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6:20: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质灾害治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一条为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控制治理工程工期,充分发挥治理工程投资效益,加强对治理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实施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活动的单位,应当在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在其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活动。
第四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国土资源部负责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
第二章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
第五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分级标准如下:
(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人,其中具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工程预算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二十人;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理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人,其中具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工程预算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人;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理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十人,其中具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工程预算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五人。
第六条除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资质条件外,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还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近五年内未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三)技术人员中外聘人员的数量不超过百分之十。
第七条同一资质单位不能同时持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资质。
第八条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单位,可以承揽大、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理业务。
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单位,可以承揽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理业务。
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单位,可以承揽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理业务。
第三章审批和管理
第九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机关为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申请的具体受理时间,由审批机关确定并公告。
第十条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应当在公告确定的受理时限内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资质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或者有关部门登记的证明文件;
(三)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任命或者聘任文件;
(四)当年在职人员的统计表、中级职称以上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名单、身份证明、职称证明;
(五)承担过的主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项目有关证明材料,包括任务书、委托书、合同,工程管理部门验收意见;
(六)单位主要监理设备清单;
(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材料;
(八)近五年内无质量事故证明。
上述材料应当一式三份,并附电子文档一份。
资质申请表可以从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上下载。
第十一条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资质单位在申请资质时弄虚作假的,资质证书自始无效。
第十二条申请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的,向国土资源部申请。
申请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的,向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
第十三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批工作。逾期不能完成的,经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第十四条审批机关受理资质申请材料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时限内。
对经过评审后拟批准的资质单位,应当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七日。
公示期满,对公示无异议的,审批机关应当予以审批,并颁发资质证书;对公示有异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其申请材料予以复核。
审批机关应当将审批结果在媒体上予以公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的乙级和丙级资质,应当在批准后的六十日内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五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证书,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监制。
第十六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业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内,向原审批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审批机关应当对申请延续的资质单位的从业活动进行审核。符合原资质等级条件的,由审批机关换发新的监理资质证书,有效期从换发之日起计算。经审核,不符合原定资质条件的,不予办理延续手续。
符合上一级资质等级条件的资质单位,可以在获得资质证书两年后或者在申请延续的同时申请升级。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质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重新审批,并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十七条资质单位遗失资质证书的,在媒体上声明后,方可申请补领。
第十八条资质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的,应当及时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需要继续从业的,重新申请。
第十九条资质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三十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第二十条资质单位破产、歇业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业务活动的,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注销手续后十五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配合,并如实提供相关材料。
第二十二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单位,应当建立监理业务手册,如实记载其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十三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技术成果和资质图章管理制度。资质证书的类别和等级编号,应当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有关监理技术文件上注明。
第二十四条资质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者其他技术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业务培训。
