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6:20: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入股组成的合作金融组织,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筹集农村闲散资金来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为农民服务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和乡镇政府都有巨大的金融需求,但由于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当前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如何立足农村市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很多农村,现代化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大规模开展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个体经营,加大了对资金的需求量。但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1农村区域资金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农村信用社因为贷款种类多、手续简便、放款及时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农村客户,成为支持农村区域经济的主要力量。但随着近年来金融结构的调整,四家国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逐渐收缩机构网点,农行也撤消了在县城以下的全部农村网点,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市场资金需求中呈现“孤军奋战”的局面,其所承受的资金压力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进一步弱化了支持农村区域经济的作用,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服务转向城市,这更增加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的压力。农村信用社从支农的主要力量变成支农的“孤立军”,其有限的资金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导致供需不平衡。
1.2农村信用社服务体制不健全
很多农村信用社存在服务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不配套,扶持政策不到位的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密度低、交通条件落后等因素,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分散、金融市场分割不能形成相应规模,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无法适应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地区由于没有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放货过程中成本偏高,缺乏相应的物权保障,增加了借贷风险。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制度要求在发放贷款时,通过抵押或信用贷款,而农村信用社在向农民和企业发放担保贷款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或抵押物,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正常享受金融服务。
1.3资金不足,无法加大支持力度
农村信用社由于结算渠道狭窄、结算手段落后、汇路不畅等问题,在金融行业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而社会上很多人士对农村信用社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在农村信用社存款有很大风险,导致很多资金雄厚的优良客户都不愿意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存款。农村信用社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仍无法吸引一些黄金客户,无法很好的组织稳定性较好、成本低的行政事业单位前来存款。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加入争夺农村储源市场的行列,成为农村信用社强大的竞争对手,农村资金分流严重,农村富余资金无法被农村信用社有效吸纳。很多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存贷比例失调、信贷资金极度匮乏,无法加大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1.4信用环境差,逃债现象严重
由于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当前农村信用社逃债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农村用户和企业对借贷,不能很好的守信自律,在借贷到期时认账不还或赖账,甚至有部分借款人或企业有意、恶意逃废债务。少数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处理农村信用社金融债权问题时,为维护地方和部门的利益,纵容企业和用户逃废债务,严重损害了农村信用社的利益。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长期被这些不良贷款占用,大大降低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不仅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更阻碍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路径
2.1加大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
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首先,政府部门要尽快落实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农村信用社消除资金压力,提高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其次,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农村信用社筹集资金,并把该区域的涉农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对于限制农村信用社开户或存款的相关规定要及时撤销,帮助农村信用社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资金,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同时鼓励和引导各企事业单位、团体到农村信用社存款,充实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储备。
2.2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金融服务体制
农村信用社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找准支农信贷市场定位,切实提高自身实力,通过积极的措施来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和支农水平。同时,也应积极完善金融服务体制,适应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金融服务上有所突破。例如可以开通全国通存通兑、银行卡等各项便民业务以带动服务质量的总体改善,提高同业竞争力和吸储能力;注重市场营销模式,消除歧视性政策,加大对优质客户的公关工作,同时增加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团体的农村财政性存款比重,在与政府及其它经济组织合作的过程中中,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信用资源来获得充分的资金来源,以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
2.3拓展服务领域,增强资金实力
农村信用社在逐步完善已有信贷产品的同时应及时总结经验,拓展服务领域,开发有当地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增强自身资金实力。如可以开发适合农民消费特点的耐用品消费、住房建设等消费贷款产品,同时开发适合农户产业特点的大额农贷和适合中小企业实际的生产性贷款,探索和拓宽农户抵押物的范围。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创新将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组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综合高效的信贷服务。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实现贷款、票据兑现和应收账款融资等方面的配套服务。
2.4健全信贷保障机制,营造良好信贷环境
建立有效的信贷保障机制是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的制度保证,首先建立信贷担保机构,设法让民间或政府出资作为信贷担保基金,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进行担保。当借款人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担保基金可以代偿,这样很好的减少贷款风险;其次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一个贷款保险机制,贷款时企业对无法担保部分进行投保,当企业不能归还贷款时,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保险金获得收益,弥补损失;第三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农村信用社抗御风险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民间资本创业,通过启动民营资本缓和农村区域经济对信贷资金需求的压力,分流农村信用社资金风险。要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信用社平时可以以创建类似“信用农户”评比活动的方式,提高用户的信用意识,各级党政干部也应该成为守信的模范,配合农村信用社维护信贷安全,为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做表率。
三、总结
