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8:27: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电大;教学考核;Struts2-Spring-JPA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661-02

1电大素质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

电大的素质教育是完全面向广大的远程社会学习者开放的。电大在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过程当中,建立开放式的远程素质教育形式。电大教育对象多是在职成人。学生的这种特点就使电大的远程开放素质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差别。在电大的素质教育中,必须要考虑学生这些特点,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素质得到提高。与传统学校素质教育模式中不同,电大的远程开放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学生的学习主要以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协同化“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将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到远程开放教学的各个环节。

2大教学考核侧重点

面对电大教育质量所表现出来的上述诸特点,在开展电大教育评估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2.1质量检测与质量保障的关系

电大教育质量的特点决定了教育评估更需要突出质量保障的作用,而非如其他产品一样,侧重于具体检测。

2.2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电大学校中教师的劳动形式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个别性,对电大学生的教育教学也要因材施教才能促其个性发展,因而电大内部的教育教学规范带有一定的原则性和模糊性。学校的学术水平、社会贡献度以及学生的培养质量等,都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评估。因此,电大教育评估应主要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2.3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的关系

教育的实质在于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经过一个学习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学习的循序渐进,知识的日积月累,能力的逐渐提高,这是一切学历教育都要遵循的原则,其核心是教育必须注重过程学习,这也是在电大教育中经常强调的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电大教学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形成性考核是强化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远程开放教育系统考试方式、方法改革的重要举措。形成性考核侧重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解活动过程,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价值判断。与形成性考核对应的是终结性考核,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成果作出价值判断。形成性考核注重细节的分析,在于寻找原因,关注计划使用者的广泛经验,倾向于不考虑各个计划的自身效果;终结性考核注重的是总结分析,提供描述性的信息,关注对效率的陈述并强调自身的效果。教育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教育结果的显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对电大教育尤其如此,因此,要发挥教育评估对促进电大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作用,应把握好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之间的关系,结合电大教育特点,注重教学环节管理,重点把握课程、教材、章节、要点等四个教学管理环节。至于课程、教材、章节、要点等四者之间的关系,课程由多个教材(可以是电子版的课件)组成,教材由章节组成,每一章节又可划分成不同的知识要点。

3电大教学考核方法

开放性、远程性、成人性、自主性等构成了电大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电大在学生学习上,是以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协同化“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则应将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到电大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开展电大教育考核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好质量检测与质量保障、直接与间接、监控与诊断、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等几方面的关系,结合电大教育特点,注重教学环节管理,重点把握课程、教材、章节、要点等四个教学管理环节。因此,在电大教学考核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教师方面的工作

从教师这方面来讲,需要做好两项工作:

1)教师需要做好课程、教材、章节、要点等四个环节管理工作,进行四个教学环节的建立和维护。在学生对教学要点测评后,教师可以查看学生测评情况。

2)教师可以分别以课程、教材、章节、要点等四个教学环节为出卷单位,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考试评审工作。

3.2学生方面的工作

从学生这方面来讲,也需要做好两项工作:

1)学生可以对要点掌握情况进行测评,根据自己对教师所授知识要点的理解程度,按照未掌握、已掌握等两种情况进行测评。

2)学生要利用在线考试功能,加强自我测试,测试结束后,学生要做好小结工作。

因为相关要点组成章节,相关章节组成教材,相关教材又组成课程,电大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对要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所授课程、教材、章节、要点等四个环节方面的知识理解、掌握程度,进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提升电大教学质量。同时,电大师生可以利用教学考核过程中在线测试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电大教学考核系统设计

电大教学考核系统的开发目标建立在以下工作基础上:其一,分析教学评估类和在线考试类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其二,对电大教学考核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其三,对电大教学考核系统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具体地讲,该系统开发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1)系统具有导向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于电大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操作。

2)便于按照知识要点,对电大教师教学质量按照课程、教材、章节、要点等管理环节,由粗到细,进行评估;便于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在线测试,方便电大教师进行试题维护及评审。

3)要有用户权限确认,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不同用户给予不同权限,执行相应操作。

4)系统要具备跨平台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

5电大教学考核系统架构设计

该电大教学考核系统采用J2EE平台内流行框架,正因为有了J2EE平台内流行框架的支持,使得系统从开发和应用变得更合理,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减小到最低,接口设计更完善,确保业务的扩展和变化最终变为业务接口的动态组合,最大程度的实现了模块的复用。

6与同类系统比较

该电大教学考核系统与同类系统相比,其优势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简述

6.1功能实用

该电大教学考核系统功能实用,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参加考试、查询考试结果、评估教学要点等操作,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试题题目管理、试题项目管理、试卷管理、查询考试结果、考试评审、建立和维护教学环节及查看评估结果;系统管理员可以实施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及学生管理。

