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7:19: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第1篇

[ 关键词 ] 知识经济 知识商品 知识商品经营理论体系

知识是以人为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总结与归纳。知识具有显性和隐性二重属性,因此通常我们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广义的讲:显性知识是社会发展普遍需求,通过语言、文字、传媒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应用目标,有所创新,独有所长,仅有少数人(组织)掌握或应用的知识。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研究是永无止尽的。知识的隐化是相对的,知识的显化是绝对的,知识的发展是绝对的。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物质商品和知识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商品的地位逐渐提高、作用愈来愈明显,主要表现在:知识作为物质商品的生产要素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已经成为物质商品的最重要生产要素;与物质商品的社会再生产一样,知识商品的社会再生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引导并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商品充分体现了丰富多彩、门类繁多等广泛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与物质商品一样,知识商品也具有广泛性和发展性。

其广泛性来源于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空间上看,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位、每一个角落,知识无处不在。

(2)从时间上看,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发展进步都体现了知识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创新。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知识商品必然无时不在。

(3)已经建立的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大容量的广泛存在,更深层次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新理论层出不穷,相应的应用技术也不断涌现。作为无形资产,知识商品体系繁多,规模庞大,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

知识商品的发展性来源于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其生产过程中就基本确定下来了。而知识商品则不同,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在生产的时候也为一定的目的和方向所规定,但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某些适用性改变之后(甚至不加改变),便可以不断地衍生。若横向转移,可扩大使用价值的范围和领域;若经纵向渗透,则可继续生产出一系列相关新知识。

(2)各种知识商品通过人脑的组合加工而形成的新知识大于投入各种旧知识的简单相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知识将取代并超过旧知识。

(3)由于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同一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同一知识商品潜在的使用价值的认识与应用能力将会逐步提高,导致在现实生产的使用过程中,知识商品使用价值必将不断扩展。从而,有利于新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研制生产,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并进而为整个社会带来广泛的经济效益,必然促进社会生产的扩大与发展。

(4)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会提高这些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知识投入的逐渐加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

相对于物质产品,知识具有两重属性(隐性、显性);相对于物质商品,知识商品具有多种特性;相对于物质商品的社会再生产,知识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与物质商品截然不同。知识商品的广泛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其区别并相对与物质商品而自成体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知识商品经营理论体系由以下基本理论构成:

知识商品导论:探讨知识的二重属性(隐性、显性),分析知识商品的十大特性,明确与知识商品经营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证知识商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规律,阐述知识商品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的概述:明确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知识商品化、知识商品的大规模社会在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分析知识经济的由来、现状,阐述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研究知识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应对策略,并预测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前景。

知识流通经济学:在尊重知识的两重属性、知识商品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十大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研究知识商品规模经营,对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各个阶段的影响及其内在的经济运行规律。探索和研究知识商品市场运行机理,分析知识商品市场需求、资源分布,阐明知识商品流通在知识的社会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营销学:在尊重知识的两重属性、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十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知识商品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策略、方式、方法。

知识经营的系统应用: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改革市场经营体制,建设、完善知识经营应用系统的必要性。

第2篇

    关键词: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 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 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 梢匀我庋竦模??侨【鲇谌死喽宰匀唤绲娜鲜冻潭群透脑炷芰Γ?瓷??Φ姆⒄顾?健5鄙??Φ姆⒄故?值拖率保?死嘀荒芤揽俊叭说囊览倒叵怠崩凑绞ぷ匀唬??阕陨淼男枰??饩褪侨擞胱匀恢?涞摹白匀痪?谩笔逼冢坏鄙??Φ姆⒄钩鱿至松缁岱止ぃ??卑樗胬投?晒?辛耸S喽???接兄埔院螅?擞胱匀坏奈镏时浠还叵稻鸵??⒃凇耙晕锏囊览敌晕??〉娜说亩懒⑿浴毙问缴希?慈嗣峭ü?吧唐方换弧钡男问嚼词迪致?阕陨淼男枰??嬷?死嗌缁峋?没疃?男问揭簿徒?肓恕吧唐肪?谩狈⒄故逼冢坏鄙缁嵘??Φ母叨确⒄梗?股缁岵聘坏囊磺性慈?汲浞钟苛髦?螅?投??晌?死嗌?畹牡谝恍枰??接兄埔菜嬷??觯?鋈说玫饺?娣⒄梗?鞘比死嗌缁峋?没疃?问骄筒恍枰?ü?敖换弧钡男问嚼词迪郑?簿筒恍枰?凹壑怠辈迨制浼洌??且浴案骶∷?埽?葱璺峙洹钡男问嚼绰?阕陨淼男枰??佣??搿安?肪?谩钡姆⒄菇锥巍?/P>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 。“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 “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 。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 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 沼诒蝗鲜读说谋拘岳炊源?庵稚??Φ氖焙颍?缁岬纳??拚??刺?腿梦挥诎凑丈缁嶙芴搴兔扛龀稍钡男枰?陨???械纳缁岬挠屑苹?牡鹘凇!盵9] 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 。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 。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官僚主义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官僚主义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 。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第3篇

