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通过对河北1995-2008年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的定量研究,试图剖析在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对于促进河北经济可持续增长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出促进河北消费需求增长的现实的、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奠定基础。
二、变量的选取
1.消费需求衡量指标的选取。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分析的范畴,是指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形成的对最终消费品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量。本课题研究消费需求的衡量指标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根据消费主体不同,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又可细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2.经济增长衡量指标的选取。经济增长是由产出能力的增加带来的总产出的持续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和价格因素,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实际产出的增加。基于定量分析的需要,同时考虑到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研究问题的一致性出发,本课题所涉及的经济增长是指总产出的增长,并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率。
三、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分析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最终消费需求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不仅能反映一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使用格局,还可以直观地反映消费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1.最终消费率在低位徘徊,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河北的消费率始终在50%以下徘徊,年均消费率为43.4%。由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按照当年价格计算,1996-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为14.3%,最终消费的年均增速为13.2%,两者增速相差1.1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为18.1%,而最终消费增速为14.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慢3.8个百分点。由于消费需求增长慢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导致消费率在2008年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仅为41.8%,比1995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各组成部分比重变化不平衡,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下降是消费率下降的原因。从图2可以看出:政府消费率呈平稳的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9.0%上升到2008年的13.5%,2005年开始已超过农村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比较大,从1996年的37.9%下降为2008年的28.3%,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降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是造成最终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消费率基本表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2005年起已超过农村居民消费率成为消费需求的第一主力,2008年已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高点19.2%,比1995年上升了近7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则呈现出反方向变化趋势,从1996年开始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到2008年降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9.1%,下降了14.4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下降是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为进一步量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我们计算了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各需求的增加额/GDP增加额×100%)和各需求对GDP增长拉动的百分点(GDP增长的百分点×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两个指标,并绘制了折线图(见图3-6)。经过分析发现: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是第一位的,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动力。1996年以来,在河北经济平均12.7%的增速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地区间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54%和5.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1、6.9和0.7个百分点。可见,投资目前已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动力,消费需求仅次于投资需求。图4显示:除1999-2002年这四年消费的贡献率大于投资和2003年、2005年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以外,其余年份主要是投资需求在支撑着经济的增长。图5显示:1995年以来,河北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高速持续的增长,而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的年份中,投资的拉动作用显著,可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时间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成为政府提高经济增长率的首选因素。
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图4显示:相对于投资需求,河北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但是与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3-10.1)及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拉动经济增长(-1.5-4.96)相比,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的拉动(3.1-7.1)波动较小,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稳定的因素。由于消费需求具有刚性,决定了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远远小于投资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在经济增长扩张期,消费需求增加不如投资明显;同样,在经济收缩期,消费需求的下降幅度也最小,因而,消费需求成为河北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3.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从消费需求的构成来看,1996-2008年,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14.7%,低于同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25.69%。图5显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总体水平要高于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保持平稳,平均水平为1.8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的平均水平为3.27个百分点。
从居民消费内部构成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波动中呈下降的趋势,相对差异较大,从1996年的19.8%,下降至2008年的2.38%,下降了17.4个百分点,平均贡献率仅为5.06%;而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波动中呈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2.5%,上升到2008年的20.77%,平均贡献率为20%。图6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的平均水平(0.64个百分点),不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平均水平(2.62个百分点),也低于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水平。
五、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灰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GRA)是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对于小样本,该方法要优于经典的数学分析方法。其目的是寻求系统中各要素的主要关系,并确定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对系统行为的贡献程度。
