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8:27: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公共艺术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2.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
从设计史上看,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与环境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
3.如何治理和保护环境
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其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彰显其个人的意义生存,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所以,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我们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于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等。看看城市的公共艺术,即可知道艺术家的兴趣、追求和使命,即可看出公众的思想、生活和文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
3.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2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3.3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和指标控制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艺术;以人为本;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绿色设计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是在人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和不断发展的。环境艺术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安全、高效、舒适等。因此,设计中考虑人的需求至关重要,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心应是“以人为本”。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背景和现状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商业建筑、旅游建筑及办公、金融和居住建筑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达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于市场的混乱与无序,目前很多艺术设计只追求艺术美,单纯依靠想象,而忽视了对人的需求的重视,缺乏对人性的思考与揣测,许多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多为抄袭或用装饰材料堆砌而成的,缺乏个性化,更谈不上“以人为本”。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初具规模,在这段时期,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同时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不断地破坏、遭受到各种污染及装饰材料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开始加强,并开始对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新要求。于是在这种时代精神下,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应回到本源,即: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要“以人为本”,要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理论提出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的,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将“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进行巧妙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社会环境中度过的,人们对自身周围空间环境的要求,是随着个人的物质文化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提出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人是设计的主体和服务对象,环境设计就是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的。环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构思、景观布局、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室内陈设到内部设施等诸多问题来实现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空间环境,来满足人们对当时社会的流行时尚、社会经济、美学观点的追求和向往。比如,现在“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尚,于是城市闹市区开始出现乡村风格的饭店、酒吧,居室装饰也开始兴起复古情调。人们都希望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能够充分体现安全、健康、适用、美观,并能够满足现代环境空间的复杂要求,而且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能是人,要为人和人际活动而服务。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人的行为需要往往影响着环境空间的使用,我们生活的空间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称之为原空间,而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原空间的基础上,把构成空间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的排列和组合,创造出符合特定群体参与的并能够合理使用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空间环境。环境空间设计时确定场所和动线的依据往往取决与人的行为,建成以后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始终考虑人的生理、心理、视觉和绿色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1、生理特征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生理特征主要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空间景观以及视觉效果。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都应将受众者的意愿做为重要的考虑内容,设计的作品要根据受众者的不同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前提是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保障人的安全。环境的空间面积、形状、色彩、环境布局、设备布置、安全等措施以及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这些物质功能对人的生理特征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因此,要特别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运用,要科学地、合理的、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根据人体工程学提供的人体生理参数来确定环境空间尺寸,采光条件及温度湿度的高低,同时还应该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性。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相应地考虑不同的需求。
