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9 02:37: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授课艺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风趣的语言表达,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讲势能时,可对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没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说:“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它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
二、教师授课要有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 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
三、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讲解它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时候,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当讲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叫赫曼,为了验证天电(闪电)与他电是否是同种电,竟被雷电击死在实验台上时,课堂一片寂静。当讲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课堂上又是一片活跃气氛。
四、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增强教师讲课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艺术魅力不够,是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1.优化课堂结构,把握学生课堂注意力。
许多老师都有同感:上公开课的时候,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讲,积极踊跃地发言。这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公开课的教学活动中,比日常教学更注重课前的精心准备,优化课堂结构,力争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在新授的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分散。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教学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是小学生最乐意接受和参与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游戏、儿歌、比赛中,学生往往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例如:认识《长正方形的周长》之后,出现一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闯关比赛。设计由易到难的题组,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闯关中获得奖励,让学生在紧张又刺激的氛围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有效避免学生上课时的“走神”现象,而且避免枯燥机械的练习,在竞赛中培养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手段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精神状态良好,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又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同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利用适当的评价,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
通过课堂评价语教给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激励。课堂上有些学生很调皮,爱做小动作,不爱听课;有些学生不能安静地听同伴与老师在说什么,而总是举着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因此课堂上的“注意”习惯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老师要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指导,如让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听懂了什么”?“听不明白的又是什么”?“你觉得他说得怎样”?“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等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集中。课堂上对学生多鼓励,并且鼓励的方式要多样化。课堂上的奖励有“物质”和“精神”的,但以“精神”奖励为主,如用你“懂得真多”、“真会观察”、“听得真仔细”、“真会评价”等激励性、表扬性的语言进行适度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努力,持续发展。
二、提高课堂调控能力,预防学生注意力分散
当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时,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有效调控,就会造成更多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师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调控能力,预防学生注意力分散。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许多名师在课上好像是漫不经心地闲聊,但学生的思维却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新知,培养了能力。主要是因为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师生的情感融入了对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就不可能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当别人发言时,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善听的好习惯,努力做到“四心”:要耐心,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
3.控制调节课堂教学节奏。
【关键词】运用艺术作用文化差异
一、“体态语”的运用艺术
1.表情的运用艺术。表情具有神奇的魔力,教师的表情渗透会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巨大的震撼力。表情语可以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是向学生传达教师思想情感的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2.眼神的运用艺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感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知道眼神不仅能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有关情感,而且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多样化的眼神影响学生,增强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艺术地运用好眼神,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然后做出适当调控。在课堂上,学生时不时无目的地向别处看、目光呆滞,那表明他们心猿意马;左顾右盼,低声细语,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眼里迸发欢乐的闪光,表明茅塞顿开……倘若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并会艺术地应用眼神,这将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
3.手势的运用艺术。手势,是指一个人表达意思时手的动作姿势。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都非常重视掌握和运用手势语。它有助于教师教学语言的表情达意,可以使教学语言形象、活泼、生动。
4.身体距离的运用艺术。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学生2-3.5米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控制效应,如果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或出现行为不当的时候,对待这种行为,只要教师开始向这个学生走去,就会使这个学生不当的行为迅速地改变。讲究距离在课堂上的应用,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用身体距离的意义教相应的单词,如:far,near等。
