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过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6:20: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风险管理过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风险管理过程

第1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ree control, two management, a coordination " management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in today's 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the necessity to imple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etting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on.

关键词:项目建设;监理;风险管理

Key words: project construction;supervision;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63-02

0引言

我国自1988年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制度以来,建立了一支为投资者提供工程管理服务的专业化监理队伍,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自筹、自建、自管的项目建设模式,使建设管理体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各职能分工趋于完善和协调,约束机制得到加强,技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降低了工程造价,投资得到了控制,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协调了业主与各承包商的关系和利益,为工程建设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国外监理企业的大量涌入,使我国的监理在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这其中固然有法规、体制和监理模式等方面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监理工程师自身受知识和管理水平、工作经验的限制,未能向业主提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高质量优质服务,尤其是未能把风险管理贯穿工程建设监理的全过程,为业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总的工程费用,使项目的实施能连续不断的进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项目建设监理全过程

建设监理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领域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建设监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建设监理体系及运行机制。在国际上通常称作为业主进行的项目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参与方的建设行为过程监控、督导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技术标准,制止建设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建设项目投资、质量和进度按计划全面、最优地实现,确保建设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其指导思想是以项目目标和质量目标为中心,通过目标规划和动态目标控制,使项目的目标尽可能地实现。目前,我国把建设监理的任务归纳为“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中心任务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在项目建设监理过程中,为完成监理的基本任务,使目标按期、保质、低耗地实现,要把上述六项基本任务有机地结合,把各项任务贯穿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同时充分估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研究防止和排除干扰的措施以及风险补救对策,才能最佳实现监理总目标。

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推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及风险管理控制计划

人类认识尝试活动,都存在着遭受损失和失败的可能性,他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关键取决于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和认识。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如果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风险,事先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正确措施,就能减少风险的影响,即使风险发生也能得到控制。相反,如果对风险视而不见,事先不做准备,一旦风险发生,缺乏思想准备和措施,必然造成损失和失败。因此,建设监理作为业主委托方,承担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任务,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并把风险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监理的控制目标之一,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对项目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对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工程费用等有显著效果。例如美国亚特兰大高速交通系统(MARTA),由于有完整的风险管理计划,使意外事故发生率与美国一般大型建筑工程的发生率要低一半左右,从而减少了工程费用,保证了工程按计划完成。由此可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推行风险管理对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风险管理自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兴起,继之在英、德、法、日等发展中国家延伸。在我国,对风险的意识已逐步受到人们认识和重视,并在国家大型项目建设中得到应用。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和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处理风险四个阶段:

①对潜在的可能损失的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主要依靠观察、掌握有关知识、调查、采访、参考有关资料、专家意见和法规,以及掌握类似的风险系统曾发生的索赔资料,采用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幕景分析法、筛选-监测-诊断技术等进行识别。

②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估价和评价。风险估价和评价是应用统计、预测技术、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估计风险量,找出主要风险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采取相应对策。常用的方法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蒙特卡洛模拟、CIM模型等。

③一旦风险被识别、估价和评价以及风险量被确定后,对风险进行处理。常用处理风险的方法主要是:控制风险、保留风险和转移风险。控制风险包括风险避免和风险减低。风险避免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最严格的方法,即不承担由风险的活动,或以其它方式进行,或在其他地方进行。风险降低即采用各种方法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损失量。保留风险是最简单、最便宜的解决小损失的方法,是当损失发生时自己解决或存一笔应急资金以应付损失。转移风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非保险转移法,将产生风险的活动转移给不是保险商的第三方,如通过把特别危险的工作分包给专门从事该工程的公司,即通过签订保障赔偿协议转移给承包商。二是保险转移法,即通过购买保险合同转移给保险公司。

④对所作的决定及其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随条件的改变而采用另外的处理方法。

2.1 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管理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使项目成功;

②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一个平静、稳定的环境;

③降低总的工程费用;

④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干扰;

⑤使项目的实施能不中断;

⑥使业主在社会上树立一个良好和满意的形象,不让所产生的损失危机社会;

⑦协调业主与各方面签订的合同顺利履行。

2.2 风险管理的控制计划风险管理控制计划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根据其目标分为:

①损失预防手段、安全计划等;

②损失减少手段:损失最小化如灾难计划等;损失挽救如应急计划等。

损失预防手段旨在减少或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减少或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减少手段测试图降低损失的潜在严重性。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手段可以是损失预防手段或损失减少手段的组合。在众多的风险因素中,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材料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五个基本因素。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就要对这五个基本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因此损失控制的第一步,是对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规划,以及项目的特点等,以识别潜在的损失发生点,并提出预防或减少损失的措施,从而制定一系列明确的指导性计划,以指导如何避免损失的发生,在损失发生后如何控制损失,并及时恢复施工,使项目继续进行。风险管理控制计划包括:

①制定一个完善的安全计划;

②评估及监控有关系统及安全设置;

③重复检查工程建设计划;

④制定灾难计划;

⑤制定应急计划等。

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是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安全计划的目的是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灾难计划则提供各种紧急事故的处理程序,而应急计划则使事故发生后,如何以最小的代价使施工恢复正常。因此,风险管理控制计划是通过一系列控制计划的实施,将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对目标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到最小。

3在项目建设监理中推行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置

合理设置建设监理的组织结构,是保证监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实际监理工作中,常用的基本组织结构类型有:

3.1 小项目监理结构这种结构适用于监理的项目较小时,设总监理工程师或总代,由总监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投资、质量、进度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以及风险管理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或一个部门。