例如,现在幼儿园室内的窗台的高度,为了适合儿童的身高,尺寸由通常的900—1000cm降至到了450—550cm,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般设置为12cm左右,楼梯扶手并设有适合儿童或成人尺度的二档扶手,从而更加方便儿童的使用、也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性。
2、心理特征
在空间环境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首先,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会在环境的空间的设计中设计一些有领域性特点的空间,这是因为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扰。其次,还可以把视线和声音等方面进行遮挡和隔绝的做法来建立私密空间。
再次,从人的心理感受上来说,并不是人所处的空间环境越大越好,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一些火车站、较大展览馆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需要布置一些散座、假山、绿化和水体等物体,这种设计往往能给人一种“依托”的感觉,给人们心理带来一种安全感。最后,对一些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空间、照明、音响等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在紧急的情况下,人们的意识会有盲目性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的、快速跑动的人的后面,这时人们通常都无心注意标志和文字说明,以至于形成整个空间的人群的流向,这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首先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空间环境使用者的职业、爱好、年龄、民族、性格、文化素质及个人经历等,同时还要将人们的行为心理朝着有益的方向引导,从而把环境设计看作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整个过程是随着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3、视觉感受
人的视觉感受是环境的空间组织、功能性格、整体色彩和室内环境氛围烘托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人对于事物的感受首先来自与视觉,因此在设计作品中要始终考虑人的视觉感受,无论是从设计形态还是色彩及照明上都要使其符合整个空间的使用需求。例如,在空间环境中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餐厅的光照一般都比较温暖,装饰色彩也都是暖色调,这样会让就餐的人们感到放松和舒适,更好的烘托用餐的氛围。
4、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动态发展的一种结果,是室内外装修所引起的健康、环境和生态问题的结果,是人们对以往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以人为本”是环境设计的前提,也是绿色设计应运而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因此要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有一种更为负责的设计理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环境设计要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要尽可能地使用地方性材料从而减少运费。其次,要建立与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相适应,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室内生态环境系统。再次,要求设计师不断地研究和构思,设计出形象简洁、造型亲切、环保耐用、无毒无害的可再生的创新设计作品。
总之,在现代设计中“以人为本”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我们设计师要将设计与人们的情感认同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朴实、亲切的现代设计环境,确保“自然—人—环境”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每个人的不同要求来更好地调节心理情绪变化,并能合理的利用各种材料,积极开发新材料,设计出更加环保、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让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舒心惬意。同时,设计师还应该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全面的渗透到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环节,更加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充分挖掘人的个、环境心理,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创造出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心理、视觉等的环境,建设一个和谐、安全、舒适、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戴夕华.《浅谈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J].四川建材,2009(4).
[2]相马一郎.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第一,好的环境是人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农村环境艺术?农村环境艺术就是由村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开放性空间等物质实体构成的空间整体视觉形象,多指农村环境景观。农村环境艺术和城市环境艺术是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但是同一性质的问题。村镇和城市这两个词虽然不是一个意思,但都是人类生活聚居的场所,都是人工条件支配或控制了自然条件的一种环境。人们这种改造自己生存环境的活动,改造得好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改造得不好就会产生“视觉垃圾”。农村环境艺术与村镇规划有重要的区别,并不是做好了村镇规划就可以代替好的农村环境艺术,从而产生优美的村镇景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农村环境是四维的研究和解决建筑形式、色彩、质地等的美学问题。在这方面很多无可争议的实例,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之所以成为人们争相一睹的旅游热点,就是因为它完整保存着宋末元初纳西族民居建筑风貌,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群,依山傍水,参差错落,五花石街巷曲折幽深,四通八达,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巧夺天工的人的智慧于一体,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三万居民世居古城,创造和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独具魅力的“东方威尼斯”。又如,苏州水乡的周庄、浙江乌镇等都是因为景观特色才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的。