本文选取河北省1995-2008年按当年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序列,最终消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构成序列作为比较序列。用均值法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同一数列的所有数据均处以该数列的平均值,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就是各个时刻的数值相对于该数列平均值的倍数的数列;然后,根据参考序列和各个比较序列计算差序列,从差序列表得知最小差值Δ(min)=0.0011719,最大差值Δ(max)=0.820203;由灰色关联系数的公式,令计算出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的灰色关联系数;最后,根据关联度公式:,计算各个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
河北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很高为0.942,且各年的关联系数大部分都在90%以上,而且变动幅度比较小,说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河北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在最终消费构成中,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0.846)比政府消费(0.801)稍大,但是二者相差不大,说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0.761)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0.597),这也表明虽然在总人口中,农村居民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但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分阶段来看,居民消费的关联度从九五时期的0.692一直上升到十一五时期的0.787;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从0.752上升一直上升到0.862,说明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上升的趋势。
六、结论
上述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消费需求是河北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1995-2008年间河北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拉动,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消费;在最终消费构成中,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是促进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消费增速慢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是河北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人均GN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出现转折性变化,消费率开始步入上升阶段,投资率则逐步降低(刘成林,2007)。从河北的现实情况来看,投资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理论分析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消费为基础。因为投资需求具有“名为当期需求,实为下期供给”的双重性。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投资需求只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短期来看,投资需求的扩张虽能一时拉动经济的增长,但从中长期来看,投资本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如果投资结构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投资的增长超过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这种投资形成的供给实际上是无效供给,会加剧下一阶段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只有建立在消费基础上投资,通过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的态势来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的扩大内需,使整个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因此,要加快河北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大地释放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要找出制约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逐一加以解决,为经济增长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成林:消费需求变动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J].河北学刊,2007(1)
多重目标抵消宏观调控有效性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
花旗集团中国区经济学家沈明高
《财经》杂志“中国经济”专栏
2006年7月17日
2006年上半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调,是防止投资过热。与过去的单一目标不同,现有的紧缩政策,需要兼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异,同时还要考虑到与汇改政策和银行改革同步。
在多重目标之下,政策之间存在冲突,抵消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例如,政策紧缩的目标是控制投资增长速度,但现有的地区发展政策,如开发西部、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等,却鼓励在这些地区的投资。今年1月至5月,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了41.2%和33.8%,东部沿海地区的增速只有26.5%。同样,提高贷款利率本来可以抑制投资,但只提高贷款利率而不提高存款利率的政策,却扩大了银行的利差,实际上鼓励了贷款的增长。
在种种条件下,我们将对2006年GDP增长的预测从9.3%调高到9.8%,且紧缩性政策可能使下半年的增速回落到9.5%以下。可能的紧缩政策包括:第一,在三季度再次提高基准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第二,人民币升值可能加快,预期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高达7.5%,或在上半年温和升值的基础上下半年再升值6.2%,而且,今年下半年或最晚明年上半年是较快升值的最佳时间窗口期。第三,其他紧缩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要求等。
(详见《财经》网络版省略“财经文萃”)
金融
完善法律可促进信贷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纳哈斯曼等
《比较》第25辑 2005年7月
有效的法律制度能够降低贷款风险,并使经济体中的信贷规模有所增长。对12个转轨国家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研究显示,债权人权利保护的总体水平与信贷规模正相关,法律变革与信贷规模之间也呈正相关。在区分了对债权人权利提供个别保护的法律规则(即担保法)和集体执行机制(即破产法)之后,发现担保法比破产法更重要。
此外,在贷款规模增长方面,市场新进入者,特别是外资银行,比现有参与者受法律变革的影响更为强烈,表现为信贷规模增长更大。这意味着,转轨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既来自银行数量的增加,也来自银行平均信贷规模的扩大。
政策
不发达状况持久的原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 拉古拉迈拉詹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世界计量经济学会2006年远东会议”发言
2006年7月11日
为何世界上的不发达状况如此持久?一种回答是,穷国缺乏能够支撑经济增长的制度,制度状况的持久性造成了不发达的持续性;另一种回答认为,不发达状况源自教育的落后。但这二者都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一些穷国已经具备了运作良好的民主和经济制度,但仍然无法摆脱贫困,而且教育状况长期无法改善的情况也得不到解释。
制度和教育的确是不发达状况持续的可能原因,但更深层的因素,是自我持续的利益集团的存在。“发展陷阱”的本质在于,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比如教育资源的初始分配)造就了其特定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构成的利益集团又成功地使那些坏的政策得以延续,并继续产生新的支持者,从而自我复制。因此,要改变不发达状况,就必须把注意力从坏的制度,转向需要这些坏制度的利益群体,否则将徒劳无功。
(参见《财经》网络版省略“每日特稿”)
社会
2030年前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Rod Tyers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
2006年7月17日
通过建立一个GTAP 动态全球经济模型,可以计算出,在人口出生率从1.9%持续下降到1.5%的基准情形下,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的人口和经济增长状况如下:
第一,老龄化现象变得严重。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老龄人口增加更快,年轻人口减少也更快。
第二,人口和劳动力同时增加一段时间后,将开始下降,并且劳动力下降得更快。这一点各国有较大区别。西欧和日本的人口和劳动力会持续下降,而印度出生率仍然很高,人口和劳动力将持续上升。
摘 要:一国的崛起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经济竞争力角逐的结果。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出发,以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为例,对经济因素和大国崛起的历史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和考察,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以实现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英国崛起 未来经济增长 赶超发展
