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6:19: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科学课程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晓丽(1959-),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山东滨州2566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ZXYJYXM200734)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05-02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2000年正是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转变时期,为满足转变的需要,国家依据各地实际,通过合并升本、独立升本等方式开始大规模向地级城市布点本科层次的高校。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首先,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以往的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它隶属于高等师范教育范畴,无论是学历层次、人才规格还是课程要求都要以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基准。再者,它也不同于传统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其培养目标不再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而是应以培养应用型的幼儿园教师为主。
培养目标的定位解决的是人才规格的问题,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才能适合幼儿园教育需求的问题。而人才规格的实现需要构建科学合格的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受传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根深蒂固的影响,其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间缺乏统一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让幼儿园感觉“不好使”。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幼儿园工作人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及收集到的各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资料分析看,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的幼儿园教师为主,但其课程设置,基本还是沿用传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等幼儿师范教师的课程体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没有从根本上把一个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体现出来。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比重偏低。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有别于中专生的素养,即要具备一个大学生的特质,有着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尚素养。这种高尚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对全面的、综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内化来完成。然而,现行通识教育课程基本是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政治理论课程及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课程,体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所占比例偏低,难以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少。学科基础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教育理念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课程。时代在发展,学科基础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基本沿用了传统高师的课程门类,如教育概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而像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兴课程门类较少。
第三,专业课程重理论,轻技能。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除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外,还要尽量凸显技能课程的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然而,考察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学前”冠名的理论课程占了重要部分,凸显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太少。甚至在课程的实施中,有将技能课理论化的现象,比如,乐理与视唱、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等技能性非常强的课程被安排在一个大合堂教室,几个班学生同时上课,教师以理论讲述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四,实践课程中,专业实践课程比重低,时间安排过于集中。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间接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同时,学生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不断进行反思,以调整个人的学习、成长路径,进而获得专业化的发展。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军训、校内劳动实践、以寒暑假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专业实践课程。其中,形成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实践课程课时数量少,并且时间安排不合理。专业实践课程一般包括了专业见习和实习两部分。专业见习一般放在前三年完成,多数学校安排每学年一次,每次1~3天,最多1周。专业实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一般为6~8周,二者加起来约8~10周。这样的时间安排既集中,量又少,仍旧没有摆脱传统高校培养目标的束缚。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学中仍以知识灌输、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意识。
2.各类课程间缺少相通与共融。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无论在设置理念上,还是具体实施时都存在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现象,相互之间缺少相通和共融。比如在课程结构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或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忽略了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缺少了应有的沟通和对话;在课程内容上,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缺少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这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缺乏、应用能力不够等问题。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结构决定着教师的素质结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把握学生高素质、高层次的要求,又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和专业基础,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后劲,还要考虑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技能结构。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构建时可以做如下设想:
1.拓宽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指与专业教育课程相对应的大学普通教育课程。它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隶属于社会科学的政治理论课及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而形成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综合素质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极低的现状,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多学科、跨专业的相对优势,拓宽课程门类,以选修课的方式加大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开设比重,逐步实现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不断融合。
2.增加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的比重。学科基础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课程,本着“厚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在保证课程本身基础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精选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兴课程。即使是传统的学科基础课程内容,也要注重它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3.丰富专业课程,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融合。如果将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比作树根和树干的话,那么专业课程就是树枝和树叶。在丰厚、坚实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门类众多的专业课程,可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开阔学生的成长视野。专业课程是学前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要强调学生儿童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育和保育知识的获得。专业技能课程要强调学生从事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两类课程在实施时要以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目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促进和整合。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学前卫生学的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运用所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婴幼儿活动管理、家庭指导策略;运用所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幼儿园综合活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素养,将学生送上专业化发展的轨道。
4.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实践活动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也是缩短学生理想与现实距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实践课程要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并且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首先,增加并合理分配实践课程的时间。教育见习的时间,可由原来的每学年象征性的见习1~3天,延长到一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组织学生分别到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见习一周,使学生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的时间,可由原来的6~8周,延长到10~12周,可分别安排在第6和第8学期,在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教育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及个人发展成长具有充分反思的时间。其次,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如增加户外认识自然的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走出大学校园,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为将来学生在幼儿园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增加实践课程的形式。可以以课题组的形式让学生带着课题进入幼儿园进行科学研究;也可以组织学生就学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向学生提出要求到本地幼儿园进行观摩见习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构建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课程体系。
