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8:27: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铁路;全面预算;问题;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推行的几年实践中,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惯性思想的影响,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为了全面提升铁路运输企业战略管理能力、提高企业资源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现对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1.解读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存在一定差距
在实践中,各管理层次有些部门负责人认为预算是争夺资源的工具,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放大部门的特殊性,做“大”预算成了预算编制原则之一;下级部门更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把预算变成了与上级管理部门讨价还价的工具;部分管理层仍局限于财务计划编制和执行的惯性思维,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常常看到计划管理的影子。
2.为预算而预算的倾向依然存在
铁路运输企业各级管理层次虽然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作用,但从全面预算管理推行来看,更多的将是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来看,更多的是为预算而制定制度来填补管理制度的空白。预算执行过程中,抱怨“预算太死板”、“计划赶不上变化”,过分强调客观因素的不可控,从而使预算方案和指标不能坚持执行,降低了预算的约束力。
3.全面预算管理中全员参与深度不足
铁路运输企业部分人员忽视了全面预算管理中全员参与的原则,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跟自己不搭界,整体管理看重资金、成本等财务性预算,忽视了业务、信息、人力资源等其他因素;在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方面,看重执行结果,忽略了全员在预算执行和控制中的作用,全员参与程度打了折扣,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到全面升级。
二、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正确解读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源于计划管理,但更注重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是一种实现参与人员责、权、利有机结合的先进管理手段。
(1)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预算不仅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游戏规则,同时体现出管理者与其下属的权责关系,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聚集资源的方式,可以形成一种各管理层次和内部部门强有力的有序集合。
(2)全面预算管理以运输成本和现金流量控制为基础。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企业核心目标—利润,要从实际出发,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依靠全员控制成本,同时要通过控制现金流量,确保运输收入资金及时回笼,充分发挥铁路资金结算中心的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建立以单位第一管理者为核心,全员参与的的预算管理体系
铁路运输企业目前是铁道部、铁路局、基层站段三级管理,各管理层次的第一管理者要给予认可和支持, 第一责任人为各管理层次、内部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成立具有绝对权威性、各个部门充分配合和参与的领导决策机构。
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协同,要从各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责、权、利关系角度出发,明晰它们各自的权限“空间”,强化全方位管理与控制,使战略思想得以细化落实,使预算决策、预算执行与预算结果高度协调统一。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预算编制要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编制,杜绝只有“自上而下”,没有“自下而上”的单边模式,纵向做到铁道部、铁路局、基层站段各管理层之间的“上下结合”,横向做到每个管理层之间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各部门间充分沟通和综合平衡,形成正式预算。
3.正确处理全面预算刚性约束和动态调整的关系
全面预算算管理的本质要求预算管理与职工利益相结合,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没有特殊情况决不允许调整,重点要围绕成本管理的主题,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各管理层次及每个管理层次的内部各部门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协调配合,避免你的,我算我的,出现事事特殊、件件调整的无序状态。预算执行过程中,贯彻“钢性原则”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尊重生产过程变化,按照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和机制科学调整,,使预算与生产过程保持紧密的联系,形成生产与预算联动的调控机制。
4.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预算的考核就是要把预算执行结果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首先要参照历史、结合单位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挖掘差异的根源,客观、严肃并且权威的对预算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其次,要健全激励机制,奖惩标准要明确,考评结果要兑现,不断促进上下级及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激励与约束,使全面预算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综上所述,通过进一步规范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的控制企业成本,相信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必将会在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巧莉: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企业推行“营改增”以来,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避免了征收营业税的重复征税现象和问题,“营改增”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效益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然而,“营改增”也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了一些困扰,诸如:进项税额抵扣、票据管理等,面对这个由“营改增”所带来的困境,铁路运输企业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措施和方法,更好地适应新的税收政策,合理地降低自身的税负,提升整体经营水平。
关键词:
营改增;铁路运输企业;效益;影响
当“营改增”大面积地在我国各个行业中铺开的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其中,受到“营改增”政策的影响,较好地规避了原有税收政策中重复征税的现象,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然而,也突显出一些实践中的问题,铁路运输企业要实施合理的税务筹划,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效益。
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情况
当铁路运输企业于2014年1月1日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以来,出现了各个方面的变化,具体的实施情况包括以下内容:1.实施范畴。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涉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其业务范畴为铁路运输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等,其他的增值税则依照具体的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等财税行为。2.税率。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的税收改革政策中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具体来说:铁路运输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11%,物流辅助服务、作业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6%,国际运输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境外物流辅助服务则不收增值税(不包含仓储服务)。3.增值税缴纳。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税收政策之中,铁路运输企业的下属公司要依照固定的预缴基数和预征率,获得应预缴的税额,并且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每月的缴纳税款。铁路运输总公司则汇总所有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最终计算出增值税应纳税额,再将其抵减已缴纳的增值税额,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的问题剖析