第二十五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资质单位,对承担的监理项目,应当在监理合同签订后十日内,到工程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监理项目跨行政区域的,向项目所跨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资质单位不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及时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注销手续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资质单位不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审批及管理过程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取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于本办法实施后六个月内,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到审批机关申请领取新的资质证书。逾期不申领的,原资质证书一律无效。
1、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是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迫切需要。**是全国地震重灾县,地质灾害治理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能否加快和提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进度至关重要。同时,我们有许多项目建设面临着地质灾害的威胁,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严重影响项目建设。
2、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地质结构复杂,山高坡陡,雨量充沛,是全国地质灾害重灾县,频发的各类地质灾害给全县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启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3、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是树立党委、政府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省、市有明确的要求,人民群众有强烈的愿望。实施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有利于进一步争取上级更大支持,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有利于树立党委、政府良好形象。
二、建设上务必突出重点
1、要突出重点乡镇。切实加大实施力度,尽快解决红四乡、**镇等重点乡镇地质灾害隐患,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安全的生活。要切实抓好避让搬迁工作,对隐患较大、边远偏僻、不宜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避让搬迁,帮助群众逐步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要突出重点地段。要切实加强学校、医院、场镇等影响群众安全的突出地段地质灾害治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一时不能治理的要制定预案、落实领导、落实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加强监控,加强防范,做到定方案、定时限、定人员、定责任。
3、要突出重点项目。对投资大、时间紧的重点项目,县国土资源局要落实专门人员,组成专门班子,强推猛促,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县国土资源局要切实加强与省、市国土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和衔接力度,确保项目资金按时到位,确保跟踪落实到位一批重大项目。
三、配合上务必密切有力
1、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希望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严格按照“保时间、保进度、保安全”的要求,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把每一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廉政工程。各乡镇和相关县级部门要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确保“加快”和“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2、要精心组织,加快进度。施工方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施工,保证项目安全实施。国土资源局要认真履行业主职责,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继续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在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中争当模范、创造经验。
[关键词]边坡 地质灾害 治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 U213.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88-2
边坡地质灾害通常包括各类型工程崩塌、滑坡、落石、以及岩土条件下的人工开挖边坡的支护、边坡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护等[1]。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经常遇见的一类地质灾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就会在整体上引起地质灾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分析了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现状、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以及对边坡治理的技术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山东地区边坡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应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治理措施。
1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现状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始终坚持“一次性根治杜绝发生”的原则,要对灾害形成和发展做到充分的认识,它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而引起,最好的方法就是综合治理[2]。随着科技不断走向进步,产生了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从而得到普遍的运用并展现出较好的效果。根据资料显示,山东地区地质灾害点总数为2451处,这其中已经发生了1149处,潜在的威胁已经达到1302处。分布差别为:崩塌占全省的地质灾害总数的46.3%,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分别占24.6%、13.7%和9.8%,地裂缝为2.2%。
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在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在容易产生地质灾害与地质条件差的地段进行工程加固,以此来防治灾害发生,一般做法是加固、开挖或开挖加固同时进行,由此以来可以有效避免灾害发生。山东地区岩性分布特点基本为:碳酸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松散岩石等,在此岩石和地貌特点使用小锚孔注浆方法,可以对边坡滑动带进行加固,这种技术具有方便施工、工作强度低以及机械化等特点,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提倡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2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研究
据资料统计,山东地区灾情以中型和小型为主。其中,小型占地质灾害占总数的81.6%,中型占11.7%;大型,特大型分别占4.5%和2.2%。针对此种现状并就边坡地质灾害的技术展开深入研究[3]。
2.1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
在边坡表面处理上可以选择混凝土喷射法,该法能有效封闭岩土体,避免岩土风化和剥落,还可以增强岩土的强度。在喷射混凝土时,可以和锚杆进行结合使用,主要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第一,容易风化、强度低、性能差的岩土边坡;第二,风化严重、小型坍塌、碎落且坚硬的岩石边坡;第三,爆破后范围破坏大量超薄的岩石边坡。
2.2锚杆加固技术
实施锚杆加固边坡,其主要目的是将不稳定的结构或者岩体稳固在岩体层中,并使它们互相链接,进而传递拉力和剪力。锚固结构主要有锚具、台座、承压板和支挡结构等组成。此种方法在山东地区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值得提倡和使用,能起到明显效果,为山东地区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3注浆加固技术
利用注浆等加固边坡技术,是在压力是作用下,通过注浆管道注入岩体的裂缝当中。进而将碎裂的岩体凝固,将岩体凝固成一个整体。此种方法降低了堵塞地下水通道、增强了岩石的强度、减小地下水的破坏力度。此种技术能够针对山东边坡地质灾害的特点起到了相应的防护和治理作用,并且此种方法设备少、工艺简单、可以有效实现封水的目标。
2.4柔性防护网技术
柔性防护网系统,是以高强度的柔性网作为主体,通过覆盖与连接两种方式防治一切地质灾害,是比较新型的防护技术。按照边坡柔性防护网的功能作用方式以及结构形式可以划分为主被动防护系统。主动柔性防护系统通过张拉绳与锚杆增加张力绳网,有效避免发生碎石的现象;被动柔性防护网则由钢丝绳网、铁丝格网、支撑绳、锚杆、工字钢以及底座等组成。其作用可以减少最短工期、劳动力进行安装与维护工作,在山东地区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可以充分得到采纳和应用。
3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3.1有利于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水平