二、“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体态语”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能善于利用体态语进行教学的老师势必也能营造课堂教学的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上每一课前,我针对教学内容做认真的准备,期望通过一系列体态语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运用“体态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我国,英语教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因此,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尽量少说汉语。而学生用英语交际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羞于启齿,教学中给学生以亲切的微笑、和善的神情都可以摆脱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动动做做、玩玩乐乐的氛围中全身心积极投入,促使他们抛开胆怯心理,大胆交往。例如:在教学“jump”一词时,如果用“movequickly”去解释,学生难以分清它与“rush、run”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教师用“体态语”做一个“跳”的动作,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起到语言交际的效果。通过这些生动的“体态语”引起了学生交往的兴趣,使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与人交往,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3.运用“体态语”控制和调解课堂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而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辅以手势、表情,就可丰富课堂,调节气氛,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与和谐。我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通过自己的体态行为来表达他们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肯定和否定,从而达到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的目的。反之,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体态语言取得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发出“Please,standup.”,“Sitdown.”,“Lookattheblackboard.”等指令时,学生会作出相应的动作,教师就能从学生的形体动作中判断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或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三、“体态语”运用注意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体态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拇指和食指分开可以表示“八”,而西方却没有这种概念;在中国,给人东西或接受东西时都用双手,表示有礼貌,在西方这却显得有些笨拙。相同的手势也可能表达出不同的概念,有的甚至相反。据说有一次一些欧洲海员在地中海游泳时不知不觉地游到了海防基地,卫兵见到后向他们大声喊叫,并做出“过来”的手势。此时,海员们意识到离海防工事太近了,误将卫兵的手势理解为“走开”,于是就向远处游去。警惕的卫兵立即开枪打死了这些不幸者。
它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种下的?它自己也说不清,它只记得自己经历了。
在这长长的时间里,它身边的许多树啊花呀都变了,有些死亡了,有些被移植了,每一次,它都失望地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朋友被运走,又满怀希望地看着新一批花木被送来……唯独它,一直都没有变,一直都站立在原地,它自己也猜不出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了,难以搬动吧。
它身边的花木是这样,孩子亦是这样。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学校中孩子们不断地换着,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老樟树最孤独却又最激动的日子,孤独是因为身边缺少了孩子。放暑假时,孩子们都不来上学,待在家中的空调里不需要它遮阳,孩子们不会到树下乘荫,偶尔有几个男孩儿跑来学校打球,大汗淋漓后也是含着冰棒回家了,不会注意到老樟树,老樟树为此一直在努力,它努力伸展自己的枝叶,为了使枝叶能伸到篮球场上方,可球场实在太远了,老樟树虽精疲力竭却只能遮挡住球板上方的一小部分,不过好像朝这一边球板投球的孩子确实多了些,也有孩子会到老樟树旁的花坛下乘凉,老樟树欣慰极了,将手臂又伸展了许多。
1.艺术感与审美能力的缺乏
身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求对艺术感以及审美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但相较于其他的本科艺术系的学生来说,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大多数没有得到过相应的审美、艺术方面的学习,或者只是接受了美术的一些训练,但学习的不够系统与完善。这就导致了高职的艺术专业学生,对于艺术感与审美能力的缺乏,并且没有对于艺术和审美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使提高自身艺术感、审美能力等方面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2.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清晰
由于在高职院校前,不少学生的艺术基础不够扎实,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都会反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不佳,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清晰,制作的艺术作品缺少内在的美。
3.热衷于动手尝试
相对于枯燥的理论课堂,高职的艺术设计学生更喜欢亲手操作的课程,并也热衷于动手尝试。往往在实际动手的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会非常强烈,能够将兴趣投入其中,其课堂效果也会好于平常普通的教学。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喜欢实际动手操作这一点,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二.存在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1.理论知识教学过于枯燥
理论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教学过程的枯燥,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对于基础理论的教学来说,不少学生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其理论结构不够完整,知识的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完成。这就形成了,学生在艺术设计中构图、色彩组合、图文结合不和谐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要加入体验和互动,引导学生作品个性化的形成。
2.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在艺术设计类的教学中,大多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不管是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现在较为时兴的动画设计,都是围绕着以某一设计软件为主来开展教学,教师在多媒体控制台讲解设计实例,学生在下面的电脑上进行模拟设计。对于艺术设计的教学,单单只靠多媒体软件教学的手段是不够的,这样会局限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一旦学生们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厌烦心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恶劣后果。
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缺失
有很多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于高职时期学生的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等特点缺乏利用。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缺少,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艺术设计中缺少创意,表现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自己的个性魅力。