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相较于以前的税收政策而言,变动较大,并且由于增值税额的计算相对复杂,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推行存在较大的困难,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企业负税有增无减。尽管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的初衷是减少和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然而,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税率增加的情况下,进项税额的抵扣却呈相反的趋势,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负税呈现增长趋势。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税收政策改革之后,税率由3%的营业税改变为11%的增值税,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特殊行业条件下,支出难以与进项税额相抵扣,存在一定的经济问题。2.专用发票的开具存在问题。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发票开具过程中,通常是采用现场开具发票的方式,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车务站的工作难度加大,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执。3.纳税成本上涨问题。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核算内容中,将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和运输成本项目分列核算,由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经济关系复杂,所产生的各项账目和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纳税成本。4.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存在问题。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施工建设项目之中,存在地域偏远的问题,这就使一些材料的采买较为零散,难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些零散的支出内容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无法抵扣进项税额,极大地增加了采买支出费用。5.税控开票系统中的问题。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税控开票系统之中,还存在诸多不够完善的问题,当前主要采用两档税率制度,存在系统运行较为迟缓的现象和问题,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的顺利发展。
三、“营改增”政策对铁路运输企业效益的影响
1.利润收入及税负的影响。“营改增”政策使铁路运输企业的利润下降,尤其是铁路运输中的人工、折旧、维修、服务等成本费用没有进入到增值税抵扣的范畴之内,短期之内还无法实现进项税抵扣,这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税负上升到7%~9%。2.经营管理的影响。“营改增”政策较大地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使铁路运输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组织的改革,采用一切方法和措施使其增运和增收,并通过加强对自身的税务管理的优化改革,更好地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能力。3.财税管理的影响。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营改增”政策之后,对于企业的财税管理思想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根据自身业务调整的现实需要,增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和使用管理。
四、“营改增”政策下的应对之策
1.争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铁路运输企业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交流和沟通,使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切实了解铁路运输企业的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协助企业运营和发展。同时,铁路运输企业要合理运用“营改增”试点阶段的过渡性政策,尽量争取国家的半价优惠免税政策。2.力求扩大进项抵扣范围。铁路运输企业要依据“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获取增值专用发票,使其固定资产购置、维修用的材料、电力等费用,纳入到抵扣范围之内,以达到减少负税的目的。同时,还要采用统一财务制度,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及运输服务费用,进行准确的核算,使之也纳入到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3.优化升级税控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对自身的税控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对于长期的客户要放宽开票的政策,提升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做好企业税务的筹划工作,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增强税务知识和能力,对于新的税收政策有全面和详细的了解,避免出现失误的现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使铁路运输企业受到利润、经营管理、财税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铁路运输企业要把握试点阶段的契机,面对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财税统筹,用优化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案,更好地降低企业的税负,推动铁路运输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兰.“营改增”对铁路物资单位带来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
[2]张学军.“营改增”对中交隧道局税负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赵辉.铁路运输单位实施“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36).
[4]贾冬梅.“营改增”下铁路运输企业之税收筹划[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影响因素 内部控制
自2002年,我国原铁道部就提出《铁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办法》,开启了铁路运输领域的全面预算管理改革与创新。这表明政府从宏观层面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高铁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内需的强大驱动,更是迎来了铁路运输企业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规范经营,实现铁路运输从粗放管理向集约发展的根本转变,推进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铁路运输领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成为化解目前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控制视角深入分析目前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若干对策和思考,以期更好地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铁路运输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框架
(一)必要性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打破铁路运输企业计划经济色彩的限制,更好地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需求,统筹企业内部的总体协调,不断完善其经营决策和控制活动,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需要。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求铁路运输企业能够在体制改革和创新管理中,不断对客、货、网等实施分账核算,并实现有效的监管,使其所有的资本运动和周转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基于战略控制的角度,实现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
(二)基本框架
根据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铁路运输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对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进行界定,具体包括:利润目标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利润总额主要由营运利润、非运输业利润和其他投资收益组成;运营管理方面:主要由收入、运营成本费用、人力资源和劳动工资、固定资产投资等预算管理组成;资金预算:具体包括经营性资金和投资性资金流入、流出总量、资金筹集总量、筹集方式、时间和资金运用中发生的资金成本;其他经营收支方面:主要包括铁路运输企业在其他非运输业业务上的收支及投资收益等预算;具体的生产指标预算:主要包括旅客发送量、旅客平均行程、客运周转量、图定客车开行方案、临客开行方案、旅客列车上座率;货物发送量 ( 按品类、重点企业) 、货物平均运程、货物周转量等。
