主体施工建设阶段;2012年主体完善和配套建设阶段;2013年试点运营和投入使用阶段。

六、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

预计总投资2亿元,其中主体工程1.6亿元,附属设施0.3亿元,其它0.1亿元。

项目建设资金由承担单位统一筹措。其中拟贷款1.5亿元,自筹0.5亿元。

七、经济效益分析(略)

旅游发展大会建议书5一、概 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某某乡村旅游

2.建设单位: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注册资金:50万元

4.项目负责人:某某

5.项目主管部门:乡镇政府

(二)、项目总投资

1500万元。近期500万元。

(三)、资金筹措:

公司筹资3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项目合作700万元。

(四)、建设期限

三至六年

(五)、编制单位

某某规划设计院

二、某村基本情况

某村位于某乡的最南端,北临下港乡 村,东接 镇、西靠 镇。

距市中心约35公里。全村总面积为2200亩,人口2226人,8个生产组,13个自然村,438户人家。民风纯朴,社会治安很好。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该村人均收入3400多元,在全乡处于中上游水平。主要产业是林果业,占总产值的70%左右,其中板栗占50%,杏占20%。养蚕户70多户,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目前,村子引山泉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某村空气洁净、负离子含量高、食品和饮用水无污染,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该村共有人口976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30多位,90多岁的老人6位,是有名的长寿村。

本区域小梯田众多,田内种植粮食作物,田边种植杏、花椒、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农林间作,很有特点。

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是本区域最典型特色。家家都有小菜园,且以分布在房前屋后最多。这里的蔬菜不打药,不施化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蔬菜。

石磨、碾子分布较多,是村民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也是发展民俗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原生态”资源。

三、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1.兴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某村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小康社会。

通过某村的旅游发展,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提升替代传统产业,保护水源地的需要

某村地处市水源地黄前水库上游,对水环境的要求高。当前某村的.产业是林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不高,效益一般。其中几十个养鸡大棚对水环境造成威胁,需要进行替代。通过旅游业这一“无烟工业”的发展,替代传统的养殖业的发展,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环境效益。

3.弘扬和保护某村民俗文化的需要

某村民俗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基本没有展示和整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旅游业,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

(二)、可行性

1、区位交通相对便利,市场条件好,可进入性强

从某村区位看,该村地处两城市交界地带,有公路直接与都市区相连,城区是规划区的主要客源地,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车程都在1-2小时左右,旅游区的可进入性较强。某村旅游东线经过此处,从宏观旅游地理位置看,本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显著,可以借助多层次、高密度的旅游交通网络充分发展旅游业。

2、生态资源相对丰富,有较大吸引力

某村四面环山、独特的小盆地自然环境,形成独特的山地小气候。山间植被繁茂,林果品种繁多,以板栗和杏树为主,谷底春来

早,一年三季花飘香。自然生态资源相对丰富,以“山泉小溪流水人家;杏花板栗鸟语花香”为其主要特色。盆地周边基本没有工业污染,内部基本没有污染源,加之植被茂密,一年四季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村内八旬以上老人30多位,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这一切对城市居民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

3、上级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

随着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关联效益的突显,有关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在制定全区经济发展时将旅游业提到战略高度,提出“旅游兴区”的指导思想。此次,将某村作为民俗村开发试点,投入50万资金,支持某村旅游开发,有区、乡政府的重点扶持,本区必然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4、旅游规划已经制定

通过紧张的野外考察,旅游规划专家充分挖掘了某村的社会文化与自然内涵,设计了较为全面的方案,制定了《某某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5、管理体制较先进

某村旅游管理,一开始就设计了公司+农户的模式,体现了政府主导,更体现了市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管理体制的安排较科学合理。

总之,某村有条件、有能力发展好旅游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农民、农村与旅游业的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当地文明水平,旅游业会成为某村兴村富民的重要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出表率和示范。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

四、项目发展总体定位

(一)战略定位

近 期:生态休闲、三农乐园

中远期:以乡村风情为特色、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综合旅游地

(二)战略品牌

乡间小路、世外桃源

(三)旅游形象定位

某村杏花村——下港某村(主要用于春季、夏初)

某村民俗村——下港某村(常年使用)

(四)目标市场定位

依托周边城镇居民市场;吸引分流来某村的游客市场;利用特色专题旅游产品拓展省内外专项旅游市场。

五、规划项目布局

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结构、类型结构、开发利用方向,某村旅游总体布局采取“一区三沟” 格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一)、“一区”:即某村乡村旅游休闲中心。

规划形象为“古树老屋、桃源人家”

功能定位:以山村民俗、三农体验、服务接待的综合服务旅游区。

又可分为以古树、人家为主题的乡村风貌旅游区、以桑蚕、纺织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旅游区、以荡舟、垂钓为主题的水景观光休闲旅游区,以及提供农家餐饮、住宿为主的服务区。