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希望农村信用社注重改革创新,融入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中,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韩正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10,09(01):89-90.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镇化
1 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城镇化的带动功能
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由于城镇汇集了相当数量的人力、智力、资金、技术、信息、消费品市场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等要素,因此城镇具有较强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集聚是一种要素的吸引、集中过程。经济的辐射功能,是城镇扩散效应的体现,是城镇化之所以能够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所在。城镇作为经济的中心,集聚了比较高的能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四周放射其能量,这也是由城镇经济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城镇发展必须以周边地区为腹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周边地区需要借助城镇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和影响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城镇对接,从而加快地方的发展步伐。城镇的功能特点及其功能的发挥,客观上要求打破现行行政区划的设置限制,为生产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自由合理地流动配置创造条件,城镇化对政区设置改革调整的反作用就表现在行政区划设置必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行政边界不至于成为经济联系的屏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进大城市、县(市)城镇和重点镇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按照这一规划,黄河三角洲(东营)提出依托大型企业、交通要道、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风景旅游区等区位和资源优势条件,统一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培育集聚辐射功能较强特色鲜明的六个重点发展城镇,即大王镇、陈庄镇、胜坨镇、黄河口镇、孤岛镇和丁庄镇。从实践来看,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日益显现。融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以各类专业市场为手段密集各类生产企业的城镇,如大王镇、胜坨镇等,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场所;城市工商企业的发展,使得农民既成为创业的主体,又成为吸纳大量劳动力、创造劳动就业机会的主体,进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区域经济在更高层面上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游离于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农村经济社会领域,被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大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乡社会分工格局,把过去集中于城市的非农产业,不断地扩散到农村去,使生产要素资源得以合理配置,进行科学地地区开发,建设发达的道路运输设施,改善农村的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商业服务、生活服务等设施,进而转变改善农村的劳动条件、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服务系统,逐步克服农村经济社会所固有的分离性,不断地改造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社会分工格局,从根本上克服作为相对独立系统的城市领域与农村领域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并为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进而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2 加快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2.1明确主导产业,打造生态工业园区的集团化企业,加快企业集聚和产业重组,为城镇化提供条件
发挥生态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良性互动,互为促进的有效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结合中心镇建设,推动一批功能完备的特色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实施全方位、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的竞争能力。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实行政策聚焦,支持和鼓励各类要素资源、资产向优势产业集聚,积极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名特优新产品,培育优势产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深入挖掘潜在优势,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培植一批创汇大户和“拳头”产品。
2.2加快中心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营造农村城镇化的载体和平台
按照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城乡一体的要求,优化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大王镇、陈庄镇、胜坨镇、黄河口镇、孤岛镇和丁庄镇等中心镇,并与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村庄兼并、拆除自然村和加快旧村改造,加快土地整理,推动农民新村建设和标准农田改造,加快中心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家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2.3积极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区域产业新格局
一是以华誉集团为龙头带动的种养加模式。集团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在绿色蔬菜加工方面,首先由当地政府组织农户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组织。合作组织以产销合同与龙头企业联结,农户通过股份合作与合作组织连结,三者以产权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双赢”。
二是依托大型畜牧龙头企业,发展草畜乳一体化模式。重点建设黄河农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和济军生产基地现代畜牧业示范园,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奶牛工业饲料生产、奶牛产品加工及其相关产业。
三是特色园区开发模式。重点推进建设河口20万亩冬枣园、龙居5万亩桑椹园、大王万亩花卉园、垦利万亩桃园等一批特色农业观光园。
2.4改革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
1)采取市场化运作投融资。一方面财政计划要安排定量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商业银行贷款和融资功能,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创新举措,建立城建投资公司、合作基金等投融资主体,构建主体多元的投融资网络。向改革要资金,靠市场找出路,打破单一依赖财政投资的旧格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新体制。
关键词:农村经合组织 地位 作用 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业推广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利益团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灌云县依托芦蒿种植大户、农民经济人、基层农业技术员和村干部组建的“一条岭”芦蒿生产合作社,开展以引领芦蒿生产、销售为重点的现代高效农业实践,展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积极作用。
1、推动高效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灌云县“一条岭”芦蒿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成为引领当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该合作社针对芦蒿较大的市场空间与增收潜力,积极创新芦蒿规模发展的推进方式,加快芦蒿生产基地建设,保证芦蒿种植规模每年递增5000亩以上。其主要做法是:
1.1 分析优势鼓励基地建设
灌云县西部岗岭地区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区域,交通便捷,远离工业区,灌溉水源河深水清无污染,对于需要“大肥大水”的芦蒿生产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合作社通过分析优势,帮助农户算经济帐,解决发展芦蒿的思想认识问题。
1.2 跟踪服务促进基地建设
首先,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建设芦蒿生产基地;其次,针对日光温室仅种常规蔬菜问题,通过收益分析,引导菜农种植芦蒿;第三,合作社注重市场信息收集,不断拓展芦蒿销售市场。对上门收购芦蒿者,实行填报价单供货,优先供给报价高的,尽可能让蒿农多得益。
2、农业推广力量的重要补充