农业文明的显著特征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代表的“生产经济”逐渐取代以采猎业为代表的“攫取经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后期,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采集经济、狩猎经济和渔猎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生产经济逐渐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采集经济、狩猎经济以及渔猎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有益补充。

二、 我国石器时代养殖业与烹饪饮食保健文化

中国石器时代养殖业与农作物的栽培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1.石器时代我国养殖业区系划分

中国养殖业区系划分在新新石器时代基本完成。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甘肃青海以东地区适合农耕,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多种经营,种植棉麻、染料、蔬果、油料,采集捕捞,栽桑养猪。长城以北的蒙新高原,地广人稀。匈奴、鲜卑、突厥、女真、蒙古等等游牧、半游牧民族,他们拥有庞大的畜群,牲畜数动辄以万、十万以至百万计,在茫茫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食畜肉、饮乳浆、喝马奶酒。畜群以羊为主体,其次是马、骡、骆驼等[1]。

2.中国石器时代养殖业烹饪原料种类繁多且以猪为主

中国新时期中、后主要文化遗址与养殖动物。距今10000年的河北南庄头遗址文化遗存至少有九种动物的遗骸:鸡鹤、狼、狗、猪、马鹿、麋鹿等,其中猪和狗可能是家畜[2]。距今约9000年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第二钙华板下层的家猪,出土了几十个个体的猪骨,以成年猪最多[3]。仰韶文化的年代大约为距今6100年至4400年,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饲养动物主要是狗和猪。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780年,误差在145年。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比仰韶文化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庙底沟遗址26个第二期文化的灰坑出土的家畜骨骼的数量,远远超过该遗址168个仰韶文化灰坑中家畜骨骼的数量。家畜种类也有增加,猪、狗、牛、羊都时常见的家畜[4]。河姆渡遗址出土一件7000年前的陶猪,在亚洲野猪与现代家猪形态之间。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的陶猪?k,形态与家猪无异。距今4000年左右的涧沟遗址一个灰坑中即有21个个体的猪头骨,多数有恒齿[5]。黄牛饲养在中国北方居多,水牛饲养在中国南方居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牛、水牛在中国南北方均有饲养。河北磁山遗址出土发黄牛的骨骼,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牛的牙齿,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7000年前16个水牛头骨,江苏吴江梅堰遗址出土了7个6000年前的水牛头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遗址、王因遗址、河北邯郸涧沟村遗址、陕西长安客省庄遗址都出土过水牛骨骼。羊的饲养遗迹,北方遗址比南方遗址多。最早发现饲养羊的遗址是浙江河姆渡遗址,该遗址出土了形态跟家羊无异的陶羊。裴李岗遗址出土一件陶羊头,临潼姜寨遗址出土过一件陶塑器盖把纽,呈羊头状,西安半坡出土有羊骨骼,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北各文化遗址出土的羊骨骼较多。鸡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原鸡骨骼,西安半坡出土原鸡属的骨骼,河北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山东滕县北辛遗址有家鸡骨骼出土。狗的饲养,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西安半坡遗址都出土过狗的骨骼。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陶狗?k,最具特色的莫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了一系列饲养动物的陶塑形象,如陶猪、陶羊、陶狗、陶马等等[6],特别是陶猪的形态,其中一件采用园雕的陶猪,形态引人注目:又园又肥,跟中国现在年画中猪的形态几乎一模一样。

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几乎每个文化遗址都有饲养动物猪的信息,猪在中国石器时代养殖业烹饪原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3.养殖类烹饪原料与饮食保健文化

养殖类烹饪原料是中国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优质蛋白是生命活动最基础的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养殖类烹饪原料是中国人的健康之本。

三、 中国石器版平衡膳食结构的建立

现代营养学的灵魂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物质基础是各种烹饪原料。多种多样的烹饪原料经过合理搭配、科学烹饪是人体健康的基石。中国石器时代农业文明时期烹饪原料的构成,将现代营养学平衡膳食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

1.中国石器版平衡膳食结构建立的时间

中国石器版平衡膳食建立的时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后期,该时期农业经济已经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该时期烹饪原料的特点是各类型原料应有尽有,跟当今中国的烹饪原料相差无几。