6.2详细的用例分析、活动关系图分析,便于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前期,进行系统用例分析、主要流程分析、模块结构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其中,用例分析内容包括学生用例、教师用例及管理员用例;业务流程分析内容包括考试子系统维护题目操作流程、学生参加考试操作流程、教学测评子系统教师操作流程及管理员操作流程;系统架构设计内容包括框架选择、系统分层设计及程序运行流程。这样,前期需求分析充分,便于系统开发期工作的展开。

7主要结论

本文对电大教学质量考核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系统主要用例和核心流程,并阐述了电大教学考核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Struts2-Spring-JPA技术,探讨该电大教学考核系统核心模块设计;最后,阐述了系统测试及系统应用效果,并将该电大教学考核系统与同类系统比较。经过部分电大使用、验证,该电大教学考核系统适应了现代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能够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学功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耀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电大教学考核工作[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5-6.

[2]胡翠华,陈登科,俞时权.网络环境下教学考核型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8(2):43-47.

[3]李静梅.基于J2EE的保密人员考试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J].应用科技,2011(1):63-68.

[4]拓守恒.基于Flex+Spring+Hibernate框架技术的RIA教学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9):20-22.

[5]肖金凤.基于WEB的“电机学”在线考试系统开发与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3):70-72.

[6]宁莹莹.基于J2EE架构的网上考试报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5):79-81.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现状 成因和对策

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然而,面对急剧变化和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直面越演越烈的“应试教育”下放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堪为人忧。

通过平时观察、走访调查、量表测试等,就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预防策略简述如下。

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冷漠、孤僻

30%~4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甚至有2%的中段学生感到自卑,显示出少数农村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这种心灵上的孤寂极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羞怯、胆怯

家中来了陌生客人,不理睬,怯生的占35%左右,见了认识的长辈,不好意思,甚至躲起来的中段占17%,高段达31%,这表明了小学生中胆怯、羞涩心理比较突出,特别是高段,由于临近青春期,心理比较复杂,更显不够大方。

3.焦虑

面对考试,20%左右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因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而担忧更为明显,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4.交往情感闭锁

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交往障碍,4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调查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部分农村小学生交往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怯弱、排斥、闭锁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人不容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转贴于

5.攻击性强

15%~25%的学生会在别人踩了一脚时予以报复,包括语言上的(骂)和有形的(反踩一脚)行为,10%~15%的学生捉弄小动物甚至以弄死为乐,流露了一定的虐待心态,这表明少数农村小学生具有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这种趋向的儿童容易出现品行障碍。

二、解决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通过此次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研究和探寻合理的教育对策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1.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

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校长、教导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心理教育中来,即开设心理咨询室,如“心灵小屋”、“情感驿站”等。

2.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加强学校常规教育,进行正面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提高其认知评价水平和应对技巧并予以适当磨练,增强其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出成效,关键还在于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4.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全面考查学生的言行,改革教育方法,开辟与学生沟通的多种渠道,使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让学生有机会也有场所进行倾诉,改变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共同营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第3篇

在命题的依据方面,本年度中考物理试卷,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考虑初中阶段教学实际制定了考试内容。

在命题原则上:此次命题以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命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强调能力立意,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对重点、热点的社会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重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以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考查,用以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考试命题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考查问题的探究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考试注重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坚持其教育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大事,2010年贵州省安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高中、中职、五年制专科招生)考试物理学科试卷充分体现了上述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就本套试卷来讲,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注重于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试卷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是中考应该考查的知识,试题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和需要考查的知识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之中,也是对学生生活体验的考查,如:

例1 如图1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例2 如图2所示,甲图是生活中常用的石英钟,若用该钟的分针转动来测量时间,则测量的分度值是________,乙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电器的原理,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则温度升高至_______℃时,L2灯亮报警。

2 关注社会热点和关注最新科技发展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物理问题的解决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并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学生,突出学生“STS”意识的培养,试卷的考核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并不感到陌生。

例3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是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B 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C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用微波传递信号

例4 电磁炉以其高效、节能、卫生、安全成为新一代智能灶具,一只1500W的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需要加热4min,在此过程中1kg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电磁炉的效率是_____。

3 关注试卷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创造思维的考核

中考物理明确强调要对物理过程与方法进行考查,强化学生对物理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因此试卷为了突出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精心设计了试题,试图通过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来实现对学生物理过程与物理方法的考查。

例5“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可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可作这样的猜想:

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

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对的摩擦力大。

为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帮解决两个问题:(1)现有实验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有水的烧杯,还需要什么器材?(2)请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例6小明在科技活动中,了解到有一种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你利用热敏电阻作为探头,设计一个温度报警器,使其监控环境的温度变化,并能通过某些仪表直观的反映出来。

(1)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2)写出所必须的电路元件和仪表等;

(3)简述所设计的温度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4 加强对考生探究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考核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重要手段,同时积极发挥实验对学生建立概念,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既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例7 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蜡烛的像是_____像(填“虚”或“实”),

例8 如图5所示,把一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两个溢水杯中,当小球静止时,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的质量是_____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p甲____p乙·(填“>”、“=”或“

例9 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1)实验中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可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

(2)一位同学用干电池做电源,把L1“2.5 V 0.3 A”和L2“3.8 V 0.3 A”两只灯泡连成如图7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通过观察现象及数据分析,你得出什么结论?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作为一个辐射教育过程全域、全程的教育意识与操作,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例如,在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S.F.Galdon)早就强调过“热情”在人的智力活动中的作用。他说:“我认为,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没有智力的热情。”这里所谓的热情,在普通心理学中称为“强烈、稳定、持久的情感。”在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对150名最成功的智力优越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能取得卓越成绩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智力因素,热情、自信等积极的情感因素在成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的方法

        1.创设真实情景,激发真情实感。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的,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表达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具的基本功之一。在元旦的前一天,我插入教学“HappyNewYear!”在学生观看了录象后,我戴上MissWhite 头饰:“Today is NewYear’s Day. I’m Miss Wang, I’m happy! ”接着,我引导学生互相祝贺:“Hi!I’m... Happy New Year!”,“Good morning! I’m... Happy New Year!”“, Good afternoon! I’m... Happy New Year!”……瞧,他们说得多开心,有些学生还模拟了电话问候。在愉悦的情景中表达,学生产生了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激发学习动力

        小学的外语特别注重口语交际,因此,它不可能像语文数学那样,很多的依赖书面考试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水平。为此,教师应在学习评价上力求形式多样,通过不同层面的考察,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开学初,我就提出三种平常英语测试的方法:第一种是观察学生的课堂,平时的朗读和平时的作业(这是针对品学兼优,口语好并且胆子大的学生提出来的);第二种是教师选定考试的内容(书上的Let’s talk),自由找同伴表演给老师看,平时书上的朗读作为加分项(这是针对英语水平还可以,胆子较小一点的学生提出来的);第三种是教师选定考试的内容(书上的内容)表演给学生看或者朗读给学生听(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提出来的)。当然第一种的分数要高一点,第二种稍微低点,以此类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也可以三种同时进行,教师过一个星期评价一次,选择最好的一种给学生打分。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主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很受尊重,能够有更大的动力去进行自主学习。

  3. 开展课外活动,养成良好情感品质

        课后创造性地进行课外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由创造,尽情发挥的空间,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创新的成功与失败也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和强化作用,如课本剧的改编、表演朗诵、讲故事、时装会等,给学生一个展露自己才华的舞台,弥补课堂时间的限制。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并根据学生的情感特征安排活动内容。比如组织学生唱英文歌、讲英语小故事、猜谜语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开展“每周一歌”、“每周一诗”等活动。

        三、情感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情感调动应从细微处入手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戒我们: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他们信任的心情把这颗大星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大星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面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也赋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

        2. 情感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总复习 教学思路 方法与要求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平时教与学的深化与延伸,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初三物理总复习必须切实做到夯实基础,加强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通过物理总复习,同学们应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通过物理总复习巩固、深化知识,并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下面谈谈中考物理总复习的方法与要求,希望同学们从中能得到帮助。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根据初中物理大纲要求、教材实际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初中物理总复习应紧扣课本,可采用“三先三后”的方法进行复习,即先具体后概括,先全面后重点,先细后粗。做好课文复习、插图复习、实验复习、习题复习。

1.课文的复习

课本中出现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是组成物理知识的四大因素。同学们在复习中应明确各章节所包含的这四大块的物理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弄清各章节的物理内容体系(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重点、难点及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课文中用黑体字排印和带波线的内容要释意明理,分析关键字、词、句的含义,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如压力概念中的“垂直”二字,很多同学将其理解成“竖直”,因而造成应用与判断的错误。这些例子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眼,深刻理解,正确应用。