农业推广组织多元化,政府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和教育部门是农业推广的主要力量,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的工、商业主则是农业推广的重要补充力量。近年来,灌云县芦蒿合作社经常组织种蒿户召开现场会,发放种蒿手册,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芦蒿种植技术要领。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创品牌产品约占品牌产品总数的30%。
灌云“一条岭”芦蒿生产合作社围绕实现三个“标准化”,积极推广“无公害”芦蒿生产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1 严把质量关,实现生产基地标准化
芦蒿生产合作社在创建芦蒿生产基地时坚持了三条原则:一是贴靠原则,即贴近现有的常规蔬菜田,有选择地向周边延伸,确保基地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灌云县陡沟乡原有常规蔬菜近2万亩,菜田改蒿田,引导得法,既符合基地建设标准,又迎合农民增收心理。
2.2 强化商品芦蒿检测,实现芦蒿产品标准化
确保上市芦蒿无公害,是“一条岭”芦蒿发展的关键。合作社对上市芦蒿的检测把关主要抓“三个必须”。一是采收的芦蒿必须是“一条岭”芦蒿生产基地种植的;二是上市芦蒿质检必须符合国家农业部审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指标,包括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要达标。三是检测合格的芦蒿在装运前必须用印有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一条岭”标识的编织袋包装。
2.3 制定操作规程,实现生产管理标准化
芦蒿合作社在抓“一条岭”芦蒿生产管理上着重抓了“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品种组合。合作社要求种蒿户以优质青蒿为种植主体,兼种白蒿。二是统一施用生物农药。凡种蒿户购买农药,必须用合作社指定的适宜芦蒿用药,并在使用后接受合作社抽样检测。三是统一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四是统一技术标准。包括环境标准、保温棚标准、蒿秧标准、用药标准、用水标准等,实行标准化和无害化种植。五是统一品牌创建。全体社员共同培育和享用已获得的无公害品牌标识和“一条岭”牌芦蒿商标。六是统一销货市场。由合作社根据合同分配芦蒿销售市场。
3、联结产销环节的重要纽带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特殊的利益群体,融社会服务性与逐利性于一体,以灵活的组织结构、高效的运作模式和贴近农民、崇尚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赢得了政府认可、支持和农民的信赖与合作,因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必然成为联结产销的重要纽带。
近两年来,芦蒿合作社发挥桥梁作用,紧密联结产销,创造灵活的芦蒿物流模式,搭建了芦蒿旺销平台。
3.1 挖掘芦蒿流通增值潜力
首先,合作社重视芦蒿上市前的整理、包装等加工活动,通过改变芦蒿形态,增加收益。其次,经过物流活动把芦蒿从滞销或售价较低地区运到其他地区,扩大了销路,增加了芦蒿的价值。第三,合作社采取棚式保温延续生长期、建保鲜库储藏等措施,基本解决了芦蒿季节性供求不平衡的问题。露天芦蒿生长期每年只有6-11月份6个月时间,而日光温室大棚芦蒿可延续生长到来年4月份达11个月时间。达采收期的芦蒿在保温棚内生长保鲜一般也可延续10-15天。
3.2 抓好流通服务促蒿农增收
“一条岭”芦蒿生产合作社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流通服务上做到“三落实”、“四到位”。
“三落实”:一是订单落实。即合作社根据市场与产能衔接,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合作社与农民经济人签订供蒿合同,充分发挥农民经济人经营灵活、点多面广、信息快捷的优势;合作社还与运输大户签订承运合同。二是价格落实。在田头收蒿价格方面,坚持随行就市,依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原则。三是责任落实。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收蒿,都必须保证芦蒿“无公害”质量标准,不达标的一律不准上市。
“四到位”:一是生产管理技术宣传到位;二是田头批发监管到位;三是订单履行到位;四是购销资金筹措、结算到位。
4、芦蒿生产合作社运作带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农村经济
一、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发展状况
(1)农业人口增长速度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2009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口达到1.8亿人,占全国13.8%。其中乡村人口达到1.2亿人,占全国16.7%。2001~2009年,尽管民族地区农业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但仍然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0.2个百分点。(2)农村人口自然增长成为总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呈现出高出生、低死亡、少流入、多流出的自然增长主导型特征。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较快发展,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仍然较高,但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大多地处边疆、内陆、高原或山区等比较艰苦的自然环境条件,本地发展机会较少,导致外来人口少,而本地人口流出较多。(3)乡村人口比重较高,人口分布差异较大。到2009年底,民族地区乡村人口比重达到62.0%,、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乡村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以从事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为主,乡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76.7%。从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密度来看,贵州和广西的人口密度最高,农村人口的地域集中趋势十分明显;而、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的人口密度却很低,农村人口的集中趋势仍然比较缓慢。
二、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特征
(1)农业增加值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2001~2009年,民族地区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达到6.6%,2009年达到8670亿元。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25.5%下降到2009年的16.3%。尽管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12.1%,但是在整个GDP的比重则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该变化表明民族地区农村的主要部门正在快速失去第一大部门的地位,农村经济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各地区农业内部结构差异较大。从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2009年和青海的牧业为农业中第一大产业,比重分别为57.3%和47.4%;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云南和贵州的种植业为主要产业,其产值比重均超过46%。在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林业和渔业的比重变化较小,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体现出传统牧区的畜牧业出现缓慢增长、传统农区的家庭牧业却加快发展的特点。
三、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1)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
2000~2009年民族自治地方的农业人口数量x1和第一产业的增加值y1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计算出相关系数r1=0.55,显示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数量和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中度偏弱的正相关关系。采用主要民族地区2000~2009年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变量x2和人均农业总产值作为变量y2 ,得到相关系数r2=-0.46,表明各民族省区农村人口增长快慢与经济发展之间呈低度负相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迁移的影响等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逆向作用。(2)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分析。刺激农牧民消费,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关键。收集2009年主要民族地区影响农牧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X1)、地方财政的支农支出(亿元)(X2)、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从业人口比重(%)(X3)、年末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4)、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5)、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元/人)(X6),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元)(Y)进行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4710.1+2.2X1-45.2X2+93.4X3-42.2X4-1.3X5+0.3X6。经过F检验和t检验,该模型的分析结论是: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等方面的增加,会带来农牧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其余因素的增长均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要实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一是重视农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内蒙古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牧为主,强化农牧结合。