二、基于控制视角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解析
整体来看,我国铁路运输的成本费用控制难度比较大,加之投资风险巨大的固有特征,所以应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切入,探求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和归纳现阶段全面预算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缺漏,具体如下:
(一)预算编制环节
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诸多铁路局是基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基本模式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然后按照原铁道部具体下发的各个经营预算,将其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所属单位和责任部门。这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预算编制的理念滞后:比如一些站段只是将全面预算管理单纯地作为其管理体系的制度空白去搞“形式主义”,或将其仅仅归于财务部门的职能,从而导致在成本管理控制环节出现断层脱节的现象;预算编制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导向:受铁路垂直式等级管理体制的负面影响,其预算编制缺乏市场占有率、旅客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没有采用科学的指标体系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A控制和考评环节
全面预算的控制和考评机制直接关系着预算管理实施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说,在预算执行的具体环节中,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随时考评、确认以及考评结果的信息反馈,都将有助于企业最高管理层对整个预算方案的执行进行适时控制和整体控制。这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缺乏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网络及科学的管理程序,预算执行的随意性非常大,以至于经常会出现一些项目资金互相挪用、盲目投资、随意调整成本预算等违规行为;由于缺乏相应的系统预算考评制度,很容易导致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比如一些铁路运输企业疏于管理,对一些突击花钱的违规单位或个人缺乏一定的处罚措施,严重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预算的组织保障环节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缺乏组织体系保障的突出问题。由于现阶段一些企业缺乏高效的预算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导致全员的参与性非常有限,而且有些单位的预算委员会“形同虚设”,这都严重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由于近些年我国撤并很多基层站段,扩大了站段规模,但是其管理人员反而有缩减的趋势,所以出现了很多管理的漏洞,比如一些站段的各类消耗台账等基础资料不健全;由于一些单位的成本专职人员无法深入一线掌握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导致无法及时根据变化调整和修订实物定额及费用定额的问题等。
三、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对策和思考
(一)保证预算编制具有科学性
与其他一些工业企业不同,铁路运输企业需要思考服务对象的差异性问题,其一是货主,其二是用户,因此预算编制的依据需要在考虑站段区间具体影响的基础上,根据二者的需求关系和能力构成来编制。对铁路运输业而言,铁路局是投资中心,应以收入或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站段是成本中心,应该以目标成本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
(二)建立拥有科学权威的控制和考评组织机制
铁路运输企业为了实现预算目标,要对各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认真的监督和控制,对运输工作量、货车运用、运输收入、营业收入和机车运用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监督,对运输总支出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需要实施有效控制;按照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这三个层次来设置考评人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全面预算考评一定要充分体现独特的行业特征。也就是说,铁路运输企业的预算考评依据需要定量与定性指标现结合,比如需要重视货运营销指标、车辆运行指标、机车运行指标和主要设备检测指标等因素的影响。
(三)多种措施构建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构建完备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是铁路运输企业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和具体职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需要本着高效、权责对等及实用性的根本原则,构建和不断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下达给铁路局的各项资产经营责任制目标,通过对客货运输市场历史情况及最新发展的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和及时的分析,科学制定铁路局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以车站、车务段、客运段、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和车辆段等基层站段是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单位,具体负责和组织旅客及货物运输市场的情况调研与预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满足铁路运输企业探索新型管理手段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通过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不断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的科学方法。本文提出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企业需要逐步改变传统预算的诸多弊端,科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探索,将为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提高现代化管理献计献策,但是也需要不断重视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吸取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稳步实施。
参考文献:
[1]贾永利.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创新铁路企业运行机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5)
[2]王迎新.BT模式下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关键词:铁路信号;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U2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铁路信号的定义
铁路信号由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组成。听觉信号也可以称为音响信号,是用声音表示的信号,声音的强度、次数和时间长短来反映信号的不同。视觉信号用不同的颜色、灯光开关的次数和信号的位置来显示的信号。
2 铁路信号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建设的规模逐年增大,在铁路历程上、铁路难度上都有所提升,与铁路密切相关的铁路信号要求难度随之增加,铁路信号的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是铁路建设中,铁路信号的发展随着铁路建设的难度加大而出现许多问题,以铁路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2.1 铁路信号的现状
(1)铁路信号的安全性能不高。目前,我国铁路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铁路信号的安全性能不能够及时反映现在高铁发展的需要,铁路信号事故频繁出现,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营。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信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越来与广泛,从事铁路建设的人员的技术和铁路设备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制约。在铁路信号技术的研发和管理上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对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造成巨大的威胁。