一、英国崛起的经验探索
1.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自由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崛起,从而使其成为第一个世界性的强国。虽然在工业化早期英国主要奉行重商主义,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经济政策,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国政府开始改变传统经济政策,转而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不改变重商主义的体制和政策,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一个国家就难以实现持久的繁荣和富强,而只会“崛而不起”或者“起而复衰”。
2.强大的制度创新能力
旺盛的制度创新能力是使英国走向强盛的秘诀。研究表明,持久的经济增长起源于一种适宜财产权演进的环境,包括有效的土地所有制、自由劳动力、保护私有财产、专利法和对知识产权的鼓励等措施,直至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安排。英国在产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十分显著,成熟的私有产权制度不仅保护了经济领域内的创新活动,而且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对英国的经济繁荣和富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崛起的过程就体现为一个技术创新与时俱进、科技应用日益普及的过程。为了激励技术创新,英国政府曾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正式而完整的专利法,并将科技创新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思考
1.从经济增长因素方面改革
从经济增长理论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无外乎劳动力、资本投入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这就要求我国继续深化改革,释放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诸要素的潜力,以推动中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劳动力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告别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生育率水平的不断下降,中国的劳动力在未来的几年达到峰值后就将处于下降的态势。面对这一问题,中国需要对户籍制度等各种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措施进行改革,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高,中国还可以通过发展劳动替代性技术来弱化劳动供给减少的影响。在资本投资方面,中国同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中国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步伐,加大金融行业竞争力度,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要改革地方政府官员考核体系和地方财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问题。未来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以及资本边际产出的逐步下降,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更加重要。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我们要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2.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而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要确立“从成本优势转向争取技术优势”的战略思想,产业升级不仅仅是要培养几个“高新技术战略产业”而是要全面提升我国各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抓住各种可能的机会,要调动各领域、社会各层次、各地方的能力和优势,综合发挥政策和市场作用,排除矛盾,形成协同效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主导,发挥国有企业应有的作用,把握市场和政策指导、自主性和开放性的平衡。
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是中国未来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经过“刘易斯转折点”且“人口红利”面临消失的情况下,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途径是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与技术进步有关的生产率基础上。要通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 “雁阵”模型和“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避免落入 “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特别是科技型增长,重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未来中国必须要依靠自己,走自主创新、创新驱动特别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3. 产业体系和市场的调整
林毅夫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必须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现阶段由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于转型中的国家,这种结合既强调了我国应消除市场中遗留的一些干预,又强调政府要克服原来制度的扭曲,建设基础设施和补贴转型期中的产业。
从上述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的转变,不意味着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起决定性作用,也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的比重或作用范围。要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经济,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更多地建立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制造业融合,以及新的工业生产方式、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基础之上。
三、结论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更替始终是世界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主题。伴随着相对力量优势的逐渐增大,它们对国际体系的力量格局、秩序、行为准则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而这正是大国崛起和竞争的历史铁律。大国崛起既可以理解为国际政治体系变动中的权力博弈,也可以理解为现代世界体系结构变化中进入中心区域的发展竞争,经济发展方面的比较优势无疑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当然,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经济发展总体失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等一系列挑战。在当今社会,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姚开建.经济学说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3.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式 粗放式
长期和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以出口为导向促进经济增长。在新时期,我国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应扩大内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理解经济增长的内涵应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从增长机制的层面看,经济增长有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之分。从增长路径的层面看,经济增长有外延型和内含型增长的区别。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针对经济增长的机制,但也涉及到经济增长的路径,两者是有机结合的。
从经济增长机制看,相对于资源的使用,存在着“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或“集约”概念,起初应用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后来才扩大到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中。从经济增长的路径看,经济增长总是表现为生产成果数量上的增长,生产成果的数量增长取决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又是不同的,因而经济增长有“外延式”和“内含式”之分。