一般而言,边坡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质从而会导致一系列灾害的频发,基于边坡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必须要在治理技术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引起整体性的地质灾害,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技术工作,要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探析和研究,指出分析研究边坡治理技术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应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治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水平。
3.2有利于形成边坡地质灾害治理预警机制
针对边坡地质灾害形成的特点和现状可以进一步得知,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这也是导致边坡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边坡地质灾害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有效的可行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边坡地质灾害预警机制,这将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带来新的极大便利,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与此同时,该预警机制的形成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均实现了充分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边坡地质灾害是在一定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防护和治理上也具备区域性特点。通过本文对边坡地质灾害的探讨和分析,明确了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边坡地质害治理的技术,理解了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的必要性,并指出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于边坡治理技术。由此,为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护和治理打下坚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琪亮.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山西建筑,2014,15:86-88.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滑坡、矿山;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地质灾害会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我国相关部门和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处于地质灾害频发地带的人们需要对地质灾害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们的危害。 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要从根上抑制地质灾害的形成,以进一步减少地质灾害现象,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文章对我国现在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常见的滑坡以及矿山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一地质灾害概述
1.1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2地质灾害的分类
主要分类方法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1.3城市地质灾害类型
现如今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地面变形灾害、滑坡、泥石流、城市垃圾等。
1.3.1地震灾害。地震是城市面临的第一大地质灾害。我国地震活动分布广、频率高、震源浅、危害大。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8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10年1次,5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14次之多。更多的灾害是由于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这些次生灾害主要有:山体滑坡、电力线路短路、煤气、供排水管道泄漏等。
1.3.2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缝,广泛分布于城镇、矿区、铁路沿线。
1.3.3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此类灾害是世界上对城市危害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我国城市中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大部分处于崩滑流灾的包围之中。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城市众多自然灾害中有突发性灾害过程的主要灾种,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泥石流发生,每年都造成几亿元的经济损失和几百人至上千人的伤亡。
1.3.4城市垃圾灾害。由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及生活的废弃物人为堆积地质作用引起的危害性更大。人类生活垃圾堆积土中含有许多有机物质,另外,未经地质评价而倾倒或填埋的废物极易被雨水淋滤下渗污染地下水造成新的污染。
1.3.5开挖工程灾害。我国工矿企业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城市,这些城市一般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在这些城市周围矿产资源开发和隧道等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冲击地压、煤瓦斯突出、井巷热害、矿震等灾害。
二 滑坡地质灾害
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尤其是在一些山川、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地区,下面文章就滑坡地质灾害为例,对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阐述。
2.1滑坡灾害
山体滑坡的高发地一般在我国的山地和丘陵地区。 它与泥石流、地震等灾害一样都有着比较大的危害。 我国的国土极为辽阔,地理条件也比较复杂,导致我国的山体滑坡的分布也比较广泛,特别是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山区。这些地区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大片的山体会相继地出现长期、缓慢并且有间歇性的滑动。滑坡的山体大小不一,小块的有几百立方米,大块则会有几十万立方米到几百万立方米。 山体滑坡若比较严重,则可能会吞没山下的整个村庄,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片的山体滑落还有可能截断河流, 产生堰塞湖, 破坏大面积的农田以及森林,这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2.2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
2.2.1提前防护
在遇到滑坡灾害发生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防治人员正处在滑坡发生的坡体上时,必须要保持冷静,找寻安全地段迅速撤离,在移动时只能往左右方移动,上下移动都会加大危险。在滑坡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如发现异样必须要通知周边人员撤离。以上注意点能够减少滑坡灾害对人员的影响,减少损失。在进行滑坡治理之前,需要先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2.2挡土墙支挡措施
在山体滑坡的治理过程当中,建设挡土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理措施。 挡土墙的建设材料可以选择块石、片石或者条石等材料。挡土墙可以是混凝土抗滑挡土墙、浆砌抗滑挡土墙、钢筋石笼抗滑挡土墙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挡土墙是块石挡土墙。这种挡土墙一般被设立在坡体的边缘地带,来阻止山体的滑坡。 设计挡土墙时需要将滑坡的推力大小作为参考和依据,只要设计得科学合理,就能够有效地阻止山体滑坡现象的发生。
2.2.3 改善土质