(2)管理方面出现漏洞。铁路信号的管理一直由政府铁路管理部门掌控,这不利用铁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不利用有效的市场竞争。虽然不同地域存在一些差异,但铁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这样铁路系统的整体管理才能实现,也有利于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但是,现阶段我国铁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管理不完善,系统故障时常发生,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
铁路信号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高。铁路信号的管理自动化水平随着机电技术不断的提升而提升。但是铁路信号系统的联网监测和智能控制还不成熟,达不到铁路运行的要求,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和变革,以前比较先进的一些信号控制技术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和优化信号资源。因此,铁路信号系统必须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开发适合我国铁路的信号自动化系统。
2.2铁路信号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
(1)枢纽调度监督设备。枢纽调度监督设备是铁路运输设备中的重要设备,能够保证铁路的正常安全的运行。但是枢纽内的运行模式是采取分散作业,不利用总体的调度和管理,降低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在现代快速的铁路物流中,确保铁路运输时间的准确性和铁路安全运行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难题。
(2)车站联锁设备。车站联锁设备是铁路系统中最常用的设备。近几年的几次铁路大提速使这种设备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战线和列车基本等长,进出站口处没有过走保护区段,很难有效的控制列车。信号机间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安全距离的信息不能提供,对列车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许多隐患。
3 增强铁路系统的对策研究
3.1通信和信号一体化发展
我国的铁路系统发展速度很快,铁路的正常运行必须要解决信息问题,只有将铁路信息系统中的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保证铁路系统运行的安全,铁路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程度的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将铁路的通信技术和信号技术相互融,并引入调动指挥信号自动化技术,才能使我国的铁路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
3.2 指定发展规划
规划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要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实际,指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使我国铁路信号系统在以后的铁路信息化建设中能够更好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作为我国铁路安全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定良好的铁路信息发展规划,指定一定的发展目标,促进铁路信息系统的良性运作。
3.3铁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分立元器件与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大提速下的安全要求。无线数字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铁路系统中得到了应用,解决了铁路信息信号产生的问题。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在处理信号时具有运算精度高和抗干扰性能好的优势,实用性和可靠性强。因此,应用线数字通信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率和减少铁路信号的故障。
3.4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网络化管理已成为铁路信号系统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必然趋势。通过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发展,实现铁路运输系统各部门、各业务单元信息及时交换和共享,从而保证整个铁路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营。在网络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信号管理的智能化和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安全性、就显得尤为迫切。有效的采用计算机技术是解决铁路信号系统现存若干问题的科学途径,也是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准确获得线路上的信息,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从而实现系统的智能化与控制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支撑。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铁路运输作为我国运输事业中最重要的主体,其中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铁路信号系统进行技术性提升,同样需要进行管理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我国铁路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卫东.对于我国铁路信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234-235.
[2]张荣新.XJ型铁路信号机点灯监测装置设备存在问题与处理[J].上海铁道科技,2011(4):136-137.
[3]陈大和.基于TMS320F2812的铁路信号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1):87-88.
摘 要: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是必然其趋势,在对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中所具备的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破解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现代物流;趋势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6301
现代物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已经全面推广。铁路运输在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和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铁路运输承担着长距离、大数量的客货运输任务,由于铁路运输这种强大的功能是其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功能。
1 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铁路以其全国性的、广覆盖的路网体系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另外铁路还具备全国化的铁路仓储设备,这大大满足了现代物流对仓储条件的要求。再就是发达的铁路路网通讯能力为现代物流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现实基础,通过对丰富市场信息的采集和整合使得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作用。同时铁路运输还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他们在现代物流中做出了重大而积极的贡献。总之,铁路运输作为一种传统的运输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设备的支持下,已经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迅猛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升级,铁路物流在现代化道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阶段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一项紧迫任务。
2 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分析
(1)传统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不利于现代物流的因素。铁路系统在发展中一直呈现“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的特征,这是我国铁路事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独特特征。铁路运输部门也一直作为政府部门被长期你设置。铁路运输在我国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在我国有“铁老大”的美誉,但这种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管理运作模式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铁路运输的物流活动效率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这种旧体制的影响下,铁路运输中的物流服务态度不好、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直被世人诟病。
