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缺失的表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个性心理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会计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心理因素和影响因素,对于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进行详细剖析,以此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
一、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对个体道德行为的意义
个性心理属于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在心理学上,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前者是个体行为的潜在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能够很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后者是个体特色风貌的稳定表现,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有人大公无私,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勤劳朴实,有人懒惰奢侈;有人自尊自强,有人自暴自弃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当某些特征稳定地而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人身上时,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这种性格特征。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要能够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主要的心理前提是要具备某些能力,能力是人完成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的人,一般有着稳定的性情和稳定的心理,遇到一定的道德情境,可以不慌不乱,作出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判断。其次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往往是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道德意志发生动摇。有着良好个性心理的人能够坚定自身的意志,朝着信仰的方向努力和前进。第三,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道德主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稳定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兴趣都是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们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能够很好地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剖析
如上所述,个性心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那么我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也将从个性心理的内部要素进行剖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需要、动机分析
个体的需要是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和动机共同构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部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要是兴趣和动机的偏差影响了自身的道德行为。比如,有些会计员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遇到问题完全看领导脸色行事,不顾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或者明哲保身,忽视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有些会计员虽然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一部分人出现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不良的动机和行为。经常有新闻报道,一些会计员利用手中掌握的经济信息获取不义之财,通过贪污或挪用公款、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获取不义之财。这些案例的发生与会计员的心理失衡密切先关。
2、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性格分析
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腼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断的性格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等。心理学表明,性格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员由于经常与账目、数字打交道,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因此细心、谨慎是工作中必需的性格。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他们在细心、谨慎工作的同时,也生发了敏感、多疑、感情细腻脆弱、情绪极易受暗示等职业特色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的后果是使某些会计员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不能自控,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导致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3、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气质分析
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语言、感知及思维的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和指向性(如内向性、外向性)。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形态,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之一。气质类型通常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有专家经过试验发现,会计从业人员大部分为黏液抑郁质。理由是,会计员每天与数字、信息打交道,其他情绪体验较少,不能在愉快的人际关系中调节情感,导致抑郁、内向。抑郁、内向气质的人员容易引发职业道德失范。
4、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能力分析
在会计员的个性心理因素中,能力是影响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会计员的工作能力高,则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分析财会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工作效率;会计员的工作能力低,则会在工作中缺乏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应变能力,不能很好地达到工作目的。比如,有些会计员缺乏一定的分析财会信息的能力,出现财会信息失真现象,还有的会计员由于基本的职业能力缺乏(如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了解等),出现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记账不符合规范现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王静.会计职业道德探究[D].经济贸易大学,2012
[3]高路路.会计职业道德[D].山西财经大学,2012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缺失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停滞在家中。近些年来,多数农民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选择了外出务工,家中就剩下妇女儿童,有的甚至只有留年迈的老人和孩子在家中。这些留下来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里或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全国妇联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着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家庭教育功能的减退是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值得家长、校方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共同寻求其解之道。
一、挖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父母的爱和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来说犹如源头活水,是塑造儿童性格、培养儿童情感、锻炼儿童意志的核心力量。在对蓝田县的调研中发现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之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监护方式上。故同监护方式对应,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种情况。
1、单亲培养
考虑到家庭经济收入和对儿童生活成长的照顾,在家需要有人外出务工时,一般会选择只由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在家中。这就形成了一种隐性的单亲家庭。由于留在家中的一方不仅需要承担繁重的农务劳作,还要料理一切家务以及照顾儿童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谈及辅导儿童学习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精力对于一方家长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家长知识储备和文化素质的单薄,使得他们不能恰当地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和人格培养等方面都造成了诸多的障碍和困境。