2.插图的复习

初中物理教材中很丰富,复习是应抓住重点分类掌握。如,可将插图分为:(1)装置图——主要是设备的构造原理图。如:天平、滑动变阻器等,要注意分析它们的构造原理,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2)实验图和演示图——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原理、装置和程序图。要学会从图中观察、分析所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引起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总结出其中的规律。(3)受力图——要学会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养成作图规范化的良好习惯。(4)电路图——要会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正确将电路图和实物图相互改换,要能正确读表,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等。(5)光路图——要能正确画出平面镜、凸透镜等的光路图。(6)磁感线图——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图。(7)常数表——如:密度表、比热表、沸点表,以及熔解凝固曲线等。要对课本中的每张图、表、曲线细心分析、弄清意义。

3.实验的复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应十分重视实验的复习,以此增强同学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记忆效果。实验复习应以培养实验能力为目标,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设计能力、探索能力、实验技能、实验素养、实验规范。如在做电学实验时,应先正确画出电路图,按电路图摆放好仪器,连接电路前应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打到阻值最大的位置,这些都是基本的实验程序。

二、加强能力,拓宽思路

综观两年来全国各地的中招考试命题,出现了不少题型新颖、立意独具匠心、题设情景别具一格的试题,这些题目能力要求高,是素质教育基本精神在考试命题题导向上的体现,代表着素质背景下中考命题的新走向。下面就这类题型进行简单的归纳分析,以供参考。

1.设计型实验试题

这些试题跳出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范畴,成为考查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试题。

(1)所测的量是教材中已经做过的实验,但试题要求另用其他方法。

例1: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杯瓷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用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所测的量(或要做的实验)是教材中所没有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例2:给你一块橡皮泥(它的密度大于1.0×103kg/m3),一个弹簧秤,一个量杯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例3:两中外型相同的灯泡,在它们的铭牌上只能看清都标有“220V”的字样,它们的额定功率不同。请你提出两种方法判断哪只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并简述理由。

从上述试题可以看出设计型实验试题的特点:一是跳出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束缚,不再从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挖掘、编制考题;二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步骤;三是试题具有开放性,设计方案的不唯一性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灵活应用知识、发挥能力的空间;四是考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对某一类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全方位的考查;五是命题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力学中的测物体的密度、电学中的测电阻、测灯泡的功率,以及一些实用电路的设计等。

2.“STS”(应用型)试题

近年来中考物理命题越来越重视物理与科技、注重应用是今后中考命题的重要趋势。

例4: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觉凉爽了。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

题目中“下了阵雨,雨停后……空气湿热”,“一阵风刮过之后……便清凉了”等,这些语句均含有物理现象,涉及相关的物理知识。此外诸如黄河水上的含沙量、居民供电系统“增容”后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及减小措施、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的“飞龙7型”返航导弹、“神舟”飞船、西部大开发列车提速、潮汐水力发电、钱塘江的奇特景观,等等。这些试题取材于科技、社会、生活、自然中与初中物理知识紧密相关的一些素材,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英文缩写。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STS”这类与科技、社会、生活、自然相联系的试题的特点:一是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有关实例中设置一个题设情景;二是要求学生从阅读试题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三是根据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四是命题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常见的电器说明书,一些科技、自然方面的有关物理知识应用等;五是这类考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信息给予题(信息题)

例5: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研究了物体在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时,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时间的关系是 。

(2)如果物体从10m高度处自由下落,就按你得出的关系,可以得到物体下落的时间为 秒。

第6篇

关键词:英语素质 英语文化素质 人文素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对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多元化,不仅仅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懂规则的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为了适应我国进行国际交流的需要,英语教学应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作为当代学生,应提高自身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使自己在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对于他们来说,英语将来不仅仅是运用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必备的素质。通过学习,他们不仅可以获得语言能力,而且可以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笔者认为,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协同合作能力、认知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在传授文化知识,结合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兴趣、信心、毅力等心理因素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语言学习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兴趣、信心、毅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基础较差,到了大学,又不得不通过四、六级考试,这种功利性学英语的思想成了有效学英语的最大障碍。在他们还未把英语当成兴趣来学之前,学好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差事。可想而知,最后学英语的结果自然不会很理想。为了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动力和兴趣,笔者认为,首先要创建自然、轻松、有趣的自然环境,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整体语言示范,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来学习英语。在英语学习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为主的原则,利用情感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英语课程,如旅游专业的旅游英语,机械专业的机械英语,电子通讯专业的电子通讯英语等等,把英语融入到专业的教学中去。当英语和专业融合在一起后,学生学习起来也更积极,更有兴趣了,信心,勇气也加强了。中国学生都是以在汉语为母语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的,汉语时常干扰着英语的学习。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排除母语的干扰,激发他们用英语思维和交际的兴趣,培养交际信心和胆量,形成良好的不怕挫折、敢于尝试、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对于英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英语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饱满的热情和高度民主的宽容心和耐心,帮助学生发挥心理优势,克服心理障碍,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对内向、腼腆、上课不敢发言、讨论不敢参与的学生,鼓励及引导他们动口、动脑、积极参与,锻炼胆量。另外,在学习语言的复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应变能力都能得以培养和提高,从而奠定了他们日后走向社会的稳定的心理素质。