3.2 大型项目监理结构对于大型项目,则需要组织几个监理班子对项目进行监理。在实际工作中,按照项目进度阶段划分和子项目划分设置监理组织结构。

上述建设监理组织中,将风险管理单独作为一项降临任务与其他任务并列,并不是说其他任务监理中不需要风险管理,而是风险管理贯穿建设监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全过程。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过程管理

1.引言

DSM项目尤其是EPC项目与市场联系十分紧密,在项目规划、决策、实施和评估等各个阶段都伴随着风险。特别在工程类项目过程中,具有投资额较大、周期较长、涉及方较多等特点,因此对风险的管控显得格外重要。此外,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过程,较其他要素管理有管理持续时间长、涉及要素多等特点。为确保实现DSM项目的预定目标,满足合同要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行风险管理,其主要目的是识别与项目有关的风险,评价和管理改善项目的执行效果,从而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 EPC)项目是我国DSM管理大力推广的以节能服务公司(ESCO)为主体的能效项目的融资和实施方式。相对于一般DSM项目,EP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其风险也远大于一般DSM项目。对此,有必要对EPC项目中ESCO所采用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以求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的规避所面临的风险。本文主要研究EPC项目过程风险控制,给出控制策略。

2.EPC风险管理内容

EPC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对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将风险管控工作纳入EPC的全过程,实现对项目风险的全方位防范和动态化监控,这对保障EPC项目顺利健康进行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风险的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风险识别;2)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筛选与诊断(风险评估);3)制定出相关的控制措施对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风险监控)。

EPC项目常见的风险分类有以下四种:1)按照项目风险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政治风险、信用风险、金融风险、完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和环境保护风险;2)按照项目风险的可控制性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3)按照项目的运行阶段可分为项目规划决策阶段风险、项目启动实施阶段风险和审计验收阶段风险;4)按照项目的投入要素可分为人员要素风险、时间要素风险、资金要素风险、技术要素风险和其他要素风险。

节能服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有:1)业主提供的现场数据不准确带来的风险;2)物价波动形成的“经济风险”;3)不可预见和不可抗力风险;4)投标报价风险;5)项目分包商的管理风险;6)项目设计与材料采购风险;7)合同责任不清的风险等。

3.EPC项目过程风险控制策略

3.1 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风险一般为客户信用风险,本阶段的风险管理,首先由财务人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企业资信评估小组,根据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分析,进行企业资信评估,并形成分析报告。评估内容包括:企业规模、偿债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其次,项目经理对企业的总体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总体情况、产品、原料、生产、销售等方面。再次,项目经理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对项目拟采用的技术进行技术风险评估。项目评估小组根据以上分析,做出项目可行性结论。拟实施项目必须得到分管经理和总经理的签字批准后,才能签订正式合同。签署相关的能源管理合同,非文本合同必须经过公司法律顾问的审查。

3.2 项目实施阶段

本阶段风险主要是技术或设备风险以及施工风险。本阶段的风险管理由项目经理、财务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组成项目过程控制小组,及时了解和发现风险,使风险始终处在控制之中。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技术或设备风险以及施工风险。ESCO可采用风险转移的方法,将风险通过合同或协议合理地转移给设备供应商和安装商。由于EPC项目是在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建设交叉严重,项目建设难度很大。把住项目技术关、施工质量关是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有力保证。为确保项目技术的合理性,在开工前组织进行设计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当现场情况与设计发生冲突时,由施工单位、使用单位、设计单位同时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使项目趋于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现场办公会、项目监理、设计变更传送等制度;坚持每天开现场会汇总施工情况,准备第二天的工作。监理工程师严把质量关,每一道工序经过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严格控制过程质量,保证整体较高的工程质量。在施工收尾时,由使用单位及厂内各部门参加,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分头落实处理,再进行试运行。

3.3 项目效益分享阶段

这是EPC业务的独特风险,需要ESCO关注和研究。根据国内示范ESCO的经验和教训,只有全面了解客户的情况,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在出现风险时有相应的对策来化解。必须在合同谈判时就与客户将效益分享比例及分享期限加以明确,并向客户解释清楚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依据。制定合理的分享年限,并留有一定的应变余量,以保证在客户方面出现任何不利变化时,ESCO仍然能收回全部投资。选择权威的能源审计部门监测项目节能量,以保证能公平合理地进行项目的能耗评估和节能效益分析。审计部门最好是国家有关部门、当地或该行业影响力较大的机构。

ESCO在评估项目效益时,应注意回避与客户的不同意见,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效益分享风险。EPC项目带给客户的效益不仅是通过节能方式,还有可能是通过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产量、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环境成本等多种渠道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应密切关注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管理层变动情况和项目运作状况,定期回访客户,催收节能效益。

4.结论

第3篇

电力企业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是其主要风险。电费风险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善。要实现对电费风险的有效管理,就必须了解造成电费风险的因素。因此文章从电费风险的分析方法和造成电费风险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了控制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电力营销;风险管理;措施

电力企业的营销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为用户提供电力资源和服务而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电费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因此确保电费收取的顺利进行,控制电费风险十分必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家电网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已经实现了科学化、技术化的管理方式。但是电力企业的电费收取过程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电费风险贯穿营销、业务扩展、抄表及服务的全过程中,对电力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未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应致力于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和电费管理制度,从而确保企业的顺利发展。

1 电力营销过程的风险探析

1.1 电费风险分析方法

电费风险虽然形式单一,但是影响电费风险的因素却很多。因此,在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电费风险是十分必要的。通常电费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情景模式分析法、风险图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定分析法等。

1.2 造成电费风险的主要因素

造成电费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电力营销和业务扩展风险、电费安全风险和自动化系统风险等。电力营销和业务扩展带来的电费风险主要是指用电审核不合理、供电合同签订疏忽和资料管理不完善等风险;电费安全风险主要是指抄表员的疏忽造成的抄表错误、工作人员电费核算错误以及用户欠费等风险;自动化系统风险主要是指系统管理故障造成的电费风险。造成电费风险的因素还有很多,给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控制