5.实现各类课程间的相通与共融。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建构和实施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相互之间的相通和共融。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之间要互为因果,逻辑关系清晰、明确。其次,各门课程在内容上要相互支撑,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互为依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理论课程中派生出技能和实践课程,而技能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又以理论课程为指导,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体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和应用性。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既要考虑课程类型的丰富多彩,又要考虑课程实施的灵活多样;既要考虑各门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又要考虑各门课程间的相通与共融;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又要凸显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统一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2](美)费奥斯坦,费尔普斯.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王海英.“顺应”与“引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
[4]苏明强,曾雅茹.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在的,而且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在教育过程的推进中,教师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而在学生这一级,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方案形成之前,教师要先了解本班学生的能力形成趋势,还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收集整合相关资料,以资开发备用。教师的这种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其他角色无法代替也无法企及的。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课程资源观。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教育,而是在此意义上升华的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锻炼实践能力,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每个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如教师与校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教师与课程专家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应该清楚,所要开发的课程学校是不是支持,学生是不是喜欢,社会是不是认可。和其他教师的沟通合作能力如何,能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这些关系,都需要教师好好协调。
另外,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应考虑自身的特长。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专长,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具有自己的个性。其主体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开发的课程才能最大可能地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要善于自我学习、自我反思,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如报刊、网络等等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决策技能。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分享他人创造性的成果,取长补短,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方法,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新型教师。
一、创新课程设计,必须正确把握新的政治课程的性质
我们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主要应明确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我们把握新课程性质,必须准确把握课程的功能定位,既要在学科系统中把握,又要在德育系统中把握。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进行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容的教育,其中突出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政治课提出了五个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一是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三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四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五是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追求。课程理念体现了对课程理想的追求,它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课程框架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有关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建议都来自课程理念。
三、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有创新性。教学设计的过程必须要求教师在掌握了大量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钻研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总体设计出一个科学、实际、有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重新考量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设计虽然使得教学程序化、合理化和精确化,但它并不束缚教学实践的自由,更不会扼杀教师的创造性。要打破原有教学设计死板、僵化的误区,大胆创新,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方式来改变语文课堂的沉闷气氛。其次,在新课程逐步实施的背景下,教师还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教学观念,积极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条件来改变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设计。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因特网这几年对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学如果忽略和轻视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必然要落后于时代的,也是必然要遭到淘汰的。信息技术的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用它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感性知识等,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且信息技术具有交互反馈功能,以此互通,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记,而是通过动手操作直接参与教学过程。这就是从根本上打破以教师为中心,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弊端,使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
四、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教学设计对于我们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就转化为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那么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呢?
如果教学设计所得到的教学方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即从方案中所采用的目标及策略来看,充分重视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话,那么这种教学设计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否则便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那么如何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关系原则。要体现这个原则,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入手。所谓学习环境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资源的组合。要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并不是一件新任务,其实就是选择或设计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特征: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程度;提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提供足够的支架;丰富的人际交流;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2.教师的主要工作:准备资源;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设计复杂的学习任务;要使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要完成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精心选择和制作学习环境中所使用的学习资源。在选择和设计学习资源时一定要明确这种资源的使用方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不是用来给教师演示用的,而是给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的。因此,最好选择强交互性的媒体来呈现教学信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应该是已经筛选过的只需学生读、听、记的“死”资源,而应该是原始的、丰富的,还需要学生自己去筛选、思考的“活”资源,因为对中学生而言,方法远比结论更重要。由于倾向于使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控制者,因此,首先解决的是学习者的动机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但要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激发,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维持。没有设计合理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环境将无法发挥所期望的作用。学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应该将多个知识点包含在一起,但不是越难越好,最好能设计一些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解决任务。
五、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注重情境创设和活动开展
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不单纯是指课堂中学生的演示、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等活动,也不单纯是指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更不单纯是指相对于必修课、选修课而言的活动课。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不仅要制订课堂教学计划,还要制订课外活动计划。在制订课外活动计划时,必须主动配合学校的德育计划、班级的教育活动等,讲求综合效益。
六、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搞好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