三.手作引入对于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作用
手作是人们对于文化与生活思考的展现。进行手作制作的人群大多指成年人或者是专门进行手工制作的匠人,手作作品涉及到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并要求综合应用的能力和把控,更重要的是加入了创意和人们对生活的感悟。手作看似是一件作品,但它可以反映人生的哲学,体现人类的智慧。
1.引入手作能够完善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艺术的设计思考过程,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过程。人们喜欢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开展创意思考,在此基础上,更需要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来完成创作。通过引入手作,能够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效的结合。在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动手、动脑方式更进一步的贴近艺术层面,这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学习艺术设计都有着重要作用。
2.手作能够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
教师在平时为手作制作设计主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平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手作对象。这样会有效的增强他们对于艺术设计的吸引力,也是加强他们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比如,使用彩陶泥制作母亲节的礼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彩陶制作的工艺流程,又能够强化学生对于艺术的色彩搭配,更能够是对于母亲爱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还可以从关爱环境、各种新闻主题出发,进行手作制作。这不仅让学生在制作中感到了却,还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培养了学生在艺术形象、艺术色彩、艺术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3.手作的引入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寿山石雕刻;艺术形式;审美价值;创作观念
一 寿山石艺术的审美价值
石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寿山石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寿山石的种类非常多,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纹理丰富。艺人们巧妙利用原石固有色彩和肌理,顺应材质本身的美感和属性,巧妙的安排画面,达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寿山石雕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文化创意精神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二 寿山石艺术的发展取向
福州的寿山石作坊主要集中在鼓山脚下,与寿山乡相邻的晋安区樟林村。他们主要以就地取材,产销结合的生产模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更多的人开始注意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寿山石雕。虽然寿山石雕市场需求扩大,但是寿山石雕的生产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寿山乡的原石产量逐年减少,整体的生产力下降,生产规模大幅度减低,很多手工作坊因无法维持生计而大幅度“缩水”。其次,市场上还有一部分寿山石雕刻手工作坊主要以薄利多销的生产模式经营,做工粗糙,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重视这些一问题将会对寿山石雕刻这一产业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山石文化也会因此而贬值。寿山石雕刻未来的发展取向,针对从寿山石雕刻,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创作题材
上下5000年的中华文化,数不清道不完的历史典故、戏曲、文学故事、民间传说等都可以作为寿山石雕刻的题材,更不用说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借鉴。但是在寿山石雕刻中运用到的题材却只是冰山一角,不是童子罗汉就是一些老翁、罗汉、弥勒佛,那些熟之又熟的面孔。艺人们在创作内容上的狭隘化,显现出文化修养的不足。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艺人们要善于捕捉生活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深切体会生活,创作出让观众动容的作品。如现代福建工艺美术大师陈敬祥先生的作品《求偶鸡》,以农村生活中常见的鸡和鸡笼为素材,用寿山石来进行创作。作品中镂空雕刻的鸡笼,笼顶一只公鸡俯视着笼内探出头翘首呼应的母鸡,笼外群鸡环绕,烘托着这对求偶的情侣。题材来源于朴实的乡村生活,构思新颖,作品中采用了寿山石雕的镂空雕刻技法等。陈敬祥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生活中家鸡的生动刻画,打动了观众。寿山石雕刻作为一种艺术表达,不仅要关心雕刻艺术,还要时时关心生活,关心时代与审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要刻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前人的艺术,在借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精神,不断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2)雕刻形式
有一个很完美的创作构思并不意味着作品的成功,还要有精妙的艺术表现手法。寿山石雕刻讲究刀法,刀法的运用是作品表现的必要手段。还需要一定的造型功底,娴熟的技艺表达、独到的艺术见解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艺术是相通的,寿山石雕刻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都是古老文化的瑰宝。因此,寿山石雕刻艺人不仅要关注寿山石的文化历史,还要触类旁通,对传统绘画也要有所了解。例如中国画中一些基本的理论、构图方式,以此丰富寿山石雕刻的理论基础。传统美学中提倡“书画同源”、“诗情画意”,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薄意雕刻大师林清卿吸取中国画的技法理论并在寿山石雕刻中加以应用。林清卿擅长薄意雕刻,为了提升自己,潜心研究中国画,他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融合于雕刻刀下。他的寿山石雕刻与中国画紧密结合起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个人的艺术特色——刀笔结合。在“全球化”时代,西方艺术在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从冲突、对话到融合。寿山石雕刻可以吸取抽象艺术的创作特征,对雕刻对象可以进行大程度的偏离或完全抛弃对自然对象外观的刻画。
(3)创作观念
与大多民间艺术一样,寿山石是雕刻的传承方式是通过拜师学艺、手口相传的模式传承下来,不像其他艺术有系统的科班传承模式。因此在传承的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雕刻技法的模式化、题材的概念化。真正的艺术是有血有肉、有情有魂。创造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不只是对生活的再现,把生活中想表达的东西像照片一样一成不变的雕刻出来,能做到完全写实也实属不易,但是若能从生活中总结出那么一点属于自己的见解,给人以一种妙不可言的突破形式。这也是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唐代画家张璪提倡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既要观察生活形象,又重视主观感受⑥。中国传统美学讲究“象形”和“达神”,也是我们在寿山石创作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效果,而不是单一的重复、刻制。若一味的模仿,不提倡创新,即使效仿的再好,也只能算是临摹复制而不是创作。随着“全球化”的社会文化进程,中西方传统艺术思想的融合,寿山石更应该学习和借鉴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追求自主,打破一切固有或已有的形式甚至理念,从创作观念上打破传统,不再墨守陈规 。寿山石雕刻家潘惊石考虑到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效果,在作品《一片相思》的雕刻中:最大限度保留原石的材质美,仅在一小片黄皮上雕一片黄叶,但是作品表达了“一叶知秋”的相思。
三 结论
与其说“物以稀为贵”,还不如说文化积淀才是其真正艺术价值的体现。寿山石雕刻家要持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迈开时代的步伐,在方寸之地上代代传承,尽情雕琢着多彩的寿山石世界。
参考文献
[1] 郑建旺.浅谈寿山石雕的艺术创作(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1:62.