改善滑动带的内土性质是运用较为广泛的防滑坡方法,尤其是针对土质疏松的高边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该种方法需要运用多种加固方式,其中置换、排水、挤密、胶结等是主要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能够改善滑坡地的土质,使土质更加紧密有粘性,不易被冲散或分裂。其中排水主要是将土层内的水分排除,减少水对泥土的溶解,使土层能够保持整体性。挤密能够将土层整体更加紧密,不容易松散滑落。胶结主要时对土层岩石中测沉积物施压,让其中的矿物质能够溶解于水中,此时带有矿物质的水溶液渗入到土层岩石的缝隙中则能够将粘固住,形成结晶。土质的改善必须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提高土质强度指标的效果。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的治理属于地质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人们对滑坡灾害治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专业的治理人员进行定期整治以外,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应平时就做好预防工作,在边坡地区开挖排水沟,将地表水以及雨水及时的排出,并且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以便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自救。随着时代的发展,滑坡灾害治理的途径越来越多,实用性也越来越大,但这些成功方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因此滑坡治理工作需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以便更好的应对灾害,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防治方法的强化需要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利用新时期的技术来实现更高效率、更简易的治理操作,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三 城市地质灾害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开挖工程等对我们的城市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针对这种认为地质灾害,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力度,对建筑行业有相关的要求,同时,建筑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以及建筑开挖等工程的合理安排,这不但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质量,同时,也为企业施工成本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施工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树立品牌形象,提高自己的声誉,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地质灾害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些地质灾害中有自然灾害也有认为因素造成的灾害, 我们要对自然灾害进行探究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认为灾害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吴磊.永安箭丰尾山体滑坡综合治理方案[J].福建交通科技,2012(03).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岩土地质变动破坏岩土层结构,它不仅会影响边坡结构,而且对岩土层粘合度产生破坏,不利于地面工程改造的顺利进行。具体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要注重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具备较强的抗害能力,达到良好的边坡稳定效果。
关键词:
地质灾害;边坡;稳定
岩土体边坡稳定问题是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的施工难度很大,需要考量的相关问题也比较多,直接关乎工程的整体造价及后期质量。岩土层异常变化产生地质灾害,对边坡结构产生影响,使其不够稳定。它属于突发性灾害。施工单位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制定完善的滑坡治理技术方案,以达到良好的工程效果,使边坡更加稳定。
1滑坡形成的原因
(1)物理性质。边坡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强度主要取决于地质结构。如果边坡中含有亲水矿物或粘土矿物,其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影响,结构也容易软化,出现地质变动,产生滑坡。
(2)岩土内结构面发育特征。岩土内部结构变化发育形成各种结构面,破坏边坡内部结构,影响其稳定性,也会因地质变动出现滑坡。结构面使边坡内部结构不够完整,降低岩体内部剪切力。
(3)岩体浸水破坏边坡。降雨量过大,会使岩体内部浸水,导致岩体内部结构松动,出现滑坡。
(4)地震破坏边坡。地震容易破坏地质结构,当边坡结构受到地震冲击,岩体内部会形成新的结构面,一旦被地震波冲击就会发生滑坡。
(5)人为因素影响。为满足岩土工程施工要求,常进行工程爆破或削坡施工,破坏岩土结构,产生滑坡[1]。
2边坡稳定性分析
2.1边坡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
滑坡产生与边坡岩土体地质结构具有很大相关性,滑动的规模、条件、方向等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组合,其稳定性更容易受滑动面形态干扰。
(1)顺坡结构很容易形成滑动面。如果层面倾角比地面坡脚小,会出现完整的滑动面;反之,要加强对层面与缓倾角节理组合滑动面的关注度。层面倾角较小,表明结构相对稳定。如果结构面抗剪强度不足,需格外注意软弱面滑动问题。
(2)反坡结构面稳定性好。外力作用下,多种不同结构面共同切割岩土体,以出现组合滑动面。岩石软弱或节理发育部位,也会因岸坡重力干扰出现松动变形。
(3)圆弧形滑动面。该滑动面常见于松散体滑坡。部分基岩滑坡也会因切层情况,出现弧形滑动面。采用压脚方式,或减少上部重量,可对该类滑坡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2.2计算边坡稳定性
野外地质灾害治理勘察或施工中,以阻滑力和下滑力比值K作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判定依据。K一般包含三种状态。K=1,表明边坡处于临界状态;K>1,表明边坡稳定;K<1,表明边坡不够稳定[2]。
2.3人工边坡稳定坡度选择
倘若天然边坡无法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可以人工边坡代替。具体方法是采用开挖、回填、切削等方式,改造原有边坡或者对边坡进行重修。依据岩土物理性质、结构组合、滑动面抗剪强度、外力作用等指标,参考人工边坡允许坡度值,对人工边坡稳定坡度进行考量和确定。
3边坡支护方案设计
各类病害问题在边坡改造建设中极为常见,尤以滑坡最为普遍。采用边坡支护方式,不仅可及时处理地质灾害,而且可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使边坡更加稳定、安全,确保其整体质量。
(1)边坡支护方案。边坡支护过程中,需考量的要素比较多,包括工程地质条件、资金状况、开挖情况和支护效果等。需依据边坡岩土体参数,秉承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便利性等原则,开展边坡支护设计工作。
(2)设计原则。地质灾害对边坡产生破坏,极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对支护级别、支护结构和设计安全等级进行确定,确保设计过程更加动态、灵活。与此同时,也要依据工程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地质条件、变形和监测等,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核对、更改和补充等。
(3)材料配置。主要包括混凝土、普通钢筋和水泥砂浆三种。混凝土:依据具体规范,选用C30混凝土,用以冠梁、抗滑桩和面板施工中。普通钢筋:选用HPB300和HRB400两种。水泥砂浆:依据具体规范,对水泥砂浆配比进行有效确定。分别应用N30水泥砂浆和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灌浆材料,并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对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进行确定,避免对锚杆钢筋产生腐蚀[3]。
4滑坡预防和治理
结合变化规律和变形因素,对不稳定结构边坡进行有效治理,避免边坡出现变形破坏问题。具体治理方法如下:
(1)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期受水的浸泡很容易产生滑坡,地表水下渗又使下滑力增加,导致滑动面软化,使滑坡体产生浮力,削弱它的抗剪强度。合理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分别在滑坡体内、外修筑环形截水沟和放射状排水沟,并将排水平洞设置在滑坡体内,或开挖渗沟,以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2)挡土墙设置。滑坡治理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常设置抗滑挡土墙,以实现减重和排水,对大型滑坡进行有效治理。或者同步应用中小型滑坡和支撑渗沟,以达到良好的边坡稳定效果。
(3)抗滑桩设置。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在滑动面下部嵌入各类桩体,有效避免坡体滑动。它的桩身材料主要有木桩、钢管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可采用连接、交错、间隔等方式,对其进行合理布置。它在中层和浅层滑坡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
(4)钢筋锚固。部分岩体边坡不够稳定或者存在裂隙,如果岩石比较完整,可应用钢筋锚固处理方法,并合理确定锚杆长度,使其穿过滑坡体,且深入母岩1/3处。应用钢筋束和钢索制作锚杆,采用高标号水泥浆进行封堵和固定,与围岩连接。可依据具体工程诉求,增加锚杆预应力。
(5)减荷和压脚。该种处理方法可改善边坡,使其具备较好的平衡性。具体实施方法是减少上部荷载和下滑力,下部压脚,使其具备较大的阻滑力。可依据具体滑坡情况,对减荷和压脚处理方式进行合理选择[5]。
5结语
综上所述,边坡稳定性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极为重要。边坡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周边地质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可依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及区域空间背景,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提高整体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在项目初期,将勘查工作落实到位,对滑坡病害具备明确的认知,分析边坡稳定性,设计和制定具体的支护方案,并进行滑坡治理,保障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琪亮.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和分析[J].山西建筑,2014(15):86-88.
[2]曾添华.浅谈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J].科技信息,2012(10):435-436.
[3]陈开明.珠海市边坡类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简述[J].科技信息,2012(13):348-349.