2.1 电费风险控制方法

电费风险给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而其核心工作就是控制电费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明确电费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并将其控制到最小。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将电费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时转移,从而实现电费损失最小化,有效控制电费风险。总之,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电费风险,才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电力企业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对电费风险的具体控制要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方式。如控制电费超出风险可设置远程或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对用电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降低电费风险。而对于抄表人员的疏忽造成的电费风险,应完善企业制度,建立合理的奖惩措施,将抄表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薪资挂钩。同时,还应该组织抄表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降低电费风险。而自动化系统造成的电费风险由于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选择质量过硬的硬件设施,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从根本上解决其风险隐患。同时,还应采取妥善的管理制度,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协调管理,从而更好的控制电费风险。

2.2 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降低电费风险

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电费风险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不完善,因此必须在电力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风险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应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确定管理的主体,实现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另外,在整个操作和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是重要因素,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人员管理制度,提高企业人员的自觉性和工作效率。另外,建立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电费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决策为依据。因此,要求企业人员要及时收集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确保其准确性并进行及时的保存。最后,管理技术也是重要因素,要实现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必须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现代社会用电量之大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采取先进的技术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总之,电力企业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先确立管理主体和依据,并在先进的技术支持下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组织,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确保电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实现对电费风险的控制,才能够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行,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

3 总结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人们的供电提供了巨大的方便。而收取电费是其获取经济效益维持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确保电力企业的电费收取顺利进行。在电费结算和收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风险,这其中包括企业工作人员的失误,个人偷电漏电等行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必须要提高企业人员和国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认识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合理完善的电费风险控制制度,降低电费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英,齐登峰.利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管理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6日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风险事件导致的重大损失工程比比皆是,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与决策相关,是客观因素变化的结果,是结果与期望偏离的总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可变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构成了风险的三大要素。

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是所有妨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的集合。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阶段性、全局性和多样性。风险的阶段性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的全局性是指风险对局部产生的影响会随着项目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进而影响全局;风险的多样性是指风险内部错综复杂,各种政治风险、建设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自然风险等风险因素随时存在。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认识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项目的风险,妥善处理风险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包括识别风险、明确风险、收集资料、估计项目的风险形势;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包括确定风险评价基准、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做出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等。最终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两者密不可分,贯穿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首要步骤,它通过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分析与归类,找出对项目顺利实施有巨大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依据有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历史资料、风险种类、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

(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包括收集资料、不确定性分析、建立初步风险清单、风险分类和建立项目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列示风险编码、因素、事件、后果,风险发生的估计事件、风险事件预期发生次数、可能的损失等。

(三)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核对表法、流程图法和情景分析法等。专家调查法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做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方法;核对表按照风险来源列示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其来源,形成该项目的基本风险结构体系;流程图是按照阶段顺序将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以模块的形式组成流程图,在每个模块中标注出潜在的风险因素,给人以清晰的印象;情景分析法适用于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关注于某些因素对项目造成的影响,识别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影响程度。

(四)工程项目识别的风险因素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等,其中运营风险又包含运营成本风险和运营收入风险,市场风险又包含行业竞争风险和市场消费需求风险。

三、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通过调查研究提高对不确定性影响项目的认识,以减少不确定性的发生。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使用特定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工具,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通常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风险,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计划。当出现偏差时,及时修正,同时为风险的定量分析指明方向。广泛使用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有过程风险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数分析、原因――后果分析和SWOT分析等。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之后,企业需要出具风险综合评定报告、定性风险分析结果的趋势、风险优先次序清单以及需重点进行控制的风险清单。

(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之后一般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定量分析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理统计等方法,量化风险,并将其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量化,从而识别最需要关注的风险,以数据说明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从而制定成本、进度计划表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常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法、矩阵分析法和决策树分析法等。敏感性分析法是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矩阵分析法需要建立量化风险矩阵,也就是风险概率――风险影响排序矩阵,对于每个具体的风险都采用一个风险矩阵和风险衡量尺度,定量的对风险进项排序,针对发生的可能性高、后果严重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树分析法是将备选的决策或方案通过“树”的形象描述出来,并显示方案执行的后果及可能发生的概率,形象直观、脉络清晰。

四、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

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数学推理,对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估算,找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并为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支持依据的过程。

(一)风险评价的目的。评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后果,为风险控制决策服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险因素会随着工程项目进度而不断变化,因而要随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量化风险的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

(二)风险评价的过程。首先,确定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标准,可以选择工期、成本、利润等可以量化的目标作为标准,也可以选择企业威信、员工满意度等目标作为标准;其次,确定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应该向所有的单个风险进行综合,进而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当然,这也是整个风险评价环节最繁琐的情况,因为单个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后果本来就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再将其自由组合后进行评估其难度可想而知;最后,将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与风险评价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决定是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工程项目还是重新拟定新的方案,或是放弃工程项目。

(三)风险评价的方法。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有调查打分法、故障树分析法、蒙特卡洛分析法、概率法、风险图法、层次分析法等。

五、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

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风险制定的措施以应对风险,风险应对的策略有预防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和利用风险等。

(一)预防风险。首先,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施工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风险的方法;其次,在工程项目开始前,采取技术措施,消除物质性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威胁,防止不利风险因素的出现,以减少损失;最后,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等避开不必要的风险。

(二)缓解风险。风险缓解是在承认风险的客观存在性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目标、进度、质量等的影响,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到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方面人为分隔可以分开的风险;另一方面寻找共担风险的风险承担者,缓解独自承担风险的压力。

(三)转移风险。风险转移,不是风险转嫁,而是通过发包和分包、工程的保险与担保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一方来承担,并不能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

(四)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项目主体独立承担风险,不予以转移的行为。事实上,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自留,因而在采用风险自留之前必须掌握完备的风险信息,可以采取防止或减少损失与自我保险的措施。

(五)利用风险。利用风险主要是针对投机风险而言,因为风险与收益并存,通过衡量风险的成本代价与收益价值,制定相应的措施,化不利为有力,使风险成为盈利的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1]董芳芳.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4.3.