小江:我承认这其中包含有关信息道德、意识和知识的概念,此前我也了解这些,但还是觉得它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况且我们不应就概念谈概念,还要回归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教师是不是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小李:翻开前页,我从未否定你的“能力观”。虽然“技兼于事”而“道兼于天”,但二者亦可相通,其原因就在于“道源于技”。至于回归课堂,则是水到渠成,心到技成,顺其自然,言传身授之事。
小江:说得不错。但信息素养言传身授则需要以“技”来支撑,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窥一隅,从课程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研究内容与教法也是教师应当做的。
前段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学习培训,在课程标准中看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为了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直观讲解课程方案、教材开发这一理念,我就列举了自己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一些举措。
跳出教材
1997年我用的北师大版信息技术教材分DOS版和PC版,其内容编写与我开始学习计算机简明教程基本相同,如同计算机操作手册。每节课按照教材编排给学生讲解开机、指令、操作系统、基本应用程序等,学生开始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课堂变成了强迫性教学安排:看操作―记步骤―动手模仿―练习巩固。这种教学最终导致学生将无声的怨气发泄到机器上,机房上课困难、管理混乱、破坏严重。
之后出台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首次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结合指导纲要和教材我们构建了如下课程目标:偏向计算机操作应用的技能,偏向信息借助计算机获取、甄别、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与思维能力。小学阶段侧重于后者,并尝试性地付诸实践。
有了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一些具体的载体与“支架”,如框架图、思维导图、机器人、LOGO语言,以及学科整合应用等。
案例1:用思维导图处理信息
在认识计算机应用这一课,我让学生思考:你觉得计算机能干什么?做这些事情要求计算机处理什么(图、文、声、视、动)?需要什么设备?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构建类似大脑神经元似的网络结构,将思维过程、信息筛选、学习内容容为一体。在策划外出旅游计划一课中,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策划旅游安排,以及策划安排信息的获取途径,并借助PPT制作进行展示交流。随着学生思维导图掌握的熟练,我和语文老师一起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制作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构思,以及文章段落构想的实验。
案例2: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网络搜索一课,将科学课中认识植物引入教学,认识的植物可以用植物名称直接获取相关信息;不认识的植物,可以根据植物的种类(乔木、灌木、草本)利用专业网站进行查找,或利用对该植物根、叶、茎、花、果实等特征描述的关键词进行资料搜索。
信息素养可以说是将信息技术方面显性的知识、技能内化转变成隐性能力,并形成一种类似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这种内化需要教师搭建起常规思维方式与信息处理方式的桥梁,用合适载体进行体验学习,达到“知理―知性―知行”的逐步转变。
开发教材
信息技术学科有着鲜明的特点: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展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因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使得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淡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调信息技术本身的实用性、综合性和方法性。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将它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列,旨在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和其他学科融合,在生活体验中、在实践活动中、在学习应用中养成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也做过多种尝试: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科知识结合,如键盘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文字编辑中用“写字板”来“写日记”,用“画笔”来设计“校园平面图”等;“任务驱动”的探究方式,如“社区公益宣传牌设计”、“教师节献礼(贺卡设计)”等;也曾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与课外,指导学生寒暑假用BLOG进行读书、学习交流,指导学生进行WebQuest网络探究等。这些教学方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知识掌握和部分技能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综合性技能、综合探究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还存在欠缺,没有形成系列性的课程体系,更是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