第二,好的农村环境景观是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直接体现。村镇景观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对城市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村镇景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体现一个地区审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优美的环境也是良好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以往,农村是由普通民居和一些公共建筑生成的村镇,就是为人的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其建筑形式首先受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其次考虑使用功能的需要,最后才考虑审美的需要。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审美观念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审美能力和品位问题而花钱营造了“不如意”。特别应当说明的是,并不一定美的建筑就一定比不美的建筑费钱,粉墙黛瓦可能比瓷砖和琉璃瓦更便宜,但在一定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可能更舒服些。
二、新农村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环境艺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警惕一些问题的产生。第一,“形象工程”带来的“短视意识下的美化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不加以正确认识,则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而给五千年的中国农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样“改造”的后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还会使农村集体以及个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弱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目标,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第二,“发展经济”前提下的“国土安全格局的破坏”。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健康安全的生态过程、秀美朴实的自然环境、人对土地的精神寄托和归属感。一方充满诗意和精神灵秀的土地是民间信仰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国国土下述两个特点使维护和谐社会基础的任务艰巨异常:第一,本来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巨量的人口,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情形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第二,五千年的土地充满了精神含义,是草根信仰的载体。古老的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一条小溪、一座故园家山、一片圣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然而,在过去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认识问题的肤浅和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乡土生态和文化景观遭到破坏,脆弱的中国大地生态景观和不可或缺的乡土遗产景观历经磨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文化”肆虐及对历史遗留文化精华的否定,令人心痛。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全球化已是人类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已无法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那样,不仅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代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了世界范围的多元、多向文化交流之中,拒绝交流是不可能的。但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移植、文化融合等问题,应引起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文化国界”愈发显得重要,因此,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交流大环境下的新农村的乡村景观建设,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应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加强调由文化的差异为地区所带来的价值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在继承自身乡村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整合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并勇于文化创新。否则,在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繁茂之地,或许就只能看到历史文化的只毛片羽。第三,政府主导下的“大包大揽”。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新农村环境建设同样也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各级政府只能引导和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决不能起包办和替代的作用。在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造的过程进行,还应防止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要求农村环境的艺术改造,避免出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结果,要从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的角度去审视和制订,以农民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并且作为评判标准。