[2]陆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3.17.

第5篇

关键词 矿业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01-02

导致矿业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复杂的工程项目周围环境、复杂的工程管理决策、复杂的技术方案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等。因此针对矿业工程项目当中的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存在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通常可以将在矿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两大种,也就是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

1.1自然因素

1)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各种不良地质,其中有高应力区、膨胀性岩层、溶洞、松散地区、断层以及软弱底层等;

2)水位地质条件: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如果岩土体当中存在着不确定的以及十分离散的水文地质参数,就会产生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工程的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会受到地下水的严重影响,从而容易出现不安全隐患;

3)气候原因:如果工程在长时间以及高强度降雨的区域施工,就很容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沙土会因为高强度的降雨而导致出现不断加大的流动性,最终造成工程施工周围土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稳定性。

1.2人为因素

1)不准确的地质勘探以及不完善的工程设计:由于在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地质勘探以及工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地质勘探不准确或者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较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由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大的工程投资风险、较大的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面对巨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风险事故的出现;

3)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矿业工程项目建设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流程。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都容易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2 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有效对策

通过风险评估,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排查,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都进行了估计,风险管理就是要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其不确定性,降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1)建立对施工过程风险预警的机制。矿业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工期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会对整个矿业工程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对整个施工过程汇总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建立一个建立在矿业工程施工实际状况上的风险管理体系。

矿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对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和施工目标的明确、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目标的明确、建立安全施工的技术和保证方案,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方针。对于施工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得出的风险,要对其进行责任和职能的划分,对项目施工的机制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降低工程事故发生概率;

2)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动态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含量较高,施工条件也比较艰苦和危险,使用的设备较多,施工期也比较长,施工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给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很多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极大的损失,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概率。因此,矿业企业要提高整个项目施工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降低风险的发生。对此,矿业企业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安全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技术性事故的风险;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矿业企业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环境、施工对象的特征、自然风险以及经济政策变动风险几个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其细化又可以分为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施工操作风险以及施工管理风险、管理人员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质和水文环境、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排查、对施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定时检查涉及方案与施工进度和方向是否存在偏差,定时对矿井内部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在进行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例如开挖、爆破、排水等,要对其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严格的监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对于难以抗拒风险要加监测与管理,做到提前预防,做好备案,将损失减到最低。矿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抗拒的风险因素,例如持续性的降雨或冰冻,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施工的进度。当地的采矿相关条例发生调整,也可能会打乱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带来损失。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原材料以及矿业产品的价格震荡也会造成矿业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难以保障对矿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投入。对此,必须进行提前防范,当有无法抗拒的风险发生之,矿业企业就要做好预案,确保能够灵活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3 结论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最低的成本度过风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必要的措施来预测和监控风险因素。因此,矿业企业要加强对矿业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维丰,陈立文,刘广平,李素红.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应用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3).

第6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A

1 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减弱。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内需增长缓慢、物价上涨压力增加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企业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加之内部战略调整、资源整合、整体改制等发展要求的增加,导致企业即面临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更多风险。

2006年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对贯彻落实也提出了具体要求。风险控制内容也已经全面纳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相关细则中,成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将构建国有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到可操作的高度,要求中央企业要在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跨省市经营,产业分布广的优势,就必须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在政策的指引下及企业整体改制上市满足监管的要求下,公司于2009年开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客户信用评价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11年1月1日要求境内外上市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并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1.2国内外现状研究

“风险管理”概念,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施耐教授于1955年首次提出,此时的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是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1983年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在美国召开,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这是风险管理走向实践化的一个重要文件。1995年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制订的AS/NZS 4360明确定义了风险管理的标准程序,这标志着第一个国家风险管理标准的诞生。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 Oxley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在其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类似的方案,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2004年9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更为宽泛的领域,并随之成为世界各国和众多企业广为接受的标准规范。

从国内来看,中央政府已越来越重视风险控制,将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总体原则,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引导。该《指引》的出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为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风险,提供了指南。由此可见,我国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已经从初始的意识教育发展阶段上升到具体策划实施的实质性阶段。但是,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还属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许多企业缺乏经验,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匮乏。因此,广泛开展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借鉴国际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努力提高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将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重要任务。

2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2.1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第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全面风险管理不是一项独立的管理活动,必须贯穿于整个经济业务和各项管理流程中。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应该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而不仅仅是运营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个别部门的事情。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要参与风险管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流程都要有风险意识。

第二,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都进行预防和控制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各个种类的风险(市场风险、价格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应收/预付账款风险、“走出去”风险、现金流风险、信用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竞争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等)通盘管理。

第三,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主要是风险组合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实行分散管理的同时将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风险汇集为整体风险,从整体的层面来看待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第四,全面风险管理原则是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和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全流程的控制措施;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把握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2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是全面的、大范围的、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模式,其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而且,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多于内部控制。

(2)两者的活动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目前所提倡的全面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人员的聘用、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以及报告程序等活动。而内部控制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间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如对风险的评估和由此实施的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活动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工作。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3)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这些内容都是现行的内部控制框架所不能做到的。

