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6:19: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常见的经济学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日益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导致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大学生要面对学习、就业等各种因素,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因心理或精神疾病引发的各类校园突发事件有增无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1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对新环境的适应障碍
大学生刚到大学,周围的人、环境、教学模式等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对大学生活期望过高,然而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感到失落。其次对新环境、新同学间,师生间关系等不适应,感到迷茫而心理不平衡。
1.2 与人交往问题
大学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多锻炼的平台,但大学生由于在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同,在人际交往方面也缺乏经验,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表现为不知如何与人交流及交往的方式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与人交往,甚至被别的同学排斥和冷落等,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人际适应不良而影响心理健康,阻碍学习和生活。①
1.3 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的主要挫折源。很多同学在高中时是佼佼者,但在初入学之后,高中时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大学课程多、节奏快、密度高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学习压力大。另外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自觉失去了高中的优势,产生心理不平衡,心理负担增大。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或缺乏学习目标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会及时释放压力,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有可能出现强迫、焦虑、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②
1.4 情感问题
中国大学生们大多在17~23岁之间,从生理发育来说,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发育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大学生思想复杂,受电视、网络等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但很多同学不会处理在与异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容易走极端。
1.5 考研、就业、择业带来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学生,想考研去继续学习深造,可是考研竞争也很激烈,很多学生出现考研焦虑现象。对于马上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些对从事何种职业比较迷茫,没有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工作,有的急功近利,有的对人生态度、出国留学等出现心理困惑,不知何去何从,有的努力争取各种荣誉,考取各种证书,以增加就业时的敲门砖等,总而言之,在考研与就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2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1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可通过讲座、报告、主题班会或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或采用门诊、书信、电话和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咨询,化解或缓减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推波助澜和感染熏陶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2.3 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加强自我保健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更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从而学会自我保健。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等不定型,情绪和情感往往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容易产生极端情绪,有的激动狂躁,有的抑郁冷淡。因此,大学生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我人格,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要不断积累经验,树立人生目标,明确事业方向和完善处世态度。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如运动,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排遣心中的苦恼,避免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
2.4 加大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
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起重要作用,因此应通过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方式加强校际及同事间的沟通与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2.5 联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除了学校教育外,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家庭教育、社会风气、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抵消作用。多数学生的不良心理是由父母关系不良、父母期望值过高、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等引起的。③
大学生心理素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成果,编号:NJSZ1120
注释
① 王慧,谢飞.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09(23):177-179.
经济学乃致用之学,深深植根于百姓生活之中。按照汉语本意,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经验总结,它本来就是一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古老学问。
虽然这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能将其清楚地叙说出来的专家学者却没几个。许多“小师”级的经济学者,则往往出于某种功利主义或商业利益考虑,炒作概念,玩弄学术,造成“巫师庸医卜卦者,秘方真传漫天飞”那样一种混乱局面。此外,一些不大不小的“中师”级经济学者,常以“专家”身份自居,以大家似懂非懂,最好是听不懂的语言讲一些故弄玄虚的学说或理论。