第四,如何建设新农村,现在的理论探讨有待完善。首先,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上,现在的常见提法建议加上“生态良好”一项,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其次,是基础设施,这牵涉到投资结构的问题,即投资的时空分布。区域内的农村聚居形态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投资如果和符合规律的农村形态结合,则会比较合理。否则,如果是“撒胡椒面式”的投资,则投资的回报率低,且可能有负作用。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村子位于生态脆弱的山区,如果要修路,投资很高,还可能会破坏生态,如果是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可能把当地小村落的农民迁出比较合理。
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现在已拉开大幕,但新农村环境要建设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如何做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探索。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固然,“华西村”成绩斐然,但是否将“华西村”的环境建设大规模“克隆”就能建设成新农村?值得实事求是思考。要确定新农村的合理形态,首先要用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农村的环境建设。根据环境异质性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生态用地的范围及农村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确定基础设施的走向。工业应适当集中于城镇体系结点上,建设生态工业园。如果全国大部分村庄学“华西村”模式,必然是一种分散发展工业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增加环境保护的难度,增加物流成本,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可以想象,污染向农村的扩散会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华西村”模式较适用于工厂分散治理具有良性经济价值的情况。理想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如:
(一)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农村环境这是最重要的环境形态,不仅关系到村镇自身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进而影响到农村总体形象。在这些地区内的村镇其环境应该是作为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本身处在风景之中,所以环境设计要遵从风景名胜景观的需要,要融入风景,互相衬托,成为景观构成要素之一,而不要成为景观的冗余。在一个风景名胜区内不同地点的农村,其环境感觉是“平和质朴”还是“精彩入胜”,要根据环境总体需要来规划。总的看,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基本作“平和质朴”设计方向来处理,以免喧宾夺主。但需要营造景观的地方,则应该“精彩入胜”、“画龙点睛”。
(二)广大平原地区的农村环境这部分地区地貌平坦,没有起伏变化,给村镇环境艺术设计留出了广阔天地,相对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可以相对独立地考虑村镇景观。因此,每一个村镇都可以在体现区域总体风格统一,体现地区民居建筑语汇特点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变化。但都应该有符合人们视觉美感要求的聚散、疏密、错落、对比、曲直、主次等构图意识,有形式、密度、肌理的审美韵味。一个村落、一个小镇要有富于变化的天际线,有主景建筑或标志物,使村镇成为地景的,主景建筑成为村镇环境的。
(三)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环境紧邻城市周边的村镇应该作为城市设计的内容来考虑,因其所处位置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因借的关系,所以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有相同的性质。但不同之处在于其景观形式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建设标准应该更高一些。形成园林化的村镇,把每个村镇都变成城市周边的大花园。同时,无论何种农村环境形态,都离不开园林绿化。实际上,植物提供的不规则的轮廓线、“软性”的质感恰恰是建筑表现出来的“规则”、“硬质”的对比、衬托和补充。在农村环境设计上,园林绿化提供了“任意”空间,宜疏则疏,宜密则密,宜掩则掩,宜露则露,只要需要,任意摆布,至美为上。所以,村镇环境建设要用足这个手段。
四、新农村建设中搞好环境艺术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益
搞好了新农村的环境艺术建设,会给农村及农民带来其本身以外更多的好处。环境建设搞好后,可以利用优质环境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得到很多方面的好处。
(一)农民得以休闲放松到外地甚至外国旅游,固然不错,但那往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和时间,而且人也常常跑得很累。选择到邻近的乡村休闲旅游,其实更能体现休闲的本质意义,更能让身心得以放松。
(二)农民增收明显城市居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驱车到离城市不远的乡村去体验农村恬静的生活,欣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时尚的休闲方式,这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的艺术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农村环境,农民可以依靠优美的,并具有特色的农村环境来发展如农家乐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些村原来农民人均收入一年只有二、三千元,开展了“农家乐”项目后,人均收入增至五、六千元甚至万余元。当地农民在为游人提供优美环境、舒适服务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的生活、居住条件。
(三)促进了农村面貌改观有些原来“脏、乱、差”的村庄,通过新的艺术设计建设,通过整治变得干净、整洁、漂亮。而在一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育比较好的乡村,更是已经开始涌现出一批特色蔬菜种植户、特色畜禽养殖户等,带动了不少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
关键词:数字艺术;民族职业教育;起步;传统