3 中国铁物全面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没有能力,或者至少是没有办法执行合约所规定的提供服务或者支付款项的义务 。目前公司业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上、中、下游合作方的信用能力的判断及信用风险监控预警的能力尚待提升;部分管理活动缺失,因而相应的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专职人员采集内外信息并对合作方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对贸易商和客户缺乏信用管理策略及信用政策,现有政策存在交叉和重复的地方有待统一;贸易商、承运商、仓储商信用管理指标体系及风险的监控预警流程有待完善;对交易对手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相关的财务数据无重点关注,因为缺乏系统支撑,也不能将相关指标用于分析、监控、预测等;现有政策或制度的执行力有待加强。

3.2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决策风险:是否交易,与谁交易,交易额度等决策机制及配套组织结构的设计;操作风险:现有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以及现有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企业文化风险,公司对中高管理层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有待加强;公司对企业文化的宣贯有待加强。人力资源风险,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劳动合同或与员工签订的保密协议中有待完善保密条款的内容,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的有效评估有待加强,针对关键岗位人员竞业禁止协议的签署有待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尚未上升到全员的层面,也尚未得到有效执行,部门及个人的业绩考核标准不统一。信息化风险,信息系统安全及运行维护相关规定有待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内部审计独立性及监察职能有待加强。组织结构风险,公司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需要进一步明晰,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有待完善。

具体业务流程风险(存货、采购、仓储、销售、运输等),缺少对采购信息的综合分析及汇总,对供应商/客户进行前期调研,《调研报告》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落实工作有待加强,对客商及仓储商、承运商的信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同时加强审批流程的执行力度。没有依据战略规划制定相关市场开发计划,签订的合同不能按照公司制定的审批级次进行审批,对控货的仓储地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对换入质物的价值确定需加强监督力度,对存货入账的准确、及时、完整性有待加强,成本结转及收入入账时间不准确、不及时,财务及业务的轮岗制度有待规范化,尚未建立市场开发计划同业务部门绩效挂钩的制度,公司销售定价机制有待完善,对赊销业务设定抵押资产的价值需加强监督力度,公司相关内部规章制度有待修订和完善。

4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4.1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第一,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的综合管理框架,逐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利益等。第二,完善合作方信用评价流程及政策,包括制定一套系统化的评价流程、对应的合作方信用评价指标以及预警指标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及政策;建立大客户管理机制,对大客户实施区别管理的策略;对中小客户,重点放在可能带来风险的损失风险的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大客户,重点放在可能带来扩张机会的管控,提高整体经营规模。第三,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建立市场风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具体办法,明确收集的信用信息的种类、渠道,以及信息在公司内部加工、传递的方式。第四,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增强经营部门业务人员以及中级管理层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包括客商信用风险信息的识别判断、信用分级的客观评价、判断以及信息的使用);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及管理岗位,综合信用风险信息,从财务以及运营管理的整体对合作客商进行信用评价,从公司整体层面全盘衡量并开展信用风险评估工作。第五,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指标后,设置配套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考核,将信用风险管理做实。第六,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完善公司的ERP系统,审阅评估关键控制点在系统中落实,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支撑功能。

4.2操作风险管理改进的方向

完善所有组织管理的相关制度、搭建统一的业务流程,包括具体流程步骤和输出文档。公司应在董事会层面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自上而下的在管理层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确保工作职能有序衔接和具体工作的承接与落实。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履行全面风险管理职责,增加专业人员的配备。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从集团管控的角度看,加强对下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以及调整的管控力度,对下级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要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明晰人力资源管控要点,如对组织结构的总数、用工总量、薪酬总额“事前”“事中”管控。前端的业务开发,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确定潜在客户。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对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规范。对于业务实质符合质押规定的,严格按照赊销的流程进行处理,同时对质押进行备查账管理。财务应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根据业务发生的实质进行开票的处理、销售收入的确认以及销售成本的结转,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在库存管理上,增加必要的发现型控制,增设理货专员,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对某些单据进行统一的核对和管理,规范具体的信息及数据核算,同时强化财务对各环节的监督控制,保证财务业务的信息一致。公司销售专员负责定期收集、销售所在区域同类产品价格信息及市场状况,编制销售价格审批表,申请销售价格政策,相关职能领导负责审批定价政策。根据公司相关的业务板块内控(包括国际板块、铁路板块、钢铁板块、矿产能源板块、物流板块等)及职能板块内控(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运营管理、投资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完善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计量管理;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0.概述

现行《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第一节之第17条,对计量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目前,国内公开招标的高速公路项目都执行该通用条款或稍作修改后以合同专用条款的形式加以执行,基本保证了工程计量及时、准确,促进了建设资金的合理支付和有效使用。目前各大中型建设工程的计量管理主要围绕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的,这给投标单位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体现了量价分离,有利于实现工程风险的合理分担,即由招标人(业主)承担工程量清单中“量”的风险,投标人(承包商)承担投标报价中“价”的风险。计量管理工作是承包商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实现项目由完成任务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承包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以及费用支付的需要,因此,研究承包商的风险来源以及防范措施,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承包商在计量管理过程的风险控制