2002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用计算机来学习,而不单纯学习计算机”是课题组提出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新思路。在教学设计上以多维互动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探究”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
课程开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按照任务(综合主题和综合项目)的需要,有计划、分阶段融入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讲授和操作技能训练。每一单元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由情景产生任务,掌握探究学习的计划安排;第二层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完成探究学习,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与生成;第三层搭建支架与平台实现学生探究成果与学习资源的共享交流,并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反馈。
这些纸折的生物是如此的栩栩如生,以至于来访的客人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踩着了它们。罗伯特・朗对折纸艺术已有多年的研究,他的这些作品代表着折纸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不再只限于传统的小鸟和小船之类。折纸手工,是一种用纸折叠出各种动物或者其他物品形象的艺术,在融入了新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之后,折纸艺术正在向着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发展。所有这些要感谢世界各地的一些数学家和科学家们,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一研究队伍却正在日益壮大,在这些科学家中,也包括罗伯特・朗在内。科学家们相信,在这一古老的折纸艺术中,很可能蕴藏着许多领域中一些难题的一流解决方法,如自动化安全、空间科学、建筑学、机器人技术、制造业和医学科学等。
今年46岁的罗伯特・朗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激光物理学家和副研究员,是一位将折纸艺术技术化和计算机化的开拓者,他致力于研究折纸艺术背后所蕴含着的数学原理。美国折纸协会的简・波利希说道,“在折纸领域内,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许多科学家当遇到需要解决某个难题时,往往会对折纸艺术感起兴趣来。”美国折纸协会在世界各地拥有1700名成员。罗伯特・朗的折纸艺术之所以让许多科学家感兴趣,是因为他将艺术和数学结合在了一起。
在罗伯特・朗构思创造的多达近500件复杂的折纸作品中,有的需要折叠数百次才能完成。如背壳上有花纹图案的海龟,羽毛上突现纹理的猛禽,有一千个鳞斑的响尾蛇,以及只有一粒爆米花大小的扁虱。他于1987年创作的一件杰作是与实物一样大小的15英寸高的黑森林布谷鸟钟(一种设计精巧的钟表,每到半点和整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自动打开,并且出现一个会报时的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叫声。),这个纸钟有钟摆,还有松果和鹿头装饰,这一折纸作品的复杂程度真的是匪夷所思,罗伯特・朗应邀在日本电视台现场折叠表演时,整整花了5个小时才完成。大多数折纸作品所需的道具只有一整张纸,既不切开,也不撕开。
罗伯特・朗写了8本关于折纸艺术的书,其中有的是和别人合著的,在这些书中,展示了他的一些折纸艺术作品,以及巴黎、纽约、东京、波士顿、西雅图和圣迭哥等地的传统折纸艺术。2004年,他以艺术家身份造访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星期,他的折纸艺术讲座吸引了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许多学生,听者人头攒动,只容得众人站立听讲。去年9月,他还组织了在加州理工学院召开的第4届折纸手工国际会议。
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机工程师和计算机学科教授埃里克・德梅尼说道,“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对纸张和折叠技艺有一种特别敏锐的才智。当他在思考解决某一个问题时,通常都能在折叠一张纸的过程中找到解决之道。”德梅尼对各种折纸技艺也深有研究,并经常与朗合作。
罗伯特・朗从小就迷上了折纸,那时他的父亲吉姆是亚特兰大一家设备公司的销售经理,母亲卡罗琳在家主持家务,在他6岁那年,母亲给了这个早熟的孩子一本讲述折纸技艺的书。“我记得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朗回忆道。“当时我觉得真的是太奇妙了,只要有一张纸,一些空闲时间,就能做出一些可爱的玩具来,所需要的材料随时都有,取之不尽。”
10岁的时候,根据书中介绍的范例,朗就能折叠出鼓翼欲飞的鸟儿,跃跃欲跳的青蛙。他说,“我开始琢磨折纸书中没有的一些东西,开始构思设计折叠自己的作品。”他锲而不舍地沉浸于这一爱好之中,当他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时候,获得了应用物理学的博士学位,还有在他手里得到复兴的折纸艺术。
上个世纪90年代时,朗开发出了一个叫做TreeMaker的计算机程序,用来进行更为繁复的设计,设计者可根据所构思的样式在屏幕上画出骨架模型,软件进行计算后,给出最有效率的折叠型式,接下来的第二个程序叫做ReferenceFinder,它可根据设计模型的需要确定每一步折叠方式的先后顺序。朗说,他在构思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时,其实是很少使用这些计算机程序的,通常在突然有了某种构思的灵感,而自己又需要为一个特殊的模式设计一个基本框架的时候才会用得着那些计算机程序,计算机会给出好多种折叠方式供选择,再回过头来用笔和纸比比划划,然后动手折叠。
事实上,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了的复杂的折纸艺术,在解决一些与金属板材折叠结构有关的难题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如应用于太空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板,机器人手臂的控制性能等。在医学上,有关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如开发一种新颖的可以折叠的血管支架,用以插入脆弱的动脉,一旦就位后又能扩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