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职业,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特征,借以谋生同时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劳动形态。显然,从业者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观念[1]。因此,广义上说,一切教育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职业有关,或多或少地具有职业教育性。但在狭义上,职业教育是特指教育制度中这样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直接培养该类职业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广义上的职业教育还包括普通教育中的入门性职业技术和职后进一步提高的职业技术继续教育,以及日常生产劳动中的学徒等教育形式。本章重点探讨民族地区狭义上的职业教育发展。
一、数字艺术设计与美学
一个数字艺术设计的作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素材的展现是否得当,即作品是否体现了各种媒体素材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美。设计人员的美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因此,数字艺术设计呼唤艺术和美学,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一个好的数字艺术设计作品绝非只是素材的罗列和事实的陈述,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技术和艺术手段来吸引用户和感动用户,通过饱含激情的文字、生动的图形和悦耳的声音来传达信息和知识。数字艺术设计作品通过有意识和潜意识这两个途径,将信息传达给用户。在有意识方面,用户注意到的是图形设计是否平衡和清楚。一般来说,利用插图来说明内容比利用文字更能引起用户的注意;音乐或配音可以比较自然地把用户导入主题;影像和动画能方便地描述事件情节,使用户易于理解和辨别。但在什么时候引用这些素材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只有当这些设计素材能够帮助把观点说明得更清楚或更有力时,才可以使用,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潜意识角度,设计者只是想通过某些素材来引发用户自己的观点,即让用户从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自己的联想和看法。例如,通过音乐来营造系统所需要的气氛,通过图形或影像产生出乎意外的震撼等。
二、数字艺术在民族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制约因素
2.1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生源更加匮乏。
这是因为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速度大大快于民族地区,发达地区吸收低价劳动力的容量越来越大,造成民族地区青壮年成批地涌向发达地区打工,甚至是到发达地区耕种别人丢荒的土地。民族地区青壮年的大批流失,使职业学校失去了潜在的生源。另一方面,普通学校的学生容易获得国家安排的就业机会,这一社会现象也必然导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争生源,职业教育如果不能获得国家赋予的同等权利,在争生源上则永远不是普通教育的对手,只能接收普通学校竞争败阵下来的学生。这样对职业学校发展现代化数字艺术专业就有一定的难度。
2.2职业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
在民族地区从事职业教育是一项低收入、高付出的工作,若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很难稳定师资队伍,这对于职校师资队伍本来就量少质差的现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我国民族地区现有的职业学校不是依附于行政部门,就是依附于企事业单位,或是依附于普通教育,未能独立发展。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有很多工作几乎是从头做起[2]。
三、加快数字艺术在民族职业教育中的发展
3.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加强政府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扶持。
各级政府要把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认识到位、领导到位,从民族职业教育的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上统筹管理。国家和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重点规划、统筹领导,加大投入和扶持的力度。建立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领导目标考核和督导制度。通过切实加强领导,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3.2紧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走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
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3]。为此,办民族特色明显的数字艺术职业教育,就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需要,面向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的路子;走满足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热切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的路子;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面向市场、多元办学机制的路子;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子。
参考文献:
[1]高峰.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博弈[J]. 素质教育大参考杂志,2009,5.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建筑艺术
Abstract: we should speed up development, but can't use the same old story way to development. We should b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re-examine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art. This aspect of content to man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ity plann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how to do well on city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city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al ar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我国城市的各项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个时期以来,城市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和发展中的问题
1.1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城市规划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急待改革与发展。