2.中国石器版平衡膳食结构的具体内容

根据我国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社会的经济形态,该时期的烹饪原料分为:采集类烹饪原料、渔猎类烹饪原料、狩猎类烹饪原料、果蔬杂粮类烹饪原料、干制窖藏类烹饪原料、酿造类烹饪原料、养殖类烹饪原料。

第4篇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三大资源。其中信息已是今天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开发资源,当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信息的地位将更显重要。社会信息化、信息现代化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标志。

新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新经济最突出的表现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就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资讯经济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资讯经济的迅猛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资讯经济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它使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增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而且使整个社会联为一体,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资讯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力支撑的。以信息技术为火车头的高科技正在新经济的轨道中飞速发展,这使人类社会形成了以资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据统计,当前世界资讯经济产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了传统产业。资讯经济已成为一国众多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产业。它是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中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资讯经济并非一枝独秀,它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从制造、加工、运输到信息的获得与传递等全过程中,都对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进行着破旧立新的根本变革。革新,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生命力。同时资讯经济促使传统产业大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企业和产品的目标竞争力。作为新经济支柱的资讯经济无疑将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极大贡献。综观全球经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由于迅猛发展的资讯经济的强力推动,长时期内保持了经济的增长与繁荣。这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时期,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奇特的新经济现象引起全世界的效仿和高度重视。我国亦应在新世纪中牢牢把握住新经济给我们提供的历史机遇,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在资讯经济的大潮中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用最短的时间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重铸中华民族新的辉煌。一、资讯经济:涵盖广泛的全新经济类型1.资讯经济

资讯经济又称信息经济,IT经济。

所谓资讯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为物质基础的、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技术、智力为一体的新型经济。

一般认为,最早而且较为系统地提出“信息经济”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他们所提出的信息经济概念和测定,不仅在理论上已形成体系,而且在实践中切实实用,故目前已被全世界广泛采用。随后,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未来经济》一书中以相对“物质经济”的概念而提出“信息经济”。霍肯认为,每件产品、每次劳动,都包含物质和信息两种成分。在传统的“物质经济”中,总体而言,物质成分大于信息成分的产品占主导地位。而在“信息经货’中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即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的产品和劳务将占据主导地位。物质经济正在向信息经济过渡。美国学者根据这一基本观点,进一步进行研究,推出了“信息经济”的理论体系。

日本学术界也较早地对资讯经济进行过研究。1963年1月,一位日本学者就发表了《信息产业》的论文,提出了产业发展或产业结构的变动类似动物进化的观点。比如,简单动物如细菌阿米巴虫,其肌肉和骨骼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复杂的动物如人类,其大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所占的比重更大。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动物的进化发展也相类似。在不发达的社会里,从事种植业和渔业的人口比例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重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就会提高。在农业、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信息产业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他提出,人类的兴趣或需要也将从食物转向精神活动。这种需要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顺序,即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又发展到信息产业(第四产业)。日本学者从社会进化的角度预言了信息将在新的社会形态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为资讯经济的诞生提供了一些理论思考。

综合起来考虑“资讯经济”是出于对经济的这样一种思考,人类的整个经济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有关的,一类是与信息产生和形态转移有关的。这一思想承袭了计维纳的“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这一基本思想。因此信息经济的概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性的,严格定义下的信息经济,只包括与信息的生产、加工处理和流通直接有关的经济活动,这种活动的总和称为信息经济。第二个层次是统计性的,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可以将经济中的各部、各行业按产业的性质加以划分。这时,资讯经济、资讯产业和资讯业就是同义语了。就一般而言,资讯经济是指依靠更多的知识信息,生产出物质和能源消耗更少、质量更好、更耐用的产品的经济。它要求产品中包含的信息比重很大,而物质和能源的比重较小。

资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物质经济是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它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材料、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特征是机械化。资讯经济则是减少产品和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其中的智能和信息比重的经济。工业化时期的机械化,延伸了人类的肌肉,而现代化的微电子技术则延伸了人类的智力。例如人造卫星、微型汽车等都由于采用了微电子技术而减小了体积,增加了智能,变得更为实用,同时节约了能源和原材料,降低了产品成本。资讯经济要求把更多的知识信息运用于生产技术,它适用于设计、管理、劳动、维护、运行、消费、市场等环节。它鼓励劳动者和管理人员增加产品价值。因而发展资讯经济需要更多的富有智慧的劳动者和管理人才。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源泉。信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信息始终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资讯经济就是表现为信息与社会生产的联系。一般地说,资讯经济的概念总是根据信息和产业信息规模在整个新经济中的作用来确定的。总之,资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必将在新经济时挥其独特的重大作用。所以我们说资讯经济与新经济密切相关,它是新经济的高级形态和重要表象。资讯经济的产生和高度发展,使新经济的特征更加突出,这时就意味着新经济的全面降临。