[4]龙明滔.边坡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技术方法总结[J].科技信息,2013(11):478-479.
以沙峪煤矿为例,沙峪煤矿矿区范围内分布着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000余人。矿区内沟谷发育,地形破碎,土地较贫瘠,受采煤的影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地退化、荒芜、房屋裂缝、水源干枯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威胁。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对矿山环境的较大破坏,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煤矸石堆放、矿坑排水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相继发生和出现。
1、地下水位下降
据调查,沙峪煤矿现采***煤,矿坑排水主要来自其顶板(多层)砂岩裂隙水,达300~500m3/d,由于其集中排放,改变了地下水运移状态,周边地下水向井下巷道汇流,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使煤层之上含水层储水结构遭到破坏。矿区中部出露于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中的1眼天然泉以及各村中8处水井,浅层均先后干枯,使矿区内的村庄、居民及大小牲畜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矿坑排水大多数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2、采煤引发的地面裂缝、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
3、煤矸石堆放的潜在危害
据相关资料,煤矸石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点:
1)煤矸石自燃对环境的污染
2)煤矸石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煤矸石经雨水淋溶进人水域或渗入土壤,会影响水体和土壤,并被植物根部所吸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业减产,同时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类健康;
3)矸石山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
矸石山堆积过高,坡度过大,就容易造成滑坡;由于降雨等作用使得矸石山的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时便可能形成泥石流。
二、治理与恢复方案
1、避让搬迁
2、采空塌陷、裂缝的治理与恢复耕地
首先清理旧村庄,用推土机推平,通过压道机、推土机和运送汽车往复压实,及时覆盖黄土。对因采空塌陷造成破坏的耕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填埋(夯实)裂缝和陷坑,平整田面,因地制宜,修筑相应的田间道路及排水工程,并在各级梯田的外边缘修筑护田堤,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坝田,恢复农田的耕种功能。土地复垦后,耕作层的土壤大部分变为生土,不利于作物的生长,需要在深翻的同时,配方施肥,培肥土壤。同时,为了保持人工土壤中的水分,宜尽量在其底部回填约0.5m的亚粘土或粘土,形成人工隔水层,然后再回填亚砂土。恢复耕地后种植一些抗旱性强的乡土植物。
3、煤矸石堆放场的治理
4、修建回风竖井地下储水仓,解决居民人畜用水
区内奥陶系岩溶水埋藏深,富水性不均匀,施工深井风险较大,增设井下储水仓将新施工的回风竖井井下排水作为供水水源加以利用,既避免水资源浪费,又降低了施工深井带来的风险。同时,可满足矿区居民供水。
三、治理工程工程量
1、农田整治与恢复
对已破坏的60hm2农田进行整治与恢复,复垦工程程序及标准为:
①将田面阳土剥离集中堆放一边;
②农田内塌陷、裂缝填平、夯实;
③田面平整,田面平整为梯田形式,梯田单级高差宜根据地形变化而定,一般控制在2~5m之间,各级梯田田面基本保持水平,并向内侧略有倾斜。
④因地制宜,修筑相应的田间道路及排水工程;
⑤在各级梯田的外边缘修筑护田堤,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坝田;
⑥地表覆盖阳土,厚度0·5m以上,并适度压实,覆盖土壤ph值为7~8·5[3]。
2、煤矸石的整治
3、回风竖井井底储水仓及供水配套
(1)、回风竖井井底储水仓
区内奥陶系岩溶水埋藏深,富水性不均匀,施工深井风险较大,增设井下储水仓将新施工的回风竖井井下排水作为供水水源加以利用,既避免水资源浪费,又降低了施工深井带来的风险。同时,可满足矿区居民供水。
回风竖井井下储水仓的井下平面布置由煤矿实施,必须做到既保证井下排水(来自煤层之上含水层)不受采煤的污染,又不影响煤矿正常生产。
(2)、供水配套工程
②配套4寸供水管道4200m。
③修筑井口蓄水池1个,高位蓄水池3个,容积分别为800立方米和400立方米。
④配置150kw专用变压器一台。
四、工程经费预算与工期
1、工程经费预算和工期
根据上述工程量,沙峪煤矿矿山环境整治与恢复工程共需经费479·44万元[4](表3)。沙峪煤矿矿山环境整治与恢复工程工期共需1年。
【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1.前言
随着经济地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等很多因素导致人们对住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表出现了更多的高层住宅。正是由于人类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大,地产商在地面上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人类的活动明显超过了地表的承受能力,地表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在最近几年,地面坍塌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所以,我们为了保证建筑物能够稳定地“站住脚”,合理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范围,常采用桩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形式千变万化,实际情况十分复杂,所以研发经济可靠的适合的新型桩基设计是地基界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程工作经验,对岩溶地面塌陷区如何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及如何完成桩基设计做简要的论述。
2.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地面塌陷状况