广西、云南和贵州要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新疆应坚持绿洲农业和草原牧业与农区牧业并举。青海和属于高寒地区,今后农业发展应以牧业为主,牧林农综合发展。同时,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二是适度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实施少数民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搞好农业技术培训,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三是要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消费水平。应改变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等因素对消费的抑制作用,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2007年,西安市在加快区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贯穿一条主线。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把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注重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从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实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四区一基地”对口支持区县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市上将一批重点中心城镇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并在全市城建资金中,专列用于小城镇和区县城市化、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二是确保2007年全市用于农村建设的投资高于2006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要有较大幅度增加。
――力促三个创新。一是综合改革创新。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投入办学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2007年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专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配套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权债务清理化解工作,遏制乡村新的债务发生。二是金融支持创新。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解决农村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遇到的贷款难问题。鼓励在区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通过建立政府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三是保障措施创新。成立五大主导产业组织协调机构,发挥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成立“四区一基地”组织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对口支持区县加快经济发展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市、区(县)领导干部包抓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范围,切实落实好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责任;市上将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纳入市督查落实重点工作考核范围。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提升区县园区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经济实力为重点。二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三是以产业富村富民为重点,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四是以农村社会公共事业为重点。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
――实施十大工程。
1、区县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以加快11个产业园区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推进全市区县域经济发展。
2、小城镇建设工程
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城镇供排水、道路、垃圾处理、绿化和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两个全国级和20个市级发展改革试点镇的指导,全面实施试点镇发展改革试点方案,继续开展11个发展改革试点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抓好小城镇经济开发示范项目的策划、包装、争取及实施工作。在西安周边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壮大、竞争力强的小城镇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3、产业带动工程
按照西安市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要求,一抓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二抓龙头企业发展。三抓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工作。培育扶持一批农产品,成为省内、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名牌。
4、水气路田基础设施工程
着力抓好一批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落后面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重点抓好农村用水安全、农村道路、农村沼气、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试点、以工代赈、西骆峪水库除险加固水源工程和节水增效等国债项目建设;实施10 个灌区改造及旱塬区水源工程,启动周户37万亩黑河引水灌区节水灌溉工程。解决农村安全用水20万人,新建农村沼气用户8000户,新修农村公路120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
5、社会公共事业工程
加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和农村中小学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重点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等项目。
6、市场体系建设工程
一是抓好重点市场建设。要合理规划布局,大力支持农产品集散地的农村市场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抓好粮、菜、果、畜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让农民组织起来闯市场。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体系。形成市有监测中心,区县有监测站,基地、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有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两级三层”网络。四是搭建形式多样的推介平台。要组织、策划好农产品广告宣传和推介工作,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万里行活动,利用媒体、网络和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为我市农产品搭建销售推介平台,必要时还可组织筹办西安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加强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解决好农产品市场销售难问题。
7、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蓝田县红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大绿”工程,启动林业坡地富民、泾渭湿地保护区、周至自然保护区三期、秦岭植物园和新农村村庄绿化建设工程。积极做好利用亚行贷款“丝绸之路”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秸杆综合利用和焚烧秸杆的监管,策划一批利用秸杆发电、肥料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抓好周至县瑞威再生能源秸杆发电、长安区德宽秸杆产业化开发基地建设项目。
8、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
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拓展就业空间,实现农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抓好对现有的73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资源整合,实施“农民绿证培训”、“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农民职称培训”、“农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创立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劳务品牌,提高我市劳务外在知名度。推行订单定向培训,“实行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要广泛培育劳动力市场,继续扶持引导农村劳务服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使其就业服务覆盖城乡。健全全市、区县、乡镇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就业风险。要加强全市劳动力市场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工作,重点抓好西安市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和区县农村劳动力服务专业市场建设。