相比之下,只有“大师”级的经济学家,能够通过自己高超的学术技艺将蒙在所谓“专家”头上的神秘面纱揭下来,把“真知灼见”语重心长地、通俗易懂地讲给读者听,使他们听后总有“恍然大悟”之感,获得“返璞归真”的思想体验。
在中外经济学领域,都不乏大师级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大师级人物,如加里・贝克尔、米尔顿・弗里德曼等,都曾在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做过很多经济评论,并专门写作出版诸如《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样的普及性读物。
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张五常等,也是贴近老百姓生活诉说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行家里手”,都写作出版过很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
百花争艳的情景虽然令人欣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正符合大众口味、具有“心灵鸡汤”作用的经济学科普读物还是太少,尤其是对今天处于经济危机下的广大民众来讲,更需要一本经济学读物来给他们解疑答惑。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这种基础性经济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一个明显偏误,那就是:只注重照本宣科地介绍一些有明确结论的现成经济学原理,而严重忽视经济学方法论的训练,不注意引导大学生们去直面“火热”的现实生活。其结果是课程学完了,“考试成绩”也不错,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没有能真正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学思想方法,更不用说学会用经济学家的头脑和眼光去思考、观察和分析问题了。
这显然是一种遗憾。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罗格・A,阿诺德教授著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书,则与其他经济学大众读物迥然不同。翻看一下目录和章节,再随机读几段文字,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原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面对面向读者“说”出来的。实际上,这确实是一本“讲”出来的经济学故事集。从头至尾,阿诺德教授都像在课堂上一样,面对着你侃侃而谈,将有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娓娓道来。作为读者,读着这种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口语化文字,你会觉得面前仿佛坐着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跟你聊天,你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漫游在有着深厚生活底蕴的知识殿堂中,领悟着一个个经济学基本概念、精髓理念和思想方法。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着和着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 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角色的一门学问。因为这一角色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一些核心问题被持续关注,例如对不同商品的税率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而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是最优等等,最近才成为研究的中心。经济学其他一些分支领域的理论与实证进展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对其中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研究。反之,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又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经济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理论和经验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各个税种的效率和归宿这样的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应以及最优的制度安排的认识。在公共经济学相关经济理论以及支持复杂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等两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过去的30年间,公共经济学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进展有快有慢。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的研究进展是经济理论在次优税制设计问题上的应用。在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家庭和企业数据库的出现促成了人们对税收激励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人行为问题的探索。继而公共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应用计量经济学家也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公共财政问题。90年代,实证政治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迅速扩张尤为显着。
公共经济学中的很多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促使了这一领域里几个二级专门学科的兴起,诸如老年经济学以及教育经济学。这些领域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不仅关注那些广布于公共经济学范围内的问题,而且也利用其他分支领域发展起来的真知灼见和方法技巧,例如医疗经济学、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
波特巴认为,过去30年发展变化的重大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所得课税对家庭行为的影响;社会保险项目的激励效应;资本所得税的效率和归宿;赤字和跨期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实证政治经济学;最优所得税和税种的设计以及转移支付等。未来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则包括了:环境经济学和最适次优政策;老龄经济学;私有化和政府的范围;开放经济中的税收和支出政策;最适社会保险项目的设计;征税与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在生命周期视角中的税收和支出项目以及国防经济学等。
罗宾?鲍德威认为,“公共经济学”这个词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采纳来取代财政学的,这是因为财政学这个词语似乎是太狭窄了。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人们认为财政学这个词语太狭窄了而不能代表本领域的更广范围的研究对象。然而,这两个词语现在都被使用着。他猜测这大概是英语的一般常见问题,有很多词语都有大致相同的意思。