(2)托运货物手续繁琐。在物流服务中货主十分重视铁路货运计划的受理及承运方式。一直以来,人们反应最为强烈的是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杂,在受理业务时多窗口、多层次的承运程序不仅引起了货主的不满,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这对铁路货运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托运人通常要在铁路托运货物时需要往返多次才能办理完毕。报批计划、受理运单、进货、配车等等,各种程序五花八门,在这方面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相比根本不具优势。这对铁路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3)送达货物时间长,货损货差现象比较严重。现代物流对货物运输的时间要求较高,物流企业缩短货物流动的时间是其综合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体现。我国铁路物流在送货时间上相对较长。而且安全性、完整性也难以得到保证。这是托运人为何不选择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之一。受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货物一般在站滞留时间较长。有些货物对时间要求较高,例如生鲜蔬菜等农产品,如果滞留时间较长极有可能造成腐烂变质等现象,这会对货主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企业通常在经济发展中尽量避免长距离运输,因为这样只能走铁路运输。
3 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运输组织体系。在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应当秉承安全、快速、准时、方便的原则,不断优化现有的运输组织体系,改变以往那种粗放式管理方式,进而在物流工作中贯彻集约式管理理念。铁路运输应当全力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安全,这是物流企业应当做到的基本要求,现代物流系统应当对货物的安全性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计划,包括合理快速的赔偿机制,这是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打造企业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同时铁路运输组织体系还应当不断的探索节省运输时间的各种方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对既有线路进一步提速,而且货物列车应当优先提速。通过优化和完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和工作效率,实现货运的高速、准时的服务承诺。例如通过对车、机、工、电、辆各个部门建立卓有成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
(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作离不开雄厚的物流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中应当从长远考虑,对整个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对现有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现有的基础设施。同时还应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适当的增加新的设备设施以提升整个铁路运输的效率。而且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当充分利用好那些闲置的资源,使他们的价值能在现代物流中重新发挥出来,加强对这些闲置资源的技术改造,使之满足和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铁路运输部门应当在认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探索制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现代物流服务水平。
关键词:多式联运 发展现状 国外经验
一、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概述
当前在我国国际物流业务中,存在着分段运输、国际联运、国际多式联运三种运输组织形式。由于受一些条件的制约,分段运输的运量占我国国际物流总运量的90%以上,国际多式联运所占份额很少。分段运输业务由远洋、沿海、内河、铁路、港、站等运输、装卸及货代企业分营,其经营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国内市场格局 ,部门间条块分割和在国外缺乏竞争力的弊端,也无形中为多式联运增加了障碍。虽然当前运输企业已经出现了横向联合的趋势,但整体实力雄厚的集约化多式联运企业还很少,多式联运在我国尚处于刚刚起步状态。
二、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
1、基础设备设施尚需改进和完善
多式联运通常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链。由于该运输链通常是集装箱化的,因此,对船舶、港口、铁路、公路、机场、集装箱分拨中心等基础设备设施,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尤其是长江流域内陆地区的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水平低,致使集装箱港、站的作业效率低、能力难以发挥。而且,集装箱运输工具也比较落后,铁路、公路专用车辆和内河专用船舶较少,特别是长江干线的集装箱船舶多为旧船改造和部分通用驳船,吨位偏小,运输效率和效益都难以提高。
2、高科技水平不足
尽管我国的多式联运系统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步开展,在一些港口和枢纽站已建立起实用的EDI 系统,但是,目前该系统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而且并没有普遍应用。另外,我国多式联运系统还没有引进先进的货物全程在线跟踪技术,港口、船公司、查验单位也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造成了各环节上的信息传递滞后。
3、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
长期以来,我国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部门管理,水运和公路运输由交通部管理,民航由民航总局管理,铁路由铁道部管理。这样,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就有了交叉和重复,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产生了多头管理和缺乏统一管理并存的实际状况。在这种对多式联运采取分段运输的管理模式下,自然不能很好地规划和建设运输链中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节点,不能很好的形成多式联运的网络系统。只要这种结构性的问题不解决,货物运输的效率就会受到抑制。
4、缺乏统一的多式联运法规及政策
要实现高效的多式联运系统,统一的标准是必不可缺的。因为运输设备尺寸的差异,数据交换格式的不同等都会引起多式联运系统的效率低下。同时,运输模式的日益变化要求有统一的、通用的各种软、硬件标准,以支持多式联运在不同国家、地区、方式之间有效地进行。然而,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多式联运管理机构,各主管部门受行业和利益限制,缺乏对多式联运的全盘考虑,制定的有关集装箱运输和监管的法规相互矛盾,难以协调,跨部门、跨行业执行相当困难,不能对多式联运市场进行有效的法制管理。
三、美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经验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多式联运,其多式联运的经验值得国内借鉴。
1、加强立法
美国联邦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一系列鼓励发展多式联运的法案,消除或部分消除多式联运的操作限制,消除班轮公司与其他运输企业合作中的障碍,并进一步削弱班轮公会的垄断地位,从而推动了美国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
2、实行大交通管理体制
美国联邦运输部是联邦政府管理水、陆、空运输的机构,主要工作是制定运输政策,实施运输扶持计划。运输部下设联邦铁路局、联邦海事局、联邦公路局等部门。各州政府、县、市、镇等地方政府都设有相应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州、县运输主管部门与联邦运输部独立平行,各司其职。当各州制定的运输规则出现矛盾时,由联邦政府与各州通过对话协商解决。
3、班轮公司作用明显
在美国,客户在与集装箱班轮公司签订运输服务合同时,要求"门到门"运输的比例较高,因此集装箱班轮公司成为美国多式联运主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作为多式联运承运人,集装箱班轮公司需要在海运或海铁联运之后,组织和协调公路运输以完成多式联运。
4、 铁路运输地位重要
铁路运输在美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东西海岸港口到内陆的铁路运输网络完善,海铁联运发达。铁路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数据的动态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较强。
四、加强我国多式联运的对策
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多式联运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法规体系
政府的支持和完善的法规体系是多式联运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制定多式联运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尽快完善法规体系,保障多式联运健康、快速发展。建立统一的运输管理体制在政府层面上,建议我国设立类似交通委员会的综合交通协调部门,使相关政策协调统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在民间层面上,建议成立交通协会,既代表运输企业和个体的利益,又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政府在进行决策和政策调整时, 也应考虑交通协会的导向作用。拓展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