信息高科技是新经济的先导,信息产业的崛起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信息产业的生产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据统计,当前世界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众多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产业。它是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其实资讯产业的历史由来已久,当人类远古时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时,专门从事信息活动的人已经出现,人类语言和文字的出现,为资讯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及近代电报、电话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发明一次次地推动了资讯产业的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才促进了资讯产业的真正崛起,也正是这一时期才提出了资讯产业这一概念。

上文提到的最早对资讯经济进行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他出版的《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一书中,第一次将人类的知识信息活动和其他的活动进行了比较,并首次将人类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过程称为“知识产业”。他认为:“知识产业是一类为自己所用而生产知识从事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他还将知识产业划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信息服务。我们今天可以看出这正是资讯产业生产的全过程,即:信息产品的开发、流通、消费利用和再生产。

第5篇

一、呼和浩特市市区外部空间形态的扩展方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逐步向外扩展,用地规模不断加大,1976年呼和浩特市规划用地面积为65平方公里,1996年为114平方公里,2010年达154平方公里。根据近几十年的规划图,我们总结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发展方向——以轴向发展模式为主,向东西两翼方向拓展,同时加大力度向南开发,其中呼和浩特西部是金川开发区,紧邻土默特左旗,其扩展空间相对较少,今后有向东和向南方向扩展的趋势。

二、影响呼和浩特市市区外部空间形态扩展的因素

一个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扩展取决于众多因素,对我国城市来讲,国家和城市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呼和浩特市未来城市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一)自然地理条件

规划建设好一个城市,必须“了解自然、克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从自然中取得自由。地形、地质、气候、水文、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基础,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潜力、方向、速度和模式等,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基础条件。

1.地形条件

呼和浩特位于中东部,市域北部有大青山天然屏障,东及东南被蛮汉山环抱,南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三面环山,呈簸箕状向西南敞开,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呼和浩特市区所处地形为土默川平原,平均海拔1050米,市区内地势平缓,结合表1我们可以得到:西部和北部的大青山,地形坡度较大,成为呼和浩特市向西和向北发展的天然屏障;东部和南部地形平坦开阔,平均坡度为3%—5%,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有力的地形条件。

2.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稳定性是城市地域扩展的先决条件。呼和浩特市红山口所见第四纪胶结坡积、洪积砂砾石层中东西方向的断裂,断距达1.6米,说明呼和浩特市地区的新构造运动是比较发的,基于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以及呼市地区松软的土质,可以判定呼和浩特市属于不良地震区,只是近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发生明显的地震现象。但大青山构造断裂运动发展的断续性是构成本区地震活动的根本原因,而山麓洪积带的前缘湿地沼泽带又造成了抵抗地震最不良的条件,由于内外两种不利因素的共同存在,在城市建设中呼和浩特市向北部和西北部的大青山方向扩展的可能性较小。其次沿大黑河也存在东向的断裂带,全新世以来仍表现为张性倾滑运动,如果潜在震源区发生大震,大黑河断裂带可能会出现地基失稳,砂土液化等现象,在呼和浩特市向南进行城市建设时,应尽量避开沿大黑河的断裂带。

3.气候条件

城市气候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影响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重要因素。

气候对城市布局和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风。呼和浩特市近地面风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冬半年呼和浩特市处于蒙古冷高压控制下,10—4月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向频率7—11%;夏半年呼和浩特市主要受南亚伸向蒙古一带的热低压影响,5—9月主导风向西南风,风向频率6%—9%。从图1呼和浩特市风玫瑰图和近地面风场特征我们可以得到呼和浩特市偏北风和西南风盛行,加之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相对稀疏,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多发,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呼和浩特市北部和西南部应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了城市向北和西南方向扩展。

表1呼和浩特市各月平均气温

图1 呼和浩特市风玫瑰图

气温也是气候对城市布局和形态影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呼和浩特市位于110°46′-112°18′E,39°35′-41°23′N,纬度偏高,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呼和浩特市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全年平均气温较低,这样的地区宜采取紧凑的城市形态,不宜采取过于狭长的城市形态。

4.资源条件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本文主要考虑水资源。按照埋藏深度可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两大类。呼和浩特市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大黑河地区,其次还有几条发源于大青山沟谷的季节性河沟;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南部地区埋深浅、易开采、水质较好,因此城市在扩展时主要的方向是向南扩展,但在扩展中应该注意保护水资源。