风险的基本含义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的风险,是指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项目风险管理,就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的处置,以最低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影响承包商在计量管理过程的因素有:招标文件、合同、施工图纸、变更以及竣工结算等。可以说承包商在计量管理的风险控制涉及到项目管理工程计量工作流程示意的全过程,承包商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很重要的,它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招标文件对承包商计量管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招标文件是招标人(业主)的意愿表示,也是投标人(承包商)投标的重要依据,招标文件旨在向投标人提供编写投标文件所需的资料,规定投标的规则、程序以及中标后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在工程承包行业的激烈竞争下,承包商为了中标,往往降低报价以战胜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中标,承包商都应该认真、仔细阅读招标文件,并以此编制投标文件,将中标后可能遇到的计量风险控制到最低,把计量管理的风险控制工作做到中标之前,不给今后的计量工作埋下伏笔,不会对日后的成本控制留下隐患。为预防招标文件给承包商投标文件的编制带来的风险,应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补遗书等材料,同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于可能产生歧义的文字,应主动以书面方式要求招标人对招标文件中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补正。部分承包商负责投标的部门和负责计量管理的部门并不是同一个,因此在投标时缺少有效信息沟通,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存在偏差,中标后就可能造成与计量管理的脱节。为此,可以让计量管理人员一同参与对招标文件的分析过程,或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论证,确保对招标文件的理解清晰、透彻,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今后计量管理的影响。

3.施工图纸对承包商计量管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施工图纸的风险主要因它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基础,因而施工图纸设计质量会给承包商带来风险,如施工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缺项以及设计深度不够等都会严重影响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程度,造成工程量清单错项、漏项或项目内容特征无法表达清楚,最终导致工程设计变更和索赔,给计量管理工作增加风险。为了预防施工图纸设计质量给承包商计量管理带来的风险,承包商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或专家,依据招标文件和合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重新审核,对重点部位可进行二次设计,测算所有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数量进行核对。对图纸计算工程量超出清单工程量的部分做好详细记录,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与监理工程师沟通。若出现清单上无该项目但图纸上有的工程部位及内容,要仔细研究招标文件及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业主统一下发的表格形式作好申报资料,并及时和监理工程师沟通,做好变更、洽商或施工签证工作,以保证计量依据的准确性。二是结合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纸建立施工图台帐,把每个细目名称的内容分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中去,具体到每一段、每一个桩号上,在台帐中设置应计量数量、已计量数量等项目,充分发挥图纸对于计量工作的作用。

4.变更对承包商计量管理的风险及防范

工程变更是承包商计量管理遇到的主要风险,它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同时也是承包商增加工程费用的突破点,因此,承包商必须充分理解典型变更的内容及其范围,规范变更、索赔等各种签证手续,降低其在计量管理中的风险。工程变更有以下两种情况:

4.1实体变更:即变更项目构成了工程实体,并作为永久性工程保留下来,表现形式为清单外的增量和增项。这种变更一般都会有业主书面签署的变更令或设计出具的施工图。

4.2非实体变更:即随着工程完工便拆除的临时工程,以及合同条款或计划之外的赶工、误工和文明施工费用的增加。这种变更多为上级或业主的口头指令,没有正式的批准文件。在规避变更引起的风险时,如果发生实体变更,索赔较易处理,但承包商要履行好索赔程序,业主一经发出变更指令或施工现场一经发生工程洽商,要在有效时期内积极配合监理、业主和设计出具施工图。实体变更发生后,承包商应及时提出索赔申请,其中增量部分套用清单内有相同项目的清单单价,增项部分套用清单内有类似项目的参考清单单价或按照市场水平提出申报单价,对于与业主有争议的单价,承包商应积极与其进行洽商或谈判,确保实体变更项目能够顺利计量支付。

工程变更项目是否能够索赔成功,索赔资料的收集致关重要。为了增加索赔成功的机会,索赔的理由一定要正确,即工程变更的发生是由于非承包商原因导致的;索赔的证据一定要详细,即能够说明问题的会议纪要、工程洽商、设计意见、现场确认单、现场照片、各种影像资料、购置发票等资料都要与索赔申请一并提供给业主。承包商一次提出多个变更事件的索赔时,变更的分类要非常明确,变更资料的层次要非常清晰,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索赔的失败。工程变更索赔的风险是贯穿整个计量过程的,承包商应对其实施从投标到竣工的全过程管理,并力争将所有工程变更的索赔解决在施工过程之中,确保索赔的时效性。

5.结语

本文简述了受招标文件、合同、施工图纸、变更以及竣工结算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给承包商计量管理带来的风险,并针对各种风险因素给出了相应的规避防范措施。建设项目中计量管理的风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计量管理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实际工期和最终成本。作为承包商在投标阶段就应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而且这些风险在合同履行期间继续存在,承包商可能遇到的风险很多,有些在合同条款中是明确列出的,而有些则是隐含的,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在投标前就应熟悉所有的招标条款,最大限度地预见可能遇到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工程成本控制,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科]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内部评级;成本收益;学习效应;规模经济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4-0009-04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来,各国银行业已经不同程度进行了新资本协议的准备与实施。内部评级法(IRB)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优越性已得到多国银行的检验。但是,受地区差异的影响,我国转轨型经济体制使得银行业在实施内部评级中的基础条件明显差于发达国家。本文将我国银行业短期内部评级技术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与预测,使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更有层次和效率,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

一、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Hayes(1895)最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了风险的定义,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Frank H.knight(1921)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提出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问题,认为风险是能够用具体的概率来表示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性结果的,不确定性无法用概率表示。马克维兹(1952)开创了风险管理定量化的时代,在《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中提出将方差用于金融风险计量。KMV公司(1993)利用BSM模型提出了著名的信用风险监测模型(Credit MonitorModel),基于股权理论计算出非预期损失并用于衡量信用风险的大小。J.P摩根银行(1994)提出市场风险测量和管理的新工具Var。JP摩根和KMV(1997)共同开发出信用风险的度量技术(Credit Metrics),采用二阶段法度量信用风险。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签订了巴塞尔资本协议(1998),规定了银行信用风险的风险权重,并要求银行资本比率达到8%。2004年又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内部评级体系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原则,建立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两维评级体系。