2、增强铁路运输能力
(1)积极推进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我国铁路运输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双层集装箱运输方式是缓解运力供求矛盾的重要举措。
(2)加强与公路、水路运输的协调和合作,充分认识全球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公路、水路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的形势,推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主要港口之间的铁路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为铁路集装箱运输成为我国多式联运中的重要一环打下基础。
(3)改革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体制改变原有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办法,新办法应与集装箱运输业的特点相匹配,达到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生产效率的目的。
五、结论
只要我们能够重视多式联运对中国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对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一定能够提出改善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多式联运一定会去的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秉镰,林坦.《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4卷(第12期)
[2]王国才.《基于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3 年,第9卷(第5期)
[3]邵华.《关于我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思考》.《网络财富》.2009 年,第11卷(第10期)
[4]张戎,黄科.《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运输市场》.2007 年,第7卷(第10期)
[5]张亚明.《发展中的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化》.2005年,第13卷 (第8期)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30-03
铁路运输企业自2002年开始试点全面预算管理,2003―2005年全面推行、推进,目前已转入深化、提高阶段。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在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技术装备、提高经营质量、扩大建设规模等方面均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陆续建成投产运营,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目前仍旧政企不分、产权关系不清、权责利不明等,全面预算管理在深入推进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就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立足本职岗位对改进措施作初步探讨。
一、铁路运输企业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必须性
(一)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管理跨度大,运输生产过程复杂,完成一个铁路运输产品――吨公里或人公里,需要由不同运输站段共同协作完成。其站段间财务收支、实物占用、人力资源分配等,需要用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系统方法来规划和协调,以实现铁路运输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能把多个企业和单位的所有财务收支、资源占用等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进行控制,可以统驭强大的现金流、物资流和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企业发展规划为导向,集计划、控制、激励和评价为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预算管理过程。随着铁路运输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借贷还是内部筹集都需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统筹安排,确保各项有限的资源合理使用。
(三)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保证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求铁路企业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内部流程实施再造,促进铁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基础管理工作,促使铁路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从而,有利于明确铁路局实现市场主体地位和企业法人责任,明确铁路局、站段在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中各自权责,调动铁路局、站段两级管理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
(一)深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特别是2011年“7.23”甬温线重大交通事故后, “安全责任大如天,安全工作重中之重”的安全管理理念得到了空前加强,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领导者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生产上,只要是影响安全的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确保。安全问题对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干部升迁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样就导致相当一部分站段领导从思想上形成重安全生产轻经营管理的意识,造成其在铁路推行和深化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领导者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必将带来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制度约束不严、考核激励落实不到位,使员工养成了有新不用旧、有好不用次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削弱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
(二)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行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多数站段没有成立专门预算机构,即使有配备专职预算人员,也往往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业务、了解生产流程、掌握生产耗费,预算知识、业务技能亦明显不专。而多数企业将预算管理交由财务部门实施,久而久之,就失去了预算管理过程控制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亟须提高
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编制程序采取“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即:运输站段按照铁道部、铁路局预算编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当年预算执行情况和自身所掌握预计变化因素等,提报下年预算建议,经铁路局修改平衡后上报铁道部。铁道部根据年度确定的经营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后下达。铁路局将铁道部下达预算进行细化分解下达到各运输站段。站段根据铁路局下达控制数编制当年执行预算并上报批准备案后实施。这种预算编制流程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各预算主体的目标不统一。铁道部预算编制是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年度盈亏为目标,以收定支,下达当年预算的。基层站段是以完成工作量为依据,测算当年收支预算的,预算目标带有短期行为。
2.信息不对称。基层站段了解生产了解消耗,对生产细节性支出较清楚,但对宏观变化因素难以把握,在提报下年预算时,仅是以上年历史资料为参考,出于本身利益考虑,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参与预算编制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松,使预算编制变成了“数字游戏”,脱离实际,失去建议预算作用。相反,铁道部利用政策与对宏观信息的掌握,将其确定预算目标强行下达,不恰当的预算目标也失去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3.预算管理与生产环节的互动上存在滞后。第一,上级业务部门在安排任务先于预算部门或安排无预算项目。如:安全整治项目、提高工艺质量标准项目等,形成站段超前支出或无预算支出。第二,预算与生产脱节。站段在编制预算时,部门间配合沟通不够紧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或一个预算管理人员独立完成。第三,实物预算与财务预算指标不一致。如:机车燃油单耗指标,存在实物定额与费用定额不统一等,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四)预算执行的刚性需要提高