二、认知能力的培养

提高认知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它是教育学关于知识和认知能力关系的原理的充分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通过阅读和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找出规则、进行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分析中介语使学生独立、快速地过渡到目的语,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中介语所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理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有别于他所学的目的语。让学生把中介语与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认知能力。例如:There are two reasons because I do not want to go out tonight. (今晚不想外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是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that I do not want to go out tonight.的中介语,通过中介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目的语的语法规则:在定语从句中,如果先行词是reason,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应用why/that。总之,让学生对自己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中介语进行分析,既遵循了语言认知的规律,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的认知能力。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独立探索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获取者;而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创造学习机会的能力;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负责能力;独立地或在小组活动中计划、监控并评估自己的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专题讨论或其他一些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对老师依赖心理,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然后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一旦确立,学生就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一个合理有效的目标应当是适合于自己的实力,是自己相信能够达到的。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实力的目标,克服浮躁情绪与急功近利的思想。

语言学习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并持之以恒。教学活动要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人自主或自我决定的需要,激发其固有的对自己学习等负责的心理潜能。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负责即学生在学习中能承担责任。它包括:自主决定学习目标;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决定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自主决定学习策略;自我监控、自我测试等。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每日学习计划,确定每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课外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场所,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满足学生需要。“自主学习”中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是检测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途径。成绩的评定的反馈信息可以激起自主学习者正确的学习动机,起到鞭策、鼓励学习者的作用,也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起指导作用。可以采用含有“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自评分”、“改进措施”等项目的自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自主学习前后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本质的内容。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良性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的发散性。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时,产生多向的思维路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设疑引思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所谓设疑引思,就是根据学生所学材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设疑是手段,引思是目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多样化,归纳、推理、判断、分析、理解、总结等方面都应该有所涉及,不要只局限于设计机械回答的判断题或选择题。学生对问题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教师给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这无疑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此外,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必要的语言环境,打破以课堂作为“固定”教学轴心的格局,通过中外教师合作等方式,开辟第二课堂。认真、精心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真实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既可达到学习的目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五、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

协同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极为有利的影响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的氛围,当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单纯的给予,而是与学生同步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教与学是一种“互动式”游戏,教师在竭尽与他们合作。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一对一或小组对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可使传统的老师对学生模式转化为学生对学生的模式。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老师,而是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新编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Pros and Cons of “Chat room”时,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把学生按十人为一组,把全班分为若干个讨论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分别讨论网络聊天室的利与弊,并分析利与弊产生的原因。讨论完毕,各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讲解他们的讨论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意见,不随意干扰他人的发言;小组成员应该互相补充,逐渐完善他人的意见;鼓励发言较少的同学发表意见,并给他们以积极的支持。通过这种团队合作方式,不但使学生不依赖教师弄懂了文章的主题,也使他们在共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

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能力,更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不但要求语言的正确性、流畅性,还要求语言的得体性。语言的是否得体常因文化差异而不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同样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如果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势必会在沟通、交流中遇到障碍。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亦即对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感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加文化知识。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培养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能掌握语言的得体性,避免在涉外场所犯一些“文化错误”,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实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为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与目的语这两种文化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民族心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表达方式的差异,两种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相互传通的途径。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中国人是有差异的。例如:许多学生在读《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21世纪报》(The 21st Century)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在看外刊的时候,即使是在中文报刊中也有同一件事的报道,读起来都会觉得很吃力,这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由浅入深,到最后再说重点。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画龙点睛”。而外国尤其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比较直接的,开门见山,点明主题。这就是中国学生在读《中国日报》和《21世纪报》时感到很轻松的原因:尽管它们也是用英文写的,但是阅读时经常能让人感觉到思维方式是中国式的,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血和肉是英语,但是骨架子是中文。”这种“思维差异”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地感受、体会,积累英语中对各类事件的描绘和阐述方式,才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自如。

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文化的感知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也与我们中国人是有差异的。如:一位美国教授的演讲非常精彩,演讲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演讲结束以后,一位学生对他说:“老师,您辛苦了!”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很懂事,很体贴人。而作为老师也会感到很欣慰,因为自己的付出有来自学生的问候和关心作为回报。但是,对于一位美国教授来说,他会认为这是对他智商的一种侮辱。他会觉得你是在怀疑他的能力,是在讽刺他、侮辱他、打击他。在英语中这种问候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Did you enjoy your class?”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由此可见,文化上的错误比语言上的错误更厉害,语言上的错误只要不影响表达,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文化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情感”,文化上的错误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对说话者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综上所述,面对21世纪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合作性学习能力等人文素养,而且还要有善于分析英汉之间的差异,归纳、分析、找出规则、进行推理等英语认知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能力,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英语文化素质。只有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才能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实力,才能为21世纪培养出知识+能力的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佳,高江玲.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4):77-78.