2、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是父母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来监护,由祖辈来承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责任。首先,鉴于老人身体状况、精力的充沛程度等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照顾会有一些不周,而在农村的老人接受小学教育的还不到60﹪,而辅导孩子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祖辈和孙辈的年龄差距较大,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会有差异,交流和沟通时产生代沟也是不可避免的。留守儿童心理上出现的一些的困惑和性格上的变化,祖辈也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与正确的指导,这样就容易使得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上不良之风的影响。最后,隔代教育最容易出现对孩子溺爱、纵容等问题,一味满足孩子的需要,放任甚至袒护孩子的错误。隔代抚养存在着以上的弊端,会让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行为、无理的举动、不文明的言语等。
3、寄宿教育
在本次的三下乡暑期实践及对西安市蓝田县进行调研中,得知农村地区针对留守儿童现状,通过建立寄宿制学校来缓减和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足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寄宿制学校里,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都由老师来负责,但由于学生数量甚多,老师并不能面面俱到,有些老师甚至不会亲力亲为。一方面这种情况更加纵容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受到社会不利因素的腐蚀,另一方面更激发了儿童对父母之爱的期望和渴求,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伤害。
二、剖析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1、家庭结构松散导致儿童心理错位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论是单方还是双方外出务工都会导致家庭结构的松散、不完整,使得儿童不能正常接受双亲爱的沐浴和教育的启迪。而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重要的成长时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对于逐渐复杂的人际关系,儿童需要家长的耐心指导和正确教育。但单亲和隔代的教育都过于简单,沟通甚少,以及家长忙碌的生活和较低的文化程度种种都不能满足孩子成长中问题解决的需要。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就会表现出孤独、敏感、怕事、软弱、寡言、偏执、不合群、抑郁自卑、甚至有攻击性的心理错位。留守儿童表现出的这些心理症状会随着年龄的成长也更加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任其发展也会演变成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2、家庭亲情缺失导致儿童情感饥渴
家庭情感的缺失对于儿童情感的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亲情饥渴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爱、母爱或是单亲之爱的环境中,缺少与家长情感的互动和沟通,单项的、片面的爱都是不能满足青少年在成长期对爱的需求。而父母常年在外,唯一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也就是通过电话,来简单地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等,这就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使得儿童的孤独感加重,他们也丧失了基本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孩子又没有及时调节自己情绪和缓减孤独的能力,就会封锁起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使得感情出现空白,这就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情感饥渴"问题。
第一,语言平淡。教学情感缺失的教师,学生的表现、所教的学科和教学内容在他内心都激不起感情的涟漪,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教学语言上就是平淡无奇,缺乏表现力(内心有激情,但不善于表达的教师在教学语言上的表现亦如此)。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朗读和讲述用的都是四平八稳的语调,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对圆明园这一艺术瑰宝被毁灭的痛惜之情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之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
第二,态度冷淡。态度冷淡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赞扬或表扬学生,即使面对学生的精彩表现,教师也是无动于衷,没有激情;即使有赞扬,也只是说一些“你很棒”、“你回答得很好”之类的话,但语气之平淡,表情之平静,让学生感觉不到一点被鼓励的兴奋。一些内心激动但不善表达的教师也会给学生这样的感觉。
第三,表情单一。通常教学情感丰富的教师总会随着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呈现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然而大多数教学情感缺失的教师是面无表情的,尽管也有少数教师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但不管哪种表情,都很少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变化。
由于情感的弥散性,教师教学情感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给教师自身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情感丰富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学情感缺失的教师首先要反思造成教学情感缺失的原因,然后才对症下药做出改进。
其一,应对职业倦怠,弥补教学情感缺失。有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程度地产生职业倦怠。比如:教学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升学压力大、对自己要求过高、没有成就感,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任何一方的关系不和谐,也会导致职业倦怠;角色冲突、经济压力,等等,也都会引发职业倦怠。
上述原因引起的职业倦怠而导致教学情感的缺失,大多都可以经过自我调适来消除而复得教学情感。比如教学压力问题,可以通过寻求生活和教学中的乐趣来缓冲;重新审视自己的实力,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再比如人际关系问题,一要调整看人的角度,多看对方的优点,这样你会更接受对方,就容易和对方相处了;二要加强与对方的沟通,尽可能去理解对方,也让对方理解自己,这样可以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和谐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减轻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对自己心理带来的压力。总之,只要有改善自我现状的愿望,并且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自己有针对性的努力,就能够消除职业倦怠,重新使你的教学情感丰富、生动而又充满魅力。
其二,寻找个性原因,丰富教学情感。有些教师由于个性原因,不习惯于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教学中也不例外。这类个性的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自我。首先要与性格开朗的朋友和同事多接触,和他们一起说一起笑,感受真心表达后的轻松和快乐,逐渐养成乐于表达自我的习惯。然后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倾心交流,让你的情感打动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自信。此外,有的教师由于个性原因不善于表达而影响教学情感,那又是教学语言的问题了。作为教师,教学语言一定要过关。
其三,倾心教育生活,发现教学情感因素。生活中的人或事,人们对其投入得越多,情感就越深厚;相反,投入越少,情感就越淡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对学生和教学没有倾心投入,以致于对学生缺乏情感,对教学内容也没有自己的感悟,只能照本宣科,毫无情感可言。为此,教师要更多地投入,深入理解、真心感受教育生活。
一方面,要对学生投入更多,深入理解、真心感受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个性、爱好,真心感受学生的活力,感受他们的可爱,这会让教师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心里充满爱的情感,并不知不觉流露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 父亲 参与教养 儿童发展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儿童的教养任务应由母亲承担,父亲也往往会觉得:养家糊口是自己的重任,日常的生活照料应该交给孩子的母亲。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如Paquette等(2004)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父亲的特征、父亲的行为和父亲的影响上。而父亲缺失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社会学家发现,许多罪犯都是来自父亲缺失的家庭之中,而心理学研究也认为,父亲缺失不仅影响到子女的社交能力,而且会令子女对婚姻抱一种消极的态度,无法养成健康的性别观和恋爱观。可见,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一样,在儿童的教养中不可或缺。本文综合了父亲参与教养的各种研究,着重论述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发展产生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以期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中父亲作用的重视。