二、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长方式。以依靠外资为主,拉动出口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贸易出口额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我国经济过度依赖投入的增加,仍是粗放式增长,技术水平低,劳动率低下,新增长点引致的外延扩张空间缩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迫切任务。应当看到,经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目前已难以为继。国际经验表明,用大量投资支撑的增长,很容易造成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从微观角度看,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会造成相关产品的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而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又会加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就业压力;从宏观角度看,粗放型的高增长方式由于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往往产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不可再生资源耗费过度现象。改善环境污染现状,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集约型增长方式有利于人们实现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物质条件,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更加重视转变增长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轨道。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为了实现经济又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和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不利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集约型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转变增长方式都需要增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的转化。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从体制入手,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科技创新必须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没有有效的管理,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甚至于企业管理层搞腐败经营,科技创新的成果就难以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会最终落空。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又是提高职工劳动素质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产业工人中的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技术工人的比例,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要有能够激励职工学技术、提高自己科技和文化水平的晋级晋升制度。
(二)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在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突出。实现集约型增长的基础在于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我们应该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障增长目标的实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从产业结构来看,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路径一般都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到资本和资源密集,再到技术与知识密的发展阶段。虽然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如果没有政府的约束机制,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通常并不考虑外部的经济性问题。调整收入分配,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收入分配改革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使经济具有内生动力。长久以来我国是以出口导向为主体促进经济增长。由于金融危机爆发,出口压力增大,所以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五、结论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增长和环境的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应该应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要加快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要调整收入分配,扩大内需,改变我国长期以出口为导向促进经济增长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保罗・M・罗默.经济增长与理念转换[J].学术界,1997(6):82-83.
[2]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3]蒋洪.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77-79.
摘要:本文对江苏省1990-200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了促进江苏经济增长的十大影响因素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的作用最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江苏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PLS模型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一、引言
江苏是我国的一个经济大省,江苏经济在全国经济增长中连续保持领先地位。1979-2007年间,江苏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2.6%、16.9%、24.4%、16.9%、23.8%。2008年,江苏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同比增长12.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4万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超过5700美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同比增长14.1%,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人均消费性支出11978元,增长11.8%,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7.9%。江苏如何才能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呢?通过对江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而为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对于江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问题,已有一些研究工作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相关探讨。如文献至文献所示,这些文献对于分析和掌握相关因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很大帮助,但他们主要是分析了某一个因素的影响作用,并没有考虑各种因素间的综合作用,因此,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江苏经济增长中的主次要因素。鉴于此,本文将采用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方法,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和研究。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1.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把储蓄率和投资率对经济起飞的影响看得极为重要。在经典的“索罗模型”(Solow,1956,1988)中,只要保证资本的积累,所有国家或地区,无论其初始的人均收入存在多大的差异,都最终会趋于收敛,这一理论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把促进资本积累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但是后来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结构失衡和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困境之中。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思想的创新,经济增长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罗默(Bomer,1986)和卢卡斯(Lueas,1988)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后涌现出一大批新经济增长的文献。这些文献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分工演进、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引入增长模型,从而使增长理论在理论的严格性和对现实世界的解释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2.PLS方法简介
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SquaresRegression,简称PLS)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它于1983年由伍德(S.Wold)和阿巴诺(C.Al-bano)等人首次提出,目前,它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化工、医学、市场分析、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集中了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特点,特别当两组变量的个数很多,且变量间都存在多重相关性,而观测数据的数量偏少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模型比传统的经典回归分析方法(OLS)有更好的效果。