拉本德拉?扎哈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但是,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太狭窄了。财政学几乎是完全研究政府预算的操作(尤其是税收和支出),而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更多的是公共部门对经济的干预,它包括了诸如管制和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权威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全球各个大学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是财政学的经典着作。马斯格雷夫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提出的财政“稳定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三职能说成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的代表观点,是现代财政学的奠基之作。他在回信中指出,他写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30年前完成的着作,他尽管已经94岁高龄,仍然关注财政学的发展变化。他称,他非常后悔看到了财政体制所发生的显着转变。他那一代人还认为财政的建设性和积极作用是对市场的必要补充,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市场。但是,马斯格雷夫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公共物品、公正和有效的税制以及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经济作用是在财政学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他也注意到,许多问题可能是需要许多工具才能解决的,所以,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可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同时,还有通过共同的预算政策将一串财政工具合并起来的情况。 马丁?费尔德斯坦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转型。他认为自己当初入门学习的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1959)开启了财政学的新纪元,但是,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论述的不足反映了当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同样,马斯格雷夫只是讨论了政府支出的一般原则,其经典着作没有论及政府支出的具体方面,而这也就成为以往30年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课题。在论文中,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交替使用的。
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财政学理论方面的这些发展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在许多重要的财政学问题上,对庞大的专业思想体系进行了分类。尽管它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表明了一些早期观点的各种错误,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见解。第二,他们吸引了一代优秀的大学生转向公共经济学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继续理论研究,而是完善了财政学理论基础,这种新理论的严谨性对他们的实证研究是有益的。
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这些发展,复杂的经济计量技术和标准装备的大学生对公共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革命都是关键性的。对税收的计量分析研究成果等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税收对个人风险影响、税收对公司融资政策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分析税收问题的意义的理解。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的大部分是为了社会保险项目,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正好与之呼应。社会保障养老金、事业保险、工人的补偿金、老年保健医疗和穷人医疗补助计划的增加给理论和实证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20世纪70年代,对稳定政策的分析已主要转向宏观领域,更加强调金融政策,而不仅仅研究通过改变预算赤字和盈余的财政刺激的各种变量。然而,财政学研究如何利用税收规定(如投资税收抵免和折旧扣除)以反周期的方式来刺激企业投资。财政联邦主义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即分析这些政府如何选择它们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更高一级的政府政策(包括地区财政补贴和匹配财政补贴)如何影响这些选择,以及税收和支出方面形成的地区间差异如何影响私人部门的为政府计划的效果。
一、传统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的回顾与局限性经济法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就是以法律解释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依照目前法学界的普遍见解,解释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种:1.文理解释。按照法律条文用语的字义、文义及语言的通常使用方式和逻辑规律所做的解释。包括文字解释、语法解释、逻辑解释;2.论理解释。斟酌法律理由,依一定的标准进行推理论证来确定和阐明法律本义的解释。它可分为:当然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效力解释、法例解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传统方法,例如,价值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等等。在经济法学教学中,传统法律解释的教学方法是最常见的。授课者只要抓住现有经济法律、法规的立法体系进行展开,先做文义解释,然后慢慢展开再进行论理解释,由浅至深,使讲授既有层次性和条理性,又能体现出法律的严肃性。这也是整个法学体系之教学方法的共同点。目前经济法教科书内容编排的理念,通常不会跳出经济法总论和具体的经济法律、法规两个大范围的配置,除了总论部分在法学基础理论上对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着墨较多之外,第二个范围基本上还是属于条文的法律教义学(Rechtsdogmatik)演示,这些都属于法学教育的传统基本方法。所以,讲授者往往只需讲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基本法律概念;第二,基本法律规定。但是经济法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法律学科,对经济法知识性的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的实际运用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既是很多学习者在学习经济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也暴露出我们在经济法学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一)理论抽象性强,欠缺实践操作性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抽象性,而现实却具有运动性和具体性,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法律解释的教学方法注重概念的解释,考虑法律以外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因素不全面,它不能缓解法律的抽象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经济法过程中对经济法知识性的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的实际运用存在着一定差距,理论联系实践不够,法律的适用性、操作性不强,导致课堂讲授缺乏说服力。