9、农家乐建设工程
“农家乐”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派生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又一个亮点和渠道。加快制定全市“农家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引导、明确标准,切实改变目前“农家乐”自发的、无序化的发展状况,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引导、鼓励城市三产服务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家乐”建设,向庄园化、规模化转变。要抓好试点,做好示范推广工作,提升我市“农家乐”的水平和档次,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和环境卫生整治,增强“农家乐”对城市居民的持久吸引力,满足城市居民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莲都区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走合作之路,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制定政策、建立奖惩机制、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建设,使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现状
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县市(区)之一。全区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75万人。莲都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起步,2000年起加快了发展步伐,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26家。其中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占全市总数的14%;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占全市省级示范性合作社总数的17.1%;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占全市总数的13.3%,1家合作社被列入浙江省50强合作社。入社农户11131户,占全区总户数的10.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带动农户10万多户。合作社总资产2.2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3万元。
1.1 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可以帮助政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发挥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成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如郑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1.2 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产品注册商标,打品牌,一些为农民建立了生产基地和市场,一些设立外销窗口打开产品销路,为农民办了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如丽水莲都区郎奇农家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针对蔬菜卖难问题,合作社在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投资48万元租赁了一个7000多平方米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把原来在田头、马路交易的农户吸引到合作社的市场内交易,形成产业集聚规模。
1.3 增加了农民收入
合作社对外追求经济效益,对内以服务为宗旨,一般按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将加工或销售增值部分的部分利益返还给农民,增加了农民收入,并利用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尚未脱贫的非成员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2 存在问题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虽然我区做了一些工作,涌现出了一批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典型,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的愿望相比,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规模不一 发展不平衡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发展缺乏统一指导和规划,导致过度追求量的增长,忽视质的提升,发展不够规范,行业自律水平低,有些合作社办社目的是为了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得到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便利,导致出现“空壳社”、“家属社”,空有合作社之名,不谋合作社发展。受经营规模偏小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普遍不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足,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2.2 内部运作不规范
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制度约束、财务约束、合同约束、利益分配、产品产销、市场对接,风险调节机制等诸多方面还很不健全,不完善。一是民主制度难落实。大部分合作社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完善,理事会、监事会职责不清,成员权利义务不明,运作管理随意性大,有些合作社的作用在日常的活动中不能体现出来,更不能起到带动的作用;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社员入退社制度、议事制度、产品投售交易记录及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不健全;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账目不健全。
2.3 受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制约
一缺人才。目前,我区的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是农民,普遍水平不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由合作社内部人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难以适应规模化的经营管理工作。二是缺资金。农民自有资金不足,扶持资金和信贷资金支持依然不足,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或是更新技术装备设施明显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涉农资产抵押难,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资金瓶颈。
2.4 搏击市场能力弱
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发达,农产品的调控保护体系不够完善,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二是合作社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不利于市场行情的正确把握,有效的动态信息难以及时到达生产者,容易造成同质竞争,并带来农产品生产周期性过剩,导致农产品卖难和买难。三是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小而杂,缺乏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低,品牌带动能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3 对策建议
3.1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与重组
以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纽带、产权联合为手段,积极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及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提升组织化水平,力争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治理结构健全、分配制度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3.2 依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全面实施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建设(以下简称“五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工商登记、组织机构、股金设置、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盈余分配、成员账户设立等制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财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等合法权益。要组织开展以“五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快规范化专业合作社认定工作,并建立复评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3.3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区财政支农资金要逐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区财政每年至少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统筹用于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服务的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市场营销网络、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培训和信息服务、品牌建设以及开展资金互助、风险救助、信用贷款担保试点、贷款贴息等方面补助。