三、江苏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变量与数据来源
采用PLS回归方法,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根据1990--2007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历年统计公报进行数据组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因变量Y,选取从业人员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2、出口总额X3、进口总额X4、实际外商直接投资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7、财政支出X8、R&D科技投入X9、居民储蓄存款X10等作为自变量。建立江苏省经济增长模型:
Y=F(X1,X2,X3,X4,X5,X6,X7,X8,X9,X10)
2.PLS结果
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共线性诊断分析和PLS回归分析,分别得到相关系数表、共线性诊断表和偏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系数表,(详见表1,限于篇幅这里略去了前两张表)。从相关系数表中可知,绝大多数相关系数在0.95以上,表明各变量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从共线性诊断表可知,最大/最小特征值=1.132/3.06E-06,远大于100,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故宜采用PLS方法。
四、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从表1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强到弱的依次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居民储蓄存款、R&D科技投入、出口总额、财政支出、第三产业占比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其中,进口总额的系数为负数,说明这一指标对经济增长起到阻碍作用,这与经济增长理论是相符的。
从表1可知,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三个要素中,消费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显著,其余依次为投资和出口。
近18年来,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该指标是反映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全球化的金融危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将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因此,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江苏应积极鼓励和刺激居民消费,要采取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居民消费,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同时,政府消费即政府在文教、卫生、科学部门的财政支出同样可视为内需,从表1可知政府消费对拉动内需,对推动经济增长也有一定影响作用。
投资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排名第二位,特别是近几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均超过40%。江苏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快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力度。2007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68.07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全省经济的较快增长。为扩大投资需求,江苏省进一步放开了投资领域,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国家产业政策允许以及外商投资能够进入的领域,同时,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对建设资金不能平衡的工业项目和城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向全社会招标,公开选择合作投资者。在不断增加投资额力度的前提下,江苏省还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据了解,全省资金重点将投向五个方面,即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建设、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服务业。明年江苏省将建设160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近万亿元。如将开工建设泰州长江大桥、南京四桥、崇启大桥;开工建设京沪高铁、沪宁、宁杭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淮安机场;田湾核电二期工程及一批风电、生物发电和江苏第二核电站前期工作也将推进实施;推进苏州禾发科技、无锡海力士三期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出口业务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它比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要大。通过计算贸易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经济总量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该比值越高,贸易国际化程度越高。江苏的贸易依存度相当高,2000-2007年江苏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44.17%、44.95%、54.86%、75.61%、94.25%、102.00%、104.59%和103.29%,我省的对外开放程度远远大远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因为如此,本次全球化金融危机对我省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出口力度,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出退税率等方法,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从表1可知,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基本的劳动、资本和技术三个要素中,劳动力投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显著,其余依次为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
劳动力的投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排名第三位。近18年来,江苏的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2%以上,较高的从业人员比重对江苏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007年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达27212元,全省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同时表明,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投入和资本积累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技术改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则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为了实现江苏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大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引入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从表1可知,江苏省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太显著。尽管江苏省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第一产业投入较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高新技术行业占份额低,经济特色不突出。三个产业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二产业。根据经典的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的升级被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制度保证,因此,江苏应把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市场集群等六大生产服务业。
综上所述,为了使江苏省经济能保持“又好又快”的增长,应采取以下措施:积极鼓励和刺激居民消费,提高政府消费,特别要加大对教育投入,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涉及民生的投资力度。实行积极的出口政策和外资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出口力度,要扶持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出口,要有选择地加大外资的引入,特别要加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服务业的引进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份额。
参考文献:
[1]王西星,基于PLS的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21).
[2]冯强,江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3]王荣、杨晓明,江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7(27).