(二)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外部形态变化的内在推动力,是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组成部分功能的变化,产生了城市形态变化的内应力,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社会生活、城市运输条件和政治体制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增强了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的适应能力。

1.呼和浩特市各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主要经济流的方向决定了城市形态的扩展方向。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地区总产值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和总体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将其作为重要的因子进行分析:从图2和图3中我们可以得到近十几年呼和浩特市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居三大产业之首,所以采用第三产业总产值作为衡量的因子之一;人均GDP作为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的指标,对衡量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人均GDP的增长,直接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进而引发城市用地规模的增长,故将人均GDP年增长率作为重要的分析因子。

图2 呼和浩特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图3 呼和浩特市三大产业产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呼和浩特市城区主要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其中新城区位于市区的东北部,回民区位于市区西北部,玉泉区位于市区西南部,赛罕区位于市区东南部。

图4 呼和浩特市2004-2009年四个分区地区生产总值曲线图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都在增加,但是相对来讲,新城区和赛罕区的生产总值较强,回民区次之,玉泉区的弱。

图5 呼和浩特市四个分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曲线图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从图5来看,新城区和赛罕区位于第一和第二位,回民区较弱,玉泉区最弱。

表2 呼和浩特市2005-2009年人均GDP年增长率

单位:%

图表数据来源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图6 呼和浩特市2005-2009年人均GDP年增长率曲线图

结合表2本文绘制出了图6,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在近几年间,人均GDP年增长率最快的是新城区和赛罕区,回民区和玉泉区的相对增长较慢。

根据以上三个经济因子分析可以得到,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新城区和赛罕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建设,因此,新城区和赛罕区向外扩张城市用地的可能性较大,即从区域位置来看,呼和浩特市向东方向(包括东北和东南方向)扩展的趋势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

2.呼和浩特市各区人口条件

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对住房、教育等的需求增加,从而引发城市土地向城市边缘地区扩张。从表3的2009年呼和浩特各区的人口密度不难得到玉泉区和赛罕区的人口密度较大,向外扩展的可能性较大,结合区域位置,呼和浩特市向南方向(包括东南和西南方向)扩张的趋势性较强。

表3 2009年四个区各自的人口、城区面积和人口密度情况

3.交通条件

交通线路的开辟与建设往往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伸展轴,对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指向作用。另外,交通运输速度的提高也使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加快,它使分散的城市空间可以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加强联系而成为有机整体, 为城市由集中走向分散、由市中心化走向郊区化提供了可能。城市干线道路网既承担城市骨架的重要作用,也构成城市主要形态,呼和浩特市市区道路呈棋盘式方格网,与城市对外公路一起构成方格与环形放射状, 这种道路网络形态基本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为城市向外扩展提供便利条件。

(三)政策和政府规划条件

政策是影响城市集聚规模和布局的一个重要的长期性决定因素,是政府作用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对城市空间扩展起到了引导、控制作用。呼和浩特市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都对城市外部形态演变产生作用,呼和浩特市市局鼓励城市新建新兴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这些主要布局在城市,加速了城市向外扩张,带动城市空间由同心圆式蔓延转向轴向式生长;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制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西联、东理、北控、南拓、中疏”,其中西联主要是通过金川开发区与土左旗的金山开发区联手发展,东理即向东方向梳理,北控为控制城市向北扩展,南拓即集中力量引导城市向南发展,中疏为疏解城中交通等问题,这为呼和浩特市城市的扩展指明了方向。

第6篇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

由于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进步,和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并且构成了各种观点、学说。不管是我国的法学界或者是经济学界均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展开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将效率与公平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结论进行普及和推广,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J可。效率和公平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除了满足普通法价值的需求外,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相关观点分析

(一)社会公平论

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公平论即为主张社会公平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具体而言,公平正义作为国内社会所追求的根本价值,而经济法的根本特性即为社会性。所以说,公平必须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不少专家提出,中国经济早已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更加需要公平,而不是效率。一些专家认为,经济法包括各种各样的价值,例如:秩序、效率、自由和公平等等。在诸多价值之中,公平是其余价值的基础条件,也是根本价值。必须保证经济的公平性,才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

(二)社会秩序论

这一论点提出“秩序”乃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通常情况下,秩序才是保障社会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所以,秩序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出这一论点的专家人士觉得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存在有国家干预,而这肯定会涉及国家政权,公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联系能否有机结合起来,便逐渐成为了经济法最为注重的话题之一。所以说,秩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此外,将秩序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公平效率的价值功效。缺乏公平与效率的人类社会,人民是没有安全及自由的,这样的秩序也不是我们需要的。