二)教师讲授的多,学生练习的少由于采取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讲解的多,教师无法有效地在短期间内使学习者进人经济法学的学习情境,往往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低落,处于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非法学专业的学习者来说,要求对一门从未学过,且处处遇到法学专有术语之障蔽的学科产生十足兴趣,则更加困难。况且非法学专业的学习者缺乏法学基础课程的训练,不具备或较少具备一般性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经济法法学中关于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等,这些基础的法学底蕴往往形成了茂密的法学丛林,会使原先就属法律门外汉的非法学专业学习者更加迷惘。另外,经济法学属于法学体系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猎很广,讲授者既需要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需要熟悉经济学的知识。
经济法教学如果由欠缺法学背景的授课者来担当,由于授课者本身欠缺实际的经济法规训练,往往把经济法学教授成单纯的法律条文解释学也就不足为奇,更谈不上指导学习者结合实际融会贯通了。
三)降低了立法意图与司法目的的协调性如果说立法意图是一种理想状态,那么司法目的则为一种现实状态。一般来说,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讲授者不能很好地做出符合实际的法律解释,就不能排除二者相互不协调的情况。从而出现原本经济法学知识的人门成本过重,学习者心理主动性欠高,久而久之,经济法的学习往往成为法学专业者心目中的“学了不能用”、“学了不会用”、“学了用不好”的老大难学科和非法学专业学习者心目中一件仅属于“不得不修”、“不修则不能毕业”的例行公事。结果就出现要培养他们在经济法方面的法律感情就更加困难的现象。学习者会觉得经济法不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某些方面的技术规则,无法体会法律学的精神与精髓所在,对于学习者学习后走向社会正确适用法律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几无裨益。
二、科际整合教学方法在经济法学教学中的运用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Integration)或称交叉学科或称边缘学科。
皮亚杰(JeanPiaget)曾于年提出这一说法。科际整合式的杂交确实培养了不少种类的学问新品种,从而形成了一种孕育新学问的方程式。在法学教育教学领域,科际整合的呼声与趋势并非近日之事,然而目前所谓法律与其他学科的科际整合要求法学工作者,必须以更开阔的视野去关注其他社会科学的议题和成果,其他社会科学也不得不祛除对法学只是法条、判决的整理、记诵)的刻板印象。这样,所谓科际整合,才会产生值得令人期待的可能。
科际整合不窗是一种重要且富有创新性的研究理念。所谓科际整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取两种或以上的途径并轨或复轨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多方引进来自原属其他学科范畴的知识。科际整合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重要的、多元的、开放的经济法学教学方法。在法律学的研究途径之下,科际整合研究方法能够多功能地解决经济法学函需解决与分析的各项问题。
科际整合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研究,故其教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应该是开放的。在法律学的研究途径下,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经济法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对经济法的教育教学法更有一定的创新。
例如,以经济法学中的税法教学为例,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研究方法运用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间各种利益和矛盾的调和或冲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立法者的原意与司法现实的差距以及有待完善之处。一般来说,在进行以法律解释方法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包括文义解析与论理解析等方法之后,如果尚无法得出对于税法的具体解释与理解,则应考虑运用来自社会学方面的资源,此举亦可以辅助非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在税法方面的理解,尤其是在法律释义方面的功效理解。常见的传统法律社会学教科书里面,往往比较偏重由各个层面做分析,以领域解说的类别作为章节的分野。近年,出现较多的新著以西方社会学理论为分野,进行法律社会学的论述,提供一种比较全面性的法律社会学视野,也促进了税法学与社会学科际整合的融合。
此外,法律经济分析计算方法也是科际整合研究方法的常见形式。经济学是一门强调选择的社会科学,而经济分析就是对所选择的社会科学进行分析。计算分析有助于在精确的数据前提下做出正确的经济选择,以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分析方法是在交易成本概念的基础上,主要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等分析的程序。可见经济法教学中涉及到的经济学基础,对经济法学中税法的研究非常重要,不但经济学教材常有关于税收经济学的介绍,而且目前著名的法律经济学著作对税法亦从经济学的成本一效益分析等程序方面多有探讨,这对于以主修经管类专业为主的非法学专业的学习者来说,透过其熟悉的既有知识体系来辅助税法学的学习,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科际整合还有很多其他的类型,包括自然科学方法中的数学方法、新三论方法以及横跨多重学科的政策分析方法与博弈理论分析法学等等,这些对经济法的教学都有一定的帮助。总之,我们采取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经济法,进而从事经济法教学,就会使经济法的教学方法不致流于呆板。例如从法律经济分析的角度,可以为税的废、改、立提出本意分析;由法律社会学的观点,由法律的政策分析可以得出每种税的开征与废止对社会影响的结果;由法律学与会计学的科际整合研究中,可以得知如何最有效确定收益的实现与费用的发生。经济法教学方法采取了科际整合的思维,对于非法学专业学习者来说,可以适时补足其在法学积淀上的不足,对于讲授法学的教师来说,可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1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关键词】学以致用 工程经济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实用科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该学科以土木工程为对象,以经济学为手段,研究土木工程项目或设计施工的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结合土木工程特点,从经济角度对土木工程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进行分析、评价、论证和择优。这就意味着学习和应用工程经济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和经济学常识。而工程经济学一般开在大二年级,学生的工程学知识缺乏;另一方面,学生到工程单位,一般先从事技术工作,利用工程经济学的机会不多。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的应用性,在工程经济中有必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一、加强教师自身知识积累
作为工程经济学教师,一般具有一定工程和经济经验,但对于一直身处校园的学生,工程知识和经济常识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切身体会。作为教师应注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知识,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经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银行存款、住房按揭等。作为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碰到的有关经济学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比如大学生的创业可行性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注重案例教学