一、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行为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发展理论都认为在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父亲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能够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研究表明,如果男孩在家庭中得不到父亲足够的指导与关爱,就会出现女性化的表现。例如,如果男孩在4岁前失去父亲,就会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喜欢非竞赛性的活动,如看书、看电视、听故事、猜谜语等。同样,缺少同父亲交流和接触,对女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般说来,女孩在性格形成时期需要父亲的陪伴指导,以使她们学会对男性的适当反应,进而为她们的社会化做好充分准备。许多研究证实,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与男往时,常常会表现出回避、焦虑、羞怯、无所适从,进而会影响今后的婚姻生活。
此外,父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同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如果母亲占据支配性地位而父亲是软弱的,那么男孩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这是因为儿童更多的是在父母的性别化行为榜样中发展出性别角色的。
二、对儿童积极个性品质形成的影响
父亲有着不同于母亲的教养方式,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儿童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研究表明,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母亲采取的方式更温和,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对儿童的活动范围限制较多;而父亲则更多地鼓励成就、鼓励独立,采取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通过身体运动与儿童互动,例如把孩子高高举起、爬攀登架、踢球等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培养出孩子勇敢、自信、独立、进取、意志坚强等个性品质。因此,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一个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儿童与父亲的游戏使儿童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的探索经验又会使他们获得信心,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研究证明,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
新近的研究发现,男孩在6岁前通过与父亲的亲子互动,模仿父亲的性别行为,进而习得男子气、坚强、勇敢、独立自主等男性化品格特征。而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男孩的男性化品格特征不是很明显,而在自卑、攻击性等负面个性品质方面更明显。对于女孩来说,在与父亲的亲子互动中能获得对异性的基本看法,并发展出坚强、独立、自信、乐观等个性品质。而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女孩更多地发展出自卑、敏感、焦虑、孤独等负面的个性品质和对男性不健康的态度,进而可能影响到她们以后的婚姻生活。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个性品质。这类儿童孤独、抑郁、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三、对儿童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亲参与教养有助于加强儿童的适应性,更快地融入陌生的环境。例如,比起与父亲接触不多的婴儿,与父亲有较多接触的婴儿对陌生人有较好的适应性。他们对陌生人会有更多的语音回应,也比较愿意让陌生人抱。还有的研究发现,父亲参与教养较多的儿童,入园的适应性更强,同伴关系更融洽。Spivack(2001)的研究中也证实了父亲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影响。他发现,父亲缺失家庭中的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一项跟踪研究发现,五岁的时候有父亲存在并且受到父亲照料的小孩,比五岁时就缺乏父爱的孩子,长大后更具同情心,有更好的社交关系。
李丹等(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同伴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特征,在与孩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父亲处事行为的方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所仿效,进而人际关系良好。一项调查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起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这正说明了父亲鼓励成就和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同伴游戏的丰富性,增进儿童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因此也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
四、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Paquette(2004)提出了父亲和儿童之间的激活关系来描述父亲和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区别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认为父亲和儿童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在遇到危险时更多地到母亲那儿去寻求安慰,而想玩耍时,则更多地想到父亲,当父亲缺失就会使儿童失去与父亲游戏的经验,缺少与父亲之间的激活关系的作用,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研究发现,与父亲相处时间多的儿童有更高的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其心理调适能力更好,较少出现心理困扰和刻板行为。Amato(1999)研究发现,父亲的支持、鼓励和亲密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情感和心理健康均具有预测性,大多数品行不良的儿童感觉在家中被父亲拒绝和冷淡。
Hetherington等(1972)研究认为,父亲对于儿童的自我认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少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Amato(1994)调查发现,父亲与子女的亲密关系与子女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较少心理困扰相关,其影响作用大于子女与母亲亲密关系的影响。Rohner(1999)研究发现,父亲的接受与拒绝,会影响女性的心理调适能力的高低,而母亲的接受与拒绝的影响不明显。Dominy等(2000)研究发现,患有进食障碍的女性较其它无进食障碍的女性更多地感觉到在童年时期受到了父亲的拒绝,并且父亲的拒绝大于母亲的拒绝影响。陈会昌等(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7岁时父亲的教养态度能预测男孩的问题行为;在控制了性别主效应之后,父亲的接受性能正向预测儿童的焦虑――抑郁行为。这些都说明了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巨大影响。
五、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耶鲁大学的一项新近的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在学校有更好的学业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取得成功。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父亲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存在明显相关。Walker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到儿童教养中,会对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Lamb(2004)的研究显示,父亲积极参与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时,会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海兹灵顿通过研究发现,父亲缺失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父爱缺失的儿童,在智力测验中得分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
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儿童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认知不同于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认知。儿童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从父亲那里则可以学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父亲通过与儿童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父亲是儿童的榜样,是儿童个性品质的塑造者,是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价值理念的直接示教者。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的性别角色、个性品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及智力水平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而独特的影响力。因此,父亲应该对自己的家庭角色有正确认识,承担教育责任,主动参与到儿童教养当中,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和朋友,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建芳,王忠红.发挥父爱的魅力[J].现代家教,2002,(11).