预算管理的关键是执行。因预算先天不足,执行过程难度极大。具体表现为:
1.预算指标难以合理分解,铁道部在下达运输支出预算的同时,明确刚性项目支出,如:工资、大修、折旧等项目预算随预算下达而明确;铁路局在铁道部的基础上细分,进一步确定有关预算项目;最后由站段细分剩余部分。站段可控部分的预算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2.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多。近年来铁路迅速发展,不可控因素增多,加大了预算执行控制难度,使部分站段无法根据预算有效控制实际收支。
3.上级的公正性与下级需求性之间的博弈,降低了预算的公平公正性。使基层单位缺乏控制成本节约支出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站段总是将困难的一面反映出来,并通过“既成事实”来取得上级认可,对于“预算松弛”采取支出打足不留余地,往往会导致年终突击花钱的情况发生,造成巨大的浪费。
(五)预算调整缺乏动态
铁路运输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如发生重大运输组织调整、能源价格变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都需根据变化情况对年初预算进行调整。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在预算调整过程中还存在:
1.预算调整不及时。大多数是在年度决算时增加清算,导致站段因变动增支预算资金得不到保障。
2.预算调整未作深入分析。上级是以补偿性对预算进行调整,没有对影响预算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实际核定,造成下级单位经常利用预算调整机会夸大事实虚报增支数额。
3.预算调整随意性较大。站段要面对生产与市场的变化,在上级调整预算未落实前,必须确保生产连续性,就会形成“先斩后奏”越权审批调整预算,造成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失去了预算刚性和权威性。
(六)预算分析流于形式。
1.分析活动开展不正常,特别是安全生产任务重或收支较小或预算差异较少的站段。
2.分析流于形式,只是数据通报,报表数据,没有从市场、生产组织、实际消耗等方面去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向生产要效益。
3.分析强调客观的多,更多是将原因归纳为工作量增加、价格上涨、外部环境影响等方面,没有真正从内部从主观管理方面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4.改进措施没有实际可操作性,只是泛泛地提出要求。
(七)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预算考核与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最后环节,如果没有考核评价,预算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控制力,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现行铁路企业虽然建立了全面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但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为:
1.考核指标单一,实行盈亏一票否决,没有将其他诸如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非财务指标等纳入考核,这样就会促成站段在年终结算时,通过各种方法对成本进行调节,造成当年成本不真实的预算管理短期行为。
2.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在考核具体站段和责任人时,往往会掺杂个人情感,下不了手,被考核单位也过度强调客观原因,使考核责任很难落到具体人。同时,考核缺乏常态化,更多是被动的走过场。
三、改进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组织、提高认识是前提
作为一项强化经营管理的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铁路运输企业的各级组织层面,需要有完整的组织和管理机构,需要铁路局、站段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密切配合。为此应做到: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构,配置专业预算管理人员,制定和完善预算管理办法,确保预算管理机构和人员相对独立性。
2.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和学习,提高全员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只有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了解和掌握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开展,才能塑造长期、规范、健康的预算管理氛围。
3.加强对关键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站段领导、中层管理者、预算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预算管理知识,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有应知应会的基本能力。
(二)科学编制、及时调整是基础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前提,预算编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铁路企业在预算编制时,应做到:
1.必须依据铁路运输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充分考虑铁路运输企业现有的经营条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编制科学性与合理性。
2.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应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落实预算编制责任,强化预算编制过程对标、检查与信息沟通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3.强化上级与下级、财务与业务间合作沟通,使企业有更多的部门与更多的人员能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中来,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精度。
4.注重静态与动态、年度与月度、刚性与柔性有机结合。预算文件一经形成原则上不得随意修改,但预算难免存在偏差,为此,可以建立相应层面授权制度对预算例外事项进行调整。可以在单位内部相关项目间调剂,也可以在铁路局范围内单位间调整,并可以在年度内月度间调整,体现出短期的、主观的为刚性控制,长期的、客观的为柔性约束。
(三)规范执行、跟踪分析是关键
预算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企业经营目标最基本单位的总和,需要落实到企业每个生产岗位和每个员工肩上。在预算编制下达后,应做到:
1.积极组织不同层级、全体员工对预算文件的学习和了解,使其熟知相关预算内容,明确预算目标与努力方向,做到胸中有数。
2.要做好日常控制工作,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预算收支管理,确保过程规范。
3.要做好车间(部门)班组核算工作,充分利用既有的信息平台,进行收支核算,让员工及时了解本部门本车间和本班组的预算执行情况。
4.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对异常情况要有及时反馈制度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5.定期开展预算检查分析,通过查消耗、查实物、核对相关台账资料,发现问题;通过生产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从不同侧面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
(四)明确权责、严格考评是保证
预算考核与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得以实施的有力保证。铁路运输企业根据预算管理目标,应做到:
1.建立涵盖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将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预算执行及预算结果全过程纳入考核评价中,确保预算管理每一个环节有标准、有措施、有考评。
2.明确考评目标,在以财务指标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基础上,辅助于其他非财务指标,并将指标覆盖到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和各岗位环节,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3.落实责任,明确考核主体,体现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和岗位负责的原则,确保预算所涉及到的范畴“一切皆有激励,一切皆有考核”。
4.严格考核兑现,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管理者、员工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管理者、员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语
铁路运输企业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长期渐进的工作,需要体制配合、机制保障、上层领导推动,更需要全体铁路员工的广泛参与,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和深入员工思想意识之中,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具有效地运用到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形成全面反映、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企业管理行为,使之为铁路运输企业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细寿.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2):51-54.