目前与工程经济学有关的国家资格考试有:投资咨询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和建造师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最后一门均为案例分析。案例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未来实践的需要。
(二)联系银行存贷款进行资金时间价值的教学
大学生现在和未来都会接触存款,若要按揭买房又要接触贷,我们可以讲解资金的时间价值时,从存贷款入手,给学生一个感性知识。具体地讲,介绍目前银行的存款种类和贷款种类,计算三年定期存款终值讲解单利法,计算一年定期约定转存的终值讲解复利法,计算三月定期转存讲解名义年利率。具体授课时,可现要累计计算,然后推导公式。
(三)结合家庭理财进行确定性项目经济分析和方案选择的教学
项目经济分析和方案选择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项目的财务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和择优。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有一定的可支配资金,如何进行保值增值。教师可调查目前常见的几种稳健型投资渠道,比如:存银行、购买国债、购买理财产品、购买保险(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投资股市和投资实业,分析各投资渠道的效益。教师要估算各种投资渠道的经济参数。
(四)结合家庭投资进行不确定项目的分析教学
目前家庭投资除了上述几种稳健性投资渠道外,还可购买房地产、股票、期货、民间借贷、企业债券等,这些渠道都有一定的风险,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某个投资渠道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尤其是概率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如何确定其概率。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甚至部分经济学教师,经济知识很熟,但解决不了自身的家庭理财。
(五)结合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项目可行研究的教学
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社会稳定等的历史使命。创业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大学生往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如果利用自有资金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个创业计划进行开放性分析,分析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注重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的教是主要方面,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克服自己的主观片面性,鼓励学生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出来。不要因为没有正解的答案就拒绝学生提出问题,可能给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其实有些问题本身就没有明确的答案,比如是目前贷款买房出租还是把钱存入银行拿利息,哪一个更好,其中考虑的问题很多,即使是经济学家也不一定有正解答案。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自认为最佳的答案,而不是听信别人。
(二)加强交流与沟通
工程经济学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对现实。教师可以采用电子邮箱、QQ、电话等途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尤其是过去的学生交流能充实教师的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在土木工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部分工程知识如果要讲细,时间不允许,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获取感性认识,在进行有关复利计算和经济分析时可借助于Excel和MATLAB进行计算。在可行性分析对外部的环境可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分析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在教学方法上,人本主义者主张意义学习。第一,人天生有好奇心、求知、发现和探索的欲望,甚至不惜痛苦或危险(如探险者);第二,当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之间的联系被学习者发现时,学习效果最好;第三,对学习者自我结构改变较大的学习,会对学习者构成一种精神威胁,如高考前的复习;第四,学习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习;第五,学习者整个身心灌注其中的自发学习(即认知和情感均卷入其中的学习)。学习效果最为持久和深入。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个人主要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所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他与知识不断地互动教学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工程经济学的自学不是让学生提前自学教材内容而是根据案例教学和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需要相应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从图书馆等渠道学习相关内容,成熟时比如在课程设计阶段可以自己寻找相应资料和知识,教师只起指导作用。
四、改革学习评价模式
试卷考试一般侧重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知识的应用能力测试。教师的期终成绩评价中可以加强对应用能力的测试,比如让学生写论文或设计。在我教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对在校上课时的每节课的成本进行了分析,考虑到了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有学生将来的经济进行了规划,分析了收入的估算,不确定性分析,明确了奋斗目标,划出了努力方向;有学生对过去父母的投入进行了分析,从中领略到父母培养的艰辛。其中有的论文经过教师的修改已发表。
五、结束语
加强工程经济教学改革,是目的是学以致用,而不是熟知工程经济学知识,只有能够利用,才能说掌握了。工程经济学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需要整合相关教学成果,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方法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婷华,梁振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07(1).
[2]马立强.工程经济课程案例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2008(8).
[3]许丹.案例教学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3).
[4]黄有亮,徐向阳,等.工程经济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陈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2010(5).
当人类社会就“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请教”这些经济学者和企业主时,他们面无表情,不知所措。试想,倘若这种自利理性观在企业主头脑中泛滥以及经济学对伦理相关动机观的断然否决,那么是否意味着整个人类向往和追求已久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伟大理想――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和福利改善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不过是人的非理动机所使然,这未免显得与现实有些不符!