[2]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3]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4]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5]周玲.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及现状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李丹,崔丽莹等.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4).
[7]陈会昌.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5).
[8]周波.美国儿童发展中父亲影响作用研究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4,(2).
[9]邓李薇.亲子依恋中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角色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1).
[10]AmatoPR.Father-child relations,mother-child relations and offspr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arly adulthood[J].Marriage Fam,1994,(4).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厌学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觉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而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则往往表现出自主学习品质的缺失,这为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一、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缺失的表现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生的生理机制、智商水平和学习条件并无明显差别,其学习成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主学习品质的缺失。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的缺失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 从思想状态看,表现为普遍的厌学情绪。一些高职生尽管希望取得好的成绩,但受焦虑、抑郁、担忧、失望等情绪的影响,缺乏对知识的崇拜和渴求,学习情绪淡漠或不佳,要么硬着头皮强撑,要么心烦意乱、焦躁不安,这种潜意识的厌学情绪不仅有损于心理健康,也极大地阻碍了潜能的发挥,降低了学习效率。
2. 从学习过程看,表现为普遍的学习困难。学习困难的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稳定倾向。他们缺乏恰当的记忆方法,只靠增加记、读、背的数量来机械地完成记忆任务,往往会“记得慢、忘得快”,天长日久会遗漏很多学习内容。另外,他们普遍缺乏概括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注意力分配不合理,反应速度慢,很难迅速跟上教学进程。
3. 从学习行为看,表现为对学业的应付、松懈。一次次的失败(尤其是高考的失利)使一些高职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抱怨自己记性不好、基础差,产生了习得失却感。所以,高职生中作业马虎、抄袭的现象十分普遍;从不预习功课、从不复习功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大有人在;上课睡觉、看小说、接打手机,经常逃课、迷恋网吧的比例也很大。
4. 从学习结果看,表现为基础知识的断层和知识系统的缺失。很多高职生长期以来轻视学习,缺乏有效的知识积累,造成了“知识断层”,在接受新知识时就很难消化吸收。另外,一些高职生的迁移能力差,又欠缺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不善于融会贯通,也就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缺失的原因
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学习策略缺失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在养成教育阶段,大部分高职生的学习成绩都不甚理想,其原因常常不是智力的缺陷,而是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思维缺乏创造性,只会死记硬背书本上现成的字句和生硬地套用书本上的公式。②不能独立思考问题,把完成作业寄托在教师辅导和同学帮助上,更为严重的是抄袭同学的作业,甚至躲避、不交、不做作业。③复习方法不当,表现为学过的知识不及时复习,而是到考试时才临阵磨枪,从而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 学习意志缺失
调查发现,部分高职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这容易造成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和无持久性。一方面,这些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一碰到难题,就显得焦躁不安。另一方面,和一般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忍耐性较差,容易在外在情景的影响下,或在不由自主的状态下,将注意力转移到与课业无关的刺激物上。尽管有些高职生有求学上进的良好愿望,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学习意志,就很难长时期地保持学习韧劲,也就无法在学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3. 学习目标缺失
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呈现出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倾向。这种学习目标的缺失,使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学习活动及其对他们成长的意义;缺少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甚至缺乏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生活懒散;缺乏求知的内驱力和学习上的好奇心;对于学习无成就体验,自我评价指数低下。于是,很多学生形成了“等、靠、要”的心态,即等着父母给自己安排工作、靠着教师给自己的学习开绿灯、要求学校迎合自己的多种需求。
4. 学习兴趣的缺失
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是长时间、高效率从事学习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品质在很多高职生的身上难以找到。很多高职生即使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也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另外,部分高职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倾向于低级肤浅的内容,对于高深难懂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表现为对教师生动有趣的描述本身产生兴趣,而对描述内容的本质、对逻辑性的讲述兴趣索然。高职生的这种兴趣取向,使他们很难建立对知识的持久追求和向往,因此,也就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激情。
三、培养高职生的自主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立足点,具有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想学”、“相信自己会学”,增强自信心,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 指导学生建立同化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能
所谓同化学习策略是指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大脑中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依据彼此相似性所发生的一种正迁移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如果头脑中有一个或若干个相似的知识,这些相似的知识便会帮助个体同化这个新知识,因而使新知识的学习变得容易;相反,如果大脑中没有相似的知识充当原有固定点知识,那么,这个新知识就特别生涩难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异中见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建立起有效的同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的效能。