[4]傅坤,进出口与江苏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金融经济.2007(10).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以社会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这部分闲置资源依靠市场力量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运用国债的形式,才能得以有效的利用。但是经济资源的总量毕竟是有限的,伴随着经济不断扩张,资源的瓶颈约束迟早是会到来的。如果累计的财政赤字和累积的发债规模已经很大,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受惯性影响又收缩不下来,财政从金融市场筹集过量资金,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换句话说,从长期看,我们仍然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况且,从理论上说,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积极财政政策本来的定位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但从1998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时间内仍无法淡出,这个时间跨度显然已经超出“短期”的范围。
连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实施的目标主要放在刺激投资需求上,也可以这样说,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筹集来的国债资金,其政策导向是积极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由于我国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政府增发国债和由国债投资而带动的贷款所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则相对缓慢。这种性质的投资,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它一方面说明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仍未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经济增长对政府政策性投资的依赖过大,社会投资明显不足。由于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这将部分抵消财政政策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财政投资主要是面向基建投资,技改投资明显减少,且银行配套资金的贷款部分,也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因而造成流动资金的明显不足,即长期资金“挤出”短期资金。同时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面临“相对过剩”的市场环境,且它们的创新能力较低,在“低物价、高成本”的双重约束下,绝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很低。这是当前难以启动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从防范财政风险,还是提高投资效率来说,我们都不能再走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路子,而是应当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有生命力项目的融资投资。所以,持续扩大投资需求的根本途径,是以增加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信贷投资,以增加基础产业投资来带动和扩大其他方面投资,最终形成全社会“投资乘数效应”。
伴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使得连续多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使得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近40%的水平。与此相对称,消费占GDP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连续多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点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但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拉动力量。消费启动是以家庭为支柱的消费性需求,投资启动则是以扩大企业投资为支柱的生产性需求。虽然在全部投资中会有一定份额形成居民收入,但这并不会改变投资启动的基本属性,即投资启动主要是着眼于扩大生产性需求。消费需求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投资需求归根到底是由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在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回升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回升,只能是行政力量的推动。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与经济回升是不会持久的。
2002年1月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01年同期增幅回落4.4、0.1、1.2和1.5个百分点。从市场发展趋势看,国内消费增幅确实出现令人不安的下滑迹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02年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增速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8.2%,投入和供给资源的增长明显大于国内消费的增长。2002年4月末,城乡居民储蓄额高达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增速远远超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反映出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倾向降低。2002年4月,全国消费品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3%,是自2001年11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出现下降。2002年4月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同比下降2.1%,是自2001年6月份开始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降。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4%,是自2001年5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出现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8%,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购进价格下降4.5%,降价幅度继续扩大。所有这些都反映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进一步加深。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5年来,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市场驱动力明显不足,使得投资增长缺乏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动力。怎样才能使投资需求旺盛起来呢?关键在于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能将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都是不会持久的。从中长期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的有效需求上,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消费的拉动历来在我国GDP增长中占居主导地位,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淡出