[2]丁旭.谈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与探索,2006,(1):31-32.

[3]郭晓铮,孙智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5):673-674.

[4]朱小玲.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文化教育,2005,(1):147-148.

第7篇

关键词:开放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途径

一、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而目前,在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语法、作文、词汇等等考试时是否可以得高分,一切教学方法都以得高分为目的。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一学期学会了二十几篇课文,反反复复地研究。当然,这种情况很适合于应试教育,但对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则相去甚远。初中语文是要培养学生能掌握汉语的文字信息,还要能够形成基本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创新能力。所以,必须要让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中才能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才能实现有效的积累[1]。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内容或者知识,不断的摸索各种方式的语文教学,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

二、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的简述

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而开放式教学恰恰就是改变以往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层次化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模式。初中语文课堂的开放式教学与语文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与知识性兼备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谈话、思考、表达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语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语文的影子,并借此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课堂的开放式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2]。但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提供大量的信息源供学生选择、吸收、积累,才能最终实现厚积而薄发的语文学习境界。

三、开放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

1.结合课本内容,充分向生活延伸。任何脱离生活的知识,或者在生活中找不到落脚点的知识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更是如此,日常的交流、信件来往、公文写作、学习都离不开语文,所以把语文知识在课堂基础上向生活中延伸,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对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朗诵、演讲等活动。并积极要学生走出教室,去一切可以学习语文、实践语文、感悟语文的地方,给语文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3]。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寻觅知识,体验生活,引导他们在开放的大课堂中阅读、观察和写作,从而拓展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自我实践的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尤其学习写作的时候,这种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的方式,对于学生收集素材、组织语言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3.2丰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只是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后、在生活中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因此,我们提出把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感情。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堂内容时,课堂上提到的“卷云”、“卷积云”或“高积云”这些名词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的,而且由于云状是不断变化的,靠语言描述很难有更好的效果。这时候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天气条件,让学生自己去露天里观看,由教师指导也可以,由学生跟有经验的老人交流询问也可以,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走访气象台、设立气象学专业课程的学校等等,通过实地的咨询、调查,最终掌握云与天气的关系。学习“两小儿辩日”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去仔细观察早晨与中午太阳在形状、颜色、温度上的差别,自己先揣摩,然后查阅资料,最后再有教师讲解。这样把课堂挪到实践中,让学生一方面可以学到知识,另一方面还锻炼了与人交流、查阅资料、记录等很多方面的能力。

3.3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任何教学方法也无法改变学生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所以,无论什么类型的教学方法,设计的初衷都要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为目的。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对知识有更强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学有效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不单纯是课堂地点的开放,还包括教学思路的开放。在以往的教学思路中,教师是主动的,通过提问学生来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在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下,要改变这种身份的限制,让学生提问教师。在学生的提问中,学生必然要总结问题,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才可能提出问题,教师通过为学生解答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疑惑,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要创设学习的民主,比如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考核的设计,包括作业批改、学习小组的互评等环节,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主动发现哪些方法能更加适合学习。

四、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怎样真正让初中语文教学摆脱拘泥于对文字的考证、词语的理解和语法的分析这种沉闷、低效的困境,是目前最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背景不断转变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对语文课教学来说弊端尤为明显[4]。所以,做为初中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正确了解学生心理与兴趣的前提下,改革教学模式,努力创造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学趣并重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蒋鹏.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的开放式教学[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07-06.

[2]胡玉汉.初中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5).