(二)、“三沟”即通沟林果生态旅游区、东岭根林下休闲旅游区、姚家沟山涧奇石休闲探险旅游区。其中通沟为近期规划的重点。 1.通沟林果生态旅游区。规划形象:杏花村

功能定位:以林业观光、山果采摘、山泉嬉戏为主题的动感之旅游区

重点抓住这一品牌,借“春花”、“夏实”两个高峰期,开展林业观光活动,把发展果品生产经营与发展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把传统农业与观光农业结合起来,建成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养生、体验田园乐趣及乡村居民农闲娱乐的好去处。2.林下休闲旅游区。

规划形象:绿色幽境,悠然南山

功能定位:以林下休闲、娱乐,体验自然为主题的悠然之旅游区

3.山涧奇石休闲探险旅游区

规划形象:山涧奇石、快乐老家

功能定位:以赏石戏水、溪谷探险的激情之旅游区

六、环境保护

(一)现状分析

某村位于黄前水库的上游,是黄前水库的水源地之一。水质优良,局部地区存在生活垃圾、排泄物。 (二)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某村旅游环境保护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走出一条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新路。

1、大力宣传,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用科学的手段和技术进行防治

3、用法制(包括乡规民约)的约束来达到长久的治理。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近期投资估算

某村近期旅游开发建设投入估算,见7-1:

表7-1:近期旅游项目投入估算(单位:万元)

10%计算,另需要46.6万元。近期总投资为512.6万元,作为概算,我们做取整处理,近期总投入约为5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政府扶持+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资本市场融资+自筹资金

八、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营业利润:近中远期期末年利润为151.2、488.3、1385.1万元。估计6年左右可以基本收回投资。 (二)生态效益

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2、保护水源,净化溪谷,打造黄前水库的洁净水源地。 3、保护古树名木。 (三)社会效益

1、扩大就业面。

约计到2010年可安置160人直接参与旅游,到2014年可安置约350人,到2020年,安置约750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2、扶贫。

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3、保护传统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对延续传统历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九、结论和建议

第3篇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名镇建设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动员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持创建旅游名镇,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旅游“二次”创业,促进全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目标旅游城市,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刚才,大家参观了现场,部长宣读了“两办”文件,同志介绍了的有关情况。会上,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地抓好落实。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创建旅游名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无烟的工厂,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全省支柱产业的目标。旅游名镇是指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镇区环境整洁、地域特色突出、市场形象鲜明、具有辐射集散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明显的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名镇,是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底,省委书记同志在旅游调研中指出,要“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名镇”,正式提出了旅游名镇的概念。今年,省委、省政府更是把旅游名镇建设、作为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半年来,书记两次为旅游名镇建设作出批示,并督促省旅游局抓紧推进。省长也多次强调:“要以旅游名镇建设为抓手,打造黄金线路,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要把旅游打造成的一张名片。”前不久,省政府还专门举办了“旅游发展高层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把脉问诊,破解发展难题。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抓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兴市的决定》,并在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打造中国知名目标旅游城市的宏伟蓝图。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也多次专题研究旅游工作,及时调整了城建、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建设。今年5月,被评为全省旅游名镇创建“示范引导模式”的“十镇两区”之一,成为荆门市唯一入围“十镇两区”的乡镇,更为我市旅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创建“旅游名镇”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创建旅游名镇是推动“旅游兴市”、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创建全省旅游名镇,不仅可以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档次,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快“旅游兴市”步伐,还能够带动交通、通讯、饮食、文化、娱乐等行业发展,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塑造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推动“解放思想,开放崛起”。

(二)创建旅游名镇是集中各方面资金、加速旅游开发建设的需要。对入围全省旅游名镇创建之“示范引导模式”的十镇两区,省发改委、建设厅、旅游局将连续三年、每年投入2400万元,用于“十镇两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意味着,每个入围的镇区,每年有200万元的省级扶持资金,并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三年的累计资金将达到1000万元左右。对一个乡镇来讲,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建设资金。有了这笔资金,我们就可以“以旅促城、以城带旅”,把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环境,完善城镇功能,配套旅游服务,促进“吃、住、行、游、购、娱、休、疗、养”等各个要素协调发展,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打造旅游精品,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创建旅游名镇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创建旅游名镇,通过完善公共设施、文化设施和配套设施,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能够有效提升市民的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的整体服务功能,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发挥大洪山的生态环保优势,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山水旅游,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和谐建设。

(四)创建旅游名镇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表明,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将快速发展,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旅游将快速发展。年,我国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正是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找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加速景点开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抢占旅游经济制高点,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创建旅游名镇,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也必将极大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创建旅游名镇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必须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面完成创建工作任务