2.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定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遇到困难而不能达到学习目标时,个体是否产生挫折感、挫折体验的深度和导致挫折行为的强度与个体的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对挫折的反应也迥然不同。因此,教师应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会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开展自我评估、设计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并指导他们建立学习与职业的双向联结,明确今后的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激发学习的热情。
3.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克服厌学情绪
高职生的厌学心理常常是因为某次失败的消极情绪迁移到了随后的学习中而形成的。鉴于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症结,根据学生和学科的特点设定相关的情景,鼓励和帮助学生克服面对的困难,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克服厌学情绪,最终使其建立起积极的学习行为模式。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动机水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自信心和成功感。很多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成绩不是很好,自我意识中对学习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存在厌学情绪。教师要以真诚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我、肯定自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功愿望,让这种兴趣和愿望转化为成功的动力,使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金洪源.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教师的成就感主要表现在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轻松、愉悦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教师工作的内部动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成就感的教师表现出“乐教、爱教、愿教”的积极职业情感,对学校、学生和自己充满信心,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创造性地教育学生。而那些低成就感的教师。则表现出精神倦怠,工作消极,毫无进取之心。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来讲,由于其工作对象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自我成就感的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
1.自卑、失落心态严重。
2.自我否定,没有成就感,嫉妒情绪突出。
3.怀疑自身工作的价值。
4.工作缺乏创造性,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5.工作没有动力,没有兴趣,缺乏对教学工作持久的激情。
二、讨论与分析
1.在社会化的进程中,社会对于两性的性别角色的期待不同。
2.特教学校教师的成就感,并未像普通学校的教师那样随职称的升高而升高,也未随教龄的增长而增长。反而呈现一种随职称的升高,教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低的现象。
3.学生数量稀少,成才率低导致教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匮乏是特教学校教师成就感缺失的原因之一。
4.教师成就感的来源与物质待遇的高低有一定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他更注重工作本身是否和自身的目标、兴趣一致,是否能为社会、家庭和个人创造价值。
5.过低的社会期望。
6.自身素质缺失的焦虑。
7.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与目标不切实际,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以及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从而造成成就感的缺失。
三、增强教师成就感的有效策略
1,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要帮助教师开展自我教育,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特殊教育。同时创造条件争取再学习、再提高,而不应整天沉浸在自我怀疑、自我贬低的消极情绪之中。妄自菲薄只会降低自己对职业的兴趣,并最终动摇自己对做好自身工作的信心。
2.要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要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建议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使教师出现的一些消极的心理感受能够及时得到疏解。
3.要培养教师健全的人格。研究表明,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自信地面对生活。教师应积极看待问题,要看到特殊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增强信心,避免逃避,积极寻求发展。面对枯燥的教学生涯,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优势、劣势,积极寻求有利信息和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增强自我成就感。
【关 键 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在学龄上一般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1]小学特别是初中,是儿童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儿童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并肩负着纠正儿童错误心理和行为的任务。但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关系严重缺失,他们得不到父母直接的关爱和教导,亲戚和其他代养人也常常受到学历和精力的限制,仅限于对他们生活的照顾,而对他们心理健康和学习情况的辅导却疏于管理,使他们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人格问题
家庭是儿童塑造人格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启蒙老师。因此,完整的家庭结构是孩子塑造良好人格的前提。普通家庭的孩子往往能够建立起对初始认识对象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是保障孩子长大后能与他人轻松交往的基础。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完整的家庭结构链断裂,他们得不到有效的家庭教育,人格往往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
1. 内向、孤独、不合群。孩子由于与父母聚少离多,长期无法与父母交流,常常独来独往,有的甚至不懂得怎样与同学和老师交往,他们不善言辞,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遇到麻烦时也不懂得沟通,常常压抑,逐渐形成内向、孤独和不合群的人格特征。
2. 怯懦自卑,缺乏安全感。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家庭结构不完整、不稳定,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自卑感,在学校也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不懂得如何肯定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对老师同学的赞扬也常常心存怀疑,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