自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它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熨平经济周期的调节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多久,不能以具体时间界限来确定,只能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来确定。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以需求管理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以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为前提,以扩大政府财政赤字和增加债务为代价,不仅受到社会闲置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还受到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因而不可能一直实行下去。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必须具备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一)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扭转,物价实现一定幅度的正增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双双走低。到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已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商品零售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生产资料价格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这种现象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二)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对政府财政投资依赖减弱。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以前我国民间投资一直保持较快增速,1991-1996年年平均增速在20%以上,增速明显放慢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年仅8.4%,增速比1996年的16%减缓近一半,此后的几年间也基本上在10%左右的低位徘徊。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增长比较快,而投资增长主要又是靠发行国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是,连
续搞了5年,很多人都提出,这种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淡出,财政部长项怀诚也在2002年4月份的国务院新闻会上表示,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要淡出。但淡出后如没有其他投资来顶上,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会掉下来。谁来顶上呢?最关键是靠民营经济。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效益差,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仅仅依靠国有经济的效益来支撑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浙江省
一、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将主要由对物质资本的依附转向对人力资本的依附,人力资本将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性因素。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已有研究表明:一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人力资本的教育程度或技术素养越高,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显著。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沿海省份之一,改革开放后较早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提高经济市场化程度,经济活力迅速得到释放,经济实力大大上升,实现了从经济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除直辖市)。浙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的省份之一,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浙江现象”,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国家前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在浙江省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本文将侧重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被誉为是“经济思想史中的人力投资革命”,在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新型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系统研究始于西奥多·舒尔茨,他指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以及原始劳动对于发展现代化高度生产经济来说还不够,因而,用大量的人力技能来为发展的势头增添动力实属必要。没有它们经济发展的前景就会黯然失色。此外还应补充一点:如没有相当发达的人力技能,也就不可能充分利用各种复杂的现代化的物力资本。”国内外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关注,卢莉梅认为人力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比较低,人力资本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宋慧慧和王玉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投资数量和结构都影响人力资本的增量,也对均衡经济增长路径产生影响。崔俊富、刘瑞、苗建军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会逐渐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Uzawa(1965)将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假定社会资源以一定的比例配置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然后教育门通过其对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的影响来间接影响产出。Lucas(1988)强调人力资本通过教育投资的积累,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的贡献,认为正是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存在导致生产函数出现规模报酬递增,从而经济增长得以持续,人力资本便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Rtomer(1986)的知识溢出模型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引入生产函数,认为知识具有外溢效应,知识自身的生产具有递减的规模收益,但作为投入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本文将借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来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分析浙江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建立模型。本文借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引入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总量生产函数:Y■=AK■■L■■H■■e■,两边取对数,可得用于回归分析的线性函数形式:InYt=InA+αInKt+βInLt
+γInHt+ε,其中,α、β、γ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A为技术水平,ε为随机扰动项。
2.数据的选取和处理。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本文采用1992年~2010年的年度数据,共19个样本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一是总产出,文中采用GDP衡量,用变量Y表示。二是人力资源总量,用统计年鉴上公布的数据采用平均工资法计算来近似替代,用变量L表示。三是物质资本投入量,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近似衡量,用变量K表示。四是本文假设在所选取的年份期间技术水平没有进步,即在1992年~2010年期间技术进步对GDP的影响是相同的。回归结果用Eviews软件对上述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参数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得D.W.=0.475813。D.W.值说明Y存在着一阶自相关,用AR(1)、AR(2)模型进行重新回归,可得如下表:
InYt=1.63+0.44InKt+0.45InLt+InHt+AR(1)+AR(2),t检验值(4.39)(3.99),F=1896.72, R2=0.99842,D.W.=1.97,由此可得α=0.44,β=0.45,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Rα=11.08%、Rβ=8.44%。
从上述回归方程来看,修正后的拟和优度在0.9以上,符合理论推导。1994年~2010年浙江省物质资本、人力资源的贡献率为分别为11.08%和8.44%,可见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占有主导地位,体现出经济增长的粗放型。人力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比较低,人力资本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观察各个回归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人力资源的弹性系数大于物质资本,表明浙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的敏感程度高。
三、提出建议