省旅游名镇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底组织验收,实行淘汰制,连续三年验收合格的,予以授牌。省级旅游名镇验收评选,包括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旅游环境、旅游吸引物、市场吸引力、旅游服务设施、产业政策保障、旅游管理体制、经济效益、综合管理等10个大项、114个小项,涉及各个单位或部门,其中现场验收项目6项,查看现场并查验材料项目43项,涉及面广,内容相当复杂。验收采取200分制计分,190分以上算合格,要求很高,难度也相当大。可以说,这次客店创建旅游名镇,既是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我们各地、各部门执行力的一次大检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强化责任,创新举措,确保圆满完成三年创建任务。具体做到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这次旅游名镇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创建模式,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扎实推进。通过几年努力,把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旅游名镇”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明确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这次旅游名镇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五个强化”:强化政府主导,完善旅游发展体系;强化旅游资源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旅游规划落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强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旅游功能;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是明确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这次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大体上分两步走:第一步,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启动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完成投资450万元,抓好五项工作:①农家乐改造升级,年底完成55户农家乐改造任务;②明灯大道等五条主干道的路灯架设、人行道硬化、街道绿化美化;③新镇区2200米的沿山大道主骨架拉通;④旧镇区110家临街房屋立面改造;⑤旅游公路沿线的村容村貌整治。第二步,时间从年到年底,完成投资2.3亿元,抓好四大重点项目建设:①中华葛文化风情园;②八折河景观带建设;③陈湾温泉开发;④新镇区商业街、广场建设。要通过两年半左右时间的努力,达到省级旅游名镇标准,确保年通过省级联合验收,成为首批“旅游名镇”,提升在全国的旅游知名度。

四是明确创建工作的主要措施。这次创建全省旅游名镇,虽然是创建主体,但仅凭客店一镇之力,是不可能办到的。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各个地方、各个单位都要群策群力,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人人都有责任,个个都有任务。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从资金上全力支持旅游名镇创建。7月2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客店旅游名镇建设工作,决定由市财政垫付,将三年的省财政项目投资补助和地方配套资金,共计1000万元,今年根据工作进度,集中拨付给客店,用于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环境整治。这1000万元旅游名镇建设专项资金,市财政局要抓紧筹集,按工作进度分期拨付,保证创建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实施市直单位项目包联制度。对市直各单位包联旅游名镇建设的相关项目,市“两办”已以文件形式下发,对各个单位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单位务必要高度统一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集中向倾斜,不折不扣地实行完成包联任务,实现“项目扎堆”、快速生效。

具体地讲,发改局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积极编制旅游名镇建设项目,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前一阶段,发改局、建设局和旅游局在申报旅游项目、争取建设资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实现项目工作新突破。交通部门要积极做好沿山大道立项与旅游道路改造升级等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包括项目编制论证、报批和组织实施,全面改善景区交通状况。交警部门要抓好交通安全标志的设置和完善。国土部门要抓好客店旅游名镇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务必在10月底前完成;同时,在年度用地计划上要向倾斜,确保年度建设用地计划达到300亩以上,保障旅游名镇建设的用地需求。这是旅游名镇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国土局务必要吃透政策,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完成上述要求。水利部门负责抓好八折河客店段有关项目争取工作。八折河穿镇而过,联接温泉和栎树湾两大景区,这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是旅游名镇的灵气所在,也是客店创建旅游名镇的优势所在,务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水利部门要从相关渠道来研究谋划项目,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确保明年动工建设。市农办要组织各农口单位,抓好旅游公路沿线农业项目,特别是观光农业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林业部门要做好旅游公路沿线景观带建设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规划编制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年3月底前完成西客线景观带建设任务。今年上半年,林业部门在景观带建设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希望你们一鼓作气、一如既往、善始善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电力部门要抓好区街道的路灯建设和景点景区所在村的电力增容,8月底前完成项目编制工作,年底前完成路灯建设和明灯、赵泉河、邵集、邵台四个村的电力增容任务,满足旅游名镇和旅游新村发展的需要。建设部门要做好“百镇千村”重点镇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有关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旅游名镇劳动力培训基地项目建设,争取年底得到批复,年初开始实施。同时,市直各部、办、委、局都担负着对客店小城镇改造进行对口帮扶的任务,具体任务请认真按“两办”文件执行,七月底前资金必须落实到位,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东桥镇要抓好黄集地段的村庄整治,确保短期内有大动作、好效果。郢中街办要积极配合,抓好东出口路段的相关拆迁工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把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抓出成效,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加强领导,强化执行,确保创建工作一举成功