最近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多,当然,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地质问题,很多高层建筑的建设场地都是岩溶地面的塌陷区,下面将简单介绍下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地面塌陷状况,简要地分析了下地质灾害的成因以便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其中比较有效果的就是桩基技术的引用,岩溶洞具有裂隙发育的特性,而桩基可以根据不同的裂入深度保持地基的安全。
2.1场地地质条件
塌陷地常常距离水源或峡谷较近,这是由于板块的交界处常常形成河流山谷,这里也是地质活动较频繁的地区。比如某塌陷区的岩土结构组成如下,浅层为粉粘性土构成,地表或多或少覆盖着耕土、填筑土及生活建筑垃圾;中部为软弱土层构成,在该层的中间段往下,岩土粉质会逐渐变密,在底部会出现少量的砂砾石、碎块石;基底为石灰岩,石灰岩中岩溶发育,常形成有带状溶洞、蜂窝状溶洞、溶孔及孔隙,成层性明显;在塌陷地区的地下水中会有少量的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很多地下水是城市的主要淡水水源。水源周边会开设很多打水井,尤其是抽取岩溶水,若长期超水量打水,漏斗会逐年下降,长此以往,该地区就会形成岩溶地面的塌陷危险区。
2.2岩溶地区的塌陷状况
最近20年左右,在我国很多省份都发生过岩溶地区的塌陷事故,有的地区的塌陷坑洞多达20处,塌陷面积达到几个公顷,造成了方圆百米内的房屋倒塌、民房受到严重损害、地面开裂严重、地下水管道破裂等现象发生。通过使用雷达和静力触探的方法可以找到很多状况异常的土洞,发现很多区域溶洞开裂。影响十分恶劣。
3.岩溶地面塌陷区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3.1应用桩基技术
很多塌陷的高层建筑都是带有地下室的,有的甚至带有3层地下室,所以对于已经塌陷的高层建筑我们要开挖和支护基坑。在打进桩基之前,首先要测试岩溶的裂隙状况,然后再确定打进桩基的深度。为保证施工安全,及有效地形成一个含有水、土、岩石的封闭单元体,要在钻孔之前对岩溶裂隙注浆。首先要选择使用高压旋喷支护基坑。高压旋喷桩和百喷桩组合而成的止水帷幕的有效深度可达到5米左右,并且它们的组合状况还具有明显有效的支护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开挖基坑要采用陡坡和放坡方式,注浆一定要喷到岩面上,在遇到溶洞和漏液的时候要先注射浆体,遇到裂缝要加深。支护完毕之后,进行的操作是施工勘察,勘察的内容是索取岩溶附近的裂隙状况;确定桩基深度;确认需要注浆的区段以及注浆的量;进行拍照和水位记录,数据的有效分析。最后是桩基的设计,在设计桩基之前要先使用钻孔灌注嵌岩桩,灌注它的目的是保证桩基的安全稳定。开始要检查桩端下面的岩石是否还完整,检查它的刚度是否还能达到所设计的承载刚度。在施工的时候要提醒他们不断地调整装和孔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的桩基的使用要求。
3.2应用质量检测技术
常用到的质量检测技术有试验桩静荷载、检测桩基基身质量、观察建筑物沉降状况、基岩注浆等。在治理地质灾害的时候,如果治理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岩石单元体并且有效地切断了地下水和外界的联系,那么这样的治理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在水位的检查方面,常用到的方法是通过基坑外部设置的观测孔进行观察,若坑内存在降水现象,可以考虑使用疏水措施,进行完毕后水位没有发生过大变化说明设计的止水帷幕是成功的。在对基岩注浆的时候,可以延伸到十米之外。检查方法是进行钻孔,若分析裂隙中存有凝固的注浆体,说明注浆之后没有发生漏液现象,说明基岩的裂隙已经被顺利地堵住了。要想真正地治理地质灾害,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认真地分析坍塌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勘察和桩基设计,确保形成完整的刚度满足要求的岩土单元体。需要注意的是钻孔前要确定桩基潜入的深度,而确定桩基深度就要对裂隙的状况进行良好的勘察,勘察工作十分重要。
4.桩基技术分析
4.1桩基的设计方法和计算
设计桩基不同于设计其它东西,它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材料性能的了解和选择。要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施工技术水平选择桩基的尺寸和型号,计算桩基的数量和布置状况,还要对桩基的承受能力进行有效的计算。减沉量的计算也要在这个阶段完成,减少沉桩的目的是因为虽然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是沉降量对于实际承受力过大,所以要减少桩量,从而降低应力。减沉桩的幅度一般较小,数量也很少,即便这样做,减沉后的地基沉降状况相对于单桩的沉降量还是很大的。
4.2对软土地区的地基模型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一下基地模型,它是用来反映土体在外界荷载的作用的时候地基的土应力和应变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选择地基模型也是十分重要的,基要根据地基的承载力行之和负载能力等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和选择。模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能够准确描述受力状况,第二要能够便于计算和分析。若所要建设的建筑物的荷载小于所选择的场地的地基承受能力大,可以选择使用分层地基模型进行桩基设计分析。这个方法可以分析出地基的土分散状况和土质变形的状况,它的作用重点在于土层的非均匀性,它的分析策略是根据深度分层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4.3分析软土地基沉降变形模型
地基的沉降量是评价一个地基设计的重要标准。沉降量的分析要先分析得出地基在静力荷载下的沉降量,有一个常用的公式:沉降量是畸变沉降量和固结沉降量以及次压缩沉降量的总和。在实际工程中,要合理地建立桩基础模型,要对土质的特点、孔隙水压的特性、建筑物的受力特性等做全面的分析。认识到这些才能保证桩基设计的安全性。计算桩基沉降的模型有实体深基础模型和连续体模型两种。前者将建筑物的沉降看做是一个实体在地下的变形。后者将其分为土和桩基两者各自的沉降比较实际。
5.结语
在具岩溶地区的塌陷区进行建筑物建设之前一定要进行地质勘查,对于存在的地质灾害一定要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灾害的治理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在工程中采用局部治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治理方法的研究要加大投入,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何平毅,陈贤防.广西岩溶塌陷区某中学教学楼地基灌浆加固处理工程实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5(4):47-48.