在武汉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不论是企业高级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以规则为行为基础,几乎偏离了自利行为的方向,责任、荣誉和信誉,是个人和集体成就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公司企业文化――或者更准确地说――“企业习俗”使大家形成了统一的认知和动机,“他们之间沟通起来比较容易,经常不谋而合”,企业运行的交易成本极其低,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整合而成的企业资源集合体,有条不紊地为企业创造利润。
一个以硫酸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在城市居民的包围下“活”了近30年,其企业内生能力何在?该企业如何来解决废气、废热、废渣所造成的负外部性问题。传统做法是免费“送给”大自然,交税排污,心安理得。然而,公司总经理张恒明的一番话让我敬佩不已。他认为:“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他们的做法是:把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通过氨气(NH3)接收转化为亚硫酸氢铵(NH4HSO3),把废热用来发电供生产自用,把废渣供给冶炼厂作铁矿原料,使“三废”的总利用率达到95%,从中获得了较大利润。这恰好是当今循环经济所倡导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的主要思想,把物质流量转换为企业利润的“应有状态”。我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这一做法,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实施了!
一、企业制度是控制企业运动成本的重要工具
企业成长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是运动的,运动是有成本的,现代企业竞争已变成了“运动成本之争”。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讲,企业成本的降低,主要通过各种矿物质、原料之间的先后秩序的化学反应流程,来实现“物质流”到“利润流”的转换。生产流程中的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连接着物理化学反应,一旦发生秩序混乱,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物质反应都会产生运动成本,降低企业各个环节的运动成本,成为获取利润的重要保证。该公司高级管理层深知企业利润创造之道,为了使企业的内在管理结构与运行机制达成一致认识。公司以贯彻“ISO”标准为契机,持之以恒地通过培训、案例教育、内审外审等方法强化员工的规范意识,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从而使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秩序,在最小运动成本的轨道上进行扩张、并购,井然有序地发展着。公司在同规模的企业中,连续几年实现了产值过亿元、利润过千万元的同行业最好的业绩水平。
我们知道,企业秩序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上班不迟到、早退、穿工作服、戴防护帽。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运行的每一环节都应符合企业内在的客观要求,做到每个环节的“接口”合理化、科学化、简捷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运动成本,使企业不断地获得茁壮成长的利润。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者和员工们在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人人做企业秩序的建立者,人人争当企业秩序的维护者。在生产实践中,他们奉行“制度大于总经理”的文化理念,严格按照企业各项工艺流程中的作业文件操作,在各个规范要求环节上力求精益求精,不断地降低各流程上的运动成本,追求优质的产品质量,张扬企业制度文化的个性。
二、企业精神是企业成长的内生力
在我看来,不应把企业生产看成是纯粹的机器运行、物资转化,而应看成是一种社会活动,看成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一部分,这是认识企业文化的出发点。该公司以“科技先导、满足要求、持续发展、追求卓越”为企业精神的支柱。它是企业内在客观要求所存在的、体现着企业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质量等精神――心理动态的一种智慧力量,激励着企业员工爱岗敬业,促进着企业不断成长。“科技先导”――是企业精神力的第一文化要素,因为企业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饱含“科技因子”,没有科学技术指导下的生产实践,毫无疑问是盲目的、危险的生产行为;“满足要求”――企业精神力的第二文化要素,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在各个流程中的运动成本;“持续发展”――企业精神力的第三文化要素,即在科技先导的推力下,在满足组织内和市场的各方要求的拉力下,产生的整合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追求卓越”――是企业精神力的第四文化要素,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境界,更是企业最优理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优秀的企业家,既是企业先进文化塑造者,又是企业良好形象的缔造者。通过这些企业精神传递了该公司特有的企业形象内涵。尽管它不能直接创造利润,而只是参与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但事实证明,由企业文化所养育的企业形象,保证了企业获得最好的原材料供应、最好的合作伙伴、最有效的营销网络,吸引更多的投资,以取得不断扩大的顾客群和消费者,从而提高企业赢利水平。不难看出,企业家的魅力就在于营造企业文化的生产力以使企业获得赢利的好秩序。
三、企业伦理准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充满急流、暗礁的市场浪潮中,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好舵手,具有预测未来、觉察风险,并把这些因素纳入契约关系,设计出相应的治理机制,保障企业安全航行的本领。企业伦理准则作为企业在其“整体人生”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合乎道德的各项制度、规则,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险丝”,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平衡木”。企业如果不明白自己行为的伦理准则与依据,不清晰行为所引致的伦理后果及行为界线,就会无所适从,产生浮躁、焦灼、困惑的企业心理。企业伦理准则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要减少企业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风险,给企业心理安宁,使企业在伦理准则的“护航”下,能够降低运动成本、获得成长利润。作为武汉化工行业中的一枝“奇葩”,青江公司的伦理准则是什么?总经理张恒明说:“客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是他们企业的伦理准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教授(K.Arrow)曾经说:“一个经过训练的经济学家,把自己想象成理性的卫士、他人理性的归属者、社会理性的处方者。这也正是我想承担的角色”。张恒明――不仅做了这个角色,而且还把企业伦理行为与经济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首先,处理好与消费者的关系,做企业理性的卫士。