一是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切实加强对旅游名镇创建工作的领导,市里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市委常务、副市长周正清任副组长,11个相关部门和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办。领导小组将以办公例会的形式,定期听取汇报,交流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制定整改措施,做好组织、规划、协调、指导、检查、督办等工作。市直各部门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按照全市总体部署和责任分工,亲自安排,亲自督办,把目标细化,将任务分解,确保工作落实,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是要广泛宣传,营造环境。旅游名镇创建工作涉及到城市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众多的单位和部门,是对我市城市建设功能、旅游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方位考核。全市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创建工作的成败。市直各部门和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要团结协作,合力攻坚。各责任部门不仅要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完成创建目标和任务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还要积极主动与联系沟通,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决不能因条条框框阻碍创建工作进程,决不能因部门利益影响工作实效。凡规定了时间和任务的建设项目,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绝不能敷衍塞责、拖延应付。

第4篇

如今,我们国家非常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因为通过发展旅游业会让我国走向世界舞台,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美。而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很多地方政府纷纷开展旅游业的发展,指定旅游管理规划,招商引资,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目前旅游规划中主要出现的问题

(一)旅游规划水平较低

旅游管理规划是一个旅游项目得以较快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而目前大多数旅游项目的规划水平都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一下几点是对旅游规划产生影响的因素。

(1)制定规划的人员水平不一致。由于旅游规划关系这旅游业的发展,所以近些年中对旅游规划人才也越来越关注。由于社会的需求量大,人员少供给有限,这就出现了供给水平不一致的现象,进而使规划水平参差不齐。(2)旅游规划专家假冒伪劣。由于社会对旅游规划人才的需求量大,所以使很多人钻空子为了谋取利益弄虚作假,有的可能根本就对这行不了解却还是打着专家的旗号招摇撞骗。有的可能水平一般却弄一堆头衔给自己光鲜的名利,来招揽商家,这就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3)直接委托规划――脱不开的关系。不管是在哪个行业,找熟人、靠关系似乎成了中国办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旅游业也不例外,在旅游规划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虽然目的是好的,为了做好规划工作,但是这产生了不公平

竞争。

(二)很多旅游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地方特色

旅游规划是一项非常深奥的学问,规划的编写要是多角度多科目的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规划的内容更要充分融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三)与当地相关规划缺少协调与衔接

旅游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它是通过联系同级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规划的联系,进行自身调整和规划的过程。比如,在一个地区的旅游规划过程中,它的规划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城市规划又需要根据旅游规划进行调整,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带动与促进。旅游规划还涉及很多领域,比如交通,电业、环保、服务业、医疗、安保业等很多社会组织,所以,在制定旅游规划的时候要与这些部门达成一致,才能使规划顺利进行。

(四)部分旅游规划实施难

据调查分析,世界上的旅游规划和旅游方案只有大概百分之五十五被真正的利用实施,将近一半的规划方案没有被落实。我国也是如此,很多旅游规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被任意改动,面目全非,这种现象在自然景观的规划中体现的比较多。

(五)专项旅游规划与总体旅游规划脱节

在很多的专项旅游规划中,规划的内容在项目建设上过于抽象化,很难让人理解深层的含义,具体内容的分析又不够详尽,所含有信息量少、或者不高,和整理的旅游规划往往脱离关系,很难与整体规划联系起来,缺少连贯性,使规划再进行专项规划时不能连贯起来,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

二.加强与改善旅游规划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实行市场化运作

当前,我国旅游规划的专业部门没有形成,很多旅游规划项目编制人都是一些大学院校,社会组织、研究协会的专业人员来完成的,在工作上有一定的麻烦和不便利因素,并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规划又有很大的难度,在信息的采集上就不一定十分全面。

(二)完善对旅游规划单位资质的认证管理

当前大多数的旅游规划有资质进行申请的是那些专业学院、社会团体,研究所等等,所创作出的旅游规划受到相关专业的影响,结构趋于单一化,不能很好的适应旅游规划的多元化多角度化的特征,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将旅游规划机构专业化分类,结合自身特点分为森林旅游类、城市旅游类、自然生态旅游类、人文风情旅游类、生活度假旅游类等,使各个旅游规划单位充分运用自己的特色,让需要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可以精准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规划项目类型,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实行旅游规划师考核制度

现在我国的旅游规划师人才匮乏,缺少相关培养机构和组织,造假现象频频出现,既威胁了社会又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水平的旅游规划师,但是这完全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时就势必要实行制度的改革,建立相关旅游规划师考核制度,在各方面加以规范,保证旅游规划的质量。

(四)加强对旅游规划的实地考察、调研过程的重视

没有实际经验的结合,单纯的编制旅游规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通过对旅游规划地的考察和探究、挖掘旅游地的历史内容,设定考察人员、考察时间,保证旅游规划考察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要体现考察的意义,保证旅游规划的完成质量,不管委托方是否哉昌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独立完成任务,不能偷工减料,减少出现不必要麻烦。