国内学者结合新资本协议展开了研究,武剑(2005)围绕新资本协议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违约损失率(LGD)的测算要求、计算方法和模型构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尚金峰(2006)提出了内部评级法的本土化研究,考虑将地区金融风险作为调整系数对内部评级法的评级结果进行调整。巴曙松(2006)从金融体系、银行结构方面对欧美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进行了差异比较,从成本收益的视角提出欧美行为将重塑全球银行业结构,对实施差异化国际监管协调提出了要求,指出受差异化影响个体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成本收益尚难断言。赵锡军(2006)从宏观经济效应的角度分析了《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信贷运行的影响,提出要慎重选择《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机。

国外银行业在风险管理理念上迈步较早,国内学者在技术层面针对风险管理技术的创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成本收益方面对欧美及我国银行业实施效应进行了预测。但以上研究对我国银行在特殊环境中短期内实施内部评级的成本收益还没有详细的研究。本文运用公司行为理论对我国银行实施内部评级的成本收益问题进行分析。

二、基于公司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从短期生产实现长期生产最优化,必然要经历生产流程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公司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在经营中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有三种可能:利润最大、亏损最小或盈亏平衡。

(一)公司短期行为的分析

公司短期行为是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生产规模、资本水平、技术水平和行业特点等限制,短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固定不变,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可变的行为。短期内充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产量取决于可变要素的投入。总成本曲线呈现上升趋势。边际成本曲线先降后升是一般状态,即随着投入要素量的增加,起初,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递减,当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增。实际生产中,有时边际成本并不随着产量发生变化。因为平均成本直到生产满负荷之后才会提高,才能引起边际成本的变化。当边际成本不变时,总成本曲线表现为一条直线。总成本曲线在上升过程中的陡峭或平缓是由边际成本的增减决定,总收益曲线在上升过程中的陡峭或平缓是由边际收益的增减决定。

当短期内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公司实现了既定技术水平下的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仅意味着达到暂时最优状态,公司必须在下一阶段提高技术水平,尽最大可能性提高收益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公司长期行为的分析

公司长期行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扩大产量,全部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长期总成本(LTC)曲线表示在每个产量水平上由最优规模产出的最小成本。对长期经营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需要考虑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影响。如图1所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制造一种产品中单位产量所要求的资源数量递减。投入要素以及相关成本的递减称为学习效应,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1下移到LAC2。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规模扩大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产生微弱或者是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表现为生产从LAC1的A点移动到B点。在厂商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成本收益是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作用效果是否明显,需要考虑到具体的行业特征。

(三)技术密集型公司相对短期行为分析

如图2所示,技术密集型公司在相对短的时期内,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不断突破生产边界,并在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成本收益随产量增加的变动情况。横轴Q表示产量,纵轴TR表示生产总收益,TC表示生产总成本。文中将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更新但未达到长期最优的生产状态时所经历的生产阶段定义为相对短期。不同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时间跨度不同,对于技术密集型,当由短期不变的技术水平实现长期既定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生产出来的最小成本时,必然经历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及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作用过程。因为存在前期技术开发的成本支出C1,最初成本必定大于收益。A-B表示技术进步的成本支出,当既定的技术供给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时,就产生了技术创新。假设每一技术水平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变,则成本收益曲线均为直线。Q1、Q2、Q3、Q4、Q5、Q把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其中0-Ql、Q2-Q3、Q3-Q4、Q5-Q表示既定技术水平下的生产过程。Q1-Q2、Q4-Q5表示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过程。在0-Q2阶段,

MRMC。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使收益曲线上升逐渐陡峭,成本曲线上升渐缓,最终实现收益大于成本。

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成本收益分析

内部评级代表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方向,文中对内部评级的研究即是对风险管理一个层面的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开展内部评级是不断进步技术条件下投入产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必定权衡成本收益。

(一)内部评级成本收益的区域差异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内部评级初期实施成本大于收益。但内部评级代表了国际银行的发展方向,已经实施内部评级的银行长期都获益。不同的是,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在与时间和竞争对手赛跑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所经历的时间、花费成本和获得收益不同。这一阶段成本收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大型银行业外部有完善的企业征信制度,内部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理念以及资本金支持,实施内部评级成本大于收益的阶段相对短暂。我国转轨型经济中,银行业存在一系列制度弊端,如缺乏完善的内外部个人和企业信贷数据库、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以及风险管理文化等,要开展内部评级必定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由于国有银行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当银行股份制改革逐渐深入时,其暴露的问题仅通过短期行为是无法克服的。因此,考虑到我国特殊的银行业体系,在短期内实施内部评级,成本收益以怎样的趋势变动,将关系到银行业内部评级开展的层次性和效率。

(二)内部评级成本收益的具体分析

从内部评级体系特点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影响的角度看,短期内会带来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同时伴随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收益体现在:1.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内部评级的基础上开展经济资本、授信审批、贷款定价等信贷资产管理业务,使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缓解,增强资产风险的敏感性;2.银行新增贷款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内部评级的开展过程中,银行提高了风险经营意识,对新放贷款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以及追踪,对某些信贷企业的信用评级以及违约概率测算,增强了银行资产运作的安全性,新增贷款质量改善;3.银行资产结构会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引入风险调整后资产收益率(RAROC)绩效考核机制,银行会重点发展风险低增值潜力大的资产业务,有利于银行业务的相互激励,促进低风险的个人零售贷款的增长。

隐性收益表现在:1.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使银行内部风险经营意识增强,从业人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利于全行人员素质的提高;2.国际银行界将用新资本协议的制度规定衡量银行实力,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必然会增强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显性成本体现在:1.内部评级的系统开发上,包括信息技术的实施费用与集成成本,聘用专业人员设计分析模型、系统正常维持费用等。风险数据分布在整个经济体系,量化并跟踪较为困难。《亚洲银行家》、安永等机构的调查以及国内几家银行的实践都表明,缺乏规范的、高质量的、充足的数据是商业银行开发内部评级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而数据清洗、信息系统建设都要投入大量成本;2.克服原有体制变迁路径依赖性的成本也很大。如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需要克服原有风险管理制度对银行业的影响。