1.2在城市发展规模上,盲目求大。许多城市不看条件,小城市要变中,中城市要变大,大城市要特大,特大城市要国际化。盲目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盲目追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追求标志性建筑。有些大城市盲目追求“CBD”。新一轮的“圈地热”,开发区、各种园区,数量很大,占地很多。高尔夫球场不少。一些城市的有关建设,脱离实际,标准偏高。不少地方建设新的政府办公大楼成风。
1.3城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数量不少,城市形象杂乱。城市中建筑群体不够协调,没有形成良好的城市总体形象。有些建筑单体不顾城市整体,有的个性过于张扬。
1.4在旧城改建中,大拆大建,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在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气氛过强,影响了历史文化特色。有的制造假古董,破坏真古董。在一些城市和风景名胜区,旅游建设破坏旅游资源。城市雕塑数量很多,精品很少,“垃圾”不少。城市绿化建设也有盲目性。移植大树成风。忽视乡土树种和草种,盲目引进外地品种。
1.5小城镇建设中,有些地方盲目搬用大中城市的一套,追求形式,造成浪费。造成这些问题原因很多,它是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矛盾的外在表现,主要与有关领导的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问题有关,同时与城市规划有关,也与建筑发展不够成熟有关。在深层次上,与不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有关,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去探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建筑艺术是实用艺术和公共艺术
2.1 建筑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而是依托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实体上的艺术,是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又是一种公共艺术,一旦建成,就强迫人们天天去欣赏它。如果做得不好,就对不起广大观众。
2.2 大多数建筑是在城市中的建筑,城市是整体,建筑是单体,单体应当服从整体。
2.3.城市规划是在城市中安排各项建设活动的工作,也就成为协调单体建筑,以形成城市总体形象的关键环节。
2.4城市规划通过城市设计来完成对单体建筑的协调。在我国,急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的水平。
3、如何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设计
3.1城市要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
从全国和区域看,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行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在城市内部,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市规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当前要注意防止在规划建设中城市规模偏大,建设标准偏高的问题。要防止规划中盲目追求形式的问题。以人为本,首先着眼大多数人。在城市发展中,在规划和建设中首先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这是基本的原则。
3.2建筑设计应当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实用,经济,美观是我们建筑设计的正确方针,过去实行了,今后还应当坚持实行。无论什么建筑,无论什么大师的作品,首先必须讲实用,讲经济,然后才是美观,才是建筑艺术,并且使三者有机结合。那种不顾经济条件,不顾实际使用的要求,孤立地片面地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观和奇特,是我们必须反对的。在城市设计上,也应当注意这个问题。
3.3 注意城市交通的发展。在城市,坚持公交为主,公交优先的原则。现在大城市交通紧张,城市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形象也不好。要加快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整体环境艺术的建设中,处理好高架道路的功能与形象是一个难题。
小轿车的发展是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拥有轿车是个人行为,使用轿车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必须接受社会管理,在城市,就应当接受城市管理。由于大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空间资源的紧缺和环境容量的有限,对小轿车使用实行必要的管理势在必行。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城市环境艺术和建筑艺术方面,轿车发展的因素,我们也应当考虑。
3.4注重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绿化和水,既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因素。在绿化建设中,实行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植物品种本地为主的原则。我国缺水,特别是北方。现在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动不动搞大水面,不大现实。
3.5开展城市设计
国务院文件指出:“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本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开展城市设计,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求,现在就是实施的问题。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美术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规划是龙头,建筑是主力。
3.6尊重艺术规律
艺术是有规律的。比如真、善、美;比如协调,对比等。在城市建筑要形成风格。我认为艺术风格就是“在连续中求变化,连续而不变化就是呆板,变化而不连续就是杂乱。”于音乐、美术、建筑艺术都是相通的。在城市建筑风格上,总体上要求协调。少数建筑奇特一点,有不同,是对比,可以。但是我觉得如果太奇怪了,如果以怪取胜,甚至违反了人的正常感觉的规律,这就并非科学合理了。再就是要真,不要假。现在有些城市搞假绿化,人工制造的假树立在街头,让人觉得没有文化。