(五)对旅游规划项目的后期管理

为了检测旅游规划方案的后期效果,通过对旅游规划项目追踪检测进行评价反馈,然后制定相应的修正,随着时间地变化,制定相应的方案,从而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求。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旅游扶贫 联动开发 对策

云南省127个县(区)、市中,有5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云南少数民族有60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扶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云南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旅游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旅游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反哺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创建生态文明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少数民族地区,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不仅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还要通过旅游开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必要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原生人文生态系统也正因此而得到较完整的保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绚丽纷呈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它们包括房屋建筑、服饰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等。这些极其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的消费心理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这种状态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其进行挖掘,对促进民族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旅游扶贫奠定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这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保护人居环境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道路条件的改善、村庄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实质上是民族村寨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设施的建设基本构成了旅游需求中“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基本要素,为开展旅游奠定了基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拥有丰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少数民族村寨创造旅游开发条件。

(三)联动开发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相结合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1.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的措施:(1)将生态文明作为旅游区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树立区(旅游区)村(新农村)共进的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吸纳村民参与管理,充分反映村民意愿,培育民主管理理念;(3)提供社区参与旅游服务的多种渠道,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培训,切实推进村民增收致富;(4)根据旅游发展要求,通过培训、宣传等途径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专业服务技能与文化素质; (5)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6)引入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1)少数民族地区的规划必须与旅游规划相协调; (2)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旅游业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民居改造传承地方精神、体现地方特色;(3)村落整治中保护自然风光与人文遗产,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与环境; (4)产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能够与旅游业相互耦合的环境友好型产业; (5)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可能对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保护纯朴的乡风民俗与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三、联动开发对策建议

(一)政府扶持、规划先行

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一定要进行系统调查,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选择良好的发展模式,依靠资源、依靠市场进行旅游开发,真正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大思路大手笔,只有政府才能做大做全旅游文章,也只有政府能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对本地区以及相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长远规划和合理开发。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还要增加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

(二)保护环境、找准特色

以往,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对各种旅游资源务必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反对任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是可以永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人无我有、独一无二的就可能是旅游资源。美丽的、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风情都是地方特色。可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百姓的家常便饭;住的方面,室内装饰整洁又有当地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手工作坊、民居;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节日活动、民族体育活动、民族歌舞、婚丧、宗教活动等。

(三)创新机制、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动开发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培育依托农业的相关产业发展,如手工制作、农产品深加工等,尽量延长农业产品的销售链;通过本地的少数民族特色展演节目增加旅游的娱乐性等等。

(四)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群众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业的生力军。

社区群众参与,既可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让社区群众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实现旅游扶贫的功能,又能使自觉保护具有强大的动力。因而政府招商引资时,应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作价,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控股,使政府在保护资源和群众的利益以及规划发展中有一定的控制权。资源是大家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应拥有一定的资源股份,这样不仅体现了其利益,更有利于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五)注重科技、追踪培训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盲目开发、知识贫乏、资金筹措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造血”功能。加强对群众旅游脱贫致富教育,积极动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引导他们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农家乐,加工出售各地土特产品和少数民族工艺品。要加强当地群众的旅游培训,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人力资源,积极引导,做好示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本地人才脱颖而出。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容,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涵。两者最终目标是统一的,两者联动开发都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兰庆环.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生态文明[J].广西林业.2003(6):55~58