第8篇

课程设计中每一门课程都离不开教学大纲的指引,编写教学大纲应根据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规定教学的任务和学生掌握技能情况,教学大纲是系统性的指导文件,它可以连贯地指导每一章节的教学计划,一般教学大纲的结构都由三部分组成:说明、文本、附录。在此简述大纲的作用,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教学计划的编写安排和原则,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大纲的正文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学时安排以及考核办法。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反映舞蹈教学的任务,保证学前教育可以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培养儿童审美,促进儿童智力和体力发育,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培养良好性格和丰富情感。教学大纲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舞蹈课堂的教学大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理论联系实践是对实践的重视,是学生的舞蹈课程的巩固和加深。

2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大纲的发展现状

2.1学前教育舞蹈课堂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舞蹈课堂学生缺乏一定的舞蹈基础,没有接受舞蹈专业老师的正规培训。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在接受舞蹈专业课堂知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掌握片面的舞蹈技能,很少能掌握全面的舞蹈技能,需要老师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型辅导,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有大量的老师,要求老师掌握完备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的舞蹈课堂得以顺利开展。

2.2课程内容落后,定位不准

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幼儿课程,对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学前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很难满足专业舞蹈老师的要求,要想提高舞蹈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要保持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还需要一定的独特性作为支撑,学生要完成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任务必须依靠以上三个方面的顺利实施。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是一场培养幼儿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方法,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要求老师必须全面掌握一定的教学、心理、创作、表演和编排的能力,示范要具有规范性,教学还需具备一定的时效性。但是目前的教学任务完全成了老师们主要目标,大量的学生要求上课时间一定大于老师的编排舞蹈的时间,这就导致老师无法对现有的舞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创新。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重复练习一个舞蹈,学生无法体会到舞蹈的乐趣,对舞蹈没有兴趣就很难学好舞蹈,学前舞蹈的课程目标也就自然难以达到,更不用说提高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艺术细胞和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2.3学前教育舞蹈课堂内容缺乏创新

舞蹈种类有很多种,教学改革需要从多种舞蹈中确定一种合适的舞蹈种类,保证舞蹈课堂可以发挥其既定的功能。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是一个特殊的舞蹈课堂,它和自娱自乐的广场舞有一定的区别,和专业的舞蹈训练人员的舞蹈也大不相同。学前舞蹈关键在于提高学前儿童对于身体的锻炼,对学前儿童性格情操的陶冶,提高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稳定爱好。这项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只有清晰准确地认识教学任务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并发挥教学功能,老师需要掌握学前教育中的教学、表演、编导课程。对每一个独立的课程都要进行一定的编排强化训练,这样才能达到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标准。因此学前教育舞蹈教师的任务繁重且意义深远,但是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体会到教学意义的重要性,有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他们对舞蹈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已经编排好的舞蹈进行模仿的阶段,课堂教学中没有认真付出,存在走过场心态,课外时间缺乏锻炼和对教学课程的总结和发挥,尤其是对现有课堂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对学前教育儿童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4学生基础弱,课程安排时间不科学

在对舞蹈课程的认识上,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定的错误认识,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达不到舞蹈课堂对身体的高标准要求,对舞蹈课的学习也是自信心不足。学生出现这种学习态度主要是对舞蹈课程的认识不足导致的,学前教育增加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对学前儿童的身体柔韧性锻炼和意志力培养都具有一定好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前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身特点进行授课。但是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大部分的课程时间不够,舞蹈课程每学年只有短短十几个课时,学生对舞蹈的适应能力很难短时间内提高,每一学年的课程结束后都会对课程有所认识,但是舞蹈专业学习并没有深入进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老师在专业素质过硬、授课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也没法进行完整的课程传授,在对原有课程进行缩减的情况下,如何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质量的舞蹈训练还是一个难题。

3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大纲的改革方向

3.1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学前教育舞蹈专业进行课程改革是新时期舞蹈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舞蹈课堂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开展局面如火如荼,舞蹈课程的改革首先有利于解放学前儿童的性格,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封建制度对国人的性格形成了无形的影响,沉稳内敛,含蓄拘谨的中庸性格成了国民代表性格。中国社会对改造国民性格的改造早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早在民国时期就有鲁迅等一批激进的文学家对国人性格做出批判,批判中国人的性格缺乏一定的张扬性和鲜活性,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人的权利意识和公民意识开始觉醒,这是因为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性格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民族性格进行改变,课程改革是重要方法,课程改革强调了学习方法的改变、对学生的个体的尊重和保护。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和探究。鼓励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价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给学生成功的经验,将学生培养成乐观、积极、自信、勇敢、乐于分享、善于沟通且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其次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到把课堂教育确定为教育的主战场,但是素质教育依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21世纪初国家提出要把课程改革列入教育改革总规划,提出同课程改革并列的三大改革方案———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改革成了素质教育的排头兵,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性措施,是对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稳步前进的重要法宝。课程改革还可以从第三方面推动,教师队伍中有部分人员已经对教育工作充满了怠倦和失望,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内在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出现了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的问题,教师队伍的探索精神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很难有很好的学习成果,发展研究性教师就是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和调查,还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变化,创新课堂氛围,设计教学活动,搭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互动平台,研究最佳的学习效果,课堂生活因为教师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成果而变得生动蓬勃、趣味无穷。