3. 情绪焦虑、意志力薄弱。留守儿童情绪波动大,在学习中常常表现为志向水平低、缺乏学习动力,他们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更不会主动提问。他们的意志力薄弱,行为放任懒散,不但不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有时甚至故意干扰课堂纪律,并伴随着忽视老师的倾向。同时,他们认为好的成绩是对父母爱的回报,因此在无形中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施加了责任和压力,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觉得愧对父母。于是他们的焦虑感日趋严重。
4. 依赖感强、自我意识发展缓慢。留守儿童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心理成熟较晚。通常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老年人常常对留守儿童过分迁就和及时满足,除了学习外,孩子什么都不用学、不用做,只要学习好就行。加上留守儿童的父母受传宗接代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这种依赖心理在男生留守儿童中更为突出。父母外出赚钱也是为了孩子,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他们常常用钱来弥补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并尽量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让孩子的依赖心理增强,不懂得自食其力,因而他们的心理一般成熟较晚,自我意识差。
(二)留守儿童行为问题
据调查,留守儿童的行为也存在问题,并且较为突出。张鹤龙认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交往行为”、“积极参与”、“坚持独立”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来说,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交往困难,承受能力差,与人交往能力欠缺,不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特点。[2]由于他们不懂得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常常受点挫折就厌学、逃学、辍学甚至离家出走。他们遇事易冲动而且行为容易失控。范先佐认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不能得到父母的亲情、关照和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这主要表现为:随意拿同学物品,同学之间拉帮结派、抽烟、酗酒、看不良录像和书籍等不良行为。
(三)留守儿童的学业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父母抚养的,祖父母的平均年龄偏大,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主要为小学或者未上过学,他们不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检查和辅导。就算是父母一方在家抚养孩子,他们的知识也跟不上孩子学习的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和教材在不断更新和丰富,多数父母已经很难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校的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因此,留守儿童的成绩平平或者不良几乎成为了一个普遍现状。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家庭方面的,有学校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
(一)家庭结构不完整,亲子关系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婴幼儿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个体在这一时期如果能够与父母亲建立一种温暖而亲密持久的关系,那么个体就能够获得愉快和满足的体验,心理就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如果这种关系不能够建立,或者已经建立的关系遭到破坏,儿童的心理就不能良性发展,甚至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留守儿童没有完整的家庭环境,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关爱,他们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没能及时建立,有的虽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因父母的外出而遭到破坏,致使他们在身心发展中严重缺乏安全感,在认知上缺乏正确和理智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未能完成这一时期的发展目标。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关注和关怀,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学校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常常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以及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力度不够,导致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其次,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不够,走访过少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家庭真实现状、生理和心理健康情况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除此之外,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客观条件也限制了他们及时了解教育动态、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知识的途径。尤其是对心理学知识掌握太少甚至完全不了解,老师不能较好地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从而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三)社会关注不够,支持系统欠缺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与人交往。并且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为单位进行的,然而留守儿童的这条关系链几乎缺失。因此,留守儿童既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也没有得到社会充分的关爱。他们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是寄宿制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能够带给孩子温暖和爱,让孩子感受家庭般的安全和快乐。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多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充分发挥其所长,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克服怯懦、自卑和不合群、孤独。
(二)教师应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和理解
首先,教师应想方设法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为后面的工作做好铺垫。其次,要了解留守儿童目前的家庭构成和父母在外务工的情况,并了解孩子对目前生活状况的真实看法和需求,对症下药,指导监护人用正确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教师必须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多给予家长和孩子帮助,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有效的沟通方法,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学校应健全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并定期开展正常的心理咨询活动。定期聘请心理学专家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等,都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设要素。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和生理的测查,全面记录他们的身体、人格及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关注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以及和监护人的关系等,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教育。