3.4 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 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中,对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给予适当倾斜。鼓励聘用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选择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工作。区人力社保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要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大学生免费提供保管人事档案、办理集体户口、挂靠党团组织关系等服务。建议经主管部门评定的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省、区两级财政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
3.5 优化金融信贷服务。区农村信用社及其它金融机构要制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安全、高效的资金结算服务。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等级评定,对于实力强、信用等级高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对于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给予利率优惠。
参考文献
[1]李春燕.合作社联合组织四大问题待解[J].农村经营管理,2011(4):18-19.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 渝东南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秦波(1981- ),男,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重庆 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GB080529)和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8-JJ-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71-02
农村教育是直接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重庆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关键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地区,更是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找准、用好城乡统筹这颗“指南针”,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一、研究被试
在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等区县(自治县)的农村地区共近50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700名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二、测查工具
采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专用自编问卷,共82个项目,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11项)和调查题目(71项)两个部分;访谈提纲是根据问卷并结合实际改编设计而成。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关于教师队伍状况。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加强。(1)入职渠道:主要以上世纪后期学校毕业分配为主(占63.1%),本世纪初通过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数量大(占15%),公招竞聘的仅占3.1%;(2)年龄结构:年龄段分布比例失衡,以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3)教龄结构:5年以下占10%,6~10年占22%,11~19年占39%,20年及以上占29%;(4)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学历占51.2%,通过各种学历提高途径使得最后学历大专占23%、本科占60%,基本上实现了学历达标;(5)职称结构:初、中级职称为主(初级占45%,中级占44%),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过少(占6%);(6)教师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在职函授、自考为主,通过函授取得大专的占55.3%,通过自考获取学历的占13.2%;(7)性别结构:男女比例(男54%,女46%)相对均衡。可以预测,在今后5~8年和15~18年期间(即2015~2018年和2025~202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会有大量教师退休,至少在数量上会出现大量断层。
2.关于教师专业精神。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认识不清。对“中小学教师从事着非常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持“非常赞同”观点的仅占6%、持“基本不赞同”和“说不清楚”观点的却达74%;二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高达98.4%的教师认为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师德师风,众多教师不安于教师职守,将专业水平定格在“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的道德底线上;三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不深,57%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高达39%的教师具有离职倾向;四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历来不高,加之“臭老九”的历史评价,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尽管随着城乡统筹和绩效工资的实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体上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老师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却出现了矛盾的两个极端——48%的教师认为“有所降低”,35%的教师认为“有所提高”;五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更处于劣势,加之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对专业水平自我评价偏高(4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成为成熟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及主动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 国内外经验对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启示 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60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嬗变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布局嬗变 基于创新和投资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 我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观 论科技创新与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论我国双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整合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 新常态下山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论十六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④/doc/ShowArticle.asp?ArticleID=4703.
⑤魏晓铮.国内外经验对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启示.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3月.
⑥/Freepaper/35173_3.htm.
⑦郭萍.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2000年7月.
参考文献:
[1]魏晓铮.国内外经验对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启示[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3月.
[2]聂华林,高新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姬顺玉.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4期.
[5]郑周胜.甘肃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对策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郭萍.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唯实,2000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