3.2教学大纲改革的方向

首先,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天赋不同、兴趣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接受能力自然有所差别。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老师要保证质量和进度,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对舞蹈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意识,放弃原有的照搬成熟舞蹈模式的做法,不断开创新的舞蹈教学方法,增加学生掌握舞蹈技能的速度和数量。对有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老师要保持乐观和积极情绪,同时对学生的情绪加以影响,根据学生的能力决定课程的进度快慢,在学生遭遇学习障碍的时候对其进行鼓励和帮助,建立互相帮助小组,让学生进行相互帮助和关怀,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这种教育方法适应了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总结的能力,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进行创新,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断进行模仿和改进,让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能有学生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增加其对舞蹈的魅力和内涵的理解。其次,明确舞蹈课程教学目标,针对课程缺点进行完善。

教育目标的指导性要求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必须与大纲相衔接,针对环境的变化、学科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适应力等相关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课程规划。舞蹈课程如果仅仅是进行舞蹈技能动作的传授脱离了舞蹈的社会性,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改革就是要顺应舞蹈的教育和社会功能,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及时关注并引导,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这一学龄段的学生主要对其进行实际技能的锻炼和审美情操的培养,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开设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的模仿和创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舞蹈风格的认识,有意识地给学生呈现多种类型的舞蹈,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自己的意志力,在学生舞蹈创作能力培养方面,可以组建舞蹈互助小组和舞蹈排练兴趣小组,让学生自己编排自己的舞蹈,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并进行一定的辅助和帮助。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增强学生对舞蹈的感知能力。再次,对舞蹈教材进行及时地更新和换代。学前儿童的舞蹈教材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有的学前教育舞蹈教材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意义,对学前儿童兴趣的培养功能已经名存实亡,老师只是照搬原有的老套俗气的舞蹈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符合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内容活泼、教程有趣、学生感知强的课程。

艺术化的舞蹈课程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中国的民间舞蹈素材数量巨大,通过民间舞蹈的启迪提倡舞蹈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舞蹈表现力、鉴赏力、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舞蹈基础的培养。此外,进行舞蹈课程的组织方式改革,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学前儿童的教育课堂需要男教师的参与,近年来男教师的引进大大提高了舞蹈课的组织方式。注重课堂的差异化,对课堂的男女差别、学习能力差别都有记录并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如通过课外教学和实践提升学前儿童对舞蹈的理解能力,感知自己的舞蹈能力并对自己的舞蹈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及同学间相互评价,改变原有单一考试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舞蹈课堂中学生对自己评价同样也是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老师应该借助学生的自我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利用音乐对舞蹈的辅助作用,音乐和舞蹈无法分离,两者相辅相成。教学过程中利用好音乐进行辅助教学,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以很好地配合舞蹈的动作。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协调性的影响,利用欢快轻盈的音乐进行跳跃练习、利用舒缓柔美的音乐进行慢动作摇摆练习。

4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大纲改革案例

某学校制订学前教育教学大纲,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决定对原有学前教育舞蹈课堂的大纲进行改革,改变了学前教育舞蹈课堂的教育目标、教学任务、舞蹈课时比例、教材内容和考核评定方法。以下为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教学大纲改革方案草案。

4.1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教学目的

学前教育舞蹈课堂要培育对社会发展有用并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学前期的教育非常重要,要通过学前教育舞蹈课堂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稳定的兴趣。

4.2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教学任务

掌握舞蹈课堂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任务,初步懂得人体美和动作美的概念,理解老师的动作要求。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规范指导并提高学生对各种舞蹈的识别和动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灵活性和柔韧性。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宣传,让学前期儿童树立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促进其交流和沟通。

4.3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教学原则

把握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紧跟时代步伐引进百姓喜闻乐见的舞蹈素材。学前舞蹈灵活多样,既要遵循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发挥,要求老师可以进行一定的知识讲解,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待传统舞蹈中的动作标准坚持继承,对新式舞蹈的选取应结合具体教学要求进行灵活选取。4.4学前教育舞蹈教材内容和要求舞蹈理论基础和方法,舞蹈的基础训练包括身体姿势和动作形体训练,协调性和柔韧性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基础动作。每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不一样,以初级为例,要求掌握舞蹈的基础动作和舞蹈使用的场地和器械,基本动作的认知。难度不宜过大,以吸引学生兴趣为主。

4.5舞蹈教学的成绩评定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