(四)建立社会关爱支持机制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首先,教育部门应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学校的校舍建设,让留守儿童有一个较好的住宿条件;其次,需要社会各界和大学生志愿者出力组成帮扶小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凭借他们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及较小的年龄差距优势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让孩子倾诉心中的想法,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最后,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建立“爱心家庭”机制。由于留守儿童家庭链不完善,孩子与父母的聚少离多,使得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适当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和母爱,使其重获关怀,体会爱的温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厌学 归因 表现 应对策略
一、厌学涵义的确定
厌学现象涉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对厌学涵义的界定也不统一,比较典型的相关概念是“厌学”和“厌学者”。
“厌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表现为不良心理,表征为消极的定势、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低成就动机。厌学属于学习行为障碍中的一种”。[1]
“厌学者”是“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是指那些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的学生”,[2]多被界定为“对学校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或持冷漠态度学习的“差生”。也有“学科性厌学”,即学习者只对某特定的学科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反应的现象。[3]
总的来说,厌学主要是由于不良心理与行为障碍纠结在一起呈现出的复杂现象。既有偶然刺激导致消极情绪反射形成的,又有长期负面情绪对行为造成的持续性影响。
二、对厌学现象的归因
(一)哲学视角的归因
根据哲学基本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厌学现象也是学生自身因素(内因)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外因)作用的产物。
1.外因反映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力量对学生厌学行为发生的外部影响。
(1)学校方面的原因凸显在高等教育层面,现有教学体制的桎梏与课程设置的无序性,教师职业素养缺失、职业倦怠与师资培训模式单一化等多年窠臼的问题是引发学生厌学的宏观原因。(2)社会因素方面,“新读书无用论”抬头与“就业难的心理预期”叠加,进一步加重了厌学思想在社会中的蔓延。(3)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效监督的缺位与高期望值并存的矛盾,加之“过度保护”、“偏重智育”等问题理念的泛滥,更加重了家庭内部矛盾,使得青少年的厌学情绪无法通过正性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调适,反而转化为行为障碍。[4]
2.内因则折射出由于学生心理因素,特别是自我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失调的内部原因。
导致厌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感觉统合失调、人际交往障碍、心理调适能力差导致学生对专业兴趣缺失、盲目模仿;(2)归因不当、自我评价消极,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周期较长导致学习倦怠,进而引发厌学。[5]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厌学成因的辨析
1.社会正性文化的缺失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压力。儒家思想数千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惯性思维演变为现今教师对学生的严厉要求,部分学生无法合理内化这一超越其承受力的过度压力,结合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导致其“消极反抗与抵制”。
(2)文化堕距(culture lag)影响下学校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W.F.Obeng)提出“文化堕距”概念,主要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而言,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但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表现在我国的许多学校重“虚拟的、包装性和宣传性的校园文化”,轻真实、生活化的校园文化,在多元价值观冲击下,使得缺乏校园“适应文化”指导下的中小学生感到无奈、彷徨。
(3)合理性家庭文化的缺失。由于部分社会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功利性价值取向”、“教育万能价值观”等不合理的家庭文化致使学生心灵畸形发展。
(4)大众文化消极作用的侵蚀。处于一个大众反叛时代,具有强大反叛意识的社会群体,无视大众文化具有“批量化、模式化、伪个性、反艺术、庸俗性、无深度、消极性”等不良特征,“沉溺于感官刺激、丧失个性与鉴赏力、放弃批判立场”。在这种全社会整体催眠下的中小学生,不仅在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强化了此种叛逆行为,而且将这种“浮躁”内隐于心灵,外显于学习生活,呈现出严重的厌学症状。[6]
2.大学精神缺失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刘瑞贤(2008)结合F.海德(F.Heider)的归因理论和弗鲍尔生对德国大学迅速崛起的系统总结,提出在当下“娱乐至死”的时代,导致大学生厌学的深层的诱因是大学精神的失落。[7]
对于大学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著名学者高平叔(2001)的系统论述进行简要了解。传统意义的大学具备三种功能: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现代意义的大学还具备另外一种功能――批判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不良状态进行有效诊断与防治”。
高平叔针对当今大学精神沦丧对厌学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论述:(1)自由精神的失落。导致高校形成学术行政化、学术团体的行政化合力,并对大学教师形成了双重挤压,使之无法真正进行学术争鸣和创新发展。(2)独立精神的失落。对缺失人格独立、学术威望低下的教师,大学生很难寻觅到那种“知识分子的归属感”,后果必然是学生对教师的不认同,厌学超越“应然”而走向“必然”。(3)批判精神的失落。缺失“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徜徉在学习海洋中的学子们“体验不到探求新知、发现问题的快乐,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为此,高平叔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问题意识的养成”。[8]
对此,刘振天(2003)也持相同观点,“传统大学那种扮演绝对真理、社会公正和道德良心守护神的角色已经改变,大学日益远离神圣、崇高和独立,日益放弃社会批判”。这种大学精神的失落不仅对学术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大学生厌学有不可估量的影响。[9]
(三)教学论视角的归因
1.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教学实践技术层面推进的不均衡性是厌学现象产生的“推手”。