4.结语:总体来讲,城市规划也好,建筑艺术也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认真研究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建筑发展和建筑艺术发展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认真研究客观条件对我们的要求。努力使我们的工作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2016年5月16日~5月28日,我有幸参加由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组织的一竹一世界创意设计工作营。本次工作营将在莫干山青年艺术创客基地开展国际当代艺术家驻地计划、跨界设计师工作营计划、非遗手工艺创意作坊等系列活动。一竹一世界,传承与发展。以竹为媒介,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竹编、竹扇、竹刻”等手工艺,探索“竹创意”的生活美学与“竹文化”的公共艺术活动。国际竹创意设计营,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与乡村业态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生活美学之间的联系,提升竹文化的非遗传承发展与技艺创新水平。推动公共艺术创意力量进驻莫干山地区,同时促进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以“地方重塑”的理念为莫干山地区的旅游业态、文化生态、生活样态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模式。
关键词:
竹创意;跨界;手工艺
一、手艺人与艺术家跨界合作
为促进国内手工艺与国外手工艺文化的交流格局发展,推动手工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研修班从为各类与竹相关的传承人和从业者提供系统的理论教学,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创新能力,引入荷兰设计师,推动跨界合作,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创新生态圈。我们知道荷兰是世界设计的风向标,荷兰设计的风格语言向来以创新、前卫、富现代感与别具幽默感,在全球设计界独树一帜。荷兰是现代主义风格的故乡。荷兰人作为伦勃朗和梵高们的后代,不缺乏艺术家的气质,但你回顾历史又很容易发现荷兰人民强烈的实践派风格。荷兰设计是艺术与实践的融,简单实用、虔诚而又透露出小小的幽默感。这次跨界合作能帮助中国竹文化融入时代,适合现代审美,使竹文化得以真正传承和重获新生,并接轨市场,走入国际视野,实现可持续发展。竹子具有中国文人精神和节气,是最具有中国风的植物和材质,从国际范围来看相当具有中国风。设计师与手艺人将协同创新围绕竹子材料进行竹相关的手工艺保护创新研究。从设计与实用的角度进入,发掘珍贵的手工艺文化与技艺,融入符合时代审美的创新思路,重新接轨市场,从而更好地促进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珍贵文化得以传承,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从文化创意角度做设计
如今倡导低碳环保型生活是一种必然趋势,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加快传统竹文化、竹产业与设计师的跨界合作与发展。竹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增加竹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竹产业的发展。设计师就要依托竹文化,对竹产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竹子的新功能,探索竹材深加工的新方法,开发新产品,实现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将竹文化创意、竹设计与竹产业紧密结合。在荷兰设计师的眼里,中国的竹产品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粗陋的手工艺阶段它缺乏符合时代审美的创意元素,离符合市场的实用设计艺术品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我国现有的竹制产品种量繁多,但真正符合现代审美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还很少。我们对“竹”一直具有丰富的民族精神文化感受,但是我们的竹制品的精髓理解太少了,那么如何体现现代时尚感、幸福感、精神满足感呢。因此,我们要跨界,手艺人和艺术家的跨界,来满足我们精神和物质世界的需求。让“竹产业”跨文化的界、跨时尚的界、跨设计的界。通过跨界突破竹产业的自我局限,成就多元设计层面的融合,从而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三、艺术创作
在随后创作的几天里,我感受到了每位设计师对设计不同的态度和他们不同的人想参与不同的设计类型。和LAMA设计师之间进行的每一次交流创作都很认真,我们很难将艺术创作和享受生活之间的联系放在一个轻松面对的平台上。似乎,需要以放弃对生活的必要享受为代价来满足艺术创作。我们把国外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和国内艺术家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了我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内艺术家把艺术创作当成工作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国外艺术家将艺术创作归源于生活——这一点不同自然会带来一系列艺术态度上的区别。设计来源于生活,也超越于生活,但是不要忘了设计是为生活方式服务的。荷兰设计师的主旨是将中国传统竹文化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满足现代审美,现代生活方式的功能需求,并且提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Yvonne和Erik两位设计师从色彩变化和解构重组这两个方面对产品进行再创作。两位设计师之前在荷兰做过许多家居、产品设计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所以设计师们在挑选材料和工具上有非常高的准确度。起初创作时设计师们并没有任何设计目标,只是单纯地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再头脑风暴寻找灵感。灵感是要花一些时间才能到来的,不妨让它自然地来,让心灵感受美好的事物,不要强迫,让一切由心发生。
四、荷兰当代设计师驻地创作成果
最后一天荷兰当代设计师在驻地创作成果会上,荷兰组织方策展人讲述了设计师们在莫干山驻地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创意灵感,以及在非遗竹艺传承人合作过程中,设计师所感受到的中国传统竹艺之美,并期望通过荷兰设计打造出竹艺的摩登设计感,以PACC携手共创东方竹设计产品。在会上,我们感受到了对于传统竹子的新的视野,对传统竹元素进行创新,关注竹子的设计和竹子的颜色表达,在竹子的性能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中国非遗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跨界合作的艺术家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非遗如何走进当代美学,带动公众审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许。
五、结语
设计经验证明,最有市场的产品都是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它的发展潜力也高于普通产品。毫无疑问,这次经历必然会影响我对设计的看法,在保留现有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我似乎更清醒的认识了中国与欧洲设计师在做设计上的区别。在对于用设计传承竹手工艺这一问题上,其实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们的思路不能受限制,那么设计也不能受限制。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创新思路结合来创造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而关于中西结合、古今结合这一系列世纪命题,我们不光要真的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也要让本民族文化不断得到扩展。设计力量代表的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力量,从古至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交融都是千古不变的主题。因为只有这样,人类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基因才得以延续,在传承传统文化形式的同时,如何用真善美的表现手法表达过去、现在与未来,将是任何一代人对于现实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发展手工技艺使其跟上时展的步伐,将是一个漫长的课题,然而真正符合市场的技艺才能永葆生命力。