第6篇

概 况 1.1项目概况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欧亚两洲陆路贸易往来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武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道312线改建工程完工,达到了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自筹建设了武威至武南宽幅公路;武民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西陇海线武威段建设工程业已开工建设,以上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武威的交通状况。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路网林带和相应设施配套的公路交通网络。近年来,武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农业设施和沙漠探险为内容,以东南西北中五条旅游线路为主的旅游格局。为不断适应现代旅游者的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加快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把我市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沙漠探险旅游定为我市特色旅游产业,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由凉州区具体负责实施。凉州区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和沙漠探险作为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规划建立一个以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为主线,历史文化风景区、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奇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这里既有迷人的西部戈壁和田园风情、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也有以反映历代诗人有关《凉州词》内容的葡萄长廊和葡萄酒文化。尤其主要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和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也坐落于此。在这里,不但可以观赏戈壁风光的雄浑与壮美,感受沙漠绿洲的旖旎与灵美,追寻古代文明的遗踪与旧梦,领略戍边将士的豪迈与风流,还可以品尝葡萄美酒的醇厚与清爽,亲近西部农村的泥土与乡俗,体验沙漠探险的惊险与刺激。国家、省、市先后投资对这里进行开发建设,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这里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条件很差,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景区发展。为此,整修现有道路,提高道路等级,缩短旅游交通时间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经过认真调查,建议对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进行改造扩建。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的号召,设立了旅游国债基金,在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别对生态旅游、西部旅游和扶贫旅游重点扶持,争取和利用好国债资金来开发建设武威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2.2旅游路网改造扩建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旅游给人们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路网改造扩建会促进区域内旅游业和其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3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的改造扩建,旨在建立快捷、便利的高标准旅游公路,以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拉近景区(点)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增大旅游者的选择性,刺激旅游消费的目的。 1.2.4旅游路网改造扩建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公路的建成,将带动沿线乡镇经济的发展,加之,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小康住宅、灯箱广告等风景线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流动”的旅游景观,从侧面丰富了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内涵。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现有的路网设施为区内旅游公路改造扩建提供了基础条件,项目实施后,可逐步改造旅游道路等级,提高交通便利,扩大旅游客源。 1.3.2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实地调研、规划,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管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 1.3.3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景区(点)建设初具规模,许多旅游景区(点)在本省已家喻户晓,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率,旅游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外甚至国外打响旅游区的品牌。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现状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涉及旅游点23处,沿途道路主要有312国道、凉古公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8条,公路总里程近150公里,其中:凉古公路(凉州至古浪)前5公里凉州至清水三级公路已于2002年8月建成,清水至长城段38公里已立项待建;白塔寺至312国道2.5公里道路正在建设,2003年7月底可完工;黄羊至王景寨5公里道路为土路;长城乡通往邓马营湖前4公里为沙砾路,其余为土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均为无等级公路,以上道路路况较差,且年久失修。 2.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2.2.1通往黄羊河农场、十八里葡萄长廊的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为二级公路;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公路两侧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 2.2.2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3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4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 2.2.5通往葡萄基地、延寿寺的双清公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6通往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区、天梯山石窟的黄哈公路约3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7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牌。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1.1该项目预计总投资7196万元,详细预算见附表。 3.2资金来源 3.2.1申请旅游国债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地方自筹3196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周期安排 4.1.1第一阶段(2003年5月——2004年7月) 完成黄吴公路20公里道路拓宽改造,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3公里道路拓宽改造,黄哈公路35公里路面改造;黄吴公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建设;完成长城路段风沙防护林带建设。 4.1.2第二阶段(2004年8月——2005年12月) 完成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5公里道路拓宽改造,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道路路面改造,沿明长城边沿10公里便道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 4.2建设投资安排 4.2.1 2003年5月 前期准备工作

投资100万元。 4.2.2 2003年8月 施工准备工作

投资500万元。 4.2.3 2003年8月──2005年10月施工  投资6000万元。 4.2.4 2005年12月 工程收尾

投资696万元。 第五章

第7篇

(一)桂林的生态旅游资源

桂林坐落于广西的北部,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但因其自然环境价值,还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这座美丽的城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而闻名于天下。并且这里有着丰富的喀斯特地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同时桂林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华夏五千的璀璨文明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并且与这里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孕育出了淳朴、勤劳、善良的民族风情。桂林的山青水秀与民族风情二者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共同打造出一个人间的旅游天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感受桂林风情。桂林位于广西北部,位于喀斯特岩溶盆地的中部,这座美丽的城市,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它以甲天下的山水为依托,以桂林市城区为核心,辐射12县的生态旅游区,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共性,又有高大、雄、险、幽的特色,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国内外游人的青睐。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的漓江,水碧,风景如画;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充满神秘色彩;城市绿肺般的会仙湿地及桂柳古运河以及人与自然协和一体的奇观--龙脊梯田等。奇丽的自然山水与桂林的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以及民族文化孕育了桂林的民族风情,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形成了桂林充满色彩和强烈吸引力的生态旅游景观。

(二)桂林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

桂林的环境质量和旅游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桂林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总值也直线飙升。但是不能否认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能,人们过多的关注于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对旅游环境的保护,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的下降。近年来桂林旅游景区垃圾成堆的现象十分普遍,原始森林白色污染严重,使原有的旅游价值丧失殆尽。且由于近年来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工业发展带来的三废使桂林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而且在旅游景区大兴土木建设酒店等等,破坏了桂林的原始生态环境。这些都使得桂林旅游业的自然环境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市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例如:我市漓江支流的小东江、南溪河、桃花江等普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尤其是部分河流还穿越市内著名景区,严重影响了桂林市旅游形象。近三年来,随着新城市建设的开展,机动车辆的增加,桂林市的空气质量也正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指标已名列全区前列,环境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三)在保护环基础上开展生态体验式旅游的必要性