[2] 白闽晋.简析铁路运输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0,(6):142-144.
[3] 杨先为.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铁道财会,2010,(Z2).
[4] 刘萍,王圣会,刘仰忠.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6):15-17.
[5] 殷雨.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解决的问题[J].铁道财会,2005,(3):15-17.
[6] 徐遥正.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铁路,2004,(6):50-53.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铁路运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剖析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营改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铁路运输企业全面实行“营改增”以后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角度及企业自身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营改增;铁路运输企业;问题;对策
2013 年12 月13 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从2014 年1 月1 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是有助于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国民经济各行业均衡发展;铁路运输属于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几乎覆盖所有的经济活动,且国内货运大多在铁路,营改增将减轻下游行业税收负担,有利于相关产业调整结构。二是对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影响:铁路运输具有安全、快捷、数量大的特点,在运输经营中占有优势,但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运输企业没“营改增”时,下流企业只能将货物运费和铁路建设基金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其他装卸费用、保险费等无法纳入抵扣范围,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不具有优势,而实行“营改增”后,与其他交通运输业和物流服务业适用同样的税种和税率,能平等地参与到物流服务业的竞争中,同时还有利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提升市场份额。
但从铁路运输企业2014 年上半年的运营结果来看,为企业“减负”的营改增,却给铁路行业加重了负担,铁路运输企业承担的税负未降反升。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之前整体营业税税率3%,而调整之后的增值税税率达到11%,税率明显上升,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可抵扣进项税额,“营改增”后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担就不会上升。但现实中铁路运输企业受自身业务的影响,在“营改增”初期或由于特定业务类型的影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偏少,主要原因是铁路运输业主要成本人力成本、折旧等都无法享受进项税冲抵,可抵扣进项税额达不到预定金额,铁路运输企业的税负有可能上升。
针对这一问题,“营改增”后铁路企业的应对策略:
从政策角度来看:
一是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协调,力争将目前铁路运输投入最大的线路资产购置过程中承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纳入抵扣范围;
二是争取国家补贴。前期试点地区的税收政策对税制转换期内按照新税制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帮助试点企业实现平稳过渡,确保试点行业和企业税负基本不增加,铁路运输企业应就税负增加问题与各级政府和税务机关沟通衔接,争取税负增加部分的补贴。铁路承担一定的公益性,并不是完全的商业模式,涉及的面也非常广,采取一些税收优惠有助于铁路更好发展。
三是降低税率,相对11%的税率来说,应该还有进一步的减税空间。我们认为在铁路客运业务中可以使用简易征收法。原因是办法中明确指出“接受的旅客服务”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也就是说提供旅客服务且不提供增值税发票不会影响接受旅客服务主体的税务抵扣。而同理,如果提供货运业务,则必须提供增值税发票供接受货运服务的主体做税务抵扣。因此,客运业务在理论上适用简易征收法。我们期望铁路客运企业和地方税务协商,争取采用简易征收法来降低税负。若采用简易征收法, 则客运业务征收增值税与之前征收3%的营业税基本一致。
从企业角度来看:
一是加强企业会计核算。通知明确铁路运输服务适用11%税率,提供的快递服务,就其交通运输部分适用11%税率,就其收派服务适用6%税率,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按照规定方法适用税率从高适用税率。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该细分业务板块,严格核算混业经营,一是避免不必要的税负负担;二是税制改革同时会影响财务报表列报,企业应在扎实掌握政策的基础上,对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重新梳理,从而为公司做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的管理:营改增后,企业购买材料和除不动产以外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进行抵扣,企业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点,从供应商的选择、物资设备采购流程设置等方面加强管理。如应该对本企业采购供应商进行梳理,明确其是否在“营改增”试点范围之内、是否为一般纳税人等信息,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供应商,在不增加实际成本的情况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物资采购的税负降低后,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空间,提高服务供应量,完善企业自身增值税抵扣链条,增加利润。
三是加强企业的税收管理和发票管理能力:实行营改增后的铁路运输企业,具有了一般纳税人的资格,可以领用和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相比普通发票而言,税务部门管理和稽查更加严格,因为其直接影响企业对外提供服务产生的销项税额和企业日常采购商品、接受服务环节的进项税额,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缴税金额,所以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使用和管理各个环节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四是会计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税负的增加,更多的是管理上的问题,其中人员的素质是很重要的一点。“营改增”虽然只是税种变化,但他牵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变化,涉及科目增多,核算要求也提高,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对增值税相关政策的了解,实务中对增值税票据的开具、保管等流程的熟悉,对进项税额能否进行抵扣的判断等均需加强。
铁路运输纳入“营改增”范畴意义重大,除了避免重复征税、降低物流成本,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这是铁路运输融入服务业领域的积极信号,可以有效推动铁路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的学习,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安排来促进营改增在铁路运输行业中的贯彻。
参考文献:
[1]甘启裕.将交通运输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1(6).
[2]诸葛丹“. 营改增”对上海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3(2).