作者:吴沁园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字]创造理想生活方式设计城市化
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需要研究和关注的任务,理想的生活方式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而且其创建的水平又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问题,是一个需要进行讨论的问题。
一、何谓“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
创造理想生活的核心问题是—1、什么是理想;2、生活方式的相关内容;3、如何创造。
首先是理想。理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人所设定,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所谓理想的事物,是以人对现在的认识为参照。
理想与空想和幻想有所不同,幻想的意思为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及愿望的想象,有根据性,空想与幻想相反,它没有根据性。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相关内容。所谓生活方式,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
再次就是创造。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创造就是使现阶段没有的事物产生或制造出来。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
综述,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以现有的或可实现的条件为手段,优化配置,从而设想和营造出一种能够尽量充分的满足人类物质及精神生活的生活模式。
二、如何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对讨论题目进行了定义后,解决的办法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就是设计。因为设计的概念与其不谋而合——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预算,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也是局部与局部对整体的关系。
1、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即衣食住行,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温饱已经解决,在衣食方面营养和服装风格等问题成了设计的主要任务,也是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的必经之路。
“衣”的理想化的创造方式更多的是满足精神需求了,即如何穿的时尚、个性,这是服装设计的范畴。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新型材料的设计,因为衣服归根结底是工具,轻便、耐磨、透气、保暖等方面需要无止境的改进。从“衣”的问题归纳便是在满足道德需求的基础上,无穷的改进材质等基本方面,同时满足时尚、个性等需求。
“食”是为了获取能量,而解决这个问题有专业学科——营养学。从某种意义来讲,营养学也是一种设计,因为营养学也是设想、运筹、合理分配,只不过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个体,配比不同的饮食结构罢了。
“住”的创造方法可重点分为公共和个人两部分分析。公共部分只要指公共配套设施以及环境等方面,即要想创造出理想的生活方式,就要安排和布置好公共配套设施,像是医院、学校、公园、商店、菜市场、停车位、安保分管部门以及部分娱乐场所和健身运动设施,便民指示牌等。谈及个人的“住”,这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需要解决的创造性问题。即舒适、美观。这两个词看似简单,但其具有相当重要的内涵,舒适和美观指个人也指大众,小到一个茶杯的摆放,大到整套住房的布局。这其中要参照很多相关学科和科学,人体工程学就是很重要的部分。优化房间布局,满足个性需求是最终目的,这其中所含条件很多,像是采光、收纳、冬季供暖、夏季降温、通风换气等方面,在进行家装的时候更多的尊重审美的个性化。
“行”在改进交通工具很重要,速度、效率、环保、节能等方面要素的优化可以完成,这涉及到工业设计等学科。
2、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包括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对创造理想化行为有影响,即通过物质的手段满足精神。例如,报纸可以愉悦身心,改善工作环境可以减轻劳动压力,完善的娱乐设施可以促进和谐,同时也为人们增加了社交机会,而它们的载体也有很多,现实的、虚拟的。所以,要进行精神方面的理想化生活方式建设,依靠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有一些相关科学很重要。
总之,精神可以用物质的方式促进,物质也需要精神的依托,统筹兼顾才能创造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创造时几乎要依托所有学科,但思索后不难发现,设计是解决这一有关创造的问题的根本。
三、对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的认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便很好的诠释“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里的城市,指的不是相对于乡村的城市,更不是说“乡村的生活不美好”,这里的城市指的是城市化。
城市化让生活更美好,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城市化生活,不论你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括社保、医疗等方面都是城市化,所以城市化是设计的目标。
或许若干年之后,不论你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过着同样的理想化的生活——穿戴着舒适美观的衣物、饰物,行走在路上或者坐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中,每一处都是那么人性化,甚至连公共的每一个座位、扶手都是如此的考究,他们弧度是那么的体贴。街上空气很好,有绿地、公园,累了有供人小憩的长椅。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劳动,大家礼仪相待。下班后回到温暖舒适的家,现代化的设施使得家务不在繁重,打开电视,或者半躺在沙发上享受一杯咖啡。附近的配套设施很齐全,有学校、医院、超市等等,一切的家庭琐事都如此方便了。
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没有固定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理想不同,但大众普遍一致的看法应该得到尊重,而一切的创造都离不开大众的道德、审美等方面水平的提升。所以,只有正确把握定义,依托设计,依托科学,我们才能创造出属于一般大众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