虽然自1999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逐步推行,我国教育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误区已有很大纠正,并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应用了大量新颖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地缘经济、文化等诸多差异,我国部分地区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落实,教学策略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多元化评价缺位的问题。
2.学科性厌学现象突出。
比较典型的是,高校“两课”中的厌学现象,实际是学生的价值观与课程预期价值观的冲突在课堂教学现场的表层性体现。
(四)学习的生物性机能层面的归因
张晓明(2008)通过对90例厌学中学生和30名无厌学症状中学生进行对脑功能状态和脑电α波竞争频的分布及熵值的对照测量检查发现,厌学者有以下几个特点:(1)脑电α波主频与次频之差缩小,且各脑区主频不一致或主次频交互现象较多;(2)熵值较大,脑电α波的能量分布分散;(3)心理能力不足,波优势频不明显,有序度低,熵值增大,大脑工作状态已处于饱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程度。[10]
三、“厌学者”的表现
(一)厌学者的一般性表现
1.厌学者的直接表现。
显著的负面情绪(如自卑、焦虑、冷漠、逆反、嫉妒、悲观),伴随较低的成就动机、积极价值观与元认知策略的缺失,导致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关测量评价工具也有佐证。王冠军(2005)采用MMPI量表测出厌学生存在明显的神经质特质:“学生组Hs、D、Hy、Pt量表分升高,两点编码模式大多为13/31。在10个临床量表中,男、女性相比较,女性Hs、D、Hy、量表原始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1]
2.厌学现象的社会性表现。
微观方面,厌学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学习成绩整体水平下降,逃课状况严重。宏观层面,甚至会影响某些学科的持续发展,全社会教育投资效益低下,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不同厌学群体的差异性表现
分类标准的差异性导致了厌学分类模式的多元化,但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从厌学归因上可分为:动力型、学习障碍型、身心型、人际关系型、外因型。从厌学程度可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12]
四、应对“厌学”的策略
(一)应用心理咨询技术的干预模式
1.意象对话。
李拯(2008)提出利用意象对话技术,结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进行干预。该定律的基本规律是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学习动机过强时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而当动机中等的时候学习效率会最高。继而通过意象对话同来访者的潜意识对话,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13]
2.森田疗法之作业疗法。
穆慧等人(2007)选择作业疗法,并用症状自评量(SCL―90)和自尊量表(SES)对厌学生进行了前后测,结果均显示差异明显。[14]
3.基于认知改变策略的心理咨询干预方法的综合运用。
傅安球(2002)通过编制课堂、课后、考试三个维度的中学生厌学五点量表、厌学问卷前测、编制学习效率问卷、心理咨询干预、厌学问卷后测、学习效率后测、数据分析处理等7项实验程序,提出心理咨询干预对改善学生不良认知的积极意义。[15]
4.情感组织者技术。
针对“潜意识条件性的厌学行为”的厌学生的干预策略,蔡丽(2006)建议采用“情感组织者技术”,即“运用一个事件、目标等知识经验让学生先获得一种非常积极的情绪情感,然后借助这种情感的同化迁移作用,甚至达到对学习自信和喜欢的程度,以便建立后来的积极心理结构”。操作方法:当积极情绪被调动起来处于主导地位后,来访者因为头脑中的积极知识得到优势兴奋并运行而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意识或者潜意识状态下,都会使当事人再看以往的一切事情都与原来有本质的变化,进而更加促使其形成运用积极知识思维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从而使其整个临床干预过程变得特别容易进行。[16]
(二)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群体性干预
因为单一咨询干预手段的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完全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所以,在对厌学行为进行干预中,单一模式的运用逐渐转为多种心理咨询技术与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渗透相结合,进行群体性厌学的矫正、提升厌学者正性情绪的干预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关注以下两点。
1.重视创新型、多面手教师的培养。
剑桥大学前校长亚历克・布罗尼斯曾幽默地说:“瞧,喝下午茶,我们就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教师应结合自身专业成长,从满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教学评价方式多维性、拉动互动性师生关系,适时反思多种教学行为等方面,思考教学的本质问题。注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使之成为思想交流和灵感交汇的桥梁。
2.结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教育,运用分层教学法,灵活运用行为主义强化原理实施鼓励性评价。
顺应社会的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不仅重视学校正式组织的影响力,而且结合青少年同伴作用,利用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的特点,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上升空间,利用系列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课程,优化教法,等等,引导学生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反观与调整自身心理,合理计划,正确看待分数。
通过对我国国内厌学研究现象理论与实践情况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着层次多,涉及学制范围广,但理论研究缺乏,真正有效应对厌学问题的文章较少,广而不精,国内学者对厌学研究仍停留在较低的层面等特点,这也体现出进一步深化研究厌学现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利.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克服办法[J].教育科学,1995,(2).
[2]陈光磊,刘健,辛勇.学校心理辅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34.
[3]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J].教育探索,2005,(5).
[4]杨东平.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背后[J].教育与职业,2008,(22).
[5]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3).
[6]郝明君.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7]刘瑞贤.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8,(8).
[8]高平叔.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0.
[9]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7).
[10]张晓明.大脑功能及α波优势频分析在厌学青少年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9).
[11]王冠军,景艳玲,石少波.57例厌学中学生MMPI测试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3).
[12]钱平.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13]李拯.走出厌学的阴影――一例应用意象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生厌学的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1).
[14]穆慧,韩翠萍,韩凯吉.作业疗法治疗厌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效果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