[2]尚掩库.岩溶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治理及桩基设计探究 [J].山西建筑,2012,8(24):122-124.
关键字:预应力,锚索,注浆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project of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o contro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including grouting GangHua tube, prestressed anchor and anchors, such a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grouting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七娘山郊野公园鹿咀路位于杨梅坑至鹿咀间,线路濒临大亚湾。沿线因海蚀作用和修路切坡,造成该段路线多处路基坍塌、边坡滑坡、崩塌、落石等不良地质现象。鹿咀路东段沿线共分布4处较为严重的地质病害。其中,鹿咀路东端边坡地质病害规模较大,坡长约 250m,具有顺层坍滑现象,存在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体。边坡未进行任何支护, 多处于不稳定状态, 坡脚为鹿咀路常有车辆和游人来往,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尽快进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二、注浆钢花管施工
1、按设计要求布置孔位,钻孔施造时深度应超过设计深度 50cm,钢花管端头嵌入地表以下15cm,便于坡面恢复绿化。
2、钢花管采用直径φ=89mm,壁厚δ=5.0mm热轧无缝钢管制作,花管末端20cm加工成尖头。
3、花管注浆段加工注浆孔眼,钢花管按其轴向每10cm开 4个φ8mm出浆孔,梅花状布置。
4、注浆材料采用 42.5 普硅水泥,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控制在 0.40~0.45 之间,必须保证在材料规定的有效时间内将注浆用完,以免影响注浆材料的性能;
5、注浆时,注浆压力控制在1.5MP~2.0MPa。注浆过程应采用反复间歇注浆的方式,以确保注浆饱满;注浆水泥用量暂按照0.3t/m估算,施工时应根据实际用量计量。
6、注浆完成后应对注浆管进行清洗,保证管道畅通,以便下一孔注浆时不出现堵塞现象。
三、预应力锚索施工
1、锚索施工前先按规范要求进行基本试验。
2、锚索钻孔采用风动干钻,严禁开水冲钻及冲洗孔壁,同时应控制钻进速度,防止钻孔偏移、扭曲或变径;钻进过程中需做好地质记录,地层复杂不易成孔地段,采用跟管护壁钻进。
3、锚索钻孔孔径150mm,锚索钻孔深度超钻1m,设计拉力为500kN(或600kN)。锚索布置间距一般为 3.0m×3.0m,除鹿咀路东端边坡下倾角为 20°外,其余边坡的下倾角为 25°,锚索采用6×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制作,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MPa。
4、安装锚索前,应先进行钻孔深度、钻孔倾角、锚索长度的检验;然后放入锚索并注浆。锚索注浆浆液采用0.40~0.45(水灰比)的纯水泥浆,注浆水泥采用 42.5普硅水泥,浆体试样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5、锚固段架线环与紧箍环每隔1米间隔设置,紧箍环系16号铅丝绕制,不少于两圈;自由段每隔3米设置一道架线环以保证钢绞线顺直。
6、架线环可现场自行制作,也可以购买成品。架线环中部放置二次劈裂注浆管,二次注浆管选用镀锌管或能承受 6MPa 高压以上的聚乙烯管,二次注浆管底部锚固段范围每隔 0.5m 设置 2个出浆孔,出浆孔及二次注浆管底部先用胶带缠绕,出浆孔孔径8mm。
7、锚索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注浆压力为0.5Mpa左右,二次注浆待一次注浆初凝后进行,采用高压劈裂注浆工艺注浆压力3MPa左右。
8、注浆并浆体达到龄期后,应尽快开展张拉施工工作,使锚索的防护工程尽快发挥作用。
9、锚索的张拉必须采用专用设备,设备在张拉前应进行标定,锚具、夹片等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锚索锚固结构形式分为2种,一种是锚固于反力结构上,另一种是直接锚固于岩体上。直接锚固于岩体上时需注意锚索应顺直并与锚垫板垂直。施工时为保证锚索与锚垫板垂直可以对岩体刻槽,也可以将锚垫板加工成楔形。由于绿化需要,将锚索封锚通过挖槽嵌入坡面岩体内,待锚索施工完成后回填 C30 混凝土,回填混凝土颜色宜与周边岩体颜色相近。
11、为使钢绞线受力均匀,在成束张拉之前,锚索体顺布平直。宜采用小千斤顶对钢绞线单根分别张拉,确保钢绞线平顺和受力均匀,随后应取 0.1~0.2 倍设计张拉力值对锚索进行 1~2次预张拉,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最后按设计锁定吨位张拉。
12、锚索张拉分5级进行,即设计拉力的25%、50%、75%、100%以及110%,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20~30分钟外,其余每一级需要稳定2~5分钟,并分别记录各种情况(锚头位移、锚座变形、油表读数变化等)。锁定时张拉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1倍, 安装夹片后张拉至锁定荷载锁定。