(三)社会整体效益论

这一观点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为社会整体效益,绝非某个人、某一集体或者地域的效益。部分专家觉得经济法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根本价值取向有别于民商法学的根本属性。另外,很多学者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具备鲜明的经济本位以及社会本位的法律特点。

第一,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犯了严重的逻辑失误。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于人类需求满足的积极影响,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但是,社会整体效益严格意义上归类于客观方面,若把社会整体效益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则在逻辑方面是无法说通的。第二,社会整体效益的定义并不清晰,具体涵盖哪些内容也是不够清楚的。所以,把其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不严谨的。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概论

顾名思义,这一论点把效率当做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效率优先论的出发点为市场失灵,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在于保障经济效益,避免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或者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当怎样进行干预。所以,效率因素才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然而,由法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社会公平同样是法律的基本保障。经济法作为法体系当中的部门法,需要具备一般法律的共性,当然,社会公平也是不可或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论点仅仅关注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性,却忽略了两者间的统一性,因此,此观点是不全面的。效率是市场经济必需的,而公平同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在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的整体环境下,效率和公平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

(五)和谐价值观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社会效益以及经济秩序的有机统一。和谐价值观把一切法律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令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具体针对性不足。因此,此观点并不是十分合理的。

二、对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评析

通过上述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结论或者观点不难发现,在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借助“拆分”的手段,片面地把某一经济分词孤立来看,并且以此来论证自身认为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所以,不管是以上哪一种观点,均不够完善,都应当进行补充,具体评析如下:

(一)社会公平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难以充分展现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

我们都知道,公平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形态,在我们生存发展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中均存在对其的渴望,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它特有的属性令其具备更加明显的基本特征。但是,因国内公平涉及的领域太过宽泛,不仅是经济公平,中国的公平还体现于权利平等以及社会平等等一系列方面中,经济法的公平通常也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同时将社会大众集体利益的维护作为根本着眼点,所以,纯粹的把公平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不够全面、不够严谨科学的;另外,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任何组织和部门共同寻求的目标,国内法律均依靠公平作为制定、执行的前提基础。所以说,公平不具有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需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特点,比如说:教育法同样追求以公平为前提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等。经济民主重点突出的是民主,主张政府在行使经济管控职能的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社会经济发展,而是尊重人们的核心地位,这仅仅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的具体方式,并非价值取向。

(二)把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作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有待考究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发展的,并且是在历经多次实践最终被确定的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价值观,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而利益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客观性特征,和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特征具有鲜明不同,首先,;两者在性质以及特点上就截然不同;其次,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范畴不清晰,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经济因素,并且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也是依托个人利益这种构成基础的。所以说,个人经济利益包括在社会整体利益当中,由此可见,在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中怎样把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有效的区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再加上社会整体利益的保证也仅仅是经济法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可以将其和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混为一谈。

(三)单纯提倡效益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不够全面的

在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最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工商法中效益优先的缺陷性,进一步把保证社会经济公平、提升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了社会整体效益。所以,从法律价值角度出发,一味主张社会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的增强和实现经济公平分离开的论点是极为不合理的。除此之外,由现有经济法调整的状况来讲,经济管理关系已经渐渐成为经济法进行调整、优化的最关键部分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节当中展现公平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有效解决公平和效率两者的统一性问题。

(四)市场经济秩序下的经济自由仅为经济发展途径,并非价值取向

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针主要可以归结为,我们提倡在政府对国家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展现市场的自我协调能力,并且在特定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自由作为我国推行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为推动国内外贸易的进展而实行的一种经济策略,所以其并非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把其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是不正确的。

(五)把“和谐”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针对性不足

众所周知,和谐作为各个时代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均起到关键影响。但是,和谐的种类繁多,像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等等。经济法的“和谐”是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的,具备明显的社会和谐特点,尽管和谐也是中国经济法寻求的价值取向之一,然而却并非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同样不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时代性特征也较为缺乏,所以说,把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错误的。

三、公平和效率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经济法的整体价值当中,公平和效率毫无疑问是最为关键的两个价值取向,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法价值取向之中,唯独经由经济法的立法与执行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整体效率,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公平,也能够确保经济的自由性、有序性以及安全性。若缺失了公平及效率中的任何一项,另外的一切价值均不会具有任何意义。

(一)从国内经济法的法律属性来看,公平和效率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家,满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彻底消灭剥削,并且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性涵盖了公平与效率,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定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起来。