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十分高,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各校教研组、备课组要拧成一股绳,成为团结协作的坚强集体。教研组、备课组内部教师之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唯有这种境界才能真诚合作,共同提高。搞好校本研究,教研组、备课组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及社会实际的结合、习题编制和选用等方面多作研究,多作探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进一步设计教学过程。各校备课组成员能够真正做到团结协助,资源共享,就能不断拓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空间,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蒋燕(1964- ),女,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贵州 安顺 5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安顺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AJG03,项目负责人:蒋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38-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涉及学生面广,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发展,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关系到该门课程开设的教学效果。文章以西部某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研究、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如何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出自己的设想。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2年的情况为:输入“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检索有128条;输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有31条;输入“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全部期刊1条。可见,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以前的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培养专科生,培养少量研究生。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本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其他省区,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以应用为指导,努力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把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加强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研究,我们依据Richards所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并参考国内外外语教学需求分析问卷,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以西部的几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文理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所选定的大学英语授课班级发放问卷450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435份,并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分析整理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由于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欠佳或缺少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学习英语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难以达到求学深造和英语交际的能力。
2.课程体系不完整。英语课程设置大致以基础课程为主,以精读教学模式为核心,以语法翻译法为重;重视基础英语,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文化知识的融入,缺乏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导致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欠缺;基本上是在教材的课文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有限的文化知识。其课程设置和整个课程体系重知识轻能力,文化教学缺失,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
3.教学模式单一。一般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班上课,满堂灌,笔记加作业,采取单向式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布置作业的方式来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居支配地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违背了语言习得的规律。
4.教学设施不足。由于贵州省各市州的地方高校在管理归属上是“省市共管,以市为主”,这就必然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有的地方政府投入少,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外语教学硬件设施较差,多媒体教室短缺,校园网络化教学不能开展,英语学习软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停留在将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
5.教师素质亟须提高。这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由于市州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很难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全校的英语教师一般只有30人左右,既要承担英语专业课,还要承担全校的公共英语课。加上办学经费紧张,专项资金缺乏,不能对在职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6.学生期盼学习英语。调查显示,希望改革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学生占89.66%,希望改变教学方式的占95.86%,希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占92.87%,希望开设四级后续英语选修课的占72.18%,希望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占97.70%,希望所学英语能够适应将来的英语岗位的占88.51%。可见,学生盼望学好英语。
7.用人单位的反映。在调查时用人单位反映,有的毕业生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在手,各门课程成绩优秀,但一旦进入文秘、外贸、科技、新闻、金融等领域工作时, 却写不好英语书信,看不懂英文国际招标书,讲不了英语谈判,难以学以致用。原因是学生只掌握了通用英语,缺乏适用于各种特定语言场合的专门用途英语。而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只是为检验学生基础阶段英语水平的考试,仅仅是英语语言需求的基础,不能使学生应对各种具体的英语交流场合。
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Richards认为,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大纲设计、教学方法、测试和评估六个方面。应用语言学家James.D.Brown认为,只有准确了解不同类别的需求,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掌握群体概况,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检查语言的运用情况,才能实施合理的课程设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构想:
1.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基础,设置课程模式。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该进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及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其次,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要始终建立在需求分析上,遵循既要照顾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又要给好的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确保英语水平稳步提高并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要以适应社会需求。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测试与评估等都要以需求分析为基础,遵循课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一条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又有个性化、多样化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之路。
2.以提高应用技能为中心,定位教学目标。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定义:“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又规定各高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我们要以此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应用技能、个体差异、学科专业要求等,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灵活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既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不同专业、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要注重通过语言传授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决定教学内容。要以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
3.以教学理念为支撑,设计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要有规律性的认识,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进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此,可以通过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个教学路径和两个阶段,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应由语言基础、语言文化、语言技能、语言应用等四个部分组成,其课程体系总体为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其中基础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阶段,可开设通用英语,供那些在语法、词汇、语音、写作和学习方法上有困难的学生选择,并可以弥补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不足。第二阶段,引入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根据学生的特定需要和目的设置课程,如开设西方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高级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旅游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等各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和所学专业的英语运用能力。
4.以分类指导为原则,转变教学方式。外语教学的实践证明,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各校不尽相同的教师整体水平、教学资源,采取分类指导原则和分级教学方式。采用不同起点、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学习目的学生要求。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开设的课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通用到专业,由综合到实用,进行不同级别、不同课程的学习,如通过开设综合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并结合拓展英语课程在语言技能类、应用类、文化类的应用供学生选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人文知识,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只有采取分类指导、分级教学的方式,才能使不同英语知识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级别的课程要求。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完整、系统、多学科交叉的工程。需要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转变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需要抓好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2]郭宇路.谈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3).
[4]刘富强,孙建奎.多重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时空,2007(18).
[5]孙建奎,宫钦言.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严明,冯莉.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7]杨淑侠.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8]杨玉兰.学生需求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2(6).