让客户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信誉等方面满意,不仅是实现企业产品订单的前提,而且是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获得销售利润的保证。因此,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是企业经济理性的充分表现。其次,处理好与员工、股东的关系,认识到成功的相互依赖性,构建企业・员工・股东的“命运共同体”。在管理中,不断强化人性管理意识,以人为管理重心,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价值,让每一个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有一定的决策权,从而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他认识到: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养料,“以人为本”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发动机。生产及其产品质量,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机械性的动作重复,而是生产者主体的人格质量的价值转换和智慧潜能的生动体现。也就是说,员工满意后所释放出的人格质量――投射到产品质量上――才能让客户满意,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润。他领悟到:股东是企业赖以成长的养料,让股东实现投资回报率的最大满意度,是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地成长的法宝。可见,做“他人理性的归属者”是实现企业理性的基础。最后,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做“社会理性的处方者”。他认为,当今企业应善于与政府沟通,依法经营,依法纳税。企业本质上是社会的公有物,就其工作和事业的内容来说,都是带有社会性的,是属于公共范畴的,要敢于承担企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营造绿色环境,让大自然的宠物――鸟儿――在厂区安家,在烟囱旁筑巢,共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区,是企业应尽的环保责任。这些都是企业理性在社会理性中的集中反映,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来自于社会、环境所赋予的良好发展秩序。
由此推断,企业伦理准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能够减少企业的道德风险,而且还是降低企业运动成本的重要途径,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纳什还是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原型、“博弈论”大师、著名数学家。2015年3月25日纳什因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与数学家路易斯・尼伦伯格一同获得2015年度阿贝尔奖(也有人把它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然而,就在领奖之后不到2个月,纳什和妻子因为车祸双双离世。
相关链接: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争
菲尔兹奖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1936年设立,一般4年颁发一次。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兹奖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只授予40岁以下的数学家,且奖金额仅有1500美元。2001年,为纪念挪威最著名的数学家阿贝尔诞辰200周年,挪威政府宣布设立“阿贝尔奖”。“阿贝尔奖”尽管历史较短,但由于奖金额(约100万美元)巨大可以与诺贝尔奖相媲美,且每年颁发一次,获奖者不设年龄限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承认,目前已被公认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早慧的天才少年
约翰・纳什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理论,同时,在代数簇理论、黎曼几何、抛物和椭圆型方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纳什写的论文不多,仅仅几篇便足够引起学界瞩目。
1928年6月13日,约翰・纳什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电力公司的工程师,母亲同样受过良好教育,做过教师。纳什的才华在小学四年级就显露出来,不过,他的数学成绩只有B-。纳什的老师告诉他的母亲,说他不怎么懂得做功课,但母亲很清楚孩子已经学会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到了高中阶段,当老师好不容易才做出一个冗长的证明,纳什却只用两三步就能解决问题。
高中毕业后,纳什进入了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之后又进入卡耐基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美国几所顶尖高校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普林斯顿大学则表现得更加热情,当数学系主任列夫谢茨感到纳什的犹豫时,就立即写信敦促他选择普林斯顿,这促使纳什接受了一份1150美元的奖学金。由于优厚的奖学金以及离家乡较近的地理位置,纳什选择了普林斯顿,来到爱因斯坦当时生活的地方。在此,纳什显露出对拓扑学、代数几何、博弈论和逻辑学的浓厚兴趣。
孤独天才造就神奇的“纳什均衡”
1950年,纳什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主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当年11月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这篇论文所探讨的问题后来也被称为“纳什均衡”。“纳什均衡”首先是指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
“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活中,常见的“价格战博弈”“污染博弈”“易自由与壁垒”这3种现象可以用来直观地理解“纳什均衡”。
纳什是一个天才数学家,然而,他的天才发现――非合作博弈的均衡(纳什均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48年,纳什来到普林斯顿大学,那一年他不到20岁。当时,普林斯顿可谓人杰地灵,大师云集。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列夫谢茨(数学系主任)等人全都在这里。
其实,博弈论的主体架构是由冯・诺依曼创立的。早在20世纪初,塞梅、鲍罗和冯・诺伊曼已经开始研究博弈的准确的数学表达。直到1939年,冯・诺依曼遇到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并与其合作才使博弈论进入广阔的经济学领域。
1944年,冯・诺依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其中,合作型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巅峰期。然而,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这表现在它过于抽象、应用范围极有限。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对博弈论的研究知之甚少,它只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正是在这个时候,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应运而生了,它标志着博弈论的新时代的到来!