(二)从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来看,两者均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一,公平和效率两者都是十分关键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具备效率的公平或者缺少公平的效率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处的。第二,公平和效率具有对立统一的基本特点。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对立性,然而它们并不是无法调和的,尤其是对于经济法的社会整体效率和社会公平来讲更是如此。由于既然称之为社会整体效率,而非个人效率或者局部效率,那就一定会涉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第三,从“法尚公平”的角度出发,公平必须作为法的基本价值,经济法也是如此。此外,从对经济法带来的根源考察当中,正是因为发生了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引发了社会不公平,也才促进了经济法的出现。所以说,由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看来,公平和效率两者均应当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结语

总之,即便中国经济法界对于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问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论点,然而这些观点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当前,只有公平和效率才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才可以真正体现经济法的价值,更有效地保障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曹平.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02)

[2]李晓巍.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

[3]娄伟伟.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10)

[4]郑 .经济法价值理念研究二十年: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法论坛,2014(01)

[5]漆多俊.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及其同实践的反差[J].汉江讨论,2015(07)

第7篇

关键词:乘数效应;交易成本;会展业;社会经济;推动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28日

一、会展经济阐述

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这些经济形态包括会展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组织,以及相关经济活动主体。目前,会展经济所涉及到的产业主要包括酒店业、物流、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等服务行业以及传统的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会展业和这些行业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因为会展经济需要高效率、高质量的配套和产品服务做支撑,所以开展一次成功的会展活动会涉及到各种服务行业的方方面面;(2)举办大规模的会展活动也能有效推动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环境的改善,甚至提高城市知名度,从而带动诸如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3)在会展经济中,融合的产业类型越多、规模越大,会展经济的整体水平就越高,竞争能力就越强。

二、乘数效应理论及其在会展实践中的应用

乘数效应又可以译作倍数,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经济效应,具体来说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一变量发生了增减,将会引起经济总量发生连锁的反应。乘数效应这个理论来源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在其论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收入乘数原理,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效应完整地表达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种经济量的变化,可以导致其他经济量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次发生,而是一次又一次连续发生并发展。这种多次变化所产生的最终总效应,就称为乘数效应。

经济活动中之所以会产生乘数效应,是因为各个经济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是互相关联的。某一经济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引起连带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总量成倍地增加。由此可见,某一行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一系列同该行业相关的间接部门的生产,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乘数K是表示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

K====

例如,政府花费N元兴建了会展场馆,场馆的建设者、建材商等就因此增加了N元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为q(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为1-q)他们会支出N×q元购买他们需要的消费品。这些消费品的生产者也会增加N×q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q,他们又会支出N×q2元。如此继续下去,每一轮新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q倍。这样,最初的N元消费就导致了一系列次一轮的再消费支出。尽管这一系列的再支出永无止境,但其数值却一次比一次减少。最终的总和是一个有限的量,即凯恩斯的乘数:

K=N×(1+q+q2+q3+…+qn),0

由此可得:K=

通过以上推导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一笔原始花费进入某一经济领域后,会在系统内流通再流通,经过多次循环,使原来那笔货币基数发挥若干倍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公共投资和支出会刺激有效需求,而就业等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则由有效需求决定;通过增加投资会拉动整个经济的成倍发展,继而产生乘数效应,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充分验证这个原理。会展业的发展可以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拉动作用,也就是产业拉动系数,根据统计在国际范围内会展业的产业拉动系数基本可以达到1∶10,也就是说如果会展直接的收入,比如入场券的收入是1的话,他将还会带来相关行业比如酒店、旅游、餐饮、物流、建筑等其他领域的收入为10。会展场馆是会展业的必备基础设施,各地发展会展业,一般要采取建设优先的原则,即场馆的规模和数量要有前瞻性,可以适度超前。另外,会展场馆的建设会给建筑、设计装潢等行业起到一个明显的拉动作用。而场馆建成后,以其为基础的会展平台的运营又会带动一大批与会展相关行业的发展。(图1)

三、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在会展实践中的应用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的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主要是围绕如何在交易中节约费用,交易过程中应用什么样的组织体制来协调,以达到用最小的开支完成交易。

1、使企业有效降低搜索信息的交易成本。会展经济会为企业大大节省这部分开支,因为展会主办方扮演着“信息搜寻者”的身份,它能在最广的范围内搜寻出合适的买方和卖方并将其聚集在一起,而企业只需要支付相对数量的入场费用即可享用这些信息。

2、使企业有效降低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在会展经济中,展会方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更多接触机会的平台,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模仿创新过程中所花费的交易成本。

3、有效降低企业为了平衡与客户之间交易的不确定性所付出的成本。所谓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对客户资历和可信度信息的了解以及交易失败后所要付出的费用。在会展经济中,展会承办方会以一个中间方的身份来协调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这种不确定性关系,降低了企业为平衡这种不确定性所付出的交易成本。