13、压力分散型锚索的锚固段和自由段采用无粘结钢绞线,锚头采用波纹钢管内充防腐剂,锚具采用C30混凝土封闭防腐处理,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
四、锚杆施工
1、对坡面防护区域内的浮土、浮石及危石进行清除或局部加固。
2、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采用锚杆钻机成孔,成孔孔径95mm。
3、锚孔钻孔角度允许偏差为±3°,锚孔水平及垂直方向允许偏差±50mm。
4、下杆体前,应进行防腐处理,锚杆防腐采用Ⅰ级双层防腐保护构造。
5、钻孔深度应超过设计长度0.5m。
6、钻孔完成后应清水清孔,清除孔底沉渣,清孔后应迅速拔出钻杆,安放锚杆杆体。
7、注浆材料水泥浆。水泥采用42.5普硅水泥,水泥浆采用水灰比0.40~0.45。为加速进度,在浆液中可掺加0.3%~0.5%的早强剂(占水泥重量),且要求7天抗压强度R7≥25MPa。浆液应随拌随用,并应在初凝前用完。浆体材料28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8、在锚杆施工前,应按照规范进行锚杆基本试验。试验锚杆数量不少于3根。
五、微型桩施工
1、放桩位:按施工设计图现场确定施工范围,按施工设计图用细线、钢尺放桩位,并作好记录、校验、复检。桩位用木桩、铁钉做好标记,并加以保护,以便施工桩孔定位。
2、成孔:采用钻机成孔,深度以达到设计深度 8m 为准,成孔后测量孔深并对孔底土质判断与设计无误后进行记录,并使用专用表格记录。
3、下钢管、注浆管、注浆成孔:成孔至设计孔深后下入外径89mm 壁厚2.5mm 的无缝钢管,钢管采用对接满焊焊接,同时每个接头部位采用 3 块 150×30×3mm 钢板帮条焊,焊缝高度Hf=3mm。为防止注浆管注浆前被孔底泥水堵塞,注浆管口先采用水泥袋子封口。钢管采用导向帽,既起到导向又能防止钢管被孔底泥土等堵塞。
4、微型桩桩头钢筋制安,浇筑桩头:按照要求进行钢筋制安,采用C30砼浇筑桩头。
六、锚墩施工
1、清除孔口周围的碎石及泥土,确保锚墩砼与既有岩面接触紧密。
2、绑扎钢筋、立模,并同时安装钢筋、定位管及固定锚垫板。锚垫板与定位管轴线垂直。
3、锚墩采用早强混凝土浇筑,强度等级为C30,浇筑时加强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4、加强养护,浇筑后注意养护,确保锚墩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七、框架格构梁施工
锚杆框架格构梁截面尺寸为30cm×30cm,节点锚杆间距为300cm×300 cm,锚索框架格构梁截面尺寸为50cm×50cm,节点锚杆间距为250cm×250cm,混凝土等级为C30。砼采用商品砼 。
1、格构梁采用现浇施工。施工前应先进行锚杆(预应力锚索)施工。格构梁施工程序为:清坡放样挖槽支模钢筋绑扎浇注。
2、格梁应完全嵌置于边坡中,坡面采用喷混植生恢复绿化。格构梁施工时,锚杆格梁嵌入坡面30cm(锚索格梁嵌入坡面40cm) 。格构护坡施工前,坡面应平整,无表面溜滑体和松动体。锚杆格梁每隔约 6 米(锚索格梁为 5 米)宽度设置伸缩缝,缝宽 20~30mm 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所有纵筋连接采用对焊接头,主筋与箍筋点焊。
3、在坡面上按图纸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放样,人工开挖沟槽。其开挖以锚固点连线为控制点进行放线,局部依地形作适当调整。对承受预应力的格构梁,应在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后,才能进行锚索张拉。
4、钢筋制安:钢筋铺设时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30mm,钢筋搭接不小于 35d。钢筋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等要严格按设计图和有关规范施工。
5、砼浇筑:砼浇捣时要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及滑移流淌现象。
6、养护:砼终凝后洒水养护7天。
八、主动防护网施工
1、对坡面防护区域内的浮土、浮石及危石进行清除或局部加固。
2、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为20cm,深20cm。
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 50cm,孔径不小于φ90,要求将钢绳锚杆结合系统锚杆一并植入孔中。
4、注浆并插入锚杆,浆体标号不低于 M30,宜用水灰比 0.40~0.45 的纯水泥浆,水泥宜用425普硅水泥,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5、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二至四个(支撑强长度小于 15m 时用三个,大于30m时用四个,其间用三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6、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5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
九、监测目的与频率
1、监测目的:预测、保护边坡支护结构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