纳什当时研究的博弈论,正是一门以各种博弈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数学分支。1950年后,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骨子里挑战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走向学术巅峰却堕入生命谷底
当我们回首纳什的年轻时代,仍然会被其天才的智慧和传奇的经历而吸引。1945年,纳什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他的数学天才在这里得到了公认,教授们称他为“年轻的高斯”。1948年,在普林斯顿热情地召唤下,纳什来到了这里并很快表现出他的机敏和才能。不久,他就发明了一种在洗手间里六角形瓷砖上打记号玩的游戏,并一时风靡。1950年6月13日,是纳什22岁生日,也恰好是他获得博士学位的日子。1950年11月,纳什的博士,这背后纳什的师兄戴维・盖尔功不可没。就在遭到冯・诺依曼“贬低”几天之后,纳什遇到盖尔,并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想法,盖尔听得很认真,意识到纳什的思路比冯・诺伊曼的合作博弈的理论更能反映现实的情况,而对其严密优美的数学证明极为赞叹。盖尔建议他马上整理出来发表,以免被别人捷足先登。纳什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竞争的险恶,从未想过要这么做。结果还是盖尔充当了他的“经纪人”,代为起草致科学院的短信,系主任列夫谢茨则亲自将文稿递交给科学院。
1957年,纳什结婚了。之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表现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然而,纳什不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并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人,他有着天才们常有的骄傲、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虽然事业爱情双双得意,但纳什还是喜欢独来独往,喜欢解决折磨人的数学问题,而且被称为“孤独的天才”。
30岁时,纳什突然出现了许多古怪的举动:他担心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神秘的意义,而只有他才能读懂其中的寓意;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达;他给联合国写信,跑到华盛顿给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投递信件,要求各国使馆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迷上了法语,甚至要用法语写数学论文,他认为语言与数学有神秘的关联……最终,他因为幻听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后来是接二连三的诊治与复发。1962年,当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况却使他与奖项失之交臂。
正当纳什处于梦境一般的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等各领域中。同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中的常见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当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戴森教授像平常一样向纳什道早安时,纳什回答说:“我看见你的女儿今天又上电视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纳什说话的戴森仍然记得当时的震惊之情:“我觉得最奇妙的还是这个缓慢的苏醒。渐渐地他就越来越清醒,还没有任何人曾经像他这样清醒过来。”
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这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1994年瑞典国王宣布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约翰・纳什时,数学圈里的许多人惊叹的是:原来纳什还活着。
从未停止思考的数学大师
纳什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放松自己的研究,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他写道:“从统计学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已经66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在其以前的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我仍然继续努力尝试。由于出现了长达25年部分不真实的思维,相当于提供了某种假期,我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常规。因此,我希望通过目前的研究成果或以后出现的任何新鲜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纽曼曾对纳什有过这样的评价:“其他人通常会在山上寻找攀登顶峰的道路。纳什干脆爬上另外一座山,再反过来从那个遥远的山峰用探照灯照射这座山。”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师生们总能在校园里看见一个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着紫色的拖鞋,偶尔在黑板上写下“数字命理学”(亦称为“占卜算术”)的论题。他被称为“幽灵”,人们知道这个“幽灵”是一个数学天才,只是突然发疯了。如果有人敢抱怨纳什在附近徘徊使人不自在的话,他会立即受到警告:“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像他那样杰出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