[9]郑红莲,刘桂兰.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施原则[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小学体育;融合;运用研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小学生处于贪玩的年纪,体育课程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在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后,体育课的实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简单的对学生安全的教育转变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体育课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的活动与其他一些辅的手段进行身体的发展,增强体质,在传授强化身体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意志品质。[1]在部分小学中,有的教师以体育课不重要为名,抢占体育课的课时,有的学校将团体活动课简化为体育课,这样的做法都违背了体育课程教育的核心。体育课的正常实施需要校方及教师的配合与安排,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我国建国60周年以来,无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任何时期,体育课程从未被取消,反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体育课程越来越重视。体育课不是简单的嬉戏玩耍,而是在活动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培养一种积极的兴趣爱好。
二、小学体育课程的不足及有效措施
小学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教师忽视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特别是一些重要学科的教师经常占用体育课。学校也需要为小学生的健康买单,建立合理健全的规章制度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制度设立后需要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教师采取惩罚措施以保证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保障了小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益,但在体育课程中,部分学校缺乏体育锻炼器材。[2]硬件设施的完善也是体育课程推进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场地及设施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体育课程所带来的精神与文化。在部分学校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学校需要合理调配人员保证学生接受最良好的体育教育。面向社会招纳贤士,争取增加专业体育教育人士,带给孩子们积极健康的心理情感。
三、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必要性
在部分教师眼中,小学体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她们丝毫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的深刻影响。体育课程的形式多样,但在灵活的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学生自主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小学体育主要教育学生要形成自己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等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特性。
(一) 小学体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素质教育的推行,加大了学校对体育课的实行力度。在体育课堂,学生们可以获得放松的时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反思我国的教育制度与考试模式,这些都加大了学生的压力,并且在其他课程的课堂上,学生们更注重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忽视了自己对知识的思考与理解,对相同的问题只会出现条件反射性的解题步骤,缺乏个性。体育课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这一问题,相对轻松自由的户外环境使学生对体育教师传授的技巧与知识有思考的过程,并在自由练习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形成个性化学习成果。体育课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并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 小学体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体育课程教育的优点对于大多数家长与教师都较难理解,真正专业的体育教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会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课程是轻松愉快的,在体育课上学生有独立思考活动的时间,这包括了学生人格的独立,在独立的人格下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做自己思想的主人,真正投身于自己的学习事业。对不同的学生而言,每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是存在不同的重点的,在自我主导的时间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自己的弱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强化。研究表明,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学习效率较高,且掌握较牢固。这些优良品质便是小学体育相比于其他学科所产生的优势。
四、小学体育与各学科的联系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每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体育课帮助不喜欢运动的同学进行运动,逐渐养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且向学生们传递了独立自主的、坚韧顽强的体育精神。在各科的学习中,都需要坚持不懈,自主思考的过程,而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中没有多余的课时帮助学生们培养这种精神,体育课恰到好处的在教学进程中培养了学生这样的品质。小学体育是我国小学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体育教育质量影响着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3]小学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是敌对的,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五、总结
在时代的前进下,我国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推行实施,小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身素质与文化内涵。小学体育的教学不拘泥于传统的简单模式,带给了孩子们丰富的学习经历。体育教育不容忽视,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中完善自我,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学校将积极配合体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场地与设施,教师也将尽其所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教育,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锻炼为大家所带来的精神文化。只有在各学科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和谐氛围中,学生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学校体育学,2013(10)
一、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在这方面教学上的不足,可以使教学更有效,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合作要适时,一般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上展开:
1.发现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如教学分数化小数时,一般用分子除以分母,但有些特殊的分数如13/250=( ?)(小数),在学生会用基本的化法后,教师提出:你还能想出简便的化法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当学生还想不起来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能否将13/250变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路顿时打开,合作情绪大增,很快解决了问题。
2.操作探究规律时,开展合作。
教育学家波利亚说得好:“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做,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旧知迁移到新知,待解决的问题巧妙转化为以前学过的问题,学生在自求自得中提高了能力,学到了方法。如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时,师生通过学具直观演示沿着圆柱体的高竖直剪开,观察剪开后的长方形与原来圆柱体侧面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和讨论得出圆柱体的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宽等于圆柱体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求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些教学设计都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推导和理解。
3.解答开放性的问题时,开展合作。
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有限,很难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思考,需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机会得到问题的解决。如应用题:张师傅计划用12天完成240个零件,结果前3天就完成了计划的40%,照这样计算,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自己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得到如下一些解法:
解法1:12-240÷(240×40%÷3)
解法2:12-240÷[240×(40%÷3)]
解法3:12[(140%)÷(40%÷3)+3 ]
解法4:12-1÷(40%÷3)
解法5:12-3×(1÷40%)
解法6:12-3÷40%
解法7:用比例解:设实际要用x天完成。 3:40% =x:100% x = 7.5 12-7.5 = 4.5(天)
二、 精心设计练习内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有效教学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
1.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把知识点掌握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基础性练习的时候要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和反馈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掌握。如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一些题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1) 完成竖式计算:如36
+27
(2) 用竖式计算:如27+48= (3) 判断改错题等。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注意多样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低年级的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1) 通过情境式的对话,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情境中。(2) 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设计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根据问题和条件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提高学生的能力。
有效的教学不仅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要适度注意对优等生的选拔。教师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要结合知识点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一些层次的题目:
容易题:(1) 果园里有梨树75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5,桃树有多少棵?