四、结语

现在,一个城市或者地区会展业发展的水平已经逐渐成为这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的发展,而会展经济在降低交易成本中发挥的作用,使企业只需花费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完成交易成本,也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企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有利于直接参与会展的企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利润,还有利于吸引大量人口就业,刺激有效需求,扩大有效供给,最终促使国民经济平稳快速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玉妹.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统计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地位;作用

【分类号】:F222.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对统计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样化。但当前国内统计信息、咨询的整体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统计在满足日益增加的社会各界需求方面还有欠缺,统计信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不够,咨询建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提高政府统计社会化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一、统计信息的概念其主要特点

统计信息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处理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以统计数据或资料形式表现的信息。包括认识活动的一般统计信息、专业科学研究的统计信息和统计工作的统计信息三部分。统计信息是指由企业和社会统计工作反映出来的资料和数据。包括:统计原始信息、统计整理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和统计监督信息。统计信息是指来源于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善为内容,借助一定的栽体形式,包括数据(如数字、字母、符号),凭证,报表,报告,图纸,规章,制度等等,能用统计技术进行采集传输或存储,被人们所接受,理解,对我们参与社会活动有用的信号和消息。

统计信息具备如下特点:①广泛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很多方面都存在统计信息的运用,应用非常广泛。不但社会经济活动会用到统计方法,而且对各领域以及实质性学科的规律研究也需要统计来反映其变化规律。例如经济市场、居民收入、商品价格的规律需要统计方法来表示。②客观性。统计信息的生成依据是现实思维和归纳推理的统计逻辑,以反映客观和以客观为推理依据的特点。统计信息是信息的一方面,必须满足信息的社会客观性。③数量特性。统计信息从形式上表现为数量特征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活动数量的一般方法论和将其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数量方面的规律性决定了数量性的特点,统计信息常常表现为数据的形式,但也不局限于这单一形式,还有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定性,统计信息的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认识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④社会标准化。社会标准统一化一直是统计活动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是由于统计活动的总体性决定的。所以统计信息在形态等方面表现为较好的社会标准统一化,但是统计指标口径、范围不统一的话,我们也就无法认识总体的特征。从信息理论来看信息系统形态上必须做到社会统一化,否则就没办法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⑤认识的多层次性。统计信息的产生一方面取决于统计认识和手段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受到统计方法和专业理论的共同作用,所以统计信息表现在多个层次,有直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数量的信息,也有反映加工处理过的统计信息。多层次性归咎于客观现象内涵的层次性和统计逻辑分析的层次性,统计信息的多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保持高度衔接。⑥总体系统性。从宏观到微观,结合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层次可以组合成很多相对独立的总体,所以统计信息在整体上表现为总体性衔接的特点。这种衔接联系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社会经济活动客体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反映系统联系和变化规律是统计的根本任务,所以统计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为良好的总体系统性。

二、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的活动,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决策、管理要建立在社会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大量社会经济信息的处理,认识和掌握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性,科学管理、调控、监督、组织和实施社会经济活动,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所以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衡量一种信息是否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要看这种信息对社会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统计信息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其主题的地位。

三、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作用

(一)统计信息对于企业经济决策的主导作用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越来越依赖于统计信息。从企业内部看,统计信息是指挥生产和生产过程中反馈的统计信息;从企业外部环境看,统计信息是激烈竞争市场环境下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企业经营需要低成本、高质量、反馈灵敏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有效利用统计信息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统计信息对于行业管理和地区管理决策的作用

行业和地区管理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和地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包括大力发展统计信息。加强国民经济行业的统计核算,发挥统计信息在国民经济行业发展规划的决定作用;积极发挥统计信息在行业调控和管理的作用;加强行业发展的意向调查,积极发挥统计信息在监督国家经济行业发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三)统计信息对于宏观管理决策的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科学决策,从整体上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有机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务院决定建立新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信息统计工作。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将会以科学、合理的结构和指标体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新体系的健全完善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统计工作集成化的水平,增加统计信息量。经过核算体系对于统计数据的验证可以大幅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定量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分析结构,促进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有机结合。总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国家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国民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统计信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统计信息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应用普遍,表现活跃,具有代表性。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喜欢用数据表达他们的观点,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数据的存在,科学理论研究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数据已经无处不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把21世纪称作统计时代非常贴切。

总之,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统计信息势必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作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还对我国经济管理以及相关决策提供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统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方法,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统计信息数据,进而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琼,曹向兰.构建统计信息质量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