隐性成本体现在:1.由于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以及技术不成熟,盲目使用内部评级可能造成对风险的错误评估或评估不完善,影响信贷业务发展;2.由于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敏感性提高,受到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限制,信贷业务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本覆盖而无法开展。

本文将我国银行业内部评级技术逐步成熟的过程定义为界于短期和长期间的相对短的时期,在该阶段技术生产要素不断变动,但业务并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的最小成本。为便于分析有如下假设:1.由于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制约,内部评级开发需要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技术水平不变,但整个技术水平逐渐进步;2.风险资产为该风险管理过程的原材料,被实施内部评级并用于基础信贷业务管理的风险资产为该风险管理过程的产品;3.产量用风险资产的个数表示,体现了内部评级的深度和广度。

依照产量Q1、Q2、Q3、Q4、Q5…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代表不同技术水平的生产阶段,在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技术水平逐渐进步。我国银行在开展内部评级前已有系统开发、数据库建设和人员管理培训,以及风险管理框架构建等固定成本的投入非常巨大。同时,每一阶段的技术更替都要付出开发成本。

0-Q1是第一阶段,Q1表示既定技术水平下最大负荷能力时的产量。考虑到内外部环境不成熟,收益在低水平上缓慢增长。新技术投入需要克服原有效率低下的体制束缚,当产量增加,成本曲线陡峭上升。因此,这一阶段MR

在未来还会有第四、五…阶段,学习效应使银行内部评级技术水平逐渐成熟,业务增加使规模经济的效果明显,平均成本下降,最终实现收益大于成本。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内部评级是受到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影响显著的生产活动,我国银行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内部评级的环境有待完善,MR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力度开发内部评级体系,尽快实现MR>MC。当2007年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时,我国银行业要学会与竞争者赛跑,改变效率的银行风险经营,内部评级为我国银行业提供了一个契机。

第二,我国商业银行在每个阶段进行内部评级管理,应该尽量缩小成本支出,使成本与收益差距缩小。差距缩小的方法是在银行内部尽快完善信贷数据库建设、健全风险管理框架、建设良好的风险经营文化,减少在内部评级开展过程中因为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成本或损失。所以说,内部评级不仅是技术开发,而是整个银行风险经营体系的更新。

四、实证分析

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实施内部评级的风险资产数据难以

获得,在实证中采用时间递进来衡量内部评级风险资产数量Q(随着时间推移,产量增加)和带来的成本收益。我国银行业在开展内部评级初期,显性收益和成本可以做简单量化,隐性收益和成本大部分难以量化。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难以量化,但可以预计。内部评级每增加一个风险资产的评级,都要进行数据收集、清洗和计量,收益要在规模基础上体现。

(一)银行内部评级的收益

1.不良贷款。银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可以用不良贷款率衡量。表1为我国各大银行2004年至2006年以来,不良贷款率的变动情况。

可以看出,2004年以来,我国各大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2006上半年,银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总体处在较低的水平。其中几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不良贷款率较2004年和2005年有小幅度下降,这几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受益于内部评级带来的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以及良好的银行业风险经营氛围。央行外汇注资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的剥离,使原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有大幅度下降。农业银行开展了经济资本的绩效考核机制,不良贷款率虽有小幅度下降,但仍居高不下,削弱了内部评级的效果。

2.新增不良贷款。新增不良贷款率可直观体现银行业内部评级的实施成果。国有银行在完成不良贷款剥离后,新增不良贷款率直接关系到经营效应。如果某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那么它的新增不良贷款率绝对不能超过0.94%,否则只要5年就将陷于困境(徐滇庆,2004)。

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的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的新增不良贷款率处于较低水平,民生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较低,华夏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比较低。三者均在1%以下。但也有部分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偏高。工商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超过1%,2000年至2004年,中国银行对客户内部评级体系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整,2002年和2003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37%、16.3%(新增不良贷款率1.67%),明显超过了警戒线。

数据来源:各家银行网站数据整理

对新增不良贷款率分析可以看出,良好的风险经营体系对内部评级的收益影响很大。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新增不良贷款率较低,受益于长期良好的风险经营意识,内部评级获得较好收益。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的新增不良贷款率偏高,收益不是很明显。

(二)银行内部评级的成本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各国银行都必须进行数据储存和标准化,开发足够的风险模型和分析框架。亚洲银行研究发现,一家银行通过内部评级方法达到协议要求所需总费用为5000万~1亿美元之间;伦敦市场研究机构Datamonitor最新权威调查表明,受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因素的影响,在欧洲,金融机构用于风险管理预测分析的费用在2006年有望达到48亿美元;在美国金融机构中,用于风险管理的费用将占年均IT预算的9%。可见,内部评级的开发费用巨大。如果我国大型银行从2003年开发内部评级,2010年完成,假设每家银行完成内部评级的开发费用为一亿美元,则7年内年均每年内部评级的费用约为1428万美元。考虑到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内部评级的隐性成本也不小。

实证只是初步的和前瞻性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内部评级全面推开之后才能得到进一步检验。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我国银行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开展内部评级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预测,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现阶段我国银行内部评级成本大于收益,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效果不明显。伴随未来业务的扩张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充分发挥作用,内部评级将逐步受益。

第二,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内部评级的成本与收益。我国某些银行受到自身水平的制约,内部评级的收益被不健全的银行管理体制抵消,收益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