中等题:(2) 果园里有梨树75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5,是苹果树的5/6,果园有苹果树多少棵?
较难题:(3) 果园里有梨树75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5,比苹果树少1/6,果园有苹果树多少棵?
三、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摘要:公共关系学在我国的教学中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之中,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本文笔者将结合近几年来公共关系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公共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思路,论述了提高公共关系教学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关系;精心打造;改革思路;实践教学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交叉性、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学校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却难如人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提高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充满期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下面的主体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就如于猗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一方面,以赏识教育方式肯定与鼓励学生。因为任何学生都有其优点,作为教师,应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肯定与赞扬,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另一方面,用问题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讲某一个专题时,先征询学生的意见,学生就这一专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环节,教师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解答。学生所提的问题有:如此众多的参展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要作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布置、设计展览展销会内外场地?如何制定展览展销会经费预算等等。教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和解答,并作了一些补充。比如,展览展销会的效果预测问题,企业参展商应该注意的问题,工作人员的培训问题,参展商的接待等等问题进行了补充。这样,课堂气氛生动而热烈,学生听课时饶有兴趣。因为,他们所听的都是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这些披着神秘面纱的问题被老师在课堂上一一揭开了面纱,而且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补充,学生觉得颇有收获。
二、运用案例,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针对教材相对比较单薄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精选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应社会潮流、把握瞬息万变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所以,在案例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教材,并始终坚持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系统性”的原则,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参与,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持有不同看法和意见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辩论,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使其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精选的案例如麦当劳的CIS、制造重大活动公关在公关策划中的应用案例、沃尔玛博客公关——舆论公关案例、肯德基应对“禽流感”的危机公关案例、蒙牛赞助超女案例、高露洁牙膏致癌风波——制造舆论公关案例、吴士宏加盟奥克斯事件——流言公关案例等;另外也提醒同学们注意每年的十大公共关系事件,如十大公关事件为:“快乐男声”闪亮选秀(娱乐传播)、“神州九号”探月卫星发射(国家形象)、联想奥运火炬手选拔(企业形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网络公关)、“倡导文明 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社会公益)、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典(大型活动)、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财经公关)、“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奥运公关)、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政府公关)、“中国制造”舆论管理重塑声誉(国际公关)等“年度十大公关事件”。教学中我们经常提醒同学们关注中国公关网(省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网(省略.cn )、中国传播学术网(a-cademic.省略)等,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原来更好。
三、模拟策划,实践教学提高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重要活动和基础工作,但公共关系是务实性较强的学科,实践环节犹为重要与突出。实践是公共关系理论教学的落脚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公共关系的真谛。有效地组织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保证公共关系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在这几年的公共关系教学中,总是配合教学内容,创造一切条件、利用一切机会协调好各方关系,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公关操作。这些年我们先后参加过长治市多项大型活动,在实践中,学生全方位进入角色,领悟了理论知识并升华了课堂理论教学内涵。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公共关系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种种困难。一是比较难找到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十分恰当相宜的结合点; 二是在校大学生实践时间有限,现实工作中一次大型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实施有时需要少则半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学生不可能停课去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实践; 三是由教师带领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群体,一二个单位较难接待,尤其是难以结合践进行指导和教学; 四是教学经费的限制; 五是不可能各种专题都实践。这是长期困扰我们的现实问题。而模拟策划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模拟策划在操作中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进行公关活动模拟策划,有时可安排小组间的比赛。它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练习的场所。
有效提高公共关系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枚不胜举,如情景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总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生的学科,其教学模式还有待于公共关系教学者不断地求新、探索、总结,可谓任重而道远。正因为如此,也给了我们一片广阔的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将努力探索,为开创公关新天地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多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