“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发展旅游业以来,桂林就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是游客心中向往的神圣的天堂,但是近几年从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以往游客来到桂林市区都会因美景逗留数日,但是现在大部分游客经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桂林市只是暂时歇歇脚,而后就去了县域旅游景区。可见桂林市由游客的聚集地成了游客的集散地,而桂林县域的旅游业却正在悄然崛起,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市区环境污染加重,景区旅游资源破坏严重造成的。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旅游业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了。从桂林开始发展旅游业开始,就一直采用“桂林山水甲天下”来进行城市旅游的宣传,可近年来桂林市区已从游客目的的转变为游客集散地,游客在市区的停留时间逐渐缩短,县域旅游强势崛起,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的同时,也是在对优美自然环境的选择。近年来桂林市政府出于保护漓江的目的,正逐步将市行政中心职能从主城区西迁至临桂,也是为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游览空间,以达到建设旅游胜地的目的。因此,当前开展老城区的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将传统观光游升级为生态体验式旅游显得十分重要。

(四)桂林发展环保、生态体验旅游项目的可行性

根据实际情况显示,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桂林市逐渐开展治理市内水利环境的工作,通过“两江四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使得桂林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对桂林市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今年的游客接待量同去年相比大幅度上涨,旅游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也直线飙升,对周围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从政府角度来讲,创造绿色生态城市是桂林市基本的出发点,自《桂林市城市总规划》颁布后,我们以其为指导又制定了《桂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桂林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轨道中,并通过制定“一带两江三楔四线”布局结构,合理分配各类园林绿地,将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并且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大力加强对桂林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为打造桂林五位一体的生态格局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桂林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实际案例来看,近年来,桂林市政府逐步开展对市内水体环境的治理工作,“两江四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为桂林旅游抹上了浓黑重彩的一笔,2014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40%,此外,其二期工程通过疏浚桃花江、建设两岸生态乡村旅游的模式也取得了成功。因此,将此模式继续扩大至城市周边将有力地增强桂林市旅游的竞争力。从政策层面来讲,桂林市以创建绿色生态城市为出发点,以国务院批准的《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编制了《桂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到了城市总体规划中,该规划确定了“一带两江三楔四线”的系统布局结构,使各类园林绿地合理分布,紧密联系。其中,“一带”是指漓江城市段建设滨水绿带,形成绿色廊道,把城市其他绿地串联起来。“两江”指在小东江、桃花江沿岸开辟规模不等的园林绿地,形成城市中心东西两翼的两条绿色风景带。“三楔”即七星-尧山组团绿楔、西山-芦笛组团绿楔、黑山-龙泉组团绿楔,从三个方深入主城,并实现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四线”即城市周边的尧山景区背景线、龙泉景区背景线、芦笛景区背景线、桂海景区背景线,这四条城市背景线构筑了郊野景观。

二、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增强旅游竞争力途径的探究

(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凸显生态宜居环境优势

1、要使环境保护工作列为发展旅游经济的前提条件,明确旅游资源保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采取相应的地方政策给予实质性的保护。2、适当控制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增加旅游的文化、科技含量,以缓解环境压力。上工业项目要与治污防污工程同步进行,防止先污染再治理。3、强化环境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标,相对集中布局,搞好功能区划分,对污染源集中控制,严禁污染项目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快城郊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生活污水不、垃圾直接污染土壤和水源。4、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推行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资源开发和利用应充分考虑旅游环境容量和承载力,防止过度开发和短期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桂林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环境脆弱度高,旅游承受能力有限。我市是以旅游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实体,只有旅游资源健康发展,才能使旅游产品获得依托,最终促成旅游业的循环健康发展。

(二)桂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则

1、桂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2、桂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桂林生态旅游开发要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积极推行电动旅游汽车、燃气旅游汽车。鼓励桂林旅游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低能耗技术。在桂林景区建设中培育一批低能耗景区。推进漓江游船能源系统改造工程,漓江游船动力系统改造为电力发动机或混合动力发动机。在桂林旅游乡村建设中,努力打造原生态的文明乡村。3、桂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特色性开发”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正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所在。

(三)对开发桂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议

据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桂林在旅游业的发展凸显不平衡,市区和县域出现脱节的现象。相比较而言,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比较迅猛,但是旅游资源的破坏程度较大,发展潜力受阻;而桂林县域旅游业的发展虽然相对较慢,但是完好的保留了更多的旅游资源,环境污染较小,旅游价值较高,发展潜力无限。因此,我们应该将市区和县域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坚持以市区带动县域的发展模式,在加大对市区旅游资源保护的同时,还要适当开发县域的旅游资源。同时还要坚持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坚持持续开发,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同时还要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使桂林的旅游风光在旅游届别具一格。桂林市生态旅游资源存在城区与县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总体上来说受城镇规模景响较大,小城镇对自然生态破坏较小,如阳朔的自然生态景观就明显强过桂林市区,同样的山水,但县城的景观明显山更青水更绿。因此,地方政府应把握宏观发展方向,包括经济发展方向、市域经济发展平衡、旅游发展方向等,在具体的项目建设中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经济效益和市场为导向,兼顾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利益,做好利益协调工作,严格按照持可续发展理论及生态旅游的理论进行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对于开发商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另外在进行景点设计上也应保持自然的原始韵味,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总结