人力资本,是个人通过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投资,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不仅有折旧慢的特征,同时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对他人能产生正的外部性。由上述模型可以看出浙江省人力资源的弹性系数大于物质资本,表明浙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的敏感程度高,应改变传统的重视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发展模式,把发展各种人力资本放在首要地位,在处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关系时,要遵循二者协调发展的原则,确立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协调发展,并适当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人力资本投资又是一种长期投资,投资收益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因此风险会更大。一定的社会保障水平所提供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迁移补贴和职业介绍及职业培训福利等相当于风险缩减因子,它降低了投资的风险,使人们更愿意进行投资,从而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力资本的充分发展扫除后顾之忧。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为了长期的发展应将浙江特色的经济与高素质人才相结合。
参 考 文 献
[1]林玲.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2008
[2]李亚慧,刘华.健康人力资本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3]罗萍.高校科研、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9,8(7)
[4]吕娜.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评论.2009(6)
[5]扈晓颖,韩峰.教育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技术与创新管理.31(5)
[6]李肖夫.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1)
[7]宋慧慧,王玉.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9)
[8]卢莉梅.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探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9]陈玉梅,彭尚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经营管理者.2010(18)
[10]孙敬水,许利利.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5)
[11]刘晓红.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31)
[12]张士武,郭晓峰.中国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5)
这里,我想详细展开分析―下。
为什么有些奥运会主办国会出现“奥运后的滑坡”,大体上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奥运会本身是一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可以创造财富。第二,奥运之前形成了投资,这种在奥运会结束后回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国内是否出现新的投资热点,而且这种新投资热点足以继续带动经济增长,否则投资回落而引起萧条可能是持久性的。
第三,奥运会结束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业在增加。奥运会后,除了部分就业者会继续留下来工作外,其余大部分将重新寻找工作,增大了就业压力。
那么,中国在奥运会结束后,如果要使经济持续增长,新的投资热点何在?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产业是哪些?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回答中国会不会出现“奥运后的滑坡”的问题。
奥运会后,中国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
中国经济增长近几年一直保持8%至10%的高速,经济增长率是比较稳定的。为何如此?首先,投资惯性的存在。一项大的工程并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项目一旦启动,就需要连续投资。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连续巨额投资,在带动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民营经济正在以更高速度增长。到2005年底,GDP中,民营经济占50%,外资、港澳台资占15%,国有经济和国家控股经济占35%。民营经济很快将超过50%。“非公经济36条”颁布以后,民营经济继续增长,看来已成大局。再次,城乡居民需求正在升级,民间需求开始多样化,国内市场正在稳步地扩大。今后一段时间内,住房、休闲旅游、教育、医疗、保健和包括汽车在内的耐用消费品购买意愿在继续上升。最后,中国目前正面临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因为环保要求更严了,降低资源消耗任务更重了,如果不更新设备,企业竞争力将下降,甚至会被淘汰。固定资产更新将持续带动中国经济增长。
那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能维持多久?据分析,7%~8%或更高一些的增长率大约可以持续到21世纪第一个“25年”结束,也就是再维持15~20年。理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由于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距工业化的完成还有相当距离,因此投资任务还很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再加上东部沿海省份要率先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大量投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建设,到处热气腾腾。
工业化完成的标志是先进成套装备制造业的建立,中国在这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比如说,新厂要添置设备,老厂要更新设备,决策者目前想到的是到欧洲、美国还是日本买,而不是考虑在上海、沈阳、天津去买。建立我们自己的先进成套装备制造业将是投资的新热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是新的投资热点。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等于技术创新加上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大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新能源开发、生物科技和新型材料开发,还是新一代电子产品研制,都会吸引大量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此外,对电子信息服务,对旅游和销售服务,对住宿服务,对餐饮服务的影响,也将持久存在。
总之,中国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在奥运会结束后,虽然特殊的、超常规的需求会消失,但后续需求会跟上。
在其它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曾经发生过的失业浪潮会不会在中国重演
奥运会结束后,除了一部分就业者会继续工作,在新增就业之中的大部分人将重新就业。那么,在其它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曾经发生过的失业浪潮会不会在中国重演?
首先,为奥运会体育竞赛场馆和设施的建筑、制造、安装以及交通设施改善而施工的企业,在奥运会结束后会很快接到新任务,职工会到新的工地去工作。这段时间内他们掌握到了新技术,能力提高了。在中国持续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他们是有工作可做的。
其次,金融服务和电子信息服务的专业人才显然是不足的,因为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扩大。奥运会期间这两方面新增加的就业者,有了实际经验,估计会继续工作。
第三,奥运会结束后,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的需求将回落,这些方面就业人数减少。但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北京仍是旅游热点,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服务的需求不会长期低落,从事这些服务的人也会在原单位或新的单位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四,比较难解决的是为奥运会建筑的体育场馆的闲置,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员闲置问题。其实工作人员闲置不会多,管理、保洁、保安总需要一些人。应考虑的是闲置下来的场馆能否继续发挥作用。当然,近期内不可能再有像奥运会这样大规模的竞赛;但大型活动还是会有的。只要多方设法,体育场馆还是有可能被利用。看来,奥运会结束后的失业问题不会那么严重,对此不必过分担心。
不会出现经济滑坡,不等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没有障碍
尽管以上谈到了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的滑坡,而不等于说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没有障碍。行业垄断、政府职能未转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资源供给不足,以及经济增长的环境压力就是摆在持续增长道路上的五个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