第8篇

为了切实做好我省水利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和增强水利工程防洪抗灾能力,进一步发挥水利防洪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效益和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水利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意义

今年汛期,我省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份的防洪形势异常严峻,高强度暴雨近十年少见,严重洪涝灾害近十年少见,两江(长江、汉江)洪峰两度夹击历史少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科学防控,夺取了江河抗洪、田湖统筹、水库防汛、避险转移四大保卫战的全面胜利。水利防洪基础设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防洪减灾效益达652亿元,为十年来最高,再次显示了其投入少、社会效益回报高的显着特性。但是,洪水过后,我省水利防洪基础设施水毁损失也为近十年来最重,高达191亿元,暴露出高标准防洪保护圈尚未形成,特别是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湖堤基础差、水库涵闸泵站病险多、分蓄洪区建设和山洪防治严重滞后,以及一些防洪骨干工程尚未达标等薄弱环节。

水利防洪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抢抓新一轮的水利灾后重建重大机遇期,趁势而上,又好又快地做好全省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水利灾后重建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

二、全省水利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目标任务

在深入开展灾后反思,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查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确保2010年汛前全面完成灾后水利水毁修复任务,扎实推进水利“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对已安排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渠道、安全饮水等3752处水利水毁工程,要倒排工期,抢抓进度,抓好督办,确保质量,特别是对一些重要骨干工程,要实施旁站监理。对未安排资金的水利水毁项目,各地要积极筹资,抓紧修复。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37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抓手,组织开展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续建配套,以及小型水库、小型泵站、小型水源工程、田间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建设,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大中型灌区“最后一公里”和“卡脖子”问题,初步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

(三)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好荆江大堤和汉江中下游、荆南四河等17条重要堤防以及连江支堤的整治;确保2013年前,全面完成列入全国规划的94条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力争在2015年前,全面完成列入全国三个专项规划的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做好长江、汉江等江河河势演变监控工作,适时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明确责任,抓紧抢护。

(四)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全面启动68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项目建设,力争用3年的时间,初步建成覆盖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为避险保安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分)工程建设,力争用5年的时间,治理70条小流域山洪沟,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五)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证2011年汛前完成规划外无溢洪道或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的313座小型水库溢洪道扩挖施工任务,提高小型水库抗风险能力。到2012年底前,完成纳入国家新编规划的587座小(一)型水库,以及增补的31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现有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六)平原湖区综合治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规划内32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完成规划内25处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垸内水系整治、涵闸配套、沟渠疏挖、中小泵站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湖泊规划研究,加快前期工作,适时启动湖泊综合治理。针对湖堤管理的薄弱环节,强化湖泊综合管理,建管并重,确保安全。

(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血吸虫疫区水和细菌超标、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等问题。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尽可能多地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已建安全饮水工程的长久良性运行管理机制,努力保证建成一处、受益一处、群众满意一处。

(八)重点分蓄洪区建设。加快推进杜家台分蓄洪区、华阳河分蓄洪区西隔堤、洪湖分蓄洪区东分块等重点防洪工程立项建设。针对杜家台分洪运用频次高、分洪量级不同的实际,探索和建设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不同分洪量级的分蓄洪块,并与调度方案相匹配,保证关键时刻适时适量分洪或分流运用。

(九)水生态修复工程。构建以三峡、丹江口、水布垭、高坝洲、隔河岩库区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山区中小河流治理为主的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体系;实施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山区小水电代燃料清洁能源项目相结合的水循环经济建设体系;适当新建山区小型蓄水工程、山区集雨工程,完善供水水源工程体系建设;做好洪湖、梁子湖、长湖、大九湖等湖泊的保护工作,综合开发清江和漳河、洈水等水利旅游项目,培植区域生态旅游后劲。

(十)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完善清江梯级水库与荆江错峰方案、沮漳河等中小河流防洪调度方案、斧头湖、梁子湖等重点湖泊控制运用方案以及完建病险水库汛期调度运用方案。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分蓄洪区安全运用转移方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扩宽预案覆盖范围,重点抓好预案的落实,为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水旱灾害提供规范制度保障。

三、加强对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落实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配合抓,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要将确保完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实现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的防洪抗灾减灾目标,作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加强多方筹资。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建设、国土、气象等部门,在大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同时,要积极筹措本级财政性资金,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整合涉水涉农涉地资金,优先安排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要积极引导受灾区群众投入,用足、用活、用好农村“一事一议”政策;对于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可以采用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三)加强建设管理。各级水利部门要强化规划设计管理、洪水影响评价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四制”及验收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符合流域区域规划,有利于防洪保安。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县级财政报账制和政府集中采购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结合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